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民教育的呼唤(通用5篇)
现代公民教育的呼唤 篇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三个面向”的题词至今仍然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这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是对培养祖国建设人才的殷切希望。的确,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历史早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时至今日, 我们更应该要反思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由“五四精神”引发的思考
谈起“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每个人都不会陌生。
现今的中学历史教材中也多将“五四精神”概括为爱国和牺牲精神、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和勇于解放的精神等等。的确, 九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夏之交, 青年学生们的行动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正所谓“大好河山, 稍有人心, 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 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 前仆后继, 以草击钟, 以卵投石……其心可悯, 其志可嘉, 其情更可有原。”
然而可能当今的很多人不知道, 就在“五四”运动的风云席卷全国时, 北京的社会思想舆论界就曾掀起了一场关于“五四”示威游行事件涉及的法律和道德问题的辩论。笔者认为, 这场辩论正是当时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们对国家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深刻反思, 很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问题出在火烧赵家楼 (曹汝霖住宅) 和痛打正在曹宅的章宗祥。当时的梁漱溟 (1893—1988年,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著名学者、国学大师) 就提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 在罪名未成立时, 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 也不能侵犯他, 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 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 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事实上讲, 试问这几年来哪一件不是借着国民意思四个大字不受法律的制裁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因此, 他说:“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 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 学生去遵判服罪。”
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 走上背离法治, 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让“五四”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梁漱溟的主张在当时乃至今日都会被多数人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当时反对梁漱溟主张的意见也占据上风。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点:
一是法律应该为正义事业服务。他们说:“我们人类现在既已承认学生运动是合乎正义的, 国家和法律也应该跟着我们人类往一条路上走。那些道德上承认, 法律上不承认的话, 是野蛮时代的法律, 专以维持秩序作目的的……这种法律观, 单是救济人治之弊的, 在现在的国家内, 实在没有什么功用。”
二是群众的正义行动可以侵犯个人自由。“梁君说无论什么人, 有他的自由, 不许他人侵犯, 这话本来极是。可是侵犯人的, 要是出于群众的行动, 那就不能这样的说法了。法国在欧战初起的时候有个极有名的社会党领袖, 因为主张平和, 给群众打死, 后来并没有发生法律上的问题。这种事情实例不知有多少。”
这样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事件所涉及的法律与道德问题的辩论和思考, 也正是这种争论使得当时的人们能对“为爱国, 伤人放火无罪?”“性质正义就可以不择手段?”“罪不责正义群众?”“法律先于民意?”“如何处理`国民公意'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在当时的条件下, 如何建立真正的`民国'?”等一系列问题加上自己独立的理性思考后给与判断, 从人的发展与进步的角度来看, 这场辩论推动了中国人的现代化。
笔者认为梁漱溟先生的主张充分体现着一位教育家、思想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 而从培养学生成人的角度看, 这更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一种教育思想的正确引领。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诸多评价与反思中, 笔者最为赞同的是:1920年5月4日, 胡适、蒋梦麟应《晨报副镌》“五四纪念增刊”的约稿, 在他们共同署名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中, 再一次强调了以“健全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民主科学、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人人平等、宽容和谐、以身作则、尽职尽责、遵守法制的现代文化精神, 也就是更高层次上的五四精神:“……此外还须注意团体生活最不可少的两种精神: (1) 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 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 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 这是暴民专制, 不是民治精神。民治主义的第一个条件, 就是要使各方面的意见都可自由发表。 (2) 人人要负责任。天下有许多事, 都是不肯负责任的`好人'弄坏的。好人坐在家里叹气, 坏人在议场上做戏, 天下事所以败坏了。不肯出头负责的人, 便是团体的罪人, 便不配做民治国家的国民。民治主义的第二个条件, 是人人要负责任, 要尊重自己的主张, 要用正当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主张。”
历史可以照亮未来的行程, 反思可以促进生命的成长。“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 然而时过境迁, 当今的教育在全面阐释其内涵上似乎欠缺不少, 而当今的青少年对之继承和发扬的又有多少呢?站在历史的转角处, 我们教育所要培养的是怎样的现代人呢?我们寄予厚望而又再次进入怪圈的中国教育改革又当何去何从呢?
