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实力论文

2024-09-28

竞技实力论文(共7篇)

竞技实力论文 篇1

1 问题提出

在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亚洲女子田径运动员尽管取得较好成绩,但与亚洲飞速发展的经济、文化,以及48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60.7%的人口的极不相称。同任何事物一样,田径运动发展有其历史的连续性,其竞技实力的总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科学科学等因素的集中反映。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竞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是通过重大比赛表现出来的运动成绩。运动成绩既包括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胜负或名次[1]。比赛名次在田径世界大赛上其意义远超过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人们常用金牌数、奖牌数以及总分这 3 个指标来评价和比较重大国际赛事中参与国的竞技实力。金牌集中地反映着参赛国(地区)顶级选手的数量;奖牌及前8名奖次反映着参赛国家(地区)优秀选手层的厚度;前3名总分与前8名总分则更为贴切地反映参赛国(地区)的总体竞技实力[2]。基于此选取亚洲女子田径运动员的世界大赛成绩和亚洲纪录等具体数据对其发展进行历史回顾与分析。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和世界杯是世界田径三个最重要的赛事,田径世界杯赛是以洲际为代表参加的赛事,为更客观反映各国实力,本文世界大赛主要是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前8名运动员的得分统计,按第1名8分、第2名7分—第8名1分计算。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亚洲运动员在奥运会(1928年-2008)和世锦赛(1987-2011)前8名成绩、破世界纪录情况、亚洲纪录。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 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亚洲女子田径运动发展轨迹

运动成绩的动态发展不仅取决于运动员培养系统,而且取决于一系列随时间推移而在各方面变化的因素,如政治、文化、经济等其他因素,由此运动成绩的多年动态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特点。现代竞技运动大致经过了自然发展阶段、新技术阶段、大负荷阶段和科学训练阶段[3]。

3.1.1 在新技术阶段(1896-二战结束)和大负荷阶段(20世纪50至80年代初)成绩表现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初期,对女子存在偏见,常从理论上低估女子参加田径运动的能力,认为女子不能参加技术复杂和长距项目[4]。直到1928年第9届奥运会,才有女子运动员参与,但仅5个项目(100米、800米、4×100米接力、跳高和铁饼)。随后逐渐增加,1984年23届奥运会增至17个项目。从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角度,20世纪20-30年代属于注重改进技术和对训练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新技术阶段,但总体属于运动成绩发展的初创阶段,表现为运动成绩起点相对较低,训练专项化并不突出,运动成绩增长很快[5]。绝大部分亚洲国家这一时期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阶段,无缘奥运会,仅极少国家有机会参与奥运会。如1928年日本获得800米跑亚军。之后1932-1936年间在投掷项目的铁饼和标枪项目上获得少数名次。二战给亚洲人民带来的灾难深重,运动成绩受到极大影响。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尽管更多亚洲国家参与到奥运会中去,但是成绩一般。新中国成立后,部分项目达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政治原因,直至1984年才首次参加奥运会,使得我国优秀运动员未能在世界大赛上展示实力,对亚洲整体实力也有很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至约20世纪70年代初,表现为训练投入与成绩增长基本上是相称,成绩呈现直线上升趋势,技术训练主导成绩增长,大“运动量”训练逐渐突出,至本阶段末期几乎达极限。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大部分运动成绩呈现出徘徊状态[3][5] 。亚洲女子田径运动员在1952-1984年有中华台北、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参与,但获奖运动员数量有限,且成绩一般。

在1928-1984年奥运会期间获奖项目9个。获奖国家:4个国家(日、中、印度、以色列)和1个地区,其中1928-1964年仅日本一个国家获奖。奖牌情况:仅获得1928年的800米银牌和1968年中华台北纪政获得80米栏的铜牌。

3.1.2 科学化训练阶段亚洲运动员大赛表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为促进田径运动发展,使更多国家和运动员参与世界大赛,1983年首次举办的世界锦标赛,自1991年后两年一届。以往认为女子不适宜参加的项目如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链球等也逐渐列为奥运项目,至2008奥运会,女子共有23个项目,仅比男子少50公里竞走1项。在这一时期,亚洲田径事业发展迅速,在保持传统优势项目基础上,有些项目取得质的飞跃。另外,90年代中亚的加入以及西亚一些国家接受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移民,也促进了亚洲地区田径整体实力的发展。从竞技体育角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学科理论的创新,对人体机能活动过程的深入认识,各门学科新知识的介入,运动成绩取得了较重大的突破,并再次表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而且记录更新时间较以往更快。进入90年代以来,更重视审视以往训练的经验和注重高科技的运用,监控手段更多、更科学化[5]。

这一时期奥运会上获奖项目增至17个,获奖国家增至8个但以中日两国表现突出,获奖最多为中国、日本,其余朝鲜获奖2次(1992和2000),叙利亚、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各获奖1次。奖牌情况:金牌8枚(其中马拉松2枚、100米栏、10000m、5000 m和10km 竞走、20km竞走和七项全能各1枚),银牌4枚(铅球2枚、马拉松和10000米各1枚),铜牌7枚(马拉松和10km竞走各2枚,铅球、1500 m和链球各1枚。

在历届世锦赛上获奖项目20个。从奖牌分布:金牌12枚(中国铅球2枚、标枪1500米、3000米、10000米、马拉松、20公里竞走各获得1枚;日本和朝鲜在马拉松项目上各获1枚,巴林在1500米获1枚)。银牌11枚(马拉松6枚、10000米跑2枚、铅球、3000米跑和20公里竞走各1枚);铜牌枚13枚。获奖国家7个,在1987-1997年仅为中日两国,近2届2005-2009年增加至6个(哈萨克斯坦、朝鲜、印度、塞浦路斯、巴林)。

总之,这一时期亚洲获奖项目具有明显项目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女投掷项目成绩更为突出,90年代中后期出现滑坡,但近年在链球和铁饼上成绩突出。目前亚洲运动员在两个大赛上的成绩主要来自马拉松、竞走以及投掷项目。值得关注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亚洲女子运动员在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上马拉松共获奖牌17枚,金牌5枚(奥运2枚),银牌7枚(奥运1枚)和铜牌5枚(奥运2枚),无论是奖牌数还是得分均列第一位,且远远超出第二位,可以认为女子马拉松是亚洲传统优势项目。尽管近年由于中亚加入以及西亚采用直接引进“移民”运动,使在洲际田径赛事上,亚洲各国田径奖牌分布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但在世界大赛上,亚洲女子运动员获得名次仍以中日两国为主。

3.2 亚洲纪录和世界纪录(截止2011.09)

3.2.1 亚洲女子田径运动员历史上创造世界纪录情况

百余年间亚洲有3个国家和1个地区女子运动员在14个奥运项目上创造或平过世界纪录。首先表现为在一些新兴项目开始阶段,与世界同步或略超前于世界,创造一些优异成绩,但随这些项目成为正式大赛项目得到各国重视,优势逐渐消失,如女子跳远、撑杆跳高和三级跳远等。其次,20世纪60年代前后大负荷阶段,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以及坚强隐忍的民族性,在一些项目上取得突破,如短跨项目、跳高等。再次,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由于教练员正确掌握训练规律,使部分周期耐力项目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女子中长跑。进入21世纪亚洲仅在马拉松和竞走个打破1次世界纪录。有些项目由于开展较早,有恰好适合亚洲运动员的特点,而逐步成为传统优势项目,如马拉松、竞走和铅球等项目。

