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课程

2024-08-07

高校健美操课程(精选12篇)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1

1 健美操的内涵与功能

1.1 健美操的内涵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它可被分为两大类,一是健身性健美操;二是竞技性健美操。其中,高校体育课以健身性健美操为主要内容,其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一般健美操、器械健美操、健身球操、踏板操等。伴随时代发展,瑜伽健身术、街舞等健身操类型逐渐普及并深受广大学生热爱。竞技性健美操常见于各类比赛场合,与大学生较为相关的是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

健身操种类繁多、难度各异,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特性、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健身操。例如:柔韧性、平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瑜伽健身术、健身球操;节奏感强的学生可以选择踏板操;协调性好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街舞,增加肢体力量。

1.2 健美操的功能

健美操的功能大致分为健身健美功能、娱乐功能、社交功能等。

首先,健身操以体操和舞蹈动作为基础,锻炼身体各部位,如颈部、手部、腰部、腿部、臀部等,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因健美操具有针对性,有利于燃烧热量、减少脂肪堆积、塑造女性曲线,因此得到许多女大学生的青睐,成为高校健美操课程热门的原因之一。

其次,健美操以音乐为背景,与音乐密不可分。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适合的音乐能调动学习气氛,增强运动效果。一般而言,不同类型的健美操会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如街舞以节奏感强烈的嘻哈音乐为主;瑜伽健身术以节奏轻缓的音乐为主。当体操、舞蹈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时,学生既能锻炼身体又可陶冶情操,健身操的娱乐功能自然显现。

最后,健美操讲究配合,尤其在竞技性健美操中,对队形、同步动作、自由动作等要求较高。学生通过学习健美操,促进彼此沟通, 增进情谊,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

2 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在体育选修课中开设健美操课,并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与配合。但由于我国健美操运动起步较晚,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选课学生与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二是健美操理论与实践教学失衡问题;三是健美操创新缺失问题。

2.1 男女比例失衡

大学健美操课多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课。鉴于其突出的健身健美功能,健美操课成为“炙手可热”的选修课之一,更是女大学生疯狂抢课的对象之一。而男大学生主要选择篮球、羽毛球、足球、跆拳道等课程,仅有为数不多的男生主动选择健美操。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他们对健美操存在认识错误,认为其适用对象仅为女生,主要功能是帮助女生塑身减肥;二是他们认为健美操枯燥无味,形式单一,与传统球类运动相比缺少对抗性、竞争性;三是出于怕羞心理,不敢在异性面前展示自我。

当然,体育教师队伍中同样存在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健美操, 尤其是瑜伽健身术对教师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而男教师在此方面不具优势。为了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全面性,高校多由女教师上健美操课。相反,大部分力量型体育课如散打、跆拳道等主要由男性体育教师承担。

高校学生与教师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不利于健美操的推广与普及,会误导公众对健美操的认识和理解,阻碍健美操健身、娱乐等理念的传播。因此,需要引起重视,高校应积极寻求健美操改革之路。

2.2 授课理论与实践失衡

目前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将上课重点放在传授专业技能上而忽视理论知识,导致大多数学习健美操的学生毕业后仅仅学会了几套操而已,对一些社会需求的健身课程知识知之甚少。而且,理论教学不足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一方面学生不了解健身知识,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如肌肉劳损、韧带拉伤;另一方面不了解健美操改编、创编的方法和流程,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可见,健美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等重要,应兼顾两者的作用。

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单一,一般以书本讲义、PPT等静态资料为主,既降低学生上课积极性,又影响教师上课效果。久而久之,理论课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甚至被实践课占据。

2.3 创新缺失

高校健美操课有较为固定的动作组合、背景音乐,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因此不同程度磨灭了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新能力。健美操课以模仿练习为主,即老师在台上配合音乐做动作,学生在台下模仿练习。老师教授的技能也已健美操基本动作为主,并多以动作的完整性、团队的统一性为评分标准。加之大学体育课时受限,除了反复练习加强基础动作,很难有充裕时间展开自主创新。种种原因相互影响,导致健美操动作缺乏创新。

3 健美操课的改革

3.1 加强健美操知识宣传, 转变观点

学生对健美操的偏见是造成高校健美操课男女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为了扩大学习范围,高校有必要加强健美操知识宣传,转变观点。

健美操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健美操达到的锻炼效果不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同。虽然其具有健美功能,利于学生减肥、塑形美体,但这不应该成为男女生选课的主要依据。以街舞为例,它可以锻炼学生四肢力量、腹部和背部肌肉,适合男生学习。

宣传的手段包括:第一,在公选课开始前,可利用多媒体,如宣传短片、视屏等形式着重向男生传播健美操知识;第二,鼓励学生成立和发展健美操社团,用协会的集体力量招新纳贤,吸引更多男学生加入协会;第三,为学生提供练习场地和音响设备,用“实战”方式引起关注。部分高校的健美操上课地点较为简陋,设置在操场或教学楼地下隔层等地点,录音机、音响等设备配置不齐全,影响老师上课进度。因此,高校应组织规划健美操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带镜子的室内健身房。

3.2 改革授课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健美操理论知识大致包括:健美操概述、发展概况、健美操的简单创编方法及健身锻炼常识,实践课教授健美操的专业技能,以基本动作为主。常见的授课方式分两种类型:一是先上理论课后上实践课;二是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

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的授课方式是未来高校健美操改革的方向之一。大量教学实践反映,理论课教完后学生难以消化抽象的专业知识,在技能课上往往不能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姿势错误、方法不当造成的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而采取穿插教学,边学理论边实践,能帮助学生尽快吸收、消化知识,用扎实的基础理论指导技能练习。学生掌握健美操专业理论知识后,有理论基础作支撑,大大强化实践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在上理论课时,应主动利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动画等,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

3.3 重视创新, 鼓励学生改编、创编

创新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它能树立大学生民族创新意识,提升人才综合素质,是现代优秀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传统健美操课注重队形、动作统一,音乐形式缺乏创意,不能展现当代大学生朝气磅礴的精神面貌。大学生创新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不应将这些能力扼杀在摇篮里,而是引导学生,适当给予创作空间,促进灵感,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因此改革的重点在于创新,在教会学生改编、创编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突破陈规。

在课程考核体系中,也可纳入创新评价标准。具体而言,教师在期末课程考核中,除了按照常规动作评分之外,对学生自由动作也应适当给予创新鼓励分。由于创新评价标准主观性较强,为避免不公,应组成评议小组,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考核中,采用去除最高分、最低分再算平均数的方法得出创新分数。通过加分形式激励学生改编、创编,真正实现创新改革。

4 结语

高校健美操课发挥了健身健美、娱乐社交等作用,学生通过该课不仅吸收了专业健美操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基础技能,在学习的同时放松身心,提高身体素质。但在今后改革道路上,高校健美操课仍应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2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健美操课程 自信心

前 言

健美操运动是健与美的完美结合。通过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促进自信心发展。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平时生活上养尊处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差,心理表现不稳定,自信心水平较低,造成学习动力与兴趣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业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探讨研究发现大学生自信心水平的提高对他们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自信心水平不仅对学生表现力提升、良好意志品质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健美操练习的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3

一、健美操对女大学生生理机能的影响

健美操符合女生的生理需求,有助于发展她们的身体素质。一般来说,女生在17~20岁年龄阶段,身体的可塑性较大,她们的体型、骨能、肌肉和内脏机能都在显著的变化,除柔韧素质外,其他素质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差。而健美操可以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多次重复运动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量,按照人体解剖部位,有目的促使身体匀称、协调、健美发展。通过健美操的锻炼可使肌纤维增粗,肌肉力量增大,脂肪减少,肌肉变得发达结实而有力,以及血液循环和新陈代新得到改善,对有机体的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都有明显提高,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健美操锻炼,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以及呼吸系统机能得到了提高。通过对健美操锻炼学生的800米成绩和肺活量进行统计比较后的结果表明,进行健美操锻炼后800米成绩和肺活量都有显著的提高。

