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意识培养(共12篇)
公民权利意识培养 篇1
随着“被时代”的出现和发展, “被”字被赋予了新的构式义。“被时代”的背后, 不仅是公众搞笑、调侃、反讽心态的流露, 更是他们“围观”那些正当诉求被搁置甚至被挤压、理性声音被冷落甚至被忽视、公民权益被漠视甚至是被戕害等事件后, 发出的呐喊。之所以出现“被时代”一词, 根源实质是公民的权利得不到主张。另一方面, “被时代”的出现也是公民的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一、“被时代”的产生及发展
(一) “被字句”的始作俑者
“被字句”的始作俑者, 可追溯到2007年出现的“白宫”举报人李国福的“被自杀”事件。“2007年, 曾任阜阳市某经贸发展局局长的李国福多次到北京举报该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 (民间俗称‘白宫’) 等问题。2007年8月26日, 李国福从北京返回阜阳当天即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 随后被拘留、逮捕。2008年3月13日凌晨, ‘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死亡。”[1]对于李国福的突然死亡, 当地检察机关公布调查结果是:李国福自缢身亡, 依据是“其死亡现场呈现自杀迹象”。但李国福家属不认可这一结论, 他们认为李死得蹊跷, 原因有待查明。
此案经媒体曝光, 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网民也掀起了热议的高潮。“许多网民认为, 根据当时的情况, 李国福没有自杀动机, 因此, 他们怀疑是被杀, 而现场的所谓自杀迹象应该是谋杀者或其他人刻意伪造和安排的。正是为了表述这一既像‘自杀’又似‘谋杀’的蹊跷死亡事件, 网民们利用自己的智慧, 以一贯的冷幽默, 在‘自杀’前面反常规地用了一个‘被’字, 创造出‘被自杀’这一另类表达方式, 将自己对此事的怀疑和不满蕴涵其中。”[2]
(二) “被字句”的广泛传播
“被字句”的广泛传播, 在于一次官方数据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1.2%。在当时经济相对萧条, 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况下, 居民人均收入却“被增长”了。其实, 每个人的收入易与统计的平均收入作比较, 也易与自己去年的收入作比较, 莫名其妙的“被增长”显然让很多人不满。此后, 又相继出现了高校毕业生“被就业”、公司员工“被全勤”、网友“被代表”等一系列“被”事件。因此, 有网友惊呼“我们已进入‘被’时代”。至此, “被时代”一词广为传播。
(三) “被”字新用法的构式义
与传统“被”字用法相比, 新兴的“被”字格式最早用来表示“对事件本身真相不明的质疑, ”如“被自杀”、“被失踪”。进而也开始表示“事件主体即当事者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赋予某种本应自主产生的行为或状态, ”如“被自愿”、“被捐款”。此外, 还可表示“事件主体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被赋予某种本应自主产生的行为或状态, ”如“被代表”、“被增长”、“被小康”。
“被XX”构式实质是带有评判义的构式, 其构式义可以简单地总结为“否认”。其一, 对事实的否认, 即没有XX, 却被认为是XX, 我们可以用否定词“没”来表示。我们可以将‘被抄袭’理解为‘没有抄袭, 只是被说成是抄袭’。”[3]其二、对能愿性的否认, 即不能或不愿XX, 却XX了, 我们可以用否定词“不”来表示。“如由于费用较高, 乘客并不愿意乘坐动车或高铁, 在遭遇低票价列车停开的情况下, 不情愿地去乘坐动车或高铁, 称为‘被动车’和‘被高铁’。”[4]
二、“被时代”的实质:公民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一) 公民的权利认知开始走向自觉化
“‘被’显然是一种主体表达, ‘被时代’里, 有人被××, 就一定有人在对别人施以××。一方的权利得不到主张, 被肆意侵犯, 必定会有一方在压制别人享有权利, 在侵犯别人的权利。比如‘被全勤’, 员工带薪休假的权利被无情剥夺了, 而剥夺他们这种权利的, 正是强势的单位、企业、工厂。”[5]然而现在, 公民在面对这些压制甚至侵犯他们权利的一方时, 不再一味的忍气吞声, 他们通过“被”字这种表达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权利诉求。被“xx”的往往是弱势的一方, 当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主张被他人肆意侵犯的时候,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无奈与诉求。
(二) 公民的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
随着“被”事件的不断出现和发展, 公民的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权利意识觉醒后的民众的呐喊, 体现的不再仅仅是对不透明事件真相的追问, 对不理性制度改革的渴求, 更是每一位公民对切身权益被全面尊重、被切实赋予的期待。在“被时代”的呐喊声里, 遗憾中抱有希望, 愤怒中怀有期待。在“被××”事件中, 公众的情绪和感触里, 除了有无奈、愤怒与怜悯, 更会产生“被剥夺”的忧虑与担忧。他们不希望“被”事件经过社会舆论的关注、制度改革的探讨后, 继续发生或者大范围地存在;他们更不希望自己对“被时代”的呐喊换来的只是沉寂, 而看不到改观的希望、得不到制度的回应。和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同, 这个“被”字没有丝毫戏谑, 反而是庄严无比、异口同声地诉说着对个人权利的诉求。
(三) 公民的权利要求逐步趋于纵深化
“被时代”的“被主角”们不仅要求归还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更要求约束和规范剥夺他们权利的强势一方的权力。既然劳动法明确地规定了员工有休假带薪的权利, 为何用人单位却敢于屡屡不兑现, 屡屡让自己的员工“被全勤”既然城镇职工的工资收入没有增长那么多, 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有问题, 为何被统计者不能要求统计部门公布他们的统计依据和统计信息?“‘被’字结构的流行, 展现的不是悲观与失望, 而应被看作是觉醒了的权利向尚不适应这种觉醒的权力的呼吁, 要求权力机构及其行使者顺应时代潮流, 学会谦抑、尊重, 收束不合时宜的行为作风, 改变无视民意的局面。”[6]“被”字背后流露出的是公民对个体私权利的无奈诉求, 这是一种微妙的诉求转变, 而政府公权力却未能及时明察, 仍一如既往地“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我们应该倍加重视“被时代”的呐喊,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私权利, 严格规范和约束政府公权力的行使,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尽快结束身在“被时代”的尴尬和无奈。
三、告别“被时代”: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以上述及, 只有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 才能真正告别“被时代”, 摆脱身处“被时代”的尴尬与无奈。那么,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促进公民权利意识进一步发展呢?