3.2.2 亚洲纪录与世界纪录对比

田径的最高纪录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时期一个项目运动员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及该地区田径运动的开展情况。目前亚洲女子田径运动员保持2项世界纪录(1500米和10000米)。亚洲纪录与世界纪录在多数项目上差距很大,亚洲运动员最高成绩在世界各大洲中所处位置,除少数项目外,均较靠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田联正式承认的世界纪录中,亚洲运动员曾创造和保持多项周期耐力项目的世界纪录,目前保持(3000m、30km、100km和马拉松松接力)4项。尽管是非奥运项目,但是为亚洲女子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取得成功打下良好基础,如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子竞走曾涌现大批优秀运动员,多人多次打破5000米和10000米世界记录。其中徐永久还获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田径世界冠军。日本在不同距离的长距离跑的优异成绩,也为日本在世界马拉松舞台占有重要地位做出极大贡献。

目前亚洲纪录(奥运项目)保持者分布4个国家,依次为中国(18)、哈萨克斯坦(3)、日本(1)和叙利亚(1),表明亚洲地区女子田径运动开展仍不均衡。

3.3 亚洲女子田径运动发展建议

3.3.1 根据亚洲地区运动员特点选择适宜项目

首先,在相同条件下,运动成绩首先产生于运动员的天赋,不同的地域、民族人文环境塑造人们不同的身体素质和民族性,使得他们在某些竞技项目中处于先天的优势地位。长期以植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使得东方人习惯于食用糖、淀粉和植物蛋白,进化的结果形成了东方人特有的肌肉、脏器结构和能量供应系统,因而影响了东方人的身材、体重等解剖结果和力量、速度等能力的发展,在大多数田径运动项目上难以与欧美和黑人匹敌,但是在耐力和灵敏等项目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6],如三级跳、马拉松、长跑等。因此,亚洲运动员在坚持科学训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结合民族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身体条件和民族性的项目。其次,亚洲人口优势为参加田径运动提供了条件。尽管欧洲是田径运动的发源地,项目的起源、精神、规则和竞赛模式均来自欧洲。但近年由于大量的更受人们喜爱的项目占据越来越大的体育市场,田径运动的发展遇到了巨大困难 [7]。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东欧的大部分区域,出生率为1.3或更少,这将给包括田径在内众多竞技运动的发展带来参与危机 [8]。亚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7%,民族众多,不同地域学及人类学特点为田径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3.3.2 完善并坚持适合本地区具体情况的运动员培养系统

影响运动员成绩增长最直接的因素是运动员的培养系统,首先,作为社会现象,物质条件是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保障,但物质因素与运动成绩提高并不直接相关,其关键是在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其次,科技投入在训练中的作用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越来越其重要作用,是当今运动员能否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第三,运动竞赛的作用不仅在于其准备,也具有培养功能。田径运动发展水平与该地区赛事组织和项目社会认知度等有关。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先后举办过大型综合赛事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日本1964东京奥运会、1991和2007世界田径锦标赛)韩国(1988年汉城奥运会、2011世界田径锦标赛),我国(2008北京奥运会、已获得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举办权)。但是区域内的田径赛事仍相对其它项目仍然较少。缺乏赛事是造成亚洲田径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亚洲运动员要多参加比赛以提高他们的水平[9]。因此,应加强区域内合作,多举行田径赛事以利于本地区运动员的培养。

3.3.3 充分调动亚洲运动员参与田径训练的动机

二次大战以前,亚洲除日本外,其余国家大都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三百年的殖民统治严重地妨碍了亚洲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10]。二战后,绝大多数国家获得了独立,各国经济有了很大改观,但发展中国家仍占多数,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亚洲很多国家还存在温饱问题,要促进亚洲田径发展还是着重在解决温饱与发展体育之间的矛盾[11]。因此,摆脱贫困,向往美好生活的恒心和决心,仍是许多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从事体育运动的原动力。目前世界大赛上获得奖牌较多的国家和地区除了具有经济和科技发达的特点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部分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上依靠种族遗传、个体身心素质以及必要的资金和科技的资助取得了优异成绩。如非洲中长跑运动员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和科技支持创造的一系列优异成绩。积极动机是推动运动员从事长期艰苦训练的内部动力,有必要正确运用精神和物质动力,激发运动员积极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的动机。

3.3.4 优秀运动员的榜样作用和成功经验传承

某一国家或地区杰出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其榜样作用会大大鼓舞青少年从事这一项目的信心和决心。而训练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和成功经验的传承则可极大促进这一项目进一步提高。当前世界女子运动员训练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女子运动员训练特点和规律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得益于先于女子开展的男子训练的实践和探索。几十年来有着辉煌运动生涯的运动员退役后仍然在积极从事这一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并一代又一代地将积累的训练知识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运动员,是日本马拉松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13]。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女子马拉松在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共获奖牌14枚),其中金牌4枚(奥运2枚),银牌6枚(奥运1枚)和铜牌4枚(奥运1枚),其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其国家这一国家重视训练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同样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在竞走、中长跑和投掷项目部分运动员在世界大塞上成绩突出,曾屡创辉煌,极大地促进了这些项目这一时期在我国的开展。但部分项目成绩起落或渐渐失去优势,其中原因很可能与没有及时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知识和经验有关。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5.

[2]田麦久,等.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J].体育科学,2002,(3):1-5.

[3]徐本力.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30-135.

[4]文超,主编.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延烽,主编.实用运动训练学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5-6.

[6]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30.

[7]Chris Turner.Athletics'future is in the east[J].New Student inAthletics,2004.(2).7-14.

[8]Helmut Digel.Challenges to athletics[J].New Student in Athlet-ics,2004.(4).7-13.

[9]专访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中国应让田径走进[EB]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9-11-13.

[10]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新编实用世界地图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2004.9.

[11]亚田联秘书长.浅析亚洲田径发展[EB].http://www.olympic.cn/news/2009-11-15.

[12]Brendan Reilly.Where the Marathon Matters:Japan's long-run-ning tradition[J].Running Times,Jan/Feb 2008.

竞技实力论文 篇2

关键词: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高校;路径

从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确立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一些高校分别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北京大学的乒乓球队、武汉理工大学的篮球队等。这些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而且对这些高校软实力的整体提升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可见,对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及其对高校软实力提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视。

一、软实力、高校软实力与竞技体育软实力

(一)软实力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著名学者Joseph Nye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军事、科技、经济等硬实力,也包括了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等软实力。他认为软实力是能够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关系紧密。国内学者对软实力较具权威的界定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1]。

(二)高校软实力

与国家综合实力一样,高校的综合实力也囊括了软实力和硬实力。对于高校软实力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有:申小蓉认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2]。彭凤仪认为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精神、文化、制度等要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力量[3]。胡凯认为它是指每一所高校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维护本校利益、实现本校战略目标、推动学校进步和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包括:根植于民众心中的大学精神、独具匠心的办学理念、丰富精彩的校园文化、独具魅力的自身特色、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卓有成效的育人氛围。

(三)竞技体育软实力

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隐性的、强有力的能力。苗治文等人认为竞技体育的软实力是指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具备的竞技体育的思想与文化的吸引力、价值标准与政治制度的感召力以及人性修炼与精神文明的影响力等内在的、人化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精神力、一种凝聚力或是一种吸引力。高校竞技体育软实力集中体现在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和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以及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竞赛等方面。

二、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对高校软实力提升的积极效应———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武汉理工大学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带动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大学生参与篮球活动和比赛。第二,社会效应。武汉理工大学武术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并多次夺得佳冠,且在中南地区也多次夺冠。第三,明星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培养了一批校园篮球明星,如刘佳、刘久龙、代怀博等人,这些明星不仅是校园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而且吸引了广大球迷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第四,交流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与台湾艺术大学、日本筑波大学展开了广泛的交流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高校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在高校软实力提升中开展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一,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高校独具特色竞技体育文化。每一所高校的竞技体育资源都是有限的,唯有集中力量办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形成品牌效应,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影响力,使其能够更好服务于高校软实力的提升;其二,大胆创新,改革高校竞技體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业已成为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改革现行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畅通运行机制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有效举措;其三,重视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只重视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而不注重宣传和推广,那么,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所产生的效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要想提高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对高校软实力的积极影响作用就必须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既要抓好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还应抓好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基金项目: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2027)

参考文献:

[1]苗治文,李伟,李勇勤等.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74-876.

