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世界公民

2024-08-04

早熟的世界公民(共3篇)

早熟的世界公民 篇1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巨大变化, 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地球村的形成”。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不论哪个民族或哪个国家的哪个人, 都必将成为地球村的村民, 都将从一国的“国民”或“公民”变成全球的“村民”或世界的“公民”。随着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各国公民教育逐渐开始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及全球能力的“世界公民”这一更深层次的目标上。“世界公民”又常被称为“地球公民”、“地球村民”等, 所谓“世界公民”即指可以超越国家和文化的差异, 尊重多元化, 具有国际视野、知识和能力的敢于负责任、能为全人类利益而行动的公民。

一、民办高校进行世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过程中, 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 人员、资本、资源、技术、商品以及文化、宗教、教育的跨国流通也越来越普遍, 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也日益增多, 已经深深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 融入了世界大家庭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 不仅国与国之间, 而且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跨国交往也日益频繁;另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物质文化生活也在极大丰富,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休闲旅游、探亲访友、研究与学习、工作与经商, 活跃在全球的大舞台上。另外, 在全球化过程中, 经济全球化促进中国加速与国际接轨, 而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就要求企业的员工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民办高校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 对我国的公民包括民办高校学生进行世界公民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 包括思维方式的国际化倾向、社会交往的国际化能力、理解外部世界、关心和宽容多元社会、个体间的差异存在;让学生在国际化的舞台上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学会做事等方面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而且在当前经济危机严重威胁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时候,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在民办高校中开展世界公民教育, 并将培养世界公民作为民办高校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不仅可以将民办高校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中国人, 一个国际人, 这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出学校特色、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民办高校世界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 随着市场经济世界领域的开辟, 个人也将由地域性的个人, 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从中可以看出,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 民族国家的公民必须要具备全球意识, 必须超越文化差异, 追求公民教育的全球视角即世界公民教育。因为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成员的奠基性教育, 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实施, 而世界公民教育又是公民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目标, 因此, 世界公民教育也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实施。民办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新生力量更应该针对学生世界公民观念淡薄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世界公民教育, 也需要为国际企业、为国际舞台输送出具有国际意识及国际能力的技术能手。

但就笔者通过对我校的每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的调查了解到, 有一大部分学生对世界公民这一概念了解甚少, 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听过世界公民, 许多学生平日的表现也根本不符合世界公民的要求, 在公众场所吸烟, 吐痰, 不注意节约用水等问题普遍存在。从学校方面来看, 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 首先, 当前民办高校关于世界公民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仍缺乏认识, 对学校进行世界公民教育的紧迫性缺少足够的重视;其次, 有极少数的学校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提到过“世界公民”, 基本上没有学校将培养学生世界公民素养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目标, “世界公民教育”在民办高校中还尚处在可有可无, 基本上没有的状态。第三, 即使有个别学校对学生灌输了世界公民的思想, 进行过简单的世界公民教育, 但这些学校没有明确的世界公民教育教学目标, 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 也没有专门的任课教师。另外, 世界公民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同样具有终身教育的性质, 是一种需要长期进行的教育, 但目前民办学校所进行的世界公民教育是阶段性的, 对刚入学的学生强调世界公民教育, 升入高年级便忽略了这一教育, 这种不连续的教育方式, 不具有持久性, 同时使得教育效果得不到充分体现, 也同样不能达到培养世界公民的目的。

三、民办高校加强世界公民教育的对策

“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 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世界, 迈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教育, 必然要积极地迎接教育的国际化, 必然要调适自己的视角和坐标。”因此, 民办高校要想培养学生成为世界公民, 使其毕业生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具有竞争力,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 必须提高学校上上下下对世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紧迫性的认识。认识到开展“世界公民”教育和研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全球变暖、废气排放、人口危机、资源短缺和浪费等全球性的问题切实关乎到人类的生存状态, 并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时候,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我国无疑更需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和社区体系中进行全球公民意识的教育, 作为民办高校也应充分认识到当前本校学生在国际社会中行为、意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二,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瞄准世界发展趋势, 制定切合实际的世界公民教育培养目标, 制定教学大纲, 选择教学内容, 真正把世界公民教育带到同学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使学生不仅有国家、民族意识, 还要有国际意识、世界胸怀;不仅关注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还要关注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标, 并且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以世界公民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要建立相应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的世界公民教育意识、检测教师世界公民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第三, 提高世界公民教育的地位, 将世界公民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新的全球化背景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同样越来越高, 怎样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 怎样使毕业生成为抢手的“商品”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因此只有加大世界公民教育力度, 提升世界公民教育在民办高校中的地位, 真正将这一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 并且吸取经济危机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教训,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 最终使民办高校的学生成为世界人, 成为优秀的世界人。

参考文献

[1]顾成敏.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309.[1]顾成敏.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309.

