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普鲁卡因

2024-07-10

2%氯普鲁卡因(精选4篇)

2%氯普鲁卡因 篇1

肩关节脱位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 大多行门诊手法复位后离院。为了保障门诊麻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选择2%氯普鲁卡因行臂丛阻滞。现就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肩关节脱位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60例, 应用2%氯普鲁卡因时的麻醉方法和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 男27例, 女33例, 年龄61 ~85岁, 合并右下肢残疾1例, 高血压5例, 冠心病1例, 慢性支气管炎2例, 心电图示窦性心率过快25例, 夜间就诊21例。左肩关节脱位26例, 右肩关节脱位34例患者均经X线片确诊, 随机分成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鼻导管吸氧, 连监测HR、RR、ECG、SPO2。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 头偏向健侧, 用左手摸清前中斜角间隙后, 在相当C6 水平, 自穿刺点垂直进针, 向尾侧沿肌间沟方向与皮肤45度角推进, 当出现异感或感觉突破鞘膜后, 继续进针1mm, 回抽无血液无液后, 治疗组注射1%利多卡因5~10ml, 对照组注射2%氯普鲁卡因5~10ml, 局麻药内均不加肾上腺素。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后开始手法复位。

1.3 观察指标

连续观测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 (注药结束至疼痛减轻的时间) , 麻醉完善时间 (注药结束至开始复位的时间) 以及并发症。麻醉效果可分为优:整复时患者安静无痛;良:整复时患者有轻微痛感, 不妨碍整复;差:整复时患者有明显痛感, 肢体剧烈扭动, 妨碍整复。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完善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1和8.7, 对照组分别为6.2和14.2,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01) , 见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7%和871%, P>0.0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见表2。患者生命体征SBP、DBP、HR麻醉前治疗组为 (150±9) mmHg、 (91±13) mmHg、 (110±16) 次/分, 对照组为 (149±13) mmHg、 (98±17) mmHg、 (112±14) 次/分, 手法复位后治疗组为 (123±19) mmHg 、 (87±12) mmHg、 (91±7) 次/分, 对照组为 (132±9) mmHg、 (90±14) mmHg 、 (94±6) 次/分, 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两组均无霍纳氏征、声音嘶哑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

组间比较, P<0.001

组间比较, P>0.05

3 讨论

盐酸氯普鲁卡因为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同类局麻剂, 属脂类短效局麻剂, 有较强的抗光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1]。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性质稳定, 麻醉起效迅速, 浸润性强, 阻滞完善, 尤其适宜短小手术[2]。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在无麻醉的状态下进行, 这种治疗方法疼痛剧烈, 肌肉紧张, 一次复位成功率低, 多次复位反复牵拉, 可以造成神经血管的损伤甚至骨折, 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更高[3]。肩关节脱位是骨科急症中常见的创伤, 对其行手法复位应提供良好的镇痛和完善的肌肉松弛, 可采用肌间沟经路作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等。异丙酚静脉麻醉虽然起效迅速, 苏醒快且完全, 但由于其缺乏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 对于老年患者门诊手术不能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臂丛神经阻滞深部镇痛效果确切, 且肌肉松弛, 但由于局部麻醉药用量较大, 副作用多, 应用于心肺代偿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并不安全。肩区的神经支配来自C3~6的神经根, 肩关节浅组织的神经源于3~4, 深部组织的神经则源于C5~6。[4]为了保障门诊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可靠性和安全性, 选择起效快、时效短的盐酸氯普鲁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本法阻滞效果优良率达97%, 1例失败系由于解剖定位困难, 穿刺针固定不稳, 注药时针尖已经脱离肌间沟而失败。本研究表明, 小剂量盐酸氯普鲁卡因 (5~10ml) 臂丛阻滞麻醉同样可以使肩关节深部组织获得有效的镇痛作用, 并且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时效短, 是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门诊手法复位时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笔者认为, 2% 氯普鲁卡因施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适合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这类手术时间短, 要求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起效迅速的手术。

摘要:探讨老年肩关节脱位患者手法复位时最佳的麻醉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治疗组的麻醉方式是2%氯普鲁卡因臂丛阻滞, 对照组则是常规利多卡因臂丛阻滞;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麻醉起效及完善, 时间短, 麻醉效果可靠, 副作用少;2%氯普鲁卡因臂丛阻滞是老年肩关节脱位患者整复时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关键词:2%氯普鲁卡因,臂丛阻滞,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参考文献

[1]祁学忠.盐酸氯普鲁卡的稳定性考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3:130.

