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世界的

2024-05-23

越是世界的(共5篇)

越是世界的 篇1

一九八九年十月间,海城高跷秧歌经文化部批准,在中国文联率领下,由海城农村三十几名民间高跷艺人,组成了“中国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赴西欧参加了在奥地利举行的欧洲最有名的第十一届克雷姆斯国际民间艺术节和在匈牙利举行的第五届克拉根福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历时三十多天的访演中,遍访了三十多个城市,演出50多场,所到之处受到了外国友人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并与美、苏、英、法、土耳其、德国、玻利维亚等三十二个民间艺术团交流了技艺。

此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了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秘书长法卡尔的高度赞扬,获得了“东方木棍上的芭蕾”美誉,荣获了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最受欢迎、最守时、演出最认真”的优秀演出奖。还在维也纳政府大厦受到奥地利总统瓦尔德内尔的亲切接见(32个演出团中唯一接见并合影的队伍)。从此,海城高跷秧歌由民间登上了世界的艺术大舞台,成为西方各国称赞的“东方民间艺术的奇葩”。近年来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又出访了日本、香港、澳门,演出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各大城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以海城高跷秧歌为媒,在海城举办了三届“中国海城国际民间艺术节”,邀请到了美国、前苏联、法国、印度、朝鲜、毛里求斯、玻利维亚、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民间艺术团来海演出,与海城三十多伙高跷秧歌欢聚一堂,共同交流技艺,共同抒发各民族情感,把艺术节办成了一个歌的海洋、花的海洋、情的海洋、爱的海洋。海城高跷秧歌真正成为了世界民间艺术大家庭的一员。

那么,海城高跷秧歌为什么能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海城高跷为什么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因为海城高跷秧歌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而越是民族民间的艺术,就越是世界的。

论据一,海城高跷秧歌产生于民间,表现的内容是世界人类共有的愿望。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的三百多年前,海城水旱码头畅通,经济繁荣,商贾云集,素有“渤海奥区”、“辽佐重地”之美誉。于是山西、山东、广东等地商人纷纷来海经商,建立了山西会馆、山东会馆以及各种商号。这些驻海商家从家乡带来了许多学徒,又在本地招收了一些学徒,每逢节假之日,业主为免学徒思乡之苦,又为与当地民众共度佳节,组织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于是外地的“戈阳腔”、“耍孩儿”、等民间艺术与东北的地秧歌、蹦蹦戏一拍即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民间艺术——海城高跷秧歌。

高跷秧歌是艺人们双脚踩在两根木棍上进行表演的一种秧歌。这两只木棍既可以使演员在新春乍暖之时满地泥浆不把衣裤弄脏,又可以起流动舞台作用,便于群众观看,可以说高跷是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创造。由此可见海城高跷秧歌产生在民间,发展于民间。

那么它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呢?大体上是三个部分,一是表达人们欢度佳节时的喜悦心情;二是抒发对美好生活及爱情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三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企盼与追求。

为什么这样讲呢?从前大场开始的第一个整体造型就是“骑象”寓意:一年万象更新。接下来就是“三阳开泰”、“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枝”、“人寿年丰”、“金龙盘玉柱”、“锦上添花”等舞汇和造型表演,它完全表达了人类共有的愿望,那就是一年中人们盼望五谷丰登、福寿绵长、万事顺意、生活越来越好。接下来的“清场”,也叫“小场”,有二人舞的“情场”、“逗场”、“丢场”,有三人舞的“恋人相会老扌汇捣乱”喜剧场,还有多人舞的“踏青场”、“蝴蝶场”等。这些都是通过直述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人们对幸福与爱情生活的追求。最后是“后大场”,主要舞汇有“富贵荣华”、“十字梅”、“乱场”、“珍珠倒卷帘”等,主要展示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盼和美好祝愿。由此可见海城高跷秧歌,产生于民间,表达着人类对幸福生活共有的向往和赞颂,完全说出了老百姓心里的话,因此,它代表了群众的心声,难怪世界的人们都喜欢它、看它、爱它。

