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2024-06-17

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通用8篇)

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篇1

公民法律意识及提高的途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过去相比,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但是,这些成绩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仍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一、公民法律意识加强的实际意义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和公民自觉遵纪守法、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第一,法律意识在完善立法工作,促进有法可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依法办事的前提是有法可以,没有法,或者法残缺不全,那么依法办事就无从谈起。第二,法律意识在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常言说得好“已不正,不能正人”、“打铁先要自身硬”,执法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会表现出执法素质差,执法水平低,就会造成执法不公、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现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法律也无济于事。法律意识是国家司法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法律,准确、及时适用法律的必要因素。司法人员在办案中,如果是不知法、不懂法或者对法律作出歪曲理解,那么势必会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司法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第三,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要求。建国来的司法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只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涨了,依法治国之“船”才能真正地高起来。

二、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从这方面讲,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之路才刚刚起步。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与上述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表现在他们对相

当一部分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依赖政策或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从而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想的影响,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产生有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仍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参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身权益、甚至给“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的武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首先人们对权利的认识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人们对权利的主张要求日益强烈,权利的主张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来诉诸于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越来越多,这表明人们已习惯于寻求法律援助的救济方式。近年来,关于人格权、身份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案件的数量增长也表明了权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意识还存在较多问题,(四)、法律意识层次有待提高。

文化素质高的人的兴趣较为广泛,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较多,因此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就有可能较高,而文化素质低或文盲恰好相反。公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与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讲,与公民的利益关系密切并实现程度较好的法律,他们就较容易知晓,反之就少些。我国公民中绝大多数人对法律实践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得到的感性认识,因而难免带有片面性,对法律的认识能力也难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我国公民中文化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有一定比例,他们缺乏对法律知识了解的主动性,一大部分公民的法律意识处于片面的不系统的法律心理层次,处于法律意识发展初始状态,因而难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

三、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从以上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列举及存在的问题可见,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呈现出多方面、多因素的不平衡状态。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在我国的确立,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现代化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并且与许多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混杂在一起,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商品经济不发达

我国目前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农村占有较大比重。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将成为影响公民法律意识的决定因素。其一,从商品经济与法和法律意识的相互关系看,没有商品的经济产生和发展,就没有法和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是产生民事法律的客观基础。而自然经济却不能提供民事法律之基础,在它的基础上产生的法律只能起到巩固和确立财产归属权利的作用。其二,从商品经济活动的自身特性看,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遵循等价、有偿的价值规律进行的,法律上的平等要求不过是价值规律的法律语言,由此形成平权法律意识。

(二)、特殊的历史环境因素

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某些政策、方针上的失误和偏差,致使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受到了一定影响。一是我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在依靠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搞大规模群众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群众运动,就没有革命的最后胜利。然而,由于群众运动是不依靠法律的,并且在我们发动群众时候,也只能讲明政策和有关规定,而不是用法律来严格规定约束群众,因此也就产生了群众对自己创造的、表明自己意志的法律,有时也不太尊重的副作用。二是由于法制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创造一个稳定的、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因此,法制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和平建设时期的地位,显然不同。

(三)、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的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纵观中国法制史,这种传统文化体现在中国法律方面的显著特征有三个:一是缺乏对权利的逻辑规定和论证,权利观念极其淡薄;二是强化专制主义,权利崇拜观念极其狂热;三是宗法伦理精神和原则渗透,影响着法的价值取向,形成以家族为本位的法律观念,并成为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核心。这种宗族伦理传统使法成为一种伦理道德的附庸,这种状况必然产生重人治轻法制的思想,并成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历史重负。

(四)、法律生活的失调

社会主义国家是法制国家,法律生活应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国家法制健全,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生活本身协调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这为我国法律生活的协调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现实生活表明,我国法律生活要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协调,还要作出久远的努力。目前,我国的法制还不十分健全,法律还不是真正完备,法律的渗透还不太强,法律的触角还没能完全伸展到各个角落;再者,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从内容到贯彻执行还不够严谨,有些地方甚至相互矛盾。如:同一性质或后果的行为,在不同地方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有的权威就会受到削弱,公民的法律意识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结合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实际状况,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顺利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从行政与司法来看,能否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决于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如果没有他们相应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工作就难以进行。从守法与护法的角度看,公民能否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取决于公民的法律意识。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整体水平还不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它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总之,认识必须到位,行动必须自觉,工作必须一贯坚持,才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二)、切实抓好普法教育

一是要克服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普法教育不能只停留做表面文章、走过场上,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取得工作实效。二是工作形式必须灵活多样。我国人口多,地区差异大,要以尽量少的投入取得最大收益,必须因地制宜,既可集中授讲,也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既可采取就地办案的教育方式,也可以采取法律服务与帮助的方式进行,要注重教育材料的典型性、灵活性、生动性。三是要注意普法教育的广泛性和针对性。普法教育要面向群众,要在机关、学校、工厂、农村和群众务工集中地点广泛进行。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异向,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思想道德上,要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全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建设要努力培养“四有公民”,并且要在全体公民中广泛进行“道德规范进万家”和遵纪守法宣传活动,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使群众懂得公民的权利、义务和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促使他们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进而达到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目的。

(四)、加强立法,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

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那么对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显然是句空话,为此,必须做到:一要通过立法健全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自觉守法护法,依法办事。从公民角度讲,要自觉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从执法者的角度讲,要依法不依人,依法不依权;三是要维护司法公正,通过冤、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强有力地促进司法人员公正办案,使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法定义务得到履行、违法行为得到惩罚,这样能够避免徇私枉法等司法腐败。另外,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弘扬正气、打击邪恶活动,使好人敢做好事,使坏人不敢抬头;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为此在立法上要限制居于优势一方,保护弱势一方;在实际运行程序上,应给予弱势群体更多更有效的公平救济途径,用法律为他们讨回公道,用法律改变他们的命运;以此激发人们知法、守法和护法的积极性。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而宏大的社会工程,它既包括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又涉及各个领域和部门,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奏效的。在法治城市的建设中,我们应当使这项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和长期化,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b 5

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篇2

关键词: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培养策略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 到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将这一法治道路完成了从构想到实行的飞跃。然而, 法治社会的实现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并不是单纯的将法治写入宪法和法律这么简单, 需要的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塑造的过程。这些年来,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但和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相比较, 差距显而易见。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刻不容缓。

一、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

调查发现, 当和普通老百姓谈到法律的时候, 他们大多一片茫然, 很多人简单的将手铐、公安局、坐牢和枪毙等同于法律。认为只要自己安守本分, 不做违法的事情, 法律就与自己无关。中国数量最为广大的老百姓, 一直以来不喜欢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纠纷, 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能商量着解决才是正道。而当“私了”不成的时候,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中间人”来解决, 而所谓的“中间人”还必须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 通过他们两头传话, 说服矛盾双方各让一步, 让问题得到解决, 而“中间人”则在其中收受一定的“好处费”。而当“中间人”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时候, 民众才会想到法律, 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一方面希望法律会为他们“伸冤昭雪”;另一方面则仍然抱着通过法律给对方一点压力, 让其主动和自己“和解”的目的。这些都是法律意识不健全的表现。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

