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精选10篇)
档案保护 篇1
【摘 要】档案室是单位档案工作的主体,大部分档案一般在本单位档案室长年保存,如果保管不当,将会直接影响档案的保管寿命,一旦查阅将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企业的技术管理。
因此,做好档案室的档案保护工作,对于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档案保护;归档;日常利用
一、严控接收进库的归档档案质量
1.事前控制
要提高档案室接收进库的归档档案质量,档案人员须进行事前控制,提前介入,从源头抓起。
其一,要加强文件形成部门的档案保护意识,建议其用纸质优良的无酸纸为书写载体,并选择无污损、字迹材料为耐久性的原件作为归档文件;其二,对需入库的档案质量要进行监督和检查,避免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档案进入库房;其三,要建立健全归档制度,对于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保持其完整性,尽量避免后序的插卷补卷,以减轻档案的机械磨损。
2.消毒杀虫
在档案入库前进行消毒、除尘、杀虫,是预防虫害、霉菌污染的档案进入库房的有效防范措施。
消毒杀虫可以采用消毒柜消毒或是物理冷冻方法,档案在消毒杀虫后方能入库上架,以便杜绝虫害和霉菌对载体的侵袭。
这样,在保护了档案安全的同时,也降低了档案管理成本。
当然,档案室的日常清洁工作也尤为重要,可以杜绝霉菌和虫害的产生。
3.技术处理
档案制成材料的性质是决定档案寿命的内因,决定了档案制成材料在保存、使用过程中抵抗理化损害作用和保持原有理化性能的能力。
由于档案是人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因此,有些是不符合归档要求的,需进行技术处理。
例如,对于用铅笔、圆珠笔等不耐久性的字迹材料形成的档案,要进行复印后连同复印件一同归档;对于热敏传真纸的传真文件,需以复印件归档;对字迹不清的文件要抄正注明;对已经破损的文件要进行裱糊。
至于订书钉、曲别针等易锈物应去除后方可归档。
二、做好档案库房的安全保护
1.配备保管措施
档案寿命的长短与档案收藏环境及保护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尽管由于环境和人为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总是朝着逐渐损毁的方向发展。
但完备的保护设施特别是档案库房,却能在延长档案保管寿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保护档案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档案库房要尽可能独立设置,对于条件确实不允许的,可用隔断墙隔开来处理。
档案库房要保证门窗坚固、密闭性能好,以防止高温、高湿对库房的侵入,有条件的可配备空调机、去湿机等硬件设备。
对于磁性介质的档案,要远离磁场,单独放置,有条件的单位应独立设库,购置防磁柜。
2.控制库房温、湿度
在影响档案寿命的众多因素中,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高温、高湿的环境,特别适合霉菌和虫害的生长繁殖,因此,控制库房温、湿度是防虫防霉的有效措施。
国家规定保存纸质档案的标准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只要将温、湿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人为造成一个不适合霉菌和虫害生长的环境,就可以起到保护档案的效果。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安装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库房的温、湿度,而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可以采用密闭和通风的办法来调节库内的温、湿度。
浙江是个高温季节温度高,年降雨量大,而且有潮湿的梅雨季节的地区,因此,密闭显得尤为重要。
库房密闭的重点是门窗,窗户最好设为双层,如果门窗过大,缝隙过多,可以在边沿嵌以绒布条、毛毡条,铁门、铁窗可以嵌橡皮条,为防止人员进出库房时潮湿空气的侵入,可以在门口增设门帘。
对于一些很珍贵的档案,可以在温湿度适合的条件下,装入密闭柜中,并用胶布严密地将缝隙封起来。
通风则要以当时当地的风力、风向作为参考,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3.防光、防有害生物
光线会使档案发生氧化,因此,库房应少窗,且要用质地厚密的窗帘遮挡,以防止强光射入。
紫外线对档案的破坏力很大,库房和阅览室的人工照明应接近天然光色温,灯具应有防紫外线措施。
对于不具备恒温、恒湿条件的库房,须按规定放置防霉防虫药,并定期更换。
每年对库内档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被霉菌和虫害侵袭的,要及时作灭菌杀虫处理,以免对其它档案造成影响。
三、注意档案的日常利用
对于档案室,档案利用是一项常规工作。
但一些利用者往往缺乏档案保护意识和基本常识,使档案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为降低人为因素对档案的损毁,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保障对档案的安全保护:一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利用者利用前进行明示,对造成损毁的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二是利用现代化设备,向利用者提供机检、缩微或复制件利用;三是编制多种检索工具,提高档案的查找效率;四是加强编研工作,编辑大事记、专题性文件汇编、基础数字汇集等编研材料,以备查用。
档案室的档案保护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又艰巨的任务,档案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并因地制宜,采取一切可以使用并行之有效的办法,使档案得到妥善的保护。
档案工作是一项横贯百业的重要的基础工作。
新的时代赋予档案工作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档案工作揭示了新的发展课题,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档案工作只有惟新是图,奋发有为,才能不辱使命,建功立业,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
档案保护 篇2
1 人事档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档案的静态性, 即只有在查阅时才会让人觉得档案的重要性, 平时绝大多数时间, 档案会让人觉得可有可无。因此, 在我国的各级政府机关中普遍存在着轻视档案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人们的普遍认识还停留在档案就是保管资料, 档案不能创造利润, 档案只要放在那里就不用管了, 甚至没有必要由专人去管理它们。这种轻视档案管理的落后、传统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1.2 人事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
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另一个弊病是交接过程中的交接手续不够严密,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中好多单位的档案管理都没有专门的人才。因此在人员变动、调离本单位时, 档案的交接手续极不严密。
1.3 管理力量薄弱, 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中的绝大多数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都不是经过专业培训或档案管理专业毕业, 因而这些工作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质、档案的归档要求、档案的查阅要求、档案的装订等业务方面没有专业的素养, 档案的管理意识极为淡漠。同时还普遍存在着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 更导致这些人员对档案工作的忽略。这就更加重了档案管理的问题, 该归档的不归档、已归档的存在真实准确性问题、某些存档资料并不能真实反映该档案本人的现实情况、甚至档案资料不完整, 极个别还存在着档案内容遗失等问题。
1.4 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
(1) 档案管理人员对于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使得本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不能及时补充、完善与更新。 (2) 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兼管, 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由于受专业水平和工作时间的限制, 档案管理人员从不主动地学习并且也不能及时地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
1.5 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只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行了, 档案可有可无。对个人档案采取忽视的态度, 有些人连自己的人事档案在哪里都不清楚, 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的档案不应在本人所属的单位, 而由本人保管;有些应该归档的材料不能及时交档案管理人员存档。
1.6 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在档案管理手段上, 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 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仍采用手工查找。档案的存储依旧使用古老的铁皮柜, 占地面积大, 使用空间也不能完全合理应用。
2 人事档案管理对策及思考