二、对培养人才与培养现代公民的反思
满足现代化建设迫切需求的同时, 教育在各方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应该及时地得到反思与深省。从学校教育角度看, 培养精英似乎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唯一目标, 所以往往会看见学校里出现“为了学生的成才而奠基”的口号;从家庭教育角度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父母们夜以继日奔波劳累的终极目的;从社会上看, 用人单位选聘人员一定先看学历证、学位证, 英语四六级证等等, 这些高门槛的设置无非也是想要更高级的“才”。显而易见从学校、家庭、社会来看现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共同的, 即只是为了培养“才”而已。然而这种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最终导致功利主义盛行, 国民基本素质普遍下降, 道德荣辱观念明显滑坡等等社会流弊现象日益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不说在中小学里的分数至上的“明规则”, 家长会就是成绩分析会, 好的学校就看中考高考成绩, 高考就看清华、北大考上多少人, 甚至出现所谓的“北约”、“华约”招考联盟的畸形高校招生模式和手段等等诸多问题。仅拿社会上一现象作例证:前不久, 在一殡仪馆参加葬礼, 公共大厅里有男女老少近六百余人, 只听见广播里多次疾呼“公共场所请不要吸烟, 如有吸烟的同志请到吸烟室”, 而公共大厅始终成为“云山雾绕”、乌烟瘴气的“烟吧”。类似这种现象不胜枚举, 这难道还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吗?!
当今的教育问题摆在眼前, 我们也的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 公民教育开始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当代中国的中小学校并没有开设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在各级各类文件中却没有将现代公民教育列入日程, 甚至有的连公民一词都只字未提。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公民”一词仅仅出现了4次, 而“人才”一词出现了75次。这不得不说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缺失和遗憾。
精英教育要不要, 答案是肯定的, 要。没有精英人才哪来的“两弹一星”的横空出世, 哪来的“神州”号宇宙飞船的翱翔太空, 更难以实现“嫦娥”系列工程的追月梦想然而精英相对社会大众来说毕竟是少数。教育面向的不仅是将来会成为精英的少数人, 更多的是广大民众, 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这些人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现代化教育, 应该培养成为怎样的现代人呢?
现代化的根本含义是“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主体是人, 人是现代化的实践者, 也是现代化的受益者。“人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 而是作为公民的全体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断发展完善。“做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公民”是一个涉及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最基本的应是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实践和沟通合作的能力、遵守社会公德、拥有法治观念、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的现代公民。
三、对现代公民教育及现代公民标准的初步理解
现代公民教育是指现代社会对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承担义务和享有相应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的自然人传授知识、培养才能、塑造人格的一种社会活动。现代公民教育更应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培育并树立现代公民意识, 促进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公民行为的统一, 发挥现代公民在现代社会的主体作用, 从而推进现代社会发展, 是现代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将衡量现代公民的标准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具有国家民族意识。这应在现代公民的标准中占据首要地位, 它不仅指对国家民族的认同与归属, 同时也指对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认同
第二, 善于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和沟通合作的能力。这是现代人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第三, 具备明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这应在现代公民标准中占据关键地位, 是现代公民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和依据。
第四, 遵循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生活伦理道德和基本的荣辱价值观应作为现代公民行为的基本准则。
第五, 具有较强的法律法治意识和守法自觉性。这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是建设和谐环境和法治国家的可靠支撑。
第六, 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关注人 (自己及他人) 的生存与发展, 这应该成为一位现代公民的重要标准。能以博爱宽容大度的胸怀, 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所欲也, 慎施于人。”
第七, 具备和谐发展意识。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
第八, 形成国际素养和全球精神。现代公民不应是狭义上的区域性公民, 身处日益开放多元、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 形成国际素养和全球精神, 成为世界公民, 这是现代公民更高层次的追求。这需要人们以人类和国际视角来发挥现代公民的作用, 需要人们用全球化的眼光去思考问题、看待世界, 需要人们具备最基本的国际意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等。
四、对现代公民教育的几点建议
1.应将现代公民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 进一步完善教育目标与方针, 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现代公民教育。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的实施, 必须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通过政府行为落实。应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实施现代公民教育的组织保证;建立健全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制度与机制;研究并制定《现代公民教育实施纲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确保现代公民教育在中小学校的顺利开展。
2.要更新教育理念。现代公民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的一项基本事务。我们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国于民来说, 没有什么比培养一个有知识的、有能力的、负责任的现代公民更重要。
3.应建立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 提升现代公民教育的有效性。应将现代公民教育课程化, 独立列入中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现代公民教育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并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 增强多样性、现实性、创造性和开放性, 并加强社会实践教育。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切实有效地推进现代公民教育。
4.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保障教育质量。目前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的实施, 师资队伍不足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进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的关键所在。
5.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我国目前公民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 很多方面都在提倡学习西方的经验, 但毕竟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我国在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同时, 批判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将有助于使我国的现代公民教育既具有时代的特点, 又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
6.要优化社会环境, 创设良好氛围。这是提升青少年现代公民素养、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应形成合力, 为现代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保障。
总之,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迫切呼唤现代公民教育。此事业无须口号, 无须誓言, 更无须承诺, 只须应为者、能为者、愿为者, 努力为之, 共勉之;不能为、不愿为者, 莫冷嘲热讽即可。最后, 以一首自创词来总结全篇, 以表心志, 盼与志同道合之人共鸣:
往昔风云起, 争论今朝忆, 志士仁人天下任归己, 今敢不将五四精神全面承启?精英须给力, 公民更当育, 爱我神州大地, 忠我江山社稷, 国运兴衰敢不心系?唤现代公民教育, 改革在即;明现代公民要义, 燃眉之急。虽成绩初可喜, 感慨不已, 然路漫漫仍须上下寻觅。建议并非权宜之计, 更须群策群力, 还要天开地辟, 以图人之争气, 国之屹立, 其必将无可代替。
摘要:反思了教育要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素质的公民。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公民
参考文献
[1]梁金霞.当前中小学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来自81所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的调研[J].中小学校长, 2009, (5) .
