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基本权利

2024-07-07

公民的基本权利(通用12篇)

公民的基本权利 篇1

一、关于权利意识的一般认识

所谓权利意识就是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 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 以及当权利受到损害时, 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构成了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具体来说, 权利意识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公民认识和理解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三是公民自觉地把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规范之中, 以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1]

德国的鲁道夫·冯·耶林指出, 权利仅凭法的抽象的保证是不充分的, 需要权利主体的具体主张。对向人格挑战的不法卑劣的行为, 换言之, 对其行为实施方式带有无视权利、侮辱人格性质的权利侵害加以抵抗是义务, 它是权利人对自身的义务——因为它是道德上的自我保护的命令, 同时它是对国家社会的义务——因为它是为实现法所必需的。[2]它既是为了争取物质的利益, 维护人的生存权, 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 保护精神生存条件;它在主张个人的权利的同时, 也是在维护法律的权威, 并通过法律来维护社会不可或缺的秩序, 维护社会的利益, 以此来维持社会的正义。可见, 为权利斗争是对自己的人格、名誉、自尊的保护, 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它是正义的、神圣的。完全放弃权利是一种懒怠的道德, 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杀。我们所有受法庇护的人都是为权利而斗争的天生的斗士, 都应该尽其所能为保护法的威力和威信做出贡献。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根据以上关于权利意识的定义, 如何评判当前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现状呢?可以说, 就个别而言, 当代中国人的权利意识, 参差不齐, 有的具备了较强的权利意识, 有的则很淡薄。这主要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加以说明。比如, 权利意识较强的有诉讼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公务员时存在身高歧视, 争取平等权的蒋韬;起诉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的青岛三考生;维护自身人身权利的钉子户、外出打工人员等弱势群体。他们不仅仅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打官司, 而且起诉的往往是权威部门或垄断企业, 他们的诉讼目的就是要改变社会的不公正或者侵害公共权益的行为。

但这只是一部分。就整体而言, 尽管我国的法律赋予了人民各方面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并在制度上保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 但在观念层面上仍然存在着人际间的等级差别。有些人似乎并不把自己拥有的权利当回事, 甚至不关心、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哪些权利, 更不用说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通过法律的途径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了。而对于别人的权利就更不会加以关心了, 有时甚至还会随意侵害到他人的权利。所以说, 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这使得公民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公民社会的建构难以实现。

当前,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可以说, 其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也与个人所受教育程度、个人的性格等因素有关。但全国范围内整体意识的淡薄还是存在一定共同根源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因素

我国古代社会的组成基础是以情感为纽带而构建的各种社会关系, 具体表现为一种尊卑有差、长幼有序、上下递沿的身份关系。它是一个“人治”或者“礼治”的国家, 形成了“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形式。在这种环境下, 形成了所谓的“官本位文化”, 一切国家要事都由政府来做决定, 大包大揽, 不顾及人民的想法和利益。基于此, 人民的基本权利受到极度压抑, 主体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也就无从产生了。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 向人们灌输了“只讲付出, 不求回报”这样一种思想认识。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 传统文化更多地强调为他人奉献的集体意识, 人们的个体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忽视, 其权利意识也因此而被埋没。

2. 个人因素

人们对权利的消极态度无疑与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相关。可以说, 这一点是历史因素的影响结果, 或者是其延伸出来的另一原因。

3.法制因素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普遍淡薄还与我国的法制建设状况密切联系。由于我国当前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性, 人们普遍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认识, 不清楚自己拥有哪些法定的权利。即使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也缺少一种法律信仰, 没有把法律内化到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去。这样当遇到权益被侵害的情况时, 他们很难做到自觉运用法律法规进行诉讼以维护自身的权利。

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专制和“人治”的传统, 虽然制度早已改变, 但作为深层的文化、心理因素, 其影响仍在, 而且程度还很深。这是我国当前法制建设中必须要加以警惕, 并要努力加以改变的地方。我们应该逐渐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 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 以利于公民社会的建设、发展。

三、加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若干建议

笔者认为, 一切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都准备着去主张权利。那种以公民个人名义提起的以维护自身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正是公民精神的重要体现。如果大家都怕麻烦, 或者都想大方、洒脱一点, 完全不顾得失, 就无法营造一个主张权利的环境, 更无法促进法制环境的改善以及公民社会的建立。因为如果公民不能主动主张和维护权利, 那么不仅仅是其个人权益受到侵犯, 社会的公共利益也会受到严重的侵害, 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而且, 从已完成法治现代化的国家的实践看, 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与其说是法律知识的普及还不如说是权利意识已经植根于公民的观念之中。事实证明, 一个国家要真正走上法治道路, 除了需要完备的法制和高水平的执法司法人员而外, 公民权利意识的确立是绝对重要的。因此, 我们应该努力加强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对此, 主要建议如下。

在中国“官本位文化”和“传统义利观”的影响下, 人的个性被尊卑贵贱之间等级分明的社会现实所吞并, 形成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立形势。由于长期深受这种“臣民意识”的渲染, 许多人头脑中缺乏“主体意识”, 比如有的人认为那些侵害公共利益的事件比比皆是, 个人哪管的过来啊!况且面对有权有势的公家单位, 普通老百姓根本告不赢。也有人认为, 这些事情有人大监督, 有党委、政府部门管理, 有纪检、司法部门查处, 还需要一个普通公民来直接“叫板”吗?因而, 他们“惧怕”权贵, “惧怕”政府, 不敢行使自己的权利, 更没有勇气通过诉讼去捍卫自己的权利。这也正是我们当前所说的“公民精神”的缺失。

1.政府做出努力, 警惕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和“义利观”对我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体现在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的现状上。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应该努力减少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对我们的影响。“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辨明其公民不同的而且有时是相互冲突的权利和利益, 并决定如何最好地调整这些权利和如何最佳地实现这些利益。”[3]因为权利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民主的环境氛围, 政府必须认真对待权利, 给予并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建设、文化倾向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消极因素在当前的应用。比如, 在组织建设上, 我们应该采取公平、公正的方式构建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机构;决议决策上应该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文化取向上应该加大对人的“权利”的强调。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为权利意识的培养创建民主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做到为权利斗争。

2.普及法制宣传, 加强人权教育

当前, 我国相当一部分公民对自身拥有哪些法定权利还只有一个模糊认识, 更不用说怎么去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犯, 以及如何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了。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法制教育的普及面, 尤其是对中西部边远落后地区的人民, 更应该加大这一工作力度, 以使我国的全体公民对此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做到胸中有“法”。

还有一些人, 他们尽管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法定权利, 但当其权利受到侵犯时, 却采取忍气吞声、默默无闻的态度。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法制教育中关于如何维权, 维权的程序、途径、方法方面的宣传教育, 让他们掌握主张、维护权利的具体程序, 提高法律意识, 以做到在被侵权时能够有序地合法地按照相关程序办事;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强化公民的维权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维权对自身、对社会的意义所在, 并成为其内在的意识, 以使得公民在遇到被侵权的情况时, 能够外化为自觉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为权利而斗争的行为, 从而保障自身的权利。比如, 我们可以扩大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生活的程度, 使其以一种主人翁的精神态度参与进来, 以此来培养其主体意识。这样, 他们一旦受到侵犯, 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给以反击。而且, 在他人有难时也会给予援助之手, 帮助他们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3.认真对待权利, 为权利而斗争

如前所述, 一个人为了保护其权利免遭侵犯而进行诉讼的目的, 并不在于其微不足道的物质利益, 而是为了自身的人格、尊严。与这一目的相比, 诉讼所带来的一切牺牲对他来说, 都显得无足挂齿。因此,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地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权利遭到侵犯时, 能够做到以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保证其不受侵犯。

以上这些还涉及到了法制建设的完善以及公民教育的终身化问题。因为公民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中, 为了让大家对自身及他人的权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并了解维权的途径、方法, 我们有必要不断地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 以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公民进行公民教育。当今的中国社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正致力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完备工作。其中, 加强公民的权利意识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加快法制的发展进程,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法律完善工作, 同时也在大力培养公民的现代化法律意识, 尤其是培养其对自身权利的认知和维护以及对他人权利的理解和尊重。到目前为止, 我们已经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我们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归根到底是, 如何将业已存在并初具规模的静态的法律法规制度内化为公民的自觉意识, 而后再将其外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 即如何做到“有法必依”。

此外, 我们所进行的公民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 还是社区、工作单位、维权组织机构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此, 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为公民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 贡献一份力量, 从而为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实际上, 权利意识是一种观念层上的形态。我们要构建现代化的公民权利意识, 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对此, 必须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趋向的表象和成因进行反思, 但认识过去、尊重传统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我们只有在既不回避历史, 又能与现实共进的前提下才能构建起中国人自己的权利意识, 才能真正走上法治现代化的道路。同时, 我们还应该在不脱离本国传统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引进国外一些有效的措施, 这样维权才有可能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习惯, 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外化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

注释

1[1]姜涌.公民的主体意识[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2[2]梁慧星.为权利而斗争——梁慧星先生主编之现代世界法学名著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12.

3[3]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人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9.