人事档案是对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实际等内容的真实记载和反映, 所以, 只有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 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 才能更好地为党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工作参考, 为人民服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就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及对策。
2.1 严格按程序交接。
人事档案交接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 应按程序办理。档案交接手续:一是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做到账务相符;二是对借出的档案要及时催还, 整理好借据, 并在借据上注明原因及催还情况;三是对未整理的零散文件材料要分类存放、清理排序后及时归档。
2.2 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严格档案管理程序。
强化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 完善档案管理硬件设备, 增加档案库房, 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 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与工资福利、职称评聘等个人利益息息相关, 因此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工作主动性, 从根本上确保人事档案材料准确完备、及时归档。
2.3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 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 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 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 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 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
2.4 建章立制, 有章可循, 规范操作。
积极主动做好档案收集工作, 做到制度上墙, 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建立职工借阅档案登记簿, 职工档案转入、转出登记簿, 职工档案材料转入、转出登记簿, 档案材料移交表等。对由于历史原因, 确实收集不到的档案材料, 要查明原因, 登记说明, 为以后的查找工作提供方便。因此, 我们在收集档案资料时要做到口勤、手勤、脚勤, 及时追补和补充新的资料, 真正起到人事档案的依据作用。
2.5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对收集的材料要认真核实, 把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人事档案, 把好质量关。在档案鉴别过程中, 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档案真实完整, 充分认识到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 创新工作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业务素质。在鉴别过程中, 能明辨是非, 坚决把那些虚假的资料拒之门外, 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2.6 提高人民群众对档案材料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利用多种渠道向群众宣传有关人事档案的管理知识, 使其认识到, 人事档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对本人今后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加强对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做到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管等各个环节科学规范。三是加强收集工作, 及时补充档案缺失材料, 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2.7 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 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存储、检索, 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 已经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尽快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 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
3 结论
现代社会正在跨入“信息时代”, 网络技术的广泛利用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归档、保管与利用, 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为了适应电子档案工作需要和档案事业发展, 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着眼点要高, 立足点要实, 要符合本单位的客观实际, 顺应其规律, 加强科学管理, 确保电子档案能够安全可靠地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 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且具有历史性保存价值的文件。档案管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从浩如烟海的档案库中检索、调阅到他们所需的档案。
浅谈档案室的档案保护工作 篇3
【关键词】档案保护;归档;日常利用
一、严控接收进库的归档档案质量
1.事前控制
要提高档案室接收进库的归档档案质量,档案人员须进行事前控制,提前介入,从源头抓起。其一,要加强文件形成部门的档案保护意识,建议其用纸质优良的无酸纸为书写载体,并选择无污损、字迹材料为耐久性的原件作为归档文件;其二,对需入库的档案质量要进行监督和检查,避免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档案进入库房;其三,要建立健全归档制度,对于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保持其完整性,尽量避免后序的插卷补卷,以减轻档案的机械磨损。
2.消毒杀虫
在档案入库前进行消毒、除尘、杀虫,是预防虫害、霉菌污染的档案进入库房的有效防范措施。消毒杀虫可以采用消毒柜消毒或是物理冷冻方法,档案在消毒杀虫后方能入库上架,以便杜绝虫害和霉菌对载体的侵袭。这样,在保护了档案安全的同时,也降低了档案管理成本。当然,档案室的日常清洁工作也尤为重要,可以杜绝霉菌和虫害的产生。
3.技术处理
档案制成材料的性质是决定档案寿命的内因,决定了档案制成材料在保存、使用过程中抵抗理化损害作用和保持原有理化性能的能力。由于档案是人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因此,有些是不符合归档要求的,需进行技术处理。例如,对于用铅笔、圆珠笔等不耐久性的字迹材料形成的档案,要进行复印后连同复印件一同归档;对于热敏传真纸的传真文件,需以复印件归档;对字迹不清的文件要抄正注明;对已经破损的文件要进行裱糊。至于订书钉、曲别针等易锈物应去除后方可归档。
二、做好档案库房的安全保护
1.配备保管措施
档案寿命的长短与档案收藏环境及保护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尽管由于环境和人为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总是朝着逐渐损毁的方向发展。但完备的保护设施特别是档案库房,却能在延长档案保管寿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保护档案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档案库房要尽可能独立设置,对于条件确实不允许的,可用隔断墙隔开来处理。档案库房要保证门窗坚固、密闭性能好,以防止高温、高湿对库房的侵入,有条件的可配备空调机、去湿机等硬件设备。对于磁性介质的档案,要远离磁场,单独放置,有条件的单位应独立设库,购置防磁柜。
2.控制库房温、湿度
在影响档案寿命的众多因素中,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高温、高湿的环境,特别适合霉菌和虫害的生长繁殖,因此,控制库房温、湿度是防虫防霉的有效措施。国家规定保存纸质档案的标准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只要将温、湿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人为造成一个不适合霉菌和虫害生长的环境,就可以起到保护档案的效果。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安装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库房的温、湿度,而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可以采用密闭和通风的办法来调节库内的温、湿度。浙江是个高温季节温度高,年降雨量大,而且有潮湿的梅雨季节的地区,因此,密闭显得尤为重要。库房密闭的重点是门窗,窗户最好設为双层,如果门窗过大,缝隙过多,可以在边沿嵌以绒布条、毛毡条,铁门、铁窗可以嵌橡皮条,为防止人员进出库房时潮湿空气的侵入,可以在门口增设门帘。对于一些很珍贵的档案,可以在温湿度适合的条件下,装入密闭柜中,并用胶布严密地将缝隙封起来。通风则要以当时当地的风力、风向作为参考,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3.防光、防有害生物
光线会使档案发生氧化,因此,库房应少窗,且要用质地厚密的窗帘遮挡,以防止强光射入。紫外线对档案的破坏力很大,库房和阅览室的人工照明应接近天然光色温,灯具应有防紫外线措施。对于不具备恒温、恒湿条件的库房,须按规定放置防霉防虫药,并定期更换。每年对库内档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被霉菌和虫害侵袭的,要及时作灭菌杀虫处理,以免对其它档案造成影响。
