交际障碍(精选12篇)
交际障碍 篇1
跨文化交际是由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开展的交际, 这种交际既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转换和输出, 也涉及不同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信息之间的非语言输出, 因此, 跨文化交际是各种层次的交际中难度最大的交际, 是面临障碍最多的交际。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 英语和汉语是属于不同语系和不同民族的语言, 不仅语言表达有很大差异, 而且语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有很大差别。因此, 在英汉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常出现不解、误解、中断、冲突等现象, 造成交际障碍, 影响交际效果, 甚至导致交际失败。作为英汉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汉语母语交际者应充分认清英汉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障碍, 并在交际中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策略, 才能促使英汉跨文化交际有效、顺畅、成功地开展。
1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语言不通或者语言差异巨大, 将严重影响交际的开展。根据大多数语言学家的划分,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完全不同, 语言差异十分突出。为此, 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 汉语母语交际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以下几种因语言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
(1) 语音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在语言交流时, 英汉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音素的发音差异。英汉既有发音相近的音素, 也有发音完全不同的音素。发音相近的音素发音听起来相似, 但具体发音部位却有差别。比如英语中的[i:]、[u:]和汉语i[i]、u[u]发音相近, 但前者比后者舌位略低一些 (洪明, 2004) 。此外, 英语中有的音素在汉语中没有。比如, 英语[e]、[æ]和[Λ]在汉语中没有相似音, 交际时有的汉语母语交际者会用其他音来代替它们。
英汉语音差异在口语交流时很容易造成交际障碍。比如, 在处理英汉相似音时, 有的汉语母语交际者采用母语的发音, 影响了交际对方对交际内容的理解;在面对英汉发音完全不同的音素时, 有的汉语母语交际者会发错音, 或干脆用母语某个音来代替, 直接影响了自己的交际形象。这种情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汉语母语交际者通常在母语习得基础上进行二语习得, 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汉语母语的影响。如果汉语母语交际者受母语影响较大, 则会无意识地、不自觉地把母语发音规则转移到目的语中, 用汉语相似音去代替英语的发音。这种母语发音的负迁移不仅影响交际对方对汉语母语交际者的印象, 而且直接影响着英汉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2) 词汇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词汇是交际的基本要素, 词汇运用是否恰当, 关系着交际的结果。词汇的运用主要涉及词汇的词义和涵义的运用。在英汉语言中, 有一些词汇的词义对等、涵义重叠, 这些词在交际中可以直接使用。但英汉语言也有很多词汇的词义和涵义并非完全对等和重叠, 这些词汇容易成为交际的障碍。第一, 词义对等、涵义不同的词。比如英语“dog”和汉语“狗”是指同一动物, 但其内涵却不同:“dog”在英语中常用作褒义词, 如“a lucky dog” (幸运儿) , 而“狗”在汉语中却常用作贬义词, 如“落水狗”。第二, 词义不对等、涵义也不同的词。英汉有些词可以在彼此语言中找到相近词, 但这些词的词义和涵义并不对等。比如, 汉语“自由主义”与英语“liberalism”相近, 但汉语“自由主义”是指一种思想作风, 主要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无原则, 而英语“liberalism”是指一种政治思想, 强调个人和自由, 主张社会和政治机构逐步改良。第三, 词义涵义均空缺的词。英汉有些词在彼此中找不到对应词或意义恰当的词。这些词汇主要是一些术语、专用词、以及反映独特事物的词。比如汉语“饺子”没有英语对应词, 而英语“hippie”在汉语中也没有意义恰当的词。
在跨文化交际时, 如果汉语母语交际者忽略英汉词汇的差异, 势必影响交际效果。比如, 中国“白象”牌电池曾被翻译为“white elephant”, 没想到该译名却影响了海外销售, 原因是“white elephant”既有“白象”的本义, 也有“昂贵却无用之物”的涵义。可见, 汉语母语交际者要在交际中发挥桥梁作用, 必须熟练掌握英汉词汇的基本词义和涵义, 在交际时要谨慎使用涵义不同的词汇, 必要时采用一定策略, 比如音译法或解释法, 来灵活处理空缺词汇。
(3) 句法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句子是语言交流常用的形式, 也是跨文化交际者面对的一个难点。英汉的句子差异主要表现为句法结构差异。英汉句法结构差异主要体现为:英语句法重形合, 呈聚集状;汉语句法重意合, 呈松散状。这种句法差异使得英语多长句、分句和被动句, 汉语多短句和无主句。
在英汉跨文化交际时, 如果汉语母语交际者忽略了英汉句法差异, 有时也会造成语言交际障碍。例如:一位中国留美学生在美国坐出租车, 想问司机什么时候能到目的地, 于是学生问:“Could you tell me when we get to New York, please?”, 司机回答:“Don’t worry, it’s a big place, I don’t think it’s possible to miss it!”。很明显, 由于when引导的分句在此具有两种不同理解, 美国司机理解为学生希望到达纽约时告诉他一声, 结果却造成了交际误解。在这种情形下, 为了避免歧义的产生, 交际者应使用意义更加明确的句法, 比如这位学生在此处可以用“Could you tell me how long it will take us to get to New York, please?”或“Could you tell me what time we can get to NewYork, please?”来清晰表达自己的需要, 避免交际对方误解。
2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邓炎昌、刘润清, 2003)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 也是文化的交流。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文化差异成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障碍。
英汉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哲学观、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 因英汉文化差异而造成交际障碍的事例很多。比如, 汉语母语交际者从本民族文化角度出发的善意问候, 有时候也会影响交际效果。曾有一位美国人来到中国的一个城市, 一位中国接待员为了表达对他的关心, 便问候他说:“I am afraid 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 但这句话却让那位美国人迷惑不解, 并有一些不高兴。看到美国人脸上的神情, 接待员也感到很不解, 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从语言上来看, 接待员的话没有什么错误, 但从文化角度思考, 他的话确实不符合英语国家表达习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人们可以用“您一路上辛苦了”、“您工作辛苦了”等问候语来表示对别人的关心, 但是在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下, 类似于“You’ve had a tiring journey”, “You’ve had a hard time”或“You’ve gone through a lot of hardship”等英语说法, 很容易引起英语民族不解或不满, 因为他们认为旅途或工作是否辛苦是自己的私事。所以在英语文化背景和语境下, 交际者可以用英语“Did you enjoy your trip?”或“How was the trip?”表示对别人旅途的关心, 用“Well done”或“That’s a hard job”表达对别人工作的关心。
因此, 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很大, 如果汉语母语交际者不了解英汉文化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把汉语文化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套用到英语中, 就会无意识地冒犯他人, 造成交际失误或中断, 从而影响交际的进行和预期效果的实现。
3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障碍
所谓体态语, 胡文仲认为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 法斯特认为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或非反射性动作”, 彭薇认为是“通过人体各部分发出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如姿势、神态、手势、表情等传达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和文化信息” (彭薇, 2007) 。我们认为, 体态语是通过人体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等动作来传递交际信息的无声行为语。
英汉民族的体态语, 既有相通之处, 也有各自独特之处。相通的体态语使得英汉民族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 而独特的体态语却使英汉民族的交流出现障碍。在跨文化交际时, 如果交际者不了解英汉民族体态语的特性和差异, 将难以避免地会遇到交际误解、冲突等情形。如果了解和掌握了双方体态语的区别, 不仅可以消除因体态语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 而且还可以在语言交流和文化交际发生障碍时, 维持和挽救交际。
由于体态语主要表现为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等无声行为语, 所以交际者需要注意英汉民族的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等动作差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交际障碍。第一, 目光。英美人认为“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does not look you in your eyes” (绝不要相信不看你眼睛的人 () 彭媛, 2006) , 所以他们交谈时, 目光集中在对方身上, 尤其是对方的面部和眼睛;而中国人认为, 直视对方是不礼貌的行为, 所以他们交谈时会避免长时间直视对方, 他们会不时低头或环视四周。第二, 面部表情。英美人的面部表情比中国人丰富, 情感外露程度比中国人强。因此, 当中国人看到一个陌生的美国人向自己微笑时, 常常觉得很茫然不解。第三, 手势。英汉民族有的手势虽然相同, 但表示不同的意义。比如, 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圈, 中国人的意思是让人动动脑子, 英美人用此手势表示某人古怪或发疯了。第四, 姿势。姿势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行为语。在英汉民族眼里, 有时候同样的姿势传递的信息却有很大差异。比如, 中国人认为坐者尊站者卑, 而英美人却认为站者尊坐者卑。
可见, 英汉民族体态语之间具有很大差异, 如果汉语母语交际者不了解英语国家的体态语, 则很可能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交际障碍, 影响交际的预期效果。作为跨文化交际者, 掌握和研究体态语, 不但可以增强交际能力, 避免交际冲突, 而且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障碍
所谓认知, 是指人类为了认识客观事物、获取知识, 通过感觉、知觉、想象等心理活动, 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种过程。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民族之间的认知相同, 交际可以顺利进行;如果交际双方的认知差异较大, 则可能造成交际的不解、误解、甚至冲突。
交际中的认知差异主要体现为认知图式的差异。关于认知图式的概念, 最早Bartlett认为:认知图式是人们在大脑里储存以前知识的方式, 是大脑对以前经验的反映或组织, 是学习者储存的信息对新信息作用的过程, 是新信息如何进入学习者知识库的过程。后来Cook认为:认知图式是人类大脑里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 是一种知识结构模块。基于前人的研究, 我们认为, 认知图式既包括了先前储存的知识结构, 也包括后来不断习得的知识结构。因为随着世界各民族间的交流日益增多, 交际者的视野不断开阔, 获得的知识也不断扩展, 认知图式也在不断重组和记忆。
