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技

2024-08-02

体育竞技(精选12篇)

体育竞技 篇1

摘要:学校竞技体育是竞技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为社会提供了大批量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竞技体育显露出了一系列的弊端,这些问题的存在极不利于学生竞技体育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对学校竞技体育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转变学校竞技体育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学校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教育中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提升竞技体育能力的环境。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素质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共分为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分别是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以及竞技体育。在我国的体育教育中学校体育处于基础的地位,它是实现社会体育教育以及竞技体育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现阶段体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在发展全民体育的今天,我们应当着重发展学校竞技体育,充分发挥学校竞技体育教育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

1.学校竞技体育的教学现状

(1)从高校角度来看:高校是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开展得比较充分的地方。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部分高校的运动成绩提高非常迅速,甚至已经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水平的学校竞技体育还没有形成主流,很多高校竞技体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和教练员之间存在的训练矛盾,运动员挂靠,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校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从中小学角度来看:中小学的竞技体育教育绝大多数都是由体育教师来完成,这一点充分的显示出中小学校的竞技体育教育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完成普通的体育教学,又要对学生运动员完成竞技体育教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体育教师的压力。除此之外,受升学压力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拔苗助长”的方式,力求短期内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以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绝大部分学生,在升入的高等院校之后,其体育能力会迅速下降,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教练员素质偏低、教学资源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引发的是一连串的反应,给学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学校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中的角色定位

(1)学校竞技体育是育人手段之一。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竞技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将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并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只有这样,学校竞技体育教育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应用到实处。[1]

(2)学校竞技体育教育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方式之一。学校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最为重要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一方面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知识,积累相关知识,为自身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竞技体育资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说,学校在培养进去体育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所不可比拟的。

(3)学校是提高竞技人才综合素质的场所之一。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举国体制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不利于体育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众所周知,举国体制的落实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旦一名体育运动员进入到国家队,他们所有的花费都有国家财政拨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这种举国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其消极的一面。不仅如此,举国体制也不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与同龄年段的孩子相比,竞技运动员的文化知识相对比较匮乏,一旦退役,则很难寻求到谋生的手段。而在学校体制领导下的学校竞技体育,则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在帮助竞技运动员积累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升。[2]

3.实现学校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中的角色方式

(1)创新学校竞技体育的教育模式。为了实现学校竞技体育的角色,学校竞技体育教育应当建立院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积极创设条件,保障学生的日常训练活动。进一步拓展招生途径,积极引入高素质的学生运动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有效衔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3]

(2)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学校在管理学生运动员的过程中,应当按照管理普通学生的标准对其进行管理,不应给予他们太多的“照顾”。这种照顾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还会给学生运动员带来负面影响,对学生运动员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打造优秀的教练员队伍。教练员决定着学校竞技体育教育的水平,关系着学生运动员未来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当加大力度打造一只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为学生今后的体育训练生涯奠定基础。[4]

结语

学校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在提高学生运动员训练成绩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文化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学校应当对竞技体育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创新竞技体育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以及打造优秀的教练员队伍等方式切实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教育水平,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平.高校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角色与使命[J].山东体育科技,2013,01:1-3.

[2]胡惕,姚蕾.当代我国学校运动训练发展路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2:102-109+114.

[3]许婕,姚蕾,徐伟.角色理论视角下中国学校体育定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4:84-89.

[4]王正伦,王爱丰,唐永干,陈勇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14.

体育竞技 篇2

一、提高大学体育竞技氛围的方法

大学生体育竞技氛围的培养方式可从观看体育竞赛、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方面人手,通过培养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达到增强体育竞技氛围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课堂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的内涵价值,还可促进他们将体育锻炼转变为一种稳定的、不间断的自觉行为。同时,课堂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同学掌握体育技巧,在体育锻炼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减少意外伤害的产生。课堂的教学方法需具备科学性。处于青春阶段的大学生,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但同时也具备着一定的反叛心理,对于枯燥乏味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传授方式,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根据运动技能技巧水平、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和心理状态等问题将教学节奏设计得张弛有度。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鼓励促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励措施和奖励制度。在体育竞技中,个人成绩记入班级的评比中。以班级为单位易于调动学生参加竞技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斑级的团结与凝聚力。为班级服务,身为班级中的一员为班级尽责的责任感,也会激发同学们在比赛过程中的热情与认真度。

在比赛过程中,可以让同学自由发挥,组织表演,展现才艺,将活动与表演结合进人竞技之中,可以很好地活跃氛围,纾解比赛带来的紧张,为相对紧张的氛围带来娱乐的气息。对于表现良好者予以一定的奖励,如对于表演突出的同学为他们增加班级在评比过程中的分数,可以鼓励同学们更为努力的表演,发挥才艺;还可以组织同学编写演讲稿,文体不限自由发挥,更好地为竞技比赛中的同学加油鼓劲;比赛过程中优异的同学,按名次给予不同的奖品,表彰和肯定他们的付出。

二、总结

学校体育要把握好竞技体育 篇3

竞技体育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它能培养现代社会特别需要的竞争参与意识和个性特征,符合学生争强好胜、勇于表现自我的年龄性格特征。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竞技体育是一种具有娱乐、竞争等属性的身体活动,这些特性尤其适合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冒险精神的心理特征,因此,以竞技体育为学校体育内容,比起其他身体活动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2.培养学生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学校体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能力。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竞技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通过举行竞技体育,促使广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后仍旧能参加体育锻炼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内容

人生中最富有生气和精力的时期莫过于学生时代。但是,仅靠每周1~2次的体育课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因此课外活动就成了学生参加运动的重要形式,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们最喜爱、最经常参加的运动就是各种各样的竞技体育项目。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体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

4.竞技体育是学生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重要形式

竞技的目的是为了获胜。获胜所显示的优越感会使胜利者感觉他在各方面都很优越,赢得了尊敬和荣誉,并为其群体带来了“利益”。学校体育中的竞技体育与社会的职业体育不同,关键在于获取那种美妙的感觉。获胜与失败是一对矛盾,在其不断转化的过程中,竞技体育对学生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能从中体会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5.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一般每学年都定期举行一次运动会,而运动会的大多数项目都是竞技体育项目。通过各年级、各系科之间的比赛,不仅可以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6.提高运动水平,促进体育教学,及时发现体育人才

实践证明,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在学校,我国的著名运动员无一不是通过学校脱颖而出走向成功的。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学校体育不仅担负着发现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担负着做好竞技体育人才启蒙训练工作的重任。竞技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将是未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如国家在中学中设置的“体育后备人才班”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在美国的NBA篮球运动,其基础就是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优秀的运动员是广大同学模仿的榜样,通过向优秀的运动员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向更高竞技水平发展,同时也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二、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应予高度重视

在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一直被当作两个不同的领域,分别隶属不同的系统进行管理,即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有人认为,学校体育应是健身性群众性和课余性的,竞技体育是学校之外的事,反对把竞技体育列人学校体育。而另一部分人则焦虑于我国竞技体育的落后状况,希望改革旧的传统,吸收一些先进国家的方法,在学校体育中以培养高水平运动队伍为主要教育目标之一,扩大竞技体育的基础力量,提高本民族运动竞技水平。我们决不能忽视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实践证明,把竞技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去,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竞技体育运动推动了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近几年,在全国建立了大量的培养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大学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材试点中学,还定期召开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成立了全国大学生、中学生体育协会,在大学生体育协会中相继成立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分会。这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开创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长期以来,我们都采用所谓大众化的项目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体育教育。尽管低难度、大众化的体育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由于缺乏竞争性、趣味性而不符合现代社会学生个性的需要。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体育课、早操、课外活动等正常的体育活动必须依靠扣学分、记考勤等行政手段维持的怪现象。可见,我们体育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吸引力。必须选择新的有竞争性、有趣味性、有吸引力的体育教学手段,竞技体育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在学校体育中增加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竞争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体育锻炼时数,使之终身受益。