[2]申小蓉.对高校软实力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209.

竞技实力论文 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15年喀山世锦赛游泳比赛的奖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当前世界泳坛的竞争格局,并进一步探究我国游泳的竞技实力现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当前世界泳坛竞争格局分析

2.1.1 各大洲实力格局

本届世锦赛各大洲的奖牌竞争异常激烈,其中,欧、亚、美以及大洋洲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整体实力渐趋均衡。欧洲国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竞争态势,整体实力最为强劲,共有7个国家获得金牌,5个国家获得奖牌,本届世锦赛欧洲12个国家获得了18金、18银、19铜,共计55枚奖牌,占据金牌以及奖牌总数的40%以上,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由于受到澳大利亚、中国、英国等国的冲击,美国的实力较上届有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也导致美洲国家的整体实力被欧洲进一步拉大,本届世锦赛美国依旧在美洲国家中一枝独秀,获得全部8枚金牌以及多数奖牌,而巴西、加拿大、阿根廷、牙买加4国无一金牌入账,仅获得少量奖牌,美洲共获得8枚金牌和34枚奖牌,整体实力落后于欧洲,但依旧领先于其他大洲。

随着澳大利亚的强势复苏,大洋洲的整体实力上升明显。本届世锦赛,大洋洲与亚洲实力旗鼓相当,均获得了18枚奖牌,且金牌数量也仅有1枚之差,其中,澳大利亚为大洋洲贡献全部7枚金牌以及16枚奖牌,新西兰仅有2枚银牌入账,而亚洲则有3个国家获得奖牌,其中,中国和日本分别获得5金和3金,新加坡则贡献1枚铜牌,本届世锦赛亚洲获得了8金、2银、8铜,共计18枚奖牌,整体实力呈现上升趋势。非洲游泳则发展缓慢,多年来一直处于落后局面,本届世锦赛只有南非获得1金、3银,共计4枚奖牌,与其他大洲的实力差距依旧较大。

2.1.2 各国家实力格局

本届世锦赛,美国队的霸主地位不复存在,澳、英等国纷纷崛起,共有23个国家获得奖牌,世界泳坛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美国队的整体实力下滑明显,一方面由于全盛时期的两大领军人物菲尔普斯和佩尔索尔相继淡出,美国出现了短暂的人才断层,另一方面多名优秀运动员受伤病及状态的影响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不过美国依旧凭借雄厚的游泳班底以及最佳女运动员莱德基的出色发挥,获得8金、10银、5银,共计23枚奖牌,位居奖牌榜首位,也惊险地实现了世锦赛奖牌榜7连冠的伟业。澳大利亚则在经历了近10年的低谷之后强势复苏,整体实力较上届有较大的提升,并以7金、3银、6铜共计16枚奖牌的优异战绩位居奖牌榜次席,再次成为美国队的最大竞争对手。因此,从奖牌的分布情况来看,美国、澳大利亚的整体实力较强且难分伯仲,共同处于第1集团的领先行列。

中国队获得了5金、1银、7铜,共计13枚奖牌,仅次于美、澳,位列奖牌榜第3名,尽管较上届世锦赛下滑1个名次,但却多出4枚奖牌,而且还有18人次获得第4-8名的成绩,竞技实力稳中有升,并在第2集团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不过欧洲国家才是第2集团竞争的主角,其中,欧洲新锐英国强势崛起,摘得5金、1银、3铜,共计9枚奖牌,同时也创造了英国在世锦赛的历史最好成绩。法国则在名将阿格内尔缺阵的情况下,依旧获得了4金、1银、1铜,共计6枚奖牌,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实力,此外,匈牙利、瑞典、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展现出较强的竞技实力,亚洲的日本和非洲的南非也凭借多个项目的出色发挥在第2集团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多数国家的整体实力较弱,只能在个别项目上获得少量奖牌或者前8名。

2.2 我国男子游泳竞技实力分析

喀山世锦赛,中国游泳队派出了以孙杨、宁泽涛领衔的最强阵容出战,其中,男子共有25人,参加了全部项目的比拼,除50m仰泳、50m蛙泳、100m蛙泳以及100m蝶泳仅有1名运动员参赛外,其他项目中国男队均获得2个满额参赛席位。最终,英国和法国均获得了4金、1银、1铜,引领当今世界男子泳坛的竞争格局,凭借孙杨和宁泽涛的出色发挥,我国获得了3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仅次于英、法,在男子泳坛的竞争中牢牢占据三甲行列,而老牌劲旅美国则缺乏较强的金牌竞争力,仅由罗切特摘得200m混合泳的金牌,此外,澳大利亚展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摘得2金、2银、3铜,重返世界男子泳坛一流强队行列。

自由泳是我国男子游泳的优势项目,其中,孙杨在中长距离自由泳中依旧保持一定的领先优势,尽管受到场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孙杨的竞技状态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本届世锦赛孙杨还是轻松卫冕400m和800m自由泳冠军,1500m则由于身体原因退赛,而近两年主攻的200m自由泳则以0.06s的微弱劣势获得银牌,可见,孙杨在4个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上均具备较强的金牌竞争力,这些项目也是我国男子游泳在里约奥运会上的主要夺金点。此外,去年亚运会一战成名的新星宁泽涛在喀山世锦赛再次实现历史突破,以47.84s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100m自由泳冠军,打破欧美国家的垄断地位,成为我国乃至亚洲获得该项目冠军的第一人。此外,汪顺在200m混合泳中摘得铜牌,这也是他个人首枚世锦赛奖牌,徐嘉余则在100m、200m仰泳中分别获得第4、6名,两人在各自主项均具备一定的奖牌竞争力,是我国男子游泳的潜在力量。尽管毛飞廉、李朱濠、杨之贤分别在200m蛙泳、100m蝶泳、400m混合泳中进入决赛,但与世界游泳运动员的差距较大,难以冲击奖牌,除此之外,我国其他运动员在各自单项中均未闯进决赛。

与单项的出色发挥相比,我国男子游泳接力项目的竞技实力出现下滑,仅在4x100m自由泳接力项目中获得第7名,曾经夺得伦敦奥运会铜牌的4x200m自由泳接力更是未能闯进决赛,4x100m混合泳接力也仅排在预赛的第11名,无缘决赛,尽管孙杨和宁泽涛缺席这两个接力项目对中国队的成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这也难以掩饰我国在接力项目上的差距。

