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2024-09-22

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共10篇)

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篇1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的含义、特征、作用;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过程与方法: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漫画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的含义、特征、作用;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二、教学重点: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的含义、特征、作用

教学难点: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案例解答:“我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现因我的一些客户拖欠公司的货款,公司向我提出由我负责收取这些欠款并每月扣发我30%的工资直至欠款收足为止。请问公司的做法合理吗?”

四、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板书)

1、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

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根据是否有劳动能力,可以分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和无劳动能力的人,那么,无劳动能力的人包括哪些人?

2.我国的宪法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关于劳动问题做了怎样的规定?

3.我国通过的哪一部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更加明确的和具体的规定?

4.我国的公民作为劳动者关于劳动方面应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回答并归纳总结。)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我国的宪法确认其有劳动的权利,同时又规定其有劳动的义务。

1994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我国的劳动者就劳动方面,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者有接受技能培训和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现在,假定你是一个律师,有人向你咨询一个问题,你将如何回答?

“我今年4月与一家服务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其中规定了每月工资中包括医疗费、交通费、洗理费、副食补助;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坚持工作者,按照有关规定发加班费。我上岗后,发现这个单位既没有每周的休息日,也没有节假日,可是又没有给我发加班费。我不清楚(1)每月的工资中是否含有加班费?(2)我如果对合同条款有异议,应向哪个部门提出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归纳)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根据宪法的原则,我国劳动法亦有相应的规定,如“国家衽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证劳动者有休息的时间。如果用人单位处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人对仲裁结果如果不满意,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工人所在的单位如确实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侵害了工人的合法权益,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989年9月22日,由50名下岗职工组成的北京德外社区保安服务队正式成立。这些保安人员是西城公安公局德外派出所为拓宽就业渠道,在辖区企业的300名下岗职工中选拔、招聘的。这是原北京钻探工具厂职工赵加勤(右)和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职工李丹国在小区巡视。

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总结)

我国的法律保护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的权利。西城公安分局德外派出年年拓宽了岗职工的就业渠道,为国家分忧,为下岗职工解悉的做法是值得赞扬的。同时,他们的行为是自觉维护我国法律的行为,是正确的。

看图听材料并思考

“为鼓励下岗职工拓宽就业渠道,北京市自今年5月1日起衽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制度,凡在托管其间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下岗职工,可以享受一万元的`补助费。”

(学生讨论总结)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我国的法律确认其有劳动的权利,同时又规定其有劳动的义务。

提问:画面中的人物与监狱有何联系?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2.公民有依法法纳税的义务(板书)

请结合有关税收的知识,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材料一:“我一不经商,二不办企业,三不出书,四没拿房子出租,纳的哪门子税?”

(学生讨论总结)

我们都是纳税人。今年春天的《人民日报》上登了这么一则新闻;日前,沈阳的老百姓在购买“红梅”味素时,发现新包装上多了一行小字“国家的振兴,有您纳税的贡献,本产品含税2.95元。”我们每个人在买东西的时候,都给国家纳了税,我们都是纳税人。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税有:个人所得税、炒股的印花税、个体工商户的营业税、房产税、教育费附加等。

1)税收的定义

材料二;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1989年因偷税曾被税务机关行政处罚过的歌唱演员毛阿敏、又因1994至其间再度偷税,被税务机关立案查处,该案近日基本调查终结,毛阿敏偷税案水落石出,毛阿敏偷税27.11万元,税务机关对毛阿敏处以3倍的罚款。

(学生讨论总结)

2)税收的三个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国家对违反纳税法律责任的公民,规定了不同的制裁措施。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现代公民要养成自觉纳税的意识,不偷税,不漏税,不拖欠税款,纳税是光荣的,偷税是可耻的。

材料三;据《生活时报》报道,顾客在购买商品付款后,得到一张购物小票是件非常简单的事,而这张普普通通的购物小票,也能为国家创造上万元的税收。北京西单商场、蓝岛、城乡等商场使用的这种小票将传统的交给顾客保存的第三联改成了一张商品质量信誉卡,正面印有“商品质量信誉卡”的字样,反而则刊登产品广告,这种购物小票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广告企业的好评,也为广告公司带来了70多万元的收入,为国家上缴地方税4万余元,成为地方税收的一个新增长点。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必须自觉纳税。

