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2024-10-19

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精选12篇)

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篇1

摘要:当前, 隐私与隐私权只有学理上的概念, 我国现有立法体系中尚未对其作明确定义。在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事例越来越多。以立法手段加强对公民隐私的保护已十分现实而紧迫,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隐私,隐私权,个人信息,立法保护

一、隐私与隐私权

(一) 隐私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 隐私可作如下定义, 它是指已经发生或产生的、个人不愿意或不能够向他人展示的事、物或思想活动。从定义可见, 隐私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 它能够涉及到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公民既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打扰, 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1]它也因民族、地域、国家、习惯等的不同而差异显著。

《论语》中“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指不合乎礼教的事物不能看, 不能听, 不能说, 不能动。礼教属于个人道德、人际交往、社会秩序的范畴, 尽管用以解释隐私不十分确切, 但它也包含了隐私的部分内容。

(二) 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 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2]

在当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 隐私所涵盖的内容在网络虚拟环境里大量扩充。人们在网络中几乎能够寻觅到多数传统社会生活活动的替代产品, 如聊天软件代替面对面交谈;预约诊疗网站开设的预约挂号功能正缩减着医院里项背相望的挂号队伍;各类网络购物平台大肆崛起对实体商场的经营产生强烈的冲击。人们在网络上方便地使用各项服务时, 不可避免地会将本人的各种信息发送给服务提供者, 即网站、软件等网络平台。这些信息中, 不乏信息所属的本人并不愿意让第三方获知的如出生年月、婚姻状况、家庭住址等隐私。

显然, 公民将个人隐私以数据的方式提供给特定对象, 并不当然意味着他已经选择将隐私公之于众。因为根据隐私权的定义, 公民对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公开的范围和程度具有决定权。

一则简单的事例即可说明。公民甲私下告诉乙自己患有艾滋病。随后, 乙便将该事告诉丙。事例中, 甲虽然将自己的隐私向乙公开, 但乙不能当然地认为甲已将患有艾滋病的事公之于众。患有艾滋病的事实仍为甲个人的隐私。

二、隐私现状与保护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趋普及, 公民在享受网络服务带来各项便利的同时, 不加警惕的网络行为也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大量可乘之机。

2013年, 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披露机密文件, 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被公之于众。这是近年来关于隐私危机最有影响的案例, 它将社会公众对隐私安全问题的担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一) 关于隐私保护的立法不完善

与庞大的案例数量相比, 我国目前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公民隐私保护的法律;涉及隐私、隐私权的法律条文分散于多个部门法中。如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 情节严重的, 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我国目前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对隐私和隐私权作完整的定义。上述甲告诉乙患病的事例中, 对乙的行为评价也只能是侵犯了甲的名誉权。侵犯名誉权是侵犯隐私行为的一个可能结果, 即泄漏隐私可能导致被泄漏者名誉损害。但是, 如果丙在乙之前已被甲告知甲患有艾滋病的事实, 那么乙将该事告诉丙的行为事实上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但并不侵犯甲的名誉权。我国现行法律中, 仅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对“隐私权”有表述, 但并没有对其作出确切解释, 这时对乙行为的评价将陷入困境。

(二) 现有关于隐私保护的法律条文多为义务性规定

我国现行的涉及隐私及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已有所完善, 但是其规定仍过于笼统, 在司法实践的适用中存在较大问题。[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 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该条法律规定明确禁止他人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手段侵害他人隐私, 同时赋予受害者针对该违法行为向法院起诉的救济方式。但是只依据该条文, 实践中的可诉性大打折扣, 因为没有更加明确的条文对侵权事实进行评价, 对侵权行为加以惩戒。

三、完善公民隐私权保护之建议

(一) 在宪法中明确隐私权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因此, 加强隐私权的保护, 首先应当将隐私权这一重要的人格权纳入宪法的保护体系之中, 并明确界定隐私权的概念, 使隐私权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以宪法的权威提醒社会各界重视当前隐私侵犯问题的严峻性。

(二) 以隐私法保护隐私权

2009年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刑法修正案 (七) 》中增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对现实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进行刑法上的规制。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法律的一大进步。刑法的修改对公民隐私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司法实践中, 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仍屡见不鲜。因此, 制定一部专门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 该部法律在内容上应当遵循几项原则。

1. 最大程度保护原则

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职责的公权力机关, 应当充分发挥法律赋予的保护职权, 采取各种合法措施, 监督、惩罚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

政府部门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 (以下简称信息收集者) , 在收集、利用、存储、公开公民个人信息 (1) 时, 应当采取合理、安全的保护措施, 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不灭失, 不被他人接触、窃取、破坏。一旦发生信息泄露事件, 在惩戒泄露者的同时, 信息保存部门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2. 最少限度提供原则

信息收集者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以合法、公开的方式, 最少限度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信息收集者应当以口头、文本备注等方式对每一条信息收集的用处进行明确地解释说明。禁止以强制、诱导、虚假的手段扩大向公民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和内容。

3. 信息使用许可原则

信息收集者要对已存储的的公民个人信息加以利用, 必须将被利用信息的内容、用处等详细告知信息所属人, 并征得信息所属人的授权同意。如果信息收集者未事先告知信息所属人, 因此造成信息所属人损害的, 信息收集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需要设立一个不一样的隐私保护模式, 这个模式应该更着重于数据使用者为其行为承担责任。这样一来, 使用数据的公司就需要基于其将对个人所造成的影响, 对涉及个人数据再利用的行为进行正规评测。”[4]

四、总结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在公民隐私被侵犯案件频发的今天, 我们需要一部具体明确监督者的职责、信息收集者的义务、公民的权利的专门性法律, 在宪法赋予公民隐私权作为基本权利的法律框架下, 尽可能地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安全。这也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版) [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7.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版) [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12.

[3]刘敏.论我国网络环境下的公民隐私权保护[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19.

[4][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 周涛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220.

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篇2

[内容提要]

当今社会“隐私”不在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国际人权的相关文件已经体现对隐私权的确认和保护,综观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基本上都明确了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而我过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还很不完善,至少存在着以下的缺陷:法律规定上过于原则;侵犯隐私权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对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不明确等等。这些方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发展和完善:尽快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科学规范隐私权保护的内容和范围;正确确定侵犯隐私权的民事责任等等。本文拟对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和隐私权的立法建议等问题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演变,人们对于自己的隐私越来越关心,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而对簿公堂。但是人们发现翻遍厚厚的法规,却找不到保护隐私的专门法律条文,只是利用了名誉权等的法律规定予以调整。但是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都确认了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因此探讨如何完善保护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制度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隐私权的概念

提及隐私权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隐私的构成要件。在我国,“隐私”一词意为“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在立法上,隐私一词最早出现于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的第66条的规定中。一般认为隐私的构成要件一是“私”,一是“隐”。“私”指的是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仅涉及个人的私生活、电话号码、财产状况、个人数据资料、生活习惯等等,“隐”是指个人不愿将这种私事向他人公开,让他人知晓。其中“隐”是隐私的本质特征所在。

关于隐私权,对其概念学界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隐私权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两位著名法学家萨谬尔D•沃伦和路易斯D•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论》1980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LY)一文之中。隐私权这一概念在我国各学者中有着自己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维护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和个人信息等,不受他人非法侵犯和干扰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

1、隐私权是主体仅限于自然人,法人、死者都不能成为隐私权的主体,另外公众人物是否是隐私权的主体呢?笔者认为公众人物也是自然人,同样也是隐私权的主体,只不过公众人物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等有着一定的关系,只要是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等无关的公众人物的个人的隐私,法律对于这部分的隐私应当是予以保护的。

2、隐私权的客体应该包括个人信息、私人事务和私人领域等,比如婚恋情况、夫妻生活、身体的隐私部位等。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生活的多样化,能够成为隐私权客体的信息、事务、空间越来越广。

3、隐私权的内容笔者认应当包括:隐私维护权、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和隐私处分权。

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一)国际立法保护

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已呈现出国际统一化趋势。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12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被任意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得被攻击……”;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7条就刑事审判种的隐私权问题也作了规定,即“刑事审判应该公开进行,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可以不公开审判。”另外,一些区域性公约也包含有保护隐私权的内容,如《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美洲人权公约》第11条等等。

(二)外国的保护现状

世界各国对于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直接保护,二是间接保护,三是概括保护。笔者也同意这种观点。

1、直接保护。即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通过立法加以保护。从隐私权产生时起,美国就采取对隐私权进行直接保护的方法。1965年美国最高法院正是承认个人享有宪法赋予的隐私权,之后,美国于1974年制定了《隐私权法》、《家庭教育和隐私权法》、《财务隐私权法》,成为最早保护隐私权的国家。1954年以后,德国将隐私权解释为民法典823条第1款所称的“其他权力之一”,隐私权也就成了独立的一项民事权利,当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受害人得直接以此为诉因诉诸法院,请求保护域救济,这也是直接保护方法的一个重要的例子。而在其后的一系列判例中,德国的最高法院坚持了这种的观点。

