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硬实力软实力

2024-08-30

品牌硬实力软实力(通用8篇)

品牌硬实力软实力 篇1

硬品牌软实力

——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党委同业对标打造品牌服务大局

本网通讯员 魏晓庆 娄欣 报道

“‘七一’将至,为了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我们公司以‘科学发展,时代先锋’为主题,将开展‘展示新成就,凝聚新力量,实现新跨越,永葆先进性’系列活动”。6月26日,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与天津高压供电公司通过网络视频对庆祝建党88周年提前进行了交流。

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党委把同业对标理念和方法引入党群工作,与天津高压供电公司、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结成友好共建单位,博采众长,努力打造过硬的超高压党群工作品牌,赋予党群工作新的活力,不断提升公司软实力,为企业中心任务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确保山东电网主网安全稳定运行是我们立足与发展的根本。党群工作只有融入安全生产这个中心,为主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大局服好务,才能具有生命力。”6月26日,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总经理苏建军说。

创出品牌 对标会上赢赞誉

“我非常震撼!这真是一片企业发展的‘红色沃土’,实现了党性光辉与企业使命的完美融合!”2008年12月23日,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基地”内,随着“追逐太阳”、“光辉岁月”、“党旗飘扬”、“纪检之窗”、“职工家园”、“无悔的忠诚”等一组组大型党群工作主题板块在天津、上海超高压同行面前延展开来,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和天津高压供电公司的同行们发出由衷感叹,并打算在各自公司“引进”这一做法。

这是津沪鲁三地超高压公司对标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现场交流会。2007年11月,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天津高压供电公司三地党委签订了《三地党委同业对标友好单位共建协议书》,全面引入同业对标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自愿结为同业对标友好单位,针对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党风廉政建设、工团工作等六方面开展跨地区党委同业对标工作,制定同业对标学习交流指标体系、对标标杆管理方案,设计推出党群工作同业对标品牌logo,建立最佳实践成果典型经验库,通过沟通同业对标工作动态、工作思路和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推广,提升党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同业对标是一种方法。一年多来,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利用与上海、天津超高压公司开展党委对标的杠杆作用,塑造了山东超高压公司异彩纷呈的党群工作品牌。以“实践创新在支部”主题活动为载体,“电网先锋党支部”创建如火如荼;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党员及党务干部队伍;首创SBS培养法,为人才成长打造平台;将“班组管理精细化竞赛”、“流动红旗变电站”、“标杆线路”等竞赛活动纳入到以“工人先锋号”为主题的载体活动中,劳动竞赛热火朝天;QC小组活动星光灿烂,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783万元,员工自身价值在建功立业中实现;“青春建功”系列活动始终凸显其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创造“工作有压力,心情不压抑”的氛围;宣传工作落到实处,让员工时时听到党委的声音,看到企业的行动。

指标说话 异域思维得融通

“我们开展了‘学习实践回头看’活动、科学发展观问卷调查、‘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我们将学习资料汇编成册,开展‘热爱高压公司,奉献天津电力’主题大讨,、组织中层党员代表参观了天津市规划展„„”

“我们推行‘建言献策——网上绿色通道’,为员工踊跃提供金点子开设平台。员工只需通过简单的点击鼠标,就可以将自己的建议、想法直接传达至超高压公司。”

5月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如火如荼,津沪鲁三地超高压公司通过网络视频对各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做法进行了沟通交流,相互学习。三方的不断交流实现了三地党委信息资源的共享,推动了异域思维的交流融通。

在三地超高压公司2008年底联合发布的《津沪鲁超高压公司标准化、精益化党群工作同业对标指标交流》中,上海公司的无党员班组率为零,而山东公司的无党员班组有6个,几率高达15%。

面对差距,山东超高压公司紧急把脉,发现6个无党员班组缘于公司每年新上变电站、线路等设备量较大,新成立班组较多。把准了脉,山东超高压公司在2009年上半年积极在新成立班组的党员发展中有所侧重,重点培养优秀分子。半年来,公司新成立班组中的党员比例不断增大,公司无党员班组率不断降低。

充当先锋 创新亮点在支部

“信息中心党支部‘双培、双建、双营’活动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党员黄轶彬孩子刚满周岁,家庭、工作重担一肩挑,他带领信息管理平台工作小组成员,攻坚克难,开发车间管理平台,先后录入数据上千条,为实现车间管理标准化提供了信息化载体。„„”

2008年12月23日,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多功能会议厅内,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信息中心党支部发布的“电网先锋党支部”实践创新成果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这是津沪鲁超高压公司党委在对各地“电网先锋党支部”成果进行发布交流。

四年来,“实践创新在支部”主题活动在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各个党支部遍地开花,“电网先锋党支部”、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有序进行。临沂管理处党支部以推行“支部精益化管理”为总抓手,实践党的先进性建设;济南管理处党支部突出“打造安全生产坚强堡垒,建设和谐温馨家园”主题更加贴近支部工作实际。根据公司属地化管理和生产现场点多面广的实际,他们制定了党务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规划,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采用网上党课方式,督促党务干部自学。