因此,本届世锦赛我国男子游泳实力稳中有升,但整体表现喜忧参半,优势及潜优项目保持较强的奖牌竞争力,劣势及接力项目则实力差距显著。

2.3 我国女子游泳竞技实力分析

我国女队正值新老交替阶段,本届世锦赛我国派出了老将傅园慧、陆滢领军的26人参赛,除50m蝶泳和1500m自由泳只有1人参与角逐外,其他项目均有2人参赛。随着刘子歌、焦刘洋的退役以及叶诗文迟迟未能恢复最佳状态,中国女队在本届世锦赛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只获得2金、6铜,其中奥运会项目只获得1金、4铜,整体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不仅被美国、澳大利亚拉开较大差距,而且被匈牙利、瑞典以及日本队所超越,失去了在第2集团的领先地位。本届世锦赛,美国和澳大利亚平分秋色,分别获得5金、4银、1铜和5金、3银、3铜,竞技实力旗鼓相当且竞争异常激烈,而瑞典、匈牙利、日本也凭借明星运动员的出色发挥分别摘得3金、2金、2金,在第2集团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届世锦赛,我国女子游泳共在14个项目中进入决赛,但金牌竞争力不足,仅获得50m仰泳和4x100m混合泳接力金牌。与男子相反,我国女子自由泳整体水平较差,只有沈铎一人分别在100m和200m自由泳中获得第8和第6名。我国在蛙泳比赛中均有运动员闯进决赛,但缺乏奖牌竞争力,只有史婧琳在200m蛙泳中获得铜牌。蝶泳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陆滢在50m和100m蝶泳中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奖牌竞争力,本届世锦赛均摘得铜牌,而200m蝶泳的世界纪录依然由刘子歌保持,本届世锦赛小将张雨霏发挥出色,接连创造自己的最好成绩,并最终摘得铜牌,尽管未能争得金牌,但张雨霏与前2名的差距较小,已具备冲击金牌的实力。傅园慧和刘湘在50m仰泳中分别摘得金牌和铜牌,但我国在奥运会项目100m和200m仰泳中则与奖牌无缘,只有傅园慧获得100m仰泳的第4名,其他运动员未能进入决赛。伦敦奥运会夺得200m和400m混合泳两枚金牌后,小将叶诗文的竞技状态一路下滑,连续两届世锦赛与奖牌无缘,本届世锦赛200m混合泳仅获得第8名,400m混合泳更是未能进入决赛,整体表现与伦敦奥运会判若两人,而另一名运动员周敏还不具备晋级决赛的实力。此外,我国在接力项目依旧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实力,优势项目4x100m混合泳和4x200m自由泳分别摘得金牌和铜牌,4x100m混合泳也获得第7名的好成绩。本届世锦赛,除傅园慧和陆滢两名老将外,中国队其他运动员均为年轻队员,多数更是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为中国队征战里约奥运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世界泳坛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竞争态势,欧洲整体实力优势明显,美洲实力大幅下滑,大洋洲上升势头强劲,整体实力与亚洲旗鼓相当,非洲则持续落后。美、澳牢牢占据领先地位,欧洲国家主导第2集团竞争,我国游泳竞技实力稳中有升,在第2集团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而多数国家的整体实力较弱,仅能依靠个别项目实现奖牌的突破。

2.孙杨、宁泽涛领衔中国男队跻身三甲行列,但整体表现喜忧参半,自由泳及潜优项目实力稳步提高,蛙泳、蝶泳等劣势及接力项目实力差距显著。

3.中国女队整体实力下滑明显,逐渐失去第2集团的领先地位,奖牌及金牌竞争力相对不足,尤其是优势项目逐渐失去以往的竞争实力。

3.2 建议

1.夯实人才储备,巩固优势项目的实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游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项目,但这些项目缺乏人才厚度,孙杨在中长距离自由泳一枝独秀,其他运动员进步缓慢,女子混合泳也只有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昙花一现”,女子200m蝶泳这一曾经的“双保险”项目也已优势不再。因此,我国要加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夯实人才储备,巩固来之不易的优势项目,提高在世界泳坛的竞争力。

2.加快提升潜优项目的奖牌竞争力。本届世锦赛,我国获得了13枚奖牌,共有31人次获得前8名,其中,男子仰泳、混合泳以及女子蛙泳、自由泳等项目的实力呈现上升趋势,具备了冲击奖牌的潜力。当前,我国整体水平与美、澳等世界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加快提升我国潜优势项目的竞争实力,力争更多的奖牌增长点,对于我国向世界游泳强国迈进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3.以赛代练,提高年轻运动员的综合能力。目前,中国游泳队主要以年轻队员为主,有些更是首次参加世锦赛,竞争实力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国要强化“以赛代练”的训练理念,增加运动员的比赛次数,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同时,能够积累丰富的大赛经验,从而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竞争力。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析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的竞争格局及中国游泳队的竞技实力。主要结论:欧洲整体实力优势明显,美洲实力大幅下滑,澳、亚旗鼓相当且上升势头强劲;美、澳占据领先,中、英、法引领第2集团激烈抗争;中国男队跻身三甲行列,优势及潜优项目实力稳步提高,劣势项目实力差距显著;中国女队整体实力下滑明显,逐渐失去第2集团的领先地位。建议:夯实人才储备,巩固优势项目实力;加快提升潜优项目的奖牌竞争力;以赛代练,提高年轻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竞技体育,游泳,喀山世锦赛,竞技实力

参考文献

[1]魏梅,崔玉玲,张波.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备战策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3):73-77.

[2]许琦.中国竞技游泳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78-80.

[3]谭明义.我国男子竞技游泳水平落后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63-265.

[4]焦峪平.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方向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2):75-78.

[5]杜更,等.从世界游泳强国成功经验探讨我国游泳发展的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41-44.

[6]满晓霞,钟炼,耿涛.从第14届游泳世锦赛解析世界泳坛竞争格局[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33(5):1-5.

竞技实力论文 篇4

1.1、研究对象

以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广东军团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竞技实力、全运会的相关文章,了解我国全运会的相关现状,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论文撰写准备理论素材。

(2)数理统计法。

将从第十一届全运会官网统计所得数据通过Excel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分析结果。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广东军团竞技实力横向比较

竞技体育中,前八名的成绩主要表现出一个整体的竞技潜力。第十一届全运会由山东军团领衔,解放军军团紧随其后,其中广东军团以45枚金牌、45.5枚银牌、39.5枚铜牌位列第四名。

2.2、广东军团竞技实力纵向比较

(1)近三届全运会广东军团获得奖牌比较分析。

依田麦久教授的观点:竞技体育中,前八名的成绩主要表现出一个整体的竞技潜力,而奖牌数量更主要地体现其竞技实力。从整体上看,第九届全运会是广东军团近三届全运会的最高峰,而后的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运会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广东军团优势竞技项目分布情况分析。

全运会上夺得金牌及奖牌数量的多少,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优势项目的优势程度。谢亚龙认为,所谓优势竞技项目是指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并在未来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运动项目。为了能对广东军团的优势竞技项目进行统一和客观的界定,我们引入经济学中评价系统态势的方法——帕雷托分析法对此进行界定:首先将各项目分别按各项目得分百分比从大到小排列,然后截取其中获得总分占累计总分70%以上的各项目为优势竞技项目,为了增加金牌、银牌和铜牌的可比性,突出金牌的重要程度,研究中首先对各项目金、银、铜牌分别按4、2、1分进行赋值。表3中的14个项目的累计百分比为70%以上,因此确定这几个项目为广东省全运会的优势竞技项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第十一届全运会由山东军团领衔,共获得奖牌153枚,解放军军团紧随其后,广东军团以45枚金牌、45.5枚银牌、39.5枚铜牌位列第四名。

(2)第九届全运会是广东军团近三届全运会的最高峰,而后的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运会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3)广东军团全运会的优势竞技项目分别为田径、跳水、马术和体操等14项。

3.2、建议

(1)优势项目要构建实力超凡的人才群,积极挖掘和培养后备力量,把优势项目所在的地区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2)各级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做到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使广东军团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以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广东军团为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深入研究广东军团的竞技实力,以期为广东军团后期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第十一届全运会由山东军团领衔,广东军团以45枚金牌、45.5枚银牌、39.5枚铜牌位列第四名。2.第九届全运会是广东军团近三届全运会的最高峰,而后的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运会呈逐年下降的趋势。3.广东军团全运会的优势竞技项目分别为田径、跳水、马术和体操等14项。