从学校体育的现实和发展趋势来看,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竞技体育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学校体育,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所以,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应予高度重视。(作者单位:江西师大研究生院 体育学院)

学校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中的角色 篇4

一、学校竞技体育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 现状

当前, 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开展得比较好的部分在高校。据统计, 2006年国家教育部审核评估批准的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已达235所, 比最初的51所学校增长了4.6倍。运动项目也从最初的几个增加到了32项之多, 他们当中个别高校的运动成绩提高得很快[2]。如北京清华大学的跳水、射击队, 其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这只是其中极个别的高校, 他们中大部分的水平还是非常普通, “高水平”没有形成真正的主流。虽然高校的竞技体育在整个学校竞技体育的体系中处于较好发展状况, 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运动员是以学习为主还是以训练为主, 即所谓的“学训矛盾”、运动员的“挂靠”等一系列问题。

中小学中, 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员专门组织和领导竞技体育, 学校的竞技体育只能由学校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训练。本来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就已经使体育教师不堪重负, 如果再让他们去带领学生进行专业队的训练, 其效果可想而知。加之有些中小学的学校领导一味地追求升学率, 不断地给体育教师施加压力。体育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拔苗助长, 使本来很好的体育苗子在很小的时候过早地进行了专项化训练。靠这样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 将来进入高校后成绩会大幅度地下降, 最后还不如自己入校时的水平。学生由于巨大的升学压力, 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竞技体育的训练和学习。这种状况导致了中小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竞技体育开展得不够充分。

由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学校竞技体育中“院校一体化”的模式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各个中小学没有考虑整个学校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只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个别高校为了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直接从国家队、省队引进一些二、三线的退役运动员, 这种做法对其他的院校来说是不公正和不公平的, 从而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中小学和大学之间出现一个断档的现象, 这是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 原因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学校竞技体育在我国竞技体育中只能是一个补充或者说是替补的角色。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举国体制的制约。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大部分资源掌握在体育管理系统中, 教育系统中没有多少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学校招收的运动员如果要参加全国或体育系统举办的比赛, 必须到体育系统的相关职能部门去注册,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参加比赛。教育部门没有说话的权利, 他们没有比赛的举办权、运动员的注册权等。这一因素严重制约了学校竞技体育的正常发展和有效运作。学校培养的运动员不能参加比赛, 不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型的体育赛事, 而只能以体育部门的名义参加, 为别人做“嫁衣”, 这对他们积极性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2. 学校自身的原因。

学校竞技体育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主要原因一是学校缺乏高素质的教练员, 学校的教练员大部分没有参加大型国际国内比赛的经验和体会, 难以胜任带领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工作。二是学校难以招收到高素质的真正的学生运动员。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 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从基层选拔到少体校, 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训练和选拔工作, 进入省体工队训练, 再进行严格的选拔, 直到进入国家队。虽然现在的举国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但是大多数的少年运动员还是愿意选择到体育系统中接受训练而不愿到教育系统中接受训练。主要的原因是进入体育系统中, 自己的生活、住宿等基本生存问题就解决了, 一旦自己的体育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还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待遇;而在教育系统中就很难有这样的待遇, 进入高校训练, 不但自己的生活、住宿问题得不到解决, 而且要缴学费, 学校的训练条件也没有保障。种种原因决定了我国的教育系统目前还很难招收到身体素质比较高的运动员。

二、学校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中的应有角色

纵观我国学校竞技体育这几十年的发展, 我认为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角色应该是一个主要的角色, 而不应该是配角、补充的角色。其理由主要如下:

1.体育是育人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从教育人的角度出发, 体育只是一种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法国著名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当初创立奥运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全面发展人、教育人的手段。而在奥运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他的这个初衷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一些人参加奥运会的目的就是为夺取金牌, 他们为了这个目的不惜违背道德的标准, 服用兴奋剂等违禁药物。他们没有注意到参加奥运会给他们带来的教育意义远比金牌更重要。

基于此, 学校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体系中应该处于主导的角色, 充分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作用, 在全面发展和塑造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资源优势。

2.现行体制没有发挥塑造人、教育人的功能。

现行的举国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体制逐渐暴露出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面。首先, 这种体制耗费了大量的资金。我们知道, 一个运动员一旦进入省队或国家队, 他的几乎所有的花费都是由国家通过财政拨款予以供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条件下, 这种制度越来越表现出它消极的一面。其次, 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运动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对同龄的孩子来说是极其匮乏的, 他们缺乏一技之长, 一旦从国家队退役就很难在社会中谋生。

3.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场所。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最好的地方,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感。学校竞技体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同时, 也给予学生更多的文化教育, 使他们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为他们以后的整个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学校竞技体育角色的转换

学校竞技体育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吸引更多的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到学校中从事学习和训练, 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教练员为学生运动员训练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

1.建立“院校一体化”的学校竞技体育的新模式。

学校要积极地创设条件, 为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安心地学习和训练。在从中小学到大学的衔接过程中, 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子, 使学校招收到合格的学生运动员。

2.转变育人观念。

对招收到的学生运动员, 学校应该严格地按照普通学生的标准要求和教育他们,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给他们太多的“照顾”。这种照顾不能解决问题, 只能暂时让运动员高兴, 将来受损失的还是学校的竞技体育事业。

3.建立优秀的教练员队伍。

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好坏的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就是教练员水平的高低。有高水平的教练员, 出好的成绩才成为可能。因此, 学校应该积极地引进或者自己培养教练员, 以适应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牛云杰.新时期体教结合的需要与长远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2.

体育竞技 篇5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走向体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竞技体育。

根据《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标准与框架的初步探讨》定义,体育强国是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增强国民体质为本质,体育法制为保障,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为基础,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场地、体育产业等方面协调发展,体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手段,夺取优异成绩为目标的体育活动,其特点是竞技性;大众体育则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其特点是普遍性。我方之所以坚持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理由有三:

其一,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可带动大众体育发展。竞技体育具有高曝光率和高关注性,可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和优异成绩更容易在群众中产生深远影响,引起群众投入体育运动的热忱和加强体育锻炼的信心。竞技体育作为性质独特的软文化,其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和社会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正如27年前许海峰一枪打破中国奥运史上零金牌的记录,引发中国全体国民的人心振奋和投身体育的热情;中国乒乓球赛上的优异成绩,带来全国范围内的欢欣鼓舞和难以消退的“乒乓球热”。而仅凭当代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追捧和效仿,竞技体育在全民中的影响力就可见一斑。以竞技体育为先导,进而促进、带动大众体育发展,正如开源之活水,一旦竞技体育的源头开掘,大众体育便可以此为点,向外奔涌不息。

其二,竞技体育可以加强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体育强国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在国际体育赛事上占据重要地位,能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并制定决策。但就目前形势而言,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决策机构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及弱势群体都难以有实质性的参与,在国际体育赛事中难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而要改变当前现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国家在多方面体竞技中有所突破,创造傲人的成绩和世界瞩目的辉煌记录,展现国家体育实力,以此达到改变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及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的目的。

其三,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相比具有更大可行性,难度更小且更容易推行。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想要在当前水平下迅速发展、推广大众体育,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加以倡导宣传,且人们的观念、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更改,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更何况,从中国特殊国情来看,目前中国城乡、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较为明显。一些观念落后,经济实力薄弱的地区,群众温饱尚不能满足,体育设施、场地尚不能健全,此时发展群众体育不免成为无稽之谈。而政府集中力量发展竞技体育时,不仅可以保证取得相应成效和产出,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更可以凭竞技体育的领导性带动大众体育发展,达到双赢效果。