二、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机能的影响

健美操符合女生心理特点。年龄在17~20岁左右的女生处在青春发育旺盛时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接受新生事物快。加之女生天生爱美,渴望自已有健美的体型和良好的气质,而健美操的艺术性正体现在一个“美”字上,其表演与练习都是一种在融音乐、体操、舞蹈为一体的锻炼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进行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的娱乐过程,它能为她们实现美的追求创造条件,提供一种理想的途径。正如学生所说:“健美操不但培养了我们的节奏感、韵律感、美感,而且培养了健美的体态,活跃了生活气氛,唤起了我们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给人以青春的活力。”她们觉得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伴奏中富有朝气的动作韵律,是一种艺术性的享受,焕发出音乐旋律内在美的表演激情,达到节奏与动作在艺术上的和谐统一,给人一种美好的联想,体现出体育锻炼与艺术结合所产生的魅力。心理训练是在心理方面有目的地进行定向训练和对个体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的稳定和成熟,增强自信心,并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在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主要有抓表现意识的形成,强调表现力的培养,强调自信心的培养,形体语言的应用等方法。

三、健美操锻炼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从没有表现意识到表现意识的初步形成、以至完美表现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学生们都亲身体验过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如:学生从怕羞、不敢表现、低头、含胸→想表现、抬头平视、挺胸→强烈表现、配上形体语言。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圆圈分组练习法,即学生围成一个圆圈,依次到圈中进行带操的练习方法。这种练习方法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亲身体验。学生从不敢带操到依次带操,直至争先带操。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伴着强劲的乐曲,踩跺、跃动,将情绪冲动同节奏结合在一起,而这种节奏又具有鼓舞人心的感染力量。特别是在集体环境里,人们会把郁积多时的低沉烦闷情绪统统涤除干净,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95%的健美操学员都对此给予肯定。不少学员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不敢在人前说话,惧怕表演,现在可以在人群中自然表现。”随着表现意识的提高,也随着运动使人的形体按健美的标准得以塑造,学生的自信心也随之提高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健美操的锻炼,有自信心的人数增加了,相对不自信的人数减少了。而且,从平时上课学生的眼神、体态、语言以及考试时的表现可以明显看出,学生自信心正在逐步增强。

3.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大众性的健美操,不存在竞技和压力,它使人感到的是一种尽情宣泄、自由伸展的振奋和愉悦,让人的整个身心不由自主地融入欢快有力的节奏,忘却一切烦恼和忧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热情和活力,从而使疲惫的心境得到彻底放松。有位学生说:“当那欢快的音乐响起,我立刻会感到体内有一股活力迅速地升腾、扩张,情绪随之激昂。随着运动展开,所有烦闷和忧悉都随着一身热汗从毛孔中排泄得干干净净了。于是一个完整、真实、平衡的自我又回到了身边,我又可以满怀信心去迎接明天的生活了。”

综上所述,参与适宜的有氧健身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健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她们的心理和生理得到一个较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且能增强她们的心理感觉和运动愉快感,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生理机能方面,通过健美操练习,能促进内脏各器官功能的正常发育,达到较好的健身效果。能促进肌肉发达,使其富有弹性,达到健美的目的。在心理素质方面,健美操美观、大方、朝气蓬勃,动作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富有朝气,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锻炼,能使精神面貌和气质修养有所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于长菊.健美操[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2]陈骏良.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李宜南.游泳、健美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3).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4

1 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现状

自从20世纪80年代健美操进入大学校园以来, 健美操已经被许多高校列入教学大纲, 使健美操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 高校健美操课程既取得了一些成就,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1.1 高校健美操课程普遍开设, 各高校发展不平衡

从现有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来看, 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健美操课程。这说明, 健美操虽然是一项比较年轻的运动, 但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很多学校还有自己的健美操长训代表队, 每年参加地方上或国家、国际的竞技健美操比赛, 不少专家学者也对健美操运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概括。不过也要看到的是, 健美操课程的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学校得益于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师资环境, 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的体育课程项目, 发展得十分迅速, 整体教学水平较高;而有的学校却因为场地、设备、资金等问题, 并没有很好的开展健美操课程, 甚至根本没有相关课程。

1.2 高校健美操课程普遍受学生欢迎, 学生需求不均衡

一项体育运动课程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情况是否顺利, 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喜爱程度、参与程度。从现有的调查结果看, 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排斥健美操课程, 很多学生也表示很喜欢这项体育运动, 这也是我国大力推进健美操运动的一个有效成果。

但是从健美操课程教学的结果看, 学生的需求并不是完全一致和均衡的,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男生和女生的需求不同。从健美操的特点来看, 健美操能塑造优美的体型, 有韵律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符合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因而得到了广大女生的欢迎, 女生对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要远远高于男性。从传统角度来看, 我国高校的健美操课程大部分是面向女生的, 教师也大部分是女性, 专门为男生开设健美操课程的还不多。从男生的角度来看, 他们更喜欢竞技性、运动量较大的运动, 对健美操课程的兴趣不大;另一方面, 学生对健美操课的内容需求也不均衡。现在高校健美操课的内容比较丰富, 包括竞技健美操、大众等级健美操、自编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瑜伽健美操、搏击健美操以及一些辅助性的教学内容等。从调查结果看, 很多学生都对比较新的、有时代性的和趣味性的健美操感兴趣, 比如瑜伽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等, 而对一些单调乏味的辅助性教学内容不太感兴趣。

1.3 健美操课程教学效果较好, 整体教学水平有待改善

现有的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的健美操教师接受过有关的培训, 能对健美操有一个比较正确和完整的认识, 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整理和编选, 也能顺利和较为完满的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 因而整体教学效果较好, 使健美操课程能顺利进行下去。

但是, 教学效果好并不意味着教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还有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从健美操教师的水平来看, 许多教师都是有专业的背景的, 但是还有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正规的和系统的学习, 有的只接受过简单的培训, 有的不精通理论, 有的只了解并掌握一些健美操理论知识和技术。健美操课程要得到很好的开展, 具有全面健美操技术和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健美操教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教材选择和使用情况来看, 有的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有的使用体育院系统编教材, 有的使用自编教材, 有的没有固定教材。这种教材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美操课程的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来看, 大多数高校也停留在对健美操的动作技能上的考察,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和理论运动方面的测试, 而考试形式也比较单一, 主要针对“动作好坏”进行绝对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不能全面地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发展策略

通过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的现状可以发现, 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正处在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 是一个既有成就, 也有不足的阶段。对此, 我们一方面要将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过程中的优点充分展现出来, 继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不足, 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并总结出我国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发展策略。

2.1 高度重视健美操教学, 加大投资力度

一项体育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情况如可, 与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健美操课程的发展和教学也是如此。一方面, 高校应该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体育管理机构, 对健美操以及其他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 使学生的体育运动更加科学;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课外的体育文化活动, 比如健美操比赛、健美操表演等, 激发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兴趣, 使健美操运动能在大学校园中真正的、广泛的开展起来, 使健美操真正的体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体现出来, 得到广大师生真正的认同和喜爱, 而不仅仅是课堂上几个小时的练习, 更不是为了学分、考试而学习。此外, 健美操运动在高校中健康发展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因而高校还应该重视对体育发展的物质和资金投入, 可以考虑每年投入专项资金, 来改善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场地、设备;也可以考虑运用社会上的一些资源, 实现社会与高校体育运动的合作;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筹集资金,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健身娱乐氛围。