(学生讨论总结)

3)税收的作用

《南方周末》报道;李发亮是云南省人,家里种了50棵石榴树,乡政府按照有关政策向农民征收石榴特产税,李发亮应缴纳税款75元。8月初,乡政府通知村民交钱,但是到了8月12日,村里大多数人都没有把钱交清。李发亮家的石榴还在树上长着,不能卖,稻子还不能收割,已经断了两三个月的口粮,合靠借粮糊口。8月12日,他对乡干部请求说:“不是我不交税,而是拿不出钱来,等我把石榴卖了,一定把75元的税款送到乡政府。”

但当日晚11时左右,以乡长等乡干部为首的40多人将李发亮一家包围起来,然后打李发亮一家人,将李发亮的儿子李兴伟在上海、北京等地好不容易治好的视网膜又给打脱落了;抢走他家的所有值钱的东西,说:“三日内不到乡政府交钱,将按税款的五倍罚款,并低价拍卖这些东西。”

请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小结:纳税公民的义务,税务机关依法收税是正确的。但是,税务机关在纳税人没有按时纳税的情况下,应该依照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上面乡长的做法是错误的,是违法犯罪行为。

公民的义务 教案 篇2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定义务的含义、法定义务中的基本义务及其内容,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

2、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讨论、启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明的活动”(教材上)

学生讨论:小明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些是法定义务?(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二、讲授新课

提问:义务来自哪些方面?什么是法定义务?(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由此可以说明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案例分析“小珊该不该纳税”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未成年人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光荣的。相反,如果违反税法不纳税,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那么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必须履行义务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一个人的一生要尽各种法定义务,那么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依法履行哪些义务?

案例分析“小龚的故事”(教材)学生谈感受,体现了什么美德?(道德高尚)

提问:什么是道德义务?它有何意义?(学生回答)学生阅读相关链接,了解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案例分析“单先生的故事”学生谈感受。

三、小结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篇3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下列选项中的哪一法定时间之内,将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A.3日

B.2日 C.4日 D.5日 2.我国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机关?()A.民政部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民政部门 B.公安部和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 C.司法部和县级以上的司法行政部门 D.民政部和省级以上的人大常委会 3.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下列哪一选项中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A.人民政府 B.上一级人民政府 C.人大常委会 D.公安机关 4.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的活动行使下列选项中的哪些权力?()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业务指导 5.迄今为止,我国现行宪法共经历了四次修订,其中,哪次修订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A.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B.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D.20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A.科学研究自由 B.出版自由 C.文艺创作自由 D.欣赏自由 7.非法拆阅邮件或窃听公民电话等通讯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公民下列选项中的哪项权利?()A.通信自由 B.隐私权 C.通讯秘密 D.人格权 8.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权利是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中政治自由的范畴?()A.批评建议权 B.宗教信仰自由 C.言论自由 D.平等权

10.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劳动的表述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劳动是公民谋生的手段 B.劳动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C.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劳动是公民致富的源泉 答案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我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9条规定,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二日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2.[答案] A [解析] 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6杀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3.[答案] A [解析] 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7条规定,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4.[答案] C [解析] 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7条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履行对社会团体违反本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社会团体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等职责。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5.[答案] D [解析]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第33条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条文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6.[答案] B [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因此,A项“科学研究自由”和 C项“文艺创作自由”均为宪法所明文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D项“欣赏自由”属于“其他文化活动”之列,也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而B项“出版自由”则属于宪法第35条所规定的政治自由,不属公民的文化权利。

7.[答案] C [解析]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与其他主体之间传递信息和信息不受国家非法限制的自由。通信秘密是指对公民的通信(包括信件、电报、电传、电话等各种信息传递方式),他人不得非法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隐匿或毁弃信件、电报等行为是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拆阅邮件或窃听公民的电话等通讯内容则是侵犯公民的通信秘密。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8.[答案] C [解析]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包括言沦、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而其他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权利和自由如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宗教信仰等不属于政治范畴,而与政治权利并列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此外,我国《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为剥夺下列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篇4

