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共12篇)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1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体育文化软实力。自建国以来, 我国对体育的高度重视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等方面的硬实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关于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研究多集中于体育强国建设、体育事业立法等宏观方面, 而在微观层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而随着新闻媒介的不断发展, 体育与传媒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因此, 该文希望从体育新闻传播的角度出发, 研究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策略。
1 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与体育文化软实力
约瑟夫·奈“软实力”的概念, 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约瑟夫软实力的概念引申出来的, 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所表现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体育文化软实力则是一个国家体育文化所表现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2 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我国的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便有了蹴鞠、马球等运动。但是这种文化是封闭的。其影响往往局限于参与者内部, 很难影响到其他人、国家和地区。现代体育这种情况也有所体现。乒乓球虽然是国球, 在奥运会中赢得很多金牌, 但是除了中国之外并没有太多人观看乒乓球比赛, 更别提对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而反观美国, 四大联盟排名第三的NBA不仅凭借精彩赛事和著名球星用极高的注意力吸引着全世界球迷, 也带动了无数人参与其中, 培养团结拼搏的精神, 更使得人们的体育消费成为自愿自觉。由此看来, 我国的体育文化并不具有一定的文化生产力、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
3 体育新闻传播较其它影响体育文化软实力因素的优越性
新闻传播具有广泛性, 它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 在不同地域较为自由地传播。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完善, 新闻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 时效性也大大增强。这使得一个体育新闻事件的报道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而依附在体育背后的文化也可以随着新闻的传播而遍布世界各地。而体育本身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 可以跨越肤色、种族、国别, 甚至意识形态。正是因为体育的这一特性,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没有障碍的参与和交流, 影响越来越广泛。
4 体育新闻传播与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4.1 新闻特性决定体育新闻传播是体育文化软实力表达的基本载体
现代社会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6]人类学博士托马斯·德·曾戈提塔看来, 生活在一个中介化的时代, 最后对事物形成的认识, 只能是一种被中介化的认识, 很难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知和把握。在中介化的情势下, 体育新闻通过调节舆论引导方向、扩大舆论传播范围, 在展示和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使之成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4.2 体育新闻舆论引导力决定体育新闻传播是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力量
体育新闻传播肩负着引导舆论的重要职责, 是当代文化因素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媒介就是信息”, 谁掌握了体育新闻传播的话语权, 谁就占据了“体育文化软实力”传播有利的阵地。
4.3 体育新闻传播对于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3.1 体育新闻促进体育文化内涵传播
在体育赛事中, 和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里, 符合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在人们盲目追求自身利益, 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时候, 体育新闻报道通过体育运动中实现天人合一的相关途径, 对人们解决体育现实问题, 塑造和谐文化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3.2 体育新闻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传播
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形成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 如:武术、太极等。与之相关的体育新闻报道使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同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体育新闻传播更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了世界, 活字印刷术、丝绸之路、山川河流无不为人所知。这使得人们更加了解中国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 也使得我国的体育文化软实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4.3.3 体育新闻促进体育文化精神传播
美国人有“美国梦”, 美国梦需要不断地奋斗来实现。而NBA中每一位球星正体现着这种不断拼搏的英雄主义精神。美国不是因为NBA才在世界上占据如此强大的地位, 但是美国的体育文化软实力, 美国的精神之所以为世界称赞很大原因是NBA所传播出来的体育精神。美国的NBA让世界更加认可美国的实力。
4.3.4 体育新闻促进体育文化礼仪传播
跆拳道作为韩国的“国技”成为韩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之一。跆拳道集表演、功力、实战于一体, 给人们留下一种层次分明、简单易学、完整全面的印象。跆拳道技术上给人们的这种稳定、长期、可信、综合的印象是其传播体育文化, 构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韩国通过体育新闻传播跆拳道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跆拳道的练习中, 进而了解韩国的礼仪文化。
5 我国现阶段体育新闻传播的不足
5.1 过分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
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 是体育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 但是有时为了追求速度, 导致体育新闻失真。在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后来居上夺得金牌, 但某门户网站体育频道值班编辑却出现错误操作, 将预备代码发布, 造成女排比赛尚未结束即出现标题为中国女排失利的新闻, 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5.2 娱乐化与低俗化存在矛盾
体育新闻除了可以为受众提供体育信息外还有一定的娱乐功能, 但它主要指与体育有关的娱乐性质的报道, 例如:对于拉拉队等的报道, 且娱乐并不是体育新闻的主要内容。然而, 很多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却过分的追求了娱乐化, 甚至出现低俗的现象。
5.3 体育新闻传播中出现偏离体育精神的现象
体育新闻应该是弘扬体育精神的, 但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却出现了“竞技至上”“金牌至上”的现象。媒体更多的是重视竞技体育新闻的传播而忽视群众体育新闻的传播, 同时在竞技体育中集中报道金牌运动员, 对于那些没有夺得冠军的运动员近乎冷漠, 忽略运动员的感情。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就体育文化的本质而论, 体育文化软实力与体育新闻传播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从不同国家的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中也可以看出, 体育新闻传播对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体育新闻传播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 必须做好体育新闻传播, 丰富传播内容, 拓宽传播手段。
6.2 优化体育新闻传播, 提升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策略与路径
6.2.1 体育新闻传播媒体应加强自身建设
媒体作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 应该坚持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原则。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 只有坚持体育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才能减少甚至避免虚假信息, 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为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报道成就的同时也不避讳体育领域中存在的不足, 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我国形象, 反而会增强我国体育新闻的可信度, 展示我国强大的体育文化软实力。
6.2.2 体育新闻传播应回归以人为本的体育精神
体育新闻传播应从“商业化”回归到“以人为本”的道路上来, 使体育新闻成为歌颂人性的舞台。同时, 将人置于体育新闻的中心, 拓宽报道视野。使报道更多的对生命进行追问, 注重运动员及其幕后支持者的情感, 使新闻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在体现人文主义的同时, 引导公众的行为, 展现我国的体育文化软实力。
6.2.3 体育新闻传播者应提升全方位工作能力
作为体育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体育新闻工作人员对体育新闻传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拥有好的媒介职业素养, 工作能力强的新闻人会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因此, 体育新闻传播者应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职业素养, 对新闻负责。
6.2.4 丰富体育新闻传播内容、拓展体育新闻传播手段
体育新闻传播的内容不应该局限于竞技体育比赛中一些比较有影响力, 在比赛中得奖牌的项目, 比如:跳水、乒乓球等而是应该充分挖掘民族特色项目, 从民族特性入手丰富体育新闻的内容, 从而彰显中华民族的不同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 体育新闻传播手段已经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广播、电视等传统领域了, 更多的是一些新媒体手段, 比如:微信、微博等手段。体育新闻应该用更丰富的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可以接收到体育新闻。
摘要:以约瑟夫的软实力概念入手推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进而对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进行界定。研究分析目前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通过与他国对比找到不足得出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需要提升的事实。通过分析体育新闻传播对于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优越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确认通过加强体育新闻传播建设来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是较好的策略之一。进而分析目前传播过程中的不足来体现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一系列促进体育新闻传播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体育新闻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解放日报, 1953-09-01.
[2]李耀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9:12.
[3]孙烙勤, 崔洪健.遏制中国—神话与现实[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6:36.
[4]李彬.大众传播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250.
[5]杨新洪.关于文化软实力量化指标评价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 2008 (9) :44-48.
[6]许浩.信息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J].中州大学学报, 2004 (4) :108-109.
