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研究文献论文(共8篇)
竞技健美操研究文献论文 篇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竞技健美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逻辑学原理探讨了竞技健美操的本质属性,旨在为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指导,为竞技健美操理论体系的完善与规范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健美操,概念,定义
前言
近年来,我国竞技健美操实践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竞技健美操理论水平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对竞技健美操概念的研究较落后,这不仅不利于竞技健美操理论体系的完善,而且会造成概念的混乱,势必会影响竞技健美操理论的发展,本文从逻辑学原理出发,在遵循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竞技健美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而揭示竞技健美操的本质,为更加合理的进行竞技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1 各文献资料对竞技健美操的定义
李沛,马鸿韬,孟宪君认为[1]健美操是在鲜明的音乐节奏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在保持身体标准姿态的基础上实现身体控制节律性弹动技术,达到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实现人类追求以健身、健心与健美为锻炼目的的一门体育学科。马鸿韬认为[2],竞技健美操属于体育表演艺术。董丽认为[3]:健美操本质是体育,从学科和专业归属上健美操应属教育学体育类专业。应该正确理解健美操的艺术性,以体育的本质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发展它的艺术性,促使体育与艺术的相互融合。体操大辞典[4]对竞技健美操的解释为:竞技健美操是一项从美国引进的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2009-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中对竞技健美操的定义为[5]: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动作成套动作的运动项目,该项目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成套动作必须通过连续的动作组合,展示运动员的柔韧性和力量、七种基本步伐的多样性操化动作组合、结合难度动作完美完成成套动作的竞技能力。
2对竞技健美操属概念的分析
列宁说:“`下定义是什么意思呢?这首先就是把一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例如,当我下定义说驴是动物的时候,我就把`驴'这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这个`更广泛的概念',就是被定义项的属。那么,竞技健美操的属概念应该是什么呢?李沛等认为健美操属于一门体育学科。马鸿韬认为,竞技健美操属于体育表演艺术。汪康乐,邰崇喜指出[6],田径运动(学)、球类运动(学)、体操运动(学)等运动技术学科,这些成熟学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应该规范学科名称,在后面加上“(学)”。所以,应该在健美操后面加上“学”,那么健美操学的属概念才是一门体育学科。另外,体育向体育艺术发展演变过程中含有某种普遍性规律:由竞力到竞技,由竞技再到竞艺[7]。在这一有规律的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纯体育形式中的体育健身和锻炼的成分逐渐减弱,技术、艺术的成分逐渐增大,这就是体育向着艺术逐渐推移的历史性律动形式。许多体育艺术的混合形式都是由这一历史性律动形式生成的,竞技健美操也不例外。竞技健美操是从竞技体操中发展演化而来的,其一开始便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虽然经历了由竞力到竞技、在由竞技到竞艺的发展过程,但竞技健美操的本质属性是体育,而不是艺术,我们应该正确理解1健美操的艺术性,以体育的本质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发展它的艺术性,促使体育与艺术的相互融合。综上可知,竞技健美操属概念应该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
3竞技健美操本质属性分析
所谓种差,是被定义项与包含了被定义项的属概念中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指竞技健美操与包含了竞技健美操的竞技运动项目中其他的种概念(比如竞技篮球、竞技足球等)之间的差别。那么这种差别是什么呢?即竞技健美操的本质属性又是什么呢?
1.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特征
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8]是指成套动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明确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主要体现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上下起伏运动,通过髋、膝、踝关节合理屈伸的弹性,并保持全身的动作节奏始终与音乐的节奏相吻合。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体现了竞技健美操独特的运动形式,这种自始至终在运动中保持身体重心节律性的上下起伏运动形式是任何其他运动项目均不具有的特征。如:武术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艺术体操要求身体重心始终保持在高位等等。这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决定了竞技健美操独具一格的运动特征,表明了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是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最本质的特征,是竞技健美操运动项目独有的核心技术特征。
2. 身体姿态控制技术特征
身体姿态控制技术是指在成套动作中,无论动作如何复杂多变,身体姿态要求始终控制在良好的姿态位置,始终保持躯干、腰、髋的自然正位和稳固性;始终保持腹肌的收缩和背部的平直姿态,脊柱要始终保持正位。即使在长时间复杂多样的步伐动作组合完成过程中,整个身体良好的姿态不被破坏。就一个具体动作而言,动作的姿态包含着动作形态和动作姿势两方面,是为了适应某一目的而采取的姿势和形态。形态是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具体的存在方式,在竞技性健美操基本动作中,运动员四肢形态具体表现为对脚尖、膝盖、手腕、肘关节等部位的形状,即对肢体各关节的形态控制。姿势是四肢或身体的表达意向的具体动作,是某一具体动作的具体要求的体现,在竞技性健美操基本动作中,运动员四肢姿势控制表现为竞技性健美操项目所特殊要求的动作质量体现,是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体现。身体姿态控制技术特征体现在竞技健美操的每一个具体动作中,贯穿在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自始至终,是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又一本质特征。
3. 以竞技操化组合为主要内容
2009-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对竞技操化组合的定义为:以健美操基本步伐组合手臂动作形式,伴随音乐,创造出动感的、有节奏的,不间断的包容高低不同运动强度的一串动作。竞技性健美操项目的本质体现即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和身体姿态控制技术主要包含在我们常说的“竞技操化动作组合”之中,是竞技性健操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标志,是竞技性健美操这一事物的根本性的表现,构成它的核心内容,同时对裁判员评定运动员竞技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竞技操化组合是竞技健美操中所必需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典型动作,它反映竞技健美操项目的本质特征,是竞技健美操动作的核心。
4. 融多种元素为一体
我们知道,大众健美操的操化动作是新兴的人体解放的艺术,不是一个人高难度的展示,它融入现代舞蹈、流行舞蹈(迪斯科、霹雳舞、街舞、拉丁舞中的伦巴、恰恰、斗牛、桑巴等等)的动作元素,主张身体动作以随意、时尚、自然为美。例如搏击操结合了传统的武术、跆拳道、泰拳的一些特色动作与有氧操步伐相结合,加大了传统健身操的强度,使传统的健身操更具挑战性和冲击力。这些与时代同步的时尚性的动作元素,与健美操融合在一起,给健美操以强大的生命力,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成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锻炼形式。竞技健美操虽不能像大众健美操的要求那么宽松,但竞技健美操多元素融合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难、新、美是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方向,竞技健美操有“向高超艺术性方向发展靠拢的趋向”[10],为了增加竞技健美操的观赏性,越来越多的成套动作编排渗入了竞技体操、武术、艺术体操、舞蹈等多种元素,使竞技健美操的操化组合和动作造型更具表演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比如,在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上,周孝峰表演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套动作,把经过加工的武术动作完美的融入了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中,让观众大饱眼福,并预示着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方向——多元素融合。纵观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没有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有如此大的生命力和融合力,可以将其他项目中的特色融入到竞技健美操的大家庭中来。这也是竞技健美操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本质特征之一。
3结论
本文依据逻辑学原理和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将竞技健美操的概念界定为:竞技健美操是在鲜明的音乐节奏下,以成套动作为表现形式、以竞技操化组合为主要内容,融体操、舞蹈、武术等元素为一体,在表现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过程中,运动员保持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和实现身体节律性弹动能力的一项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在这个定义中,种概念是竞技健美操,属概念是竞技体育项目,种差为以成套动作为表现形式、以竞技操化组合为主要内容,融体操、舞蹈、武术等元素为一体,在表现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过程中,运动员保持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和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沛,马鸿韬,孟宪君.健美操概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433-1435.
