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意识

2024-05-18

公民权利意识(精选12篇)

公民权利意识 篇1

八年前, 美国一家杂志曾为互联网做过一个广告, 黑色的背景下燃烧着熊熊烈火, 旁白称“互联网是人类发明火以来第二项最重大的发明”。2007年, 网络确实如火一样在中国人群中蔓延。回望去年众多的事件, 如重庆“最牛钉子户”引发热烈的物权法讨论;山西“黑砖窑”让人们反思劳动者基本人权的保护;厦门PX项目的缓建与改址离不开厦门人的知情权和公众决策权的觉醒。这一切, 无不是在网络的支持下, 涌动的民意表达进入政府的议程, 从而使得一项项大大小小的公民权利得以落实。类似的还有“华南虎”事件、“许霆案”、“太湖蓝藻”事件、关于节假日调整的多方争论等。网络点燃着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 已成燎原之势。

请叫我“公民”

中国有数以亿计的网民, 涵盖着社会的每一阶层。在这样一个平台中, 有一国总理也有农民工, 有专家也有小学生, 他们统称为网民。政府的发言、专家的评议、人们的牢骚等各种各样的声音集中在这个平台上。因为网络快捷的资讯和便捷的表达, 使得千万个网民针对某件事情的意见汇聚形成某种占多数的声音, 民意从而形成。现实生活中缺乏公民自由表达意见和权利的平台, 而在网络上, 人们能够自由表达意见, 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 网络公民因此成为最具建设性的力量。网络不过是真实社会的一种存在形式, 换句话说, 网络即社会。所以, 网民不过是公民的一件“马甲”。

披上了信息时代的这件“马甲”, 你可以在论坛发帖, 也可以建立一个博客, 让更多人知道你的观点, 让那些无法在公共媒体上表达的言论更自由的表达出来。普通网民踊跃地成为网络内容的制造者, 通过BBS论坛、新闻跟帖、网上民意调查、博客等方式, 公开表达对于公共事务的意见, 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毫无疑问, 这些集合不同声音的舆论将有助于网民作为公民权利意识的萌发。

网络热传一篇帖子:《我不是老百姓, 请叫我公民》。是的, 我是公民, 所以我有权知道纳税人的钱流向何处, 所以我有权知道政府官员是否侵犯了我的权利。所以, 当在办公室遭枪杀的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被授予烈士称号时, 有网民质疑道“我作为一名纳税人, 总该有知道王烈士英雄事迹的权利吧?有感于此, 我向内蒙古民政厅及呼市有关部门提出公开请求:向民众公布王志平案件的真实情况以及王烈士的英雄事迹。”

网络媒体正以网络化的范畴而不是政治化的范畴, 影响着民众的观念、思维和行动。当更多的意见表达出来, 普通的网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这些权利却长久的被限制了。正是因为网上关于这些事件的报道和评论, 催生了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大觉醒, 引发了人们对于公民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反思和辩论。

权利意识的觉醒表现在公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权利现在意识到了, 以前不敢争取的权利现在敢于争取了, 以前没有办法争取的权利现在有了新的途径去争取———通过网络。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 争取个人权益、个人自由的公民权利行动虽然单薄, 但当越来越多人在维权行动中, 将自己的热情与能力投身于公民权利中, 数以万计的力量是绝不容忽视的。并且, 这种趋势不会因为争取到了某种已经意识到的权利而停止, 而会因为一项一项权利的实现让更多的公民意识到更多的权利同时也会激发公民争取更多的权利。

网民的力量

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言论空间, 任何人只要会使用电脑和上网, 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这比起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来说, 更不受时间、地域和版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 因为传统媒体往往被社会精英所掌握, 网络则为普通公民开拓了话语权, 包括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等有了发言的平台。这使得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及经济生活有了去处, 促使了公民参与能力的提升。

很多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都离不开网络, 并影响着政治议题的设置, 其流程通常是知情人在网上首发, 网民广泛转载、热议, 传统媒体互动报道, 相关政府部门介入甚至高层直接关注, 最后事件得到回应或者解决。其中最典型的, 就是“厦门PX事件”。

在2007年两会期间, 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 对PX项目的选择和安全隐患表示了质疑, 随后媒体曝光跟进。消息传出, 厦门人民的反对声在各大网站、论坛中涌现。正是短信、博客、BBS、QQ群这样的网络总动员, 让信息封锁完全失效, 将素不相识的市民凝聚在一起, 民意的力量由此而不可阻挡。

居住在厦门的独立作家连岳先后在博客中发表了《厦门人民怎么办》、《厦门人民怎么办2》等针对厦门人民的建议。连岳理智但不乏勇气地用文字召唤着群体的力量, 厦门市民反对PX项目的呼声越来越高。“游行”消失了, 散步开始了。PX项目最终缓建并重新环评, 12月中旬, 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 停止在厦门海沧区兴建PX, 将该项目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兴建。2007年, 因为厦门PX事件而被一些学者称为我国的“公共事件元年”。有媒体在评选2007年中国年度人物时, 将奖项授予了“厦门人”这一群体, 而在这一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可以说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网络”。

在西方社会, 如果政府想在居民区附近建造噪音很大的飞机场或有害于人们健康的化学工厂或核实验站, 事先必须征得该地居民的同意, 否则, 其计划必然会因为遭到人们的抵制和抗议而难以实行。人们不仅组织起来共同抵制政府和企业侵害, 而且还主动对政府和社会施加压力, 要求政府和社会确认并保护公民的权利。而中国社会今天是处在与西方世界大不相同的发展阶段, 诸多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 远远缺乏所赖以实现的资源支持。不过, 从近两年的实践看, 网络舆论为公民权利的捍卫、对公权力的监督, 找到了一个良好的进入口。

近些年来在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件中, 民意特别是网络民意的闪亮登场并且影响到对事件的处置, 表明在传统的国家权力之外, 一些相对独立的生活领域, 正在中国社会逐渐出现。SARS事件在中国催生了公共事件必须公开的原则, 孙志刚事件终结了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正在改变征地拆迁的陈规陋习———公民新闻的网络写作、公共信息的及时传递维护着民众的权利,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公共事件的合力推进, 公民权利的维护鼓舞着人们的信心。互联网这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 其发展壮大必将对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权利正由普通民众操作着的键盘萌发,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拓展了民众在公共事件中的话语权, 使公众投身社会治理和利益博弈成为可能。

民意表达催醒权利意识

民意的表达是对自身权利的觉醒, 但是, 权利的实现是一个逐渐积累和推进的过程。在“前信息时代”, 人们的声音, 大多只能通过“代表”发言。多数人对“两会”的了解往往只限于电视画面里宏大的会场、热烈的掌声和大同小异的发言, 至于“两会”所传达的民意, 一般人并不了解。

网民的“两会”却给了网络公民每个人都成为代表的希望。如今, 每年两会期间, 各大门户网站都策划起两会专题。各大论坛中充满了民生大计。对公民意识越来越浓的人来说, 两会期间是一个发言的井喷期, 网络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参政议政渠道。那些没有人大代表资格的人, 可以选择成为网民代表。很多网友将自己关于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提案发到论坛上, 每天关注其他网民对这些帖子的反响。他们希望这些提案能够施行, 更享受那种一起讨论的满足感。网友们说, “提案很难进入人大会场, 但先放在网络上讨论也行, 想法越成熟, 进入政府议题的机会就越高。”

由人大开通的“我有问题问总理”专栏, 吸引网民提问达12万之多。人民网的两会专题如“网友看两会”, “网友为两会献计献策”, 每次在两会期间都会出现访问高峰。人民网总裁何家正说, “十七大的时候, 一天最高的页面访问量PV是1.75亿, 点击率近10亿。互动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说我们推出的一个两会调查, 推出半天就有大量的留言, 现在累计6万多人参与。半天参与调查的就有5000人, 留言有数千条。”

电子民主企盼的政治互动, 民主的鼠标与政改的水泥接通, 才是硬道理。网民参政只有从虚拟空间接地, 联系方式制度化, 才能转化为现实力量。倾听来自互联网的民意, 已成中国各级政府的新风气。当胡锦涛说“我经常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时事和民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当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多次说到上网察看民意的感受, 国人知道了总书记和总理也是网民;当法律草案在网上公示, 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愿与网民一起“灌水”并欢迎“拍砖”, 网民是喜悦的, 这种参政议政的形式得到了认可。网络正在成为党和政府倾听民意、注重民生的重要途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十七大将民众行使公民权利的“四权”完整提出, 网民即公民的权利更得以保障。