2、间接保护。即法律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当公民个人的隐

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能以侵犯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诉诸法院以请求保护,而只能这种制定附属于其他诉因如名誉损害等理由请求法院保护。最典型的国家就是英国英国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他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是通过损害名誉、诽谤等理由提起诉讼的。这种间接的保护方法对于受害人一方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显然不及直接保护的方法。当受害人一方仅只有隐私被侵犯而没有其他权力被侵犯时,则难以找到可以依赖或者“寄生”的对象,而无以附着于其他的诉讼请求赔偿。而当其找到的“寄生”的对象是一种较小的损害时,也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维持其生命及营养”③,不利于受害人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3、概括保护。即笼统规定保护公民人格权或者人格尊严,不列举具体的内容,在实践中仍然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并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隐私权的保护作出另行规定。日本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三、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缺陷

(一)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

我国现行立法没有直接提到隐私权,但从立法精神和司法解释上看是加以保护的。(1)宪法保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其中也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公民隐私权。如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第4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刑法保护。我国刑法虽未直接使用隐私权的概念,但其中几个条文可以理解为已涵盖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如刑法第245条。(3)诉讼法保护。民事诉讼法第66条、120条,刑事诉讼法第152条都规定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4)民法保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据此可以认定,最高司法机关承认公民享有隐私权,只是在保护上适用名誉权的保护方法。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中重申了这一原则。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这一司法解释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措词中仍然没有直接提到“隐私权”,而称之为“隐私”,因而回避了隐私权是一个独立人格权的问题。(5)其他法律法规保护。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5条第三款、《律师法》第33条、《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9条、《商业银行法》第29条等等。

(二)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缺陷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过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以下缺陷:

1.在法律规定上过于原则

长期以来,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特别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和作为基本法的民法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现有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是一种间接的保护。最高法律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试行)》)和《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对隐私保护方面的规定都过于原则而且不一致。《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该规定表明侵犯他人隐私造成一定影响侵害的是公民的名誉权,而《解释》中规定:“问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权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可见该解释保护的仅是一种隐私利益,而并非是人格权。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确定案由,在界定什么是隐私利益,隐私利益的范围,判定是否侵犯隐私利益时都无法从上述条款中得到明确答案,从而使得一些相类似的案件得到差异很大的判决。

2.侵犯隐私权在任何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不明确。

目前法院的普遍做法是将《意见》与《解释》结合起来认定侵犯隐私权案件,但《意见》的内容过少,过于原则,无法确定侵权人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解释》中规定只有在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才能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但《解释》中的“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这一前提条件如何认定?如果不是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而是出于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由于其传播的行为,使受害人的精神受到影响,或使受害人平静的生活受到干扰,此类案件要不要受理?《解释》规定:只要符合这一前提条件,受害人均可以侵权为由起诉。那么,在此的隐私除了这一要件外,是否还有限制保护隐私权的必要,会不会引起对隐私权保护的滥用?另外对于当事人来说,有的隐私虽然不是见不得人的坏事,然而在当事人心灵的影响程度也大有不同,对当事人的身心损害程度会很大。与此同时,侵犯他人隐私的当事人有的是出于故意,有的出于过失,出于故意,不一定造成损害他人的后果,出于过失却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当事人就隐私权被侵犯,寻求法律保护,虽然对当事人而言,他的平静生活已经由于侵害者的行为而受到干扰,精神上已经受到损害,但由于“造成一定影响”不好界定,往往导致其隐私权无法得到保护。根据目前形势的需要,社会工作人员、下岗人员、其他人员社会流动频繁,由就业、下岗分流、升迁、就学等各种因素引起的需公开个人隐私的情形增多,何种情况不宜公开个人隐私,何种情况下必须公开个人隐私、在什么范围内公开,法律没有作出界定,使审判实践中,《解释》的保护隐私权的规定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在审判实践中具体应用。

3.对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侵权人承担的民事责任方式不明确。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有十种: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造、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在这十种责任形式中,适用于民事侵权责任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根据《意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是一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而在司法实践中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责任形式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那么,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也应该是侵犯隐私权的主要责任形式。可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都是公开进行的,其内容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其范围一般与所造成的范围相当。”①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行为人在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民事责任的同时,可能会在客观继续公开披露宣扬或传播他们的隐私资源,其结果非但没有使受害人的精神得到抚慰,反而使其受到进一步的损害,这就与民事责任制度的目的南辕北辙了。总之,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比较零乱、琐碎,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立法。

四、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还不成系统,很不完善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建议应改变目前对隐私权实行间接保护的方法,而因该采用直接保护的立法方式。由于隐私权本质上是一种具体人格权,属于民法的范畴,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应当位居各类保护之首,而对公民隐私权最重要最具体的法律保护形式,也是应由民法或侵权行为法担任的。笔者建议,在即将要制定的《民法典》中增加以下的内容:

1、对隐私权进行直接立法保护,即明文规定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势隐私权从名誉权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名誉权、肖像权等并列的权利。在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隐私权还不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还是把它作为“名誉权”中的一类来进行保护的。然而在事实上隐私权和名誉权虽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竟合的情况,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以下的区别:一是享有的主体不同:隐私权享有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名誉权享有的主体不但有自然人而且还有法人;二是侵害的方式不同:侵犯隐私权是以却有其事为前提,采用的是公开散布的方式,并非凭空捏造、夸张参假;侵害名誉权行为人采用的是侮辱、诽谤的方式,如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等,或者根据的实事实失,如过分夸张、添枝加叶,等等。因此,隐私权是一项不同于名誉权的独立的人格权,应当从法律上确认他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2、确定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的同时也要明确隐私权的范围才能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是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使公民的隐私权切实得到保障,因此要明确隐私权应当具有以下范围:“(1)公民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尤其指性器官)的秘密,未经其许可,不得加以刺探、公开和传播。(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此处之住宅,不仅指法定住宅,也包括临时居住和栖身之处,如栖身的房间、工人临时居住的工棚、无房户居住的办公室等。(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和骚扰。(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和公开。(5)公民的储蓄、财产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布,但是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包括储存于计算机内的私人信息)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收集、传输、处理、利用。(7)公民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不受非法调查和公开。(8)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和扩大知晓范围。(9)公民未向社会公开的过去和现在的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罪犯强奸、患有某种疾病或者曾经患有某种疾病等),不得进行收集和公开。(10)公民的任何其它属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得非法加以收集、传输、处理和利用。”①同时,这些范围要受到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的限制,只要涉及到这些方

面的内容都不能构成隐私权的范围,也就是说隐私权的保护并非毫无限制的。但是隐私权的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隐私权的范围会有所扩张。

3、规定了隐私权的范围而不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就不能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做到违法必究。对于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应主要规定两方面的内容:(1)构成要件:第一、须有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即行为不端人之行为使隐私处于权利人希望或一般人认为不宜处于的状态。第二、须有损害后果这种损害后果可能是有形的事实,如干扰了权利人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造成经济利益损害。如隐私被他人非法披露后,精神压力太大生病住院。但更多的是无形损坏,如造成权利人心理恐惧、烦恼、精神不安以及破坏生活的安逸感。这种影响往往超过利益损失带来的痛苦。第三、行为人须有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民事责任属行为责任,行为人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这种过错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第四、行为不端与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所谓行为不端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同后果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具体到侵害隐私权的问题上,是受害人受到精神上的损害结果和侵权人的侵扰、非法公开行为存在着客观的必然联系,无前因则无后果。(2)法律责任形式。这里主要指的是民事责任,根据上面所论述的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不能等同于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应是: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我们期盼着, 当人们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的时候, 中国的人权新篇章将以隐私权得到法律明确的保护而为世人瞩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2)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张新宝著《隐私权研究》、《法学研究》,1990年第3期。

(4)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

(5)杨立新、朱曾义编著《侵权法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7)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8)杨立新主编《疑难民事纠纷司法对策》(第十二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9)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域新闻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

(10)徐海燕《民法总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公民隐私权应予法律保护 篇3

央视日前披露,一家广告公司竟掌握中国2.5亿手机用户的信息。目前中国手机用户也就5亿,其中一半用户的资料被掌握了!

