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民教育

2024-12-09

学校公民教育(共12篇)

学校公民教育 篇1

摘要:学校公民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已取得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 成为各国推行公民教育的主要方式。全球化背景下, 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 学校必然承担着更为艰巨的公民教育任务。公民教育课程化是各国学校公民教育的时代选择。立足本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国情, 针对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发展现状, 选择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推进课程改革, 是当前中国学校公民教育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公民教育课程化,学校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 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是即将成为公民的一个群体, 是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构建者, 关注青少年公民教育, 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 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系统全面的公民教育的主战场, 学校必将承担起更为艰巨的公民教育任务。

一、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从世界各国推行公民教育的经验来看, 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 对中小学生进行学校公民教育最为重要。虽然在公民教育的目的与内容上因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特点各异, 但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基地, 学校公民教育一直为各国共瞩。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通过提升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 继而逐步提高整体公民的素质, 是学校公民教育的意义所在, 可以说学校公民教育在整个公民塑造的过程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以学校为基地, 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青少年掌握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及培养公民能力的教育过程。从广义上说,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 这种现代精神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二是培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三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 核心则是一种社会主体意识的培养。从狭义上说, 学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 政治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等具体方面。

在《教育大词典》中, 学校公民教育被解释为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 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 它主要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均把学校公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由学校来对青少年实施公民教育, 既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必然选择, 也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正如托马斯·雅诺斯基在《公民与文明社会》一书中指出的“权利和义务起始于家庭, 青少年时期逐渐变得自觉。青少年在学校听公民课, 以及参加邻里和社区活动, 会学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许多内容。”

二、公民教育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方式

随着公民教育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 当前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各种课程形式来推行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课程化成为世界公民教育发展的必然潮流。

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 可以使公民知识的学习内容更加系统、更加具有针对性, 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径。公民教育内涵丰富, 要求复杂, 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 面对这样的任务, 学校必然会选择课程这一学校教育最核心的途径加以承担。

公民教育课程化是指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 并将其作为独立学科纳入考试考核体系,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总体安排和统筹规划。公民教育课程化形式主要有三种, 即设置独立的分科公民教育课程、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以及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 是指以专门的一门学科系统地传授公民知识, 进行公民教育;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 是指以公民教育来统整纷杂的课程内容, 通过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社会学科来传递公民教育内涵, 一般适用于小学和初中阶段;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则是指将公民教育广泛渗透到各个课程和所有学科以及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实施, 主要通过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及校风建设等环节来实施。三种课程化形式各有利弊, 而较为理想的公民教育推行模式则是将渗透式和独立科学或综合学科结合起来, 相互取长补短, 既能保证学生获得相对集中的公民教育, 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整体教育资源。

从国外公民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来看, 各国都开设正式的公民教育课程, 并且都把公民教育看做学校正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进行公民教育, 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课时的安排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为了拓展公民教育范围, 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参与到学校公民教育中来, 美国学校和社区之间积极合作, 开展“服务性学习”活动, 而日本、新加坡还相继开发出了社区参与计划。

三、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化的现状

回顾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发展历史, 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 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定位含糊不清。

课程内容明显狭窄, 政治科和思想品德科作为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 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养成特定的意识形态、认同特定的政治群体和政治权威, 并且向学生灌输特定的伦理要求。课程改革以后, 虽然增加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关注身心健康的内容, 但都略嫌空泛, 重点不清。

2. 课程体系有待完备。

新课程改革以后, 在小学低年级、高年级与初中阶段分别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历史与社会”等综合社会科课程, 注重突显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在实践层面上有利于提升公民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各门课程衔接不足, 且内容重复, 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同时弱化了各科公民教育的责任。

3. 课程目标尚未厘清。

由于不同时期对于公民教育目标的界定模糊, 诸如“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四有公民”的具体内容有待厘清, 具体课程目标的解释仍存在盲区。例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参与现代社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以及“参与现代社会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却缺乏具体的阐释与深入的设计、分析及陈述, 从而直接影响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4. 课程内容层次不清。

新课程改革以来, 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 但是内容广度和深度之间缺乏适当的平衡。从过去单一强调意识形态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无法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到现在的内容面面俱到、琐碎杂乱, 只强调具体事例和低层次技能, 但忽略认知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其间的平衡尚待解决。

目前, 各国均越来越重视公民教育的课程改革。这是因为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 既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又要考虑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 学校公民教育还必须重视实践性,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应紧密关联。

四、大力推进公民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 公民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络, 公民教育课程应该拓展视野, 将生态、和谐、可持续作为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课程设置的具体环节中凸显未来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总体来说, 在公民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切记时代特征, 着眼未来发展;同时立足本国国情, 选择性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以此为原则指导具体的实践。具体建议如下:

1. 课程设置上,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从学校教育的全局出发对政治科和社会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调节。

具体来说, 小学和初中阶段宜采用“社会”作为小学和初中阶段统一的社会科名称, 设定完整的综合社会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 将历史作为时间线索, 把地理作为空间支架, 全面整合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具备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 潜移默化地养成基本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识。高中阶段则采用分科的公民教育课程, 提炼公民资格的核心内容, 帮助学生深化对公民地位、权责以及实践的认识与理解, 形成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政治态度与技能, 培养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公民。这样既可以避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层次不清, 使各门课程目标明确、协调发展, 又能照顾学生的认知发展特性, 突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公民教育重点。

2. 在课程内容上, 合理组织要素。

深化公民教育主题, 丰富课程内容, 对知识体系加以合理组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不同的课程要求和重点, 提炼公民教育的关键概念, 以争议性问题为中心要素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 帮助学生辨别或澄清有关争议所涉及的各种价值取向, 并在解决问题争议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在决策时所涉及的组织和程序,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高水平理性决策与批判思考的能力。将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注重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3. 在课程目标上, 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

的新型公民”为教育目的, 以此为前提, 制定学校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具体目标, 进一步细化公民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内容要求。

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面对全球化机遇和挑战, 中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而如何顺应这一时代大潮, 对于身处复杂转型期背景下的中国公民教育来说, 显然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良好的公民素质是民主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当前中国整体公民意识薄弱、公民道德低下、公民素质亟须提高的社会现状下, 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 必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统德育课程向现代公民教育课程转型的重任, 继而全面提高整体公民素质, 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柯雄, 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36.

[3]王文岚, 黄甫全.中国公民教育课程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学术研究, 2008, (12) .

[4]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教育探讨, 2005, (6) .

[5]王学风.学校公民教育——塑造公民道德的必修课[J].思想理论教育, 2002, (3) .

[6]郑航.社会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演进——兼论中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J].清华大学研究教育, 2000, (3) .