认知图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像一张过滤网, 因为交际双方交流时, 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认知图式对交流得到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分析。如果交流的信息在双方认知图式的知识结构中, 或者交流的信息可以从已有认知图式中推理得到, 那么交流就可以继续。比如, 英美人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而中国人正好也有“趁热打铁”的认知图式, 因此, 关于这个话题的交流就可以进行下去。但是, 如果交流的信息在某一方认知图式之外 (即认知图式缺失) , 或者交际双方的认知图式差异太大, 那么交流则容易中断。比如, 话题涉及英国皇室婚礼时, 如果交际某一方不了解这种婚礼, 头脑里没有这方面的认知图式, 双方的交际可能变成问答式, 婚礼的话题将很难热烈地进行下去。
在跨文化交际中, 要克服英汉民族之间的认知障碍, 交际者必须要熟悉彼此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相关知识, 并在交际过程中不断构建新的认知图式, 不断扩展和重组以前的认知图式。只有交际者与对方的认知图式接近、相似或相同时, 双方才能彼此理解交流的信息。
5 结语
英汉民族在语言、文化、体态语、认知等方面的差异, 是英汉民族的个性和独特性的体现, 也展现了世界的多元性。然而, 在跨文化交际时, 这些差异却容易导致交际障碍的产生, 影响着交际的效果。但是, 跨文化交际障碍并非不可克服。只要汉语母语交际者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就可以在跨文化交际时减少或避免交际障碍的发生:首先, 在二语习得阶段, 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全面地了解目的语的语言文化, 系统地比较研究母语和目的语、以及英汉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 提高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其次, 在个人素质方面, 不仅要培养和提高运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而且还要修身养性, 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 对各民族的语言文化无偏见, 对异国文化要宽容和理解。最后, 在交际实践时, 遵守交际规则, 灵活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 避免母语负迁移, 做好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和输出, 促使交际取得预期效果。
摘要:由于英汉民族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 汉语母语交际者在英汉跨文化交际时经常会遇到语言、文化、体态语、认知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的存在, 影响着英汉跨文化交际的开展和预期效果的实现。交际者只有认清交际障碍, 积极主动应对, 才能促使交际成功。
关键词:英语,汉语,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洪明.英汉语音差异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109.
[3]彭薇.非语言交际中英汉体态语的对比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86.
[4]彭媛.从认知文化图式对比看英汉习语翻译[J].孝感学院学报, 2006 (1) :59.
交际障碍 篇2
人类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成为人的第二生命。信息的交流——交际也突破了时空界限,人们之间的交际正向着纵横两方面全方位发展。现代交际赋予生活以更加绚丽的色彩,从而使生活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此,现代人常说:交际是人类发展的协动力,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器,是人才成才的阶梯。由此可见,良好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社会素质。
言语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试用版修订大纲将语文定位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明确将口语交际纳入教学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崔峦这样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有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可见,学生“说”的能力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首要因素。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课堂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大部分学生说的权利,致使学生形成说的心理障碍,在课堂上具体表现为从不主动发言,更不敢发表独立见解,人云亦云,只听只记,照搬照抄,尤其是农村中高年级学生更是一言不发。可以想象,如果学生一言不发,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克服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说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当务之急。
一、造成学生说的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造成学生说的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就课堂教学来说,造成学生说的心理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在教师。
纵观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由于自制能力差、好奇心强、表现欲致使其爱说爱动。然而许多教师不是因势利导,而是对其进行“组织”,对其实行“管制”,对其予以“修理”,造成学生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的增进、学习难度的加大、“自制力”的加强就产生了说的心理障碍。
(一)、长期压抑造成学生畏惧的心理障碍。
在课堂上,由于受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影响,教师以串讲串问形式教学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回答对了给予肯定,回答错了轻则否定、重则训斥,更有甚者,对期进行讽刺、挖苦,以为这样“对错明确”、“旗帜鲜明”、“爱憎分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准确性。殊不知,由于教师长期这样压抑学生的“说”,造成部分学生害怕遭到同学的嘲笑、教师的批评否定,害怕回答、害怕“说”,产生畏惧,从而避口不说。
(二)、标准答案造成学生等待的心理障碍。
由于语文教师总是认为学生思维不够准确,言语表达不够严密,于是把教参或事先设计好的、认为是最优的标准答案约束学生的思想,包办代替,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整节课,都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跳进“陷阱”。跳不好或跳不进“陷阱”的则属于表现不好、能力较差的学生,于是教师不是不高兴就是批评,甚至嘲讽。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养成了等待教师标准答案的消极心理,从而避口不谈。
(三)、“一言堂”造成学生从优的心理障碍。
由于受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给个别学生说的机会。为了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习惯于提问那些“优生”——答案标准或回答准确的学生,剥夺了大部分学生说的权利。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于以“优”为荣、以师为准、以书为尚,不敢也不会有丝毫的怀疑。产生从优的心理障碍不仅使学生“免开尊口”,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四)、知识缺漏造成学生惰性的心理障碍。
我们都知道,人类经验、自然景象是语言表达的物质基础。因学生生长在农村,生活面狭窄,耳闻目睹少,阅读面窄,知之甚少,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造成学生缺乏
说的物质基础;知识、技能缺漏面大,对学习产生烦、累、苦的思想,于是不爱学习,该想的不想、该做的不做、该说的不说、该听的不听,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习态度。可是教师更是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之,当火候失当,则对其听之任之,使他们越走越远,以致产生惰性的心理障碍,从而闭口不说。
综上所述,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说的兴趣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
二、消除学生“不说”心理障碍的对策。
俗语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发扬民主,消除学生畏惧、惰性的心理障碍。
教师通过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情绪,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让学生摆脱畏惧、惰性心理障碍的最佳途径。
1、不批评多鼓励、多表扬。
比如:学生第一次勇敢举起手,肯定有不足的地方,但我却说:“老师为你敢举手回答问题感到骄傲,这是你认真思考的表现。谁愿意帮他补充补充?”一方面表扬了第一次举手的同学,又使他在同学的补充中提高了“说”的能力,还激发了其他学生“说”的积极性。
2、不强制多启发、多引导。
比如:在教学第十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我原想在黑板上板书“依依惜别”,没想到学生说出“依依不舍”,于是我就按照学生的说法写上“依依不舍”。然后追问道:“你们认为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李白与孟浩然此时的心情?”结果学生说出了“念念不舍”、“依依难舍”、“依依惜别”、“难舍难分”、“难分难舍”等词语。从这可以说明只要教师多引导,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说”的积极性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3、不打断多尊重、多关爱。
比如:我对学生在朗读时出现念错的字时,都是耐心等到他念完全部内容后才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引导学生在评价时不只评差,尤其是对中、下学生更是启发给予好的评价。如果立即打断予以纠正,以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打断学生的朗读不仅因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紧张情绪,于事无补,而且会使学生朗读时注意力不集中,生怕再读错,影响了包括读的学生在内的全体同学对所读内容的整体感知,并且还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产生害怕读的心理障碍。
4、不歧视多激励、多明理。
比如:我在课堂中常常对学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象五指有长短一样,都要正确对待,注意取长补短,不断进步。我注意从自身做起,引导学生尊重每个同学的发言,做到不嘲笑、不讽刺、不打断,努力营造“自由说、随意说、轻松说”的课堂氛围。由于没有限制、没有框框,激发了学生“说”的热情。不过,这种课堂氛围由于缺少科学和训练序列,只能作为激发学生“说”的热情的前期手段,不能长期使用。
5、不限制多减负、多增识。
比如,我从不将学生限制在课本上、作业上,而是鼓励他们多看一些课外读物,多听多看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并多为学生组织一些走进大自然的活动,多开展一些讲故事、看爱国教育片的活动,努力拓宽学生的见识面,努力夯实学生说的物质基础,促进学生有话可说。
(二)、鼓励质疑,消除从优、等待的心理障碍。
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所限,好奇心所致,学生的“疑”可以是信手即拾。况且,课后思考题、练习册上的作业都有现成的“疑”。因此,先从简单的“疑”入手,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后采用迁移的办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疑”的质量。
比如:在教学第九册《鱼游到了纸上》时,我故意将课题写成《鱼画到了纸上》。学生发现后立即纠正我的错误。我故意不订正,反问学生:“为什么作者用‘游’而不用‘画’呢?”有的学生马上说:“书上就是这样写的嘛?”我见学生没有领会意图,立刻引导说:“请问我可以用‘画’代替作者的‘游’吗?”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能”“不能”,我又问:“为什么能?又为什么不能?你们能告诉老师理由吗?”学生翻开书认真地阅读起来。最后我对学生说:“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会犯错,课文也不例外。因此,犯错误不是什么可耻的事,重要的是要善于从错中吸取教训。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长大以后减少错误?”
