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设计(共12篇)
女装设计 篇1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我设计”的缺失
1.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的无设计意识与无设计教学。
许多教师尽管从事语文教学许多年, 可是在每一轮六年的教学过程中, 多数时候是拿着教参备课, 照抄教案, 根本没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师经常是走一步看一步, 今天发现哪里有不足, 今天就去补救, 明天发现哪里还该改进, 明天就去落实。学生六年以后, 应该有什么收获, 达到一个什么目标状态, 心里没有底;而对这六年中, 每一个阶段该达到什么目标, 每个阶段该做什么, 为下一个目标该做什么铺垫工作, 心里是模糊的。
2.课程设计的“他设计”。
国家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没有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设计”, 这只是“他设计”, 而非“真实我设计”;教师没有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做出针对“我”和“我班学生”的设计, 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没有连续性的工作措施, 这种带有随意性、自然性的工作, 不是“真实我设计”;教师没有对学生发展的远景规划实施自己的构想, 最多只是按部就班地实施课程标准, 这也还是“他设计”, 而非“真实我设计”。
3.教学设计的“小设计”。
许多教师虽然也进行教学设计, 但只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 是一种“小设计”, 在教学实施中临时遇到问题, 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来补救。比如, 低年级写话练习, 该进行多少次练习, 每次练习什么内容, 每次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 每次练习之间有没有能力递增等, 教师没有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没有完整的“大设计”, 这样教学就只会事倍功半。
教学实施“我设计”的缺失必将导致以下问题:
1.没有真实并自我化的目标预设, 没有目标达成度的控制评价, 使实施随意而低效。
2.语文教学、教育的自然性, 使学生语文素养乃至生命发展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期待的程度。
3.没有个性化的设计与没有思考的教学, 不能提速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我设计”的内涵
1.“我设计”以“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指导思想, 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关注, 是对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关注, 是对其发展现实状况和发展可能的关注。
2.“我设计”遵循小学生发展目标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的全部运作, 都是为了学生的生命发展:展示学生生命的活力, 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同时, 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要求, 是“我设计”的目标定位, 其各领域、各年段的要求是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但遵循并不囿于,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适当“弹离”, 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自主与个性。
3.“我设计”的个性化。教学是艺术, 艺术就要有个性。育人目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 但“条条大路通罗马”, 每个人的具体操作应该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因而, 隐藏在操作背后的理念也应该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这“自己的教育理念”从整个育人的意义上讲是十分宽泛而丰富的, 各自的信奉点与表述方式也允许丰富多样, 只是根本点与关注学生生命发展是一致的;而从学科教育的角度看, 自己的理念必须要把学科教学基本理念作为自己的思想内核。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要有强烈的“确立自己的理念”意识, 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归纳、提炼, 形成科学的观念, 甚至观念系统;同时, “自己的理念”不要只是一些书语, 一些概念, 而应是一种思想体系, 要有具体的理论要义, 用方式、方法甚至模式来支撑。
4.“我设计”是“大设计”, 是系统设计。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教学设计是一种策划, 它要求教师跳出传统的“做教学计划”和“备课”的思维和视野。
5.“我设计”的教学实施是有指导有预设的实施。在这个实施过程中, 教师不断地反思, 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做“行动的研究”, 注重教学过程性经验材料的搜集、整理, 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 注重写作和发表 (行动研究说的“公开”) , 要求累积成果, 用成果积淀自身生命的“厚度”。
三、怎样进行“我设计”教学
按照小学语文“我设计”教学的观点, 一个经过了新课程理念洗礼的教师, 他的教学设计, 不应该只是随意的一个学期计划, 他也不只会盯着某一篇课文、某一个知识点去预设教学步骤。这样的教师的“我设计”教学, 落实到课程实施的预设上是三级预设。
(一) 战略性构想:六年预设
与新课程同行的教师, 应该致力于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以“我设计”教学为载体, 提高自己的成长速度。这样的教师, 要将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纳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将教学预设融入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设计之中。
教学预设的第一级是较为宏大的战略性构想。教师每接手一个新班级, 特别是接手一年级教学工作, 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把学生未来几年 (或整个小学六年) 的学习与发展都预设在自己的规划里, 来一个大的教学设计。这样, 他心中时刻有一个学生发展目标的预测、设想, 每一个阶段班集体建设该达到什么目标, 学生发展该达到怎样的状态, 教师心中昭然而行动的目的性强、自觉化程度高。俗话说,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工匠类的教师与智慧类的教师的差别即在于此。
[案例一]
四川的吴晓兰老师在新一轮六年教学前, 首先进行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设计。这个系统包含:
总的特色主题 (教学品牌) :“学生自主成长”。
(一) 教育教学的理念:1.基本理念;2.学科教育理念。
(二) 班级自主化管理:实现人人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三) 学科学习自主化:1.教学方法的选择;2.学习方法的选择;3.评价方式的变革。
(四) 六年级与一年级学生发展状态勾勒。
下面, 我们来“点击”其中的一点“学科教育理念”看看:
1.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 让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2.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采取多种游戏活动, 培养竞争意识,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3.以多种读的方式, 促进理解和感悟, 避免枯燥乏味的分析说教。
4.以情感育人, 以情换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扩大学生的学习资源, 树立大语文观,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7.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样的“蓝图”勾勒, 导引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施行为, 使语文课程实施达到较好的效果。
[案例二]
刘诗珍老师的“六年教育理想远景”是这样描述的:
六年后的这批孩子, 身体健康, 他们面色红润, 目光清澈, 挺直着脊梁;他们情感丰富, 心地善良, 乐观向上;他们写得一手好字, 行款整齐, 字体漂亮;他们会说一口标准、流畅的普通话, 与人交往言语得体, 不失文明与大方;他们热爱语文, 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对美文佳句能自觉地积累与欣赏, 并受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 知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去听, 去想, 去问, 去讨论, 去上网;他们为人随和却不压抑个性的张扬, 表达出自己鲜明的主张;他们思维灵活, 常有奇思妙想, 每人至少有一项自己的特长。
这样诗化般的远景描述, 展现着教师的教育憧憬, 贯注着对学生的殷殷期盼, 它将导引着教师有理想、有激情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实施。
(二) 战役性构想:学期预设
有了大的教学构想, 还应该对每一年每一学期的学科教学和班级工作做一个预设, 这是阶段性的预设。新一学期的规划, 是在前一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成的, 是对六年预设中相关阶段设计的修正、补充、完善。因为事物总在变化, 大的教学构想也不是一成不变, 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尽量全面、仔细地反思, 从而做出下一学年、下一学期的预设。接下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按照“预设”有序实施, 同时又不被“预设”捆住手脚, 这样, 学生每一个阶段的生命发展才会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状态。
语文课程实施的学期预设, 也应该是个性化的。但也有些基本的内容应该写清楚。我们将学期预设设计成了一种表格模式, 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做好学期课程实施计划。
(三) 战斗性构想:单元与课的预设
有了六年预设和学期预设, 当我们面对一本语文书, 心中是居高临下和豁然开朗的。现行教材, 内容都是分组、分单元呈现, 是不是就只管照此备课教学呢?怎样让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得到最大收获?这些问题的答案便会因宏观、中观的教学设计已成竹在胸而心中昭然。
单元预设实际上是对教材单元学习的补充、拓展, 同时又是对六年预设、学期预设鸟瞰的回馈、照应和实施。
