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研究

2024-09-24

健美操研究(精选12篇)

健美操研究 篇1

随着现代生活向着综合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健身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时尚运动, 它吸引着人们从好奇到参与到着迷, 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 健美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融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为一体, 运动形式随意简单, 运动气氛轻松活跃。因此, 深受大众的青睐, 吸引着众多的健身爱好者, 成为大家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 更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首选项目。

一、敢于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必须对教材和教法进行改进, 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重新审视健美操教育,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和运用教学方法。在教材内容的构建上, 突破传统的以竞技健美操项目为主的格局, 重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和其它边缘学科知识的渗透, 在完成健美操专项技术教学之外, 增加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能力训练、心理品质训练、公关能力训练、实践能力训练等内容, 充实健美操专项课的教材内容, 构建多方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 学生不是复制性地接受知识和技能, 而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教师的教学法就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切实为完成课的教学目标服务, 决不能程序化。有些简单的动作, 学生就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动作, 通过教师放慢节奏的示范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动作则需要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 学生才能慢慢领会;学生学习健美操动作不是靠教师讲懂的, 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练会的, 学生自己通过肌肉运动感觉来体会肌肉的用力, 动作运动的方向、路线和各肌肉、关节间的协调配合, 才能完成。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最简捷的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目标, 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减少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被动状态,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比较、分析, 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提高创新能力, 并学会相互合作, 取长补短, 使自己的动作日趋完善。另外, 教学中教师更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对现行的教材进行分析, 分析教材的结构特点, 经过自己的精心设计、简化、分解教学。并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学中教师不一定把创编好的动作一个一个的教给学生, 可以采用先把同一种结构的动作放在一起教学, (如同样的v字步动作就可以放在一起教学) 通过上下肢的变化可以创编出不同的相同结构的动作, 这样教师就可以教一到两个变化以后, 让学生自己根据动作结构创编出更多的不同动作, 既达到丰富教学内容, 又开动学生脑筋,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创新教学模式更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施,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公关能力, 使学生在掌握健身方法和技能的同时, 提高了自我锻炼能力, 这无疑对终身体育观的树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改革、创新是无限的, 新世纪一切事物都在更迅猛地向前发展, 作为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的大学生, 应该勇于面对挑战,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为把健美操教学推向一个新纪元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健美操贵在健心

健美操的健心教学遵循健康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健心的基本点出发, 以发展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个性为指导思想。通过健美操的健心教学新理念,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健心教学的重要性, 感受到现代健美操文化的内涵, 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改革开放对当前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 学校体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所教科目、动作,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能力, 使其终生受益。而目前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 教师仅教给学生各种组合、套路, 然后学生学习、模仿。这样, 学生只是一味地完全按固定模式被动学习, 离开课堂, 掌握的只是教师教的固定套路。21世纪已经来临, 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而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从新的视角去看待学校体育教育, 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体育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实践。

健美操的健心教学依然是教师有计划的传授学生, 循序渐进的掌握健美操的知识、技术与技能, 并系统地领会健美操的知识, 科学的加以运用的过程, 但其目的侧重于学生“健心”的培养。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快, 学科的交叉渗透, 健美操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还要使学生运用健美操的科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学会创造, 并在实践中运用。“创造”是健心教学价值的体现, 也就是达到健心教学的目的。

三、“美”是健美操的灵魂

健美操运动能充分发展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素质, 提高心肺耐力, 增强健康美的功能。健康美是一种积极的健康观念和现代意识。一个具有健康美的人, 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 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气质等。健康美不仅要注意外在美, 也要强调内在美。内在美是心灵的美, 是由内向外的体现。健心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内在美的存在。在健美操的健心教学中, 学生不仅是在进行单独的躯体运动, 也是在教师引导下使主观意识指挥的精神表现出来, 让健美操运动体现出思想、意志、道德、情操、情感、作风、气质等内在美, 让真正的健康得以体现。

现学校体育早已屏弃了只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狭隘观念,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体育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健美操的健心教学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这是健心教学最终目的, 也是要完成的任务。健心教学把健美操理论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与发展学生潜能结合起来, 使他们在学习中、锻炼中、竞争中发掘自己潜能。目前就是教师教, 学生学, 都是机械化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能力培养欠缺。因此, 健美操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及其可贵的。

四、健美操的价值

健美操的健心教学价值遵循健康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点出发, 以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培养体育意识和个性为指导思想, 通过健美操课的课程教学, 使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提高音乐修养、欣赏水平及审美观。健美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对音乐节奏感受力较差的人在多次音乐节奏刺激下, 也能够逐渐适应节奏, 提高感受力。健美操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初次接触健美操训练的学生中, 大多节奏韵律感较差, 只有少数能合乐有节奏地运动。健美操的教学必须在音乐伴奏下进行, 没有音乐教学就无法进行, 通过音乐伴奏, 不仅培养和发展练习者的节奏感受力,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修养、欣赏水平及审美观, 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健美操的健心教学价值, 能提高学生注意力。注意, 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 是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某种兴趣而引起的。健美操节奏感强, 动作强劲有力, 对人产生较强刺激;可以塑造形体美, 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可以创造欢快气氛, 故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健美操运动中。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 这种注意力转移频率主要依赖于神经过程灵活, 依赖于兴奋与抑制的交替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减少注意的转移频率。健美操动作灵活多变可以培养人的注意转换。

健美操研究 篇2

通过绵阳师范院专业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的问卷调查,发现髋、踝、膝关节受损伤者较普遍.对损伤各部位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 者:吴兰辉 关玲香 作者单位:吴兰辉(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关玲香(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小学建构健美操校本课程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健美操;校本课程

健美操这种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肢体动作,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既是课堂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教材,也是完成课堂身体锻炼和学生自我锻炼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小学生的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将健美操教学与设置的情景融为一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很好地通过合作交流大胆展示自我,体验和感受运动的乐趣。

一、建构健美操校本课程的途径

(一)形成我校健美操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的教育对象为全校学生,选修课由2~5年级学生自愿选择。确定了开发原则,课程目标,自编教材内容,课程实施计划,各技能评价标准等。形成了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开发原则:本校本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性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课程目标:发展学生协调、力量、灵敏、柔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使他们身体匀称协调生长,从而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健美的体态,优美的动作和阳光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

课程内容:

(1)健美操理论知识篇(健美操概况、健美操的分类、竞技健美操与健身健美操)

(2)专项素质篇:(柔韧、力量)

(3)组合套路篇:《手臂操》、《搏击小勇士》《中南武者》。

(4)创编篇:特色操

(二)编纂一系列课程教材

这次研究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分别自编了教材,必修课面向1~6年级学生,学生所在年级不同,身体发育水平就会出现巨大的差异,比如低年级学生往往柔韧性较好,但是身体协调性差,到了三年级身体协调性就会大幅度增长,而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力量发展的比较快,可是又会出现害羞等心理问题,为此,分别编了对应的1~6年级的六份教材。

选修课的学生,来自2~5年级,对健美操的兴趣非常浓厚,同时也有着更高的水平,普通的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为他们特意自编了难度更大,也更加精彩的全国推广健美操《青春魅力》。