通过有意的训练,学生很快掌握了换字、换词的质疑方法。在第十册《燕子》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几对燕子飞倦了’不用‘几只燕子飞倦了’?”另外一个学生紧接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波纹是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的写法可以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荡漾开去’吗?”不难看出,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意识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由于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学生都能以较高的热情参与解“疑”,哪里还有什么从优、等待的心理障碍。
三、双向互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语音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充分说明“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要在努力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环境下功夫,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生与生、生与师的互动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口语交际”需要的是全面的表达技巧,这已不容置疑。但是仅靠说课、说话课、口语交际课显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新大纲这样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我把口语交际能力化整为零,进行分项,有意识、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做好“辅垫”工作。
(一)分项训练,初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1、引导评价,初步培养语音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得体的谈吐能力。
在消除学生说的心理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语音、语速、语气、语调、语序、语法为内容评“语”,以标点、字、词、句、段、篇为内容评“文”,以师评生、生评生、生评师为形式创设互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比如,学生提出“几对燕子”为什么不用“几只燕子”这个问题后,我在学生经过阅读、小组讨论都没法得出统一认识时,说:“我认为‘对’这不一定就是表示两只,比方说‘一对人马从操场走过’,这个‘对’就是不止两个人,所以电线杆上有停着两只燕子,也有停着三只燕子。”一个学生听后,立即举起表示反对的手势。他站起来反驳说“老师,我不同意您的看法,我认为‘一对人马走过操场’应该是队伍的‘队’。”我马上表扬了他。
从这可以充分说明,学生的潜力是多么大,只要老师善于启发、善于引导、发扬民主,他们绝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容器,更不是块“朽木”。但是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在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努力挖掘闪光点,使学生敢说。
在一应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内在的韵味、美感,通过优势互补,不断提高评议表达能力,促进良好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形成,而且未完培养了也于发表独立见解的创新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夯实基础。
2、组织讨论,进一步提高评议表达能力。
在学生有了一定评议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教师以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扩大口
语交际的“面”与“量”。由于讨论一改学生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面对的是年龄相仿的同学,于是敬畏、畏惧感消失于九霄云外,平时那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生生互动环境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生动发言、认真思考、注意倾听,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体现: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加上“评价”功能的发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由于讨论使学生有了互相交流的对象,因此,讨论是课堂社会交往,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初步培养。
3、启发争辩,初步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
要争辩,就得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明辨是非敏捷的思维能力;要争辩,就得有拿出真凭实据的快速的应变能力;在老师和全体同学们的参与下,要争辩,就得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将不同意见的同学说服。因此,创设争辩的情境,不仅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效地得到培养,并且使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动作、表情等得到培养,锻炼学生交际能力。
比如,第十册《海上日出》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精彩的争辩场面。甲生说:“我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懂得了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海上日出的。”乙生听后提出质疑:“请问,你认为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日出的理由是什么?”甲生回答:“我是从‘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这句话体会到的。”丙生听后又提出质疑:“请问,是不是站在海滩上看日出就听不见船里机器的声音了?”跟甲生持相同见解的戊生抢先解释说:“我认为课文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的‘只’字说明周围没有船只,说明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日出的。”乙生反驳道:“作者很早起来看日出,可能那是海上只有一艘船,作者所以‘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因此还不不能说明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日出。”甲生这时一边比划一边分析说:“我认为如果作者不是站在船上看日出,周围就不可能很静。因为在海滩上看日出,船里机器的声音就属于周围的环境当中,又怎么能写‘周围很静’呢?所以从‘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船上看日出的。”甲生的这一席话把反对都驳得心服口服。
又比如,在第十册《江畔独步寻花》教学中,甲生在解释“留连戏蝶时时舞”时这样说道:“嬉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起时落,跳着欢快的舞蹈。杜甫被吸引住了,留连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乙生听后反对说:“我不同意甲生的说法,我认为是蝴蝶‘留连’,而不是作者‘留连’,因为诗句写的是‘留连戏蝶时时舞’。”甲生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书表示赞同地说:“谢谢你。”乙生不用谢的话声刚落,丙生站起来说:“我认为甲生说的是对的。在这‘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景色中,再加上‘时时舞’的蝴蝶,杜甫怎会不‘留连’呢?要不怎么会写出这首诗呢?”乙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用目光扫了一遍教室,希望有其他同学站起来声援他。我见学生一脸疑惑,没有马上作出评价,而是说:“这样吧,我们将这个问题放一下,先来学习一句诗句。”等学生理解了“自在娇莺恰恰啼”后,我问学生:“这里的‘自在’是谁‘自在’?”学生不由齐声回答:“娇莺!”我接着问:“从上下两行诗联系来看,你们认为是谁在‘留连’?”乙生以为连我也赞同了他的意见满脸得意的样子说:“我认为是蝴蝶!”我启发说:“那你怎么解释丙生的看法呢?”乙生没有准备,想了一下说:“老师,这个问题请让我再思考一下。”全体同学在我的启发下,都认真地看起书来。我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时教室像一锅沸腾的开水。经过讨论,最后学生取得了一致的结论:蝴蝶为花留连,而杜甫为花、蝶、莺构成的春景留连。
从上述两个例子当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争辩,不仅满足了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而且势必激发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在丰富的表情、补充的动作配合下显得更有说服力,使学生的交际得到良好的锻炼。
(二)、整合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等教学环节虽然是渗透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它们毕竟都有各自所承担的更重要的任务,因此,只能充当“辅垫”的角色,否则就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再说,口语交际没有真正的交际情境,学生的交际能力没有在实战中训练,是无法达到实用性的价值。为此,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在课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第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为此:
1、模拟训练。
在课堂上,我发挥课堂优势,通过说话课、听说课、口语交际课,创设自我介绍、口述见闻、工作汇报、祝贺感谢、求助于人、招待客人、交易商谈等等模拟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及时点拨、引导、启发下,在同学们积极帮助下,口语交际能力经过整合模拟训练,得到综合性提高。
课堂的模拟训练,纵然有众多优势,因有教师刻意安排的成分,免不了有“牵强附会”的缺陷,且不可能将所有的交际场面都进行模拟。因此,学生总是无法达到理想的交际层次。尤其是应变能力、得体的言谈举止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不放到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去磨合,是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层次的。并且,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口语交际能力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使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能力的热情保持长久的动力。因此,教学大纲非常重视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实践训练。
我积极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掌握的交际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去待人接物。比如,学生在离家时与父母说再见,与人交往时常用礼貌用语,接待长辈时用尊敬的口气,遇到帮助时说谢谢,不小心做了错事说对不起,与人讨论时用商量的口吻,与人争辩时温文尔雅、有理有据,注意倾听,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有礼貌、态度大方、举止得体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自己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去赢得社会、家人、长辈、同学的尊重与称赞,从中体会口语交际在现实生活中发作用,并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热情。
