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2024-09-24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通用8篇)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篇1

摘要:目的 探析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减轻全麻手术留置导尿患者刺激症状 (CRBD) 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ASAI~II全麻手术需留置导尿患者,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 (n=80) 全麻诱导后使用石蜡油行常规导管, 观察组 (n=80) 全麻诱导后使用2%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导尿术;观察记录插管成功率、尿道刺激程度。结果 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63例 (占78.75%) ,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78例 (占97.50%) , 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期CRBD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管患者中, 能够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麻醉苏醒期的尿道刺激症状, 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全麻诱导,留置导尿,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尿道刺激症状

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可避免尿潴留, 同时能够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操作。但是当患者进入全麻苏醒期, 由于对术前留置导尿所引起的不适和疼痛无记忆, 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加上对导尿管产生的刺激无耐受性, 当这种不适感超过了患者的心理阈值, 极易引起躁动[1]。本科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术中, 缓解尿道刺激症状 (Catheter related bladdediscomfort, CRBD) 的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施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60例, 其中男95例, 女55例, 年龄22~73岁, 平均 (38.5±3.5) 岁;ASAI~II级, 其中普外科肠道手术78例、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50例、胆囊手术12例、其他手术20例;排除术前合并泌尿系统疾病、心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患者;所有患者手术时间2~4 h;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80) 和观察组 (n=80) ,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比率、年龄分布、麻醉时间、麻醉药种类及剂量、手术耗时等情况,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手术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 对照组80例患者按照留置导尿管术常规步骤, 用无菌液状石蜡棉球润滑导管, 行常规留置导尿管术;观察组80例患者常规消毒后, 用2%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及尿道口, 行留置导尿管术, 术毕再次用2%复方利多卡因浸润尿道口。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左右给予芬太尼1μg/kg, 术中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

1.3 观测指标

(1)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 (2) 刺激症状 (CRBD) 参考苗鲁民等[2]报道的全麻术后导尿管引起尿道刺激症状, 分为以下4个级别:①患者安静、无躁动、无身体扭动、无想要拔除导尿管的行为, 评为1级;②患者表现躁动、无明显身体扭动、可存在导尿管不适的主观意识、偶有想要拔除导尿管的行为, 经护士劝阻能依从者评为2级;③患者有明显躁动及身体扭动表现、尿管不适感明显、存在要求排尿的主诉、存在想要拔除导尿管的行为, 经护士劝阻后短期内可以依从者为3级;④患者躁动不安、剧烈扭动身体、强烈的语言及行为要求拔除导尿管, 护士强制按压患者、固定患者双手方能制止其拔除导尿管的行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用t检验、χ2检验, 以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63例 (占78.75%) ,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78例 (占97.50%) , 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CRBD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CRBD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3 讨论

人体的尿道由丰富神经支配, 整个尿道分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能够充分感受交感神经节前神经传导的疼痛感、触觉、温觉等;传导尿道感觉的传入纤维位于阴部神经, 全身麻醉后能够有效阻断传入神经, 降低了麻醉后留置导管期间所产生的疼痛、不适感, 但是大脑皮层对留置导尿管术毫无记忆, 因此大部分全麻状态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产生对导尿管的不适应[3]。同时, 行导尿术时可能出现膀胱痉挛、耻骨上区及膀胱三角区受到刺激而产生尿道口疼痛[4]。液状石蜡在留置导尿管术中能够起到润滑作用, 但是不能有效减轻对尿道神经的刺激, 增加了全麻患者的痛苦。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麻药, 通过阻滞神经冲动及其传导所需的离子流而稳定细胞膜, 起到局麻作用, 该药具有起效快、穿透力强、毒性低、黏膜吸收快、过敏反应少的优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含有利多卡因和丙胺卡两种局麻成分, 乳膏形态能够有效穿透黏膜, 并起到代替石蜡油的润滑作用, 使用方便。本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复方利多卡因润滑导尿管并浸润导尿口行留置导尿术, 不仅能够有效起到局麻和润滑作用, 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全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尿道刺激症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全麻手术留置导尿患者中, 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刺激症状的发生,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模式, 有利于提高本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勇霞, 徐雪影, 陈敬国.麻醉状态下留置导尿管复苏时尿道刺激症状护理干预的研究.临床医学工程, 2008, 15 (12) :54-56.

[2]苗鲁民, 周国强.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尿管引起膀胱刺激症的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7, 27 (7) :660-661.