公民的基本权利 篇2

执教者:张振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三、教学难点

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

四、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成为你们的习惯,因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理解概念)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权利的范畴

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

师:描述案例1情景

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

4、义务的范畴

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请先看案例2,课件出示案例2。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

5、知识拓展

不仅我们国内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国际上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

课件出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名读。

6、知识梳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小学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是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涉及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法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接触,希望法律改变你们的生活。

7、巩固升华

最后送给同学们几首关于法律的小儿歌(课件出示)指名读。

8、质疑

公民的基本权利 篇3

關键词:公民基本权利;国际公民基本权利

0引言

我国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促进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催生了中国特有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理论。公民基本权利是最基本的也是能够体现生命尊严的道德权利,近年来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发展情况良好,但是我们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解释会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得残缺和片面,把握基本原则,实现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

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现状

1.1自由权保障情况

人因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存在而成为人,自由是人类的本性,因此自由也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核心和关键,自由权可以分为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等,人身自由权又包含住宅、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等权利。我国《宪法》的第37条到第40条针对人身自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近年来发生的刑事案件却体现出我国在保障人身自由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缺陷,例如赵作海案、聂树斌案都是刑讯逼供的真实案例,这也说明我国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仍然存在差距。

1.2平等权保障情况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与自由权、生命权等一样都是不可剥夺的权力,按照平等的内容可以将平等划分为实质平等和形式平等,一般优先考虑形式平等,在对弱者有利的条件下可以追求实质平等,也就是违反形式的平等。考虑我国的平等权,就避不开我国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农民、残疾人、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等都是弱势群体,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贫富极端化情况愈加严重,随着我国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来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力。

1.3财产权保障情况

西方领域普遍认为财产权也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力,人通过劳动获取的财产可以由自己自由支配,可以说财产权是其他各种权力的基础和保障。但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立的环境下,因此并没有充分重视公民的财产权,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宪法》中使用“神圣”来修饰公用财产,但是却没有用于修饰公民私有财产。我国存在的与财产权有关的公民基本权利问题主要是房屋拆迁和征收征用私有财产两个方面,例如房屋拆迁,自2007年开始,房屋拆迁工作中就出现了很多钉子户,但是钉子户和其他户主一样都有平等的财产权,应当受到保护,但是政府部门干部和领导却认为钉子户阻碍了正常工作,并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财产权保护。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私有财产保障情况逐渐乐观,但是仍然需要采取措施向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靠拢。

2我国实现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的基本原则

2.1国情与公民基本权利相结合

公民基本权利兼具特殊性和普遍性,我国应以具体国情为基础,将其与公民基本权利普遍性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实现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的重要原则之一。何为公民基本权利的普遍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即:主体普遍性、内容普遍性、作为人的理想和追求因而具有普遍性、价值普遍性。公民基本权利因为具备上述普遍性,才能与各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再加上要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就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社会体制、历史条件、经济条件、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要素。国家具体国情与公民基本权利普遍性的结合,实际上是在公民基本权利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公民基本权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对的,要真正贯彻公民基本权利普遍性原则,就必须考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世界具体情况。

2.2优先考虑生存权和发展权

生存权的含义不仅仅是活下来,还要是有尊严、有脸面的活下来,不仅是个人生命的延续,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延续的权力。生存权与健康权、基本生活权、住房权以及食物权等基本权力都有紧密的联系。在1986年的第41届联合国大会上确认发展权为人类的基本权利之一,发展权既具有群体性又具有个体性,对于个人主要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发展的权力。发展权和生存权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发展权需要以生存权为基础和保障,生存权经过延伸成为发展权。对于我国来说,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较少、整体生活水平不高是基本国情,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但是我国仍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且逐步实现小康生活,体现出我国将发展权和生存权放在首位,从这个方面来讲,我国对丰富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做出了一定贡献。

2.3公民基本权利的全面发展

我国以基本国情为依据,选择了将发展权和生存权放在首位的做法,但是这并不是忽视其他权利的体现,而是要在促进发展权和生存权的基础上,以经济发展为依托,全面保护和发展其他公民基本权利,这点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强调尊重与保护政治权和公民权,对于我国来说,社会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等都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因此不可能脱离基础谈公民基本权利。我国积极参与到制定核心公约的工作中,还签署了大量国际公民基本权利公约,对于国际义务严格履行,积极主动的开展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工作,尤其是老弱病残以及儿童等的弱势群体的权力得到了充分保障,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2.4权力和义务的统一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人们一般会克制个公民基本权利力要求,重视个人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而西方社会则是强调个公民基本权利利。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则规定了人们在享受权力的同时还要负担义务,我国宪法规定和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标准相符,规定公民享有权力的同时还要履行法律和宪法规定的义务,宪法对于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都有详细规定,因此不能只讲权力不讲义务或者只讲义务不讲权力,必须做到权力和义务的统一与均衡,才能保证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落实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工作。

3结束语

综上,公民基本权利事业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发展情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历史文化传统与国家经济基础,对于不同的国家应根据具体国情,优先选择不同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促进公民基本权利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才.当前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法面临困境的原因[J].桂海论坛.1999,(02):32.

[2]尹生.核心国际公民基本权利条约缔约国报告制度:困境与出路[J].中国法学.2015,(03):63.

公民的基本权利 篇4

显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是不可或缺的;虽然限制仅是手段而非目的, 但终究是基本权利的樊笼,因而也有必要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加以规范。否则,公权力极容易以限制是为了保护为籍口, 冠冕堂皇地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 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自身也必须接受从根本大法的高度进行限制。这涉及到的范畴就是公民基本权利规范的限制范式问题了。

一、限制之理由

1.公共利益———实质意义限制。在宪法学上, 限制基本权利的理由一般包括: 公共利益的维护、国家功能的实现和国家的生存、防止侵害他人权利。但是国家功能的实现和国家的生存、防止侵害他人权利两者其实可以属于广义的“公共利益的维护”,因而,一般情况下宪法将公共利益作为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直接理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宪法这条规定不能简单地与后面的数条并列视为公民的基本义务, 应当看成是表明社会公益和他人的权利对公民权利行使的界限。无独有偶:德国基本法第11条首先规定了公民的迁徙自由,随即又规定“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基础,将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特别负担时,或联邦或州的生存或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面临危险时,为处理传染病危险、 自然灾害和特别重大事故时,或为保护青少年以防堕落或为预防犯罪活动有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对迁徙自由权予以限制”,在第14条关于财产权的规定中则直接规定“财产权的行使应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公共利益”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无法给予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行诸万事而不惑”的定义乃至界定标准,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受益主体的不确定性,利益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主体对于客体自我满足程度的感知,因而一群人所认为公共利益在另一群人看来也许是公害,公共利益因而是因人而异的;另一方面,一般理念往往根据“公共”一词简单地将公共利益的对象界定为多数人的利益,即从数量上来界定,然而多数人的利益未必全然符合公共利益,否则就会鼓励“多数人的暴动”,而从现代宪法理念看,公共利益更注重质量方面的强调,因而公共利益的内涵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正因为如此,诸多法学专家担忧“公共利益”概念存在滥用的可能。这种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因着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任何一种国家权力及其运作行为,莫不是为了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利益而存在的,无论是对基本权利的规定、限制, 还是基本义务的履行,抑或国家权力的侵犯,都可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这就形成一个悖论:一方面,对基本权利的保障,是国家公共利益所必需。但是,另一方面,对于限制人民基本权利,也是基于公益而为之。有学者建议缩限公共利益的概念,而以“公共福祉”概念取代“公共利益”概念,唯有那些经过“选择的、重大的、特别的公益”才属“公共福祉”之概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所谓“公共福祉” 和“公共利益”仅有“质”上的差别,在概念和目标上是相近的。

因而,公共利益作为限制基本权利之理由并不已足,至少需对公共利益进行具体化处理,就规范层面而言即需要立法者用立法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种不确定概念在有宪法诉讼制度或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也许可以由宪法解释制度予以具体化,但是在那些宪法诉讼制度缺失的国家,这种空泛的“公共利益” 概念要么流于口号而难以发挥作用,要么成为公权力肆意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借口。因而在实证法理念下对基本权利做限制时,不宜对“公共利益”概念陈义过高。

2. 法律保留———形式意义限制。以 “公共利益”概念对基本权利进行限制有其固有的缺陷,因而,从形式意义上对基本权利进行限制益显必要。法律保留是指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或侵犯,必须依法律方可为之。法律保留与前面所述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公共利益是以宪法本身对一个涉及基本权利的限制方面, 就目的上的许可性问题所作之规定;而法律保留则是涉及执行这个目的许可性方面的执行工具之相关制度,必须以法律来限制。二者一个规定限制的实质,一个规定限制的形式,共同构建了基本权利限制的理由。

这种立法在各国宪法中不乏实例。 德国基本法中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多采用 “由法律或基于法律”的经典表达予以规定,第2条第2款规定:“人人享有生命和身体不受侵犯的权利,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只有依据法律才能对此类权利予以干涉。”德国基本法第5条规定:“一般法律和有关青少年保护及个人名誉权的法律性规定对上述权利予以限制”。诸如此类,第8条第2款还规定了“对于露天集会的权利,可制订法律或根据法律予以限制”。

法律保留的法理渊源出自“宪法委托”的理念,将形成和限定基本权利的权力授权给立法机关,其主要是基于民主性考量。既然是“宪法委托“,那么限制权利的规定只有经过由人民代表组成的议会立法通过,才可以看成是经过人民的同意,也才算是获得了法理的民主正当性,目的在于对抗行政权力。同时,根据 “重大性理论”原则,这种限制方式一方面承认只有权利者自身才有权对其自身重要权利作出限制,另一方面其“法律” 指的是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又充分体现着“依法限制”的法治理念,可谓贴切,因而法律保留也常常被学术界称为“国会保留”。

法律保留原则固然体现着民主性和法治观念,但是这种立法体例其实是将宪法的立法义务转移给了普通立法机关,这并非不可,不过这种权力的授予, 一方面使得立法机关的立法任务增加, 而当立法机关不作为时,又只能仰赖于宪法本身或者行政司法力量;另一方面有些基本权利,如生命权、拒绝人体试验的权利等等并不适宜于法律保留,而需要宪法保留才能体现其重要和神圣。

因而,单纯的法律保留及其后来发展的重大性理论,基于对立法者的绝对信赖和对行政机关的部分授权,都有可能使立法权或行政权以立法或行政方式 “合法”地侵害或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单纯的宪法保留则容易挂一漏万,且不适宜在立法技术上与宪法文本实现良好协调,因而采用何种法律保留方式还需要长期探讨。

二、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之模式

上述是基本权利的两大主要限制理由———实质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在基于一定理由对基本权利限制上,世界各国在立法体例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基于各国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对公共利益位阶做层次分明的界定前,难以用公共利益对各项基本权利逐条界定其限度,而只能在列举完基本权利之后做总括式的一般限定,自不必多言;而法律保留有单纯的法律保留、加重的法律保留和无限制保留的区别,因而有可能对不同的权利予以不同的规定。