[7]托马斯·德·曾戈提塔.中介化[M].王珊珊,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8]林爱兵, 王希华.面对当代受众:媒体的素养教育[EB/OL].http://www.seieneetimes.com.cn/colll6/coll55/article.htmlld=30658, 2005-01-12.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2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几近消失。今天,我们看到的争夺和对抗更多和更广泛的表现形式是非热战式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文化产品的侵入。这种新型的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对抗方式取代了硝烟弥漫的传统战争,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狂飙列车,各国纷纷挖掘自己文化传统里那些曾经貌似朴实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文化视角、思维方式等等,积极介入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文化软实力及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一)中外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认为国家综合实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构成的。在他看来,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都是有形的硬实力,国家通过硬实力来诱惑或者逼迫他人顺从本国意志;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文化、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它的实现是通过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有意无意的、感情的和理性的,强制的和习惯的、宗教的和世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以此展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民族特征和精神风貌。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导向力、吸引力,如果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具有吸引力,其他国家就会乐于效仿。
虽然约瑟夫·奈首先提出来软实力的概念,但是对软实力的强调不是今天才有的战略思想。中国古代兵家之集大成者孙子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体现的就是依靠文化感召力使民心归附的和平征服,较之武力赤裸裸的逼迫,人们更愿意通过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文化土壤找到安全感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它强调与人合作而不是强迫某人或某国的意志,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指的是一国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在周边国家或世界范围内吸引大量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接受和模仿该国的行为,以该国的文化框架修整和构建本国的文化,进而形成文化心理和文化表征上的相似性。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分析
有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增强,但中国在亚洲的软实力综合指数,依然落后于美国和日本。这意味着,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和军力,并没有充分转换成软实力,去帮助提升中国在亚洲和世界中的间接影响。大国崛起是综合国力的崛起。中国要成就其大国地位,不仅仅只是GDP 的快速增长、国家军事力量的逐步强大,同时也需要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国家形象的改善、全球责任的担当等软实力因素发展,因为软实力不仅能助推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也能为日益崛起的中国赢得世界的认可、接受乃至欢迎。从经济总量、军事实力等硬实力方面计算,我们已经具备了一个大国应有的实力,可是相对于硬实力的“硬”,软实力的滞后和萎缩会逐渐把中国的发展带入歧途。中国拥有令世人羡慕的漫长历史,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曾一度是东方文化的典范和楷模。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每年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书籍和影像制品,年轻人喜欢看美国的大片和日本的动画片,而我们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远远不及进口电
影。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是塑造一国国际形象的核心因素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实质上就是运用非暴力和非强制性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识与评价,是一个国家过去的所作所为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关于该国的意志、决心和能力的印象,国际社会中的其他国家正是根据这一印象来回应该国的行为并藉此预测其未来行为。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国际形象的形成主要依靠该国文化传播的信息来体现,各主要大国均将国际形象视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并加以塑造。
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硬实力的显性对抗,在和平年代里,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和侵蚀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文化软实力决定一国的凝聚力
目前世界上有二百多个独立主权的国家,除了像日本和韩国这样民族成分比较单一的国家,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同样属于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把这么多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特质是追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国人自古以来尊重差异,笃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对不同文化持宽容和吸纳态度,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这片沃土上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和尊重,并最终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
三、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坦白说,在当下西方文化广泛渗透的境况下,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为中国文化占据应有的位置和发挥该有的作用,成为当下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军事实力,而是各种软力量。在各国日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探索出一条基于效率的提升文化软实力之路,已成为中国振兴民族、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当务之急。
(一)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居于世界强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所以,在西方国家汹涌的文化攻势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让国人从西方虚伪的民主论调中清醒过来,立足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扎根于本国文化,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气候。
(二)重视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成为潮流与趋势。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发展,也与其高度的文化产业化密切相关。中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文化产业集群以及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有更强的关联性,因而文化产业集群化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被国外文化产业实践所证实了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如美国闻名于世的好莱坞影视娱乐业集群等就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
(三)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包括巡演巡展、汉语教学、学术交流和互办文化年等,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负责中国文化在外的推广的机构;加大中文输出力度;在世界重要城市树立带有民族文化标志性的景观;通过国内一流大
学的访学活动、留学生交流制度、学术作品等途径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走出去不仅仅局限在对外宣传和友好交流的框架内,更重要的是按照市场法则进行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在竞争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注重文化产品输出、大力扩展国际文化市场,是发达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的品牌效应能更好的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美国的电影产业、法国的出版产业、韩国的电视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英国的音乐产业都形成了各自的标志性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从自身文化资源的特点出发,进行明确的战略定位,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题中之义。
影像文化提升软实力 篇3
紧接着,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了,学习与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的讲话成为本月热点,振奋人心的成绩与未来的规划都成为焦点话题。作为文化产业链条上的一分子,对胡书记讲话中提到关于文化建设方向的指示自然更是关注。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的确,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或民族一旦文化落后,就意味着综合国力中精神要素的缺乏和不足。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文化力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培育文化竞争力,利用文化手段来展示本国形象,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扩大国家的影响力,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文化竞争战略。
从影视文化方面,我们当然深有感触:美国好莱坞的大片在全世界狂敛票房收入,同时也将美国式文化在全球推广,韩国、日本电视剧、MV在中国的热播让我们身边的孩子们一会儿“哈韩”一会儿“哈日”。
作为影像的爱好者、创作者,如何用影像的创造来提升我们国家的软实力?
如何推进文化建设,总书记也在报告中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要求,其中,有很多都是适合我们DV影像创作者去实践的。我们也许还不能与好莱坞电影去争夺市场,我们目前不能制作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那样的电视节目;但是,我们有未来。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4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软实力,影响,重要性,策略
1全球化基本进程和文化软实力的构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 世界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明显不和谐的状态,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来看, 全球化是以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进而实现全球少数人的利益为目标的征服过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他把国家的软力量归于三种主要资源:其一, 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其二, 是能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其三, 是能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可见,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包括了文化、政治、外交三个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也是如此, 所以, 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积极发展外交。
2全球化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 它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其中, 文化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化软实力又在综合国力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文化传播开始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 形成了坚定的民族精神。中国文明在很长时间内特别是唐朝被称为“封建盛世”时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其价值层面和思想层面并不比西方落后, 甚至长时间独领风骚。所以, 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国家可以充分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 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益成果, 全方面提升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 进而提升国家的文化传播能力!
2.2消极影响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由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 所以会有很多国外的文化传人中国, 比如圣诞节, 它本来是西方为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他们在这一天会去教堂做礼拜, 但是传入中国后, 国人歪曲它的意思, 甚至有的盲目跟风, 如人们平安夜吃苹果、送苹果。相反, 很多中国的传统节日, 如中秋节、重阳节、上巳节等却被人们淡化了, 这就是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地冲击。
3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3.1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硬实力
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 他总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本来属于精神产品, 文化软实力属于上层建筑。所以, 文化软实力在一定意义上对国家硬实力会具有反作用, 然而, 我们平常所说的硬实力主要决定国家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必要补充, 它们共同决定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
3.2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有利于实现中国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 而这一梦想往往又与它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是我们的一切, 它反映人们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过程, 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只有走进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处, 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真实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一个民族的魂。我们国家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 文化的发展对国家发展崛起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3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有利于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 在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还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这样能更好地增加社会财富, 不断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有利于人民精神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这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4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4.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我国文化的生存力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是一个民族具有非常稳定的心理因素, 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在全球化过程中, 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 增强我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软实力, 增加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现在处于全球化的时代, 我们应该兼收并蓄, 吸收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汉朝开始就处于开放的状态, 如“丝绸之路”, 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到中东各地, 还有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所以,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状态, 才使得我国的文化能够在世界上独领风骚。还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为我们所用, 使我们的文化既能体现民族性又能体现时代性, 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地位带来冲击的同时, 也给我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环境更好地注入新鲜血液。我们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 这使我们的文化能多姿多彩。但是,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 我们应该保持我们文化的民族特性, 增强我们传统文化的民族力、向心力。
(2) 全方位传播, 让世界认识中国。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精华, 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精神底蕴,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 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而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时代;根据《世界眼中的中国》的调查显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可以给世界展示更多精彩的内容, 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但丁曾经说过:“文化只有被大众认同并成为全社会行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才能成为整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4.2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需增强我国文化的创新能力
要积极培养文化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语) , 同时, 它也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在全球化背景下, 各个国家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 那么它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所以, 要培养文化创新人才,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高等学校在培养文化创新人才方面承担的重大责任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 要努力营造好的有利于文化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时, 也要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 敢于对自己学过的东西提出质疑, 也要勇于挑战权威。
总之, 全球化背景下, 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软实力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其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充分展示出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人民出版社, 1994.
