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精选10篇)
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1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来源:教学与管理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狭隘地教给人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知识传授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教学或专业能力实践的过程,而是一种培育公民的实践。思想政治课应该坚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切实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首要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和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公民意识生成的天然肥沃土壤。
一、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让学生既赢得分数更赢得成长
思想政治课不能单纯讲授知识,应当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和正确价值取向的教育,这就是说,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有所领悟或提高。老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分数。分数只是我们教学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已,而不是我们教学的唯一目标。
英国学者克里斯·沃特金斯在对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的100多个课堂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估后得出结论说,当教师和学校更加关注帮助学生学习,而非促使他们获得某个考试分数时,学生不仅考试分数会提高,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也都会改善,且更有可能成为具有学习策略的独立思考者。具有“成绩取向”而没有“学习取向”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无助感,较少使用策略性思维,更多关注分数的反馈。而且,他们更可能执著于无效的策略。沃特金斯说:“当教师被要求提高学生成绩的时候,他们讲得更多,评判更多,控制更多。”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情况成为很经常、很正常的现象。
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而学生生活阅历的不足决定了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将教材语言变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吸引学生兴趣的生动教学语言;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让政治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如果教师被分数蒙蔽了眼睛,备课的过程常常就简单化为整理教材知识体系中的考点,面对每个知识点,不是去运用最丰富的资源挖掘知识本身的活力,而是分析考试命题的角度,命题的方式;心忧考分的教师越来越多地向学生单方面讲授,给学生做大量针对考试的练习,而不是通过开放性问题跟学生对话,引发更加深入的学习。
作为教师,应该把目光从堆积如山的作业堆里钻出来,把视线从学生考试分数的成绩单上跳出去,站在足够的高度,牢牢把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习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既赢得分数更赢得成长。
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找到公民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课程标准》在各个模块都不约而同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提出了具体的公民意识培养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强法律意识;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可见,思想政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应立足课本,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对接与结合之处,挖掘出鲜活的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素材。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时,要求学生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理解金钱的来源应该合法,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要尽可能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又如“公司的经营”的教学,特别是诚信经营,可从正反角度挖掘教材,补充公司诚信经营的成功典范。这样学生能比较自然地体会到,市场主体应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责任意识。再如“税收及其种类”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再如:《政治生活》中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国家和国际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学生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有助于学生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并自觉地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学生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感悟中强化公民意识
西方教育学者加涅·布里格斯认为:“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为有效达成公民意识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行为方式,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资源等因素的优化组合。
首先,精心研究课标教材,创设仿真情境。精心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选材,比如生动的图片、漫画,恰当的视频资料,甚至包括各种小故事、小文章,选出学生感兴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材料,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仿真情境,刺激学生从情境中挖掘和探究,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感悟公民意识。
例如:“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的教学中,可由学生出演市长角色,发表施政纲领,谈谈如何造福于民;同时,由学生出演公民角色,谈谈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监督政府职权。“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可以设计小演讲“假如我是候选人”、“我这一票投给谁”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又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国家》,这首歌是由成龙、刘媛媛等倾情演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献礼歌曲。引导学生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国与家、国与世界的关系,这首歌词情感的表达充分直白,作者反复阐释了“国”与“家”的概念和关系,国是家的支撑力量,家是国的组成元素。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属于我们的,更是世界的,她正矗立在天地之间,让世界瞩目感慨。让我们对“家”、“国”产生一种渴望,渴望怎样去付出,如何更深刻地去爱国爱家爱世界。