[2]杨程, 段立杰, 鲁会卿.下腹部手术病人氯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156--157.

[3]张琳.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难治性肩关节脱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1, 9 (3) :532-534.

[4]张振清, 薛玉柏, 祝爱春.肩关节脱位足蹬复位医源性并发症5例分析[J].中医正骨, 1996, 8 (1) :45.

[5]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 (第3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52.

2%氯普鲁卡因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农垦那大医院泌尿外科行导尿术的78例女性患者,年龄61 ~ 92岁,平均( 71. 97±6. 39) 岁。病人的入选标准是: 神志清醒,无家族精神病史,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史,有能力回答问题,能配合操作,对使用一次性导尿包( 汕头市泰恩康) 、利多卡因凝胶( 北京紫竹) 和石蜡油无过敏反应。

1. 2 方法

1. 2. 1实验分组与原则与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78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人员仅设计操作方案( 方案A和B) 不参与导尿操作,操作人员和患者均不知道分组情况,在导尿操作前从暗箱中随机取出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在导尿时分别使用石蜡油和利多卡因凝胶( 仅使用代号1和2) ,导尿过程相同并记录导尿前后SP、DP、HR和PD的变化,评判ICR,记录完成后将记录的数据放入收集箱,直到研究结束后打开收集箱统计数据。

1. 2. 2导尿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予标准导尿方式导尿,导尿前向患者做充分说明,常规消毒、打开无菌导尿包、戴手套、铺无菌洞巾、确保尿管通畅及气囊完好。取2%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或者石蜡油5 ~10 ml,轻轻挤压出2 ml涂于尿管前端,并将少量凝胶涂于尿道外口,约1 min后按需要剂量缓缓将利多卡因凝胶注入尿道; 无菌镊子夹稳导尿管端3 ~ 5 cm处缓慢插入尿道,导尿管插入尿道6 ~ 8 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 cm左右,将气囊送入膀胱,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生理盐水10 ~ 15 ml,以保证气囊位置在膀胱颈部,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同时根据导尿的目的导出尿液或与集尿袋连接。

1. 2. 3评价方法记录导尿的ICR( 一次性导出尿液记为成功,否则记为失败) ; 观察病人面部表情评估疼痛程度,并以《不同程度疼痛的面部表情评分法》为评判标准[9]。将病人的疼痛程度按以下标准划分: 0级代表为无痛; Ⅰ级代表轻微疼痛,但可以忍受; Ⅱ级为明显疼痛; Ⅲ级疼痛显著,不能忍受,要求用镇痛剂; Ⅳ级为剧烈疼痛,不能忍受。观察行导尿前10 min与插管过程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SP、DP和HR的变化并行心电监护( 深圳迈瑞PM-7000型心电监护仪) 。

1. 3 统计学处理

将取得的数据使用SPSS 17.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定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进,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导尿的 ICR 比较

见表1。

注: 两组 ICR 比较,χ2= 5. 186,P = 0. 023

对照组39人中有30人在第1次导尿时成功,ICR为76. 92% ; 对照组患者中有37人在第1次导尿时成功,ICR为94. 87%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导尿一次成功次数以及ICR均增高( P = 0. 023) 。

2. 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导尿过程中疼痛程度比较见表 2。

实验组39人中Ⅰ级 疼痛患者 所占比例 较多( 58. 97% ) ,而对照组Ⅱ级疼痛人数所占比例较多( 46. 15% ) ; 秩和检验结果( u = 2. 853,P = 0. 004) 提示: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留置尿管时的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导尿时的疼痛减轻。

注: 实验组平均秩和为 32. 65,对照组的平均秩和为 46. 35; u = 2. 853,P = 0. 004

2. 3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导尿前与插尿管时 SP、DP和 HR 的比较

见表3。

实验组导尿前与插尿管时患者SP[( 149±10) mm Hg与( 152±10) mmH g]、DP [( 89±8) mm Hg与 ( 92±12) mmH g]和HR[( 73±5) 次·min- 1与( 74±5) 次·min- 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2. 150、P = 0. 147,F =1. 205、P = 0. 276和F = 1. 137、P = 0. 290 ) ; 但对照组SP[( 147±11) mmH g与( 154±13) mmH g]、DP[( 88±8) mmH g与( 93±8) mmH g]和HR[( 74±6) 次·min- 1与( 78±8) 次·min- 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F =5. 542、P = 0. 021,F = 6. 937、P = 0. 010,F = 9. 004、P =0. 004) 。提示实验组患者导尿前和导尿中的SP、DP和HR波动不大,但对照组患者导尿前和导尿中的SP、DP和HR有波动。

