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共11篇)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1
公民意识的发育状况, 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 “只有当广大国民普遍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性格, 才能建立起成熟的有自制能力的公民社会, 国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在我国历史上将公民意识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公民意识状况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1. 公民意识内涵的界定
“公民”概念源于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 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2], 在近现代社会中, 公民之为公民, 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公民是一个权利主体, 也就是说, 尽管公民有诸多特征, 但基本的特征是自由、平等、独立以及充分介入社会合作的公众参与。[3]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与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 它体现的是人类追求自主活动并要求享有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权利从而获得自身全面解放的一种意识, 目前学界对公民意识内涵的界定不一, 结合前人观点及笔者对“公民”含义的理解, 笔者认为, 所谓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
2. 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1) 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国家或民族, 国家意识即对某一特定的民族国家及其传统、制度、文化的归属, 并由此而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生活方式, [4]因此, 国家意识实质上就是一种“国族归属与认同”。当前,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全方位挑战, 思想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在思想上和精神上产生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甚至自我身份认同的困难, 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国家意识的集中表现,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教育能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 内聚群力、外御敌侮。
(2) 主体意识
公民的主体意识, 就是公民对自我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对自己是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自觉意识, 主体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 有利于健全我国民主体制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甚至是人的解放的要求。主体意识具体到大学生而言, 就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有明确认知, 对国家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积极负责任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以建设祖国为己任, 推动社会发展。
(3) 法治意识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在现代社会, 公民的法治意识体现为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法律素养、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观念。公民的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内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灵魂, 是成熟公民意识的最集中体现, 也是公民意识中最为基本、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 究其实质, 公民的法治意识是公民依据法律来处理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其核心是权利义务意识。
(4) 道德意识
在现代社会,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 人们相互交往日趋频繁, 相互关系也愈加复杂, 道德在维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道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征。公民的道德意识即公民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意识, 其实质是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意识一经形成, 就会指导公民行动, 指导其“向善”, 社会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使公民意识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因此, 道德意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5) 全球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世界各国联系日趋紧密并成为命运息息相关的共同体,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游离于全球化的态势之外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于是“世界公民”概念呼之而出, 要求一国公民要具有面向世界的理念与相应的眼界和能力, 相应地, 公民意识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内容即全球意识, 全球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为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具备的整体性意识。[5]全球意识应包括共存意识、和平意识、发展意识和合作意识, 强化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将为民族国家适应国际化发展提供一种内在动力, 同时克服民族公民身份可能带来的狭隘排外的心态和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培养和发展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公民教育的发展来看, 公民教育发端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古希腊商业城市, 市场经济是公民教育产生和发展最本质的原因。市场经济是典型的理性规则的法治经济, 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以竞争为本质特征, 要求市场主体以平等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 强调契约自由、公平交易, 强调用规则来规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解决经济纠纷, 从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和谐、高效、公平的经济运行环境。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特殊群体, 他们面临的将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经济更加发达的社会,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有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公平正义观念、契约自由理念等现代公民意识,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不仅有利于自身未来的发展, 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然而, 大学生公民意识不可能自发形成, 需要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 因此,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从严格意义上讲, 公民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产物, 本质上反映着民主国家及其政治生活与其成员的一种关系。从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 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 民主政治是公民意识产生的前提, 而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得以巩固和健全的保障。民主政治制度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公民这个土壤, 在缺乏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人群中, 民主制度的运行是艰难的, 只有通过公民教育将社会成员培养成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参与意识和必要议政能力及自觉公民义务感的合格公民, 公民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去, 从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当前, 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公民意识教育当作固化民主和强化民主的普遍性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观念、公平正义理念和自由平等思想, 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3.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之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 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现代化?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因此, 人的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公民意识中包含的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等内容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因承担有主导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而应具备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公民意识。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 权利意识较强, 但也存在义务意识较弱、法律意识较淡薄等问题, 有较强的公德意识, 但也存在知行合一性较差等问题, 这当中既有封建文化中“臣民意识”“依附意识”“迷信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更主要是目前高校缺乏明确、系统的公民教育, 大学生未来的角色要求加强对其公民意识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独立、自由、平等、理性等现代公民精神, 提高其公民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1. 在政府主导下, 建立健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教育制度及配套措施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都紧紧把握教育的主动权, 把公民教育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 公民教育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成熟、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教育体系, 公民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停滞在理论研究阶段。因此, 我国政府首先要能够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大力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从公民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事关国家发展未来的战略高度出发, 借鉴国外先进的公民教育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公民教育的完整体系, 制定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规划、目标、纲要, 确定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关的公民教育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制度规范, 并成立专门的部门如“公民教育委员会”来负责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同时, 政府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公民教育, 如此,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就在制度上得到了根本保障。
2. 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目前, 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 相应的公民教育学的课程的编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一定同质性, 前者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好公民, 后者也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 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所有课程都包含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是重中之重, 涵盖了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 可行的方案是让思想政治课有关课程的教学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让公民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 重新整合教材的内容, 在教学中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中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
3.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氛围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 又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因此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将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规范融于校园文化中, 通过校园文化这个重要的精神文化载体, 对大学生进行隐形的公民教育和价值观导向, 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公民角色, 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责任。例如学校通过公平合理的制度规范、公正效率的教学和后勤管理、平等自由的生活氛围等, 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 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学校管理, 为建设校园建言献策, 通过自身参与和体验来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再如通过开展团体拓展训练、体育运动比赛、辩论赛等团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通过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 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中去, 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公民意识、提高素质。
4.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 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 大学生走出校园, 在实践中获得公民角色的体验和参与意识的提高,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兴趣, 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 对于大学生培养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创新意识等, 促进大学生公民素质由“知”向“行”转化, 实现知行合一意义重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 如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做义工、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等形式服务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通过组织模拟法庭、参加维权活动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法律意识等等。
摘要: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其公民意识发育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而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 首先应从理论上科学界定公民意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在当前,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因此, 应由政府主导, 提供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结合社会实践, 有效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思考
参考文献
[1]张荣军, 刘长军.公民意识的生成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J].理论导刊, 2009 (11) :56.