[2]马鸿韬,李敏.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65-1267.
[3]董丽,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的专业归属与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81-82.
[4]曲世奎.体操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5]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规则(2009-2012)[S].中国健美操协会,2007-09.
[6]汪康乐,邰崇喜.论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其分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53-1456.
[7]由健.论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文化内涵[J].艺术教育,2005(5):158,123.
[8]邱建钢.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64-66.
[9]王同亿.《语言大典》[M].北京:三环出版社.1982.
[10]董新军,刁在箴.国际健美操2005版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及竞技性展望[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91-94.
竞技健美操研究文献论文 篇2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健美操;训练
一、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也叫体力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
二、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
笔者在传统的一般体能训练的基础上,结合竞技健美操项目的相关特性,又将其专项体能训练分为单个运动能力、成套运动能力和竞技表达能力三部分。其中单个运动能力主要指的是运动员完成单个难度动作、单个操化动作以及过度连接等动作的基本素质和相关技术的能力; 而成套运动能力指的是将单个难度动作。操化组合动作以及过度连接等动作完整连贯地运用到成套中的能力;最后竞技表达能力是指竞技健美操运动展示已获得的单个运动能力和成套动作能力,其中干扰是比赛中竞技能力影响其展示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始终围绕竞赛实战这个目标。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及目标时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在竞技健美体操的评分中,艺术分、完成分和难度分共同构成了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同时,在竞技健美操作的整套动作中,运动员需要完成俯撑、劈腿落地等地面难度动作。在制定体能训练目标时,必须要考虑到运动员的技能训练需求,将运动员的体力训练和技能展示结合起来,让体力训练为技能展示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
(二)坚持适量负荷原则。在体能训练中,必须要坚持适量负荷的原则,要根据各个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同,合理的安排体能训练的负荷量,要保证运动量不超过运动员的负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体能训练中的运动损伤。
四、高校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基础体能训练。从当前来看,我国的健美操运动员并非一直从事健美操专业训练,多数运动员来自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导致他们的基础体能训练先天训练不足。
(二)专项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脱节。现代的体能训练理论认为强度和量是要并重的,有些运动员在训练中不能很好的协调强度和量之间的关系,一味的追求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对运动量的忽视往往导致了体能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的脱节。
(三)体能训练内容匮乏。高校竞技健美操在体能训练方面内容较为单一,多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现代体能训练理论认为除了针对運动员的身体素质要加以训练,还要增加能够反映健美操特征的动作力度、艺术表现力以及体态等方面的内容。
(四)科学监测设备运用不充分。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是一个系统性、科学性很强的训练体系。竞技健美操市场还没有孕育成熟,训练经费不足,教练员的教导水平以及训练中需要的科学仪器没有达到相应水准,导致健美操体能训练科技含量不高。
五、优化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策略
(一)加强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首先,肌肉控制力训练,借助于健美操的基本技术训练,以实现该项运动对体能的专门要求。其次,灵敏素质训练,灵敏素质在竞技健美操中主要表现为身体的协调能力,健美操是对人体协调能力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基本步伐配合音乐进行训练;手臂的基本动作或组合动作通过音乐进行训练。然后,动作速度训练,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行动作速度训练时,必须建立在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前提下,提高动作速度可以连续 4*8 拍快速大踢腿反复完成某一操化动作。最后,动作力度训练,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爆发力,力度训练首先要进行加大肌肉力量的训练,可采用负重操化训练,所采用的操化要熟练,完成动作要快速,以最高速度完成操化动作,持续不超过30秒 。
(二)合理地调节训练负荷与比赛负荷。运动员的机体在承受各种负荷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特定水平或者整体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表明运动员出现了运动疲劳。实际上,运动员的机体在大负荷刺激后通过合理的调节所获得的能量的超量恢复,是形成体能方面的最佳竞技状态的条件,可以运用超量恢复的规律合理调节训练负荷与比赛负荷。此原理,在竞技健美操中的运用很重要,平时训练的负荷要最大限度地刺激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利用激励法刺激运动员的斗志,在训练当中以比赛的方式来练习各种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在比赛前期的训练中就是强度加调整,可以利用负重完成成套动作几遍,然后徒手完成成套动作,用对比的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成套完成能力。
(三)加大对健美操的价值取向认识。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把运动素质训练纳入整体运动能力提高的轨道,把运动素质提高到体能训练的高度综合考虑和认识。
(四)生物反馈训练。加大现代化高科技仪器的投入,借助于现代化仪器把机体的生理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使其经过反复练习,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又称为“内脏学习自主神经学习”,它不仅能调解情绪、消除紧张、提高运动感知能力,还可以校正技术动作,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用力感觉,准确区分完成动作的用力时间和用力强度,从而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
(五)充分利用体能训练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运动员体能训练包括单项运动能力、复合运动能力和表达能力三部分内容,体能训练的表现形式为快速运动能力、持续运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抗负荷能力四类,要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多方位地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即不能让运动员产生厌倦和疲惫,又要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结论与建议:体能是竞技运动项目基础,是挑战竞技极限的保证。在竞技健美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竞赛成绩的好坏,难美项群类难度动作是体现成套价值首要途径,而体能又是挑战难度极限的保证。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当前国内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状况相对较差,长期以往制约了我们竞技健美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竞技健美操要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首先要解决体能问题,加强体能训练迫在眉睫。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必须有计划的贯彻训练周期的始终。教练员需要在了解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根据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能训练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邹月辉.竞技健美操表现力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
竞技性健美操编排艺术之研究 篇3
近年来, 健美操已经从一项单纯的健身运动逐步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体育竞赛项目, 在运动形式、动作技术特征以及竞赛组织方法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在这种大环境下, 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的趋势。因此, 为了使中国竞技性健美操在国际上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对竞技性健美操编排艺术之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一、竞技性健美操的定义与分类