[2][英]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1.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5
第3、4学期
《形势与政策》
课程作业
班级:会 计10-
3姓名:李剑鑫
学号:100802140309
成绩:
提升文化软实力,共筑中国梦,让东方雄狮崛起
摘要
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硬实力(如军事、经济和科技等)的支撑,更需要润物无声的软实力(如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等)的积淀。文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引导社会价值理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汇聚浩气磅礴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增强我们的幸福感。
前言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时,习近平又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软实力”概念的三个层面和如何提升“软实力”
软实力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90年,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一出现,便受到了世界各国政治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就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是通过非强制手段获取结果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在没有任何显性军事威胁或经济胁迫的情况下,我自愿追随或顺从你的意愿,这种能力就是软实力,即俗称的“胡萝卜”(利诱)和“大棒”(镇压)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简单地讲就是吸引力。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有三个层面:
1、文化吸引力;
2、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吸引力;
3、制定国际规则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相互依存的时代,软实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它标志着制高点、主动权以及核心竞争力。
翻开历史,晚清时代的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并不输给西方,一直到1820年,中国的工业经济产值仍占世界工业经济产值总量的32.8%,几近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光有经济总量有什么用呢?我认为,一个大国的世界地位需要四个方面的基础来维护和确定,一是政治基础,即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以及适应于国家实情的社会制度;二是军事基础,舍此无以保卫自己的地位和主权,抵御外来的干扰和侵犯;三是经济基础,这是维护国家主权与良性运营的财力保障;四是文化基础,这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体现。如果没有第四点,前面三点就会像沙丘一样崩塌。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规律:仅仅相隔20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就急速衰落,沦为欧美列强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重塑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不容置疑地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国家文化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折射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学习能力和文化创造力。
当前我们应该让中华文化与世界平等交流、平等对话。要扭转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在虚怀若谷地接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让中华文化大踏步地走出去。面向世界,我们的文化需要三样东西:品牌、人物、产业链。我们需要制造和积淀响亮的文化品牌,培养和推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代表性人物,建立和形成涵盖创意到终端乃至衍生网络的文化产业链。
未来中国文化如不能登临世界文化峰峦,中国就不能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这辈人也就圆不了现代化强国之梦。亚当斯1931年曾如是说:“如果要让美国梦成真并长伴我们,那么这件事归根到底将取决于人民自己。”我认为,这句话对我们同样适用。
如何共筑中国梦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彰显的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胸怀,凝聚、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反抗压迫的精神和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时期起着重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民族危难之际,总是能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
当前,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互相交织,激烈碰撞。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发挥“以文化人”的陶冶功能,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有利于丰富中国梦的价值内核,从而更好地实
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之互联网通讯,特别是互联网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相互碰撞,这也使得文化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推进文化开放和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本位和文化立场,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吸纳世界各国文明的精华部分,摒弃其中的糟粕。此外,我们应当在批判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融入中国元素,进行文化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的进程。
总结
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篇6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产物,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充实丰富。而文化建设的滞后,往往制约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使命
文化软实力指的是依靠文化、价值观念等建造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根本性、长期性、广泛性的。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只有着力构建文化软实力,坚持文化引领,用先进文化打造发展之魂,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构建文化软实力,把敬业精神、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变为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以此更好地推进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2.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倡导共产主义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并在全社会营造健康有益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到用先进文化武装党的队伍,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紧密相联。我们要站在先进文化发展需要的高度,认真抓好文化软实力建设。
3.提升文化软实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与精神生活的丰富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少数人经不起腐朽思想、落后文化的侵蚀,价值取向偏离,讲享乐,不讲理想;讲索取,不讲奉献,不仅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直接破坏经济发展的环境。因此,我们要牢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努力建设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
4.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文化软实力在净化社会空气、规范社会伦理、评定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通过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推进竞争与效率、公平与正义、谅解与宽容、文明与法治的和谐统一,营造团结互助、健康向上、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容
文化软实力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潜移默化地遵循一定的文化印记来指导引领各自的行为德性。其基本内容有以下方面:
1.牢记使命,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价值需求。要深刻认识肩负的重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在为人民服务中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人人都有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
2.忠于职守,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求。人们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以事业为己任,以服务人民为职责,自觉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为人正派,奉献社会。
3.完善管理,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要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观的角度,规范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服务标准,打造管理、服务的优美环境,不断完善科学化工作程序,创新体制机制。
4.勤奋进取,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动力所在。要加强学习调研,与时俱进,树立良好作风;要高标准、严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工作激情。
5.建设队伍,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要充分认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发挥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力度;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以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总之,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使先进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要,成为社会时尚和人生价值追求,成为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具体途径
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做得有色彩、立体化、人文味,才会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效率,才会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确保文化活力。
1.树立文化理念,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文化理念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和灵魂,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引领和先导作用。所谓理念文化是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及价值取向的树立。理念文化最根本的是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注重文化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全社会的先进文化潮流。要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把握正确的文化舆论导向,倡导多重社会文化心理层面中有健康进步意义的部分,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要拓展文化建设领域,增强文化教育的特点,整合文化建设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时尚,树立崇高的道德操守,提升对诚信、善良、助人等美德的追求,助推社会的先进文化潮流。
3.注重领导先行,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发挥引领作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提升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能推动“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升华人格魅力,带头改进作风,树立勤廉自律、求真务实的精神,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群众,全面提升文明形象,以取得真正的成效。
4.广泛发动群众,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文化建设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没有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要通过网络等信息化媒介,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使群众乐于参与,能够参与,有效参与。只有群众真正发动起来了,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真正形成合力,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5.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文化软实力的新路子。文化建设没有固定模式,需要我们理念创新,方法创新,不简单重复,不循规蹈矩;要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理念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理念;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积极探索新路子,找寻新方法,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活力,拓展文化外延,提升文化张力,不断发展壮大文化软实力。
6.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加大力度,以制度建设为前提、用制度建设作保证,在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要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制定具体的目标规划,确定详细的途径渠道、运作机制和效果评估等,进一步夯实构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形成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整体合力。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7