近来听到不少人反映,上学报名、找工作、买房、买车……无处不是强制性要求填写大堆表格,其中的項目,不仅涉及个人的基本情况,甚至连配偶、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个人财产情况等等都要老实交代,私密性信息不再“私密”。为了存档需要也可以理解,但若管理档案资料的人不那么负责,又或者为利益所诱,把资料卖给怀有不同目的的个人或组织,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然而,当事人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也不知如何抗议,如何得到保护,又如何追究肇事者的责任。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能为公民提供个人隐私权的有效保护,那些恶意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也难以受到惩罚。

个人信息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个人信息与物权相关,而且往往直接关系到物权的安全与否。《物权法》第三章(物权的保护)第三十五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传媒的日益发达、网络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处于这样的现状:个人信息所蕴涵的财产价值事实上往往是由商家独占的。这使几乎每个人都随时可能被商家列入“黑名单”,甚至成为心怀不轨者伺机下手的对象。

据媒体报道,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一小时就有过千个,几乎将她的手机打爆。而且,胡小燕所服务的那家公司已经开始用她的手机号码来做广告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经公民本人许可,公开其个人信息属于侵犯隐私权。然而,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基本上仅限于对人格权的保护,缺乏对财产权的保护。也就是说,个人信息被他人公开或出卖用于牟利,受害人得不到相应的司法救济。如果不加紧这方面的立法工作,长此以往,将使物权法所保护的公民财产权处于暴露和危险的境地。

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也是民主社会,重要特点之一是对政府的行为越来越要求公开,而对个人私隐性的信息越来越要求强化保护。包括银行对个人进行的征信活动,也须充分尊重公民的隐私权。

纵观世界,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就越是严格而且规范。美国于1974年12月通过了《隐私权法》,1979年修订《联邦行政程序法》并形成了《私生活秘密法》,就政府机构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公开和保密问题作了详细规定。英、法、德等国也同样重视公民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香港特区为了保护居民的隐私权,也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隐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将公民个人信息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权利予以立法保护,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据悉,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规已在草拟和讨论中。笔者希望人们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也希望有关立法部门尽快通过强化保护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的法律法规。

论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4

一、隐私权的内涵

(一) 隐私与隐私权

所谓隐私, 学界对其范围与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 从广泛的方面来说, 隐私的范围较广, 没有统一的划分和明确的界定。在当今社会, 要想保证生活的安逸, 最重要的就是个人资料的安全程度。在我国, 对于隐私权的学习和研究已有较大的进步, 主要有几种学说:第一, 隐私权, 又称隐私的秘密权, 是指公民的私生活秘密, 不被他人知道和非法侵扰的人格权。第二, 隐私权是人人自然享有的, 不包括任何其他组织, 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一种人格权。第三, 隐私权是保证公民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安全并不被非法公开和利用的人人享有的人格权。本文认为, 隐私权是指能够支配隐私的权利。

(二) 隐私权的价值

对于隐私权的价值体现, 一部分学者认为, 隐私权的价值在于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自由;而另一部分则认为隐私权不应仅仅拥有工具性的地位, 其最终目的应当是实现对于人格尊严和个人自由的保障。在我国有关人权的法律中, 包括了公民许多具体的人格权利, 而隐私权与其中多项民事权利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 无论是在构成上还是在效力上, 隐私权与其他的人格权是不完全相同的, 他们之间有着不能相互替代的方面。然而在实践中, 由于现行立法对司法机关的束缚, 仍然存在隐私权和其他的民事权利互相混淆的情况。

二、隐私权的历史与现状

(一) 隐私权的历史与发展

在我国的法律文化中, 有着以家族为本的传统, 个人行为由家族衡量, 换句话说, 法律并不干涉家族内部的行为, 这种重家族的行为意味着个人权利的缺失, 个人基本没有自由和私人的空间。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 我国先后通过了多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人们在享用手机、高倍望远镜等高端产品的同时, 隐私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我国的立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从多方面对隐私权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从某些方面来说, 这正是体现了我国对隐私权的肯定。

(二) 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及缺失

我国对隐私权还没有具体的明确规定, 但是在现有的法律来看, 宪法、民法、刑法和诉讼法从根本法、基本法等方面对隐私权的价值进行了肯定。然而我国对于隐私权的学习和研究起步太晚, 因而对于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仍然存在着缺陷, 主要表现在:首先, 没有科学系统的法律保护, 法律保护的力度不够, 并且缺少部分法律保护的内容, 这直接导致了隐私权至今在我国法律中无立足之地。其次, 缺乏全面、有效的司法保护, 司法保护的范围不统一、解释不清晰, 导致法官裁定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不能保证当事人的公平。最后, 缺少系统地理论保障,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说理论研究的匮乏导致了立法和司法上的保护不足和制度混乱。

三、如何完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的对策

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其主要方法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预防, 另一方面是救济。这分别是对立法与司法而言的。所以要完善对于隐私权的法律保障体系, 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内容:首先, 在立法方面, 尽快完善宪法、民法、刑法和程序法等有关法律的立法, 完善以宪法保护为中心, 民法保护为基础, 诉讼法和刑法为辅助的法律保护体系, 保证有法可依。其次, 在司法方面, 隐私权涉及一些敏感的个人信息, 应当确保公民隐私的合法采集, 不能滥用权力, 另外, 应当实施公民因私权的有限处分制度, 在实施隐私权的权利时, 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 合理处理各种权力之间的冲突, 以保障各种权力的共同运行。

(二) 树立公民的隐私权意识

“徒法不足以自行”, 有效的法律应当被公民所接纳, 只有这样, 公民才能自觉的遵守。所以, 隐私权理念只有以人为本, 才能对我国隐私权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 我们需要加大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的宣传力度, 以防为主, 以罚为辅, 其次需要媒体等行业人士加强行业自律, 培养优良的社会风气。即使时代在变迁, 人们的对于隐私的意识不断增强, 但从总体来看, 制造一个安逸祥和的社会环境, 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 树立公民的隐私权意识, 有利于我国隐私权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

四、结语

隐私权是一个仍然在不断完善的基本人权, 隐私依附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和共同生活而生,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社会基础。从隐私的历史与发展中, 我们不难看出, 隐私的进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提供了心理动力, 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给予了物质基础, 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其具有多样化。虽然我国有些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意识仍然不是很强, 法律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较小, 但我们相信, 在广大的立法者、司法者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完善的隐私权法律保障体系即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摘要:在生活中, 伴随着都市型社会的出现和媒体的进步, 熟悉他人的事务变得更加容易, 快捷, 这令人们更加注重保护个人信息以稳定个人的生活安宁, 其中的重要表现就是隐私权。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不仅是关系到公民权利的现实中的问题, 并且也是很多学者关注并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隐私权问题, 我国法律虽然有多处涉及, 但终究还未形成完整的认识和制度, 因而迫切需要对其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关键词: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灏.中国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及其根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2]张献.论我国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民法论文 篇5

内 容 摘 要:隐私权是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理论界一般划归为私权。世界各国对于隐私权的保护、研究历来非常重视,许多国家把隐私权列入民法典,直接予以保护,还有一部分国家予以概括保护,只有在出现隐私权被侵害时,才根据判例和法规直接保护。我国民事法律发展较为缓慢,对隐私权的研究相对滞后。由于民事法律中并没有条款对隐私权直接加以阐述,导致现实生活中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非常普遍,且在审判实践中难以操作,侵害隐私权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为适应世界民事立法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法学界逐年加重对民事立法中隐私权问题的专门性研究。

隐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采取公力救济或私力救济的办法来保护权利。概括的说,即权利人采用民事救济的方法,防止或减少权利受到侵害,或使受到侵害的民事权利得到恢复。由于我国长期重视公力救济,即公权干预,导致私力救济的发展受限,没有形成体系化,当事人大都通过公力救济方式来保护,即国家公权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目前我国在人格权保护上,制定的法律日趋完善,但尚未形成价值取向明确的体系。特别是对隐私权的保护,只是参照人格权中对名誉权的保护模式进行。笔者根据我国隐私权保护制度的现状,参照国外隐私权的立法成果,就隐私权保护的范围、措施、方法,谈一些尚不成熟的意见。

关键词:隐私权 立法保护 改革与发展

一、隐私权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一)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根据我国具体情况,结合国外有关的理论科研成果,隐私权的内容主要有:(1)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的秘密,未经许可,不可以刺探、公开或传播;(2)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窥视、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3)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4)公民的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干预、窥视、调查或公开;(5)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6)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7)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8)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9)不得非法向社会公开公民过去的或现在纯属个人的情况,如多次失恋、被性侵犯等,不得进行搜集或公开;(10)公民的任何其他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可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上述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与私人生活有关,与安宁有关,与形象有关,与姓名有关。

隐私权具有以下特征:(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是自然人个人的私的权利,并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享有的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权所特有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的保护并非毫无限制。应当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依公共利益的要求进行调整。