再如:教师设计“如果你是服装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将采用哪些经营战略占领市场?”“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工作你了解多少?你将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作出哪些贡献?”“我国的文化市场应该如何规范?”“人性是自私的吗?”等实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知识得到丰富与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形成和提升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直面问题,智慧解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然要体现国家的意志,现实与教科书上的差距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政治教师和教科书都是“假”“大”“空”的感觉,对此教师既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直面社会生活中学生关注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作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特点,并通过辩证分析、比较、判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例如,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存在贿选、拉选票等违法违纪行为;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人们经常会感到一人独裁,村务不公开,财务不公开,特别是当前农村的城镇建设中,违法买卖土地,百姓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现实问题。有些学生根据身边存在的问题就对我们的政治制度产生怀疑,甚至有抵触情绪。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地分析问题的方法,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的政治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比较,学会运用比较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看事情的主流,学会历史分析,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既要全面又要抓主要的方向,既要看到现在新出现的问题,又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还要结合国际社会的大环境综合分析。平时点滴积累科学的分析方法,会逐渐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树立信心,并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完善的实践中去。
最后,对学生进行包容性评价,隐性培育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公民品格。传统的学习评价关注的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并且简单地以分数来呈现,进而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队、给学生贴标签。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是有差异的,拥有博爱之心的老师应当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去对待、去研究、去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就在于如何利用差异。老师有针对性地用心评价,不仅体现了真正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学会尊重和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生成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公民品格。
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给学生撰写具有激励性的评语,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的学习存在各种困难,因此,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对此,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其学习态度,能及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量。即使他们的作业是“复制”或“剪贴”而来,我们也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其完全否定。我们应该注重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赏识的眼光去评阅他们的作业,从中寻找思想的闪光点。批改时要适度使用人文性评语去激励他们,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来拥有再弥补、再发展的空间,体验自己劳动的乐趣与成功。
有这样一位女生,她平时上课心不在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作业却完成得很棒:不仅答题规范完整,而且书写公正,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每次批改她的作业时,教师都毫不犹豫地找出“亮点”,用笔标示出来,再进行综合评价,如:“批改你的作业是沐浴春风般的享受,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答案组织完美,望继续努力!”“批阅你的作业让我好似在欣赏一道靓丽的风景,老师的疲惫和对于你们的焦虑在这一刻消散。加油!”“要是同学们都能像你这样把作业完成到不让老师费心的程度就好了,你真是老师的贴心朋友——带给我一顿视觉盛宴!”等。在连续几次作业批改后她终于忍不住找到教师,很羞愧地说:“老师,我以后真的要自己做作业,你的那些话让我受之有愧。其实我每次的作业都是抄的,根本不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决定以后认真学习,认真听课。老师你能帮我吗?”
作为老师,听到这番话后真的很欣慰!教育要的不正是如此效果吗: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内心深处认可、欣赏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把作业当作是与教师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的心灵在教师及时而适度的激励和赏识中得到舒展,相信他们就能感受到许多学习的乐趣。乐趣引发兴趣,兴趣产生动力,动力铸就成功,成就增强自信心,信心带来更大的成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拓展教育渠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公民素养。
如:“依法纳税”的教学,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可由学生先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在课堂上公布调查的结果,增强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提高经济活
动的参与能力。
又如:“民主管理”的教学,可先采取让学生课前进行社区(在农村以村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民主管理形式及民主管理发展的现状,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足够的底气发言。比如,教学中可创设如下的情境:“居委会一周(一月)大事记”、“我(家人)参与民主管理的体会”、“小区民主管理现状调查”、“你对社区民主管理的现状满意吗?”等。在情境探索中教师作为导航者负有掌舵指引方向的责任,对民主管理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现状及其可能出现的与课本内容的脱节现象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再如:一位教师结合“忠孝雅诚”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指导全班学生合力创作了一首现代诗《90后,中国的脊梁》,生动地反映了21世纪高中生心中的志向和理想,增强了同学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还可以利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参与学校的管理等来培养公民的团结协作精神、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如开展社区服务、举行募捐活动、宣传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等,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参考文献
[1] 肖强,马云鹏.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以思想政治课为例.教育科学,2009(1).[2] 高国希.共建和谐呼唤自觉的公民意识.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7(1).