教材中的健美操,自主创编的有三套健美操,分别是《手臂操》《搏击小勇士》《中南武者》并为其配乐,《手臂操》规范了学生的上肢动作,对前平屈,侧平举,上举和侧下举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动作路线的做法,对学生身体姿态和空间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搏击小勇士》是搏击操,节奏感强,以上肢动作为主,发展学生肢体控制力和爆发力。

(三)制订详细的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分为必修课评价标准和选修课评价标准:

必修课的教材和评价体系面对全体学生,对各个技能做出了详细的评价标准,根据“2+1”健美操的评价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了结合了自评,他評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评价中获益。

二、学生在课程中获益

(一)柔韧性

前八次课的重点分别是正压腿,侧压腿。横叉,竖叉,仰卧推起成桥,增强了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的活动幅度,使身体各部位关节、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增长。

(二)协调性

男生自身协调性较差,健美操设计中有男女生协作互动部分,由双人完成,下肢动作以高冲击力步伐为主,在独立完成健美操动作基础上添加了丰富的动力性配合动作,使这个板块的动作新颖有趣味性,体现了双人协作互动的特点,使小学生心血管机能、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柔韧素质、下肢爆发力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洪.健美操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竞技健美操概念研究 篇4

关键词:健美操,概念,定义

前言

近年来,我国竞技健美操实践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竞技健美操理论水平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对竞技健美操概念的研究较落后,这不仅不利于竞技健美操理论体系的完善,而且会造成概念的混乱,势必会影响竞技健美操理论的发展,本文从逻辑学原理出发,在遵循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竞技健美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而揭示竞技健美操的本质,为更加合理的进行竞技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1 各文献资料对竞技健美操的定义

李沛,马鸿韬,孟宪君认为[1]健美操是在鲜明的音乐节奏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在保持身体标准姿态的基础上实现身体控制节律性弹动技术,达到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实现人类追求以健身、健心与健美为锻炼目的的一门体育学科。马鸿韬认为[2],竞技健美操属于体育表演艺术。董丽认为[3]:健美操本质是体育,从学科和专业归属上健美操应属教育学体育类专业。应该正确理解健美操的艺术性,以体育的本质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发展它的艺术性,促使体育与艺术的相互融合。体操大辞典[4]对竞技健美操的解释为:竞技健美操是一项从美国引进的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2009-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中对竞技健美操的定义为[5]: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动作成套动作的运动项目,该项目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成套动作必须通过连续的动作组合,展示运动员的柔韧性和力量、七种基本步伐的多样性操化动作组合、结合难度动作完美完成成套动作的竞技能力。

2对竞技健美操属概念的分析

列宁说:“`下定义是什么意思呢?这首先就是把一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例如,当我下定义说驴是动物的时候,我就把`驴'这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这个`更广泛的概念',就是被定义项的属。那么,竞技健美操的属概念应该是什么呢?李沛等认为健美操属于一门体育学科。马鸿韬认为,竞技健美操属于体育表演艺术。汪康乐,邰崇喜指出[6],田径运动(学)、球类运动(学)、体操运动(学)等运动技术学科,这些成熟学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应该规范学科名称,在后面加上“(学)”。所以,应该在健美操后面加上“学”,那么健美操学的属概念才是一门体育学科。另外,体育向体育艺术发展演变过程中含有某种普遍性规律:由竞力到竞技,由竞技再到竞艺[7]。在这一有规律的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纯体育形式中的体育健身和锻炼的成分逐渐减弱,技术、艺术的成分逐渐增大,这就是体育向着艺术逐渐推移的历史性律动形式。许多体育艺术的混合形式都是由这一历史性律动形式生成的,竞技健美操也不例外。竞技健美操是从竞技体操中发展演化而来的,其一开始便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虽然经历了由竞力到竞技、在由竞技到竞艺的发展过程,但竞技健美操的本质属性是体育,而不是艺术,我们应该正确理解1健美操的艺术性,以体育的本质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发展它的艺术性,促使体育与艺术的相互融合。综上可知,竞技健美操属概念应该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

3竞技健美操本质属性分析

所谓种差,是被定义项与包含了被定义项的属概念中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指竞技健美操与包含了竞技健美操的竞技运动项目中其他的种概念(比如竞技篮球、竞技足球等)之间的差别。那么这种差别是什么呢?即竞技健美操的本质属性又是什么呢?

1.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特征

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8]是指成套动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明确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主要体现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上下起伏运动,通过髋、膝、踝关节合理屈伸的弹性,并保持全身的动作节奏始终与音乐的节奏相吻合。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体现了竞技健美操独特的运动形式,这种自始至终在运动中保持身体重心节律性的上下起伏运动形式是任何其他运动项目均不具有的特征。如:武术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艺术体操要求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高位等等。这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决定了竞技健美操独具一格的运动特征,表明了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是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最本质的特征,是竞技健美操运动项目独有的核心技术特征。

2. 身体姿态控制技术特征

身体姿态控制技术是指在成套动作中,无论动作如何复杂多变,身体姿态要求始终控制在良好的姿态位置,始终保持躯干、腰、髋的自然正位和稳固性;始终保持腹肌的收缩和背部的平直姿态,脊柱要始终保持正位。即使在长时间复杂多样的步伐动作组合完成过程中,整个身体良好的姿态不被破坏。就一个具体动作而言,动作的姿态包含着动作形态和动作姿势两方面,是为了适应某一目的而采取的姿势和形态。形态是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具体的存在方式,在竞技性健美操基本动作中,运动员四肢形态具体表现为对脚尖、膝盖、手腕、肘关节等部位的形状,即对肢体各关节的形态控制。姿势是四肢或身体的表达意向的具体动作,是某一具体动作的具体要求的体现,在竞技性健美操基本动作中,运动员四肢姿势控制表现为竞技性健美操项目所特殊要求的动作质量体现,是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体现。身体姿态控制技术特征体现在竞技健美操的每一个具体动作中,贯穿在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自始至终,是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又一本质特征。

3. 以竞技操化组合为主要内容

2009-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对竞技操化组合的定义为:以健美操基本步伐组合手臂动作形式,伴随音乐,创造出动感的、有节奏的,不间断的包容高低不同运动强度的一串动作。竞技性健美操项目的本质体现即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和身体姿态控制技术主要包含在我们常说的“竞技操化动作组合”之中,是竞技性健操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标志,是竞技性健美操这一事物的根本性的表现,构成它的核心内容,同时对裁判员评定运动员竞技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竞技操化组合是竞技健美操中所必需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典型动作,它反映竞技健美操项目的本质特征,是竞技健美操动作的核心。