顺应时势, 为政之道。当这些该有的公民权利逐步落实, 就是我们社会的不断进步。于是, 我们看到了无数维护和争取公民权利的事件。互联网为公民的参与提供了渠道, 而公民社会则为互联网的使用提供了动力。因为网络, 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时代。

公民权利意识 篇2

调查时间:2010年9月8日――――2010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郑州市某些公园、街道等

调查内容

通过对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通过了解进而加强和增进居民的法律意识,扫除法盲。通过普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进行,使得法律知识在普及,居民的法律意 识在提高,进而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法律保持正确的态度,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要想准确把握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征,是比较困难的。这里只对我国公民

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作一些大致评估与分析。

(1)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在传统的法律意识里,法的地位并不高,作用很有限,权利意识很淡薄,人们普遍有一种耻讼、贱讼观念。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想的影响,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存在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仍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参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身权益、甚至给“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的武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在对现行法律的要求上,他们通过生活实践和普法教育的开展,逐步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性质、目的和作用,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现行法律评价上,尽管多数人的评价是感性的,但他们一般都能肯定法律的价值,而且也能够应用相关法律去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上述 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表现在他们对相当

一部分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依赖政策或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从而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检举、控告权利,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明哲保身,不引火烧身,更有甚者,即使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违法之举,他们也不去检举、控告,有的采取“私了”办法解决,求得“消除”后顾之忧,从这方面讲,普法工作还任重道远。

(3)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权利意识才刚刚苏醒。首先人们对权利的认识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人们对权利的主张要求日益强烈,权利的主张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来诉诸于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越来越多,这表明人们已习惯于寻求法律援助的救济方式。近年来,关于人格权、身份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案件的数量增长也表明了权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意识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意识、民法和经济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程序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等。

建议

公民权利意识 篇3

关键词:公民权利意识;班主任;困境;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5.1

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之下,许多传统的观念被打破,新的价值观又没有建立,因此,各种冲突、矛盾、困惑充斥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学的班主任工作同样如此,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各种冲突、矛盾不断,不管是何种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出生的教师,大都很困惑,觉得做教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做个好班主任则是难上加难。

所谓“难”,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不外乎努力得不到认同、学生越来越不服管教、家长越来越不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境呢?究其根源,则是传统的、且有强化趋势的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

今天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多方面的,而公民意识的觉醒则是其重要的体现之一。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相对,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它由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三个要素构成,其中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实现前提,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当前班主任工作的困境进行阐述。

困境一

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主体意识。

班主任和学生同样作为公民,其权利主体和民主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理应都有权参与其所处群体(班级)的管理和运行。但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困境也就随之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由于社会的相对封闭,传统的价值观尚能维持社会在各个方面的统一和稳定。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多元,人们的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高涨,学校小社会同样如此,老师们常抱怨学生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班级、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没有感恩之心,孰不知“无参与无权利,则无义务无責任”——“班主任指手划脚当导演,几个小干部忙忙碌碌当主角,绝大部分学生互不关心当观众”。 班主任为了所有的学生、所有的事情,而且在所有的场合都忙个不停,班干部只不过是一种传声筒,班级的其他学生更用不着动脑子,“反正都安排好了,跟着做就行”。于是在实际班级活动中,班级管理往往就是“班主任用脑子,班干部动步子,学生则转圈子”的局面。尽管“班主任工作是心血的倾注,是倾注的心血”,但更多的时候换来的却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反感和漠然,甚至是指责。可能有的老师凭借着自己的个人魅力感召力,会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同,但班级的管理和公民的培养需要的却是长效机制和持续动力。

困境二

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必然要以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如此,学校自然成为“升学机器”,一个个班级就成为一条条“流水线”,“流水线”生产要求的是统一和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将效益最大化,所以,实行以班主任为管理主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管理对象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再加上教育工作的日益繁重,特别是班主任职责无疆界的现实,班主任集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集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心理治疗工作者、朋友以及纪律的监督和执行者于一身,这也是最省力、最经济的一种模式。

服从于成绩和升学率,以班主任为管理主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管理对象的班级管理模式,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主体”拥有无尚的权力和威望,“对象”则是俯首帖耳、有令必行的“臣民”,不需要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见解,只要“照着做”就行。

这样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就会缺乏一定的均衡、制约机制。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几乎对班集体的一切都无权干涉,纯粹是个“弱势群体”,而作为管理主体的班主任,虽然没社会组织中那种明文规定的行政职权,但对班级学生具有“主要权利”却是无可争议的,如此权力之下,其教育方法和班级管理方式可想而知,往往会走向极端。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前绝大部分班主任,或有过类似的工作经历,或是这样一种教育背景出身,他们自然会在班级管理中与以前的工作和学习经历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可想而知,不外乎就是掣肘越来越多,“这不行、那不行”,困境也就随之产生了。

时代在进步,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制约公权力的滥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和主流认同,人们积极要求参与公权力的运行,并在这一过程中监督和制约公权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主张。但现实情况下,人们参与、监督的制度途径和方式随着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自媒体的普及,人们参与公权力和监督公权力的途径空前广阔,无数的事例证明,这是推动中国进步的重要推力之一。

对公权力尚且如此,班主任所谓的“权力”又算得了什么。它会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不断的“曝光”、不段的监督,如此,班主任工作的现实目标和现实社会环境必然会产生冲突,困境随之产生。

综上所述,当前所谓的班主任工作困境,实质上是公民意识觉醒后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之一,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培养未来公民的重任,只能顺历史潮流而动。

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民意识的觉醒,有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意识到,并逐渐认同这一点,在班级管理和决策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逐渐提高,参与权利逐渐得以体现,但是现有教育模式和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这一困境还将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鲁志芬,徐子仪.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若干弊端[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1)

[2]石路. 政府公共决策与公民参与[M/O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何汝兵. 促进公民意识在班级管理中的觉醒[J]. 基础教育研究. 2014(23)

哈尔滨市公民权利意识实证研究 篇4

公民权利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现代化、法治化的水平, 因此, 公民权利意识也可以说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是存在于现代社会、法治社会的概念, 一国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的人, 同时也应享有该国公民的权利并履行该国公民的义务。现代公民社会是法治化与公民教育相辅相成的, 单纯的有法律与法制并不能被成为公民社会。法律需要有人能够认可它并遵循, 法律与公民意识互相结合才是公民社会的真正意义。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已经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觉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研究开始进行, 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入21世纪, 有关我国的公民社会形成问题开始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而逐渐升温。如1993年, 马长山发表了《公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文, 引发了相关学术界对公民社会的探讨, 并使得公民社会的建构成为面向21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以往的研究多是一些文献研究基础上理论探究, 很少有对一个城市的公民权利意识的定量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究哈尔滨市公民权利意识的现行状况, 有利于加强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增强公民自身的权利意识。在带动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研究过程

此次调查研究的主要流程是:理论分析→设计问卷→实施抽样→街头调查→数据清理与录入→分析与撰写报告。

(一) 研究总体与样本规模

本项目研究总体为哈尔滨市区城市居民。鉴于总体规模较大, 调查时间、人力和经费等使用情况不充足, 最终确定样本数为250份。在调查过程中, 由于拒访、填答不合格和其他可能存在人为误差因素影响, 经过问卷审核和数据清理, 获得有效问卷213份, 有效回收率为85.2%, 具有较高回收率, 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保障。

在问卷处理过程中, 进行了人工清理和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使用统计软件SPSS。在此环节, 主要利用软件的频次分布、排序分类等功能, 对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以及超出正常范围的变量进行筛选, 并大致判断了问卷的质量。

(二) 资料收集过程

本次样本抽样, 采用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以及配额抽样。对所有需要调查的85个街道进行编号, 并依次排序, 通过收集资料获得各个街道中社区的人数以及各街道人数。计算各街道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和依次序所得的累计比例。依照比例计算人数, 用系统抽样或随机数表抽样选出街道。在抽样过程中尽量保证各街道抽到的概率大致相等。从抽取的街道中, 平均分配问卷。并在每个街道中选定人数最多的社区作为资料收集区域。此种方法, 充分考虑到样本所具有的代表性与所抽街道的规模因素等, 使抽样更具有代表性。最后,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偶遇抽样等方法获取样本。

以问卷调查为基础, 采用街头访问的形式收集资料。资料收集工作采用自填与访问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收集资料时, 访问员直接到事先抽样确定的社区、街道采用偶遇方法确定被访者。访问员都按照事先确定的地域范围, 根据抽样配额选择被访者。

三、主要研究发现

(一) 样本基本状况描述

有效样本为213份, 其中, 男性占54%, 女性占46%。职业分布、学历分布状况见表1。

同时, 为了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我们将样本主要特征变量与2010年哈尔滨市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变量进行了比较。参与比较的变量有:男性所占比例;大学学历 (指大专以上) 所占比例;35-60岁人口数所占比例。比较结果见表2:

综合比较结果显示, 该项目数据具有优良的代表性。

(二) 公民权利意识数据分析

在对公民权利意识的量化处理中, 本调查从三个维度入手:政治权利意识、经济权利意识、社会权利意识。问卷采用五级计分 (1表示非常不符合, 5表示非常符合) , 以测验分数代表公民权利意识的强弱程度, 分数越高代表权利意识越强。

为明确和简化公民权利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前文述及, 公民权利意识包括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都利用七个观测变量进行测量, 一共21个题项。由21个题项组成的“公民权利意识”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 (alpha信度系数) 为0.824。三个分量表的信度为:政治权利意识0.847、经济权利意识0.804、社会权利意识0.733。将调查所得数据录入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运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因子分析。

1. 公民权利意识的基本状况

为掌握公民权利意识的基本情况和一般特征, 采用描述统计进行总体把握, 结果见表3:

对21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总体平均值为2.659。上述数据说明, 公民权利意识总体平均值仅接近于一般认识水平 (3表示一般符合) 。可以初步判断:哈尔滨市公民权利意识并不高, 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单一指标上看, 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政治权利意识、经济权利意识、自由权利意识、平等权利意识。

2. 不同特征公民的权利意识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性别的公民在权利意识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在0.05的置信度下, 经济、平等、自由权利意识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在政治权利意识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考察不同经济水平的公民权利意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在政治权利意识、经济权利意识、自由权利意识、平等权利意识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考察不同文化程度的公民权利意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在政治权利意识、经济权利意识、自由权利意识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文化程度差异, 平等权利意识维度则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

四、分析与讨论

(一) 公民权利意识一般状况

研究发现哈尔滨市公民的权利意识处于一般水平, 其中政治权利意识要高于其他权利意识, 说明哈市公民在政治权利的应用上有一定的发挥, 但总体的维权意识并不高涨。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已有的研究具有类似之处。如王圭宇关于公民宪政意识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对公民有着密切关系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财产权、自由权等基本权利中, 公民回答的正确率并不高, 对其认知状况令人感到悲观。2001年, 复旦大学“中国公民文化研究课题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校大学生对“选举基层人民代表”选举自己信得过的人占57.3%, 持“无所谓、随大流”以及侯选人以外的人分别占21.4%、11.3%和2.4%。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尚且如此, 更何况社会中学识并不多的普通公民。

(二) 公民权利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研究显示, 男女在参与政治活动上并不存在差异, 而在社会经济活动上有着明显不同。这一结果与国内研究有着相似之处, 以往的研究经验表明, 男女在参与社会事务上的热心程度是不同的。在传统社会, 女性的权利一直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上, 因此, 女性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如师凤莲在2008年秋的调查发现, 相对于男性, 女性参与选举的比率不高, 即便是参与, 其参与行为也大都具有随大流的从众性, 属于动员型、被动型的消极参与行为。而随着我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妇女参与国家政治的比例有所提高, 特别是在全国妇联的带动下, 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心程度不断提高。从长期来看, 男女公民的权利意识必定会减少甚至消除差异;但从短期来看, 仍需要加强女性权利意识的教育。

(三) 公民权利意识的经济水平差异分析

在公民权利意识的经济水平差异中, 本研究结论与国内的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即:公民权利意识在经济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以往研究显示, 公民权利意识与其掌握的经济资源有着正相关关系。如正如列宁所说:“雇佣奴隶被贫困压得无暇过问民主”“无暇过问政治”。因此, 生活在贫穷落后、缺乏资源的状况下的公民很难形成全面的权利义务观念。但在城市生活状态下, 公民的权利意识并没有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而产生明显的不同。

总而言之, 哈市公民的权利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不容忽视, 政府部门必须行动起来, 改变观念, 切实加强公民的权利观念, 为建设法治社会、现代社会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摘要:公民权利意识是现代社会、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不断觉醒, 公民教育在进行了近20多年之后, 需要对公民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 以便今后的教育开展。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哈尔滨市公民的权利意识状况, 研究结果发现哈市公民的权利意识处于一般水平, 其中政治权利意识普遍高于其它意识, 公民在不同特征上的显著性不尽相同。

关键词:公民,权利意识,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圭宇.转型时期中国公民宪政意识的实证研究——从公民宪政意识看中国宪政建设的渐进性[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0.

[2]师凤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文, 2006.

[3]郑丽珍.略论在新形势下增强公民权利意识[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

[4]刘颖, 丁社教.浅析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公民环保意识 篇5

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一周内有连续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

1943年 夏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1953~ 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后,即使时过境迁,在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1986年 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时发生时,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这次事件导致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以后20年中,还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了癌症。

1986年11月1日,在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中,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我们不论经济损失,只是这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就足以让我们痛心,所以中国对环境的关注必须提高。

2009年8月23日至8月29日,作为一名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我参加了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组织的公民环保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调研主要研究城市居民周边环境状况、公民环保意识及影响市民工作的主要污染类型,调研内容包括:、废旧电池污染及回收、生活用水循环利用、白色污染垃圾、植树造林与气候变暖、等。我走访了十余条街道100多户人家,完成调研问卷200份。通过环保宣传和环保调研,不仅向市民宣传了环保知识,更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五天的走访过程中,我天天出门头顶骄阳烈日,汗流浃背,令人欣慰的是市民们绝大部分都是很积极地配合我的工作,有的更是热情地招待我,令我非常感动!

以下是我们这次调研问卷的内容:

亲爱的被访者:

您好!

欢迎您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此次我们进行的是一次有关环境保护的调查,希望您能积极和我们合作。谢谢!

在填写调查之前,请您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使这次调查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请认真,负责的填写调查报告。

(2)请独立的完成调查报告,不要因为其他原因左右你的选择。

(3)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向调查者询问。

谢谢您的合作。

首先,请如实填写您的个人信息。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

A 20岁以下B 20-40岁C 40-60岁D 6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A 小学或以下B 初中C 高中D 大学或以上

现在,请您认真作答下列20道题。您平时是否会有意识的关注环保类的报道

A.非常关注B.比较关注C.一般D.极不关注

2.您认为您周围的人环保意识怎样

A.良好 B.一般 C.有待改善 D.不具备

3.您经常见到深入人心的环保类宣传工作么?

经常见到偶尔见到听说过但没有见过 从来没见过此类宣传

4.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

A.6月5日B.7月5日C.7月6日D.6月6日

5.地球的保护伞是()

A 大气层B 臭氧层C 植被D 海洋

6.温室效应是因为()过多

A 一氧化氮B 二氧化硫C 二氧化碳D三氧化硫

7.哪一季是沙尘暴的多发季节?

A 春季B夏季C 秋季D冬季

8.“三废”指()

A 废弃的白色污染物

B 废水、废气、废渣

C废品,废物,废水

D废料,废气,废渣

9.白色污染是指()

A 指一次性塑料废物

B 一次性消费品的难降解废弃物

C 造成对市容环境的污染,既视觉污染

D 白色废弃物

10.您认为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

A 严重B良好C 优秀D不清楚

8.您认为中国面临的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是

A 水污染

B 固体废弃物污染

C 植被破坏

D 其他各种污染

11.您是否想过购物时自备购物袋?

A 是 B 否

12.您对塑料袋收费的政策看法如何?

A 赞同,有利于环境保护

B 不同意,有损消费者的利益

C 无所谓

13.您认为下列哪种环境破坏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最大

A 噪声污染B 水源污染C 大气污染D 固体垃圾污染

14.在你的周围有没有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或是活动

A 经常有B 偶尔有C听说过但没有见过D从来没有

15.你认为这些活动对于你和你周围的人有用吗?

A 效果很好B 比没有好C 形式而已D浪费时间

16.你觉得现在政府,社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怎么样?

A 做的很好B 力度还欠大C 有待改进D 不好

17.在购买家庭水电用品时,您会偏重于选择哪一类型?

A打折优惠的B款式靓丽

C节能、节水型

18.您家里的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

A扔到垃圾桶里

B分类扔到垃圾桶里

C攒起来送到商场、小区的回收桶里,或送到回收站

D不清楚,随便处置

19.假如有某个公共场所,需要将用过的东西扔掉,却一时找不到垃圾箱,您会怎么做呢?