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2
一、何为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对自己在个人与国家关系方面, 特别是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的认识。它在思想上表现为公民具有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 主张保障和促进公民权利, 建立权力有限的政府, 国家机器仅仅是增进公民福利的工具等;在行动上, 争取人人平等, 捍卫人的尊严和价值, 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公民意识也同时强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是权利与义务但却是以权利为本位的统一体。
一个伟大的国家, 它的国民一定不是简单的“听话”者。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平等的人格和地位, 他们热爱自己的领袖。与此同时, 对于一切他们认为错误的行动, 他们据理力争, 不屈不挠, 威不能吓利不能诱。他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他们追求和畏惧真理, 也崇尚人权、平等和尊严。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一)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因而也是国家的建立者和国家的主人。要真正树立人民主权的思想理念, 就要求我们从思想深处批判和清算封建时代残留的错误政治观念, 正确理顺人民和权力掌握者的主次关系、源流关系。行政领导人员不是人民的父母官, 恰恰相反, 应该是人民的公仆。他们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理念。
(二) 培养学生树立权利本位的法律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的最核心观念, 就是强调社会个体的主体意识和个体的解放, 也即强烈的权利本位意识。其主要内容为:社会成员各主体权利平等;权力是目的, 义务是手段, 权利是义务存在的依据和意义;法不禁止即为公民权利;公民的权利受法律而且只受法律的限制。权利本位是国家解放、人民自由的法律体现, 也应当是公民意识不断发展并转化为实际生活和政治进步的体现。教育学生树立权利本位意识, 有利于其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现个体的解放。
权利本位是现代公民的生活方式, 也是现代人在政治上区别于旧时代农民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讲, 权利本位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物质财富快速提高的必然结果。
(三) 培养学生懂得正确的政治评判方法
如何正确地提出批评意见是一个合格公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公民的言论对社会是有影响的,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 不能口无遮拦、为所欲为。对权力行为进行评判, 首先必须独立思考, 不人云亦云、信谣传谣, “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其次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批评。煽动暴力、制造谣言、侮辱诽谤、人身攻击, 不但起不到批评应有的作用, 反而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再次在批评中要富于理性与智慧。孔子早就指出:“君子敏于行而慎于言。”指出错误并批评不是因为仇恨, 恰恰是因为爱, 正如对成长中的自己孩子的教育。但批评并不是智慧的最高体现, 真正的困难和智慧在于指出正确的道路。幼童也能指出别人的毛病, 但他们对于怎么解决问题往往知之甚少。未来公共知识分子的青年学生应当勤学博学, 才能为当政者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议, 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合格公民。
(四)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纪律是目标的条件和保证。公民强调公民权利无可非厚, 但须知没有纪律没有秩序, 公民权利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分的公民自由和人权保障有赖于良好的政治秩序。这要求我们学生除了理解规则对于公民权、人权的重要意义外, 还应当学会如何去维护社会秩序, 维护纪律, 在平时就形成强烈的规则意识。不仅要在课本理论中、探究学习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中, 而且要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规则的意义。例如:篮球比赛中, 作为运动员的球员同时当裁判结果会怎样?讨论问题时人身攻击、跑题而不予制止结果会怎样?通过实践, 规则意识必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树立规则意识的重要表现, 就是要求学生学法并遵纪守法, 同时还要合理和善于使用自己的权利。尤其是要在生活中逐步积累经验, 敢于和善于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 特别是制止和反抗以权压法, 权大于法的现象。必要时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理案件, 亲身感受法律的威严和权利的神圣。
(五)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行动观念
公民意识强调权利, 但并不是要回避问题, 推卸自己的责任特别是社会责任。公民在政治上的责任, 就是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尽一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的进步、国民的幸福做点滴贡献, 正如胡适所主张的“每个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做一些改良社会的事”。主张自己的权利但绝不是自己的私利, 而是要通过争取权利来促进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福祉。批评身边的不平等、和平制止身边的暴力、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等等, 都是养成良好公民素质的不错的行动和选择。
三、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的现实意义
新的世纪新的时代, 党提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路线, 我国宪法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些政治发展目标的实现, 要求公民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青年一代的平等观念、法治观念、人权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政治思想观念, 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高度民主文明的国家的建立, 有赖于我们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易中天.公民心事:权利、责任、常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5.