4. 融多种元素为一体

我们知道,大众健美操的操化动作是新兴的人体解放的艺术,不是一个人高难度的展示,它融入现代舞蹈、流行舞蹈(迪斯科、霹雳舞、街舞、拉丁舞中的伦巴、恰恰、斗牛、桑巴等等)的动作元素,主张身体动作以随意、时尚、自然为美。例如搏击操结合了传统的武术、跆拳道、泰拳的一些特色动作与有氧操步伐相结合,加大了传统健身操的强度,使传统的健身操更具挑战性和冲击力。这些与时代同步的时尚性的动作元素,与健美操融合在一起,给健美操以强大的生命力,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成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锻炼形式。竞技健美操虽不能像大众健美操的要求那么宽松,但竞技健美操多元素融合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难、新、美是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方向,竞技健美操有“向高超艺术性方向发展靠拢的趋向”[10],为了增加竞技健美操的观赏性,越来越多的成套动作编排渗入了竞技体操、武术、艺术体操、舞蹈等多种元素,使竞技健美操的操化组合和动作造型更具表演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比如,在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上,周孝峰表演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套动作,把经过加工的武术动作完美的融入了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中,让观众大饱眼福,并预示着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方向——多元素融合。纵观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没有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有如此大的生命力和融合力,可以将其他项目中的特色融入到竞技健美操的大家庭中来。这也是竞技健美操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本质特征之一。

3结论

本文依据逻辑学原理和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将竞技健美操的概念界定为:竞技健美操是在鲜明的音乐节奏下,以成套动作为表现形式、以竞技操化组合为主要内容,融体操、舞蹈、武术等元素为一体,在表现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过程中,运动员保持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和实现身体节律性弹动能力的一项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在这个定义中,种概念是竞技健美操,属概念是竞技体育项目,种差为以成套动作为表现形式、以竞技操化组合为主要内容,融体操、舞蹈、武术等元素为一体,在表现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过程中,运动员保持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和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沛,马鸿韬,孟宪君.健美操概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433-1435.

[2]马鸿韬,李敏.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65-1267.

[3]董丽,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的专业归属与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81-82.

[4]曲世奎.体操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5]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规则(2009-2012)[S].中国健美操协会,2007-09.

[6]汪康乐,邰崇喜.论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其分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53-1456.

[7]由健.论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文化内涵[J].艺术教育,2005(5):158,123.

[8]邱建钢.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64-66.

[9]王同亿.《语言大典》[M].北京:三环出版社.1982.

健美操研究 篇5

健美操是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运动项目之一,近几年受到高校大学生的普遍喜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健美操运动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高校建设者应该从多方面着手构建健全的健美操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一、健美操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健美教学模式包含健美操教学思想、目标以及方法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教学结构和与之相关的教学体系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思想和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研究仍比较薄弱,在体育教学改革稳步发展的同时,部分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在教学领域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缺少有效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技术。健美操教学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我国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通过日常教学经验积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健美操教学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

健美操教学指导思想是健美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建立健全教学模式的保障。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高校健美操教学指导思想并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实际引导作用,很难突出健美操教学活动的实际特点。另外,部分高校健美操指导思想很难调整学生学习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导致健美操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二)健美操教学目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校健美操教学目标体系是健美操教学主要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规范、预测和强化的作用,也是评价健美操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目前健美操教学目标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宏观体系太大,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将其细化;第二,教学目标体系落后,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其三,健美教学方法仍落后于社会要求,严重影响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型的建立。

三、构建有效健美操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建立和完善健美操教学指导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建立和完善健美操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建立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对健美操活动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开率学生能力、兴趣以及意识等,为建立健全的健美操指导思想提供基础保障。

(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高校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心理素质和能力养成的特点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学生处于刚接触健美操的阶段,教师应该以传授技能为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另外,该阶段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健美操活动的兴趣,学生只有热爱健美操运动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健美操活动中。最后,在学生刚接触健美操阶段,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健美操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将努力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健美操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本规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健美操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健美操能力。如果学生十分喜爱健美操教学,并且已经具备一定健美操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编创健美操动作,为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教学效果评价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教学评价模式逐渐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此,为建立健全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形成性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技能过程中综合变现所获得的成绩,如课堂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勤状况等,在进行期末总评价时,教师应该将形成性评价与学期末考核成绩相结合,在坚持“以人为本”评价体系的同时,为高校健美操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结语

总之,高校健美操运动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在明确健美操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的前提下,了解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仁萍 .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 [J]. 科技资讯 ,,(07)。

[2] 王建平.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J]. 青少年体育 ,2014,(02)。

大众健美操人本位动作创编研究 篇6

摘 要 将人本位的竞技思想与健美操运动相融合并加以讨论与研究,充分挖掘健美操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们能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健美操运动,正确把握健美操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健美操的组织者、参与者,更加明确其本质、内涵和原则,从而共同推进健美操运动的全面发展,研究富有人性的健美操运动。

关键词 人本位;动作创编;结合

【中图分类号】G831.3

一、研究背景

在这个崇尚科学、追求人文的和谐时代,教育、体育都在研究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关问题的同时,国内外研究健美操的专家和学者,往往还是偏重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开发人的身体方面,探索提高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转换能力,仅仅重视物化的健美操运动,即侧重研究提高人体的体力的健美操运动,而忽视了从生物学、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角度,对体力、心力和外力三个方位系统地研究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健美操运动,从而使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研究人本位健美操创编,构建新的健美操创编体系,不仅对当前健美操运动中存在的“物化”现象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而且对于推进健美操运动发展进程,提升健美操运动的社会地位、规范健美操运动编排的发展方向、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全而面发展具有更为深刻的研究意义。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体育专家的学者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探索“人本位”的竞技运动理论,而研究“人本位”的健美操的基本理论,是时代赋予笔者创新的使命。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健美操运动的本质

传统的健美操运动是人为了追求健美操运动的技能和形艺等物化的东西,而不是通过健美操运动去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和思想境界,即增值的人。人本位健美操运动的思想则不然,它是人为了通过掌握健美操运动的技能和形艺等物化的东西,最终追求的是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和思想境界,即增值的人。这既是人本位健美操运动与传统的健美操练习的本质区别所在,也是健美操文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表现。综上分析,健美操运动是通过传承有氧的体操、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运动文化,提高人身心素质和思想境界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掌握健美操运动技术技能和提高运动成绩是健美操运动的手段——载体——文化;提高人身心素质和思想境界是健美操运动的目的。

(二) 构建新的健美操动作创编原则的意义

目前,我国健美操训练也多偏重于开发运动员的内在体能和外在的身體素质,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能训练。大众健身者也多以减肥为目的,进行单纯的体能锻炼或形体训练。系统分析,人体通过单纯的身体技能训练而表现出形体动作,往往是缺少思想、艺术、情感的拙力,展现不出健美操应有的丰富的人体美的思想和令人羡慕的外在形体美,它是一种“见身不见心”的机械唯物主义的体现。试想,如果一名健美操运动员只单纯追求技术、技能,他是无法把健美操的人性美、艺术美、动作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如果一位健身者只单纯的依靠有氧运动健身,而心理达不到充分的放松,也只能是外表光鲜。然而,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的,将“人本位”这一竞技思想贯穿于健美操编排过程中,也是健美操运动编排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再一味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最终将导致的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人本位健美操动作创编原则

创编一套好的健美操,应该是动作布置合理,组合巧妙、流畅,从美的开始到美的结束,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动静结合,起伏层次鲜明,节奏多变,高潮叠起,尽管没有故事情节,通过身体肌肉的自然动作,表现音乐的内在情感和意境,非常和谐,生动风趣地将一幅幅瞬间动态造型连接成动态造型的整体。因而创编健美操运动的成套动作时,应考虑如下原则:

1 人性的原则

人性的原则,是通过健美操运动提高练习者身心素质和思想境界的练习原则。过去人们认为健美操就是“音乐+体操”,再加上有氧运动的一种身体活动。其实健美操也是在此基础上,依靠人的内心来调节人体的内、外环境,从而增进健康,提升人的境界的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因此,我们要研究身、心、境三者合一的健美操运动,从而促进健美操运动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方向发展。

2 科学的原则

科学的原则是指在编排的内容、方法、运动负荷选择与制定上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包括每个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状态、个性差异,以及对健美操的不同认识等,要考虑到客观条件可能提供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健美操运动中,由于人的年龄、职业不同,这就决定了表现的个体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有创意的用心得表现自我的行为。由此,就必须在健美操教学中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特点、心态和职业特点,去设计具体的训练内容与方法,从而使参加者用“心”,即了解健美操文化,去展示每一个动作的内涵。

3 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主要来源于练习者对音乐的理解,对动作的表现形式。音乐可以说是健美操的灵魂,它影响着健美操的风格、结构、速度、节奏,音乐选配的好容易激发练习者的锻炼激情。而健美操动作是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创编动作时,要根据音乐的背景、民族习俗、文化特点,尽量设计出既能充分表达音乐的内涵,同时又不失健美操特点的动作,使动作与音乐的风格融为一体,达到音乐和动作相互促进和表现的高度统一。反之,就失去了健美操的艺术价值。再次,健美操动作创编的艺术性,动作语汇应丰富新颖、富有特色。由于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是有限的,对此,广泛吸收和借鉴体操、舞蹈、武术等艺术体育性项目的动作,加以操化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巧妙多样的组合也可以变有限为无限,产生新颖丰富的视觉效果。

4 娱乐性原则

娱乐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接受美、享受美与表现美的愉悦之中,表现在健美操带给人们热情奔放的情感体验之中。激情奔放的动作和明快奔放的音乐,可使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得到身心的调整和情感的宣泄,符合现代人追求健美、自娱自乐的需要。集体练习还有助于拓宽人际交往、加强感情交流,从而为练习者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体验群体活动的乐趣,达到娱乐身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修订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赵红.健美操教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宋继新,贡娟.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J].体育学刊,2004

[4](美)简·方达著.何舟,李亚男译.简·方达健美术[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5

研究健美操文化及其社会价值 篇7

1、健美操的文化价值

1.1、健美操文化价值的产生

健美操是众多人类文化现象之一, 在将体育项目与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统一起来时, 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健美操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一定的文化形态下产生的, 并且有其生长的历史文化环境。其次, 健美操在应用中是以个体或者群体的行为为表现形式的, 这一过程中, 包含着制度、组织、方法及实施等实践过程。第三, 健美操所产生的功能和价值, 符合东西方文化价值形态, 并包含社会功能, 表现了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精神差异。

作为具有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 它是在人类文化基础上所产生和发展的, 因此它蕴含着文化现象, 是力与美的结合, 在运动中既有观赏性, 又有竞争性, 既有参与性, 又有文化性, 反映了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时尚与传统的有机结合, 生理和心理的有机结合, 是体育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承者。

1.2、健美操的文化价值体现

健美操文化的传承性。健美操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变革而不断完善的过程。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受到环境的影响, 从其最初产生到发展成多元因素相结合的特色项目, 是传承和借鉴的结果, 它兼容并蓄的吸收了有氧运动负荷作用于人体机能的原理, 结合体操、舞蹈等动作, 融合瑜伽、气功等吐纳气息的方法, 将音乐有效的融合展现出艺术效果, 将舞蹈中的韵律和动感融合其中, 使健美操既包含多元的精华元素, 又具备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是一项积聚了文化沉淀的运动项目。

健美操文化的时代性。社会的不断进步使人们将原本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精神的渴望。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安逸下来, 体育运动逐渐被放弃, 导致身体素质不断受到侵害和挑战。因此, 健身被推上尤为重要的位置, 它将是一个重要而持久的生活形式之变化。健身的参与性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已经成为生活质量评判的重要标准, 体育运动本身也是提高生活水平的一部分。健美操随时代孕育而生, 它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将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需要。

健美操文化的世界性。健美操是肢体语言的体现, 它打破了语言的局限性, 可以被世界范围内广泛接受。这项运动充分体现了体育的无国界性, 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世界融合的产物, 动作的创造性配合各国家的特色音乐, 编排方式, 充分体现各国的文化内涵。

2、健美操的社会价值

2.1、健美操可以缓解“现代病”的发生, 增进健康

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 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 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样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水平。健美操运动将有氧运动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健身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可以提高心脏总体积指数, 增加吸氧量, 并且有意识的锻炼心肺功能, 增加心肌的收缩功能, 肺活量的加大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 健美操运动还可以增加个体的柔韧性和灵敏度, 是提升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运动项目。

2.2、健美操承载着和谐美

健美操是调动身体各关节、各部位的一项运动, 通过健美操的练习, 可以将头颈躯干以及四肢都得到充分的锻炼。这项运动给人们带来了线条的匀称, 和谐全面的发展, 增加人体协调性, 通过动作展示美的韵律, 以行为为基础, 展示人内心积极向上的活力形象, 加深对美的认知, 不断追求对美的向往和体验, 培养人的健美体态, 良好的风度, 恰当的行为, 提升个体的艺术素养。

2.3、健美操是大众娱乐的重要手段

健美操融合了体育、音乐等多元素, 在优美的音乐和动作中完成身体的协调和锻炼的目的, 从一定意义而言, 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们通过健美操的练习, 放下不快, 享受音乐和运动所带来的快感和乐趣, 获得身心的释放, 确保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 健美操还可以扩大人际交往, 以俱乐部或者健身房为依托的健美操训练可以聚集、结识社会各阶层的人士, 实现了其所蕴含的社会交往功能, 提升了人们精神的需求。

2.4、健美操的保健价值

有氧运动是健美操的显著特点, 它运动强度不大, 运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调节, 容易控制, 促进人体血液循环, 有助于肢体肌肉的韧性和灵活性的保持, 只要控制好度, 就可以充分发挥健美操的保健作用。

3、结论

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 是积极有效的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 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要不断开拓人们身心健康, 并超向积极的、文明的方向发展, 健美操所体现的文化及社会价值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将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内对健美操的关注, 并不断推进其发展。

摘要:健美操融合了社会性, 体现健美操的文化价值, 演绎了其所包含的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健美操的产生和体现以及对健美操社会价值的阐述, 丰富现代健美操的运动理论, 从而推动健美操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健美操,文化,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瑞平.健美操文化及其社会价值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5) .