目前,根据国内外学者的通说,隐私权具有以下四项权利:(1)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2)隐私利用权。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不仅享有消极的隐瞒权,还享有积极的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3)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所享有的维护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公力与私力救济,来维护隐私的不可侵犯性;(4)隐私支配权。隐私支配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准许他人利用自己隐私的实质,是对自己享有的隐私利用权所作的转让行为,未经权利人承诺而利用者,为严重侵权行为。

(二)隐私权的历史沿革

我国刑法对公民隐私权保护探析 篇6

在我国宪法中,隐私权保护的是公民的个人活动自由,即在一定范围内公民对个人活动的决定、控制的权利。而在侵权法中,对公民隐私权的描述虽然与宪法中的描述不尽相同,但本质上并无大的差距,侵权法中是这样界定公民的隐私权的,它是指将个人资料或经历与他人感知相分离的状态,从而避免他人对个人的非法接触。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是我国刑法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隐私权的概念理解

隐私权有四个主要特征,首先,隐私权保护的主体是自然人,具有严格的人身性,它是基于自然人对自身精神活动或自身行为的决定、控制权利的需求而产生的;其次,隐私权保护公民的个人活动、个人信息以及个人领域等方面的权利。其中个人活动指的是个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一切个人活动,例如个人的恋情、社会交往等;个人信息是指个人的所有自有资料,如个人档案、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第三,个人领域方面是指个人的私人空间,包括个人的日记、通信以及个人居所等。第四,隐私权具有真实性和隐蔽性,个人隐私客观存在,但不允许他人随意侵犯,公民拥有隐蔽个人隐私的权利。

刑法保护隐私权的依据

(一)刑法保护隐私权的法律价值

法律的价值在于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人权自由,刑法保护隐私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秩序、人权自由。

1、刑法保护隐私权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人类文明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法律实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刑法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行为的约束限制上,对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行为通过法律形式进行约束和制止来实现人们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协调统一,从而实现人的安全、和平以及公共福利等社会公共利益。

2、刑法保护隐私权维护公民的人权自由。自由是指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自身的精神生活和自身行为决定和控制的权利。刑法通过将自由法律化为公民的权利,使公民的自由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对自身活动进行控制和决定,并为公民构筑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行动等的坚实保障。另一方面刑法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的同时又确保不会妨害到他人的合法利益,使得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既有力又切实可行。

(二)刑法既能分析

刑法的机能即指刑法的实际作用。通常情况下,刑法的机能应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刑法保障公民的人权不受非法侵害,主要指通过制约国家刑罚权的方式来是公民的自由权和隐私权得到有效的保障。第二,刑法的利益保障机能。刑法对有价值利益的保障机能是指刑法在运用过程中对公民利益的保护作用。当公民的个人利益或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收到不法的侵害和威胁时,法律会发挥其制约禁止非法行为的功能,从而保障有价值利益。

我国现有刑法对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分析

刑法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非常重要,它通过追究侵害公民隐私权的不法行为的刑事责任来保护公民的实际权力,是宪法的进一步落实和现实体现。但由于隐私权传入我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发展也比较缓慢,刑法在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隐私权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我国刑法虽然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了明确的保护,但比较而言,我国法律的立法系统还不够完善,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例如在刑法中,关于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内容并不集中,而是散落在刑法的几条规定中,导致公民隐私权得不到具体明确、集中的规定。

(二)对隐私权的概念限定不够清晰

隐私权在司法界常常会跟名誉权混淆,因为这两者都关注的是公民的人格权利,都对公民的人格尊严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很容易造成概念混淆,不利于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三)刑法对公民隐私权保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刑法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对通过计算机入侵剽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由于我国法律中对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的犯罪行为中还不包括对个人信息系统的入侵行为,所以法律还没有具体的量刑标准,在刑法中无法进行刑事处罚来进行制约。

(四)惩罚犯罪的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

当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不法侵害时,刑法中只规定了罚金刑这一惩罚方式和单一的自由刑,对公民的约束力不够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所以有必要改进这一单一的惩罚方式,从而加强刑法对侵害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力度。

如何通过完善刑法来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展,侵害公民隐私权的犯罪行为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秩序稳定,要对刑法进行逐步的完善,来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一)在法律条文中集中设置侵犯隐私权的犯罪

针对我国现有刑法在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条款设置不够集中的问题,应采取在法律条文中集中设置隐私权的方法来解决。传统的分散式的法律条款模式造成了相关规定各自为政的现象,而无法做到对隐私权系统保护的目的。因此,构建系统完整的隐私权保护体系对于公民的权益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各种侵害公民隐私权的犯罪行为有效整合到一起,从而对这种侵权行为进行系统的管理。

为了使立法更加细致详细,我国刑法可以根据同类客体的原则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可以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条文集中分立一章,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章节中再分立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独立犯罪类型。可以将侵害公民隐私权的犯罪行为归列到我国刑法中侵犯人身权利的第六种侵权行为,并把相关的侵害隐私权的犯罪条款细节纳入该章节中。此外,还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将侵害私生活罪、利用他人隐私罪、泄露商业机密罪等较为严重的侵害隐私权的犯罪行为增设到这一章节中,并设定相关的罪名。

(二)形成隐私权的直接保护模式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独立的权利,可以通过刑法对侵害隐私权的犯罪行为进行独立的量刑和裁制,脱离容易概念混淆的名誉权,独立增设一项罪名,来填补我国刑法中的缺陷,即当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他人的侵害时,不再需要借用侵犯名誉权的条文进行评定罪行。

(三)调整公民对侵犯隐私权的罪行的起诉模式

通常情况下,对侵犯隐私权的犯罪行为采用公诉的模式,这一模式往往会过分的强调罪犯的权利而对被害人的正当权利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为了保护被害人的正当权利,可以通过引进自诉模式的方法来弥补公诉模式的不足。因为侵害隐私权这一犯罪行为虽然也属于一种侵权行为,但犯罪性质较轻,因此在这一自诉模式下,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国家将不会主动干预,被害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力量来完成对罪犯的追诉。在处理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案件中一般采用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利。另外隐私权还是一种支配性的权利,因此也可以采用亲告罪的自诉模式,在一定范围内,隐私权人也可以放弃这一权利。而目前我国立法普遍采用公诉模式,与隐私权人的自主支配权力产生一定的冲突,因此,为了权衡社会利益,采用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模式更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应用和保护。

结语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与公民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具有紧密的联系,随着公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公民对自身隐私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完善我国立法体系,加强刑法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已经是当前我国立法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刑法是保护公民权利最有力的一种手段,具有其他任何措施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刑法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具有迫切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浅谈公民隐私权的刑法保护 篇7

隐私权 (Right to Privacy) 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出现,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逐渐在中国得到重视。隐私权就是赋予公民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私人信息、和私人事务进行决定,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的权利, 属人格权的一种。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刑法保护,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举措, 也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环节。

二、我国现有刑法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隐私权于我国而言, 是属于舶来品, 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短暂, 发展起步较晚, 虽然在慢慢得到重视, 但毫无疑问, 尚处于这一领域的初级阶段。据笔者多年的法律事务工作经验, 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而言, 我国法律从理论上是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严格保护的, 相关的法律条例内容广泛的存在民法, 刑法, 宪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中。刑法是最重要的公民隐私权保护法律之一, 主要而言, 是通过追究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如此可以达到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最终目的, 是宪法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细致化和具体化。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我国公民隐私权的刑法保护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保护力度不够, 法律不够完善等。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系统的立法

虽然我国的刑法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了保护, 但是, 从刑法中对保护隐私权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 这套法律在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上是比较零散, 混乱的, 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立法缺乏完整性, 刑法中关于公民隐私权的内容, 也散落在刑法第245条、252条、253条、284条的规定, 而且, 在法律中, 对公民隐私权的具体内容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 没有衔接好, 缺乏统一性。

(二) 隐私权的混淆, 界定不清晰

在我国的司法界, 很多情况下都将隐私权和名誉权混为一谈, 二者都是公民最关键最重要的具体的人格权利, 都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人格尊严而设置, 既有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很多时候将二者视为同一种权利, 当名誉权发生侵害时候, 多半也伴随着对公民隐私权的损害, 如此, 更加大了对两种权利的界定, 不利于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规范性和全面性。

(三) 刑法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具有局限性

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中, 有些对公民的隐私权造成了实质性的侵犯, 比如一些非法的侵入计算机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 构成了实质隐私侵权, 却在刑法中无法进行刑事处罚。因为在我国的公民隐私刑法保护中, 非法侵入计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个人信息系统, 如此, 当公民的个人隐私数据受到侵犯时候, 难以从刑法中获得有利的保护。

(四) 惩罚犯罪的手段单一

在我国刑法关于公民隐私保护的规定中, 除却《刑法修正案 (七) 》规定了罚金刑这种刑罚方式之外, 很多方面都选择使用的是单一的自由刑,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各种隐私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损害的背景下, 有必要改进这种单一的惩罚方式, 比如可以剥夺某种资格, 或者取消荣誉的形式进行具体的惩罚, 提高处罚的效果。