[3]刘彩莲.妇科手术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病人舒适度比较.现代护理, 2009, 6 (8) :16.

[4]扬翠芳, 赵哲玲, 肖华, 等.全麻手术病人导尿时机的选择.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2) :89-90.

[5]刘爱萍, 姚丽丽.利多卡因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留置导尿术中的应用.中国临床护理, 2010, 2 (6) :471-472.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篇2

【关键词】复方萘普生栓;盐酸利多卡因;人工流产术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29-02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来我院门诊流产的患者100例,年龄20~40岁,经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超声检查确诊为早期妊娠,均为妊娠8周内,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阴道分泌物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三项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均正常,无麻醉药过敏及血液病病史,无其他手术禁忌症。将受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受术者的构成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1.2方法受术者术前禁食2小时,将复方萘普生栓(内蒙古津新药业有限公司生生产)一枚塞入肛门内,20分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l,分别于宫颈6点、12点处各注射2.5 ml,按压5min后施行手术。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采用传统的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

1.3观察项目及评定标准

1.3.1镇痛效果显效:受术者无痛苦表情,无全身不良反应,能保持安静与合作;有效:受术者下腹部轻微疼痛,全身不良反应轻,仍能保持合作;无效:受术者下腹部疼痛明显或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难以保持安静与合作。

1.3.2宫颈松弛程度显效:术中宫颈口完全松驰,直接用≥7号扩张器顺利通过宫口,扩宫容易[1];有效:术中宫颈口部分松驰,直接用6.5-6号扩张器顺利通过宫口,扩宫略困难;无效:术中宫颈口未松驰,仍需从<6号扩张器扩张宫口,扩宫困难。

1.3.3术中出血量手术结束后用量杯测量负压瓶内的血液量(用网筛滤除绒毛及蜕膜组织),再加上手术中浸在纱布上的血液量(浸透一块20×30cm的纱布计血液量10ml)。

1.3.4手术时间从钳夹宫颈开始至术毕取下宫颈钳之间的时间。

1.3.5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诊断标准术中或术毕时,受术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虚脱的症状[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镇痛效果比较见表2。

从表2可知,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说明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应用的镇痛效果明显,病人痛苦不大,比较合作,可大大减低手术的难度。

2.2宫颈松弛程度比较见表3。

从表3可知,观察组宫颈松弛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说明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麻醉后宫颈口较为松弛,扩宫容易, 利于手术进行。

2.3术中出血量比较见表4。

从表4可知,观察组应用复方萘普生栓后可加强子宫收缩,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4手术时间比较见表5。

从表5可知,观察组所用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说明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麻醉后宫颈松弛程度好,易于扩张,手术时间短。

2.5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未发生1例,对照组中有8例(16%)发生,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说明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盐酸利多卡因麻醉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可有效减轻受术者的不适。

3讨论

子宫颈组织主要是结缔组织,还含有平滑肌组织、血管和弹力纤维。传统的人工流产术是在受术者完全清醒、有痛感的情况下进行的,手术时需要用扩张器从小号开始逐渐扩张宫颈、用负压吸引器吸引宫腔内容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流产术,未进行宫颈准备,扩宫所用的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扩宫困难,不能将宫颈口扩张到手术所需大小,致使宫颈口较紧,手术时所用的吸管较小,胚胎及蜕膜组织清除较慢,影响子宫收缩,手术时间长且出血较多。用扩张器扩张宫颈及负压刺激子宫而引起的疼痛比较剧烈,受术者难以保持安静与合作,也使手术时间延长。支配宫体和宫颈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宫颈口处分布最为广泛[3], 扩张宫颈口时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交感神经兴奋和冠状动脉痉挛,从而使受术者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昏、胸闷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表现。因此,传统的人工流产术往往因患者疼痛、宫颈口松弛不理想、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原因而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病人身心极度不适。复方萘普生栓为复方制剂,其成分为:每枚含萘普生0.4g、己烯雌酚4mg、缩宫素干粉2单位。前列腺素(PG)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因素。复方萘普生栓的主要成分萘普生为PG合成酶抑制剂,能阻断PG在体内生物合成过程中环氧化酶的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到镇痛作用。己烯雌酚为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具有软化宫颈、松驰宫颈平滑肌、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增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小剂量缩宫素(2~5U)不仅能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的收缩力和收缩频率,而且能使宫颈口松弛。复方萘普生栓经直肠给药吸收迅速,主要用于人工流产术、诊断性刮宫、清宫术等手术的镇痛,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盐酸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麻醉强度大,起效时间平均5min,弥散力强,能可逆性阻滞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阻断宫颈内口的神经末梢反射,故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可松弛宫颈,降低宫颈敏感度,减轻宫颈受机械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及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人工流产综合征等表现,大大提高了受术者的手术耐受力。我院将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用药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用于终止妊娠8周内的人工流产术,进行宫颈准备和镇痛,能有效松弛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增强子宫收缩,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方法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该方法与全身麻醉镇痛相比,具有用药安全、简单、麻醉风险低的特点,所用药物价格也比较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46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0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E患者共90例, 年龄20~45岁, 平均32.5岁;阴茎勃起功能正常, 但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均小于2 min, 病程均超过6个月。排除以下情况:外生殖器畸形, 利多卡因过敏, 泌尿生殖系统炎性反应, 合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精神病病史者。所有患者均有规律性生活。