健美操教学中美学渗透研究 篇8

1 健美操教学中的美学渗透要素

1.1 身体美

大学体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任务,健美操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身体和生命的热爱,促进大学生对身体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领悟。“身体美是一种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出的健康之美,是生命的灌注之美。”1健美操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种种措施渗透身体美的美学要素,首先在日常的健美操教学中要通过制定适度的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设计适合学生的健美操动作,合理把握训练的节奏和强度,让学生不仅在健美操的练习中消耗掉身体多余的脂肪,更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体态,使学生拥有优美的体形、健康的体格,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健美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美美学要素的渗透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美的审美观,合理控制日常饮食,杜绝暴饮暴食,还要改变学生“以瘦为美”的观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特征塑造体形,在学生心中树立以健康为核心的观念,实现健美操教学与美学渗透的和谐。

1.2 运动美

运动美在健美操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动作美、编排美、表现美。首先是动作美,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健美操老师要通过自身示范或者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动作美,对学生进行健美操动作美的渗透,健美操老师在健美操教学中要通过向学生展示姿态美、力量美、柔韧美和速度美让学生领略健美操的动作美,我们还可以从健美操动作的挺拔感受到健美操的姿态美,从舒展柔和的健美操动作中领略力量和柔韧美,从健美操动作的跳跃、移动中感受表现美。其次是健美操的编排美,高校健美操老师要通过健美操动作的造型、连接以及线路变化让学生领略编排美,健美操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连接的出其不意的健美操动作,使学生感受健美操的编排美,并对学生进行编排美的渗透。最后是表现美,表现美是练习者把编排的成套动作的美学价值艺术地表现出来。2表现美通过健美操练习者的面部、身体姿态、气质等表现出来,健美操老师在向学生展示健美操动作时脸上所表现出的自信就是表现美的体现,健美操运动中所蕴含的表现美还可以从练习者动作的舒展以及整套动作的连贯性等方面表现出来,健美操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自身标准的示范向学生传达表现美。

1.3 人文美

大学健美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美学渗透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健美操所表现出的外在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渗透健美操所表现出的内在美,就是健美操教学中所传达的愉悦、自由、真、善、美等,使学生通过健美操的练习, 养成坚强的品格, 拥有不怕困难的勇气,敢于拼搏、勇于挑战,使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健美操教学并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达健美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健美操运动使学生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使学生通过健美操的练习,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优美的体形,更使大学生拥有美好的心灵,让学生在健美操的练习中拥有有深刻的审美感受和人生体验,并且使这种审美感受和人生体验成为大学生宝贵的财富。

1.4 创造和欣赏美

高校健美操老师要想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和欣赏美,首先要使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健美操学习中抛弃功利心理,认真体会健美操所传达出来的各种美,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进行健美操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展现健美操的动作美。同时,大学健美操老师在健美操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通过自身动作示范或者借助多媒体播放特写、全景、常速、慢速等健美操动作,并加以详细地解说,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美。创造性是健美操的生命和灵魂,健美操老师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如在日常教学中, 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健美操动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对健美操动作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鼓励学生多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健美操教学美学渗透的方法路径

2 . 1 在教学中渗透教师审美和修养美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仅在健美操教学中承担着传递学生知识的任务,更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责任。所以,老师自身的审美和修养决定着美学在体育渗透的效果。老师在日常的健美操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贯彻自己的审美修养。首先老师可以通过自身形象的构建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态度等,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老师在健美操教学中要通过动作美的展示向学生渗透美,通过舒展、活泼的健美操动作,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最后,健美操老师还要通过宽容的对待学生对他们进行审美渗透,由于学生自身的条件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天赋也不一样,所以,健美操老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允许学生出现小小的差错,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 2 在教学中渗透内容美

健美操老师在健美操教学中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现代健美操的教学理念引入大学健美操课堂,不断发现教材内容的美,并在教学内容美中渗透自己的审美能力,最终把这种审美能力传递给自己的学生。首先在健美操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看到内容美,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对整套健美操动作的讲解,包括整套动作的创作理念,接着进行动作、节奏、音乐、旋律的阐释,使学生把整套动作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整体中感受内容美。其次,老师在教学中还要审美化组织教学内容进行内容美的渗透,如老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审美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展现简洁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体现和谐美、旋律美等,老师不仅要发现这些美,还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把这些美传达给自己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健美操的内容美。

3 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美的渗透

健美操美学渗透教育的关键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美学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的效果。通过美化教学方法手段是一种在高校教育中渗透美学的措施。高校健美操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渗透,首先健美操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借助艺术形式美进行渗透,老师可以借助多种艺术形式来进行美学渗透,如音乐、舞蹈、表演等,借助音乐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旋律感和节奏,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还可以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放松, 借助舞蹈艺术形式, 让学生在优美舒展的舞蹈动作的练习中, 塑造自身优美的体形, 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姿态和独特的气质,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借助表演艺术形式,无论是老师的个人表演,还是学生的集体表演,以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表演,让学生领域其中的美,感受其中的美,进行美学渗透。其次健美操老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语言和讲解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美的渗透,在健美操讲解中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而不使用健美操专业术语,老师讲解中的语调和节奏是美的最直观的表现,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健美操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示范和非语言表达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美的渗透,如老师在健美操教学中,健美操动作的示范要准确、到位、娴熟、干净、利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示范类型,老师还要通过自身非语言动作的运用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如在学生犯错时给以宽容的鼓励,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以眼神的肯定,经常鼓励学生,老师的这种非语言动作,不仅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加对健美操的热爱,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课堂上学习。

4 结语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进行美学的渗透,要想在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渗透,需要充分发挥健美操老师的作用,如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内容美的教材,自身拥有审美和修养美,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美的渗透等,以此来完成健美操教学中美学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陈曦.浅析影响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因素[J].青春岁月,2010(22):115.

[2]李凡凡.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改进思路探讨[J].大众科技,2010(1):155-156.

[3]刘抗英,文渭河,任争峰.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影响因素与培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93-96.

[4]杨庆辞,曾华.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9(5):105-108.

[5]黄河.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8).

[6]寇磊.影响江苏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09(21):117,169.

[7]蔡兆芝.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之探析[J].科技信息,2009(20):572,575.

[8]袁丹.健美操表现力因素影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2):119-122.

[9]邓艳香,杨元英,钟江宁.浅析高校大众健美操教学中大学生表现力的培养[J].体育科技,2009(1):91-94.

健美操教学优化改革实验研究 篇9

现代健美操运动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我国,由于它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并且可操作性很强,很快的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得到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青睐。 瑜伽综合了力量、柔韧、平衡、放松和意识,就其自身特点,流行于世界各地,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 同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尤其是高校女大学生。 本文以新疆医科大学07级两个瑜伽选修班级和4个健美操选项班的1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分组实验,为高校健美操课程的优化改革得到更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同时对瑜伽运动进入高校课程内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07级两个瑜伽选修班级和4个健美操选项班的180名学生(能进行正常活动、发育健全、身体健康并无明显生理缺陷者),年龄段为18-22岁。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收集了国家教育部、体育部总局颁布的相关文件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各类文件,同时还查阅了大量有关健身操教学研究、瑜伽教学研究、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资料共计50余篇,为本文的研究作了全面而科学的参考。

(2)数理统计法。

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对实验所得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验组实验前后组间和组内比较用一维方差分析检验, 显著性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水平为P<0.01。

(3)对比分析法。

对不同组别的实验对象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合个人理性思维,从而揭示实验所显示的结果。