至于课的预设, 那是对学期教学预设和单元预设的兑现、生成。有了以上各个层次的预设, 进入到课的预设的层面, 在上述教学预设理论、方法的指导下, 语文教学将会变得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 “‘我设计’教学”, 承载着教师的学习、实践与研究, 是教师在充分学习基础上的规划和再学习, 探索创新和反思研究, 是将学习、实践与研究融会于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这其中的关键点就是教师“有规划地教学”, 教师在发觉自己已有一定的学识积淀和经验累积后, 就不能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教学, 而是精心设计自己的教育教学品牌、理念、教学 (教育) 远景、操作模式与方法, 甚至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当然, 孤立地指导教师进行“‘我设计’教学”, 也可能是无效的, 还需要教师自我、学校以及县区以上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相互整体联动, 特别是区域性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等的建立与运行, 才能较好地促进教师成长。
女装设计 篇2
我不会说对与错,我这能说出我的理解,在于交流吧。
我是一个设计师,具体一点我是ue-ui设计师,我曾经做过平面设计师,环境导示设计师,甚至也熟悉服装设计,
我不敢说设计行业是优越的行业,首先我解释一些现实的设计行业知识设计行业分为两部分,很多刚毕业的人可能不清楚,一部分是广告公司,一部分是设计公司,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典型的广告公司是广告行业,他们注重策略和创意执行,象奥美,达彼思,而设计行业就小多了,一些中国公司也很著名但还是属于本土企业,还没有国际化的管理介入,象东道,正邦,前者的作品典型的代表是报纸/公交站/地铁等发布的广告,那一些一般属于广告公司的设计,而后者一般是象标志/VI/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当然两者的业务有重合的地方,但是还是能很清晰的分出来,
比较两者的竞争力我们能更明白两者的区别:广告公司=策略+创意+设计(最终执行)设计公司=创意+设计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广告公司=策略+设计公司=策略+创意+设计(最终执行)
因为现实是:60%以上的设计公司,设计成为其60%以上的竞争力同样现实是:60%以上的广告公司,策略成为其60%以上的竞争力。
由于两者在创意行业产业链位置不一样,就决定了,同样的劳动时间创造的市场价值是不一样的,当然很多很小的广告公司基本和很小的设计公司是一样的,他们争夺的是一样的底端市场,大的广告公司和大的设计公司的市场却基本不重合,广告公司占据着产业链的优势资源,设计公司实际上是在给广告公司作执行工作。
上述就是设计行业的现状:优势的公司会有优势的待遇,优秀的人才会去优势的企业聚集,让强的更强,让弱的更弱,广告公司会更强,设计公司会更弱,并且市场有限,也决定了设计公司不能做大,如果想做大必须转型。
年轻的设计师们?你们的热请还有吗?你感觉设计还是你的热爱吗?你感觉到你的想法或者是创意在消失吗?你是不是感觉身心俱疲惫呢?是不是感觉得不到应该有的回报呢?是不是想离开可是又不知道去哪里,感觉哪里都是一样的吗?你是不是不甘心放弃一直得梦想,对设计,还有对自己呢?
我也这样的困惑和思索过,我想过怎么能突破自己,突破日益恶性循环的平面设计产业,我总在寻找一种新的方式,让设计回归应该有的价值,地位,和商业的回报,我面临的问题是个人的也是整个设计公司行业的,我知道我改变不了什么,改变不了客户对设计的廉价认识,改变不了别人对专业的尊重,改变不了自己的回报,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怎么纯净,怎么表达,改变的是自己由满怀希望到失望,我知道,我必须离开,如天使一样需要有飞翔的翅膀,我会继续寻找让创意产业获得商业回报的途径,并且现在一直在寻找,
朋友们不要放弃,你可以对设计行业失望,可以对设计本身失望,但是不能对自己失望,不能对改变现状的可能失望,因为我们能改变的就是自己,自己去寻找发挥自己价值的方向,不仅仅是设计,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仅局限在现在困境的行业,我们可以有新的选择,我们一定会更优秀,如果你改变让你延误的现状,那就用脚投票吧离开,寻找新的开始,
我是怎么样开始的吗?大家知道我做了方向的尝试,我是在体会不同的设计方向,也是在寻求不同方向的突破,结论是这样的:平面设计-能不做就不做,如果做,去广告公司不要去设计公司,能去4a去4a,不能去4a就去比较大的。如果去了设计公司,要去著名的设计公司,最多呆2年,并且争取往上走。最好去网络公司,已开始实习就去,也许你很难适应,但是你会发现你可以接触的很广泛,并且这样的公司一般不会死抠,有很健全的流程保证你的工作。很重要一点,你会永远年轻。能去中国著名的网络公司,那么你不考研生都值得。
不管去哪里,时刻保持学习的欲望,做好前进的铺垫,不要为暂时的困境失望,因为那些人也是人,人都是一样的,不会有天才,如果有那么就是你。
不要争做第一,先做中游,然后超过你前面的一般,然后再超过前面的一半,最后你就是第一。
不要为没有女朋友而伤心,如果那样,你即使找了女朋友也会让她伤心。
不要相信老板对你美好的承诺,如果有你要让他写在纸上,签上名字。
别人叫你是兄弟的时候,想想是不是你在为他打工,那么就不是兄弟。
朋友可能是同事,但是同事能成为朋友的很少。
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以为别人同样那样认为。
你可以休息一整天,但不能郁闷超过一小时。
有信仰更要有信心。
“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落幕 篇3
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中国纺织出版社党委书记迟宗君,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军,深圳市副市长陈彪,龙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立新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表示:“2011年到2020年,既是‘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的10年,也是建设纺织强国的10年。从加工大国到设计大国的转变过程艰辛不易,而人才是关键。相信到2020年,大浪杯会为中国呈现一个崭新的女装人才梯队,为深圳、全国各地女装品牌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现代运动风格女装设计研究 篇4
关键词:现代运动风格,女装设计,分析研究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之余越来越青睐时尚休闲同时富有活力的穿着,现代服装已经不再单纯的为了取暖而设计,更多的时候,服装的穿着展现了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和品位,运动风格的服装兼具实用性与舒适性,得到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很多商家已经认识到运动风格的服饰具有很大的发展市场,虽然服装品牌越来越多,但是款式设计以及面料应用来说都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服装的分类越来越细致,而所需要的理论研究还未成熟。总体说来,无论哪个行业来说,产品的附加值都会扩大自身的消费市场,而现代运动风格女装设计中,好的服装设计风格则会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设计师要主动了解服装文化与发展规律,以期对自身的设计作品起到积极地指导作用。
1、现代运动风格女装流行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运动风格的服装设计变化受社会时代的影响较大,随着近代社会女子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加,女性运动服饰随之向着更加专业化的发展,设计师也开始转变理念,以不断提高运动风格女装设计的舒适度和审美价值。
1.1、社会因素
首先,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精神层面也不再单一。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现代女性认识到运动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运动过程中人们可以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和强大的征服欲,由此带动了体育消费在日常支出中的比例增加;其次,现代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时尚简约的运动风格女装自然更受欢迎,运动风格服装迅速流行,现代运动风格的女装也引进这一设计理念,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女装式样;最后,现代体育明星作为积极向上的新一代偶像代表,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大众争相模仿的对象,从穿着到喜好,自然运动装备逐渐流行也在意料之中,2008年,Miu Miu品牌曾经推出运动系列为主打的秋冬季女装,这就表明,现代运动风格的女装已经悄然打入市场。
1.2、个人因素
一方面,人类活动在社会中都是以群体出现,群体中具有权威性地位的人对流行服装的观点和看法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人们对自己崇敬的人进行模仿,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形成某一风格服装的流行。现代运动风格的女装起先源于低收入者,群众基础好,经过设计师的精细打造,推广到各个高收入阶层,以此产生流行;另一方面,受个人生活观念的影响,现代人们大都追求自由民主、热爱生活,运动化的设计风格可以使人们从繁复的时装中解脱出来,便于活动,另外,运动风格女装的穿着会使人呈现更加青春的美感,拉近了贫富之间的差距,深受大众喜爱;最后,现代女性的穿着不仅仅看重其服装的功能性,而且要能体现自身的曲线美,通过设计师对面料和制作工艺的改良,更加符合当代女性的审美意识。
2、现代运动风格女装的设计
在竞技类运动中,运动服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运动员的成绩产生影响,为此,现阶段在运动风格女装设计中,设计者更多的考虑生物学、美学、力学等研究成果,以便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减少在运动中的能耗,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2.1、现代运动风格女装设计元素的来源
在我们熟知的很多体育赛事中,譬如女子体操与女子花样滑冰,参赛服装兼具竞技与美感相结合的特点,设计师将其引入现代运动风格的女装设计,以体现女性的柔美曲线和气质,还有乒乓球和赛车等的体育项目,虽然男女比赛服装几近相同或者主要以男式为主导,但其特有的风格可以体现现代女性的帅气和独立,将其作为设计元素引入作品中可以使运动风格女装更显前卫。另外,除了专业运动服装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穿的运动裤等,由于其随意、舒适而被大众广泛接受,被融入到现代运动风格的女装设计中,这种由街头流起得设计形式更加亲民,在普通大众中更易流行。
2.2、现代运动风格女装设计元素的分类
某一风格的服装之所以得以流行必定是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及色彩运用等的受到大众喜爱,从其轮廓、领口以及袖口的设计来说,兼具体现人体曲线美以及功能性的完美结合,实现在运动风格基本特征下实现款式的无穷变化,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设计元素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准确把握设计结果。
3、结语