[2]亚里斯多德, 著.吴寿彭, 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113.
[3]金生鋐.公民品质与公民教育[D]“.信息时代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国际研讨会”学术论文集.2005.
[4]于海.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意识[J].思想理论导刊, 2004 (12) .
[5]邱耕田.简论全球意识[J].晋阳学刊, 1994 (4) :106-108.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2
韩雪
摘要: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思想复兴,“人”的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人”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中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我们针对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研究、探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措施,将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长期工程。关键词:中学生
公民意识
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如何增强我国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也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
《辞海》对公民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由此可见,公民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的角色,是公民社会中参与或监督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独立主体。所谓公民意识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中,应该自觉地遵守公共规范和约定俗成的礼仪,这是公民明确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公民在社会中应具有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还应具有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平等观念等;
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二、当代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现状概述:
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整体上还是有较高水平的。主要体现在:中学生对国家历史、国家制度和国情常识比较清楚;中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社会发展,对基础法律知识的了解较好;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多数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淡化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他们往往仅停留在认识和遵守道德法律的层面,却不愿主动制止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都不十分理想,把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混淆在一起。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仅仅体现在书本上、体现在口头上,却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意识。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必然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国的大中学生公民意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现状分析:
1、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不足:
(1)非专门性。当前我国中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学校普遍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基础较为薄弱。公民意识教育的非系统性、非专门性,不利于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2)灌输性。在我国中学生所受的公民教育之中公民知识的教授被视为重点,而实践环节薄弱,“灌输”成了公民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灌输”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许有效,但是在其意识养成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深刻领会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3)封闭性。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许多优良的传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熏陶。而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习惯性地强调民族性、忽视世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平等等方面有所欠缺。
2、权利意识淡薄: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但在古代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极其淡薄。这主要是由于:客观上由于自然经济、宗法家族和集权专制三位一体的社会存在形式,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与之相联系的权利、自由、平等等观念无法正常发育与成长。.主观上由于儒家思想一向推崇重义轻利。受其影响,时至今日部分公民依然羞于言利,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居然会因打官司有贪利嫌而不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就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行为。
3、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现代文明的意识薄弱。这是现实原因。
三、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和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合作精神,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上,培养国人的团结力、公共意识,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团体,都能做一个忠实而有效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上,发掘出一个公民的批判力和正义心,使他们都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
四、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学生自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民主理论相信,社会成员作为整体,其智慧和能力可能会超过少部分人。中学生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等活动,能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相关管理,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而非绝对的服从学校和班级制定的一切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
2、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实际生活、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学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不自觉的行动。
3、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于各人文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例如在政治史中它通过“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讨了民主和法制的起源,通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阐述了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是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
4、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公民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要优化环境因素,发挥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校园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均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那么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因此,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发展和弘扬是振兴国家的基础,对于公民个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必备的条件。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培养人的理性,更好地实现人的社会化从而促使人类和谐与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谈职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3
一、细化要求,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剖析当今职校学生的现状,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都感到:现在一些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都非常淡漠。对自己没有责任,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没有责任,敷衍了事,淡漠诚信;对家庭没有责任,一味索取,淡薄孝心;对集体没有责任,强调个人自由,不讲基本规则;对国家和社会没有责任,埋怨无奈,不愿奉献,等等。可见,当今的职校学生责任意识已经呈现弱化的倾向。
责任意识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要求,为了进行有效的教育。将职校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细化要求,分块实施。具体内容为:①学会对自己负责:要珍惜生命,爱护身体,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养成良好品德;学会生活,情趣健康,善于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②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尊重他人、敬老爱幼、团结互助;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③学会对家庭负责:学会尊重父母;学会理解、体贴父母长辈:成年后要依法履行对家庭的一切义务和责任。④学会对集体负责:要增强集体观念,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为集体争光;学会合作,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使命。实现在发展集体事业中发展个人;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⑤学会对国家和社会负责:遵守国家法律、法令,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言谈举止符合文明规范:维护国家稳定,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言论和行为作斗争,等等。
二、重视实践,加强规则意识教育