3 讨论

本研究结合临床实践,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研究利多卡因凝胶在女性患者导尿中的应用,以期寻找一种减轻女性患者导尿痛苦的且一次插管成功率高的导尿方法; 本研究结果证实,在女性患者导尿过程中利多卡因应用可以提高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并减轻导尿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更重要的是利多卡因的应用可以使患者在导尿过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维持平稳,其原因可能是利多卡因产生的局部麻醉作用。利多卡因为中效局麻药,其理化性质稳定,对皮肤黏膜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阻滞神经冲动传导的能力迅速且持久,表面麻醉时2 min左右起效,利多卡因可直接作用于尿道黏膜并产生局部麻醉作用,从而减轻患者在插管时的疼痛,并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降低血压和心率反应性上升,这些特性使利多卡因非常适合应用于导尿术。

2% 盐酸利多卡因不仅能使患者在导尿时的情绪稳定,还能同时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并使尿道平滑肌松弛; 同时2% 利多卡因也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使插入导尿管时阻力减少,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插管时引起的尿道损伤或水肿,有效提高首次导尿成功率。本研究证实: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而插管时的疼痛却明显减轻。这些结果提示,在女性导尿过程中使用2% 的利多卡因要优于石蜡油。

利多卡因是外科手术常用的局麻药[10],其在男性导尿术中应用已久,而其女性导尿过程中的应用仍受争议[11],女性导尿过程中仅使用润滑剂( 如石蜡油)减少导尿时产生的感染和尿道损伤,特别是那些需要重复导尿的患者,更应该在导尿时候使用润滑剂[12],但润滑剂不能减轻导尿时患者的疼痛[5]。Muctar建议导尿时使用2% 利多卡因,以减少导管对尿道的损伤和降低插管的风险。另外一个总结性研究也发现,使用2% 利多卡因能显著减少插管时的不适[13]。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导尿前使用2% 利多卡因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且使导尿成功率提高; 但是另外一个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认为,导尿时的疼痛和导管的直径以及年龄相关,与使用利多卡因或者润滑剂无关[14,15]。

本研究以石蜡油作为对照,应用随机双盲的方法探讨了2% 利多卡因在女性导尿中的应用,通过对比ICR、导尿前后血压、脉搏的变化和病人在导尿时的PD,认为在女性导尿过程中使用2% 利多卡因可有效提高导尿成功率并减轻病人导尿时的痛苦; 2% 利多卡因不仅可以应用于女性导尿,还可应用在前列腺肥大患者[16]、儿童[17,18]、行膀胱内窥镜术患者[19]以及老年女性患者[20]等其它导尿术中,在这些导尿术中利多卡因能提高导尿的成功率,减轻导尿时患者的疼痛。

2%氯普鲁卡因 篇3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刺激, 易导致给药静脉发生静脉炎。据报道, 化疗造成的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4%[1]。化疗性静脉炎发生, 不但增加患者痛苦, 甚至影响化疗方案实施。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我科2006-2008年采用氢化可的松联合2%利多卡因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5月-2008年12月收住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33~72岁, 平均年龄52.5岁。常用化疗药物有阿霉素、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氮芥、顺铂、紫杉醇等。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所患疾病、血管条件、治疗方法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静脉化疗时均采用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套管针, 选择上肢血管穿刺, 并按统一标准进行护理。滴注化疗药前10min, 对照组在穿刺上方用50%硫酸镁湿敷, 观察组用2%利多卡因5ml+氢化可的松25mg+生理盐水10ml, 以8cm×10cm 无菌纱布沿血管方向湿敷于穿刺处上方。两组患者均湿敷至化疗结束后30min。

1.3 观察指标

(1) 静脉炎发生程度评估: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将静脉炎分为3级[2]。I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静脉无条索样改变, 未触及硬结;II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静脉有条索样改变, 未触及硬结;Ⅲ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静脉有条索样改变, 可触及硬结; (2) 疼痛标准:参考疼痛评定标准[3]将疼痛分为4级:0级为完全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 能忍受, 睡眠不受影响;2级为疼痛明显, 不能忍受, 要求服用止疼药, 睡眠受干扰;3级为疼痛剧烈, 不能忍受需要服止疼药, 睡眠受到严重干扰。每次输注化疗药过程中对疼痛表现进行评估, 化疗药输后30min对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记录疼痛程度和静脉炎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登记资料的比较, 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1。