1. 竞技性健美操的定义
竞技性健美操以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为主要目的, 是在音乐伴奏下, 完成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 该项目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
2.竞技性健美操的分类
竞技性健美操共分为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混合六人五大项目。
二、影响竞技性健美操编排的因素
1. 规则
健美操竞赛规则是健美操比赛的法规, 是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的, 也是衡量动作编排及完成情况的标尺。创编者必须根据规则对动作难度、难度数量、动作类型、音乐伴奏及时间、场地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编排。如果编排时忽略了规则的要求, 将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规则是指南针, 为编排者和参赛者指明了方向, 也为编排者创编动作提供了依据。
2.音乐
没有音乐, 健美操运动将失去艺术魅力。音乐是健美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 为健美操动作本身带来了活力。无论是先完成成套动作的创编再选配音乐, 还是根据音乐编排成套动作, 都必须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推进动作节奏的变化, 并通过音乐使运动员的动作、身体表现力、感染力和活力体现出来。如若成套动作与音乐风格不一致, 那将会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
音乐选择的艺术性能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起到渲染、烘托的重要作用。对于健美操编排者来说, 音乐的选择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3.练习者的自身条件
对于竞技性健美操来说, 男子动作展现刚劲有力, 女子动作展现柔美, 另外,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如力量、柔韧、身体灵活性等方面都对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起着制约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中国高水平的健美操运动员都接受过体操、技巧和艺术体操等项目的训练, 但由于健美操是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的项目, 他们在对健美操的理解、感觉等方面还有着一段差距, 因此, 健美操运动应从小抓起, 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
4.编排者自身素质及编排水平
编排者作为编排过程的主导者, 应该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因为健美操的创编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艰苦的过程, 工作量极大。作为一名合格的编排人员首先必须具备对健美操事业的热爱和执著,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此外, 编排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也影响着他的编排水平。健美操是一项综合的艺术, 在编排过程中既要考虑规则要求, 又要考虑对象的身体条件;既要熟悉编排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又要准确地把握对音乐的理解。因此, 一名合格的编排者, 不仅要熟悉健美操的相关理论, 还要了解音乐、舞蹈、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5.场地、设施
竞技性健美操的比赛场地在规则中有明确的规定: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和三人在7×7米2的场地上进行, 混合六人在10×10米2的场地上进行。所用地板必须符合国际体联的标准, 并由国际体联认可, 只有国际体联认可后的地板方可用于比赛。
三、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原则、特点、方法、程序及步骤
(一) 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原则
1.根据竞赛规则进行编排的原则
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要依据比赛规则的要求进行。规则对每套动作的难度、时间等均有严格规定, 如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规则规定成套动作难度动作数量不超过12个, 地面上的难度动作不超过六个等等。凡不符合规则要求的编排都要扣分。竞赛规则是竞技性健美操编排的主要依据。
2. 独创性原则
当今, 竞技性健美操的竞争日趋激烈, 唯有坚持独创性, 才能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独创推动着竞技性健美操的发展, 是竞技性健美操未来的发展方向。
3.难度与美感相结合的原则
竞技性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 不能仅仅注重难度, 那样只会使动作看起来呆板、僵硬, 而应与艺术性结合起来, 在难度与操化动作中融入美的因素, 使之成为难与美的统一体。一套成功的竞技性健美操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二) 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特点
1.竞技性
竞技性既是竞技性健美操的特点, 也是竞技性健美操编排的特点。纵观世界上各大竞技性健美操比赛, 实际上就是编排者的竞争。尽管参赛运动员各有特点, 但水平基本相当。而他们的竞争力, 就体现在成套动作的编排上了。可以说, 赛台上是运动员的竞争, 赛台下是编排者的竞争。
2. 受竞赛规则的制约
与健身性健美操的编排相比, 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受规则的制约更大。规则不仅对比赛的时间、场地、运动员服装有严格的规定, 而且对音乐的选择、难度动作的数量、规格、动力性配合等等都有明确的限制。因此, 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要严格按照规则要求进行, 并以规则为导向。
3. 编排动作的多样性和多变性4.编排风格鲜明
编排成套竞技性健美操的风格要鲜明, 不能将风格不同的多种艺术成分吸收在同一套操中, 应体现操的独一无二。
(三) 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方法
1.整体法
即对成套操进行完整的初步设想, 为成套操设计一个基本框架, 确立全套动作的基调。包括操的风格、动作基本内容、时间、强度、音乐等。
2.分段法
一套竞技性健美操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部分、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分段法即把全套竞技性健美操划分为三个部分, 然后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编排。
3.递进法
递进法是为提高动作难度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递进增加另一动作的方法。例如加入转体等动作的连接, 可以使动作富于多样性, 增加动作的美感和艺术性等。
4. 移植法
移植法是将某一项目的动作移植到竞技性健美操中的方法。例如竞技性健美操中融入拉丁舞中髋的动作,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健身功能。
5. 录像分析法
在编排动作以前, 认真研究与所要参加比赛同级别或高一级别的比赛录像。了解竞技性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吸取比赛成套动作中的精华, 为自己编排动作提供好的借鉴和素材。录像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难度动作的分配、过渡与连接、动作的设计、托举与配合动作的编排以及音乐的搭配等方面。
6.动作创新组合法
是指按照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原则,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动作通过巧妙的组合与连接, 形成新的技术动作的方法。这样更能增加动作的独特、新颖特点, 提高动作的艺术性。
(四) 竞技性健美操的编排程序与步骤
1.认真研究规则
规则是创编的法定依据, 规则指导创编的方向, 因此, 编排前要认真研究规程、规则, 了解当今世界竞技性健美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为成套动作的创编打好基础。
2.构思成套动作风格
根据创编者自身的艺术素养、项目特点、运动员素质、表现力等确定操的风格, 为操的编排划定一个范围, 以便更好地选择动作素材和音乐素材。
3.确定成套动作难度和配合、托举及造型
根据运动员自身能力, 选择不超过12个的难度动作, 每组难度动作至少各一个, 不得重复难度动作, 地面上的难度动作不得超过6个, 成附撑和劈腿落地的动作各不得超过2个。
集体项目中动力性配合不得少于二次, 托举动作为三次。注意不要出现违例动作。
确定开场和结束的造型。
4.创编成套操化动作, 包括上肢、下肢、躯干动作, 移动路线、头的转向等等
5. 音乐的选配
音乐的选配既可以放在编排操以前, 即根据音乐来进行操的编排, 也可以编排好成套动作后根据动作来编制音乐。总之,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 就是音乐风格要与动作风格相一致。若要设计音效, 则要与动作和谐一致。
6. 练习与修改、调整
运动员配合音乐进行成套动作的反复练习, 根据运动员对成套动作的完成情况, 对动作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7. 记录
用文字说明、速记或图解方法将成套动作记录下来。
参考文献
[1]马鸿韬.健美操创编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5]周燕.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J].体育学刊, 2003, (6) :83.
[8]国际体操联合会[S].健美操竞赛规则, 2005-2008.
[9]刘上行, 陈立农, 徐忠秋.从最近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探讨中国竞技健美操的实力与差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67.
[10]王美.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3) :416.
[13]方慧.试论健美操的编排原则与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12) .
