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2024-06-09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通用10篇)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篇1

体育品牌的构成要素

品牌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组成,这是品牌的最基本的概念。但是,现代品牌已经超越了区别的功能,成为企业形象和文化的象征,消费者从形象和文化中能感受到消费该品牌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心理上的价值利益。因此,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构成了现代品牌的实质。故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同这样的说法,即品牌哲学,价值一,构成品牌最为重要的要素是它的个性特征与文化内涵。

早在00年的时候,国内一些研究品牌的人士就提出了“品牌人性说”。“品牌人性说”也被称之为“品牌人格化理论”。它认为一个真正的品牌就象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个性的健康的大活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立的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给社会提供着一种独特的人际交往价值。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和人际交往价值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四大关键要素。因而,有的专家认为,一个真正的品牌也应该象人一样,有着自己独立的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和人际交往价值,并且一一对应着品牌使用者(人)的就应该是品牌属性(相貌)、品牌个性(性格与行为方式)、品牌内涵(气质)和品牌利益(人际交往价值)。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篇2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 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 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 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 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 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 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 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 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 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竞技能力的演变。

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 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 但在训练实践中, 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 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 可以说, 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 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 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 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 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 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 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 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 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 “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 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 “竞技”是指“体育竞赛”,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 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 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 对概念下定义时, 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 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 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 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 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 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 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 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 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 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 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 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 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 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 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 没有身体能力, 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 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 四肢一定要发达, 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 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 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 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比如跑步, 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 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 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 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 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 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 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 技能的一点点提高,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 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 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 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 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 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 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 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 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 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 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

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 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 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 以健、力、美为特征, 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 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 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 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 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 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 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 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 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 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 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 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 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 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 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 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 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 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 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 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 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 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 根据场上攻守情况, 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 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 熟练应用战术, 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 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 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 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 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 2005.24.1.

[2]熊焰, 孔祥宁, 李景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报, 2004.19.1.

论体育报道的新闻价值构成要素 篇3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构成新闻诸要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中国新闻界一般认为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五大要素,而美国新闻界认为同时还应具有异常性和冲突性等要素。从总体上看,体育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与其他分类新闻报道有着共性特征,以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为基础。然而,体育新闻既从属于新闻事业,又与体育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体育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要素必然是在与这两者的交叉和互动中形成。体育新闻报道是现代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它与政治、经济、法制、科技、文化等分类新闻报道一样,是在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基础上展现新闻事实,但由于体育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性,而呈现出自身的新闻价值要素规定性和标志。

笔者认为,现代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要素有了新拓展,在现代体育新闻报道中更强调“冲突性”、“审美性”和“娱乐性”,“冲突性”、“情感性”、“娱乐性”和“审美性”可谓现代体育报道的四大个性化要素。

冲突性:体育报道新闻价值的“本质内核”

沃尔特·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新闻价值”,明确提到突发事件、地缘接近性、个人影响与冲突等新闻价值要素。新闻理论阐释这样一个道理:新闻价值的体现,关键在于该新闻是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越是受众想知道又无法预料的事实,越能吸引受众,越具有新闻性。体育新闻也是如此。

体育报道新闻价值的核心应是冲突性。新闻是展示冲突的银幕,大多数冲突都具有不同大小的新闻价值,因为它打破了现状。事件所包含的冲突越是激烈、深刻,就越有新闻价值。体育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矛盾,并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冲突,这构成体育发展环境变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体育新闻需要反映的主要内容。

21世纪,世界体坛发生的冲突越来越出乎人们的预料,越来越显示出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影响。冲突是现实生活各种矛盾发展的激化形态,它更反映环境发生的本质性变化,因此也就更需要被公众所了解和认识。冲突和异常事件往往预示着人们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最新征兆,它能提醒人们对其深层原因的关注。体育最显著的表现方式和特征即是竞赛,而激烈的竞争使比赛的过程充满了冲突、挑战、悬念和不确定性。这些赋予了体育新闻报道激动人心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越是竞争激烈的比赛越是浸透着冲突的张力,像足球比赛中的“点球”、“金球”等更成为比赛的“卖点”,使观众能在短时间内大喜大悲,在欣赏比赛本身的同时,又得到一种情绪上的宣泄。一位好莱坞著名导演曾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影片所制造的悬念能与一场足球比赛相媲美。在运动场上任何结果都有可能发生,竞赛对手之间的实力越接近,双方的竞赛水平越高,其悬念性越强。”那么又正是这种悬念性,使竞技体育比赛最具报道的新闻价值。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无论是两强相遇或是强弱相对,其比赛结果都可能出人意料,充满悬念。如在西班牙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中,西德队著名教练德瓦尔夸下海口:“我们战胜阿尔及利亚毫无问题;如果西德队不能取胜对手,我将率队搭乘下一班火车返回慕尼黑。”结果,球星马列杰尔领军的阿尔及利亚人出人意料地以2:1击败对手,给德瓦尔一记响亮耳光。在2007年的亚洲杯足球赛中,伊拉克队在国内局势动荡、球队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凭着一颗勇敢的心首夺亚洲冠军,征服了亚洲球迷,而朱广沪率领的中国队再一次在打平即可出线的情况下,小组未能出线,中国足球遭受参加亚洲杯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创。这两个事实的对比也构成了矛盾和冲突,成为媒体和球迷关注的焦点。2004年10月2日,新华网发布一条新闻:《现代不满误判集体罢赛开中国足球联赛先河》。文章提到,“随着主裁判周伟新判罚北京现代队离场超过5分钟,主动退出比赛的三声长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出现首次罢赛”。这篇体育新闻报道反映的事件冲突,已超出体育比赛范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足球现行运营机制的反思。