1.2 治疗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 即行为疗法组30例、复方玄驹胶囊组30例、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30例。 (1) 行为疗法采用阴茎挤捏疗法, 此法由女方操作, 以手对阴茎不断地施加刺激, 待男方出现射精紧迫感时女方用拇指、食指挤捏男方龟头, 拇指放在龟头下系带部位, 食指放在龟头冠状缘的上方, 捏紧几秒钟后松开, 阴茎将会逐渐疲软。阴茎疲软后再进行性刺激, 如此反复。每晚睡前挤捏4~5次, 治疗30 d。每周规律性交2~3次。 (2) 复方玄驹胶囊组:口服胶囊, 3粒/次, 3次/d, 连续服用30 d。每周规律性交2~3次。 (3)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在口服复方玄驹胶囊基础上, 性交前10~15 min挤出适量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清华紫光制药厂) 均匀稀薄地涂抹于龟头、包皮系带、冠状沟处, 治疗30 d。每周规律性交2~3次。

1.3 疗效判定

治疗后射精潜伏期大于6 min为疗效满意;大于2 min小于6 min为疗效好转, 小于2 min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没有患者因阴茎头部麻木而不能勃起情况, 性交快感下降者2例, 不良反应率为6.7 %。少数患者有轻度恶心、口干、视力模糊、嗜睡等, 但无1例停药。治疗后,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有效率高于行为疗法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3 讨论

PE是性生活活跃期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 平均发病率为20 %~30 %[2,3]。在我国农村PE的发病率达28.2 %[4]。PE的治疗方法有很多, 主要包括心理行为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为有创疗法, 不作为一线治疗的方法。行为疗法首先要求患者能通过非生殖器性感集中训练消除心理上对性行为的紧张不安和压抑感。进入生殖器性感集中训练阶段后, 由女方反复刺激阴茎直至有射精紧迫感时, 再用挤捏法抑制射精反射, 如此反复数次后再射精[5], 这样可提高患者的射精兴奋阈值和对性刺激的耐受性。但这种行为疗法对患者夫妻的文化素养要求较高, 需要夫妻双方持久、密切的配合。不少患者因为缺乏足够耐心与信心, 难于坚持而告失败。

复方玄驹胶囊以野生大黑蚂蚁为主药, 佐以淫羊藿、枸杞子、蛇床子等, 按照中医药学理论合理配伍并精制而成。临床研究表明, 本品无不良反应, 可长期服用。玄驹 (大黑蚂蚁) 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 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辅酶以及丰富的维生素, 具有补肾益精作用。王忠等[6]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玄驹制剂能够增强受试动物阴茎勃起功能和交配能力, 扑捉率和交配率显著增加。李伟亮等[7]研究表明, ED患者服用复方玄驹胶囊后产生相应勃起功能, 会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这是由于玄驹制剂中不含睾酮、雌二醇及人工合成的类固醇激素, 故不具有替代激素的作用, 亦不会产生抑制或干扰机体自身激素分泌的不良反应, 其补肾壮阳、促进生殖内分泌功能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可能直接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起作用。

男性在性交时, 阴茎局部敏感度越高, 射精潜伏期越短。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处末梢神经丰富, 感觉灵敏, 是性生活的主要感受部位。利多卡因乳膏对黏膜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可以经皮肤黏膜吸收, 阻滞末梢神经纤维的传导, 降低阴茎局部敏感度, 从而延长射精潜伏期。

在本次研究中,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有效率高于行为疗法组和复方玄驹胶囊组。复方玄驹胶囊为中药, 起效较慢, 而患者治疗PE的愿望比较迫切, 刚开始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联合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使阴茎头敏感度降低, 起效快、用药方便, 能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加上长期服用复方玄驹胶囊可补肾壮阳、扶正固本。两者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可以作为PE的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宇烽, 李宏军.实用男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506.