三、加强公民隐私权刑法保护的方案和策略分析

我国公民的隐私权的刑法保护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因此, 为了保证公民的合法权利,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的和谐, 加快法治社会建设进程, 要加大对公民隐私权的刑法保护力度,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一) 采用隐私权的直接保护方式

“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指导、法律为主干、以部门法为保障的内部严谨、外部协调一致, 相互有机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整体。”其实在2002年《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中, 专家们就详尽地对隐私权规定进行了举荐, 但直到2009年12月通过的《侵权责任法》中, 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对隐私权进行保护, 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益, 从而推动了将隐私权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的步伐。即以刑法规范直接对侵害该法益的行为进行规制, 脱离名誉权, 独立地成为一个罪名, 这样可以填补法律漏洞, 也就是说, 行为人侵害了他人的隐私却没有侵害其名誉权时.不必再借用侵犯名誉税来予以评价, 彻底摆脱了挂靠名誉权的刑法地位。

(二) 重新建立犯罪既遂标准

如前所述, 大量的涉及隐私权的罪名几乎都具有“情节严重”的要求, 导致既遂的标准过高.漏掉了生活中大量的侵犯隐私的行为, 储槐植教授在《议论刑法现代化》一文中提出“刑法立法模式南结果本位转向行为本位”, 是现代刑法发展的新倾向。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 危险犯中的抽象危险犯具有控制风险.使处罚早期化的特点。它是把某种惯常发生的不法行为直接拟制为一种危险状态。一旦该不法行为发生, 就认为该行为具有危险性, 并不以该行为的侵害结果出现与否作为归责要素。有鉴于此, 将危险犯尤其是抽象危险犯作为侵犯隐私权的犯罪既遂标准。可以将防线向前推置。当然。这并不是将所有的侵犯隐私权罪的既遂标准统一实行危险犯。而对极度侵害隐私权的犯罪应采用危险犯标准, 对那些传统的对隐私权侵害的行为构成的犯罪, 则依原来的标准对待。

四、结束语

公民的隐私权是公民最为重要的权利之一, 对公民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随着公民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的提高, 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已经被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完善刑法立法体系, 全面处罚方式, 严格执行各种保护法律规定, 保护公民隐私权利, 不仅仅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的稳定, 更有助于公民的身心和谐, 加快和谐社会的步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公民的法律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公民的隐私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权益之一, 不仅仅关系到居民是生命财产安全, 也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刑法是保护公民隐私权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对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将结合我国刑法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 并提出加强公民隐私权刑法保护的方案措施。

关键词:公民,隐私权,刑法,保护

参考文献

[1]刘小翠.浅谈公民隐私权的刑法保护[J].青春岁月, 2012, (10) .

刑事侦查中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探究 篇8

一、刑事侦查程序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从公安机关刑侦民警的角度来分析,刑事侦查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和方法,用以了解到案件的相关信息,寻找相关的证据,从而最快速度的进行破案处理。可对于公民来讲,配合刑事侦查的过程中,隐私权方面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有相当庞大的信息是与刑事侦查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些公安机关刑侦民警询问和调查手段不够科学合理,很容易导致与公民产生矛盾纠纷,对案件破获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给刑事侦查带来了一些困难。针对刑事侦查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影响范围,之后采取合理的手段来解决。

(一)搜查措施与隐私权

从表面上看,刑事侦查的执行,是经过公安机关刑侦民警上级同意的,经过公民配合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刑事侦查的程序当中,搜查工作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关键在于,搜查过程中如果片面的执行,将会对公民隐私权造成一定的威胁。例如,某些公安机关刑侦民警在搜查过程中,针对公民的房屋进行搜查,其方式不够合理,最终造成的混乱局面难以收拾,甚至破坏了很多的重要部件,而给予公民的理由仅仅是怀疑,最终却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因此而造成的恶劣影响难以在短期内纠正。首先,搜查措施本身并不科学,缺乏章法,没有从案件本身来考虑,针对公民的个人隐私并不重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媒体进行曝光,则最终带来的阻碍和问题,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其次,搜查工作许多时候没有将隐私权纳入到考虑范围内。例如,部分公安机关刑侦民警针对公民的个人财产、物件,搜索的态度较为恶劣,很容易伤害了公民的个人身体、心理。

(二)讯问、询问与隐私权

对于刑事侦查而言,近几年的风波是比较多的。虽然其在案件的破获速度上较快,但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不尊重,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讯问主要是针对案件嫌疑人采取的措施,而询问主要是针对人证、公民采取的措施。两者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混淆问题,导致很多公民都不得不说出一些隐私问题,调查后发现,这些隐私对案件无任何的帮助,有些公安机关刑侦民警询问方式较为恶劣。而在讯问方面,目的虽然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案件信息、线索,但是采取的方式方法并没有获得广泛的支持,甚至有暴力执法的现象,针对案件嫌疑人进行殴打、错误引导等等,这都有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的现象。从最近的新闻报道来看,有部分人员在冤假错案的影响下,进入牢狱服刑数年,即便是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依然无法挽回失去的光阴。由此可见,询问与讯问在执行的过程中,都必须对公民隐私权充分的关注。隐私权是公民的个人权利,是国家法律法规所保护的,任何警务人员都无权过问,更加没有权利来干预,如果采取了错误的手段,将在社会、国家引起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刑事侦查中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对策

在现阶段的工作当中,老百姓对刑事侦查的认可程度正在不断的降低,甚至是出现了一些矛盾现象。很多公安机关刑侦民警对此执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在公安机关刑侦民警自己身上,无端的询问隐私,未对公民隐私权进行充分的保护,甚至是采取极端的行为来引出案件嫌疑人,虽然在表面上侦破案件,但实际上已经导致公民陷入到了危险的境地,这种情况在日后必须充分的杜绝。

(一)对公民隐私权进行明确的立法规定

刑事侦查当中,针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必须形成强烈的、健全的法律规范,由此以硬性的规范性措施,针对公民隐私权进行深度的保护。首先,凡是无任何理由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公安机关刑侦民警,都应予以严重的处罚,要将各类冤假错案充分的杜绝,还给公民正常的生活,而不是打着保护的旗号,大量的侵犯隐私[1]。其次,公民要对自身的隐私权进行了解,不断的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文件。相关部门应及时的在各个地方,公布最新的法律信息、条文、规范等等,机关单位免费发放相关手册、信息,从而提高公民的个人法律意识,做到法律条文颁布生效之时,就能够被公民良好的利用[2]。第三,针对部分公安机关刑侦民警,如果其没有对公民隐私权进行良好的保护,甚至是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则必须予以调离处理,净化刑事侦查的队伍,减少不良人员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国家的任何一条公民隐私权法律,都必须得到深度的贯彻执行,而刑事侦查人员就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规范侦查机关、侦查人员的行为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刑事侦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不考虑公民隐私权的状况,他们的工作有着明确的准则和方式,有些时候为了搜集情报和信息,破获相关案件,缺乏对其它内容的关心。尤其是案件破获以后,公民陷入到舆论压力、周边人谩骂、不良人员对其做出的不道德行为时,刑事侦查人员缺乏对公民情况的考虑。日后,为了更好的对公民隐私权进行保护,必须将侦查机关、侦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但在刑事侦查中最为严重,可谓是一个“重灾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重视不够[3],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刑事诉讼法对侦查权的规定过于宽泛、模糊,立法不够详细完善。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其他法制发达国家的做法,对侦查行为从立法上加以详细的规定[4],将侦查行为程序化、规范化,让侦察人员在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对其行为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此同时,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立起一套侦查行为的申请、审查机制,利用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官或者不属于侦查机关的检察官来对侦查权的行使进行监督和限制[5],从而进一步预防侵犯侦查相对人隐私权情况的出现。

三、总结

文章针对刑事侦查中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展开讨论,从现有的工作来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还有待提升,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日后,应对刑事侦查工作深入的分析,从各个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将公民隐私权更好的保护,减少负面影响,保持警民和谐。

参考文献

[1]刘莎.论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的隐私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10:285-286.

[2]赵梦霞.刑事侦查中隐私权保护的审查机制[J].法制博览,2015,10:107-108.

[3]万志鹏.浅谈刑事侦查中的隐私权问题[J].法制与经济,2015,19:89-91.

[4]袁周斌.隐私权视野下我国侦查立法之检讨——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背景[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07:10-14.