最后,我方还要强调,优先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先后顺序,不等于完全摒弃大众体育。我方认可大众体育的群众力量,但在综合分析国情、现有条件、世界形势下,我方不仅要提出倡议和呼喊: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大众体育为后备力量,逐步发展、壮大中国的体育事业,我们必定在未来看到一个公众认可、世界尊重的体育强国!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篇6

1.1相互依存的关系

以往在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二者的关系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把二者看成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事物,不主张学校体育引进竞技体育。此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而竞技体育则是搞训练,为竞赛、争冠军、拿奖牌,是少数竞技精英从事的运动,所以不宜把竞技运动引入到学校体育中来;第二种倾向是认为学校体育要尽量多地采用竞技运动技术,甚至认为学校体育改革要以竞技体育为导向,把学校搞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进而在把竞技体育导入学校体育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不折不扣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在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各方面的潜力,使体育课变成了专项运动训练课。其实,以上两种看法都带有偏激。

竞技体育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每项新的运动成绩、新的纪录,都标志着人类运动能力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竞技体育中树立的公正、公平、民主、协作、团结、友谊、谦虚、诚实等道德观念,是社会不可缺少的规范文化,对青少年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成长都具有教育意义。竞技体育不只是高水平竞技运动。

如果我们把竞技体育只规定为高水平的竞技运动,那么,社会体育中的大众竞技体育和学校中的竞技体育等,也就势必会失去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空间。而实际生活中大众性、学校性、业余性的竞赛是大量存在的并受到群众的欢迎。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竞技运动,在社区甚至在家庭都应该鼓励开展那种普及性、趣味性强的竞技运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体力、运动能力,对于人们增进健康、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大

1.2竞技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相辅相成

20多年来尽管对学校体育思想有种种解释,但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指导思想是大家达成共识的。这种共识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体育社会功能的反映,也是百年来民族体质衰弱屈辱地位形成的一种自强意识的反映。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健康第一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是人权思想、人道主义精神和未成年人保护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操作层面上,它是学校体育对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应答,当学生的学业、社会工作与他们的健康

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服从健康。在学校体育内部各种关系发生矛盾时,也要以健康为第一。

1.3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

在体育课上传授技术就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我们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运动员,但是要提高他们身体活动的技能,使他们具备更高的掌握各种技术(包括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和军事技术)的能力。一些简单的身体素质练习固然可以迅速地增加运动负荷,但是把掌握技术的过程忽略了,而学生恰恰可以从这过程中得到极其宝贵的东西技能。而且学生并不欢迎那些过于简单的练习,不少教学实验证明缺乏娱乐性、竞技性的练习,是难以持久的。

1.4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类赋予体育的理想:和平、进步、团结、友谊,以及相互尊重和了解,对人的正直和尊严的充分尊重等等,这都集中表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民主愿望,充分反映出体育的民主目标。而竞技体育参与的大众性,和比赛结果评定的公开性,在程序上决定了体育比赛必定是个民主过程。体育规则的制定,竞赛的组织、胜负的判断、人才的选拔都有充分的民主性。但体育比赛的民主不是无限度的,它是在规则严格控制下发展的竞赛规则和其它文件,使人们形成一種契约关系,即力争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战胜对手,同时又要承担义务允许对手在平等地位上与自己竞争,这一点恰是对学生培养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1.5竞技体育可以激发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竞技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竞技运动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可见,竞技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竞技体育是唤醒、激励、振奋民族意识的重要文化手段,它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直观作用,就在于它树立了民族形象。

1.6竞技体育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团队意识

竞技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互依存而不可或缺。学校体育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同时,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在大力提倡和推动学校体育国际化的同时,

我们应有意识地注重学校体育的本土化与民族化,即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如果我们不加区别与分析地借鉴与移植国外教育思想和模式,往往很难学习到其中的真谛,容易在理论上造成误导,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学校体育的中国化就是要对东西方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思想和现代体育思想进行科学总结,批判地进行选择,大胆地加以创新,使之适合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如有识之士所说:“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之路,本着既要以宽广的胸怀学习和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在我国国情这个根本上,总结自己的东西”。走借鉴与融合的道路,才是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我国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思考。谭次平,马卫平

[2]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盛晓明

[3]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探。董翠香

竞技体育进校园 篇7

一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概念界定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将体育的方式融入教育中, 来探索运动规律, 获取基本的体育知识, 发展自身体质, 培养个人品质。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 根据所开设的体育课程以及参加课外活动的锻炼, 获得了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 同时了解了更多体育方面的知识, 对于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提高人在体格、体能、心理等方面的能力, 最终目的是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比赛。

竞技体育作为人们社会文化的一种形式, 根据其自身的特点,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社会文化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与意义。竞技体育是体育中目的性与规律性的体现, 更是体育中“美”的表现。

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同属于体育价值的表现形式,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为了发展学校体育而照搬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 需要找到两者的共性, 加以利用来推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激烈的竞争是竞技体育最本质的特征, 严格的训练是完成高规格动作的保障, 无条件地服从规则是比赛公平竞争的准绳。竞技体育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体育, 那些优秀运动员多是从学校中被挖掘进行专业训练的;那些退役的著名运动也会回到学校进行文化课学习, 完善自身,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现如今的学校体育教学需要有竞争的存在, 但要讲究一个尺度的把握, 不可以按照竞技体育的要求来管理, 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大众学生。正确认识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 以学校体育为中心, 竞技体育作为向导, 两者并肩前行, 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建议与措施

1.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掺和教学

竞技体育讲究技术动作的高水平与高难度, 这样才使得其具有很大价值的观赏性。长期以来,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一直在降低体育课运动技能的难度, 从另一方面讲, 降低技术难度确实可以保证学生能很快地接受一般大众性质的体育教学, 但是由于缺乏竞争性与娱乐性, 导致学生不均衡发展, 造成学生“吃不饱或吃得少”的现象。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适当地增加竞技体育元素, 增添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有尺度地增加运动技术的难度, 实行增加体育锻炼时数的政策, 在体育游戏或教学比赛中, 根据学生的要求设置更多的奖惩措施等等。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使得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更加积极主动。

2. 学校多组织和承办体育赛事

竞技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有完善的场地, 器材等一系列设施, 而学校刚好符合这一要求。学校应该积极利用这一优势, 将赛事引进校园, 充分利用资源, 举办体育赛事。竞技体育有着极大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实地欣赏比赛, 体会竞技体育激情的氛围, 或者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服务赛事, 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竞技体育, 从而了解竞技体育。学习优秀运动员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下去。

3. 以体育俱乐部形式组织课外活动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学校体育也应与时俱进, 结合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国外优秀的体育经验发展自身。在西方国家, 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育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 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体育知识, 更多的是在俱乐部中获得体育知识。因此, 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俱乐部, 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广泛度。改变以往的课外体育锻炼模式, 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自主选择课外活动项目和课外指导教师。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学习的能力, 要因人制宜, 采取分层指导课外体育教学的模式, 也可以采取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 使得学生在体育方面更加自信。在俱乐部中, 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体育专业知识, 也为那些有志向在体育方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便利的机会, 为竞技体育储备人才。

4. 管理部门应相互配合发展

将竞技体育推广到校园中, 需要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双重领导, 两者缺一不可, 两部门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贯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认真透彻地研究将竞技体育转换为适当的形式, 使之与学校体育不冲突, 以此来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结束语

任何形式及观点的提出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完善自我, 提升自身的能力。将竞技体育延伸到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 我们应该始终坚信“有矛盾, 才会有发展”。在以学校体育为主线发展的同时, 不能忽视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 找到两者的契合点, 用以发展学校体育。在学生在发展身体的同时, 使其精神上有更高、更完美的追求。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这才是将竞技体育引进校园中的根本目的。