竞技健美操研究文献论文 篇4
从黑龙江第十四届大学生健美操比赛和黑龙江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之中可以看出, 两届健美操比赛的竞赛项目主要有: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三人操、混合双人操、六人操。同全国其他省市健美操相比, 黑龙江省在竞技健美操上面非常重视团体比赛项目。但单向竞技项目的减少, 同样使得部分竞技实力较强的队伍直接放弃比赛。
就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竞赛的项目编排上面, 通过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 大多数都忽略到音乐的重要性, 以至于出现编排过程中的动作与音乐节奏出现不符现象。此外, 通过对于近两届的相关决赛视频发现, 部分教练员在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编排上面缺乏整体规划, 对于竞赛规程了解不清楚, 甚至在比赛过程之中直接规范规则, 从这点上面可以看出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的专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另外, 在竞技健美操单项项目比赛成套动作安排上面, 不仅仅需要教练员统筹安排, 还需要运动员的个人天赋和灵性, 已将适合自身的特色动作融入进去, 以增强整个成套编排的艺术魅力。但在问卷调查过程之中, 有近58.43%的运动员表示自己完全服从教练员的安排, 不会参加动作编排过程之中;仅仅6.38%的运动员表示教练员会尊重自己的个性发展, 允许自己创编成套动作。从此可以看出, 当前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编排上面完全忽视运动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从比赛实际情况上面而言, 黑龙江普通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的难度水平在持续提高, 尽管增幅有限。例如, 女运动员之中现在也开始了系数0.8的难度, 男运动员同样出现系数较高的难度动作。当然, 由于黑龙江竞技健美操拥有国家集训运动员, 例如六人操的于巍等等, 但现实发展情况值得欣喜的是, 部分普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难度系数同样得到提高。
以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为例, 在参赛的总共28名女运动之中, 难度达到0.7以上的有2名, 6名运动员完成0.6系数的难度, 大多数的女运动员的难度系数都在0.4左右徘徊, 整个女运动员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384, 这较之第十四届竞技健美操的女运动平均难度系数0.356, 提升非常大。在32名参赛的男运动员之中, 4名报名参加0.7系数难度, 最终2名完成, 另还有3名运动员完成0.6的难度系数, 男运动员的平均难度系数在0.397左右。众所周知, 在竞技健美操规则之中共分为12个难度, 每个难度的最低分值为0.3, 由此可知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难度现状。综上可知, 尽管竞技健美操近些年在黑龙江的难度系数在稳步上升, 但运动员的综合平均难度分值仍然比较低, 这表明健美操的普及程度仍然存在重大问题。
二、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的保障措施分析
当前, 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的竞争是多学科的全面竞争。高校竞技健美操要想在比赛之中取得好成绩, 就必须在进行持续的科学训练, 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著名运动员李娜之所以在网球领域取得硕果累累, 其背后的重要因素——科技不可忽视。没有高科技仪器的投入运用,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之下, 仅仅依靠刻苦训练, 运动员的成绩很难取得大幅度增长。就当前, 中国竞技健美操的实际发展情况而言, 各大高校竞技健美操队伍训练以及比赛的主要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学校专项经费、社会资助、自筹经费、广告费用等。在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广告费用一般能够占到高校竞技健美操的经费来源的三分之一, 但在笔者通过对于黑龙江省高校教练员的调查问卷之中可知, 广告费用在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中的比例极少, 大部分高校都是在比赛期间获得间断广告费用, 训练期间的广告费用几乎为零。在另外三大资金来源之中, 根据问卷显示, 当前的学校专项经费仍然占据各大竞技健美操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地位, 部分学校能够依靠运动员实现自筹经费, 但数量非常少, 社会赞助层面的经费来源聊胜于无。这直接导致黑龙江省竞技健美操的训练和比赛的经费非常紧张。国家相关部门和大学生健美操协会对于国内高校的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状况非常重视, 但由于中国实际情况, 在经费上面的资助几乎没有, 这同样是导致黑龙江竞技健美操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于足球、篮球、兵乓球等等曝光率非常高的运动项目而言, 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竞技健美操队伍的自己投入非常有限, 且由于广告费用有限, 还没有形成完全稳定的资金来源。黑龙江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较之前的确有很大发展, 不论是竞技水平还是普及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但竞技水平的持续提高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训练和良好的投入上面。运动员训练所需要的各种器材、设施, 运动员的营养膳食、训练内容、训练手段、恢复情况等等都需要以经济实力为基础。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在想在今后的时间里面超越国内其他省份, 不断持续提高竞技健美操的综合水平, 没有稳定的资金保障是不可能的。
三、结论
1、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整体比较缓慢, 存在组织不力, 竞赛水平差等等情况。运动员的综合平均难度分值仍然比较低, 发展不均衡现象非常严重。训练条件有限、缺少资金来源和训练时间无法保障已经成为制约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进一步发展的三大因素。
2、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男女比例比较均衡, 平均年龄为21.5岁, 大都都来源与普通高中, 没有参加过训练的比例非常高, 每周训练时间大约为4-5次。但由于基础差, 运动员竞技健美操综合水平比较差。
摘要:现代健美操大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80年代之后, 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相继举办健美操比赛, 健美操运动开始风靡世界各国。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 健美操运动开始传入中国, 在当时健美操运动仅仅是一项健身运动, 还未发展到当前的竞技健美操。
关键词:黑龙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2]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l.
[3]王操惠.李芳.健美操研究的综述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Vol.3:76-78
竞技健美操研究文献论文 篇5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理技能,策略
体育竞赛是一种相互学习和竞争的活动,参赛者都是以夺取比赛的胜利为最终目的。比赛时有裁判员、观众、比赛器械、场地、环境等与训练时不一样,这些因素的影响会使运动员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其竞技状态起着主导作用。运动实践证明,人的运动潜力是将体力、技术和心理因素三者有机的结合。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同时也要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发展或发挥得不好,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训练都较好,也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尤其在双方实力相当或竞赛中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因此如何使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达到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哈尔滨师范大学竞技健美操一级运动员10名(平均从事竞技运动7年),无级别健美操运动员10名为测试对象;分别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表1)、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利用EXCEL对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此量表的评价内容量表评价因子,此量表是由17个尺度共由136个项目构成(各尺度分别由8个项目构成)。其中10、15、33 、46、50、53、70、83 、95、100、105、 107、114、120、123 、141、143、 145,以上18个问题分值为:A →1分;B →2分;C →3分;D →4 分。其他各问题分值为:A→4;B→3;C→2;D→1。10个表明测试可信度的问题,总得分为40分。得分在30分以上的问卷为有效问卷。低于30分的问卷为无效问卷。首先,先看二十份问卷的10个表明测试可信度的问题,平均得分37分。说明这二十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其次,利用分值计算的方法,一共17个尺度,每一个尺度分别进行,分别标出每一个尺度当中的8道题中选项的得分,然后把各个题的得分加在一起,得出最后得分。二十个人的问卷分别进行,采用同样的方法。
2.1 一级运动员和无级别运动员与常模和冰雪常模的比较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紧张不安性:一级运动员13分,无级别运动员22分,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一级运动员参加比赛多,心理素质比较好,适应比赛,而没有经验的学生则表现出比较紧张的心里,说明没有大赛经验。紧张性不安:此项测试表明运动员在比赛中面临紧急情况(如比分落后)时心情的稳定性。在比赛中的主要表现是对肢体控制力不强,呼吸不通畅,肌肉僵硬,有脱力感觉等。克服办法:1.应对比赛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后果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只有做到心中有数,遇事才能沉着,冷静,应付自如。2.要对自己有所了解,同时对手的情况应该也有所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此来正确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应付对手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心。即使不具备应付能力也不会有心理负担,因是客观原因所致,这样就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面临事物。3.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精神尽量放松,对面临比赛有恐惧感的人往往会惶惶不可终日,对其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在思想上不过分夸大比赛成绩与个人前途得失的关系;另外,要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状况,赛前训练负荷不宜过度,过度劳累会造成头昏耳鸣,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加剧心理紧张程度。4.要保持情绪稳定。对和自己关系重大的比赛,运动员初次面临它们时,生理上会发生急剧变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冒汗,两手发抖,这是由于过分焦虑和恐惧引起的。这种过度紧张导致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丧失平衡,从而出现难以控制的心慌、不安、紧张,使思维处于抑制状态。其实,适度的紧张对人是有一定益处的,它可以进一步调动人体的各种机能,使思维更加活泼,产生一种增力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初次参加比赛或者是比赛经验缺乏的运动员来说,平时应该加强有关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以及比赛现场模拟的训练。为了对付紧张情绪,人类也不断创造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松弛技术,如西方的静默祈祷法,东方的印度瑜伽术,日本坐禅术和我国的气功、太极拳,以及现代的生物反馈训练技术等。