关键词:全运会,广东军团,竞技实力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2]谢亚龙.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4]第十一届全运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11thgames.org.cn/

竞技实力论文 篇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中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网络传媒等对本届世锦赛及历届世锦赛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借助数理统计对比赛的金奖牌及团体总分变化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届世锦赛各国竞技实力分析

2015年北京世锦赛,打破1项世界纪录,4项世锦赛纪录,是一届赛事水平很高的比赛。美国十项全能选手伊顿9045分打破世界纪录,波兰人沃洛达兹克80.85米打破链球世锦赛纪录,荷兰人希佩尔斯21秒63打破200米世锦赛纪录,牙买加队41秒07打破女子4×100米世锦赛纪录,埃塞俄比亚人阿亚那14分26秒83打破5000米世锦赛纪录。其中,女子200米世锦赛纪录已经保持了22年之久。

美国队被牙买加、肯尼亚反超是本届世锦赛最大的看点,美国队一直是田径强队,从第一届世锦赛到现在,将近32年来美国队一直处于霸主地位,但本届世锦赛金牌却获得了第三名,肯尼亚、牙买加两国联手制造了本次世锦赛上最大的意外。纵观本届世锦赛奖牌榜,在全部参加比赛的47个项目中,有30%的金牌来自于该项目的非传统国家,像肯尼亚获得的男子400米栏、男子标枪,牙买加的女子短跑项目的崛起,获得了100米、100米栏、4×100米接力和4×400米接力4枚金牌,厄立特里亚小将摘取男子马拉松冠军,俄罗斯选手舒本科夫成为世锦赛史上第一个白人冠军。世锦赛金奖牌的分化,本属于欧美的传统田径强国不断爆出冷门,而新生代国家的崛起也促进了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北京田径世锦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竞技新格局,田径运动正在向着世界性普及化发展,实现了全世界都流行、全世界都出高手局面,更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

2.2 本届世锦赛各国竞技格局演变

2.2.1 美国首次离开第一军团

自世锦赛举办以来,美国队一直保持在金牌榜前2位,美国田径队是绝对的王者,但本届世锦赛上(表1),由于肯尼亚开辟了400米栏和男子标枪,牙买加追加了女子短跑项目,使得金牌竞争更加激烈。美国队在接近20个夺金项目中只获得了6金,加特林的100米、200米,女子4×100米、4×400米接力均获得银牌,男子4×100米的失利,女子400米栏获得银牌、铜牌。总体看来,只能说缺少了天时地利人合,但美国队获得了6金6银6铜,以214分的总分依然远远超越其他国家,其竞技实力还是强者之王,无人能憾。男子三级跳远决赛,美国名将泰勒在最后一跳跳到18米21,距离英国名宿爱德华兹20年前创造的世界纪录仅差8厘米,美国队的失利表明了田径运动正在向着普及化发展,多国化的田坛竞技格局已然形成。

2.2.2 肯尼亚、牙买加携手领衔第一

依靠传统强项,挖掘新的夺金点,是北京世锦赛上肯尼亚、牙买加出奇制胜的法宝,在本届世锦赛上两国联手创造了第一的奇迹。在传统强项之外,肯尼亚收获了男子400米栏、男子标枪2枚金牌,而牙买加获得了女子100米、100米栏、4×100米、4×400米接力4枚金牌。肯尼亚的中长跑与牙买加的短跑交相呼应,几乎垄断了整个竞赛项目。博尔特领衔的牙买加队又一次在鸟巢书写了历史,在本赛季成绩平平的博尔特,凭借丰富的大赛经验和旷世奇才的运动天赋,在100米的预赛、半决赛、决赛中调整状态,成功获得了100米金牌,并把竞技状态保持到了200米、4×100米接力上,超人的速度发挥的淋漓尽致。博尔特书写了自己的传奇,获得2009年、2013年、2015年三届世锦赛的三冠王,4次参加世锦赛获得了11枚金牌,成为世锦赛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两项4×100米决赛堪称完美,牙买加队在男子项目决赛跑出37秒36,为历史第5好成绩,女子项目决赛,牙买加队以41秒07的成绩夺冠,高居历史第二。肯尼亚名将科姆博伊凭借自己的运动天赋,创造了3000米障碍赛四连冠,被称为障碍史上第一人,在其长达12年的运动生涯中,参加的7届世锦赛上,创造了非金即银的辉煌战绩,堪与美国队在世界田坛的地位相媲美。而男子标枪决赛,平民叶戈投出了92米72,是近14年最好成绩。

2.2.3 欧洲在徘徊中前进

田径项目一直是欧美的强项,随着非洲军团在中长跑上的分流、牙买加在短跑上的优势,使得欧美的优势殆尽,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整体竞技水平的下降,欧洲在田坛的竞技格局中处于下降地位。本届世锦赛上俄罗斯2金的战绩创造了世锦赛上最低水平,而英、德、波兰等国家在世锦赛上均占有一席之地。纵观15届世锦赛的竞技水平,欧洲处于一种下降后徘徊的理性回归阶段,欧洲的下降主要原因来自其它国家的竞技水平的提高,而欧洲本身的竞技水平依然存在。

充满传奇色彩的英国长跑名将法拉赫,在北京世锦赛上连续2届获得了5000米、10000米两项冠军,并且实现了世锦赛上5000米项目的三连冠,在非洲军团垄断的中长跑项目上创造了奇迹。女子短跑,身高1米79的荷兰“高妹”希佩尔斯横空出世,打破了美国、牙买加两国高手10多年的垄断,在200米决赛中跑出21秒63,在历史排名榜上仅次于格里菲斯-乔伊娜、琼斯两大巨星,更为惊人之处在于她从七项全能转行短跑只有两年,就成为200米历史上跑得第三快的女子。女子链球决赛,不久前打破世界纪录的波兰名将沃洛达兹克大显身手,其80.85米的夺冠成绩,距离她26天前创造的世界纪录仅差23厘米,居历史第二。

2.2.4 中国逐步迈向体育强国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代表团,本届世锦赛上实现了逆袭,在多个项目上获得了突破。本次世锦赛的1金7银1铜,是除了1993年世锦赛之外的中国最好成绩,奖牌数量则是历史最多。中国队共有12个项目进入前八,前八名的积分高达94分,这是参加历届世锦赛的最高积分,标志着中国在田径项目上打破了以往的局部点胜,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奖牌竞争力。中国队已经走出了依靠单个点的辉煌,实现了多元化的竞争能力,迈向体育强国的步伐逐步夯实。本届世锦赛中国队获得9枚奖牌,男子获得4枚,女子获得5枚,实现了男女项目上的平衡,打破了中国田径项目上的阴盛阳衰的局面,中国田径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多点的突破,带动整个田径项目蓬勃发展。