A 找到垃圾箱再扔

B 随手扔掉

C 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

D 趁没人注意时扔掉

20.如果你所居住的区域受到严重的环境污染,你会怎么办

A自认倒霉

B设法搬走

C找厂商交涉

D找环保部门解决

21.你认为环境污染现象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的环保意识

B 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

C 企业只顾只身发展而忽视环保

D 人们的守法意识差

22.你认为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A爱惜每一个生命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与动植物和睦相处

D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调查,希望您能把你热爱环境的热情奉献给你深爱的环境。

谢谢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共识,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撬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杠杆。2009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起草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进入决策程序。在海外市场从紧的经济环境形势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对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无疑指明了一条发展方向。环境问题早已经存在,如今也愈发显得刻不容缓,但时机越来越成熟,环境保护产业也切实带动了国家GDP的增长。但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何依然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为什么具体到居民生活场所的环境问题仍然困扰着他们?

首先,公民维权意识淡薄,自身利益在遭受到侵害时,如周边生活环境被企业或他人非法破坏时不能很好的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侧面助长了破坏者的不正之风。

其次,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管理不善,使一些企业和个人有机可乘。

再次,市民对环保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至于不能身体力行的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

最后,国家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不能切实的惩治破坏环境者。

鉴于此,我调研组参考专家意见,综合提出一些建议,还有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一、从居民自身着手,这是改善临沂市环保现状的前提条件。

首先,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要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多为大环境着想,要切实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只有公民素质修养切实跟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同时,居民还要关心并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留意关于环保的各种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进一步了解和丰富自身环保知识,牢固自己的环保观念。

然后,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临沂市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力。另外,市民还应尽力用自己良好的环保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劝说并且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二、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这是改善临沂市环保现状的重要保障。

第一,要更加广泛的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要提高市民对环境保护工作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市民自觉的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保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对于社会责任,尽力使其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相统一。

第二,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不保护、甚至破坏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并使之充分落实,使环境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三、加强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

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融入百姓生活。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保护环境。因为只有当人们的意识健全时,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使环保工作收到显而易见的效果。大街上不乏有乱丢垃圾的人,但不见他们都知道这行为对环境的危害。由此可见,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乃是必要的先决条件,故而加紧环保宣传迫在眉睫。

四、“借东风,整环境”

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来临之际,政府要充分调动市民积极参与的心理,号召市民为自己的城市、自己家园增添光彩,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发来。

五、扶植环保产业,为人民创收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达8800亿元,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其中再生资源产业的就业人数达1800万人。

大力扶植节能环保产业、环境服务业、环保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切实让市民看到收益,使之把环保事业当成新型致富手段的想法根深蒂固,从而真正致力于环保事业,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总之,通过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可以明确地反应出临沂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蓝,水更碧,花更红,草更青的生活环境,而且也知道当然到底是什么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有理由相信相信,通过临沂市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大力配合,明天的临沂会拥有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戚艳:公民意识 篇6

为何?因着公民意识淡薄,因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态。

中国的“民主看客”存在一个多世纪了。孙中山先生100年前就说过:“中国人不想民主,只想发财。”这句话用在今日的中国,对一部分中国人仍然适用。中国人大概是穷怕了,也许是被压迫惯了,所以不渴望人人独立自主的民主,只求温饱无忧,性命安全。纵然社会进步了,可能有一部分人都不知道何为民主。即使知道,又有多少人审慎地行使过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大多数人只是把民主选举当差事一样应付罢了。

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站出来说话,从媒体到网民,都在对社会的不公与黑暗进行声讨,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推动着民主的浪潮。

柴静说:“真相,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 如今国人对真相也越来越重视,呼吁真相的声音也越来越高。温州动车事故之后,相关部门在事故现场拉起了警戒线,阻挡了人们探寻真相的视线。相关部门为掩盖真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是这依旧无法平息人们心中的愤怒。网络作家荆楚呐喊:“给公众真相!”因着是我们的中国,伤逝的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知道真相,给伤逝者家属一个交代。

纵然网络媒体对此事的批评质疑声不断,然而又有多少人站出来做过什么,绝大多数人的激愤只是止于言语。但是,有人站出来了!漫天黑幕中透出几缕阳光,虽微薄,却透亮,直射人心。

“当法律的尊严受到践踏时,我们需要有人站出来去维护正义。”郝劲松,一个普通公民,却在一年之内连续四次将“铁老大”告上法庭,后来又因“华南虎事件”没有答复而起诉国家林业局。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勇气和力量?是他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对自身权利的珍惜和维护。因为社会上站出来的人太少了,所以他站了出来,并做了许多在场人看来不能理解的事。他是撞门的那根木头,他说:“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人,不停地撞,使劲撞,虽然门还没倒塌,但从微观物理上来讲,它已经在慢慢变化了。”他使网民在他发起的战役中成熟,使他们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并没有沉沦,我们可以推动民主的进程。

一己之力固然单薄,但聚沙成丘,无数股力量汇聚在一起就可以摧枯拉朽,关键时刻可以力挽狂澜。中国人需要提升自己的民主素质。中国不一定需要全数的“郝劲松”,只要有三、四层是“郝劲松”便足矣。威尔逊说:“民主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在民主的社会里,我们拥有完美的自由,完善的权利。我们可以在它的怀抱里自由驰骋。

谨记,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也要信仰我们的民主。我们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追求民主,中国便不会黑暗。

教师点评:

文章先摆反面现象,从国民“民主意识的缺乏”写起,并结合分析原因“冷漠”与“穷怕了”;主体部分从正面阐述“公民意识”的可喜变化,分两个层次,从“媒体言论的力量”到“个体行动的维权”,逐层深入阐述观点。最后呼吁“每个人都来推进我们的民主”。文章行文自由灵动,语言优美凝练,论据充分翔实。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9分=57分

公民权利意识 篇7

一、“被时代”的产生及发展

(一) “被字句”的始作俑者

“被字句”的始作俑者, 可追溯到2007年出现的“白宫”举报人李国福的“被自杀”事件。“2007年, 曾任阜阳市某经贸发展局局长的李国福多次到北京举报该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 (民间俗称‘白宫’) 等问题。2007年8月26日, 李国福从北京返回阜阳当天即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 随后被拘留、逮捕。2008年3月13日凌晨, ‘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死亡。”[1]对于李国福的突然死亡, 当地检察机关公布调查结果是:李国福自缢身亡, 依据是“其死亡现场呈现自杀迹象”。但李国福家属不认可这一结论, 他们认为李死得蹊跷, 原因有待查明。

此案经媒体曝光, 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网民也掀起了热议的高潮。“许多网民认为, 根据当时的情况, 李国福没有自杀动机, 因此, 他们怀疑是被杀, 而现场的所谓自杀迹象应该是谋杀者或其他人刻意伪造和安排的。正是为了表述这一既像‘自杀’又似‘谋杀’的蹊跷死亡事件, 网民们利用自己的智慧, 以一贯的冷幽默, 在‘自杀’前面反常规地用了一个‘被’字, 创造出‘被自杀’这一另类表达方式, 将自己对此事的怀疑和不满蕴涵其中。”[2]

(二) “被字句”的广泛传播

“被字句”的广泛传播, 在于一次官方数据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1.2%。在当时经济相对萧条, 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况下, 居民人均收入却“被增长”了。其实, 每个人的收入易与统计的平均收入作比较, 也易与自己去年的收入作比较, 莫名其妙的“被增长”显然让很多人不满。此后, 又相继出现了高校毕业生“被就业”、公司员工“被全勤”、网友“被代表”等一系列“被”事件。因此, 有网友惊呼“我们已进入‘被’时代”。至此, “被时代”一词广为传播。

(三) “被”字新用法的构式义

与传统“被”字用法相比, 新兴的“被”字格式最早用来表示“对事件本身真相不明的质疑, ”如“被自杀”、“被失踪”。进而也开始表示“事件主体即当事者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赋予某种本应自主产生的行为或状态, ”如“被自愿”、“被捐款”。此外, 还可表示“事件主体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被赋予某种本应自主产生的行为或状态, ”如“被代表”、“被增长”、“被小康”。

“被XX”构式实质是带有评判义的构式, 其构式义可以简单地总结为“否认”。其一, 对事实的否认, 即没有XX, 却被认为是XX, 我们可以用否定词“没”来表示。我们可以将‘被抄袭’理解为‘没有抄袭, 只是被说成是抄袭’。”[3]其二、对能愿性的否认, 即不能或不愿XX, 却XX了, 我们可以用否定词“不”来表示。“如由于费用较高, 乘客并不愿意乘坐动车或高铁, 在遭遇低票价列车停开的情况下, 不情愿地去乘坐动车或高铁, 称为‘被动车’和‘被高铁’。”[4]

二、“被时代”的实质:公民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一) 公民的权利认知开始走向自觉化