对知识的兴趣:一级运动员31分,无级别运动员25分,此项测试表明运动员为了提高专项成绩,对与专项有关的知识(如书籍、报刊杂志、电影录相等)的关心程度。从得分中可以看出,一级运动员除了训练平时还注意收集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电影录相等来阅读和观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对自己的训练和专业化发展道路都有很大的帮助。无级别运动员这方面相对而言做的差一些。
原因归属指向:一级运动员31分,无级别运动员28分,而此项指运动员对比赛胜负与自己努力情况的相关程度的认可。通过此项测试,可以表明运动员的自信心理,与归因指向倾向。从得分可以看出,一级运动员认为比赛的胜负和自己的努力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运动员级别越高,自信心会越强。
2.2 通过运用EXCEL制作的表格分析如下:
2.2.1 一级运动员和无级别的进行比较(图1)
由图1可清楚地看出,尺度6紧张不安性、尺度9 对教练的信赖度、尺度12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尺度14训练欲望、尺度17 努力的因果归属。以上五个尺度可以看出一级运动员和无级别运动员之间的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尺度9 对教练的信赖度一级运动员23分、无级别运动员26分,运动员级别越高训练的独立性、自觉性就越强,同时训练强度以及训练负荷的制定都可由运动员本身制定,教练员进行补充。而教练需要给无级别运动员制定运动处方。尺度14训练欲望一级运动员29分、无级别运动员24分。一级运动员的训练欲望比无级别运动员要强,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1.级别高的运动员取胜信念要强、级别越高运动员越自信。2.级别高的运动知道他们只有通过努力训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他们的训练欲望比没有级别运动员的要高。
2.2.2 一级运动员和常模、冰雪常模进行比较
图2可以看出,尺度10 对教练的不适应,冰雪常模15.20分,而常模16.55分,一级运动员12分,三者差异最大,这个是测试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关系。尺度12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常模25.77,冰雪常模24.81,一级运动员31,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三者的得分可以看出他们都比较喜欢阅读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尺度17 努力的因果归属,冰雪常模26.17分,而常模24.86分,一级运动员31分。从得分可以看出一级运动员更多的将努力的因果关系归因为自身因素。尺度14 训练欲望,冰雪常模18.54分,而常模21.05分,一级运动员29分。
2.2.3 无级别运动员和常模、冰雪常模进行比较
由图3可以看出,无级别的运动员和常模、冰雪常模进行比较,最大的差异在于对教练的不适应性、尺度13 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不一样主要是由于没有级别的运动员没有经过特别系统的训练,而专业冰雪运动员是通过系统的训练的,他们有统一的作息时间。
2.2.4 一级运动员、无级别运动员和常模、冰雪常模进行比较
由图4可以看出,一级运动员在紧张不安性、对教练的不适应性、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训练欲望、原因归属5个尺度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转移紧张的情绪是让运动员的注意力暂时离开过分紧张的竞赛环境,诱导他们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待情绪趋于稳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现场的竞赛中去。训练方法一般是在紧张的竞赛现场,利用赛前或赛中的间隙采取语言暗示,诱导运动员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当前运动竞赛无直接关系的完成技术动作上来。具体手段要根据运动员情绪紧张的特点以及原因来确定。如替换队员下场休息、转告一些现场信息、看看书报或听听音乐等。总之,要因人而异的采取具体的灵活手段转移紧张情绪。这种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必须贯彻在平时的心理训练之中,使运动员既有紧张情绪的体验又有自我控制紧张情绪的能力。
3 结束语
采用数据统计法,对一级运动员和无级别的运动员进行了比较,在紧张不安性、对知识的兴趣、练习欲望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分析引起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讲,具有一定的紧张状态是运动竞赛的一种特点。但如果对比赛成败的社会后果、观众的情绪、比赛胜败的意义、竞赛对手的水平等不能正确对待或估计错误,便会产生强烈的紧张甚至焦虑情绪,就会影响动作技术和心理潜能的发挥,使运动成绩下降。而这种由紧张和焦虑情绪引起的情绪障碍,一般在赛前由于等待应激刺激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较高,赛中因心理能量的释放,会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赛后的情绪状态与比赛结果有关,如果结果不良,接下来的比赛中,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将会上升。因此在以后的训练中,教练员应该时刻的注意运动员心理训练。
总之,良好的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竞赛与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在系统的教学训练中,要注意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春,运动心理测量学应用中的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2).
[2]陶成,李立坚.TSMI的标准化研究[J]──(Taikyo Sport Motiva-tion Inventory)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3).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 篇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随着各种训练机制的完善,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比赛场上谁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在于谁更能吸引裁判和观众的注意, 也就是说表现力对于运动员的成绩起关键作用。这就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表现力的培养以及如何提高展开来讨论。
1.2 研究意义
该文通过查阅多方面的文献资料, 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概念、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培养途径等进行归纳分析, 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对竞技健美操表现力的了解,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竞技健美操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是该文的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大量竞技健美操及表现力的相关资料及文献, 了解最前沿的信息, 为该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2.2 逻辑推理法
该文运用归纳、类比等逻辑推理的方法, 参照有关的健美操表现力及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系统地对概念、影响因素、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得出了结论。
3 竞技健美操表现力及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郑重在《关于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一文中将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分为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运动员自身的因素, 主要有技术能力水平、身体素质、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心理因素、智能水平、理解动作能力、表情展现能力、大赛经验等, 另一部分是教练员的因素, 主要涵盖教练员对于动作的编排、自身的修养、成套动作音乐的选择与制作等因素[1]。
部分学者提出了提高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 丁素文在《对培养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方法的研究》一文中指出, 可以通过心理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形体舞蹈训练等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力[2];李春月在《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表现力》一文中认为, 要想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 就要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始终借助直观印象来引发和培养动作表现的意识, 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练习;在训练时不同的音乐选择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表现力, 也可以把形体练习贯穿于训练之中[3]。这些方法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笔者将其大体归为以下几点:通过舞蹈训练来提高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和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观看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寻找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心理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表情训练使运动员学会控制自己面部表情。