1.概括式限制。概括式限制即在系统罗列公民基本权利后,在章节结尾处附以一项概括式的基本权利限制条款,使得前述罗列的基本权利条款一般性地受制于该条的限制。例如我国宪法第51条在规定基本权利之后,开始规定基本义务条款之前,就对其作了概括式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尽管我国宪法第40条在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之后,也特别地基于刑事侦查这一公共利益之需求对其进行了限制,但是总体看来,整个基本权利章节仍然是以概括式限制为主基调,与德国基本法中的分层限制是有本质区别的。

概括式限制仿佛是立宪者对宪法确认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作一个整体性规定,似乎保障了各项权利之间平等保护、 平等受限的法律地位,然而这种限制实则是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各项基本权利内容抑或本质上的差别,忽视了不同权利类型限制程度也应当不同,客观上造成了“属性不同的基本权利经由同一的限制而被侵害”,使得这种条款更倾向于政治教化和道德宣传的作用,而少了规范性的法律品格,从而不利于宪法实施的具体操作。

2.区别式限制。区别式限制的典型是德国基本法,德国基本权利规范的典型样态分为两部分:基本权利保护领域和基本权利限制要件,也就是不厌其烦地在每条权利条款后面对该项权利作出限制性规定。当然这种限制性规定是藉于不同类型的法律保留来实现的:单纯的法律保留仅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由法律或根据法律而予限制,而不再有其他要件限定,例如第2条第2款规定:“人人享有生命和身体不受侵犯的权利。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只有依据法律才能对此类权利予以干涉”。

加重的法律保留需要在单纯的法律保留基础上另增加其他前提性要件,例如第11条第2款规定:“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基础,将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特别负担时,或联邦或州的生存或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面临危险时,为处理传染病危险、自然灾害和特别重大事故时,或为保护青少年以防堕落或为预防犯罪活动有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对迁徙自由权予以限制”,即在“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之外”另行增加其他条件,方能限制迁徙自由。

无法律保留限制是指未对某项权利作出可以“由法律或根据法律予以限制” 的规定,如德国基本法第1条(人的尊严)、第3条(平等权)等规定,这似乎表明了这些权利不受限制,不过根据德国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基本权利的社会连带性以及整体宪法秩序,无法律保留限制之权利依然应受到宪法理念内在限制是毋庸置疑的。

这种差异化限制的方法,使得立法者针对不同基本权利而拥有相应的立法裁量权。相对于一般法律保留,立法者所获得的裁量权弹性最大;对于特别法律保留而言,立法者进行利益裁量的许可权就被大幅限制;至于那些不受法律保留限制的公民基本权利,立法者进行利益裁量的许可权就被彻底废除。因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基本权利,看似区别对待, 实则是以分层限制的保障模式,实现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实践意义上的公正呵护。这种差异化模式能对公民基本权利精准地实现了保护并着限制、限制并着保护。不过其问题在于容易使人误以为其将基本权利进行了不同位阶的划分而给予区别对待,尤其当不能合理解释何以此种权利予以单纯法律保留而对彼种权利予以加重法律保留时。但是,小瑕不掩大瑜,这种分层限制体系其实足见德国宪法是何以“认真对待权利”的,这种不厌其烦的精巧缜密的规定,足见德国基本权利条款之真实性与有效性。

3.混合式限制。我国《宪法》虽以概括式限制为主,但是在个别条款中也有限制性规定,德国基本法虽以分层限制见长,也依然在有概括式的限制规定,比如第19条第1款:“依据本基本法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予以限制的,该法律须具有普遍适用效力,不得只适用个别情况。此外,该法律须指明引用有关基本权利的具体条款”。

可以这么说,并不存在完全纯粹的概括式或区别式限制,更由于单种限制模式有其不足,故而兼采众长式的混合式限制模式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正在通过大法官释宪制度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各自优劣,已如上述,不再多言。

三、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

对基本权利规定限制要件,是为国家介入私人领域提供合宪性理由,在限制要件的范围内限制基本权利的才能视为是合宪性干预,然而基本权利限制毕竟不是目的而只是作为手段,因而对基本权利之限制本身亦应予以限制,以防国家公权力不断侵蚀乃至掏空基本权利。故规范基本权利限制使之合宪者,有学者称之为“合宪性理由”,这些“合宪性理由”构成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在对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方面,德国基本法堪称世界楷模。

1.不得侵犯实质内容原则。德国基本法对基本权利限制的首要原则,是第19条第2款的规定:“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害基本权利的实质内容”。客观价值秩序观念的建立,形成了基本权利双重性质, 即基本权利的主观权利性质和客观价值秩序性质。如果说“主观权利”是强调公民基本权利作为“个人权利”的属性,“客观法”就是强调作为约束公共权力的“法律”。

基本权利客观价值秩序的彰显,益使基本权利成为立法机关建构国家各种制度的原则,也构成行政权和司法权在执行和解释法律时的上位指导原则。这一点在基本法第1条第3款规定“下述基本权利为直接有效地约束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法则”不难看出。

不过就何谓“实质内容”而言,并无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德国曾有学者认为可以限制某些人之人权,但不可以限制所有人之人权,使该项人权之规定完全不存在。而联邦宪法法院则采取相对论理论,这种理论主张以利用手段是否过分(即比例原则)和有无更大法益冲突(即法益权衡),来判断是否侵犯基本权利的实质内容,联邦法院其实也并未提供一个明确的标准,而意在个案中进行具体判断。不过,这一条款极大的解释弹性,使宪法法院能够在个案判决中自如运用以保护对基本权利的过度侵犯,其功能不在小。

2.个别立法禁止原则。个别立法禁止原则在德国基本法也有所体现,第19条规定:“依据本基本法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予以限制的, 该法律须具有普遍适用效力,不得只适用个别情况”。可以说这一条款是基本法第3条第1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基本权利限制领域的体现。这种规制的目的在于使得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变成一种公平的负担,因而与“特别牺牲”之征收概念相区别,前者是对所有人的一般限制,而后者则是对特定人的个别处分, 前者无需补偿,而后者则必须予以补偿。

个别立法禁止原则使得宪法的平等权获得实践,特定人群不会遭受法律所加诸的特别利益或不利益之待遇,预防了在基本权利领域立法可能出现的特权或歧视。不过这毕竟是一种理念,在立法实践中它无法杜绝立法者把所想要规范的具体个案,包装在“抽象规范”的外表之下,对不同收入人群规定不同纳税比率的现象已足以说明该原则约束之有限性。德国历史上一直有制定“措施性法律”的传统,究其根本,这种立法就是采取具体措施来达成特定目的。这种特殊法律形式尽管存在不少批评,但现实生活中亦大有裨益,故联邦宪法法院却并不认为这种立法违背个别立法禁止原则加以禁止。

3.指明条款原则。德国基本法第19条第1款规定:“该法律须指明引用有关基本权利的具体条款”。旗帜鲜明地要求限制人权之法律必须明确化、实证化,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法律适用机关(行政或司法) 恣意扩张对基本权利限制的范围。这样一种指明条款原则因而形成了对立法者的警示功能,要求立法者立法时须有相当的注意义务,这样就通过对立法者之限制间接构成了对司法和行政的限制,从而形成基本权利对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的一般防御。这一原则体现着法治国家“法律实证化”和“保护基本权利”之特色。

综上所述,保障基本权利是目的、限制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这就要求基本权利限制本身亦须受到一定的规制,具体包括限制之理由、限制之模式、限制之限制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从公民基本权利的对立面论证了基本权利保护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权利的表达范式与基本权利的限制范式,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建构了基本权利的规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国家作为重要议题,在此,从根本大法层面分析公民基本权利规范的限制范式, 当有其现实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张千帆.从宪法到宪政——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8(1)

[2]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韩大元.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宪法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4]胡峻.宪法中公民权利条款的立法表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蒋清华.基本权利宪法保留的规范与价值.政治与法律,2011(3)

[6]刘建辉,张强.论宪法公民基本权利设定方式的完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2)

[7]张薇薇.“人权条款”:宪法未列举权利的“安身之所”.法学评论,2011(1)

[8]刘连泰.《国际人权宪章》与我国宪法的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9]陈新民.论宪法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元照出版社,1999

[10]陈新民.公共利益的概念.三民书局,1992

公民的基本权利 篇5

章节名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课程类型:理论课

学时:1学时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教材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与上节课内容,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义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社会事件的导入和讲解,结合民航机场和航空公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树立保护自身权利、遵守法定义务的理念;引导学生认同和遵守学校的军事化、标准化管理模式,培养学生为标准的军人;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健康的可贵,各民族同学之间互相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的边界,引导学生遵守军事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和教案,学生作业本,纸条等。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讲解,以教师讲解、学生互动探讨知识、回答问题为主的方法;采用启发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练习,巩固知识。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为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课程,是法律条文的照本宣科和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我校是民航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为标准化的军人、高端职业化民航员工;本课结合社会事例、民航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民航知识和社会基本常识。

学情分析:

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学生对于学校搜查寝室、没收学生违章用品的行为抱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为了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认同、遵守学校军事化标准化管理,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地通过民航安检搜身合法化的导入,结合成都“一环七纵”道路车辆限

行等社会事例,使学生树立权利和义务并举的理念,防止权利的滥用而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同时,通过课堂讲解和作业题等形式让学生引起持久和广泛的讨论,最好能够形成全校性的大讨论,从而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对于搜查、没收寝室违章物品的做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尽量从根源上杜绝违章电器的使用,尽可能避免由于使用违章电器而触发的火灾事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学生的引导和管理过程中,更应该发起出现火灾如何自救逃生、合理使用灭火器、发生事故时如何疏散人群等急救宣传。通过事故前预防,发生事故中的积极合理处理,事故后的反思、学习,使火灾事故发生的几率尽可能接近零点。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堂内容导入:

回顾上节课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重点讲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内容之前,通过上节课知识的回顾,起到承上启下和加深记忆知识的作用。)

新课程讲解: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通过图片形式,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习近平在全国人大的选举过程,引入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通过图片的介绍,向同学们宣传课堂外的知识,如莫言及其作品,诺贝尔奖文学奖,习近平的孝道,国家主席当选的条件等。

(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规定

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提问?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学习知识后,迅速让学生总结)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规则:留出思考题,并提问学生回答

年满18周岁精神病人,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没有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精神病人被治愈后,依然有能力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人身自由

(一)宪法37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

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提醒学生在课本的空白处记笔记,并思考:法律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合法搜查需要什么条件呢?(讲解展示搜查证等)

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不用搜查证!

