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2024-10-01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共12篇)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1

现代文明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在推动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必须着力提高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水平, 实现人的文明素质现代化。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的新生代力量和未来社会最活跃、最积极的栋梁之才, 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十分迫切重要, 而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的重要层面在于社会公德、国家责任感、参与和监督精神、民主平等观、守法行为、维权能力六大方面。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从以上六个方面入手, 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 按照时代要求, 有针对性地展开, 不断提升和强化公民意识水平, 从而实现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现代化。

一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自我认识。它基于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方面, 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动规范等, 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另一方面, 它也体现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

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高度发达繁荣的物质文明层面上, 它更体现在人类不断发展完善的精神文明层面上。从这种意义上讲, 现代文明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人类进入了一个以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公民社会。因为公民社会真正实现和提升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公民社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把公民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 实现了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充分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 它又十分重视和强调公民对社会、国家、他人应当承担的自觉的责任意识。而上述两个方面都是通过法律的规范来保障的, 通过公民内心强大的道德力量来约束, 因而现代文明社会当然也是一个法治社会、道德社会。

在公民社会中, 每个公民的个体都是一个“大写”的人, 都充分享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尊严。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大力提高公民自身的文明素质, 推动人的现代化。而现代人的文明素质首先应该体现在必须具有自觉的公民意识, 而且应该主动自觉地把这种公民意识转变为具体的公民行为。只有当社会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得到充分的体现, 社会才会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人的尊严才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 人们心中向往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才会得到充分体现, 文明、道德、法制、和谐的社会才会真正实现。所以说, 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中国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但相对而言, 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虽然进步明显, 然而其与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 离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长期以来, 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就极其微薄, 且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也一直未得到高度重视。

在当今中国迈向现代化文明社会的进程中, 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公民意识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成员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评价和情感程度。中国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经济实力发达程度的差距上, 还体现在公民意识和精神文明层面的差距上。中国社科院李慎之教授在《改革》中指出:“千差距, 万差距, 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因此, 在当今中国, 加强公民的公民意识培养和教育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而对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大学生群体作为一种新生代力量, 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且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泼的力量,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全社会有一种引领、示范作用和效应。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会直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养, 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文明建设水平。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层面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 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在社会公共场合注重自身文明形象和素养。要从培养大学生同情心入手, 引导大学生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底层的尊重和关怀、关爱, 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募捐意识、奉献精神和志愿者行为。大学生公德教育要善于从点滴小事做起, 如不随地吐痰, 过马路遵守交通秩序, 公交车上给老人、小孩、孕妇让座等, 借此对大学生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社会公德涵盖众多, 对大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要帮助大学生牢记两点:心中装有爱心, 文明养成习惯。

2.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

公民意识既强调公民在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更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要从大学时代就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如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复兴而学习。要传承“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中华古训, “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把自己命运与国家命运时刻连在一起。要鼓励大学生积极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在其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要鼓励大学生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改革大事和时事热点, 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发表见解, 从中培养国家责任感。要强化大学生为国家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行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英语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英语也成为教育的重点, 从小学开始, 英语与语文、数学并列为主干课程。在现今的高校校园里, 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考研英语、BEC、GRE、GMAT、雅思、托福等多种英语考试盛行, “英语热”的温度居高不下, 并且有不断升温之势。英语不只是英语专业学生最关心的科目, 高学分的英语必修课、各种英语证书的考试使得英语学习在众多大学生心中有着格外的分量, 因此, 当代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投入颇多。

一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现状的调研分析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河南省13所高校展开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2460份, 收回有效问卷2236份。

1.对原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

第一, 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 高达91%以上, 他们每天都离不开英语, 看的各种书籍大多都是英文版的, 平常也喜欢用英语交流。

第二, 要进行考研英语、英语四级、英语六级、BEC、GRE、GMAT、雅思、托福、托业之类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文科女生对英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占77.6%左右, 男生占54.8%左右。理科和工科的女生对英语的投入占56.9%左右, 男生占47.72%。

第三, 既非英语专业学生也不考各种英语证书的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投入相对以上两种较少, 女生占21%左右, 男

3. 弘扬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监督的精神

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监督体现了公民意识中社会主体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方面。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监督中培养自觉的公民意识, 需要不断探索, 但要在全社会提倡并弘扬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精神和行为。如大学生村官, 实际就是大学生参与中国最基层政权的社会管理。大学生支教活动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三峡大学学生向陕西省财政厅申请公开杨达才工资收入的政务申请, 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监督的一个范例。在现代信息社会, 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

4. 规范大学生的守法行为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遵纪守法是公民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要进行法制意识教育, 教育大学生知法、懂法, 自觉地遵纪守法, 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合同意识、纳税意识。虽然大学生目前尚不存在缴税问题, 但要使大学生明白:纳税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义务, 它也是公民意识的重要体现。

可一世, 从反面告诫我们加强社会的民主平等教育十分重要。

高自己维护自身和他人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要善于通过舆论、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2

环境生态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本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请在您选择的选项后的括号内画“√”。没有所谓的对错或标准答案,只需要根据您真实的感受或想法回答。真诚地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1.您的性别:

男()

女()2.您的年龄:

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5岁()3.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

4.您对您所在的小区(楼前屋后)的环境评价: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5.您是否能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总能做到()

经常做到()

有时做到()

没做到过()6.您认为目前上海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现象?

存在()

不存在()

不了解()7.您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

急切需要治理()

需要治理()

不需要治理()

无所谓()8.您目前最关注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土地沙漠化()

空气污染严重()

水资源破坏、水污染()森林被砍伐()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遭受灭绝()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9.您认为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多选]

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节约能源()治污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灾害检测力度()发展绿色产业()10.您会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肉吗?