[2]Rowland D, Perelman M, Althof S, et al.Self-reported pre-mature ejaculation and aspects of sexual functioning and sat-isfaction[J].J Sex Med, 2004, 1 (2) :225-232.

[3]Montague DK, Jarow J, Broderick GA, et al.AUA guidelineon the 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 premature ejaculation[J].J Urol, 2004, 172 (1) :290-294.

[4]Lau JT, Yang X, Cheng Y, et al.Co-occurrence of sexualdysfunction within young married couple dyads living in ruralChina:a population-based study[J].Int J Impot Res, 2006, 18 (2) :l50-159.

[5]郭应禄, 胡礼泉.男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23.

[6]王忠, 袁国英, 张继贵, 等.复方玄驹口服液补肾壮阳药效学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6, 7 (2) :51-53.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篇4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拔管,不良反应,抑制作用

气管拔管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已经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由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构成的复方制剂,涂于气管表面能够发挥皮肤和黏膜的表面麻醉作用,对抑制气管拔管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作用。本院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抑制气管不良反应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注:与诱导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与实验B组比较,△P<0.05,△△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极显著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择期(ASAⅠ~Ⅱ级)手术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为28~57岁。随机将66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A组(n=22)(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B组(n=22)(使用利多卡因喷雾)和对照组(n=22)。所有66例患者术前心电图和电解质检查正常,排除高血压、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及困难插管者。3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症状严重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30min为患者肌注0.01mg/kg阿托品,入手术室后为患者进行心电图(ECG)、血压(BP)及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麻醉诱导使用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l.5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1]。实验A组患者予以气管插管表面前1/3处均匀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剂量以60 mg/cm2为宜。实验A组和对照组均在辅助呼吸5min后气管插管,实验B组辅助呼吸4min后予以气管插管表面前1/3处均匀喷雾2%利多卡因1mL, 1 min后再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操作均在30s内完成,记录诱导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5 min、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2]。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s表示,记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与结论

2.1 结果

气管插管及拔管前后各组SBP、MAP及HR变化统计结果显示:实验B组和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 SBP、MAP及HR值均高于诱导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A、B两组患者插管后1min和5min的SBP、MAP及HR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A组患者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的SBP、MAP及HR值均低于实验B组合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B组患者拔管后10 min的SB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A、B两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 SBP、MAP及H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A组患者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 SBP、MAP及HR值均明显低于实验B组,差异极显著(P<0.01),见表1。

2.2 结论

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利多卡因喷雾对气管拔管时不良反应抑制效果显著,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喷雾。

3 讨论

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容易对患者咽喉及气管黏膜产生刺激,使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性提高,促使患者体内儿茶酚胺释放量增加,导致患者产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症状[3]。尤其是对合并心肌氧循环失调的患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气管内表面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抑制气管插管和拔管不良反应的主要手段,许多麻醉药物如γ-羟丁酸钠、芬太尼及丙泊酚等均可起到抑制气管插管和拔管所引发的黑伯反射和不良应激反应,但临床应用效果较差,随着作用时间的增长,抑制作用减弱明显。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皮肤黏膜表面麻醉药,主要包含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二者均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神经冲动,起到局部麻醉的作用[4]。利多卡因起效迅速、扩散范围广、穿透力强,对血管扩张影响较小,临床上效果较为显著。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A、B两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 SBP、MAP及H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A组患者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SBP、MAP及HR值均低于实验B组,差异极显著(P<0.01)(表1)。可见,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利多卡因喷雾对气管拔管时不良反应抑制效果显著,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喷雾。

同组插管前后SBP、DBP级HR值比较结果显示,实验A、B两组患者插管前后SBP、DBP级HR值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1),表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及利多卡因喷雾局部麻醉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阻碍伤害刺激的产生和传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咽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麻醉药剂,能够对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痛症状的产生具有显著效果,抑制气管拔管不良反应应用情况良好[5]。总体来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临床上作为气管表面黏膜麻醉的有效方法,对气管拔管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锦英, 沈途.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喉罩插入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 (4) :25-26.