当今科学技术不断提高, 运动员动作技术的训练也已经愈加完善, 运动员之间的区别就在于, 谁能够用自身的丰富情感去吸引裁判, 同时更加吸引观众的目光, 使场上场下融为一体, 谁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4 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
4.1 身体姿态因素
竞技健美操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美, 标准的身体姿态会有助于增强表现力, 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决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高低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运动员先天的身体形态条件结合后天身体姿态的科学功训练。
4.1.1 运动员自身基本身体形态因素对表现力的影响
竞技健美操运动是一种展现人体美的项目, 它不仅运动表现外在美, 而且强调内在美的培养, 体现了健康、力量、美的本质属性。以它特有的魅力把形体美和精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身体形态对于竞技健美操来说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男运动员一般要求身高从175~178 cm左右, 女运动员身高在165~168 cm左右, 上下肢长, 身体躯干短, 颈部略长, 肌肉紧绷而不松弛, 在体型和气质上应体现出美感。一个优秀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做出来的动作以及流露出来的情感, 不仅体现了体育运动美的特征, 而且更容易让评委和观众感受到运动员的表现力。
4.1.2 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姿态因素对动作表现力的影响
身体姿态标准与否直接影响着动作的完成, 同时也是表现力的重要体现因素之一。健美操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运动, 同时也反映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对美的诠释, 对力量的追求。标准的身体动作、良好的身体姿态不仅是运动员的内心世界的表露, 而且还能使运动员展示自我。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姿态至关重要。因为身体姿态的变形会使动作变形, 因此会影响整套动作的美感, 从而影响运动员表现力。
4.2 气质与性格因素
4.2.1 气质因素
气质不仅影响着情感和性格特点的表现, 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心理过程。以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看, 运动员表现力发挥的优劣与其不同气质类型有着必然的联系。4种气质类型中, 胆汁质性格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多血质性格活泼好动、反应迅速;黏液质性格安静、沉稳;抑郁质性格孤僻、反应迟钝、善于发现。
4.2.2 性格因素
性格反映在情感上的乐观与稳定, 以及反映在意志上的果断和坚毅。竞技健美操训练很辛苦, 这种辛苦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例如高强度的训练会使身体劳累和疲乏, 而对手的强大或者自身技术遇到瓶颈则会带来心理压力。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有稳定乐观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4.3 动作因素
4.3.1 扎实基础
扎实的基础是表现力的基础和前提, 其中包括3方面:扎实的身体素质、扎实的技术动作以及操化动作,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扎实的身体素质是三者的基础, 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操化动作都必须以扎实的身体素质为基础, 没有扎实的基础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扎实的技术动作是纽带, 有了“丰富”的技术动作储备, 教练员就能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添加技术动作使整套动作更加合理、流畅、新颖, 这样更利于运动员展现自我。操化动作是载体, 运动员的表现力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操化动作来展现。
4.3.2 成套动作的创编
教练员在进行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创编时要着重考虑以下3个方面: (1) 成套动作的编排风格和特点一定要与运动员的特点以及身体技术能力和水平相协调。这样能更加充分地展现出运动员优异的一面同时也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2) 编排成套动作时运动员表现自我、突出自己的时机要把握好。可以让运动员通过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连贯动作来表现。这些动作的安排要以吸引裁判员、观众的注意, 以调动裁判员、观众的情绪为目的, 动作不能做得生硬, 要自然, 要与整套动作的风格浑然一体; (3) 创编一套竞技健美操还应该注意的是整套操风格特色的统一性。教练员在创造时应注意动作要始终统一, 前后呼应, 尽可能对运动员的风格完美展现。
4.4 表情因素
表情在完成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表现力最直观的表现要素。完成动作时良好的表情会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展示出快乐、积极向上和健康的情绪, 而这些情绪会深刻感染观众和裁判, 从而提高比赛分数。
4.5 艺术素质因素
艺术素质是对音乐、艺术、戏剧、舞蹈等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包括知觉与欣赏、表演与创作、反思与评价。艺术素养的提高, 可以使自己对音乐和动作有更深的理解, 进而融入自己的情感, 从而达到吸引裁判、感染观众、提高表现力的目的。
4.6 心理素质因素
4.6.1 自信心
竞技健美操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它不仅有身体的活动, 而且同时还存在心理的活动, 所以树立和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十分必要。这里所提及自信心是一种自我信任和敢于挑战的心理状态。运动员完成动作时高度的自信心能够为成套动作增加感染力, 这种感染力是建立在运动员高度自信心基础上的。想要建立高度的自信心, 运动员就必须要积极探寻和发掘自己的特点, 予以放大, 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4.6.2 应变能力
在比赛场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变情况, 比如赛前教练的情绪变化, 比赛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变故, 还有表演结束后裁判给的意外分数等。这些都会给运动员带来一定的刺激。如果运动员要很快适应比赛那就要反应积极。因此,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去培养自身的反应及应变能力, 做到万无一失。
4.7 音乐
音乐是一门抒发情感的艺术, 它体现人类丰富的情感内涵。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 二者密不可分。当运动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去, 再配合身体动作就很容易打动观众和裁判。所以音乐的选择对运动员的表现力有很大的影响。
5 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途径
5.1 基本功训练法—从基本功入手, 加强美感训练
基本功是一切的基础, 这是优秀运动员培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基本功训练时教练员一定要注意强调动作的规范和美感避免运动员将错误动作养成习惯的情况发生。基本功包括多个方面, 其中主要有柔韧、力量、耐力、基本手型、基本步伐以及难度动作等。训练时可以将这些方面组合起来进行训练, 如基本步伐组合、基本手型组合也可以将步伐和手型组合起来进行训练。这样一方面使训练不至于太过枯燥, 另一方面这些组合可以锻炼协调性也会为动作的创编带来灵感。
5.2 舞蹈训练法—加强舞蹈的训练, 训练中操舞结合
在训练中, 可以通过各种舞蹈, 比如:拉丁舞、民族舞、现代舞、街舞等内容进行训练, 锻炼身体部位的灵活性, 使运动员能够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规范的姿态。总而言之, 通“肢体语言”来表达某种情绪, 感染观众和裁判, 是运动员表现力提高的关键。
5.3 观察法—提高动作规格, 增加成套动作的形式美
竞技健美操对动作有着严格规格和要求, 任何的难度动作都必须做到标准和美观, 要完美完成。这就要求在训练中需要将动作规格和动作美感综合起来, 二者都要抓二者都要硬。为了达到竞技健美操比赛要求, 教练员可以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进行摄像, 训练结束后让运动员通过观察录像来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也可以在训练中对着镜子进行难度训练。除此之外可以让队员之间互观察, 观察对方的优点和缺点, 这样既可以提高自身水平还可以提升对方水平。
5.4 细节训练法—完善细节动作, 使成套质量得到升华
在训练中, 教练员和运动员通常过于注重大动作完成, 而忽略了一些面部表情、眼睛、手、脚、膝等细节动作。这样的后果就是, 做出来的动作软弱松散、呆板无力, 缺乏美感。因此, 在日常训练时, 就要严格要求运动员把每个细微的动作都要细致完成, 把美感意识运用到身体各个部位。这样, 健美操动作伴结合音乐完美完成, 才会展示出唯美的效果, 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了使运动员注意到这些细节, 教练员可以在每次训练前或者是做动作之前强调对应的技术动作应该注意的细节, 也可以采取一些有利于训练的惩罚措施, 例如:在同样的细节上犯错次数不能超过两次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以此来集中运动员对细节的注意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 表现力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 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出来自身内在的情感, 并融入音乐中, 吸引和感染观众及裁判的一种能力。
(2) 运动员因素和教练员因素是在健美操竞赛中影响表现力发挥的两大要素, 运动员因素包括心理素质、专项技术能力及水平、运动智能;教练员因素主要有教练员自身的素养、音乐的选择与成套动作的编排、训练方法。
(3) 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基本功训练法、舞蹈训练法、观察法、细节训练法。
6.2 建议
(1) 各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 主要包括运动员的气质特点、赛前心理准备、表情、节奏感及身体技术能力等, 要根据不同因素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 在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训练当中, 要借鉴其他表演类艺术的训练方法, 如戏曲、舞蹈等, 要吸取众家之长来不断完善自身的训练。
竞技健美操研究文献论文 篇7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训练,问题