“‘被’显然是一种主体表达, ‘被时代’里, 有人被××, 就一定有人在对别人施以××。一方的权利得不到主张, 被肆意侵犯, 必定会有一方在压制别人享有权利, 在侵犯别人的权利。比如‘被全勤’, 员工带薪休假的权利被无情剥夺了, 而剥夺他们这种权利的, 正是强势的单位、企业、工厂。”[5]然而现在, 公民在面对这些压制甚至侵犯他们权利的一方时, 不再一味的忍气吞声, 他们通过“被”字这种表达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权利诉求。被“xx”的往往是弱势的一方, 当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主张被他人肆意侵犯的时候,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无奈与诉求。

(二) 公民的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

随着“被”事件的不断出现和发展, 公民的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权利意识觉醒后的民众的呐喊, 体现的不再仅仅是对不透明事件真相的追问, 对不理性制度改革的渴求, 更是每一位公民对切身权益被全面尊重、被切实赋予的期待。在“被时代”的呐喊声里, 遗憾中抱有希望, 愤怒中怀有期待。在“被××”事件中, 公众的情绪和感触里, 除了有无奈、愤怒与怜悯, 更会产生“被剥夺”的忧虑与担忧。他们不希望“被”事件经过社会舆论的关注、制度改革的探讨后, 继续发生或者大范围地存在;他们更不希望自己对“被时代”的呐喊换来的只是沉寂, 而看不到改观的希望、得不到制度的回应。和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同, 这个“被”字没有丝毫戏谑, 反而是庄严无比、异口同声地诉说着对个人权利的诉求。

(三) 公民的权利要求逐步趋于纵深化

“被时代”的“被主角”们不仅要求归还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更要求约束和规范剥夺他们权利的强势一方的权力。既然劳动法明确地规定了员工有休假带薪的权利, 为何用人单位却敢于屡屡不兑现, 屡屡让自己的员工“被全勤”既然城镇职工的工资收入没有增长那么多, 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有问题, 为何被统计者不能要求统计部门公布他们的统计依据和统计信息?“‘被’字结构的流行, 展现的不是悲观与失望, 而应被看作是觉醒了的权利向尚不适应这种觉醒的权力的呼吁, 要求权力机构及其行使者顺应时代潮流, 学会谦抑、尊重, 收束不合时宜的行为作风, 改变无视民意的局面。”[6]“被”字背后流露出的是公民对个体私权利的无奈诉求, 这是一种微妙的诉求转变, 而政府公权力却未能及时明察, 仍一如既往地“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我们应该倍加重视“被时代”的呐喊,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私权利, 严格规范和约束政府公权力的行使,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尽快结束身在“被时代”的尴尬和无奈。

三、告别“被时代”: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以上述及, 只有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 才能真正告别“被时代”, 摆脱身处“被时代”的尴尬与无奈。那么,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促进公民权利意识进一步发展呢?

(一)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条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我国曾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建国初期又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这些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民权利意识淡薄, 妨碍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而市场经济以权利为本位, 市场主体及其一切活动都主要围绕权利或经济利益而运转, 企业和个人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 不再受政府意志支配、围绕政府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意志来运转。”[7]现代市场经济拥有独立的企业制度和健全的法治基础, 政府的职能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政府决策程序更为民主和透明, 政府权力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而作为社会经济主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企业, 拥有独立的企业制度, 享有独立的各种权利,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作为主要经济主体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二) 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 忽视公民教育, 造成公民意识尤其是民主、法律和公民的权利意识的缺乏和淡薄。此外, 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重君国轻个人的思想影响深远, 人们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享有哪些方面的权利, 更谈不上主动地捍卫和行使自己的权利, “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 这是导致我国公民权利意识一直较为淡薄的历史原因。“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公民是否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 取决于公民自身的内在因素。在现代社会, 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其所受到的文化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 往往就越懂得如何去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8]因此, 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 前提条件便是大力发展教育, 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现代公民的文化水平, 为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定的良好的基础。

(三)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实现法治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专制主义历史的古老国家, 古代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官 (权力) 为中心的, 官尊民卑、官贵民贱、官主民仆是封建专制社会的显著特征。而以‘官本位’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所导致的‘人治’思想也影响深远。它从根本上排斥民主, 张扬统治者个人的‘权力’, 主张用强制手段, 不惜牺牲民众权利来达到专制。”[9]因此在当代中国, 应克服人治思想的影响,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这对于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没有法制就没有权利意识可言。建国50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旦法制遭到破坏, 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就会受到践踏,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会遭到扭曲。

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并不意味着法律越多越好, 更为重要的是法律是好法而不是恶法。如果法律不是对公民私权利进行有效保护, 而是过多地限制公民主体的自由, 那么这样的法律越多, 对社会的危害反而会越大。好的法律需要有好的立法程序来保障, 这不仅要求具体的立法过程公开、透明, 更需要比较健全的民主和宪政基础。在“法治”国家中, 所有的公民、团体和政府机构, 都必须遵守法律, 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任何个人或机构, 不论其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 其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制裁。在这种环境下, 公权力和私权利能够和谐制衡, 无论是哪一方一旦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违法必究。此外, 法律要想得到公正执行不仅需要有健全的司法体系, 而且需要全社会良好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只有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正确的法律信仰, 公民才能自觉地守法、护法, 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觉醒并逐步提高。而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增强又促进了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更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了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进而加速了“被时代”的消亡。

摘要:公民的权利得不到主张是“被时代”来临的根源。另一方面, “被时代”的出现也是公民的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 不仅公民的权利认知开始走向自觉化, 权利主张日渐趋向普遍化, 权利要求也逐步趋于纵深化。告别“被时代”, 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 提高公民自身文化素质,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机制, 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被时代”,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参考文献

[1][2]王灿龙, “被”字的另类用法—从被自杀谈起, 语文建设, 2009年, 第4期。

[3]曹大为, “被”字新用法解读, 现代语文, 2009年, 第11期。

[4]张明辉, 论时下流行构式“被XX”,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

[5]李雪, 邵平和, 从“被自杀”看网络“被xx”格式, 语文学刊, 2009年, 第19期。

[6]宗和, “被”字当选年度第一汉字的意味, 人民公安, 2010年, 第4期。

[7][9]辛世俊,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原因, 南都学坛, 2005年, 第1期。

[8]易联树, 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石油高等教育, 2002年, 第4期。

公民权利意识 篇8

公民权利意识

“公民权利意识是指人格独立、平等、理性的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认知、主张和要求的意识, 以及对他人认知、主张、要求的社会评价。公民对权利的认知, 就是对自身应该享有的权利的认识和理解;公民对权利的主张就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公民对权利的要求就是指在权利认知和主张的基础上公民对本应该享有而事实上没有拥有的权利的索取以及创设新权利的请求。” (2) 公民权利意识是人们对实现其权利的方式的选择, 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 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应。它要求社会成员在乎等的法律地位上, 对等地实现利益。

普遍的公民权利意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灵魂和驱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民主政治生活的全面进步离不开公民广泛参与, 而公民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有良好的公民权利意识。在我国历史上往往强调整体利益、公益政治、个人的责任、义务等, 个人消解在整体之中, 主体性不强。忽视甚至是侵犯公民权利现象时有发生, 即便公民能维护权利往往需要很大的成本, 长此以来, 导致公民权利意识缺失。义务是以权利为前提的。当前亟须做的就是提高对公民权利意识的认识:公民认知、主张、要求权利不仅是保护和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利, 更是维护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反映着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步伐, 权利意识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3)

互联网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 中国网民人数达2.98亿人, 位居世界第一位。因为网络快捷的资讯和便捷的表达, 使得千万个网民针对某件事情的意见汇聚形成某种占多数的声音, 民意从而形成。现实生活中缺乏公民自由表达意见和权利的平台, 而在网络上, 人们能够自由表达意见, 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 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聚集地。网络是真实社会的一种存在形式, 换句话说, 网络即社会, 所以, 网民亦即 (部分) 公民。网络为民众参与社会公共文化生活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公民之间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改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模式, 在网络上, 网民针对那些关系到自身利益或者是自己所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 包括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等等, 比在现实世界中会更积极地发言, 网民的声音成为民意诉求的重要力量, 开始影响社会舆论。

网络事件如火一样在中国蔓延, 如重庆“最牛钉子户”引发热烈的物权法讨论;山西“黑砖窑”让人们反思劳动者基本人权的保护;厦门PX项目的缓建与改址离不开厦门人的知情权和公众决策权意识的觉醒。这一切, 无不是在网络的支持下, 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和热议, 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 最终涌动的民意表达进入政府的议程, 从而使得一项项大大小小的公民权利得以落实。类似的还有“华南虎”事件、“许霆案”、“躲猫猫”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在互联网上的快速传播, 足以证明现在的网络已经成为大众, 尤其是草根阶层发出声音, 表达民意的一个最常用和有效的途径。

