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低浓度

2024-09-15

罗哌卡因低浓度(精选7篇)

罗哌卡因低浓度 篇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分娩镇痛治疗已成为产妇及家属的迫切要求, 我院应用罗哌卡因硬膜外行分娩镇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 选取在我院分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 (ASA) 分级Ⅰ~Ⅱ级, 无产科并发症, 无阴道分娩禁忌和硬膜外麻醉禁忌并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50例, 设为A组。另抽取50例同期传统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 设为B组。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大体一致。

1.2 镇痛方法

A组:产妇进入活跃期且宫口开大2~3cm时, 开放静脉通路, 常规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 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头向置管3cm, 注入1%利多卡因3~5ml试验量, 观察5min后无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局麻药中毒现象后, 再注入0.125%罗哌卡因 (每ml含芬太尼1.6μg) 8ml建立镇痛平面, 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并接微电脑自控镇痛泵。镇痛泵中药液为0.125%罗哌卡因复合1.6μg/ml芬太尼100ml。持续剂量8ml/h, 追加剂量每次6ml, 锁定时间15min。产妇镇痛不全时, 由产妇自控给药, 直到镇痛效果满意为止。宫口开全时停止给药, 胎儿娩出后再注入镇痛混合液10ml, 以利于会阴切口缝合。分娩结束拔除硬膜外导管及自控镇痛泵。镇痛后对产妇常规多参数心电监护, 并行胎儿电子监护仪全程监护胎儿。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 不实施镇痛措施。

1.3 观察项目

(1) 产妇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 疼痛程度分为0~10分, 0分表示无痛, 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疼痛。0~2分表示镇痛效果良好, 2~3分表示镇痛效果可靠, 3分以上表示镇痛不全。 (2) 产妇运动功能测定, 采用改良Bromage计分评价。0分双侧腿能抬高, 1分能弯曲髋膝关节, 2分仅能弯曲膝关节, 3分仅能弯曲踝关节或活动足部, 4分足部完全不能活动。 (3) 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 (4) 产妇生命体征。 (5) 新生儿A p g a r评分。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表1)

所有产妇在镇痛前均感到极度疼痛, 用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 各时点V A 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运动能力

用药后A组产妇3例 (6.0%) 下肢运动神经有轻微阻滞, 但活动不受限制。

2.3 分娩方式

A组顺产41例 (82.0%) , 5例 (10.0%) 吸引器助产, 剖宫产4例 (8.0%) ;B组顺产36例 (72.0%) , 助产4例 (8.0%) , 剖宫产10例 (20.0%) 。A组产妇顺产率高于B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12, P>0.05) 。A组27例 (54.0%) 产妇使用缩宫素, 使用率高于B组 (16例, 32.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37, P<0.05) 。

2.4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表2)

由表2可见, 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分娩时第一产程子宫收缩可能使宫颈扩张、子宫下段伸展, 长时间的子宫肌纤维拉长, 子宫血管受压, 可能诱发严重疼痛, 致使许多产妇无法忍受, 影响分娩, 所以分娩镇痛很有必要。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备下列特征: (1) 对母婴影响小; (2) 易于给药, 起效快, 作用可靠, 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求; (3) 避免运动神经阻滞, 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 (4) 产妇清醒, 可主动参与分娩过程; (5) 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要求。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麻醉药, 其药力特性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 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更趋明显, 特别是在低浓度时更能表现感觉和运动分离的特点[1]。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注射行分娩镇痛, 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对运动阻滞轻微。硬膜外镇痛时, 在局麻药中加入阿片类镇痛药可明显增强镇痛效应, 并减少阿片类用药量和降低局麻药浓度[2]。本资料观察显示, 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镇痛效果良好, 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影响。

正常分娩中宫缩良好的标准是宫缩逐渐增强, 同时伴有宫颈相应的扩张, 活跃期时间平均4h, 不超8h, 第二产程不超过2h。按照正常分娩的宫缩与产程时间之间关系来分析, 分娩镇痛后宫缩减弱势必会出现产程时间延长的问题。但本文结果发现施行连续硬膜外镇痛后产妇产痛明显减轻, 第一产和第二产程也无延长。可能的原因为: (1) 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 产妇盆底组织相对松弛, 产道对胎儿娩出阻力下降, 胎头下降顺利; (2) 产妇疼痛减轻, 休息充分, 体力恢复并减少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 (3) 低浓度罗哌卡因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运动神经的阻滞, 保证足够的产力; (4) 必要时外源性缩宫素的使用, 一定程度上可恢复子宫的收缩力; (5) 宫口开全后及时停止镇痛泵输入。

本资料观察显示, 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提高自然分娩率, 降低剖宫产率。这表明硬膜外镇痛能够有效缓解产痛, 产妇可以安静休息和进食水为第二产程保存体力, 从而增加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硬膜外给药使宫颈松弛变软, 胎先露下降阻力降低, 降低宫颈性难产和相对头盆不称引起的剖宫产率。此方案操作简便, 必要时可通过硬膜外导管加药, 满足手术麻醉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满红, 欧阳文, 段开明, 等.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 (8) :699.