通过在生活中的交际实践,不仅让课堂所学得到充分的运用,又可以丰富课堂模拟训练的内容,增强学生创意性的语言表达技巧。学生的口语能力在课内与课外的相互交溶中不断内化,而且为学生拓宽的生活面,还着眼发展,为学生创造了实用的学语文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浅析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 篇3
【关键词】英汉语言 文化差异 交际障碍
一、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表现
1.交际时表达方式不同。中西文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东西方的宇宙观和认识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在语言方面表现语言的行为态度、日常行为习惯以及语言的习惯用法等差异。总体而言,西方人较为健谈( ),他们习惯突出自我( ),愿意用语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而在以群体和他人为取向的中国人,习惯把自我隐藏,语言尽量婉转隐晦。这就形成了区别去西方的延伸自我的压抑慎言的语言习惯。这种本质性差异使中西方人在交际和交流过程中存在这障碍。
2.日常交际习惯不同
(1)称呼、问候和道谢。汉语中人们习惯用辈分、职务或头衔+姓氏称呼,如张叔、王处长、刘经理等。而英语中姓氏前“Mr,Mrs,Miss”也就是“Mr,Mrs,Miss+姓氏”而用于职务的称呼只用几个,professor,president等。在中国教师(teacher)是一个广泛的称呼,可以表达不同的职称也可以多人的一种尊敬,而在美国teacher只适用于幼儿园,而普通的教师则称呼Mr.**、Miss.**这一词也不具有多重意义。
关于问候这一通常的习惯,中国人熟人打招呼多为日常的衣食住行,如“吃了吗?去哪?睡了一会?”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都很正常不过,也不认为涉及到了个人的隐私问题,但是在英美比较注重个人的隐私,问候“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bad your meal?”
同样,在英美人接受夸赞或者对人表示赞誉时,表现出来的是高兴和接受,因此会对赞誉者便是感谢,而中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和夸奖时表现的比较谦虚,常说“No not at all”。这样的差异在中西交流时,容易中断或难以继续。
(2)电话、用餐等。在电话用语上中国人和平时的语言没有什么差异,但英美语系中却又很大的不同,如“hello,this is jack speking、hello,5263785”等,按照中国的“hello,who are you please?”则是错误的;在西方人用餐时,请你吃饭自己可以随便吃,而中国需要请客的人礼让才能进餐;西方人接受礼物需要当面打开表示赞美和感谢,而中国收到礼物先谦让一番,之后收到礼物不能当面打开。这种差异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容易引起误会。
3.交际词汇的不同。在外语中有一种现象是词汇的非对应性。也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来表达。所以在中英中有很多词汇的意义是不同的。在汉语里“龙”这个名词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图腾,代表这权利和吉祥。而在英语中dragon则是一种恐怖的代表。另外在汉语中“红”也代表着喜庆、吉利,好多的美好词汇都是用红来表达,满堂红、开门红等,而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的暴力、流血等。
二、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障碍表现
由于表达方式、习惯和交际词汇的不同等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就容易产生了障碍:
1.称呼、问候和道谢等用语不当。问候和称呼等用语不当,常常会导致困惑甚至反感。前面已经论述中国人问候语习惯是“吃了吗?”或者“你到哪儿去?” 而在与初到中国的西方人相遇时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它们感到困惑:“为什么总问我吃没吃饭?我有钱吃饭。难道是要邀请我共餐吗?我去哪里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别人要打听?”合适的问候语应该是“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同样,传统的中国告别用语“再坐一会儿吧”、“您慢走”在英语中也不适用,“Stay for more time.”和“Go slowly.”会使西方人感到迷惑。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Bye, drop in again!”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对恭维或赞美不恰当的应答。事实上,西方人更愿意对别人赞美自己的亲人,而中国人却极少这样做,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夸耀,不够谦虚。中国人对于西方人频繁的使用赞美之辞也常会感到不习惯。无论对方是赞美自己或自己的亲朋,中国人的应答通常是谦虚的否定:“哪里,哪里,过奖了。”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样的否定会令他们觉得难堪,似乎他们在说谎话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因而产生不快的情绪。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或“Really? I am glad that you think so.”
3.由于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社会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会存在不同文化的非自由话题的差异,如禁忌语等。在交际中要注意什么该说、该问,什么不该说、不该问。中国人不忌讳甚至乐于同别人谈起自己的收入或家庭情况,而西方人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尤其是关于年龄,宗教,收入等都是敏感的话题。所以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 you married?”等问题都应该慎重提出,以防冒犯。
4.不顾谈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社会语用失误。假如对出租车司机说出这样的句子就不够恰当:“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ake 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只要简单地说“Railway station, please.”就很恰当。
总之,在英汉语言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跨文化交流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只有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结合语境,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跨语言交际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王君.浅谈英语语言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美国俚语与跨文化交际障碍 篇4
一直以来,人们对美国俚语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些观点认为俚语是一种非正式性的、游戏性的语言,以达到幽默、生动的语言效果为目的。而有的人认为俚语是特殊阶层、特殊行业在特定时期所使用而产生的低级粗俗的语言。从《牛津英语字典》对俚语所作的定义可知,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非常口语化的语言,它所用的单词都是赋予了崭新含义的新单词或者是赋予了崭新含义的时下流行的语言。我们不能对俚语持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管人们的观念如何,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美国俚语是美国人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俚语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交际功能。
二、俚语的形成
俚语产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语言源自于人们的生活,俚语也不例外。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实际生活交际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征。最初的俚语是特殊群体在特定行业形成的非标准语,也就是所谓的行话或黑话。在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俚语这种非标准语和标准语一起共存,并逐步渗透到标准语中,甚至成为全社会广为使用的语言。
俚语形成的方式有很多种。多数俚语都是人们从其经常接触的语言中吸取词汇,在原有标准语语义的基础上进行转换和引申。比如“give it a shot”这个俚语,shot本身的含义是射击,但是这个俚语对其之前的词义进行了延伸,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指“尝试做什么事”。大家都知道工作狂的英文是workaholic,由此可以引申出购物狂的英文单词shopaholic。也有些俚语是随着新时代,新事物的出现而形成的新词。英文中把那些成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爱动弹的人叫做“couch potato”。自从有了网络以后,很多人已经不再做“couch potato”,而变成了“desk potato”(桌边神游族),也就是成天都在上网闲逛或玩游戏却不见有任何事情完成的人。
三、俚语对美国文化的反映
俚语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美国人一向具有自由、平等、独立、享乐、反叛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也在语言中体现出来。俚语正是美国人打破原有的语言束缚,标明自己独有个性和宣泄自己情绪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俚语也是美国人,特别是年青一代追求新鲜刺激、勇于创新和探险精神的生动体现。美国人性格开朗,以幽默著称。为了表现幽默感,美国人也乐于使用活泼丰富的俚语。例如:对于上厕所这个非常普遍的日常行为,美国人创造了俚语“take a dump”,dump本身的含义是“丢掉”,上厕所肯定要丢掉东西,所以这个俚语非常能体现美国人的幽默感。
语言源自人们的劳动生活,俚语也反映了美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兴趣爱好。美国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国家,因此有很多俚语都是源自体育运动,比如:right off the bat(首先,一开始),to knock it out of the park(一举拿下,大获全胜),这两个俚语都是来自美国人最爱的国民运动———棒球。除了棒球,美国人还喜欢很多其他运动,如美式足球、篮球、高尔夫等。由这些体育运动衍生出来的俚语也多不胜数,比如:it’s your call(你拿主意);a hole in one(一次成功)等。
四、俚语对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俚语被广泛普遍地使用。俚语的使用是最能代表美国人的文化背景,风俗人情,思维观念和性格特征等。而如果对俚语的内涵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的话,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障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俚语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果不了解美国俚语,在与美国人的日常交流中肯定会出现很多理解障碍。为了体现美式幽默,让对话交流更加轻松有趣,美国人特别喜欢使用一些带有西方文化特征的俚语,如果我们对这些俚语不熟悉不了解,有时会误解说话者的意思,甚至出现比较尴尬难堪的场面。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在美国人口语中是很常见的一句话,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如果不了解其相应的文化背景,你可能会认为对方在骂人而不高兴。另外,在看美国电影或美剧时,对于剧中人物的语言也一知半解,无法获取相应的文化信息。美剧中有很多反映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情景和语言,俚语也是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剧中所说的俚语经常会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如果不看字幕或者字幕组的注释,很多时候我们体会不到人物想要表达的意思,对人物性格,剧情环境都不能深入了解。很多俚语会被其字面意思所误导而产生歧义,比如:“third wheel”并不是第三个轮子,而是指累赘或电灯泡;“be in hot water”不是说掉进热水里了,而是指某人有麻烦了。