规则意识教育就是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各种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其对各种规则心存敬畏,不去故意违反。小到让座排队,大到法律法规,都能自觉践行遵守。这种规则意识的培养远比知道规则本身更加重要。当前,规则意识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重视让孩子学一些特长,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孩子们学外语、学绘画、学书法、学钢琴、学拉丁舞、学乒乓球、学游泳等等,不一而足,家长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人才。但却忽略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教育。学校虽然也进行一些法制类讲座。但多流于形式。对学生加强管理也仅局限于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遵守法律法规,而忽略了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以至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导致部分学生视规则为儿戏,小到违反课堂纪律不以为耻。大到漠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铤而走险。
规则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通力协作、广泛参与。职业学校开展规则意识教育要做到:一要规范细化规则,增强教育导向。学校或班级要依据养成教育主题制定具体规则并加以正确的导行,让职校学生明确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以及具体原因等。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就显得有章可循。为了使规则赢得学生的认可,让职校学生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二要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导行纠错。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各类活动,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规则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校园内的不良行为和现象开展“校园辩论会”。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转变认识,规范行为,增强规则意识。三要加强监督机制,不断强化行为。培养良好规则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学校的教育目标,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
三、营造氛围,加强参与意识教育
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作为当代青年的职校生是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之一。然而,当代职校生政治参与情况存在一系列问题:政治兴趣缺乏,主体意识冷漠,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存在偏差,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甚至非法参与行为时有发生等等。
加强职校生参与意识教育。要从营造氛围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人手。一要增强职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代表着未来,应该是民主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明哲保身、逆来顺受等很多观念与主体意识完全相悖,因而当代职校生缺乏主体意识。增强职校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政治边际人”的附庸意识。通过对广大青年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观念。强化其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精神。二要引导职校生形成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要增强职校生的政治参与意识,首先要提高职校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包括:对基本政治理念的认知和理解,对一些具体的政府机构、政治流程的认知,对政治参与合法性的认知。在提高政治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职校生对政治参与的情感,化功利性、动员型的政治参与为自愿自觉的政治参与。职校要努力创设各种机会使职校生的政治热情用合法形式释放,使他们的政治意愿有表达的机会。
四、参与管理,加强监督意识教育
监督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作为职业学校,必须高度认识加强学生监督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加强职校学生的监督意识教育,可以从让职校生参与管理人手,在行为规范管理方面充分发挥职校生的监督的积极性。用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增强学生的监督意识。针对职校学生不良消费习惯严重、仪容仪表不遵守规范等普遍现象。职校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监督岗位”,如:消费文明监督岗、仪表仪容监督岗等,公开选聘监督员上岗,用学生大众的监督来管理职校头疼的问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消费文明监督岗。现在的职校生浪费现象惊人,很多家境好的同学是要啥有啥,吃的、喝的、玩的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浪费的理由更是令人震惊:“我有钱,我浪费得起。”最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家境并不富裕的学生,每次吃饭都故意剩一点儿,原因竟是怕别人笑他们吃得太干净,说他们可能穷怕了,没见过饭菜。这种无知和麻木心态比浪费本身更为可怕!鉴于这些浪费现状,学校开展节约消费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发动学生加强对生活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督,要求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粒粮食,在食堂,学生监督员一旦发现有浪费的表现,就会及时反映给学校膳食科。由专职的人员来查看。并予以反馈和纠正,严重者要给予一定的校纪处分。由于监督的到位,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和浪费行为得到了有效的制约,食堂的剩饭剩菜少见了。课间吃零食的学生明显减少了,学校的水电费消耗降低了,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还节约了社会资源。
仪表仪容监督岗。职校生的着装要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男女生不染发、不烫发,不佩戴耳环、首饰、项链,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不穿拖鞋进教室,不文身,等等。现在有些学生,不懂得自身的内在美。而是片面追求一些表面化的东西,学校三令五申严格要求,可他们就是置若罔闻。为此,学校采取了许多措施,经过试验,发现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学生群体的监督,具体做法如下:若发现奇装异服者,大家在监督员的引导下,全班学生(或在场的全体学生)向这位“表现特别”者长时间行“注目礼”,直到他(或她)脸红脖子粗,低下自己的头。这种方法屡试不爽,至今还没有发现那位同学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动于衷。可见,集体的监督力量有多大。正是这种有形和无形的监督在校园内起作用的结果,使学生统一着装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奇装异服、不伦不类者没有了活动的空间,学校在学生静悄悄的监督中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篇4
recipients of education.Therefore strengthening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is required for developing the new type
“公民”一词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最初“公民”只是一种政治权利的象征。现代意义上的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则是伴随着“公民”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现代法治下的民众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1)大学生公民意识则是指大学生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它包括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对自身与国家的关系以及自身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关系的认知。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不同于我国社会中的未成年公民,也不等同于完全步入社会中的公民。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有效的公民意识教育,既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又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不仅肩负着建设我国市场经济的艰巨任务,还承担着推我国社会政治和文明发展的历史使命。
1.1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秩序的顺利发展,必须要有较高的公民素质做保障。市场经济在为我国公民带来大量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冲击。一方面,市场经济在激发人们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同时,诱发了人们对物质过度重视和追求的求利心理,加之我国的法律体制还不健全,公民守法和执法的力度不够,最终在公民中出现了损人利己、自私自利、腐败堕落、骄奢淫逸等金钱至上、道德滑坡的丑恶现象。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因为自身这种思维活跃、价值观不太成熟、求知欲强烈以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特点,遭到价值观的强烈冲击和改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但我们在向西方学习有利事物的同时,西方一些不良文化、哲学思潮、道德价值观念也伴随而至,并与我国相应的文化、观念发生碰撞,加上现代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可被控制性差,最终引起了社会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复杂多元化。社会上原本不被强调的自主意识、个性独立意识、功利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了大力的倡导,而这种倡导又超过了一定的度,这也会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不仅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也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在确保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2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提高公民素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而公民意识则是顺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但由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主义制度,使我国公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臣民思想,公民整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并不高。只有充分调动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才能促进民主政治的更大进步与顺利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群体,他们较强的公民素质则可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建设。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水平,更易于掌握公民的相关知识和构建民主的观念。同时,大学生也是民主观念,民主意识的传播者,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公民行为对社会大众进行(下转第11页)(上接第9页)民主知识理念的传播,吸引群众广泛地参与到政治建设中去,从而全面提高广大民众的素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