(一)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条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我国曾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建国初期又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这些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民权利意识淡薄, 妨碍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而市场经济以权利为本位, 市场主体及其一切活动都主要围绕权利或经济利益而运转, 企业和个人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 不再受政府意志支配、围绕政府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意志来运转。”[7]现代市场经济拥有独立的企业制度和健全的法治基础, 政府的职能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政府决策程序更为民主和透明, 政府权力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而作为社会经济主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 拥有独立的企业制度, 享有独立的各种权利,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作为主要经济主体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二) 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 忽视公民教育, 造成公民意识尤其是民主、法律和公民的权利意识的缺乏和淡薄。此外, 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重君国轻个人的思想影响深远, 人们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享有哪些方面的权利, 更谈不上主动地捍卫和行使自己的权利, “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 这是导致我国公民权利意识一直较为淡薄的历史原因。“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公民是否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 取决于公民自身的内在因素。在现代社会, 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其所受到的文化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 往往就越懂得如何去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8]因此, 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 前提条件便是大力发展教育, 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现代公民的文化水平, 为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定的良好的基础。
(三)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实现法治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专制主义历史的古老国家, 古代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官 (权力) 为中心的, 官尊民卑、官贵民贱、官主民仆是封建专制社会的显著特征。而以‘官本位’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所导致的‘人治’思想也影响深远。它从根本上排斥民主, 张扬统治者个人的‘权力’, 主张用强制手段, 不惜牺牲民众权利来达到专制。”[9]因此在当代中国, 应克服人治思想的影响,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这对于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没有法制就没有权利意识可言。建国50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旦法制遭到破坏, 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就会受到践踏,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会遭到扭曲。
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并不意味着法律越多越好, 更为重要的是法律是好法而不是恶法。如果法律不是对公民私权利进行有效保护, 而是过多地限制公民主体的自由, 那么这样的法律越多, 对社会的危害反而会越大。好的法律需要有好的立法程序来保障, 这不仅要求具体的立法过程公开、透明, 更需要比较健全的民主和宪政基础。在“法治”国家中, 所有的公民、团体和政府机构, 都必须遵守法律, 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个人或机构, 不论其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 其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制裁。在这种环境下, 公权力和私权利能够和谐制衡, 无论是哪一方一旦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违法必究。此外, 法律要想得到公正执行不仅需要有健全的司法体系, 而且需要全社会良好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只有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正确的法律信仰, 公民才能自觉地守法、护法, 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觉醒并逐步提高。而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增强又促进了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更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了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进而加速了“被时代”的消亡。
摘要:公民的权利得不到主张是“被时代”来临的根源。另一方面, “被时代”的出现也是公民的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不仅公民的权利认知开始走向自觉化, 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 权利要求也逐步趋于纵深化。告别“被时代”, 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 提高公民自身文化素质,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机制, 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被时代”,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参考文献
[1][2]王灿龙, “被”字的另类用法—从被自杀谈起, 语文建设, 2009年, 第4期。
[3]曹大为, “被”字新用法解读, 现代语文, 2009年, 第11期。
[4]张明辉, 论时下流行构式“被XX”,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
[5]李雪, 邵平和, 从“被自杀”看网络“被xx”格式, 语文学刊, 2009年, 第19期。
[6]宗和, “被”字当选年度第一汉字的意味, 人民公安, 2010年, 第4期。
[7][9]辛世俊,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原因, 南都学坛, 2005年, 第1期。
[8]易联树, 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石油高等教育, 2002年, 第4期。
[10]王柳洁, 论公民权利意识,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年, 第2期。
公民权利意识培养 篇2
摘要
公民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法律现象的一部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加以分析,将有助于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出发,有针地性地搞好普法教育活动。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那么,如何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本文将以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为线索,阐述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对如何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提出了自己的建解。
关键词: 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依法治国法制建设普法教育
法律,作为奠定于现代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上的理想治国方略,其关键不只在于完善社会制度,更在于法律及其运作过程中所内含的理念,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价值的要素和取向。“立法所表现出的具体的法律条文不过是其外表,支撑法律的精神、理念、原则及价值才是筋骨和精髓”。真正的法律乃是以理念为灵魂和统帅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统一体。“只有当这些文化要素成为根深叶茂的社会意识,法律的理想才能变成现实”。社会人民对法律的普遍认同和信仰,是法律得以实现的社会思想基础。因此,必须在公民的法律意识中注入法律的理念,使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有更坚实可靠的支撑。除此之外,还需要民主的制度、政治体制以及法律思想文化等一系列条件有力配合。其中法律思想文化基础是公民中贯彻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条件,实现依法治国必须以适当的法律思想文化背景为基础。法律意识是构成法律思想文化基础的核心,对公民思想的贯彻以及依法治国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同时也内在地驱动着主体的积极守法行为,严格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且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样法律秩序才得以完整创立。
一、法律意识的结构
(一)公民法律意识的结构
分析和认识公民法律意识的结构,是深刻理解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作用,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从理论上说,公民法律意识是由法律情感、法律认识以及法律理念三个部分构成的。
1、法律情感
“法律情感是人们对法律,主要是现行法律的心理情绪体验,也是人们依据现实的法律制度能否符合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喜好和厌恶的心理态度”。它反映了人们对法律规则、制度的直接情感态度,处于法律意识的感性认识阶段,一般具有直观性、自发性、易变性的特点。公民的法律情感大体上有三种情形,即亲法、恶法、冷法。
2、法律认知
法律认识是公民对法律现象,主要是现行法律制度内容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由此看出,法律认知的核心是对法律权利义务规定的了解与把握,这是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前提。从而使主体充分了解和认识到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即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同时比较准确地预见到相应的法律后果,从而尽最大可能地保证行为的合法性。
3、法律理念
法律理念是公民在对法律的理性认识基础上对法律产生的理性心理体验,是法律情感和法律认知的理性升华,是以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追求的法律理想和信仰。它作为对法律的理性认识,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它摆脱了对现存法律制度自发的直观心理体验和认知的局限, 是公民 1
关于法的心理状况的上层理性境界。
二、法律意识的内涵由三个因素构成第一,知识因素:即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法律过程中所获得的法律信息,即法律认识、法律思想和观点等。知识因素是法律意识的基础,是法律意识的中心内容,对于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第二,心理因素:是人们对于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包括法律感情、法律态度、法律评价等。心理因素是人们活动的心理基础,与知识因素具有相辅相成关系,并能创造守法的高度心理倾向和气氛,从而影响行为因素。
第三,行为因素,是人们行为的法律动机,包括人们行为的动机、意向、准备、意愿等,它集中反映知识因素和心理因素,并直接与人的意志、立场、及要达到的一定活动目的的心理相联系,是活动的内在动力。
三、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的作用
法律的建立必然要求法律意识培养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律观念内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律意识。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依法治国的建立。因此,塑造全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必经之路。
(一)公民法律意识是立法的精神源头
立法者在进行立法活动时确认和保护什么利益、需求,限制什么需求与主张,往往根据的是自己的法律情感、法律认知以及法律理念构成的法律意识,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该种意识左右。立法者的法律意识水平与状况意义重大,法律意识对立法的指导作用十分突出。
(二)公民法律意识对严格执法、守法有重要作用
法律能否发挥作用,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重要的是看它能否为人们所接受和拥护,即取决于公民法律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国家的立法、司法活动,小到个人的生活、学习,如公民依法纳税,签订各种合同等,都是公民法律意识支配公民做出的。因此,公民法律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法律活动尤其是执法与守法活动的潜在原动力。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它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
(三)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实行民主和监督机制
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就是让公民参与社会政治、国家事务管理,并依法监督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权力的正确行使,即实行民主政治,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但在现实中,公民能否积极踊跃地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还得看公民的法律意识,看公民在合理、合法的法律要求的基础上是否具有权利主张精神和护法精神。权利是公民实现其意志、利益和价值追求的有效途径和可靠手段。对权利的要求、行使和维护,就会促进公民积极参政、议政,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所以公民法律意识将促使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国家管理,有利于社会民主法治化的进程。
四、目前公民法律意识薄弱表现
(一)在中国还存在大量的文盲、半文盲,由于缺乏科学文化教育,文化素质低下,因而法律意识也非常淡薄,甚至是“法盲”。
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都不高,法律素质就更低。在农民的意识里,法律只会约束人,而不会保护人。他们惧怕法律却不懂得自觉遵守法律,更谈不上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
农民工的工资遭受盘剥、拖欠和克扣,是近年来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进行的统计,截至2003年,全国9400万农民工中有72%的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拖欠金额达1000多