[2]庄心良.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611.

罗哌卡因低浓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4例剖宫产患者, 年龄24岁~35岁, 平均年龄 (29.5±1.2) 岁;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患者年龄及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治疗组患者选用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进行腰麻, 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进行腰麻。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予以吸氧, 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应用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 在患者L2~3间隙进行穿刺, 进入硬膜外腔后, 将穿刺针斜面转向患者头侧, 腰麻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内腔进入蛛网膜下腔, 出现脑脊液后, 通过腰麻针将局麻药注入, 每秒0.1 m L。注射完成后将腰麻针拔出, 硬膜外腔头向置管3 cm。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实施麻醉后, 2组患者血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腰麻后3, 5, 10 min后治疗组患者的SBP、MAP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5) , Sp O2及HR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见表1。

2.2 治疗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8%, 对照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32%, 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布比卡因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具有作用持续时间长, 麻醉效能强, 感觉、运动阻断显著的特点, 其最大缺点为对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强毒性, 过量使用可导致患者复苏困难[1]。罗哌卡因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其对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显著低于布比卡因, 因此, 在剖宫产临床上广泛应用[2]。通过本次研究证明, 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在对剖宫产患者实施腰麻时, 效果显著。采用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治疗组患者, 其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8%, 麻醉10 min后SBP为 (113.4±9.7) mm Hg, MAP为 (85.1±6.7) mm Hg;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的对照组患者, 其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32%, 麻醉10 min后SBP为 (103.6±9.6) mm Hg, MAP为 (76.2±7.3) mm Hg。因此, 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腰麻值得在剖宫产临床上推广应用[3]。

参考文献

[1]黄炳江, 管清华.小剂量舒芬太尼伍用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麻醉[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7) :193-194.

[2]赵二林, 张亮华, 弓淑英.0.1%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05, 27 (8) :619-620.

罗哌卡因低浓度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自2011年以来采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施行肌腱转位重建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73例, 女性患者27例;ASAⅠ级或Ⅱ级, 年龄27~63岁, 平均35.2岁;体重46~84 kg, 平均58.2 kg。利用双盲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A、B、C和D组各25例。A组麻醉时采用质量分数为0.25浓度的单独布比卡因液 (1.5 mg/kg) , 含0.0625 mg/m L浓度的罂粟碱混合液, 为本次研究对照组;B组为低浓度组, 配成质量分数为0.25浓度罗哌卡因液;C组为中浓度组, 麻醉时用质量分数为0.5浓度罗哌卡因液;D组为高浓度组, 麻醉时用质量分数为0.75浓度罗哌卡因液。4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和手术种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

患者术前30 min常规给予地西泮10 mg肌肉注射, 进入手术室后, 开通静脉通路, 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选择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 以探寻到支配手术区域神经异感为穿刺成功的标志, 良好固定针头, 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 开始注射局部麻醉药。注完局部麻醉药30 min内, 每3 min用针刺测试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起效时间、完善时间、维持时间及麻醉效果、运动阻滞程度、麻醉药用量等,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未行术后镇痛。

1.3 评价标准

痛觉功能评价标准:疼痛程度量化指标采用VAS评分, 将疼痛程度用0到10这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 10表示最痛, 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在其中用1个数作记号。检查用大头针针尖, 针刺上肢及手部的痛觉反应, 根据其减退、消失时间, 测定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作用完全率。

运动功能评价标准:按肌力分级标准评定肌力, 在臂丛阻滞后120、240、480 min三个时间段, 分别测定肌肉收缩、肌腱张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标准分5级, 0级:无肌肉收缩;1级:肌肉有轻微收缩表现, 但无关节活动;2级:在无地心引力时可完成全幅关节活动;3级:抗地心引力时能完成全幅关节活动;4级:能抗一定的阻力完成全幅关节活动;5级:能抗强阻力完成全幅关节活动。

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的定义: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支配区的痛觉均消失 (感觉阻滞完善) , 并且肘关节、腕关节、手指的自主活动度接近阻滞前水平[1]。于注射局麻药后120、240、480 min时记录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的发生情况、感觉阻滞完善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患者不同时点上肢感觉与运动阻滞比较

分别在注射局麻药后120、240、480 min时记录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的发生情况、感觉阻滞完善情况, 发现与A、C和D组相比, B组的感觉阻滞完善率相对低, 但B组的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情况是最好的, 且与A、C和D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说明使用质量分数为0.25浓度罗哌卡因液进行臂丛阻滞麻醉时, 能获得满意的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率。

2.2 4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手术完成后,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7~20个月, 平均随访13.2个月。A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优9例, 良11例, 差5例, 优良率80%;B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优10例, 良14例, 差1例, 优良率96%;C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优7例, 良15例, 差3例, 优良率为88%;D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优9例, 良12例, 差4例, 优良率为84%。说明B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更好, 即使用质量分数为0.25浓度罗哌卡因液进行臂丛阻滞麻醉时, 术中为术者肌腱转位重建手术肌腱长短的精确性带来了方便, 因此对肌腱转位重建手术的疗效更显著, 患者恢复更好。