运动服装的演变是受历史发展影响的,运动思潮的对现代女性的穿着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借鉴传统服饰以及运动服装的特点,综合形成现代运动风格的女装设计成果,不仅有实用性,而且舒适度大大提升,此外,体育赛事的举办以及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人们内心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改变都对现代运动风格女装的设计产生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色彩搭配以及配饰研究,将设计元素进行分类应用,实现经典与前卫的风格对立,为现代运动风格女装的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卫娜.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变化与改良[J].东华大学,2013,(01).
女装设计 篇5
橙色专业品牌形象设计,权威品牌顾问管理,全面品牌整合策略,选择橙色,共享阳光!橙色设计是一个专业品牌设计传播机构,主要提供企业VI设计、标志设计(logo设计)、画册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海报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品牌视觉规划等服务。
我们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充分、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目标,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及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为客户创造出最完美的设计作品。我们始终将文化艺术与商业有机地融合。我们用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发掘出商品的核心亮点,提供整体设计,从企业品牌、行销系统的角度着手,通过对市场的充分认识,对消费心理的充分把握;差异化的设计与贴近市场的策略,让你的商品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完美的体现市场价值而量身定做每一件商品的包装。我们的合作是以“诚信”为前提,以“服务到客户满意为止”为宗旨。
女装设计 篇6
关键词:伦理 设计伦理 管理 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B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20-02
一 问题提出:设计伦理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一)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丰裕社会工业化生产促生设计及无处不在,但设计中的异化现象也屡见不鲜。如产品包装过度、使用寿命过短、更新换代过快,产品过剩生产、传媒过度渲染等等,当人们为当代设计的进步与发展而自豪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些怪现象及要解决的问题。在社会与人类历史进程中,作为设计师,非常有必要对与设计有关的伦理问题进行一番思考。
1 现实异化。设计的造物活动对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有一定的影响,一次性产品的开发设计过度消耗造成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的破坏,如今,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是对设计活动符合生态发展的基本伦理要求。
2 管理缺位。设计伦理是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问题,时下被外在的炫技忽略了设计的本质,教育泛化、管理缺位、设计个性化造物活动中缺少控制和管理,随意随性的行为随处可见,急需重拾设计道德与社会责任。
3 伦常乖舛。设计的一切活动都以有益于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为目的。设计伦理和社会职责是人们创造性活动首先要思考的,而非单纯的技术开发与产品设计,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能违背、偏离伦常,违反生态自然规律。
(二)设计伦理的提出
1 伦理是人类基于理性上的认识,就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形成的常理。伦理学是以道德和道德关系为主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设计伦理学是通过人和社会的伦理意识,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段,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迄今一直被学术界和设计界所关切的课题。设计伦理(Design Ethics)的观点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的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提出来的,巴巴纳克明确地提出了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1)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只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2)设计不但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设计管理(Design Management)是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rry于1966年首先提出的:“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基于设计伦理的设计管理是探讨人性及人、自然与社会理想的现实关系问题的解决之道。
2 设计伦理强调设计要综合考虑人、社会、环境的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探讨和管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人之初性本善,人心向善是伦理和一切设计活动的初始,有道云:大学乃“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道出了教育的至善本质,也可以说是基本的伦理价值,而设计的伦理价值正是设计超越功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属于更高道德层面上的价值,既所谓的“至善”。设计伦理就是设计师自我的道德良心和职业操守,是伦理道德尺度的内化及设计师至善意愿的初衷。
二 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伦理的指向与回应的进路
现代及后现代的伦理立场是对人的思考越来越自我和物化。从集体走向个体、从抽象走向具体,后现代在强调理性的同时,更注重对人性深层次的关照、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人性道德伦理为前提、以传统哲学思想为导向、以系统科学管理为辅引,重新建构和谐的、秩序化的设计伦理关系,这也是设计发展一个新的价值指向和进路。
(二)绿色设计是设计伦理的基本要求
绿色设计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设计包括了尊重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三个方面。是人类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享受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设计伦理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环境设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以环境设计来正向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护和加强了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也是调节人类生活方式的新型伦理规范。设计改变生存,为生存而设计。以设计维护着生态伦理的常序和可持续发展。
三 人性关照: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
(一)设计伦理的原则
设计伦理的理论体系涉及设计活动的不同角度和层面,设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对人和设计活动起着规范和掌控作用。在设计领域中,设计伦理与形式主义的冲突和矛盾是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例如,现代主义从开始提出“形式服从功能”,到后来提出“少则多”的减少主义,再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以形式追求为中心,伦理性和目的性被淡漠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伦理重新被强调,坚持设计“实用、经济、美观”和符合“伦理”的基本原则,让设计重回设计本身和体现人本主义的伦理思想。
(二)人性化的设计观
设计师在造物的同时,也构建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设计中把“人”作为一个首要条件来考虑,体现设计的功能性与社会性。从本质上说,“人性化设计”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注重产品的内涵设计在完善的产品功能中渗透平等、正直、关爱等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本善与真情。
nlc202309010715
四 管理突围:普世价值的设计伦理
(一)人性化的管理观
1 设计伦理是以人为本的,人类总是希望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希望有理想的信念而不是虚度一生。人性化管理从“生理、心理、心灵”三方面来满足人的自然属性要求;同时又有“对行为后果的考虑、对长远目标的考虑、对人生价值的考虑”三个社会属性的考量。只有了解了人性中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设计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人性潜能的设计管理和目标。人的社会属性受心灵支配,而心灵则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类社会属性产生的源泉,可以通过人类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得到丰富,完成伦理的进程。逐步以理性简约的生活方式、良性持续的制造方式、适度节约的消费方式,构建人性化设计管理的伦理体系。从这个意义讲“管理”即“伦理”,反过来也可以说“伦理”既“管理”。人性化管理之道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以人为出、人性是管理的出发点。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认识,它是一切管理方法赖以建立的基础。制定什么样的管理制度,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都体现出管理者的人性观。设计师的人性首先是个性的,对个性的尊重是进行设计管理的基础,进而形成和而不同的设计管理文化。
2 人性是管理的道。人性决定人心、人心是人性的反映,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大都是由于管理者对员工的错误认识造成的。管理技能缺乏道的承载,则技巧都是苍白的,只有从人性本质上思考和行为,才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正途和捷径。