情感性:体育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虚性诉求”

“我就像一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这是诗人席慕容的著名诗句。心理学中对情感的体验分为高强度情感体验和次强度情感体验。由于体育运动竞赛是直接追求胜负、公开挑战极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及时看到结果的运动形式,使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强烈地体验到胜利后的狂喜、失败后的悲伤、战胜自我的自豪、意志软弱的羞愧。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形式。

如在各种场合的国际竞技运动大赛中常常看到参赛者胜利后,激动与眼泪交织在一起,在运动场上狂喜地奔跑和跳跃;也常常看到参赛者失败后,抱成一团悲痛地哭泣。对这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活动进行报道的体育新闻,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高情感的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这有些像舆论学家李普曼说过的“脑海图景与身外世界”。有时,体育比赛和报道为人们建构了一个虚性的“脑海图景”,人们在这个“脑海图景”似乎看到了自己人生的顺与不顺,又从那些比赛及运动员身上看到了自我。人在此时得到一种“类安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把握自我。而当他们熬夜看完足球赛,从“脑海图景”走出来,用湿毛巾擦把脸匆匆地融入上班的人流时,还得面对现实的世界。当德国的沙尔克04队夺得欧洲联盟杯足球赛冠军时,当地的一位传教士说:“不是这个地方的人难以理解这个冠军对当地人的重要性。这个地区生活水平不高,许多人失业,这个胜利让许多人暂时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

在1990年迷人的意大利之夏,旷日持久的黎巴嫩内战的硝烟悄然散去,交战双方的目光同时从战场转到亚平宁世界杯赛场。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出现让人惊叹的一幕:市内飘扬着世界杯参赛国的旗帜,残垣断壁上贴满世界足球明星的海报,饱尝战争苦难的黎巴嫩人说:在黎巴嫩。观看足球远比内战更重要,足球象征着永恒的生命……

2004年12月28日,拉脱维亚总理艾加尔斯·卡尔维季斯在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拉脱维亚体育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本年度的重大事件。卡尔维季斯说,在谈到今年拉脱维亚发生的重大事件时不能只说政治,比如拉脱维亚加人北约和欧盟等,也应该看到拉脱维亚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卡尔维季斯说,作为一个超级体育迷,他为本国足球队进人欧锦赛决赛阶段感到自豪。他说:“我们并不是人们所想像得那么软弱,我们可以给任何一个世界

强队制造麻烦。”他还表示,拉脱维亚青年冰球队进入世界精英之列,这在拉脱维亚独立史上还是第一次。他希望政治家们像运动员那样团结。他说:“如果我们有像运动员那样一个团结的队伍,政府一切工作都会好起来的。”

娱乐性:体育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功能回归”

美国学者威廉·斯蒂芬逊曾提出媒介的游戏功能。他认为,应该把媒介看成一种玩具,人们参与媒介就是为了游戏,从中获得愉快。体育新闻“娱乐休闲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报道重点不是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而是将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和跟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小道消息上,尤其是热衷于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出现交往、娱乐、爱与归属的需要。实际生活中这种需要最容易得到实现的一种方式,莫过于在休闲时人与人之间,以身体活动来进行的各种竞赛游戏,如拔河、摔跤、赛跑等,因为这种娱乐形式不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只要双方说好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就可以了。体育活动无论参与和观赏。始终都与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人类学者胡小明教授说。“新世纪的中国体育正在发生着两个重要转变,从政治需求转向全体中国人的根本需要;从社会群体的强制性需求转向个人幸福生活的主动需要。”体育在过去承载了太多的政治理想,是应该回到它本应该有的游戏和娱乐功能了。

体育新闻是以报道体育活动为主体,传播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通过体育新闻报道,向人们传递体育活动的情景、体育活动的结果、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事,等等,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也使体育新闻注入了浓郁的休闲娱乐特征。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在现代社会人们更是以体育新闻为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娱乐性”应该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天然属性。最简单地理解“娱乐”的含义就是让人快乐。人们消费体育新闻或参与体育运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得身心的愉悦。当他们观看一场比赛的时候。自己的心灵获得了彻底的放松,更多的人到体育节目中去寻找精神安慰。体育是一种人们广泛参与的娱乐。正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董事长所说:“体育就是娱乐,娱乐就是体育。”