2.2 拓展课程内容, 丰富教学方式

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内容是开展健美操教学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是否丰富、是否科学实用, 是吸引学生参加这项运动的重要因素。因为每个学生个体都是不同的, 所以他们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也不同, 在现有的基础上, 高校健美操的课程和教学应该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不同的需求。

首先, 高校在针对大多数学生开设健美操初级班的时, 也要针对少数天赋较好的学生开设一些提高班, 在满足大多数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 也满足一小部分想要提高和深入学习的学生。其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向着更加多样化、科学化、实用化和趣味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 教师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 把一些新颖的、锻炼价值高的体育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比如瑜伽、街舞等, 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以改变以往那种教师在前面教授、学生在后面学习的呆板教学模式, 而用一些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比如小组教学、游戏教学等。再次, 高校健美操课程不能是仅仅教会学生有关健美操的动作和技能学校和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健美操理论知识的学习, 以及一些保健学和心理学的内容, 使高校健美操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

2.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的核心力量, 是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是必须要进行的重要活动。首先, 要想通过教师的作用提高健美操课程的质量, 就要从变革教师的思想观念开始。一方面, 要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健美操运动的教育意义和健身价值;另一方面, 要让教师放弃那些老旧的思想观念, 健美操教师不仅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更是一位体育运动的引导者。其次,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还要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必须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和技术培训, 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 还要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是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发展。再次, 加强师资力量的同时, 还要注意促进结构优化。对于教师个人来说, 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动作技能熟练, 还要掌握与健美操运动相关的理论知识, 以及与教育活动相关的教育法规、心理学知识等;对于整个师资队伍来说, 既要有综合素质高的、起带头作用的教学骨干力量, 又要有年轻、有活力、创新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加入, 还可以引进高水平的人才, 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 结语

通过对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和发展策略的分析, 在新时期, 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高校健美操课程, 善于用新思维对健美操的教学进行改革, 使这一体育运动项目能够在大学校园中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开展起来, 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参考文献

[1]刘秀峰, 韩春英.新疆高校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7) .

[2]宫家秀.安徽省大学生健美操开展现状及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12) .

健美操课程论文 篇5

这学期非常有幸的选修了健美操这门课,一个学期的健美操到现在也已经接近尾声了,十几个周的学习让我从对健美操不甚了解到掌握基本动作,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健美操的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一个初学者来说,感觉还是挺难的,因为之前很少接触过,甚至说很少接触过舞蹈方面的东西,感觉自己在身体素质方面跟那些学过舞蹈的人还是有一定得差距的。刚开始学习健美操时,感觉有点陌生。做动作时有些放不开,也不是很协调,学习新动作时总是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因为知道有差距,所以才会不断地努力,每一节课,我都在很努力的学习老师所教的动作,于是,慢慢的,我发现自己真的逐渐喜欢上了这门课。一学期的学习,使我感到健美操是艺术与完美的结合,在动感中让人焕发青春的朝气,在强健中不乏柔韧与唯美。每堂健美操课上,前面漂亮优秀的老师,耳边响着优美的音乐,真的能把人带到一种“梦境”。老师带我们一步步认真的教每一个动作,我们本来麻木的身体逐渐活跃了起来。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自己对健美操的认识。

健美操练习是一种很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发育,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可以加强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使人体达到最佳机能状态。

除了上面所说的健身价值,健美操还有一定的健心价值。

首先,它可以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健美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人体感受器在多次受到刺激后,一个对音乐节奏感受力较差的人也会自然地调节功能,适应节奏,提高感受力。其次,它有益于丰富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想象,是在表象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反映未直接感受过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健美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可以在音乐得伴奏下随意运动,此时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根据音乐特点,情绪随意发挥,尽情环跳。一套健美操动作编排要求很高,它要求成套动作素材多样化,不得多次重复某个动作,音乐选配也与动作性质、节奏及人的性格情绪统一。再者,它还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因为健美操的动作灵活多变,小关节动作多,不对陈的动作多,节奏多,变化多,所以它是培养人的注意转换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除此之外,它还能锻炼人顽强的意志,能练就良好的身形,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学期的健美操学习,尽管我做的不是很出色,但它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也许我没有做的像专业人士那样标准,但过程中的乐趣与收获才是难得的无价之宝。健美操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我们对于健美操不应该以拿到学分为终极目标,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把健美操当做一种锻炼和休闲的方式,我将保持这种习惯,坚持锻炼,跳出健康,跳出美丽。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6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健美操设计的基本原则做了初步探讨,着重介绍了湘潭大学健美操课程设计方案主要特点及实施效果。旨在为推进新《纲要》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健美操;课程设计;体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08-03

College Aerobics Curriculum Design and Practice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Outline

GE Xing-xing1, WANG Hua-zhuo2, LEI Hui1

(1.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Hunan 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document data, expert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it is to discuss the base law of calisthenics designs in universities, and have emphasized the effect having introduc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scheme in Xiangtan university. Aiming at be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ushing forward the new outline of the course, 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 aerobics; curriculum design; sports quality

2005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成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并结合3年的健美操教学实践,对高校健美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做初步探讨,并着重介绍湖南湘潭大学健美操课程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及实施效果,旨在为推进新《纲要》下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健美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健美操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但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还必须进行相应的加工和改造,健美操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 关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原则 满足学生需要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课程设计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健美操课程设计也要从此出发把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健美操课程设计,首先要考虑遵循生理学、心理学和运动学的有关原理,根据学生的需要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和组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内容,达到情感与认知、情感与行动整合的目的,以满足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求。

1.2 突出健美操课程内容实效性原则 新《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至少两项运动项目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锻炼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感悟和理解体育,而且还要具有参与体育实践的能力,如体育锻炼、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欣赏及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能力等[1]。因此,健美操课程设计就不仅要有健美操运动技能内容,还应包括自我健康状况的测量评价、自我生物反馈信息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自学自练、自编自创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健美操课程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从“了解自身需求到选择锻炼方法,到参与体育锻炼,再到监督锻炼效果,最后体验快乐情感”的良性循环学习链,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锻炼能力发展的实效性。

1.3 把握健美操课程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 社会需求是课程变革的直接动力和依据[2]。体育课程既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品质。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反映。由于健美操运动具有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广泛的特点,因此,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交往需要,培养参与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健美操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健美操运动的独特功能特点,体现为社会发展需求服务。

2 健美操课程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

2.1 根据学生需求,明确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 新《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课程要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目标,并着重指出体育课程的两条主线,一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二是运动主线,包括运动参与目标和运动技能目标,它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必要载体。在健美操课程学习中,学生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改善身材和身体姿态、增强抵抗力等四个方面。因此,在确定健美操课程目标时,就要通过分析学生的这些具体需求,整合健康和运动两条主线与目标的对应关系,将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兴趣,掌握健美操运动基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培养学生运用健美操进行自我健身的能力,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创编健美操能力及组织健美操活动的能力[3]

2.2 突显目标导向,构建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目标统领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是课程编制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在构建健美操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特点,把那些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健美操运动的有关内容,筛选、整合、纳入到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图1),这个体系主要体现了将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套路与实用性、娱乐性强的身体健身法、姿态训练法相结合的特色,并以此特色为主线,增加了心理拓展练习和体育文化教育内容。

整合后的健美操课程依据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将健美操课程内容分为健身知识、健身技能、健身方法、健身保健、健身拓展、健身文化六大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梯度教学。