3 人性是管理的归属点。现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则必须关注员工的发展。企业的抱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赚钱,还在于以企业为载体,改变员工的人格和心灵,让人心得以归属,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实现设计师的个人志趣和自我价值。
(二)伦理化的管理观
伦理是根基、管理是基石。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管理过程都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人性,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行全方位的伦理管理。其宗旨就是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形成一系列管理与伦理结合的“管理伦理化”或“伦理管理化”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伦理化管理观”。
(三)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设计管理
设计需要标准、管理需要制度;个体需要自由、组织需要纪律。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就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定性、量化、目标、科学的绩效考核,形成了规范化管理的体系结构与成事定理的对应关系。设计管理过程中除了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之外,创造性是设计活动的源泉。如果设计管理过于强调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会抑制设计师的个性、打击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适度掌控制度的弹性来协调管理对人约束的消极影响。好的设计,好的设计管理,更要有好的标准。好的标准是尺子,可以衡量设计的好坏和适合度,可以解决在具体实践中出现的个性与标准相冲突的问题。
(四)设计管理通过设计伦理来建立普世价值和伦理道德
设计伦理道德是设计行为规范的至上标准。从他律到自律,设计师肩负着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并通过设计伦理来建立普世价值和伦理道德,形成新的设计评价标准和伦理规范。设计伦理规范就是设计行为在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及如何通过对设计行为的规范使之成为符合设计伦理要求的行为。“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才更有意义。
结论
设计伦理的根本宗旨是什么?设计师应如何遵循设计伦理?如何进行自身设计运动的管理?设计道德是设计的生命底线,设计伦理是设计的生态底线。设计要以自身特有的语意改善社会道德环境,营造健康可持续的设计生态和公平友好的社会生活。以大众的利益需求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以“无上智慧的伦理、无边愿行的职责、无限慈悲的道德、无尽孝道的反哺”的境界为“无为而治”的设计伦理要求。设计伦理,是生态友好的设计;设计管理,是和谐发展的伦理。设计不仅造物更入世生心,对人的生理、心理和心灵赋予更多的善意,切实构建人与理想世界的现实关系,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让设计伦理普度众生、恩泽社会。
女装设计 篇7
1 产品设计的功能设计和外观造型设计
1.1 产品的功能设计
产品的功能是产品的决定因素, 它决定着产品的造型。但产品的功能又不是决定产品造型的唯一因素, 而且产品的功能与造型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产品的造型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状况有其自身独特的实现方法和手段, 如对同一功能的产品, 可以通过多种造型形态实现其功能。但是, 产品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是产品的造型设计不能与产品的功能设计相矛盾, 不能以造型为基本出发点, 必须考虑产品所担负的最基本的使命, 即完成消费者的功能需求。
产品设计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产品造型体现产品的一定功能和特性, 并通过造型设计表达出该产品的使用方式和操作方法, 或能通过造型的肌理方向和表面质地、色彩来表达该产品的使用方式。产品造型特征还能表现产品的象征性, 其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
由于产品设计要兼顾产品的使用功能和表现形式, 其中功能是基础, 形式实现的装饰功能, 使设计与实用、情感、舒适等各方面达到完美的统一。在满足消费者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产品以美观的外形结构和丰富的色彩以及材质向消费者传播审美的信息, 以满足消费者对审美的需要, 并促成消费的实现。
1.2 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物质逐渐丰富, 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是满足使用功能, 产品形态的完美与否以及产品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产品的造型由形状、色彩、结构、材料、质感等因素构成, 但主要强调以上元素整合后产品的整体造型的形象意义。
产品的色彩设计是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色彩具有主动的、引人入胜的感染力, 能先于造型而影响人们情绪和心理的变化。一件色彩搭配良好的产品可以打动人心, 让产品更加好用好卖。因此, 在商品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 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对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品的结构是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 合理的结构设计, 尤其是力学、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等学科领域的技术在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产品的使用性能、优化产品的外观形状, 以给人新颖、独特的视觉感受和操作使用上的便利。
1.3 功能设计和外观造型设计的关系
产品的功能与结构形式的统一体现在结构体现功能, 即通过产品结构形式的合理设计, 集中体现或附加产品的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是产品原本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也可以是通过结构技术设计所实现的新功能, 新的材质的出现与成型工艺的发展, 能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中引起技术革命。
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决定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 产品的外形要附合产品的结构, 因此产品的外形设计要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因为只有在附合产品功能及结构的基础上造型才有意义, 内部结构的合理设计要尽量满足产品外形的需要, 使外形与结构的完美配合为产品的后续设计提供良好的开端。
2 产品设计的体验设计
任何产品的产生和存在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 由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来开看, 可将产品设计的发展阶段依次分为生存需求设计、舒适需求设计、情感需求设计三个过程。产品设计的侧重点应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层面做出调整, 所谓的侧重点就是基于不同需求层面的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诉求。生存需求设计领域的侧重点是产品的功能, 即产品设计应满足消费者对该产品最基本的功能诉求;舒适需求设计领域的侧重点是产品的实用性, 即产品设计在满足消费者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还应使产品具有易操作、少故障、易维修等实用性诉求;而情感需求设计领域的侧重点是消费者体验, 即使用户在使用或参与产品设计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以上分析是根据消费者的阶梯形需求发展而来的, 其中功能性在最底部, 实用性在中间, 而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在顶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将消费者体验理念融入产品设计能够更全面的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各方面的需求。
基于消费者体验的产品设计, 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让消费者的体验结果为产品设计指引方向, 让产品设计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在消费者体验设计中, 体验要先于设计, 即强调设计要尽可能多的为人着想。任何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人的使用和操作需求, 而不能仅凭借设计师的不切实际的灵感来完成设计方案。只有在产品中尽量多的融入人性化的元素, 才能使其最终成为成功的、为消费者所接受的产品。相反的, 若一开始就忽略了实际情况, 忽略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忽略了消费者在产品设计中所占的主导位置, 就会使产品的设计工作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而成为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体验设计的意义在于, 在充分全面的考虑消费者使用体验的前提下, 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凋整和修改, 确保消费者在使用了该产品之后, 能产生更多的令人愉悦的体验感受而不是令人反感的体验感受, 从而使消费者对产品建立起更多的信任感而不是失望感。
3 结语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产品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外观造型设计和功能设计, 更多的需要考虑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感受。本文比较全面的阐述了产品设计的外观造型设计、功能设计,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及影响。消费者体验设计的引入, 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体验出发, 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中, 让消费者的意见和体验成为设计师设计产品的出发点和着重点。
参考文献
[1]吕伟.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外观造型设计[J].科技资讯, 2009 (31) .