英语学习者必须要学会使用语言,如果要让自己的英语口语更地道适当的使用一些英语俚语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美国俚语具有口语化和非正式性的特征,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场合和对话人的身份。“a piece of cake”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俚语,指的是小菜一碟或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美国老板给员工安排工作后,用这个俚语回答却会让这个老板不太高兴,因为他会认为这个员工对这项工作不重视。但是生活中朋友之间用这个俚语就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在使用俚语的时候选择适当的场合、适当的对象、适当的俚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俚语承载着深厚的美国文化内蕴,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了解西方文化和人文风情,同时加强了解和研究美国俚语,并不断的积累常用的俚语。正确使用俚语,避免由此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摘要:美国俚语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分析俚语的形成及所反映的美国文化,提出解决俚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带来的障碍的策略。
关键词:美国俚语,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邓小敏.浅谈今日发美国俚语[J].山东外语教学,1990.
交际障碍 篇5
论非语言行为障碍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大途径.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着重阐述非语言行为障碍对语言交际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提高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 者:刘宇容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010062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6)分类号:H0-05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行为 障碍
交际障碍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障碍 原因 对策
在跨文化交际之间的互动交流中,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风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这些因素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在的障碍并造成沟通效率的降低,可能引起文化冲突,所以,要想国家之间的交流免于受到跨文化交际的制约和影响而顺利进行,就要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沟通。
一、跨文化交际障碍形成的原因
1.价值理念的不同。在西方国家,人们非常在乎自己的自由,喜欢生活在自由无拘束的环境之中,不喜欢被约束。在中国,集体主义的思想非常受到推崇和宣传,自己的利益不能够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要将自己的成长融入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范围之中,要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思想。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价值思想的不同通过观察两国的姓名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都是将姓氏放在前面,而西方人都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前面。姓氏实际上表示的是一个家庭,名字表示的是自己,所以,我国的公众对集体的重视程度大于对自己的。因此,文化方面的不同成为了阻碍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原因。
2.思维模式的差异。我国公众的思想呈现的是螺旋状的态势,西方人的思想呈现的是一个直线的态势。中国人很在乎他人的感受,说话不是非常的直接,就像苏州的拙政园一样婉转。西方人注重严格的概念分析,运用清晰的理性逻辑清楚的说明问题。例如:我国的画家要送画作给西方人的话,通常会说,请您海涵,画的不好。”而该友人会说“那您为什么不把您画的好的给我呢?”所以,在进行跨文化的交流的过程中,不尊重和重视西方人的思想模式,一味地使用本国的思想模式,就会造成双方之间的隔阂,不利于交流的正常进行。
3.人际关系的差别。西方国家在进行人际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为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平等和独立的。而我国在进行人际交流的过程中通常将伦理奉为标准,认为社会并不是由一个人组成的,个人的成长要依赖社会的成长。西方国家的人们非常在乎自己的隐私,在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也不愿意轻易的透漏,因此具有神秘的意味。而中国人有很强烈的认识对方的欲望,喜爱全方位获取他人信息,通过加深认识,从而增进彼此了解。
4.语言表达的区别。由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们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解和隔阂。不同国家的人对相同语句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汉语中的“要去哪啊?”和“到哪儿去啦?”翻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 Where have you been?,但是翻译过来的语句会引起西方国家人们的抵触,他们的最初感觉就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什么事!),中国人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爱人的时候,喜欢用lover,但是外国人会非常的诧异,他们不能够理解小心谨慎的中国人为何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有lover呢?所以,在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中,直接按照汉语的习惯来进行交谈,很容易造成双方之间的误会,影响双方之间的交流。
二、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分析
1.在进行跨文化的交流的过程中,转变自己的观念,增强相关的知识含量。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学习和交往中积累出来的,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应该从杂志、小说和英文期刊中学习语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掌握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现状,加强自身在西方文化方面的理解能力,进而更好的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2.模拟跨文化交流的虚拟场景,在虚拟的演练中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在现实的语言联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跨文化的思想,提高自己进行跨文化交流沟通的能力。通过虚拟的英语国家的社会交往情形,掌握英语的具体使用情况,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加强文化之间的贯穿能力。
3.通过实际的跨文化交流,加强对他国语言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文化观念。不断的发现和掌握语言的内在本质,掌握社会文化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提高自己使用语言和正确性,要不断的学习语言的交际原则和标准。例如,其他国家的语言结构,风俗,生活模式和社会交往的利益等。在进行语言的沟通的过程中,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非语言类型的交往方式,加深对西方人生活方式的理解。
4.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差异,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程度。要想顺利的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就要掌握双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点。所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两种文化的背景进行分析,掌握二者之间的不同,在对文化的思想模式、时空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交际的准则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有针对性的进行掌握,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来看待其他国家的文化,减少民族思想的束缚,完善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跨文化的交流水平,更好的进行国际之间的沟通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跨文化的交际障碍与文化的背景、思想方式、人际关系和语言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不断的进行语言方面的学习,增强自己跨文化的沟通水平。
参考文献:
[1]程翠荚.论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5.
浅析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 篇7
1.交际时表达方式不同。中西文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东西方的宇宙观和认识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在语言方面表现语言的行为态度、日常行为习惯以及语言的习惯用法等差异。总体而言, 西方人较为健谈 ( ) , 他们习惯突出自我 ( ) , 愿意用语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而在以群体和他人为取向的中国人, 习惯把自我隐藏, 语言尽量婉转隐晦。这就形成了区别去西方的延伸自我的压抑慎言的语言习惯。这种本质性差异使中西方人在交际和交流过程中存在这障碍。
2.日常交际习惯不同
(1) 称呼、问候和道谢。汉语中人们习惯用辈分、职务或头衔+姓氏称呼, 如张叔、王处长、刘经理等。而英语中姓氏前“Mr, Mrs, Miss”也就是“Mr, Mrs, Miss+姓氏”而用于职务的称呼只用几个, professor, president等。在中国教师 (teacher) 是一个广泛的称呼, 可以表达不同的职称也可以多人的一种尊敬, 而在美国teacher只适用于幼儿园, 而普通的教师则称呼Mr.**、Miss.**这一词也不具有多重意义。
关于问候这一通常的习惯, 中国人熟人打招呼多为日常的衣食住行, 如“吃了吗?去哪?睡了一会?”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都很正常不过, 也不认为涉及到了个人的隐私问题, 但是在英美比较注重个人的隐私, 问候“where are yougoing?”或“have you bad your meal?”