1 前言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2001-2010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领精神》指明:国家体育的发展方向是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纲领的指导下, 竞技体育发展的首要基础——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 但在我国发展很快, 其中竞技健美操项目已跻身于世界的前列。面对如此的形势, 研究和探讨我国21世纪健美操后备人才的发展及对策, 意义重大、深远。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以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训练环节为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 (1) 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竞技健美操队的教练员 (6 2人) 、运动员 (1 1 9人) 、管理人员 (1 4人) 。 (2) 中国健美操协会的官员和竞技健美操方面的专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著作与核心论文40余篇。
2.2.2 访谈法
笔者亲自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家青少年健美操培训中心 (唐山八中、南京体育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获取了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
2.2.3 问卷调查法
在对已获得的文献资料和访问的基础上, 针对教练员、领导管理人员和运动员设计三种调查问卷。分别对北京、江苏、河北、山东、山西、广东各地方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健美操队 (11个) 和三个国家青少年健美操培训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运动员问卷119份, 有效问卷110份, 有效率为92.4%, 共发放教练员问卷6 2份, 有效问卷5 6份, 有效率为9 0.3%, 共发放领导问卷1 4份, 有效问卷1 4份, 有效率为1 0 0%。
2.2.4 数理统计法
把有效的问卷输入计算机, 用SPSS统计软件及Microsoft E x c e l, 建立数据库, 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竞技健美操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动因分析
在体育运动中, 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受到训练动机的直接影响。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 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动机主要依次为:喜欢这项运动、上大学、锻炼身体。青少年运动员从兴趣出发参加训练,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健美操也成为素质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 为青少年接触健美操运动建立了平台。另外, 随着全国高校招收健美操特长生数量的增多, 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中考和高考中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加分, 不同省市有不同的加分标准。而对于一些面临升学压力的运动员来讲, 升学加分成为他们参加训练的主要原因, 希望通过一定的等级, 为以后的升学添加一些砝码。此外, 有22.7%的运动员想进入国家队排在第四位, 这些动机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笔者认为, 青少年阶段是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 家长和教练员应对他们正确引导启发,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培养对该项目的兴趣,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勇于拼搏, 勇攀竞技高峰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3.2 家长对孩子从事健美操训练的态度
目前, 家长传统的体育价值观有所改变, 据调查, 累计90.9%的运动员家长比较支持参加健美操训练, 其中50.9%的运动员家长非常支持。分析其原因,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表现人体美的运动, 它既注意外在美的锻炼, 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 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健身、健心、健美地体育本能性整体效应, 深受人们的喜爱。有15.5%的运动员是因为听从家长的意见, 而参加健美操训练。作为少年丙组运动员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训练主要为了锻炼身体和培养兴趣, 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作为少年乙组和少年甲组的运动员家长, 他们的目的性可能更加明显, 希望通过训练达到一定等级, 为子女的升学增加一份“保险”。家长态度的转变, 为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精神上和物资上的激励作用, 有助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3.3 训练中教练员存在的问题
教练员是训练中的“指挥棒”, 安排运动员的训练任务和计划, 其作用显而易见。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知, 认为教练员安排训练后恢复手段少的运动员有45人, 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 0.9%, 占到最大的比重;其次排在二、三位的分别是训练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和训练的手段方法不多。青少年的训练应根据其心理和生理方面特点来安排, 所以训练的科学性和训练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训练的内容比较单调, 从访谈中了解到, 有的运动队仅仅以通等级为首要任务, 配合进行一些相关的专项素质练习, 训练的也仅仅是几套固定的等级规定动作, 而对其他相关项目教授甚少。正如表3统计数据显示:体育舞蹈、啦啦操等流行的运动很少有教练员安排到教学中去。教练员是在对运动员拔苗助长, 阻碍了运动员对健美操全面正确的理解, 极不利于运动员长远、全面的发展。
对运动员其他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做了调查, 从表4中可以看出, 有46名教练员经常组织运动员观看国内外的技术录像, 占到被调查人数的82.1%, 剩下的12名教练员偶尔组织运动员观看国内外的技术录像。这有利于运动员了解最新的技术动作要求, 也会在以后的训练中建立正确的表象, 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质量。
对运动员相关音乐的学习, 占比例最大的66.1%的教练员偶尔安排学习, 14名教练员经常安排运动员对音乐的学习, 但也还有8.9%的教练员没有安排相关音乐的学习, 从访谈中了解到, 大部分的运动队是没有配备专业的音乐老师。此外, 教练员认为形体训练是健美操运动员必备的训练内容, 而多数运动队也没有专业的形体教练, 所以形体训练的任务压在了教练员的身上, 所以健美操教练员成了“万金油”, 相关的知识什么都要会, 什么都要教, 效果可想而知。这需要相关的领导给予重视, 尽量配备专业的音乐和形体教练, 或是对教练员多进行音乐和形体方面的培训, 全面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
3.4 学训矛盾问题
因从事体育运动训练会占用一定时间, 只有处理好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的关系, 才能获得双方面的提高。从运动员对文化课学习的态度分析可知, 累计有87.3%的运动员比较重视文化学习, 其中累计有56.4%的运动员重视和非常重视文化学习。表明绝大多数运动员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但仍有12.7%的运动员不太重视文化学习, 对于这些运动员, 教练员和家长应给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通过调查, 发现累计有50.9%的运动员认为文化学习受和很受训练的影响, 也有38.2%的运动员认为文化学习不太受训练的影响, 而不受训练影响的运动员仅占10.9%。可以看出运动员在分配学习和训练的时间精力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而当文化学习受到训练影响时, 64.5%的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与训练计划。也有12.7%的运动员会减少训练时间, 同时11.8%的运动员会选择找教练解决问题, 还有8.2%的运动员会不知所措。
现在很多专家认为运动员应具有良好的智能结构。运动员的竞技成绩,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智力水平的高低, 而智力水平依托于文化知识, 所以应注重引导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积极的态度, 以及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争取培养一支智能型的高素质健美操队伍。
3.5 训练的物质保障 (经费、场地、器材、医疗) 不足使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受到限制
运动队的管理不仅要有目标, 有内容, 还必须有训练条件作保证, 如训练经费, 训练设施、训练场地和器材, 以及教练员的培训及待遇等。没有经费作保障, 就不会有竞技健美操长远健康的发展。
据调查排在影响训练各因素之首的是训练的经费不足, 占到76.8%。对教练员的调查可知, 有55.4%的教练员认为训练场地无保证。场地及器材的更新和运动员的增长不成比例, 不能满足训练的要求, 这必定制约了训练的效果。另外, 从调研和访谈中得知, 运动队经费的筹措还缺乏良性的机制, 主要是自筹经费和运动员的有偿训练。
运动队的医疗和训练恢复作用也不可小却, 对运动损伤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从走访三个国家青少年训练基地, 和对其他队的了解可知, 我国各个青少年健美操队几乎没有配备专门的医疗服务设施, 其训练恢复条件也不理想。
4 结论
(1) 青少年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原因根据年龄分组有所不同, 家长的支持度较高。 (2) 训练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包括训练的方法、训练的内容较少、训练后恢复手段少;教练员的配备较少, 在训练中的工作量较大, 影响训练的效果。 (3) 训练、比赛的经费不足、训练场地、器材不理想。
5 建议
(1) 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训练应常规化、科学化、系统化, 并有针对性的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艺术修养、表现力、乐感等方面的训练。同时将当下流行的啦啦操引入训练中, 丰富训练、比赛内容, 拓展青少年运动员的出路。
(2) 对运动员的“多元化”培养体制, 根据国情, “体教结合”要深入开展, 落到实处, 以缓解运动员的学训矛盾, 全面提高运动员素质。利用俱乐部、少年宫、行业体协等一切社会力量来发展健美操, 培养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
(3) 建立教练员管理制度, 加强对基层年轻教练员的培养, 并对教练员的执教资格进行审核, 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4) 对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升学中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激起更多学生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5) 需要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健美操运动的关注。通过电视和报刊的宣传, 让社会企业和事业单位乃至学生家长更多的了解、接受这项运动, 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吸引企业单位的投资。
参考文献
[1]宋全征.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7.