[2]魏育洁, 张卫, 吕东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手术学分册) , 2008, 21 (4) :327-328.

[3]张璐瑶, 董铁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应激反应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 (6) :10-11.

[4]陈华, 姚国华.复方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及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J].药物与临床, 2009, 6 (28) :62.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拟行胃肠手术、胆道手术、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0~75岁,体重50~82 kg。术前患者均神志清楚,无精神病史、中枢神经系统病史,心、肺、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无前列腺肥大增生及尿道狭窄。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手术时间(3.5±0.5)h;对照组50例,手术时间(3.5±0.5)h,两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药业,批号1110171)3~4 ml涂抹14号弗雷氏双腔单水囊导尿管前段15 cm。对照组采用无菌石蜡油3~4 ml涂抹弗雷氏双腔单水囊导尿管前段15cm,均顺利导尿,并在水囊注入8~10 ml生理盐水。

1.2.2 导尿术所有导尿管的置入方法均按教科书要求[2],严格无菌操作;导尿管均为14~20号二腔,弗雷氏导尿管,检查气囊充盈良好、无漏气,患者置管深度为20~22 cm;导尿管置入见有尿液流出后向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0 ml,然后轻轻向外拉动导尿管,遇有阻力即刻停止,使气囊正好贴在尿道内口,固定导尿管至床旁。

1.3 观察指标使用飞利浦监护仪,监测血压和心率,并记录留置导尿管时(t1),麻醉苏醒拔出气管导管时(t2)以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t3)的即刻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苏醒期患者是否躁动以及躁动程度。苏醒期躁动评分:根据患者躁动情况的轻重分为4级[3]。0级指安静且合作;1级指刺激时有挣扎,但无需按压;2级指无刺激时有挣扎,但无需按压;3级指挣扎剧烈,需多人按压。2级和3级视为苏醒期躁动.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苏醒期两组躁动评分,见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等级值比较:观察组50例,0级40例,1级7例,2级1例,3级1例;对照组50例,0级5例,1级10例,2级20例,3级15例。观察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躁动发生率70.0%。

2.2 留置导尿管及拔出气管导管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见表2。

两组在留置导尿管时(t1)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苏醒期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2)及拔管后10min(t3)血压、心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全麻后进行导尿,患者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钝,便于操作,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刺激感和应激反应,同时减轻了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近年来常对手术患者实行无痛导尿术,以降低操作时的应激反应,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类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严重,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改善导尿后的不适越来越被手术室护士关注。在本资料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极度躁动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并试图坐起要自行拔出导尿管,采取适时拔除气管导管后,躁动情况未见明显改善,患者诉有憋尿感,给予心理安慰仍不能缓解,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由于此时患者已无意识,从表面上看人性化,对尿管的刺激无任何反应,但术后麻醉恢复期反应强烈,大脑对置尿管没有记忆,对尿管刺激不认知,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紧张的情绪状态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可影响患者的痛阈,导致患者对各种刺激敏感性增加,耐受性降低,以致轻微的疼痛即引起剧烈的反应[4]。其中术后疼痛及尿道痛是引起术后躁动的常见原因,特别是男性患者[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具有局部止痛,腔道润滑,浅表麻醉的作用,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腔镜检查和治疗[6],但用于全麻后辅助导尿未见报道,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辅助全麻后男性患者导尿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苏醒期的不适并减少躁动,有利于患者术后更好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熊莉.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4:84-85.

[2]马静.全麻手术患者两种留置尿管时机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18.

[3]陈鹰,王志朝,汤韧,等.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的研究[J].中国药师,2002,5(10):590-592.

[4]蒋英,王建荔.术后恢复期躁动病人的护理[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154-155.