2.3 划分复合式教学单元,丰富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 合理划分教学单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复合单元是指将几种教材合理搭配在一起的教学单元[4]。本课程方案将健美操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复合单元,以初级班(水平一)为例:第一单元将有氧健身原理、运动量的控制方法与健美操基本技术教学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单元将音乐基本知识与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套路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健美操基本套路的同时,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第三单元将健身操编排基本方法与健美操技术串联动作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进行健美操学习锻炼的能力。第四单元将人体健康美等有关知识与健美操动作的表现力、身体部位练习的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追求人体美的意识。各单元教学中始终注意健身拓展练习和健身文化内涵的教学,合理地把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结合起来。

2.4 组织课外活动及竞赛,扩展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 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有自主性、多元性、灵活性及创新性等特点,将其纳入体育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纳入本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的课外活动及竞赛主要包括:定期进行课外辅导,培养学生体育骨干,组织学生健美操协会活动,定期举办健美操比赛及达标赛等。

2.5 实施综合评定,完善健美操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测量和评定,是对实施课程全过程的检验。学习评价是整个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5]。本健美操课程方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强调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互结合,包括了体能、知识与技能、运动参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内容,如要求学生自编健身操,对相关知识进行抽查问答等等。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内容除规定套路的考试项目外,还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体育课出勤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及表现情况等按比例纳入评定范围。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口头评价、公开展示、过程记录、笔试、口试等多种形式。评价的方式既有教师的评定、还包括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

3 健美操课程实践的积极效果

湘潭大学从2003年开始实施本健美操课程方案,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积极效果。从2003年至今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健美操协会颁发的《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推广奖》,有1 000多人次获得大众健美操等级证书,其中获得五级证书的有265人,获得六级证书的有80余人。培养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20余人。92%的学生已基本掌握自编健身操及设计运动处方的能力。通过对健美操班和对照班(仍按旧课程方案教学)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运动参与、体育行为、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3.1 有利于改善学生体育学习的价值观 由于本课程方案强调尊重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健美操班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价值观上明显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学习动机首先为自身需要(57.7%),健身娱乐(33.7%)处于第二,学习技术(14.8%)、应付考试(8.9%)分别处第三、四位。而对照班则是通过考试(46.2%),健身娱乐(31.5%),学习技术(24.3%)和自身需要(18.5%)。

3.2 有利于改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频率 问卷调查表明:在体育锻炼时间方面,健美操班与对照班在30~60 min和60~90 min之间,两班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大学校园作息时间和生活节奏有关。但在参加体育锻炼频率方面,两班学生存在明显区别,(表1),每周固定参加1~2次体育锻炼,健美操班高于对照班,但两组无明显差异;每周固定参加3~4次体育锻炼中,健美操班高于对照班,两组学生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反映健美操班学生锻炼频率好于对照班。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能否客观看待自己并知道自己优劣势、能很快适用环境进入角色等三个方面优于对照班(表2)。表明健美操班学生自我认识、适应环境能力以及通过体育锻炼认识自我的能力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班。

3.4 有利于改善学生与他人相处的态度 问卷调查表明,健美操班学生在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勇于道歉、参加体育运动能帮助你与他人交流等几个方面,优于对照班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表3),说明健美操班学生与他人相处状态好于对照班,也说明健美操班的教学人际氛围优于对照班。

4 结 论

新《纲要》的颁布扩大了各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裁量权,但各高校在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须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纲要》的精神实质,充分利用好提供给我们的平台,把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和本校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地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立足本地特色、本校特色,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式,是新《纲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66.

[2] 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90.

[3] 陶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78.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7

关键词:健美操课程,大学生,艺术素质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 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绝大部分的高校都开设了健美操课程。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锻炼并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塑造一个健康的体形, 更多的则是想要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重视的今天,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再单纯地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更加需要强调学生素养的提升, 而学生素养的提升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能够实现的, 同时还需要辅之以必要的艺术教学, 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得到发展。

1 普通艺术素质的含义

艺术素质作为一种国民素质, 是一个比文化道德的素质更高、更综合的文明进步的标志, 普通艺术素质就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普通艺术素质是个人或群体在专业艺术教育中的素质, 简单地说, 就是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人非生来就具有这种能力, 它是后天形成的, 他具有生成性和可塑性。任何人只要通过对美的事物不断反复认识和实践就可以获得这种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高校健美操教学工作就是以促进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的,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健美操教学的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在教学思想的运用、教学模式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应该进行思考和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和不断创新。

高校健美操艺术教学的重要性一直都没有真正受到高校的重视, 而普通艺术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积累。学校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从教学制度的安排上和对教师的要求方面着手, 通过科学教学促进学生艺术能力的提升。但是教师还需要同时注意到, 学生本身也是有一定的艺术素养的, 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积累, 但是往往学生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慢慢地觉察到自己的艺术素养, 而后慢慢地学会培养和促进自身艺术素养的提升。

2 健美操课程如何影响大学生普通艺术素质

2.1 塑造大学生健美形体

“少年强则中国强”, 在中国漫漫的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对少年一代的重视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 而重视少年就得从重视他们的身体健康开始。现在的大学生多数喜爱宅在家中或是学校, 低头族中占去一大半比例的也是大学生, 本该挺直的腰杆却像老去的朽木, 由此可见, 现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健美操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育运动, 也是一项艺术运动。学生们学习健美操, 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 而且还能矫正身体的弯腰驼背等不雅形态, 塑造一个健康优美的体形, 所以, 健美操教学对于现代学生的体型的培养作用是巨大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 从这一点出发, 让学生也认识到健美操学习对于自身的身材培养和塑造作用。这样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 当学生真正对健美操学习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的时候, 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其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都会有效地促进其学习质量的提升, 这个时候教师的工作压力反而会比较小, 但是学生却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2.2 增强大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识。尽管如此, 审美意识也有强弱之分, 要想提高审美意识, 唯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在健美操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不仅向学生们讲解有关健美操的知识, 还要一步一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会学生们如何做完并且做好一整套健美操。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会纠正同学的错误或者是不标准的动作。然而就是在这一点点纠正的积累中, 学生们会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审美意识, 知道什么是美, 并且这种意识会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而增强。

2.3 提高大学生艺术品位

艺术源于生活, 是对生活的凝练和升华。品位是艺术的高度, 对艺术家, 欣赏者而言都是这样。健美操虽只是数千种运动中的一种, 但其包含的艺术品位确是不可小觑。健美操的每一个动作, 从手臂的伸展到弯曲, 踢腿时腿部力量的逐渐加强, 旋转时腰间转动幅度的减小, 都体现着肢体间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人们把它称之为和谐美, 而艺术, 往往讲究的就是和谐美。同时, 跳操时伴随着音乐的起承转合, 需要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不同的音乐配合着可以跳不同的操。这都与个人的领悟力和感知力息息相关,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品位。

3 对健美操培养普通艺术素质的建议

3.1 呼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学校只有一小部分的同学学习健美操, 那么所造成的影响也将只会是一小部分的。就像很多高校都把晨跑作为一项所有人都必须完成的事, 虽然无形中会造成很多人产生抗拒抵触的心理, 但是效果是很明显地。学生们都能按时起床了, 不再赖被窝上课迟到了。所以, 要想培养大学生普通艺术素质, 就应当呼吁全体大学生一起都跳健美操。那么为什么还要教师也参与进来呢?人们都知道, 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 而且还是很多学生的向导。大学阶段容易产生迷茫的心理, 对于未知的畏惧。如果一个教师能带头跳起健美操, 那么就可以很好地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这样更易使大学生全身心地去投入健美操课程。

3.2 加大健美操研究投入力度, 鼓励创新

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中, 健美操也是如此。健美操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历史, 从过去刚刚创造健美操到现在复杂多样的形式, 这显然是国家不断投入研究的结果。虽然现在的健美操的套数很多, 但这也做不得不创新的借口。现在社会缺乏的就是创新, 只有创新, 才能更好地提高普通艺术素质。在每一套新的健美操的创作中, 都蕴藏着创作者的艺术素质、审美、鉴赏能力。此外,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也是一个有效培养艺术素质的好途径。任何的创作并不是空穴来风, 必定是经历了一番考量和思索, 将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必定可以带来不菲的绩效。

4 结语

健美操课程是高校用来培养大学生普通艺术素质的一种途径, 学生们通过学习健美操, 可以塑造良好的体魄, 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并且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 最终提高综合素质。笔者呼吁全体师生一同参与健美操,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 在实践与创新中实现培养大学生普通艺术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楠.高校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 (6) :141.