学校公民教育 篇2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52年。坐落于大渡口区八桥镇公民村八社,占地 5.85 亩,建筑面积1997平方米。学校承担公民村、凤阳村、五一村等三个村的教学任务,服务半径2公里,覆盖人口约 1850 人(其中小学一年级学龄 14 人)。现有9 个教学班(其中小学9班,初中 0班,高中0班,一年级2 班,毕业年级 2班);有学生350人(其中小学350 人,初中0人,高中 0人,一年级81 人,毕业年级54 人);有教职工 35人(在职 21人,离退休14 人),在职职工中专任教师21人,工勤人员0人,临聘人员2人,具备相应教师资格21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 0人)。中共党员 13人(在职 9 人,退休 4 人),有 1 个党支部;有民主党派0人。校级干部 1人(正校级1 人,副校级 0人),中层干部5人(中层正职 5 人,中层副职 0人)。

二、学校工作亮点

1、落实“百千万”工程,开展访问200余人次,收集意见7条,解决问题4条,建立4个清单。做好政策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2、开展了“小升初毕业年级升学考试政策宣传”为主题的家长会,做到宣传及时、透彻。

2、以演讲的形式开展了“师德师风”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活

动。

3、加强以“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开展以吟诵为载体的校园文化特色活动,初具成效。

4、凸显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的教育理念,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品行。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没有认真研究课标、学生,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比较陈旧,教学设计偏向中差生,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参与度不高,教学效率低。

2、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待进一步落实。

3、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根据本单位实际开展的一些创意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德育工作

重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切实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出发,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合理选择活动,落实“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二)精致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学校将积极参与学区制的教学研讨,精致学校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1、抓好校本教研制度的学习。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开学初,各学科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校本教研制度,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提出统一要求。教师要对

校本教研制度烂熟于心,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执行。

2、抓好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一方面,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实行行政蹲点的形式,确保教研活动落实。另一方面,为突出集体备课的时效性,我校教研组实行提前一周集体备课制度。备课时,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老师围绕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学法的指导等各自发表意见。备课后,一人作整理,将集体备课稿发给备课组教师。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个性、教学特色及班级实际对集体备课稿作修改。以达到张扬教师教学个性、体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的理想目标。

3、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教好每个学生。认真把握学区制的学习机会,认真研究学生、教材,设计教学环节,使他们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队伍建设

1、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和法制意识,自觉运用师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约束修正自身的教育行为,切实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2、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切实体现继续教育的实质内涵。通过“读书活动”、“青年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竞赛”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3、深入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过程管理,由教科室牵头进行课题研究管理,重视阶段性情况分析和阶段性工作小结。

(四)重视校园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1、抓好校园环境建设。一是做好操场教学楼的维修工作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建设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将增加文化内涵,营造健康向上的书香四溢的文化氛围。

2、巩固“文明单位”的创建成果。

3、坚持和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优化民主监督各项制度,提高校务管理工作民主化、法制化程度,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一方面通过落实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推动学校内部民主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认真办理家长投诉,努力树立教育行业廉洁、诚信、公正的良好形象。

4、高度重视学校财务管理。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要加强对水、电、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采购,专人负责保管,专人负责发放。

立足课程,推进学校公民教育 篇3

一、立足现有课程体系,挖掘公民教育资源

为有效实施公民教育,在西方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公民教育课程。比较遗憾的是,我国现有课程体系中尚无相对规范的公民教育课本,在这种状况下,实施学校公民教育需要立足现有课程体系,充分挖掘散见于教材中的有效教育资源。

毫无疑问,德育课程是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所涉及的民主法治、政治参与、公平正义、国家制度、民族团结、和平发展等都是与公民教育相关的内容。

简单罗列如下:

除了现行德育课程以外,历史、语文、英语、地理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中也涉及了相当多的公民教育素材,是实施公民教育很好的内容。

以历史学科为例,最早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治就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通过世界古代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公民”概念的源起及其最初要义。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公民”概念消失了,但在历史学习中仍可以通过对封建专制下臣民人格的反面解读,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现代公民理念。进入近现代史,更是可以通过历史上无数次人权斗争、民主运动等历史事件感悟公民行动。“读史可以明智”,从过去看现在,从现在思考未来,努力推动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公民教育实践。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没有关注健康的公民人格的塑造,于是,科学在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同时,却助长了一些社会阴暗面的滋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努力去挖掘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中公民教育的有效资源,高举科学、正义、责任、文明的伟大旗帜,让公民的人格坚守成为一种必然。

当然,即使现有课程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也需要教师悉心发现,努力发掘。还应该注意到,这些有效资源只是散见于各课程之中,缺乏系统性,需要作必要的整合,与此同时,相关学科之间也需要协调一致,使公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公民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点,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实践学校公民教育的极佳平台。

1.在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实施公民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要求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强调从实践中直接获取知识和体验。

首先,要加强对课题选择的指导。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首先需要同学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周围社区的问题出发,选择一个课题。一个好的课题研究方向,是高质量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是关涉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成功与否的首要环节。此时,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一个公民的身份,从公民的视角去关注课题选择,会对学生的公民教育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其次,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当同学们以一个公民身份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积极引导便成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同学们以支持和鼓励,不仅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更要让同学明白权利义务,明确规则规范,知晓社会责任等等。

最后,在课题结束后,要及时召开成果汇报会,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课题成果的机会,让同学们谈谈课题研究的一些感想。这不仅是对课题研究活动本身的一次有意义的反思提升,更是对自身公民实践的一次反思提升,从而让公民意识在反思中得以升华。

2.在社区服务课程中实施公民教育

开设社区服务课程,旨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时间为社区提供公益性义务服务,要求同学们以服务者、志愿者的角色,以一个公民的身份走进社区,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服务。

社区服务课程的意义不在于获得2个学分,对同学们来说,让他们走出校园,参与社区服务,培养了参与意识与能力,提升了公民技能,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公民实践。

在社区服务课程中实施公民教育需要构建起学校与社区的良好关系,包括多样服务项目,详细的方案设计,充足的岗位准备,灵活的操作机制,完备的事后评价体系等,最终通过社区服务实现学生由学校公民向社区公民的转变。

3.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公民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同学们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学校层面,我们把组织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和班级值周管理活动作为工作重点。

组织高一新生走进军营,参加军训,不仅有助于增强同学们作为一个公民的国防意识,还有助于培养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形成强烈的纪律观念、合作精神等。班级值周制,是指高一、二年级各班在全校范围内轮流值日一周的制度,目的是让同学们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来,成为学校的真正主人,实践一个公民应有之责任,训练其未来参与社会的应有技能。

正是由于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实施,才不至于让学校公民教育流于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培养的公民意识是深刻的,它会逐渐内化为一种品质,并转化为一种公民行为。

三、积极开发隐性课程,推进学校公民教育

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在学校情境中以一种内隐、间接方式呈现的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物质层面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到精神层面的规章制度、课堂文化、学校精神等等,都对学生未来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相比学科知识更深刻、更持久,在实施公民教育时,很有必要予以开发利用。

1.改造课堂生活,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传统意义的课堂上,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课堂教学师生在人格上不平等,这是对学生公民权利的否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公民行动,作为教师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发展的机会。尊重学生,就要将学生作为平等主体看待,没有优生差生之分,没有家境背景之别;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心理及个性发展,立足于学生学情设计目标,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组织教学,唯有教师观念转变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才有可能得以培养。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在课堂中实践公民行动,需要倡导一种建立在自由、民主基础上的充满交流、对话、讨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师生是课堂生活的共同主人,学生作为课堂的经营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自由交流、讨论甚至争辩,让知识在交流对话中生成,让智慧在讨论争辩中迸发,这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公民意识的应有之义。当然,课堂当中的民主平等交流和自由对话并不等于不要课堂纪律,在课堂教学中仍然要讲究规则、规范,允许自由争辩并不意味着目中无他人,否则,只会陷入伪民主的泥沼中。

2.实施民主管理,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校制度的制定者,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者。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制度建设不是学校领导的事,更是广大教师及至同学的事,公民教育就要培养起学生的独立人格,积极参与的精神,就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制度的建设中来。制度因问题而出,制度的修订与完善过程需要同学的积极参与。学校应畅通学生反映问题的渠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有学生反映教师吸烟问题,学校因此出台学校在公共场所禁烟的相关制度。作为教师,在学校管理方面也应该率先垂范,面对问题不回避。有学生通过校长信箱反映,早晨到校时,面对值周学生的鞠躬行礼一些教师不予理睬的问题,校长不遮掩,在全校职工大会上宣读此信,从此,情况大为改观。如此点点滴滴,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对同学来说更是一次次可贵的公民实践。