体育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为开放的部分,在经过实践的探索和阵痛的反思,“体育新闻报道已经逐步抛弃了以往的精神定性分析模式,回归本体性的阐释,使之从崇高的中心迈出来,走向娱乐、游戏的边沿,把真正的体育美直接展示给受众。”近几年创刊的体育类报刊或综合类报刊,在体育新闻报道上开始走娱乐化道路。新闻学者李良荣指出:“现在不少体育报纸、体育频道往这方面走,广州的《南方体育》和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体育快评》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嬉笑怒骂,非常诙谐,彻底把体育当作娱乐来做,这是一股新的潮流。”体育新闻娱乐化率先由《南方体育》提出,后来光线传媒制作的《体育界》栏目明确提出,“要对所有的节目策划,所有的版面设计,所有的包装风格,所有的经费人马,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报道,每一个专题,每一次主持,统统向娱乐二字靠拢”,“对体育报道进行一次彻底的娱乐革命!”许多打体育新闻娱乐化牌的媒体。把自己的目标受众多定位在:“在大中城市居住,收入居中上游,具有较高的学历和阅读趣味的白领男性,至于是不是体育迷,倒并不重要。”“具体实施的手段,是在充满着阳性和力度芙的体育中渗透着娱乐,让体育新闻好看起来,让原来面目可憎的竞技战术分析和枯燥的数字轻松起来。”现在,一些国内知名体育网站,均开设“花边新闻”专栏。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观点在体育新闻界很有市场,被相当多体育新闻报道工作者接受。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丰富体育报道的内容,使体育新闻变得活泼、生动、有吸引力,读者也有兴趣去阅读。例如,在体育新闻写作过程中加人悬疑、推理等元素,吊起受众的胃口。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娱乐化已经变味,出现了相当多格调不高、内容粗俗的体育新闻。体育媒体强调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性”,并不是让体育新闻报道走向“低俗”和“色情”。

审美性:现代体育报道新闻价值的“认知升层”

体育报道的新闻价值还具有“审美性”。人们认知客观事物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的,而人们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就是对体育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概莫能外。

从认知的角度看,体育新闻信息具有认知价值,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认知需求;从实用的角度看。它可以解决人们就业、娱乐、锻炼、投资等问题;从审美的角度看,它能给人们带来值得品味的美感。美是无处不在的,审美形态也是如此。体育是一种动感的艺术,是力与美的结合,体育新闻信息也具有美的一般规定性:形象性、客观性、社会性;同时它还具有审美形态中的情感、典型和意蕴等美感。人们欣赏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不正像享受一壶回味悠长的美酒吗?

此外,体育新闻报道新闻价值的“审美性”还展现为一些其他的要素——积极、进步、爱戴、感恩和集体荣誉。这些因素增强了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和兴趣,看体育新闻报道是为寻找关于他们喜欢的球队的消息,而且经常看他们喜爱的体育记者怎么评价球队和比赛。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

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篇4

作业系统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有助于检测教学效果。

助度系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有利于开展大面积的教学改革。

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类型大致分两类:分编型和合编型。

分编型教科书的优点是眉目清楚,序列分明,系统性较强;缺点是多套教科书不易配合,较难取得综合效应和整体效应。

合编型教科书的优点是一本教科书容易实现教学内容的互相配合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应;缺点是序列不分明、头绪芜杂。

求职简历的构成要素及其写作 篇5

一、简历的封面

个人求职简历封面一般由学校名字(校徽)+ 学校标志性风景 + 个人姓名、专业等信息构成。如果想在众多求职者脱颖而出,制作一份富有创意和鲜明个性的求职简历显得非常必要。可以根据个人特点设计具有特色的简历封面。

二、个人信息

包括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政治面貌、所任职位、英语计算机水平、联系地址等,若是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如,汽车驾照、特殊才艺,可以专门列出。

三、学习及工作经历

这一项要求写明每项经历的起止时间,实习经历和特殊经历要单独列出。

四、主要课程及成绩

五、获奖情况

如,三好学生、奖学金、优秀班干部或其他有证书的奖项,重要奖项要前置。

六、科研成果

包括在学校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或完成的学术论文。包括毕业论文。

七、拥有证书

如,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教师资格证、会计证等。重要证书要前置。

八、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

如,组织或参加了学校的某项重要活动或晚会,在校期间参加了

哪些社会实践,参加了哪些学校社团并参加了哪些较为有意义的活动等。若是组织者,要着重指出,并详细介绍。

九、求职意向

写明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要充分考虑个人的爱好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十、个人鉴定

构成连锁商店购物环境的要素 篇6

购物环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连锁商店的店址选择

店址是形成连锁商店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店址本身决定了连锁商店的经营战略和特色。以闹市区为主的大、中型百货连锁,以居民区为主的食品连锁,以高速公路口为主的大型超市连锁或仓储连锁等,店址本身就要求其有不同的经营特色和企业形象。形象本身决定了店址,同时店址也决定了企业形象。连锁商店的设置地点对于其销售额、知名度等有着巨大的影响。有一句经商的谚语为:一步差三市,讲的就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营业建筑及外观环境

营业建筑及外观环境是商店的“脸面”。它是消费者对商店形成第一印象的要素,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决定了消费者是否进入某一家商店。

3.连锁商店的外观

连锁商店外观设计要注意以下问题。

(1)商店的外貌风格必须与经营的商品内容相一致,要能突出自己行业和档次的特点。如:经营便利商品的商店没有必要装饰得十分豪华,他更需要在总体上创造出使顾客感到亲切、简洁、明快的感觉。而以经营高档次商品为方针的连锁企业,就必须在外观上多下功夫。

当前,有一些连锁商店在外观上处理的误区是:本是依靠低廉价格的大量销售为特征的商店,其装潢标准却过于豪华,使消费者感到价格一定也很高,反而吓走了自己主要的顾客。这在上海许多超级市场装修成精品店、名牌店的教训上,体现尤为深刻。