同样, 在英美人接受夸赞或者对人表示赞誉时, 表现出来的是高兴和接受, 因此会对赞誉者便是感谢, 而中国人面对别人的称赞和夸奖时表现的比较谦虚, 常说“No not atall”。这样的差异在中西交流时, 容易中断或难以继续。
(2) 电话、用餐等。在电话用语上中国人和平时的语言没有什么差异, 但英美语系中却又很大的不同, 如“hello, thisis jack speking、hello, 5263785”等, 按照中国的“hello, whoare you please?”则是错误的;在西方人用餐时, 请你吃饭自己可以随便吃, 而中国需要请客的人礼让才能进餐;西方人接受礼物需要当面打开表示赞美和感谢, 而中国收到礼物先谦让一番, 之后收到礼物不能当面打开。这种差异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容易引起误会。
3.交际词汇的不同。在外语中有一种现象是词汇的非对应性。也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来表达。所以在中英中有很多词汇的意义是不同的。在汉语里“龙”这个名词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图腾, 代表这权利和吉祥。而在英语中dragon则是一种恐怖的代表。另外在汉语中“红”也代表着喜庆、吉利, 好多的美好词汇都是用红来表达, 满堂红、开门红等, 而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的暴力、流血等。
二、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障碍表现
由于表达方式、习惯和交际词汇的不同等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就容易产生了障碍:
1.称呼、问候和道谢等用语不当。问候和称呼等用语不当, 常常会导致困惑甚至反感。前面已经论述中国人问候语习惯是“吃了吗?”或者“你到哪儿去?”而在与初到中国的西方人相遇时问“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会使它们感到困惑:“为什么总问我吃没吃饭?我有钱吃饭。难道是要邀请我共餐吗?我去哪里是自己的事情, 为什么别人要打听?”合适的问候语应该是“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同样, 传统的中国告别用语“再坐一会儿吧”、“您慢走”在英语中也不适用, “Stay for more time.”和“Go slowly.”会使西方人感到迷惑。英语中道别时常常是“Goodbye.”、“Bye, drop inagain!”或者“Thank you for coming.”等等。
2.对恭维或赞美不恰当的应答。事实上, 西方人更愿意对别人赞美自己的亲人, 而中国人却极少这样做, 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夸耀, 不够谦虚。中国人对于西方人频繁的使用赞美之辞也常会感到不习惯。无论对方是赞美自己或自己的亲朋, 中国人的应答通常是谦虚的否定:“哪里, 哪里, 过奖了。”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样的否定会令他们觉得难堪, 似乎他们在说谎话或者他们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 因而产生不快的情绪。西方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通常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或“Really? I am glad that you think so.”
3.由于价值观念差异带来的社会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 会存在不同文化的非自由话题的差异, 如禁忌语等。在交际中要注意什么该说、该问, 什么不该说、不该问。中国人不忌讳甚至乐于同别人谈起自己的收入或家庭情况, 而西方人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 尤其是关于年龄, 宗教, 收入等都是敏感的话题。所以诸如“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income?”、“How much does that dress cost you?”或“Areyou married?”等问题都应该慎重提出, 以防冒犯。
4.不顾谈话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而导致的社会语用失误。假如对出租车司机说出这样的句子就不够恰当:“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ake 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只要简单地说“Railway station, please.”就很恰当。
总之, 在英汉语言中由于文化的差异, 使跨文化交流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 只有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 结合语境, 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跨语言交际的障碍。
摘要: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文化间语言的使用存在着差异, 跨文化交流在语言文化交际中存在诸多障碍, 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使相同行为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不同, 因此掌握语言交际能力, 提高跨文化交流减少交际障碍有意义重大。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口语交际障碍及成因分析 篇8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障碍及成因分析
1. 认知语境障碍及成因。
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在实际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认知语境的障碍。因而,交流起来不够顺畅、流利,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积累,具备一定的认知语境。原因分析: (1) 词汇信息缺乏。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经常会遇到想要表达某个思想,但在心理词库中却怎么也找不到对应的词语,从而不知所措,弄得口语障碍的尴尬局面,这样的口语练习,不仅严重地挫败了学生的口语学习热情,还会影响到教师的口语教学的正常开展。 (2) 百科信息输入量不够。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虽然在平常的英语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但是到实际交谈中就会显得学生的英语词汇是多么的少,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2. 语言环境障碍及成因。
语言环境障碍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障碍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在我过传统的语言教学氛围中过来的,他们往往缺乏一种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并且忽视了汉英文化的差异,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很难找到完全适合他们练习口语的真实环境,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口语学习效率。此外,虽然很多大学校园里也开设了英语角,为学生课外练习口语提供了一个人为的交流场所,但是,由于这个活动主要依靠自主、自发进行,况且没有教师进行全程辅导,从而使得英语角实际上最后也就成了少数学生的交流乐园,起不到应用的效果。
3. 心理动机障碍及成因。
对于许多中国大学生来说,英语口语学习是一种挑战,因为他们多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潜在的心理障碍,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因为,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家人和朋友的眼中是最优秀的,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不敢开口,怕出错,怕同学笑话,怕丢面子等,并渐渐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口语表达中的自卑心理定式,进而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障碍的教学对策
1.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口语学习兴趣。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因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通过不断地调整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活跃、积极、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且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参中激发学习口语的兴趣; (2) 教师还可以从分析口语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入手,引起学生对口语学习的重视,转变大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观念,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尽最大努力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学习效率。
2. 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深入调查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特性,然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口语的温暖,而不是他们心理认为的自卑与嘲笑。也就是要时刻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满怀热情地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避免出现各种形式的负暗示,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要以母亲般的关怀,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在一个温暖、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消除虚荣和自卑、胆怯情绪,进而静下心来学习英语口语,切实地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
3. 善于借助文化导入功能,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因此,教师在学习英语口语教学的同时,也要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英语课文中包含的相关文化知识包罗万象,如:钱币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体育文化等。如果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要对于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等有所了解,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大学英语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需要他们了解一些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只有充分了解了英语相关国家文化之后,才能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把握英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与我国的差异,进而有效地克服英语口语交际中的障碍,并为最终提高英语口语交际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摘要:随着国际之间交往日益频繁,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 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英语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 从中找出问题所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交际障碍及成因
参考文献
[1]张亮平.大学英语口语交际障碍及成因[J].考试周刊, 2009, (50) .
[2]任佳.大学英语学生口语障碍及教学对策[J].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8, (5) .
[3]唐华丽.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J].新课程学习 (社会综合) , 2009, (12) .