让学生成为活动方案的设计者,多彩校园生活的主宰者。正是由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才使得校园生动起来,学生生活充实起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蕴涵着丰富的公民教育隐性课程。以往的校园活动,同学仅仅是被动参与者,自主性未被尊重,导致一些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实施公民教育,有必要让学生成为校园活动的设计者,让同学们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真正成为校园生活的主宰者,在校园活动中感悟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养成公民技能,实践公民行动。

(作者单位:杭州学军中学

德国学校公民教育一瞥 篇4

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教育, 在德国也被理解为政治教育 (Politische Bildung) , 是一门有关政治科学的公民学科。德语中的Bildung, 也不能简单翻译为教育, 而是泛指教学、熏陶、修养。1945年以后, 德国教育界已达成一种共识:一方面, 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但另一方面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独立性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设置中, 公民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所谓综合性课程, 主要是指公民教育课程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知识, 比如历史、宗教、伦理、政治、公民、社会科学、地理等学科。

德国公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公民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 (Beutelsbach Consensus) 被誉为德国公民教育的“圣经”。1976年, 针对各联邦州政治教育目标方面的巨大分歧, 在巴符州政治教育中心主任Siegfried Schiele的邀请下, 德国政治教育家齐聚小镇博特斯巴赫。在那里, 达成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最低共识, 也就是政治教育的三个原则:

1. 禁止灌输。

不允许教师用任何手段对学生进行灌输, 因为这会妨碍学生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是“政治教育”和“灌输”的区别所在, 因为“灌输”与民主社会的教师角色不相匹配, 也与被普遍认可的、学生独立使用自己的理性的教育目标不相符。

2. 保持争议。

在科学和政治上有争议的一切内容, 在教学中也必须保持争议。这与第一个原则密切相关, 因为如果打击争辩, 压制不同的观点, 就会重回灌输的老路。人们经常担心, 教师的政治观点会以各种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 比如教师处理当前政治问题的方式, 特别是在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时, 给学生下明确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的个人立场, 无论是政治观点还是科学观点, 都必须是中立的、客观的, 与本人对立的观点也应该被广泛探讨。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维护个体利益的能力。

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分析政治形势以及他自己的相关利益, 能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影响既定形势的手段。这种原则强调学生需要掌握一种操作性的能力, 与此同时它也是前两个原则的逻辑结果。

二、德国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几个基本特点

1. 充满争议的公民教育课堂。

德国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是相当喧闹的, 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化与灌输, 在目前的学校系统中早已难觅踪迹。公民教育的课堂一直以来遵循民主、开放、批判和争议的教学原则。学校的公民教育课往往会选取一些科技发展、时事政治的社会热门话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例如:总统的政界丑闻, 及其涉及到的价值观问题。有时, 甚至直接选取两难问题, 譬如有关医学伦理学的讨论, 安乐死、克隆人等, 使得学生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 通过客观分析, 理性评判, 开放地就这些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中, 教师承担活动协调者的角色, 客观中立地展现自己的观点, 而非向学生灌输观念。课堂上以“使用原子能利弊兼备”为主题进行的讨论, 就公民教育而言,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辩论, 运用不同的社会评价标准, 如使用原子能的代价是什么, 哪些人在鼓励使用原子能, 法律上有什么相关规定等,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念。整个课堂围绕社会广泛争论的时事话题展开, 这些问题既没有非黑即白的明确答案, 也没有输赢对错的最终结果, 正是在这样激烈的课堂辩论中, 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多元的观点, 加深对社会问题的主观理解, 而且还能锻炼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2. 社会实践课程。

德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也会通过户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 借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博物馆、纪念碑、教堂以及历史性的建筑物都会成为公民教育课程的场所。通过对历史的反思,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人生观是社会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 学校附近的纪念牌是主要的参观场所。六年级的学生则要定期到学校附近的博物馆参观访问, 有时公民教育课程甚至直接安排在展览馆的角落里面, 学生席地而坐饶有兴趣地聆听讲解员的介绍, 教师仅做辅助性的补充和提问。七、八年级的学生主要参观城市的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科学技术博物馆, 学习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历史知识, 了解那个时期的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到了九年级, 学生开始全面了解二战的相关历史,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在这一学年, 学生会被安排参观二战历史博物馆、犹太博物馆、犹太人集中营以及二战期间被烧毁和炸毁的教堂和建筑物遗址。通过博物馆中的珍贵历史素材以及图文并茂的展品, 学生加深了认识和了解, 他们得以客观地分析和审视那段特殊的历史, 批判德国纳粹的暴行, 深刻反省纳粹的历史劣迹, 主动积极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此外, 公民教育课程还包括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会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小组协同学习为、公共事务建言等, 由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及互相协同、合作的能力, 强烈的公民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如今, 不仅每个联邦州都有自己的政治教育中心, 而且还有不少民间机构也在致力于非正式的公民教育活动。学校也常常加强与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共同承担公民教育责任。与此同时, 各联邦州不同的政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的发展, 工会和行业协会也对公民教育的课程影响很大, 他们与学校一起推广职业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欧洲乃至全球教育以及人权教育。

3. 榜样教育。

在德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上, 榜样教育也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学中, 教师会有针对性地介绍某些历史人物, 引导学生整体、客观、批判地分析评价他们。值得一提的是, 并非把这些名人当作精神领袖或者民族英雄一味吹捧, 而是相对客观地阐述种种历史事件, 把其作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呈现在学生面前, 鼓励学生通过对整个历史背景的分析和思考, 做出合理的判断。对此, 历史教学论专家劳斯·贝格曼 (Klaus Bergmann) 就在他的一本名为《政治历史教学论》的书中写道, 中小学生应该在课堂中选择自己的榜样, 但是同时他们也必须学会能够客观地看到榜样的优点和缺点, 青少年需要学会批判性地对待他们的榜样。这一点, 也成为了德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宗旨之一。

4. 民主的学校氛围。

公民教育课程对营造校园文化和民主氛围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汉堡的实科中学大多有自己独立的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 这个组织会定期参加学校管理层、教师层面的会议, 就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活动、课程安排等事务与决策进行表决。学生民主自治委员会可以向校方提交书面申请, 举办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例如筹办一次学校的大型晚会:学生自治组织会首先根据总体计划, 将参与的学生按照部门进行分工, 比如联络处、宣传处、节目主持组、技术部等, 所有部门都各司其职, 由学生自行安排和完成。学生们还会自发成立餐饮小组, 负责晚会休息期间销售各种饮料和食品, 从而募集委员会的活动经费。可以说, 这些提倡自主性、决策性、组织性的学生团体, 也从一个侧面清晰地反映出德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效果, 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民主、自治的校园氛围。

多元、自由的德国公民教育重视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摒弃传统的说教、教化原则, 强调学生自身主体的公民民主意识, 鼓励他们通过主动思考, 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分析政治和社会形势, 自发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各项活动中, 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

德国公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公民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 (Beutelsbach Consensus) 被誉为德国公民教育的“圣经”。

学校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方案 篇5

一、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的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通知精神,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全校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宣传公民道德的重要意义,使师生了解“公民道德宣传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将道德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组织机构“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彬

副组长:刘宝香

成员:何湘敏潘树成郑云华姜林宇董建德王宇森周海峰各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对象学校全校师生

六、活动内容

1、集会对师生开展《公民道德宣实施纲要》讲座,宣读“公民道德宣传日”倡议书。

2、“小手拉大手”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做到人手一份,家长收到信后及时向学校反馈