一方面是国家三令五申要推进法治进程, 一方面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我国公民深受传统思想和宗法制度的熏陶和影响。中国公民一直生活在孔教和儒学的大文化背景下, 本来就不主张个性的释放。而传统思想和旧有的宗法制度, 更是给普通民众大力灌输“情大于法”的思想观念。认为“打官司”是人际矛盾极端激化的表现。正因为如此, 在发生纠纷的时候, 人们往往通过调节和和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而不选择诉诸法律。这一国情注定了我国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其次, 我国法律体系的缺失。中国的法律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 但纠纷和矛盾的多样化, 让一些矛盾在解决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法制本身包括立法、守法和执法等诸多环节, 而立法无疑直观重要, 没有可以依循的法律, 守法和执法也就是空谈。而立法层面上的法律缺失, 也会直接导致公民对法治信心的缺失。

再次, 立法、守法和执法环节的剥离。我国的法制框架虽然已初具雏形, 并日趋完备, 但很多法制制度仅仅停留在立法层面, 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权大于法, 钱大于法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人情执法”最终会影响民众对法治的预期, 而当民众对法治丧失信心的时候, 虽然“有法可依”, 但“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终究只会是纸上谈兵。这些情况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就大打折扣。

三、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法律的普及, 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治的有效实施, 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取决于公民的法律意识程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我们要做的是向他们灌输一种法治的理念, 并以这种理念指导自己依法办事, 在出现矛盾和困难的时候, 更多的求助于法律。

(一) 观念上的引导

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所在。我们必须通过种种措施, 消除公民在法制领域的认识误区, 从思想上认同依法治国。同时要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 让公民消除对他们的顾虑和恐惧, 再配合立法、守法和执法领域的力度增大, 从根本上肃清法律顺利实行的障碍。只有让广大民众从心里认同法治, 法治建设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中国公民作为法治的主体, 如何获取法律知识, 懂得法律制度, 无非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公民自觉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另一种则是国家的法律普及。公民自觉学习固然重要, 但真正能自觉学习法公民又有几人?因此, 就需要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主导, 借助新闻媒体和各种先进的传播途径, 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让法律家喻户晓, 从而不断提高法治意识。

(三) 提升法律权威

公民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来自于法律本身的权威。而法律在普通民众中的权威建立, 来自于法律在解决民间纠纷的可信度, 在说得通俗点, 就是当老百姓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法律能够给予及时和有效的救济。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诉讼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机构应该做到及时应诉, 理性分析调解和和解程序, 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从根本上给广大民众信心。

当然, 困难时暂时的,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公民的法律意识必将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法律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公民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的过程中, 法治社会和依法治国终将完美实现。

参考文献

[1]申亚东.中国法治进程中公民法律意识的若干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 2002 (3) :158.

[2]郭学文.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心理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伯尔曼, 梁治平 (译) .法律与宗教[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1.

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篇3

摘 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普遍的服从”被提到了法治建设的日程上来。但是,在我国,立法的实际效果和理想相去甚远,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成熟,要求将法治建设的中心转移到深化研究法治意识理论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面来。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途径主要依赖于制度完善,方法主要采取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

关键词 法治 公民法治意识 制度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普法教育的困惑

亚里士多德早在数千年以前就给出了答案,认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①。”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普遍的服从”也就提到了法治建设的日程上来。但是,在我国,立法的实际效果和理想相去甚远。

二、提高我国公民法治意识所遇到的问题

法治不是简单地建立在法律规范的文字组合之上,在规范条框的背后始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和观念在支配、影响着它的实现。人的问题,即公民法治意识对实现法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成熟,这就要求将法治建设的中心转移到法治意识理论的深化研究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面来。要对中国公民法治意思的培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首先要清楚我国在这方面既有的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据柯卫学者的总结,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的问题主要在于普法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其不足则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缺陷和制度化的缺乏上。

长期以来,我国普法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守法教育”或条文教育,即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为主要内容,注重实体法的介绍而轻程序法的宣传;重视守法教育而轻视用法教育;重视法律义务教育而轻视法律权利的教育。在实践中即便是公民确实学到一些法律常识,却很难在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运用。普法教育内容的缺陷主要缘于普法教育目标的偏差,大多数普法教育工作者只注重法律规范,尤其是义务性、禁止性规范的灌输而忽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此外,普法内容也由于缺乏生动性、系统性、联系性而不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普法教育缺乏制度化。普法教育往往是根据上级指示采取临时性、突击性的方式,普法效果甚微。由于缺乏制度化,在地方上,普法教育难以被重视。因此不管国家怎样重视普法工作,一到地方就变形走样,甚至被认为可有可无。一些地方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其实是在做形式工作,走过场。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基础”课时较少,教学方法落后。在普法内容上,往往注重普及法律知识,而忽视对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传播与渗透,公民难以知悉和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利,因此今后的普法宣传工作要贴近广大公民的生活,使公民把法律看作本身的需要。唯此才能塑造出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法律人格的知法者、守法者和用法者。如若不然,“失却了独立的政治、法律人格的法律意识,则依然有可能知识培养了“法奴意识”而非法治意识②”。

三、本土中国国民何以可以形成现代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作为意识的一种也具有外生性、反射性、接受性的特点,通过教育、观念变革等方式对其进行培养、完善成为可能。就中国的实际国情而言,法治意识在中国的形成已有一定的客观基础。一是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入。法治最具价值的思想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进行限制和制约,并从制度体制上对专制进行彻底否定,由此带来政治的民主化与权力的法治化。对自由、权利、公平、平等的价值需求,必然促成社会生活主体对法律的运用、遵守、尊重和信仰,在内心形成法治精神,进而成为社会主体普遍的、基本的精神观念与理智选择。我国政治的民主化正不断深入,此为其提供政治土壤。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主要是以利益为取向的交换经济,重效率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规则是以公平、中立、理性为特征的法律,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只能是法治化的经济,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就是法治化的利益精神。目前,我国经济己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渐趋成熟和完善。此为其提供经济土壤。三是我国的思想界正不断开放。现在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大地解放了思想,西方源远流长的法治史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吸收的资源此为其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③。

四、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法治意识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包括公民意识、权利观念以及法律信仰。西方法治意识是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不断积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公民意识、权利观念以及法律信仰等因素的形成,从西方历史实践可以发现权利观念和法律信仰是互动关系,权利观念的增强将导致公民对法律的认识与对其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公民法律信仰的生长;反之,对法律的信仰也必将推动公民权利意识的扩张,从而推动法治意识的增强④。

我国普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法治意识。我国法治建设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法治化的路径,时间的紧迫性和法治建设路径的自上而下特点,使得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等待在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自发地形成发达的市民社会和成熟的公民意识。我国要做的,是要在普法过程中积极地培育公民法治意识⑤。结合我国实际具体而言,中国的法治化以政府推动型改革为主导,社会民间自然生成的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制度、规范的力量为辅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政府主导力量不是统治者良善意愿的强加,而应是对社会需求作出的合理回应。正是这种具有特色的法治发展路径,决定了我国法治意识培育的模式是自发启蒙型和国家培养型模式的结合。