会()

不会()

11.您认为“限塑令”是否减少了您对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没减少()

减少了,但效果不明显()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几乎不用塑料袋()12.您对市政府的曾推出的环保宣传活动的了解如何?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不太了解()

不了解()13.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包含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价格就随之提高了,那么您是否支持?

非常支持()

看情况而定()

不太支持()

不支持()14.如果小区开展环保活动您愿意参加吗?

很愿意()愿意()不愿意()很不愿意()15.您认为下面哪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帮助? [多选题,限选3项] 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健全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公民参与环境生态保护活动()监督企业治理污染()

提高环保技术力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增加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表水 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的开采。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北京4万口井平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 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会使水质恶化。长期不当的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 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 碍。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刺激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 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 害健康。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 这五座城市的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分别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 中占70%以上。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亿吨煤当两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

8.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 外层空间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象变异,产生灾难性干旱和洪涝,并使南北极冰山融化,导致 海平面上升。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 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 海水吞没的危险。

9.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烧时以气体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 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后形成高腐蚀性的硫酸和硝酸,又与雨、雪、雾 一起回落到地面,这就是被称做“空中死神”的酸雨。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北欧地区、中国南方地区。酸雨不仅能强烈 的腐蚀建筑物,还使土壤酸化,导致树木枯死,农作物减产,湖泊水质 变酸,鱼虾死亡。我国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于酸雨污染造成的 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左右。我国酸雨区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仍在扩 大。

10.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重点之一。按照该工程实施计划,“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到2000年争取节约照明 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些燃料的形成过 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则 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人们把那些不污染环境的能源称为“ 清洁能源”。

12.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我国首都北京有近120万辆机动车,仅为东京和纽约等城市机动车拥 有量的1/6。但是每辆车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却比国外同类机动车高 3-10 倍。北京大气中有73%的碳氢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37%的氮氧化物 来自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

13.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 班,这样的人被视为环保卫士而受到尊敬。美国的报纸经常动员人们去 超级市场购物时,尽量多买一些必需品,减少去超市的次数,以便节省 汽油,同时减少空气污染。颇有影响的美国自行车协会一直呼吁政府在 建公路时修自行车道。在德国,很多家庭喜欢和近邻用同一辆轿车外出,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为洁净城市空气,伊朗首都德黑兰规定了“ 无私车日”,在这一天,伊朗总统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车上班。在我国上海,一些公司职员经常合乘一辆出租车,名曰:“拼打”。

14.减少尾汽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应 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 造、销售或者进口。

15.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

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会通过尾气排放出铅。这些铅粒随呼吸进入人 体后,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还会积存在人的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 流中,会被各种动植物吸收而进入人类的食物链。铅在人体中积蓄到一 定程度,会使人得贫血、肝炎、肺炎、肺气肿、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 种疾病。

16.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

纸张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 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这要砍伐 多少树木啊!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17.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 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 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 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18.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科学素养 篇3

2013年春节期间,从2月9日至15日的七天长假,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74个城市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日均值为426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为4.7。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4个城市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4.7%,超标天数比例为45.3%,其中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占23.1%,中度污染占10.5%,重度污染占8.8%,严重污染占2.9%。

春节长假刚过,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卷土重来,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2月17日以来,受雾霾天气影响,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境内局部路段通行受阻。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研究认为,机动车、燃煤等污染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谋”。

这个专项组通过中科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对今年1月份京津冀地区的5次强霾污染进行了监测分析。专家认为,雾霾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此可见,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现象目前还是十分严重的,形势可谓严峻,生态治理任务繁重,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有软硬两个方面,犹如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一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如果公民具备有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实行绿色生活、低碳生活,那么,生态环境就会好些。

正如2013年2月8日蛇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工作时所说:“前一段出现的雾霾天气,对市民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治理雾霾天气要多管齐下。”我以为,这个“多管齐下”,既包括诸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硬举措,也包括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这样的软举措。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明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称:“三代之上,人人皆知天文。”是说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华夏儿女就具备了较高的天文学知识和科学素质。

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了测量公民科学素质的工作。当时采用了美国米勒 (J. Miller)提出的科学素质的三个纬度,即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素质三个纬度的具体内容既包含了基本稳定的科技常识,也包括与当代公众密切相关的各种与科技有关的新问题,如纳米、辐射、污染、环境、生态、低碳、绿色食品等等。

因此,从公民科学素质本身包含的内容来看,生态和生态文明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科学素质内涵来说,公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才会更理性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才会具有良好的资源观、环境观、生态观,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才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才会更自觉自愿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无论是发展生态经济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需要以一定的高新技术作为支撑,说到底是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从科技创新内在需求来说,要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科技人才,良好的科学素质是科技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从科技创新的外在环境来说,需要公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因为只有科学素质高的公民才会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价值,从而能正确认识并支持社会的科技投人。

生态文明建设仅靠政府的主导是不够的,而要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这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公民的具体行动实践中。行动是素质的外化和体现,公民的素质,尤其是公民的科学素质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生态意识、文明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十年前,我有幸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战略研究,并担任第十九专题“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组组长,同时,我也担任了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起草组组长。在当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两个《纲要》都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重点制定了“十一五”期间(2006—2010)的科学素质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其首要是: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还制定了以下四个重点人群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由此可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从一开始,在“十一五”期间,就突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四)党的十七大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高度强调了对生态文明的要求。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的本质在于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协调,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十七大报告一方面提出要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提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两个方面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同时抓好的两个任务。后一个任务为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离开“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个思想基础,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自此以后,生态文明科普教育纳入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供了工作机制和工作条件的保障。同时,把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重点在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类人群中开展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科普教育,以带动全民生态文明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科普教育进课堂、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大中小学开设了生态和环境保护课程,各级党校也为干部培训开展系统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农村和城镇劳动力的培训有了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内容;科普、教育、宣传等相关部门协同组织编写了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科普读本;广播、电视发挥了在生态和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提高了公民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的知晓率,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一个关心、重视并自觉维护生态和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十二五”期间科学素质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文明