亿。农民工工资的拖欠,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且挤压了农民工的生存空间,直接影响着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但是合法权益遭到损害的农民工真正利用法律手段来索要工资的却很少,大多数农民工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上访,就是不懂得诉诸于法律来解决问题。根据媒体对1500名农民进行法律素质调查时,其中有一项问道:“当你受别人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1)法律(2)关系。”其中想到法律的尚不到20%。可见农民的维权意识还很差。我国是一个农民大国,要实现依法治国,农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想培养与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农民是重点。必须对农民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我国也有知识阶层的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不够全面、完善,对法律的适用不当或对法律的认识不深。特别是现代的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认识都只有一点皮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达,经济的飞速发展,受电视、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多。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每年以超过两位数的百分比递增,平均达到l2%以上,犯罪总量持续增长,犯罪类型呈扩展式发展。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多样,涉及杀人、抢劫、强奸、盗窃、投毒等共13类。其中,以抢劫、强奸、杀人、故意伤害和盗窃为主,占少管所青少年的94.01%。而且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团伙犯罪突出、暴力倾向严重等特点。据某市对30件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调查统计表明,结伙犯罪有21件,占70%,从14岁到17岁,结伙作案比例与年龄增长成反比,其中14岁的少年作案结伙率为100%。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也越来越多,而且具有较强的预谋性和策划性。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很低,急需增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祖国的前途命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而且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应当从小做起,因此,培养与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些执法者却未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导致执法效果和形象欠佳。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领导干部违法乱纪、腐败犯罪等问题大量地被揭露出来。2006年,全国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力度,立案侦查职务犯罪大案18241件,其中贪污、受贿百万元以上的案件623件。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36人,其中厅局级202人,省部级6人。会同公安机关开展追逃专项行动,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670人,比上年上升137.6%。这说明,法律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权力与法律的关系上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还是权大于法。他们认为,法针对的是百姓,对他们是没有约束的。领导干部是社会公众榜样,他们如果是这样的认识和行为,将会使法律丧失权威,使社会丧失对法律的信任,从而直接影响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文化也随之进入我国,许多非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思想也影响了一部分公民。
(五)尽管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古老大国,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五、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公民法律意识作为现代依法治国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既可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也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在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主要依靠政府推进实现法治的国家,要培植法律意识,使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第一、随着我国国民教育和素质的普及提高和普法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全体社会成员要全面进行更深层面的法律意识教育。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懂得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必须依法行为。第二、要继续完善各个领域中的立法,使法律法规更具有严密性和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加有效地规范和制约现代社会生活的运转。这种法治社会环境必然“感染”及于每个社会成员,形成普遍的、更具深层面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现代化行政执法、行政管理机制。使执法者意识到其必须依法行政,所行使的行政权力是管理社会和为民服务的行政,消除以法治百姓的传统观念;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司法体制及其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司法人员树立严明司法的意识。为此,国家必须逐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司法考试制度,选拔高素质和相当懂得法律知识的人任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的公职。
第三、强化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的法律宣传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传播于全社会。要经常不断地运用各种典型实例,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实例,向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传播,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升华于这种法治氛围之中。
第四、不断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要进一步消融国家优位理念,逐步树立起社会优位理念。要在加强基层民主自治体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独立于政府及其它权力机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努力建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公民社会,使公民在自治中培养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样重要的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市场经济对规则的需求,市场主体对权利意识的发育和扩张都为法律意识的成长准备了土壤。从历史上看,正是市场经济造就了市民社会的主体,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塑造了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塑造了市民社会的自治体制,促进了适合于市民社会的法律理念和制度的形式。
六、小结
基于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表明,大力培养和增强全社会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不可松懈的计划。法律是有一定成本的,不投入就难有回报。一个国家对执法和司法的投入毕竟要受综合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执法和司法投入的不足,只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望缓解或最终解决。因此,立法相对容易,而法律的完全实现尚需一段过程,中国的依法治国自然是一条渐进式的道路。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刘旺洪教授有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他认为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转型或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一个传统法律文化观念逐渐解体, 而现代法律观念逐渐生成的过程”。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 一方面, 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为中国人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法律意识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 社会结构的转型期所具有的矛盾性又使法律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过渡转型时期的特点, 具有多元性和矛盾性, 中国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在诸多方面还不成熟, 对法律的性质、功能、态度和信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偏颇之处。在面对全球性法律实践时我们表现出诸多准备不足, 从跨国民事损害赔偿到国际性的对华反倾销案, 我们显得有些茫然失措, 不同的语言环境、文化氛围、法律背景, 使我们体会到走出“乡土中国”之后沟通的尴尬。一个不了解国际性通行规范、不具备国际性法律素养的群体, 很难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求得生存并赢得利益。因此, 在新世纪里我们应随着社会的变迁、法律文化的变迁而加大法律意识的变革力度,只有当全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养成、法律素养提升的时候, 依法治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第20页
2、唐永春 车承军 《公民法律意识与法制-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塑造》《求是学刊》 1999年 第3期 第63-66页
3、张璐 《实现法治必须注重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62-64页
4、程东:《论法律意识》1999年1月http://
5、李步云 刘士平《论法与法律意识》《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70-79页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途径 篇3
一、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问题
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学校德育的滞后以及家庭教养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偏差,小学生在现代公民意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仅停留在认识和遵守的层面,面对现实生活中不道德的的行为不愿意主动制止,缺乏自觉性、不能在生活中积极实践,这一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越明显;在权利和责任意识方面,较多学生缺乏责任感。当代小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较多体现在书本上、口头上,较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意识,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观念与行为脱节,知行不统一。
二、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途径
儿童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那么,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呢?现在我就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1.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具有教育集中灵活和稳定全面的特点。学校中班级的课程教育和少先队活动是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它可以抓住学生成长中的所有经历和现象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和全面的品德教育,教师的榜样示范、谆谆教诲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首先,利用班级教育强化学生服务意识。班级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班级生活是孩子们的主要生活,也是孩子们的重要社会生活。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和自理能力差,并没有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思想。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小干部作为老师的小助手他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比一般同学都强。因此,班级教育要强化学生服务意识,就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力发展空间,实行“人人都是班干部”的管理,让孩子在完成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同时,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今天我当班主任”的活动,让学生在学当一天班主任的活动中体验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学会尊重老师,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学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领导人,应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其次,课程教育与班级管理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品德课程中所学的道理,很多都是班级管理中的要求。如《感受集体的温暖》(五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但很多内容又不是一节课所能完全解决的,那就需要和平时的学习生活所连接。所以,我们可以设计课后延伸活动,做一棵“好事树”,让孩子们把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写在好事树的树叶和花朵上,每月一小评,期末进行总评,以此激励学生树立为他人和班级做好事的公民意识。
另外,少先队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课程教育应该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例如在每年的少先队建队日活动和国庆节庆祝活动中,通过学唱革命歌曲,了解革命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捐款活动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鼓励学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参与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小公民意识培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家庭生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每一个父母为了教育好下一代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是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特点以及我们家长本身存在的教育误区加上过度的溺爱,使得孩子的反哺之情差,不会体谅父母的辛劳,不知道怎么样爱自己的父母。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是家庭教育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的首要任务。
首先,关心父母从了解自己的父母开始。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布置任务,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他们的生日、爱好、作息时间等。让学生知道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为后面的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进行角色互换,体谅父母。如开展“当一天爸爸或妈妈”的活动,让孩子在角色互换中学会体谅父母的辛劳,从而明白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跟着父母去上班”活动中让孩子在亲身了解父母工作情况的过程中体验父母上班的繁忙紧张,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体贴自己的父母。