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3
在实施新课改时,由于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分数,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影响了教学效率。针对此种情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反思,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一、借助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意识与民主意识等。公民意识能够体现出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且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科都会涉及公民意识教育,但思想政治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如“经济生活”中要求学生学会诚信,“政治生活”中明确提出应当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文化生活”只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教学中,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可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能够动员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借助“生活与哲学”知识,就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公民意识的关键,在此阶段内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政治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
1.创设生活情境,推动公民意识教育。
新课标指出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有的知识基础入手,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的过程中,应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现有知识为基础,创设学生喜欢并熟悉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民主意识等公民意识。学生是课堂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生活情境。如此便能够改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相互尊重,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2.关注时政热点,体验公民意识。
政治学科本身就包含一定的时政性,在课堂上,教师可借助时事热点来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点燃学生的热情,使其在学习中体验公民意识。例如,在讲解“主权国家”时,教师就可借助钓鱼岛事件来引导学生体验公民意识。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自行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企图占有我国领土。此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面对日本的挑衅,我们应该怎么做?”借助这一事件就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树立国家意识。随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中国政府如何对待这件事?”同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体现中国的立场,使学生体会到如何捍卫国家权力、怎样理智地面对日本的挑衅。此时利用时政,就非常贴切,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公民意识的内涵。经过学习与讨论,学生就能够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提高公民意识。
3.在社会实践和角色体验活动中培养公民意识。
思想政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政治理论,还应当促使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公民意识的形成也不能仅停留在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阶段,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去领悟。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体验公民身份,深入了解公民意识,由此逐渐内化为良好的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达到知行统一。因此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充分地利用教学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与角色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由此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讲解“民主管理”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以及班干部选举等活动,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以及权利意识等。而在学习“民主决策”时,教师则可以“规范学校收费”为主题,开展模拟听证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政治生活,从而感受民主决策的含义。这样,便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责任感,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培养公民意识 培育法治文化 篇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 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中,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工作。
首先,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尊重保障人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依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人政治体制改革,强化法律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权威;通过依法维护公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不断扩大公民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第三,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执政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推进立法机关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为法制宣传教育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培植法治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第四,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公民意识教育是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是要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和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有积极生活态度、有政治参与热情、有民主法治素养、能与其他公民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合格公民。
第五,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弘扬法治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弘扬“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就是要崇尚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崇尚正义公平,实现自由博爱,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共同富裕的社会正义精神;崇尚民主法治,坚持人民主权、宪法法律至上、依法执政、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原则,规范制约公权力的依法治国精神;崇尚和谐发展,实现法律与自然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法律自身相和谐的和谐精神;崇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在制度上、程序上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宪政精神。
第六,把法制宣传教育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法制宣传教育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利益问题、社会上存在的焦点难点问题、需要法治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情理、道理、法理等多维度、多层次做出回应,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5
——《培养社会公民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主题班会
一、背景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同时,学校学生环境的好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但是,这段时间,校园的部分地方逐渐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偶尔会见到地面的垃圾,部分水沟也有不少垃圾出现。因此,在学生中倡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势在必行。
二、目标
对学生进行清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讲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希望大家能真正引起注意,让我们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生活。为创建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多作贡献。
三、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主持人:邓敏贤、陈沛慧
主持人A:近来我们学校倡导同学们爱护校园环境,不要随地扔垃圾,并且随手拾起地上的垃圾的倡议。
主持人B:因此,我们班也在今天开展一个主题班会,一起来谈谈我们的卫生微生活。
(二)视频引入
视频由校园各个角落一些随地扔垃圾,饭后不收拾餐具等图片组成。主持人:请大家先观看一组视频。
(三)组织讨论
1、由游戏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主持人A:相信看了视频之后,每个人心中都很有感触。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呢?
主持人B: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玩输得同学呢?就要站起来说说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或者爆料班上某位同学的搞笑或不文明的行为。
主持人A:这个游戏叫做“明七暗七”,游戏规则为:遇到7,17,27,37等以7结尾的数字称为“明七”,7的倍数如14,28等数字称为“暗七”。按顺序由1,2,3开始数,每个同学数一个数字,遇到“明七”或“暗七”的同学,则不能出声,并且要拍一下掌。
主持人B:大家明白了没有啊?现在我们示范一下给大家看看„„(主持人示范游戏规则)
主持人A:好,现在游戏开始„„
(游戏玩输的同学会说出一些不文明行为,主持人遇到合适的题材就适当评论并且点一下题——要注重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或个人环境卫生,宿舍环境卫生等)
游戏结束(大概找5个人左右说出不文明行为就可以了,需时大约10分钟)
2、由谜语引入组织学生讨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主持人A:好,大家来猜一猜这个谜语,谜底是什么呢? 主持人B:有没有同学想出来了? „„ 谜语内容: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 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 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谜底:习惯 主持人A:就像这条谜语所讲,习惯如影随形,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它由你自己来把握,可能造就你的成功,更可能导致你的失败。习惯,决定人生。
主持人B:好,大家来看一个案例。(由主持人说出来)案例内容:
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主持人A:所以,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四)小组展示 各展示展示节目单
G1:诗歌《你扔或不扔》 G2:歌曲《垃圾买卖》 G3:诗歌《卫生与环境》 G4:诗歌《地球之歌》 G5:小品《加分风云》 G6:《诗》
(五)环保小知识竞答
此环节主要是普及大家的垃圾分类的知识。
主持人A: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主持人B: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那么,垃圾分类的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
主持人A:(点出PPT)这里有四样东西,他们可回收吗?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作答,四个全部判断正确者加1分!