2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着力点。我国的教育向来重视学生的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的发展,而高校正是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的主要场所和重要单位。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中都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自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更多的青年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必须要切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提高他们道德素质的同时,为我国社会的建设提供力量。
3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这也正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既特殊又重要的人生阶段。他们在这一阶段中逐渐地由幼稚走向成熟,并且由大学跨入社会。大学生在校园所形成的公民意识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一方面,良好的公民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法律制度,并促进他们产生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形成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国家责任感。另一方面,良好的公民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自身与国家的关系以及自身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关系,懂得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和行使自身的权利并履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国家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所处的青年阶段正是培育其公民意识的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不仅可以强化他们的公民意识,提高其公民素质,帮助他们更全面地成长和发展,还可以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民主政治
参考文献
[1]王东虓.公民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公民意识;活动课程
当前情况下我国正在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育已经把公民意识教育当作重点工作进行,非常注重历史课程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课程教育方面强化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思想。
一、整合历史课程的目标和安排
1.整合理念和目标
(1)知识和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列举诸多典型的历史案例,说明学生的公民意识已经形成。在生活中,能够以先进历史人物的事迹作为行为准则,有效履行公民义务,使用合理的公民权利,就可以形成公民意识教育。(2)过程和方式。宣传公民意识的理论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典型案例、阅读课内外资料等方式分析国内外公民意识形成的不同方式。(3)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公民意识发源地是罗马,公民意识在近现代时期为中国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推动中国社会化进程的脚步。通过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并且激发学生的爱国民族情感。
2.整合之后的课程安排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公民的来源、公民意识的发展历程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公民意识的时候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是学生学习最基础的一环,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会非常模糊,就算知道自己如何做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也是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教师通过整合历史材料,把公民意识的主题思想分为很多部分为学生讲解。
二、活动课程中的公民意识培养
1.開展历史纪念日活动
历史中有很多纪念日值得学生认识和学习,比如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2013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等。教师结合各种各样的历史纪念日,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和音频文件等,在课程展示中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比如说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当天,带领学生采访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红军,学生通过收集不同的信息整合为一段自己的历史资料,最后在课程中进行以“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人物访谈节目”为题材的论文比赛。通过论文比赛让学生认识到日军侵华对我国各族人民造成的伤害,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的教育目标。
2.赏析历史影片
历史影片都是根据现实存在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的,有电视剧、短剧和电影等多种媒体形式。历史题材影片一直是受众最为关注的一项,比如说关于古代历史的有《成吉思汗》《汉武大帝》等,近代史的有《孙中山》《南京大屠杀》等。通过赏析影片,可以强化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通过影片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生活环境和社会习俗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主法治的思想,推动学生形成公民意识的发展过程。
3.开展乡土历史教育活动
公民意识教育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有国家、家乡、民族和社区等不同层面,家乡是社会层面中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热爱家乡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环节。我们借助家乡资源的优势地位,开设不同的乡土气息教育选修课程,举办颇具规模的历史专题讲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感受和了解家乡文化的淳朴和情感,从家乡文化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五彩缤纷,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4.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历史蕴含的丰厚文化底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服务社区,身体力行融入社区建设活动中,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学生个人的自治管理能力,并且还能把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在社区活动中,可以利用历史事件创办相关的板报,到社区中参加环境报活动和公共设施维修活动等。通过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形式,强化学生爱护社区和关系他人的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社区服务意识和服务思想,树立非常优秀的公民责任意识和公民责任心。
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在历史课程教育当中穿插了公民意识的培养,很好地避免了单独开设一门课程产生的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可谓是一箭双雕。通过论述的整合内容和培养措施,对高中历史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超.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4).
[2]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2012(24).
[3]姚焕成.从学生的参与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6).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微博语境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6
关键词:微博,传播特征,大学生,公民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在“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加强民主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以及“保障人民知情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政治建设内容,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强力支撑。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条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生是否具备成熟理性的公民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公民社会能否真正实现和成型。
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完成,其中,传媒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新媒体语境下,作为高校学生接触最多,使用最为频繁以及依赖程度最高的微博在此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就承担了日益重要的功能。
1 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培养路径
“公民”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现在一般都认为“公民”这个词汇来源于古希腊罗马,当时罗马城邦中的“自由民”因为经常聚集在广场上对政治议题进行探讨和决策,已经有“公民”的某些特质;现代的“公民意识”则是指社会成员具有成熟而理性的法律观念、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以及捍卫权利的意识,等等。
在众多“公民意识”的阐释中,朱学勤教授提到:“一是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二是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不管是直接面对,还是侧身面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公民意识的群体的多寡、公民意识的深浅等,都会决定这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走向和水平。相比不发达国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公民社会”特质更为明显,这可以作为公民意识与国家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注脚。
作为正在迈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民众“公民意识”的强弱将在某种程度决定我国未来现代化水平。正如同学者李慎之所言:“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公民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譬如政府层面的宣讲、学校的思政教育、社会机构的论坛讲座等等。于公众而言,政府层面含有官方、教化、强迫的意味,民众对其的排斥感和抗拒感会严重抵消其传播效果;学校的思政教育则僵化、教条,甚而应试成分居多,学生的反感情绪和免疫能力也可能将这类教育进行屏蔽;社会机构的论坛讲座固然有效果,但由于受众面过于窄小和内容的专业性,很难对大众进行普及。因此,如果要实现范围、深度以及参与度的结合,大众传媒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就是更有效的途径。正如哈贝马斯所说:“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机构组织程序的提高,交往渠道增强了,进入公共交往的媒介与社会机会则面临着日趋加强的选择压力。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产生了,即传媒力量。……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关注和讨论,则会孕育出公民意识的觉醒。