现阶段汉语并不能像英语那样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 文化的传递也不能一蹴而就, 要想借着“中国潮流”这个好的环境发展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那么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化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继2001年双方宣布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双方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 2003年10月8日, 温家宝总理在印尼巴厘岛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发表了新的联合宣言, “中国———东盟博览会”也已经圆满地举行了九届,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各方面发展越来越成熟。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交流的推动下, 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民间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向东盟地区传播汉语言是一种文化交流, 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 汉语向周边国家的推广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向东盟汉语传播的历史及现状
中国向东盟进行汉语传播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有着更多的优势, 主要来自悠久的历史以及地理原因。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存在诸多相似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中国与东盟很多国家接壤, 交通联系密切;第二, 越南属于“汉字文化圈”, 汉语言比较容易接受;第三, 华侨华人在东盟国家数量巨大, 便于文化交流;第四, 佛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从古至今的认同符号, 也使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些历史原因是中国向东盟进行汉语传播的显著优势, 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特点, 汉语在东盟国家生存和传播相对于西方国家更容易、更直接。
而现阶段从国家的宏观利益出发, 扩大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 有助于增进地区安全和经济的稳定, 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成效相对明显。从传播资源上看,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汉语传播, 途径广泛多样, 中国多所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的合作, 以及文化受众群体的共性上都有利于中国向东盟国家进行汉语传播。
二、中国———东盟文化共通性分析
文化的共通性能够带来学习的愉悦感, 文化相似相通, 在思想上就会有很强的归属感, 在文化接受方面就会更加迅速, 这是在心理学上的认同原理, 强烈的认同情感在学习上会具有激发学习欲望, 促进学习效率的效果。
中国———东盟在文化、艺术、地域等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 比如说在饮食文化方面, 许多中国游客感觉到东盟各国的饮食不同于中国的饮食, 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饮食, 有自己独特的风味, 他们认为东盟的饮食比西方的饮食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 “中国东盟特色美食节”在南宁举行, 可以看到在饮食生活方面有很多交流;在宗教方面, 东盟国家的人主要是信仰小乘佛教, 与中国的佛教传统息息相关;中国的新闻在东盟一些国家都有播放, 在越南甚至电视新闻中直接使用中国拍摄的新闻的画面, 一度在中国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如《三国演义》、《还珠格格》等在东盟国家也是家喻户晓, 可以说媒体上的相同价值观的认知, 也是文化共通性的表现。中国东盟在文化的认同程度上, 相比较西方国家来说是更高的, 在文化接受上, 再到汉语言学习上也就更容易接受。
三、中国向东盟汉语传播的途径及方式
汉语言对外传播可以从传播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中国向东盟进行汉语言传播是让别人学习的过程, 学习本身便是一种传播过程。我们可以将学习的方式按照传播学进行分类, 分为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和自我传播:通过大众媒体学习属于大众传播, 到学校学习属组织传播, 和人交流聊天学习是人际传播, 最后自己看书学习属于自我传播。
学习汉语大致通过这四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进行, 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进行学习, 到学校进行学习, 和会使用汉语的人交流学习, 我国也利用这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在不同方面进行扩大学习交流。通过大众媒体学习汉语, 我国一直朝这方面努力,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领域, 签订了诸多协议, 每年国家间有媒体互访活动。从传播的平台上看, 我们的汉语传播平台十分丰富, 做好媒体宣传, 对提升中国形象有深远影响。
组织传播主要也就是学校的汉语教育是另一个重要提升国家形象的方式, 同时也是学习汉语最直接、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孔子学院”是中国向外推广学习汉语的先锋军, 在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有“孔子学院”的常驻地, 同样在东盟这些国家, 通过学校的教育传播是一种较为广泛快捷的学习汉语的方式。
在人际传播的部分, 相对前面的两种传播的力度会小一些, 因为人数有限, 范围相对狭窄, 但人际传播有其明显的优势, 就是学习的成果相对明显, 因为可以说是交际对话式的学习, 而语言学习最快的方式就是说, 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能够更好地去理解感受语言, 通过个人之见的交流除了可以学习语言外, 更能够加深了解, 彼此信任。
四、传播策略
对外汉语传播在东盟国家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文化认同程度较高, 对中国媒体的接触相对比较多, 在语言、民俗、宗教、饮食等文化上认同感最为强烈, 从学习汉语的兴趣点上可以找到多种学习途径。东盟汉语传播的主要三种途径应该注意以下一些内容:
(一) 在大众传播方面提升传播面和传播效果
从寄送节目、在外国办台, 到采用卫星传送新闻和部分电视节目、进入外国电视网即进入外国主流社会, 再到覆盖全球的中国卫星电视频道, 这些是我们电视对外宣传的努力方向。虽然能够在东盟国家播放中国的新闻、电视剧等, 但文化依旧有很多的差异, 媒体应当去寻找东盟国家的一些兴趣点、文化热点, 制作中文版的电视节目让东盟国家民众更能够接受, 更能够在听、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汉语, 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当然要做深入的实地考察研究, 不能想当然制作他们“应该喜欢”的节目。广西作为中国向东盟发展的前线, 大众传媒方面的发展也是相对突出, “北部湾在线·新媒体”网络广播电视就是依托广西地理文化优势, 能够更直接有效地拉近中国与东盟间的文化、生活、艺术等关系, 这也是汉语言对外传播探索的成果。
(二) 在组织传播中丰富学校教育书籍和课程种类
在组织传播中, 也就是学校的教育过程中, 单一的语言教学课本可能并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 枯燥乏味的学习只会使传播的效果降低, 给汉语对外传播带来不利影响。文化共通性的多样, 可在汉语传播中可以加入除语言听写以外的操作课程, 将旅游、饮食等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甚至可以有技能性课程教育, 在实际的操作中去学习体会语言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和东盟文化相互吸引的力量除了经济利益外, 最大的就是各自的旅游、饮食文化的力量, “引进来, 走出去”会使中国文化、东盟文化得到双向发展。比如广西艺术学院通过建立“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 与东盟国家学校进行学习文化成果交流, 书籍的介绍引进以及教学方法的交流, 都有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
(三) 重视人际传播的力量
相对于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的范围影响力, 人际传播的范围相对较小, 但是在语言学习中, 人际传播或许是最快、学习效果最好的一种传播方式。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在实际的应用操作中, 对于汉语的运用将会逐渐成熟。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说是语言传播的文化使者, 与东盟国家的人交流, 也是一个语言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在当前的大背景下, 中国和东盟的交流今后将会更加广泛, 即使我们远离东盟依旧可能成为语言传播的大使。
五、中国向东盟进行汉语传播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的大背景下, 国家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主要标准, 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实力, 像美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 占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比例,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向东盟国家语言传播途径的丰富性, 加强文化间合作, 进行中国向东盟汉语言传播策略研究, 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 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硬实力。中国向东盟进行汉语传播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 中国在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进程中, “文化软实力”已经并仍将成为中国扩大世界影响、增加文化产品丰富性的重要课题;其次, 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会靠近东南亚地区, 地域文化特点相似, 有明显发展优势;最后, 中国向世界发展首先是周边地区的发展, 而东盟是周边成效最突出、经济文化各方面最好的发展方向, 有很大潜力。
文化软实力提升就是要中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语言是文化的根基也是传播的主要方式, 重视语言的传播和交流就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必由之路。东盟国家从历史和地理的根源上看有很好的传播优势, 是下一步应当着重发展的方向。通过语言传播进行东盟地区文化交流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 大众媒体提升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当前中国与东盟在媒体上的合作越来越频繁, 但有一点应该看到, 我们过去是将自己的媒体宣传内容直接移植过去, 或者单纯使用电视画面, 缺少语言的传播力度。接下来就是要提升大众媒体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研究东盟地区受众的审美心理要求, 在汉语言的使用上要广泛深入, 提升节目质量。第二, 增加学术交流, 引进更多关于中国东盟文化的教学书籍, 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的学习是汉语言文化传播的重点, 更多的学校应当走出去, 将自己的文化带出去, 把新颖的文化吸收进来。第三, 民间交流应当增强, 这也是提高自身国民素质的一个方向。人际间的文化语言交流对语言学习帮助最大,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 如何破除交流中的障碍, 提高交流质量是接下来应当注意的问题。对于国际间的民间交流, 中国东盟在文化上有共同性, 这样的共通性更多的来自中国南方, 或是临近东南亚边境地区的中国文化, 而更多地区与东盟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在国内加强东盟文化的宣传力度, 让更多国人了解东盟、认识东盟文化的特点, 在交流上就会更加深入, 更加自然, 汉语言的推广才能够更加顺畅。
六、结语
在当前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向东盟地区发展尤为重要,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将有助于产品推广、经济合作。文化体系的建立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手段, 文化产品的输出、从语言传播方面入手是加快文化体系建设的捷径。从对外宣传使用的大众媒体, 到汉语言学校, 以及个人化的人际传播, 我们从各个方面都可以提升汉语言的传播力度。汉语言的接受力度越大, 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就越亲和, 同时也将加快经济的发展, 促进硬实力的提高。
摘要: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在国际上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播依赖的基础, 中国向东盟地区传播汉语言是一种文化交流, 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向东盟进行汉语言传播策略的研究, 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 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硬实力。在当前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向东盟地区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将有助于产品推广, 经济合作。文化体系的建立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手段, 文化产品的输出、从语言传播方面入手是则加快文化体系建设的捷径。
关键词:东盟,汉语言传播策略,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杨武.东盟文化与艺术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思路, 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为各地推动文化大发展指明了方向。
吉木萨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北麓东端,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在历史上吉木萨尔县就拥有西域文化的精髓和活力, 汉朝时为车师后国, 盛唐时设北庭大都护府, 曾为丝路古道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雄峙天山南北一千余年。目前, 吉木萨尔拥有汉唐时期的千佛洞、北庭古城、北庭西大寺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迹。
西域文化博大精深, 自古就在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繁荣”融合交流中丰富和发展。吉木萨尔县如何充分挖掘和丰富西域文化内涵,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创新, 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 营造各民族和谐友爱氛围, 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为此, 本文将对吉木萨尔县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进行探讨。
二、探讨将吉木萨尔县打造成“中国西域文化之都”
吉木萨尔县可依托悠久的西域历史文化, 努力打造成“中国西域文化之都”。
“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基本含义:“中国”是指界定区域的范围;“西域”汉代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至中亚、西亚的部分地区, 清代改称“西域”为“新疆”, 特指新疆地域范围;“西域文化”是指西域同中原地区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 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古代中华文明、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在西域汇聚融合, 是各民族之间文化大交融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西域文化。由此, 也促成了横贯东西的亚欧贸易通道, 后人统谓作“丝绸之路”。同时, 在各民族长期不断迁徙、交融中, 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习俗、心理素质、生产方式、生活规律, 以及多民族特有的魄力、开放包容的气度和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如龟玆文化、于阗文化、高昌文化、天山以北地区的游牧文化等都是西域文化的重要分支;“之都”是指“中心”、“聚集地”之意。
“中国西域文化之都”不是惟一的, 可以是多个, 只要符合条件是可以冠名的。但目前, 在新疆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真正打造出来, 这对吉木萨尔县是个机遇, 同时也是挑战。吉木萨尔县可抓住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这一难得机遇, 提升城市品位。同时, 也要认识到真正打造出全国乃至世界认可的西域文化之都, 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对吉木萨尔县今后发展具有纲领性意义:一是“中国西域文化之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集中体现了吉木萨尔县作为汉唐时期西域文化中心的悠久历史地位和为当今社会树立起历史文化品牌形象;二是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能够延续吉木萨尔县的历史文化和当今社会发展的脉络, 指明吉木萨尔县发展方向, 是吉木萨尔县的灵魂和生命所在。