(1)身带行凶、自杀器具的;

(2)可能隐藏爆炸、剧毒等危险品的;

(3)可能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

(二)机场安检搜身

链接机场安检小知识:

机场安检三难

(1)由于航班延误而导致旅客第二次安检

(2)对于醉酒旅客安检的苦恼

(3)冬季由于旅客穿着厚重引起的安检麻烦

通过“6岁女孩机场被搜身,母亲交涉遭拒”的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 机场安检搜身,是否违法?并提问学生回答

答案:个人的人身自由不足以对抗公共安全,因此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

(三)学校搜查学生寝室,收缴违禁物品,是否违法呢?

图片展示之后,安排三分钟的讨论时间。分法纸条,让学生书写观点,每一条观点的背后写上姓名,最后由学生收集后交到教师处,并由学生书写至黑板。(只要言之有理,不论对错,酌情作为平时成绩)

在学生书写过程中,带领学生讲解成都“一环七纵”道路限行的规定和加油站抽烟可能引发的灾难,并讲述“过失纵火罪”,过失引起火灾,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回到学生板书,并公布正确答案。学校发起集中销毁违禁电器做法的合理性。

三、宗教信仰自由

1、宪法第36条之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展示图片,介绍几个宗教常识,讲解中介绍学生了解宗教常识,风景名胜,著名人物等。

2、介绍伊斯兰教,转而介绍清真饮食之南航的“新疆航食”。

我们学校新疆学生众多,特别是有独特民族习惯的回族和维吾尔族,他们禁

食猪肉、血液,曾经在四川有“猪是回族祖先”的错误说法,不同民族和宗教的学生住在一起,可能由于平时开玩笑而引起打斗事件,甚至上升为民族仇恨。穆斯林学生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同学共同生活学习,同学们应该互相尊重信仰、民族习惯,和平共处。

3、机场和航空公司为不同信仰人群提供礼拜、祈祷场所

图片展示:银川机场、香港机场、迪拜机场建立礼拜或起到地点。

四、知识总结

1、公民的基本权利

2、公民的基本义务

五、练习和巩固

单选7道,判断题5道。

六、上次作业回顾

高考状元拒录事件

2009年,因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少数民族身份作假,北京大学决定放弃录取。此前,由重庆市监察局牵头,公安局、重庆市民宗委、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招办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对事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纠正了包括何川洋在内的31名考生的少数民族身份,31名考生被取消录取资格。

点评:

1、少数民族加分。《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平等权”,“各民族平等”。因少数民族身份而在高考分数的基础上可以加分,是否与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精神相符合?高考加分是否构成对其他非少数民族考生的反向歧视?

2、受教育权。《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受教育权”。国家民委等部门基于弄虚作假的情况取消考试资格,或者是录取资格。对何川洋进行处理是否侵犯了何川洋的受教育权?

七、作业(作业1必做,作业2、3中选做一题)

作业1(必做)

1、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2、宪法规定“执行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作业2

夜里凌晨2点,寝室同学都在熟睡。突然附近寝室有人大声疾呼,“着火了,赶快逃命啊!”门外火势凶猛,大烟弥漫。

住在六楼的你遇到火灾,应该怎样自救?

作业3

你现在是一名首都机场安检员,正在给即将登机的乘客进行安全检查,这时走过来一名酒气熏天的乘客。经过多次提醒,但都拒绝接受安全检查。

请想办法说服醉酒乘客接受安全检查。

要求:(把你的办法详细写在作业本上,100字以上。

并与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安检员和醉酒乘客,下节课上课进行“情景模拟”演练。)

八、教学反思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给学生讲授知识,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和如何正确生活的常识。

公民的基本权利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权利;保护机制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随后,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党第一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写进党的正式文件。[1](P.55)这表明,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将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无疑也象征着一个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成功实现。

二、保障公民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

所谓公民权利,就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所享有的在自己意志支配之下,以实现某种利益并受法律保护的一种行为自由,这种公民权利,其实是将人的价值法制化,它体现的是公民权利人的一种自主性。[2][P.35]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民权利和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和保障的社会,是以人为本、民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可见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保障公民权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必然内涵,而当前影响社会公正的最大问题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贫富差距越大,犯罪的欲望就越强。现实社会中,当一部分人不具备争取某项权利的机会和条件时,这部分人就会倾向于反抗社会既定的这种不公平的现实,2005年法国巴黎出现大骚乱并迅速引发各地群起效尤的事件就明显地印证了这个问题。而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就必须要对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予以支持,对触犯刑律的予以打击,特别是政府必须要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倾斜政策,扶助他们脱贫致富,调节人们的利益差别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二,保障公民权利是法治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法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其前提是实行人民民主制度,我们知道民主是指人民当家作主,运用自己的各项权利去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要保障人民民主制度就必须通过民主程序产生法律制度,严格依照法律制度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把人民的利益细化到每一位公民的利益,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建设和谐社会落实到法律保障公民权利这一层面,早在2005年9月5日召开“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为议题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之后许多法律界人士就产生的共识。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普通法律、法规均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不得违反宪法规范,因此宪法就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逻辑起点。用宪法来明确公民的正当权利和义务,可以从法律上规范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防止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害,也可以使公民和社会组织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侵犯他人权利,平衡和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具体利益,最大限度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以,要确保法治进步就应使法律不断调整修改,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民权利的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求各项制度与公共政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要求人们具备基本的正确处理权利关系的能力,完善公民权利的保障就是提高人们的权利认识水平和行动能力,塑造合格公民的关键,这需要各系统、各部门的齐心协力,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第一,将科学发展观用于指导公民权利观教育,促进公民形成正确的权利观念和实际的行动能力。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的新的认识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对公民权利观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公民权利观教育在更深的层次上也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与内容,所以在各种公民权利观的教育活动中,应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用于指导教育实践。尊重后人的发展权利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其核心就是解决不同代际之间的平衡发展,以及不仅惠及当代同时也能惠及后代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中要从中国复杂的国情中定位正确的权利观教育,深刻理解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直到现在的发展逻辑,把握中国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与长远的根本利益相结合的思想脉络。在具体实践中要在立法、公共政策的制定、政府职能的履行等各方面创造公民有序参与的条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使公民在积极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与国家与社会、与发展以及公民与公民的关系,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利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越性,实现人与环境的同时改变从而使统筹发展的历史与社会效应体现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作到“由人民群众来发展;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发展;人民群众本身获得了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理念。[3][P.190]

第二,开展各种公民权利观教育,进一步增强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特别是在与国家权力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常常习惯把自己放在义务承担者的位置上,所以大力传播宪法观念,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对保障公民权利尤为重要。在开展公民权利观教育中我们应通过学习,力争使人人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使权利观念从心理上得到认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权利主体的地位、自己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到底有何权利或应该享有何种权利、自己的权利能否得到保护。其中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学法用法,要让国家机关极其工作人员相信遵守宪法、捍卫宪法是一种政治道德、一种职业道德,要树立国家机关极其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很好地服务于人民的意识,保证国家权力的行使者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当涉及到权利冲突时应采用直接沟通、协调、说服等互动方式解决,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在各级学校开展权利观教育,使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能观察到甚至直接参与到各类体现民主的社会活动,在心中形成宪政理念的牢固积淀,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如西方很多国家建有专供儿童学习的传播宪法知识的网站。此外,如遇到本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例如总统大选时也会专门给儿童设立模拟投票现场等,这样即使儿童也能体会到参与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乐趣,从而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4][P.16]

第三,完善公民权利救济权的立法,建构构建权利救济机制。权利救济是权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向国家要求保护时权,国家应有义务为公民提供严密、完善并切实可行而且又不失公正价值的救济法律制度。而我国在宪法上规定了公民享有权利救济权是不够的,普通法律也应在依据宪法制定保护公民具体宪法权利时提供公民的宪法权利救济方式或者权利救济制度,并使这种救济能够贯彻实施,否则这些有关规定公民权利救济的法律是有瑕疵的。由于公民宪法权利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宪法和普通法律规定的权利救济方式应多元化,例如,当公民的人格受到侮辱时,受害人可以向公安行政机关控告要求追究加害人的行政责任,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究其民事责任;当公民的人身权受到侵害时,可以采用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等救济方式,也可以采用要求人身保护和司法审查权等其他补救措施。[5][P.45]同时,我国应借鉴欧美等国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宪法诉讼制度,让公民在宪法权利受到侵害并耗尽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救济资源时,仍然能够在宪法层面上得以救济,进一步扩大可诉范围,使所有民事纠纷都能诉诸于法院,并赋予公民对内部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以诉讼权,取消行政终裁制度,将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合并,让行政行为处于司法监督之下,并在宪法诉讼制度中逐步放宽原告起诉条件,取消起诉审查制度,以纠纷出现而不是以权益受损为立案要件;逐步建立诉必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集团诉讼等公益诉讼制度;逐步完善诉讼费用的缓交和免交制度,适当放宽获得法律援助的条件扩大接受法律援助的范围,使我国公民特别是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公民能够真正充分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切实保障公民权利。

参考文献

[1]张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进一步完善[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李文汇.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之法理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0,(3).

[3]商日红.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权利问题与权利观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2).

[4]吴爽,张媛媛.当代中国宪政文化的建设[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6).

[5]明杰穗.析宪法权利的救济权[J].怀化学院学报,2006,(6).