3 讨论

长效局部麻醉剂最重要的性质之一是可逆地抑制神经冲动, 从而在不同的手术方式中形成接近于麻醉状态长时间的感觉或运动阻滞。低剂量时由于感觉阻滞的存在, 患者在术后和分娩后急性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但常被无用且不可取的运动阻滞所影响。布比卡因是一种长效局麻剂, 但是其高浓度时会产生心脏毒性, 并可能对血管组织产生影响[2]。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剂, 它通过神经纤维可逆抑制钠离子涌入而产生类似于其他局部麻醉剂的效果。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的亲脂性更低, 因此不太可能渗透到大的有髓神经运动纤维, 从而产生的运动阻滞相对减少[3]。因此, 罗哌卡因能产生更为有效的运动感觉阻滞分离的效果, 这对于不能产生运动阻滞的术中麻醉意义重大。罗哌卡因亲脂性的降低也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中毒的风险。当静脉给药超过80 mg时, 剂量与药代动力学呈现线性关系。该药物主要在肝脏中代谢, 并从尿液中排出。罗哌卡因已被证明在血浆中的浓度为3.75、1.88 mg/m L (0.375%、0.188%) 时抑制血小板聚集, 这与硬膜外注射时一致[4]。罗哌卡因具有与其他麻醉药一样体外抗菌活性, 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局部麻醉剂的脂溶性与其效能和毒性是严格相关的, 根据局部麻醉药最低浓度 (50%的患者得到有效止痛) 研究, 在高剂量时 (用于术中周围神经阻滞的剂量)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效能相同;在低剂量时 (用于硬膜外或鞘内止痛) , 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的效能低[5]。患者接受其他局部麻醉剂或与酰胺类局部麻醉剂结构相关的药物时, 应谨慎使用罗哌卡因, 因为这将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Mc Clellan等[6]研究显示, 罗哌卡因起效快, 持续时间长, 低毒性, 是长效神经阻滞时布比卡因的一种有力替代物,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0.5%的布比卡因和0.75%罗哌卡因都提供了相同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两组之间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也相仿, 但使用罗哌卡因时运动阻滞的恢复时间明显更快。Klein等[7]通过比较0.2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和0.75%罗哌卡因在臂丛麻醉中的活性, 发现其临床表现没有区别, 0.75%的罗哌卡因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感觉阻滞起效快的作用, 且麻醉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Mc Glade等[8]通过比较0.5%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作用发现两者麻醉效果并无区别, 但用布比卡因其运动阻滞的延续时间在统计学上更长久。Raeder等[9]研究了0.75%的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在腋窝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两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也相同。罂粟碱对臂丛神经阻滞作用的临床研究报道, 布比卡因配伍使用地塞米松和罂粟碱施行臂丛阻滞麻醉能增强运动与感觉分离效应, 应用于手外科肌腱松解、修复与重建手术[10]。目前临床上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后, 往往出现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一同阻滞的效果, 很难达到此类手术所要求的感觉与运动分离的效果。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用于骨科上肢手术的麻醉中, 是肩部、上肢或腰部手术时用于代替普通麻醉方法的区域麻醉技术。即在近臂丛神经处注射少量的麻醉药物, 暂时阻断上肢的敏感性和活动能力。全身麻醉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心输出量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抑制和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损失 (如咳嗽) , 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及麻醉效果的残留。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避免全身麻醉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这种麻醉方法并非没有风险, 只是较其他麻醉方法来说, 其创伤小且对器官系统的影响更小。肌腱转位手术是一种用于改善手部功能丧失的手术。有功能的肌腱从其原始部位被转换到新的部位从而修复功能, 当神经损伤导致特定肌肉功能下降或丧失后, 需要考虑肌腱转位重建手术。肌腱转位手术治疗常见的神经损伤类型包括: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损伤。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上肢自主运动能力, 从而判断神经功能, 据此设计肌腱长度。因此对麻醉处理提出了要求, 既要保证手术过程的无痛性, 同时又要求患者保持上肢运动能力, 也就是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这种阻滞分离效果用于手术的优点:在肌腱转位重建手术中对术者术中提供转位肌肉的收缩力以及调节肌腱松紧度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其临床可用性非常突出。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是常用于臂丛麻醉的长效局部麻醉剂。罗哌卡因可以引起不可逆的钠离子内流抑制作用, 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这个作用同时可能会引起钾离子通道的剂量依赖性抑制。罗哌卡因的亲脂性较布比卡因更低, 因此是不太可能渗透到大的有髓神经运动纤维, 所以它具有选择性作用于疼痛传导的Aβ和C神经而非参与运动功能Aβ纤维, 所以能产生更好的感觉运动阻滞分离效果。此药不仅具有比布比卡因作用时间长的特性, 且具备以下特点: (1) 心脏毒性低, 引起心律失常阈值高, 心脏复苏成功率高。既往臂丛麻醉局麻药多使用布比卡因, 但其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一直为临床麻醉所关注。一旦大量入血即可产生较强的心脏毒性, 心脏复苏困难, 且难以成功。 (2) 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阻滞分离的特性, 对手外科肌腱手术及术后恢复非常有意义。动物和人体研究发现:罗哌卡因具有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阻滞的特性, 低浓度时几乎只产生感觉神经阻滞[11]。王祥和等[12]研究发现罗哌卡因的感觉阻滞强度为布比卡因的97%, 运动阻滞强度为布比卡因的84%。研究资料表明罗哌卡因麻醉中可产生感觉运动分离现象, 阻滞感觉神经纤维敏感度较高, 而对较粗大的运动神经纤维阻滞较弱[13]。罗哌卡因的这种感觉运动分离的特性有利于肌腱转位重建的手术效果, 且有利于患者术中呼吸、循环的稳定和患者术后的康复, 此优点用于上肢手术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3) 外周血管收缩作用。