论据二,海城高跷秧歌演出形式热烈、粗犷、自由、奔放,特别是即兴表演很接近群众,很容易唤起与观众的共鸣。

海城高跷秧歌是集戏剧、曲艺、杂技为一炉的民间艺术,它也是以舞蹈舞汇表现内容的哑剧。一队表演队伍有老生、老旦、头跷、二跷、压鼓的、上下装及男女群众演员,服装靓丽,扮相或俊秀、俏丽,或憨厚、英武,人物非常接近群众心中的英雄人物或就在人们身边的人。它们的一扭一浪,一颦一笑都代表着基层百姓心声。每当艺人们即兴表演起来,常常走到群众中间,直抒胸臆,让观众看着爽目,内容表现的明白,观众不时报以会心的欢笑。特别是那激昂而欢快节奏的鼓点,以及那高亢动人心魄的唢呐,很快便调动起观众,与之时而激奋,时而欢快,全身心投入到剧情之中。

就是我们在国外表演,外国友人们也都看明白了每场表现的内容。比如在奥地利街头演出时,艺人们在跷上扭呀浪呀,观众也跟着耸肩、抱胳膊的扭着浪着,形成了演员与观众共同欢乐的场景。

论据三,海城高跷秧歌高超的表演技巧,符合世界人民的欣赏习惯,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

海城高跷秧歌,表演技巧水平很高,其特点以“扭、逗、浪、相”为主。

“扭”是海城高跷的核心,男演员的“扭”有头花、猫洗脸、前腰花、后腰花等二十多种袖头花;跷功更是一绝,有“蹲跷”、“踏跷”、“别跷”等十多种跷上花样;更有水平高者在跷上翻各种“跟头”、“穿毛”、“托人”、“飞人”等令人拍手叫绝的绝活。女演员一手持彩扇,一手持手绢,表演水平很高,有“顺风旗”、“向阳花”、“压花”、“胸前花”等令人眼花缭乱的二十多种表演手段,也有高超的跷功,如“蜻蜓三点水”、“拨汁”、“前桥”、“后桥”等。这样男女配合起来,裙飞扇舞,扭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逗”是海城高跷秧歌幽默表演逗人开心以及演员之间互相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情场”中傻小子与美少妇的令人发笑的一些表演,令人耳目一新,完全表达基层百姓的欢乐与喜悦。

“浪”是海城高跷秧歌表现美的技巧的一种方式,女演员站着“一柱香”,走起来“风摆柳”,代表女性的独特风韵,那“扭中浪”、“浪中美”、“美中俏”把一个一个人物的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浪”就是美,就是俏,就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是海城高跷秧歌向高水平表演技巧攀登的阶梯,也是海城高跷与其他秧歌的区分点。“相”就是“鼓相”,即在表演中瞬间停顿亮相,深刻揭示这一段的表演内容的手段。亮相有一至五鼓亮相,表演内容极其丰富,并且易懂耐看。

正因为海城高跷秧歌有如此多的表演手段,而且又有许多惊人心魄的杂技表演。因此无论谁看后都拍手叫绝,都为之感动和感叹,因此颇受中外观众青睐。

综上所述,因为海城跷秧歌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表现了人们共同的心声,受到广大观众的爱戴和赞誉,所以由民间走上世界艺术的大舞台。由此也证明越是民族民间的艺术就越是世界的。

摘要:蜚声国内外的辽宁海城高跷秧歌在海城近代史中写上了浓浓的一笔,它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现象,更是东北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一枝独秀。她们扭在田间、浪在路边;扭在场院,浪在庙会;扭向大帅府,浪到天安门;扭到了央视CCTV,浪到香港、澳门;扭出了国门,冲出了亚洲,扭向了世界。

关键词:海城高跷,民间文化,世界

越是世界的 篇2

韩流侵袭中国大地,顿时,染发成为时髦,这个浪头来势凶猛,颜色从黄色,到红色,到绿色,再到白色,令人眼花缭乱看不懂;侵袭的人群也从十几岁的青少年,延展到白领一族,如今已经开始大范围波及到中老年了,这股风潮的后面预示着什么?当70后还在抱怨80后来争抢饭碗的时候,80后已经在提防90后抢自己的老公了。恰如摇滚巨星崔健所唱:“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在饮料行业,有个定律,几乎每年都要出现新的饮料品种,从矿泉水到果汁,到茶饮料,到混合型果汁,到含果汁的牛奶,到乳饮料,再到功能饮料、奶茶、凉茶。从大型品牌企业的运营模式来看,大多采取的是“大品牌跟进小品牌”的随变策略。新的品类往往是由那些长着龙眼的中小企业来完成的,在这些产品经过试销基本成功,得到消费者初步认可的时候,这些公司就会凭借其品牌力和终端力,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大力度跟进。当香飘飘奶茶取得初步成功的时候,喜之郎、立顿等超级大牌已经开始全面跟进,快速催熟市场;香飘飘如果不能及时升级的话,将面临被挤出市场的险境。