3、5-6年级制作“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手抄报。

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探讨 篇6

关键词:职校;实施;公民;教育

在职业学校学生中

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公民教育,是100年以前梁启超先生提出的新民说,公民教育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时间了。近几年,我国的公民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契机。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中宣部颁布了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2005年年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套中小学公民教育新读本。2007年10月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一个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公民教育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公民作为法律意义上的主体,既是一个身份问题,更重要的是意识问题。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一,是公民对自身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及其与国家、与其他公民相互关系的自觉反映。职业学校学生是中学生中一个重要群体,是职场一线实用技术人才的后备军,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在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党的十七大上又明确提出了必须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还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谐社会本质就是指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个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就要求个体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的相互关系。因此,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必然反映。

2.在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促进学校德育方式的转变、提高德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无力、德育低效,其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的德育与学生实际存在距离,重说教重理论而忽略德育实践。学校德育应贴近学生实际,回归社会人的基本素养教育,回归生活。需要在公民的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上下工夫。这里既有一个理念上的变化,又有一个德育方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跟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基础,采取因材施教的德育方式实施教育,更具有科学性,符合教育的根本规律,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从德育的本质和多年的学校德育经验来看,德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理性的教育,更应该是一个实践理性的教育。我们不能仅把我们成人认为正确的或者是应该做的简单地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分辨,去做选择。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获得亲历和感受,获得道德上的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教育是一个更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是一个重视学生道德意识养成、道德行为践行的教育。从强调灌输到提高学生主体的认知能力,激发体验,强调这种分析和批判性的思考方法。这就是理念上和方式上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将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范畴之中。

3.在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良好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职业化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强调人的道德精神。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

4.在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学校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新一轮职业学校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中。在职业学校学生中实施公民教育,可以促进德育课程的校本化,促进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从重视德育知识的教学向重视德育行为的养成与践行教学转变;同时,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在职业生涯的体验方面获得锻炼,职业能力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意识的

现状及成因分析

从职业学校的实际生源方面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届初中毕业生中不属上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与学校目标要求都有一些差距。不少学生对公民概念的认知是模糊的,现代公民意识失缺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过于倾慕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表现突出;二是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全面,对法律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法制意识,放任自我、自由主义表现也比较突出;三是在社会公德问题上存在知与行较大的差距,缺乏公德、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些现象,既有社会历史原因,又有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1.长期封建专制社会历史和“文革”时期的泛政治化的影响

在历史上,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统治,长期的封建专制社会历史和“文革”时期的泛政治化造成了“公民意识”的失却。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加专制主义,惟有臣民,没有公民;惟有伦理说教,没有公民教育。即使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长期来我们只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公民教育。百姓缺少权益观念和主体意识。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社会心理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亦随之不断得到强化。但是,传统的臣民心理的影响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树立。更何况,我国传统文化中匮乏“公民意识”的学习资源,职业学校学生从小就缺乏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公民”资源。

2.多年来,学校教育体系中缺乏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

在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体系中,长期以来,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被忽略的教育。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要求中等学校德育工作重视公民教育。但各级各类学校在具体实施上,由于升学和德育说教灌输占主导地位,公民意识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实施,效果可想而知。当下职校的学生接受的公民教育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而接受理论知识灌输与意识形态的强化。从职业学校教育方面看,更多关注的是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仍然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更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缺乏做合格公民的身份诉求

正因为上述两个重要原因,职业学校学生从小就缺乏做一个合格公民的系统教育。更需指出的是,在社会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职业学校生源的总体素质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认可度也不高。导致职校学生自信性、荣誉感的渐行渐低,加之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使得学生们一心为生存而求知,缺乏对自己品德修养的诉求,很难自觉地唤醒自己应成为优秀或合格公民的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则反映在权利意识增强而法制意识淡薄,平等意识强化而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淡化、自主意识确立而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等等。

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

途径和策略

在职业学校学生中实施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当下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公民教育需要以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策略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需要把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学校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特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

2.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需要以德育课堂为主阵地,课堂教学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在公民教育尚未构成体系、形成制度化和课程化的条件下,学校的德育课堂教育必须得到加强。德育课堂应是实施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意识的主要渠道,要充分挖掘公民意识教育的学习资源,创造公民教育的氛围,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打好理论基础。

要改革传统的德育方式,变单纯的政策宣传为民主政治意识、民主参与能力的培育,变空洞的道德灌输说教为个体道德良知的启蒙、道德人格的培养。

德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的教育,更应该是一个实践性的教育。德育实践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板报、广播、法官讲座,大案要案庭审旁听等参与性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合格公民品质研讨等体验性活动;组织学生团队走进社区、走向交通值勤岗位、走进养老院开展志愿者活动。通过这些德育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获得亲历和感受,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学会分辨,学会选择,学会分析和批判性的思维方法,获得道德上的成熟。

3.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与民主法制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是职校学生道德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法律意识是底线,公德意识是品质。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的培养,重视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平等待人、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求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树立起职业理想,认识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逐步养成。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打工体验,培养“自立自强”和“敬业、耐劳”的精神品质。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人的道德素质在其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学校在实施公民教育中,应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具体措施可以开设法律课程、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社区公共事务的服务或问题解决的方案建议等。

4.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应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点,与公德教育相结合

学生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应让学生熟识规范,内化规范,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形成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品质。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学校应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依存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构建和谐社会、迈向国强民富的历史进程中,学校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担负着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2]郭芳.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初探[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学校公民教育 篇7

一、现代学校“公民教育”与政治生活的 互动

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进步密切相关。由于“公民教育”的思想、内容、形式与载体等关键要素受制于政治, 所以政治生活的开放与包容能促进学校开展生动、活泼的“公民教育”。同时, 学校的“公民教育”能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它通过树立人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社会意识和群体意识等, 对政治生活发生反作用。

我国的“公民教育”从无到有, 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私有财产受到更大的保护, 人们的民主权利也获得更多的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 “公民教育”蓬勃发展, 既有效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权利意识, 又对建设公民社会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当下, “公民教育”理应有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学校的“公民教育”应努力帮助学生确立主人翁的地位, 使他们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学校“公民教育”与国家意识重建

学校“公民教育”应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意识。因为, 学生生活在国家之中。而国家通过意识形态、行政机构和公共场所等与公民的生活发生联系。国家需要人民献身, 这既是人民对国家的义务, 又是学校“公民教育”强调的内容。但随着现代政治科学的兴起与传播, 国家逐渐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这就需要公民对国家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并具有反思与批判的意识。同时, 学校“公民教育”一定要强调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与责任。

三、学校“公民教育”与社会生活重建

当下, 学校“公民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 社会生活决定学校“公民教育”的成效。例如, 政府官员、富豪人士等优势阶层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具有一定影响, 对学校“公民教育”具有一定冲击。因此, 学校应做到两点:一是正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并如实呈现给学生, 以形成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二是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生活的警戒心理, 以便在不利的环境中坚守公民的道德素养。

四、学校“公民教育”与道德生活重建

浅析法国与中国学校的公民教育 篇8

关键词:学校公民教育,中法,基本内容及方法,比较

公民教育, 是任何政体形式的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辞海》中, 对公民教育是这样定义的:“公民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训练资产阶级政治需要而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显然, 仅从定义上来理解, 公民教育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德育教育一直有着深厚的传统优势和稳定的模式。当中国的经济体系步入现代化, 经济、文化在全球的视野中进行高层次对话时, 传统的德育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以来, 社会变革与发展使得公民教育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 标志着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历史性转型。

由于不同的政体形式决定了不同的发展与变革, 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要求, 从而建立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 接受公民教育课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此, 以法国与中国为例, 对法中两国的公民教育进行浅显的剖析与讨论。