建立公民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构想 篇7

兼顾到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容量, 我们所设计出来的诉讼模式应该是与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行的宪法监督制度、现行的司法制度配套及适用。因此, 要想构建我国复合型宪法诉讼制度必须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 整治保留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其一, 各种政治争议依旧主要通过政治途径来解决, 而没有必要全部纳入宪法诉讼的渠道;其二, 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应该尽量避免与现行政治体制和宪法框架相冲突, 如果确实无法避免发生冲突, 一定要先对宪法进行修改, 从而来保证宪法诉讼制度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协调和自洽。

(二) 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制度相分离原则

所谓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制度相分离原则, 是指在制度设计中将宪法诉讼制度和违宪审查分开, 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组织实施, 是先由法院对宪法案件进行审判但并不对法律和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审查, 法律及国家机关行为是否违宪由违宪审查机关进行审查。确立这一原则的根据是:其一, 现行宪法和法律都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由法院进行违宪的审查;其二, 我国宪法对法规等的合宪性审查作了实质性规定, 不宜再赋予法院以违宪审查权。

(三) 相对独立原则

所谓相对独立的宪法诉讼制度,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并不需要马上建立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相并列的独立的宪法诉讼制度形态, 也不一定需要要有完全独立或者完全不依赖于其他诉讼形式的程序;另一方面, 在宪法诉讼案件中存在和其他诉讼形式不一样的特点。当法院遇到违宪疑义时必须通过特定的程序报请违宪审查机关进行审查。

二、复合型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具体设计

从相对合理主义的思路出发, 在考虑我国具体国情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设计出如下的宪法权利诉讼模式:①

(一) 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权力范围、组织构成和程序、活动的基本原则、判决的约束力、活动的保障等, 均由专门相关组织立法来约束。该委员会行使的职权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职责, 并受理一般公民及社会团体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提起的侵害宪法权利的申诉。从本质上来说, 该委员会行使的是违宪审查权, 而不是宪法审判权。

(二) 普通法院设立宪法审判庭并专门行使行政违宪侵权案件以及司法违宪侵权案件的权利

②对这两类案件的审理, 宪法审判庭对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的合宪性并不做出判断, 只对具体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是否侵权性做出判断。行政违宪侵权案件和司法违宪侵权案件具有特殊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案件受理及审理程序及其所适用基本上与其他普通法律案件所适用的原则一致, 另外, 撤销具体的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 或者是由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的机关承担具体的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 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程序设计

宪法权利诉讼审判程序主要是指立法违宪侵权案件、行政违宪侵权案件和司法违宪侵权案件这三大类案件的审判程序。在我国设计的宪法权利制度时, 将宪法监督权与宪法权利的审判权分开, 分别赋予给宪法监督委员会和普通法院行使, 所以在诉讼理论上设计这三类案件的审判程序需要针对各种案件的不同特点, 要分别在案件的申请、案件的受理、案件审前准备、案件的正式受理、案件的裁决等方面加以周全的考虑。

立法违宪侵权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就是指宪法监督委员会审查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合宪性时所遵循的程序。分为案件的受理范围、案件的申请和受理、案件的初审、案件的正式审理、案件的裁判等方面的程序。程序的设立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对各个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定位。行政违宪侵权诉讼案件和司法违宪侵权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是人民法院宪法审判庭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 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具体司法行为是否对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侵害, 确定行政机关侵权责任与司法机关侵权责任所遵循的程序。由于该程序存在于现行的行政诉讼程序和国家赔偿程序之中, 它可分为案件的受理范围、案件的申请与受理、案件的初审、案件的正式审理、案件的裁判等相应程序。

综上所述, 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相应不同的内容, 宪法对原则性的规定有及强的适应性, 具体化的普通法律的适应性是无法和其比及的。重要的是, 宪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 主要调整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而普通法律无法涵盖宪法调整的所有社会关系, 同样道理, 普通诉讼也无法涵盖所有的权利争议, 因此, 宪法诉讼和公民宪法诉权的存在就有一定的必要性。所以, 建立宪法诉讼程序是公民通过行使宪法诉权启动宪法诉讼的有力依据。

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法治的核心上。因此, 建立相应的宪法保障制度必将形成。宪法诉讼制度是最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法保障制度, 建立符合法定程序的宪法诉讼制度, 赋予公民以司法救济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从而调动广大公民参与宪法实施的保障, 是中国当代法制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注释

1[1]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出版社, 2001.

2[2]季卫东.宪政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3]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4[4]韩大元, 刘志刚.试论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J].法学评论, 1998, (3) :26-30.

5周伟.宪法基本权利案例的法理分析[J].云南法学, 2000 (6) .

加强公民权利宪法保障的对策分析 篇8

追溯宪法产生之历史, 无论是在民主宪政发源地的英国还是在抗争与革命中建立起的民主国家的美国和法国, 它们制定宪法和宪法性文件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限制统治者为所欲为的权力;二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任意侵犯。而限制政府权力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排除强权机关对公民权利的干涉。由此可见, 宪法的产生虽有种种原因, 但“保障人权, 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政治、经济等基本权利是其重要原因。”现代宪法是由消极地限制政府权力转向积极的授予政府必要的权力, 宪法的这种积极授权在某种意义上得益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但其最终也还是应以保护公民权利为依据并以其为底线[1]。从世界范围看, 公民权利的立法出现了细密的趋势, 而我国宪法对于公民权利内容的规定却过于原则, 这就使得公民权利全面实现较为困难;我国现行宪法的权利和自由的规定, 人们对其理解不一, 原因是宪法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我国现行宪法的权利内容缺乏完整性。如人身权利中缺少隐私权内容、经济权利中缺少个人生活最低保障内容;现行宪法对现实所需要的新的权利需求没有规定, 如环境权、知情权、迁徙自由等。所以, 健全公民权利宪法保障规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宪法保障公民权利价值实现的积极条件

(一) 政治体制

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为宪法保障人权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1.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是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有机结合, 这就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使享有人权的主体和人权享有的内容既真实又广泛。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 充分享有公民权利的根本保证。

2. 政权组织形式侧重表现为国家权力的横向划分, 核心是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分立与制衡, 其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是公民权利在政治上的表现。

3. 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极其明显的保护公民权利的特色。我国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规定实行“一国两制”, 规定实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一系列制度的实施, 对于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政治权利以及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市场经济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同样为我国宪法保障公民权利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追求权利本位和契约自由,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 真正实现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独立, 从而保障权利、自由, 排斥特权、歧视不平等现象。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求经济市场化, 排斥政府权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要求对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进行合理配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规则经济, 要求完备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以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唤起人们的主体意识, 培育人们的平等、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观念。

(三) 依法治国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13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蕴涵着以下基本品格: (1) 依法治国是对权力的制约。依法治国的对象主要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而人民群众对这些事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公共权力机构来实现的。因此, 依法治国的对象实质是公共权力, 它意味着用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权力的内容、运行方式、行使范围等。 (2) 依法治国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 同时, 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过程, 就是作为人民之个体的公民权利得以保障, 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法治的理想, 就是去创造和维持一套原则、规则、程序和结构, 以保障每个人的利益, 防止它受到政府或其他人的侵犯, 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过一种人的尊严的生活。因此, 依法治国蕴涵着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三、对我国加强公民权利宪法保障的对策性建议

(一) 加强宏观性的理论研究

宪法保障是对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制定宪法实体内容的保障, 它并不是简单的哪一个方面的制度, 而是宪政设计时从制度到法律的一系列相关制度的总和, 包括制度保障、政党保障、司法保障等一系列保障制度, 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要设计宪法保障制度不能从解决单一的某个问题着手, 而是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只有确保这个研究前提, 才能正确地把握好几种宪法保障制度之间的内在与外在地联系, 使之都能够做到扬长避短, 为我国宪法保障制度的发展指明正确地方向。也只有在理论上给以科学的指导, 才能使我国宪法保障制度在实践中健康发展, 走向完善。

(二) 明确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首先, 我们应该明确权利和权力的次序关系, 如果对二者的孰先孰后存在模糊或者有意规避, 则对探讨公民权利的保障毫无益处。公民权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 享有权利是社会成员实现个体自主和自由的具体表现。立宪正是为了明确界定国家权力运行的范围和力度, 从而赋予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大部分领域的权利, 以及公民在授予国家权力时所保留的自然权利不被侵犯[2]。当然, 要使公民权利得到善良有序的行使, 并作为国家机关正常而健康运行的一个内容, 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则成为立宪及司宪的根本目的。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则是宪法调整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终极目的。基于此, 人民通过宪法将自己的主权权利委托给国家和政府, 国家和政府所须付出的理应是合理配置权力, 并且规范权力的有效运行, 促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3]。

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是相互冲突和消长的关系, 国家如果“不惜牺牲一切而求得机器的完善, 由于它以机器较易使用而宁愿撤去机器的基本动力, 结果它将一无所用。”[4]在说明国家不惜牺牲作为国家权力存在依据的公民权利时, 国家权力的骤然膨胀必然导致公民权利的萎缩和抑制。如果宪法按照宪政理论的设计, 将公民权利规制得翔实而具体, 国家权力的行使自然就受到相应的限定和制约。正如霍布豪斯所说:“国家的职责是为公民创造条件, 使他们能够依靠本身努力获得公民效率的一切。”[5]即权利派生权力, 权力服务权利。要保护公民权利不受任意侵害, 必须用宪法形式来限定国家积极作为的权力和消极不作为的义务, 无论是对权力的限定, 还是对义务的设置, 均体现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善良保护。要使公民得到最根本最广泛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则不能放任公民权利的无限滥用, 否则谈不上维护和保障其权利, 相反则有损于公民权利的实现。“自由的领域就是生长发展的领域, 自由和控制之间没有真正的对立, 因为每一种自由都依靠一种相应的控制。”[6]

(三) 完善公民权利的宪法规制方式

我国宪法采取“列举式”的授权方式规制公民权利的范围, 这意味着宪法没有规定的, 公民不得享有, 否则是违法的。笔者认为这违背了“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公理性宪法原则。