[5]黎祖荣,王明德,魏佳.麻醉恢复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6):536.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篇6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喉罩润滑剂,临床观察

临床麻醉中, 喉罩有不用喉镜暴露声门、不刺激器官、患者心血管反应轻、耐受好等优点, 在禁食的短小手术中已经运用得较多,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减少喉罩对口腔黏膜的损伤, 一般在喉罩的表面涂一层润滑剂, 通常有液体石蜡、水、凡士林等种类。我院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胶用作喉罩的润滑剂, 临床应用效果佳,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喉道气管插管患者80 例, ASA Ⅰ或Ⅱ级, 性别不限, 年龄19~55 岁, 体重40~81 kg, 身高152~180 cm, 手术时间1.0~3.5 h。患者随机分为4 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 (A组) , 液状石蜡组 (B组) , 凡士林组 (C组) , 水组 (D组) 。4 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前肌注鲁米那100 mg+阿托品0.5 mg, 入室后开通静脉通道, 以5 m L/ (kg·h) 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连接监护仪, 监测BP、HR、 RR、 ECG、 PETCO2。 面罩给氧, 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 顺阿曲库铵0.2 kg/kg, 枸橼酸芬太尼3~4 μg/kg和异丙酚1.5 mg/kg。3~4 min后, 试验睫毛反射消失, 经口置入喉罩。将相应的润滑剂涂抹在喉罩底面 (与口腔黏膜接触面) , 成功置入后手控呼吸, 听诊呼吸音及查看漏气情况, 酌情调整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VT 6~8 m L/kg。所有喉罩的置入均由同一位高年资麻醉医师实施。

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喉罩成功置入例数及次数, 呛咳情况,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 喉罩拔出后有无黏膜出血, 喉罩耐受情况, 躁动例数, 主动拔管以及术后2 d内咽喉痛痒等情况。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精确概率法。

结果

在喉罩置入中, 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优于B、C、D组, A组患者的屏气、呛咳、躁动例数明显少于B、C、D组 (P<0.05) 。术后2 d咽喉痛例数, B、C组明显多于A、D组 (P<0.05) , 见表1。

注:与A组比较, aP<0.05;与D组比较, bP<0.05。

讨论

与普通喉罩相比, SLIPA喉罩材质偏硬, 插入过程中对口腔黏膜损伤较大, 反复插入时更易引起黏膜出血和增加咽喉痛的发生率。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利多卡因与丙胺卡因重量比1:1的油水低溶混合物的乳膏。它是世界上第1 个能干渗透完整皮肤的浅表麻醉药, 黏膜吸收快, 只需2 min。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喉罩表面, 黏附性好, 乳膏中水为基质, 蓖麻油为辅料, 均为良好的润滑剂。由于丙胺卡因是长效麻醉药, 表面麻醉时间长达6 h, 较其他润滑剂有独特的优越性。液状石蜡润滑作用尚可, 但无表面麻醉作用;而蘸水法既无麻醉作用, 润滑作用也最差。待患者清醒拔管时, 由于喉罩对咽喉部的刺激, 致使患者不适, 产生咳嗽、屏气、躁动甚至主动拔管, 造成心率增快, 血压上升。由于凡士林跟液状石蜡的基质不能被口腔黏膜吸收, 相当于一种异物刺激口腔部, 因而术后2 d内咽喉部痛痒例数明显多于复方利多卡因组跟水组。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篇7

1临床资料

2014年11月—2016年3月我科伤口护理门诊病人共98例,男54例,女44例;年龄22岁~88岁,平均57.5岁。伤口黑痂病人行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辅助下外科清创。原发伤口:外伤6例,糖尿病足18例,淤积性溃疡26例,趾间溃疡32例,带状疱疹后溃疡6例及压疮10例。创面部位:前胸壁6例,腋窝4例,小腿25例,骶尾部12例,趾间40例及上肢11例。创面最小1.0cm×1.2cm,最大18cm×28cm。

2护理处置

2.1伤口的清洁和消毒1伤口周围皮肤消毒:一般用0.5%~1.0%碘伏棉球涂擦伤口2次以上消毒。2伤口清洗:常规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伤口。清洗创面时动作轻柔,勿用力来回涂擦。

2.2 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选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g/支),利用消毒棉签将其均匀涂布于伤口及黑痂表面;并保证药膏面积大于创面,厚度不小于3mm。然后,采用密封敷膜遮盖涂布药膏的伤口表面,并用胶布固定。并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涂抹部位的活动。