(2)连锁商店的建筑是城市建筑的一部分,他应有利于城市景观和街道整齐,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取得整体和谐效果;另一方面,连锁商店建筑风格与商店经营目标、经营方针一致,体现企业富有个性的独特形象。

(3)商店的外观是指商店能被行人清楚看见的部位。由于商店外观在连锁商店经营中起着宣传上的功能,所以就要求外观装潢使消费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商店,是一家卖什么商品的商店。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连锁商店外观装潢上,必须重点突出连锁商店形象的识别标记。在过去,商店外观装潢就是如何设计和制作招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人们一般都利用建筑物本身从外观上来表现某家商店的特色。而招牌却用来弥补外观装潢所无法表现的部分,这虽是一种大趋势,但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作为许多超市连锁和连锁便利店的建筑物是一般平房或某幢楼房底层、地下室的一部分。他本身很难以建筑物的造型变化来体现自己的特色,还必须首先或主要依靠招牌来体现自己的特色,因站长QQ:6021581 资料下载讨论http://bbs.chaoshi168.com/ 资料由超市168管理商务平台提供——http:/// 此,连锁商店外观装潢的重点应突出招牌的作用。

4.连锁商店的招牌

(1)招牌的种类

屋顶招牌:为了使消费者从远处就能看见连锁商店,可以在屋顶上竖一个广告牌,用来宣传自己的商店。

栏架招牌:装在联锁门店的正面的招牌叫做栏架招牌,可以用来表示业务经营范围、商店名、商品名、商标名等。他是所有招牌中最重要的招牌,所以也可以采用投广照明、暗藏照明或霓虹灯照明来使其更引人注目。

侧翼招牌:此种招牌一般可位于连锁商店的两侧,其显示的内容是给两侧行人所看。他可用来表示连锁商店店名,也可用来表示连锁商店的经营方针、经营范围和商店广告。这种招牌一般以灯箱或霓虹灯为主。

路边招牌:这是一种放在店前人行道上的招牌,用来增加商店对行人的吸引力。这种招牌可以是企业的吉祥物、人物招牌,也可以是一个商品模型或一架自动售货机。

墙壁招牌:连锁商店的墙壁是很夺目的,利用他来做招牌就是墙壁招牌,一般可以用来书写店名。

垂吊招牌:悬挂在连锁商店正面或侧面墙上的招牌便是垂吊招牌,其作用基本上与栏架招牌一样。

遮阳篷招牌:该种招牌一般由厂商提供,大都是商品广告。遮阳篷招牌对连锁店来说是视觉应用设计的一部分,以增强顾客的统一识别感。

(2)招牌的设计要求

为了使消费者便于识别,不管店标是用文字来表达,还是用图案或符号来表示,其设计要求要达到:容易看见、容易读、容易理解和容易联想。

另外,栏架或垂吊招牌的色彩必须符合企业的标准色。消费者对招牌识别往往是先识别色彩,再识别店标的。色彩对消费者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而当把这种设计要求一致性地推广到各个连锁商店时,更会使消费者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5.橱窗设计

橱窗,是商店外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个作用:一是让顾客辨认商店及其商品;二是吸引顾客进入商店。橱窗通过陈列各种样品,能为商店创造不同的形象特征。通过显示时尚商品和季节商品,商店能表明自己是不落伍的;通过摆放处理商品,商店能招徕价格敏感型顾客;通过进行艺术化处理,商店能吸站长QQ:6021581 资料下载讨论http://bbs.chaoshi168.com/ 资料由超市168管理商务平台提供——http:/// 引行人注意,并显示高雅的格调;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信息,商店能显示其对社会的关心,从而获得好感。

连锁商店的橱窗尺寸由于商店类型、门面长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一定要符合视觉习惯。一般高、宽的比例以1:1.62为佳,这便是常说的“橱窗的黄金定率”。橱窗的设计、装饰、陈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应当由专业人员来进行。

目前的另一种趋势也值得重视,即使用橱窗的商店越来越少,以大面积的透明玻璃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商店内部。或者可以说,整个店内营业现场成了“橱窗”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了营业场地;避免了橱窗设计制作的麻烦;人们一眼就清楚企业的经营性质和特点。其弊病是:失去了一块广告和深入宣传自己的媒体。如果营业现场在视觉上杂乱无章,反而会引起反感。因此,他更适合大型商场和豪华商店,不太适合于超市和仓储店。

6.其他

连锁商店门前的绿化、空场、凳椅、灯光等可以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加强消费者对商店的感受。

停车场等辅助购物设备和设施也应引起充分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一次购物数量的增加,停车场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店的一个重要因素。

购物环境设计必须充分为消费者着想,营造周到完善、富有人情味的商店形象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篇7

1 对于实践能力概念的理解

1 . 1 概念界定

《汉语大辞典》对能力的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力量”。《辞海·教育心理分册》解释为: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法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2]。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实践能力进行研究。众说不一,没有统一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实践能力本身就是创造。有的学者认为实践能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实验、动手、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等[3]。本研究认为今天素质教育要求的实践能力,离不开“问题”。所谓实践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实践能力的前提,“分析问题”是实践能力的重点,“解决问题”是实践能力的核心,概括讲为适应社会的需求所应储备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