我国宪法中对公民权利的规制, 以原则性规范为主, 过于笼统, 过于模糊。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当然, 宪法规范的明确性主要应以规则来体现, 并且只有规则才能做到肯定、明确。宪法是为了规制国家权力、保障基本人权而制定的, 权力的界限和权利的保障都需要在宪法中加以明确化。“宪法对公民权利不作具体规定, 而只以‘确认原则为限’, 权利的种类、范围和界限不明确, 保障公民权利就只会是一句空话, 而随意限制、剥夺公民权利的违宪现象就不会受到制止和惩处。”[7]由于我国宪法规范以原则性为主, 并且在立宪、修宪时就以原则性为指导思想, 导致我国宪法中原则性规范过多。公民权利的规制也不例外, 要切实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和及时救济, 应当以规则性规范来界定公民权利的范围, 这也是确定合宪与违宪的唯一标准。

(四) 建立宪法救济制度

无救济即无权利, 我们应当建立宪法救济制度。笔者认为, 应在我国建立宪法诉讼制度, 以确保公民权利在受到侵犯后能够得到救济。对于事后救济的立法也将是我国宪法逐渐成熟的标志, 具体体现于法条中的, 使之有法可依。“应当在宪法第33条中再增设一款, 明确规制公民基本权利具有直接的、可以援用的司法效力。确保公民权利在受侵犯后能够通过宪法诉讼得到救济。”[8]

四、综述

毫无疑问, 现代人权是一种普遍的、人人皆可享有的权利, 同时也是一种固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权的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执政者应提供各种条件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在一个社会之中, 应该以人的发展为主, 公民所代表的也就是民主国家社会中个别主体的代名词。如果在一个国家当中, 公民无法行使正当的权利的话, 公民就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在旧时代社会中, 政府与人民的福利关系是一种父权主义的馈赠, 是一种显示政府对子民的恩泽。人类进步到今天, 法治与公民权利同等重要, 即由法治的规范与约束, 确保每一位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 必须遵守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原则, 而且也保障自己的权利。公民权利的落实也促使法治的规范更加完善, 因为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所以, 我们认同民主的社会也是法治的社会, 更同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陈焱光.公民权利救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76.

[2]赫伯特·斯宾塞 (H.Spencer)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M].谭小勤,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128.

[3]刘惊海.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J].吉林大学学报, 1990, (6) .

[4]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25.

[5]人权宣言 (第2条)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5.

[6]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75.

[7]周永坤.论宪法基本的直接效力[J]中国法学, 1997, (1) .

公民的基本权利 篇9

一、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以及公民社会的内涵

(一) 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的内涵

所谓社区治理, 即治理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具体指的是, 在社区管理范围内, 政府 (非政府) 机构参照正式法律法规和社区规范 (非正式) 通过协商交流、协商处理等方式处理公共事务, 进而在社区治理后增强社区的发展活力, 提高社区居民的福利待遇, 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社区治理时主要体现如下的特征:主体多元性、目标过程性、内容扩大性以及互动性。[1]

所谓社区治理主体, 主要包括: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民。现如今的社区治理主体是在传统社区治理的主体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包括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

(二) 公民社会的内涵

公民社会, 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具有差异性。俞可平将公民社会从两方面进行定义, 一方面是从社会学进行定义:公民社会是企业、家庭和国家的中间区域。另一方面是从政治学进行定义:公民社会属于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的机构和组织, 重视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就我国而言, 公民社会则属于一种大众化的组织, 其组织介于企业和国家之间。公民社会以民间组织 (公民社会组织) 为中心, 公民社会主要以人本主义、开放性、多元主义、公开性、民主与法治、信任与参与为基本的价值观。[2]

二、革新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与构建公民社会的措施

(一) 制度层面的革新

为了保障社区有效治理、加快公民社会构建, 制度层面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目前, 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程度较低, 社区居民距离实现自主管理的差距较大, 并且社区管理的法律不完善, 社区规范可操作性较差, 进而社区物业在管理时经常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在对社区制度进行革新时, 首先要完善制度文化、健全生态环境, 然后要鼓励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制度进行主动安排。革新制度, 有利于提高公民社会的稳定性, 有利于加快社区治理走向公民社会的步伐。

(二) 机制层面的革新

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对社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参与度较高的居民参与有利于促进政治稳定, 有利于提高社区的管理能力, 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由于目前中国社会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较淡薄、分配体制不完善、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较弱, 进而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矛盾重重。因此, 要想加强社区治理, 务必要建立健全社区治理利益诉求机制、完善社区协商机制以及社区合作机制。此外, 扩大民主政治的参与渠道、丰富民主政治的参与方式、加强领导者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

(三) 思想观念层面的革新

在社区治理的发展中, 由于社会治理基本主体结构矛盾冲突较严重, 并且部分部门与社区基层主体间权利失衡显现明显, 进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动主体间的互动和约束。所以, 要通过制度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思想观念革新等方式提高基层社区的重要性, 进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思维观念革新, 主要指的是创新思维意识和思维观念, 进而实现行动效果的有效性。在思想观念上意识到社区治理要坚持多元共治, 其中多元是指市场、政府和社会等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3]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由多方面构成, 为了提高社区治理的效果、加快公民社会的建设进程, 要对制度层面、机制层面以及思想政治层面进行适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对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结构的矛盾有效缓解, 减少社区治理所面临的压力, 促进我国社区治理向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 有利于构建公民社会, 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剩勇, 徐珣.参与式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性路径——基于杭州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经验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 2013 (2) :62-72+158.

[2]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2) :24-28.

公民的基本权利 篇10

一、“被时代”的产生及发展

(一) “被字句”的始作俑者

“被字句”的始作俑者, 可追溯到2007年出现的“白宫”举报人李国福的“被自杀”事件。“2007年, 曾任阜阳市某经贸发展局局长的李国福多次到北京举报该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 (民间俗称‘白宫’) 等问题。2007年8月26日, 李国福从北京返回阜阳当天即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 随后被拘留、逮捕。2008年3月13日凌晨, ‘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死亡。”[1]对于李国福的突然死亡, 当地检察机关公布调查结果是:李国福自缢身亡, 依据是“其死亡现场呈现自杀迹象”。但李国福家属不认可这一结论, 他们认为李死得蹊跷, 原因有待查明。

此案经媒体曝光, 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网民也掀起了热议的高潮。“许多网民认为, 根据当时的情况, 李国福没有自杀动机, 因此, 他们怀疑是被杀, 而现场的所谓自杀迹象应该是谋杀者或其他人刻意伪造和安排的。正是为了表述这一既像‘自杀’又似‘谋杀’的蹊跷死亡事件, 网民们利用自己的智慧, 以一贯的冷幽默, 在‘自杀’前面反常规地用了一个‘被’字, 创造出‘被自杀’这一另类表达方式, 将自己对此事的怀疑和不满蕴涵其中。”[2]

(二) “被字句”的广泛传播

“被字句”的广泛传播, 在于一次官方数据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1.2%。在当时经济相对萧条, 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况下, 居民人均收入却“被增长”了。其实, 每个人的收入易与统计的平均收入作比较, 也易与自己去年的收入作比较, 莫名其妙的“被增长”显然让很多人不满。此后, 又相继出现了高校毕业生“被就业”、公司员工“被全勤”、网友“被代表”等一系列“被”事件。因此, 有网友惊呼“我们已进入‘被’时代”。至此, “被时代”一词广为传播。

(三) “被”字新用法的构式义

与传统“被”字用法相比, 新兴的“被”字格式最早用来表示“对事件本身真相不明的质疑, ”如“被自杀”、“被失踪”。进而也开始表示“事件主体即当事者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赋予某种本应自主产生的行为或状态, ”如“被自愿”、“被捐款”。此外, 还可表示“事件主体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被赋予某种本应自主产生的行为或状态, ”如“被代表”、“被增长”、“被小康”。

“被XX”构式实质是带有评判义的构式, 其构式义可以简单地总结为“否认”。其一, 对事实的否认, 即没有XX, 却被认为是XX, 我们可以用否定词“没”来表示。我们可以将‘被抄袭’理解为‘没有抄袭, 只是被说成是抄袭’。”[3]其二、对能愿性的否认, 即不能或不愿XX, 却XX了, 我们可以用否定词“不”来表示。“如由于费用较高, 乘客并不愿意乘坐动车或高铁, 在遭遇低票价列车停开的情况下, 不情愿地去乘坐动车或高铁, 称为‘被动车’和‘被高铁’。”[4]

二、“被时代”的实质:公民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一) 公民的权利认知开始走向自觉化

“‘被’显然是一种主体表达, ‘被时代’里, 有人被××, 就一定有人在对别人施以××。一方的权利得不到主张, 被肆意侵犯, 必定会有一方在压制别人享有权利, 在侵犯别人的权利。比如‘被全勤’, 员工带薪休假的权利被无情剥夺了, 而剥夺他们这种权利的, 正是强势的单位、企业、工厂。”[5]然而现在, 公民在面对这些压制甚至侵犯他们权利的一方时, 不再一味的忍气吞声, 他们通过“被”字这种表达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权利诉求。被“xx”的往往是弱势的一方, 当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主张被他人肆意侵犯的时候,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无奈与诉求。

(二) 公民的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

随着“被”事件的不断出现和发展, 公民的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权利意识觉醒后的民众的呐喊, 体现的不再仅仅是对不透明事件真相的追问, 对不理性制度改革的渴求, 更是每一位公民对切身权益被全面尊重、被切实赋予的期待。在“被时代”的呐喊声里, 遗憾中抱有希望, 愤怒中怀有期待。在“被××”事件中, 公众的情绪和感触里, 除了有无奈、愤怒与怜悯, 更会产生“被剥夺”的忧虑与担忧。他们不希望“被”事件经过社会舆论的关注、制度改革的探讨后, 继续发生或者大范围地存在;他们更不希望自己对“被时代”的呐喊换来的只是沉寂, 而看不到改观的希望、得不到制度的回应。和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同, 这个“被”字没有丝毫戏谑, 反而是庄严无比、异口同声地诉说着对个人权利的诉求。

(三) 公民的权利要求逐步趋于纵深化

“被时代”的“被主角”们不仅要求归还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更要求约束和规范剥夺他们权利的强势一方的权力。既然劳动法明确地规定了员工有休假带薪的权利, 为何用人单位却敢于屡屡不兑现, 屡屡让自己的员工“被全勤”既然城镇职工的工资收入没有增长那么多, 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有问题, 为何被统计者不能要求统计部门公布他们的统计依据和统计信息?“‘被’字结构的流行, 展现的不是悲观与失望, 而应被看作是觉醒了的权利向尚不适应这种觉醒的权力的呼吁, 要求权力机构及其行使者顺应时代潮流, 学会谦抑、尊重, 收束不合时宜的行为作风, 改变无视民意的局面。”[6]“被”字背后流露出的是公民对个体私权利的无奈诉求, 这是一种微妙的诉求转变, 而政府公权力却未能及时明察, 仍一如既往地“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我们应该倍加重视“被时代”的呐喊,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私权利, 严格规范和约束政府公权力的行使,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尽快结束身在“被时代”的尴尬和无奈。

三、告别“被时代”: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以上述及, 只有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 才能真正告别“被时代”, 摆脱身处“被时代”的尴尬与无奈。那么,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促进公民权利意识进一步发展呢?