[2]黄鑫.高校健美操课程对大学生普通艺术素质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3]梁晓霞, 梁春辉, 郄爱平, 等.健美操教学立体化对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 2009 (17) :154-155.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8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这项活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阳光体育运动要和学校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紧密相连;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阳光体育运动以全面实施《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营造浓厚体育氛围,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1h,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2]。学校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标准》的主要途径,健美操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项目,它对于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健美操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课教学存在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选择片面、教材使用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老问题,进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阳光体育背景下对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是发展新世纪体育的润滑剂,是最合理的选择。

2 重新理解课程,优化课程设计

课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一般把学校中正规的课堂教学看作为狭义的课程,而把包含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在内的其它课程看作为广义课程。

正规的学科课程有固定教学大纲,由固定教师对由固定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在固定的时间上课,这种正规课程保证了知识与技术技能系统性的传授,同时也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非正规课程就包含了更多的内容,从课程的组织形式来说,课程包括了正规课程、校内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个人体验课程,其中后3种是属于非正规课程。如果我们从课程的认知和情感特征来进行分析,课程又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一般情况下,实现认知与技能发展的教学过程呈现显性课程的特征;而实现通过环境影响和人格力量熏陶的过程,呈现隐性课程的特征。这种观念,也是力求优化课程设计的一种新观念。

优化设置非正规课程领域就是把健美操课程从正规课堂教学的局限中解脱出来2,使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程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使健美操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优化隐性课程领域就是要把健美操课程从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局限中解脱出来,重视健美操课程的环境影响和人格熏陶,重视健美操课程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优化课程领域同样也不能忽视对正规课程的改造,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改革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使正规课程沿着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程在不断改变以健身健美操为核心的单一模式,不断向时下流行并风靡全国的街舞、有氧搏击、拉丁健美操、舍宾、瑜伽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多元化方向延伸。因此,健美操选项课就成了高校体育课中最受大学生喜欢,也最适合大学生需求并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选项课程之一。

但是,健美操选项课是在教学计划规定下的一门正规课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就仅仅重视了传授知识技能传授的显性效果,而忽略了综合能力显现培养的隐性效果。因此,开设以健身健美操为核心的这种单一课程已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也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知识结构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程必须进行优化设计,将正规和非正规、显性和非显性的课程有机结合,使高校健美操课程向“健、力、美”的快乐模式发展。

3 正规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正规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包含了进一步完善原来已开设的课程和优化设计的新课程。方案为:在完善原来已开设的健身健美操选项课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将时下流行并风靡全国的街舞、有氧搏击、拉丁健美操、舍宾、瑜伽等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与健身健美操紧密相结合,不断改进完善,其课程由一门拓宽到了多门,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同时他们综合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也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3.1 传统健美操内容优化设计

高校健美操要力求改变过去传统健美操课以实践为主、模仿为主、成套动作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新的课程模式,以实现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新目标。首先,我们把健美操课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向学生介绍健美操的分类、种类、动作组合、技术特征、方向变化、创编原则、音乐选择、组织形式、竞赛规则,以及健美操的起源和发展概况。目的在于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健美操知识,而且对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从内涵和外延都有真正的了解。实践课中,教学内容要不断扩充:不仅要安排健身健美操的基本步伐、规定成套动作、小组合创编动作和形体训练、垫上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爱好和实际需要而安排时下流行的项目:如街舞、有氧搏击、拉丁健美操、舍宾、瑜伽等,逐渐地提高练习要求,逐步地增加练习难度。其次,在传授技术的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重新选择等级套路,以形成个人的技术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再次,在学生重点选学组合套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开展多种小组合练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或创编动作,选择音乐,制定竞赛规则,在课内外进行模拟或正式比赛,相互打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健美操自我创编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己经学到的知识。

3.2 新体育理念对健美操选项课程的优化设计

新的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教学要以促进生长发育和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核心,把三维(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的健康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因此,必须把握好三个转换,即:生理机能由平时的机能转换为有利身体健康的运动性机能;心理机能由智育惯用的心智态转换为体育特殊的情绪态;社会角色由间接的认识主体转换为直接的运动性主体。生理机能的转换,就是要把学生的身体活动的心率控制和维持在135———155次/分的生理负荷区间,既不能太高或太低,也不能波动起伏太大。过去那种刻意追求生理负荷“波峰”的教学理论,以致一些教师使学生的心率高达180次/分以上的教学,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是有害无益的。心理机能的转换,一方面要淡化“课”的意识,营造明显不同于智育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要解除体育考试的心理压力和行为束缚,为学生提供宽松无忧的教学环境。但目前许多高校学生还无法把考试置之不理,因为考试仍然与毕业和奖学金挂钩。但至少要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的环境中,欢快愉悦的心境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知不觉地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社会角色的转换,要打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维定势,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实践主体的独立自主性。对于健美操课的教学,教师应提倡创新意识和创造性,不应停留在教师“标新立异”的教学形式上,而应落实在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活动,达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并从中获得极大的成功满足。

4 由正规课程向非正规课程的优化设计

健美操选项课作为一门正规课程在向非正规课程优化的过程中,其内容正进一步向舞蹈、艺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组织形式上,正进一步向学校社团组织和体育俱乐部的方向发展。通过活动内容的组织形式的优化和发展,使学生在体育比赛、舞台表演、团体操表演等方面施展自己的才能。

4.1 调整课程领域和组织形式,丰富学习内容

在健美操选修课堂之外,通过校学生会,组织多个不同名称的运动俱乐部和爱好者团体,指派教师定期、定时对其进行辅导,让有专长和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进一步的训练。在俱乐部和爱好者团体中学生经常排练健美操和流行舞种健美操,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内外文娱演出。将非正规课堂由俱乐部引向舞台,让正规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在文娱舞台上进行考评。

4.2 通过比赛汇演,巩固学习成果

学校组织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组成运动队参加省、市专业和业余的健身健美操和流行舞种比赛,以弥补正规课程教学对学生特点针对性不足的弱点,让特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开拓视野,发挥各自的能力。还应组织专选学生排练几十人到数百人的小型团体操,在各种运动会和其它大型活动中表演,让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全校师生面前得到表现,使学生学习的价值在社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5 由显性课程向隐性课程过渡的优化设计

在健身健美操和流行舞种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表现为外在的显性过程,而情感、意志、个性满足等均表现为一种内在的隐性过程4,显性课程向隐性课程的优化,这是指无论是正规课程还是非正规课程,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必须要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与个性满足,在此基础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5.1 培养完美人格,丰富校园文化

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流行舞种和健身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教授学生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不断地教育学生:选修的不仅是个运动项日,而且是德、智、体、美密切关联的课程,不仅表现为形体、姿态等外在美,更要求学生的行为、作风、语言及穿着打扮都要符合美的标准,做一个美的使者去美化校园、感染同学,为创造良好的环境、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学生在校园内外,参加演出或组织排练,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体育文化素养,形成了良好的体育氛围[5]。