1 . 2 普通高校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

普通高校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通过四年在校的实习、实训、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能力。本文研究的实践能力是指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求学期间,为适应社会需求,所应储备的能力,具体包括课堂讲授能力、带队训练能力、创新协作能力、全民健身指导能力、运动康复能力、基本专业工具能力。其中课堂讲授能力和带队训练能力是重中之重。

2 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因素

就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所包含的几个方面,拟定了《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构成因素重要程度》调查表,经专家反馈,进行了排序。得出师范类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因素为七个方面,分别为课堂讲授能力、带队训练能力、思想道德能力、全民健身指导能力、创新写作能力、基本专业工具能力和运动康复能力。对于以上七各方面的实践能力,可细化为34个具体指标,构成实践能力结构体系。

3 2008 年以来毕业生实践能力的现状

在培养全民健身指导能力、基本专业工具能力和运动康复能力方面是有明显效果的,但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不平衡性。探析原因,主要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与社会的需求脱轨,应根据行业需求,完善教学大纲,优化培养方案。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 1 课堂讲授能力

课堂讲授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讲解、师范、教学组织、教法运用的能力。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包含教学备课、课的教学过程及教后评价,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调查可以看出,毕业生的示范、纠错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还需加强。结果表明,授课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贯穿教学始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确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建立跃跃一试的感觉,有助于正确的动作技能,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的形成。纠正错误能力是对能否发现错误后及时有效的进行纠正的一种能力;另外,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何应对也是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3 . 2 带队训练能力

带队训练能力是体育教师带领队员训练,完成技术及训练任务的一种特殊能力,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组织和管理运动队的能力,具体包含制定训练文件、专项技术能力、运用训练方法、观察分析技、战术、比赛指挥、训练评价等方面。带队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据研究显示:近几年普通高校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主要在比赛指挥能力、观察分析技战术、训练评价等几个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3 . 3 思想道德能力

思想道德能力在师范类体育本科生中是很重要的因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真正的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然后才能更好的做学问,从现代大教育观来看,体育教育是为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服务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调查显示,在管理育人和为人师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

3 . 4 全民健身指导能力

体育教师在在不同的层面承担不同的角色,除了承担学校的体育教学以外,在社会中也会做一些社区体育指导的任务,比如承担对一些体育基本知识的咨询、组织竞赛、裁判工作等,调查中显示,师范类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都不错,能基本胜任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但裁判执法能力还有些欠缺,表现在临场经验不足、裁判技能掌握比较单一。对裁判的工作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3 . 5 创新写作能力

创新写作能力是运用体育的规律,对已知和未知的体育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通过形成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科学选题、文献检索、运用科研方法、撰写论文等方面。从分析中发现,科学选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选好题是事情成功的一半,选题应体现出创新性,应与实践结合起来,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3 . 6 基本专业工具能力

当今社会信息纷繁复杂,面对大量信息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运用工具的能力,包括课堂中使用普通话能力、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和运用体育专业术语能力,调查显示,与其他专业相比,必须加强培养体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

3 . 7 运动康复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体育促进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了解怎样去锻炼、如何锻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对一些赛场突发事件的处理知识,如一般医务监督、制定运动处方、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等方面比较关注[5]。

据调查可知:运动康复能力需要提高。一般医务监督是指根据体育保健学和运动医学的知识原理,对运动者的健康和机能进行监护,可以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对于比赛活动中产生的突发事件,怎样有效合理的处理非常重要。

4 结语

信息安全风险的构成要素 篇8

【关键词】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要素

【中图分类号】E22;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093-01

由于信息系统长期处于开放的环境中,所以安全风险的发生往往是不同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有关信息安全风险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描述的标准主要包括ISO 15408、ISO13335、SSE-CMM、GB/T 20984等。

1 ISO 15408描述的信息安全风险要素

ISO/IEC 15408(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T security,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安全性评估准则)是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CC(Common Criteria,通用准则)演化而来的。1993年,英法等国及美国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 and Technology,国家标准技术协会) 和NSA(National Securiy Agency,美国国家安全局)共同制定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准则》CC(简称通用准则),并分别于1996年、1998年先后发布了CC1.0、CC 2.0版。1999年6月,ISO接纳CC2.0版为ISO/IEC 15408草案,并定名为“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安全性评估准则”,但仍用CC作为其简称。1999年12月,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后,正式颁布国际标准ISO/IEC 15408 CC 2.1版。2001年3月,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其作为国家标准GB/T 18336正式颁布,并于2001年正式实施。

CC标准主要包括简介与一般模型,安全功能、安全保证要求三个部分。其中,简介与一般模型主要对信息安全构成要素的风险、威胁、资产、脆弱性、对策等关键概念及其主体进行了定义,并以所有者需要保护的资产为中心点,对不同要素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

①资产

所谓资产,就是指有价值的信息资产。

②对策

所谓对策,就是满足资产所有者减少脆弱性要求的安全策略。

③威胁

所谓威胁,就是指借助拒绝服务、数据修改、揭露、损坏、未经授权访问等方法,对系统形成潜在威胁的各类事件与环境。

④脆弱性

所谓脆弱性,就是在物理设计、管理控制、系统安全程序、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或实现中可能被攻击者使用并获得或破坏未授权信息的弱点。

⑤风险

所谓风险,就是指有威胁以及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风险程度主要通过不良影响的程度进行评估。