[2]成尚荣.世界公民和永远的中国人[J].江苏教育, 2002 (05) :01.[2]成尚荣.世界公民和永远的中国人[J].江苏教育, 2002 (05) :01.

[3]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32.[3]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32.

早熟的世界公民 篇2

摘 要: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的沟通和交流达到空前的水平,地球村模式已经形成。我国顺应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以敞开怀抱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本文将以中国共产单第十八届代表大会召开为背景,通过学习世界公民意识并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关于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途径。

关键词:全球化,公民意识,改革发展

前 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提出 “生态产品”: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际上,地球村的形成,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之外的各个领域中也要具备全球性视野。全球参与才能更好地保障地球公民权益。正 文: 1.世界公民意识

1.1 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1.2 世界公民意识

世界公民的培养,实质是一种现代生存理念的培育,它着眼于“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养成,表现为一种普世但非同质的价值理想。所谓世界公民意识,就是将个体的行为与责任,放大到全球去考量。因此,需要对这个世界熟悉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增强世界公民意识。2.明德尚行,学贯中西 广外的人才培养秉承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人才,同时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广外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营造多元、灵动、雅致的校园文化,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力争实现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研究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3.大学生群体的世界公民意识

3.1 大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现状

总所周知,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最活跃的团体,具有最活跃的思想、最高昂的热情。然而,部分大学生由于阅历不足、学识有限、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往往容易片面对待事物,要么崇洋媚外,要么封闭自我,要么激进左倾,要么狭隘右派。这样的人都不是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人。

3.2 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

做好一个国家的公民,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国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要成为一个世界公民,同样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处理好个人、国家(或民族)与人类整体的关系。这里,个人与国家的双向关系转变为个人——国家——人类之间的三角关系。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应该能够协调好这三者的关系。

3.2.1 培养学生全球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扩展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是非常重要的。让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的融合,也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在广外,外语的教育放在最重点,语言是学习文化的敲门砖,因此学校把外语的教育抓为重点,并专门开始课程传授外国习俗、人文、经济等等,让学生门更好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与此同时,我们崇洋但不媚外,国际化不会只盯着国外,把中国因素考虑进去,研究中国本身就是研究国际化的一部分。

3.2.2培养学生爱人类和爱和平的情怀 要培养学生人类之爱,就要消除各种偏见和歧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群,由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使每个族群都形成了自己生理上和文化上的特征,但不论他们与别人有多大的不同,他们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他们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都应该得到人类之爱。他们可能有不同的肤色,但各种肤色并没有优劣之分,因为肤色只是外表,不涉及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他们可能信奉不同的宗教,但各种宗教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中凝聚着信徒们的心灵体验、对人生终极目标的理解和追求、在心灵深处与终极存在的极其个人化的联系,也就是说,都是信徒的选择。他们没有真假正邪之分。他们可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有的在我们看来有些怪异、不可思议,但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我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他们看来同样是怪异的、不可思议的。爱人类就是要以爱心对待所有的人,不分民族、种族、宗教、性别,它是一种无差别的爱,是对每一个个体和人类整体的爱。

爱人类的具体表现就是爱和平。出于对人类的爱心,必然追求世界和平。而侵略战争、大规模的种族屠杀行为、大规模的侵犯人权行为、恐怖主义,都是反人类的行为。文明的人类应该消除这种反人类行为,以和平的方式,即通过谈判、协商、妥协来解决国际社会的分歧和冲突,而不是动辄诉诸威胁、强迫和暴力。