摘要:竞技体育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精彩绝伦的表演, 更加让人们体会到了以“更高, 更快, 更强”为主题的奥林匹克精神。随着竞技体育的深入人心, 作为体育工作者, 通过对学校体育的现状研究, 有机地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 为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竞技体育,学校体育

参考文献

[1]颜天民.竞技体育的意义——价值理论研究探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远海、李玲.论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6 (7)

论竞技体育与权力 篇8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日益普及和奥林匹克主义的深入人心,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的体育赛事日益增多。这一切都表明,传承奥林匹克精神、建立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旋律。然而,自从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以来,与奥林匹克宗旨不和谐的声音便不绝于耳。伦敦奥运会上爆发的“丑闻”,便是最新的例子。伦敦奥运比赛正酣,中国军团传来了两个不小的“丑闻”:一个是举重选手周俊“被奥运”,结果一败涂地;另一个是羽毛球女双组合于洋、王晓理因“消极比赛”,被取消比赛资格。这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道德的一种玷污。竞技体育是专门性、职业性很强的活动,其职业性特点要求它不应成为权力的奴婢,不应受制于当权者的喜好。尽管没有权力的干预,体育界也可能出现丑闻,但权力的介入则可能摧毁体育职业。因此,通过对体育腐败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有助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光大及体育社会风气的好转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体育与权力。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体育技术,体育发展等方面文献杂志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调查法:通过搜集有关体育与权力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与归纳、融合。

3、结果与分析

3.1、权力的涵义

社会学认为,权力是指产生某种特定事件的能力或潜力;许多心理学家视权力为人们行动和互相作用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动机;还有人认为,权力就是一种与理解的预测行为特别有联系的动机。这些定义均没有揭示权力的真正本质。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效地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并充分地利用各种价值资源和他人的价值资源进行有效地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权力的根本的目的。总之,权力的本质就是主体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影响和制约自己或者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定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帕森斯则认为,“权力是一种保证集体组织系统中各单位履行有约束力的义务的普遍化能力。”福柯认为,权利是各种力量关系的集合。一般而言,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权力是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它分为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两大类。狭义的权力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统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种组织性支配力。竞技体育是专门性、职业性很强的活动,其运作应当由专业人士负责,而保持高度独立,尤其是要独立于权力。否则,其职业伦理容易受到伤害。众所周知,中国职业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包办和政府主导,几乎是权力掌控一切。当局对体育的控制呈现出高度的中央集权特征,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权力的触角延伸至各个层级、各个角落。其实,职业性的活动是最不适合由政府控制的,其固有的特性要求其远离权力,远离官僚制,远离行政化。譬如,司法、教育、医疗等都是高度职业性的活动,都不应受权力的操控,不应行政化、官僚化。体育也一样,其职业性特点,要求它不应成为权力的奴婢,不应受制于当权者的喜好。尽管没有权力的干预体育界也可能出现丑闻,但权力的介入则可能摧毁体育职业。

3.2、权力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在社会大系统中,体育社会问题既受社会问题影响和制约,又相对于独立社会系统之中,成为具有自身特征的子系统。由于社会腐败问题,体育法规不完善,引发了体育竞赛中的不公平现象,假球黑哨涉嫌受贿、兴奋剂屡禁不止、体育竞赛中组织作弊、赛场作弊、资格作弊等问题屡见不鲜。体育之初衷,在于强身健魄,提升个人素质。伦敦奥运会上举重选手周俊“被奥运”,结果一败涂地;另一个是羽毛球女双组合于洋、王晓理因“消极比赛”,被取消比赛资格。尽管有人痛骂运动员,但更多的人是谴责幕后的决策者,抨击“举国体制”。中国职业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包办和政府主导,几乎是权力掌控一切。当局对体育的控制呈现出高度的中央集权特征,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权力的触角延伸至各个层级、各个角落。即使是那些号称俱乐部化的运动赛事中,权力的作用和影子也无处不在。近些年不断曝光的足坛黑幕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个大佬们的倒台即是权力膨胀的最好注脚。权力掌控体育的后果是,腐败的基因侵入体育的肌体,各种不公正、背离职业伦理的现象盛行,尤其是在一个权力几乎不受限制的社会里。2012年8月7日,伦敦奥运田径男子110米栏预赛在“伦敦碗”打响。中国飞人刘翔在第六小组出场,由于伤病影响,刘翔在跨越第一栏时摔倒,遗憾出局。刘翔倒下的一瞬,多少国人扼腕长叹。然而,在离“伦敦碗”万里之外的刘翔故乡,一些网友却对他的出局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甚至有人指责刘翔“这出戏演的不够逼真”、“刘翔不是一个称职的演员”。很多时候我们关注刘翔,是因其本身已被赋予了某种特殊意义。比如,国家荣誉,奥运金牌,亚洲飞人。可是,现代奥运之精髓,并非全部在于这类意义的彰显。“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说明,既然为比赛,竞争在所难免。但在比赛的背后,更值得我们向往的总是全人类的自由、健康、沟通和快乐。有人统计过,从2000年至今,刘翔共参与48次国际跨栏比赛,其中获得冠军36次,亚军6次,季军3次,因伤退出两次。很明显,当这样的数字摆在你我面前,已经没有需要再证明什么。权力操控体育伤害的不仅是运动员、教练和裁判,而且是广大观众,以及体育伦理和体育精神。在权力主导的体制下,参赛者不是真正的职业运动员,而是国家的“螺丝钉”,是为国争光甚至是为掌权者争光的“机器”。同时,权力下的体育常常无视公平竞争的规则,不尊重对手,不尊重观众,背离职业伦理和体育精神。在国际舞台上,它往往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制造虚伪的扬眉吐气和国家实力假象。

3.3、解决竞技体育腐败的对策

加强全民思想教育,提高体育精神文明建设。解决体育社会问题首先要从社会公共道德和公民规范着手,通过各种媒体和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公民体育道德规范,提高全民体育公共道德意识,使其在社会公德和公民规范的框架下,遵守和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强化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体育社会风尚;着力进行制度、纪律教育,持久地开展法治教育等。有利于良好体育风气的形成。体育文明氛围就会转化为社会风气得到社会承认,这样体育许多社会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监管机制。着眼于体育体制改革与完善是我们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是人们体育社会关系的反映,对人们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参与起着直接的制约和调节作用。深化体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实质上是体育制度上的创新,只有从体育制度上创新,才能使体育社会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只有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水平、管理制度和法规建设越健全,体育社会问题产生的可能性越小,影响范围也就越小。体育监管机制需要包括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事前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与强化,不仅需要通过体育立法、界定公共权力的合法性等活动并严格执行来体现,而且还需要完善体育监督机构中多种权力之间的监督与制衡机制,实现权力间的均衡以及实现舆论监督法制化,并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腐败事件公开曝光,确保新闻自由对滥用权力的现实制约。事后惩罚机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严格惩罚,加强对体育权力性活动的治理,增加对体育权力寻租者的震慑,提高寻租成本,迫使其放弃体育权力寻租行为。因此,形成有效监管机制是政府或体育组织从重、从严惩处体育权力寻租活动的又一有力举措。

4、结论与建议

权力下的体育常常无视公平竞争的规则,不尊重对手,不尊重观众,背离职业伦理和体育精神。体育之初衷,在于强身健魄,提升个人素质。体育应该回归本质,体育不能政治化,应当商业化,大众化。如果我们还不意识到这个问题,长此以往,这种为了追逐金牌数量,竭泽而渔、功利主义、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做法,将给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因此,要大力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回归体育本质。建立完善的体育法规,对体育竞赛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做出严厉的惩罚。加强体育问题的社会监控,特别是在重大比赛活动中,加强有效的监控、预测和防范。体育社会控制保证体育正常运行和稳定的有效的手段,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构成体育控制的系统,只有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够使体育社会控制到到最佳状态,才能够保证体育事业沿着健康的轨道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3]赵金岭,张淑香.经济学视角下体育腐败之研究一基于权力寻租理论的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

[4]温丙帅.论体育行业协会的权力与权利[J].法制与社会, 2007,(10).