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篇9

1 研究现状概述

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已意识到web数据挖掘的潜在价值,试图通过对Web原始数据的研究来改善网站设计、理解用户的兴趣和真正动机等,但对数据挖掘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对用户数据进行挖掘,对于公民隐私权保护的研究并不多。针对隐私保护限制了参与各方对数据资源的共享使用,王红梅等提出了从分布的缺失数据中保护隐私的贝叶斯网络学习方法——PPHI-EM方法,该方法利用加密算法来保护数据挖掘中的隐私数据[3]。为了保护顾客的隐私,R.Agrawal等人早在2000年就提出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的新算法,Chris.Clifton等人合作研究了分布式数据挖掘来保护信息用户的隐私权,从技术实现方式上通过改进挖掘算法、关联规则等方面来优化数据库。针对如何在两个私有数据库的联合样本集上实施数据挖掘算法,保证不向对方泄露任何与结果无关的数据库信息,有人提出一种保持隐私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协议。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有:

(1)研究主要是针对数据挖掘,而Web挖掘是数据挖掘在Web上的应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Web数据挖掘在应用上涉及更多的参与主体,隐私权的保护困难更多。

(2)研究集中在从数据挖掘的算法设计上去解决问题,如改进某种算法,只是从单个的某一方面去解决问题,忽略了隐私保护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法律、行业自律、网民个人因素等。

(3)缺乏系统的保护策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技术总是发展的,对于隐私权的保护需要有一个保护框架,在框架内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4)缺乏对新媒体数据挖掘隐私权的研究,如靠数据挖掘收费的微博和轻博客在实践过程中引发的隐私权问题值得关注。以数据为原点,这种数据是交互式产生的,并且大量是参与者贡献的,如果在数据挖掘和分享的过程中侵犯了别人的隐私、侵犯了别人个人信息某些方面,法律如何调整这些方面?该用何种技术加以保障?

2 web挖掘及其侵犯隐私权的表现

2.1 web挖掘的定义

Web挖掘是随着数据挖掘和商务智能的兴起逐步为人所知。数据挖掘就是从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并且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4],Web挖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与Web相关的资源和行为中抽取感兴趣的、有用的模式和隐含信息,涉及Web技术、数据挖掘、计算机语言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项综合技术[1],其包含内容和分类如图1所示。

几乎所有的网站对顾客都施行个性化推荐[5],个性化推荐主要依赖于web挖掘技术。网站的数据挖掘主要应用日志挖掘用户性质挖掘,Web站点的日志文件记录了浏览者全部行为,通过对这些记录的挖掘找出浏览者的浏览规律[6]。Web挖掘对于优化网站结构、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构建智能化网站具有重要作用,使Web站点吸引更多的客户,将站点的浏览者变为购买者,提高网站的交叉销售能力,减少消费者成本,增加其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用户粘性。表1所示为国外web数据挖掘的工具。

在我国,web挖掘技术也受到相关研究机构的关注和重视[7]。当然,web挖掘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公民隐私权也在承受潜在的威胁。

2.2 web挖掘的数据源

个人浏览Web服务器时,在服务器那方就会产生3种类型的日志文件:Server logs,Error logs和Cookie logs。这些日志文件主要是用来保存用户访问的基本情况,是开展Web使用挖掘的主要数据源。除了服务器日志数据外,web挖掘的数据源还包括在线市场数据、web页面数据、web超链接关系等。在实际的Web数据挖掘中这些数据源并不是孤立使用的,而是几种数据源的综合使用和分析。Web挖掘的数据源如图2所示。

2.3 Web挖掘对公民隐私权侵犯的表现

(1)web挖掘所用数据未经客户允许

隐私一旦向全社会公开就不再属于隐私的范畴,但如果某人向他人披露的隐私具有特定的范围或向特定人披露,并不等于完全抛弃其隐私,该隐私的公开应当限于特定的范围之内,具有相对的非公开性,仍受隐私的保护。个人信息不可能总是处于绝对的保密或完全公开这两种极端状态,在许多情况下,某些信息对于特定群体是公开的,但对于其他人则处于保密状态。基于这种理论,企业所用于挖掘的数据需要得到客户的允许。企业用于挖掘的数据可能是通过cookie或其他一些技术手段获取的,更有甚者,可能是通过黑客盗取或病毒获取。用户的个人数据属于个人隐私,其他组织未经允许,不应当私自利用。网站大都配有监视用户上网习惯的软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就制作了用户的档案,记录用户个人信息和消费习惯。

(2)对个人数据过分挖掘利用

隐私权是对个人信息的一种处置权,即网民有权决定个人数据的使用方式。企业要求网民注册时一般都会有隐私政策声明,告知网民其收集信息的用途,但通常会有企业在对顾客数据挖掘时并未告知客户数据挖掘的目的且会对个人数据过分挖掘,如对客户数据的二次发开利用。虽然用户的个人数据公布在网络上,但用户并没有放弃其隐私权,只是特定信息在特定范围内的公开,通过web挖掘技术如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对个人数据过分挖掘就可能把用户全部隐私信息完全公之于众。在Web挖掘系统中,对用户兴趣的挖掘所采取的途径主要是从表达用户个性化的文件中获取用户的兴趣。

(3)泄露客户隐私数据

在司法领域,如果某人在要求保密的情况下向他人提供私人信息,那么被披露人必须遵守保密义务,不得向第三人披露,否则将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在没有明确告知必须保密的情况下,也并非没有保密义务,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约定或者诚实信用原则应当负保密义务的,被披露人负保密义务。Web挖掘的数据通常包含用户姓名、地址、Ip地址、购物习惯等等隐私信息,企业如对这些数据保管不善就会造成数据泄露,更有企业会非法公开或者出卖其所挖掘出的信息知识资源。

web挖掘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可能原因具体如图3所示。

3 web挖掘下隐私权保护面临的挑战

3.1 web挖掘系统的安全性对隐私保护带来的挑战

Web挖掘的实施者一般是电子商务企业,其本身是位于互联网这一复杂的环境中的,会受到黑客、病毒等攻击;另外Web挖掘涉及的主体比较多,当企业在进行web挖掘时,并没有意图去侵犯客户隐私,既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又有着良好的行业自律行为,但自身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却把企业给出卖了。由于过去几年所发生的安全性方面的事故,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已成为头等大事之一[8]。如果企业对自身web挖掘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不够,很容易导致客户隐私的泄露。Web挖掘的前提是建立一个企业全局一致的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在企业内部是共享的,系统的安全性管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3.2 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法律规定不明确

Web挖掘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技术手段,只要合理利用,能为企业获取客户,提高利润,其本身是不会侵权的。由于网络全球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网络上的隐私权保护范围要比一般隐私权保护的范围更加宽泛且保护程度应更加深。关于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在我国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具体什么是隐私权,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应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我国尚无法律明确规定,但隐私权的基本思想在我国学界早有定论,即权利人对于个人信息除了消极的保密权之外,享有一种处置权,有权决定哪些资料应当向谁公布或者利用,还享有积极的维护权。《民法通则》中有关于名誉权、人身权的规定,但尚无关于隐私权的规定,关于隐私权的概念界定、具体内容等法律规范仍不明确,甚至在《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在我国以往的法律中并未明确隐私权的独立法律地位,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基本是按照司法解释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将宣扬隐私等造成名誉损害的行为比照侵害名誉权行为类推适用法律。但侵害隐私并不一定造成名誉损害;另外,电子商务环境下,隐私权已向财产权性质方面发生了转移,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具备了商业价值,显然仅仅利用人格权来保护隐私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Web内容挖掘是指对Web页面内容及后台交易数据库进行挖掘[9]。在web挖掘中所涉及的隐私是有商业价值的,目前关于隐私的具体保护范围规定不明确,web挖掘实施者保护隐私更是无从谈起。

3.3 web挖掘涉及主体隐私保护意识淡薄

在Google上能够搜索到许多提供信用卡号的网站,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信用卡所有人的姓名、地址、电话,还包括信用卡的卡号[10],那么利用web挖掘技术就可以很容易地挖掘出持卡人的其他个人信息,如电话号码、生日等,而这些数据在我国通常被用作信用卡密码。对此,很多人感到不安。这就需要Google加强对用户隐私保护的意识。另外,我国网民整体上隐私意识还很淡薄,用户访问网站、Web日志中会记录下大量的用户访问信息,通过挖掘这些日志数据可以获得相关页面、相似用户群体和用户访问模式等信息,但网民对于自己应有的权益不是很清楚,很少有网民意识到自己的隐私权被侵犯,对于大量的垃圾邮件网民一“忍”了之,很少会去追究深层次的原因,也就不会注意到是因为有企业对自己的网上行为进行追踪挖掘然后发送针对性的邮件广告。Web日志挖掘即使用记录挖掘,是通过挖掘相应站点的日志文件和相关数据来发现该站点上的浏览者的行为模式,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