[2]梁金霞.公民教育:现代化中国的深切诉求与德育的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
[3]时龙.现代公民教育:国家意志与教育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 2008, (12) .
[4]杜文艳.国际视野下的中美学校公民教育比较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2010, (4) .
[5]金晶.国外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 2009, (5) .
[6]李钰洁.培养世界公民:公民教育的一种新趋势[J].中国教师, 2009, (15) .
现代公民教育的呼唤 篇2
教育现代化呼唤教师专业化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本质特征.实现教育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制约因素就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没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就没有也不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更不会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作 者:杨广才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县教育局 刊 名:天津教育 PKU英文刊名:TIANJIN 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现代教育呼唤学者型教师 篇3
所谓学者型教师,是指有系统、专门的知识,自觉地在科学研究的观点与方法支配下参与教育的全过程运行,并有一定教学成就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教育专家。如何引领“知识型”教师完成“学者型”教师的转化,是摆在教育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者型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教育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这个体系起着支撑作用,因此教育事关社会的发展,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应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举措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当今世界,发展已步入了快车道,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教师去分析、研究、解决。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任务。
打造学者型教师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培育人才的重任。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低劣等都是阻碍教育发展的障碍。教师如果不学习,不加强研究,不提高自身素质,就有落伍的危险,培养人才的教育大计就无法实现。因此,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打造一大批学者型教师,让他们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成为学者型教师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
学者型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教育教学研究是综合的和整体的,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更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在教育动态中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修养。可以说,成为学者型教师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
有位美国专家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其主修专业、教育学专业的学者。”要成为学者型教师,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教师搞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要有新观念、新思想,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巧。而这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因此,教师除了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外,还需要学习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习新理论、掌握新信息、吸收新成果。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学习研究方法,认识研究规律,坚持科学精神,这就意味着教师关注的领域更广了,思考的层次更深了。其次,从事教育研究,必须先做一些技术性的准备,这就促使教师去阅读有关书籍,收集相关资料,掌握最新信息,然后去思考、研究、实验和总结,再不断充实和完善。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教师不仅对问题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吸收信息、研究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一种专业上的进修,不但能扩大教师的视野,也能增强教师的信心。
教师参与教育研究,能转变教学理念,因为教师在参与教育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地将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的本身角色也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和学者型。进行教育研究活动还可增强教师迎接挑战的勇气、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以及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研究的意识,还要具有研究的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
三、教师自身的条件使教师能够成为学者型教师
教育是整体的、发展的、开放的,教师就是研究者,教育教学活动就是研究活动。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生活经历与经验,有着层出不穷、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场景,这都是教育科研的源头活水,肥源沃土。中小学教师大多受过专业教育,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因此,他们具有从事教育科研的理论基础。
首先,教育工作本身就含有科研的性质。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因而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项工作。人类对培养自己的后代极其重视,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尤其需要有艰苦的研究在其中。教师反复钻研教材,就是在研究教学内容;经常地了解学生,备课要“备学生”,就是在研究学生;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学生教会,培养好,就是在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当然,在过去许多情况下,不少教师是不自觉地、被动地在进行研究。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自觉地主动地来做这些工作,就会发现教师在科研上占有极大的优势,因为教育工作本身就含有科研的性质。
其次,教师具有深入研究和反复实验的最佳条件。教育科研的实验园地就在课堂,教育研究的进行就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这就是教师拥有的最佳科研条件。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应该反复检验,在这方面教师又具有天然的优势。一个班送走了,又接一个新班,在上一班初步发现的规律,可以在新的班进行检验。就是通过一轮一轮的实践和思考,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不一定非要通过对照班进行研究。
中小学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经验丰富,这又为他们参与教育科研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性。与教科所的专门研究人员或高校的教师相比,他们具有十分便利的研究条件,几乎不需要什么经费资助,就能取得微观教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而且随时可以付诸于教学实践。所以,只要他们潜心研究,改革创新,总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
四、学校要搭建学者型教师成长的平台
学校要为教师走学者型发展之路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有导向性措施。导向性措施应具有前瞻性,通过确定学者型教师所应达到的规格与标准,科学地规范教师素养的发展方向。这样,使全体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有计划地向着预定目标前进,从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和方向性。其次,要有规范性措施。规范措施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校以行政管理的手段,确立教师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将教师的发展导向学者型之路。第三,要有激励性措施。鼓励推动教师学习成长应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着力构建教师激励机制,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激励教师学习。
呼唤企业公民意识的全面觉醒 篇4
中国人在自己的记忆里将会永远铭记这一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数万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魂归天外,山河呜咽,举国为之殇!