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罗哌卡因浓度为0.25%时, 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产生动静分离, 有利于手部肌腱转位重建手术效果, 给术者术中判断、设计肌腱松紧度和修复与重建手术肌腱长短的精确性带来了方便, 使转位的效果起到了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且肌腱转位重建手术的疗效更显著, 患者恢复更好。

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用于臂丛阻滞麻醉时产生感觉与运动有效分离效果的合适浓度及配方, 并总结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臂丛阻滞麻醉时对肌腱转位重建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以来采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施行肌腱转位重建手术患者100例, 利用双盲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 A、B、C和D组各25例。A组麻醉时采用质量分数为0.25浓度的单独布比卡因液 (1.5 mg/kg) , 含0.0625 mg/m L浓度的罂粟碱混合液, 为本次研究对照组;B组为低浓度组, 配成质量分数为0.25浓度罗哌卡因液;C组为中浓度组, 麻醉时用质量分数为0.5浓度罗哌卡因液;D组为高浓度组, 麻醉时用质量分数为0.75浓度罗哌卡因液。通过VAS评分系统来评定麻醉后患者的感觉功能, 并在臂丛阻滞后120 min、240 min、480 min三个时间段, 分别测定肌肉收缩、肌腱张力和关节活动范围, 按肌力分级标准评定肌力。根据上面两项指标来确定产生感觉与运动有效分离效果的合适浓度及配方;手术完成后,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720个月, 对患者恢复状况进行评定, 从而判定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臂丛阻滞麻醉时对肌腱转位重建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B组麻醉后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得到有效分离, 较A、C、D组的效果更好;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进行随访, 结果中A组、B组、C组和D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0%、96%、88%和84%。结论:罗哌卡因浓度为0.25%时, 用于臂丛阻滞麻醉能产生感觉与运动有效分离的最佳效果;且此时肌腱转位重建手术的疗效更显著, 患者恢复更好。

罗哌卡因低浓度 篇4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麻醉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许多患有下肢疾病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得到有效的治疗, 在术前为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 为保证麻醉效果显著, 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常需选择剂量适宜的麻醉药物[1]。为了研究对需行下肢手术的患者施以不同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 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需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6月收治需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 随机分3组, A组20例, 男11例, 女9例, 年龄25~70岁, 平均 (41.13±3.1) 岁;B组20例, 男12例, 女8例;年龄26~76岁, 平均 (40.02±3.5) 岁;C组20例, 男13例, 女7例;年龄27~73岁, 平均 (43.02±3.5) 岁。全部患者中有胫腓骨骨折20例, 大隐静脉曲张25例;腘窝囊肿10例, 髌骨骨折5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比结果有意义。

入选标准:根据蔡铁良等的有关研究[2], 可以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条件须符合: (1) 临床表现符合下肢手术的手术标准, 自愿接受手术治疗, 既往体健, 对手术有一定耐受性的患者; (2) 精神正常, 神志清楚, 能完整、流畅地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的患者; (3) 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 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 自愿参与其中, 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 (4)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下进行。

麻醉方法:3组患者的麻醉方式相同, 所使用的麻醉药物的剂量不同, 具体为:协助患者取侧卧位, 低头、抱膝, 充分暴露椎体, 全部患者选择L2~3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向其体内注射0.1%罗哌卡因, A组注射剂量4.5 mg, B组6.0 mg, C组7.5 mg。麻醉结束后通过针刺法对麻醉平面进行测定, 保证平面在T10, 开始手术,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观察项目和指标: (1)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优:整个手术过程患者无自觉疼痛, 各种生命体征平稳;良:患者在术中自觉有轻度可耐受的疼痛, 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波动范围在20.0%以内;差:患者在术中疼痛较重, 难以进行手术, 需更换麻醉药物浓度或麻醉方式。 (2) 麻醉满意度:根据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术中疼痛程度、术后清醒状态等项目, 问卷满分100分, 90分以上代表满意, 80~90分代表部分满意, 80分以下代表不满意。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组患者在麻醉优良率上的对比: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 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 未见死亡患者, 术前经过不同的麻醉, A组麻醉优良率达80.0%, B组95.0%, C组85.0%。B组显著更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经过不同剂量药物的麻醉, A组出现感染2例, 恶心、呕吐2例, 尿潴留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5.0%;B组出现感染1例, 头痛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10.0%;C组出现感染3例, 尿潴留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30.0%, B组显著优于A、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组患者在麻醉满意度上的对比:经过不同剂量麻醉药物的麻醉, A组30例患者的满意度达70.0%, B组95.0%, C组75.0%, B组显著更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讨论