2 ISO13335描述的信息安全风险要素

ISO/IEC 13335是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IT信息安全管理指南》,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具有指导性地位。其中ISO/IEC 13335-1:2002《信息安全管理和计划的概念和模型》围绕风险,对包括剩余风险、防护措施、风险、影响、脆弱性、威胁、资产在内的信息安全风险要素进行了确认,并对不同要素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

①资产

资产主要包括人员、服务能力、产品生产、软件、物理硬件以及其它无形资产,是组织成功的关键资源或信息,也是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对象。

②威胁

威胁是指那些能够引起安全风险事件并损害组织与资产的各类潜在活动,它通过IT服务或系统,对信息系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并造成各类损失。资产原有的脆弱性是威胁完成资产损害行为的前提条件,威胁的产生可以是主观也可以是无意,可以是人为也可以是非人为。

③脆弱性

脆弱性指的是资产及其相关软硬件、信息、监控、管理、人员、策略、组织、物理环境所存在的固有弱点,非常容易被威胁所利用,并最终造成业务目标与组织信息系统的损害。

④影响

影响指的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对资产造成的后果,通常包括信息系统或资产完整性、机密性、可审计性、可用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等的破坏,一般来说,影响主要分为直接与间接影响两种类型。

⑤风险

风险指的是威胁借助资产脆弱性引起的组织破坏或损失的潜在程度,风险的高低主要由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共同决定。任何与资产、安全防护措施、脆弱性、威胁有关的变化都会对风险产生影响,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确定或检测信息系统及其环境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减少风险。

⑥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是各种安全机制、策略与实践的总称,它通过为资产提供不同层面的防护来实现对各类安全事件的监视、检测、预防、限制、纠正和恢复,而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⑦残余风险

受安全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风险并不能被彻底消除,在组织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的风险即为残余风险。

⑧其它要素

除前面已经介绍的各类要素外,组织的文化、法律、时间、人员、金融、业务也属于风险的影响因素,在选择安全防护措施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3 SSE-CMM描述的信息安全风险要素

1996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公布了SSE-CMM的第一个版本,1999年4月又公布了新的版本,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ystem Security Engineering-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SSE-CMM)。在SSE-CMM模型框架中,安全工程被应用于信息系统的开发、集成、管理、操作、维护、进化以及产品开发、交付与进化,从而使安全工程能够在一个服务、产品或系统中得到实现。

SSE-CMM将安全工程划分为风险域、工程域、保证域三个基本过程域,虽然可以对不同的过程域进行单独考虑,但也可以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来更好的实现安全目标。另外,各过程域还包括一组集成的安全过程区(PA)。

参考文献:

[1]王凤鸣;控制论与项目风险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篇9

色彩的三要素,又叫色彩三属性,是指任何一色同时含有三种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它们的特性与相互间的关系上题己阐述。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范围相对较大,其一是:色彩的光感要素,即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其二是:色彩的开象要素,即色彩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其三是:色彩的视觉心理要素,即色彩的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是人的心理活动影响色彩感觉的结果,

色彩三要素在色彩构成中,主要解决色彩之间的色差大小与配置问题,关键之处是整体的、三者兼顾地使用。而色彩之间的关系、色与形之间的关系、色与质之间的关系、色与人的视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色与美感之间的关系等等。

谈谈教学机智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篇10

李曼玲2012210820 汉语言文学(师范)

摘要:教学机智是一种充满教育智慧的行动,是教师教学智慧和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和教育的转型期,在教育领域,愈来愈需要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新提升。因此,教学机智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深层追求。本文将从和课堂情境有关的三幅动态图来简单论述教学机智的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动态图

教学机智 构成要素 特点

一. 课堂情境——动态图简说

动态图1.课堂上,可能由于学生不专心听讲或是其他原因,一位女老师向其扔粉笔,使劲浑身解数,而学生千方百计地躲闪,两人斗得不可开交,课堂活动完全无法正常进行,俨然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动态图2.课堂上,一位男老师在黑板前板书,两位同桌学生互相打闹,老师突然转过身来,扇了一位学生,使得这位学生翻倒在地。

动态图3.课堂上,一位学生被教师安排到黑板上做题,另两位学生在台下打闹起来,台上做题的学生可能因为自己未受到尊重,于是回过身来踢倒了打闹的同学。

二. 教学机智的涵义 1.机智与教学机智

“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所谓机智,《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脑筋灵活,善于随机应变的意思。在《教育大辞典》中,教学机智就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准确、迅速、敏捷地做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妥善处理,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2.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乌申斯基曾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了教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指出过:“关于你究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呢?”教学机智是衡量一个教师优良与否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综合性的智能显现。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状况,如课堂纪律差、学生恶作剧、学生与老师“叫板”等。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师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取决于教师的“即席创作”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教学机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面对课堂具体情况,就像中国传统医药中的“望闻问切”,教师要“切”准学生各自的特点、认知、情感,以便能够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修改、改进。即在平时课堂中,教师必须集中注意力,时刻注意学生的表情,观察学生的动作,因势利导,从而达到课堂的和谐;而在突发状况面前,能否保持冷静,灵活机动,巧妙地运用一系列措施,扭转局面,摆脱窘境,同样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教学机智。