3.4 寻求救济时遇到的程序法障碍

对于web挖掘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之所以难以查处,就在于其主要在网上发生,具有匿名性,难以追踪,难以发现责任人,取证成本高。侵犯隐私案一般是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且谁主张谁举证。首先,管辖权的确定。法院只有对被告享有属人管辖权才可为争议案件做出判决。Web挖掘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的,打破了主权的界限,动摇了在传统地域上基于地域主权形成的司法管辖。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很难判断被告居住地和侵权行为地,当网民发现自己的权益遭受侵害后,因无法得知侵权人的真实身份而无法或不便寻求救济。其次,司法程序的成本。在电子化环境下,保存证据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过程中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恐怕让被侵权人难以承受。最后,责任承担者难以确定。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侵权变得方便,但却难以找到侵权的主体。微博侵犯隐私权涉及原创微博主、跟随微博主、微博网络运营商、微博手机运营商、受害人三方等,依照《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原理,微博用户、微博运营商侵害他人隐私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运营商接到侵权人受害通知时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害扩大部分与用户承担责任,但微博用户的真实身份难以得知。

4 web挖掘中隐私权保护解决方案探讨

4.1 网民提高保护隐私的意识

在隐私保护上,无论是技术、立法还是行业自律,都是从外部网络环境上予以保护,保护网民的隐私权最根本的还是网民提高保护隐私的意识,从源头上解决隐私保护问题。网民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常用的安全技术有所了解,如在Cookies技术中,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浏览器的隐私权级别来阻止其他网站在本机上设置Cookies。Cookie是由服务器产生的,用来记录用户的状态或者访问路径,由于涉及到用户的隐私问题,使用Cookie需要客户的配合。用户应对自己的敏感数据特别小心。win7的搜索功能非常强大,过大的搜索功能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用户需要通过设置把一些重要文件排除在搜索之外来保护隐私。另外,对于要求填写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要谨慎为之,注册时要仔细阅读web站点的隐私声明及隐私政策,而不仅仅是点击“同意”按钮,还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4.2 行业自律行为和政府监管相结合

在有关部门的促进下,服务提供商应明确各自责任范围,经协调后出台一部较低标准的行业规范,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促进web挖掘的发展。在现有的法律和技术水平上,我们寄希望于网民提高自身隐私保护的意识及各电子商务网站的自我约束,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去尊重客户隐私,保证信息不被非法泄漏,让客户清楚地知道其个人数据究竟是何时及如何被使用的。Web站点在搜集客户数据时,必须毫无保留地、明确地告知其真实身份和实际住址及搜集数据的使用目的,并且不得变更已经约定的数据使用方向。Web站点应自觉使用保护用户隐私的web挖掘算法,对客户隐私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4.3 通过技术手段保护隐私权

(1)加强安全管理保护隐私信息

Web挖掘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来保护客户的隐私信息,如防火墙制度,web挖掘企业在数据仓库中可以在隐私信息与一般公用信息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以此来限制对隐私信息的访问。对于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要做好隔离墙制度、信息的加密以及安全存储。

(2)使用保护隐私的挖掘方法和挖掘算法

从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角度讲,相关技术已经有很多,但在技术上过度保护个人数据将会加大挖掘者收集数据的难度,不利于数据挖掘的发展,其解决方案之一就是运用密码学知识保护web挖掘中的隐私信息。Web挖掘系统应考虑给每个客户分配一个唯一的、经过加密处理的标识符,系统的输入为匿名数据,当数据源中含有客户具体数据以至于该客户可以被唯一识别时,web挖掘系统应采用客户汇总数据,即只对客户汇总数据进行挖掘[11]。

4.4 通过立法明确网上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隐私权的独立法律地位。有学者呼吁要通过在《民法典》中明确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地位,制定相关的隐私权保护法,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还强调增强常规法规的技术性,即与高科技的网络技术相接轨。国家需要在立法中明确规定web挖掘中隐私保护的原则,指出哪些网民个人数据是可以挖掘的、如何挖掘、如何利用和传播。当务之急要确立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以下内容和原则应在立法中予以确认:

(1)特定的个人基本信息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收集。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肖像、地址、电话号码、社会关系、收入状况、健康状况、出生证明、年龄、个人喜好等。通过web挖掘,网络中的每一个人实际上都被标签化了。广告主特别想找到标签化的用户,这对于广告主是非常有吸引力的。Web挖掘的目的就是得到客户的行为模式用于预测,为企业谋求利润,其实质是剥夺了用户对个人数据的收益权,必须得到用户允许。

(2)人重要数据不得挖掘。

个人重要数据如身份证号、信用卡账号、社会保险账号、私人财物清单、网上购物订单、电话费清单等,网站应严格遵循隐私声明,不得私自挖掘,更不得外泄。

(3)个人网上活动不被跟踪。

个人网上活动包括电子邮箱地址、qq号码、msn号、网络购物清单、网络聊天内容等应纳入到隐私的范围,个人上网习惯、偏爱等不应被过度挖掘且不得公布,电子签名、经常访问的网站地址、访问时间、使用的语言等也应被保护。在社会化的电子商务模式下,如微博,个人网上活动很容易被跟踪。

(4)保障公民知情权。

web挖掘时所用到的数据以及使用这些数据的目的必须让用户知道,网民有对个人数据的处置权和用途的知情权。对微博有必要在法律上采取一些措施来正确引导微博客的发展,将微博客的单方跟随功能限制为须双方同意,适当限制微博客的跟随功能,既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减少损害发生范围,又可以尊重原创微博主的意愿[12]。

web挖掘公民隐私权保护框架体系具体如图4所示。

5 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在web挖掘与隐私权保护的权衡中,笔者认为在发展web挖掘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隐私权的保护,不注重保护隐私的web挖掘与盗取他人信息的黑客行为无异,只有保护隐私的web挖掘才会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才不至于把web挖掘推入灰暗的前景中,阻碍数据挖掘这一新兴技术的采纳、应用及推广。但保护隐私不仅仅是web挖掘者要做的事情,而且仅仅靠挖掘者的自律行为来保护隐私也是行不通的,在这过程中需要政府的监督管理以及进行相应的立法保护,也需要运用到相应的技术手段,采用保护隐私的web挖掘技术如基于隐私保护的序列模式挖掘[13],而最主要的是自己的隐私自己负责,网民要加强自身保护隐私的意识。关于公民信息隐私权的保护还需要互联网界和法律界的通力合作,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尤其是Web挖掘作为企业搜寻商业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手段,不可避免地触到隐私保护这块“雷区”。隐私权保护在网络环境下既是法律界同时也是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话题。隐私保护限制了web挖掘数据中数据的搜集及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如何在web挖掘和隐私保护之间进行权衡是文章研究的出发点。结合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通过对隐私权的内容及可能造成侵权形式的研究,探讨了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隐私权保护的解决方案框架。

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篇10

隐私权, 一言以意之, 即是在最少的干涉下顺应自己意愿而生活的权利。现代社会, 人格权被普遍认为公民最重要的个人权利之一, 因而对人格权保护的程度亦成为现代国家民法先进程度的标尺, 而隐私权在民法意义上从属于人格权。与传统隐私权的研究方向不同, 网络隐私权是随着近年来网络兴起所带来的新问题, 也表现出种种不同于传统状态下隐私权的新特征: ( 一) 内涵复杂化, 外延扩大化。 ( 二) 存在形式更为广泛。 ( 三)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侵权责任更难追究。 ( 四) 跨地域性和国际性的特征。 ( 五) 主体不确定性。

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多体现在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 我国逐渐将肖像权、名誉权等与隐私权有关的一系列公民个人权利规定在如《宪法》、《民法通则》和《刑法》等的相关法律内, 一些行政法规中也有针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部分规定, 但始终没有将公民个人网络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将其固定下来, 而现有的法律又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再加上无相关的司法解释, 凡此种种都为我国的司法实践带来障碍, 而这与我国当前网络产业发展现状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需求不匹配。

现在已经有超过90多个国家都已经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 而在我国, 个人维权的成本过高、行政执法的体制和方式滞后和刑法的执法可操作性差导致了公民个人隐私权的频频被侵犯。早在08年, 《个人信息保护法 ( 草案) 》被国务院立项审查, 但此后的法律出台却处于停滞状态。

笔者认为, 我国正在制定的顺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隐私权保护法”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保密原则。公民对个人信息有权隐瞒和保密, 使其不为别人所知晓, 不管这些信息是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 正面还是负面, 或者是中性的个人隐私, 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公开的以外 ( 比如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 公民亦有权禁止任何机关和个人非法公开、披露和使用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2、衡平原则。现代社会, 政府和有关机构由于管理和追诉犯罪的需要经常查询公民的个人信息, 如何在政府机关对公民信息的查询需求和公民个人的隐私权之间做出平衡是《个人信息保护法》需要做出回答的, 毕竟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平衡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因此在制定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的同时, 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信息的自由流动与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并重”的前提, 兼顾国会安全与个人权利, 最终达到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3、告知原则。数据主体应当享有对其个人数据资料的知情权。数据收集者对公民个人数据的收集须征得公民本人的同意; 收集未成年公民的个人数据则须取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公民个人对自己是否提供信息有决定权、对信息的使用目标和信息的使用方式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总之, 从仅靠行业协会的自律到国家立法的他律, 从片面化的规定到制度化的安排, 我们显然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在国家立法的宏观层面, 需要出台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 在相关国务院法规的中观层面, 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反垃圾信息方面的相关法律、实名信息登记制度的相关法规, 均应成体系的出台; 在各个机关内部的微观层面, 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管理和使用的工商部门、银行、司法部门、民政部门等部门亦均应及时出台自己的相关细化规定, 唯有如此, 才能全方位无缝隙的对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王传丽.私生活的权利与法律保护:民商法纵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197.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12.