北京世锦赛中国队在保持过去传统的女子投掷、竞走上,实现了多点的突破。在投掷项目上中国女子获得了铅球,链球、标枪三枚银牌,在铁饼项目上获得第八名,中国女子投掷在世界田坛的竞技地位处于强势。女子20公里竞走实现了1999年世锦赛的翻版,中国队的刘虹和吕秀芝像前辈刘宏宇和王妍一样,再次包揽此项目的金银牌,16年的间隔轮回,暮然回首,中国竞走依然在前行。男子20公里竞走王镇获得一枚银牌,这也是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在世锦赛上第三次收获银牌,竞走健儿们一步一个脚印,迈向远方。男子跳高决赛中,跳高新星张国伟获得银牌,从而超越朱建华在1983年世锦赛时摘铜的成绩,实现了中国跳高项目从铜到银的32年的回归之路,使中国跳高再次跻身世界顶尖水平。张国伟的跳高是一个点的突破,那么男子4×100米接力的银牌获得就是一个面的突破,是欧美、牙买加垄断的短跑项目上的突破,成为本届中国队最大的惊喜点和最大的突破口所在,也超越了日本创造的接力成绩,成为亚洲最好成绩。苏炳添以9秒987的半决赛成绩进入决赛,也是中国田径史上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具有田径之王之称的100米比赛突破何其难也,但中国小将以小数点后三位的并列成绩挺进决赛,显示了竞技体育的残酷与悲壮,凸显了中国在100米项目上虽败犹荣的伟大。男子跳远获得三、四、五名,说明这个项目上具有强大的夺金竞争力,年轻选手只要刻苦加科学训练,任重而道远,未来的大赛上定会收获金牌。

3 结论

3.1 北京田径世锦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新格局,有30%的金牌来自于该项目的非传统国家,欧美的垄断地位在下降,肯尼亚、牙买加、中国为主的新生代正在崛起,未来田径比赛每一项比赛拿奖牌都将难度巨大,真正实现了全世界都流行、全世界都出高手的田径项目的普及与发展,更好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

3.2 美国队的失利导致其排名历史成绩最差,但前八名总分214分依然傲视群雄,奖牌竞争力依然强劲,未来的美国队依然是田坛上竞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3.3 牙买加依靠闪电飞人博尔特的带领,收获了男子短跑项目上的7枚金牌,而肯尼亚在中长跑优势保持的前提下,发展了男子400米栏和标枪。两个小国的交相呼应,占据了大部分竞赛项目,携手跻身金牌榜第一。

3.4 欧洲在徘徊中前行,作为传统的基础强项,欧洲在大部分项目上都有奖牌竞技能力,具有较好的普及与发展,欧洲处于一种下降后徘徊的理性回归阶段。

3.5 中国队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虎头豹尾,对于还在发展中的中国田径队,收获远大于迷惘,未来任重而道远,保持竞走、女子投掷的优势前提下,继续挖掘男子短跑项目,优先发展男子跳跃项目是重中之重,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夺金点将在跳跃项目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借助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田径世锦赛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历届世锦赛对比发现,田坛竞技格局大有被后起之秀分解之势,呈现出均衡多元化发展。牙买加、肯尼亚依托各自优势项目,挖掘并发展新的夺金点,在本届世锦赛上成功逆袭美国,升至金牌榜的前两位;美国队屈居金牌榜第三,不少项目的金牌首次被非传统强国选手摘取;中国队巩固了竞走、女子投掷项目在国际田坛的优势,发展了男子短跑、跳远、跳高项目,结束了中国田径阴盛阳衰的局面,实现了中国田径项目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北京,田径,世锦赛,竞技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全立.田径世锦赛综述世界篇:美国下滑鸟巢见证反潮流[EB/OL].(2015-09-01).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athle tics/2015-09-01/doc-ifxhkpcu4924028.shtml.

[2]威猛.世锦赛综述中国篇:阴盛阳也盛惊天突破+新夺金点[EB/OL].(2015-08-31).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athle tics/2015-08-31/doc-ifxhkpcu4894075.shtml.

[3]唐君玲,李政,李鹏飞.从奥运会和世锦赛看我国田径运动竞技势力[J].四川体育科学,2015(3):12-18.

[4]侯金涛.从第14届莫斯科田径世锦赛看中国田径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14(9):35-36.

[5]黄文敏.从三次大赛奖牌榜分析世界田径格局[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3):24-26.

竞技实力论文 篇6

1.1 奖牌榜总体情况

从奖牌总数上看, 变化最大的是南美洲, 27届获得奖牌总数为19, 后三届获得奖牌数量分别为1个、3个、1个, 落差非常明显, 在各大洲中获得数最少。从奖牌榜起落的形式上看, 南美洲巨大变化之后的主要原因是北美洲的迅速崛起, 27届北美洲获得奖牌总数为20, 后三届分别为39、44、38, 都在27届基础上有较大的涨幅, 增加都在18个奖项以上。其它地区也有变化, 但从总体上看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 出去欧洲在29届获得奖牌数略有减少, 原因是29届中国奖牌数的激增, 使亚洲的有很大的增长。北美洲实力的崛起主要原因是以美国、牙买加等国为代表的短跑、跨跳项目的快速发展。

1.2 地域分布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7届到30届奖牌的分布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主要有:获得奖牌的总数, 金、银、铜牌获得数量, 地域性实力分布的明显。亚洲在27届以后, 较以前有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获得奖牌增加, 虽然奖牌总数的增长不是很大, 但是在110栏等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从总体上讲, 还是地域性差异仍然存在, 差异最大的是28届南美洲和欧洲间有总数66枚的差距。

2 28届不同项群奖牌分析

从表2看出, 短跨项目上除了我国运动员获得1枚金牌外, 其余被北美和欧洲所夺得;中长跑也一样, 除我国选手邢慧娜获得一枚1000米金牌和日本选手马拉松有一枚金牌外, 其余为欧洲和非洲所获得;跳跃和投掷、全能项目的奖牌也被欧洲获得;可以看出, 欧洲在跳跃项目、投掷项目、全能项目上的巨大实力。在短跨项目上, 北美位列第一, 欧洲第二, 其它各大洲没有明显的实力与北美和欧洲竞争;中长跑项目上欧洲和非洲占据有利的地位, 而且中长跑项目作为非洲的特色项目, 与其它各洲差异巨大;跳跃和投掷项目欧洲发挥自身地域的巨大优势, 银牌、铜牌获得很多, 逐渐接近金牌的水平;全能项目中欧洲获得4个奖牌, 其余亚洲和北美分别获得一枚铜牌和银牌;从上表上可以看出, 只有金牌的分布集中, 铜牌和银牌的分布表现为多变性, 因为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优势特色项目, 而且实力差距在各大洲之间非常明显。

3 29届不同项群奖牌分析

表2为29届奥运会田径奖牌的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在短跨项目上, 除非洲和欧洲各得2项外, 其余12项被北美洲获得;中长跑项目的金牌被欧洲和非洲两个区域所获得, 其余四大洲都没有金牌;跳跃项目上欧洲的5枚, 南美洲2枚, 与上一届之间没有数, 数目上的差异;欧洲依旧占据投掷项目金牌榜的第一;北美洲获得全能的男女2项冠军。而获得银牌铜牌数前三的是北美洲、欧洲、非洲, 亚洲有奖牌数目增加之势;大洋洲、南美洲在本届奖牌榜上没有表现出来任何的优势, 获得奖牌数最少。

4 30届不同项群奖牌分析

表4为第30届田径金牌的不同项群的地域分布情况。在短跨项目上, 北美洲占据绝对优势, 14个项目中, 有12个归北美洲;中长跑项目欧洲和非洲有平分秋色之势, 亚洲有发展潜力;在跳跃项目上, 几乎被北美和欧洲包揽;投掷项目欧洲也占绝对位置, 全能也归北美与欧洲。综合来看, 在30届上, 欧洲与北美站在了田径在最高水平上, 非洲在中长跑项目上也占有决定的优势, 亚洲也有发展的潜力。从30届银牌和铜牌的地域分布情况看北美洲的短跨项目发展非常突出, 几乎揽括所有的项目;中长跑项目除了南美洲外均有分布;除了亚洲和欧洲外其他地区在投掷项目上有较大的缺失;北美和欧洲仍然站在全能项目前沿。