1、法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及教育方法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 公民教育有着较长的历史和传统。法国的公民教育实际上从学前阶段就已开始, 并且中小学生在校公民教育课程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侧重, 甚至课程名称也各不相同。在小学与初中阶段为公民教育, 而高中阶段则称之为“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

1.1、小学公民教育

法国儿童在进入幼儿学校后主要接受集体观念, 学会与同龄人相处, 学会理解成人的行为, 构建与同伴和成人的新关系。尝试着与他人交流合作, 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等都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小学阶段, 一、二年级只在语文课中渗透一些适应集体、倾听、合作等基本概念。三年级开始学校正式设置“学习共处”的道德教育课,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提出的具体问题, 意识到个人自由、社会生活的约束和价值分享的相互关系。

1.2、初中公民教育

进入初中, 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人的基本权利。其基本目标为:人与公民权利教育;个人与集体责任教育;判断力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 初中一年级要理解人的权利与义务, 二三年级学习民主社会价值观, 如平等、团结、自由等。而四年级时主要认识法国公民身份的范畴。在初中阶段, 法国的公民教育就已初步涉及公民、共和国及其权力机构、民主辩论, 国防与和平等政治问题。

1.3、高中的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

高中生的年龄与法定公民年龄最为接近, 因此高中时期的公民教育尤为重要。高中的公民、法制与社会教育课程是对初中时期所掌握的公民身份的概念的深层次分析, 同时也重视现实世界的原则、形态与实践的重新学习。高中一年级着重从社会生活出发, 重新认识公民身份的概念。高中二年级学习对权利、政治制度的理解及公民身份思考的实践。高中三年级时则上升到认识民主国家与社会等方面问题的新的挑战。

2、中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及教育方法

相对于法国学校的逐步深入式的理论公民教育, 中国学校则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内容上大体与法国并无差异, 但是在教育内容的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在幼儿阶段, 公民教育只是简单的教师口头式教育, 引导儿童与同龄人相处、合作, 培养初步的集体意识。小学时, 学生通过加入少先队等形式了解他们是祖国的主人, 是国家的未来, 形成初步的政治概念, 同时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习团结协作。进入初中以后, 开始系统地接触历史、政治教育, 以了解历史来激发民族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 养成独立的人格。高中时期则进一步深化公民教育, 通过德育教育的手段, 以课本教授为主要渠道, 学习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以及国防教育等必要内容。值得一提的是, 学生的公民教育作为主体性教育, 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阶段重点考量的内容之一, 甚至纳入升学考试成绩, 以此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浅析中法两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内容及方法

不难看出, 受国家政体性质的影响,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 其公民教育的内容以教育培养学生个人观念为主, 突出强调人权等政治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其公民教育是在培养学生个人观念的同时强调公民、国家大局意识, 引导学生从小建立政治思想, 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 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法国学校的公民教育采取阶段性独立的教育方式, 即在不同时间段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完全不同, 只是层次上的上升;而中国学校的公民教育采取的是循环往复、逐层深入的教育方式, 即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 其侧重点发生了改变, 意义也随之加深。

由于国家政体的不同, 教育的政策方针自然也就不同, 因此不同政体国家间对于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有差异就有可学习借鉴之处, 因此, 对待公民教育, 尝试着从他国汲取适合本国国情的部分, 以完善公民教育体制, 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学校公民教育 篇9

一、新旧“ 标准”的具体变化

1.前言

结构方面,新旧“ 标准”大体上没有变化,只是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第二条改为第一条。 内容方面,新“ 标准”进行了不小的改动。 第三板块中,原“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调整为“ 课程设计思路”。增加“ 综合素质”和“ 公民意识”两个概念,提出“ 当今世界大发展背景不仅对人的‘ 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也对人的‘ 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不仅促进初中生‘ 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的发展,也促进‘ 公民意识’的发展”。 在“ 人文性”一项中增加“ 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注重“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 培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由此可见,新“ 标准”呈现出两大关键词:公民意识和责任。

2.课程目标

从结构上看,旧“ 标准”的总、分分层目标表述结构,改为直接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类目标并列呈现。 从内容上看,表述形式有所变化,改变原来的四字对仗结构,变为动宾短语,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 此外,原总目标“ 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改成“ 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增加“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加公民意识”。 能力部分增加“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和“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我们发现,前言中所增加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部分得到再次重申,即强调学生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同时,在目标部分还呈现出逐步摆脱对学生的高标要求,从“ 培养好公民”变为更加切合学生成长实际的“ 培养合格公民”。

3.课程内容

第三部分结构和内容变化最大,删除旧“ 标准”中的“ 目标”;第一板块中的“ 学法用法”改为“ 心中有法”; 第二板块与第三板块在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整合,由“ 我与他人的关系”改为“ 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第三板块由“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改为“ 我与国家和社会”,原四个小点的内容融合为三个小点,顺序上进行了微调,原第四小点“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改为第二小点“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原“ 法律与社会秩序”改为“ 法律与秩序”。 内容方面,“ 心中有法”部分增加“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增加“ 在集体中成长”;由“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改为“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加“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这部分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群己关系,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以及这两类关系之间的差异; 在处理这两类关系过程中增加了“ 平等”观念和“ 正确的价值导向”这两大基本前提;还进一步针对新世纪社会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 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技能,以满足参与公共生活的需要。

4.实施建议

结构方面,调整部分内容的顺序,如原第三点“ 评价建议”调整为第二点, 原第二点“ 教材编写建议”调整为第三点。 内容方面,教学建议部分,原“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改为“ 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原“ 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改为“ 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增加“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为“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评价建议部分,原“ 评价目的与原则”改为“ 评价目标”;由按照评价内容逻辑表述改为按照评价实施逻辑表述,原“ 学生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的表述框架改为“ 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要求”的表述框架;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原“ 导向正确,内容科学”改为“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增加“ 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体现思想道德学习的独特性”和“ 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删除“ 主要的课程资源”,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予以扩充,并增加“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 重视本土资源开发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以及“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实施建议部分的变化更加具体和更注重可操作性,同时更加注重“ 教育”的精神,还突破了原有的比较狭隘、分割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贯彻和落实标准。

二、新“ 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表面上看,新旧“ 标准”的变化可以用“ 规范、调整、增加和删除”几个关键词来形容,即规范表述语言、调整呈现结构、增加和删除部分具体内容。 而在深层次, 新“ 标准” 却呈现出一系列根本上的理念变化。

首先,在兼顾思想品德课程“ 思想”层面导向的同时,更侧重体现“ 学校教育”的基本精神。 这在新“ 标准”的多个地方均有体现。 如由“ 好公民” 变为“ 合格公民”, 一方面, 看似是降低了品德课程的教育目标,实际是结合现实社会道德状况和个体发展实际所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开始抛弃“ 道德裹挟”式的“ 英雄主义”要求,将着眼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大众。

其次,比较清晰地反映了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理念导向。 这是新“ 标准”最为根本的变化之一,与旧“ 标准”以侧重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品格培养为主的特点不同,新“ 标准”对学生本质及其相关的外部关系的认识上更进一步。 具体表现为:新“ 标准”增加了“ 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和“ 公共精神”等公共生活中的核心理念。 公民意识是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和政治生活为思想源泉,将国家主人的权利义务观、使命感和责任感糅合在一起的自我认识[1]。 公共精神指主观认可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行动上,客观遵守和执行[1]。 它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文明面貌如何, 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成熟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由这个国家国民的公共精神表现出来。 新“ 标准”的这一变化体现出对学生本质的再认识:将认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 社会性”之上; 学生的成长要放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思考,并承认社会对他的重大影响;强调学生对社会发展负有责任,并期望他能切实履行义务。