三. 教学机智的构成要素 1.敏锐的观察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目中有人”,将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表现“尽收眼底”,即对学生要善于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的乐观、兴奋、困惑、恐惧、受窘,哪怕一颦一笑都逃不开教师的眼睛,于“细微处见其机智”,一般来说,东张西望折射出听讲的不专心,无精打采显示出他们的身心疲累,表情疑惑说明他们存在问题没弄懂。如动图1中:当个别同学思想开小差,不专心听讲时;动图2中:同学之间无视上课纪律而发生争执时;教师通过自己的留心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和管理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良机,防范或是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2.敏捷的反应力

课堂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许多令人始料不及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学机智的构成因素——老师的敏捷反应力,对学生表情、言语、行为等外部特征作出大胆推测,迅速反应。如动图1中,学生在“思想开小差”前的一段时间肯定有眼神涣散、丧失兴趣等“预兆”,需要教师的敏捷反应,及时地调整枯燥教学计划,以防止“开小差”;另一动图中,两个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打闹前肯定也有“预兆”,教师要及时迅速地提醒,而非等事情发生才想到补救。3.准确的判断力

由于教学机智多发生于突发情况,因此它借助的不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而是一种简捷、跳跃式的直觉判断。对于课堂的偶发事件,教师要善于根据自己直感,透过现象抓实质。如动图1中,学生可能是由于不专心听讲或是与教师“顶牛”而引发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师生粉笔大战。教师完全不需要通过“扔学生粉笔”这一粗暴且有失教师风范形象的行动来提醒警戒学生,而应该要能判断发现这位学生问题行为的根源、目的和影响范围,想想是不是自己课堂太过枯燥或是其他原因,并根据判断考虑和选择对策,尽力采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如叫那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以使其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在课下单独找其谈话教导。教师不该“滑稽”地与同学玩起了“扔躲粉笔大战”,大大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4.理智的自制力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律问题。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无益的激动,保持心理的平衡,机智冷静的审时度势,主动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像动图2之类的情况,面对课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会难以抑制自己的冲动,丧失理智,对学生进行“暴力管教”,这种心理失衡、冲天怒气只会导致课堂的混乱,且严重影响师生的和谐关系,甚至可能会使学生生理或心理受伤,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5.灵活的应变力

当今信息社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一定多于学生,教师慢慢从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的学习支持、协助者,教师经常遇到学生提出的刁难问题,这时要善于避开棘手的地方,用教学机智作出无懈可击的回答;当遇到被动局面,如不小心讲错了一个知识点,这时不要惊慌失措,故作辩解,说自己是故意讲错的,也不应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负责任地欺骗学生,最好的方法是要用灵活高超的应变力,寻求最佳途径,从而转危为安。

6.快速的定向力

教学机智是教师的一种快速的智力定向能力,具体地说,它是教师在面对突发的偶然事件时,在短暂的时间内,敏锐地“激爆”出多种方案,并能迅速地做出选择,择其最优并加以正确处理的能力。如动图2中教师在面对两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玩闹,教师的脑海里可能会出现多种处置方案:简单粗暴地打骂学生:停下课程进度教育学生;用手势、眼神暗示学生和继续上课,决定课下教育等等方案。但是,动图2中的那种打学生、扇倒学生的做法肯定是不好的方案,可见这位教师有的不是快速的定向力,而是一种鲁莽的冲动。7.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爱护和尊重态度

热爱学生是教学机智形成的情感基础,热爱学生的真情实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教学机智不是一种纯粹的技巧,真正的教学机智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爱护,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具备了师爱,才能够使课堂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多年后,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可能会逐渐淡忘,但是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的热情、爱护却是深远的。

8.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技巧

大多数研究者将教学机智归结为一种能力,韩进之教授就把教师的教育能力分为七种,其中第七种就是教学机智。因此,从能力论的角度来说,教学机智是教师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产生的,知识丰富的教师更有可能突发灵感,收获机智。从动态图2和动态图3来看,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产生是很有作用的,如果没有教学经验,那么可能会使得课堂活动严重受到干扰而失败。

四. 教学机智的特点 1.灵活性

巴班斯基曾说过:“教师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允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学机智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现成的规则可以套用,它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这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教无定法”。教学机智产生于不稳定、变化、突如其来的教学过程,教师大多会墨守成规,无法理性地把握。这样,教师的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是特别难得的,若有了它,就往往产生“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那种不求而得、不教而教的理想效果。

若教师没有这种灵活机变的教学机智的能力,那就如动图中显示的,课堂上总能意外的发生若干事件,引发教师的“应急反应”——对学生的一系列粗鲁的行为,这是真实的课堂,也是值得深思的“应急反应”。

但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打磨”的优质公开课已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种现象,教学设计、试讲、反复演练甚至老师的举手投足都是经过精心准备而被“搬上台面”。就是这样的“打磨”忽视了教学的灵活性,比之动图中那些教师还不如,这类公开课抹去了“真实”,更抹去了“教学机智”。2.诱导性

加拿大教育家范梅南曾说:“教学机智是教师对意想不到的教学情境进行崭新的塑造,并对学生的本性有所触及,还能在学生心灵中留下痕迹的品质和能力。”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需要和特点,利用并调动积极因素,不露痕迹地因势利导,使学生能扬长避短,健康成长,使课堂获得“不曾预约的精彩”。3.趣味性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淌,淌,淌,学生会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从动图2看,那两个男生在老师进行板书的时候,在台下玩闹起来,究其为何打闹的原因,恐怕也与老师课堂的无趣脱不了干系。教师在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的趣味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课程内容,用生动昂扬、富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来抓住分心的学生的眼球。