5.2 优化教程,开拓个性发展空间

在健美操教学中,现存在着“重传授、轻创编”,“重规定套路轻自选”,“重课内轻课外,重集体轻个人”的现象,它既影响了学生创新、自控、自主能力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5.2.1先学后编

就是让学生先跟老师学习基本动作技术,打好基础,建立良好的感性认识和对健美操的兴趣,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素材—半成品—成品的单个动作创编,如点地—脚跟(尖)前、侧点地—加上肢胸前屈(推)的前侧点地。这种先学后编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和发展,同时也创作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成品”动作。

5.2.2 由编到教

就是让学生自己创编几个动作,然后互教,在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角色的改变,而且在教的过程中体会示范、讲解、音乐、手势、提示、口令、要求等教法的灵活运用,巩固了创编动作,学生个体性的发挥也得到了体现。

6 结论

阳光体育背景下对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必须从理论教学开始,从基础动作学起,深人浅出,使学生正确了解健美操的构成和精髓,把课上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转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增长学生健身、健美的知识,使其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够采用正确的健身方法来保证自身的健康,为今后自觉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2006.

[2]陆江.中国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及时策探索田[J].中国健康教育,1994,(2):25-21.

[3]刘志红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8(4):50-53.

[4]周红妹.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设计[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2(2)30-32.

[5]王立红等.实施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4(6):32.

[6]翟丰.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7(2):22.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9

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概念

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就是指把课堂的内容延伸到课外, 使课堂中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通过层层递进的班级组织形式, 为这些同学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 同时它也是选拔比赛队员的一种途径。使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有机结合, 使教学为训练服务, 训练充实教学内容。

二、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不同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兴趣也不同。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也要不断更新, 当今体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化, 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选择,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健美操除了具有其他项目教学特点外, 还有其本身的特点。健美操基本步伐贯穿教学的始终, 扎实的基础和兴趣决定后面的教学, 这在每一个阶段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只有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才能到达下一个阶段。健美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校要想培养出优秀的队员, 要以扎实的基本功为依托, 而健美操课堂的教学又是其基础的基础。因此, 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对于教学和训练都起到一个互为补充, 相互影响的作用。

三、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现状

(一) 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

健美操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运动, 其教学的模式也应处在不断创新中。以往的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着一部分学生“吃不饱”, 一部分学生“消化不了”,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 因此要根据学生需要探索出适合学生和适合健美操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往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 学生学, 期末考试老师打分。分数高的学生如果以后没有机会再接触健美操, 就意味着毕业后又丢掉了。为学生创造一种课外的延伸学习刻不容缓。

(二) 健美操训练模式现状

高校健美操训练, 多以整套操训练为主, 注重的是整套操动作的强化训练, 而对于基本步法, 基本身体姿态等的训练存在不足, 训练中理论知识的缺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一种训练模式导致的后果就是运动员动作缺乏一种连贯性, 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 使学生在训练中对健美操基本技术、技能的理解得不到很好地提升。

四、构建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

(一)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内容

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就是通过不同的班级组织形式将健美操以不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他打破了传统的单班教学模式, 采用一种分层分组的教学方法, 使课堂授课方式与课外训练得到了完美地结合。这一模式, 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课堂教学阶段。对于没有接触过健美操的同学, 首先, 要把健美操作为一种选项课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一阶段, 教师可以从健美操最基本的一些步伐开始教授, 一来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本功, 同时, 对于学生的入门也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在这一阶段, 在最后的考核阶段, 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 例如在教会学生基本套路以后, 进行队形的变化, 或者在规定套路的基础上进行4*8拍动作的创编, 并把创编能力加入到考试内容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考核方式。

2. 第二阶段:

课外俱乐部阶段。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阶段的延伸和扩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对于一些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对健美操产生兴趣的同学, 可以通过课外俱乐部的学习继续健美操的学习, 根据俱乐部不同的内容设置, 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水平的健身锻炼课程。

3. 第三阶段:

作为专项课学习阶段。高校大多在大一开设选项课, 到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始专修课程的学习。通过俱乐部的锻炼,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健美操感觉, 但对于竞技健美操和专业的健美操知识了解的很少, 因此, 再回归到课堂进行专项课的学习很有必要。这一阶段, 教学通常采用小班授课, 以实践为主, 中间会穿插理论部分, 主要是竞技健美操理论与技术, 健美操竞赛与组织等。这一阶段会更加注重强化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这一阶段,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园的健美操比赛或者组成一个团队参加省市的一些业余比赛。

4. 第四阶段:

健美操竞技运动队训练阶段。进入这一阶段, 是由前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的一个阶段。经过前面三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一般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表现力。再经过竞技训练队老师的指导和平时训练, 学校出去参加比赛, 就不会出现临时选人集训的问题。班级授课阶段奠定了学生良好的基础, 课外俱乐部阶段加强了学生对健美操的感觉的培养, 专项课学习阶段学生的基本功得到扎实的巩固, 其间的一些表演和比赛更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表现力。

(二)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有机结合

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四个阶段的层层递进, 解决了临时组队参加比赛队员基本功不扎实, 表现力不够等问题, 同时又为健美操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继续学习和表现的机会, 两者的完美结合起到了彼此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对于培养健美操专业人才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在教学中实施训练, 在训练中巩固和充实课堂所学, 使健美操教学过程和健美操的训练过程相结合, 实现教学与训练的一体化模式。

五、小结

本文从健美操教学和课外训练的现状出发, 提出了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概念, 理论基础以及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现状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构建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的具体步骤, 以期解决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相脱节的现状, 实现教学与训练相互补充, 通过教学与训练的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取得“教学与训练两者兼得”的效果。

摘要:健美操自兴起以来发展迅速, 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充满活力的锻炼形式, 广泛出现在高校教学课堂上。相应的校园比赛、校外各种形式的比赛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根据这一形式, 如何通过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将教学与训练融为一体, 取得“教学与训练两者兼得”的效果, 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杰淋.对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模式的一些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15-18.

[2]周明, 陈敏.对我国高等院校运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4 (5) :81-83.

[3]何振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2) :35-36.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10

1、健美操运动的特点

1.1、崇尚的艺术特性

健美操是一项即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体育运动项目, 至此, 健美操其本身赋予了健美体操的范畴之内, 具有张扬崇尚的艺术特性。健美操动作协调、流畅、有弹性, 使练习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提高了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而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健美的体魄、流畅的艺术编排、高超的艺术瞻仰、充沛的健美体力等等充分体现出健美操运动的“健、力、美”等艺术特性。

1.2、动感的节奏感

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强劲有力、音乐旋律富有超强的带动感, 调节现场气氛, 在音乐的背景下烘托出张扬的愉悦气氛, , 激发人们在健美操运动中体现出的情绪效应。健美操运动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除练习本身的功效性、音乐背景下的强烈动感特效给运动员带来超强的感染力和生命活力以及动作的时代感。 (3) 高度的实用性。健美操运动在训练之中大多花样齐全, 形式多样, 运动行程安排有序, 运动量容易掌控, 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因此, 适宜各种人群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从而在健美操训练中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训练实效。

2、现阶段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发展现状

2.1、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课程目标设计不合理

当前在众多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当中, 由于受到很多体育教师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教学的时候往往重技术轻理论;教材内容之单一;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而忽视了学生心理方面的塑造;而且还往往忽视对学生体育观念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健美操运动时往往带着似是而非的心理去学习, 并为深入真正地了解到健美操运动的真正内涵和艺术特性。与此同时, 在课程目标的设计方面, 体育教师主要取决于课程大纲的选材, 往往只是单单认为教学目标应与课程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对实施的课程目标仍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片面性以及模糊性, 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往往一笔带过。由此可见, 部分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重视程度不高, 教学目标选项过于狭隘, 课程目标的不确定性以及盲目性将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偏移和转向, 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协调性以及内容更加科学化的重要桥梁。