三、注意档案的日常利用
对于档案室,档案利用是一项常规工作。但一些利用者往往缺乏档案保护意识和基本常识,使档案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降低人为因素对档案的损毁,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保障对档案的安全保护:一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利用者利用前进行明示,对造成损毁的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二是利用现代化设备,向利用者提供机检、缩微或复制件利用;三是编制多种检索工具,提高档案的查找效率;四是加强编研工作,编辑大事记、专题性文件汇编、基础数字汇集等编研材料,以备查用。
档案室的档案保护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又艰巨的任务,档案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并因地制宜,采取一切可以使用并行之有效的办法,使档案得到妥善的保护。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篇4
2009年05月21日
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档案中,国家重点档案有1200万卷。这些重点档案时间跨度长达近1300余年,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档案形成年代久远、载体形态各异、保护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种种原因,一些国家重点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现象。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并使之传承后世,是各级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数量不断增加。党和国家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央财政开始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投入从过去的每年4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十五”期间又增加到每年1200万元。“九五”、“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补助费达7800万元,地方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与此大体相当。这些经费使694万卷国家重点档案得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占应抢救档案总数的57.8%。进入“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经费投入达到每年9000万元,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现有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任务。此外,一些地方的档案部门也争取到一些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区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如,四川省财政2004年、2005年两次拨专款540万元用于清代巴县档案的抢救。陕西省从199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内蒙古自治区从2001年开始,每年拨专款90万元用于档案抢救、100万元用于档案保护。吉林省专门成立了以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领导小组,“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档案抢救费,档案保护费明确为1.5元/卷等。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不断规范。为明确全国重点档案的范围、标准,以及重点档案抢救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推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早在1987年,国家档案局、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随着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发展,财政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抢救经费数量的不断增加,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对《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这对于推进全国重点档案抢救工作,规范和加强对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新形势,促进“十一五”期间档案事业的发展,经财政部批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得以设立。随后,财政部会同国家档案局在原《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经与财政部教科文司多次讨论、修改后,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征求意见。国家档案局和财政部还共同组织召开了部分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档案部门和财政部门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2006年6月正式下发了《国家重点档
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该《办法》将过去的“全国重点档案”改为“国家重点档案”,这不只是名称、名词上的变化,而是工作思路的变革;在《办法》中还体现了“绩效考评”、“以奖代补”等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原则要求;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的内涵、范围,抢救和保护费的支出等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从“抢救”到“抢救和保护”虽然仅仅几字之差,却体现出工作方向和工作内涵的巨大变化。这一《办法》的出台,将使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加规范有序的进行。
一些地方档案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也出台了本地区加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具体措施。如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山西省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山东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河南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云南省专门成立了档案抢救中心,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对本地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又提出了具体要求等等。
三是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抢救是保护档案的手段之一,把已抢救的档案保护好并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根本目的。各级档案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在组织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尝试加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的创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国家档案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国家重点档案在抢救补助费中优先支持。二是在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建立特藏室。特藏室建设从2001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提出到2004年正式推广以来,全国部分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一些馆藏量大,国家重点档案多的市级档案馆也做了尝试,他们对入选《中国档案遗产名录》和特藏室的国家重点档案实施了特殊的保管条件,并制作仿真复制件代替原件对外提供利用。三是加大档案馆馆舍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力度,增加必要的档案保护设施、设备,这是改善档案保护条件,避免边抢救,边破损的现象发生的根本所在。