最后,行动落实,服务自己的父母。孩子们的情感调动起来了,我们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地开展“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的活动。如为妈妈捶捶背、为爸爸沏杯茶,还可结合传统节日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让学生为家长准备一份惊喜,在学生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的过程中强化亲情教育,教会孩子用行动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教师可以设计问卷调查表,家长测评等形式检查行动落实情况,班级可以定期开展“为父母做好事”的心得交流会,进一步增强孩子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让“小草”也要学会报答“阳光”的恩情。
3.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具有广阔的天地,它是生活的大课堂。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只有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历练自己的人格品质,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使自己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道德的公民。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政府的创卫生城市的要求,带领孩子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做一个文明劝导员,对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和制止;还可以宣传环保,节约资源,以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爱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针对不同的身份让学生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在公园当个文明游客,在商场当个文明顾客,在公共汽车上当个文明乘客……使其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在社会这个大世界中我们的孩子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诠释一个小公民应尽的义务,道德之花处处盛开,人间到处春色满园。
总之,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们的学校教育要有春风化雨的耐心,家庭生活要坚持寸草春晖的孝心教育,社会实践人人参与、全面参与,良好公民意识的培养才能满园春色。
培养权利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篇4
所谓权利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情感、权益意愿、权益价值评价以及权利信仰等, 是人们对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 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 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映。在权利时代中, 权利意识是主体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 不仅要使公民和一切组织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同时要不断强化公民的权利意识, 使公民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 并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它。大学生作为与改革开放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并进的一代青年, 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民族的希望, 提高他们法律素质, 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 对中国社会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一)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维权的前提
大学生实现自我维权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 权利意识是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就是使大学生具备权利主体意识、实现意识、救济意识, 明白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权利, 明白如何实现自己的权利, 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权利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有利工具, 从而坚定法律信仰和信心, 逐步树立起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养成依法维权的习惯。
(二)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校, 全面建设和谐高校,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学校全员懂法、知法、守法, 而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 其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法治的程度。而权利是法律机体的细胞, 是法律大厦的基本构件, 权利穿透了法的所有领域。可以说, 认识了权利也就认识了法, 有了权利意识也就有了法律意识, 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权利意识的培养为法律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条件。因此, 大学生权利意识不仅是依法治校的思想条件, 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三)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是实现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基础。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不断推进, 只有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才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二、大学生维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 受传统思想影响, 学生“不齿”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受中国传统观念倡导“忍字当头”、“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 习惯用多种“私力”救济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不愿意选择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更愿意表现为“息事宁人”、“能忍就忍”的态度。
另外“特别权力关系”对中国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 使得学校与学生之间管理与服从的不对等法律关系长期存在, 当学生发现学校的管理行为时, 学生不敢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担心自己与母校发生争执, 会被老师同学们冠以“不义不仁”的罪名或是认为学校的那些违法侵权行为是学校的正当管理手段。于是学校的一切管理行为均无条件服从, 即使学校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会选择默默接受或是沉默。
(二) 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信仰不坚定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目标后, “依法治国”的观念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心中, 部分大学生有了一定的依法行事, 依法办事的理念, 遇到问题会首先考虑, 这样做是不是合法?法律上对这个问题的规定是什么?用法律手段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部分大学生对法律应有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作用还是不够坚信, 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法制建设没有足够的信心, 对国家能全面依法治国也不是完全认同。许多大学生觉得在社会生活中, 权力的作用往往大于法律的作用, 人治还是大于法治。因此对法律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足够的信心。
即使部分大学生有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 但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却无可适从。
(三) 维权机构不健全, 维权无“门”
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 很多同学没有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找不到专门的大学生维权机构或是组织。目前学生维权的主要机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而教育行政机构在实现学生维权职能的过程中主要是接受学生对学校违纪处理的申诉,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专门接受学生申诉机构的信息不是公开的, 是否设有, 设在哪, 如何联系, 学生一般都很难知晓, 学生要想找到这些机构往往是很难实现的, 要想通过这些机构的帮助来维权就更难了。另外, 学生维权的主要组织是一些类似学生会和共青团一样的组织, 这些组织本应该发挥为学生服务, 帮助学生维权的功能, 一方面由于这些组织本身法律素质和能力的欠缺, 另一方面组织性质、所属的原因, 决定其很难实现帮助学生维权的功能, 特别是面对学校侵权时, 学生会和共青团基本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法律维权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为维护大学生的法律权益, 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的法律法规, 比如《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 但是在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部分领域仍缺乏相应维权的法律依据。例如, 大学生在参加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身份如何定性,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该如何救济?目前, 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学生通常只能参考《民法通则》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非专门法律的维权会使学生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和实现。再有, 对于兼职的大学生, 其合法权益如何实现, 其权利如何救济, 目前我国也尚无具体可循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法律条款, 大学生兼职不属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导致大学生兼职遇到劳动纠纷时往往找不到维权的依据,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雇主侵害时, 大学生只能选择承受与沉默。
三、畅通维权渠道实现法律维权
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提高, 权利实现的要求越来越强, 权利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何更好的保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如何畅通大学生维权渠道, 让大学生维权更有效, 是我们进行法治社会建设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 增强维权意识, 提高维权本领
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首先, 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通过法律学习, 具备法律知识, 才能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其次, 应熟悉基本的维权途径, 掌握常用的维权方法。具体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大学生要积极学习有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常识和本领, 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还应加强防范意识, 防患于未然, 避免在维权时受到不法侵害。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要做到合法合理, 依照法律程序维权, 避免出现维权中出现违法, 如在收集相关证据时, 避免违法取证。最后, 要掌握维权技巧。面对不同的纠纷与冲突, 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在与学校发生冲突时, 应努力采取合理协商的方式向学校表明自己的诉求, 切不可采取极端手段, 酿成害人害己之恶果。在受到不法侵害时, 要学会采用法律的手段及时挽救损失。例如当财产被盗时, 要注意保护好证据, 保护好现场, 然后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案, 尽力减少损失。
(二) 转变教育观念, 规范学校管理
学校必须转变教育管理, 清楚的认识到学校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但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不得为了学校的利益而牺牲学生的权利。首先, 学校应深化体制改革, 改变其作为管理者观念, 明白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在某些方面学校与学生是行政管理, 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学校的管理。但是在某些方面学校与学生是民事法律关系, 教育与被教育是一种合同关系, 在某些特殊时候, 学校是在为学生提供服务, 学校有为学生服好务的义务和责任。当学校与学生是平等的法律关系时, 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此时, 学校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 不能为了学校的管理而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高校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减少大学生侵害他人权利或是权利被侵害事件的发生。教师缺乏或淡漠教育法律知识, 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管理的思想, 直接伤害了学生要求公平、公正的权利, 或势必导致学校侵害学生权益事件的大量发生, 从而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产生很多纠纷。转变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内容。最后, 学校应为学生正常维权打开渠道。学校应该为规范和引导学生正确维权建立相关维权制度, 如听证制度、申诉制度等, 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 让其有机会进行申辩, 保障学校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这样才有助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高效解决, 不至于使学生与学校对簿公堂。
(三) 健全维权机构, 加强法律援助
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都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为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首先,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维权机构和组织的建设, 如建立专门的学生申诉机构, 明确职责, 帮助学生维权, 同时提高学生会、社团组织的法律素质, 强化其帮助学生维权的职能, 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维权宣传教育活动, 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维权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能更多地为学生服务, 反映大学生意愿, 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其次, 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维权机构的设立, 强化其维权职能, 如设立更多的法律援助机构, 帮助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熟悉维权的方式与途径, 进而为有各类困难的同学提供援助, 包括有些同学经济困难, 面对严重的侵犯自身权益的事件, 由于考虑到诉讼成本望而却步;有些同学虽然经济比较充裕, 但由于缺乏维权知识, 不知从何下手等。此外, 加强非正式社会组织、团体维权组织对大学生维权的帮助, 如消费者协会等, 也是大学生维权的一种有效选择。
(四) 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学校规章制度