[2]薛丹丹.产品设计中的色彩选择与搭配[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1) .
麻绳编织图案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女装,麻绳编织,设计应用
0 引言
现今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 对服装穿着的要求也在逐步变化。如今的女装市场各种风格及款式层出不穷, 那些奢华繁杂的服装已不那么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反而是简洁、自然的服装风格更受人青睐, 这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人类从最初编织技术的设计, 到编织图案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服饰等纺织领域, 编织图案组成了人类服装文明发展史。
随着纺织技术的革新和纺织工具的改进, 编织图案从人们无意识地应用于服装上转变成为有意识地把它设计在服装上。编织图案作为一种几何装饰图案在服装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工艺特征, 更多的是作为几何装饰图案的美学特征及其特殊的文化内涵所至, 如中国传统的色织格子图案, 它独特的图案寓意及民间色彩的装饰性成为一种民族特色。从20世纪60年代编织出的大格子图案的广泛应用到20世纪90年代各种编织格子图案的应用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风格, 如复古风格、军服式风格、休闲风格、前卫风格等等, 对编织图案的创新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成为了服装设计的重要装饰图案元素。
1 麻绳编织图案的类型及设计应用价值
1.1 麻绳编织图案的几种类型
首先, 麻绳编织图案中最基本的就是格子图案, 因为把麻绳从经纬方向交叉相叠即可形成该图案。格子图案基本的骨架是田字形结构, 如棋盘格, 它涉及的因素最少, 经纬线结构设置也最为简单, 运用各种工艺手段都比较容易实现。根据此方法可以延伸出不计其数的不同外观效果的田字形格子图案。
其次, 菱形结构, 标准意义上的菱形格是呈45度角的四边形。菱形格图案最初是在苏格兰高地人男性服装中出现的。苏格兰阿盖尔家族的代表图案就是菱形格图案, 是一种斜向交叉的大菱形纹, 并织上斜的细条纹, 风格很强烈, 象征了这个家族的权力和地位, 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现代服装设计中菱形格的运用形式非常自由, 有正统的菱形格、放大的菱形格、拉伸的菱形格等等, 在保持菱形格基本形态特征的同时进行夸张与变化。
最后, 还有一部分图案, 它们的结构既不属于田字形也不属于菱形, 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千鸟格就是其中的一种。千鸟格原来的称呼是犬牙格, 因为它的格子形状有些似犬牙形成的锯齿形, 后来人们采取了日本的称呼称之为千鸟格, 因为其格子形状像鹤一样在飞翔, 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1.2 麻绳编织图案的设计应用价值
麻绳编织出的图案附着在面料上, 改变了面料的外观, 使其具有多变性。编织图案的与众不同让服装更具特色, 吸引人们的眼球。对麻绳进行编织设计形成大小不一渐变的格子图案, 镂空的格子图案附着于面料上, 体现不一样的服装面料效果。格子图案本身的特点限制了它的工艺, 即必须通过经纬线的编织而形成图案, 这也正是格子图案的特别之处, 也使得它与其他面料的组合更加灵活。
麻绳编织图案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在纺织品领域中的应用, 不仅是因为它的工艺特征, 更多地是作为装饰图案的美学特征及其特殊的文化内涵所至。编织图案中方块格子面积大小、间隔比例关系、格面与格面的比例都是影响视觉的重要因素, 也是形成美学特征的重要元素。麻绳编织图案用于服装设计时, 它可以出现在服装的局部,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并与款式设计相呼应, 以产生美感, 这样的服装更应强调的是面料外观被改变后其新颖而独特的魅力, 从而形成原始、奇特、鲜明等视觉艺术效果。麻绳编织图案装饰于面料上意在使面料的肌理构成多样性, 增加服装的附加值, 使服装的装饰性更强, 风格更加独特。
麻绳运用于服装上能产生各种形式的美感及装饰效果, 若麻绳编织图案应用得当则能更好地突出服装造型设计, 使服装更好地起到“包装”和“装饰”人体的作用, 成功地把握和应用好麻绳编织图案, 有助于完美的地体现服装的设计风格, 使服装更具特色。
2 麻绳编织图案在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服装造型设计是通过线条的组合而展开的, 服装款式的变化是凭着线条的变化而变化。麻绳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特性, 赋予了服装自身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麻绳在服装造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它既能构成多种服装款式, 又能起到装饰和美化服装的作用。
2.1 麻绳的多种编织手法在服装上的表现方式
麻绳作为服装上的装饰线, 其位置可自由随意变换。可用在人体的不同位置, 如头、颈、肩、腰、臂、腕和腿等, 松紧、疏密、方向等都可随意变换, 不受限制, 用一根麻绳以特别的方式交叉着缠住双臂, 就能使原本简单的款式顿时活色生香。麻绳装饰于服装上手法可灵活多变;可以编、结、盘、扎、束、缠、系、拉、挂、拧、抽和垂等等, 用于服装上也会塑造出不同的造型, 产生完全不同的样式风格;同样的条状物, 同样的位置, 如果运用编织手法不同, 形成图案、服装造型、结构和整体感觉也会相差甚远。装饰作为人类特有的艺术天赋, 是来自于人们心灵深处的强烈需求, 装饰的发展证明了文化的繁荣, 人类的文化意识推动了装饰的进步。
2.2 麻绳编织图案在服装上的色彩
麻绳编织图案是由麻绳编织而成, 因此, 它的主要色彩就是麻绳的颜色。运用麻绳本身的亚麻色, 色系偏向于自然, 无任何染色成份, 只有服装材料本身的色彩。色系虽然简单, 与牛仔水洗去色面料相互搭配也就不再显得单一了。其纯天然的色彩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2.3 麻绳编织运用在服装上的主要图案
麻绳编织图案在服装上的运用主要是格子图案, 因为麻绳在经纬方向相互交叉着编织就可形成格子图案, 如图1。这些格子简单的重复再加上大小的渐变就可以形成大的图案。把麻绳通过横向和纵向距离的变化交叠, 再加以绳结来装饰服装。然后在图案下方配上少量流苏以增加网格图案的垂坠感, 如图2。
2.4 国外品牌女装中编织图案的运用
Jean Paul Gaultier在2010年春夏高级定制女装中, 将黑白两色彩条进行编织处理, 形成有规律的图案, 塑造出不一样造型风格, 让人印象深刻, 同时运用了渐变的几种颜色来进行编织, 色彩的渐变加上明暗的处理尽显女性的曲线, 辅助一些支撑物使服装的立体感非常强烈, 令人赏心悦目。品牌Burberry将麻绳经过简单的编织成条或绳结装饰在腰部或领口, 从中可看出简洁的装饰也能修饰出隆重的感觉。
通过对国外品牌女装中编织图案的运用的分析, 可看出麻绳编织图案在服装的装饰上还是有发展空间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发现与创造更多的可能, 让麻绳编织图案在服装上大放异彩。
3 结语
在女装市场日新月异的今天, 人们对服装穿着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女装的各种繁杂、琐碎款式出现审美疲劳。清新、自然的款式也必定会成为大家追逐的目标。从服装的装饰图案入手, 分析麻绳编织图案的类型、意义及在服装上的运用, 一点一点切入要点也就是麻绳编织图案在女装上的运用。通过分析其意义及编织图案在服装上的装饰作用, 从更多的方向设计女装, 使女装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朱旭云, 邓伍英.论服饰格子图案的美学特征[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3) :106-107.