体育竞技 篇9

1 联动发展的内涵及机制构建

1.1 联动发展的内涵

联动一词来源于系统概念, 指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围绕一定的目标相互关联并产生共同作用的过程, 目的是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结构和功能分工的综合体, 这个综合体具有1+1>2的系统综合效应。[2]所谓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联动发展, 是指国家国家体育各职能部门、社会企事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制度规范为保障, 共同行动, 共享优质资源, 加强优势整合、叠加, 弥补缺陷, 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联动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融合性。联动发展打破了部门与部门, 部门内部自身封闭, 畅通相互间的信息与物质交流渠道, 增加相互间的信息对称性, 相互借力、相互融合, 相互协作, 形成开放的大系统。 (2) 一致性。体育各职能部门、社会企事业要着眼长远利益和整体价值, 围绕彼此关切的问题展开促进和推动, 形成一体化, 在行动上保持时间、步调的一致性。 (3) 共赢性。体育各职能部门、社会企事业之间根本目标一致、信息流动通畅、呈现联动主体多元化、联动渠道多样化、联动组织柔性化、联动内容丰富化, 各自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 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得以有效实现, 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1.2 联动机制构建

联动机制构建包括:工作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3][4]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是推动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建立以运动项目为单元, 由体育有关职能部门、社会企事业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 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研讨、制定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问题, 形成信息沟通畅通、高效、科学的联动决策机制。依据联席会议形成的决策, 联动组织机构迅速制定落实措施, 定期对联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另外, 责任机制也是保障联动发展有效进行的保障。在实际联动发展中, 体育有关职能部门负有组织协调的责任, 在战略规划、宏观调控、贯彻落实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凸显其强大的引导力和推动力。其他相关部门发挥其业务优势, 充分利用其品牌优势、人才资源、渠道资源。为了实现一定目的, 必须明确联动主体的哪些资源, 以及以什么方式进行利用与共享, 对于联动部门拒绝或者消极履行职责、义务应该追究其责任。责任机制构建扫除联动发展的行政障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所以能够联动发展, 是由其内在的利益机制决定的。对于竞技体育而言, 群众基础夯实了, 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扩大了项目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参与度, 为项目发展储备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为项目的社会化、职业化奠定群众基础。对于企事业而言, 充分挖掘竞技体育的品牌资源、人才资源, 并同时引入社会资金, 提高企事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为市场拓展提供有利条件。这种多赢的局面是体育部门、社会企事业在联动发展中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追求, 是实现各方联动的根本利益联结点。同时, 通过法律、政策、合同等手段, 来规定、引导和激励各主体在联动中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是保障各主体担负各自责任、实现共同利益的必要途径, 如果违反约定, 受到法律和经济制裁。

2 联动发展的现实需要

2.1 竞技体育对联动发展的现实需要

举国体制背景下, 很好贯彻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单项世锦赛、世界杯国际大赛中取得辉煌成就, 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了金牌第一的好成绩。在成绩背后, 也引发学者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理性思考, 存在一些隐忧。一是, 竞技体育发展不协调。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与规模, 超越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竞技体育发展一枝独秀, 它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二是, 金牌含金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夺金点主要集中在西方社会职业化程度比较低的项目, 如举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而在一些符合西方社会价值观的、世界普及度、认可度高的项目却缺乏较强的竞争力, 例如、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一些国际影响力大、职业化程度高的顶级体育项目, 例如职业拳击、F1、高尔夫、网球等, 除女子网球、女子高尔夫外, 其他项目鲜有中国运动员的身影。

竞技体育只注重金牌的数量而非金牌的质量的粗放式发展必须得到改观。三是, 赛事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省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 金牌的获得与背后的投入曾一度引发舆论热议, 竞技体育部门只对金牌负责, 而对成绩获得投入与成本漠不关心, 使得竞技体育的效益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如何将竞技体育的溢出效应主动转化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和动力有待理论与实践研究。竞技体育激发群众体育开展的热情有成功的范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随着容国团夺得第25届世乒赛男单桂冠, 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从在神州大地掀起“乒乓热”。八十年代, 女排夺得世界冠军, 掀起的“排球热”。人们谈球、看比赛、走进球场成为当时的时尚, 成为不能磨灭的美好记忆。文献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的关系研究比较多, 而对竞技体育为什么能够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以及如何使竞技体育的溢出效益最大化缺少有研究。

我国承办国际大型综合性、单项赛事和区域赛事非常多, 国内的赛事资源也非常丰富, 一些项目的职业联赛也逐渐成熟。如何提高赛事经济效益, 同时提高社会效益成为赛事主办方和承办方亟需破解的课题, 尤其实在建设体育强国中将竞技体育正外部性如何促进群众体育发展成为研究重点。脱离了群众基础的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注定了高成本、低效益, 不可持续。竞技体育来源于群众体育, 又必须回馈群众体育。体育行政部门、社会力量联动发展是破解目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问题的金钥匙。

2.2 群众体育对联动发展的现实需要

群众体育包括群众体育活动和群众体育赛事, 群众体育赛事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依据主办单位, 把群众体育赛事分为:一是国家和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主办和承办的赛事, 这类赛事既有综合性也有单项性赛事, 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和地方性的赛事。二是非体育行政部门主办和承办的赛事, 这类赛事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运动会和学校体育运动会;有企业为了提升知名度, 塑造品牌, 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主办的商业广告性质的比赛, 比如“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也有事业单位主办的体育赛事, 如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而举办的体育赛事, 譬如,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乒乓球、羽毛球“谁是球王”民间争霸赛, 也有旅游部门主办的赛事, 譬如, 黄山国际登山赛;有体育社团和业余体育俱乐部主办的赛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垄断了群众体育, 把群众体育的管、办集于一身。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群众对体育需求的多样化与迫切性, 体育行政部门面临工作任务重、财政拨款不足、组织力量有限的窘境。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群众体育的新形势。管办分离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 让体育行政部门回归通过政策制定实施宏观调控、监督、指导的职责, 企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与制度允许范围内积极参与群众体育的运作。群众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 必须吸纳社会资源而非单一的行政力量发展群众体育。群众体育必须将康体、休闲、竞技、娱乐融为一体, 最大限度扩大赛事的功能, 为此, 必须将竞技、娱乐、休闲部门的优质资源整合, 扩大赛事的知名度。