3.2.3培养学生宽容的态度和理性的方式

我们这个世界不仅是由个人构成的,还由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构成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国家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的冲突:领土冲突、资源的争夺、贸易争端等等,这是国际社会的家常便饭。面对其它国家间的冲突,我们要能够主持正义,支持受压迫者、受侵犯者,促进冲突双方的和解。在我们与其它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场合,我们要能够以理性的方式来处理,在维护国家正当利益的基础上,尽量化解冲突而不是使其升级,不要受冲动和情绪所左右,避免走极端。商业谈判中人们经常说的“双赢”,应该是处理大多数国际争端的目标。

国家间还会出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化解这种冲突的方式,就是相互尊重与宽容。一个国家的人民选择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服膺何种价值准则,都是那个国家人民的自由,别国无权干预。一个国家做出某种选择,往往与其历史传统、生活环境、民族性格等因素有关,各国的国情不同,不能将一个标准强加给所有的国家。那种以自已的意识形态为惟一真理、以自己的价值观念为惟一标准,并将其强加于人的做法,包括各种霸权主义、以推广某种价值体系为目的的对外扩张、宗教狂热、原教旨主义等,都是以十分愚昧和不合时宜的观念为基础的。

3.2.4培养学生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统一

我们生来注定具有双重身份。我们属于某个民族,某个国家,但同时也是人类的一员。所以,现代公民承担着双重义务:一个是对自己的民族或国家;一个是对人类。世界公民需正确把握这两者的关系。

在殖民主义时代,民族主义曾经代表着人的觉醒,各族人民在民族主义旗帜下,争取独立、自由、尊严和人的解放。人们将个人的解放寄托于民族的解放,将民族的解放视为个人的解放。

但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专制统治者往往以民族代表自居,利用人民的民族感情,煽动排外仇外情绪。他们借助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力量,一方面对内实行极权统治;另一方面对外制造冲突和战争,危害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纳粹主义和日本的法西斯主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所以,民族主义既可以成为压迫个人的帮凶,也能够成为危害人类的祸首。冷战结束之后,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明显上升。如今,狭隘的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意识形态之一。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族群,世界上每5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所以,在人类共同利益中,我们的民族利益占有最大的份额,世界能否变得更和平、更人道、更美好,与我们的关系也最大。它同时也意味着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最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对人类应尽的义务,发扬我们儒家传统中“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大乘佛教传统的“救世”精神,忠实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做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

最近,在一次抗议外国觊觎我国领土的游行示威中,广外学子为了和平地表达爱国热情,在广州示威队伍中举起牌子引导人群,避免产生不理智的打砸事件,否则,打砸事件对两国人民的感情、对世界的和平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这体现出广外学子具有深刻世界公民意识,同时,作者希望看到一些国家能够正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危害性、认清世界的和平呼吁,为世界和平做出实际行动。总

结: 在新时代的今天,人类应该更加认清自己地球公民的身份和加深世界公民意识。对于大学生,应该明德尚行,学贯中西。具体说来,应该培养学生全球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爱人类和爱和平的情怀、宽容的态度和理性的方式、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统一。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生。参考文献:

早熟的世界公民 篇3

一、国际传播的形成流变与国际传播的概念理解

有学者把自近代以来的国际传播流变脉络做了梳理,自1835年起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国际会议期(1835—1932),为解决由电的使用而引发的传播问题,国际电报联盟(ITU)和国际无线电电报联盟(IRU)先后成立,1932年二者合并成立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第二时期为政治宣传期(1933—1969),一些国家公开成立国际宣传机关开展政治宣传,“一元垄断”的国际传播局面逐渐被打破;第三时期自1970年起至今,被称为多元复杂期,其中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传播新时代到来为标志,进入国际传播的新时代。[3]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社会就国际传播的问题开展了一场大争论,国际传播思想也借助这场大争论产生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出版而被引入到了中国[4]二是把国际传播看作是通过各种传播工具、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信息或其他传播活动;三是认为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5]。这些对国际传播概念的阐述虽各有不同,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理解大同小异,即是“跨越国界的传播”。传播的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可以说是国际传播的基本特征[6];美国学者罗伯特·福特纳简洁明确地把国际传播定义为“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7]。