号称“山东电网第一改”的500千伏潍坊站GIS设备改造工程,是集团公司2008重点技改项目。2008年6月,在潍坊站220kV GIS西段改造验收过程中,始终坚守在改造现场第一线的淄博管理处党支部改造工程党小组成员于兆祥,发现母联Ⅰ间隔断路器气室密度继电器损坏,并及时进行消缺处理,保证了改造工程顺利按期完成。如果发现不及时,将检测不到断路器气室压力,会造成断路器损伤的设备缺陷。这正是淄博管理处党支部开展的党员无缝链接管理活动所培养出的党员“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培训员”“人人都是管理员”的大局意识的应用。党员无缝链接管理还使原计划7天完成的500千伏淄潍线大修改造任务提前2天就优质高效地完成。

正如超高压公司党委副书记苏传林所说:“创新实践基于同业对标的党委工作管理理念和模式,搭建员工快乐成长、企业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平台,为党群专业打造精品工程注入了无限的激情与活力,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赢’。”

服务大局 安全生产拔头筹

超高压公司丰富的党群工作从员工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入手,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应有的大服务作用。如今,电网安全的责任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安全生产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2008年11月5日,员工翟建福在驾驶车辆通过济青高速公路时,偶然遇到一起货车倾覆事故,车上所载钢管全部倾倒在高速公路护坡上。他发现抢救现场的大型吊车作业点就位于500千伏德济线#180-#181导线外侧约五六米的地方,吊车起吊时极有可能因对导线净空距离不够而放电,便立即向公司汇报。公司立即派专业人员赶往现场指导监督钢管起吊,避免了一起可能因外力破坏而造成的线路故障。

无论是“反违章管理年”、“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的扎实开展,创新实施《违章记分管理办法》,建立“违章记分管理系统”,还是派出所联防、“110报警信息系统”等电力设施保护手段,“车辆

品牌硬实力软实力 篇2

2007年10月, “软实力”一词首次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报告中, 构建当代中国软实力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软实力”究其定义, 目前比较普遍的理解是指一个国家以非强制方式运用全部资源以争取他国自愿理解、认同或合作的能力。其实, 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有了关于软实力的中国式表述。

《孙子兵法》 (谋攻篇) 曾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 武力攻城则为下策, 而最佳的战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它是一种“攻心”软策略, 倾向于精神、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力—即我们今天所谓的“软实力”来实现。

《道德经》中也这样论述过:“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此, 老子认为“至弱”者方能“至坚”, 方可有驰骋天下之力, 弱可胜强, 柔能克刚。

在中国古代治国理念中, 曾有“霸道”与“王道”之说, 持“霸道”者主张“攻身”, 持“王道”者主张“攻心”, 这两种理念与今天的软实力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表现出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软硬两种实力运用方式的不同价值取向。

自从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以来, 人们就对“软实力”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报以日益高涨的热情。传入中国之后, 它获得了“软权力”、“软力量”和“软实力”三种对应的形式。而笔者最认同的并且也是在学术界最流行的叫法还是“软实力”, 从合法性角度来看“软实力”的行为体的实力一般不涉及合法与非法的问题, 行为体的实力大多是其与自身的资源多少有关;从行为体的相互关系上看, 权力意味着权力拥有者与权力对象间的一种特定的相互关系, 而实力则比较单纯, 多指两个或多个行为体间的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简单对比关系, 指行为体相对实力的大小, 并不表示行为体之间具有特定的相互关系;从目的性和意向性上来看, 实力仅表示具有影响他人行为或态度的能力, 至于是否有运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或意向并不明确;从强制性和有效性上看, 实力不一定具有强制性, 更不必然具备有效性, 只有当实力运用成功时, 才会具有强制性和有效性。因此, 综上分析, “软实力”是一个更加客观、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概念界定。

2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将实力区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是约瑟夫·奈的卓著贡献。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约瑟夫·奈本人目前并没有给出富有说服力的解释。在此, 笔者尝试着根据“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不同内容, 给二者的关系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软实力”来自于对资源的柔性即非强制性运用, 而“硬实力”来自于对资源的强制性运用。

2.1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区别

“软实力”与“硬实力”都是以国家资源为来源的实力, 其最根本的区别体现在四个方面:

(1) 对资源的运用方式不同。“软实力”是对资源的柔性运用或非强制性运用, 是一种合作型实力, 通常体现为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同化力和感召力。

(2) 对资源运用的效果不同。“软实力”的效果是使别人自愿支持或服从, 也即心悦诚服, 因而其影响以渗透的方式持续不断的发挥作用, 而“硬实力”的效果则是威胁或迫使别人服从, 别人是屈服而非信服, 当“硬实力”停止使用时, 别人可能会不再服从。

(3) 两者的作用方式不同。“软实力”是通过接触、沟通、交流等方式以价值观、文化、政策、制度和规范等的力量去潜移默化地改变别人的观念和认同, 或说服别人相信某些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 以产生吸引力和追随力量;“硬实力”则是通过武力打击、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等方式威胁或迫使别人去干他们不一定想干的事情。

(4) 两者运用的时机不同。“软实力”一般更注重平时的运用或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前进行运用, 以期能在关键时刻争取到有关各方的支持或为重大事件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而“硬实力”一般则更注重在关键时刻或最后时刻对敌方实施武力打击或暴力惩罚, 是在“软实力”难以发挥作用或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使用, 是国家维护利益和安全的最后手段。