3讨论

3.1 化疗药物的强刺激作用, 使局部产生非炎症性水肿, 细胞与毛细血管间距离扩大, 造成氧弥散障碍, 继而组织细胞缺氧变性和坏死[4];化疗药物输入后局部血管发生痉挛致血管壁缺血、缺氧, 通透性增加;化疗药物引起组织因子释放, 直接损伤静脉内膜。需采用预防措施阻断或减轻上述原因, 以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3.2 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非感染性炎症有抑制作用, 能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能力[5], 能减轻局部充血,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移动, 阻止炎症介质发生反应;能稳定溶酶体膜, 减轻炎症的渗出、水肿, 减轻炎症反应。

3.3 2%利多卡因是穿透性强、无蓄积性的局麻药物, 能阻断注射局部对神经反射的不良刺激, 阻断血管内膜的刺激传导, 降低血管脆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氢化可的松联合2%利多卡因湿敷可提高血管内膜对化疗药物刺激的耐受性, 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和发生程度, 其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 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毒副反应轻,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方安.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J) .广西医学, 2003, 25 (10) :1963-1966.

[2]胡述彬.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 (J) .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11) :30.

[3]汤钊猷.现代肿瘤学 (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429-437.

[4]高岩, 王双燕, 庄玉春.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J) .中外医疗, 2008, 15 (2) :121-122.

2%氯普鲁卡因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科生理产会阴侧切的产妇100 例, 年龄25岁~30岁, 身体状况良好, 无并发症, 无精神异常, 无利多卡因过敏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 例, 两组产妇年龄、身体素质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物品准备

0.5%碘伏棉球数只, 拆线包1个 (内有镊子2把, 拆线剪1把, 弯盘1只) , 2%利多卡因5 mL 2支, 1块3 cm×10 cm的2层无菌纱布, 红外线灯1台 (华伦牌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型号CQJ-25、波长2.5 μm~20 μm) , 20 mL注射器1支。

1.2.2 操作方法

对照组产妇在拆线前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切口2次, 然后常规拆线。观察组产妇常规消毒后, 采用2%利多卡因纱布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 (距离为25 cm~30 cm) 切口15 min, 然后常规拆线。

1.2.3 疼痛评定标准

采用MEGILL 疼痛问答法将疼痛分级:0级为无痛;1级为有疼痛感, 但不严重;2级为轻微疼痛, 产妇不舒适;3级为疼痛, 产妇痛苦;4级为疼痛较剧, 有恐惧感;5级为剧痛[1]。拆线前给产妇1份疼痛自我评估表, 拆线后自我评估疼痛等级。除产妇自我评估外, 拆线者注意观察产妇拆线时反应, 如出现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发出呻吟或呼喊, 严重者甚至表现肢体僵直、拒绝拆线等。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具有穿透性强、弥散广、作用快和维持时间长的特点, 黏膜吸收速度几乎与静脉相似[2]。局部湿敷后可通过皮肤渗透到皮内及皮下组织的神经细胞膜内, 引起细胞膜体积增大, 流动性增加, 导致Na+通道的蛋白质发生某些可逆性的构象变化, 当神经冲动到达时, Na+通道不能开放, 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传导, 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3]。利多卡因主要有中毒反应、高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和类过敏反应, 虽然局部使用, 但在使用利多卡因湿敷时, 还应主动向病人解释, 使其配合治疗, 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发生上述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停止用药, 采取适当的措施。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 其作用的基础是温热效应。据报道波长为5 μm~10 μm的红外线能穿透4 cm~9 cm深度的组织[4], 组织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血流加快, 促进药物的吸收。红外线还可以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镇痛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 消除肿胀, 促进炎症消散, 从而减轻产妇的不适, 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使用[5]。使用时应注意距离适当, 随时了解产妇的感受, 以防烫伤。

由于产妇经历了分娩过程, 对疼痛、医用器械以及其产生的声音都比较敏感, 加之会阴部皮肤的真皮层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拆线时因牵拉及组织摩擦等均会使产妇因疼痛而恐惧, 甚至拒绝拆线。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应用于切口拆线, 止痛效果显著, 且操作简单, 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杜克, 王守志.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J].骨科护理学, 1995, 7 (1) :330.

[2]张运, 张力.药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58.

[3]胡秀红, 胡秀凤.利多卡因湿敷减轻拆线引起疼痛的临床实验[J].齐鲁护理杂志, 2001, 7 (7) :542.

[4]Dailey ME, Lindasy S, Skalen R.Relation of the thyroid neoplasmto Hashinotos diease of the thyroid gland[J].Arch Surg, 1995, 70 (8) :291.

上一篇:急性支气管肺炎下一篇:双语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