交际障碍 篇9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以听说为先导的崭新的教学模式, 各高校也开始运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强化视听说教学, 然而, 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上依然存在着来自于不同方面的障碍。适当地将流行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将会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障碍
1.1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的口语表达是交际能力的最集中体现, 口语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英语能力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其中最低层次的口语能力要求是“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 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 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 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 表达比较清楚, 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007:3) 由此可见, 对大学生来说, 口语技能是一项要求很高的能力。
口语表达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具有丰富的词汇量, 还需要把握其他语言交际的要素, 比如掌握句子的节奏、重音、语调等。除此之外, 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非语言交际要素, 比如手势语和身势语, 以及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等。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 学生还必须及时听懂和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 并在此基础上及时、流畅、准确地做出回答,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听力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 学生还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监测能力, 能在交际中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 保证交际的有效性。
1.2 教学模式和教学任务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很多高校的英语课堂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并积极地采取各种视听说设备来辅助教学。然而, 在综合英语乃至听说课程的授课过程中, 面对教学任务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老师仍然只能选择将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上, 能留给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很多口语交际训练都是布置给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的, 无法确保练习的完成效果。
此外, 语言的发展越来越快, 教材中的语言有时会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而高校英语教材却不会频繁更换, 这难免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1.3 学习环境和情感因素
大学生是在一种几乎没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进行英语学习的。即便是在课堂学习中, 在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的过程中, 学生也不过是在一种凭空想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除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 他们几乎不会再接触到英语, 他们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母语环境, 没有语言环境就没有足够的英语交流机会, 这对中国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情感也是决定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大学生已经很习惯中学以来的读写翻译法教学方式, 在英语学习中普遍更重视阅读和写作能力, 听说能力也因此普遍低于他们的读写能力。面对崭新的听说为先导的授课方式, 有些学生显得无所适从, 失去了从原来以考查读写能力为主的测试中找到的成就感, 他们在最初的听说课程中会感受到不安、焦虑和自我怀疑。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和适应这种变化, 这些负面的情绪会使这些通常笔头成绩优秀的学生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进而减慢或停止学习。除此之外, 青年学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 在公众场合讲英语时非常害怕出错或找不出恰当的用词, 因此他们不愿意开口讲英语, 即便开口也都过于小心谨慎, 这也非常不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流行文化
2.1 流行文化的特点
给流行文化下定义并不容易, 它有时也被称为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相对应。它可能是时装, 是消费文化, 休闲文化, 流行的生活方式等。它的重要特点就是流行, 是一种被热烈追随的文化, 因此它总会以一定的周期和节奏在特定的地区广泛传播。
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对流行文化采取宽容的态度。虽然传承和保护规范性的优秀经典语言是广大语言教师的责任, 我们的教材就是优秀经典文字的典范,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排斥和回避流行文化。
2.2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流行文化的作用
首先, 流行文化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思维活跃, 求新求异而且精力充沛。他们对流行文化的脉搏往往把握得很及时, 也最容易接受文化潮流的变迁。流行文化元素的引入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增强语言的真实性, 趣味性, 营造出语言学习的真实情景, 使英语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 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开口讲英语的情感障碍。
其次, 流行文化的语言素材更为鲜活生动, 相对于课本和录音来说, 学生在接受流行文化素材的时候会更有学习语言的主动性, 从而增强他们对语言的记忆。很多时尚的语言素材不同于课本的文字表述, 能让学生如同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中往往会积极地去复习这些语言素材, 从而更多地接触英文, 为自己的英语学习营造语言环境。这些语言素材中的真实场景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更加接近, 学生能在生活中更多地自然联想学习过的语言知识, 从而强化了记忆也增强了表达能力。
此外, 引入丰富的流行文化资源还能弥补英语教材更新的后置问题。目前我们使用的英语教材从编排到出版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 很难做到及时地更新。然而, 在飞速发展的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 语言, 作为体现文化特征的一种载体必然也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流行文化语言素材的引入, 为相对停滞的课本语言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使语言课堂紧紧地跟上了时代的发展。
同时, 原版的欧美英语流行文化素材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学生除了学习语言外, 还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知识。或者透过真实的语言情景再现, 对自己已经有所了解的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最后, 流行文化可以增加教学活力。很多流行文化素材带有时代的批判性, 能引发学生和教师思考和分析。经常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写作发出感慨, 称学生的思维幼稚, 不能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和现象。流行文化元素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推动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分析, 加强思辨能力。
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引入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合理选用适当的素材引入课堂就很重要, 比较适合选择的语言素材主要包括网络和媒体的热点文章, 时尚名人访谈类节目以及影视剧等。
除了素材的类型, 还要注重选材难度是否与教学阶段相适应, 要选择与学生英语水平相适应的教学资源, 避免出现太多生词, 以免影响学生的理解力, 挫伤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所选素材是否适合学生学习。有些影视剧虽然流行, 但里面充斥着太多不文雅的词汇, 不适合用于教学资源。还有的访谈节目内容过于专业, 里面有太多专业术语,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也不适合用作教学资源。除了语言方面, 还要考虑选材的情节内容上是否会被学生接受, 比如太多暴力情节的素材就不太适合选入课堂教学。比较适合作为教学资源的是那些与学生自身的成长有关系, 大学生有相似经历或者比较关心, 能够在学生中产生共鸣的素材。
合理选材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流行文化素材了。大部分素材的内容过长, 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 这并不是选择流行文化进课堂的初衷。因此, 教师还应该根据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语言材料进行编辑和剪辑, 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针对选用的素材设计适合教学目的的口语交际练习才能使这些素材真正发挥作用, 这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语交际练习的设计一般有两个不同的思路:一种思路属于还原型的交际练习, 即要求学生将素材中的情景进行还原表达;另一种思路是引导学生根据素材的主题进行演绎编排, 设计出新的口语交际场景。
当然, 适合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堂的流行文化资源并不一定是欧美流行文化, 也可以有中国流行文化, 即以中国官方英文媒体为来源的信息资源。比如China Daily英文网站上的国内流行资讯, 以及CCTV International中诸如Dialogue的访谈节目以及配有中英文字幕的中国影视剧等。
结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的普及范围和使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这就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资源, 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将流行文化语言素材合理有效地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有助于克服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各种障碍, 从而培养出在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信息交流的优秀人才, 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摘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然而,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阻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障碍。将流行文化适当合理地引入大学英语教学, 发挥其积极的教学优势, 对激发学生的交流愿望和兴趣,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助于教师攻克障碍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流行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教高厅[2007]3号) [S].
[2]步德胜, 李勇.大众流行文化的嬗变——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 :86-88.
[3]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1) :27-32.
[4]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欧昌清.英文原版影视片与英语教学资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 :117-118.
交际障碍 篇10
一、关于跨文化交际研究
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目的, 而且语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应该是文化教育,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 第二语言教学需要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指导, 因此, 跨文化交际理论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
早在1959年,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 (Edward Hall) 就在《无声的语言》中曾指出, “本书从整体上把文化看做是一种交流”。他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际一词。海姆斯于1972年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认为, 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参数。在中国, 许国璋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发表的题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 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1983年何道宽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和1985年胡文仲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发表, 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正式引入中国。赵金铭 (2004) 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书中认为, 研究跨文化交际特别是跨文化语言交际的理论和实践, 是为了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重点要揭示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同时在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取得一些共识。毕继万 (2009) 指出第二语言教学教授的是跨文化交际, 不能只教授语言交际, 也要教授非语言交际。同时不能忽视外国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对语言教学的干扰, 需要将跨文化适应教育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刘珣 (2000) 认为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冲突和不适应, 因此应当体现互相尊重、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适应的原则。
二、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研究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 第二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周思源 (1992) 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建立一个比较狭窄的文化大纲;魏春木、卞觉非 (1992) 也提出过以文化为纲编制文化项目的构想;胡文仲 (1994) 认为文化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论如何界定文化, 文学总是文化的一部分。吕必松 (1992) 在《华语教学讲习》中把“文化揭示说”中的“交际文化理论”进一步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文化。刘珣 (2000) 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要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必须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让学习者既掌握汉语, 又学到中国文化知识。赵金铭 (2004) 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书中认为, 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它是属于第二位的, 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
研究跨文化教学以及探索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加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教师和留学生都是极其重要的。
三、关于中外文化对比的研究
在跨文化交际中, 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的价值观是无法回避的, 留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问题, 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发生冲突。因此, 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 了解并掌握中外文化的异同是十分重要的。