四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申报和审核工作不断细化。项目申请采取逐级申报的制度。按照《办法》的规定,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作为申报单位,填写《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申报书》,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逐级上报;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区所申报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并经省级财政部门同意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对各省项目推荐报送的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和筛选,提出初步意见送财政部,再由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委托有关方面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共同下达补助项目预算,以使项目评审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此外,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还共同组织研发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再次说明了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国家档案馆要以此为契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要求,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第一,切实提高对实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建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制度,加强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保护工作,是《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对于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更好地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档案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档案部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替未来着想的高度,认真做好本地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规划,按照濒危优先的原则,突出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重点;加强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上报项目的审
核力度;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好地方经费投入,加强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的管理,管好、用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第二,深刻领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2006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国家重点档案的范围、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内容、经费分配使用原则、申请中央财政补助经费的数额、《申报书》上报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时间及时向财政部、国家档案局报送相关材料。
第三,规范填写《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申报书》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项目名称科学、合理,持续项目应注明抢救或保护档案的数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数量统一以“卷”为计量单位,对以“件”为单位的国家重点档案按每十件折合为一卷计算;征集档案项目应有明确的线索和具体量化方案;未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不出现在《申报书》中;每个申报单位的抢救和保护项目以流水号顺序排列等。
档案保护 篇5
征集保护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我县积极申报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项目申请。自2007年底以来,我局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征集项目实施工作,现将项目实施情况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县现有国家重点档案的基本情况:
经我局前期的摸底调查统计,我县现有全国重点档案共计516卷件,其中清代档案59卷件,民国档案83卷件。主要内容有
(一)、清代史志、刑律案语及钱币等实物档案;
(二)、民国时期的寺院经文、土地契约、家谱、毕业证、委任状、教科书等;
(三)、西路红军在大通的健在老红军口述档案资料;
(四)、民间曲艺等传统文化和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
(五)、文革时期红卫兵袖章、毛主席像章、红宝书及实物档案等。
二、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征集工作的情况 我县高度重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征集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抢救意识,为落实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精心安排项目实施,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专项资金投入到位,保证了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成立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抓此项工作;二是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组织召开专题会议9次,并召开了档案征集专题会议,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共商档案征集大事。四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抢救工作技能。选派2名同志到省档案馆学习档案裱糊技术,懂得抢救方法,掌握抢救技巧;五是改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条件。购置了基础设施设备材料,订制了重点档案柜、底图柜、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六是对重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截止目前,已完成抢救国家重点档案204卷件,裱糊56张,扫描复制2900张。主要内容有:清代乾隆十二年间的《西宁府新志》、光绪三十四年间的《大清现行刑律案语》、民国时期的古币、纸币、证件、聘书、委任状、土地证;建国后的史料及文革期间的毛主席像章、实物等。采取的抢救方式有清理、整理、裱修、扫描复制、装盒加固、改善保管条件。
三、待抢救的国家重点档案情况
现待抢救的国家重点档案有明代兽医古籍、医学古籍、清代顺治十三年间的《御注孝经》、康德八年的《朱子格言》、《中庸》;民国时期的地契;文革时期的丝织伟人头像、毛主席像章等101卷件。其中,需有偿征集54件、鉴定25件、修裱5700张,主要抢救方式是对重点档案进行征集、鉴定和技术保护,进行整理、装盒、编目、复制、裱糊、修复、扫描、录入,提供复制件利用,并改善保管条件,最大限度的保护原件,延长档案寿命。
四、合理使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
为切实抓好我县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我县自2007年底,争取到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经费8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万元,共计10万元。我局十分珍惜这批重点档案抢救经费,在经费开支中,严格按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63号)文件精神,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让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利用。把经费绝大部分用于破损档案的清理、整理、修裱、仿真复制和购置装具、更换卷皮、订制卷盒、购置防磁柜、底图柜等改善保管条件上做到了专款专用。一方面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征集、宣传、调研及其他工作经费的开支。另一方面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中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档案柜等设施设备的购置,以及裱糊、复制、卷盒、人员培训、人员工资等费用的开支。具体开支详见附件一。
五、国家重点档案抢救所发挥的作用
修复抢救国家重点档案,使破损的重点档案恢复了本来面目,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维护了历史的真实面貌。这项工作的实施,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档案馆充分利用已修复的重点档案举办档案史料陈列展览,展览了部分清代、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文革时期的档案史料,照片、实物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参观者的好评。同时,为积极准备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文史资料展览活动提供了大量素材。所收集的历史实物档案(如刺绣、钱币、照片等)为研究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存在的问题:
1、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个别领导和档案人员对重点档案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缺乏保护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
2、对重点档案史料的征集力度不够。开展对散失在民间的明清时期档案、民间曲艺、舞蹈、美术、艺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征集工作力度不够。
3、征集抢救任务重资金缺。经调查,我县仍有大量寺院档案、口述档案需记录、整理、抢救,部分史志古籍破损严重,需张张进行裱糊。10万的专项资金,还远远不够工作所需。
4、还需进一步加大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在今后的重点档案抢救工作中精益求精。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力度,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增加投入,按质按量地完成目标任务。请国家局和省局一如既往地关怀支持大通,在资金补助方面给予倾斜。
大通县档案局
档案保护 篇6
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就是保护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信息的网络隐私权。网络隐私权虽然与传统的隐私权在保护重点上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仍存在共性。尽管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面临很多困难,但随着人们保护隐私权意识的增强,加之采取一定保护措施,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这些措施包括法律、行政、技术、道德伦理等方面。
一、法律保护措施
虽然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来越重视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正式的隐私权法,《档案法》也没有关于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明确规定。我国的现行法律是将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当中给予间接保护,具体内容体现在《宪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档案法》、《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等相关条款中。在尚未对网络隐私权单独立法的情况下,这些法规应能适用于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因为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虽然在保护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究其本质并无二致。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已经制定的有关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如英国的《数据保护法》、美国的《电子通信隐私法》、韩国的《隐私法》、欧洲联盟的《个人数据处理和自由流动中个体权利保护指令》等。但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开展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单独立法,完善档案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解决相关法律的兼容性和系统性问题。
二、行政管理措施
1.统一管理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首先,档案保管部门在收集档案资料时要明确收集的范围和原则,把好档案资料入口关。档案网站收集个人资料只限于法定职权范围,遵循“告知原则”,即应让当事人知道正在收集何种信息用于何种目的,不能无端扩大范围。其次,对于收集来的档案信息,既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要保证其安全与保密,防止含有隐私的档案信息未经许可而被扩散、更改,并保证有关隐私当事人行使其对信息的知悉与更正的权利。含有个人隐私档案的开放利用,除非是法律许可的使用,否则,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任意公开个人的信息。即使是合法的使用,管理部门也应当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查询和公开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
2.加强网络监管,保障档案信息传播途径安全。所谓网络监管就是国家运用行政、技术、法律等手段,对网络信息的输入、传播、处理等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禁止个人或组织非法收集、篡改、传播、利用他人的隐私数据。一是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机构。目前,许多国家设立了此类的专门机构,如美国的“电子隐私资讯中心”、中国香港的“个人隐私资料专员公署”。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们经常对有关网络进行跟踪调查,一旦发现网站没有按规则列出保护个人隐私的声明、没有很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就会对该网站发出警告,责令其限期整改。倘若网站被警告后仍违反有关规定,便对其进行惩处。二是合理使用网络监控技术。国家应对网络隐私信息的使用范围、场合,监控的对象,监控人员的职责、权利,侵害个人隐私信息等应承担的责任和处罚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既可防止这类技术和监控人员权利的滥用,又可打消个人用户和网站关于隐私信息保护成效的顾虑。三是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监督管理,规范网络经营商的行为。
三、技术保护措施
技术措施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传播的重要保证。采取技术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网络环境下含有个人隐私信息的数据安全。主要包括:一是数据加密技术:其目的是保护网络中传送的档案信息不被非法窃取,从而保证含有隐私的档案信息的安全。二是身份识别技术:身份认证是申请者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过程,通常是获得系统服务所必须的第一道关卡,防止未获授权的人截取或查阅含有个人隐私的档案资料。三是信息确认技术:通过严格限定信息的共享范围来达到防止档案信息被非法伪造、篡改的目的。四是访问控制技术:允许用户对其常用的档案信息库进行适当的访问,但限制他人随意删除、修改或拷贝档案文件。五是针对个人数据的管理:目前推出的有个人隐私偏好平台(P3P)、Cookies软件管工具、自动删除个人资料软件等,由用户自己保护个人资料的技术,用户学会使用这些技术,可以避免自己的隐私泄露。
四、道德伦理约束
1.档案管理人员的自律。在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最可能接触个人档案信息,因此必须坚持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杜绝不当收集、传播、使用个人数据等现象的发生。对于一些敏感的个人资料,如出身、种族、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犯罪记录等,只有经过批准的档案人员才能收集、查阅、传播这些个人资料。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规定来管理含有个人隐私的档案,要有很强的保护他人隐私的意识,防止因人为因素增加侵犯个人隐私的可能。
2.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与自律。公民网络隐私权遭到侵害,仅仅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侵权者是不客观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泄露了个人相关隐私信息的正是缺乏应有的隐私权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用户自己。因此,要使公民个人明白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网上隐私权方面的法律法规,知悉网络?[私政策,自觉采取防范措施。无论是国家立法还是行业自律,都是一种公共保护机制,都是依靠外部的力量进行规范,公共保护只有与公民个人的自我防范结合起来,保护个人隐私权才能具有理想的效果。网络用户自律应做到:一是既要增强保护自身隐私权的意识,又要尊重他人隐私权;既不要随意泄露个人数据,也不要未经授权获取、篡改、传播他人的数据。二是成立网络用户自治组织。自治组织主要承担保护和教育网络用户的职能,它既可以接受网络用户投诉,代表用户同网络服务商谈判或交涉,也可以参与网站隐私权保护声明的拟定与修改,维护声明的公平、公正,还可以配合政府教育用户进行自我保护和自律。
档案保护 篇7
关键词:档案室,档案保护
档案保护是指尽力阻止或减轻各种因素对档案载体材料和记录材料的损坏。档案保护工作就是依据档案工作法规、档案保护工作标准、档案保护教育和档案保护科研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技术措施, 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档案的损毁, 延长档案的寿命, 维护档案的物资安全和政治安全。