2.2、教学内容体系偏离, 教学目标不确立

现阶段,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 体育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是把体操运动看作一项体操竞技运动, 因此造成竞技性体操运动内容过多, 娱乐性以及实用性健身体操内容存在严重不足。与此同时, 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 体育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的体育技能和技术水平, 却忽略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的培养, 过于追求体操竞技运动项目的整体系统性, 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新颖性,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教学目标大多千遍一律, 没有新颖性, 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竞技健美运动, 往往反复强调学生在健美活动中的重复性和单一性, 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健美操运动的健身功能在教学过程并没有充分地得以发挥, 教学内容体系的偏离, 教学目标的不确立是造成学生上课情绪低落, 产生抵触心理的缘由, 同时也是当前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一直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3、积极探讨和开发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的重要手段

3.1、构建和完备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 实现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高校健美操运动教学课程亟待我们以教育素质为指导思想, 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重要举措, 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教学基础, 更好地解决学生全面发展机制、教学知识体系改革以及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的三者之间的整合制度。而作为教学内容为主的体操教学各高校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以及“终身体育”的教学新理念, 科学合理地、有计划地去进行施教。因此, 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 在健美操教学内容上应更为充实, 融入一些健美操自身特有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集体性, 使之更加协调、自然, 符合当代大学生健身娱乐的需求, 为实现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运用现代化科技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兴趣

伴随着我国教育大部制改革的体制创新, 当今社会的需求人才主要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健美操教学作为一动作要领要求严谨的一门运动学科, 其本身自有的特性完全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发挥其优势。据此在教学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将其带入到大学生的健美操教学课程之中, 体育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在体操教学课堂上向大学生展现体操动的发展史以及健美操运动在各类体育项目的具体由来, 并将健美操运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利用多媒体技术一一展现在教学课堂之中, 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学习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使学生在娱乐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健美操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

4、结束语

总而言之, 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高校体育教育素质的深入变革, 高校体育教学逐渐地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队列之中。健美操运动其本身具有的健身特性、高度的艺术情操、强烈运动动感、积极广泛地适应性等运动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将很大的满足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深刻优化健美操教学内容, 确立教学目标, 加快健美操运动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推动我国健美操运动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策略目标。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现代人们对人体美的追求和崇尚越来越强烈, 健美操运动作为一项以追求形体之美、培养人们高尚情操、追求艺术生活的集音乐、徒手体操、现代舞等为一体的端庄典雅地全民艺术体操运动越来越引起了现代人们、高校体院领导及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并逐渐地在高校校园体育活动中广泛地开设来。至此, 本人将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 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与时俱进, 根据现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以及健美操自身发展特色, 切实可行的探讨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应用, 这一命题发表笔者的拙见, 以期与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高校,课程开发,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陶涛.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王玲玲.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 2006.

[3]袁焰.对建构新型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6.

[4]孙凌云.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赤子 (上中旬) , 2014, 24.

[5]陶涛.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的理论建构与实践[J].体育科研, 2007, 03.

高校健美操教学方法研究 篇11

摘 要 本文根据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在教学方面的几个见解,为高校健美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校 健美操 教学方法

健美操是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以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1]。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健美操选修课和专修课都在高校已经得到普及和推广,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2]。据统计我系选择健美操专修的人数越来越多,所以专修班由以前的一个班增加到两个班。为了使健美操课程更好的开展下去,我想教学方法是罪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试探从健美操教学方法上面谈谈几点尝试。

一、合理撰写教案,精心设计内容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首要重点,好的教案不仅能使教学顺利而有效的进行,而且学生也能更好的汲取到老师所传递的知识。体育教学教案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用具、教学的重难点和课的基本部分。其中教学内容要简单明了,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的五个目标,健美操教学的用具一般都是DVD播放机和音乐,教学的重难点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因人而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在教案里面主要在于课的基本部分,这一块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以及每一部分时间和内容的设计。

(二)合理编排健美操动作

动作的编排是内容的核心,学生一般都愿意参加内容丰富、新颖的运动,这样才不会觉得单调枯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鉴于这些特点,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情况,我们选编了姿态组合、水晶级、弹动组合、髋部组合等,每套操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以学生学习情况为依据,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进行锻炼学习,并加强有关肌肉的锻炼和牵拉性练习。安排的健美操动作都是从远离身体的肢体末端开始,逐渐过渡到躯干直至全身性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节奏由慢到快,并且通过音乐配合,使学生保持主动、自觉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增强体质的实效[3]。

我校健美操教室已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条件,我们采用利用了多媒体教学,采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用理论指导实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健美操动作及要求舒展度又要求合适的力度,尤其是对腰腹肌、手臂肌肉力量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安排相关的专项素质练习,从而可以使学生的工作质量更加完美,从而也使教学更加完善。

二、重视“两个”过程——教与学

在我校健美操教学过程大致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在健美擦初级学习阶段,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简单的动作练习,对动作要求不高,只要跟着教师模仿即可,由培养兴趣过渡到养成习惯,待基本能掌握一些简单基本的动作后,教师可以提高对动作的要求,同时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为了更好的宣传健美操这项运动,我校周末时间和每天晨练时间,健美操专修班的学生组织学生在操场进行广场操,带领大家融入这个运动。

三、提倡健康运动、重视全面发展

健美操这项运动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健身健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递的内容都是强身健体为主要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各类练习负荷的特点,合理安排练习顺序。研究证明:心率在120~140次/mim之间,为人体健身的最佳区间,而保持在120~140次/mim心率的练习时间,占一次锻炼总时间的2/3左右为宜[4]。健美操运动能培养学生的柔韧度、灵敏度、协调度;能发展身体四肢力量;能提高弹跳能力、锻炼心肺功能。在一堂课中编排的内容合理适度,能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四、鼓励创新,提高“两个”质量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创新,具备自我编排的能力,这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创新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活力与灵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心,鼓励多样性,尊重特殊性,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标新立异等[5]。我校健美操在编排和教学过程中多采取学生学习为主的模式,一堂课中教师多是鼓励学生自己写教案和实验上课,上课内容和音乐都由学生自己选择,从而锻炼学生的独立创编能力,然后我们每周课时只有两个课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课外锻炼,进行课外和课内的紧密结合而,教师可以在课外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余自己设计动作,以便提升学生的创编能力。另外,我校每学期都会举办健美操教学大赛,每学期末学生都必须自己组队,自己编排一套操,自己选择剪辑音乐,这种教学大赛的模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我创编能力,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五、总结

(一)健美操锻炼能够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各个系统得到增强,特别的下肢力量和心肺功能明显提高,健美操锻炼是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能陶冶情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健身健体。

(二)合理有效的健美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也能使学生在得到健身健体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和青春向上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绍程.健美操[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3-5.

[2] 王睛方.论我国城市健美操热的社会原因[J].浙江师大学报.1997(2):101-102.

[3] 陈素珍.健美操教学“学练法”的实验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2005.2-6.

[4] 罗艳.健美操教学方法的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2005.3(1):3-4.