(一)公民法治意识的途径:制度完善

制度完善,构建合理化的法律系统,从实证方面实现法律合理性,是法治意识在法律中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机制。实现法治,首先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问题,它要求立法要完备、执法要严肃、司法要独立、守法要自觉、护法要坚决。然后要强调通过人权保障来促进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通过完善民主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依赖感;树立法律至上以培养公民对法律的神圣感;通过公正执法以加强公民对法律的正义感,健全完备的法制来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感。

(二)提高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法: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

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主要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这两种方法来进行。

1.培养教育: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基本途径。

中国的实践证明,由于普法具有直接有效性、成本低、快捷性等优点而被国家当作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和意识最为有效的道路所采用。培育和提高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主要是通过普法教育、法学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层面来进行⑥。

(1)普法教育

公民法治意识现代化是大众普法教育的目标,途径为:

1)社会教育

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上,对广大公民进行普法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强化权利意识的培养。要转变长久以来的法制教育导向,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从注重国家、集体利益的保护转到对公民个人权利保护的轨道上来,不断强化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要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不仅是法定的、固有的,而且是神圣的。

在普法体制上,应逐步实现普法教育制度化。“在当前普法教育的制度化首先意味着要制定一部结构严谨、内容和谐、体制科学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普法教育的法律法规,把普法教育纳入法治轨道;然后还应当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如普法领导机构组织制度、普法责任制度、普法考试考核制度、普法经费保障制度、普法教育监督制度等⑦。”

2)权力机关依法用权教育

权力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是否遵守法律,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公民的法律权威意识的形成和培育,权力机关必须接受普法教育,树立守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力。

权力机关应当首先遵从宪法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其次,权力机关及其行使者更需要接受现代法律教育,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形成现代法治观念,以法律约束权力,最终实现在法律统治下的以权力约束权力。

(2)培养网络法治意识

1)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学教育不仅培养一批自身拥有法治意识的社会成员,而且这些社会成员还可以用他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良好的法律素养去影响其他社会主体。

(3)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和提高现代法治意识的重要阵地。提高现代法治意识,应当从小抓起,从学生培养起,故学校教育不可缺少。又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代表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积极向上的,尤其是当它与主流社会法制精神相一致是,它对主体的行为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主体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推进法治的实现;反之,它会对主体的行为起消极的影响,抵触或破坏法律,甚至导致以身试法。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2.观念变革:树立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有力保障

树立公民现代法治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⑧”进行观念变革。

“观念变革”要求摒弃法是“阶级斗争工具”等旧有糟粕的同时树立良法统治观念、法律最高权威观念等现代法治观念,实现从人治观念到法治观念的转变。要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通过长期的教育,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树立法治意识是促成现代法治精神的重要条件,法治观念的确立,首要的问题是要摧毁人治观念。从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走核心突破的方法,即彻底摧毁人们对权利的迷信和崇拜,确立法律的神圣至上观念。只有人们无限崇尚、信仰法律,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产生法律情感,提高法律意识⑨。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②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90.

③柯卫.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求索.2006(12).

④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18.

⑤刘星.中国法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⑥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266.

⑦王学栋.普法教育和公民法律观念现代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3.

⑨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28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3.

[2]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90.

[3]柯卫.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求索.2006(12).

[4]柯卫.论普法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秋菊的困惑引发的思考.政法学刊.2007.24(4).

[5]刘星.中国法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6]梁治平.法辨——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7][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8][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9]王学栋.普法教育和公民法律观念现代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

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篇4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教学过程】

★导入:投影或多媒体《一个小数点酿成的悲剧》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1号”宇宙飞船完成任务准备返航时,发现降落伞失灵,无法打开,减速无望。那便意味着,他将与飞船无法安然着陆。科马洛夫马上通过无线电与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竭力帮助科马洛夫排除飞船上的故障。可遗憾的是,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在人生的最后两个小时,科马洛夫没有沉浸在悲伤与绝望之中,而是非常坦然地抓紧时间向地面汇报工作情况。末了,他与他的母亲、妻子和年仅12岁的女儿作最后的诀别。他对女儿说:“爸爸就要走了,告诉爸爸,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工作?”女儿告诉他:“像爸爸一样,当一名宇航员。听罢,科马洛夫热泪盈眶,他不无感慨地对女儿说:“好孩子,你真好!可是我要告诉你,请你在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宇宙飞船今天发生的不幸,就是因为在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件事可以叫„疏忽一个小数点酿成的悲剧‟!孩子,记住这个教训吧!”7分钟之后,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苏联一片沉寂。“联盟1号‟飞船就这样坠毁了。

教师:看了这段材料.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学生:这则材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是地面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因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导致了“联盟1号”宇宙飞船的毁灭.二是宇航员科马洛夫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没忘记自己的责任,没有沉浸在悲伤与绝望之中,而是非常坦然地抓紧时间向地面汇报工作情况,完成了一个宇航员神圣的职责。

教师:对,一个小数点的失误,导致人类征服宇宙事业的重大损失。在生产逐步社会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求人们对工作更要有责任心。有人说“责任重于泰山”,做事负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无论什么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职位高低,都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人应该对社会负责,对他人、对自己负责,做一个负责的公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导入:在社会生活中,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人在受惠于他人、受惠于社会的同时,也承担着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社会越开放,就越需要负责任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学匀和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

教师:对责任的承担就叫做负责.履行责任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哪些积极意义呢?请看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

(一)履行责任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许多可能的积极意义

学生:履行责任,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促使人去做好事情,并因工作成功而感受到一种尽责和胜任的欢愉和满足;履行责任,能使他人获得安全感,得到有效合作和帮助.履行责任,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教师:请仔细观察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第一个◇的两幅图画,选择其中一幅图,4个人一小组,写一段解说词,然后全班交流。要求:要有对图中事件的简单描述;要有对人物心理活动的设想,要有履行责任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的合理推断。

学生分组写解说词、交流。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范例指导学生完成。

教师:劳模,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履行责任的表现,应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在工作中,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样是履行责任的表现。不仅如此,从古到今.一切有所作为的仁人志士,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不乏负责的品质.正是对历史负责,司马迁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史记》;正是对国家负责,陆游才会“位卑未敢忘优国”,詹天佑才会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铁路,周恩来才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没有负责的精神,哪来马克思《资本论》的光耀后世.没有负责的精神,哪来李时珍用21年心血换来的《本草纲目》;没有负责的精神,哪来祖国今天的辉煌……

积极履行责任,使许多人对国家、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名垂青史。请你举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类似事例.(注: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第二个◇的要求)

学生举例:邓小平、袁隆平、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

教师过渡:通过我们的学习,懂得了一个人履行责任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人不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给他人、社会造成不良后果,这就是下面继续研究的问题。