由于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或是学生某些活动领域根本就缺乏法律规定, 导致学校规章制度成为学校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有利依据”, 或是导致学生权益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 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一个前提。首先, 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不得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冲突, 不能侵害宪法和法律赋予学生的基本权利, 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其次, 国家立法机构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让大学生维权有法可依, 特别是与大学生日常教学及生活领域相关法律的规定, 如上文提到的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社会实践活动的权益保护以及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人身保护问题也是高校中常见的纠纷之一, 但我国的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再有, 我国就网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大量漏洞, 这为各种网络侵权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一切问题的解决,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 填补法律空白, 从而使大学生的维权有法可依。
四、结语
论析在校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 篇5
【字体 大 中 小 】 作者:周景辉 等 时间:2010-11-16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阅读次数:2
关键词:大学生 申诉听证制度 权利意识
摘 要:大学生权利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素质教育、推行依法治校和实现政治文明的需要。大学生申诉听证制度顺应时代潮流在高校实施,对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申诉听证制度与学生权利意识的内涵
大学生申诉听证制度是大学生申诉制度和大学生听证制度的总称。大学生申诉制度指高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各类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是一项法定非诉讼性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它具有三项特征:一是法定性,即它是根据教育法以及相应的法规和规章设立的,是大学生申诉权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专门解决学生与学校及教师之间特殊的教育法律纠纷。二是特定性。即它是补救高校学生受损害的合法权益的特定的权利救济制度。三是行政性。即高校学生申诉是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不是诉讼领域向司法机关提出,学生申诉制度从申诉的提出,到申诉的受理和处理都是按照行政程序进行的。
大学生听证制度是指高校在作出一项影响学生权利义务的决定之前,应当给学生参与并发表意见、提出证据的机会,并对特定事项进行质证、辩驳,以保证其决定的合法与合理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它带有浓郁的现代民主色彩,其法律渊源是英国普通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则”和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是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制度的结果。
这两种制度的意义在于,大学生申诉制度对于维护学生权利具有积极作用,大学生听证制度保障申诉人具有“发言权”,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申诉委员会并直接影响决议的裁定,保证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的申诉裁定的公正、公平,切实保证决议过程的公开化,更好地维护学生的权利。
二、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有利于推动高校政治文明建设。建设高校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和谐高校的一个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强调个体权利,以保护和扩大全体学生的自由和权利为使命;强调主权在民、权力制衡和公平、平等、正义,强调法律至上。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社会活动,更多地珍惜自身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实现从传统的臣民意识向现代的公民意识转变,从而推动高校政治文明的建设。
2、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校,必须在一定法律意识的支配下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权利是法律机体的细胞,是法律大厦的基本构件,权利穿透了整个法的所有领域。可以说,认识了权利也就认识了法,有了权利意识也就有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因此,大学生权利意识不仅是依法治校的思想条件,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3、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市场经济自身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要求。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经济主体具有独立的自主权利,并使这种权利自由得到充分的实现。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是一种权利经济,只有对主体权利意识进行培养和提高,才能使市场经济发展起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经济活力。大学生是未来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他们权利意识的发展状况如何,必将对我国今后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三、大学生申诉听证制度对权利意识培养的作用
1、申诉听证制度本身是对学生申诉权和听证权的尊重,从而激发学生权利意识提高。申诉权是保障人权的救济性权利,也是限制公权力态意滥用的制度性权利,同时还是权利实现与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基础。学生申诉权作为一般申诉权的具体形态,听证权作为一种社会主体参与国家权力运作的程序性权利,有着控制权力、保护权利的宪政功能。两种权利都属于基本人权,都属于宪法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大学生通过这两种基本人权保障他们更多民主权利的实现,以促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与法治化,激发学生权利意识的提高。
2、申诉听证制度营造了“依法治校”的和谐氛围,学生在熏陶中提高权利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学生管理中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并没有引起我们教育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学生申诉听证制度为改变这一不和谐状态作出了努力,为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学校和学生关系的和谐作出了贡献。学生申诉听证制度,是高校推进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内在要求,是高校依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通过它营造了“依法治校”的和谐校园氛围,大学生在熏陶中提高了权利意识。
3、申诉听证制度促使高校教育管理者观念的变化,从而重视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申诉听证制度,意味着大学生不仅拥有申诉听证权,而且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申诉听证权。这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法治和平等的观念,努力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高度重视和尊重大学生的权利。要改变过去一些“简单化”、“粗暴式”的管理方法,更加注重教育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民主化,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重视权利意识的培养。
4、申诉听证制度打破了学生的传统思维,有利于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传统思维认为学生服从老师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事,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学籍处理和违纪处分时,一切都由管理者、教师说了算,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虽然学生手册中也有学生申诉的条文,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事实上学生几乎没有质疑和申诉的途径。·大学生申诉听证制度用现实的途径唤醒了学生的权利意识,打破了学生权利意识薄弱的传统思维,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
5、申诉听证制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高校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意无意把学生视为孩子,教师扮演着“保护神”和“训道者”的角色,将学生不可选择地导人精心预设的“教育目标体系”和“规章制度”中进行生产流水线般的塑造和管理,而不是把学生作为可以承担几乎所有法律行为的主体来平等对待,大大地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主体意识是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最高境界的表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申诉听证制度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在行使公民和学生权利时提高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并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合理的批判,质疑学校不合理的教育管理,促使学校转变更新教育管理的理念。
四、大学生申诉听证制度下权利意识培养应注意的几点
1、在制度实施中始终贯穿权利本位观念。权利本位,并不忽略义务,它主要强调义务应当来源于权利、服务于权利并从属于权利。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历史性进步。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应以权利为主,确立权利导向的社会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
2、改造学生传统的权利思想,健全大学生的公民心态。中国传统的权利观念淡薄,制约大学生权利意识培养。如果这些思想不能改造,权利意识的培育就是一句空话。通过宣传和教育,如果大学生能真正懂得法律,那么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他们就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主张权利。如果学生能自觉地为权利而斗争,那么一种健全的、真正的权利意识会逐步形成。当大学生能认识到“为权利而斗争是对自己的义务”、“主张权利是对社会的义务”的时候,以权利意识为核心的法律情感便会形成。此外,要培养大学生一种成熟、健全的公民心态,因为成熟、健全的公民心态对权利意识的培养有内驱力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申诉听证制度,营造权利意识培养的良好氛围。权利意识的培养决不是单靠学校的申诉听证制度能够实现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形成一种合力。首先,领导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学校申诉听证制度,把申诉听证制度的完善摆在重要位置。其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依法治校,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最后,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必须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包括网络、报纸、电视、广播及书刊杂志等的作用。
本文作者为:周景辉 陈喜文 郝新艳
浅谈培养公民宪法意识的方法 篇6
关键词:法治国家;公民;培养方法
一、宪法意识的内容与结构
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对宪法精神及其基本内容的理解、认同,是人们自觉运用宪法进行思考、判断、处理各种问题的心理特征,它是法律意识的基础和核心。
1.宪法意识的内容
憲法意识的内容与宪法规范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对应的,但是又有超越之处,这体现在宪法意识不仅包括对宪法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也包括对宪法运行的思考和对宪法的评价。对国家的基本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包括基本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了解本国的基本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了解国情,增强对国家的整个法律制度的宏观认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了解、认识和评价。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了解和认识是公民宪法意识极其重要的部分。
2.宪法意识的结构
在内在结构上,宪法意识包括宪法基本知识和宪法观念。前者是人们对宪法常识、规范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后者是人们对宪法精神和内涵的领悟。宪法基本知识是形成宪法意识的基础,宪法观念是人们通过对宪法基本认识的消化和提炼而得到的理性认识。
在层次上,宪法意识包括宪法心理和宪法理论。前者是对宪法现象的不系统的、直观的、具体的感觉,是感性认识;后者是人们对宪法现象进行系统抽象后的思想观点,它是在宪法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是较高层次的宪法意识。
从宪法意识主体上划分,宪法意识可以分为个体宪法意识与集体宪法意识。前者是指个人对宪法的基本认识、观念和评价,后者是社会群体对宪法的基本认识、观念和评价。
宪法意识的结构分析对公民宪法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公民宪法意识来说,宪法基本认识、宪法心理和个人宪法意识都是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对宪法的基本认识、良好的宪法心理和个体宪法意识,那么建构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整体宪法意识就不会是稳固的、进步的、对法治建设有益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普通公民都精通宪法,对宪法的理性认识,或者说要具有系统的、完整的、抽象的宪法知识体系只是对法律职业者的要求。但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则更应该着眼于普通公民的宪法意识的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和国家法治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准。
二、培养公民宪法意识的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推动了宪法实践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法制还有待完善、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宪法意识还亟须提高,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仍然是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宪法教育是培养公民宪法意识的途径,而教育的手段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也存在多种手段:
1.通过宪法实践推动公民宪法意识的形成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既要重视‘政治’层面上的宪法,更要重视‘生活’层面上的宪法。也就是说,宪法既是政治法规,又是公民的生活规范,实际上宪法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涉及到宪法,当公民亲自参与了宪法实践,比如通过诉讼来保障其具体权利的时候,公民的宪法意识将会大大增强。
2.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激发公民的宪法意识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过程也就是实践宪法权利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公共精神,并激发公民的宪法意识。
参考文献:
[1]邱晓霞.论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12期.