其实,作为“跨越国界和民族”的国际传播的概念来理解,在中国有一个逐步被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从“对外宣传”的概念到“对外报道”再到国际传播的转化与过渡。由于“外宣”观念影响久远,人们一直认为,国际传播的主体是国家政府或相应的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媒体和宣传机构如广告机构;而国际传播的载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如刘继南等认为,国际传播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流动,具体地说,即“特定的国家或社会集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受众所进行的跨国传播或全球范围传播”[8]。出于同样的理解和国家形象战略需要,20世纪90年代,对国家形象传播的研究进入国际传播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升国家软实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和谐世界舆论环境等一系列新的命题,促进了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蓬勃兴起,有学者甚至提出要建构内外一体的中国新闻学新体系[9]。然而,中国要真正实现在国际传播舞台上的影响力,这一在21世纪初对国际传播的概念阐释,在今天的全球化进程中,在网络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化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未免要重新书写了。

二、新媒体的全球传播及其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人类全球化进程发展到21世纪,一场以经济为主导、以信息科技为推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在“地球村”内交相互动,愈益趋向深入。关于全球化,杨雪冬在《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一书中,从6个方面对之做了充分阐述,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在理论上创造着单一世界的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全球化的这一过程,充满着发展的不平衡、冲突和矛盾,局部环节、地区问题可能更加恶化。[10]其实,从观察世界来讲,全球化提供了看待世界的崭新视角,如意大利学者M.I.康帕涅拉所说“全球化是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11],它要求从过去单一国家的角度看世界,转换为从全球的角度看世界。全球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在这一视野里,国家、组织(如各类NGO)、个人及各类形态各异的文化意识与价值观竞相“进场”(“全球场域”);在这一视野里,各种权力关系、背景和话语,构成了多元化与一元化、多中心与一中心的交叉、交织、汇流与混合。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传播的观念和范式在改变;而媒体的演化,俨然成了助推的“风暴眼”。

(一)新媒体:由特性到趋势的认识

一切的问题,皆因变化而来;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问题,因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及其规律的“搅局”而来。

1. 新媒体的本质特性

如何看待新媒体的特性,是把握新媒体规律的关键,也是掌握新媒体环境下国际传播形态变化的关键。对新媒体的认识,往往从概念开始;而关于新媒体的界定有许许多多长篇累牍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12]。然而,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本质特征相比较,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互动性。这也是新媒体的最大传播优势与特征。互动性特征,使新媒体为用户(即原先的“受众”)所拥有,消解了传统媒体下的传受关系,原来的受众成为媒体的所有者,有了自己的“扩音器”,进而影响原先的传播者,变受众为传者。

2.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网络新媒体作为技术驱动的互动传播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如今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其发展速度、涉及广度、影响深度,人类历史前所未有,堪称人类世界新景观。如今,新媒体正在呈现如下发展趋势:(1)新媒体技术走向智能化与大数据。大数据以云计算为基础,超越传统互联网模式,移动网、物联网构成的各类信息云、视频云等庞大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大数据也提供了各类智能化内容传播。(2)新媒体内容呈现视频化趋势。各类联网射频头、手持设备和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可以轻松获得视频图像;VR、AR等各类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使得视频和可视化在再现和模拟各类现实场景上具有无比的优势和吸引力,视频化、视觉化、影像化传播无处不在,在还原现实、证实现实、再造现实和世界关系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动性和便捷性,给人们认识这个星球和世界带来了清澈无比的真确性和视像性。(3)新媒体传播呈现社交化趋势。新媒体的社交化传播,是移动互联网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表现;从美国的朋友网(Friendster)、聚友网(Myspace)到Facebook、Twitter,从开心网、人人网到QQ空间、微博、微信建构的各类社交朋友圈,无不在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拉到自己的身边,随时在线,随时联系。社交化趋势最大化地发挥了新媒体“关系传播”特征,使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以至超越地区与国界,进入跨时空、So Lo Mo(Social、Local、Mobile的缩写)连接的新阶段。So Lo Mo阶段形成了内容本地化、兴趣社交化、方式移动化的社交媒体传播新模式。这对于国际传播而言,有可能形成全球传播的“So Lo Mo生态圈”。

(二)全球化视域下新媒体传播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基于以上对新媒体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到,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给国际传播带来的影响将是前所未有的。