3 联动发展案例分析

3.1“谁是球王”民间争霸赛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指示精神, 2013年,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办, 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乒乓球协会联合承办“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2014年,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办, 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羽毛球协会联合承办“谁是球王”中国羽毛球球民间争霸赛。2015年计划举办“谁是球王”中国足球球民间争霸赛, 央视意欲将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大型娱乐竞技参与类节目成品牌赛事。此类节目给央视很高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更重要的是接地气, 反映群众健身的诉求, 契合时代精神, 产生社会效益。央视强大的媒体资源和品牌效应, 使得赛事的推广顺畅,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主管部门是国家体育项目协会和地方项目协会, 体育明星资源、专业赛事举办经验和人力资源。央视除了保证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外, 也是践行党中央的决定, 承担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体育主管部门也需要将竞技体育的辉煌成绩转化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广度与深度的动力。竞技体育主管部门是国家和省市乒乓球协会、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在海选阶段提供业务指导、比赛裁判派遣、赛制安排等, 具体参与海选的推荐和选拔。在大区赛和总决赛阶段, 在现场及时解决问题, 确保比赛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顺利举行。另外, 中国乒乓球协会有着丰富的赛事资源。其中, 中国乒乓球会员联赛是乒乓球爱好者喜闻乐见的赛事, 并有成功的管理团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作为“谁是球王”海选比赛。或者把“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作为参加国际赛事的选拔赛, 因为乒乓球雄厚的基础和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在国际赛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以提升此赛事的品牌价值。节目组还邀请了乒乓球名将如郭跃华、施之皓、刘国梁和孔令辉等参与指导。节目组在决赛场上安排了让这些民间高手挑战世界顶尖高手, 如女单冠军吕维挑战刘诗雯、男单冠军李海翔挑战王励勤, 这种重在表演的明星挑战赛, 聚焦了人们的眼球, 明星效应。从内容到形式, 将竞技体育、娱乐休闲、大众体育、市场化运作完美统一是电视节目和体育的发展方向。

3.2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青海省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特邀甘肃、宁夏二省区共同主办,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青海省体育局、甘肃省体育局、宁夏自治区体育局承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打造具有知识产权民族体育品牌。体育总局的竞技资源与各地政府资源和媒体优势紧密结合, 形成区域联动, 扩大赛事的影响力, 塑造品牌。赛事组委会一直在推广赛事, 为了扩大赛事影响, 将赛事与社会体育紧密结合, 组委会2011举办了斯柯达“4+2健康骑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业余挑战赛, 举办2013年环青海湖国际大学生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在这个联动发展案例中, 联动的主体是地方政府, 国家和地方体育部门, 中央电视台, 联动的形式有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经过十余年的拓展, 已经具有很高的品牌效益, 联动发展将这一竞技赛事的品牌资源、技术资源、场地物质资源、媒体资源很好转化为群众体育发展的推动力。群众体育的开展也会扩大这一赛事尤其是“自行车迷”对赛事的关注与参与, 从而进一步提高赛事的知名度。

4 联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联动层次深入化

联动发展需要深化联动层次。一些群众基础好、竞技成绩突出的项目, 如乒乓球, 羽毛球等, 和一些新兴、时尚的项目, 如啦啦操等,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应该实现更为深层次的联动发展, 将这些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训练、比赛完全放在学校和社会企事业, 专业体制的教练员转岗到学校和社会企业, 建立全国学生联赛, 由学生队和职业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各级别比赛。

4.2 联动内容丰富化

启动联动发展时, 首先要对项目的特点、发展状况、运动水平、群众基础、社会影响力等进行分析, 然后确定联动发展的主体, 分析主体的资源优势、利益诉求等, 来确定联动发展的内容和形式。竞技体育的拥有丰富的资源:顽强拼搏, 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公平、公正的体育道德;具有人格魅力、励志的榜样运动员;丰富的赛事资源;体育场馆;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等等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优势资源, 这些都是群众体育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支持, 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联动发展不是单一资源的畅通, 而是尽可能丰富的资源共享。应该形成多种联动形式并存:专业竞技体育+相关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媒体;职业竞技体育+相关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媒体;区域联动等形式。

摘要:为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梦想,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如何将竞技体育的优质资源主动转化为群众体育发展的推动力进行研究。研究对提高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 构建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联动发展新模式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联动

参考文献

[1]刘新华.我国群众体育由大到强的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10 (1) .

[2]现代汉语词典.

[3]李小建, 李国平, 曾刚, 覃成林, 林炳耀, 张文忠.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229.

[4]励立庆, 王志军.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5]亓旭岩, 焦兴凯.浅谈执行协调联动机制的构建[J].法学杂志, 2009 (6) .

[6]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3) :11.

[7]裴立新.从“普及提高”到“相对独立”再到“相互取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8 (1) .

[8]张婧.上海体育赛事缺乏主动与城市旅游结合的意识[N].东方早报, 2014-3-31.

体育竞技 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联系,融合

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维系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长期以来,体育学术界更多地关注于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者关系研究,关于二者的研究主要有“普及提高”“相互对立”“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几个学说[1]。自1995 年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确立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和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助力二者的发展,特别是后者,长期以来处于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大众体育的基础和竞技体育的活力源泉,高校体育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二者的发展。在高校体育中既含有竞技体育的因素,又含有健身体育的因素。因此,笔者以高校体育为中介点,深入探究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之间关系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进一步审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

1 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同根同源

高校体育、竞技体育及大众体育同属体育范畴,都具有体育的基本特性,即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同时兼具体育的基本功能,即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2]。三者在发展中互相交融、相辅相成,并非孤立独行。

大众体育是高校体育的延伸和继续,广大学生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后,是大众体育的重要成员。竞技体育对高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许多竞技体育项目来源于大众体育实践,适合观赏和表演,能够体现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大众体育是孕育竞技体育的载体,竞技体育是对大众体育的传承和创新[3]。

2 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联系

现代竞技体育的许多项目起源于高校。篮球运动是1891 年美国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1895 年美国威廉摩根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1896 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起名为“volleyball”。1896 年在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

作为竞技体育的巅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开始就和教育密切联系,其创始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认为体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萨马兰奇先生主张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奥林匹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修课程。美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其大学生的运动成绩在全世界遥遥领先,风靡世界的NBA球员乔丹就是在全国大学体育协会(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NCAA) 大学联赛中脱颖而出,一步步走上职业道路。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学校为中心,美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基本上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奥运军团中80% 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大学中直接选拔出来的[4]。我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也开始注重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颇有成效。2015 年光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参赛的大学生运动员达到85% ,获得佳绩,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相结合已见成效。

3 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联系

大众体育一开始就和体育教育紧密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张个性张扬,推崇户外自然活动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欧美各国盛行。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欧美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例如增加各级高校体育课时、经费,实施体制测试标准制度等。1965 年林格兰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倡议。20 世纪60 年代末,前苏联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与此同时,伴随着西方工业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大众心理紧张,工作压力大,“营养过剩,运动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现代文明病”,大众身心健康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70 年欧洲娱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宪章》。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体育部长和高级官员会议,会后不久便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这标志大众体育运动的真正形成。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关于青少年体育的会议,确认了终身体育的普遍价值,并于1978 年通过了《国际体育运动宪章》,宣布体育运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大众体育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首先大众体育锻炼的场馆设施严重不足,多半人在公园等非体育场所锻炼。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截至2013 年12 月31 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 46 m2,不足美国现有相应数值的1 /10,不足日本的1 /12。其次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较低,健身功效不强。我国多数居民采用运动强度小,身体负荷低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太极拳、民族舞、散步、压腿等; 而在西方国家,采用对抗性强和相对激烈的竞技性项目健身很常见。在我国体操属于高、精、尖项目,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但在美国,根据2012 年美国体操协会官方公布的数字,约520 万人从事体操练习,注册俱乐部有4 000 多家。

我国各高校基本上都具有齐全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丰富的体育人才储备、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与大众体育现状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合理调控和管理高校的体育场地,在保证正常教学和日常训练的情况下,将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合理、有序地向公众开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大众体育面临的场地设施短缺问题,促进大众体育有序发展。同时高校丰富的体育人才储备也是大众体育指导员和管理员的重要补充。

4 结语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高校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高校体育这一平台,回顾历史,展望二者未来发展趋势,竞技体育、大众体育能够在高校体育中实现有机融合,协调发展。面向21 世纪,竞技体育、大众体育都面临着科学化发展。大众体育在发展社会经济、丰富科技文化交流及提高人类素质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大众体育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融合了社会学、教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竞技体育领域,例如运动场地设施、体育器材装备等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竞技体育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具有优越的人力资源和科研环境,必将为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的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融合也势必推动高校体育更富有活力,对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融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谈群林,黄炜.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关系研究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05):532-533,570.