理念导向内容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即关注学生学会处理个体自我内在关系、群己关系和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这三大方面能力的培养。 更具体地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辅助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互动,提升公民参与、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新“ 标准”还提出培养公民以“ 识别、传播和批判性思考信息”为核心的媒介素养。

这些变化无不体现出社群主义公民教育理念对人的本质及其外在关系的相关认识。 麦金泰尔认为:人的本质蕴含在实践理性的本质中。 在亚里士多德、托马斯式、休谟式的实践理性当中,个人分别是透过市民身份、善的探寻者身份、参加者身份而进行推理的, 在现代自由主义的实践理性当中,个人就是作为个人进行推理的[2]。 也就是说,与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将人与社会、国家分割开来进行认识相比,社群主义主张人的发展不可能不受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情境的影响,将人放置于整个社会、历史大背景下来认识,重视人的社会规定性才是认识人的本质的合理途径。 基于此,我们发现新“ 标准”变化部分的潜在假设和核心主张基本符合社群主义关于人的相关认识的核心论述:重视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个体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个体的发展需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

与新“ 标准”内容变化相一致的另一个方面是,社群主义将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认同问题与个体对“ 群己关系”和“ 个体与国家、 社会的关系” 相整合,通过对后二者在认识上的逐步清晰认清自己。 例如,在“ 群己关系”的认识上,自由主义强调公民个体独立于社群,注重个体的权利,社群主义则强调公民个体的成长、发展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脉络下的社群当中进行,公民个体应充分理解“ 自我认同”和自身的责任、义务。 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承认公民个体在不分种族、 肤色的前提下享受同等的平等、自由,注重对公民个体形式平等的关照。 社群主义者否认自由主义者坚持的自我可以独立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而存在的假设,认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必然涉及到所属群体的传统和文化,且同一个群体中其他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情感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认同。

三、反思新“ 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新“ 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合理性在于:它与学校本质相适应,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契合。

接受学校教育是任何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校也理所应当地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的责任。 正如蔡迎旗和唐克军所认为的:“ 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密切相连; 学校理当是培养公民的场所,是具有爱、社群意识和民主特征的共同体。 ”[3]学生在学校里发展个体独特性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 还必须学会如何认识个体发展与群体、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会在社会中为自己定位。

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 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从克己复礼做起,进而推己及人;从修身、齐家做起,直至治国、平天下[4],注重个体对他人、所属集体负有不可回避的责任,强调“ 兼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国家治理为人生最高追求。 新“ 标准”强调的公民责任意识注重公共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间接回归,也是体现公民资格“ 中国化”特色所在。

从社会层面看,伴随中国经济腾飞的是社会频频爆发“ 有毒奶粉”、“ 小悦悦”事件等一系列冲击国人道德底线的社会公共问题。 青少年群体责任意识不强,这一隐性的社会现象也演变为显性的社会问题。 新“ 标准”强调的“ 责任意识”、“ 公共精神”和“ 媒介素养”,体现出从情感、意志、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化的公民教育, 不仅使学生知道负责任,还让学生想负责任、能负责任。 这种综合开展公民教育的方法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在执行方法层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强化了新“ 标准”的可行性。

不过,这一导向也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第一,虽然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在学生道德发展的指向、内容和培养方法上都存在共享区域[5],但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在“ 标准”中同时糅合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可能会不利于我们清晰公民教育本身的内涵,还会泛化我们对品德教育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模糊二者之间的差异,正确的态度应是:在厘清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边界、清晰二者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育。

第二,一定程度上来说,公民个体权利与公民公共责任有时会产生矛盾,过分强调公民责任有可能会对公民个体的权利造成损害。 与个体权利相对的心理状态是个体的选择,个体可以选择性地施行自己某一权利或放弃施行某一权利,这主要取决于公民个体自身的主观意愿;与个体权利相比,公共责任起源于个体强烈的责任心,但更多的时候受外在于公民个体的因素影响,对个体而言,形成的是外在的道德强迫, 当个体权利与公共责任相矛盾,可能会造成个体权利受损的同时,深层次的是个体道德选择也可能受到侵害。 这一紧张体现在“ 个体道德选择”与“ 公共道德强迫”之间共存的张力之中。 因而,如何平衡“ 公民个体权利”与“ 公民公共责任”之间的张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另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施久铭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

[2]王云萍.人的规定性:个人还是社群——评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人”概念之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3]蔡迎旗,唐克军.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J].教育学报,2013(4).

[4]黄济.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学校公民教育 篇10

一、学校“蒙以养正”教育思想的沿革与发展

学校“蒙学楼”外墙上“蒙以养正,磨炼成才”八个鎏金大字清晰地告诉我们学校的百年校训及其今天的发展。

在百年的办学中,学校秉承“蒙以养正”的校训,始终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学校教育面临一个复杂的难题:儿童的自我中心意识不断提高,但耐挫能力不断下降,呈现出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一面。出于对儿童生命成长的关怀,1987年,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彩色天地”星期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徒步远足、野外拓展等活动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并逐步探索和形成了“磨炼教育”这一学校德育特色。

“磨炼教育”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地磨炼和体验,使其意志品质、学习毅力、生活能力、合作能力等个体内在素质不断完善,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和要求。我校的磨炼教育是依据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彰显了校训校风的精神内涵。2003年,学校以课题“以校为本创特色,磨炼教育促发展”为引领开展研究,着力打造教育品牌,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磨炼教育对泗泾小学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精神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二、学校“磨炼教育”德育特色的定位与创新

学校的“磨炼教育”是从校训“蒙以养正”发展而来的德育特色,旨在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师团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人认为,磨炼教育就是挫折教育,一味地让学生受挫、体味失败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曲解了“磨炼教育”的内涵。

“磨炼教育”思想孕育之初,学校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磨砺精神毅力为主要目标。但随着教育的深入,这一思想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今天,学校的“磨炼教育”主要是以“学会做人,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为总目标,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创新”五个方面具体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围绕核心目标,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为突破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断开发和创新磨炼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围绕“蒙以养正,磨炼成才”的办学思想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与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其二,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支复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师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其三,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课程开发团队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主要分为活动技能类、体育艺术类、人文历史类和学校资源类四大类。

三、“三日营”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磨炼教育”课程,即五年级磨炼教育“三日营”活动。这一活动有效地整合了泗泾周边的人文教育和实践活动资源,将佘山少儿营地、天文台、地震馆、天主教堂、军营等作为实践基地,以实践体验活动为抓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开展技能学习和文化拓展。从1987年的“彩色天地”星期营社会实践活动开始,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三日营”活动的主题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如“传承世博文明,争当四好少年”“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等主题,在彰显时代特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磨炼教育”以新的生命力。

(一)课程开发目标

磨炼教育“三日营”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社会时事和学校周边人文资源,构建起系列化的实践体验、主题探究的活动平台,增强了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让学生在继承和弘扬学校“磨炼教育”的优良传统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获得新知,学会自立、自理和互助友爱,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基。

1. 总目标

学会做人,完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具体要求

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勇于探索,学有毅力,独立自理,合作乐群。

3. 目标分解

学会生存——强体坚志,进行意志品质的磨炼。

学会学习一—健心益智,进行学习毅力的磨炼。

学会生活——动手长技,进行自理能力的磨炼。

学会交往——互助合作,进行协作精神的磨炼。

学会创新一—善思力行,进行创新思维的磨炼。

(二)课程实施原则

1. 方案分步实施

前期准备阶段: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制定活动方案,成立“三日营”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五年级教师工作会议,布置任务,合理分工;召开五年级家长会和学生动员会,宣传活动意义,告知注意事项,明确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习《营歌》,组建学生活动保障部。