2.2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联系

“软实力”与“硬实力”作为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虽具有明显的区别, 但是也有密切的联系。

(1) “软实力”和“硬实力”都是以资源为基础。

“软实力”和“硬实力”分别来自对与资源的不同运用方式, 但两者都是以资源的存在为前提, 没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资源, 软、硬实力都将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而一个国家资源的增长, 比如经济规模的快似扩大科学技术水平的需素提高、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发展, 既可以增强本国的主流价值观、文化的吸引力, 实际上也提高了以强制手段实现国家某一战略目标的能力。

(2) “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者构成国家整体实力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硬实力”体现的是国家硬的风骨, 在反击侵略、保卫主权和领土安全, 在抵制制裁、反制威慑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软实力”则体现的是国家软的品质, 在消除疑虑、取得信任, 在争取合作支持、提高国际威望、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 约瑟夫·奈指出,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 “软、硬实力”二者缺其一, 都很难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上, 软、硬实力都分别是彼此的无形延伸和有益补充, 任何一方面的成功运用都有助于另一方面的促进和增强。比如, 具有强大“硬实力”的国家的价值观、制度和文化等相对更具有诱惑力和渗透里, 而国家对“软实力”的成功运用, 不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弥补“硬实力”的不足, 为“硬实力”创造更加有利的施展环境, 甚至还可以在国际竞争中达到“不战而胜”的境界。

(3) “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果“硬实力”使用不当, 不仅会使国家的资源遭受损失, 同时也会使国家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形象等受到直接损害, 从而使国家的“软实力”减弱。例如, 自2003年伊战开始, 美国就深陷泥潭, 难以自拔。有资料显示, 因美国政策而涌现的新恐怖分子, 要多于其消灭的恐怖分子。据英国广播公司2007年3月份公布的一项对27个国家的2.8万人的调查结果, 美国的国际形象日渐恶化, 对其持负面看法的人达到51%, 持正面看法的人仅为30%, 其中伊战和虐囚是主要原因。对此, 马里兰大学负责国际政策民意研究计划的史蒂文·库尔说:“看来世界各国人民都对追求军事力量的国家不抱好感”。同样, 如果“软实力”运用不当或不能同步提高也会影响和制约国家“硬实力”的发展。向全世界推销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念是当前美国安全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由于没有顾及各国的实际状况, 其效果并不理想, 有时反而损害了美国“硬实力”的发展。比如, 2001年美国利用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 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汗阿巴德军事基地, 美国的军事力量首次进入了此前一直被认为是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中亚地区, 乌也成为美国在反恐方面的重要盟友。但后来, 为推动乌兹别克斯坦的民主改革, 美国暗中支持乌国内的政治反对派, 即所谓的民主派人士, 在乌引发了“安集延骚乱”, 引起了乌总统卡里莫夫的高度警惕。2005年7月29日,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向美国驻乌大使馆提交照会, 要求美军在180天内撤出汗阿巴德军事基地;8月26日, 乌议院上院通过决议, 正式要求美军撤出汗阿巴德军事基地。最终, 美国不得不从乌兹别克斯坦撤出军事基地和驻军。

摘要:“软实力”这一概念自从其提出之日就成为学术界孜孜不倦讨论的课题之一, 探讨“软实力”的问题, 自然无法抛却与之息息相关的“硬实力”, 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从二者的内涵出发对其关系进行梳理, 认为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关键词:软实力,硬实力,关系

参考文献

[1]韩勃, 江庆勇.软实力中国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

[3]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提升学校软实力 打造学校硬品牌 篇3

(一)学校软实力的意蕴

学校的综合实力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建设是必要的,它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并不是有了漂亮的高楼大厦,有了先进的设备设施,有了与众不同的名称、标志、象征等硬实力就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长期立足,而其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优质的软件,它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学校管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校风校貌、优质的教学质量、良好的办学效益,以及一个优秀的校长、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最终反映在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对生源的吸引力。软实力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内表现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对外表现为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学校品牌、形象、服务、文化、价值观、团队精神、影响力的总和,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在学校发展中,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一方面靠硬实力做大,另一方面靠软实力做强。如果说硬实力是学校的躯干,那么软实力就是大脑和灵魂。硬实力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现状和规模,软实力就是一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的体现。

(二)学校软实力的构成

学校软实力是学校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是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软实力深深地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精神力和发展力之中,充分展现于学校的文化力、制度力、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等诸多构成要素方面。

1.学校文化力

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东西,它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这种能够为学校和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就是学校的文化力,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是学校文化的最高表现;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条文规范;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态展示;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活动再现。

进行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人文历史、社会背景、发展现状、师资水平、学生特点等提出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提出“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理念,并在学校中形成全员共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治校原则,建设“宽松、宽容、宽厚”的校园环境,倡导“树诚信之心,干诚信之事,做诚信之人”的校园风气,营造“心平气和、师生亲和、处事平和、政通人和、内谐外和”的校园氛围。

其次要进一步整合优化学校文化,在不断提升完善中打造形成学校文化力,塑造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和学校文化力并非等同的可以自然转换的概念。打造形成学校文化力,必须创造性地、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要素,对学校文化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进行系统的整合优化,进行系统的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使其能量得到高效发挥,从而逐步形成学校的文化力,最终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学校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学校制度力