官员隐私权为何比普通公民少 篇11

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和刑法等多部法律,都对公民的隐私权做了规定,要依法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人格尊严权,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等等。

但如果把公民替换成公职人员呢?那就要注意了,此时法律赋予他们的隐私权大大缩水。不妨先看两个例子,近日举行的全国新闻从业人员考试中有两道考题。一道是“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A电影明星;B与家人聚餐的政府公务人员;C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D公交车上的抢劫犯。”答案为C。由此可见,即使与家人聚餐,对公职人员来说,也不属于“私域”范畴,而属于“公域”范畴,属于被媒体和群众监督的范畴。

另一道是“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是允许的?A偷拍某影星在后台换衣服;B偷拍未经允许报道某领导的孩子生病;C偷拍某领导人家中的私生活;D偷拍某高官与情人约会。”答案为D。由此又可见,官员隐私权虽明显小于普通公民,但合法、合理的家庭生活不会受到干扰,只有在触犯法律、违背道德时才会遭到曝光。媒体或群众偷拍官员偷情,视同行使监督权,官员无法拿“隐私权”来抗辩。

从这两道出给全国记者的考题中可以窥见一斑:压缩公职人员的隐私权,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监督权。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官员的隐私就不是隐私吗?这就涉及现代法律的一条重要原则——公共利益优先。早在1917年,英国社会学家麦基弗就指出:“公共利益保护是人类生活之所以必要和可能的前提,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基石。”官员承担着社会管理职能,手握“公器”,直接左右公共利益,其一言一行都不能藏在“隐私”的庇护伞下,而要袒露在监督的阳光下。

隐私权和监督权的分界线也就在这里:保护公共利益远比保护官员隐私重要。在国外,越是级别高的官员,享有的隐私越少,必须公开的信息越多。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惯例。在我国,近一年的反腐浪潮中,也提供了许多隐私权和监督权博弈的实例。无论是“上海5法官嫖娼案”还是“沈阳卫生局长开房案”,举报者所提供的嫖娼、开房视频,都被接受为合法证据。

也许有的官员还是不解:就算证据合法,获取证据的手段合法吗?这两个案件中,都存在公共场所服务员私自提供监控录像的细节,难道不是泄漏隐私的违法行为?对这一追问,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我国法律对“哪些属于个人隐私”“什么行为算泄露隐私”确实缺乏完备、清晰的细则。有统计称,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近200部规章涉及隐私保护,这些分散的规定造成了界定是否触犯隐私权的混乱。

但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视频暴露的官员之恶乃是大恶。党纪对嫖娼、偷情有明文禁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与他人通奸,造成不良影响的”属于严重违纪,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对“嫖娼、卖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相比之下,泄露视频实属小恶。现阶段,若严惩这种小恶,只会助长官员的大恶。人们相信,一个道德败坏的官员,会危及百倍、千倍的公共利益。若一开始就忙于严惩小恶,恐怕马上就有官员敢把见不得光的事都列为“国家机密”。可见,先惩处官员的大恶,才能保护更大的公共利益。

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篇12

一、档案的定义

《档案法》将档案的定义表述为:“本法所称的档案, 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国家档案局2000年12月发布的行业标准DA/T1—2000《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将档案的定义表述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可见。档案是一种具有一定价值、记录机构、组织和个人历史的信息, 档案实质上就属于信息的一种。

二、公民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在档案利用中的冲突

所谓公民的知情权, 是指公民有了解公共事务和与个人利益有关信息的权利。比如公民有权知道国家活动、社会事务以及一切依法可获取的公共信息;公民也有权知道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情况等[2]。知情权的内容主要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与个人信息知情权。在194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59号决议中, 知情权就已经被宣布为基本人权之一:“查情报自由原为基本人权之一, 且属联合国所致力维护之一切自由之关键。”档案是一种控制在政府手中的重要信息资源, 开放档案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手段。美国有句谚语:“太阳是最好的防腐剂、路灯是最好的警察”, 说的意思就是信息都要公开, 这样才能保障公民信息的对称性, 从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和自主决定权。然而, 中国档案馆的档案开放工作仍然处于严重滞后状态, 档案还难以成为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通途。目前, 中国公民在档案信息知情权方面并未得到充分保障,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公民的档案意识还不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档案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隐私本质上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社会群体利益无关的, 当事人不愿让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不愿他人干涉、不愿被他人侵入的个人领域[3]。隐私通常包括资料隐私 (如姓名、性别、年龄、宗教信仰、身高、职业、婚姻、健康状况等) 、通讯隐私、身体隐私、领域隐私, 因而隐私权也包括资料隐私权、通讯隐私权、身体隐私权和领域隐私权[1]。

公民知情权与隐私权在档案开放与利用中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第一, 公民知政权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隐私保护要求的矛盾。第二, 档案馆的公务档案中涉及个人材料的隐私权与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第三, 私人档案的所有者个人隐私权与社会上档案利用者社会知情权之间的冲突。第四, 个人信息知情权与他人隐私权的冲突[2]。

三、现行《档案法》对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保护存在不足

《档案法》在保障公民公民知情权方面的不足有:首先, 档案开放的规定难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现行《档案法》第19条规定, “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 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少于三十年, 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多于三十年, 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 报国务院批准施行。”从开放档案内容的角度来看, 《档案法》规定中国开放档案的范围太窄, 主要限于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档案法》在第20条也规定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需要, 可以按照有关规定, 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以及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档案。”但是, 这条规定没有明确公民可以利用档案的种类。其次, 档案利用的规定不利于知情权的实现。《档案法》规定, “档案馆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 并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 简化手续, 提供方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 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尽管《档案法》中已经规定公民持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但是个人档案是否属于开放范围并没有明确规定。

《档案法》对隐私权保护的不足为:首先,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容易泄漏隐私。其次, 信息服务的程序要求也会暴露隐私。数字档案馆要求用户在接受服务之前, 提供若干个人信息, 如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职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这些都有可能侵犯用户对其个人隐私信息的隐瞒权与支配权。最后, 技术软件安全性会成为隐患。

四、修改《档案法》实现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在保护公民的知情权方面, 针对档案开放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 可将《档案法》第19条改为, “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商业机密、重大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以及受其他法律保护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多于三十年, 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 报国务院批准后立即公布。”针对可开放档案期限时效性较差的问题, 可将《档案法》第19条改为, “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可以少于三十年;但其中有即时利用效果且不危害国家、社会、他人利益的档案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针对除国家档案馆以外的其他档案机构对档案开放内容不明确存在的问题, 可以在《档案法》第19条补充一些内容,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保存的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 除涉及社会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等不宜开放的档案外, 均应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向社会开放。”针对公民对个人档案利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可将《档案法》第19条中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 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 可以利用本人的人事档案及已经开放的档案。”

在保护隐私权方面, 首先要完善数字档案馆隐私权的立法问题, 明确网络隐私权的概念、范围和法律地位;制定保护隐私权的专门法律, 以实现对网络环境中隐私权的专门保护;完善其他与公民隐私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立法机关应当注意增加法律法规的技术性, 与高科技的网络技术相接轨。其次, 明确隐私权保护的原则。明确规定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要延期开放, 隐私部分的档案限制利用或不提供利用。另外, 还需要出台具体的、详尽的、可供操作的含有隐私的档案的开放利用期限表, 明确规定个人档案信息的使用权限和保存期限。最后, 规范档案隐私权的范围与内容。包括档案隐私的保密权[1]。

总之, 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与知情权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中, 都存在一定的冲突, 我们应该通过修改《档案法》实现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张桂霞.从隐私权、知情权角度考察档案法的修改与完善[J].兰台世界:下半月, 2008, (8) :28.

[2]郑锦霞.浅析档案开放与利用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及平衡[J].档案与建设, 2007, (3) :12.

上一篇:基本建设单位下一篇:局域网无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