(一)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条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我国曾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建国初期又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这些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民权利意识淡薄, 妨碍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而市场经济以权利为本位, 市场主体及其一切活动都主要围绕权利或经济利益而运转, 企业和个人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 不再受政府意志支配、围绕政府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意志来运转。”[7]现代市场经济拥有独立的企业制度和健全的法治基础, 政府的职能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政府决策程序更为民主和透明, 政府权力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而作为社会经济主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 拥有独立的企业制度, 享有独立的各种权利,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作为主要经济主体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二) 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 忽视公民教育, 造成公民意识尤其是民主、法律和公民的权利意识的缺乏和淡薄。此外, 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重君国轻个人的思想影响深远, 人们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享有哪些方面的权利, 更谈不上主动地捍卫和行使自己的权利, “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 这是导致我国公民权利意识一直较为淡薄的历史原因。“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公民是否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 取决于公民自身的内在因素。在现代社会, 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其所受到的文化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 往往就越懂得如何去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8]因此, 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 前提条件便是大力发展教育, 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现代公民的文化水平, 为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定的良好的基础。

(三)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实现法治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专制主义历史的古老国家, 古代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官 (权力) 为中心的, 官尊民卑、官贵民贱、官主民仆是封建专制社会的显著特征。而以‘官本位’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所导致的‘人治’思想也影响深远。它从根本上排斥民主, 张扬统治者个人的‘权力’, 主张用强制手段, 不惜牺牲民众权利来达到专制。”[9]因此在当代中国, 应克服人治思想的影响,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这对于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没有法制就没有权利意识可言。建国50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旦法制遭到破坏, 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就会受到践踏,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会遭到扭曲。

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并不意味着法律越多越好, 更为重要的是法律是好法而不是恶法。如果法律不是对公民私权利进行有效保护, 而是过多地限制公民主体的自由, 那么这样的法律越多, 对社会的危害反而会越大。好的法律需要有好的立法程序来保障, 这不仅要求具体的立法过程公开、透明, 更需要比较健全的民主和宪政基础。在“法治”国家中, 所有的公民、团体和政府机构, 都必须遵守法律, 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个人或机构, 不论其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 其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制裁。在这种环境下, 公权力和私权利能够和谐制衡, 无论是哪一方一旦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违法必究。此外, 法律要想得到公正执行不仅需要有健全的司法体系, 而且需要全社会良好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只有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正确的法律信仰, 公民才能自觉地守法、护法, 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觉醒并逐步提高。而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增强又促进了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更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了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进而加速了“被时代”的消亡。

摘要:公民的权利得不到主张是“被时代”来临的根源。另一方面, “被时代”的出现也是公民的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不仅公民的权利认知开始走向自觉化, 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 权利要求也逐步趋于纵深化。告别“被时代”, 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 提高公民自身文化素质,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机制, 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被时代”,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参考文献

[1][2]王灿龙, “被”字的另类用法—从被自杀谈起, 语文建设, 2009年, 第4期。

[3]曹大为, “被”字新用法解读, 现代语文, 2009年, 第11期。

[4]张明辉, 论时下流行构式“被XX”,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

[5]李雪, 邵平和, 从“被自杀”看网络“被xx”格式, 语文学刊, 2009年, 第19期。

[6]宗和, “被”字当选年度第一汉字的意味, 人民公安, 2010年, 第4期。

[7][9]辛世俊,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原因, 南都学坛, 2005年, 第1期。

[8]易联树, 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石油高等教育, 2002年, 第4期。

女性公民权利的缺失和出路 篇11

【关键词】女性;公民权利;缺失;出路

公民身份在社会哲学领域再度掀起讨论的话题,对于公民身份的关注和兴趣也逐渐复兴,尤其是以女性视角下的公民权利正在觉醒,回顾女性为权利而斗争的历史,我们需要深入审视女性公民身份缺失的根源,正视女性被作为现代公民身份边缘化的现状,以女性公民身份的尊严为主要议题,反思女性公民身份遭遇的困境,并探索女性公民身份获得应有的尊严的出路。

一、女性公民身份权利的概念认定

公民身份可以体现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在人类共同体之中所应当拥有的人类权利和义务,公民身份也即作为国家正式成员的个体与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纽带。

政治哲学者马歇尔认为公民身份应当涵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公民的要素;政治的要素;社会的要素,其中,公民的要素涵括个人的所有自由权利如:人身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财产权利和司法权利;政治的要素意为公民拥有实体意义上的政治权力,可以作为选举者参与和行使政治权利;社会的要素是一种经济福利与享受社会文明生活的权利,它与社会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密切相联。在这个公民身份权利的概念之中,女性作为社会公民身份,也应当拥有公民身份构成的要素内容,成为人类共同体所有成员应当享有的权利拥有者,国际社会也应当将女性公民身份权利视为首要目标,将女性的公民身份人权视为共同体中不可剥夺和分割的一部分。

二、女性公民身份权利的历史追溯与现状

在政治哲学研究领域,当公民身份逐渐清晰而明确的发展进程中,女性作为社会公民的身份权利也在觉醒,受到了女性公民的关注,并开始争取自身的权利。

当欧洲西方封建社会文化追求精神的开放性实质之后,西方女性也在为自己的精神“松绑”,开始了女权主义运动,进入了为女性权利而斗争的阶段,女性主义支持者注重对性别不平等的分析,并致力于政治、权力关系,在当代西方社会中,女性在女权主义运动之下,逐渐获得了自由主义公民权利,然而,公民的政治和社会权利扩展到女性身上,明显落后于男性,并存在权利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例如:女性在职位升迁、职位尊重、报酬等方面受到性别歧视;女性的婴儿护理、产假、计划生育等工作也推进得较为缓慢,可见,女性公民权利在法律地位上还明显处于辅助型地位,没有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而完整的公民权利。

回溯女性权利的发展历史,女性在潜意识上被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女性的正式公民身份通常是按照男性的标准和条件,成为了次于男性的第二等公民,这使“公民身份”这个中性词语内蕴有浓厚的性别歧视性质,成为了表面中立的术语,并具有“性别盲”的特征。另一方面,女性主义支持者在女权主义运动之中,意识到公民身份的内涵由针对权利话语转向了侧重于责任话语,注重公民身份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而这种注重公民身份责任的理论则使女性陷于两难的境地,女性需要负担家务劳动,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这对女性公民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并没有将女性真正从私人领域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并使女性公民在公共领域的权利斗争和福利改革浪潮中,陷入了权利和责任两难的境地。

三、中国女性权利的缺失及争取现状

我国女性权利的保障和获取在时代的发展下,取得了较大进步,然而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女性公民的权益还并没有得到完整的实现,仅停留于口头或法律表达层面上,女性的公民权利还存在缺失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女性参政权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参政权,它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可以通过各种民主途径参与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女性参政是以女性群体为对象,进行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活动,涵括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参与和民主参与两个方面,其中: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参与是指女性直接参与领导职务,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民主参与是指女性行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如:选举权的行使;民主监督权;言论权;意见和建议权等,女性参政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衡量尺度,显现出女性的政治权利和地位。

我国女性参政的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女干部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在全国人大、政协常委会中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体制对女性参政也产生了束缚,使女性参政在深度和广度上受到阻滞,总体而言,中国女性参政的比例明显偏低,担任重要的决策层和领导层的女性较少,女性在参政中无法进入核心决策层,无法更好地为女性权益争取权利。

2、女性文化教育权

我国对于女性的受教育权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女性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主要表现在:女性文盲率明显下降;女童入学率显著提升;对女性的教育层次逐渐趋于多元化,然而,在现实女性教育权的实施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事实上还存在女童入学率明显低于男童的现象;性别的差异使男女受教育的程度出现不平等的现象;女性公民在职位、就业等方面受到明显的性别歧视。

3、女性劳动就业权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女性的就业问题,它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女性作为公民身份,只有实现经济的独立才能获得人格的尊重,而就业权利是其中一项保障,我国的女性劳动就业权利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女性就业的数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也明显优化和改善,然而,女性在争取就业劳动权利的过程中,还存在令人堪忧的问题和现象:现实工作中的女性收入明显低于男性收入,同工同酬的就业原则只是一种字面上的阐释,并且在劳动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现象较为突出,如: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的不平等,就直接影响了女性退休金的分配,也剥夺了女性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机会,造成了高学历女性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女性公民身份权利的出路思考

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来看,女性公民身份是一种权利、地位的象征,也寓意一种理想,在现实理想实现的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各种困难,女性主义支持者需要对自身的公民身份和尊严进行全新的思考,用新的术语体现其张力,从而成为指引女性公民身份与权利的明灯。对于权利还有待实现的女性弱势群体,需要在保证女性完整的公民身份的同时,又能够保有女性的尊严,需要关注女性的政治主体性,将女性定义为积极的公民,寻求女性公民身份权利和尊严的出路。同时,我们还不能忽略当代情境,必须基于现代情境之下,为女性公民身份权利创造出路。