经过“十一五”期间五年的努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从2005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3.27%。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有所缩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进一步安排“十二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要达到5%。要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宣传普及低碳生活、创新创造、公共安全、身心健康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比“十一五”的科学素质目标更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

在“十二五”时期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中,《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内容,使未成年人不断提高科学认知水平,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推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是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知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录用、 教育培训、综合评价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执政的能力。

“十二五”的《实施方案》增加了一个重点人群:“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其重点则是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健康生活等知识,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已经把生态文明作为了重要和主要的内容,比“十一五”期间的要求更高。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并作为重点内容,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

(六)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美丽中国愿景

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报告还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们一定要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的科普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201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再次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建设过程是和公民科学素质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实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惠共赢。

(七)历史的启迪 文明的演进

人类文明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原始文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几百年的工业文明,现在进入到了起步才几十年的生态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是从人类文明的溯源意义上而言的,农业文明是建立在土地上的黄色文明,工业文明的后期是机器大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黑色文明,生态文明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最洁净的绿色文明。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着青春,代表着活力,代表着未来。以绿色为形象代表的生态文明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凝聚力,成为人们普遍的崇尚和追求。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首要条件。在节奏紧张、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哪里有生机盎然的绿色,哪里就有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哪里就有五彩缤纷的大世界。

中华科技文明,从六七千年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即世界四分天下有其一,到两三千年前同古希腊罗马东西交相辉映,即占世界半壁江山,到一千多年前中世纪时代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直至近三五百年前仍是独领风骚,可以说是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只是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仍然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华帝国远远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J. Needham)在其7卷本34分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近现代科技发展中,特别是工业文明后期,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对大自然着重征服、索取,而不注意保护,结果受到严厉报复: 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珍稀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仍等。而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传统科技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中国的“天”,不是“神”,不是“上帝”,而是自然界、客观规律。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可见,中国自古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中国古代的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强调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学说,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内省自身”,强调生物界的和谐和“各得其养以成”,这对当代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至于天体演化、大地构造、地震预报、气候变迁、海平面升降、环境演替、生物进化等当代重大科学热点乃至社会热点,是与自然史和历史自然科学相关的问题。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类型多、系列长、连续性好、地域覆盖广阔、综合性强的有关自然现象,特别是异常现象的观察记录,这是中国古人几千年来留给今人、贡献给世界的一个自然史信息宝库,它已经在射电天文学、地震震中分布图和烈度区划图、5000年气候史重建、500年旱涝史重建及其隐含周期的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黄河小浪底工程大坝高程设计是以黄河1843年洪水的复原研究为依据,长江三峡工程防洪设计是以1870年洪水时下游荆州大堤不决口为前提的。

大型工程设计论证早期有物理模型法、数学模型法,现在中国学者又创立了历史模型法,服务于科技和经济建设重大工程中长期规划的自然背景评估。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仍。而依据我国古代儒家和经史子集文献中丰富的气象、气候、物候、地理等资料,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于1961年和1972年先后发表《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和《中国近五百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证明了20世纪气候逐步变暖的事实,并预言了21世纪气候变化的趋势。至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灾害,在地方志中也有可供借鉴的资料。

《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鼓舞了多少人求新创新,《易经》中包含了一些科学思想和数学结构等成分,能为近代科学研究提供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但在历史上衍生出来与易经有关的方术活动,如算命、相面、占星、堪舆之类,则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其中的科学和迷信的成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伪存真,古为今用,这才是对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所应取的正确的态度。

爱因斯坦说得好:“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为具有强有力的性格的人物重新加以刻勒,而且总是使之适应于雕像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如果这种真理不总是不断地重新创造出来,它就会完全被我们遗忘掉。”

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必须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生态科技人文文化,也要在引进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既不数典忘祖,又不封闭排外,壁立千仞,海纳百川,为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

责编/宋文芳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生态意识、文明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高度强调了对生态文明的要求。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王渝生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4

一、增强公民生态意识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公民只有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 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才能形成, 也只有公民生态意识的提高, 才可以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才能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增强公民的生态意识, 离不开生态教育, 要在教育部门的统筹规划下, 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 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中小学可以采取渗透课程加专题实践的组织模式, 在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观念, 倡导善待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消费意识。

紧盯薄弱点, 提高河北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着重宣传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 宣传农村生态恶化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 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 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依托健康社区厚植生态文明观念。要依托河北社区互动培养责任意识, 通过在社区层面开展各种绿色创建和环保志愿活动, 通过组织与组织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协商等活动, 使社区成员逐渐养成协商、合作、参与、妥协等契约观念、法纪观念、秩序观念, 在互动过程中养成生态意识落实于行动的习惯, 自觉遵守各项生态法规。要发动群众相互监督, 不断强化他们尊重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 履行环境义务的行为方式, 将生态意识真正固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使社区居民真正做到勇于监督、恒于自律、勤于维护、乐于享受。

二、形成生态公民养成机制

具有生态文明意识且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就是生态公民。生态公民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依法享有生态环境权利和承担生态环境义务, 也就是要求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下对生态环境形成与权利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公民的养成, 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所要建设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 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这一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获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这就要求公民具有科学的生态理念和良好的生态素质, 形成节约能源资源, 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生态问题的社会性的本质属性也要求生态公民的养成,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应该而且必须依靠社会成员的力量。因此, 生态问题的全面解决当然要靠生态公民的养成。