(二)不承担应该承担责任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教师: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的案例,分析不承担责任给自己、他人、社会造成的后果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这位“非典‟患者因不承担责任,给自己、他人、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强行离开隔离病区上街8小时,给社会造成了恐慌.还辱骂医护人员,破坏医疗设备,给“非典”防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由于他的携病传播,其亲属多人因被感染而陆续住进医院,其父母、妻子死亡,给他家人造成严重后果;因擅离隔离区外出,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批捕,给他自己带来严重后果。

教师: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因不履行责任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

学生1:小雅经常约同学出去玩,但她总是不遵守约定的时间,事后只轻描淡写说“临时有事”,同学认为她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

学生2:今天轮到小明所在的小组打扫卫生,因为想着马上要去参加篮球比赛,他草草地扫了地.把垃圾堆在一边就走了,结果,班上的卫生工作受到学校批评。

学生3:一位成绩优异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准备找工作,他不知道,他的档案袋里有三次乘公共汽车逃票的经历,多次应聘失败。

学生4:演出时间到了,观众在热切盼望着。其他演员都已经准备好,女主角却罢演了,因为她认为她演出得到的钱太少了。她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大大受损。

教师点评:不承担责任,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一般来讲,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普遍受到谴责,甚至常常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且更重要的是背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因此,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师: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不承担责任总会造成一定的后果。老师请各小组同学在讨论基础上,按照不承担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分类,进行概括和归纳,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用投影或多媒体展示:

不承担责任总会造成一定的后果。从整个社会来说,不承担责任会导致效率低下,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增加社会成本,影响社会的进步;同时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会受到别人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等。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教师:下面再请同学们思考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的问题,即有人说:“一个人不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是背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责任感,缺乏责任意识,就是背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负责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如果我们放弃了责任,也就等于放弃了整个世界.”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人,要先负责。”

关于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篇5

山东大学法学院 2006级 法英双学位班学号:20060401014 姓名:邓华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从而了解现今公民的法律意识情况,为开展公民的普法教育工作服务

调查人员:邓华

调查时间:2008年2月13日至20日

调查范围:盛泉小区(盛泉小区位于潍坊市潍城区北宫西街2089号,住户720户,居民4000余人,被评为文明小区)

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情况

调查过程:

2008年13日:今天是正月初七,年假已放完,我与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取得了联系,表明要进行一次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实践活动并获得许可,居委会不仅同意,而且给予了不少指导和帮助,如出借桌椅等。

2008年14日:调查问卷准备,这可是重头戏,直接关系着调查的结果,通过上网和查阅书籍等方式,直到晚上敲定了问卷。问卷如下:

性别:年龄:职业:学历:

1、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A.非常有用

B.一般

C.基本没用

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上

B.报纸上

C.网络

D.其他

3、你认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年遇到法律问题的频率为:

A.20次以上

B.20次——10次

C.10次——5次

D.5次以下

E.0次

4、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B.用武力解决

C.通过关系解决.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

E.根本没有在意过

5、当今虽然是法制社会,也存在着家庭暴力、婚姻财产纠纷等很多问题,你认为:

A.清官难断家务事

B.清官易断家务事

(1)、如果你选择了A,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规不健全

B.群众的法制意识不强

C.法官的职业素质不够高

D.法律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2)、如果你选择了B,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规健全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C.法官能够正确地把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D.一切问题在法律面前都能够得到解决

6、假如你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你会如何去做?

A.出声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

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

C.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

D.默默的离开,不敢出声。

7、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希望

B.不希望

8. 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偷正往路人口袋里偷东西,你会:

A.明哲保身,视而不见

B.立刻告知被偷者

C.打电话报警

9. 你急需辆自行车,一天你恰好在街上见到一辆自行车在卖,价钱很便宜,你也很喜欢,但车子似乎来路不明,可能是偷的,那你会买吗:

A.会

B.不会

10、你买了某种商品但你后来发现被骗了,你会:

A.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B.以此为教训,不做任何行动

C.到该商场骂他们一顿

11、如果你购物时商场保安人员无理搜查你随身携带的物品你会:

A.拒绝,强烈抗议

B.忍让,不跟他一般风识,但以后再也不来这里购物

C.找商场领导或消费者协会解决

12、你是否闯过红灯:

A.有,经常

B.没有

C.有,但很少

13、你对法律知识了解有多少?

A.该了解的都了解了

B.不太了解

C.不了解

14、当碰到纠纷时,你倾向于

A.私了

B.去法院解决

2008年15日:首先到打字复印店复印了100份问卷,接着就在小区必经的入口处摆下了桌椅和条幅,正式开始了问卷调查。当然,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胆怯,一开始,人们只是好奇的望望便走开了,所以我决定主动出击,那些没有急事的人都被我喊住并填了问卷。

2008年16日——17日:仍按照前一天的方案,被调查者基本涵盖各层人群,男女老少,学生,教师,工人,干部等等,就这样,三天下来,完成了六十多份。

2008年18日——19日:街头调查尝试过后,我又想换一种调查方式——上门调查,一开始,因为不信任,往往吃了闭门羹,后来,我就带着证件表明我是一名大学生,正在进行社会实践,果然效果好了很多,再加上经过几天的训练,口才也好了很多,两天下来,剩下的四十份也成功完成。抱着100份完成的调查问卷,心里当然是高兴的。

2008年2月20日:完成数据统计工作,算出各个百分比,对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调查结果:

1、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A.非常有用45.11%

B.一般35.71%

C.基本没用6.02%

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 11.65%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上 48.12%

B.报纸上 16.54%

C.网络 30.34%

D.其他 5.00%

3、你认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年遇到法律问题的频率为:

A.a、20次以上 5.26%

B.b、20次——10次 6.39%

C.c、10次——5次 21.8%

D.d、5次以下 50.75%

E.e、0次 16.17%

4、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50%

B.用武力解决 6.02%

C.通过关系解决.15.79%

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 16.17%

E.根本没有在意过 9.40%

5、当今虽然是法制社会,也存在着家庭暴力、婚姻财产纠纷等很多问题,你认为:

A.清官难断家务事74.05%

B.清官易断家务事25.95%

(1)、如果你选择了A,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规不健全30.70%

B.群众的法制意识不强29.57%

C.法官的职业素质不够高4.01%

D.法律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35.21%

(2)、如果你选择了B,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规健全 52.6%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9.40%

C.法官能够正确地把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5.41%

D.一切问题在法律面前都能够得到解决 3.38%

6、假如你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你会如何去做?

A.出声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49.25%

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 28.95%

C.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 20.31%

D.默默的离开,不敢出声。3.38%

7、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希望92.11%

B.不希望 7.89%

8. 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偷正往路人口袋里偷东西,你会:

A.明哲保身,视而不见 25.34%

B.立刻告知被偷者 33.67%

C.打电话报警 40.09%

9. 你急需辆自行车,一天你恰好在街上见到一辆自行车在卖,价钱很便宜,你也很喜欢,但车子似乎来路不明,可能是偷的,那你会买吗:

A.会 40.67%

B.不会 59.33%

10、你买了某种商品但你后来发现被骗了,你会:

A.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70.74%

B.以此为教训,不做任何行动 18.67%

C.到该商场骂他们一顿 10.59%

11、如果你购物时商场保安人员无理搜查你随身携带的物品你会:

A.拒绝,强烈抗议 38.85%

B.忍让,不跟他一般风识,但以后再也不来这里购物 10.98%

C.找商场领导或消费者协会解决 50.17%

12、你是否闯过红灯:

A.有,经常 50.89%

B.没有 9.67%

C.有,但很少 39.44%

13、你对法律知识了解有多少?