学校制度是以学校实际为根据,确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学校行为规则体系。现行学校制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有关部门颁布,学校必须执行的;另一类是学校自行制定的有关规章。在这里,我主要讲的是学校自行制定的制度。学校自行制定的制度有着很浓的校本特色。一所学校的社区文化、学校传统、办学理念、团队思想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制度,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文化,理所当然有着不同的制度。我认为,制度主要作用是为学校日常运行设定程序以达到建立秩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是为了减少争议、降低内耗。

在制度管理中充分渗透人本思想,在人本管理中充分体现依法治教、依章治校的原则,是学校成为充满理性与人性的高效组织的必然要求。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自然性”。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人的价值观,从“自然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制度建设须尊重人的“社会性”。主张人格平等、机会均等,重视人文关怀,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育情绪,让教师积极参与管理,真正使教师成为办学的主体、学校的主人。制度建设应注重人的“发展性”。营造有利于优秀教师群体脱颖而出和学生素质充分发展的良好环境,确立师生的自我发展的主导地位,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我发展,让师生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充满昂扬的斗志、奋发的热情,成为师生自身乃至整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3.学校凝聚力

凝聚力既是学校、企业、公司内在文化中的一种体现,也是领导者善于用人,并充分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结果。一所凝聚力强的学校,其教职员工一定是努力围绕着学校的教育目标,精诚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协作,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有力的工作氛围。学校的凝聚力来自于每位教职员工,来自于每个个体。增强学校凝聚力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全面了解教师,熟悉教师,尊重教师。领导者只有全面了解、熟悉教师,才能做教师的知心人;只有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充分肯定教师的工作成果,才能使教师心悦诚服,心情舒畅,敬业爱岗,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时时处处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与教师相处,深入到教师群众中去,与教师谈得拢,合作得来,才能使上下级之间距离缩短,感情融洽。二是要培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能使教师体会到学校是自己的学校,自己是学校真正的主人。三是要知人善任,各尽其才。“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扬长避短,则无不可用之人;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因此,学校领导者应“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做到“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志,信者效其忠”,英雄有用武之地。这样,学校工作就会出现一种充满生气、活力四射的局面。四是领导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增强领导魅力。“正人,必先正己”。领导魅力是综合领导自身各方面优势形成的,是最能吸引人和感召人的影响力。因此,在教师中倡导形成敬业奉献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关键在于领导者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正直无私、一心为公、敬业进取的思想言行和刻苦钻研的学术风范去影响、感化教师,使教师产生愿意跟着干的工作吸引力,形成敬重、信赖的学术吸引力。

4.学校创造力

创造力是学校精神的基本特征。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立足,持续发展,创建品牌,就必须下功夫培育创造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敢为人先的思维、驾舟弄潮的行动来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培育创造力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日益显现,学校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不冲破旧事物桎梏的束缚,不顺应新潮流,不接受新理念,一味地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就会落后于时代,残酷地被淘汰。因此,学校必须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整和探索办学的新思路,彻底改变那种迟钝落后、不思进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状态,了解社会,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培育创新精神、创建学校品牌的实践中,形成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新的良好局面。

培育创造力要把思想上的解放和实践中的探索紧密结合起来,见之于行动,付之于实践。创造不是改良,创造是从量到质的飞跃,是一次新的革命。创造要围绕“创”字下功夫,正确处理继承与突破的关系,正确认识新事物,这是创新的基础;要敢于“探险”,敢于创造新事物,敢于异想天开,敢为天下先,这是创造的核心。不破不立,“孙子穿着爷爷的鞋,一辈一辈不变样”,学校工作就不见起色,学校面貌就不会改变,就难以创造学校的品牌。因此,我们要大力发扬创新创造精神,逐渐克服阻碍学校发展的一切不利因素,开拓创新,奋勇向前,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切实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

我们提倡在挑战面前敢想敢干,但决不提倡盲动蛮干,创新创造必须结合学校实际,量力而行,每一步都要科学论证,周密考虑,遵循规律,把握力度,稳妥有序,逐步深化,不打无把握之仗。要反对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避免片面和偏激。总之,创新创造过程中由于认识的反复性难免会走弯路,我们不能因此而束缚手脚,要正确面对挫折,不断总结经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朝着既定目标不断迈进。

5.学校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执行并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学校执行力其实就是指把办学理念、思路、规划和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其实质包括学校的六种能力,即分析形势、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依法治校、规范行政的能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带好队伍、激发积极性的能力;经得起各种考验的能力。

提升学校执行力,一是要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力和操作力,保障政令畅通。大力倡导“执行没有借口”的理念,形成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良好氛围,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要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去掉不必要的中间管理环节,使管理结构由金字塔形向下压缩趋于扁平化,减少信息衰减,使沟通顺畅,形成学校领导所想和每位教师所想的高度统一。三是要培育执行力文化。通过制定完善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服从大局、目标明确、简单高效、执行有力、团结紧张、追求卓越、大气谋事、精细做事、踏实干事的执行力文化。四是要注重共同目标的牵引。鼓励个人的远景,塑造整体的图像,使每个个体的远景在互动交集中形成学校的共同奋斗目标,并把它具体为教工宣言,内化为前进的恒动力,形成牵引、召唤大家共同前行的指南。五是校长要率先垂范,成为学校执行力的推进器。校长的工作核心是正确地用人、做正确的事、将事做正确。即建立科学高效的选拔人才的机制,形成工作团队,正确地用人;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形成共同奋斗目标,做正确的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发展潜能,将事做正确。