一、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 而档案室是档案工作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和保管单位, 保存着大量的各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根据《档案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 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档案室虽然不是档案的最终归宿地, 但档案在移交进档案馆之前要在本单位档案室保存10或20年, 因此, 基层档案室的档案保护工作做得好坏, 不仅关系到本档案室的档案寿命, 影响着本单位对档案的利用, 而且也影响着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寿命和整体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由此做好基层档案室档案保护工作, 对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 延长档案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档案保护工作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要“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档案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全面贯彻温总理对档案保护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我单位按国际标准等要求积极努力地开展档案保护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库房和设备不符合要求。
档案库房和设备是保管档案最基本的客观物质条件,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保护工作的成效。国家档案局和建设部颁布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中, 对档案库房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详尽的要求。但是, 基层档案室的库房达到规范要求的却极少, 多数是利用普通办公室改造的, 有的把低矮潮湿的平房或底楼用做档案库房, 湿度过大, 致使档案易发霉生虫;有的档案库房的门窗未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隔热等措施, 采用普通木制单层玻璃门窗;有的窗户过大, 导致库房内的温湿度随外界温湿度而变化, 使库房内难以达到适宜温湿度。
(二) 制度不够完善。
档案保护在档案室各项制度中都应有所体现, 但在执行中存在一些疏漏, 制度执行不严, 工作不细致。
(三) 保护技术知识缺乏。
理论和实践脱离, 技术知识更新滞后。基层档案室管理人员中, 部分人未参加过《档案保护技术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不能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 档案载体呈现多样化, 胶片、光碟、磁性化等材料为载体的档案迅速增加, 它们的保管和使用与纸质档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档案管理人员如不及时补充知识, 档案保护工作就无从谈起。
(四) 缺乏档案保护意识。
档案保护工作是为提供利用服务的, 而部分档案人员片面地认为基层档案室的工作只是收集、整理、利用就行了, 忽视了档案保护, 出现重保管轻保护的现象。如:有的单位忽视对破损档案的修补或不用专用浆糊;忽视坚持观察、记录、控制调节温湿度, 保持档案库房内适宜的温湿度;有的环境卫生差, 尘灰多, 库房不清洁等都可看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保护意识的淡漠。
存在问题的原因:极少数档案管理人员热情主动不够, 责任心不强, 对做好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片面地认为档案保护工作是档案馆的事, 基层档案室只是把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好, 及时查找提供利用就好;部分单位的领导对档案保护工作重视支持不够, 工作中必需的资金、设备、库房解决得不好, 使档案管理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即上岗工作, 缺乏档案保护工作专业知识, 即使参加过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学习, 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档案保护技术学》中的基础知识, 难以用科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基层档案室中的工作人员未按规定配备, 有的身兼数职, 任务过重, 无精力做好档案保护工作。
三、如何做好档案保护工作
(一) 建立完善档案保护制度。
加强日常档案的保护和管理, 逐步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档案保护的各项制度。我国自《档案法》颁布以来, 陆续颁布了《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档案微缩品保管规范》等档案保护行业标准, 为档案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和操作规范;严格把关入室的档案质量, 形成从进档案室到使用一套完善的体系, 做好档案入库前的事前控制、消毒杀虫、技术处理等保护工作, 防止有虫害、受污染档案入室。
(二) 提高档案保护技术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
研究学习新技术、新方法, 对不耐久的字迹材料形成的档案, 进行复印一同归档;对热敏感传真纸的传真文件, 以复印件归档;对已破损的文件进行裱糊;对于光盘等特殊载体档案进行可读性检查再归档等技术方法, 有计划地对破损档案进行修复。对特别重要的或特殊载体的档案制作高标准仿真复制件;利用率高的档案应另制复印件, 利用中使用复制件, 妥善保存原件, 以实现对文献的原生性保护。
(三) 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增强档案库房基础建设, 加强档案保管工作。
提高管档人员素质, 根据档案藏量定额配备管理人员;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配备保管设施, 控制库房温湿度, 不断改善档案保护条件;对重要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 加强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 使用符合要求的档案装具和杀虫药剂, 防虫、防尘、防光、防潮、防高温、防有害生物等, 加强库房温湿度控制与调节;对不同载体档案, 根据其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确保档案得以科学、安全保管。
(四) 增强档案保护工作的认识。
充分认识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认识付诸行动, 通过对《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法规、规范等的宣传教育, 行政执法, 检查等手段,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档案保护工作的认识, 把档案保护工作作为一项法定职责来履行;切实处理好档案的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 采取多种手段, 从根本上改善档案保护条件。
(五) 加强业务培训。
加强对基层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防护技术、管理业务的学习、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努力掌握档案保护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 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水平和政治素质。
档案室的档案保护工作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任务, 要通过多种综合措施, 促进单位领导对档案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促进档案工作人员要加强刻苦钻研业务, 履职尽责, 并因地制宜, 采取一切可使用行之有效的措施, 科学地使档案得到妥善的保护, 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 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①尧欣, 对现有档案保护工作缺失的思考, 中国档案, 2006.5
②赵淑梅, 论档案保护与管理关系, 档案学通讯, 2009.2
③王燕, 对当前档案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档案管理2010.6
照片档案的保护与鉴定 篇8
照片与底片都是由感光材料制成的,比一般纸质档案保护条件要求更高。在照片档案的保护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入库前的技术处理。照片档案入库前应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以延长照片寿命。黑白底片入库前要进行水洗处理,照片水洗后要上光,入库时的严格把关可以防止受污染的照片入库。
2.适宜的装具与排放。照片档案应保存在规范的装具内,切忌将多张照片用盒子或袋子装在一起,以免照片相互粘连。照片簿册要立放,不能堆积平放,以免底部照片受压。一般卷片禁止压摞存放,更不能使胶卷承受重大压力,以免造成胶卷卷片和变形。
3.适宜的温湿度。不适宜的温湿度将造成照片和底片出现各种变质与损伤,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收藏底片的库房温度要保持在13℃~15℃,相对湿度要保持在35%~45%。温度过高,底片中明胶溶化,易发生粘合。湿度太高容易发霉变质,温湿度太低则易断裂、开裂。保存照片的适宜温湿度为:温度14℃~24℃;相对湿度40%~60%。
4.防止有害气体、灰尘和光线。灰尘及有害气体对底片的危害很大,照片档案片库应尽量远离污染源,库房门窗应密闭良好,采用机械通风时应加防尘罩,整理照片档案的工作间也应清洁卫生。库房内应采用白炽灯和进行虑紫处理的日光灯为光源,避免阳光照射照片和底片,保存底片多的库房还要特别注意防火。
5.定期檢查。档案馆(室)对收藏的照片档案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检查,详细记录,以便根据记录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延长照片档案的寿命。