A.该了解的都了解了 35.73%

B.不太了解 40.21%

C.不了解 24.06%

14、当碰到纠纷时,你倾向于

A.私了 65.13%

B.去法院解决 34.87%

此次调查的结果说明,公民的法律意识虽有了较大的进展,表现出对法律的渴求。有92.11%的同学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而且有45.11%的同学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用。对一些事端,也选择了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但相对的,公民的法律意识仍比较弱,知识也比较缺乏,从数据上看,大家都没有太在意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也许他们觉得,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是必然的,并不是法律问题,也有可能受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影响,让他们认为权利比法律有用。有一半以上的人主张私了等等。

从调查的对象来看,年轻一代法律意识明显强过年长者,尤其是大学生和青年工作者,这也体现出从小就抓法制教育的成果。受教育程度高者明显强过受教育程度低者,后者往往不太信任法律,妥协性强,存在着所谓“厌讼、无讼”的思想,这也在情理之中。

调查感悟:

我作为一名法科二年级学生,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与本次寒假进行了一次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感触颇深,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沉淀下太多陋习,崇尚人治,主张“无讼”„„摆在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仍是任重道远。但同时也看到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到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论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篇6

一、“公民”概念及其历史演进

(一)“公民”一词西方溯源及通识用法

“公民”是一个地道的外来语,它的源头在西方。最初的公民产生于城邦政治生活中,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国家。古希腊的“公民”为polites,它是由城邦即polis这个词衍生出来的,其本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作为一个概念,它代表了两个意思,一是民主政治的构想;二是不完整的民主政治的现实,或者说政治和经济上的一种特权地位和身份。

在古罗马时期,公民的概念中的等级性特权性被做的很精细。发展出了“人格权”(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一个完整的罗马公民的人格权包括了自由权、市民权(又有称之为公民权的)和家长权三种身份权。其中,自由权的是否享有划分了奴隶和自由人,市民权的是否享有及享有多少,划分了罗马市民、拉丁人和外国人,家长权的是否享有则划分了家长和家庭成员。

注意这个时候,1、公民的范围扩大了;

2、公民开始成为构成国家的一个基本的元素和力量;

3、公民身份开始成为权利义务的基础。

欧洲中世纪时期,由于教权和王权的作用公民的概念逐渐湮灭,臣民的意识开始泛滥。

不过,自11世纪末起,随着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城市发展了起来,开始出现所谓的“市民(civil)阶层”,有强烈的要求民主的要求,于是公民”又开始重现于政治生活中。

近代“公民”概念主要形成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将“公民”普遍适用于社会全体成员也是自这一时期开始。由于受到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影响,公民不可让渡和剥夺的基本权利得到确认,附于公民身份上的诸多限制逐渐被解除,公民的等级色彩日益淡薄。同时,公民概念开始由有限的城镇扩散、泛化到农村在内的广阔领土,并对 1 原有的公民和市民概念的等级观念发起冲击。在资产阶级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及“主权在民”等原则下,只要具备法定资格,国家的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公民,公民这一称谓也逐渐为资产阶级国家宪法所确认。到了现代,公民概念的外延渐渐法定,内涵则趋于泛化,作为与国家相对应得一方,公民就是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这个很宽泛的定义已经被多数人接受。

从以上过程来看,公民概念的演化和发展的现实成果是:

1、公民成为国家和社会公众之间关系的联结点。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维系个对国家产生认同感和情感的一种动因和元素。而原先这种情感和认同感是只有在民族、血缘当中才能找到的。

2、公民成为人们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和基点,成为判断人们行为的一种方式和标准。这就为法治国和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臣民”向“公民”的转化,增强了民众的主体意识,丰富了国家和民众关系的内容。

(三)公民一词的当代用法

宪法第3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法第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具有中国国籍。

这一规定说明,在我国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成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主体,不受民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具有某国国籍,这就意味着从法律上同特定国家产生了固定的联系,构成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就基本的权利与自由方面而言,公民与作为人权主体的自然人范围是一致的,人权在实定宪法上表现为基本权利,即人权的宪法便表现为基本法。

(四)“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1、指派辩护人。培训辩护人。不监督、不监听、不尾随,防逃逸,防串通,防意外。

2、公民是一个法律判断、实事判断、权利判断;人民是一个阶级判断、立 2 场判断、是非判断。所以,这两个概念具有场合性,而且具有互补性和统一性。如,我们在学习讨论的时候,我们是公民的身份,人民的立场。我们应当更多地从人民的角度看待问题,需要立场判断、是非判断。如果都谈成了如何保护权利等等,那么,你没有错,但格调不对。场域决定态度。

我国宪法序言正文中多处使用了人民的概念.两者的区别是:

1、公民是法律概念,而人民是政治概念,是政治上表明敌我的概念.2、公民概念的外延大于人民的概念,不仅包括人民,而且包括敌对分子。

3、公民是个体概念,而人民是整体概念。

(五)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内容酌定

二、树立公民意识对维护新疆长治久安的现实意义(重点)

1、有利于树立国家观念、完善认知结构,驻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1)国家是公民的法律“本座”,没有国家就无所谓公民。

(2)作为公民首先要认可国家的存在,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不容置疑的高于一切的显著地位。不能把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不能从事任何有损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社会公共管理秩序的行为。当然,这种认可并不意味着对权力的一味地屈服和盲从,而是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的商议、管理和监督,所以公民并非“臣民”。

(3)公民不仅仅是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共同体,在观念上和行为实践中,它也是维系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传统、不同宗教信仰与国家之间的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公民作为个人或者个人的群集,在上述各项上可以有所不同,但在构成国家的基本法律元素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所以,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任何民族都不能以民族间的差异以及文化、习俗、信仰等方面的差别,而擅自地割裂、肢解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是国家主权原则和公民个体法律身份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论,也是通行于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逻辑。

(4)引用雷老师课题——《公民政治行为理念研究》:在意识形态领域借口民族权利和民族发展,混淆国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不择手段地煽动民族情绪和宗教狂热,为其分裂活动铺垫心理基础,是民族分裂主义的惯用伎俩。他们利用民族与宗教的对称属性及其对信教民族群众心理、情感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借题发挥,歪曲新疆历史、挑拨民 3 族关系、攻击党和政府,恶意把不同民族成员的个人交往对象民族化,诱导民族意识滑向民族仇恨,把宗教意识升温到宗教狂热。实质上,是窃取号召群众的权威资格,为的是掌握群众、运动群众,挟迫群众与我抗拒,把人民内部矛盾演变、激化为敌我矛盾。