●案例专栏——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为例
乌兰浩特市——“蒙元文化之都”
据专家考证, 今天的乌兰浩特地区, 曾经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定亲、完婚的地方, 也是他转战南北、征服世界、成为世界强人的发源地。同时, 成庙也是一座国际性的纪念成吉思汗的祠庙。蒙元文化是以展现蒙元时期蒙古民族文化为内容, 是成吉斯汗在统一蒙古族语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的伟大事业中留下的历史足迹。
乌兰浩特市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蒙元文化”。一个城市只有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出发, 才能因地制宜地作出科学定位, 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特色, 更好地在城市文化方面展示自身的竞争力。乌兰浩特市把发掘与弘扬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元文化纳入城市体系中, 在城市建设中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取蒙元文化之精华与现代城市文化有机结合。
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 充分发掘蒙元文化的内涵, 注重提升文化品位是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乌兰浩特市注重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 把蒙元文化再现在旅游景点的形象设计上, 通过挖掘本地的文化内涵, 塑造一个个特色鲜明而又富有文化品位的旅游景点, 做到旅游环境与文化环境相和谐。
同时, 乌兰浩特市立足长远, 加大对蒙元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力度, 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利用, 统一打造蒙元文化大品牌, 发挥品牌效应。此外, 将有开发前景的重点旅游景点尽早纳入旅游总体规划中, 找准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切入点, 既要突出本地民俗文化, 还要全方位系统性地展现本地民族、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的各种特色和风格, 将有限财力有效利用, 避免小规模的景区开发和浪费, 体现一景一品, 各具特色, 宁少毋滥, 避免旅游产品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和雷同。
三、吉木萨尔县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依据
将吉木萨尔县努力打造成“中国西域文化之都”,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一是吉木萨尔县拥有西域文化的精髓和活力。吉木萨尔县在汉朝时为车师后国, 盛唐时设北庭大都护府, 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广大西域地区, 雄峙天山南北一千余年, 曾为丝路古道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连接丝绸之路南北道上的于阗、楼兰——鄯善、龟兹——焉耆和高昌等地, 曾是丝绸之路贸易兴盛时期, 经济最繁荣、交流最频繁的地区。这为吉木萨尔县积蓄了包容、延续、发扬的文化精髓, 拥有对“西域文化”的回归和倡导“海纳百川”的胸怀, 以及“团结、包容、开放”的气度, 具有弘扬西域文化和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气力。
二是吉木萨尔县具有众多体现西域文化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吉木萨尔县拥有汉唐时期的千佛洞、北庭古城、北庭西大寺等历史文化古迹, 以及开发建设的文博中心、北庭园、野马繁殖中心、沙洲生态园、古海温泉、卡拉麦里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等现代人文景观, 已打造成的“丝绸北庭”、“侏罗纪公园”、“大漠奇观”等品牌, 可以体现西域文化的深厚底蕴, 可以充分发挥西域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三是同吉木萨尔县精神相辅相成。吉木萨尔县政府提出的吉木萨尔县精神是“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背水一战、争创一流、加快发展”, 同西域文化的“包容、延续、发扬、开放”有相同点, 其本身就蕴含着“创新发展”的精神, 也是“吉木萨尔精神”的真谛。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符合吉木萨尔精神, 以及凝聚全县人民力量, 同心协力加快发展的意愿。
四是符合城乡统筹和营造民族和谐的氛围。西域文化自古就在融合交流中丰富发展, 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繁荣”是历史发展的方向, 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愿景。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重大任务, 也是吉木萨尔县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为此, 将吉木萨尔县定位为“中国西城文化之都”可以借助西域文化概念, 围绕历史文化古迹以及文博中心和北庭园等, 大力发展旅游业, 从而带动农民向服务业转移, 增加农民致富的渠道。同时, 在城乡规划、道路交通、产业布局、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生活居住等方面考虑城乡融合, 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所作为, 有助于夯实城乡统筹的经济社会基础, 促进民族和谐团结。
五是可以实现与周边地区的错位发展。吉木萨尔县与阜康、奇台、吐鲁番等相临市 (县) 资源优势相近、历史文化同脉。阜康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奇台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 吐鲁番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三者均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名胜古迹, 西域文化的重要区域。“西域文化”是广义文化, 其内涵远深于北庭文化和丝路文化。抢先抓住“中国西域文化之都”概念, 可以先入为主, 不仅弘扬西域文化, 带动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 而且提高了吉木萨尔县的品味, 从高度上实现了与周边地区的错位, 从广度上拓展了就“文化”发展“文化”的局限。
四、吉木萨尔县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关键举措
吉木萨尔县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挖掘和保护文物古迹为契机, 以传承西域文化为重点, 以开发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为抓手, 以提高城市文化形象为核心, 努力实现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远大目标。其具体举措有如下:
(一) 成立“中国西域文化之都”领导小组
——建议由吉木萨尔县委书记或县长担任“中国西域文化之都”领导小组组长, 县发改委、经贸委、文体局、旅游局、广电局、教育局、规划局、建设局、宗教局、国土局、环保局、财政局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建议成立“中国西域文化之都”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发改委, 作为常设机构。县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发改委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工作步骤;经贸委、文体局、旅游局、广电局、教育局、规划局、建设局、宗教局、国土局、环保局、财政局等为落实部门。
——建议成立“中国西域文化之都”顾问委员会。有选择的聘请全国、全疆的文化名人、历史学家和一些政府官员等作为顾问。
(二) 将“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纳入规划当中
——将“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纳入“吉木萨尔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吉木萨尔县总体规划”中。
——在煤炭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中, 将“中国西域文化之都”作为制定规划的重要思路予以体现。
(三) 制定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政策文件
——制定“关于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有关意见”的政策文件。
——围绕“中国西域文化之都”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出台资金保障政策、土地指标与土地使用政策、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组织保障政策、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行政手续快速通道等方面的相关政策。
(四) 成立“西域文化协会”
——成立民间的“西域文化协会”。协会可以由企业、文化团体、民间机构和艺人组成, 负责联络社会人士、搜集民间故事、挖掘民间艺人、筹集社会资金。
(五) 注册“中国西域文化之都”商标并设计相关品牌
——在工商部门和网络域名管理部门注册“中国西域文化之都”商标和网络域名。
——围绕“中国西域文化之都”设计标识标志、品牌形象, 纪念品、纪念册、纪念邮票等。
(六) 挖掘西域文化历史、打造旅游景点和线路
——挖掘同西域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传说等, 编辑成册, 并通过展览展示、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论坛研讨等广为宣传。
——打造西域文化景点和设计旅游线路。将千佛洞、北庭古城、北庭西大寺、车师古道以及北庭园、文播中心等, 作为主要景点重点打造, 同时, 围绕文化景点以及同北疆和东疆的重要景点相连接, 设计旅游探险观光线路。
(七) 开展拍摄宣传片、举办文化节等活动
——围绕中国西域文化之都主题拍摄宣传片, 如拍摄《话说北庭》记实电视剧、百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车师古道大营救》等。
——在推出“第三届北庭千佛洞艺术节”、“第二届恐龙文化节”、“中国北庭国际野马节”、“第35界国际美丽小姐全球总决赛北庭才艺大赛”等系列节日过程中, 不断推陈出新, 充分展示北庭文化的厚重与生机和活力。
——开展“我为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做贡献”等系列活动。组织居民参与西域文化挖掘、标识标志设计、展览论坛等活动, 并组织优秀活动单位和优秀活动个人评选等。
(八) 积极申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等称号
——选择吉木萨尔县域内景观特色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一定旅游规模、人居环境较好的建制镇、集镇、村庄, 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申报“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的称号。并选择具备条件的镇和村, 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称号。
(九)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发行“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企业债券”
——根据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所需城市建设资金的需要, 在财政收入、固定资产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由吉木萨尔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主体, 选择资信程度高的证券公司为债券主承销商, 适度发行“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企业债券”。
(编辑:何乐)
摘要:文本以推动中国西部城市文化大发展, 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方向, 探讨吉木萨尔县努力打造“中国西域文化之都”的内涵、依据和关键举措, 探索城市发展如何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底蕴, 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建立起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有机联系。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9
一、传播者
在传播活动中, 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 而且决定着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跃进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 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从2004年开始, 我国在借鉴西方歌德学院、法语联盟、塞万提斯学院等跨国办学经验, 探索在海外 (首先是韩国) 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取名为“孔子学院” (孔子学堂) 。此后短短几年, 孔子学院可谓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 至今2010底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近400个孔子课堂。但是蓬勃发展的背后, 也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首先, 在师资问题上, 虽然孔子学院采取了向国外派出和在当地培训师资相结合的方式, 但是这中间还有巨大的缺口。[1]目前我国孔子学院的传播者大多是国内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或老师, 师资结构面临着队伍不稳定、非职业化、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多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很多外派教工不能用当地的语言工作。语言之间的差异, 往往是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个较大障碍, 从这方面讲, 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同时要了解国外的一些历史、风俗、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心中要有跨文化传播的意识, 而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培训汉语的老师。在传播活动、包括跨文化传播中, 传播者的可信度和专业性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既然要把孔子学院当做我们国家的一张重要名片来运作, 就要重视提高孔子学院中传播者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不能因为教师数量供不应求, 就忽视或轻视教师素质的考察。
对于传播者的研究, 若仍采用单一视角进行审视和分析, 显然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将传播者看作是位于传播起点的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混合体, 而后依据由小到大的分析层次加以观照和思考。就孔子学院而论, 其传播者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从小的方面来看, 就是上面所论述的教师队伍, 而从大的方面来看, 则是跨文化传播中的宏观主体———国家。
如果把孔子学院的海外创办实践看作是一个跨文化传播的过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国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孔子学院的创办经费到其总理事会的负责人, 包括很多国家领导人在出国访问时把参观当地的孔子学院作为一个重要活动等, 从中都可以看到国家在其中的参与和支持。以致很多国外媒体指责孔子学院的政府色彩过于浓厚, 并把孔子学院称为中国的“文化侵略”。
笔者关心重点不在于对国外媒体的这种做法进行批判, 而是反观我们自身。传播者文化身份的自觉与主动维护是跨文化传播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前提, 文化身份是一个文化群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 其特征由成员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感表现出来。[2]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主体, 中国一直在积极地向外推广或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家经典理念, 这本无可厚非, 因为优秀的文化和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产, 理应由全人类所共享。但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断裂, 以致出现了认同危机。由于不注重保护, 很多传统文化, 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如何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值得反思。正如国际战略学家阎学通所说的, 如果中国人自身不实践儒家理念, 却试图向国外推广, 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 需要有一个不断清理的过程, 中国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主体, 需要建立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 并进行清醒的梳理。中国要崛起, 就必须理性地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 并进行创造性地转化,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凭借我们自己的不断努力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同。