2 微博的特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
大众传媒能培养公民意识,但对于如今的大学生而言,传统的大众传媒已经不再是他们接触的主要媒体,微博、微信才是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
2.1 微博的概念及特性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自产生以来,微博在大学生群体就已经成了“标配”,有调查数据显示,有70.43%的大学生已经开通并正,在使用微博;16.96%的大学生曾经用过。微博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快速化、分散化和公共参与性等特征,为公民意识即时传播、表达、扩大影响,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大学生除了在微博中记录日常生活,分享小情小绪,更重要的是通过微博的评论和转发功能,对社会重大公共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进行思想交流。在与其他人的辩论甚至争执中,逐渐表现出理性精神和多元协商精神,公民的责任感也逐渐植入最终内化为意识,从而实现公民意识的培养。
2.2 微博能培养大学生的平等独立意识和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卑”“上下”意识根深蒂固,有着“臣民社会”的影子,强调对权威的顺从;同时,现实社会中,人的身份被“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外在因素所确立和标签化;在这一点上,微博的“草根性”降低了表达门槛,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相对自由的公共论坛。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公共论坛之中,现实社会之中的公民职业、身份等显示等级的信息均被抹去或不再被看重,公民亦可实名或者匿名地直接发表自己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可以让大学生打破身份、经济的限制,对公共事务皆可发声,不分“庙堂”和“江湖”。
微博的特性除了草根性,更重要的特征是其开放性和言论的多元性。历年来的网络公共热点事件,不管是表哥杨达才的落马,还是推动劳教制度改革的唐慧事件,都有数量众多的大学生在微博上参与。大学生通过微博实现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关注热点事件、热门转发和热门评论,转发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性的微博,评论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性的微博,通过其他渠道(如QQ、论坛、BBS等)传播微博上的时政消息,在微博上签名庆祝、支持或者声援某些活动或纪念日,关注、围观政府部门、政治家的微博,与周围的人讨论政治话题,发布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性微博等。据调查,受教育程度较高、公共意识较强、结社较多的群体选择政治参与的可能性大于其他社会群体。此外,更多的调查也显示大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正呈现出普遍、深入及持续的特征。
微博在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的确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学生通过微博的使用,拓宽了参政议政的表达途径。但也应看到,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时容易丧失判断力,而且会在“群体极化”机制的作用下变得更加盲动与冒险。因此,大学生群体需要在微博上保持独立理性的态度从而提升民主能力,并由此推动建构公民社会。
参考文献
[1]朱学勤.公民意识:中国的困难与曲折[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25500.html.
[2]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99,(3):5-7.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4]徐徐.新生代大学生“微博参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4).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7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重要任务。建设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依据这一基本特征和要求, 在当前形势下, 公民意识的广泛确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 把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来讲, 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中, 应该自觉地遵守公共规范和约定俗成的礼仪, 这是公民明确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公民在社会中应具有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 还应具有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平等观念等。
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 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
公民是国家的个体基石, 公民素质、公民意识以及公民精神的发展和弘扬是振兴中华的基础, 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公民意识的确立, 有助于“各尽所能”
“各尽所能”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各个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 进一步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要建立健全一个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多元化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这些都需要以健全的法制和明确的权利责任意识等作保证。良好而广泛公民意识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适宜的外部环境, 使市场主体能够平等竞争, 从而更好地营造一个“各尽所能”的社会环境。
(二) 公民意识的确立, 有助于“各得其所”
“各得其所”是要使社会各个主体能够享有自己应该得到的权利和利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各社会主体的权益和利益关系也日益复杂化、差距呈扩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建立一个文明的社会, 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 就能形成普遍的“法治”观念, 使得民主法制切实可行。公民能够熟练运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对腐败现象、违法乱纪等不正之风予以打击, 从而扶正祛邪、伸张正义, 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维护社会稳定, 确保社会成员的利益受到保护。
(三) 公民意识的确立, 有利于“和谐相处”
“和谐相处”是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形成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社会各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 不能去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 或者说不能以损害其他主体利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良好的公民意识使公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 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关爱他人, 有利于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形成清新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及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社会群体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 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一个人道德知识不论有多么渊博, 若无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 就不会有任何行动;或者一个人光有善意, 却无坚决执行善意的性格力量, 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伪善;即使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 不付诸行动, 依然构成不了一种美德。”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必然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因此, 我国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 我国是有着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度, 曾是典型的等级社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深深植入民众之心, 在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里, 自然也就无法奢求民众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识, 他们有的只能是特权思想;同时, 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中, 家族是最基本的、无所不能的社会组织, 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全凭家族伦理道德, 各种活动以家族为核心, 而其他形态的社会联系相对松散。因而, 社会道德只是在家族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人们对于公共生活领域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极为陌生, 对国民或人类缺乏责任意识。这些是历史原因。而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 现代文明的意识薄弱。这是现实原因。同时, 还有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主观原因等。除此以外,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弊端也是造成大学生公民意识有所欠缺的重要因素。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国家人民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 公民意识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民意识的形成。学校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 而我国高校的公民意识教育却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
1.非专门性。当前我国大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我国中小教育中“应试”现象较为突出, 而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造成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基础较为薄弱。大学里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课, “两课”成为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然而“两课”不能系统全面地覆盖到公民意识的全部内容。公民意识教育的不系统性、不专门性, 不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2.灌输性。在我国大学生所受的公民教育之中公民知识的教授被视为重点, 而实践环节薄弱, “灌输”成了公民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灌输”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许有效, 但是在其意识养成上却收效甚微, 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 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深刻领会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3.封闭性。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许多优良的传统, 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熏陶。而另一方面, 也使得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习惯性地强调民族性、忽视世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平等等方面有所欠缺。