构建生态公民养成机制, 首先要完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 生态文明法律规定公民的生态权利和义务, 生态文明制度作为生态法律的补充, 是关于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办法和措施, 生态法律和各项制度的制定, 为公民生态化行为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其次, 要健全生态评价制度, 目前, 河北省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状况并不乐观, 究其原因, 生态评价制度缺失是一种重要的阻碍因素, 所以必须健全河北省生态评价机制, 加强公民的监督权和诉讼权, 为生态公民养成机制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倡导公民绿色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是以绿色、健康为宗旨的, 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模式, 它包括三层含义: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公共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的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 不造成环境污染;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 注重环保, 节约资源与能源, 实现可持续消费。

在公民中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需求欲望日益膨胀, 当今的环境污染、物种锐减、疫病蔓延等种种问题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如果人类只顾自己的一时之乐, 人类的发展必将毁灭于自身。公民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 就要对公民加强绿色消费教育, 建设节约型社会, 每个公民义不容辞, 社会各相关机构应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 传递绿色消费信息, 普及绿色消费知识, 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推进消费理念的更新, 使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 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绿色消费模式。

摘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又主动保护自然生态, 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生态成果的总和。它是一种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民的具体角色定位:增强公民生态意识;形成生态公民养成机制;倡导公民绿色生态模式。

关键词: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公民,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周慧, 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公民养成机制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11期。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5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趋明显。那么,当今长春市民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此次,我以“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为主题,自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由于能力有限,仅对本小区部分居民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份。由于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只能反映这60名被调查者的环境生态意识。样本结构如下:

性别:男性49%,女性51%;

年龄:15-19岁13%,20-29岁8%,30-39岁17%,40-49岁23%,50-59岁17%,60-69岁12%,70-75岁10%;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初中17%,中专或高中52%,大专13%,大学本科及以上15%。

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

(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构成之一。包括该国公民对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程度,对于环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

(二)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状况

1.在第六题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其中有58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96.7%;有2人表示“不了解”,占3.3%。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污染“不存在”。

2.在第七题中,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调查显示共有56人认为环境问题应该治理,其中有17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39人认为“需要治理”;仅有4人认为“无所谓”;没有人选择“不需要治理”。

以上两道题调查结果表明,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对于当今世界上的环境污染应及时、尽早治理。更为可喜的是,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环境污染不存在或污染毋须治理。尽管如此,在第五题中,只有28.3%的人总能够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可见,他们的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不相匹配,虽然多数受调查者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而一但把环境问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则显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偏低。

3.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群众的动物保护意识达到了一定高度。在第十题“您会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肉吗?”中,56人选择“不会”,其中53人在接下来的第十一题中选择不食用的原因是“野生动物需要保护”,2人选择“不卫生”,1人选择“价格高”;选择“会”食用的仅有的4人中,3人食用的原因是“别人点的,我无所谓”,只有1人选择“味道好”。

4.调查反映出人们对政府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宣传活动的支持力度还不是很足。十三题中,57人对市政府的环保宣传活动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十四题中,只有11名受访者“非常支持”为了保护环境引起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提高。

可见,政府在提高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工作上还需要加大力度,仍然任重而道远。

5.调查还反映出民众在环境生态意识上呈现出比较强的政府依赖心理。在回答第十六题(多选题),认为哪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帮助时,对于此题的回答,有40%的人认为应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教育,35%的人认为应健全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21.7%的人认为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这说明人们更希望通过政府制定规章制度推动长春市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环保意识的特点

1.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从调查中可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环境生态的严峻形

势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体中“高满意群体”和“低满意群体”比例来体现各群体的总体满意度,则学历在小学及小学程度以下人群的满意度最高(1:1),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满意度最低(1:5),即低学历与高学历满意度比为5:1。

2.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相关,因为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程度更清晰。

3.年龄是受访者对某些环境生态问题的看法的影响因素。在回答十二题“‘限塑令’是否减少了您对塑料袋的使用频率?”时,有16人选择“没减少”,其中13人属于50-79岁年龄层;而选择“现在几乎不用塑料袋”的人9人中,没有一位来自此年龄层。然而,在回答“是否愿意参加小区环保活动”的第十五题时,选择 “愿意”或“很愿意”的受访者中50岁以上的共有20人,占87%。可见,在选择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时,年龄因素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看法和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使我对长春部分市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就调查结果来看,长春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境生态意识,但是其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境生态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就当前的情况,在此提出一点建议,仅供参考。我认为,加强政府的环保工作,这是改善长春市环保现状的重要条件。

第一,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要提高市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市民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环境责任,尽力使其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配套。

第二,坚决贯彻和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以上便是我此次实践活动的成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这次调查可以反映出长春市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当然,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王娟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6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盘旋上升的过程,纵观人类悠久的历史,人们从敬畏自然到依赖自然,到征服自然,最终挑战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也给自己带来一系列值得警醒的后果。历史进入20世纪, 曾经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的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同时,却造成了自然的满目疮痍。在发展与自食恶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才有了如今正在崛起的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生态文明阶段。

对生态文明广义的理解是: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自身特有的三层和谐观念,即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谋求与其他物种的和谐生存、在人类共同体内部谋求不同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以及在个人的心灵深处谋求理性意志和情感的和谐。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多为狭义上的理解,即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反对漠视自然、糟践自然、滥用自然和盲目干预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实践,必然有其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和直接来源

身在资本主义大扩张的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亲眼目睹了机器化大生产神奇的物质财富创造能力,但同时他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财富创造,是以对自然的无限制掠夺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为条件的。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受历史的局限,他们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不够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通过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我们仍然可以清晰的发现他们的真知灼见,以及散布在著作中对生态问题极具洞见的认识和论述。

1.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强调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类不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恣意破坏,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够在与自然的共存中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利益。

2.实践是人与自然的纽带

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人类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延续种族,提高生活质量,将自然改造的更加适合人类居住。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强调,人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的索取不能永无止境,否则物欲膨胀,只关注财物索取,不理会环境承载力,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最终两败俱伤。