二、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是跨文化传播的主要方面,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如何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介绍中国, 这是最紧要的课题。[3]
孔子学院之所以以孔子的名字命名, 是因为孔子代表了中华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部分,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被大陆、港澳、台湾和海外华人所认同。
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看, 很多孔子学院主要是以推广汉语为主, 一些孔子学院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的汉语推广班, 这就给人一种名不副实的感觉。香港《文汇报》在2009年2月4日刊文指出, “中国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以孔子名之, 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然而, 把‘孔子学院’定位在汉语教学, 似乎太低。这一点孔子学院完全可以从德国歌德学院汲取办学借鉴。目前境外大多数‘孔子学院’旨在培训汉语师资, 进行汉语教学和考试辅导, 举办汉语比赛, 从事来华留学咨询, 介绍当代中国概况、中国文化体验和对华商贸知识等等。如以此作为办学的部分目标, 自然也是需要的。但如以此作为办校的根本目的, 恐将得鸡失羊, 拣了芝麻忘了西瓜。”
成立于1932年歌德逝世100周年之际、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歌德学院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机构。目前已遍布78个国家和地区, 共有分支机构144个, 其中国外分支机构128家。该学院的口号是“学习德语, 感受文化”。[4]按照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和北京分院院长阿克曼先生的说法, “歌德学院跟孔子学院最大的区别是, 孔子学院总的来讲是一所语言学校, 它90%以上的活动就是教中文”, [5]而歌德学院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其他欧洲人明白, 除了希特勒的德国, 还存在一个歌德、贝多芬、康德的德国。歌德学院已经在德语文化推广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对于我们实现孔子学院的抱负不无启示意义。
歌德学院的成功经验尤其应当引起国人的自检与自省。孔子学院要想名副其实, 就必须在推广过程中, 语言和文化并举, 在进行汉语培训的同时, 传播弘扬中华文化, 包括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典籍的启示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孔子学院的内涵, 并满足求学者的需求。
有学者认为, 孔子学院是“汉语热”全球升温的一个结果, 而“汉语热”背后是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最亮的增长点。这种观点把经济发展视作汉语热的决定性因素。当然, 我们不可否认, 在学汉语的外国人中, 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与中国做生意, 另一些人则把学习汉语作为求职、晋升的渠道。但是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语言热的现象, 日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 但世界并没有因此兴起“日语热”, 因此, 尽管经济发展是语言热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除此之外, 中国文化本身的魅力也是引发“汉语热”的重要原因。所以, 要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让更多人从内心喜欢上中国文化, 我们首先要有这个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社会中是否能够确立其主体性, 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文化自信心的体现。文化是构成一个国家的“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化的认同是国家“自我认同”的重要内容。[6]一个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自信, 妄自菲薄, 就等于放弃了自我, 也就失去了主体性。而这种主体性的缺失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表现得相当普遍, 中国也不例外。除了自信, 在跨文化传播中, 我们还需要有一种文化的自觉。梳理西方知识界、思想界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历程, 大体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6-18世纪, 中国对西方来说是绿洲和梦想之地。虽然有误读, 但双方是平等的, 并没有西方中心主义一说。到了第二个阶段———19世纪, 西方对自身以外的文化采取了蔑视的态度, 持此态度的也不乏一些著名的学者, 如黑格尔和罗素等。而现在历史又回到了新的起点, 双方需要平等相待。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茅, 中国人要有文化自觉的精神, 西方人也需要丢掉西方中心主义, 在平等相待中进行“和而不同”的对话。这里所谓的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将此总结为16个字:“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7]
三、传播渠道
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所谓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对现实环境的剪辑与扬弃后向人们展示的媒介环境。由于学识、能力等诸方面的限制, 对于生活于西方文化之中的人而言, 中国文化显然超出了他们自身的感受经验, 他们只能依赖传播所营造拟态环境来感知中国。
中国在国际传播媒介实力方面的情形却不容乐观。目前, 西方通讯社仍然是全球媒体最重要的新闻源, 全球约80%的国际新闻来自西方通讯社。根据胡鞍钢等学者对国际传播实力的量化分析, 美国的传播实力排名第一, 欧盟国家中的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传播实力分居第二、三、五位。而中国的国际传播实力是美国的14.43%, 居居第六位[8]。中国的国际传播实力排名远远落后于综合国力的排名。由于近几个世纪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以及近数十年来的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 以西方为主的国外传播媒介对中国的报道偏于负面, 带有严重偏见, 由此导致了国外受众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误读。
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整体形象, 导致了世人对正在崛起的中国产生了偏见, 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疑虑甚至恐惧。这些情况的产生与媒介的渲染、误导不无关系。要改变这种情形, 中国应该加强自己的对外传播, 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文化, 主动传播我们的信息, 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国外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改变, 而应该采取主动, 在加强自身媒体实力的同时, 实施鼓励媒体“走出去”的战略。
当然, 一时改变国际传播秩序是不可能的, 提升我们的国际传播实力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除了实施中国媒体“走出去”的战略, 我们还可以考虑开拓其他传播渠道。近年来, 文化交流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从中法文化年、中华文化非洲行、埃及中国文化周、中俄国家年, 到美国、巴西、芬兰、荷兰等国举办的一个个中国文化节;从中国文化部长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纵谈“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梦想”, 到中国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在世界各地演讲中纵论“尊重不同文明, 共建和谐世界”……[9]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或渠道, 让世界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而具体到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 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 充分注意新兴传媒手段的运用。目前, 网络等传播方式的优势日益显现。网络传播具有全方位、全时空的特点, 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遍全世界, 这对于我们来讲,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孔子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除了课堂教学外, 孔子学院还在很多国家开办了广播孔子学院、电视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广播孔子学院和电视孔子学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 具有传播面广、社会累积和扩张效应强的特点;网络孔子学院兼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渠道的优势。[10]当然, 目前孔子学院在上述几方面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 虽然有一定的成效, 但仍需要继续开发能够吸引国外学生的互动平台和渠道, 提升跨文化传播的实力。
四、受众
受众是跨文化传播的对象, 在跨文化传播中, 由于受众来自不同的国家或民族, 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所以在跨文化传播中要根据实际情况, 调整传播方式与策略。
一些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实践过程中, 存在传播方式方法上的问题。据《东方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吴琦幸报道, 美国孔子学院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教授汉语的模式如何适应美国的特殊环境。很多中国派出的汉语教师, 不是他们的汉语不合格, 而是他们的教学方式与所在国的教育方针和方式不一致, 从而出现一些传播障碍。
例如, 中国汉语教师在海外的教学沿袭的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方法, 对待学生的态度, 如家庭作业、考试方法、上课规矩等方面无法让外国学生接受, 即便是一些在中国的对外汉语课程上屡试不爽的要求和标准, 到了海外也会失效。因为国外的教育制度与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 要求美国学生听、说、读、写同时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在美国的大学中, 学生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照搬中国的模式, 肯定会遭到外国学生的抵制。[11]
从上述报道中可以看出, 孔子学院中一些老师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问题就在于其在传播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受众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所在国家的实际情况。从而给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长此以往, 将不利于吸引受众, 而缺少受众的参与, 传播也就变得没有意义。
小到孔子学院的传播, 大到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沟通, 都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 我们需要有跨文化交流的本领, 这就需要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 包括真实的心理和真实的思想。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 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存在一种惯性, 并不想去认识新的事物, 而往往是根据自己已知的来判断事物。这种“温故而不知新”的态度常常在传播中形成认识的偏见和误区。
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离不开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国家的形象人人有责, 从国家主席到我们普通个人, 都对国家的形象负有责任。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就是要使外国人、使世界对中国有一个好的印象和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避免这种偏差, 重视受众的实际情况。
摘要:伴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渐提升, 中国开始越来越关注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全球影响问题, 并试图通过在国外开办孔子学院来达到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目的, 然而这样的努力充满艰辛与挫折, 个中原因既有自身经验不足, 也有外部误读等所致。本文通过梳理与探讨跨文化孔子学院创办的实践得失, 力图为中国软实力的国际提升寻求“自警”与“策略”资鉴。
关键词:国家软实力,跨文化传播,困境,途径
参考文献
[1]吴瑛, 提文静.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5) :28-33.[1]吴瑛, 提文静.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5) :28-33.
[2]孙琳.跨文化传播热点问题思考[J].东南传播, 2006 (2) :25-28.[2]孙琳.跨文化传播热点问题思考[J].东南传播, 2006 (2) :25-28.
[3]翟石磊.简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兴起[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13785973.html.[3]翟石磊.简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兴起[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13785973.html.
[4]李香.借鉴歌德学院浅析孔子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 2010 (4) :81-82.[4]李香.借鉴歌德学院浅析孔子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 2010 (4) :81-82.
[5]记者石岩.歌德学院是做什么的?——专访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和北京分院院长米歇[N].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7080.[5]记者石岩.歌德学院是做什么的?——专访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和北京分院院长米歇[N].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7080.
[6]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8:109.[6]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8:109.
[7]任志茜.中学西渐:孔子学院要名副其实[N].中国图书商报, 2007-5-11 (.B01版) .[7]任志茜.中学西渐:孔子学院要名副其实[N].中国图书商报, 2007-5-11 (.B01版) .
[8]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J].战略与管理, 2004 (3) :24-34.[8]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J].战略与管理, 2004 (3) :24-34.
[9]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8:120.[9]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8:120.