下肢因为负重较重, 故其发生的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为避免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进行下肢手术时, 首选的麻醉方式多为腰麻、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3]。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麻醉方式, 该方式存在的优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 运动神经阻滞完全, 局麻药用量小, 镇痛及肌松效果好, 低血压程度轻, 药效发挥迅速, 效果确切, 麻醉时间可以控制, 发生药物中毒的概率低。任何一种麻醉方式均有一定的危险性, 腰-硬联合麻醉是综合了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 有效弥补了其中单一方式的不足, 效果更好[4,5]。

罗哌卡因属于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 进行麻醉时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神经钠离子通道, 对神经兴奋与传导起到有效阻断效果, 该药物本身具有收缩血管的效果, 当其浓度过高时, 可直接收缩脑膜血管, 导致机体产生各种不良症状, 有研究表明, 罗哌卡因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故当使用浓度较低时, 发生不良症状的概率显著降低[6]。在本研究中, 3组患者均使用0.1%的罗哌卡因, 注射剂量有所不同, 分别为4.5 mg、6.0 mg和7.5 mg, 得到结果6.0 mg时麻醉优良率最高;对3组患者在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 B组的不良反应率最低。本次研究中, 不包括对全60例患者生命体征的有效统计, 故未得出麻醉剂量不同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程度。

注:与B组比较, *P<0.05。

注:与B组比较, *P<0.05。

注:与B组比较, *P<0.05。

综上所述, 对需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0.1%罗哌卡因6.0 mg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 且安全、有效, 能显著提升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舒适程度, 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付乐荣, 黄文斌, 冯卫荣, 等.下肢手术不同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比较[J].现代医院, 2015, 15 (5) :45-46.

[2]蔡铁良, 高鹏, 唐丽, 等.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效果比较[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 33 (4) :444-446.

[3]陈勇, 张志刚, 吴立新, 等.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手术的应用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3) :70-71.

[4]罗小会, 廖琴, 孙铭阳, 等.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6) :570-572.

[5]卢波.老龄患者下肢手术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5, 36 (7) :1425-1427.

罗哌卡因低浓度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岁以上且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下肢骨折择期手术患者109例,男74例,女35例,年龄65~103岁,ASAⅠ~Ⅲ级。术前心电图示ST-T改变,ST改变90例,伴有左前分支阻滞或右束支完全或不全阻滞19例,合并房性、室性期前收缩.房颤等心律失常16例,心脏瓣膜病18例,有心肌梗死病史12例,脑梗死病史6例,多数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手术种类为全髋关节置换22例,DHS内固定41例,其他下肢骨折切开复位46例。

1.2 术前准备

因多数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无法完成运动心电图检查,对心脏风险评估大多依赖常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来评估静息时心室及瓣膜功能,发现室壁运动异常。对于心电图提示有ST-T改变和心机缺血者进行综合治疗:(1)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在55~65次/min;(2)α2-受体激动剂;(3)钙离子拮抗剂;(4)硝酸盐类;(5)他汀类调脂药等;(6)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7)术前严格控制血糖。对不同病例可联合或单独采用以上方法,降低心脏意外风险的发生概率。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不用药,全部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采用一点穿刺法。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多采用上肢头静脉或中心静脉患肢在上,采用L3~4或L2~3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以针中针法完成腰麻,见脑脊液流出后约30~40 s内注入0.2%的罗哌卡因轻比重4~6 ml(8~12 mg),控制上平面在T8以下。当手术时间超过60~90 min后可硬膜外追加0.25%罗哌卡因5~7 ml,常规面罩吸氧。

1.4 输液及术中管理

蛛网膜下隙注药前输入乳酸林格液或胶体液300~500 ml。术中以输注乳酸林格液和6%羟乙基淀粉(万汶)为主,必要时可以输注红细胞悬液。当血压低于基础值的15%~20%时,给予静注麻黄碱6~12 mg,当心率低于55次/min时,给予静注阿托品0.3~0.5 mg。

1.5 监测

术中连续监测ECG、SBP、DBP、HR、SpO2或有创MAP、CVP,并记录麻醉前,蛛网膜下隙注药后5 min、15 min、30 min,出室时的相应指标和液体的出入量,观察麻醉效果并进行改良Promage评价肌松情况:(1)无运动阻滞为0级;(2)不能抬下肢为Ⅰ级;(3)不能屈膝为Ⅱ级;(4)不能屈踝为Ⅲ级。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单因数方差分析。