初中历史课堂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7
一、凝练情感中心, 突出公民意识
历史是历史学家留给后人的重要文化遗产。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都在向现代人传递着大量的信息, 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的确, “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 也有我们的世界, 有我们自己。”
然而, 历史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极大, 很多时候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 反而让学生在历史的迷宫里找不到方向, 不知所得。因此, 我们要凝练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心, 围绕着中心设计问题, 揭示所要传递的历史思想, 使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还能有所感悟, 促使其在境界上的升华。
所谓教学中心, 也就是一节课的主线。中心可以有很多, 如知识、方法和情感。“以情感目标为中心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促成学生在情绪上投入, 可以对学生产生持久而有益的影响”, 因此, 以“情感目标”为中心进行课堂设计, 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二、聚集历史细节, 烘托公民意识
“历史细节的‘显微镜’能帮助学生见微知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研究, 不仅能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启迪学生的思想, 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史学理论和文化精髓, 培养其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如《甲午中日战争》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中慈禧挪用海军军费过生日、邓世昌与敌人英勇奋战、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等事例, 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清政府的腐败、民族英雄的勇敢、日本侵略者的暴虐, 这些都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然而, 这只是实现情感目标的第一步。“有学者指出, 正确的公民意识是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正确的世界意识的综合, 亦即具有平衡的、恰当的。”“在错误的公民意识驱动下, 爱国主义会蜕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 甚至会导致侵略他国的扩张主义。”所以, 在这一课中, 关键不是引发学生最基本的愤怒、痛惜、悲愤等情绪, 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爱国, 该如何落实在行动上, 从而防止历史重演。
这就需要我们聚焦历史细节, 通过历史细节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引用“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通过这种腾挪, 一艘一艘的铁甲舰化为颐和园里的山水花木”、“战前日本各界筹措军费的‘军资纳献运动’和‘义捐运动’”、“海军提督丁汝昌不懂英文, 协助他指挥的英国人泰勒尔不懂中文”、“北洋水师的水兵在主炮炮筒上晒衣服”等材料,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分析, 使学生感悟到, 爱国不是空谈, 需要我们从日常小事做起, 平时做最好的自己, 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作为青年学生, 爱国的首要表现就是勤学苦练, 积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就是为国家的富强做贡献;表达爱国情绪, 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 任何人不能代替法律、代表正义, 以爱国的名义侵犯别人的权利;爱国需理性, 理性爱国要求我们必须遵守规章制度, 尊重他人权利等,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开放、理性、现代的爱国主义观念和现代的公民意识。
三、丰富课堂活动, 凝练公民意识
无论凝练课堂中心, 还是聚焦历史细节, 都是静态的教学过程, 使用不当就容易使历史课堂枯燥乏味, 或者变成生硬的“公民意识推销课”, 让人产生贴标签的错觉, 使公民意识的渗透和培养表面化、程式化, 从而使公民意识培养失去原本的意义。因此, 我们还应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努力将静态教学转变为动态教学, 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历史课堂演绎得活色生香。如在学习《经济的全球化》一课时, 我事先让学生进行了题为“苹果公司为何能赚走巨额利润”的调查。在调查中, 学生发现, 苹果出品的iphone手机的全部利润中, 苹果公司占有58.8%的利润, 韩国和美国等供应商分别占据了4.7%、2.4%的利润, 中国内地劳工成本只占1.89%。而在苹果全球近千家供应商中, 中国大陆供应商占了近半数, 大部分都以组装加工为主, 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配件供应往往分给了日、韩企业。这次调查让学生大吃一惊, 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科技的份量, 认识到创立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了他们刻苦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 将强国梦践行于学习中, 把爱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任何一门学科, 都必须有益于社会, 有益于人生, 才能得到存在和发展, 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恩格斯曾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历史学科最大的价值, 就是促使学生去思考, 给学生启迪,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从而有益于社会, 有益于人生。这应该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摘要: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主战场, 教师必须立足课堂, 把情感价值培养放在首位, 凝练教学中心, 聚焦历史细节,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 篇8
一、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充分地享有权利。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如何为农民工讨工资出谋划策。教师引导学生以劳动者的权利为切入点, 寻找解决措施。同时指出, 劳动者权利的实现, 又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所以农民工也要履行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等义务。
在我国,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除履行义务之外, 纳税人也可以行使权利, 如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 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监管和使用, 对一些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检举。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社区宣传税法, 去当地税务局了解税收缴纳的程序, 采访纳税大户, 搜集违反税法的案例, 等等。
二、法律意识的培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学校要注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无论是消费者、劳动者、还是生产经营者、纳税人都必须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一方面, 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 又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合法权益。通过讲解, 使学生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教师还可设计诸如“我所知道的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依法经营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劳动者如何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国际贸易中, 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来应对反倾销案件”等话题, 组织学生探究,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培养法律意识。
三、道德意识的培养
如果说法律带有强制力, 道德则带有说服力和劝导力。以德治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市场经济要求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 做到诚实守信。作为消费者, 如何使用信用卡, 如何进行贷款消费, 都要讲究信用。作为企业经营者, 应该做到诚信经营,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因为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时更应该树立我国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体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本环节的讲授, 可列举全国道德模范的事例, 组织学生讨论:从优秀企业家身上, 我们学到了什么?我还可以提供哪些道德模范的案例?只有诚信务实, 懂得奉献社会的企业家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同, 使学生真正理解道德的内涵和巨大力量。再如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生前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城南小学二 (1) 班班主任殷雪梅,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把满腔心血和无私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对学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四、生态意识的培养
十八大报告指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我国在提出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 又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就是既考虑社会财富的创造, 又考虑自然财富的创造, 绿色GDP等于两者之和。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的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 还要追求生态效益。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而不是依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来实现经济目标。消费者要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生态消费观。
论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9
一、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
笔者编写了一份《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问卷》, 对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遵义师范学院等高校学生进行调查, 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状况。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专业和年龄都不受限制, 发放问卷400份, 有效问卷374份。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表明, 目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国家意识方面,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但国家意识仍有待引导。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 某些学生对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和民族英雄及历史人物如数家珍, 对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 对祖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综合国力稳定提高、神舟飞船上天等感到光荣和自豪, 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及未来发展的种种挑战深感担忧, 如关于我国国体性质, 有63.2%的学生回答正确, 36.8%的学生回答错误;关于我国政体性质, 69.3%的学生回答正确, 30.7%的学生回答错误。又如, 关于什么是公民, 只有38%的学生回答正确, 62%的学生回答错误, 其中有21%的学生误认为我国公民的条件是年满18周岁。再如关于我国国土面积, 有92%的学生回答是960万平方公里, 只有8%的学生知道我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加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 实际国土面积为1260多万平方公里等等。由此可见, 我国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仍有待引导和提高。
2.在主体意识方面, 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 但政治参与意识不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要确立大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社会的主人, 并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如在问卷调查中, 对于“对中日关系、台海关系、南海问题等时事热点的态度”, 回答“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占67%, 29%的大学生表示“偶尔关注”, 只有4%的选择了“不关注”。当问及“您如何评价普通公民参与政治”, 只有44%的大学生回答“公民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 45%的学生认为“参与只是形式, 最终领导说了算”, 还有11%的学生选择“政治是国家的事, 参不参与没有关系”……由此可见, 大学生对于国家政治的参与意识有待提高。
3.在法律意识方面, 总体上法律意识仍较淡薄, 有较强的权利意识, 但义务意识相对薄弱。调查中当问及“如果你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你怎么办”时, 有22.3%的大学生选择“容忍”, 有5.4%的大学生选择“报复”, 有25.1%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 前三项合计超过50%, 只有47.2%的大学生坚持“依据法律, 坚决维护”, 当问及“如遇路人遭抢劫你会不会见义勇为”, 有43.5%的大学生选择“会”, 有32.3%的大学生选择“看情况”, 有24.2%的大学生选择“不会, 不值得”……面对这些现状, 有学者指出:“大学生有守法的愿望而无自觉的守法行为, 有感性的法律认识而缺乏理性的法律认识。”[2]更有学者指出:“部分学生觉得所谓民主与法制往往流于形式;一些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的专业没有联系, 属于可学可不学的科目;而且重权利轻义务, 不愿意深入地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因而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不高。”[3]
4.在公德意识方面,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公德意识, 但知行合一性较差。在调查中, 87.5%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汽车上应该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84.3%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所应举止文明, 不随地吐痰, 89.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爱护公共财物、节水节电等。但大学生在社会公德的践行上存在知与行的脱离, 他们的社会公德行为表现与主观认同存在差距, 如虽然有88.9%的大学生不赞成在公众场所吸烟, 但仅有15.4%的人会出面相劝制止, 等等。另外, 还有些大学生对别人的社会公德行为要求很高, 对他们的不道德行为往往嗤之以鼻, 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则视而不见。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家庭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其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受其早年形成的政治、道德、法律等思想观念的影响, 而家庭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 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它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儿童对公民信息的要求程度和对政府事务、公共事务等的兴趣大小, 另一方面以其家庭的结构和角色模式、民主或专断的氛围、权威表现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等直接影响儿童的公民意识、公民行为习惯[4]。例如家庭气氛比较民主的家庭有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 而家庭气氛比较专制的家庭则会阻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由于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 当前中国家庭家长制的作风依然很盛行, 家庭民主氛围一直难以形成, 长辈处于权威地位, 孩子对家长只有遵从、顺从, 而且家长只关心家长的考试科目的学习, 不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进行公民意识方面的学习。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孩子的公民意识很难形成。
2.学校缺乏系统的公民教育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 科学理性的公民意识教育对公民意识的培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 学校缺乏系统的公民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学校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孩子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公民教育, 从小学至初中到高中公民教育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相互配套、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我国公民教育本身起步较晚,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 并组织编写了公民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要求和实施计划, 公民教育成了学校德育的一部分, 公民教育计划未能如愿实施。加上学校德育本身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冲击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学校公民意识培养也只是成为口号, 流于形式。大学亦然,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糅杂于高校德育中, 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的指导原则, 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都由高校和德育工作者自发确定, 公民意识教育随意性很大, 政治理论课和各种活动都没有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题, 这些都严重制约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
3.影响公民意识教育的历史和政治因素。“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 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天子与臣民的关系。在封建社会里, 统治阶级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被统治阶级则处于绝对顺从和绝对服从的地位, 在这种等级森严和充斥着特权思想的社会里, 以独立人格为核心的公民意识很难找到适合它生长和发育的民主土壤。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先进的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滋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但与此同时, 西方的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颓废的文化观念也乘虚而入, 社会经验少、是非分辨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侵蚀。另外, 由于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法制不健全等原因, 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三、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