(三)学校软实力的打造

提升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既是一个外树形象的过程,更是一个苦练内功的过程,需要进行一系列扎实具体的工作,从基础做起,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炼办学理念,形成现代学校文化灵魂,是确立学校软实力的战略制高点

办学理念,对外是一面彰显办学特色的旗帜,对内是一个统一思想、引领行动的纲领;对学校的过去,是一个概括总结,对学校的发展,是一个奋斗目标。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它是沉淀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反映了学校的社会背景,以及校长和广大教师共同愿景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的结晶,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其一旦得到社会承认或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它就会使学校从众多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独树一帜的品牌学校。它虽不同于学校中的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只是一种观念性的办学软件。但正是这种理念能在将来的学校硬件条件相差无几的竞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愈来愈发挥它的巨大威力。

提炼办学理念,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总结、反思与研究学校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学校发展的历史,筛选学校发展的经验,反思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炼自己的办学理念;二是要开展学校发展环境分析,即分析与其他学校的比较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确立可实践、可实现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价值追求;三是要广泛研讨与深入论证,听取各方意见,获取专家建议,达成一致共识;四是科学合理地表述办学理念,使其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可读性,表达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五是要在实践中检验办学理念的科学合理性,要根据办学实践的效果,具体考察办学理念是否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努力实现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的良性互动。

2.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管理,是夯实学校软实力的人力支撑点

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目的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反思与行动、关注与服务、合作与对话、引领与构建、促进与激励相互关联,互动与依存、信任与尊重、宽容与民主、胸襟与理念相互融合。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独特贡献而赋予管理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与和谐的发展动力,从而形成所有成员之间共同的价值追求,而这种管理一旦与人的价值追求相结合,便使学校获得了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和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实施人本管理要关顾“三个素质”,做到“五个坚持”。首先是提升个人素质,要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治学精神、学生的学风与行为规范、干部的公正廉明、职工的敬业态度等等。这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单位的基础实力。其次是增强人际素质,要增强团结和谐、诚信待人、互相切磋的人际素质。这是将分散的个人凝聚起来成为工作团队的、更高层次的实力。第三是提高领导素质,主要提高领导的发展战略眼光、民主与法制建设、管理水平等等。“五个坚持”即坚持学生首位,永远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人才强校”,强调“人人都可以成才”,建设宽松的创新环境和文化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坚持共创事业,强调立足岗位作贡献,从细节上抓落实,努力营造“有序竞争、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坚持定位导向,完善目标考核内容,明确责任职责,扬长避短,共谋发展;坚持党建保证,抓好党组织建设,形成优良作风,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3.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弘扬特色,张扬个性,是培育学校软实力的新的生长点

社会越成熟,品牌效应越明显。教育,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大教育”需要塑造“大品牌”,“大品牌”能够促进“大发展”!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内涵空洞,品牌规划混乱,品牌管理荒芜——对公办学校来说,是“致残”病;对民办学校来说,也是“致命”点。因此,学校品牌不但是一笔高含金量的无形资产,更是不可多得的软实力。

建设学校品牌,需要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准确的品牌定位。“找准位置,突出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所品牌学校的三部曲。品牌定位,需遵循和充分考虑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稳定的培养模式。品牌实质上是一种承诺,学校建立品牌的过程就是孜孜不倦实践其诺言的过程。质量是品牌的基石,学生的素质就是学校的“品牌”。稳定的培养模式、扎实的课程体系是学校质量承诺得以兑现的保障。三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品牌的根本和灵魂,它既深藏于学校之中,又游离于学校之外,给学校注入生命活力,是竞争对手模仿不了的学校精髓,是学校制胜的核心力量。四是广泛的社区参与。一个学校品牌的存在与否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而是存在于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一个成功的品牌也就意味着良好的品牌关系,它不仅获得服务对象的信赖和忠诚,还能赢得员工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五是一流的师资队伍。校长和教师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核心和关键。品牌学校离不开品牌校长和品牌教师。“个体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本身就是学校品牌的重要内容。六是精心的品牌维护。创品牌难,维护和提升品牌更难。品牌一旦诞生,品牌的维护、发展工程就应启动,而维护的关键在于创新,品牌一旦失去创新,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可能很快会失去优势沦为非品牌。

4.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扩大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奠定学校软实力的基本立足点

公众形象,是学校的内外特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反应,是社会公众对学校的总体评价。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就是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要引进市场营销的理念和策略,用心策划、精心包装、细心运作,向世人展示学校良好的公众形象。一是注重社会形象的打造。通过各种媒体,对学校进行高起点、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校园网建设,使其不仅成为学校的信息中心、教师的研究中心、教学的资源中心、学生的学习中心,而且要成为社会群体的点击中心。二是注重师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要重视师生的形象塑造和行为引导,要求教师以敬业、乐业、专业的职业形象,学生以团结、向上、乐学、对社会尽责的自身形象,展示在公众面前,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三是注重校园形象的铸造。校园形象是一种持续的教育精神和品牌。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经常换,但学校的精神却保持永恒,始终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要积极引导教职员工将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相统一,让全体员工在了解教育使命和教育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参与学校形象的铸造,从而进一步强化社会与家长对学校形象的认可,并进而使教职员工产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情怀。(作者系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 吕江虹