[2]杨文轩,陈琦.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3):11.

竞技体育有人种优势吗 篇11

为什么我国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上(如乒乓球)能长期保持优势,而在另一些项目上(如足球)却难以取得突破呢?科学研究表明,这除了与运动员是否具备拼搏精神、教练训练的方式是否科学等因素有关以外,人种的不同也会造成某方面的能力不同,体育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白种人的祖先生活在寒冷的高纬度地区,他们天生身高力大,因而在田径、球类、游泳和力量型项目上占据着天然的优势。有人对第25届奥运会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做过分析:亚洲运动员获得奖牌的比例只有16%,远远低于欧洲的54%和美洲的20%。而亚洲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将近3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50%。欧美加起来也不过10亿人口,但是只占全球人口20%的却拿走了奖牌的74%。

黄种人无论男女,身高、体重等诸多指标都落后于美国人,但在坐高和头宽方面又高于美国人。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人在内的黄种人,在速度、弹跳、田径、大球等方面的比赛中取胜;但同时也成就了他们,在灵巧、平衡或柔摔等一些“短、平、快”项目上提供了优势。所以,我国运动员在足球、篮球、排球等三大球和跑、跳、投等田径项目上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难度的确不小,而在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上大放异彩,并不是一件难事。

事实上,从1984年至今,中国一直是亚洲国家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优势项目是乒乓球、体操、跳水等,这些项目对体能要求不高,而对智能、技巧性要求很高,对抗性也比较小。虽然,我国在举重项目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毕竟没有欧洲运动员体大力壮,所以只能在轻量级项目上发挥优势。

黑种人的皮肤汗腺比白种人要多,皮肤致冷更快,他们的热调节功能比白种人更完善,恢复正常体温更快。黑种人每分钟的汗流量大,因而在短跑中耗氧不多。同时,他们的脚底屈肌的强度是白种人的3—4倍。所以在短跑项目上,黑人运动员往往是所向披靡。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散论 篇12

一、原本同源, 因何分道——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实践与认识

传统观念中, 体育似乎只是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 及少数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场上的活动。体育的存在形态, 一是以学校体育为代表, 即在规定的学龄时期和固定场所进行的体育活动, 随着学生的毕业而告一段落, 体育教育的任务也随即完成;二是在赛场上展现优异成绩的竞技体育, 其目标是夺取奖牌, 为国、为本地区争光。在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现象, 学校体育中基本缺失高水平竞技, 竞技现象处于基础层面;竞技体育的实践与理论也只是针对专门的训练与竞赛系统, 或只是经“改造”后部分内容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中, 抑或只是存在于学校运动队的业余训练中, 两者似乎一直处于某种不同步中。这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如何协调发展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在对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认识与研究中, 既要考察其现实状况, 也要考证历史原因;既要分析学校体育的发展, 也要明晰竞技体育的影响;既要遵从教育目标的需要, 也要适应社会文化的变化, 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处于交错复杂的环境中, 并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点。

学者和研究者在对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关系的研究中, 从历史发展、文化差异、矛盾焦点、现实需求等不同方面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纵观到目前为止的大部分研究, 对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关系的认识和理论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因此, 在讨论研究这一问题时, 我们可以从其理论基点初步描述这个问题的基础框架。

(一) 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在现实中的分离源于人为

1. 历史的缘故——由碰撞、互动形成文化认识的交错

谷世权先生认为:1903年以来,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文化冲突在中国至少发生过三次。第一次, 发生在20世纪初期学校体育中的“兵操存废之争”, 其表现是“课上是兵操, 课外是竞技”的“双轨制”的学校体育, 其结果是学校体育以竞技运动 (加上一些游戏和基本体操) 占主导地位, 学校体育内容逐渐丰富, 与社会上的体育竞技接轨, 但其负面影响则是“选手体育”的风行。第二次,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 其表现是广泛地讨论了中国传统体育和西方竞技运动孰优孰劣的问题, 也涉及学校体育的目的和内容, 结果是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的互相承认和融合。第三次, 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与竞技之争”, 其核心是“竞技运动”与“体育教育”是否存在着质的区别, 其结果是直接引发了延续到现在的对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研究。从历史上看, 我国的学校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经历了碰撞、引进与融合, 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认识的差异导致了实践的差异。由于现实的变化出现了现实的矛盾, 其具体表现为, 由于组织的分立导致缺乏有效地融合,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沿着各自的道路分别前行。

2. 组织的隔离——体育专业化组织的地位确立使竞技体育活动自成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 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运动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和发展。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国家对高水平竞技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与关怀, 20世纪中后叶, 党和政府借鉴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战斗队”模式, 按照军队的组织管理方式, 组建了高水平运动队, 创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路子, 形成了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于“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 (原国家体委, 1959年) 的独特的专业竞技组织体制。组建了运动项目齐全的各专业运动队 (集训队) , 形成了业余体校 (少体校) 、省级体工队、国家队相衔接的优秀专业运动员培养格局, 逐步建立了独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体制。

体育专业化组织的地位的确立与不断巩固, 使竞技体育成为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意义的社会活动与文化现象, 并呈现出体系化的特点: (1) 封闭性:体育资源被统一掌握和集中调配、使用, 体育系统和社会其他系统分离, 构成封闭的独立体系。 (2) 选择性:选择少数甚至个别的竞技项目提供充足的资源, 予以优先发展。 (3) 锦标性:比赛成绩成为衡量的决定性的、几乎是唯一的标准。 (4) 职业性:只有少数具有特殊运动才能的人, 才有从事竞技体育的机会, 这是他们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出路。此时, 学校体育基本上远离了竞技体育的核心。

3. 实践的异途——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有限结合及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低效运行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 是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集中力量办大事, 成为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体育作为社会生活不可缺乏、亟待发展的一项事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既要坚定地开展学校体育, 又要充分地兼顾到群众体育, 那么在发展竞技体育时, 就只能把有限的人、财、物力资源集中掌握、统一协调。

同时, 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把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中、小学均将体育纳入教学计划, 开展系统的课堂教学, 培养青少年的体育思想和健身理念, 传授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保健知识, 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扩大体育人口的同时, 有力地促进了全民族体育素质的提高。许多学校通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 还向体育专业运动队提供了后备力量, 为部分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专业运动员奠定了基础, 成为竞技体育体制的一种有限的补充。

六十年来, 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极大地扩大了体育的社会影响, 但是也使竞技体育系统处于更为独立的运行状态。竞技体育在学校系统内的发展迟缓, 且水平不高。

(二) 认识的范畴——从概念、本质探析表述中的局限

在认识、研究各种体育现象的过程中, 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概念一直是被充分关注的对象, 而讨论的问题一般集中于对各自概念和本质的表述, 根本无法将其从认识上做出明确界定, 仍然处于探讨之中。

1. 体育概念所定义的特征表述

“体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 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7月修订第3版, 第1241页)

“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延长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相配合的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以竞技的形式, 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内容和各国人民之间加强联系的纽带。”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2年版, 第1页)

“体育是根据社会需要, 以运动作为主要手段, 通过对人的培养来达到社会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 (周西宽等, 《体育学》,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第74~75页)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杨文轩, 杨霆主编, 《体育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第19页)

2. 学校体育所定义的特征表述

“学校体育是狭义的体育, 是一个发展身体, 增强体质, 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技能, 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体育概论》,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1989年, 第30页)

学校体育“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 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多种组织形式, 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体育大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4页)

3. 竞技体育所定义的特征表述

我国提出“竞技体育”的概念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2月23日, 《体育报》刊载了谷世权、过家兴的文章:《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表述了将体育划分为“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思想, 明确指出:竞技体育是“研究如何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性, 探索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 不断提高各项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 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 创造世界纪录, 夺取比赛优胜”的一个体育分支。

“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 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体育理论》,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1年版, 第6页)

“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 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 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活动过程。”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运动训练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年版, 第5页)

4. 鉴于对体育本质的认识, 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特征为同源、同功, 必须在实践中有机地融合

之所以列举以上种种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概念, 是试图思考并讨论一个问题:如何辨析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实践中所产生的认识差距?