[10]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J].学术论坛, 2009 (7) :141-145.[10]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J].学术论坛, 2009 (7) :141-145.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篇10
一、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
教育文化软实力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把教育和文化软实力两个概念混合成一体。一方面,教育作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激发文化的创造力和活力; 提升国民素质和素养并使之成为国家和城市的最根本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小约瑟夫·奈(Nye Joseph.)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不是通过武力来得到理想结果的能力。”奈很重视文化的作用并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视为软实力的根本来源。奈认为文化由一系列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而组成的,它具有普适的社会性意义。当进一步探究文化的内涵及形成因素时,教育在文化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奠基性意义。夸美纽斯说过“教指的就是教学与教育,借助于它们使人们称为有文化的人”,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张楚廷认为“所谓软实力,实乃文化之力量,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胡弼成认为教育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核心力、 运行保障力以及拓展深化力。
德国教育 家凯兴斯 泰纳 (Kerschensteiner) 将教育视为一种陶冶, 认为它“是由文化价值唤起来的、个性的有组织的价值观念”,并且“只有那些工作,能够在我们的心灵中唤起绝对的有力量的价值的,我们才可以称它为含有教育意义的工作”。由此可见,教育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文化,进而在此基础上传播并创造新的文化,而文化的发扬光大反过来又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王冀生认为软实力包括许多方面,但是最基础的就是教育。由此可以归纳出:教育文化软实力指的是通过教育来促进文化的发展、发扬和传播,以期某一文化被其他的更多的民族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形成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吸引力。文化软实力的源头就是指教育。
考察美国的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历史中各种实际数字表明,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对他国进行教育资助、进行留学访问、合作项目,音乐影视剧等方式,致力于向外国传播其所谓的“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的文化价值。2000年克林顿政府在白宫首次举行了“文化与外交”的研讨会。其目的明确地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教育软实力的重视,呼吁国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美国能够完全利用教育软实力这一丰富的资源来加强美国文化对全球发展的影响力。
二、提升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方式
大学是传承优秀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进社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素质的要求逐年提高,因此加强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总结众多学者的成果并增加了笔者自己对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认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如何提升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
1.培养大学生精神文化内涵,增加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力。现阶段大学教育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人才, 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规模急剧扩大,随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首先,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并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提升内在素质,从身边事儿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其次,提倡丰富的校园文化,争取用高雅的文化熏陶他们。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的高品位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促进他们精神文化的全面发展。最后,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构建高效的学习平台,提升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力。提高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需要推进高效的学习平台,推出 “学习型校园”,鼓励师生在工作中学习、 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构建终身学习的机制。首先,教师应该深熟知材, 为学生搭建适合学生的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这个舞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次,师生之间要构建和谐的关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拓展师生之间的学习和合作。高校可以开展师生论坛、 学习沙龙、师生交流会等形式来拓展高效的学习平台。最后,高校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扩展学生的学习阵地例如:微信群、腾讯群、邮件往来等以期增强学习效果。
3. 拓展高校的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海内外交流,增强教育软实力的感召力。事实证明,任何办学理念封闭、缺乏沟通和交流等问题的大学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培养的人才也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一所高水平的大学需要加强院校之间的、校企之间的以及国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一方面,高校应积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全校师生进行讲学、作报告给学校带来新的知识和理念;另一方面, 高校努力为师生创造机会到国内外其他院校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高校应该努力与国内外其他院校及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推进大学文化的环境和设施建设, 增进教育软实力的保障力。全面提高高校的教育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文化的育人价值,需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设施作为最基本的保证。高校可以利用教学楼、宿舍楼、走廊等空间开展了文化建设,设立了宣传橱窗和公告栏, 发布信息,也能较好地发挥宣传作用。会议室、教师休息室等可以用来展示高校的历史及特色等。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设立师生活动室,提供书报阅览服务及乒乓球等健身娱乐等设施,努力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让师生在宜人的环境中享受身心休憩。这些不仅为师生创立了积极上进的氛围,而且舒适温馨的环境文化向师生提供正能量,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教育和引导作用,成为增进教育文化软实力的保障。
三、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对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
高校教育文化软实力对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努力培养综合的文化人才,为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人才保证。文化人才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人才的匮乏、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综合型的文化人才的缺失对于城市文化的提升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可以积极向地方城市输入各方面的文化人才。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并塑造综合型的文化人才, 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用合作方式以及定向、 双向、进修等为地方城市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综合型文化人才。
2.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许多国家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来看,高校是带动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依托高校建立起了产业园、科技园等。因此,高校和地方城市可以实施集中有效的合作交流,这不仅能促进地方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且促进了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地方,以教育文化软实力为依托,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地来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3.加大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文化力度, 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繁荣。高校集中了众多的人才和精英,这些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地方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人才来源。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高校人才可以通过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去唤起人们的文化意识,成为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渠道。
提升廊坊市文化软实力研究 篇11
关键词:廊坊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
“易居”和“易识别”城市简称“两易”城市,是城市新型规划理念,它结合了可持续发展理论,遵循了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城市的易居性反映了城市居民达到某种特定生活状态的难易程度,也作为易识别性的内在基础;而城市的易识别性则注重于如何向城市内外人群塑造自己的形象特色,从而使观察者产生对城市的感知和认同。廊坊市作为“津京走廊上的明珠”,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保持较好,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之机,应承担更多吸纳人口的功能,向区域化大都市方向迈进,故适合建立易居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恰逢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之时,应以提升城市软实力来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适合建立易识别城市。
一、廊坊建设“两易”城市的资源条件分析
1.地理区位
廊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依托中心城市和空港、海港的独特优势,依托京津高度密集的人才和科研体系,依托发达便捷的交通网带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城市。享有“京津走廊明珠”和“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等美誉。
2.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廊坊98%的区域为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地处海河流域,水系比较发达。地下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煤炭、地热、石灰岩、白云石、硬铁矾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廊坊境内既有被誉为“地下长城”的宋辽古战道、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廊坊大捷”等传统旅游资源,也有香河第一城、文明中华城、新世纪步行街、文化艺术中心等现代旅游景观。
3.经济发展状况
廊坊有六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金属制品、食品加工产、会展旅游业。全市拥有数万家工业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汽摩配件、新型建材、家具制造、会展旅游、印刷包装、房地产、食品加工等八大产业。
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1.5亿元,同比增长11.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2.1亿元,增长2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9亿元,增长27.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水平。地方税收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部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六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二、廊坊建设“两易”城市的战略路径选择
1.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推进战略
在廊坊市推行城市形象識别系统推进战略的目标是满足建设易识别城市的需要。为此,廊坊市应该首先结合本地特色和城市未来发展需要提出城市发展理念,其中就包含对城市功能、发展方向和区域角色的定位,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用简短语言进行概括的发展理念。这个过程中发挥市民参与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其后的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实际上都取决于市民的认可程度,如果市民不理解、不支持这种发展理念,则很难采取与这种理念相一致的行为,也无法在视觉审美上达成一致,这就需要就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角色等方面广泛征询市民意见。我国许多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时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缺乏城市发展理念选择过程的市民参与,无法形成市民的映应,同时城市发展理念雷同现象严重,无法准确表达城市形象,这些错误都是廊坊市推行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时应该避免的。
在确立了城市发展理念之后,接下来的城市主体的管理、生产和交往行为应该能够体现城市发展理念的内在价值,城市政府要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结合教育、管制等治理手段引导市民行为和企业行为符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基本精神。随后,城市营造过程中要尽量推广使用能够体现城市形象的视觉符号,这些视觉符号包括市花、市旗、市徽、市歌等,也包括名称、色调、构图和数字等,将这些视觉符号应用于产品、办公用品、宣传制品、环境系列、装备与运输工具、服饰、事务用品、广告系列、公关特别节目系列等要素之上。在对外宣传时要始终坚持以这些视觉符号为载体,强调视觉符号的突出显示。
2.精明增长战略
在我国,城市增长并不具有放任性,较强的行政控制限制城市的随意增长。特别是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政策约束了城市土地的使用,城市规划审批制度也要求地方政府的规划方案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论证和批准才能实施。但不可否认,在私人利益的驱动下城市空间有为财富扩张让路的倾向,同时快速城市化的要求也决定城市增长扩张不可避免。在土地资源紧缺和城市增长之间,廊坊市城市发展需要寻求平衡,精明增长战略能够为廊坊提升城市空间的科学使用,在不过度扩张城市边界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秩序的合理安排提供指导。按照精明增长理论的要求,廊坊市未来城市规划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边界设线控制原则。对城市边界所能达到的范围进行有法律法规约束的政策限制,在城市区划中明确标识出城市可扩张的最大区域,边界外的区域严格实行非城市化处理,即以发展农业、园林和植被覆盖体系为主要用途,对于越界建设行为予以坚决制止。
(2)四线管制原则。所谓四线管制即道路网(红线)管制、绿地系统(绿线)管制、水域(蓝线)管制和景区、文物保护(紫线)管制,在城市规划区域内通过四线管制保证公共用地的充足供应,因为公共用地的面积直接决定城市所能容纳人口的多少,城市空间过多地被私人占有和使用会降低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
(3)有机疏散原则。城市更新不能完全寄托于新城市的建造,而应该有计划地对城市空间实施分块治理,按照城市整体风格和未来发展需要依先后顺序分别更新部分城区,通过政策优惠引导旧城区居民和企业向新城区转移,然后再以更高发展目标对旧城市进行改造,如此形成城市新旧城区循环交替更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空间的渐进扩容。
3.经营城市战略
经营城市包括城市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的经营两个方面。有形资源包括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等领域。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区位、地上、地下所形成的多维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所拥有的自然生成资源,如土地、山丘、河湖、森林等,都是城市经营的资本。城市功能载体指的是城市中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人力作用资产,如道路、桥梁、房屋、车船等,用以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同时也是城市经营的资本。无形资本包括所有依附于有形资产之上的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如开发权、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色文化等。总体上来讲,经营城市战略通过对城市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促使其保值增值,实现城市发展资源的滚动增长。经营城市战略的理念价值要大于实践价值,因此在经营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存在许多经营城市的具体做法,简要列举如下以供参考:
(1)策略性经营城市土地资源。通过改善特定区域内土地周边基础设施、景观环境等促进相关土地价值的增长,以政策导向引导土地收益的提高。比如城市政府可以将城市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公布于众,或者在待开发地区修建道路、景观等工程,使企业认识到相关地区土地价值的增值空间,同时政府对该区域内土地实行严密控制,在一定市场化运作过程后,该区域土地价值必然会相应提升,从而使城市政府以更高价格出让土地,获得更多财政收入。北京市的密云县,将闲置8年的1000亩土地出让给房地产公司,政府获得2000万元的出让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2)推行无形资产的商业化运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需求也日益高涨。城市的历史古迹、特色文化、生态环境、建筑风格等依附于有形资产之上的无形资产,成为城市升值的重要源泉。将这些无形资产经过系统整理、归纳,形成特色鲜明、指向性明确的商品,从而在市场交易中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城市文化价值。
(3)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结合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售国有和集体企业;拍卖、转让城市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公交线路、商业网点、公厕、路灯、报刊亭等有形实物的经营权,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冠名权;发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和股票;组建城市建设信用社,建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经营资产抵押、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信贷、参股、控股,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等等。
总之,无论选择何种推进战略都不可忽視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即满足市民公共生活需要。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推进战略、精明增长战略以及经营城市战略也都要服务于这个根本宗旨。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合作才是真正推动城市规划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因此城市规划方案的选择与实施阶段都不可忽视公民参与的价值和作用。无论城市形象的树立和传播、城市精明增长的方向,还是城市资产的经营,最终的所有收益都要回馈到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和城市整体实力的提升上来。
Research of How Improve Langfang City Culture’s Soft Power
WANG Zhi-yi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the city, to the city planning also put forward more and more high demand. Facing the current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outstanding problems, must to the traditional urban planning model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o guide urban planning. Accordingly, so as to research in Langfang construction easy to identify city as the opportunity, hoping to find solution to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many bottlenecks.