高校健美操课程 篇12

1 传统教学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倡导:以技术锻炼为核心、模仿并完成既定动作、以课堂为核心的三类准则,尽管这类模式有利于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强化心肺机能,然而这类健美操教学的传统模式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因为教学内容较为单调(必须两年学会2~3套健美操动作),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形成;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健美操的基础动作、基础步伐以及专业理论的教学只有搁浅。所以,学生在以往的知识获取的前提下,却没有办法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从本质上来讲,其并未领悟健美操的真谛、训练主旨,更看不到健美操的发展前景。

(2)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沿用老师教、学生学的老旧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人翁,亦是教育任务复合主体,学生的被动学习让教学的开展受到了阻碍,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综合能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而且无法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3)传统的考核是让学生做出一套规定的动作,其仅重视学生的跳的技能,如此考核有着局限性。因此,老师应因材施教,让学生跳出思维的藩篱,让学生在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传统的考核扼杀了学生健美操学习的创造性、体育审美能力、应变之才以及学习的热情。

2 目前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的目标以及需求

目前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的第一要务就是强健学生的体魄,塑造健美的体态,全方位素质提升,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所以,健美操教学版块的挑选应关注下面的内容。

(1)凸显健美操的特征,在简易的学习模式中找到快乐。

(2)调整运动负荷,由弱变强,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程度以及有氧代谢功能。

(3)拓宽健美操课程的范畴,对已有课程要注意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健美操教学课。

3 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明确以及调整、拓展

健美操课程的内容应依照上述教学目标以及需求来明确,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要深入拓展,应包括基础步伐、有氧健身操,和相异特色的流行操,例如搏击操、街舞、哑铃操、塑身瑜伽等。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应以健美操的训练模式以及健美操的创编知识为核心。

3 . 1 入门教学内容编排和教学模式

基础阶段的教学版块:基础动作、基础步伐和健身健美操动作组合、整套健美操等。

应在最早的两堂课的热身运动中实施头部、颈部、腹部、髋部、手脚的简易操练;通过热身,学生能够基本上认可健美操教学,并对健美操的美感有了第一印象。此外,还应参考西方国家在健美操教学中使用的连接法以及小组合递加法对健美操实施整合—— 递加法也被叫作记忆法组成套路法。一个回合仅能增加一个动作,例如:甲、甲﹢乙、甲﹢乙﹢丙+丁;连接法还被叫作“部分到整体法”,以上述例子来说,将甲与乙的动作教授完成后相连,丙与丁动作统一, 最终把甲+乙与丙+ 丁的动作相连, 这一组健美操动作就达到了4种。

以此类推,将创编出一套极长的组合健美操,持续创新组合,并对以往所学的内容温故知新,运动强度由弱到强,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大幅度提升协调能力,并锻炼心肺。

而在动作的创编以及设计的时候,老师要创编一部分新潮、有特色的小组合,例如:搏击操组合,抑或使用专业的器材(哑铃,踏板)并播放乐曲操练,或协助学生对动作实施归纳、整存以及整理,为动作的创编技能的获得提供契机。

3 . 2 考核内容的拓展

(1)考核4种组合动作,这部分组合动作的考核应在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每节课的预备阶段完成,给学生10 min熟悉舞蹈要点并且热身。

(2)考核整套健美操。

3 . 3 提升时段( 第二学期) 的教学内容的拓展

(1)持续加强健美操组合舞蹈的教学力度。

(2)成套健美操(武术操以及田径操等等)。

(3)实施健美操训练模式以及创编知识的学习。

在具体的健美操课教学中, 应以基础动作为前提, 以创编理论为引导, 先让学生创编健美操的单一动作, 抑或老师创设一个动作和一套组合,而后启迪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创设丰富多彩的动作以及动作组合;抑或以某一创编元素为核心分小组探讨和创编, 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启迪, 形成头脑风暴。这样的拓展既以教材为中心, 又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 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此外, 在沟通的前提下客观解析, 通过反复的锻炼, 学生的学习水准将会持续提升, 由浅入深, 达到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的过渡。如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造能力能够被有效激发。

3.4 考核内容

(1)考核创编健美操。

(2)考核成套健美操。

(3)专项素质的测验:连续四次高踢腿,连续4个俯卧撑以及连续4个仰卧起坐和交换腿弹踢。

(4)理论的考核:用抓阄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一人对三题实施答辩,其中包含健美操训练办法、创编动作的准则以及乐曲的挑选;此外,应让学生依照自身的具体状况订立一套训练计划,或者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4 对新健美操课程内容的拓展

对常规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包括深入健全以往创建的课程以及新课程。其目标是为杂糅舞蹈以及健美操的特色。

由于传统健美操课程的拓展上文已经做了叙述,下面笔者将阐述怎样拓展以舞蹈为核心的新课程。

为了让健美操课程丰满,在设立健美操选项课的前提下,创办以舞蹈为辅助的舞蹈健身操选项课,给学生提供了舞蹈、健美操的创编材料,增加开设了舞蹈、民间舞、现代舞等课程,迎合学生对健美操运用的需求。

5 由常规课程向非常规课程的拓展

健美操选项课在从常规课程向非常规课程过渡的阶段,其内容已经与舞蹈、艺术有了较为理想的结合。在组织模式上,正逐渐向学校舞蹈社团以及体育俱乐部的模式靠拢。通过活动内容的组织模式的拓展以及进步,让学生在体育竞赛、舞台表演、团体操演练等层面一展所长。

5 . 1 调节课程领域以及组织模式, 让学习内容更为丰满

除了健美操选项课以外,老师应透过学校学生会,创办健美操社团,并委派老师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的指导,让有一技之长或者爱好的学生在课后也能够接触到健美操。

在学校社团中学生要多参加演练健美操和表现舞蹈小品,对校内校外的娱乐活动也要积极参与。将非常规课程从俱乐部过渡到舞台,寓教于乐,把常规课程中学到的舞蹈动作在实际表演中发挥出来。

5 . 2 透过竞赛表演, 夯实学习基本功

高等院校还应组织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形成运动代表队参与全省、全市的专业以及业余的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竞赛,以补充常规课程教学对学生特征概括性不全的缺陷,让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在锻炼以及竞赛中拓宽眼界,凸显自身的健美操学习能力以及潜能。

学校还应组织专选学生演练几十人以及几百人的小规模团体操,在学校举办的竞赛中以及它类的大规模校庆活动中,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健美操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

6 由显性课程向隐性课程拓展

在健美操的教学中,理论、技巧隶属于显性课程的学习, 但是感情、意志、性格等的需求则是一类内化的隐性需求。显性课程向隐性课程的拓展,就是说:不管是常规课程抑或非常规课程,既要注重讲授技巧、理论等;还需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元素;此外,学生品德的培育以及性格的养成都需要持续关注,推动精神“家园”的构建。

6 . 1 培育完美人格, 让校园文化异彩纷呈

在乐曲的优美演奏中开展的健美操课程,老师要注意敲打学生:学生学习的不单单是一类运动科目,健美操与美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不单体现在形态、姿态等外表美,还需要学生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形成内在美;让学生成为美的化身,让学校变得更为美丽,并感动同学,为构建校园文化、树立正确的三观奠定基础。

6 . 2 积极参加人际交流, 塑造学生的性格

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健美操社团,创编健美操动作,参与竞赛和表演,大幅度提升了自身创新能力,为有同样爱好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它强化了学生间的、学校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升了自信。

7 结语

健美操课程的拓展,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还必须重视与它类学科的交叉渗透,比如与语文科目的渗透等。拓展普高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学生负责。学习了拓展内容的学生,会显得自信、阳光,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摘要:通过对传统健美操课程特色的解析,笔者根据新时代健美操课程的目标以及需求,对教学内容实施了合理的明确以及调整,意在健全健美操课程,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拓宽教学范畴,迎合学生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求。

上一篇:汉族民间舞下一篇:试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