三、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 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发展和弘扬是振兴国家的基础, 对于公民个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必备的条件。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培养人的理性, 更好地实现人的社会化从而促使人类和谐与全面进步。教育机构尤其是高校, 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的信息源和思想库, 在观念变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可以试图从如下方面进行加强。
1.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来增强公民意识。系统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要制定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 统一教育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不同特征设计公民教育的内容, 全面地、科学地进行总体安排。不同阶段的公民教育承担不同的教育任务。如果说中小学阶段侧重于知识的介绍, 那么大学阶段则应侧重于角色的扮演与具体行为的操作。从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来说, 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要突出强调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如何遵纪守法与维护公德、如何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行结合起来、如何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等。
2.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公民意识。相对于系统的公民教育而言, 实践锻炼活动更能增强人的亲身体验, 使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而且更能得到学生的接受和喜爱。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 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做到“知”、“行”的统一, 解决了知识和实际相脱离的矛盾。课外的公民教育可以形式多样,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公民知识竞赛或进行社会道德相关问题的辩论赛;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等等, 从多方面渗透公民意识, 加强公民教育。
3.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公民意识。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 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 那么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 甚至适得其反。因此, 良好的环境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民意识培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及教育的现状, 解剖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原因, 提出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意识,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荣开明.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6) .
[2].黄正福.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和谐责任意识的培养[J], 浙江大学学报, 2007, (01) .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8
一、找寻培养公民意识的重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
(一) 根据时事热点选择与确定教学主题
开展媒介素质教育, 提升高校文化建设水平, 是建设高校文化的重要工作。目前, 文化艺术学院的思想政治课程是专门用来培养公民意识的课程, 关于培养公民意识的理论知识在此时已经成形。故而, 课程的老师应当要在教材中归纳出对公民意识的培养, 要以大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时事为教学的主题, 巧妙地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把教材中散落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知识网, 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公民意识。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多媒体平台, 设置“舌尖上的中国”、“我的中国梦”、“中国好声音”等时事热点作为教学的主题, 扩展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 激活课程氛围, 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有利于使得学生们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生活发展, 从而建立与培养公民意识。
(二) 从大学生实际生活中找寻适合的教学主题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进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是思想品德与政治课程的本质目的。只有在现实中的公民意识教育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感情, 打开学生们的心灵, 从而使得教学更有可信度与说服力。所以, 政治老师在选择教学主题时, 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结合网络平台, 丰富教学内容。要确保教学主题来源于生活, 能够体现生活, 使得教学主题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比如在校园中开展以“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教学主题中去, 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 使得学生感触深刻。
二、深入挖掘教学主题, 加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一) 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挖掘教学主题
立足于主题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把握好课程背后的整体设计。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 在教学中就会显得内容单薄、缺乏说服力, 从而不能够在多个层次上体现出教学内容。鉴于此, 课程老师应当要充分理解主题含义, 探究主题材料中对于公民意识培养的深层次空间的教学价值, 并以此为主题教学的中心点, 积极进行多方面的联系, 从而丰富教学主题内容, 扩展学生们的眼界。在文化艺术学院, 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 学院要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 进行大学生素养教育, 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媒介的认识, 正确理解媒介的性质和功能, 从而有效地利用信息为个人成长服务, 成为主动且具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的教育。例如, 以“让夕阳更红”为教学主题时, 将政府的职能、公司的经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政治知识点与这一教学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不同的角度与深度启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与应用, 使得学生关注国家老龄化问题, 从而敬老爱老, 提高自我公民意识。
(二) 在主题情景教学中精心设计公民意识的问题
一个好的教学主题情景一定要有其所要阐述的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并积极参与问题互动与讨论, 让教学课堂充满活力。而一个好的问题要根据课程教程、课堂情境去进行巧妙设计, 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心理认知, 使得学生们在教学情境中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探析问题、解决问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使得艺术学院教学主题情景中的问题更加具有新颖性、情感性与真实性。新颖性是指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觉得生动奇特, 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情感性是指问题的提出具有震撼效果, 能够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真实性是指问题的提出具有现实性, 能够让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从而觉得知识的学习具有现实作用。
三、让学生体验教学主题, 内化学生的公民意识
在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过程中, 需要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亲眼目睹课堂的主题教学情景, 从而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与探究者。
(一)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公民培养的课程中, 要把大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最基本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够使大学生们意识到主体意识、民主平等意识以及权力意识的重要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信自强具有重要的作用。故而在实际的主题教学中, 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民主、平等地进行问题探讨与合作研究等。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才能够使得大学生们能够自由健康地发展, 成为一名拥有自由思想与创造精神的大学生。
(二) 让大学生亲历主题教学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 老师应当将主题活动的主动权交予学生, 去充分发挥大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 老师在营造出公民意识的情境并提出问题后, 要给大学生们一些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们去感悟、去思考, 然后让学生们自由讨论, 最后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尊重他人, 并敢于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三) 勇于面对问题, 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公民在社会中要能够对社会中发生的不合理现象或行为进行思考与自我反省。政治课程的教学同样需要面对来自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的冲击, 存在一些富有争议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 老师应当勇于面对, 不要回避, 也不要一味地照本宣科, 要善于引导大学生在实际案例中进行讨论与分析, 在比较与探讨中辨认观点, 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认清观点, 在自我探究中明确观点。
四、结语
数字时代高校大学生每天都被来自各种媒介的大量信息所包围, 文化艺术学院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 拥有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这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强烈要求, 也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的需要, 文化艺术学院政治老师要善于选取与公民意识相联系的主题进行情景设置, 引导大学生体验公民生活,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 2003 (1) .