本课是初二思想政治法律常识教材的最后一课,具有学科思想教育的总结和落脚点的性质。从思想教育来说,本课具有重要的地位,落实到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上。从知识结构来看,上下册教材分别从法律的作用,国家与法律,公民与法律等不同侧面,以宪法为轴心,阐述了有关的法律知识,本课则以宪法为中心和依据,综合讲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既是对前15课的总结,又是对其的深化。

2、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

识记――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公民权利平等性的表现;我国公民权利广泛性的表现;我国公民权利真实性的表现。

理解――列举实例,表明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联系实际,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权利。

运用――结合身边的实例,对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进行讨论,分析和判断,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2)能力目标

提高判断分析能力。即判断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分析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真实性。

提高划清界限的能力。即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行使权利。

(3)觉悟目标

学习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学习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增强权利观念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逐步养成依法办事,依法律己,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行为习惯。

3、教学重点

(1)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

(2)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

4、教学难点

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

依据:由于初中生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法制观念的缺乏、淡薄,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常发生,同时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不懂得依法维护,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采取忍声吞声或采取非法报复等手段,都是错误的。因此,教育青少年学生要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二、说方法

1、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讲解中要注意精讲,多设置富有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为此,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具体事例法。除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事例外,还应多举一些影响比较重大的典型案例。如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等受贿腐败案件,既说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体现了党的国家坚决打击腐败现象的决心,要求青少年学生要坚决同腐败行为作斗争。

(2)讨论法。在上述具体事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两个典型事例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对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这些案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件处理说明了什么观点?并可以要求学生也举一两个有关的案例。

(3)比较法。如在讲述“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时,可以例举一个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对受到不法侵害时,逆来顺受、忍气吞声、非法报复、依法维护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理解要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才是正确的行为。

(4)充分利用幻灯、录像机等教学设备和仪器,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教学节奏。

2、说学法

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识记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并能做到理解。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和原理,来分析有关的案例,并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做到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同各种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

三、说程序

导入新课(5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回忆一下这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总结。可以引导学生看教材目录并进行提问:“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基本权利。”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总结,并用幻灯片显示出来。并点出在了解这些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分析:我国公民享有的合法权利有哪些特点?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新课讲解(30分钟)

(一)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

应当点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行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

1、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117――118页中的事例,教师可以用幻灯片再例举有关陈希同、胡长清、成克杰的典型案例材料,要求学生思考,并加以提问“这些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以上的案例中,有高级领导干部,有犯罪的“克星”,他们违法谋取权利,想得到个人的特权和好处,同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平等性。引出:

公民权利的平等性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表现: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平等地承担法定义务;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强调:在我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论职位多高、功劳多大,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试一试”小栏目进行课外讨论。

2、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第十三课中关于“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一目(教材第65――66页),点明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权利的主体,这反映出我国公民权利主体的广泛性。

享受权利的范围极其广泛。我国公民在经济、政治、人身、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享有权利和自由。可以用幻灯片显示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所享有的公民权利。同时,请学生指出哪些是公民的政治、法律、人身、文化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3、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9页的有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国家的哪些法律确认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公民享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哪些保障?并进行提问。

教师归纳:说明正是由于有法律的规定和保障,有选举制度的具体规定来落实,并且有物质的保障,所以才能使公民真正有效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然后可以用幻灯片显示有关资本主义选举制度中的有关资料和竞选费用,对比说明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和真实性。

然后对照课文中真实性两个方面的表现,学生就会比较清楚地明白这两个观点。

小结:通过对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平等性、广泛性、真实性的特点的讨论,分析和学习,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而且还真实可靠,这充分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为我国的法律制度、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了解了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呢?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公民不能正确把握,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

课本第120――122页共有五个案例和一个资料,可以将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析一个案例。然后讨论,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在发言时要求先简述案情,再分析案例,后论述公民如何行使权利。一个组的代表发言,其他组的同学评分,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归纳案例并说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

2、不得超越合法权利和范围。

3、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

4、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总之,我们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不得滥用权利和自由,而应依照法律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各项自由。

课堂练习:(5分钟)

1、如何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2、为什么说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

3、作为公民,应当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明确了作为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作为公民要做到知法、守法、护法。我们了解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是知法,而能够依法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正是守法、护法的表现。

课外练习:(用幻灯显示)