(二)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所吸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无论其内容的丰富性,还是思想的深刻性,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璀璨夺目的。中国人形成了整体统一的宇宙观,以这种宇宙观观照世间万物,皆是有情、有义、有生命的体现。天地含情,万物化生。人与天地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天赖人以成,人赖天以久。尽管古人的某些思想带有神秘的自然色彩,但是其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还是蕴含着许多哲理,为我们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思想资源,如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第一次哲学思考;道家的生态文化思想则是更直接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我们当今生态文化建设更具影响力和指导作用。我们归纳我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尽管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有不同的说法,但其思想的本质都是强调人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在统一。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结构的重要一端。如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中,山林河川是历代文人士子最重要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已经溶入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成为后世文人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影。

2.万物平等、尊重生命的生态价值观

比如,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激起了动物保护者的极大关注。当人的利益与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发生冲突时,传统文化中尊重生命、万物平等的观点也许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方向。

3.顺应自然、永续利用的生态实践观

庄子说:“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这种顺物自然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事物的本性,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人为干预。人类在实现自身利益的时候,也应该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但“发展”本身意味着什么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思考,大家想得比较多的是怎样搞“发展”、怎样大搞快搞“发展”,各式各样的“发展”研究都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发展有度,有临界点, 越出度, 接近或超过临界点,就会引发生态灾难, 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就我国的生态系统而言, 这样的临界点离我们非常之近, 不再是未来的、长远的可能性,而是眼前残酷而又难以回避的现实。说到底,人民不仅要富裕健康的生活、稳定富强的中国,还要美丽的家园、美丽的中国。这些年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容乐观;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贯彻落实这四句话,就需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但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加强。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注重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很少涉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传统道德建设很少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下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不够,在环境道德教育以及环境道德实践方面比较薄弱,即使进行了环境教育也是流于形式,不够深入,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的效果。所以我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有效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态文明意识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

前些年有一则公益广告“人类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令无数人为之一震。眼下,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欠缺的就是这种前瞻意识和危机意识。对于一些部门而言,生态与环保“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名义上环评是第一道关,但在现实中环评为重大工程让路,“先上马、后补票”事件时有发生。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说,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价值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等。

首先,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目前,我国公民对生态价值定量评价的意识不强,在我国,资源价格基本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但这个价格反映出的并不是资源真实的价格,它只反映了资源的开发成本,而在开采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不计入成本中。所以,我国市场体现出来的是“产品高价、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片面价格体系。这种“环境无价”观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了很大负面影响。生态价值同样是评价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标准,我们要向公众推广资源环境有价的新观念,在制定经济发展指标时考虑环境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责任感。

其次,树立生态消费意识。2008年由中消协组织的“最应该摒弃的十种不良消费行为”评选结果是:明知驾车劝饮酒;景区公物不爱惜;野生动物上酒席;处理垃圾不分类;红白喜事过奢靡;餐后离席满桌菜;住宿宾馆长流水、长明灯。目前我国存在一次性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炫富消费、畸形消费、借贷消费和非法消费等等不健康的消费现象。这都在提示我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严重缺乏,这些消费模式之所以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是因为其核心是物质主义的,它把满足人的无限物质欲望作为第一目的。拉动内需的确需要刺激消费,但是公民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政府引导正确的可持续性消费行为。可持续性的生态消费模式包括三层基本含义: 一是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选择没有被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健康产品,消费后合理处置垃圾,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适度消费,转变消费观念,在满足对商品需要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崇尚简朴。三是持续消费,注重对后代带来的影响。可见,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这正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

最后,树立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更高层次的追求,自然生态,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审美价值。当我们置身于湖光山色中,看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听松涛阵阵穿林响箭,春风中纸鸢飘摇,夏雨里芙蓉如面,秋夜里雨打芭蕉,冬天里梅影卧雪,精神情操自然得到陶冶,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这是任何物质财富都不能给予的精神上的满足。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是顺应时代变化,是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呼应,更是在提醒党员领导干部,发展到底要GDP还是要生态与资源?要财政收入还是要民众幸福?要一时面子还是要造福后代?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的响应者和推动者,这彰显了中国“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新行动纲领,这是一个关乎民族未来的发展大计,必将给人们增加更多的福祉,这也必将建设出一个青山、绿水、富庶、繁荣的“美丽中国”。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7

一、“环境道德”的内涵

道德, 原本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一般情况下, 道德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迫切的今天, 有必要把传统的道德约束力, 延伸到自然环境的保护领域, 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道德体系, 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所谓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 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 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观念要求遵守两条环境道德原则: (1) 平等互爱, 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保证健康自下而上和持续发展的权利; (2) 保持互利, 人类每一个成员都应保护生存环境, 保证地球上所有成员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环境道德的本质, 就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 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 自觉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 善待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 达到人与社会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长久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良知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环境道德建设现状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共同物质基础。一个地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人, 如果只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 只图个人的某些方便, 而不注重环境保护, 尽管只是单方面的行为, 但集中起来, 就会增大对环境的破坏力, 损害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 制约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道德建设现状

环境道德中的环境道德规范有如下几条:

(1) 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 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2) 从局部入手, 自觉服从全局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3) 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 自觉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行动; (4) 支持和维护有利于环境的公共行为, 批评和抑制破坏环境的言论和行为。

可惜的是, 这种环境道德观念, 在近些年不但没有得到强化, 反而在不少人的头脑里荡然无存了。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 把好端端的环境弄得满目疮痍, 破败不堪。市民在街道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大排挡、小摊点占道经营, 污水随地泼洒;小商店店主在路边乱烧废纸和塑料包装袋, 怪味刺鼻难闻;收获时节焚烧秸秆, 烟雾弥漫……种种危害生活环境的陋习在城镇随处可见。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令人担忧, “白天不排, 晚上排;晴天不排, 雨天排;检查不排, 事后排。”这样的谚语便是目前企业对待环境态度的生动写照。 排污企业在对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的情况下, 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姑且不去谈论其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但不能不令人掂量这些企业的环境道德水准。这些年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这是求发展的大好事。但是, 就有部分地方惟GDP为上, 一些企业惟经济利益为上,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以后再拿钱来补环境破坏之“火”, 于是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肆意排污, 环境建设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年, 不少地方都走过“为了银子污染环境, 花费金子治理污染”的弯路, 这样的教训值得世人警醒。