大学里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篇4

硬实力

硬实力是我们大学在一定领域的高度,它可以看做是一个电脑的硬件,没有它的支撑,其他的都是运行不起来的。硬实力才是实实在在的本领。

1,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你上大学最主要的目的无过于一纸证书,他证明你的确上过大学,而且在大学里表现的不太差,在专业方面,最起码可以证明你有能力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但是它并不能证明你的优势,换句话说,你的过人之处。认清学位证书的真正含义,不要使其扩大化,因为那是自己骗自己而已。

2,各类专业有关的证书

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一、二级证书,等它的作用是你在大学的这方面的基础可以,其他的真的说明不了,当你拿到计算机四级证书,你可以说我在计算机学的还可以,但是,你只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的时候你再这样说。真的会贻笑大方。

3,各类大赛证书(尤其是省级或国家级证书)

这个可能真的不太容易拿到,但不排除,因为某一机遇或巧合,经过你的努力取得了这一类证书。这类证书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证

明你在该领域有一定的高度。学位证是证明你的专业基础,它是证明你的专业能力。

软实力

软实力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走向成功的前提。就像电脑的软件,没有它,并不能满足你对电脑的需求。

1,时间观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学不过区区只有四年的时间,这在人生中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当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书,当你慢条斯理的吃饭的时候别人已经背完了20个单词,差距就这样一点点的拉开了„„一个成功的人士总是在睡觉之前把明天的时间给规划好以便创造更高的价值。有时间观并不是一味的按照睡前规定的那样做,不能排除一些突发事件的因素,它的作用在于找到你明天的方向,使你不在迷茫,尤其是在一次漫长的旅途当中。所以我把时间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软实力„„

2,意志力

成功的人是他能达到一种高度,这种高度是一般人不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意志力在成功的路途上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复杂的问题上,你可以选择放弃,但是你要知道你放弃的不是问题,你放弃的是做一个成功的人而选择做一般人。

3,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看成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坏的意思,同学、朋友、甚至父母和你都存在这种关系。当然了,我并不否认无私的爱。朋友有心事想和你聊天。你花费了你的时间。而当经过这次聊天增进了你们之间的友谊,下次你求他,她会全力以赴的帮助你。这之间就是我认为的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4,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要做到礼尚往来,没有一个人愿意吃亏,因为每个人都想要的是有付出就要有回报。别人买了苹果回来给你一个,即使你手里只有一个橘子,你也要分一半给他,有时候他并不是在乎你有什么东西,他只在乎你有没有想到他。人是一个情感动物,他知道什么是同学,什么是朋友。关心你的是朋友,帮助你的也有可能是同学。不仅仅只是和同学保持着良好交往的关系,和老师也一样,你和老师关系不错,她可能带你搞项目,教你更多的没教过其他人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可能就是你和其他人最大的差距,差距有时候并不会太大,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一点点的差距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能达到的高度。5,进取心

品牌硬实力软实力 篇5

概述: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其中缘由便是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融合,用园林文化、传统文化、板栗文化、长城文化、国际文化等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世人展现出一个多彩、和谐、热情、充满生机的花园式村庄。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经济硬实力 融合一、北沟村基本情况

北沟村位于怀柔区渤海镇东北部,距怀柔城区18公里。村域面积3.22平方公里,全村136户,356口人,党员32名。北沟村以前是渤海镇有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村内各项工作停滞不前。2010年,北沟村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不断创新村级民主建设、村民教育和经济发展模式。2011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5430元,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首都文明村”、“北京最美的乡村”等荣誉称号,并吸引12户国际友人在村里长期居住、置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文化新村。

二、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北沟村巨大的发展变化,离不开文化建设,是各种文化建设推动了经济发展。

1、以班子建设为核心,打造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政治文化建设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以王全为党政一把手的新一届两委班子走马上任后,北沟村把班子建设放在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地位,实行了书记主任一肩挑,最大程度地实行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精炼队伍,减少摩擦。为明确干部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北沟村先后为两委干部制立了职位说明书、任职承诺书和年内承诺书,向党员和群众公开承诺事项,在工作效果上实行目标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两委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为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的综合素质,北沟村不断健全完善干部学习制度,由支部书记带头学,每月为党员讲一次党课,并将每周日晚定为村干部集中理论学习时间,在学习中结合村里实际工作进行讨论。此外,党支部还坚持每年组织一次村干部和党员的外出参观考察活动,学习外地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为使村级工作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北沟村始终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和每季度述职述廉制度,由班子成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员群众的评议,并对决策事项、资金使用、履职情况等及时向群众公开。

北沟村就是这样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村干部都率先做到。在支部书记王全的带领下,村干部每人都承包了卫生区,按时清扫,风雨无阻。村干部的带头示范激发了全村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了北沟村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致富一个村子”的政治文化建设在北沟村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2、以孝悌观念为引领,树立忠孝礼仪的和谐风气——传统文化建设