杨春苑 (1998) 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述论, 指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魏家海、赵雄、喻火贵 (1999) 从称谓、语言、家庭模式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对待老年人的不同态度所反映的价值观差异, 讨论了中美之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指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对老年人的不同态度, 体现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性。魏家海、曾玲 (2000) 认为东西方价值观不仅具有差异性, 而且具有相似性, 而影响价值观差异性和相似性主要是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宇宙观与思维方式等因素。
四、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与文化导入的研究
赵贤州先生于1989年提出“文化导入说”, 之后又在1992年再次撰文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导入必须遵循“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原则。魏春木、卞觉非 (1992) 以文化为本位, 论述了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时文化项目的划分原则和范围。李姜 (2007) 针对留学生口语学习方面研究得出初级水平留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有效策略, 即:“试着注意汉语口语的错误”, “从汉语口语错误中学习”, “用词典帮助理解或说汉语”, “参加汉语的课外活动”, “运用汉语语法说句子”五种。
交际障碍 篇1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策略
跨文化旅游是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是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往来的途径。“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陈刚,2004)。在各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涉外旅游就是一个典型,不同文化背景的旅行者间交流是通过旅游翻译者的翻译来实现的,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本形式及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异,这给旅游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旅游翻译的译文不仅要准确地传递信息,还要达到宣传的实际效果。为了传达旅游目的地的准确信息、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在旅游翻译中融入并强化跨文化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旅游材料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并就出现的障碍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旅游英语翻译中障碍形成的原因
1.英汉两种语言间表达存在很大差异
从汉英文本的语言特色及风格角度来看,汉语一般用很多形容词来传达其意义,而英语则习惯用简单的句型来表达。因此,若旅游文本材料按照汉语表达习惯逐字翻译成英语文本,则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英语的旅游文本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及准确性,一般使用简约、直观的文字。涉外旅游材料在英译过程中,因汉英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会给译文读者带来障碍。
2.汉英文化传统习俗的差异
汉英文化因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都会使两种语言在翻译时出现一些语意不对等的情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文化差异出现的语意不对等现象也会导致原文本与译文间有差异,有时还会出现词义空白或词汇空缺现象,这也给旅游资料的英译带来困难。由于旅游资料的英译蕴涵大量的文化因素,所以旅游资料英译时需克服语言及文化障碍。
3.译者未透彻理解原文及文化背景,导致译文不妥
旅游资料的英译,目的是为文本阅读者传达既符合原文意义、又符合译文读者文化背景的旅游信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若要把中国文化中语意丰富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就需要译者具备两种文化间较强的语言转换能力和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进行旅游文本资料的英译時,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准确地向读者提供信息。
二、英译策略
旅游资料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为确保文本信息的有效传递,应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出发进行翻译。在诸多翻译方法中,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之下。
1.音译法
在旅游资料英译过程中,若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词汇时,可以采用拼音加注释的策略,比如地名。
2.音译加意译法
旅游资料的英译大多是景点的翻译,它是国外游客了解当地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在介绍旅游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景点的翻译主要是地名的翻译,其特点是有的需要音译,有的需要意译。当音译法因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带来的障碍不能恰当地向游客展示其含义时,译者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解释的方法进行翻译。
3.增添及删减法
旅游文字材料承载着许多文化因素及深厚的历史背景,旅游资料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经常遇到语言精练、意义深刻的文字资料,这给译者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给译文读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对于文化因素及历史背景丰富的资料,译者应适当选用英译策略对原文进行解释。有时,旅游文字资料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大量的修辞手段,译者若对此进行逐字翻译,译文显得复杂且不符合英语简练句型的表达习惯,也难让译文读者领略到文本的真实含义。在此情况下,应当采取删减法,减去一些和宣传材料核心不匹配或不相关的内容,使译文直达文章含义。
旅游资料英译的准确度能够对景点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者应该从文化差异方面入手,按照一定的翻译步骤,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力求将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传递给游客,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增进中国与海外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赵莉莉.跨文化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探析[J].外语研究,2012(11).
[2]陆小英.浅谈跨文化交际下的旅游英语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
交际障碍 篇12
一、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
1. 词语文化涵义的差异
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说, 词语具有绝对语义和相对语义之分。绝对语义记载在词典, 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 属于认知基本范畴, 体现了文化的共性,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对交际起到阻碍作用。例如汉语中的“桌子”, 英文中为“table”, 他们的文化信息承载量近乎为零, 交际中被提及时, 都能够明白。词语的相对语义是由绝对语义衍生而来。词语的“文化语义”便是相对语义之一, 是绝对语义的追加语义, 承载着一定量的文化信息, 在语用交际中容易形成障碍。例如, 西方文化中, 狗是忠实的象征, 被当做“人类最好的朋友” (man's best friend) 。英语中习语“a lucky dog”意为“幸运儿”的意思。如果对某人说:“You are a lucky dog.”意思为“你真幸运。”传达的是褒义, 为对方感到高兴。然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狗”却常常用作贬义的表达, 如“狗腿子”, “好狗不挡路”等成语或俗语都是用“狗”来传递贬义。
2. 思维方式的差异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 当人受到赞美“You are gorgeous!” (你真美!) , 对方会回答“Thank you.” (谢谢!)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对方的回答通常是“哪里, 哪里。”。按照Grice (1975) 的会话含义理论, 西方遵循的是“一致性”原则, 而东方人遵循的却是“谦逊”原则。
再如, 西方人在交际中忌讳询问对方的“年龄”, 尤其是女性的年龄, “婚姻状况”、“工资收入”、“体重”等等。这些话题被认为是个人隐私;而在东方文化中, 这些似乎不为大忌。在中国最常见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问对方:“吃饭了吗?”, 对方的回答为“吃了。”或“还没呢。”, 由此可见, 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 提高对文化教育差异的适应性, 才能避免语用错误,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真实语言环境的缺乏
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讲, 是脱离自然语境的外国语。有限的“真实语言环境”也是间接性的, 如英文原版电影。所以大部分的语言教学很难实现真实语言的浸没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注重语言形式的讲解和训练, 学生也以死记硬背为主, 这样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差也不足为奇。由于真实语境的缺乏, 学生对语言恰当使用的语境辨别力就差, 对语言的使用缺乏灵活性。因此, 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景, 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 以任务型课堂为载体, 将文化植入语言教学
朱建成认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先设定一定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既学习语言和专业知识, 又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 (包括母文化和异文化) , 二者相辅相成。这种模式重视学生文化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主动性, 可增强文化知识传播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依托语言课堂, 设计功能性任务, 植入文化信息,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创造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 提高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 而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体系。
2. 创设交际语境, 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语言学家Heaton也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并且认为课堂中的交际越真实, 越频繁, 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学习的界限就越模糊。因此, 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场所, 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协作, 会话, 完成意义构建和文化植入。文化植入的形式是多样的。例如,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争议的或者开放性话题叫学生讨论或辩论。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讨论的进展状况, 调控讨论的方向和进程, 并对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主题式讨论或辩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培养他们在交际中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越来越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外语学习与真实语境脱离的缺憾, 从很大程度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弥补。教师充分利用幻灯、影视音像或互联网等多媒体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使学生间接地体验真实英语 (real English) 和文化, 从而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多媒体教学的便捷和时效性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现实性信息, 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例如, 英文原版电影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电影的文化承载量很大, 是学生对于英语文化体验的最直接的获取方式。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捕捉能力和适应性。比如一些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主题的影片《刮痧》、《喜福会》, 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经典影片《走遍美国》、《老友记》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4. 开展第二课堂, 建立多元化能力实践环境
课堂实践是有限的, 学生更多的时间处在课堂之外的母语环境之中。为增加学生语言的实践机会, 开展第二课堂, 建立多元化的能力实践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张彦君指出“掌握一门外语, 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仅靠记忆语言规则也是不行的, 要达到与本族语人相近的外语交际能力, 学习者必须学会学习, 抓住并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参加真实的交际活动, 例如参加外语角、外语口或外语夏令营活动与外国人交往等”。开展第二课堂实际上是把交际情境从课堂上简单的师-生交际情境延展到课外英语学习者与英语为母语的交际对象进行交流的真实交际语境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沉浸于英语文化的氛围之中, 同英语使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异族文化有理性上的认识, 还可以让学生在同英语使用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来更清楚地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5. 创造轻松语言学习氛围, 降低英语交际焦虑
英语交际焦虑是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进行听、说交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与特定情境有关的不安和恐惧,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抑制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因此, 交际者在使用英语进行听、说交际时, 交际效果出现会阻滞现象。为降低学生的交际焦虑, 教师要善于运用适度纠错、鼓励、评价等策略降低交际焦虑, 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参考文献
[1]Bennet Milton.Towards Ethnorelativism: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A].R.Michael Paign.Cross-Cultural Orientation:New Conceptu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M].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3.
[2]Talmy 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II.Cambridge, Mass.:MIT Press.2000.
[3]张彦君.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白主性的实验.外语界, 2004 (1) .
[4]朱建成.培养跨文化交际素质造就全球化高素质人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9 (2) .
[5]夏伊.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6]王善江.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
【交际障碍】推荐阅读:
跨文化交际障碍09-12
克服交际中的心理障碍11-07
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成因及能力培养09-10
难治性障碍障碍08-31
交际法教学交际教学法12-23
出口障碍10-14
使用障碍10-16
成本障碍10-16
护理障碍10-20
发展障碍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