(二) 构建环境道德保障体系

环境道德是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环境道德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树立新的行为准则。企业和个人在经营和社会生活中, 要摒弃“重利轻义”的义利观, 树立“以义取利, 义利并重”的义利观, 在谋取自己利益的同时, 要考虑他人关系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在追求企业效率的同时, 要多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在追求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 要顾及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利益。从环境道德角度讲, 企业不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 个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瓜皮果壳、不乱倒垃圾等, 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1.企业的环境道德建设始终是环境道德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方面,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而污染治理又需要成本甚至是高成本, 这就导致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手段不硬。企业这种逐利的本能在急欲摆脱贫困的背景下, 得到了放大。企业粗放经营和肆意排污, 将环境成本社会化, 让公众和企业周边居民忍受和承担污染, 这就缺乏起码的环境道德责任。

另一方面, 企业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控制污染必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最熟悉生产工艺, 最明白自身环保的软肋在哪里, 什么地方存在大的环境隐患, 采用什么方法最能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监管和执法中, 一方面强调企业的环保责任, 同时也要注意调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肯定和维护企业的环境道德, 倡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2.消费者的环保素质高低, 是企业等社会组织环保素质的基础。

公民或者说普通消费者的“环境道德”, 能通过消费关系, 直接的影响或匡正一些企业的“环境道德”,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旦企业的某些认识偏离了消费者的道德和社会企盼, 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消费的形式, 通过市场行为的方式予以惩罚。任何一个企业, 如果不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如果不能正视其责任, 而一味地钻在钱眼里, 那么也必将得不到社会大众和消费者信赖, 也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3.广大市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 树立一种努力改善和爱护环境的信念和责任心。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逐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环境道德的大环境。同时, 还要引导公众把环保意识自觉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自身, 克服破坏环境的陋习,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促进环境道德建设

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要把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而提出的环境道德标准, 普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内化为每个人的“良心”, 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娃娃抓起, 从领导抓起, 确立信念, 培养习惯。努力把保护、改造、建设宜人的环境形成社会舆论, 变成大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1.树立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 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 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 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 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 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 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 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 从表面上看,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 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 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了解自然, 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 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 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 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 让其能够休养生息, 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 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是在处理自然关系时, 引发的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对这些矛盾和关系, 无疑要用法律来规范, 但是大量的矛盾和关系不能用法律, 而需要用道德来规范。这就是说, 在处理环境问题时, 要讲究“环境道德”, 要建立“环境道德体系”, 用“环境道德”来为人类建立一个宜人环境的目的服务。当前, 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意识。要通过大量的道德活动, 形成人人都能接受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情感, 使“环保”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 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活动, 甚至也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只有建立了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新文明, 我们的居住地,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安全、更美丽、更繁荣, 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 2002, (5) , 184-187.

[3]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J].道德与文明, 2003, (3) , 60-63.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8

目前, 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 并且主动从个体进行践行, 对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然而, 在农村, 很多农民难以接触到生态环境的相关教育, 造成他们的生态意识有所欠缺, 甚至偏远或者落后地区的农民排斥生态意识的推广[1]。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首先, 农民多年的生活习惯与生态保护相悖, 并且不易调整。除了环保意识宣传不到位, 农民意识不到自身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外, 农村的各项环保设施与规定滞后, 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因而出现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无分类处理、木材燃料取火等现象。其次, 农民未能清晰地认识破坏生态的后果。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不及时调整, 不仅破坏了自身所处的环境, 也影响了后代的生存, 由于农民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更是缺乏主动性与持续性。再次, 农民缺乏科学种田与保护环境的相关技术知识。施肥与农药的不合理运用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最后, 在农业环境保护知识方面, 农民缺乏交流与沟通, 不易接受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很多农民因为自身原因无法理解, 从而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而再次造成农业污染[2]。

2 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举措

2.1 加强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首先, 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指导, 激励其关注生态环境, 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 主动带动农民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断接受培训、更新观念, 形成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其次, 注重对农民的培训与宣传, 以简单易懂的多样形式进行教育、引导, 使广大劳动人民树立起生态意识, 掌握生态文明知识, 从人人做起,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行动[3]。并且, 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中, 培养孩子的生态意识, 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2.2 通过农业科技组织对农民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

目前, 我国很多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 导致他们依照传统生产习惯从事农业活动, 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 加强农业科技组织下乡参与基层农民的农业生产, 对其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 以培养农民科学的生产习惯, 从而减少因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4]。

2.3 组织实践活动成效评比活动

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部分, 通过结合实践活动评比激励, 互相监督, 评比出践行生态保护较好的个体, 不仅能使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而且为农民树立了榜样, 影响其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主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 把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5]。

3 结语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是生态保护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有助于生态实践成效的发挥。不断提升农民的素质及环保意识, 增强农民保护环境的自主性, 生态实践才能落到实处。同时, 有助于推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 从而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 (2011-06-02) [2012-02-04].http://jcs.mep.gov.cn/hjzl/zkgb/2010zkgb/.

[2]李红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1:44.

[3]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 2007-10-24.