Key words: Langfang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收稿日期:2012-06-25
基金项目:2012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2117),主持人:王知音,课题组成员:王知音,唐亚岚,孙凌阳,
王宁,赵骞,史坤
提升班集体文化软实力 篇12
●理想的教育就像一杯菊花茶,师如菊花生如水,在彼此的滋养中走向未来。
●新的课堂应该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品德,形成统一的教育文化。
物理学是美丽的
“当物理课成了一堂精彩的音乐剧,当实验室充满欢笑与激情,所有人都开始相信物理学是美丽的,而作为物理教师的她更是美丽的。枯燥的杠杆成为她神奇的魔杖,无趣的力的规律被她演绎成咫尺天涯的平等,当巴赫的交响曲在物理课堂中响起,当学生们在歌剧中记住了牛顿三定律,她满意地笑了。她说她不喜欢园丁、红烛这些比喻,尽管很恰当,却总是带着几多伤感和唏嘘,她更喜欢把自己比喻成一掬菊花茶,自己的学生则是一杯清澈的泉水,于是校园内,课堂上,那些属于她的舞台上她赋予了学生从未有过的芬芳,而她自己也得到了第二次绽放的美丽……”这是滨海电视台为窦艳老师所做的一个专题片的开头,这里浓缩着她“菊花茶”般的教育思想,更有她艺术化物理课堂的展现。
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年的老师,窦艳老师的收获很多,从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到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师,从全国大赛一等奖到塘沽首席物理教师……当一项项荣誉向她走来的时候,很多人说她是幸运的,但作为她身边一直关注着她成长的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勤奋严谨、乐观积极、充满激情、善于创新的青年和她十年艰辛历程中的一个个坚实的足迹!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窦艳有着出众的口才,这是理科教师中少见的,她把物理课堂推入一种艺术化的氛围之中。她始终相信物理学是美丽的,这也许正是她作为一名女教师独有的审美视角和文化修养所能感知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窦艳是感性的,对学生她有爱,她会用智慧的光照亮理性的爱,用包容的心梳理感性的爱,用文化的风吹拂知性的爱。班集体管理企业化,班集体形象品牌化,科学知识技能化,道德素养行为化,学习过程艺术化。这是她提出的治班之道,更是一个经过了实践探索,不断突破创新的教师的经验传承,她引领着身边的年轻教师走向了一条专业化发展之路。
“优雅、博学,细腻、诗意”,这是《天津教育报》记者为窦艳老师所写的一篇报道的结束语,这也是她所传达给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一种影响和感觉。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寒露立中萧?”每当作为班主任的我送走一届与自己朝夕相伴三年的学生的时候,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怀念共同经历的岁月,反思自身的工作。作为团队的引路人,我是多么的希望这个共同经历了三年青春岁月的班集体成员能够永远在一起,所以我经常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一个班集体最具生命力的“团队财富”?到底什么才是这个团队能够带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坐标?我想那就是班集体的“文化软实力”。
一、何谓文化软实力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没有看过好莱坞电影?但没有读过甚至不知道《道德经》的却大有其人。当麦当劳、可口可乐、韩剧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我们不禁惊呼: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到底在哪里?在西方人抱怨对中国巨大的贸易赤字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对自己五千年文明认同的文化赤字。好在我们已日益认识到了这一事实,并在近年加快了扭转这一局面的步伐,同时从2006年年底中国大地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文化软实力则是与一个国家创造力、影响力相关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很多是看不见的,不能物化、不能指标化、不能市场化的。这种软实力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这是首次用“软实力”这个概念来标示文化发展的尺度和目标,并且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新的注解,表明我们党一方面与时俱进,展示了与国际通行发展规则相一致的视野,另一方面又开拓创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
二、班集体文化软实力的形成途径
文化是班集体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团队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融汇在团队的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新的历史环境,增强班集体的文化氛围,为现代班集体建设注入人文关怀,才能进一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道德文化基础,为未来的社会公民打造良好的素质条件。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加强团队文化建设“软实力”,实际上是提升班集体凝聚力的“硬课题”,它呼唤所有从事这一工作的教师,要拿出自己真实的“硬功夫”,积极为此献计献策,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理论高度。在我的教育工作实践中,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为提升班集体文化软实力而努力。
1. 利用班集体成长的各个不同时期特点,有的放矢地推进文化氛围的构建。
(1)班集体建立之初———重要时期
在一个班集体刚刚成立的初期,学生们带着对自身和集体的很多期待走到了一起,这个时期是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基础时期,这是一个习惯和观点的形成时期,也是打造班集体“文化软实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在这个时期可以将班风,班训,班徽,班旗等具有班集体团队“标志性”文化传承的“结晶”凝结起来,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在参与中使学生明确心中期待打造的团队核心和实质是什么,心中理想的班集体的内涵又是什么,这样便形成了班集体成员认可的发展基础,为今后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2)班集体发展时期———攻坚阶段
当班集体成立半年后,大体上已形成班集体特有的风貌特征,这时我们的工作要充分利用运动会、文艺展演等各种学校活动增加活动中的文化比重,比如:运动会后的颁奖仪式,文艺展演中的海选等活动,广泛发现“人才”,积极推动全体学生的参与,尤其是关注学生行为细节中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将这样的“小事”中所渗透出的文化精华“放大”,加大宣传和鼓励的力度,同时增强对主流文化思想的梳理,使学生对团队的信任和依赖感日益增强,逐渐使所有成员形成班集体思想的共识和团队精神的统一。
(3)班集体建设“收尾”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开始”
进入毕业年级,由于升学压力日益成为生活的主题,因此这将成为班集体文化软实力发挥优势的阶段,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在这个时期可以将团结、积极、进取、自信、自强等精神弥散在整个团队的环境中。作为班主任,在这样的时期要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开展励志教育,更要有意识地、多层次和多角度地传达出“团队是具有长期生命力”的观念,让学生明白,良好的班集体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团队长期发展的动力,团队成员是要长期相伴相随的“同路人”,从而让班集体的“文化软实力”真正发挥它的强大推动作用。
2. 利用各种具有人文特点的活动强化班集体独具温情的人文关怀。
班主任要利用各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活动,在团队中开展温情教育,当今的青少年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正是他们必须要补上的重要一课。在这其中,有很多相关的活动可以开展。比如:为选择文科的学生举办的送别会,母亲节征言,父亲节寄语,“我的感动说给你听”主题演讲,相逢百日“庆典”,团队“生日会”,等等。
3. 利用各种外联方式加强班集体“品牌”建设。
班集体的文化要通过各种方式归纳、总结、宣传。在这样的要求下,班主任要通过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广泛地开展宣传引导,提出主流文化方向,培养学生的“班集体品牌”意识。在这其中我们可以开展:“班刊”编印,“宣传橱窗”展示,“活动标语”展评,主题特色板报等活动。
4. 班集体管理体制是班集体文化生长的土壤。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为更广泛的调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应该为更多的学生搭建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成功,在投入中关爱他人,在收获中增强自信。因此,一个班集体的管理方式是滋养班集体文化的土壤。在我现阶段的工作实践中,主要将“班集体管理企业化”作为实践的内容在高中班集体中加以推广,收到了较好效果,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班集体管理新模式,调动了全体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为班集体建设提供了动力。
我推荐的书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伯特兰·罗素著,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布兰斯福特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堂一亿七千万的课》,约翰·麦克唐纳著,歧路译,当代世界出版社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荐阅读: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1200)06-07
“晋善”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10-21
中国文化软实力07-10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10-11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09-26
软实力提升新渠道05-23
体育软实力的提升09-05
如何看待中国软实力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