某青年工人朱某,经常在深夜放音乐,吵得邻居刘华等无法休息。有天夜里,刘华向朱某提出意见,而朱某认为听音乐是他的权利,不但不听劝阻,而且在争执中反而把刘华打伤。此后,刘华只好忍气吞声。刘华的弟弟刘刚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伙同两位朋友闯进朱家将朱某狠狠揍了一顿。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事件中朱某、刘华及刘刚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这一件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加以分析。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篇5

第一节

李海霞

2015 11 25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权威;

2.了解公民的八项基本权利和六项基本义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现象; 3.理解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二、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三、教法引导:小组讨论、案例研讨、讲授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看材料,思考问题:

1、物权法高调保护合法私产说明了什么?(小结过渡到新课)

2、杨武和妻子吴苹杨武和妻子吴苹不是来清理房子迎接大限到来后的拆迁,往屋里搬些液化气钢瓶、桶装水、炒锅、床板等生活用品,这样子,是准备与小楼共存亡,抵制法院的强制拆迁。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3、你认为开发商、房管局、法院、杨武夫妇怎么做才是最和谐的?

(二)新课教学

一、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提问: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多媒体显示宪法的根本内容)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本权利和义务——八项权利和六项义务 [教师点拨] 板书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展示材料]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体育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学生思考]:《义务教育法》、《刑法》、《体育法》等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点拨]:普通法律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板书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设问质疑]:通过对比,此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略)

[教师点拨]:说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板书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过渡:当然,宪法不可能把公民的一切权利全都规定下来,只是规定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那么宪法规定的是公民的哪些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呢?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板书)[学生活动]: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并举例说明(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比一比哪组同学举的例子又快又多又准。然后(教师多媒体显示)公民的八项基本权利和六项基本义务。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板书)

师:从以上⑴---⑿例子中可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什么特点?

生:(略)

1、公民权利和自由广泛性、现实性(真实性)(板书)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广泛性

表现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是广泛的。它包括了公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表现在,享受到这些权利和自由的公民是广泛的。例如,以能够享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来说,选民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以上。真实性

表现在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师联系导入时《史上最牛的钉子户》,然后举例。例如,为了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宪法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也有辱骂他人,不听劝阻,处十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的规定,这样就把宪法的保障进一步具体化了。同时,我国还从物质上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例如,为了确保劳动者的休息权,国家规定了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并根据实际条件与可能,在各地建立了许多疗养院、休养所,来保障和增进职工的健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广泛而真实的。这些权利和自由是我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

再看案例:(多媒体显示)

师:不知你们看了之后有何感想?它说明了什么? 生:(略)师点拨:(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说明不论是谁,只要犯了法,都要受到法律制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权利义务的平等性和一致性(板书)

师:平等性包括哪些内容?

生思考回答后师多媒体显示:

第一,任何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第二,任何公民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六、当堂训练

同步68、69页

七、板书设计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四、行使权力

履行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教学反思 篇6

这节课的导入从“未成年人是否需要纳税”疑问入手,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课堂的开头气氛好。由于选取的这个素材贴近学生的未成年人身份,所以能够迅速引起关注。这说明,政治课教学中,素材的选取非常重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主次分明。

本课的内容由四大主要义务和其他多个生活义务构成,对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三、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学生更容易理解。

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同时拓展学生自己的思维,“你知道哪些例子是……”,然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总结概括出理论知识,最后再回归生活。在这之中,纠正学生的一些有偏差的认识,鼓励表扬深刻正确的认识,课堂效果更好。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导学案 篇7

主备卜广庭审核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2.感受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懂得尊重对他人的权利。

【自主学习】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以什么形式规定的?