[4]卓越, 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3) :106-111.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态文明意识,渗透

“ 生态文明”这个话题是在我国召开“ 十八大”时提出来的, 生态文明已经放在了社会建设的突出地位, 可以看出,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高中生是我国未来的栋梁, 在吸取课本的知识的同时要对其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 在历史课本的教学中, 老师要结合当地生态现象, 和以往我国的生态事例进行对比,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 了解到生态文明在人类发展演进中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就针对高中历史教学, 来探讨对高中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它所提倡的是人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形态, 它所展现的理想化要求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文明着重点在于人作为自然的主体, 要求人与自然要相互融洽的生存, 要互相和谐的相处, 体现的是以和为本的思想。 生态文明是新兴的文明, 是通过历史中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传承衍生出来的一种文明理念。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二、历史教学对生态文明的作用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 历史作为已经发生的事情, 是一种客观事实。 因此,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尊重史实,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要注重知识点的迁移, 结合历史事件, 切忌主观片面性思维。

在高中历史科目中渗透生态文明, 对学生培养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高中生处于人生最青春活泼的时期, 这个时期学生对知识的摄取很强烈, 也是形成个人观念的关键时期。 因此, 对高中生灌输生态文明观念,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会有影响。 历史课本作为还原历史, 教授学生历史的书籍, 历史教师也应该不辱使命, 对生态文明的知识进行传授。 只有历史教师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史实, 了解史实的观念, 学生才能够正确认识什么是生态史, 什么是生态文明。从而促进学生关爱自然, 保护自然观念的养成, 让学生拥有高度的人文情怀, 学生自己也能在学习生态文明的同时开阔视野, 了解大自然, 从中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对自然起敬畏之情。

历史学科涉及的各个方面, 涵盖许多领域, 因此, 对历史的教学就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 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现在的历史教学已经打破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 教师队伍也对生态史观有了深刻的了解, 提高授课的质量。 尽管老师已经对生态文明有些研究, 但接触时间短, 对生态文明了解不够透彻, 因此在教授的知识体系上就不够完善, 缺乏对生态文明体系的完整性。 对于这类现象, 会影响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摄取, 所以, 从教师角度考虑, 教师要对生态文明进行专项探究, 对课外的生态文明知识多加吸收,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由此, 才能够培养学生审视世界的眼光, 让学生认识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生态文明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完善生态文明在历史课本中的知识框架。 作为历史老师, 要紧随社会脚步, 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吸取知识了解生态文明, 并在历史知识结构中建立生态文明体系。 通过查阅书籍, 互联网阅览, 参加学术研讨会等等方式来提升自己对生态文明的素养。 尝试不同的授课方式, 探讨出哪种授课模式适合学生吸取知识, 从而达到传授生态文明的目的。

授课中加强教学的科学性。 要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 提升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比如在课堂上发挥学生讨论式学习,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自由讨论, 教师在其中对学生进行点播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在此, 结合生态文明的案例进行分析,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对历年高考题进行解读。 在生态文明方面, 要有针对性的对自然, 资源, 环境, 污染等方面的题进行课堂分析。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 把握市政要点, 通过建立图标, 收集资料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题型应该如何作答, 掌握知识脉络, 并且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使学生切身感受生态文明是什么。

生态文明, 作为一个课题, 在历史教学环节上所占比重不大, 但对学生要求不小。 因此, 作为历史老师, 对学生灌输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一项长期都应该实行的课题。 在课堂教学时, 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 讲事例等方式对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渗透。 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文明, 让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更了解。 或者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 让同学在课余时间亲身体会自然, 探索自然的神秘, 将心得体会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四、总结

现如今,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建设社会的重中之重, 对于高中教育中生态文明对学生的渗透更是一项重点。 生态文明作为一项课题, 需要老师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学习, 并将其带入课堂, 让学生感受生态文明, 感受自然,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理解生态文明的意义, 着重把握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让高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蒋福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生态意识生成的三种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4.06:67-70

[2]张继贤.生态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问题研究[J].才智, 2016.02:16-17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10

一、生态旅游理论简介

针对旅游活动给环境与资源造成的破坏,早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Ceballoslascurain就提出了生态旅游一词,生态旅游是要求旅游者和旅游业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不仅表征对自然景物的所有观光旅行,更强调观光对象不应受到破坏。

二、生态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一词自1983 年提出至今已有30 年的时间,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映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蓬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我国从十七大提出生态旅游至今对其宣传也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从成效看,生态旅游发展的还不完善,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等足以证明生态旅游有名无实,总的来讲,其原因主要是生态旅游意识落后,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生态旅游的内容和含义,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宣传和肤浅的理解上,这就造成无法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结果。这一表现在经济不十分发达的吉林市尤为突出。

三、传统旅游活动对吉林市形象的不良影响

(一)吉林市概况

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吉林市历史悠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1994 年吉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等称号。

吉林市四面环山,三面临水,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北国江城”之称,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区的松花湖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被誉为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更是冬日的奇葩。吉林市以其独特的雾凇冰雪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陨石旅游资源等构成的旅游资源体系,在全国独具特色和吸引力。吉林市多民族居住地之一的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市作为塞外北国的一颗璀璨明珠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城市。

(二)传统旅游活动对吉林市形象的不良影响

2009 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建设生态旅游大省为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城市,每年以北山庙会为代表接待大量旅游者,北山庙会日接待游客数量高达数十万人次之多,少则也有七、八万,面对如此巨大的游客队伍,北山景区并没有做好有效的生态旅游宣传和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庙会期间,大量商贩以“放生”的方式骗取游客的善良,让游客以付费的方式将小鱼、小乌龟等放生回归自然。这一形式看似是保护资源,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是,现实是,在游客放生过后,商贩又一次将小鱼、小乌龟等生物打捞上岸进行重复利用,严重影响了动物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其死亡。与此同时,大量游客在北山庙群内上香,山上烟雾缭绕,浓烟从北山直上云霄,给城市空气带来严重污染。庙会结束,游客撤去即可看到漫山遍野的垃圾,果皮、纸屑、方便袋和烧烤串的钎子等到处都是,给旅游环境带来的破坏是严重二字所无法形容的,这无疑也影响了吉林市作为中国首个“低碳样本城市”的形象。