注:以基础值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本组86例患者均可采用正入法穿刺,23例采用侧入法完成腰硬联合麻醉,操作均较顺利,麻醉平面控制在T8~S5,固定时间12~20 min,麻醉效果满意率100%。其中92例(84.4%)患肢可活动改良Promage 0~Ⅰ级,17例(15.6%)为Ⅲ级。其中21例(19.3%)患者有血压一过性下降经加快输液,静脉给予麻黄碱6~12 mg,血压可恢复正常。SBP、DBP、HR、SpO2与术前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8例(7.3%)心率降至55次/min,静脉给予阿托品0.3~0.5 mg。其余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心脑血管意外,无麻醉并发症,术后未发现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01例患者采用术后硬膜外镇痛且镇痛效果良好。术中采用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心脏保护的患者持续术后一周。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各个系统脏器的生理功能和代偿功能减退,特别是术前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下降。受伤以后原发性疾病有可能加重,给麻醉带来较高的风险。术前对原有的基础疾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术前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包括多种药物和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可显著改善心肌功能的储备,降低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罗哌卡因是纯旋式异构体,结构上介于布比卡因和甲哌卡因之间,具有毒性低、作用时间长,特别是在低浓度下具有运动和感觉分离的优良特性。本组患者行0.2%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神经阻滞,患侧肢体阻滞完善且改良Promage 0~Ⅰ级为84.4%,健侧阻滞轻微,阻滞上平面控制在T8以下,麻醉平面固定后再改变体位,麻醉前适当扩容预防血压下降,阻滞的范围和程度均较理想,所以循环波动较小,与基础值对比P>0.05。而循环的稳定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尤为重要,因为老年患者术中的血压的稳定可确保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氧供需平衡,维持血压的平稳是预防心率失常的关键[1]。

本组大多数患者在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后可完成手术,有13例随着手术的时间的延长,硬膜外适当注入0.25%罗哌卡因维持较平稳的麻醉,术后经硬膜外导管行术后镇痛,创伤和疼痛应激反应会导致血浆黏度和血浆蛋白原升高[2]。血中的儿茶酚胺升高促使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而影响血黏度[3]。血黏度升高可使血流阻力增加血流滞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而交感神经阻滞后血管扩张,血流阻力下降,血流加速,防止了红细胞的聚集,且硬膜外可提供镇痛的同时还有效地防止血栓性的并发症。

本组患者采用0.2%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和术中硬膜外注入0.25%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循环稳定。术中无需辅助用药患者清醒可安全完成手术。该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下肢的手术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

摘要:目的 观察0.2%的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下肢骨折固定术的老年患者109例,ASAⅠ~Ⅲ级,采用针中针法完成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隙注入0.2%的罗哌卡因4~6 ml,术中连续监测ECG、SPB、DPB、HR、SPO2或有创MAP、CVP。在入手术室时、蛛网膜下隙注药后5 min、15 min、30 min、出室时记录相应指标和液体出入量。结果 蛛网膜下隙注药后的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基础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0.2%的低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和术中硬膜外腔注入0.25%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循环稳定,该麻醉方法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

关键词:低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血流动力学,老年患者

参考文献

[1]Ballantybe JC,Carr DB,Deferranti S,et al.The comparative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therapic on pulmonary outcome:comulative meta - analyses of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 Anesth Analg,1998, 86:598.

[2]Davis FM,Mcdermott E,Hickton C,et al.Influens of spinal Anaesthesia on haemostasis during total hip artroplasty.Br J Anaesth,1987, 59:561 -571.

罗哌卡因低浓度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将我院进行产前检查, 血压、心电图正常、双下肢肌力5级, 排除合并重大身体疾病者与高危的孕妇, 并且自愿接受调查的孕妇12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产妇平均年龄27~28岁, 以20~29岁年龄组最多, 最小19岁, 最大35岁。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镇痛方法

产妇进入待产房后吸氧, 监测血压、心电图及SpO2。待宫口开至2~3cm时, 建立静脉通道, 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硬膜外腔向上置入导管深度3cm, 并回抽确认未误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后, 注入试验量1%利多卡因2mL, 确认无腰麻情况下。观察组从硬外管注入0.15%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的混合液, 初量5mL, 而对照组注入0.1%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 L的混合液, 初量5m L。硬膜外导管与装有镇痛液100mL的电子镇痛泵连接, 开始硬膜外持续镇痛。根据患者身体重PCEA维持剂量5~7mL/h, 必要时追加剂量1mL, 锁定时间15min。宫口开全即停用硬膜外持续镇痛, 分娩完成后追加混合液6m L, 缝合会阴伤口, 术毕产妇离开产房时拔出硬膜外导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显效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产妇生命征。镇痛效果评价:优:有宫缩感无疼痛;良:有宫缩时并有轻度胀痛, 可忍受;差:有宫缩时并有明显疼痛, 呼吸急促;追加镇痛液疼痛才减轻;无效:强烈疼痛追加镇痛液疼痛稍减轻仍难以忍受。显效时间记录方法:注入初量完毕开始记时, 每1min记一次结果, 到产妇宫缩时第一次诉疼痛减轻时为显效时间。多功能监护仪自动监测生命体征, 重点记录术前、术后5、30min血压。观察双下肢术前、术后的肌力变化及总产程时间判定麻药对宫缩的影响。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各项参数以 (χ—±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镇痛显效时间观察中, 观察组比对照组显效时间缩短,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见表1。