“华南虎照事件”:为权利而问责任

网络促进了国人公民权利意识的迅速觉醒, 在诸多事件中, 为权利而问责任的典型, 非“华南虎照事件”莫属。这一事件提醒了官员们:谣言和假相一旦上网, 就意味着无数人介入甄别和批判, 意味着假相被揭穿的时刻就要到来, 随之而来的, 就是无法回避的问责。

2007年10月3日,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农村民周正龙自称“冒死拍到野生华南虎”, 照片多达71张;10月12日, 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 公布华南虎照片, 并奖励周正龙两万元现金。据称, 这组照片是自1964年以来, 陕西省对野生华南虎生存的首次记录, 证明野生华南虎在中国境内没有灭绝!正当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对此发现兴奋不已时, 10月13日, “色影无忌”论坛出现了一则质疑虎照真伪的帖子, 网友们从专业角度, 对虎照提出诸多疑问:为什么不同时间、不同机位拍摄的老虎, 斑纹却几乎完全重合?老虎身上的色调为什么与四周环境不协调?镜头本可将虎拉到更近, 但拍摄者却没有这样做, 而将焦点放在了树叶而非老虎身上?至此, “照片明显是用PS软件做出来的”、拍的是“纸老虎”或“假老虎”等质疑之声在网上不断升级, 于是, 拉开了一场拍照者、官员、媒体、专家、读者、网友共同参与的关于华南虎照真伪争辩的序幕。在各界持续关注之下, 陕西省和中央的相关部门先后启动对“华南虎事件”的调查。2008年6月29日, 持续了260余天的备受关注的“华南虎事件”最终尘埃落定。经监察、公安机关实地考察, 确认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虚假之作, 周正龙被依法批捕, 与此同时, 那些力挺周正龙的政府官员也受到相应处罚, 陕西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孙承骞被免去职务。

“华南虎”这样一个毫不涉及人命、巨额财产或名人的话题, 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网民的巨大参与热情并引起他们持续、普遍关注的事件, 决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网络闹剧。综观整个事件, 网络舆论已经远远超出了鉴别虎照真假的范畴, 而变成了一场众多网民参加的、守卫社会正义底线、诚信底线和道德底线的公共事件。公众之所以对“华南虎事件”反映如此强烈, 究其根源在于有媒体指出事件背后暗藏的利益:镇坪县将借虎势虎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而国家将斥巨资在建立华南虎自然保护区。镇坪县领导发展地方经济的热情可以理解, 但当虎照被普遍质疑的时候, 有关部门及专家表现出来的欲盖弥彰和漏洞百出的辩白, 更加激起网民探究事件真相的决心。对于网民来说, 野生华南虎生存状态这一原本的事件核心成了次要问题, 他们更关注事件中的政府诚信与官员操守。公众一再被忽悠, 公众的知情权被忽视, 公众的权利意识却未因此而减弱, 反而更加强烈, 为捍卫权利而坚持问责, 这才是“华南虎”事件的最大意义所在。

结语:普通网民踊跃地通过BBS论坛、新闻跟帖、网上民意调查、博客等方式, 公开表达对于公共事务的意见, 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当众多的意见表达出来, 普通的网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某些权利却长久地被限制了。正是因为网上关于这些事件的报道和评论, 催生了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大觉醒, 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反思和辩论。

参考文献

[1].《增强权利意识是促进公民行政参与的重要环节》王星源

公民权利意识 篇9

用宪法意识来审视公共权力是公民主动政治参与的前提。宪法意识是人们关于宪法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体, 其中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当代的宪法意识的灵魂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这一意识的精辟表述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 “三个至上”。2007年12月2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提出了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要求。“三个至上”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国体和政体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因而“三个至上”正是当代中国宪法意识的灵魂。

“三个至上”的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理念。党的利益至上, 坚持党的领导, 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政治保障;人民利益至上, 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价值准则;宪法和法律至上,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法律制度保障。

我国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明确这一思想, 才能解决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是宪法、法律的有效实施, 民众的宪法意识是宪法实施的社会基础。梁启超曾谓:“然立宪之动机起自政府而不起自人民, 则其结果必无可观者, 此不可不熟查也。”孙中山先生在回顾制定《临时约法》时的政治局面与思想潮流的状况时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他指出:一国之趋势, 为万众之心理所造成;若其势已成, 则断非一二因利乘便之人之智力可转移也。他认为, 我国数千年专制之毒, 深中乎人心, 这是中国缺恨之点。故改造中国, 就必须把民主共和国精神明确地用法律固定下来, 才能使帝统为之斩绝, 专制为之推翻。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确立, 意味着一种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制度的确立, 意味着公民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获得了制度的保障, 但这种有序参与的实现程度的提高还需要当代宪法意识的不断提高。

从世界的宪政发展史看, 法治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一些国家专门设有宪法节, 有的国家把宪法的颁布日作为纪念日, 有的国家定期举办纪念活动。通过宣传, 使人们认识到宪法是保护自己权利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现在我国每年的12月4日被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中, 宣传的重点就是宪法。我们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形式使人们形成关于宪法方面的有明确观念的思想体系, 形成正确的关于宪法方面的心理感觉和态度、评价。

二、强化公民的宪法意识, 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宪法意识不强, 是影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对宪法的了解少、兴趣低, 宪法权利意识差, 没有形成宪法至上的理念。这导致着目前在我国社会现实中, 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公民要求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有待提高, 缺乏应有的公共关怀、法治意识比较淡漠。

首先, 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关注热情不高。“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盛事, 对“两会”的关注, 集中体现了公民的民主热情。但在一项对大学生的探查中发现, 43.4%的大学生表示对此并不关注, 民主热情并不是很高。其次, 选举的热情不高, 对选举制度不了解。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时, 10%的人表示不愿意参加, 另有28%的人表示无所谓, 两者达到了总数的2/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最基本的宪法权利, 一旦遭到漠视, 对整个民主制度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 64.9%的人对选举程序比较陌生, 他们只是零星地从新闻媒体上得知一些有关选举的知识, 真正通过阅读《宪法》、《选举法》来了解选举的人少之又少。再次, 对某些民主制度的改革方向比较茫然。比如, 对人大代表专职化这一问题, 41.3%的大学生表示反对, 另有24.3%的人对此表示“清楚”, 真正持支持态度的人不多。这说明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

传统的官本位思想难以产生现代的宪法意识。我国传统的“出世”“入世”说使许多人认为政治参与是为官者的专利, 儒家思想追求一种“学而优则仕”, “仕”就是去做官, 同时也是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传统官本位思想束缚人民参与的热情。

我国历史上民主实践的滞后也严重制约着公民的宪法意识的强化。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得顺从型政治文化在我国特定领域内占据主要地位, 在我国民众的心理上积淀了“权威崇拜”、“清官思想”等复杂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 使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丧失了独立个性和政治自主意识, 处于附庸的地位, 表现出普遍的非参与现象。而人们对清官越是向往和依赖, 其政治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也就越发萎缩。从而导致公民参与政治多体现为被动性。

三、推进基层的民主实践, 增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

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 我国的宪法意识所依托的社会存在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已结出丰硕的果实。目前, 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实行民主自治。这一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基层民主建设为锻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基层民主实践的薄弱环节是我国的基础教育环节。提高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一场社会的重大变革,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应该在民主参与的意识、民主参与的技能、参与社区实践活动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更应在班级管理等具体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强化。坚决摒弃与现代民主与法制不和谐的做法。强化现代宪法意识, 提高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 需要从娃娃抓起。

四、实现宪法的司法化, 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提供根本保障

为保障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实施对公民政治权利的积极救助, 宪法规范在找不到其他可做操作性法律规范支持时, 应根据宪法的理念, 经过司法解释的途径, 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提供积极的司法救助。

尽管宪法的司法化目前仍存在着分歧, 但现实需要我们必须在对之规范的基础上加以积极的推进, 并且一些宪法条款的直接适用, 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早有实践。在我国的宪法理论上, 一直存在着宪法效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分歧。长期以来, 传统的观念认为:宪法的效力是间接的, 宪法的规范具有原则性, 且无制裁性规定, 宪法只能通过具体立法实现, 不能直接适用。据此, 宪法的基本权利只能通过具体立法才能实现, 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这也是一些人认为宪法不是法的根本原因。但是, 随着社会发展, 公民法治意识提高, 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中产生的宪法问题和宪法纠纷日益增多, 普通法律尚不完善, 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肯定宪法基本权利条款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法院直接援引宪法基本权利条款判决民事案件的“宪法司法化”现象。