[2]朱旭云.格子结构与几何风格化图案设计的关联[J].现代纺织技术, 2009, (3) :63-65.
[3]黄晓风.浅析线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27) :113-114.
[4]伊艳梅, 朱寒宇, 徐麟健.服饰手工艺在现代针织服装中的设计应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1) :84-88.
女装设计 篇9
一、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
时光荏苒, 书籍设计在我国走过了漫漫长路。从最初丰子恺引入“装帧”一词, 一直发展到现在提倡的书籍整体设计;从最初触碰书籍装帧, 开始用二维的思考方式来美化书籍的外部形式, 直至它发展成为独立完整的学科, 开始进行平面之外的研究与探索。随着网络、影视、数码等先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 单一的平面化书籍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视觉美感的追求, 传统的书籍装帧也满足不了书籍整体视觉传达的需要, 于是书籍设计取代了书籍装帧。书籍设计是一种由表及里的设计, 这是整个设计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如视觉传达设计取代平面设计, 由此给予我们更宽广的视界。
基于此, 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来探索书籍设计的新方法, 或是从形式, 或是从文化, 或是从书的材质等等, 像“概念书”这种以形表意的新型书籍也开始频繁出现。对于书, 我们的体会随着观念与技术的发展, 越发的轻松与活泼, 而生硬死板的书籍则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书籍的样式颇多, 其中不乏吸引人眼球的另类书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风头正盛的电子书, 不知在人们的心目中, 这种书是否也被纳入书籍的范围中。电子书既无翻阅时的触感, 又无阅读时的油墨味, 处处体现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谈“和”
“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论语》
关于“和”的解释, 在数学领域就是两个或若干个数相加在一起的一个数值, 从语法上分析则是连词。在中文中有“和气生财”、“鸾凤和鸣”、“和衷共济”等成语, 《孟子》中也有我们熟知的“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之类彰显“和”的古训, 而《论语》中的“礼之用, 和为贵”则体现出“太和”的观念。我们也可以通过“和”来对设计进行诠释, 把“太和”观念或者是“和为贵”的思想运用在设计之中, 就是把所有应用在实践中的各个元素聚集在一起, 把它们“和”起来。这意味着贯穿设计的各种元素必须在各种对立中寻找统一, 尽可能地让设计更完整。这说来好似简单, 做起来却非常不易。
如何才能在书籍设计中做到“和”?在当代书籍设计中, 我们尤为重视书籍的整体设计。六年一度的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的获奖书籍的四条标准为: (1) 书籍装帧的各部分如护封、封面、环衬、扉页、目录、版面、插图和字体等, 要达到美学上的和谐一致。 (2) 装帧形式与书籍内容统一。 (3) 最高艺术质量。 (4) 最高技术质量。从上述要求可以看出, 设计书籍不只是之前简单地做一下“表面文章”, 而要从书的内容、结构、框架开始剖析, 了解书籍本身的艺术价值, 继而根据时代背景或其倾向, 来做书籍的整体设计。书籍设计不单单是形式上的, 而是由内而外、形神兼备的。
受后现代美学的影响, 极简主义的出现, 特别是近几年包豪斯再度受到追捧, 黑白两色在设计中的运用越发频繁。而在这方面, 日本的设计更加出彩, 这个有些极端的民族运用黑和白这两个亘古的元素所设计出的书籍更显庄重, 赋予传统文化设计以理性之美。日本自古就有“和”之说, 日本设计师更是在设计中追寻着“和风”而前进, 传统与现代、技术与创意、东方与西方、绚烂与雅致被杂糅到了一起, 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审美规范。
但对于当代中国的书籍设计而言, 借鉴日本的设计经验, 即把这个原是指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的“和”应用于设计实非易事。首先, 做书籍设计最重要的是通过有的放矢的归纳、分析和总结, 把书籍中要传达的信息以最准确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这要求设计者具有理性的思维能力, 能在书籍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将其结构、色彩、文字及版式做一个最好的融合。以文字为例,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身即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读者也是通过文字来接受书籍所传达的信息, 如何编辑文字以及文字在书籍中的表现方式, 就成为书籍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但很多书籍设计者并没有用心去感受文字的力量, 而是更注重奢华的外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吕敬人先生说:“好书, 有趣, 有益”。对于这样一个要求——“有趣”, 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到一本书中最有趣最精彩的地方, 其目的是在内容的基础上升华其形式。读者在购买书的时候, 不仅仅是购买这本书的内在价值或信息资料, 还有书籍背后的创意理念及经过设计之后书籍所带给人的美的启示和愉悦感。读者和设计者产生互动和交流也是可以通过书籍来实现的。
其次, 做书籍设计要考虑到有形有势, 形与势虽皆为表, 世人重表轻里确实为常见。从大方向来说, 形与势适用于任何设计对象, 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因为它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这个工业发达的社会, 功能性已经不是决定消费者进行选择的唯一条件, 符合心意的外表有时才是触发消费的主要原因。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类的设计师, 他们专门投消费者所好, 为商业而设计。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自我意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和”在这样的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化解矛盾、创造平衡。而回归到书籍设计中, 它就要符合时代主题, 充分发挥商业因素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书籍不仅仅是文化, 也是一种商品, 作为消费者的读者, 也在挑选具有最大价值的消费品, 这个商品包含着书籍的内容与形式。书籍的价值有一部分是由设计师决定的, 既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又符合自己的创作风格与理念, 此为人、我之和;书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意蕴与电脑影像技术的结合, 此为中、西互融, 古今之和;在书籍设计中, 设计者应该把握各个元素形与势的和谐、结构与色彩的和谐、商业与观念甚至读者的心理与书籍内容等各种微妙的和谐。
三、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装订书籍, 不在华美饰观, 而要护帙有道, 款式古雅, 厚薄得宜, 精致端正, 方为第一。”
《藏书纪要》·明
当今社会, 什么都讲究“以人为本”, 书籍设计同样如此, 从书本的大小、重量, 纸张的质感、颜色、触感, 到文字的排版、留白及页码的设计, 都需要处处留意, 以符合人们日常的阅读习惯。杉浦康平先生提出了书籍的“五感”问题, 意在说明书籍带给了人除书籍内容以外的感受, 这就是人与书之间的和谐。这也是为什么即使科技发展至今, 大多数人依然否定多媒体、电子书、互联网将要取代传统书籍的重要原因。虽然书籍本身的不便携性和信息量小成为了它的致命弱点, 因而制约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书本在手中翻阅的感觉。读书读得舒服, 品书品的尽兴, 读书是在享受书籍带来的乐趣, 是一种情感的交融, 一种生活的感悟。