二、底片的保护与补救
底片是照片的本源,没有底片就洗不出照片,底片如果损毁将无法弥补,因此应十分重视对底片的保护。首先,应有理想的保管条件,注意防潮、防霉、防火、防尘。其次,要有严格的操作制度,在接触底片时应格外小心、细致并做到清洁卫生。第三,如发现底片有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底片出现霉斑、磨擦痕迹、变黄斑、粘连、溶化或附着了灰尘等问题,应采取专门性的技术措施加以细致修整。
三、照片的保护与补救
照片的载体是一种感光纸,底片上的影像经过曝光、显影、定影印在或放大到感光纸上。如果保管条件不善,照片会很快泛黄起斑,彩色照片会出现褪色现象,严重的会面目全非。因此,必须加强对照片的保护工作,创造适宜的保管条件。注意防光照、防指纹污染、防灰尘。彩色照片可处理成黑白照片,这样更有利于长久保存。有条件的可制作副本。照片如果遭受污损,有底片的可重新洗印一张,无底片的照片要及时进行技术修整,尽量延长档案的寿命。
四、照片档案价值的鉴定
凡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时代的历史面貌的、对本单位、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凡是反映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对艺术发展和科学研究有保存价值的照片,都应作为档案保存下来。对照片档案,既要考虑现实与历史价值,还要考虑艺术与技术价值。确定一张照片是否需要保存,不能只从一个单位的业务需要出发,而应全面考虑,尤其对反映党和人民多年来斗争历史的照片更应珍惜。
档案征文:档案见证历史发展 篇9
历史悄然溜走,时光不再倒流。每当翻阅一卷卷沉睡在档案库房里的文书档案时,我都不由感叹,时代的记忆,历史的变迁都定格在尘封的档案之中,它像一位孤独的老人在默默地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事情。
这是一卷1950年1月的文书档案。其纸张薄如蝉翼,轻盈而透明,自右向左竖排的细小文字,整齐而规范。一页一页地翻阅它,如抚摸着柔软的丝绸在与历史老人对话。这种由蜡纸刻制而成的案卷,是时代的产物。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百废待兴,印刷技术落后,打字机也很少见,政府机关的公文仍旧用蜡纸刻印。那时候,人们要印刷文件,必须先刻钢板再油印,需要钢板、铁笔、蜡纸和油印机等工具。工序分刻字和印刷两个部分。刻字就是把蜡纸铺在钢板上,用铁笔将要印刷的文字刻在蜡纸上。钢板是统一制成的条形螺纹钢板,长约35厘米、宽约8厘米,有单面的,也有双面的,双面的就是一面直纹,一面斜纹;刻写用的铁笔构造其实很简单,钢针做的笔头加上塑料或木料做的笔管;蜡纸是生产厂家用油蜡材料制成的纸,纸质光滑透明,分通用格、田字格等,一般文字材料多用通用格纸。印刷就是将刻好的蜡纸铺在白纸上,均匀地涂上油墨,用刮刀刮页面或者用滚子滚压页面,油墨就透过刻出来的笔迹,印在白纸上了。可见,当时印发一个文件,要先刻板,后油印,再装订,除了少数由蜡纸刻印之外,机关的公文材料大部分依靠手写。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类文书档案,字迹工整,密密麻麻,不知当时耗费了工作人员多少个日日夜夜?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馆藏文书档案开始出现少量打字机打印的文件,它们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粮、油和蔬菜等极度缺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而这种影响在馆藏文书档案上也有所体现。1960年,为响应节约号召,机关公文用纸改成了粗糙的生纸,厚而硬,表面凹凸不平,植物纤维清晰可见,沉甸甸的一卷档案其实并没有多少张纸,与20世纪50年代初薄如蝉翼的机关公文用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再次翻阅当时的那些文书档案,仍让我心情难以平静,也促使我思考。历史已经化作云烟,消失在茫茫天地间,但沉痛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吸取,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20世纪70年代,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比20世纪60年代有了改善,反映到馆藏文书档案上,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文书档案基本没有了蜡纸刻印的文件,主要是打字机打印和手写的文件,粗糙的生纸消失得无影无踪,印刷用纸白而细腻,手写用的信纸印刷质量上乘,这说明国家的纸张生产工艺水平已大幅度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个时间段形成的文书档案,就是由初期的打字机打印文件,逐步过渡到针式打印机打印的文件,说明计算机和针式打印机开始进入政府机关,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公文办公领域,并发挥积极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文书档案已经是由激光打印机取代针式打印机打印而成,非常美观规范。
如今,为适应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开始了区域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政务内网对接,逐步实现了文书在线收集、整理和归档,并迎来电子文书档案的新时代。
档案馆档案工作总结 篇10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方针政策关键之年。我局按照上级档案部门和地方志部门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夯实基础、服务民生,推进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和业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将我局(馆)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档案局(馆)基本概况
根据乐机编委2012]31号文,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设立XX市档案局、XX市档案馆,实行局、馆合一管理体制,为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公益一类,正科级。内设4个机构:办公室、管理编研股、监督指导股(市人民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地方志办公室(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事业编制10名,现有在职人员9人,其中办公室主任陈懿茜同志到大源挂职党委委员,两人离岗退养,今年10月招录了一名公务员,实际在岗人员为6人。
二、档案发展亮点突出,真抓实干成效凸显
1、加快档案馆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XX市档案馆总建筑面积2318平方米,“十二五”期间,XX市政府将档案馆扩建工程列入了规划纲要,预算总投入300万元,在原来馆库两层半的建筑基础上增加两层。去年8月15日,省档案局副局长张平安到XX市档案局考察调研。今年7月23日省档案局副局长(正厅级)孟凡华同志亲自来乐昌了解扩建档案馆情况。在了解了现馆建筑设计及拟扩建工程建设方案后,提出要取得原馆设计标准数据,看是否符合档案馆新的建设标准及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上确定扩建的可行性。经原设计单位复核分析,不宜进行加两层改造,后请示省、韶档案局,建议另选场地进行新建,在原馆址左面的空地加建四层,扩建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655平方米,工程项目正在走程序筹备中。
2、夯实基础,继续深化档案资源建设。
按照乐府办2013]20号《关于做好20**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和依法接收永久保存档案进馆工作的通知》要求,一是指导协助各单位采取子母卷和以件(新方法)的形式对20**的文书档案进行立卷归档;二是依法加强应进馆档案接收工作。截至今年11月,指导协助完成86个单位的20**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工作,共8653卷(件);接收进馆档案总数共22364卷(件),新增照片档案626张,实物13件,光盘2张。
3、强化管理,加强档案安全建设。
(1)建立完善档案资料保管、保密、库房管理、库房安全检查记录、统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调整档案局(馆)档案安全领导小组,并与各股室签订档案安全责任书,确保本局、股、室各项工作的安全。
(2)截至今年11月底馆藏档案数量:文书档案39685卷(件),专门档案60398卷(件),重点档案(民国档案)663卷,还有其他特殊载体档案、资料等。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字化完成100%。案卷目录与库房档案实体在进入库房上架前,都经过档案工作人员逐件逐盒逐页进行比对核实,经消毒才入库存放,卷内目录与卷内档案不存在缺件、缺页的现象。
(3)档案馆存放着663卷民国档案,为了保存好这批档案,先后投入上万元进行抢救与保护。省档案局也高度重视这批民国档案的修复工作,拨专款,对民国档案进行修复抢救,目前,抢救工作基本完成。(4)按照“八防”(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有害气体)的要求,做好安全配套措施,做好库房温湿度记录工作,根据库房的温湿度显示情况和气候变化进行开机抽湿,保持库内干湿度。音像、电子等特殊载体档案,存放在库房防磁档案柜内,确保安全。对库房、资料室的杀虫药进行定期更换。
(5)对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接收的电子文件等进行备份,并按要求定期检查备份的数据。
4、围绕大局,积极拓展档案公共服务功能。