5 小结

1) 从4届奥运会田径奖牌榜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 除南美洲从27届有突出优势外, 在28、29、30都是默默无闻;欧洲、北美、非洲位列奖牌前三, 亚洲呈上升的态势, 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 以美国为首的北美依据短跨项目的强大实力, 称雄田坛。非洲在中长跑项目上也表现出巨大的实力, 亚洲和欧洲偶有获得金牌, 也有巨大的发展态势。我国在中长跑项目上也有世界的先进水平, 不断有金牌的收入, 显示我国的巨大发展优势。

3) 大洋洲和南美洲仍然没有发展的起色, 逐渐从奖牌榜上消失;而欧洲的各个项目取得全面的发展。S

摘要: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查询, 对27、28、29、30四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男、女金、银、铜牌按项目、项群类别, 以及在各大洲分布的情况进行统计, 对奖牌分布的地域、分布的特征进行分析, 分析世界田径运动的地域发展趋势。结果显示:田径实力差距非常明显, 项目地域差异也非常明显。欧洲从2000年以来一直在田径奖牌榜的榜首, 显示出巨大的实力;北美洲2000年以来的奖牌总数增长速度最快, 也表现出巨大的田径实力;亚洲的发展表现是发展停滞不前, 除了2008年在亚洲举行的具有东道主优势有较大的增加外, 表现平平;非洲在特色项目长跑上一直保持优势, 四届中都保持前三水平, 但是从总数变化上看2000年以后奖牌数有减少, 但是优势项目的奖牌依旧获得, 其它项目没有明显起色;大洋洲和南美洲在田径奖牌榜上没有表现出任何优势, 在个别项目有奖外, 2000年到2012年没有发展的趋势, 南美洲在27届上表现略有优势。

关键词:四届奥运会,田径奖牌,田径竞技实力

参考文献

[1]谢荣华, 王金兰.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奖牌走向及其地域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陈波, 沈信生.1990-2001年世界及中国田径成绩发展态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3]刘建.2004雅典奥运会田径比赛综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

[4]郭春阳, 张玉超.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世界田坛竞争格局[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4) .

[5]莫迎锐, 张勤.从第28届雅典奥运会看当今世界田坛新格局及我国田径实力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竞技实力论文 篇7

关键词:青少年,业余训练,基础实力,现状,对策

青少年体育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体育经济增长核心动力,也是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多年来在全省范围内保持了较高的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水平,在历届江苏省运动会上均位列金牌、奖牌榜榜首。然而,近一个周期以来,特别是在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上,南京市业余训练成绩受到了兄弟城市的极大冲击,业余训练水平有所下滑。因此,在对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过去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的同时,更应理性地看待和谋划第十八届省运会之后,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之路。

1 研究对象

以南京市青少年竞技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制约南京市青少年竞技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对策。

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明确研究思路。运用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讨论。

3 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基础实力现状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在地缘上享有独特优势,在江苏省历届运动会上,均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在江苏省13个地市中经常获得金牌、奖牌、总分、输送第一的骄人成绩。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对我国竞技体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苏省竞技体育也面临着转型与改革。特别是江苏省第十八届省运会之后,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应从实际出发,认清实力,加快转变,注重绩效,从基础训练入手,找准切入点,改善训练环境与训练质量,努力推动青少年体育可持续发展。

3.1 南京市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现状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输送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处于竞技体育金字塔的底端,塔基是否牢固,直接决定了金字塔的稳定性。南京市长期向有关省市体工队、体院(校)、军队及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在江苏省13个地市中,长期保持领先水平。江苏省每4年举行一次省运会,从表1可以看出,近4届省运会中,除2010年省运会,南京市在省运会人才输送奖排名中,均排名第一。

南京市在江苏省体育后备人才输送上,在全省范围内保持着较明显的优势,即使是2010年省运会,也保持了较好的输送排名,排名全省第二。由此可见,在江苏省内,南京市青少年业余竞技体育训练长期保持着较好的发展,输送体育人才长期保持省内领先,为江苏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3.2 南京市输送运动员参加各类大赛成绩现状

首先,对于地级市而言,评价当地青少年竞技体育实力与发展水平最直接的指标,就是省运会的参赛成绩。南京市在备战参加历届江苏省省运会中,均取得了极为优秀的成绩,从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江苏省省运会以来,南京市运动员在省内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优秀成绩,南京市长期处于省运会金牌榜第一的位置,但令人忧虑的是,自2010年省运会开始,南京市参加省比赛的成绩开始出现下滑现象,南京市在省内的领先地位逐步受到徐州市、苏州市、常州市的冲击。因此,南京市体育行政部门也在行业内部查找问题,立足自身,明确了“继续挖掘优势项目潜力,加大潜优势项目扶持力度”的发展思路,以选好苗子、打好基础为着力点,深入优化布局青少年竞技运动项目布局。

其次,评价某一地区青少年竞技体育基础实力的另一重要指标为当地籍运动员参加体育大赛所取得的成绩。地方输送的运动员在全国、世界大赛上取得优秀成绩,可以充分体现当地的青少年竞技体育基础实力与青少年运动员成才率。南京市发展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已有了较为悠久的历史,培养出了大批优秀运动员。

南京市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竞技体育运动以来,陆续培养出了葛飞、许安琪、栾菊杰、肖钦、赵蕊蕊等20多位世界冠军,在各项世界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家、为江苏省、为南京市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南京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南京籍世界冠军人数开始出现下降了的趋势,能让社会熟记的,也只有张常宁、许安琪、赵蕊蕊等。诚然,目前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进入了更高的水平,获取大赛优异成绩亦变得越来越难,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南京市后备人才发展状况受益于以往南京市青少年竞技运动水平基础实力雄厚,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由此,本研究统计了江苏省各地级市输送的运动员历年参加全国大赛取得前3名的人数,由表2可见,南京市输送的运动员在近几年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人数在增加,也保持着全省领先的地位。但是也可以清晰的看出,苏州、无锡的也保持着较好的输送运动员成才率。苏州输送运动员在2012年参赛成绩一度也超过南京。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基础实力雄厚,很大一方面得益于南京市体育发展政策的延续性较好,青少年业余训练体量较大,南京市体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清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努力在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的参与人数和成才效率上多做文章、在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上做文章,找准突破点,才能开创新形势下,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新局面。

3.3 南京市竞技运动项目布局现状

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较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形成了一套自身项目布局的发展特色。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总体划分为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一般项目三大类,主要与江苏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为指导,优先发展江苏省优势项目,南京籍世界冠军的主要项目集中在羽毛球、乒乓球、排球、体操、柔道等江苏省优势项目上。同时,由于南京市在江苏省内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上都处于龙头地位,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也格外受到重视,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速度也很快,体量相当大,截止2014年,南京市开展的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达到了28个大项,每年向省级以上运动队、高校等输送运动员均超过100人。

从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开展形式上分析,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主要分为3种模式进行日常训练,一是“三集中”体校模式,即学习、训练、生活三集中;二是市队区办模式,即由区县承担一部分项目的训练任务,并代表南京市参加各类青少年比赛;三是“体教结合”市队校办,即由中小学承担一部分项目的训练任务,并代表南京市参加各类竞赛活动。

南京市市级训练网点共有7家,主要承担了田径、游泳、柔道、击剑、篮球、排球、足球、赛艇等主要优势项目的训练参赛任务,区级训练网点5家,主要承担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羽毛球、女子足球、垒球等项目。从目前项目布局来看,总体是合理的,市级训练网点主抓训练大项、大部分优势项目,区县级训练网点主抓部分优势项目及一般项目,学校联合运动队共同开展集体项目为主的训练项目,这样的设置,既抓住了竞技体育项目重点,又充分调动和利用了区县及学校资源,共同参与项目训练,总体呈现较好的效果.