1、基于现代情境推行性别平等理念,建构实现女性公民权利的社会环境

在社会进步的发展进程中,公民社会时代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境,在这个时代情境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文化思想的偏见和禁锢,摆脱性别歧视和性别桎梏,使女性公民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教育、公共服务、就业等权利,在当前的女性公民身份之下,尽管女性参与有偿工作的数量在增加,然而其参与有偿劳动的范畴和种类,却明显受到家庭地位的影响,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性别歧视的问题,推行性别平等的理念,消除女性作为公民身份的隐性的不平等意识和问题,要最终达成女性公民权利的公平和公正。要使女性在经济上保有独立,减少对家庭的依赖,从而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之中,成为社会事务的决策者,引领社会的平等和公平的趋势。

2、推广和延伸女性在社区责任范畴内的公民权利意识,争取更多的权利

在关注女性权利的过程中,不仅要突显出女性公民权利的话语意识,而且还要强调女性公民权利的责任意识,要利用社区这个中介平台,将女性群体拓展到这个最近发展区域,培养女性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我国社区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的进程中,充分显现社区的处治特点,积极引导女性参与社区自治管理,培养女性的公民身份权利意识,作为积极的政治权利主体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从而为女性公民身份争取更多的权利。

3、利用法律实现女性公民权利的完整性,体现出女性公民身份的事实平等

对于女性公民身份的意识尽管在社会层面受到了较大的关注,然而,女性的权利保障还仍旧停留于立法层面,并没有践行在行动之中,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女性的权益保障法律权利,只有当自身的权利受到严重威胁时,才会拿起法律的武器,寻求法律的庇护,极少有女性积极、主动地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尤其是政治权利,在这些领域女性仍旧处于附属地位,因而,我们要将法律的显性平等转化为事实平等,引导女性成为公民权利的积极主体,从而争取到自身权利的完整性。

4、实施性别特殊预算体制,推进女性公民身份权利的实现

在当前社会情境中,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大多有利益的驱动,由于单位认为女性在价值的创造方面低于男性,而且女性特有的生理特征和家庭重任也成为单位的顾虑之一,因而,为了推行性别平等,要增加对单位的特别预算,对用人单位实施公平用人的奖励政策,并通过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鼓励和推动单位招聘女性职工,从而保障女性公民在就业权利方面的地位提升,并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使女性获得公平的权利。

四、结束语

总之,女性公民身份的权利缺失有历史的原因和文化的原因,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需要突破传统因素的禁锢,推行性别平等,最终实现女性公民身份权利的完整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华. 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区别[J]. 法制与社会. 2011(05).

[2] 张志永. 女权的缺位:大跃进时期华北农村男女平等的悖论[J]. 江苏社会科学. 2011(01).

[3] 曾长秋,李邦铭. 近五年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述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4).

[4] 邓晓芒. 女权主义的四个层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5] 李丹.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6] 杨兰. 中国当代女性生存问题探析[D]. 吉林大学 2012.

公民权利与政治参与 篇12

1.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16) 2011年1月, 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 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 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1) 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2) 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3) 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4) 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的意义进行“论证和探究”。该市采取这样的措施, 使外来人员可以和本市市民享受到同等的权益, 从一个侧面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也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因为外来人口中来自农村的居多。但这一举措不会消除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也不会减少城市管理支出。故答案为B。

2. (2012·北京文综卷·29) 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A.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B.牲畜毁坏他人农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D.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解析:本题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背景, 考查民主管理中村规民约的相关知识。A强调公民不能放弃选举权是错误的, 故排除;B说法是违反法律的, 舍去;D中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的内容不合理。故选C。

3.[2012·安徽文综卷·38 (1) ]2011年, 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 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 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合下图中信息, 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解析:注意设问的指向是《政治生活》知识。第一步, 解读图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 城镇化率正不断提高;人口文盲率不断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不断调整, 2012年, 农村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与城市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第二步, 将上述信息进行综合, 思考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第三步, 思考信息后面的本质, 得出结论: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我国正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也说明我国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

参考答案: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 人口文盲率的下降, 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不断调整, 体现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更好地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 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011·天津文综卷·14 (1) ]2011年1月, 《人民日报》以“社区好与坏, 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2010年河西区178个社区居委会接受了9 960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二是建立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 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138户居民家暖气不热, 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 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 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三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 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友里有200多辆车, 而车位仅130多个。为解决争抢车位的问题, 居委会邀请各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 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 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

解析:解答本题, 考生首先要明确公民政治参与的四个方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次, 要提取和解读信息, 看材料中体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哪几个方面;最后, 有针对性地阐述其政治意义。在回答“意义类”试题时一般使用“有利于”等词汇。

参考答案: (1) 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 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3) 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4) 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考情分析】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普遍提高, 因此, 也是高考的重要关注点。在备考中, 要注意我国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角度理解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考点精讲】

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2)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3)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 基本原则。

(2) 主要内容:第一, 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第二,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第三, 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1)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 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 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

(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 间接参与民主决策:通过民主选举, 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 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2) 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注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 然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专家咨询制度征求的是专家的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3)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首先,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 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 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注意: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基层政权组织。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4)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1)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包括:批评, 建议, 申诉或诉讼, 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

注意:控告, 指向公安机关控告某人涉嫌刑事犯罪。申诉, 一般是指对法院的判决不服, 但经过上诉也没有改判或者是超过上诉期限, 提起申诉, 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检举和揭发一般都是指向纪委或监察部门反映某人的情况。一般揭发是指正被查处的人主动反映他人问题。检举是指未被查处的普通公民或公职人员反映他人问题。

(2)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3)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 敢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 必须采取合法方式,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新题速递】

1.伴随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在公民政治生活中, 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是

A.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B.行使政治权利

C.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行使监督权

2.为加强对博客的管理,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对于实行博客实名制, 不少网民表示反对, 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绝对自由的地方, 不应受任何干涉。这种观点

A.捍卫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B.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承认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3.2012年6月8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纠风办下发了《2012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实施意见》, 明确了评议的行业和部门、评议的内容、评议的方式。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依据是

(1) 对政府部门进行民主评议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 (2) 对政府部门进行民主评议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3) 社会评议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4) 对政府部门进行民主评议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A. (1) (3) B. (2) (3) C. (2) (4) D. (1) (4)

4.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加快, 城市基层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正式启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的相关工作。从多年的民主实践经验来看, 修订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的有

(1) 居委会成员由居民民主投票选举产生 (2) 居委会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 (3) 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4)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 提请居委会讨论决定

A. (1) (2) (3)

B. (1) (2) (4)

C. (1) (3) (4)

D. (2) (3) (4)

5.为了加强铁路安全管理, 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2年6月18日公布《铁路安全条例 (征求意见稿) 》,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6.2012年7月5日,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5名学者和9名社会人士联名向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上书呼吁松绑二胎政策, 要求在尊重公民生育权的前提下, 让公民自由负责地生育。他们呼吁的另一理由是, 老龄化程度加深, 劳动力总量将下降, 迫使计划生育政策必须调整。联名建议

(1) 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行使民主监督权 (2) 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 表明其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4) 表明其履行义务的意识不断增强

A. (1) (3) B. (2) (3) C. (2) (4) D. (1) (4)

7.W省发展改革委决定于2012年7月16日召开听证会, 对本省居民阶梯电价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此次实施的阶梯电价方案, 采纳多数听证会参加人的意见, 提高阶梯电价第一档电量, 加大惠民力度。

(1) 假如你是W省发展改革委的负责人, 请你组织这场价格听证会, 你应邀请哪些方面 (至少3个方面) 的人员参加听证会?分别说明理由。

(2)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针对材料中的问题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 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步骤。

8.2012年7月30日, 江苏省启东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通告, 孙某某因散布“南通警察踩死人”等不实谣言, 被行政拘留10天。经启东市公安机关查证:孙某某于2012年7月28日晚在互联网上散布“南通警察踩死了一个9岁小姑娘, 下午打死了一个18岁大学生”等不实谣言, 孙某某对此行为已如实作出陈述。

启东警方的通告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 公安机关决定给予孙某某行政拘留10天并罚款500元的处罚。

结合材料, 运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知识分析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参考答案:

1.C本题为基础训练题。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D通过博客发表言论是公民权利的体现, 但是公民在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 更应该履行遵守国家法律, 维护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材料中的观点, 割裂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故答案为D。

3.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体现, 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1) (4) 符合题意。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可以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 更好地履行职责, 但政府职能的转变要靠政府自身改革。因此 (2) 不正确。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属于民主制度, 不是基本制度, (3) 错误。

4.A (4) 错误,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 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5.A题干材料讲述的是国务院法制办就《铁路安全条例 (征求意见稿) 》征求群众意见, 从根本上看, 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故A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B表述不符合国务院法制办这一主体, 排除;材料体现的不是公民行使监督权, 而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C表述不符合题意;D不是根本原因, 政治生活中找根本原因一般从国家性质入手。

6.B联名上书全国人大相关部门是我国公民在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也体现了作为公民的专家们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故选B;专家咨询制度属于民主决策而非民主监督, 排除 (1) ;这是我国公民在行使权利而非履行义务, (4) 表述明显错误。

7. (1) (1) 市民代表, 电价会影响其生活。 (2) 经营者, 阶梯电价将影响其经济效益。 (3) 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代表了市民和公众的利益。 (4) 第三方代表:媒体记者, 报道会情, 增加透明度;专家学者, 对技术性问题进行质疑;法律工作者, 就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质疑。

(2) 活动步骤: (1) 确定听证会主题; (2) 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扮演不同的角色; (3) 各小组分别准备材料; (4) 模拟听证会程序, 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5) 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8. (1)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2) 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 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有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 也有依法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 (3) 孙某某散布谣言, 损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被行政拘留, 表明公民行使自由时应注意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 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4) 孙某某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表明, 在我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公民应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上一篇:《永遇乐》下一篇:基层办学单位学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