[2]张旭等.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J].资质文摘.2010, 7.
[3]张培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人才流动问题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报, 2000, 5.
[5]张红等.2004年全国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等级规定动作完成情况调研[J].山东体育科技, 2004, 26 (104) :24~26.
[6]竞技健美操国际青少年技术规程.
[7]杨静, 徐维良.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研究及对策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0 (6) :68~69.
竞技健美操研究文献论文 篇8
关键词:运动技能,迁移,竞技健美操,教学
前言
当今教育界普遍流行“为迁移而教”的口号。从教学目标着眼, 我们期望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影响 (正迁移) , 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 说明学生通过学习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教学的效果也就越好, 迁移在学习和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 存在着大量的迁移和干扰现象, 极大地促进或阻碍着运动技能掌握的进程。所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强化技能迁移的积极性 (正迁移) , 对提高教学效果, 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尽快完成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运动技能迁移的概述
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 甚至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影响。也就是原有的动作对学习新的动作产生影响, 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中的相互转移称之为运动技能的迁移, 是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对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的影响。运动技能迁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迁移是积极性迁移, 也称为正迁移, 是指刚形成的运动技能对原有的运动技能起着支撑、加强、巩固的作用, 对形成新的运动技能更易理解和掌握;第二类迁移是消极性的迁移, 也称为负迁移, 是指对刚形成的运动技能对原有的运动技能起着破坏、消极的作用, 并且干扰着新技能的形成和产生, 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第三类迁移是零迁移, 是指对刚形成的运动技能对原有和将要形成的新技能既无促进、巩固的作用, 又无干扰破坏的作用, 技能间的迁移几乎为零。在日常生活中迁移例子也是随处可见, 我们都知道会骑自行车的人在学骑摩托车的时会非常容易, 没多久就学会了, 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存在着正迁移关系;会骑自行车的人在学骑三轮车的时候, 刚开始会感觉到困难, 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存在着负迁移的关系, 原有的自行车技能会对学骑三轮车产生干扰;那么会骑自行车的人在学习驾驶汽车时, 原有的技能与新技能之间毫无关系, 两者之间既无促进作用, 也无干扰作用, 原因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零迁移关系。迁移现象不仅发生在同一项目个动作之间, 而且不同项目之间也存在迁移, 即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其关系所示如下图所示:
2 运动技能迁移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
竞技健美操的动作数量巨大, 类型繁多, 但就动作过程中人体相对于器械的运动学特征与人体用力的动力学特征以及身体相对运动的顺序和肌肉紧张程度, 内力、外力的相互匹配来看, 许多动作技术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在我们学习新的竞技健美操动作技术时, 原有的技术、技能将对新的动作技术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即发生迁移现象。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中掌握运动迁移的规律, 正确、合理运用正迁移, 对提高竞技健美操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
2.1 竞技健美操专业素质的迁移
众所周知, 竞技健美操除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外, 在练习的时候还需要一定的专项素质。现在, 随着大众健美操的发展和普及程度, 对竞技健美操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无论是大众健美操还是竞技健美操在我国的发展都非常迅速。所以现在对竞技健美操专项素质要求很高, 要有严格的考核要求与标准, 这是有其目的的。竞技健美操技术的练习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较好地完成动作要求, 而大众健美操就是为竞技健美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这也是竞技健美操与别的项目区别之一。专项素质练习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这是练习竞技健美操必须具备的要求, 竞技健美操在素质练习上如上肢力量、腿部力量、腰腹力量、柔韧性、各种灵敏、发力度和弹跳等, 这些素质练习在练习的时候都是非常枯燥无味的, 而且很容易疲劳, 那么教师在指导的时候, 应当把动作技能讲解到位, 每个部位的练习对今后的练习有着怎样的作用, 让学生能够合理地、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素质的练习, 学生在学习中会更加的重视专项素质的练习, 那么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时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动作技能也随着慢慢加强, 也就是说专项素质的促进迁移。
2.2 讲解与示范在迁移中的运用
竞技健美操教学是直观的教学, 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容易学习的方式, 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问题之一, 所以教师的示范必须规范、潇洒自如, 一个漂亮的动作示范往往会使学生跃跃欲试、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学习新技术动作。看到教师的示范, 学生会主动模仿教师的动作, 教师会起到一个带动的作用。讲解, 是一种艺术, 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来理解和学习动作技能, 生动形象的讲解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
2.3 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之间因素的迁移
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之间的共同因素, 又是一种正迁移效应。学习内容间的相同因素是产生迁移效应的条件, 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中, 有部分动作在技术要求上基本是相同的。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的共同之处较多, 动作之间的联系大,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注意, 有意识地将其安排在前后连贯之中, 可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当然, 在安排顺序上应该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
3 结论与分析
1.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对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的影响, 可分为积极性迁移、消极性迁移和零迁移三种类型。
2.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中, 运动技能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效果。
3. 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中, 专项素质、示范与讲解、专门性练习等方面可充分运用迁移效应。
4. 影响竞技健美操教学中迁移效应的因素有:竞技健美操动作技能之间的共同要素、学生的基本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
参考文献
[1]肖玲.对中国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教学的探讨[J].社科纵横, 2007, (6) :146.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李泓英.运动技能迁移现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群文天地, 2012, (7) .
【竞技健美操研究文献论文】推荐阅读:
竞技健美操运动09-10
竞技模式论文05-09
竞技实力论文09-28
健美操研究09-24
健美操中的美育研究10-11
体育健美操论文06-10
健美操教学价值论文06-22
残疾人竞技运动心理学论文07-05
中国电子竞技及游戏直播行业研究分析报告10-16
我国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