古人言“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说得不无道理,当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的时候,随变的,就成了最稳定的了。以往要花50到1才发生的改变,现在只需5到。现在5年才会发生的改变,或许未来不用5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就会发生。最典型的是IT业,英特尔虽然一直在不变的诉求“英特尔在里面”,但是,其技术却处于十倍速的不断升级换代中,其竞胜的法宝就是随变,在对手打败自己之前,抢先淘汰自己,

品牌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品牌的不稳定性,未来品牌除了核心价值需要坚守相当长的时间外,更多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微调,我们常见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的广告传播、品牌表现不断变换,虽然其核心价值基本未变。最典型的就是可口可乐了,其追赶每一个热潮,把握每一个热点,从与魔兽世界的无缝链接,到与联想的品牌互补,到超女的代言,时代的每一次脉动,它都能赶上,随之起浮。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和来自多方竞争对手的威胁,市场领先者必然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否则就有可能逐步丧失其领先地位。而领先者为了维护自己的优势,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则必须积极应变,快速反应。功能饮料行业的世界第一品牌“红牛”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做出转型决定的。红牛中国区总裁方伟忠表示:“红牛作为一种高档次的、价位较高的功能饮料,不能只卖产品,更要卖一种生活方式。过去的红牛一直只是在告诉消费者,红牛饮料有什么作用,诸如解乏、解困等,却没有很准确地将红牛饮料的品牌内涵及其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消费者。这正是红牛进军中国多年却只能雄踞一方,而没能在全国范围打响的直接原因。为此,红牛要化解这一瓶颈,必须为其注入一种新的概念,推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代表前卫、时尚和富于挑战的高品位国际化生活。”

过去,“小姐”的称呼是对年轻女士的尊称,现在已经成了“妓女”的代名词,变成了贬语;过去很多服装品牌都以专家自居,现在则是看谁的款式和概念变得快,西班牙的ZARA服装品牌就是这样在三年内快速进入世界名牌百强的。同一首歌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其主题没有改变过,但是其聘用的演员每一场次都不同,带给人们的感受没有一次是相同的。许多品牌之所以成为短命鬼或者出师未捷身先死,多是因为带给人们的总是同一种感觉,平淡如水,无滋无味。这是一个流行盛行的时代,一切流行的往往注定也是短暂的,易变的,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也是一个速度竞胜的时代,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关键看谁能赶上下一次浪潮,率先划出新的增长曲线。

女神爱情悖论:越是神,越是剩 篇3

但林志玲说,现在心态变了,当年每拍完一个镜头都要看看吴宇森,感觉他是不是点头,会寻求人家的肯定;现在演戏,如果自己被自己感动,就对了。

熟了的花瓶,也许才真正走向“女神”。除了一如既往公关满分,她工作时的拼劲也开始流传。比如超出想象的“高抗壓”,穿着高跟鞋从三层楼的高度跳下来。拼劲和勇气都不稀奇,但搁在娱乐圈所谓既得利益阶层的大花瓶身上就稀奇了,男人都自叹弗如。冷眼旁观的廖凡就看得透彻,“她爱挑战自己”、“心气很高”。

心气很高,对女人来说有时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你额外地累死累活,结果也是悲欣交集。所以廖凡听到“女神”一说就打抱不平:“好好地把人家捧上神坛,有意思吗?”

现实往往是没意思的。男人们实质不爱女神,他们怕来自性别政治上的压力和挑战,反正,总有更青春的肉体填补感情的空白。所以夸志玲的男人很多,可是,他们就不追她呀。这两年女星掀起结婚潮,女神林志玲却暗示与未婚夫邱士楷已分手。最近摆在林志玲面前的一大问题,还是传和旧爱言承旭复合。她听了也不惊讶也不回避,一概好脾气地说:“我没有否认,然后我也没有说过这些话,这一切的开始、故事,我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的。”