[2]张再兴.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突破点[J].高校理论战线, 2011 (2) .
[3]吴小华.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文化建设的新举措[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 .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9
一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自我认识。它基于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方面, 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动规范等, 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另一方面, 它也体现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
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高度发达繁荣的物质文明层面上, 它更体现在人类不断发展完善的精神文明层面上。从这种意义上讲, 现代文明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人类进入了一个以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公民社会。因为公民社会真正实现和提升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公民社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把公民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 实现了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充分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 它又十分重视和强调公民对社会、国家、他人应当承担的自觉的责任意识。而上述两个方面都是通过法律的规范来保障的, 通过公民内心强大的道德力量来约束, 因而现代文明社会当然也是一个法治社会、道德社会。
在公民社会中, 每个公民的个体都是一个“大写”的人, 都充分享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尊严。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大力提高公民自身的文明素质, 推动人的现代化。而现代人的文明素质首先应该体现在必须具有自觉的公民意识, 而且应该主动自觉地把这种公民意识转变为具体的公民行为。只有当社会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得到充分的体现, 社会才会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人的尊严才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 人们心中向往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才会得到充分体现, 文明、道德、法制、和谐的社会才会真正实现。所以说, 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中国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但相对而言, 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虽然进步明显, 然而其与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 离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长期以来, 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就极其微薄, 且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也一直未得到高度重视。
在当今中国迈向现代化文明社会的进程中, 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公民意识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成员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评价和情感程度。中国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经济实力发达程度的差距上, 还体现在公民意识和精神文明层面的差距上。中国社科院李慎之教授在《改革》中指出:“千差距, 万差距, 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因此, 在当今中国, 加强公民的公民意识培养和教育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而对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大学生群体作为一种新生代力量, 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且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泼的力量,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全社会有一种引领、示范作用和效应。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会直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养, 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文明建设水平。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层面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 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在社会公共场合注重自身文明形象和素养。要从培养大学生同情心入手, 引导大学生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底层的尊重和关怀、关爱, 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募捐意识、奉献精神和志愿者行为。大学生公德教育要善于从点滴小事做起, 如不随地吐痰, 过马路遵守交通秩序, 公交车上给老人、小孩、孕妇让座等, 借此对大学生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社会公德涵盖众多, 对大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要帮助大学生牢记两点:心中装有爱心, 文明养成习惯。
2.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
公民意识既强调公民在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更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要从大学时代就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如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复兴而学习。要传承“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中华古训, “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把自己命运与国家命运时刻连在一起。要鼓励大学生积极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在其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要鼓励大学生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改革大事和时事热点, 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发表见解, 从中培养国家责任感。要强化大学生为国家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行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英语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英语也成为教育的重点, 从小学开始, 英语与语文、数学并列为主干课程。在现今的高校校园里, 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考研英语、BEC、GRE、GMAT、雅思、托福等多种英语考试盛行, “英语热”的温度居高不下, 并且有不断升温之势。英语不只是英语专业学生最关心的科目, 高学分的英语必修课、各种英语证书的考试使得英语学习在众多大学生心中有着格外的分量, 因此, 当代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投入颇多。
一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现状的调研分析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河南省13所高校展开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2460份, 收回有效问卷2236份。
1.对原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
第一, 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 高达91%以上, 他们每天都离不开英语, 看的各种书籍大多都是英文版的, 平常也喜欢用英语交流。
第二, 要进行考研英语、英语四级、英语六级、BEC、GRE、GMAT、雅思、托福、托业之类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文科女生对英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占77.6%左右, 男生占54.8%左右。理科和工科的女生对英语的投入占56.9%左右, 男生占47.72%。
第三, 既非英语专业学生也不考各种英语证书的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投入相对以上两种较少, 女生占21%左右, 男
3. 弘扬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监督的精神
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监督体现了公民意识中社会主体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方面。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监督中培养自觉的公民意识, 需要不断探索, 但要在全社会提倡并弘扬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精神和行为。如大学生村官, 实际就是大学生参与中国最基层政权的社会管理。大学生支教活动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三峡大学学生向陕西省财政厅申请公开杨达才工资收入的政务申请, 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监督的一个范例。在现代信息社会, 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
4. 规范大学生的守法行为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遵纪守法是公民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要进行法制意识教育, 教育大学生知法、懂法, 自觉地遵纪守法, 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合同意识、纳税意识。虽然大学生目前尚不存在缴税问题, 但要使大学生明白:纳税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义务, 它也是公民意识的重要体现。
可一世, 从反面告诫我们加强社会的民主平等教育十分重要。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10
【关键词】高中;政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中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在谈到中西方差距时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当前,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仍处于成长和完善阶段,很多人对“公民”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公民意识淡薄。我国高中生中也普遍存在着公民意识不强、不爱关心时事、社会参与意识较弱、社会公德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高中阶段,是完成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涵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公民意识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个人的健康成長以及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意识”。在思想政治课中主动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是课程本身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承载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培养的理论,积极探索适合中学生学公民意识形成、发展的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养,最终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意识。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途径