1. 对传统媒体国际传播格局的影响

全球化视域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国家主体传播,而是各种利益主体、各种权力关系、各种兴趣话语交相辉映;也不仅仅是大众传播,而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不断交织混合。在这一景观中,新互动媒介的优势特点尽展所长。(1)大数据、“云媒体”可以使各个用户任意联网终端获得和发布信息,千里之外、万里之遥皆在眼前。(2)视频化传播使再现和模拟全球各类现实场景无所不能,人们对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件希望以视觉化技术再造或还原场景,人们也可以自发地传播、交换自己获得的视频景象,让文字加上图片影像的传播更为真实。(3)社交化关系传播和So Lo Mo模式叠加,让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随时在线、随时联系、随时拉至身边,可以做到即呼即应;让原本国家、地区、洲际的区域隔阂造成的时空距离不复存在。移动网络新媒体使得人们永远在线、永远互联(Permanently online,Permanently connected)。手机屏的参与功能让人把电视上正在看到的内容评价与感受发至世界“朋友圈”;今年夏季巴西里约奥运会的热闹主题,已不再是电视直播比赛盛况,而是各种社交朋友圈里的各国网民的吐槽和喧闹。以卫星电视为主的传统的国际传播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双屏”时代的冲击。

2. 对国家主导的国际传播格局的影响

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和国际传播的主导力量。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地让各类跨国公司和全球市场日益成为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表达力量,而不仅仅是经济行为体。同时,各种NGO(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公共舆论、社会运动、公民网络和论坛等为代表的全球公民社会,也是全球政治棋盘上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们借助各种媒体手段,参与到经济的、环境的、权力的国际传播话题中来。公民社会的全球化的重要技术条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网络化趋势[13],它在技术上为全球公民社会的民主、个性和批判意识浪潮创造了条件;借助社交媒体搭建的人与人之间便捷的交流渠道,各个地区和国家越来越多的公民在不相见面的“朋友圈”中自由讨论与对话,对全球关注的人类社会热点难题表达看法,批判强权帝国政治,主张全球公义。

民族国家的制度内涵日益丰富: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领土主权国家,还含有由积极开展国际经济贸易交往形成的“贸易国家”内涵、由积极拓展全球信息网络空间互动形成的“虚拟国家”的内涵以及由受民众欢迎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品牌国家”内涵。[14]人们现在已经具有多个身份认同,而全球化的力量正在转变公民和国家的关系。民族国家基本不能控制全球文化的流动和它带来的影响,因此国家认同感的首要性正在面临不少的压力。[15]相较于之前的几代人,当代民众的认同感变得灵活而多元。

3. 形成公民主体参与的“后国际传播时期”

在传统时代,国际传播主体是国家政府和其掌握的媒体机构、国家领导人以及其他有强大权力的国际组织。新媒体的发展,让国际传播主体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个体与社会组织成为国际传播的主体之一。新媒体技术催生的社交化移动传播平台,提高了公民参与国际传播的可能性。公民个体掌握的传播能力消弭了时空差、国界差,公民得以直接与地球另一端的任何人对话交流;再强大的屏蔽技术也难以真正让人们闭目塞听,各种意识形态之争将更为复杂和多样。

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使国际传播的信息获取通道变得丰富多样;增强了公民以“关注”形式参与国际事务的主体意识;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观点之外,国际关系、对外交往和国际政策制定者还能够直接听取公众的声音。显然,当国际传播权不再属于国家和特定范围的媒介机构,当国际关系、对外交往、国际问题的民间爱好者也能够助推国际传播、参与国际传播研究时,当跨国界、跨文化传播不再仅仅是国家及其指定的媒体机构的行为时,国际传播就将推动国际关系再造、形成各个国家国民的国际传播景象。因为有了更多国家的民间组织和更多国民个体参与,国际传播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图景。在这样一个景象下,国际传播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传播共同体”时代。

其实,应该把互联网兴起之后并形成全球化传播的时代,作为独立的时期,也可称为第四时期,或者叫做“后国际传播时期”。

三、新型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应对

(一)全球化过程中国际传播的挑战

1. 公民主体参与的国际传播复杂形态

全民化的全球在线的存在,使得西方国家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更为简便,可直达发展中国家的年轻国民之中;恐怖组织的隐匿性传播也更为猖獗,国家和社会安全遭到威胁;社交网络的“圈—群”隔离和内部交流,使得国家与民族(族群)意识的教育遭到更大的抵制;对年青一代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在打开了全球眼界后遭遇更多的比较和对照,简单的国民教育意识不能再发挥作用。