活动实施阶段:以佘山少儿营地为主阵地,借助周边人文资源,开展学走长征路、军事训练、自理能力培养等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参观地震馆、天文台、天主教堂等实践探究活动。

总结拓展阶段:组织召开与“三日营”主题教育活动相关的主题班队课,学生撰写体验作文,开展活动展示等;教师对实施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深入学生内心。

2. 活动分层开展

在方案实施的各个阶段,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体质差异及个体智力发展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学校层面结合营地情况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与调控,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不断丰富和调整活动形式,以求最佳。

(三)课程实施方法与途径

围绕活动目标,学校形成了“一走二看三练四评五写”的五位一体活动模式。

1. 一走——学走红军长征路

随着营主任的一声号令,身着迷彩服的小营员们在鲜红旗帜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十公里以外的佘山少儿营地前进。一路上,行军队伍红歌四起,激情昂扬,颇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概。随行教师负责学生安全,后勤人员安排休息点及营养、水分补给,学生之间互勉互助,最终安全到达营地。

2. 二看——参观学习勤探究

活动前,学校组织自然科技教师设计天文、地震、植物知识探究单,开设相关讲座为学生进行培训,为探究活动做好知识铺垫,提供基本的方法指导。“三日营”活动期间,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花卉知识,探究天文奥秘,学习抗震救险技能,感受自然妙趣,不仅增加了知识积累,而且提高了生存技能。

3. 三练——动手实践学本领

学生在营地得到军人的指导,学习内务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烧竹筒饭,制作水果拼盘,还学会了搓圆子、包馄饨,在动手操作中增长技能,钓螃蟹、参加趣味游戏,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全程提供指导,适时给予援助,确保学生快速掌握方法与技能,获得成功体验。

4. 四评——以评促练齐进步

学校采用整体评价和分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营员达成五个“学会”的目标。由营地教官制定集体评优要求,根据中队、小队、寝室、餐桌等队员的综合表现评选优秀集体;学校大队部组织教师和学生干部根据五个“学会”共同设计“星级营员评价表”,由同寝室营员根据评价标准在寝室长的主持下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星级营员。在简单而庄重的结营式颁奖环节,一份份荣誉让营员看到自己的成长,激励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5. 五写——笔端寄托万般情

营地内读家信、写家信,流露感恩之情;学校中忆活动、写活动,记录成长轨迹。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撰写家信,填写信封;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感悟成长,抒发胸臆;设定作文主题,提供习作指导,开展征文比赛。

点评:(王洪明,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主任)

学校公民教育 篇1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公民;公民教育内容;路径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人的作用,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前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公民意识教育,即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公民教育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目标,第一次将公民教育定位为社会主义政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它宣告中国已进入公民时代。《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国家责任感、使命感,已成为国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中职学生正是这支产业大军的主要构成者,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其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如何教育他们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内化为公民道德,成为合格乃至优秀公民,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民和公民教育的内涵分析

公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是指个人与国家、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权利与义务、平等、民主、自由、独立等经济、政治关系;狭义的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即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与学校教育概念一致;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即培养如何做合格的公民。当前,公民教育就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

二、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界定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来自于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良状况,在身心上都受到社会、家庭的压力,往往内心的挫败感较为严重,存在着公德意识薄弱、民主参与意识弱、对纪律、法制认识水平低、社会责任感淡薄、理想迷失、社会公德失范等问题,有的甚至走了辍学和犯罪的道路。可以说,中职生正处于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尤其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注重这个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育公民意识,即公民的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其中既包含公民对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应负的责任教育,包含体现权利与义务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

通过介绍公民的概念及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公民的核心精神理念,我国公民素质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状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公民素质及教育的相关历史、概念和基本现状。这些知识是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基础,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受教育者不仅应具有公民的一般的情感和意识,还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把握公民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培育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公共精神主要体现为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对公共准则、规范的认同,对公共环境的保护,对公共秩序的遵守以及公共行为的理性自觉等。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教育。当前,很多中职生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这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要根据“五爱”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鼓励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加强国家意识教育,要使、学生树立国家观念,树立国家利益观,维护国家利益。

3.培育辨别是非和独立思考能力

具体解读和阐明现代社会对公民道德的要求以及学生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价值与作用,分析和解读现代社会对公民法律素质的要求,阐明学生公民应当具备的法治精神,促使学生从能力视角上提升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关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

4.培育创新创业创优能力

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凝结着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创优精神。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规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此,创新创业创优精神不仅是“谋生路”的手段,全体学生还应把它当成谋幸福的本能和创造幸福的本领,从其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感受和体验高尚淳朴的精神境界。

三、中职学校中开展公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利用学科加强公民教育

目前,德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部分起到了公民教育的作用,但也不可忽视其他学科的公民教育功能,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所蕴含的公民教育意义。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不仅要注重公共课对学生德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更要注重专业课对学生德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所以我们提倡堂堂都是德育课,都可以实施公民教育。

(二)通过打造中职学校文化品牌推进公民教育

nlc202309012020

校园文化可以唤起学生校园共同体的意识,强化学校倡导的共同价值。公民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远非课堂教学所能容纳。此外,公民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态度、信念、能力和行为习惯。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把公民意识、公民素质教育隐含在自己的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围绕“有技能、肯吃苦、会创新”的育人目标,中职学校重点开展以“吃苦奉献教育”、“诚信敬业教育”、“文明守纪”为主要内容的“三育”系列教育活动,提炼出具有各校特色的劳动力品牌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显得越来越重要,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到企业文化,而且使学生能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诚信、友爱等公民意识。当前,也有众多中职校引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文化,注重理实一体教学,这也必将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必将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文体活动推进公民教育

要通过主题教育、文体活动推进公民教育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采取课内外和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德育实践活动。学生实践活动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事做起,体现“小中见大”。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各种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队)会、升降旗仪式、专题讲座、文体等活动,广泛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把深刻的公民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公民教育

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课程教学可以启发意识和传授知识,但公民能力的养成和参与习惯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活动完成的,主要有参观、调研、实习、实训和组织成人仪式、科技下乡、服务社区、辩论赛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讨论、体验和探索,激起他们对公民权利、义务及相关问题的思考,提高辨别能力,探寻解决办法,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

(五)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推进公民教育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已经成为职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学生自主管理是在学生处指导下,以辅导员为调节、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角色转换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学生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要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兼任班主任助理制度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使学生认识到自主管理是权利与责任的统一,而且更强调的是履行责任,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参与自主管理。学校和班主任要把公民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知”、“行”统一的21世纪合格公民;要通过激发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共生活的热情,增强民主意识和公共精神等等。

(六)整合资源,发挥社区、家庭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起龙头作用,应该主动整合社会和家庭教育中的所有资源,使三者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形成合力。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的联合共建,学生在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的过程中接受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能力,而且学生还学习了各种知识,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水平,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与社区德育共建的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雪.《关于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4期.

[2]杨林.《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特性及路径的拓展》.《高教论坛》,2008年第2期.