所以,为了增强思想教育的深度与实效,我们认为必须在理论与实证的结合部导入新的理论内容和制度元素,即在加强常规教育的同时,进行公民意识和公民观念的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将教育对象从偏执的民族意识、民族情结中解脱出来,使所有人的身份、行为、情感有一个共同的归宿、共同的理念载体和共同的评断标准;才能在个人与国家、自由与纪律、行为与法律之间建构新的理论联结点;才能把公民意识渗透到民族性认定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各族群众行为理念的本质内涵,使“三个离不开”的观念真正融入各族群众行为理念当中。

(5)当然,这里的“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说到“中国”、“祖国”,那么,仅仅是树立公民观念还是不够的。

2、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培养正确的权利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观念,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实现法治秩序的思想文化基础。强调公民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增进政治民主。就是唤醒公民的主体意识,把民族的内在要求和观念追求外化为公民的实际性定,并且使得公民成为国家权力的捍卫者和有效监督者。(现在法律领域,公民的民主意识很强。例如:听证会,人大代表的言论不受追究,较为广泛的知情权等。)

从公民意识的内在构成来看,它由三个方面构成——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1)公民的主体意识。这是对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就是公民无论在法律上、制度上还是现实生活当中,都应该具有的和被充分肯定的法律人格及尊严。

第一,主体意识是对人的法律人格的尊重。如----“认为”、“不服”就可以诉讼;“告知”的义务;选举权直接选举到县一级。

第二,主体意识是一个历史的、客观的范畴,是发展的。如如伊斯兰法中关于一夫多妻的规定,实际上是当时历史性的进步。“亲亲得相隐”——“凡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都有义务作证”----“亲属之间作证义务的免除”。

第三,主体意识不是无条件的,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利用法律达到一种非正义的 4 目的。如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的权利意识。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地作出选择或决定的一种资格和可能性。是社会和国家承认并有责任保障其实施的个人利益和行为尺度。是公民可以用来反抗他人非法干涉的可靠凭证和充足理由。公民的权利意识就是指对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的认识。(例如:教育教学权、受教育权中权利义务的统一;又如,现实中的实例:土地使用权分项证书,死囚生子、囚徒捐献肾脏。)

例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几十年来,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①妥善解决好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职工的伙食问题。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公职人员较多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设立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人数较少的可以几个单位联合举办或备专门灶具,对因客观条件限制,单位没有设立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又不能回家用饭的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公职人员,按规定[(79)鲁财行字第230号文件]发给每人每月伙食补助费4.5元。

②广设清真饮食网点。在城市和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来往较多的交通要道、饭店、旅馆、医院及列车、客船、飞机等交通设施上,设清真食堂或清真伙食点,国家对经营清真饮食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各地火车、民航售票处等部门知道有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旅客时,应及时通知配餐部门;配餐部门在配备食品时,也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清真食品。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外出,乘火车、飞机者,只需在订购票时申明自己的民族成份,并在购票单上注明“请供应清真食品”字样,即可获得清真食品的供应。

③在经营、销售食品中,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凡供应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的牛羊肉,由阿訇持刀屠宰。如急需屠宰而阿訇不在时,可由回族或食用清真食品的其他民族职工处理,剥皮、剔骨均由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职工按照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操作习惯进行。由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的职工负责牛羊肉等食品出入库的检查,在调拔单和出入库单上,注明特别标志,以便同其它肉类分库保管,分车装运,分别出售。做到单宰、单储、单运、单售,不与其他肉食混杂,并注明“清真”字样;供应糕点及其他食品也应照此办理。在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聚集的大、中城市,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专门经营牛羊肉的批发部门或零售机构;在食用清真食品少数民族较少的地方,则委托回民或食用清真食品的其他民族人员屠宰加工或批售活体牛羊。

2、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习惯,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3、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我国各民族丧葬习俗各有特点,有火葬、土葬、水葬、天葬等不同葬法。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有土葬习俗,国家划拨专用土地,建立公墓,还设立专为这些民族服务的殡葬服务部门。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不得强迫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实行火葬;对不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干部,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处分。

关于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规定的解释:

第三条 对患有鼠疫、霍乱、炭疽死亡的病人遗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必须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关于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遗体处理和丧葬活动的紧急通知》

(卫法监[2003]105)中规定:“对死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遗体要本着就近原则,及时、就地火化,不得运转,不得采取埋葬等其他方式处理遗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死亡后,不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利用遗体进行其他形式的丧葬活动”,“回、维吾尔等十个少数民族的公民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残废伯遗体处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必须就地火化”。

4、在大众传播媒介防止出现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

禁止使用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和地名,封存和收管带有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碑碣、匾联等。大众传播媒介应使用对少数民族的正确称谓。新闻、出版、文艺界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民族政策,正确地认识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防止出现丑化、侮辱少数民族的作品。歪曲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直接责任人应赔礼道歉;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七款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涉及民族歧视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八条第七款规定,商标不得使用“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文字、图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五)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我国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少数民族有保持、也有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但这种改革由少数民族自己决定并实施,政府不予强迫和干涉;少数民族自愿地要求进行风俗习惯的改革,国家同样保护他们这种权利,他人不得阻挠和干涉。

(3)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理性化体现,即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的认可以及对社会基本义务的遵守和执行。由此,优良成熟的公民意识成为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法治秩序的思想文化基础。

责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责任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按照对象来分类,包括:

——对国家的责任。如《国家安全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以及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

2、对社会和组织的责任。----这种责任往往要求你应当“不作为”,例如

集会游行示威,紧急避险,许霆案件,例如在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下,组织成员的“权利克减”理论。——罢考、擅自离校、集体静默等行为的法律分析。

3、对家庭的责任。例如,婚姻法对同居的禁止。如婚姻的本质是责任。孩子判给谁。另外,责任还有延展性,责任在同一体结束之后可能还有一个延续的周期,如孩子的费用还得给。所以,你离开学校之后不久,你对学校依然有一种义务。

4、对他人的责任,——三股势力不考虑他人,什么杀死一个人,等于功修60年,如果战死,立刻可以见到安拉。所以,宗教极端势力和邪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轻视他人的生命。这个逻辑下,626中死去的人,岂非去见安拉了吗,你问什么还如此地叫嚣。

5、对相对方的责任如合同责任。----就业毁约。

当然,责任还有很多分类,如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导致醉酒的人死亡案)、行政责任(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还有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两者时常交织在一起,如开除作弊的学生,法官主持调解)等。(紧急避险——为了在骚乱中逃生,驾车撞人。当初90年代,乌鲁木齐爆炸案时,乘客将炸弹扔出去炸伤行人。)