1.政府主导, 建立建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教育制度及配套措施。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都紧紧把握教育的主动权, 把公民教育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 公民教育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成熟、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教育体系, 公民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停滞在理论研究阶段。因此, 我国政府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大力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从公民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事关国家发展未来的战略高度出发, 借鉴国外先进的公民教育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公民教育的完整体系, 制定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规划、目标、纲要, 确定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关的公民教育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制度规范, 并成立专门的部门如“公民教育委员会”负责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同时, 政府也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公民教育, 如此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就在制度上得到了根本保障。
2.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目前, 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 相应的公民教育学的课程的编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一定同质性, 前者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好公民, 后者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 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所有课程都包含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是重中之重, 涵盖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 可行的方案是让思想政治课有关课程的教学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让公民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 重新整合教材的内容, 在教学中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 大学生走出校园, 在实践中获得公民角色的体验和参与意识的提高,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兴趣, 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 对于大学生培养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创新意识等, 促进大学生公民素质由“知”向“行”转化, 实现知行合一意义重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 如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做义工、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等形式服务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通过组织模拟法庭、参加维权活动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法律意识等。
4.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氛围。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 又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 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将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规范融于校园文化中, 通过校园文化这个重要的精神文化载体, 对大学生进行隐形的公民教育和价值观导向, 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公民角色, 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责任。例如, 学校通过公平合理的制度规范、公正有效的教学和后勤管理、平等自由的生活氛围等, 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 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学校管理, 为建设校园建言献策, 通过自身参与和体验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又如通过开展团体拓展训练、体育运动比赛、辩论赛等团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通过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中去, 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
参考文献
[1][美]A.英格尔斯, 著.殷陆君, 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168) .
[2]王萍.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2) .
[3]金艳.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及其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 (8) .
论地理教学中地球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10
一、地球公民的含义
(一)公民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公民的自然属性,反映出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公民的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应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公民的存在,离不开自然属性,而公民的本质,则反映了其法律属性。
(二)意识
意识在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应形式。意识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是每个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
(三)地球公民意识
在茫茫的宇宙当中,有一颗蓝色的包含着无数生命的星球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人类都是地球公民,地球公民资格不需要任何法律的承认,只要我们属于人类的一员,我们就是地球公民。
地球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地球上的人们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于地球的社会政治系统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
地球公民的责任感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超越意识形态,不带任何政治见解的人类共同的责任意识,是人类共同的经济价值观和生存价值观的体现。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地球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濡以沫,有难共担,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一国的灾难有可能变成多国的灾难,甚至世界的灾难,只有团结互助,方能有效地遏制灾难的蔓延。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无疑成为滋生“地球公民”意识的土壤。但其内在的动力和底蕴则源自于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即从心灵深处所萌发的对人类的灾难、对灾祸的受害者的爱心、善心、同情心、恻隐和怜悯之心。可以这么说,“地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催生”出来的是一大批具有人性道德的好人。
二、地球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公民素质培养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在基本观念或核心概念上主要包括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正义、尊严、宽容、怜悯、至真、至善、至美、个人权利、公共利益、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等;在价值取向上分为义务论、权利论和道德中心论。地球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球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二是对地球环境问题了解并具有经验;三是具有价值观及关心地球的情感;四是具有辨认和解决地球问题的技能;五是参与各阶层解决地球问题的工作。
三、地理教学与地球公民意识
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发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这是地理学就自身使命、职责等问题向全世界发表的隆重宣言。序言中说“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宪章高屋建瓴,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的宏观发展方向。
培养具有责任心和世界观念的公民,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教育新理念,在这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应建立新型的现代教育理念,平时多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动向,拓宽学科知识视野,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向。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
1996年8月召开的国际地理学大会指出:“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地理学是了解关于自然界对人类的供给能力和限制性的最佳课程。”地理教材中涉及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基础知识,不论是从系统性,还是从丰富程度都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可比拟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整体出发,综合各种因素,坚持“着眼全球,从区域着手”的原则,只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落实到一定的地理区域中,才能得到合理解决,这也正是地理学科的结构和思路。因此,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认真对待当今的地理教学,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培养负责的公民。
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决定了21世纪的地理教育,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地球公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地球公民意识不会天生或自然而然地形成。培育地球公民意识的种子,必须从生活的点滴开始,从学生阶段开始。学校历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地球公民意识的主渠道,通过地球公民意识教育,使学生实现从“百姓”向“公民”的转化。
(一)培养学生地球公民意识的途径
1.结合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壮丽、成就巨大等优越的一面,又讲自然条件不利的因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的优缺点,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奋斗目标,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环境意识,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2.结合地理教材,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编写有三个核心,即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地理教材涉及天文、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生物、资源和能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诸多因素,这些内容无一不和地球相联系。因此,在讲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挖掘教材内容是进行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3.结合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不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还可以讲一些学生身边发生的破坏环境的事例,教育他们认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地球公民意识。
4.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地球公民意识
通过教学环节、教育内容固然重要,是主渠道,但依据学生的实际,地球公民意识的渗透还要体现在学生的在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因为活动和实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也是实施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5.联系地球的有关纪念日,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一年中有关地球的纪念日几乎每个月都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纪念日,普及地球知识,培强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二)培养学生地球公民意识的方法
在实施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上,传统的知识传授或智力训练不是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真正的公民知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基础上,它要求以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主导,如讨论、辩论、竞答游戏、小型专题报告、作文、角色扮演、冲突情境、社会问题方案设计、集体完成创造性工作等。
1.侧重教育方法的隐蔽性和渗透性
隐性教育方法,指用隐蔽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的方法。它强调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于文、于游等,这种方法的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潜隐性使地球公民识意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隐性教育也主张“模糊战略”,将鲜明的阶级性隐藏起来,悄悄地渗透到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它接受统治阶级所主张的意识形态。隐性教育方法不受课时和教室的限制,能延伸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避免直接说教,使学生在愉悦、激奋、庄严、悲痛等不同情感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从效果上看,地球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强有力的渗透性。地理实践课可以利用学生对它的认同感和浓郁的兴趣,来把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寓于其中,以隐蔽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之中,化为人们的行动。
2.实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在地球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防止一般化、表面化、形式化,增强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地球公民意识教育在注重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把做“一个好公民”始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重视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理想的升华具有牢固的基点。地球公民教育内容要有层次性,方法要有多样性,要确定适应的自由度,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形成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层面,并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理”,提出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层次。这就是指在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把理想落回到现实人的生活中,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人们树立爱国心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
3.注重行为的参与性和知识的生成性
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注重提高教育对象的参与能力、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使每个公民教育对象都真正具备较高的公民素质。因此,有严密而完备的法规,法律和各种管理制度与之配套,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旅游、参观、志愿服务、体育比赛等。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判断,解决问题。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不仅会掌握学到的知识和规范,而且具有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
4.实施情感渗透和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提倡了高尚的人文精神,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教育人性化就是让教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充满了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教育这项艰难的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备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神圣事业。
地球公民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对人类应尽的义务,忠实履行自己对地球、对全人类的义务,做一个负责任的地球公民。只有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关心人类的命运,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关注身边的小事,从点点滴滴做起,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地球公民,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地球才能被我们全人类所拯救,成为我们更加美好的家园。
摘要:地球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地球上的人们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从地球公民意识的含义入手,进而阐明地理教学与地球公民意识的关系,并对培养内容及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球公民,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丛日云.中国公民读本[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4).