[3]曲丽涛.《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学校公民教育 篇12

中共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都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公民理念,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公民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这一精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新中职德育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公民意识,依法办事,待人友善。”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当前职业学校德育之中,成为学校德育的新视域,不仅是社会发展对公民个人品德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学校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1 在职业学校德育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意识作为影响公民个人活动的内驱力,是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步伐,实现现代化的推动力。公民意识一旦形成,必将对公民的行为举止产生深远影响。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的社会化的过渡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个时期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是时代发展对职业学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进职业学校德育改革,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1 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发展对职业学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君君臣臣,使人们形成了非常浓厚的臣民意识,缺乏独立的人格意志。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自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公民意识缺失还普遍存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方面的革新,更需要现代意义的公民意识的树立。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李慎之先生于1997年11月2日在《改革》杂志的座谈会上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一语中的。公民意识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有赖于一大批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人”———具有健全的法治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能够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具有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相关知识的“政治人”。中职学校的学生作为公民的重要群体,是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后备军,没有现代公民的素质,难以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1.2 公民意识教育是职业学校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学校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要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也要开启学生明日精神世界之门。中职学生由于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自我约束力较弱,情绪不稳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模仿,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这个阶段也是他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最快的时期,是形成国家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加强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往往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效果,会对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工作态度、产生良好的社会认知感起到催化作用,学生也会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摒弃落后错误的思想观念,吸纳各种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为最终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培养公民意识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正确健康的公民意识是公民的重要核心素质。今天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低门槛的教育,学生生源复杂,所以,他们顺乎自然地成为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人群。从发展方向看,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中职学生要直面社会和职业的选择。这就要求改革传统德育课模式的弊端,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氛围。因此,提高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认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工作,是当务之急。

其次,培养公民意识有助于帮助职业学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促进学生角色意识的顺利转轨。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十五六岁的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大多数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还处在不自觉状态,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都十分淡薄。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职业学校学生养成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有条件的、受限制的,没有条件且不受限制的权利和义务是没有的。中职学生是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所以中职学校更应该注重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公民意识,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自觉进入角色,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顺利实现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化。

1.3 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推进职业学校德育改革,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即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负有培育合格公民的使命。公民意识教育更强调的是培养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素质和修养。公民意识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公民的教育。所以,公民意识教育与现代学校德育是和谐共生、相互支撑的关系。一方面,公民意识教育拓展了德育的研究范围,丰富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创新了学校德育的理念,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把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独立主体人格的现代公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实现德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公民意识教育应当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内容的丰富和充实,是新时期学校德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学校德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进一步要求。”[1]

2 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应着重加强的内容

“所谓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和政治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的认知和社会价值取向。”[2]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鉴于历史与现实的需要,现阶段公民意识教育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指公民对祖国的热爱、认同、归属和维护国家主权完整、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道德和心理自觉。”[3]国家意识包括: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地理、政治和经济,其中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中职学生应有的良好的国家意识的集中体现。“新中职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让学生明白,国家是公民身份存在的基础,无国家就无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内涵是国家意识,公民首先应当具有国家意识。

2.2 权利意识

培育公民权利意识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国家进步、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所谓权利意识就是指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构成了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4]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加强公民权利意识教育,尊重公民的权利,运用公民的权利维护社会的正义。这样,才能真正告别“官本位”思想,公民的权利才能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向前发展,民主政治才能实现,社会才能进步。

2.3 法治意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新中职德育大纲”指出德育的内容包括:“宪法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治意识已经成为现代宪政在公民意识方面的最高反映。国家和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以权利义务为基本联系纽带的法治共同体,全社会只有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2.4 政治参与意识

公民与臣民的最大区别在于,公民是参与的,臣民是服从的;公民是积极的,臣民是消极的;公民是主动的,臣民是被动的。当今,各国宪法大都规定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权利。“所谓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活动,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5]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国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最易促进正义和决策公正的,也是防止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有力手段。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在参与政治社会活动中,能够切身体会和感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形成成熟理性的参与意识。这既是我国加快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需要。

2.5 平等意识

平等是一项道德原则,也是一项法律原则。平等意识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有的公民同自己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人的尊严,享有平等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管理的权利。“平等意识意味着对公民道德地位和法律地位平等性的认知,要求公民认识到人格的独立性,国家公权力对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都给与平等的保护,不因种族、身份、性别、地域、年龄等个体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6]平等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平等意识教育,使中职学生逐渐具有自觉而理性的平等意识,使之走向社会时能正确行使权利,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首先能适应社会的,其次是能适应职业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的公民。关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守规矩的社会公民。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负有公民意识教育的主体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公民意识教育。

3.1 课程建设是推进职业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公民的教育。“新中职德育大纲”在德育目标中明确宣示将中职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对中职学生的科学定位,也是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期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培养要求,突出了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主线。

针对职业学校特点,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做了全新的安排,形成了职业学校有别于其它普通中学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学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所以将公民意识教育纳入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是学校德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实现其自身发展与创新的现实需要。

具体来说,课程化的公民意识教育应该是当前职业学校开展德育课的必然选择。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校本课程。针对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在国家课程结构尚未重大调整前,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应该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框架下进行,借助《思想政治》课设置公民意识教育的校本课程。因此,职业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组织相关力量,以“新中职德育大纲”为指导,建立公民意识教育校本课程。课程的内容应体现公民意识的价值取向,把有关公民的知识、公民权利、公民道德等作为公民课的基本内容,重点选取围绕职校生在成长阶段应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进行正确的人生目标定位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二是在人文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或开设与公民意识教育有关的选修课,并且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必选课程,促使学生接受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培养与学习教育。例如可以开设“宪法与公民生活”、“公民权利意识”、“模拟人大”等选修科目。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公民品质,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和习惯。

3.2 注重抓好教育的源头,教师要以良好的“身教”积极地影响学生

教师是“活的政治”。说到底,所有的教育最终的执行者是教师。就这个意义说,教师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公民意识教育教师必须具有深厚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才能激发出教育的智慧和热情,才会给学生提供示范榜样,让学生从中得到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熏陶与感染。

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不单纯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被熏陶出来的,教师以身作则的良好身教形象,具有润物无声般的教育渗透性。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努力体现民主教学,打造“公民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倾听学生的心声,实行民主教学。这与严格管理并不冲突。设置真实的“公民生活”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公民生活氛围”,引领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公民生活,以此来熏陶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一个能以公民的平等态度去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师,必定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3.3 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公民意识教育网络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学校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中职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绝对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首先,职业学校公民意识教育面对的是自尊心强、自信心弱的特殊人群,他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家庭和社会的一点风吹草动会很快地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来。中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实际上面对的是学生及其背后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其次,公民意识教育是面对社会成员的终身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从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个过程来看,学校不可能承担学生终身教育的任务。公民意识教育不可能在职业学校生活中全部完成,只是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新中职德育大纲”指出:“家庭和社会在德育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所以,良好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只有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效整合与互动才能逐渐形成。

家庭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起点。家庭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重要平台,是最早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影响极大,家庭背景和氛围对公民意识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部分家长过于强调为孩子提供优质生活条件和智力投资,往往忽视对子女的非智力教育和公民意识的熏陶。因此,公民意识教育能真正在学生身上产生实效,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需要家庭在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学校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绝非仅仅涉及直接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而是涉及学校教育中所有直接或间接的公民教育因素的开掘,涉及到学校教育全部生活的改进。”[7]职业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只有扎根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才能在造就合格的社会公民方面产生实际作用。

社会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舞台。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表现出了新时代公民具有的维权意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维护个人的合法权利,缺乏知识的支撑,更缺少行为处理的技巧。所以,要以社会生活为内容,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逐渐走进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与此同时,社会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感化作用,对具有强烈公民精神的行为给予广泛的宣传和表彰,激励引导公民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的责任。对不具备公民意识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谴责,从而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美德、人人具有公民道德和公民精神的和谐社会氛围。

4 结语

公民意识教育的提出,是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发展的现实诉求,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意识教育丰富了职业学校德育的内容,拓展了德育的研究领域。职业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创新公民意识教育,从而实现德育的创新与发展,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高峰.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2]王东虓.关于公民教育基础问题及其基本内涵的思考[J].中州学刊,2006年第4期.

[3]王星源,张宜海.公民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辛世俊.公民权利意识研究[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王浦侚.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章舜钦.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岭南学刊,2008年第4期.

上一篇:高位肛瘘下一篇:开放式设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