依据于我国《体育法》, 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是目前对于体育基本分类的普遍认识, 这是一种根据我国体育发展实际而进行的复合性分类。各类体育的概念是其本质的理论描述, 对不同形式体育的定义有助于表达其各自的特征。“体育”是统领性的总概念, 而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则是下属的子概念, 它们共同构成了体育本质的认识系统。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同源于“体育”这一统领性的总概念, 在总概念的统领下, 各子概念围绕所描述的对象进行本质的讨论与定义。但是我们很清楚地看到, 作为子概念的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在定义自己的对象时, 并不是出自同一依据, 也并没有很好地推敲语义的明确指向。

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概念的表述进行理论辨析, 有以下初步的认识, 以供讨论:

第一, 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都是以“体育”作为核心词, 表述了两者都是以体育作为其本质属性, 具有体育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二, 学校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是依据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以学校的属性和体育实施环境作为基本分类依据的。“学校”是名词, 学校是一个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形成的特殊组织集合体,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实施的体育活动被表述为学校体育, 包含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基本内容和基本目的。

第三, 竞技体育的概念:竞技体育是依据竞技活动的表现形式、具体内容和活动目的, 以体育的属性进行分类的。“竞技”是动词, 表述的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 竞技体育这一概念所要体现和强调的是体育活动中的竞技, 突出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因素, 并且通过这一因素的拓展和深化, 来强化竞技这种活动现象的作用。

第四, 鉴于以上的初步认识, 对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来说, 它们的定义各自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之上, 表述了其活动的本质、形式和特点,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上的可能, 或者说是基本判断——学校体育应是包含所有体育因素或手段的具有教育过程的专门活动;竞技体育则应是以充分展现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具有充分体育竞争因素的专门活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不应存在不同步的现象, 而恰恰应该密切融合在一起;或者可以认为, 竞技体育的诸多因素与方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二、意义共在, 取之为需——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

如果说运动健身是基于人们一种合目的性的追求——为了生活的利益和生命的质量,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运动健身活动所体现的价值具有合目的性, 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善”, 是对于个体的健康有益、对于群体的生存有益、对于民族的发展有益、对于人类进步有益的“善”。

而体育教育——学校体育的核心环节则表现出合规律性。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它是以求真为主要目的的人类活动。学校体育将体育的方式融入教育体系, 成为使受教育者在身体、知识及精神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教育过程是一个在体育活动方面有组织的求真——合规律性的过程。

竞技体育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凸现, 即在求真、求善基础上的求美。竞技体育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 其特点是主体间以竞争为手段, 通过对某种极限的挑战以及对自我的超越而达到精神的满足。在竞技体育中, 人们挑战极限, 超越自我, 在胜利中体验征服之美, 在失败中咀嚼悲壮之美, 在竞争中获得愉悦之美, 在发展中追求和谐之美。竞技体育是体育系统中最能够体现美的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融体育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于一体, 追求一种超功利的、美好的理想境界。

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其基本的价值判断为:学校体育是对青少年有组织的、具有强制含义的、全面的身体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竞技体育所特有的训练与竞赛因素, 无疑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卢元镇先生指出:体育教育与竞技运动“有共同的表达方式——人的肢体语言, 即用身体的动作、姿势构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都有走向比赛的倾向, ……都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儿童时代……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描述和构造未来人类的特征。” (卢元镇, 论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 《体育科研》, 2000年第21卷第3期第1页)

周爱光先生认为:“从学校体育的现实和发展趋势来看, 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 竞技运动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学校体育, 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周爱光, 试论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学校教育》, 1999年第4期第61页)

竞技作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是体育中最充满活力的表现形式, 凸现出竞争的特征。竞技体育的发展对体育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贡献。正如任海先生所说:“竞技体育实际上是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 起着教育人、培养人、促进健康的重要作用。试想如果将竞技体育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中割裂出来, 这两者还会剩下多少内容?” (任海, “关于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质疑”, 《体育论坛》, 1989年第4期, 第34页。)

因此, 竞技体育不仅是人类的游戏, 不仅是人类超越纪录的创造, 它同样也是精神的恢复、跃迁和升华, 是人类精神家园里充满激情的神奇力量。竞技体育是通过主体——身体, 进行专门活动的比较性竞争而形成的精神文化产品, 是人类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高层次活动。竞技体育融入学校体育, 可以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特点: (一) 在竞技体育活动中, 人的身体运动能力以接近极限的活动形式, 充分体现体能的潜在力量, 表达了完善人自身及实现生命价值的精神追求; (二) 竞技体育以主体间的比较形式, 反映和促进了社会竞争内核的发展, 体现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 通过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而形成了主体间的直接 (身体运动能力) 竞争和交往, 以满足人的精神活动需要; (四) 以比较、对抗、竞赛的争斗性形式, 通过规范、公平的制约, 在追求完美中体现了和谐的精神。竞技体育对于青少年的培养意义及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作用已在其中。

三、目的一致, 手段无差——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密切结合应是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有机统一

从主体需要的角度出发,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价值都可以体现在满足主体目的的需要, 及成为主体实现目的的工具两个方面。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密切结合是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有机统一。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密切结合表现为追求人类的自身发展和完善;表现为和人的发展之间形成价值关系, 既以人发展的终极目的——自由价值的实现为其目的的, 又与主体终极价值的实现一致。在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密切结合, 以促进人的发展这一价值层次结构中,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印证生命价值, 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是一个绝对的运动, 追求的内容却永远是相对的。在这个追求中, 要求对自身能力的开发, 要求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愉悦。人们通过具体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创造, 实现生命价值。作为生命力的一种形式, 竞技体育应在培养青少年的过程中找到发挥、体现的场所, 使青少年在运动训练中、在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丰富多彩的比较竞争中, 得到充分的满足。二是促进发展价值, 发展是人的发展, 是人的具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进步。竞技体育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其发展目标是人的身体发展和精神发展, 其发展尺度以社会获得完美的生命表现为人为标准, 其发展动力来自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竞争需要。

竞技体育所具有的工具价值对于学校体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谓工具价值就是价值主体以竞技体育活动这一客体作为工具, 运用竞技体育的手段, 满足主体的活动需要。在这一过程中, 竞技体育的工具价值表现在:第一, 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以特有的比较竞争内核, 通过竞争者强烈获胜欲望的实践, 建立对对方的优势并使这种优势不断地被突破, 促进人类不断进取、挑战极限和超越自我的发展意识。第二, 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以近乎人体极限的身体活动, 充分发掘人体的潜能, 不断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实现着人类自身改造的发展需要。第三, 竞技体育是一种按照人人都服从的方式, 建立和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形式, 规范性的竞争规则保障了竞技体育活动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其“游戏规则”的产生方式及基本内容具有某种普遍性意义, 成为可以推衍到社会其他领域的一种标准“范式”, 或是为人类社会解决矛盾冲突, 提供平等、有规范的相互交往的追求有秩序和谐生活的一种“预演”。

上一篇:1.54μm激光下一篇:防洪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