国家以和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什么是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和法律规定公民的某种。

3.什么是公民的义务?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

4.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5.公民基本权利主要有哪几类?6.我国公民要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答:答:

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或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有的权利就是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每个公民既是又是义务的承担者。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

2.权利和与义务是、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确保的实现。

3.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三、积极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1.公民为什么要积极维护权利?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提供。

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公民正确行使权利要做到:

(1)不得损害的合法权利和自由,(2)不得损害、、的利益,(3)要以。

3.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履行义务?义务体现对的要求和公民对、的责任。要真正履行义务,就必须。

4.怎样自觉履行义务?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

法律;

法律;

法律。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

()

A.人身自由权B.宗教信仰自由C.言论自由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2012年新学期学习了权利义务的关系后,八(5)班的同学根据自己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我们班级中,有的同学不愿意值日或值日不认真,只想享受权利而不愿意履行义务,有的想多享受权利而少履行义务。对这一现象,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有()

A.这部分同学不珍惜自己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B.他们没有认识到履行义务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C.他们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D.他们没有认识到权利对自己的益处

3.在我国,公民不仅享有广泛的权利,还要积极履行法定的义务。下列属于公民法定义务的()

A.梁山在外资企业任经理,年薪20万人民币,他自觉到当地的税局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B.在网络上聊天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C.在公交车上,小明主动给残疾人让座位

D.中学生小亮主动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学习用品寄给四川灾区的小朋友

4.2010年1月6日是,张某在学校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政治情报,遂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张某履行了的义务。()

A.维护国家安全B.维护国家团结C.维护国家统一D.维护国家荣誉

5.下列选项属于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

①某教师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 ②某村李某夫妇,几十年如一日,赡养扶助年老父母,被乡邻传为美谈③李某响应政府号召,应征入伍④街道王大妈自幼受家庭教育,天天吃斋念佛,并劝亲邻做好事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②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③宪法是确认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书

④公民基本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③

7.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说明()

①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③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④我国不允许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特殊公民存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④

8.现在加入“手机一族”的中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同学上课时发短信、打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老师严厉批评。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看这一问题,正确的认识是()

①学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统一

②学生应放弃通信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学生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就要放弃自己的人身权利

④学生在享受通信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③

二、能力提升(综合探究题)

【中考题目】12.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和老师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和尊重。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以下情景或观念闪现:

情景:八年级小凡对同学说:“我们现在就是应该享受父母的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

(1)行为思考: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凡的观点进行评析。(4分)

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篇8

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道德与法制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上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此课比较成功,但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

一、对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认识到位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和知道我是中国公民之后,学习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在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做一个自觉履行义务的公民。为后面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突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有方法。

通过文本学习、教师讲解和自主学习等方式,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图片视频的导入加强了学生理解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为了上好本节内容,完成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理解。

教学过程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园

(一、二、三)——小结。

四、设计意图明确

本设计的意图,通过学习自读文本、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理解,明白公民应自觉履行义务的法律要求和自觉意识。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五、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本课不足之处:1.学生课前准备不足,交流学习不活跃。2.引导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生回答问题不够顺畅,答所非问。3.活动时间短,学生思考不充分。

改进措施

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篇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规定的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被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A.宪法 B.刑法 C.教育法 D.民法

2、下列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①受教育权 ②劳动权 A.①③⑤ ③选举权

④被选举权 ⑤休息权

D.③④⑥

⑥言论自由

B.②④⑥

C.③④⑤

3、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②维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单位规章制度 ④接受教育,参加工作 ⑤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⑥批评.建议.申述.控告.检举.取得赔偿 ⑦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 C.②⑤⑦ D.③④⑥⑦

4、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符合这一说法的有()

A.我是个学生,好不容易得到稿费,不用纳税 B.父母管吃住,我上不上学听父母的 C.只有无义务的权利,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

5、只想享受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而少履行义务,这种观点错在()A.没有看到权利对自己的益处 B.未认识履行义务要付出艰辛 C.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不珍惜自己享有的法定权利

6、某公司职工因对领导不满,在网上发布信息造谣诽谤,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公民的行为 B.网络是虚拟世界,网络自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C.公民上网应遵纪守法,不能滥用网络论坛的自由 D.公民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7、“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知()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确认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8、王某在一公共汽车上漫骂对方,其他乘客指出他的语言应该文明一些,他认为这是他的言论自由,别人管不着。这告诉我们()A.言论自由不可侵犯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也不得损害社会的利益

C.人还是厉害一点不吃亏 D.王某用法律维护了自己的言论自由,可见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用心

爱心

专心

9、公民忠实履行义务,也就是要做到()

①既要履行法定义务,又要履行道德义务 ②积极做法律鼓励做的 ③必须做法律要求做的 ④坚决不做法律禁止做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以下言行中,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原创题)