北沟村过去存在一些家庭邻里关系不和的现象,儿媳不和公婆说话,家人经常吵架等陋习。2008年10月,以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经验为目的,渤海镇党委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安徽汤池小镇考察学习,作为此项活动拟推进村,北沟村党支部王全书记参加了学习考察活动。在汤池人人见面鞠躬行礼,晚辈给长辈洗脚,知名老师免费讲授《弟子规》,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给参观人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参观学习回来后,王全随即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将传统文化进北沟活动列为村近期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并研究制定《北沟村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实施方案》,拟用两年时间,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高村民素质,为构建和谐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村两委反复讨论,咨询专家,最终选定学习材料包括《弟子规》、《阳光心态》、《论语心得》、《三字经》、《金正昆讲礼仪》、《中华文明》等内容,并安排大学生村官助理前往王府井书店购买这些学习资料、光盘。学习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为村民树立为人处世、建业持家的道德标尺。为避免《传统文化学习实施方案》流于形式,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合理安排时间,避开生活较多的白天,将学习活动安排在每周六晚进行。在学习活动初期,作为对群众参与积极性的鼓励,对参加学习人员发放了香皂、清洁剂等小礼物,鼓励村民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过去北沟村每年3月20日要集中调解各种纠纷,每年都会有10余起,涉及20多户,而2009年

以后调解登记表上无一例纠纷登记,群众你退一步我让一点,都和和气气的自行解决了矛盾。忠孝礼仪等传统美德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这种认可体现在了大家的日常行为中,生活和气了,家庭和睦了,邻里和谐了,生活也就更幸福了。

北沟村利用村里的宣传墙,宣传栏,图文并茂地宣传24孝、诚信、善等传统文化,忠孝礼仪在北沟村已蔚然成风。

3、以绿化美化为依托,营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园林文化建设

北沟村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营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

投资建设村内硬化街道及广场3万平方米,砌筑坝阶共计2万立方米;村公路两旁栽种花草,进行绿化美化。几年来,共修建路边护栏2千余米长,修建半山间观景亭3处,修建上山步道3千多米,全村范围内修建二十四孝、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墙2千多平米;在村北山上修建容量为50立方米的储水池一个,投资30万为村民打井,满足了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秸秆气化站,为全村解决用气难问题,为封山育林打好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改造,北沟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街道干净了,河水清澈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提前进入了“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的“五化”新农村阶段,花园式村庄已初具规模。

4.以慕田峪长城为景点,挖掘长城文化的旅游资源---长城文化建设

北沟村也被人称之为“长城国际文化村”,原因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长城不仅是怀柔的,更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也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旅游业才得以发展。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其中的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域内,距北京城区73公里,北京著名景点之一,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城两侧均有垛口。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春季,群芳争艳,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尽显北国风光。

慕田峪长城、箭扣长城、水长城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北沟村利用长城的地理优势,深度挖掘长城文化,逐步形成吃、住、玩一体的长城旅游文化,大大的推动了经济发展。

5.以国际文化为元素,实现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国际文化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要有特色的产品,要有创新的模式。北沟村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引进了国际文化,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在引进了由美籍华人唐亮女士投资建设的商务会所----“小芦面”后,北沟村翻开了外国居民入住的历史。在唐女士的牵线搭桥下,陆续有10多户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的外国朋友选择把家安在北沟村。他们将租来的民宅加以精心的设计和完美的布局,在不破坏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恰到好处的融入了西方元素,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在北沟村展现了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线。在“小芦面”取得成功后,唐女士又租赁了废弃的琉璃瓦厂,改造了瓦厂宾馆,又吸引了更多的外宾来到北沟村。在国际元素的刺激和影响下,一批展示京郊民俗,以健康时尚为主题的农家院也开始出现在了北沟村。如今,每到周末节假日,各种皮肤的人出入北沟村,与村民共同生活,全村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新气象。国际文化建设对村民就业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6.板栗文化、虹鳟鱼文化、慢食节文化等系列文化建设,助推经济大发展 北沟村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大打文化品牌,如每年举办的板栗文化节,通过板栗的采摘、炒制,提高板栗的附加值;虹鳟鱼文化节,利用北沟村独特的水资源,养殖虹鳟鱼,供游人观赏、垂钓,以虹鳟鱼为食材,烧烤、生食等吸引游客;由唐女士倡导的慢食节,提倡清洁、健康的食物,并主张保护具有文化特色的烹饪、乡土食品及地方传统的烹饪、生活、农作方式等一系列主题文化节,也都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使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

三、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融合北沟村的发展实践表明,政治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建设、园林文化建设、长城文化建设、国际文化建设、板栗文化、虹鳟鱼文化、慢食文化等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和成果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主要构成或促进因素,而文化资源稀缺性、重复利用性的特征,使得文化资源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对经济发展而言,尽管文化的份额不高,但其作用重大,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阳光空气、青山绿水、花香鸟语、茂林清泉、蓝天白云等都成了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文化与经济日趋融合。从文化需求角度而言,其对扩大内需有拉动作用。物质财富越是丰富,文化需求越是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历了温饱----小康----富裕的演化进程,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需求不断提升,从追求