越是世界的 篇4

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上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走进偏远贫困山村, 为农村的孩子们免费开展艺术教育, 这就是“艺术扶贫工程”。2004年初福建省艺术馆在全国率先推出“艺术扶贫工程”, 2005年4月, 福建省艺术馆又向全省文化馆发出倡议, 号召全省文化馆积极开展该项活动。它是以“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关注教育”为主题, 面向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 进行对口艺术教育培训的帮扶活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 是一条“文化下乡”的新路, 既满足贫困山区孩子对艺术的渴求, 也拓展了农村新文化服务的新途径。

二、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古田县文化馆在省艺术馆的倡议下, 立即行动起来, 经过走访、沟通, 我们选择了城西街道办事处偏远的下洋小学作为第一个艺术帮扶对象。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学指导, 为这里的孩子们送上一台电钢琴, 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起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面对着一双双从未受过艺术教育却又渴望学习的眼睛, 面对孩子们的期盼和敬重, 我们被感动了、震撼了, 忘记了路途奔波的辛苦, 一段段剖析句子、一招一式、一笔一划、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传授着知识……

孩子们学得很认真, 几节课下来, 从不识“哆、唻、咪”音符, 到视唱简单的乐谱并能初步规范发声, 进步的确不小。通过对孩子艺术启蒙教育, 不仅提高他们的韵律、美感, 同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来提高他们表演技巧和演唱水平。比如为孩子们编排的《歌声与微笑》参加古田县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 获得现场领导、老师、同学们的一致称赞。此后,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自信心。下洋小学参加艺术扶贫的学生表演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采蘑菇的小姑娘》等节目大获好评。

因为文化馆的艺术扶贫活动, 放飞了农村小孩子的艺术梦想和激情。更可喜的是, 许多孩子的艺术天赋被激发出来……。

本馆通过努力, 先后在城西罗华小学、城东湖滨小学、文化艺术幼儿园及大风车幼儿园等开展艺术扶贫活动。

事实证明, 经过大家的努力, 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并在前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目前, 福建省艺术馆已把“艺术扶贫工程”作为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工作, 纳入考核。古田县文化馆也积极响应号召, 把艺术扶贫当作一项责任和自觉的行动, 专业人员纷纷行动起来, 帮助当地贫困小学开展艺术启蒙教育。十年来, “艺术扶贫工程”扩展到了全省的艺术馆、群艺馆和文化馆。全省已有88个文化馆参加“艺术扶贫工程”。

三、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艺术教育的大门口, 缺少资金、设备、更缺专业老师的现状就像拦路虎, 把农村贫困儿童挡在了门外。虽然我县艺术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工作中仍发现不少问题:

1.农村师资队伍不够健全, 缺少专业老师

许多农村小学音乐、美术师资极为匮乏, 担任音乐、美术课程的教师通常是兼职的。

2.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生活条件差

由于生活上存在的客观原因导致农村孩子的知识面不能够及时得到拓展。

3.农村学校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缺少教学平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培养孩子时, 应面向世界。如何让农村贫困孩子享有城市孩子同等的艺术启蒙教育一直是摆在我们艺术扶贫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越是贫瘠的土地上, 越是需要雨水的浇灌。

四、对基层山区县加强艺术扶贫工作的思考

1.从思想上加强和重视

首先必须从前期工作上做好准备, 广泛讨论, 取得共识;其次必须上下一致, 齐抓共管, 各路通畅, 以求行之有效。

2.从经济和设备上加强投入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经说过, “扶贫需要社会的合力”。艺术扶贫也一样需要争取社会多方面资金: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各个企业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应该让更多的爱心企业、个人加入到“艺术工程中来, 共同为“艺术扶贫”工程添砖加瓦。

3.加强古田县文化人才开发培养力度

要做好艺术扶贫工作, 单靠文化馆的专业人才远远不够, 还要靠社会上有艺术专长的人一起加入这个队伍。首先应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文化艺术专业、文化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其次应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 在职称评聘、成果评奖、工作考核等方面, 打破学历和资历的界限, 以创新能力、创作研究成果为主要衡量标准;积极吸引外来优秀文化艺术人才落户我县从事文化艺术工作。

4.应该定点、定员深入偏远的贫困山村免费为山区儿童开展艺术教育

农村孩子并非没有艺术天赋, 只是缺少艺术启蒙。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 对美育充满了渴望。也希望享有与城市孩子同等的艺术启蒙教育。因此, 我们应该多为山区孩子们传授艺术、奉献爱心, 应该用自己的爱心、责任感和赤诚无私经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定期给贫困农村孩子教授音乐、美术、舞蹈等, 让农村孩子也得到艺术教育机会。例如:我馆采取定点帮扶的机制, 每周安排音乐、美术、舞蹈干部深入偏远小学, 免费为山区儿童开展音乐、美术教育, 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 更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文化艺术水平。