[3]张鲁宁.世界公民观念与世界公民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9,(20).
[4]卓凡.要有世界公民意识[N].江西日报,2011 -02-12.
[5]姜煜.地理教学中的公民教育[J].地理教育, 2004,(4).
[6]付轶男.现代化、全球化与公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6,(1).
[7]臧宏.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教育策略[J].教育评论,2009,(1).
公民权利意识培养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120-02
公民意识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恰好是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开始关注一些社会、人生问题。利用这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一项不仅必要而且重要的教学任务。历史课程有很强的人文性,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载体。笔者认为,以初中历史教学为契机,促使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培养公民意识的有用内容
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公共道德水平,是社会形势的迫切要求。历史课程的内容贯通古今,涉及中外历史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信息含量巨大,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思辨性,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可能。教师需认真钻研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寻找进行公民教育的切入点,渗透公民意识。
例如,《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告别了历史课程中单纯的历史知识学习,而更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初中生的兴趣、思想、观念等。笔者在研读历史教材时,结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发现这部分内容是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的有效载体。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比较熟悉,加上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十分自然地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顺利地进入历史课程学习。笔者通过联系身边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现状,让学生提出自己观察到的社会、国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的学生提出了当前农村土地大量荒芜、我国的粮食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些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并通过与老师以及同学讨论,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抓住这些有利的切入点,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由上例可以看出,初中历史教学虽然为培养公民意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公民教育,教师需以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找到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培养公民意识的有利环境
公民意识从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任何一种思想意识的形成都会自然而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更加需要借助外界环境的力量。教师可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于公共道德、社会责任、法律观念等有关公民意识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鸦片战争》一课内容时,笔者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当时鸦片对我国人民、经济造成巨大危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其中既有中国人由于吸食鸦片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图片,也有清政府腐败无能、奴颜媚骨的插图等。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直观的图片,真正受到了心灵的触动,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和清政府的腐败与落后,营造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氛围,触发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开始思考造成当时中国这种现实的根本原因和对策。笔者顺着学生的思维,又播放了一段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的历史学习情境,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推动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等公民意识的形成。
由上例可见,在教学中以历史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构建一个有利的环境,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达到渗透公民教育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探寻培养公民意识的可行模式
摒弃传统历史教学中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有益尝试。诸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一些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创新应用这些新型的学习方法,可以丰富学生对于公民意识的认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香港与澳门的回归》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视频,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信息,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接着,再让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找出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核心知识,并争取进行记忆理解。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形成了初步的国家主权意识、法治意识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或困惑,比如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重大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质、创新性等,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最后,教师再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强调,让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由上例可发现,创新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公民意识的独特认知,增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
四、组织实践活动,提供培养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既是历史学习的主体,也是公民教育的客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借助有效的学习资源,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公民意识各个方面的理解,让公民意识在学生的心中生根,自觉规范自己的公民行为。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这节活动课中,通过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的昨天和今天”这个主题,对家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明确调研的目的、方法,确定调查的内容、方式,制定调研的步骤,分析调查的结果等,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协作水平,促使学生形成了合作意识,同时还让学生客观地认识了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从中发现家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家乡环境的污染、人们的不文明行为等,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公德意识、环保意识等一些基本的公民意识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形成,并且不断强化。
由上例来看,围绕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历史学习内容为依据,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初中历史学习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
从小处来看,公民意识的形成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无法估计的影响;从大处来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当今时代发展和民族强盛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立足点,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发挥历史课程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抓住初中阶段这个人生中重要的关键期,有效地开展公民教育,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权利意识培养 篇12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一) 挖掘课本内容, 探究公民教育资源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本内容丰富, 其中不乏培养学生公共意识的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深入仔细研究教材, 强化内容, 帮助学生建立公共意识。比如, 在初中八年级的教材的第三个单元, 学习的内容是学会负责, 在讲解这一部门内容时, 教师可以强调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负责, 每个公民在具有权利的同时都具有责任, 在这一部分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也是培养公共意识的主要方面。在教材第五单元的与法同行中, 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让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公共影响, 从而建立健全的公共意识。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本中, 有很多地方可以挖掘出公民教育的资源, 还需要教师深入地探究。
(二)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代社会注重民主平等概念, 师生之间也是如此, 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为新型的师生关系。第一, 教师应该建立平等的观念, 充分尊重学生, 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 成为朋友。第二,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从而展示自己。第三, 在教学过程中, 客观地评价学生, 了解学生水平差异, 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第四, 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 培养团队精神, 共同合作, 也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三) 利用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 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接受和学习的阶段,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中, 树立典型的榜样做示范, 对学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生活中搜集先进人物的资料, 并将他们引入课堂,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存在于现实生活,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提升思想境界, 从而提高公民意识。榜样的作用对初中生来讲是巨大的, 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学生的人生方向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成就梦想。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用身边的一些实例, 找一些初中生可以接受的榜样人物, 贴近学生的生活, 才能让学生更加信服, 从而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公民意识。
二、创设合理情境, 充分感染学生
自新课改实施以后, 情境教学成为现代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 它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特点, 按照教学目标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建立高效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对思想品德内容有兴趣, 学生才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才能形成独立的思维。所以,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上, 教师应该根据课本内容,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集体荣誉感等, 有效地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开展课外活动, 增强公民教育的有效性
德育理论认为:仅依靠外界的强制和压力, 道德知识难以变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在对初中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时, 单纯的课堂教育教学远远不够, 思想上的提升, 靠纯粹的知识和理论是难以实现的, 只有在实践中感受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才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所以, 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走访社区、观察社会现象, 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中, 观察社会, 培养合作精神。当然, 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 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采取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改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 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 锻炼学生的自主性, 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师的引导下, 积极主动地学习。采用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探究, 教师鼓励学生自觉发现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去寻找答案, 自主探究;其次,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探究知识基本的手段, 真正的核心在于认识的提高,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注重个性的体验;再次, 研究性教学应该注重实践, 鼓励学生主动地研究, 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状态, 在研究过程中, 直观地感知;最后, 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 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社会中接受教育, 提高综合能力, 培养公共意识。比如, 在学习“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收集相关资料, 最后写一篇思想品德论文。学生在整理资料的同时可以充分感受爱国人士的民族精神, 增强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
【公民权利意识培养】推荐阅读:
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研究08-18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09-15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05-24
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07-21
公民权利意识05-18
公民意识07-11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09-13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10-01
加拿大人的公民意识07-15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