书籍设计追求审美和功能之间的和谐。在书店我们常常看到过于形式化的书籍, 外表华丽而内容泛泛, 这是现在书籍市场上比较严重的问题。世间精神永存, 而非形式, 若无思想, 一切设计皆为空谈, 这样的书迟早也会湮埋在时间的沙漠里。设计作为一种思想, 在书籍中尤为突出, 在“五感”的基础之上, 我们发现了书籍设计的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一本好书, 要内外兼修。但是设计过度有时也是存在的, 就如过度包装一样, 书籍的设计也要恰到好处才好。书本清高之物, 无需俗物来饰, 这也应该是“书卷气”的一种表现方式。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 设计师完全可以用简练的元素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特种纸的应用必然会给书籍增色不少, 亦能带给读者别样的感受。但是过于依赖这种特殊的载体而忽视设计本身的意义, 就会使设计流于空泛。之前谈到做书籍设计要符合时代主题, 在这个力求环保的社会, 设计师是否也应遵循这样的规律来做设计呢?事实上, 环保意识应存在于每一个设计师的头脑中, 这种公共道德理念是设计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这种理念会跟随其作品传递给受众, 因此环保意识和设计理念之间应该存在一种和谐的共鸣。而特种纸的应用首先便带来了纸张浪费的问题, 继而就是特种纸应用后所带来的书籍成本的增加, 接下来还会让一些不成熟的设计者投机取巧地以特种纸来带替设计, 造成三重浪费, 这就是环保理念与特种纸应用在书籍设计中的不和。虽然书籍市场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但我们并不是要把特种纸全盘否定, 因为特种纸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 甚至是嗅觉感受和听觉感受, 是单纯设计所做不到的。对于优秀的设计者来说, 特种纸的应用是使书籍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一种手段。
令人扼腕的是, 社会的不良风气确实带动了奢侈图书这个行业, 更加夸张的书籍包装, 真金白银的书签, 似乎使得送礼送书既风雅又不落俗套, 真可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了。
让我们记住古人说的话, “装订书籍, 不在华美饰观, 而要护帙有道。款式大雅, 厚薄得宜, 精致端庄, 方为第一。”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 我们需要让书籍设计多一分纯粹, 让书籍返璞归真, 让书籍回归其最本真的质朴。
艺术引发设计, 缺陷引发设计, 虽然中国当代的书籍设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但是设计师们都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正如上文所说, 未来的书籍设计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孔繁敏.文化的多元交融与竞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S1期
[2]李丛芹.吕敬人教授访谈录[J].装饰, 2005 (08)
[3]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4]欧阳应霁.设计私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 2003
女装设计 篇10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内涵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运用各种形式的视觉符号, 以达到信息传达目的的具体应用设计[1]。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是媒介的发展, 通过形式多样, 内容广泛的媒介载体进行数据信息的传播, 以具体的符号形式为信息传达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 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内容是符号, 运用媒介载体, 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二、视觉设计的特征
视觉设计是通过有创意的设计内容, 刺激公众的视觉, 从而达到吸引公众视线, 完成视觉信息传达目的的设计。其中有创意的设计内容包括打破公众固有的对生活常识的理解, 通过改变原有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来刺激公众行为。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包括产品的封面包装设计、广告印刷设计、品牌标志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等等。由于符号的使用有其局限性导致, 视觉设计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对概念的传播具有单一性, 对公众的影响弱, 对公众只起到引导作用。
三、信息设计的特征
信息设计是以交流信息、保存信息为目的, 其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符号、公告、网页、地图、PC终端等数字终端设计。因此, 其基本内涵以信息传达为目的, 对信息进行创意化呈现。信息设计的过程有助于信息的传达以及公众对复杂知识的理解, 更有利于提高公众对于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 使信息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差异性
(一) 信息载体不同。视觉设计以图形符号为主要的信息载体, 信息设计以图表、文字为主要信息载体[2]。视觉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视觉感染力, 而文字的视觉感染力低下, 因此, 视觉设计的内容多数是将文字符号转化为以图像。图表等具有强大视觉感染力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达, 使整个视觉设计内容更具吸引力, 但视觉设计将文字符号的过度转化, 使公众对视觉设计的内容理解不同, 导致传达不明确信息现象明显。对于信息设计而言, , 其目的是记录和保存信息, 将信息内容完整明确的传达给公众, 因此, 信息设计主要是把产品的信息传达为主要设计内容。
(二) 设计权力不同。在信息设计的设计权力中, 受众权力是信息设计权力的核心[3]。信息设计内容的传达其主要作用对象为受众, 是完成信息发布者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才能达到信息传送的目的。另一方面, 受众是信息的反馈体, 受众及时的反馈是衡量信息传送的效果的重要标准。对于视觉设计而言, 其设计权力为信息的发布者。从设计中满足信息发布者的需求才是视觉设计的目标, 在视觉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受众的需要。设计的内容在进行市场调研之前便已敲定, 信息的发布者忽略受众的反馈, 以吸引公众视线, 引导公众行为为视觉设计的主要内容, 导致受众的地位下降, 使受众在信息的获取中失去主导地位。
(三) 检测标准不同。视觉设计的检测标准为设计的信息适应发布媒体的程度, 设计的内容对吸引公众视线的作用明显程度, 对公众的行为引导程度的大小, 对信息发布者者的经济效益影响程度。对于信息设计的检测标准而言, 其检测标准为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体验效果是否反响热烈, 信息设计是否通过技术的检测, 信息服务是否符合受众满意程度。
(四) 专业技能不同。视觉设计的工作人员对其专业技能的要求是对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分析出市场潜在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对市场充分了解的同时, 对受众的需求以及印刷技术也要有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 视觉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良好的艺术修养, 活跃的思维以及艺术表现能力。对于信息设计而言, 其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单一, 要随着科技发展, 新媒体, 新技术的出现,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通过团队的信息设计师之间的合作达到信息设计的目的。
五、“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联系性
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虽然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但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 一个设计作品的出现, 要包含视觉设计和信息设计两种设计形式, 充分融合视觉设计吸引公众视线以及信息设计在说明内容上的作用, 从而设计出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作品。例如, 在网页设计中, 网页整体的信息结构以及网页的版式应由信息设计来完成, 对于网页的突出特色及其形象设计上要有视觉设计完成, 从而形成一个文字内容清晰且具备形象特色的网页。
结论
综上所述, 全面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 要在充分了解其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 进行差异性以及联系性的分析。在全面了解“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之间的关系后, 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 从而发挥视觉传达设计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詹伟锋.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 2012, 03 (01) :27-31-84.
[2]曹文琦.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08 (02) :216-219.