品质到追求品位,实现了由物到心再到灵的转变。

文化是软实力,“软”体现在它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及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经济是硬实力,“硬”体现在它的看得见、摸得着,反映在吃喝住行等具体活动中,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品牌硬实力软实力 篇6

本报讯星光榜,党群之窗,廉洁文化长廊,创先争优主题画廊,企业文化墙……鳞次栉比的职工文化阵地,生动的诠释着XXX的企业精神与文化内涵。

“光辉历程 和谐众泰”文学、摄影、书法展,“太极”健身队,“舞月天”舞蹈班,才艺大赛、文艺汇演……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内容,激情演绎着XXX员工昂扬奋进的豪迈情怀。

今年以来,面对焦炭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原料煤供应带来的压力和挑战,XXX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着眼于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稳步推进符合公司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积极用企业文化来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文化“软实力”正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硬动力”。

该公司围绕打造“疆内一流 行业领先”煤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发展〃图强〃和谐”为文化建设主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贯彻“一个思想”、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个目标”。

贯彻一个思想:以“融入中心 服务大局”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来创造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继承集团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借鉴优秀成果,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建设具有xx特色的企业文化。

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生产发展目标和安全经营管理相结合,促进和保证中心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与该公司实际相结合,让职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使大家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确实推动了公司各项工作的进步。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用安全是否更好、效益是否更高、公司是否更和谐来检验其先进性。

达到四个目标:一是员工高素质;二是管理高境界;三是效益高水平;四是文化高品位。以上这些,就象人的“五个手指”,攥紧了就是“拳头”,成为无坚不摧的力量,就能为公司安全生产的稳定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职工生活的改善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战略指定目标,文化提供动力。如今,精彩纷呈的企业文化已经在XXX落地生根,并激励着每名员工在新时期的发展中继续担责任、提质量、增效益、创佳绩。

XXX公司

品牌硬实力软实力 篇7

一、打牢根基, 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宣传

新闻宣传工作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 但笔者认为, 首要的任务是抓好理想信念宣传这个根本。“老祖宗不能丢, 大道理还要讲。”要充分利用一切新闻宣传工具, 充分调动一切新闻宣传手段来开展理想信念宣传。要切实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要切实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宣传, 要切实加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国梦的宣传。理想信念宣传要做到真、深、实, 要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 打牢思想根基,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二、明确方向, 努力传播中国价值观念

中国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炼表达。中国价值观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传播中国价值观念, 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 从社会风气抓起, 从每一个人抓起, 从小抓起。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准的形成, 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重要的环境。新闻宣传工作要占领这三个阵地。大力宣传与人为善、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友情道德, 大力宣传尊老爱幼、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的亲情道德, 大力宣传文明礼貌、善恶分明、遵纪守法的美情道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方式, 使每个人都成为具备中华美德、实践中华美德、传播中华美德的主体。

传播中国价值观念要大力宣传和阐释中国梦。一个国家要有美好的梦想, 一个民族要有美好的梦想, 一个人要有美好的梦想。在中国, 国家、民族和个人美好梦想的结合体就是中国梦。梦想成真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就是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展示魅力, 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发展史。要继承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优秀的文化基因, 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与现代文明相融合, 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新闻宣传要以人们乐于接受、喜欢参与的方式推广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对象, 多用群众语言和身边感人的故事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要使人们认识到, 虽然时代发展了, 社会进步了, 生活富裕了, 但诚实守信依然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虽然家庭结构变化了, 但尊老爱幼依然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虽然家居环境改善了, 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依然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这些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精华思想和道德精髓, 今天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要倍加珍视, 大力弘扬。

四、面向世界, 全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我们要清楚地看到, 在新闻宣传话语权方面,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还处于弱势。新闻宣传工作要精心构筑对外宣传体系, 加强传统媒体的力量, 发挥好新兴媒体的作用, 增强对外话语权的创造力、亲和力、感召力, 讲好中国故事, 阐释好中国梦, 传播好中国声音, 使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快, 使世界了解中国的范围更宽。

软实力,硬道理 篇8

中国文化界有这样一句格言:“捍卫‘传统文化的万里长城’。”何谓“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实力的象征。虽然它早已失去了古代传递烽火、抵御外侮的作用,但作为5000年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依旧闪烁着璀璨的异彩,因为它是中华所独有的。 说起国家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归结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中国的实力体现在哪里?任何一个路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中国有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那么,中国的“软实力”又体现在哪里呢?又有人会掰着手指给你数:中国古代有诸子百家、四大发明、四大名著,还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军事家、诗人、学者等等,现代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和日新月异的文化产业。…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正处在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借鉴当今世界一切有价值的思想理论成果,深刻认识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靠什么?靠实力!所以,实力是硬道理!有了“硬实力”,我们的经济才能取得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这还不是我们的总体目标,我们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靠什么?靠“软实力”,靠我们自身的底蕴,靠日积月累,靠不断创新! 发展“软实力”,我们不仅要传承5000年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更要积极进行创新,在创新中求积累,求变革,求发展!我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还要保护这个产业当中的知识产权。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髓在现代产业中宏扬。

总裁:韩剑锋

上一篇:导管护理小组工作总结下一篇:平安夜幽默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