(4)实验法。

1本研究采用组间对比的实验研究,时间为期3个月,每周两次,每次60min。

2将180名受试者按授课内容分为A,B,C三个组,A组进行单纯有氧健身操训练,B组进行单纯瑜伽训练,C组进行瑜伽和有氧健身操结合训练,同组中练习内容和时间相同,实验中教师监督和指导试验对象进行练习,实验前、后即刻测量所有实验对象的各项生理数据。

3严格控制实验组各成员的实验活动,并在实验前后采用相同方式测试受试者的柔韧,灵敏素质,平衡能力,心肺功能及形态指标,以了解三种运动形式对女大学生健身效果的影响。

2、结果

注:* 表示和健美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表示和瑜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从以上结果分析,通过12周的训练,结合组对女大学生柔韧灵敏素质,平衡能力及心肺功能都有显著提高。 有氧健身操是一种持续性的中、低强度的有氧练习,实验中的有氧操练习为每周两次每次60分钟,练习的最大心率为120—130次/min,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推荐发展和保持成人心肺和肌肉素质的运动量和方式,该训练可以有效的、安全的提高受试者的心肺功能,这与本实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经过12周的有氧健身操练习后受试者的心储备能力加强,肺活量增大。 有氧健身操和瑜伽结合组的受试者结合了健身操的运动负荷与瑜伽练习的呼吸调节和神经调节双层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应该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 而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单纯瑜伽练习,运动的负荷量较低,对心肺功能的刺激较小,因此肺活量降低也是正常的。

3、结论

健美操研究 篇10

关键词:舞蹈,健美操,有机结合,应用

1、前言

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健美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已较为普遍, 并以其特有的动感、青春、明快吸引着学生。舞蹈是融合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来表现人们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动态造型艺术。健美操与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均是积极明显的。探讨健美操与舞蹈的有机结合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对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现实意义, 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

2、舞蹈与健美操之间联系和区别

健美操从产生到形成发展阶段, 是在舞蹈艺术中吸取富于表现力的动作来充实其内容的。健美操成为独立的体育项目之后就和舞蹈分道了, 尽管健美操的动作和表现与舞蹈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但它毕竟不是舞蹈本身,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它们之间既有一致的, 又有各自的特点。

2.1、舞蹈与健美操的联系

2.1.1、二者的任务

健美操和舞蹈是有共性的, 而这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增进健康, 增强体质, 陶冶美的情操, 使练习者身心愉悦。

2.1.2、二者的特点

它们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以身体为主要表现工具, 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人体造型艺术, 二者都有形体美的共性。

2.2、二者之间的区别

2.2.1、健美操是体育项目, 舞蹈是艺术项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体育运动的一些项目也越来越艺术化, 健美操是舞蹈体操的结合, 但它的基点是体育, 它的美是健美, 是外在性的。而舞蹈的基点在于表现具体主题, 塑造具体人物, 在于意境, 这是两者的区别。

2.2.2、二者的锻炼目的有差异

舞蹈是撷取现实生活中“有意思”的东西, 进行大胆的艺术夸张, 使观众从舞台气息中找到新感觉, 从而达成艺术与观众的沟通。健美操是以运动和健身为目的, 通过身体练习实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标。

3、舞蹈与健美操的有机结合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 很多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程, 针对大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容易产生负担的现状, 如果将舞蹈内容科学有效的应用在健美操教学中, 更容易适应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对丰富高校课程资源和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3.1、在健美操课程的基本部分增加一些简单的舞蹈组合有利于丰富健美操课程的内容

舞蹈与健美操都是良好的身体活动方式, 近年来舞蹈和健美操在高校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在教学中将健美操与舞蹈结合起来应用到课堂, 更容易使学生提高对课程的兴趣, 例如将融合舞蹈与健美操于一体的“健身街舞”、“拉丁健身操”等应用到课堂, 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也能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2、舞蹈与健美操相结合的方式来结束健美操课程是很好的选择

健美操的运动量较大, 消耗体力, 肌肉容易疲劳。学生锻炼后产生不同程度身体疲劳时, 运用健美操与舞蹈相结合的项目如“秧歌操”等来放松, 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放松的兴趣, 也能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有意识的放松身体, 缓解其紧张学习中产生的压力和疲劳。

4、舞蹈与健美操的有机结合在健美操教学中的意义

在健美操教学中合理地将二者有机结合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以及终身体育意识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使学生受益终身。健美操课程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对健美操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和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1、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有利于学校健美操的更加有效地发展与推广

舞蹈与健美操的有机结合能使学生接触并学习到更多的运动元素, 增加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程的兴趣, 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思路。课程内容的丰富, 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强, 如果使参与此课程的学生增强此参与项运动的欲望, 必然会带动一个群体的参与, 健美操运动也会在学校更好的推广和普及。

4.2、二者的结合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意识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现代社会升学就业里压力越来越大, 学生不免在学习生活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运动是一种调节人身体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随着健美操运动在高校的普及, 广大师生也更容易接触此项运动。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舞蹈的元素, 将二者结合起来, 使学生获得运动健身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激发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兴趣, 终身体育的意识也会不断的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通过对健美操和舞蹈的共性和个性比较及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单一的健身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点, 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和不足。

5.1.2、在健美操教学中合理地将二者有机结合将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终身体育意识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使学生受益一生。

5.2、建议

5.2.1、高校应做好此方面的推广工作。高校应积极开展健美操运动, 对健美操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 把原来单一的健美操课程融入舞蹈的元素, 丰富课程内容。

5.2.2、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技能培训, 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改革实验。大学生应增强自主锻炼意识, 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刘伟俊.健美操与舞蹈的多元化价值比较[J].体育世界, 2010, 03.

[2]徐波.舞蹈和健美操的关系及其合理运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0.

健美操研究 篇11

随着科学的进步,健美操这一新兴的体育项目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对健美操的兴趣愈来愈浓厚,健美操在人们日常的休闲娱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国际竞技体育赛事中也极具影响力。因此,选择一项合适的体育运动,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是每一位女性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南宁市三所健身俱乐部中进行健美操锻炼的54名成名女性为受试者,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12人有一年的健身锻炼史,42人为新会员,无健身史。

(二)研究方法

1.  实验方法。

对54名受试者进行为期13周的健美操训练,每周至少3次课,每次课60分钟。锻炼内容包括:准备部分5分钟,韵律操40分钟(强度为24拍/10秒),垫上操或拉伸操15分钟。整个过程不间断地进行。

2012年7月与10月,分别对受试者(54名女性)进行身体形态指标(体重、胸围、臀围、大腿围、体脂百分比等)的测量。

2.  受试者体重变化情况。

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受试者体重、体脂指标变化情况

形态指标 实验前 实验后 T检验

体重(kg) 59.58±6.72 56.58±9.78** P<0.01

体脂F(%) 29.49±7.68 26.03±6.96** P<0.01

注:**表示P<0.01高度显著性差异。

由表1可知,实验前受试者的平均体重为59.58 kg,通过13周系统的健美操锻炼后,平均体重降为56.58 kg,经配对T检验,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实践证明,健美操运动能够有效地减轻体重。通过54名受试者实验后体重数据可知,她们的体重降低程度存在差异,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后体重降低情况