设计之后的设计 篇11
在过去一百年中,设计制造出了许多漂亮的“肥皂”。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都被设计过,这些漂亮的“肥皂”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奇妙的生活状态,我们习惯用一个词来称呼它——“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什么?它就是在那些漂亮的“肥皂”背后,被制造出来的人们喜欢洗澡的愿望。因为这些漂亮的设计,以及这些漂亮设计所形成的愿望,人们希望用LV的手袋、穿杰尼亚的西装、喜欢去设计漂亮饭馆就餐和约会。据说北京兰会所邀请菲利普-斯塔克主持设计,而它本质上只是一个“吃饭”的场所。但是有了这些设计,“吃饭”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更加高级的愿望。
1990年,宝洁公司带着飘柔、潘婷、舒服佳进入中国,并开启了中国公众个人洗浴生活观念的全新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个人护理有许多的要求和标准。在我们的意识中,洗澡主要目的就是清洁功能,把身体清洗干净。因此在这种生活认识中,人们对于卫浴空间要求、卫浴物品需要都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情况下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宝洁公司所渲染的“洗澡”的概念,已经把这项最功能化的生活内容演变成系统性的养身、护理、休闲的过程,人们会花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浴室里,浴缸的出现就是为这种休闲式的洗澡而准备的。我们常常在时尚媒体上看到这样的广告图片:乳白色的、洁净明亮的浴缸,水里撒满了各种花瓣和精油,浴缸旁的台子上,悠扬的音乐从音响里传出,身披浴袍的女主人正在准备入浴。
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是普遍意义上的中国企业,还是中国的设计机构,都主要致力于制造出甚至称不上漂亮的“肥皂”,而很少涉及制造出人们洗澡的愿望。今天,我们似乎都明白愿望是比漂亮物品更加具有持续商业性和商业价值的东西。
从这个层面看,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愿望,它是通过物品的设计而创造出的一种生活形态,它基于物品又超越物品,并可以持续发展的的高级商业类型。如果说低等企业生产物品,那么创新性、高级的企业则生产愿望。DIOR生产的是一种愿望,APPLE生产也是一种愿望,甚至类似星巴克这样的快餐性咖啡店对于许多人来说也是一种愿望,一种希望拥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设计在设计之后。今天的商业逻辑、手段、策略和实际发生的一切都基于人类生活而成立的消费行为都证明,设计不只是一种专业性的创新工具,它并不结束在设计方案的实现和执行环节,相反,在方案执行和实现之后的设计才是真正意义上达到成功的设计。在这里,后者“设计”好比那块漂亮的“肥皂”,这是每个创意工作者最直接的理想,即做出好的设计。前者“设计”是在制造人们想洗澡的愿望,制造一种生活方式。
很长时间以来,这是所有企业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技术同质化、营销手段和渠道同质化的当下,在人们越来越不屑于所谓“价格优势”等销售伎俩时,还有什么手段比设计更能制造出消费者的愿望。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愿望?在消费者看来,它是关于更加先进、高级、高品质生活的表达,它是源自消费者的生活追求的表达。在企业家看来,这是一种成功的生活设计,是一种有计划的预谋,是巨大的、高附加值的商业机会,也是全新的商业模式。
设计愿望,或者说设计渴望,无论设计机构否认与否,这显然已经不是关于设计的专业问题,而是设计如何产生更加广泛价值的发展问题。全球的公司都开始致力探索设计在这个层面上的作为,作为专业的从业者更加需要对此作出积极的思考。
今天,毫无疑问,生活是最大、最持久的生意。APPLE显然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它创造了一种被无数人认同和追随的生活,这帮助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这种成功仍然具有强劲的持续能力。看看每一款IPHONE手机首发时,全球苹果专卖店门口长长的队伍,就能明白生活的生意所具有的影响力。
关于设计教学的设计 篇12
进入信息时代,设计已被广泛倡导。尤其近三十年各院校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为社会输送各类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而言,社会对于设计人员的需求已有一定量的满足,有的行业还出现“过剩”的现象(如毕业生改行从事其他职业,或在竞争中退出设计行业等)。然而,根据社会的实际状况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设计和提高设计的品质,使设计的创新、合理与发展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仍然是与设计相关的各领域需要担负的重任。然而设计的提高与发展,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生产条件的发展状况,还取决于设计者的素质与能力,因为人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设计的成果。因此,对于培养设计人才的教学部门,其工作的成效无疑是所有影响设计进步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二、设计教学的设计在教学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于设计教学的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同样要求具有创新性、合理性和发展性。教学设计的对象(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对入学后的教学需求,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其二,经济、文化、技术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标准和新要求。其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更需要设计院校输送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因此,进行设计教学的设计,不仅是必要的,更应根据具体的要求,不断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和适应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于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需求。
笔者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多年,对于设计教学的设计深有感触,有无设计以及设计的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甚至将影响到对专业设计发展的作用和对社会的贡献。为确保设计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教学的设计应当依照正确的设计程序,对设计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要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研究。因此,对于具体的教学,不应孤立的进行,更应全面了解各方面的信息,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在全面掌握与课程相关的基本信息后,确定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所定的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和研究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更具适应性和发展性,做到教学以人为本,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为目的。既符合设计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挥出设计教学的最大作用。
三、设计教学的设计应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并以系统的方法进行
目前的设计教学包括设计基础、专业设计、设计实践等教学环节,对设计教学的设计就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如基础类的造型设计、色彩设计、设计表达基础、产品摄影,以及二维和三维计算机辅助课程等。以往的教学,在教师的努力下,都已展现出不同程度的教学成果,为专业服务的基本点也在教学成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随着专业要求的提高,不仅具体课程应该改进,基础课的整体结构也需要调整。如根据授课对象等具体现状,对基础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并将以往相对分散的课程进行归类。一方面可以突出基础课的目的,使学生从中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另一方面将有些辅助技能课程融到主干基础课中,这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课时,将知识融合后,更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另外,还要设置“造型设计基础综合训练课程”,将前期所学知识依据课程主题进行综合性的系统训练,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将所学基础知识较好地应用于今后的专业设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明确教学的总目标和子目标后,具体的课程教学应支持和符合它的上层目标,并最终服务于总目标。那么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取,还是课程教学的方法,都要遵循已定的“目标系统”仔细安排和研究。
同样,从属于子系统的专业设计类和设计实践类课程,也应按照上述的方法将以往的课程进行归类重组,根据学校的专业发展和培养目标,以系统设计的方法分别对设计类和实践类等具体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出各课程的教学作用,完善整体的教学体系。
四、设计教学的设计应关注不同环节的相关性及具体环节的特殊性
在系统总目标下,虽然设计基础、专业设计和设计实践等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但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无论其中哪一项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项目的发挥结果。基础课是学生入校时首先接触的课程,在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还没有充分认识之前,他们的学习态度是相对被动的,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即使有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很强,因对专业了解不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中除给他们传授课程必要的知识,还要尽力开阔他们的眼界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专业设计和设计实践等环节,除以上所述的教学方法外,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敬业精神。不同课程的教学训练在提出课题的要求后,必须训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寻找课题的能力;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开展课题讨论会,从辩论中拓展思路、加强学生的判断力等。避免在专业设计课程,甚至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找不到设计方向。教师的职责是在教学训练中,对课题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和评价,不应是直接给予和告知设计结果,而应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另外在课程教学中,应创造更多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条件与机会,除参加社会竞赛等活动外,还可以开展与企业的互动教学环节,走进企业或相关的优秀企业管理、设计人才进行交流互动等。由此,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增强他们进入社会的适应性。
五、设计教学的设计应是发展教学及推动设计进步的持续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