3、有利于明确社会成员的角色定位,摆脱狭隘的民族观念和极端的宗教情结

公民是一种法律身份,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它是国家法律对其社会成员的一种定位,也是社会成员必不可少的一种主观上的自我认知。从法律上看,身份决定认知,认知形成思想,而思想支配行为。一个人如何对自己的身份角色进行定位,直接关系到他将怎样思想、怎样信仰、怎样行动、怎样处理他与社会的关系国家,而这又将直接和间接地作用和影响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的结和社会的稳定。(例:从许多民族分裂和暴力犯罪事件中我们发现,参与其中的许多人也不是全然没有法律意识的无知无畏者,“7·5”事件中实施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塔西油田一所中学里的地下分裂组织,头目13岁女孩;叶城的衣沙木丁,200平米一个院子,那是“圣战大学”,办了3期培养了100多恐怖分子,开三门课:宗教、政治、军事,政治课里就有一门课转讲中国法律和沙里亚;还有递交游行示威申请的大学生;他们并非不懂法律,只是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定位,这个定位要么是“教徒”要么是“圣战者”、“争取民族独立的人”,总归不是“公民”。)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身份和角色上的定位不能是“民 8 族”,也不能是“宗教”。拿民族来定位,会更加凸显民族间的差异,从而产生“异族”和“非我同类”的观念,由此会滋长狭隘的民族主义;(就如孜牙·乔加勒甫说的——民族精神,惟有民族精神才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和祖国。而当我们以地域、统治范围等等去看待时,我们总是发现我们是他人的奴仆。)而拿宗教定位,其直接后果就是发现所谓“异教徒”(“卡非尔”)的存在。而且,一旦拿宗教来定位,后果就是国界不存在了、法律和沙里亚的差别反而彰显。(其实,教徒到并不是我国法律禁止的概念,关键是要搞清楚,在我们的法律框架内是这样一种逻辑——在思想上你可以是一个教徒,但在行为上你必须是一个公民。现在有一些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是在思想和行为上他都可以是教徒。这是拿宗教定位所带来的必然后果。)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可能给“三股势力”、“双泛思想”提供事实上的土壤和温床。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比民族、宗教等更为上位的概念,来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社会公众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的最为本源性和基础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只能是公民。只有以公民观念统领民族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狭隘的民族观念,才能够有效地抵御民族分类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鼓噪喧嚣,才能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出合理的自圆其说的解释与论证。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我们要以公民概念来取代或抹煞民族情感和民族差异,也决不意味着要为某种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这只是要表明,在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之上,还存在一个更加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的因素,这种因素因为与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直接衔接而成为一种更高的认知标准和价值追求。

4、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的宪法精神,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基本原则。从法律的意义上说,民族平等不是民族差异的结果,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理念在民族关系上的必然反馈。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的“人人”,指的不是生物体意义上的人(在法律上叫做“自然人”,自然人是没有国别差异的纯粹的人的生命体),而是一国法律效力作用下的人,也就是同属于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所以,人的公民性是人的民族性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任何一个民族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公民性、国家性而去单纯地追求民族平等都是片面的,在法律的演绎逻辑上也是行不通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应当进一步明确:

第一,民族平等不是要力图消除民族差异,进而同化某一个民族,而是要在总体态势上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法律平台和法律氛围。

第二,民族平等也不是要刻意强化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状况而事实上存在的不均衡和不对等。我国的宪法、法律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对少数民族公民和少数民族地区所作出的一些“优益性”的规定,一方面是考虑到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状况、文化传统、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因素;另一方面,也是针对某些事实上存在的不均衡、不对等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对此,我们应认识到:

其一,我国宪法、法律因为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个性,为了推动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做出的特殊的制度规定和制度安排,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法律上将民族性凌驾于公民性之上,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向民族利益的绥靖或妥协,而是公民性和民族性、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相互统一、相互整合的结果;

提升公民法律意识之我见 篇7

一、公民法律情感与法律评价

法律情感是社会主体对法的现象的主观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2]“公民的法律情感大体上有以下三种情形, 即‘亲法’、‘恶法’和‘冷法’。‘亲法’表现为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崇尚、依赖的情感态度, 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 公民希望过法律的生活, 愿意接受、服从法律的治理, 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当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或发生纠纷时, 会积极、主动地寻求法律的保护或寻求解决争议的法律途径。‘恶法’表现为公民对法律的抵制乃至敌视的情感态度, 这种情感把法律视为束缚、妨碍人的自由的枷锁, 把守法视为沉重的负担。”“‘冷法’表现为公民对法律的漠视或冷淡的情感态度, 在这种情感态度的支配下, 主体惯于被动守法、消极适法, 即使卷入法律纠纷, 也惯于采用‘私了’的方式加以解决。”[3]法律评价是指社会主体基于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思想、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对法律以及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否能够有效保护社会主体的正当合理的权利, 是否能够实现社会正义, 是否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以及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所做的主观判断。[4]法律情感和法律评价都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的法律意识通常也在这两个方面的体现较为明显。同时, 二者又是密切相关的, 法律情感直接影响法律评价, 法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法律情感而做出的主观判断。从一个案件民众的态度、看法我们常常会看出他们对于法律的看法、对于社会的看法, 而这其中许多看法正反映了他们的法律情感和法律评价。

如2007年底的“彭宇案”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讨论。在《南京零距离》的西祠官方讨论版上, 一位叫晨文的网友发表了一篇名为《时评:类“彭宇”案背后的社会反思———观今晚<零距离>后》的文章, 在跟帖留言里面, 可以发现许多社会民众对于此事的评价, 一些在表达对制度的不满, 也有一些提出了对法律的建议:一位叫昆仑王的网友提出“对于象徐老太这种敲诈勒索的现象, 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议:法律对敲诈勒索的人严惩不怠, 除给精神补偿外, 判三年以下的有期。这样可以让社会优良的道德品质重新回来。”且不说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就其能从法律的角度考虑也体现了其一定的学识。并且可以看出其法律情感属于“亲法”的范围, 对于法律较为信任, 法律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近期网络上出现的“类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再一次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充分体现了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的进步。对于城市居民, 由于信息传播的便捷, 多数居民对于法律还是有所了解, 在遇到纠纷时, 虽然不乏“冷法”的公民, 但多数仍能意识到应该或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利。但是在农村地区, 情况却大有不同了,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 南京市总工会在接到农民工讨薪投诉案件中, 只有六分之一的案件能够得到解决, 很多讨薪案件缺乏相关的证据而无法处理, 农民讨薪最大的困难就是自身的法律意识淡漠。总体而言, 公民法律意识总体得到提高, 部分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地区尤为突出。

二、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于上文所述的公民法律意识现状, 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历史形成的“人治”思想使民众在遇到纠纷时并不是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问题, 而是愿意一级一级地向上级领导反映。并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厌讼思想也影响着现代人的法律意识。在诉讼问题上, 孔子有一句话影响深远:“听讼, 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儒家的这种息讼止争、追求无讼的主张深深影响着传统社会。许多百姓不愿意走法律途径, 怀着“冷法”的法律情感, 他们更愿意选择私了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 现实中少数官员、法律工作者的负面典型的影响

近几年, 国家反腐工作力度加大, 媒体报道了一些执法人员违法乱纪的现象, 他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 无视法律的存在和法治的重要性, 任意践踏违犯法律, 这使得法律也受到了民众的质疑, 一些民众的法律意识受其影响, 认为法律不能够真正维护正义。