有两个镜头深深震撼并灼痛了笔者的心:一个刚从坍塌的学校废墟里被营救出的小姑娘,眼中充满惊恐;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坐在自己倒塌的房屋的废墟上长久静默,眼中是极度的无助与茫然……逝者已逝,愿他们在天国得到安息;幸存者还要活下去,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愈合他们心灵的创伤?血浓于水,同胞们无私温热的爱将是支撑他们坚强活下去的最大力量!
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心在这场空前的大地震面前也得到了一次空前的震撼与洗礼,驰援、捐助、致哀、祈愿……人性的光辉普照华夏!这其中,更多见企业界人士慷慨解囊相助,爱心昭昭,令人起敬。
如果说是这场大劫难触动了大多数企业界人士心底深处的公民意识的萌动与觉醒,笔者以为应该被视作如此大不幸中之一幸。以次为发端,我们应当呼唤企业公民意识的全面觉醒!
美国波士顿学院给出的企业公民的定义是: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结合的行为方式。通俗一点讲,企业公民是关于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新的契约关系。公民意味着法律保障下的权利和义务。将“公民观”引申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范畴——建立企业公民理念,不仅意味着企业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还包括对其参与社会环境改造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公民超越了慈善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企业理性选择下所承担的责任。换言之,“企业公民”意味着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做个“经济人”,还要做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社会人”。
企业公民意识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社会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评价一个企业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和税收的贡献程度,还要看它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一个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不仅会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也会被社会公众所抛弃。作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的企业而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往往被视作一种负担。这其实是一种极为偏颇的认知。具备企业公民意识,其本意也并不是要求企业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达则兼济天下”,如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而视企业公民意识为可有可无,则无疑是不智的表现。
一份研究表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联度,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不仅如此,恪守企业公民原则的企业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为企业的品牌赢得美誉度。因为品牌一旦进入社会,它就不再只是企业的私有财产,包含了更多心理、文化、道德等元素,其评价也更多来自于企业在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中的具体表现。
公民教育与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 篇5
首先,该书从现代化转型的视角认识公民教育的时代意义。以往研究中,我们常将公民教育看作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这窄化了公民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空间,没有真正揭示其在当今时代的重大价值。而该书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两个维度来认识公民教育的价值性和必然性,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并非只有工具性的一面,就其目的而言,公民教育的培养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的倡导意味着教育性质的改变。公民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这种独特的认识赋予公民教育以时代价值,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推行公民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第二,该书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维度厘清了公民教育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公民”和“公民教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解。他们要么对西方公民教育趋之如骛,不加辨别地全盘吸收。要么远而避之,认为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相违背,给它打上意识形态的标签。而该著作从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出发,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维度辩证地界定了公民、公民教育两大范畴,有效避免了概念理解上的两大思维陷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实践方向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一方面,公民概念具有普世性,公民不是“私民”,公民不是“臣民”,公民不是“农民”;另一方面,中国的公民教育绝不是西方的简单移植或“拿来主义”,而是融合中国历史文化的自我特色的现代化转型过程。
第三,该书结合中国实际初步架构了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体系。作者基于公民概念的“自由”和“参与”两大特质的认识,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参与社会的动机,形成公民意识,进而通过个人的积极参与,生成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社会”。在公民教育的内容上,作者围绕培养具有自由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有责任的自由个体”身份公民,划分为身份与认同、人道与人权、德性与责任、民主与法制、和平与理解、环境与生态这样六个维度。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公民与社区之间以及公民与世界乃至宇宙之间的所形成的权利关系和责任意识,也体现了本书所界定的以权力和参与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的固有理路。在公民教育实践策略上,作者提出了两个重要原则:拒绝灌输和学会选择。认为输灌和强迫是公民教育之大敌,自由和选择是通往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从以往培养听话顺从的臣民意识的“好孩子”转变到培养有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就必须用自由民主理念贯穿教育的始终。如此,学生才能在自我管理中发挥民主积极性,获得参与意识、掌握社会参与能力,在教育中获得应有的尊严、价值与幸福感。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22)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现代公民教育的呼唤】推荐阅读:
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05-14
美国公民教育10-03
公民教育教案09-29
公民道德教育07-30
品格与公民教育08-03
公民素养教育措施09-27
小学生公民教育06-04
公民教育管理制度07-11
丰台一小实施公民教育08-30
小学公民教育活动总结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