吉林市一年一度的“中国·吉林雪花啤酒节”和“中国·吉林市松花江河灯文化节”等节日也吸引了大量游客,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和生态旅游意识落后,节日过后的狼狈场面是管理者所不忍目睹的,在啤酒节和河灯节举办过程中,游客带来的垃圾既造成陆地区域的污染,更造成作为吉林市民主要引用水源的松花江水的严重污染,也破坏了吉林市作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

四、强化生态旅游意识,提升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的对策

旅游业的发展只有建立在与环境友好协调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的树立也只有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持久的保持下去。要提升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有必要强调生态旅游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旅游意识。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

政府在旅游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想从根本上真正实现生态旅游,就要从政府的角度大力开展生态旅游知识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生态旅游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强化媒体对生态旅游意识的宣传,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培训,普及生态旅游知识,增加环保投入,加快信息自动化建设,并定期公布各大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公众参与综合决策的渠道,加强以生态旅游理论推进吉林市文明旅游形象建设的监督管理。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是保障旅游业持续发展和文明旅游推广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吉林市旅游景区管理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要充分利用各种人才培训资源,联合创建多种形式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与培训网络,积极培养生态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确保吉林市生态旅游宣传教育的及时广泛开展和进行。

(三)启用大学生进景区服务,增加生态旅游宣传力度

景区要想确保生态旅游的切实开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参观游览过程中时刻提醒游客保护环境,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启用在校大学生,即实习生进入景区工作。一方面,大学生文化知识较为丰富、素质较高,便于管理,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既降低景区人力资源成本又可以为景区的环境保护和帮助旅游者提高环保意识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对游客的提醒和以身示范作用会对游客产生受益匪浅的效果。另外,启用实习生管理制度,还可以“旺进淡出”以平衡旅游景区因为淡旺季对员工需求量产生的差异。

五、结语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11

關键词:市民;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面临愈来愈严重的生态问题,自然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江河湖海污染加重,地下水资源枯竭,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污染加重。严重的生态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十八大又提出建立“美丽中国”的目标。近几年,雾霾天气一直侵扰京津冀地区,保定地区的污染尤为严重,保定市政府下定决心治理雾霾,为此提出了一些目标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所以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保证措施的实施,首先要提高每个公民的生态意识。许多生态批评家和生态意识家都指出,导致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不是工业、不是技术,这些都是表层原因,真正的深层和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所以对公民生态思想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过程

本研究从生态思想的人与自然关系、对工业化、科技发展和生态系统关系的观点、对人类欲望的观点、对担负生态责任的认识以及生态整体观五个维度出发,拟定了28个问题。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平台,收集了98份有效问卷。受访者中男性占34%,女性占66%;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到25岁和31到50岁之间,这两段年龄占了92%。在学历分布上,大学本科学历人数最多,有58%,其次是硕士研究生,占27%;初中文化程度有1人,高中有12人,博士学历有1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所居住地区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中有87%的被访者表达了不满,期中将近30%表达了非常不满意,这说明了生态环境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广大市民对优美环境有很大期待。

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访者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在交通工具选择、资源再利用、节水节电调查中,80%以上的市民会做出有利于环保的选择。较高的环保意识与之前的预想有差异,这可能与样本搜集的局限性有关,因为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有较好的教育背景。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要提要市民环保意识就要提高市民的受教育水平的必要性。

从人与自然维度下的三个问题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并没有“人类是万物的主宰”,“人定胜天”等之类的思想,相反能够认识到人类的局限性,大自然和人类是平等的。但相对较多的受访者有征服自然的想法。

在工业化的问题上,将近90%的受访者并不认为工业化程度越高、科技越发达,人们生活越美好,这说明较大部分受访者有正确的工业发展观。但当涉及到自身利益,比如夏天会不会能够牺牲舒适而关掉空调,远离电脑、手机等具体问题上70%以上的受访者又会依赖于工业化和高科技。人类欲望维度下,将近一半的受访者给出了较为矛盾的答案。

有将近80%的受访者表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自己是有责任的。生态思想包含生态责任内容,其中有一条物质生活简单化的责任。在 “大城市繁华舒适的生活”和“乡村简单质朴的生活”两个问题上做选择时,大约一半左右的受访者给出了不确定的答复。这说明他们有一定的生态责任意识,但这种意识不够深入、不够坚定。在生态整体观维度下,85%左右的被访者尊重小草等微小生命,这反映出他们能够意识到世界外物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体与每一个个体紧密相连;他们不会为了自己的喜好而对某一物种有所偏见,这说明他们能够从生态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审视人和万物。

从分析数据上可以看到,将近80%的受访者经常看到生态环境的宣传,这说明社会对这方面的有一定的宣传力度,但对于接收宣传渠道不是单一的,有些是在学校学到的,有的是通过各种媒体得到的,这说明生态思想宣传要多渠道进行。

四、总结与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三方面内容:一,大部分受访者有较高的生态意识,能够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二,受访者生态意识仅局限在常识性、较低水平上,没有形成完整的、较深刻的生态思想,这反映在仅有生态意识,但在生态实践上还存在差距;三,生态意识与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有关,虽然由于客观原因,本问卷受访者有一定局限性,但从一方面也反映出生态意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成正比。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大部分受访者认识到应该从个人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同时也希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篇1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总领全局的新部署。建设生态文明, 宣传教育要先行, 只有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全社会才会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只有依靠公众的力量, 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而我国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如何, 是做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即将开展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就是为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而设定的, 通过调查, 了解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认知、生态环境宣教效果及生态文明建设对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 力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评价体系, 研究提高全国生态文明意识乃至生态文明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科学基础, 提供数据支撑。

上一篇:运动营养学下一篇:舞台灯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