2.3外科清创涂药时间1h~2h后行外科清创。

3结果

首次外科手术痂壳去除率即达79.6%,术中病人无明显疼痛感。经一次利多卡因辅助清创后,78例病人一次彻底清除创面黑痂,20例病人两次彻底清除黑痂。

4体会

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丙胺卡因和利多卡因,涂抹外用后可局部麻醉,减轻病人疼痛,其作用时间短,可有效软化痂壳,利于清创。其临床应用可有效辅助于伤口黑痂外科清创,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病人愈合时间。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2013年1月~3月我院皮肤科美容治疗中心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面部激光去痣美容术患者80例,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试验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年龄18岁~40岁的志愿者;2均为激光去痣的适应症患者;3均无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过敏史;4无先天性或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5无急、慢性疼痛;6病人清醒, 语言表达能力好;7无感觉障碍;8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1病人穿刺部位皮肤准备:a、清洁皮肤:无菌棉签蘸区0.9%无菌生理盐水认真清洁治疗部位皮肤;b、去脂:无菌棉签蘸区75%的医用消毒酒精轻擦治疗部位皮肤;c、碱化皮肤, 穿刺部位涂上5%的碳酸氢钠, 强化皮肤的吸收功能。2做好心理护理。3治疗组以治疗点为中心严格按照说明书涂擦5%复方利多卡因0.6 g/4 cm2, 30min后无菌棉签蘸区0.9%无菌生理盐水认真清洁治疗部位皮肤, 消毒后进行去痣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麻醉4准确记录时间和观察皮肤反应。材料:1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北京清华紫光制药厂生产, 国药准字H20063466, 每支乳膏5 g, 每克含丙胺卡因25 mg及利多卡因25mg。2医用无菌棉签, 新乡市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30.9%无菌生理盐水, 四川美大康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75%医用消毒酒精, 四川伊洁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5激光治疗仪。

1.3质量控制

1固定激光治疗仪;2固定治疗的医师, 保证手法无明显差异;3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相同批号的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4专人记录、收集患者的VAS、VRS评分, 并观察有无局部皮肤反应 (有无苍白、红斑、水肿) 。

1.4观察指标

1局部皮肤反应 (有无苍白、红斑、水肿) 。2无痛率。3评定其疼痛程度:记录其视觉类比量表 (visualana2logue scale, VAS) 及语言评价量表 (verbalratingscale, VRS) 评分值, 计算平均值。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有6例患者因色素沉着表浅, 532nm波长的激光能量未刺激到痛觉感受器, 表示无痛, 其余患者相对出现明显疼痛;试验组无痛率较高, 仅1例患者因点状黑素向深部延伸至真皮以下, 出现轻度痛觉。两组VAS、VRS值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部位皮肤在用药后无显著差异, 均未出现苍白、红斑、水肿等局部皮肤反应。

3 讨论

激光去痣美容术是利用激光在瞬间爆发的巨大能量作用于色素组织, 使色素击碎, 分解, 被巨噬细胞吞噬掉, 随淋巴循环排出体外, 从而达到祛除色素的目的。去痣时组织气化会产生热损伤, 而且每气化1遍, 医生必须用生理盐水、棉签或纱布擦除表面的碎屑物质, 直到至黑色基本消失, 在面部的创面上出现粗颗粒的皮肤附件, 呈白色颗粒状为止。因此, 痣去尽时, 激光可能会损伤皮肤浅表神经纤维, 致使患者产生痛觉。

在本试验的观察过程中,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部位皮肤在用药后无显著差异, 均未出现苍白、红斑、水肿等局部皮肤反应。表明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安全应用于临床, 这和Foley KM、Dobson赵祯等报道一致[1,2,3,4,5]。

对照组仅有6例色素沉着表浅的患者表示无痛, 85的病人出现明显痛觉, 表明激光在击碎, 分解色素组织时刺激到皮肤痛觉感受器, 热效应和气化时棉签擦拭会导致神经纤维明显痛觉。试验组VAS VRS分值分别低至0.83±0.11/0.97±0.27, 无痛率高达97.5%, 表明病人在热效应和气化时治疗部位皮肤没有感觉到明显疼痛, 这和王萍[4]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 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激光面部去痣美容术能有效消除病人的治疗疼痛, 操作方便, 成本经济实惠, 具有可行性,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Foley KM, Po sner JB.Pain and its management.In:Wyn gaarden JB, Smith LH.Cecil 1 textbook of medicine[M].W B Saunders Company, 1998:104-112.

[2]Pellino TA, Willens J, PolomanoPC, et al.The Nurses Role in Pain Management[J].Pain Manag Nurs, 2002, 3 (1) :2-15

[3]Dobson R.Coughing can reduce pain of injection, Study shows[J].Br Med J, 2004, (98) :328-424.

[4]王萍, 张蓓, 王珍, 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绣眉表面麻醉[J].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 29 (4) :355.

上一篇:健美操研究下一篇:因材施教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