在英美法系, 宪法基本权利条款从来就有直接效力, 二战以后, 大陆法系国家也都逐步确立了宪法也是法律, 宪法具有直接的司法效力的体制。我国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相当一部分宪法权利未能在有关制度中被明确化、具体化, 因而在诉讼的司法实践中遭遇尴尬。在英国, 虽无宪法典, 但法院可以直接适用宪法性法律。基本权利大多表现为宪法判例。宪法判例本身就是司法判决的产物, 并作为先例拘束司法。在大陆法系国家, 宪法直接效力的确定晚于英美法系。但在二战以后, 也都逐步承认宪法也是法律, 确立了宪法具有直接的司法效力的体制。

司法解释工作的加强和规范, 是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条款司法化的制度通道。根据程序化实施的基本法理, 直接适用缺少技术性保障的宪法条款, 要坚决避免司法权的不正当扩张。根据积极救助的原则, 建议根据我国的司法制度, 通过司法解释使有关条款适应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3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 进行解释。”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的范围广泛, 在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同时, 全球化的发展将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复杂。所以保护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促进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必须根据司法实践, 推进法制的创新。加强与规范司法解释, 就是要求司法机关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推进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诗林·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分析与思考[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6900/171/2008/10/wy491916519810180023864-0.htm2010-04-01.

[2]黄卫平.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116.

[3]徐秀义.宪法学与政权建设理论综述[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47.

公民要多点契约意识 篇10

现在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 可是有不少人缺乏契约意识, 只凭口头协议办事, 往往造成纠纷无法解决。

某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张某说曾给刘某2000元现金托他代买东西, 刘某还写了收条。可东西没有买到, 要求刘某还钱, 刘某却说已经把钱退还了。刘某还说, 钱退还后也想到要回收条, 但张某说当时没找到, 因是熟人, 也就没有坚持要。现在张又拿着收条向我要钱, 这实在是坏良心。我国民事诉讼中有一条原则叫“谁主张谁举证”。在此案中, 原告和被告双方各执一词, 办案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和调解, 但是没有什么进展。由于原告举出了被告收钱的证据, 而被告却提不出已经退还的证据, 最后只得作出判决, 由被告返还给原告2000元。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习惯于凭良心办事, 不重视证据的作用, 可一旦发生了纠纷, 良心是帮不了什么忙的。有一句话叫“千年的文书会说话”, 就说明了契约的意义。

公民权利意识 篇11

1.了解我国西部贫困的现状,并能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简要分析造成西部贫困的各种原因;

2.通过课前的合作调查和课堂交流,了解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出的贡献;

3.激发学生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热情与公民意识,且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畅谈自己的计划与设想。

教学重点

感受政府与社会各界对西部大开发的热情,了解其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畅谈自己能为西部大开发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调查分析西部贫困的原因;

2.调查社会各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贡献,重点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面问题:分析西部开发之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部大开发》(板书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西部?

生:一个风景优美的西部。

生:一个资源丰富的西部。

生:我还了解到一个贫穷落后的西部。

师:那么,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西部,却又为何如此贫穷落后呢?

(同桌间互动半分钟后,全班进行反馈交流。)

生1:我了解到,我国西部的地形十分复杂,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西北多是荒漠戈壁,西南有很多高山大河。

(师出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找一找西部地区的地形地貌,如高原、雪山、沙漠、戈壁、草原、山脉、河流。)

师:如此复杂的地形地貌给西部的开发建设带来了多大的困难啊!

生2:我了解到西部的环境很恶劣。青藏高原高寒阴冷,戈壁荒漠风沙多植被少。

师:所以,那里相当多的地区被认为是人类不适宜生存的环境。

生3:由于地形和环境的影响,在西部修建公路铁路十分困难,很多贫困山区现在都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

师:自古以来,西部很多地区都是遥不可及的地方,上节课交流的一些重大工程都是为了解决西部的交通不便。(板书:交通不便)

生4:我发现近年来几次重大的自然灾害都在西部,像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

师:看来你一直在关注我们的西部灾区。这是我国主要几条地震带(出示图片),大部分都集中在西部。

生5:有些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很低,又缺少外部投资,所以各项投入和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

师: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何谈各项建设投入呢?(板书:资金短缺)

生6:我了解到,西北年降雨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而西南的地表水渗透严重,因此,西部大部分地区水资源都比较短缺。

师:是啊,同学们请看(出示一组图片),在西部,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啊!

生7:西部很多农村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很多生活贫困的家庭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造成了很多失学儿童。

师:看来西部教育落后的现状一直牵动着你的心。(板书:教育落后)是啊,西部一些农村的孩子上学之路是那么艰难,上学之梦是如此遥远,同学们请看(出示一组图片)。

生8:由于教育落后,人才培养不足,造成西部专业人才缺乏,而且当地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师:人才,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多么至关重要。(板书:人才缺少)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板书:……),与我们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的确显得相对落后。这是西部大开发实施前后几年,西部部分省区人均收入的对比,同学们先纵向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师出示对比表)

生:提高很快。

师:是的,自2000年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政府在西部地区投资了很多重大项目(板书:政府),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很快,可是,同学们再横向和我们浙江省比较一下,又发现了什么?

生:差距很大。

师:是啊!同在中华大地,同为中华儿女,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的。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地理题材教学的难点在于,从空间上看,一些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比较远,而教学中了解这些知识是其次,更难的是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上课伊始,把一个看似矛盾的话题抛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直面西部的现实困难,并为下一板块做铺垫。同时,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出示西部部分省区与浙江人均收入的对比,让学生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既让学生看到国家建设的成效,也初步激发学生支援西部开发的热情。】

板块二感受热情:交流各界支持之举

师:在政府的号召下,我们东部沿海地区,为西部大开发做了些什么呢?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资料。

交流1:浙企浙商投资西部

(交流过程略)

师:这些浙商浙企中,既有大企业也有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西部,为西部开发做出了贡献,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交流2:新闻媒体关注西部

(交流过程略)

交流3:干部教师援助西部

(交流过程略)

交流4: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

师:在开发西部、援助西部的责任召唤下,还有这样一群人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就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志愿者。(板书:志愿者)你们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吗?

生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按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选拔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些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志愿服务一至两年。

生2: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怀疑大学生志愿者是否真心诚意去服务西部,他们刚从学校毕业,缺少工作经验,又能为当地做些什么?

师:你找到的资料很有价值,也许有人是在怀疑这些志愿者。那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本53页,让小健的事例来回答这种怀疑。(学生阅读课本材料)

师:小健出于什么目的去西部?

生3:那里有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有需要他帮助的父老乡亲。

师:他为那里做了些什么?

nlc202309040812

生4:让那里的农民增加了收入,付出得到了最有价值的回报。

师: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这些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小健只是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中的一人。自2003年开展“西部计划” (出示2003—2008年数据)以来,国家每年都要招收数以千计的志愿者,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报名。现在同学们想一想,2008年,我国的西部发生了什么大事?

生:汶川大地震。

师:那2009年的招收计划和实际报名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5:我觉得都会增加,因为那里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去服务,而且他们服务西部的决心会因为地震而更加坚定。

师:正如你所分析的一样(出示2009年数据)。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还有我们的企业、媒体、干部老师,社会各界都在行动。(板书:社会各界)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这是地理题材教学的重要手段。本课中,对于社会各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行动,学生的确很陌生。因此,教学前,让学生以“企业、媒体、干部教师、志愿者”为突破点,通过身边的渠道,了解熟悉的材料,做到了以点带面。】

板块三激发自我:表达支援西部之愿

师:同学们,我们小学生又能为西部大开发做点什么呢?

生1:节约零用钱,为西部捐款。

师:建设西部需要全社会的爱心援助,那你们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捐款吗?

生2:我们课本中介绍了“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通过这个机构也能为西部贫困儿童捐款。

师:老师课前在“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的网站上了解到,现在该基金会的捐款方式很多(出示),这些捐款方式中哪一种我们现在就能试一试?