孟子曾说过:“人之患好为人师”。从动图中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想见,教师凭借自己的身份,用赤裸裸的打骂策略,如:扔粉笔、扇巴掌,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抗、叫板。相反地,教师要淡化教育痕迹,不用空洞的说教、粗暴的训斥、恶意的惩罚,而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借助诙谐的言语或是“润物细无声”的沉默反而会更好。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说在活跃的、温暖的、有趣味的、人性化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才能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氛围。4.及时性

课堂教学瞬息万变,由于受多种变量的影响,有时会出现不稳定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这都是计划不出来的情况。而教学机智总是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情境中自然迸发出来的。当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挑战时,就需要教学机智的及时性。此所谓:随机而动。教师要善于及时掌握教学的时机和分寸,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如动态图3中,教师要利用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做题的时间,兼顾台下的学生,让台下的同学也要相应完成一些任务,以免出现动态图中两位台下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除此以外,在面临“做题学生踢倒台下同学”的恶劣行为,教师不能“坐视不管”,而要及时站出来,巧妙化解矛盾。5.创新性

教学机智的生命在于创新,教学机智是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时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凡响,刻意求新的精神。教学活动虽然有一定的常规性,但是教学机智却能使教学活动耳目一新。如动态图2中,教师完全可以不用“棍棒教育”,可以机智地提出一些创意,通过让台下打闹的两个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可以用诙谐的口吻说:“刚刚这两位同学好像特别兴奋,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让他们来说说各自的看法。”这种对待课堂纪律差的教学机智,比之“严厉管教”应该更有成效。

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机智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之上。有些类似“狡诈”的“教学机诈”是不可取的,如含沙射影、拐弯抹角、冷嘲热讽会伤害学生脆弱敏感的心灵,或是虚伪地掩饰自己的过错,这与真正的创新性的教学机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6.审美性

教学智慧是科学化的艺术力量,又是艺术化的科学力量。教学机智对课堂情况的把握就是艺术,就是一种审美性。教学机智以其魅力给人带来美感、带来愉悦,也是教师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它将不会使教师感到苦恼,更不会使学生感到厌倦。

因此,观察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解决课堂问题的过程,就等于欣赏一场艺术表演,教学机智则是“深知其美”而无法“刻意模仿“。笔者也认为教师情感的渗入是教学机智审美性的重要特征。作为教师,不仅要爱岗敬业、爱知识,也要爱学生,特别是爱美。只有爱美的老师才能塑造出教学机智的美,才能培养同样爱美的学生。教师要兼顾内在美和外在美,其中外在美包括仪态美、书法美、言语美,内在美则是人格美、情感美等等。

五. 教学机智——处理课堂违纪事件的艺术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再有经验的教师也无法预料到变数。如果教师像动态图2,3中所显示的那样,对课堂违纪事件束手无策或是不正确地处理,轻则导致师生的冲突和教学过程的中断,严重的话,那么会使课堂陷入僵局,师生对抗。因此,教师的教学机智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处理课堂违纪的教学机智有哪些呢?笔者将从动态图2进行分析。从动态图2看,教师的讲课正在兴头上,突然两个学生在教师板书的时候偷偷打闹,教师毫无疑问会感到生气,但动图2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使用暴力”是不当的。笔者认为有许多方法可以利用,如其中一个方法“以静制动”,教师可以停止讲课,静观动态,在静静的课堂环境里,两个打闹的同学必然不好意思继续下去,这时教师再继续插入几句提醒这两位学生,这就巧妙地制止了一起课堂违纪事件。这就是教学机智。又如另一种方法“表现幽默”,有时候课堂上的突发状况让教师措手不及,处于窘境,要进行惩罚会拖延课堂时间,像动态图中那样体罚学生更是不可取的。而不予理睬会有失教师威严,也会使得课堂更加肆无忌惮。在这样的两难下,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话语,当出现动图2这样的情况时,可说道:“这两位同学的感情可真好,在课上还充分利用时间联络感情。”这样既提醒了学生要专心听讲,也使得课堂教学能摆脱窘境继续进行。

其他处理课堂违纪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委婉劝阻、因势利导、目标转移等,关键还是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

结论:以前被许多人认定为“雕虫小技”的教学机智,在如今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一生都孜孜追求的能力和技巧,对它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教学突发事件常常是为教师所不喜的,但其实处理得当,许多时候都会冒出“智慧的火花”。教学机智虽然只是课堂的一个小插曲,但一旦获得,教师的教学课堂增添的将是和谐和满足。可以说,缺少教学机智的教学,将无法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更不能保证课堂的质量和品位。

但是,教学机智的养成和锤炼,并不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只有在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思考和演练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一次次心灵对话中逐步理解何谓“教师”,领悟教育的真谛。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教学智慧和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的教学机智,不仅标志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度,也折射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情感等方面的深度。在当今面临教育改革和突破的时代,对教学机智的追求将变得更加迫切而有意义。

参考文献:

《教学机智的意蕴、要求及修炼》

李允 李如密

2008年6月

《教学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行动》 李允

上一篇:碧溪新区项目合作恳谈会暨签约仪式在台举行下一篇:手链5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