体重降低(kg) 人数(人) 百分比(%)

<1

1~2

2~4

4~5

>5

总计 4

7

31

9

3

54 7

13

57

17

6

100

由表2可知,有4人体重降低了1kg以下,占总人数的7%;有7人体重降低了1~2 kg,占总人数的13%;有31人体重降低了2~4 kg;占总人数的57%;有9人体重降低了4~5kg,占总人数的47%;有3人降低了5kg以上,占总人数的6%。由此可见,虽然这54名受试者都经历了13周系统的健美操锻炼过程,但是有的受试者体重明显下降,而有的受试者体重下降差不明显。原因分析如下。

(1)不同体质的人对中等强度的运动刺激反应不同。在这54名受试者中有42人是俱乐部的新成员,无健身史。她们的身体对中,等强度刺激比较敏感,在健身时脂肪燃烧得更剧烈一些,体重下降得更明显一些:而其余12名老成员在实验前有一年的健身史,身体体能较以前而言相对提高,并且已经逐渐适应了中等强度的练习,因此体重降低效果不太明显。

(2)注意饮食的科学性。通过个人访谈法分别对部分受试者进行访谈,发现有些受试者经过1个小时的有氧健身操锻炼,消耗了大量的身体能量,经常会感到饥饿感加强,导致饮食量比平时多。受试者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超过了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这就导致脂肪重新堆积。由此可见,既坚持健美操锻炼,又适当控制饮食,才能有效降低体重。

(3)受试者体脂百分比变化情况。

所谓体脂百分比,就是身体重量中脂肪所占的比例,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的脂肪含量,即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的健康水平、营养状况、体质水平。本实验中,体脂百分比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出的:①测量腰围;②计算腹部的皮褶厚度(腹部的皮褶厚度=0.91×腰围-52.62);③计算身体密度:身体密度(女)=1.0709-0.00105×腹部皮褶厚度;4计算脂百分比[体脂百分比=(4.570/身体密度-4.142)×100%]。

由表1可知,实验前的体脂百分比为29.49%,通过13周系统的健美操锻炼后的体脂百分比为26.03%,经配对T检验,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原因分析如下。

在健美操中常用最高心率公式为:220-年龄=最高心率。受试者进行的健美操锻炼是一项能够使练习者平均心率达到其最高心率的60%~80%,即110次/分心率~150次/分心率,运动强度中等的全身性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明显增强脂蛋白酶(LPL)的活性,促进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脂肪分解,增强和提高脂肪作为能量代谢的作用。

受试者进行的健美操锻炼是一项持续1个小时,保持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实践证明,人体在长时间有氧运动中脂肪参与代谢,其中脂肪酸是长时间有氧运动的基本燃料,脂肪酸经过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氧化磷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合成ATP供人体运动。因此,经常参加长时间有氧运动的女性可以使体内利用脂肪的能力增强,有效地消耗体内脂肪,使女性的体形更加健美。

表3  受试者胸围、腰围、臀围指标变化情况

形态指标 实验前 实验后 T检验

胸围(cm)

腰围(cm)

臀围(cm) 87.56±3.78

76.81±4.18

94.96±4.05 87.24±3.79

74.05±3.72

92.28±3.94* P>0.05

P<0.05

P<0.05

注:*表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4.  受试者胸围变化情况。

由表3可知,实验前受试者的平均胸围是87.56 cm,经过13周系统的健美操练习后平均胸围为87.24 cm,减少0.32 cm,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因分析如下。

从健美操动作设计角度分析:①在健美操锻炼中,针对胸部的专门性动作练习设计较少,运动负荷不足;②在进行如蹲撑俯卧撑和负重哑铃等胸部力量练习时,受试者意志力薄弱,不能够按照教练要求的动作规格来完成动作,以致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练习效果。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由于胸总运动负荷不足,肌纤维增粗不明显,没有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健美操中,教练员应该在编排动作中多加入一些如两臂上举、双手合十胸前平推、扩胸之类的动作(从技术上来说,用扩胸器械进行练习,例如卧推器或哑铃并不会让胸围有实质性的增大,但是这些器械可以锻炼支撑胸部组织的肌肉群,这些肌肉群变得发达,会让你的胸部显得更结实有弹性)。锻炼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尽力按照教练的要求的动作规格来要求自己,从而达到美胸的目的。

5.  受试者腰围、臀围变化情况。

腰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和营养状态,是间接反映人体脂肪状态的简易指标。臀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臂部的皮下脂肪厚度。腰围和臀围的大小,可以反映出成年人的体形特点。而且保持腰围和臀围的适当比例,对成年人的体质和健康及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由表3可知,实验前受试者平均腰围是76.81 cm,通过13周系统的健美操锻炼后平均腰围是74.05 cm,腰围平均减少了2.76 cm。经配对T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前受试者平均臀围94.96 cm,实验后平均臀围为92.28 cm,减少了2.68 cm。经配对T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0.05)。原因分析如下。

从健美操动作设计角度分析:在健美操锻炼中,针对腰部和髋部设计的动作较多,特别是髋部分方位活动较多,练习密度大、持续时间长、重要次数多,运动负荷适宜,使练习者的腰腹肌和臀大肌得以锻炼。

健美操是一项有音乐伴奏的有氧运动,动作充满青春活力,音乐鲜明强劲,风格热烈奔放,练习者在这种强节奏、快频率的欢乐气氛中进行练习,往往使其心情愉快,忘切疲劳,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了脂肪,逆造了体形。

众所周知,成年女性的脂肪最易堆积在腰腹部和臀部。本实验通过各种形式的腰部和髋部摆动的有氧健身操练习,可以有效地消除脂肪,降低腰腹部和臀部的皮褶厚度。实验证明,健美操锻炼可以降低腰围和臀围,发展腰腹肌力,塑造健美的体形和良好的体态。

6.  受试者上臂围变化情况。

由表4可知,实验前受试者平均上臂围是30.74 cm,经过13周系统的健美操锻炼后平均上臂围是30.36 cm,前后变化了0.38 cm,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臂围变化不大的原因分析如下:虽然随着体重的下降,上臂皮褶厚度减小,但是针对上臂的专项练习使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变大。所以尽管受试者的上臂围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受试者上臂的肌肉线条较实验前更加清晰。实验证明,健美操运动可以减少体重比例,使练习者的上臂肌肉线条更加健美。

表4  受试者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指标变化情况

形态指标 实验前 实验后 T检验

小臂围(cm)

大腿围(cm)

小腿围(cm) 30.74±1.72

55.76±3.64 36.69±2.35 30.36±1.48

53.28±3.36*

35.01±2.31*   P>0.05

P<0.05

P<0.05

注:*表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1)受试者大腿围、小腿围变化情况。

由表4可知,实验前平均大腿围是55.76 cm ,经过13周系统的健美操锻炼后平均大腿围是53.28 cm,前后变化了2.48 cm,经配对T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前平均小腿围是36.69 cm,经过13周系统的健美操锻炼后平均小腿围是35.01 cm,前后变化了1.68 cm,经配对T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0.05)。原因分析如下:在健美操练习中,各种各样的吸踢腿练习、跑跳练习多为高冲击的练习。这些练习运动负荷大、练习时间长、重复次数多,都能很好地锻炼大腿和小腿肌肉,促进大腿和小腿皮下脂肪的烧烧,使大腿和小腿围度减少。