2. 削弱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原有的话语体系将遭遇人们自主地看世界的抵抗和解构。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美国自行车运动员戴着口罩进场,遭到中国媒体和国民几乎一致的反对和责骂。而今,我们在认清PM2.5危害之后,对雾霾和环境危机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国外媒体的中国报道有了更为冷静的认识。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意识形态话语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还存在,按意识形态划定“敌我友”的潜意识可能还会影响国际传播判断。

(二)新型国际传播的应对

1. 以新思维新理念建构国际传播新思路

第一,以建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战略新思维。中国国际传播的理念,从邓小平“韬光养晦”28字方针到“和平崛起”,到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再到习近平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不断发展和上升。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第一次向世界表达“命运共同体”理念,其价值不同凡响。“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标志着中国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16]。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大国外交”战略作为对外战略新思维,以建立“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通过周边外交战略、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完善全球治理等四个方面来积极作为[17]。

第二,以“中国梦”理念传播为核心。中国梦是人类大同世界和美好梦想的有机构成,她与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梦想具有相通的愿望,共同指向人类追求的安宁和谐美好的梦想。中国梦的传播,将促成人类不同民族的理想和谐共振,“为不同文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出积极贡献”[18]。

第三,以“和”的精神为价值支撑。“和”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中华文化推崇“和为贵”“以德服人”,主张“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谙“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虽大,好战必亡”之理。有学者提出“和主义”理论,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谐世界三个层次的内在统一且层层递进[19],它清晰地阐明了中国通过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实现世界和平的内在规定性。

第四,以新的国际传播理念整合和对冲新媒体环境下的多元复杂思想和意识形态,引领公民国际传播主体的思想,可以起到主导国际传播的话语权的作用。

2. 以制度创新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

首先,以“共享共治”理念为责任共担。习近平主席用“朋友圈”来比喻宏大的国家间外交关系,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这一表述也在构建国际传播的新景象。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首次采用了“获得感”这一概念来表达国民对治理成果的感受。显然,这一感受词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具有世界性的。

其次,传播包容性治理的治理成果共享理念。包容性治理是“对现有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20],也应该是国际传播应有的主张和理念。在国际维度上,中国在应对共同危机,如全球气候变化、反恐、国际安全等方面,都体现着包容性治理的重要关切。要让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成果的共享性方面的努力,得到国际社会、各个国家的注目和认同。如习近平所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21]。中国的国际传播也不能缺席。要让这些中国包容性治理的故事传播出去,让世界真正能感受到“中国越来越主动为全球提供国际公共产品”[22]。

再次,传播全球共同治理理念。以制度创新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善于在国际传播实践中设置话题,形成议题,逐步推进。如全球共同治理理念,是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对抗霸权主义的有效手段;又如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占据全球共同治理的制高点、形成中国话语权的宣言。

3. 做好“一带一路”外向投资战略传播

中国“一带一路”构想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经济计划,不仅涉及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的将近70个国家,还是中国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扩大开放的大战略,涵盖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23]。它对改变世界力量的对比、形成中国强极的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它必然遭遇到一些国家的质疑和抵制,来自那些国家或地区的“动荡、冲突和腐败可能会干扰中国的计划”。如福山所说,“中国已经需要面临愤怒的利益相关方、民族主义立法者和反复无常的朋友”。[24]这是国际传播面临的深切问题,需要拿出合适的传播方案,把抵制和质疑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4. 包容公民参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其实,对于当今国民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意象”,它是这个世界的成员理解和期待世界存在的方式和图景。过去,这个世界意象较多由媒体专业人士和上层精英书写的话语来构建,而今,社交媒体全球在场的“朋友圈”碎片化的交流,也在塑造着自己的世界意象。同时,他们对媒体和精英话语提出新诉求,要求提供与他们一样的世界图景。

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曾有学者提出“网络公共外交”的设想[25]。在今天,利用富有外交事务热情的网民队伍和广泛的社会化网络人群,实践“网络公共外交”的理念,可以吸引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全球化国际传播的意识,让公民的关注点与国家的关注点和世界发展的关注点聚合到一个方向,共同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中国发展的问题和中国发展的战略。当然,这方面还需要媒体进一步传播和普及这样的理念,也需要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为这样一种理念提供理论的合理性论证。

上一篇: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论文下一篇:煤矿粉尘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