生:手机短信捐款。

师:老师被同学们的爱心感动了,我现在就用手机短信为西部贫困失学儿童捐助20元钱。(师现场示范捐款)

师:是啊,弹指间我们就为西部贫困儿童奉献了一份爱心。希望同学们回去可以用这些方式,和父母一起为西部贫困失学儿童尽一份绵薄之力。

生3:我们可以给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捐学习用品和课外书。

师:把我们看似平常的物品寄给他们,这其实是我们都能做到的。

生4:我们可以通过结对子和西部孩子交朋友,平时给他们写信、打电话、发短信,逢年过节还可以给他们寄礼物。

师:希望你和西部孩子的友谊能跨越千山万水,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生5:我不仅要参加《都市快报》的爱心捐款行动,更要参加“50元为西部沙化捐一棵小树”的活动。

师:希望我们的行动能绿化西部更多的荒山。

生6:我爸爸单位去年有援助西藏的名额,我和妈妈都反对他报名,如果下次再有机会,我一定不会拖后腿,还要做妈妈的思想工作。

师:有了你的支持,相信你爸爸一定能为西藏建设做更多贡献。

生7: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去开发建设西部。

师:很好,你从小能树立这样远大的志向。

师(总结):这节课,老师真为在座小公民的热情和爱心所感动,希望大家在课后能为西部的发展,尽一份应尽的责任,做一点能做的贡献。

【设计意图:如何变“他们在行动”为“我们要行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因此,这一板块中“激发公民意识”是教学的难点,而难点的突破口之一是前一板块的成功铺垫。在预设中,学生首选的答案肯定是捐款,当然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在设计中就安排了“现场短信示范捐款”。这一设计其实就要把学生口号上行动转化为实践中的行动,把空洞的想法拉到课堂与现实中,打开学生“畅谈援助西部”的话匣子。】

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培养权利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篇12

所谓权利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情感、权益意愿、权益价值评价以及权利信仰等, 是人们对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 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 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映。在权利时代中, 权利意识是主体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 不仅要使公民和一切组织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同时要不断强化公民的权利意识, 使公民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 并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它。大学生作为与改革开放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并进的一代青年, 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民族的希望, 提高他们法律素质, 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 对中国社会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一)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维权的前提

大学生实现自我维权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 权利意识是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就是使大学生具备权利主体意识、实现意识、救济意识, 明白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权利, 明白如何实现自己的权利, 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权利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有利工具, 从而坚定法律信仰和信心, 逐步树立起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养成依法维权的习惯。

(二)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校, 全面建设和谐高校,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学校全员懂法、知法、守法, 而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 其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法治的程度。而权利是法律机体的细胞, 是法律大厦的基本构件, 权利穿透了法的所有领域。可以说, 认识了权利也就认识了法, 有了权利意识也就有了法律意识, 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权利意识的培养为法律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条件。因此, 大学生权利意识不仅是依法治校的思想条件, 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三)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是实现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基础。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不断推进, 只有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才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二、大学生维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 受传统思想影响, 学生“不齿”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受中国传统观念倡导“忍字当头”、“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 习惯用多种“私力”救济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不愿意选择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更愿意表现为“息事宁人”、“能忍就忍”的态度。

另外“特别权力关系”对中国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 使得学校与学生之间管理与服从的不对等法律关系长期存在, 当学生发现学校的管理行为时, 学生不敢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担心自己与母校发生争执, 会被老师同学们冠以“不义不仁”的罪名或是认为学校的那些违法侵权行为是学校的正当管理手段。于是学校的一切管理行为均无条件服从, 即使学校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会选择默默接受或是沉默。

(二) 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信仰不坚定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目标后, “依法治国”的观念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心中, 部分大学生有了一定的依法行事, 依法办事的理念, 遇到问题会首先考虑, 这样做是不是合法?法律上对这个问题的规定是什么?用法律手段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部分大学生对法律应有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作用还是不够坚信, 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法制建设没有足够的信心, 对国家能全面依法治国也不是完全认同。许多大学生觉得在社会生活中, 权力的作用往往大于法律的作用, 人治还是大于法治。因此对法律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足够的信心。

即使部分大学生有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 但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却无可适从。

(三) 维权机构不健全, 维权无“门”

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 很多同学没有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找不到专门的大学生维权机构或是组织。目前学生维权的主要机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而教育行政机构在实现学生维权职能的过程中主要是接受学生对学校违纪处理的申诉,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专门接受学生申诉机构的信息不是公开的, 是否设有, 设在哪, 如何联系, 学生一般都很难知晓, 学生要想找到这些机构往往是很难实现的, 要想通过这些机构的帮助来维权就更难了。另外, 学生维权的主要组织是一些类似学生会和共青团一样的组织, 这些组织本应该发挥为学生服务, 帮助学生维权的功能, 一方面由于这些组织本身法律素质和能力的欠缺, 另一方面组织性质、所属的原因, 决定其很难实现帮助学生维权的功能, 特别是面对学校侵权时, 学生会和共青团基本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法律维权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为维护大学生的法律权益, 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的法律法规, 比如《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 但是在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部分领域仍缺乏相应维权的法律依据。例如, 大学生在参加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身份如何定性,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该如何救济?目前, 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学生通常只能参考《民法通则》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非专门法律的维权会使学生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和实现。再有, 对于兼职的大学生, 其合法权益如何实现, 其权利如何救济, 目前我国也尚无具体可循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法律条款, 大学生兼职不属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导致大学生兼职遇到劳动纠纷时往往找不到维权的依据,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雇主侵害时, 大学生只能选择承受与沉默。

三、畅通维权渠道实现法律维权

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提高, 权利实现的要求越来越强, 权利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何更好的保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如何畅通大学生维权渠道, 让大学生维权更有效, 是我们进行法治社会建设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 增强维权意识, 提高维权本领

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首先, 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通过法律学习, 具备法律知识, 才能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其次, 应熟悉基本的维权途径, 掌握常用的维权方法。具体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大学生要积极学习有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常识和本领, 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还应加强防范意识, 防患于未然, 避免在维权时受到不法侵害。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要做到合法合理, 依照法律程序维权, 避免出现维权中出现违法, 如在收集相关证据时, 避免违法取证。最后, 要掌握维权技巧。面对不同的纠纷与冲突, 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在与学校发生冲突时, 应努力采取合理协商的方式向学校表明自己的诉求, 切不可采取极端手段, 酿成害人害己之恶果。在受到不法侵害时, 要学会采用法律的手段及时挽救损失。例如当财产被盗时, 要注意保护好证据, 保护好现场, 然后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案, 尽力减少损失。

(二) 转变教育观念, 规范学校管理

学校必须转变教育管理, 清楚的认识到学校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但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不得为了学校的利益而牺牲学生的权利。首先, 学校应深化体制改革, 改变其作为管理者观念, 明白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在某些方面学校与学生是行政管理, 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学校的管理。但是在某些方面学校与学生是民事法律关系, 教育与被教育是一种合同关系, 在某些特殊时候, 学校是在为学生提供服务, 学校有为学生服好务的义务和责任。当学校与学生是平等的法律关系时, 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此时, 学校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 不能为了学校的管理而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高校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减少大学生侵害他人权利或是权利被侵害事件的发生。教师缺乏或淡漠教育法律知识, 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管理的思想, 直接伤害了学生要求公平、公正的权利, 或势必导致学校侵害学生权益事件的大量发生, 从而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产生很多纠纷。转变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内容。最后, 学校应为学生正常维权打开渠道。学校应该为规范和引导学生正确维权建立相关维权制度, 如听证制度、申诉制度等, 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 让其有机会进行申辩, 保障学校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这样才有助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高效解决, 不至于使学生与学校对簿公堂。

(三) 健全维权机构, 加强法律援助

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都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为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首先,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维权机构和组织的建设, 如建立专门的学生申诉机构, 明确职责, 帮助学生维权, 同时提高学生会、社团组织的法律素质, 强化其帮助学生维权的职能, 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维权宣传教育活动, 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维权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能更多地为学生服务, 反映大学生意愿, 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其次, 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维权机构的设立, 强化其维权职能, 如设立更多的法律援助机构, 帮助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熟悉维权的方式与途径, 进而为有各类困难的同学提供援助, 包括有些同学经济困难, 面对严重的侵犯自身权益的事件, 由于考虑到诉讼成本望而却步;有些同学虽然经济比较充裕, 但由于缺乏维权知识, 不知从何下手等。此外, 加强非正式社会组织、团体维权组织对大学生维权的帮助, 如消费者协会等, 也是大学生维权的一种有效选择。

(四) 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学校规章制度

由于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或是学生某些活动领域根本就缺乏法律规定, 导致学校规章制度成为学校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有利依据”, 或是导致学生权益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 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一个前提。首先, 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不得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冲突, 不能侵害宪法和法律赋予学生的基本权利, 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其次, 国家立法机构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让大学生维权有法可依, 特别是与大学生日常教学及生活领域相关法律的规定, 如上文提到的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社会实践活动的权益保护以及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人身保护问题也是高校中常见的纠纷之一, 但我国的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再有, 我国就网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大量漏洞, 这为各种网络侵权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一切问题的解决,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 填补法律空白, 从而使大学生的维权有法可依。

四、结语

上一篇:资源枯竭城市下一篇:区域创新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