4 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4.1 青少年运动员入学、升学问题

目前,我国的体育发展主要还是“举国体制”,竞技运动项目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型,即体育后备人才人数众多,金字塔塔基很宽,取得成绩的,金字塔顶端的人数寥寥可数,这就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这些处于金字塔塔基的青少年运动员,大多数无法达到顶尖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他们最终还是会走向学校,回归正常青少年成长之路,那他们的入学、升学就成了很大的问题,从小学入学,到大学入学,都会因为参加体育训练带来一定影响,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前来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就会减少,运动员减少,体育后备力量就会出现萎缩,后备力量不足,体育竞赛就很难再取得好成绩,整体训练水平下滑,又会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热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当前,南京市体育行政部门也积极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成效较为明显的,就是“教体结合”模式,学校和体校联合,开创青少年竞技运动训练的新的模式。

4.2 业余训练经费投入紧张

前文已经叙述,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开展时间较长,体量很大,每年在训青少年运动员都达到800-1000人,注册教练数量也在全省名列第一,开展的项目达到28个之多,行政、后勤等工作人员数量也很多。如此庞大的训练系统,需要南京市体育行政部门投入极大一笔经费维持运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南京市近年来的经济总量在省内排名都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苏锡常地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体育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南京市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也进入改革转型期,这就对南京市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进入十八大以来,各级财政部门经费预算紧张,用于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的经费尤为显得紧张。经费投入的紧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京市青少年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

4.3 优势项目区分不够明确

目前南京市现有的优势运动项目划分主要依据为大赛(省运会)成绩、参训运动员数量、后备人才输送数及参考江苏省省队优势项目,这种思路并没有问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设立的优势项目过多。这就显得全而不精,在相关政策制定及项目发展上,客观上就造成了大而全的现象,使有限的资源被过多占用,使得真正优势的项目在发展上受到限制,同时也让潜优势项目发展显得脱离实际、力不从心。

4.4 后备人才输送网络设置不够完善

目前,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网络主要依托于区县业余训练,而在区县级的后备人才培养上,又过于落后,运动员选拔工作落实不到位,训练热情不高。同时,训练忽视了后备人才的潜力培养,过多的关注于比赛成绩。市级青少年竞技体育形成了倒金字塔模式,即区县后备人才不足,市级层面的运动员数量较大,这样的金字塔是很容易倒塌的。其明显问题在于,1.大多数的青少年没有经过正规启蒙训练,直接进去市队,导致训练基本功不扎实,影响训练向高水平发展,影响体育苗子的成才率;2.市级教练员为保障训练质量,不得不把过多的工作放在寻找运动苗子上,分散了训练精力:3.市级体育训练体量过大,资源投入过于分散。因此,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网络,就显得格外重要。

4.5 训练场地设施建设相对不足

南京市开展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时间早,各种训练施设建设也较早,进入新世纪后,此前较早建设的训练场馆越发显得陈旧,跟不上现代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步伐了。例如,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是全省范围内较早开展游泳与击剑项目的体校,学校当时兴建的游泳馆和击剑馆,无论从场馆设计、硬件条件上,都处于省内领先地位。但目前来看,游泳馆内两片8泳道的泳池,已经无法保障运动队训练时间,其结果是,运动队排队训练,每天游泳馆要开放到晚上9点,才能保证所有运动队训练完成,给运动队在训练时间安排上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同时,当时兴建的是25米短池,也无法满足游泳队赛前50米标准池的训练。击剑馆则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各项基础设施陈旧,剑道线路老化,经常维修,不得不改暗线为明线,给运动队正常训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样,射击、射箭、花样游泳、跳水等项目,很大程度上受场馆制约,发展速度较慢。

在当前新形势下,兴建现代化训练场馆受到了政策、土地、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如何改造现有场馆,科学合理利用各项场馆,提高场馆利用率就成了当务之急。

5 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5.1 创新青少年竞技体育训练模式,为青少年业余训练做好根本保障

南京市市级训练尤其是市代表队办队模式需不断创新,要形成独具特色市级业余训练体系。全市11个区都应有自己的市队区办或市区联办项目。

在充分利用区县优势的同时,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还应有效利用教体结合优势,进行市队校办的深入探索与尝试。利用学校的优质场馆设施和教育资源,南京的三大球目前已经全部与学校进行共建,教练员派驻到学校进行训练,实施体校和文化学校双教练、双领队机制。我市一些项目尤其是集体球类项目的教练员由于体校编制有限,最后都将人事关系转入了教师序列编制。明确省运会市队校办、市校联合的学校,对这些学校给予招生等政策倾斜。

教育、体育部门应共同投入、共同管理。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应紧密联合,在政策倾斜、经费投入、人员配备上加强合作,健全完善一套有利于体育特长生招生入学的政策,确保体育特长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层层衔接。

市队校办、市校联办是实现教育、体育系统共赢的最好办法。名校办名队是优质体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完美结合,强强联手一定要让效益最大程度实现共赢。优秀运动队依托名校优势,解决了运动员选材、招生、输送等一系列问题,使运动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学训保障,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运动队的长期发展。名校借助名队优势,打造学校体育品牌,普及学生体育技能,推动学校的体育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在素质教育上赢得了口碑,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5.2 优化项目布局,发掘潜优势项目,注重对基础性项目的扶持

在传统的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布局基础上,创新机制体制,优化项目布局。应尽快出台一系列优势项目认定办法与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南京市优势项目。对绝对优势项目,予以鼓励、保留,并在政策上制定更有利于项目发展的政策与机制;对一些相对薄弱的项目,应加强管理,做好全面调研和科学决策,深挖项目潜能,制定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与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练员、管理人员积极性,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将潜优势项目转变为优势项目。

另外,南京市应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性项目的发展力度,因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竞技体育整体运动水平,因此,应充分发挥基础性项目对整体项目的推动作用,在相关政策、人员配备、经费支撑、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多渠道吸引生源,保证项目选材基础,以达到优化整体项目结构的目的。

5.3 完善教练员队伍建设,优化教练员队伍素质

教练员是训练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练员水平与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训练质量,从而影响运动队的整体训练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南京市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整体训练水平,对教练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就成了重中之重。

对现有的教练员队伍,应加强继续教育,多渠道、全方位地组织培训与交流,不断提高执教水平,尤其要重视对中青年教练员的培训与再教育,不断接受最新科学训练理念。同时,应形成严格的教练员选拔、聘用与竞争机制,做到能者上,劣者下,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形成良性竞争激励机制。

另外,可进一步扩大教练员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外地有知名度、专业水平高的优秀教练员,增强优秀教练人才的流动性的同时,可增强内部教练员的良性竞争意识,促进教练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5.4 加大经费投入,全方位保障青少年业余训练

前文已经叙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已逐步减少,应更加科学合理利用政府拨款,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使用经费,集中有限经费,阶段性的为某一优势项目解决急需问题,重点在人员经费、运动员伙食经费、场地维护与改造等方面着手,保障青少年业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元.我国大学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131-133.

[2]陈明,何淑敏,周洪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项目布局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02:10-13.

[3]孔广欣.新的历史条件下四川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现状与对策[D].成都体育学院,2013.

[4]王仲海.张家口市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5]李雪峰.长春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现状及项目布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6]裴立新,刘新光.我国竞技体育备战2008年奥运会项目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1:22-25+31.

[7]蓝开辉.福建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8]雷先良.安徽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区域性特征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02:43-45.

[9]王健,陶岩,曲鲁平,李宗浩.天津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结构布局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05:91-95.

上一篇:高中物理自主学习培养下一篇: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