(三) 农村地区居民接受法律教育机会缺乏

农村地区民众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薄弱的根源在于接受法律教育途径的匮乏上, 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 又没有丰富的了解法律的途径, 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较低。

针对法律意识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一是完善立法, 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义务。贯彻民主法治理念的立法有助于激发导引公民理性的法律情感和认知, 因此, 在立法中贯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民主法治精神和原则, 以科学、民主的立法确认和保障公民自由、平等的主体地位, 合理确定其权利和义务, 是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树立理性法律意识的基本前提。

二是公正执法、司法, 塑造公民良好的法律情感。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形同虚设, 法制建设需要公民亲法、信法、树立理性的法律意识。而公民的法律情感、法律评价, 直接受到执法、司法行为及其结果的影响。执法、司法行为及其结果作为确认权利归属、利益实现、义务承担的终端环节, 使公民直接感受到法律能否保护其利益, 直接而强烈地刺激着公民对法律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心理体验, 深刻影响其法律情感。在公正执法、司法作用下公民会逐步形成“亲法”的法律情感, 便升华为对法律的由衷的认同感、依归感, 最终形成理性法律情感。因此, 在执法、司法的环节上, 一方面, 要使执法、司法人员树立起民主、法治的价值观念, 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 以此统摄自身的执法、司法活动;另一方面, 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执法、明确责任、使司法人员公正地适用法律。[5]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普法工作的质量, 加强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 而对于法律意识建设这个子系统来说, 提高普通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整个社会法律意识提高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普法工作, 公民的法律意识已经得到了一定提高,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普法宣传工作更是要进一步落实。“在普法教育目的方面, 应将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作为普法教育的目标。从而实现对久远历史法律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确立对现代法律的信仰, 使之与民族关于社会秩序和人生终极目的的关怀融为一体。”[6]在普法教育的内容方面, 应由原来的具体法律规范和条文的教育为主转化为现代法律意识的教育为主, 不仅要教授法律的具体规定, 还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法律关系, 告知公民寻求法律帮助的具体途径, 解决纠纷的合理方法。在普法教育的形式上, 要敢于创新, 突破成就的发放宣传材料的方式, 将讲解与交流作为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与公民互动中实现教育的目的。此外, 还应对实施过法律宣传活动的地区法制状况及时进行跟踪调研, 并及时调整普法教育的方法。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笔者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法律将为更多公民所信服, 法律意识将深入每个公民的内心。

参考文献

[1]公丕祥.法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唐永春, 车承军.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塑造[J].求是学刊, 1999 (, 03) .

[3]罗卫东.如何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兼论袭警现象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11) .

[1]公丕祥主编:《法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2]公丕祥主编:《法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3]唐永春、车承军“: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塑造”, 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

[4]公丕祥主编:《法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5]参见唐永春、车承军:“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公民法律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塑造”, 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

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提高 篇8

关键词:法律意识;司法环境;社会主义法治

一、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公民法律意识总体不强

在公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活动中,当权利受到侵害或者需要向他人主张权利的境况下,需要向法律诉求保护,令其停止侵害行为或由法院采取强制性措施,让他人履行某一行为以实现相对人的权利。上述所说的法律所提供的保护,侧重于民事纠纷领域,这较为接近公民真实的状态,然而公民在这其中不懂得法律为何物,法律所保障的权利为何物,缺乏长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地使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二)公民法律意识停留在较低层次

從纵向面角度来看,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它具四个阶段,即形成法律观念、理解法律概念、提高法律评价能力、树立法律信念的过程。如今的公民法律意识停留在法律感知阶段,这很难形成稳固的法律意识,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出现的问题

(一)社会现状的问题

首先,礼法并行的社会模式运转出错。中国社会依旧倡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然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对于礼法的主次作用,在实际运转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区分,法治的优势作用没有明显地体现出来,而导致法律意识在公民的整体意识中处于下位运行。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商品经济循平等协商、等价有偿的价值原则进行,由此形成平等法律意识;自然经济则在生产经营中不尊重成本和效益,人们的观念中就会形成服从、命令和专制的法律意识。自然经济在中国农村占有较大的比重,进一步给公民的法律意识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是法律意识的培养更是积重难返。

(二)公民角度的问题

公民在生活中缺乏或者直接放弃运用法律意识的机会,纠纷本来是可以直接通过法律的手段得到充分的解决,但是公民往往动用各种手段或者关系来解决处理纠纷,利用传统关系的观念来解决问题。公民在行使权力时滥用公民权利,只顾自身利益,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的自由、权利。这种情况致使公民不能认识国家权力的性质,不能认识自身权利的作用,因而,也就不能自觉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此基础上,自然无法凭借法律意识来达到支配自身行为的目的。

(三)法律方面的问题

首先,法律生活失调。现在我国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法律的触角并没有延伸到各个领域,立法和法律的执行不够严谨,甚至存在矛盾之处。其次,执法中也有不当的举措。部分行政人员有官僚主义,执法过程中滥用国家权力,侵犯公民权利或影响公民权利的实现,或者是不愿充分运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公民权利。如果任由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法律就有失去权威的危险,公民法律意识非但不能提高,反而遭到削弱。

三、针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司法不公平会严重影响公民对法制的信仰,会有碍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司法部门应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首先,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司法工作人员树立百姓利益为重的理念;树立法大于权的观念,杜绝特权,杜绝腐败,防止权力滥用。其次,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社会,建立健全社会机制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到实践和落实。只有营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公民法律意识才能有社会保障。

(二)推动商品经济的良好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法律的发展源于经济。正由于中国现阶段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济在中国农村占有较大的比重,进而出现了多因数、多方面的矛盾不平衡状态。因此,必须在加强工业发展,建设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同时,加强商业经济的自身规范。具体做到加强对经济建设的法制检查监督,规范检查监督部门的职权,使经济主体和政府部门正确运用法律,进一步为公民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从而使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更进一步。

(三)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改善当代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首先,要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现代化的社会要求公民守法,只有公民权利意识提高了公民才会积极守法。其次,要大力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再次,注意培养公民的现代化综合素质。在推进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竞争意识、市场竞争和现代价值观念等,并使之与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加强公民普法宣传教育。根据公民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更好地运用各种媒体、社会舆论等多种渠道,采用法律理论与各种典型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

(四)协调公民传统观念与法律的关系

习惯、人情、宗教等传统观念都会影响公民的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这些传统观念大多以民间规范的形式存在。这也导致部分公民遇到问题不愿寻求法律救济,更愿意用民间规范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在立法、司法中吸收积极的民间规范,使其成为法律,使法律更贴近生活、便于实践。法律的内容使公民理解、便于利用会大大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所以,协调公民传统观念与法律的关系,是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要靠国家的社会主义法治和公民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双管齐下来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斌、汪公文.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矛盾分析[J].当代法学,2003(9).

[2]阳相翼.论现代法律意识的构建[J].学术探索,2003(5).

[3]黄辉.法律意识形态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

上一篇:用后悔造句下一篇:1先秦文学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