2.2 Apgar评分

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的1min、5min Apgar评分, 基本都为9~10分, 两组产妇的血压、总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情况见表2、表3。

3 讨论

当前我国20世纪80、90年后的农村妇女是生育的高峰期, 她们多数是有文化, 对医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对减轻分娩疼痛的要求非常强烈, 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 使得原来外科禁忌的手术逐步得以开展[3]。这就要求基层医院的麻醉也要跟上当代医学的发展需要, 探讨适合的麻醉技术和方法。产妇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 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 患者的合理麻醉镇痛选择也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4]。有报道, 腰-硬联合麻醉融脊麻 (SA) 与硬膜外麻醉 (EA) 为一体, 具备了SA起效快、阻滞可靠、用药量少和EA可连续性、麻醉平面控制性强的双重优点[5], 临床上在分娩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罗哌卡因低浓度时, 具有明显的感觉和运动分离阻滞特性, 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小, 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 选择性阿片受体激动剂芬太尼的镇痛活性、亲和力较强, 两药经椎管内给药, 能分别与神经纤维和脊髓背角的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协同的镇痛作用[6], 但, 脊麻术后并发头痛平均13%, 其机理认为是脑脊液漏、局麻药物化学刺激、化学性脑膜炎引起[7]。受其启示。为探索安全、有效、经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镇痛分娩方法而开展本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就能产生满意的分娩镇痛效果, 观察组镇痛优良率、显效快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观察组能获得更好的分娩镇痛效果。在总产程、新生儿的1min、5min Apgar评分、对产妇生命征影响等项观察中,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提供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 0.15%浓度镇痛效果优于0.10%浓度, 是安全、有效、经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分娩镇痛方法,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都采用电子泵持续供药的硬外麻醉 (PSEA) , 采用了两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用药方案;观察组为盐酸罗哌卡因1.5mg/mL加芬太尼2μg/mL混合液, 对照组为盐酸罗哌卡因1mg/mL加芬太尼2μg/mL混合液。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两组的新生儿的1min、5minApgar评分基本都为9~10分, 血压及双下肢肌力无显著差异,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观察镇痛效果中, 观察组比对照组镇痛显效时间缩短, 镇痛效果优良率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提供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 0.15%浓度镇痛效果优于0.10%浓度, 是安全、有效、经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分娩镇痛方法,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分娩镇痛

参考文献

[1]任朝芝, 刘霞.240例临产孕妇产前教育的调查分析[J].四川医学, 2008, 29 (9) :1270.

[2]Lim Y, Ocampo CE, Sia ATA.Comparison of duration of analgesiaof in trathecal 2.5mg of bupivacaine, 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in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 for patients in labor[J]Anesth Analg, 2004, 98 (1) :23-59.

[3]徐旭仲, 余微萍, 金胜威, 等.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脊髓-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12 (21) :753.

[4]Magladery JW, McDougal DB Jr.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 of nerve and reflex activi ty in normal man IIdentification of certain reflexes in the electromyogram and 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peripheral nerve fibers[J].Bull Johns Hopkins Hosp, 2009, 86 (5) :265-267.

[5]Philip E, Stephen D, Aniik K.An association between severe labor pain and cesarean deli very[J].Anestha Analg, 2010, 90 (4) :881-883.

[6]Bakhamees TT, Hegazy E.Does epidural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esarean delivery or instrumental labor in Saudi populations[J].Mid East J Anesthesiol, 2007, 19 (3) :693.

罗哌卡因低浓度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

Ⅰ或Ⅱ级急诊行手或前臂外伤手术的婴幼患儿80例, 年龄1~5岁, 体重9.1~28kg。随机分为4组, 每组20例。入选患儿排除标准:对药物过敏、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过度肥胖、电解质异常。

1.2 麻醉方法

患儿术前4~6h禁饮食, 不给术前用药。入手术室后肌肉注射氯胺酮5mg/kg、东莨菪碱10g/kg, 待入睡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4组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 (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批号H20052621)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容量为1ml/kg。Ⅰ组用0.33%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用0.25%甲磺酸罗哌卡因;Ⅲ组用0.2%甲磺酸罗哌卡因;Ⅳ组用0.167%甲磺酸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完成后静脉泵注丙泊酚2mg·kg-1·h-1镇静。臂丛神经阻滞15min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患儿HR增快及体动等情况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1mg/kg, 4组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 面罩给氧。