5.农村偏远小学的生源逐渐减少, 应当把扶贫点转移到城乡结合部的学校

经过努力, 让艺术扶贫工程为乡村孩子们送去欢乐, 送去更多、更好、更精、更美的精神食粮, 满足他们对艺术的渴望和需求, 为他们的文化生活增添和谐的音符。

总之,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无时不在追求物质与精神的满足, 通过文化扶贫活动, 让我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感要求我们关注贫困、关注农村、关注教育, 而关注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只是第一步, 可见艺术扶贫工作不是轻而易举, 更不是一蹴而就。艺术扶贫任重道远, 不容我们乐观!“越是贫瘠的土地, 越是需要雨水的浇灌”为了农村这片沃土, 为了山区孩子的成长, 我们应该精心耕耘, 不但要播种, 还要培土、施肥;不但要育苗, 还要开花、结果。让艺术扶贫切切实实成为我县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而努力吧!

摘要:本文从古田县艺术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 阐述了如何对基层山区县加强艺术扶贫工作的思考。

越是美好,越是艰辛议论文 篇5

一朵鲜花,缓缓绽放,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汲取养分。一只蝴蝶,自由飞翔,需要以蚕丝作茧自缚,孤寂地等待破蛹的一天。

一个婴儿,诞生于世,需要母亲细微于毫的精心呵护。

人们常说:“努力是幸福的源泉。”但努力常伴随着艰辛,幸福总是指美好,所以我一直认为:越是美好,越是艰辛。

生活就像一件物品,越是被雕琢的美好,越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它同样像一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它将自己变得如此聪明智慧,只有日日夜夜地刻苦钻研,才会有今天的成果。生活又像一间干净整洁的屋舍,唯有用心打扫,方能有一尘不染的感受。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总结,就会得到像“越是美好,越是艰辛”之类的话语。

当我们沉浸于一部电影时,它的社会背景、巧妙布局以及人们生活的酸甜苦辣,不光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还让我们啧啧称奇、叹为观止;当我们读一篇散文时,坐着那流淌于笔尖的奇思妙想、独特文笔以及让人不在意的伏笔与细节,都令人感叹其下笔之难、用笔之难。

从一个个小小的书法中,我可以看到文人墨客的刻苦练习;从一句句小小的诗词中,我可以看到诗人词人的.十年苦读。给我一片羽毛,我可以看到这只鸟一次次练习飞翔;给我一粒种子,我可以看到它默默地汲取养分,昼夜积攒力量去冲破土壤。

聆听泉水的响声,诗意而温婉;欣赏大河的汹涌壮阔,亦有另一番意境。回首历史的天空,有一颗颗星星在闪光。

抗日时期,倭寇来犯。为了让中国安定,平息战事,让中国独立、自由。那是一代代人用鲜血浇灌出来,用身躯填补出来的。杨靖宇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当敌人剖开他的胃,里面全是树皮草根与棉絮;赵一曼,鞭打竹签昼夜提审逾月,当严刑拷打得连敌人都战栗了,始终坚口不吐一字;;古有关羽刮骨疗伤,抗日中,晋察冀军区独立4团副团长田同春,为杀敌不让截肢,也硬是裸着臂膀,让白求恩一刀一刀地刮去长蛆腐肉;古有神农亲尝百草,抗日中,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伯华,为自制紧缺药物,也总是亲自试服,终至因此中毒,在新婚前一天倒下。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了让中国拥有自己的国防事业。邓稼先远赴重洋,求学报国。在国家需求之际,邓稼先不顾美国抛出的高官厚禄、同校好友的挽留之言,毅然带着两百多位科研专家回国。在千里单调、滚滚黄沙的西部戈壁,没有什么实验经验,也没有什么炼钢技术技术,同样没有什么实验器材。经过五年多艰苦研究的时间,一朵蘑菇云终于出现在天空。

当我们回首这两段时光时,不得不感叹今日的美好生活是烈士的牺牲换来的,今日的“钢铁墙壁”是艰苦的钻研换来的。

上一篇: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下一篇:期刊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