1.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努力挖掘鲜活素材
课本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研读新课标,深挖新教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公民的意识教育,要求政治教师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对接与结合之处,挖掘出鲜活的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素材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例如:“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针对目前部分中学生对金钱片面的、错误的理解,结合现实案例,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让学生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再如:“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可从正反角度挖掘教材,从“中国武林新四大高手:东鞋、西毒、南地、北钙,即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高钙奶”,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性,这样学生能比较自然的体会到,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规范市场秩序的措”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主体应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公民意识。
2.努力推进生本教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平等对待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生本课堂由单纯教师提问转变为师生互问探讨、生生互问交流的双向式和多边式设问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因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体验到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友善、尊重、信任、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主动向公民意识要求的方向发展。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探寻多种培养形式
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更应是由知到行的逐步转化过程。
公民意识的形成,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阶段,更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公民身份,深入理解公民意识,并逐步地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公民品质,外化为良好公民的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所以在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将会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例如:在讲 《民主管理》一课时,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班级自治管理、班干部的民主选举等活动,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其中,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权力意识。同样,在《民主决策》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规范学校收费”开展了模拟听证会,使学生在参与中近距离地体验政治生活,在体验中感受民主决策的意义,不仅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有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增强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全面渗透公民意识的培养。
4.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激活各种课外资源
政治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密关注国内外动态变化,增强课堂时效性。通过对经典事例和重大国内国际时事进行分析、论证、解读,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通过关注2014年南京青奥会,学生们了解了青奥口号“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并深入认识到这是一条高度凝炼奥运理念和举办城市文化的口号:它以“青春”体现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以“未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同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以“共筑”体现奥林匹克友谊和团结的基本原则。
5.以身作则,树立师德榜样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讲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言一行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最真实和最生动的课程。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通过自己言行举止的示范,感染和号召身边的学生。试想如果一位老师看到校园有果皮瓜壳,熟视无睹,冷淡走过,不能主动低下头、弯下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那么,又怎么去要求学生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当他(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又有谁能信服他(她)?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公民意识,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自觉提升。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呼吁,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当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帮助学生形成公民意识、成为现代公民的使命,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成为一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好公民,这是政治教学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言传声教,努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自觉守法、勤奋进取,有责任、敢担当的中国公民。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篇11
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需要从课堂民主开始, 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意识到民主与平等。在课堂上, 不强求学生都正襟危坐, 不直接灌输和命令, 不强调思维的整齐划一, 而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合作和研讨, 共同分析、研究, 从而共同获得知识的成长、情感的体验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
如在《我来学做家务活》一课中, 有学生说他从来没做过家务活, 并认为小学生因为要完成作业, 所以不应该做家务时, 我们不要批评学生不勤劳, 或把做家务活是爱劳动的表现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 并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体验到父母的辛苦, 感受到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关爱家人的一种方式。
在平等开放的课堂中, 在浸透着民主精神的环境里, 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凸显, 学生学会理性思维, 客观地看待自己和身边的事物, 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公民意识被唤醒。
二、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让学生自发地发展公民意识
在小学品德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空洞的说教式教学,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把学生的真实生活和课堂联系起来,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立足生活, 挖掘生活素材,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自发地发展公民道德观, 使道德无痕地内化为公民意识。
如在《亲亲家乡水》这课中, 在引导学生要节约用水时, 为了说明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水不多, 老师用电脑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和百分数 (3%和97%) 来加以说明, 这些数字离一年级的学生有点遥远, 学生又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贴近生活的知识, 因此感悟不深刻。如果让学生事先去了解自己家、爸爸妈妈的单位和学校的用水量, 在课堂上汇报, 老师创设情境, 让小鱼儿喊出“救救我们吧!”并趁机出示黄河断流的图片和逐渐沙漠化的土壤, 让学生想象水不断减少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小鱼儿问到“面对严重缺水的情况, 我们该怎么办呢?”时, 学生自然地体会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在讨论时异常活跃, 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 畅谈在学校要怎样节约用水, 在家里又怎样用好每一滴水, 还有学生提出写一份“节水护水倡议书”, 在学校和小区附近分发, 进行宣传。
三、在实践中体验公民生活, 让学生的公民意识外显
品德课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体验, 不断积累, 才能把公民意识内化为品质, 外显为行为。我们在品德课程中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以公民角色在学校、家庭、社会实践中身体力行, 把公民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提升其公民意识, 让公民意识外显为行为, 使学生的公民意识得到巩固, 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例如:在《做个受欢迎的人》一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设置如何做一名文明乘客、如何做一名文明游客和如何做一名文明观众的情境, 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列出文明乘客、文明游客和文明观众的要求后, 以小组为单位, 到大剧院、人民公园和汽车站等地方进行调查, 了解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并制度出相应措施, 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礼貌的劝阻, 分发遵守公共秩序的宣传单, 号召大家一起来遵守公共秩序, 为建设幸福东莞贡献力量。
总之, 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创设生活化的活动与学生平等对话, 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后的实践中体验公民生活, 将学生的公民意识内化为道德品质, 并用公民行动去积极地影响周围的人, 促使其逐渐成为合格的小公民。
参考文献
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 1999 (3) .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推荐阅读:
加强学生专业意识培养05-08
探析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教育论文06-04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05-24
加强学生预知意识11-20
加强学校民防教育 提高学生民防意识11-29
加强学生乐感能力培养08-13
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培养11-10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12-26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