A.“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又该交税了。”“让我想想怎样少交点税。” C.“征兵工作又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D.“妈,开学得交一些杂费了。”“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A.公民的人身自由 B.依法纳税 C.遵守公共秩序 D.维护祖国统一

2、下列权利中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的有()A.劳动权 B.选举权 C.受教育权 D.继承权

3、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A.想要就要,想不要就不要 B.依法享有权利 C.依法行使权利 D.尊重他人的权利

4、“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体现了()A.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B.法律所鼓励的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C.法律要求做的想做就做

D.要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5、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下列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有()A.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C.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D.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三、材料题(共30分)

丁某和方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丁某的卫生间从去年起就漏水,楼下方某常上去找丁某:“请你们家找人把卫生间修一修吧!”可丁某却说:“这不关我们家的事,请你不要来打扰!”僵持了很久,楼下方某自己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丁某换上,可丁某就是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家的卫生间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

(1)丁某的做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6分)(2)请你给楼下的方某出个主意,以解决他遇到的麻烦。(6分)(3)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8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5.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A

2、D

3、B

4、D

5、C

6、B

7、C

8、B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BCD

2、AC

3、BCD

4、AD

5、ABCD

三、材料题(共30分)

(1)不正确。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2)方某应先与丁某协商,若协商不成,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到法院去起诉邻居丁某。

(3)我们应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同时还要珍惜人们享有的各项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用心

爱心

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篇10

教学内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有“纳税人”意识。基本要求:识记: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理解:

1、举例说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从增加财政收入的渠道和调节经济的杠杆两个方面说明税收的作用。

运用: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公民应依法纳税。教学过程:

税收宣传月标语口号

1.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2.依法治税,服务民生 3.为国聚财,改善民生 4.情系民生,关注税收 5.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 6.聚财为国,执法为民 7.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依法诚信纳税,共享祖国繁荣 9.依法诚信纳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0.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1.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2.依法纳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13.依法诚信纳税,是最好的信用证明 14.税收连着你我他,富民强国靠大家 15.规范税收执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16.主动索要发票,维护自身权益

2008年4月 思考:这些税收宣传口号都几乎提到要依法诚信纳税的问题,那么到底哪些人要纳税?都纳些什么税?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忆一忆:什么是企业法人?它是否是纳税人?是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1)纳税人的基本含义: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理 解

①纳税人作为交纳税款的主体,按其性质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②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不同税种有不同纳税人。2.我国的主要税种(1)增值税

①含义: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②征税对象和纳税人。增值额: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③增值税的记税方法 ④按增值额征税的意义(2)营业税

①含义: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②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营业额(销售额)。是在我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销售不动产以及转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③它的计税方法

④征收营业税的作用: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调节经济。(3)消费税

①含义: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②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消费品和消费行为。是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的《2008年全国税收工作要点》透露,中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

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房地产税等多项税制政策调整;今年将改革资源税制度,并通过税收政策来抑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此外,还将修正汽油、柴油和卷烟行业的消费税管理办法。

今年9月1日起汽车消费税政策将调整,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③征收消费税的作用:一是,合理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们的健康、危害社会秩序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作用。二是,间接调节收入分配;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4)企业所得税

①含义: 是对中国境内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纳税人的纯收益(利润)。是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和组织。

③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作用:第一,它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第二,国家参与企业分配,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5)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②征税对象、范围和纳税人 ③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3.我国的税收制度

税种和每一税种的具体规定,共同构成我国的税收制度。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自觉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有偷税行为的人,不仅是违法的人,更是缺乏责任心、不讲道德的人。

(2)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

(3)纳税人在依法纳税的同时,还应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1.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A.提高增值税率 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C.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 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 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这一政策调整将()① 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 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③ 提高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 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1 600元/月提高到至2000元/月。这一调整既体现重点照顾中低收入者,也统筹兼顾财政承受能力。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上述材料,可看出国家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体现了()

A.效率优先原则

B.公平优先原则 C.协调生产与生活 D.以调国家利益与个人

4.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测算,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2000元,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将由50%左右降为30%左右。这样的结果必然是()

上一篇:心灵震撼作文600字下一篇:欣赏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