(1)进一步完善档案利用工作机制,指定专人做好现行文件接收、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服务工作。在提供利用服务时,注重树立良好形象,始终坚持“四好”要求,即文明讲好每一句话,热情接待好每一个人,认真调阅好每一份档案,准确解答好每一个问题,为利用者排忧解难,尽最大努力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上半年共接待前来查阅和利用档案资料及现行文件1906人次,调阅档案2294卷,调阅资料255册,现行文件190件。(2)完善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建设。20**年3月以来XX市档案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由XX市人民政府下文设立了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截至今年11月,我市有69个机关单位的现行文件8219份在我馆公开查阅,当年新增现行文件2265份。在日常工作中,有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并不断完善政府公开信息的收集工作,畅通收集渠道,各单位均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定时报送,行成一条齐抓共管的流水线。
(3)进一步强化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今年6月,调整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领导小组,按期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依法开放应开放的全部档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档案开放利用审核机制,规范鉴定工作程序,完善鉴定开放工作手续,确保开放档案信息的安全。目前我馆得到市政府批复开放的档案达到1980卷。
(4)按市委要求,协助市委组织部编纂《中国共产党XX市组织史资料》。我局副局长钟明、正科级干部华书彬担任编纂委员会副主编,并在档案局(馆)内设立办公室。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进一步深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目前,卷二(约18万字)印刷厂已出校对稿,卷三(约18万字)正在纂稿,预计12月底前纂好。
(5)自我馆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山大学历史系XX市实践教学基地”以来,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前来参观访问,查阅历史资料,尤其是有关当地的风情、文物、人物、典故等史料。同时中山大学历史系还在我馆举行学术研讨会,为开发、宣传乐昌历史文化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平台,进一步提升了XX市档案馆的知名度。
5、继续开展“建立民生幸福档案,促进幸福广东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主动拓展房地产企业基建档案保管利用服务功能。
(1)为大力提升民生档案服务水平,促进我市档案事业全面发展,我局以建设“幸福乐昌”为核心,积极深入开展“建立民生幸福档案,促进幸福广东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制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时间、主要工作等。并多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集中学习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同志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工作报告等内容。要求每个干部职工深刻领会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并联系工作实际,落实活动各项工作。
(2)深入试点单位督查指导。根据活动方案,我局对所属涉及民生档案,尤其房地产企业单位进行梳理,对涉及单位的规范建档情况进行走访协调和业务指导;积极贯彻省、市档案局有关文件精神,将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主动协助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档工作,对XX市碧桂园房地产有限公司基建工程档案验收工作进行指导;注意加强项目档案建设的跟踪、检查。积极与科技局、水利局、农业局、房管局等相关部门联系,派出业务人员指导水利局水利普查档案归档工作。
(3)围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抓好我市示范镇——庆云镇、示范村——五里冲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建立起资料齐全、管理规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服务体系。
(4)指导XX市民政局搞好五保档案,XX市残联的残疾人档案,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切实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真实准确、安全保管和方便利用。
6、进一步强化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1)局(馆)领导注重学习,根据工作安排,多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方针政策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传达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工作报告、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干部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2)强化业务学习培训工作。10月份,组织一名分管档案业务的副局长和一名股长参加省档案局举办的档案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班;11月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乐昌党校举办的公务员短期培训班;11月24日至12月6日组织两位副局长参加XX市委组织部举办的科级干部培训班。全体干部再一次受到了教育,受益非浅。
三、史志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1、依法编修史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为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提供研究、决策的科学依据和参考,它既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我市地方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地方志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胡春华书记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省地方志办陈强主任在今年全省地方志工作暨《广东年鉴》组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精神,努力推进地方志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依法履行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赋予的职责和规定,切实担负起历史责任,不断增强地方志工作的自觉性,为推动全市地方志工作提供了思想和法制保证。
2、积极做好《乐昌年鉴》(2013)编纂工作。
《乐昌年鉴》是由市委、市政府主管、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实施、各承编单位共同参与编纂的综合年鉴。今年3月,我局将分纂任务分解到各单位,正式启动《乐昌年鉴》(2013)编纂工作。在保持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对今年版《年鉴》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前,全文稿和彩版图片都已校对完毕,交付出版社核对,预计年底前可印刷出版。
3、打造精品地情网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近几年来,在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的扶持下,以省情信息库为中心,我办建立了属于地方志事业拥有的乐昌地情网站,并逐步实现地情资料数字化和网络化,向社会公众提供地情信息服务。今年,我办克服人员、财力、技术等方面的困难,为网站不断补充数据。网站栏目突出地方特色,以志书、年鉴为中心,以全面反映当地新闻、地情资源为主进行栏目设置,逐步扩大满足和吸引广大网民的浏览需求。至今年11月,网站主页面设置栏目15项,完成数据15项,完成比率为100%。系统内发布数据400多万字,其中发布综合志书2部,发布的内容为第一轮编纂的《乐昌县志》和第二轮续修出版的《XX市志》;其它有综合年鉴2部,地情书1部、短文1091篇、图片118幅。总访问量累计26万多人次。
4、认真完成《广东年鉴》(2013)组稿工作。
根据《广东年鉴》组稿统一要求,收集整理XX市年鉴资料,为符合撰写要求,经过多次反复修改,保证了资料的全面性、数据的准确性和语言的逻辑性。完稿后经市政府领导审阅签字后于3月底完成上报工作。
四、抓中心、促发展,强势推进各项中心工作
1、乐城街道长迳村“赶超”工程整治任务
今年3月,根据XX市薄弱村“赶超”工程工作安排,档案局挂点乐城街道长迳村(省问题突出村、韶关薄弱村)。局领导派出薛会祥副局长为驻村干部,与各责任单位和工作组一起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为长迳村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赶超”工程取得实效。同时,主动作为,配合做好长迳村“赶超”整治任务档案工作。
2、挂扶乐城街道计生工作
【档案保护】推荐阅读:
声像档案保护06-09
高校档案保护问题07-16
环境保护档案10-16
现代档案的保护05-10
档案安全保护工作05-28
档案信息安全保护研究07-22
档案的保护与修复09-06
档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08-14
公民有保护档案的义务09-22
档案馆档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