1.3 观察指标

基础麻醉后监测HR、sPO2, 记录臂丛神经阻滞后10min患儿HR (基础值) 、手术后0、5、10、15和30min时患儿HR及有无体动等情况。评估并记录麻醉效果评级。Ⅰ级:患儿无明显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表现为HR与基础值相比增快<15次/min, 并对手术操作无反应;Ⅱ级:有轻度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表现为HR与基础值相比增快15~30次/min、轻微体动等, 但不影响手术操作;Ⅲ级:有明显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表现为HR与基础值相比增快30次/min, 或体动明显, 影响手术操作, 需追加剂量或合用其他药物方能继续手术, 如评级为Ⅲ级时则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1mg/kg维持, 并记录追加氯胺酮次数。

1.4 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用 (x¯±s) 表示, 计数资料用Fisher精确检验法, 计量资料组内均数比较用配对t检验, 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 ,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处理。

2结果

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儿HR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三组患儿HR在各相同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各个时点, Ⅳ组患儿HR显著快于前三组HR。前三组患儿手术后15和30 min的HR显著慢于基础值 (P<0.05) 。Ⅳ组患儿HR在手术开始时显著快于基础值 (P<0.05) , 见表1。前三组患儿术中均无体动, 麻醉效果评级匀为Ⅰ级。Ⅳ组有14例患儿术中体动, 麻醉效果评级Ⅱ级6例, Ⅲ级14例, 共追加氯胺酮38次总剂量705 mg。Ⅳ组麻醉效果评级明显低度于前三组 (P<0.01) 。Ⅰ组有2例患儿出现局麻药中毒反应, 表现为肢体不自主运动, Ⅲ组有2例患儿术后呕吐。第2天随访患儿均无不良反应。

注:与臂丛神经阻滞10min比较, *P<0.05, 与Ⅳ组比较, △P<0.05。

3讨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 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 但仅改变了理化性质而未改变其药理作用, 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75%盐酸罗哌卡因是属于等摩尔浓度[1]。0.25%布比卡因麻醉强度相当于0.375%盐酸罗哌卡因[2]。罗哌卡因用于成人外周神经阻滞的浓度一般在0.375%~1%之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 (1) 小儿腋鞘容积相对较小, 神经细、鞘膜及结缔组织隔膜均较薄, 郎飞结之间的距离较短[3], 易于局麻药浸润和扩散; (2) 腋路由于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是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首选的路径[4]; (3) 小儿心输出量相对较高, 药物浓度的峰值出现迅速, 即血药浓度峰值出现较早; (4) 小儿肝脏组织所占体质量的比例较大, 具有较大的清除解毒能力, 药物清除较成人快, 而小儿的药物分布容积相对较大, 血药清除半衰期较成人长。根据以上特点, 所有病例均遵循使用局麻药最低有效浓度的原则, 用低浓度大容积局麻药液, 让腋鞘管有足够的容积充盈, 而达到满意的阻滞效果。本研究用0.33%、0.25%和0.2%罗哌卡因组的患儿术中麻醉效果好, 术中无一例患儿体动, 为临床适宜有效浓度。而0.167%罗哌卡因浓度偏低, 术中麻醉效果明显较其他3组差。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 一般认为0.25%和0.2%罗哌卡因 (1ml/kg) 为安全有效浓度。目前关于小儿罗哌卡因毒性血浆浓度尚未见报道。Paut[5]等在小儿外周神经阻滞中应用3.5mg/kg罗哌卡因发现4例中有3例最高血药浓度远远高于成人中毒剂量的血药浓度, 而患儿没有局麻药中毒表现, 作者分析可能是患儿全麻掩盖了中枢毒性的症状, 原定研究被迫中断。本研究中0.33%罗哌卡因组 (3.3mg/kg) 有1例患儿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的局麻药中毒反应症状, 给予咪唑安定后症状消失。需要指出的是, 足够的时间是阻滞效果完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选择在阻滞后15 min开始手术。源于有报道罗哌卡因完善神经纤维阻滞的时间为10~15min[6]。但本研究中0.167%罗哌卡儿在阻滞后15 min时阻滞效果仍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与浓度相对较低有关。

总之, 0.2%、0.25%和0.33%罗哌卡因均可以安全地用于幼儿臂丛神经阻滞, 为临床安全适宜有效浓度;而0.167%罗哌卡因浓度偏低, 不宜用于婴幼儿臂丛神经阻滞, 尽管追加镇静镇痛等全麻辅助药, 仍不能满足手术条件。而用0.33%罗哌卡因要特别注意防治局麻药中毒。

参考文献

[1]蒋茹, 等.下腹部手术病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6, 26 (3) :383-384.

[2]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 主编.现代麻醉学 (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13-1419.

[3]林惠华, 张晓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 (J)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1, 15 (3) :155.

[4]姚长智, 苑桂敏.神经刺激器在小儿腋入臂丛麻醉中的作用 (J) .北京医学, 2005, 27 (6) :348-350.

[5] Paut O, Schreiber E, Lacroix F, et al.High plasma ropivacaineconcentrations after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in children (J) .Br J Anaesth, 2004, 92 (3) :416-418.

上一篇: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下一篇:IP交换通信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