大腿围和小腿围在实验前后变化均明显,但是大腿围的变化(2.48 cm)远远大于小腿围的变化(1.68 cm)。分析其原因是:①在进行腰腹及弱跳类练习时,大腿运动负荷高于小腿运动负荷②从生理学角度来分析,大腿的皮褶厚度比小腿厚,脂肪易于减除。实验证明,健美操运动可以消耗练习者体内大量的能量和脂肪,对塑造健美腿形有积极作用。

三、结论

健美操研究 篇12

1、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条件以“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的核心类期刊,因为主题词是最能说明文献重点问题且代表文献内容特征的关键作用的词,检索结果基本上包含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健美操相关文献,我国健美操相关核心期刊共886篇,将文献的题录信息、题目、作者、出处、关键词、摘要等按照txt格式进行打包下载以备数据处理和分析之用。

2、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在中国知网检索出来的自1992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的886篇核心期刊的论文为数据,运用由Drexel大学美籍华人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 Space3.8R1文献计量学可视化软件,采用引文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共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分析法。绘制出反应健美操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及前沿新趋势的科学知识图谱。从而展现出我国健美操研究相关文献的外部特征,包括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发文机构、发表期刊、所属地区等内容;以及文献的内容特征,包括主题词、关键词等。使人们得以理解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在科学知识版图上的位置,进而为以后的研究者选择新领域或选择今后的学术近路提供方便。

3、数据分析及结果

3.1、一般情况分析

(1)我国健美操研究相关文献作者分析。

通过文献作者分析,可以自然地产生本领域的学术核心,发现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获得学科的重要信息。通过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分析,能发现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

利用Cite Space3.8Rl软件,参数设置:Time Slicing为1992-2015,Years Per Slice为3年,Node Types为Author,Top N per slice为50,绘制出健美操的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发现张晓莹、周建社等人为我国健美操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健美操的文献作者共现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作者共现聚类分析,得到健美操的文献作者聚类图谱。有关健美操的文献作者共被聚为大小不等的193个聚类,这些聚类反映了我国健美操研究作者间合作极少,仅有几组研究者是稳定不变的合作关系,都在同一机构或是同学。

(2)我国健美操研究相关文献的来源机构分析。

利用Cite Spa Ce3.8Rl软件绘制健美操的文献来源机构共现图谱,参数设置:Time Slicing为1992—2015,Years Per Slice为3年,Node Types为Institution,Top N per slice为50。在机构共现分析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健美操的文献来源机构共现聚类图谱。论文机构聚类图中,文献来源机构被聚为213类,与作者的聚类分析相同,这些机构基本上没有什么交叉点,说明同质性很差,规模都极小,所以可以看出就该领域机构合作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有也相对松散;相同省份的单位合作较明显,跨地区的合作相对较少;缺乏共同的研究主题。同时,通过健美操的文献来源机构聚类的时序图,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各机构在不同年代的活跃程度。北京体育大学贯穿始终,最为活跃。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在2004年以前的研究中有所贡献,近年来比较匮乏。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近年的研究有了新势头。

(3)我国健美操研究相关文献研究方向的分布。

通过研究方向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对进一步拓宽其研究方法,深化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或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所获取的文献分布在38个学科领域,其中除体育类文献发文量排在前列的学科包括医学类和教育类两大类。

3.2、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知识结构及演进的关键节点、热点、前沿分析

要对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仅关注学术文献研究的外部特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关键词在一篇文章中所占的篇幅也许不多,往往仅有3-5个,但关键词表示作者对于文章核心的概括和精炼,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因此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分析,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1)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分析。

利用Cite Space3.8Rl处理来自CNKI数据库的健美操研究领域的886篇文献,得到该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其参数设置,Time Slicing为1992-2015,Years Per Slice为3年,Node Types为Keywords,Top N per slice为50。

我国关于健美操的关键词共有39个。毫无疑问,围绕“健美操”主题词进行的各相关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主要集中在竞技健美操、健美操教学与发展、对策、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等方面。此外,在研究初期以健美操教材选择、终生体育、体育院校健美操的开展居多,之后就是心理健康、美学、健身、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教学与训练等。近期的研究方向逐渐扩展到健美操的市场化发展前景、高等学校健美操发展等,其主要人群对象为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同时,健美操相关产业、社区体育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2)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知识结构及演进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健美操的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图1)。以关键词聚类分析来了解健美操领域的基本知识结构。

健美操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共形成28个聚类,标识了该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及其动态演进的过程。每一个颜色块表示一个聚类,范围内的节点都是属于这个聚类的。由图可知,我国健美操研究聚类有众多交叉,主要聚类为竞技健美操和高校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且与女大学生的形体等知识相互融合。由最初以健美操运动研究为主线,发展到现在对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竞赛规则的研究。还应注意,要明确健美操领域的基本知识结构,还必须在此图谱的基础上大量的阅读相关文献,仅仅依靠图谱提示的要点是远远不够的。

(3)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前沿、新趋势。

在前述健美操关键词聚类分析中,由此可以推断健美操教学与形体塑造、健美操发展趋势、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人格特征等成为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的新兴趋势。健美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的教学,在教学与训练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健美操队运动员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难题。将各种先进的训练方法应用于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有助于健美操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

4、结论

(1)我国健美操研究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2-2000年是健美操研究的曲折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该领域的研究体系逐步建立。2001-2008年是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各个机构的成立,规则的推出,竞技健美操在此阶段发展壮大起来。2009年至今是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下滑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健美操运动在多样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顾分支,没有注意到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

(2)我国健美操研究以基本理论研究为主流;以教学、训练研究为科研根本,主要研究科学训练与其他学科的交织以及百花齐放的教学、训练方法;以创编研究为关键节点;以社会科学研究为新的进展,涉及到管理体制竞赛规则等方面。该领域知识结构的构建不够清晰,重难点不突出;

(3)研究表明,以张晓莹等学者为代表引领我国健美操领域的研究,并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重要文献载体。显然,北京体育大学是我国健美操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各体育专业院校紧随其后。各单位、作者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

(4)竞技健美操和高校健美操成为我国健美操研究的热点问题。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对竞赛规则及难度动作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为竞技类项目选拔后备人才的研究也从未停止。高校健美操早已成为我国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探索教学规律、教学手段和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教学,同样健美操的发展也需要先进的教学方法;

(5)基于体育在我国发展的新态势,健美操教学与形体塑造将会更加紧密,对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特征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该领域社会化、科学化、生活化研究成为我国健美操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何超.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大学,2012.

[2]王淑斌.中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知识图谱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3]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4]刘智丽.对我国健美操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5,02.

[5]郑月萍.我国健美操领域科研论文的现状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6]贾燕,崔运坤.近五年健美操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1.

上一篇:科学发展关下一篇:复方利多卡因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