主持人B:有答案的小组举手示意主持人,抢答形式,先到先得!„„(共3组图片,全部判断完毕)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 篇6
一、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充分地享有权利。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如何为农民工讨工资出谋划策。教师引导学生以劳动者的权利为切入点, 寻找解决措施。同时指出, 劳动者权利的实现, 又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所以农民工也要履行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等义务。
在我国,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除履行义务之外, 纳税人也可以行使权利, 如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 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监管和使用, 对一些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检举。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社区宣传税法, 去当地税务局了解税收缴纳的程序, 采访纳税大户, 搜集违反税法的案例, 等等。
二、法律意识的培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学校要注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无论是消费者、劳动者、还是生产经营者、纳税人都必须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一方面, 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 又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合法权益。通过讲解, 使学生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教师还可设计诸如“我所知道的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依法经营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劳动者如何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国际贸易中, 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来应对反倾销案件”等话题, 组织学生探究,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培养法律意识。
三、道德意识的培养
如果说法律带有强制力, 道德则带有说服力和劝导力。以德治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市场经济要求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 做到诚实守信。作为消费者, 如何使用信用卡, 如何进行贷款消费, 都要讲究信用。作为企业经营者, 应该做到诚信经营,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因为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时更应该树立我国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体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本环节的讲授, 可列举全国道德模范的事例, 组织学生讨论:从优秀企业家身上, 我们学到了什么?我还可以提供哪些道德模范的案例?只有诚信务实, 懂得奉献社会的企业家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同, 使学生真正理解道德的内涵和巨大力量。再如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生前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城南小学二 (1) 班班主任殷雪梅,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把满腔心血和无私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对学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四、生态意识的培养
十八大报告指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我国在提出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 又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就是既考虑社会财富的创造, 又考虑自然财富的创造, 绿色GDP等于两者之和。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的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 还要追求生态效益。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而不是依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来实现经济目标。消费者要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生态消费观。
结合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公民意识;政治教化
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与公民意识的强弱程度有直接关系。中学阶段是人们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利用自身学科特点,在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培养具有现代国家意识的公民。公民意识内涵包括:权利与责任意识,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
一、联系事实,增强权利与责任意识
国家主人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它包含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两个方面。从权利意识方面讲,其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教师要利用历史中我国的公民权利的进步事件,增强学生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案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
情境创设:
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主席,胡锦涛当选为国家主席。
2.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依法罢免全国人大代表及上海人大代表职务。
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责行使上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不仅有权选举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每个公民都享有各项权利,同时也相应地承担必要的责任。
二、抓住契机,培养国家与民族意识
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看,最好的选题就是与历史问题有关的现实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以公民角色置身于相应的社会环境中,亲身感受社会环境的变化,提升其公民意识。
案例:从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情境创设:
1.《反国家分裂法》。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国家分裂法》。
2.国共握手言和。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他表示,中国国民党坚持一个方向,就是营造两岸互惠、双赢、共存、和平。
3.2011年,南海周边各国对我国领海主权的侵犯。
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渗透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素质。
三、结合史实,实施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
每个人都是社会成员,作为社会公民,应有公正、公平的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正意识,有利于我国社会公正合理秩序的建立,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古代的“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农民战争思想体现了想建立一种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的需求和愿望,虽然这些主张在封建时代不能变为现实,但却反映了人民的追求和愿望;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土地改革政策,都是进行平等公正教育的好题材。
四、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
塑造具有自由和法治意识的公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自由意识教育与法治意识教育,是密切相连、互相促进的公民意识教育范畴。要充分利用历史课本中的素材,以事实为根据,培养学生的自由和法治意识。
材料: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教师联系罗马法对人类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讓学生认识到: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防止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保护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制裁犯罪行为、打击敌对分子破坏活动的强大武器。
五、培养道德与文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境观
新的课程改革使历史教学的衡量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道德与文明教育,是否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史学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经验,从而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
学习历史就是从历史的变迁中,汲取丰富的养分,使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感受历史,穿越历史的时空,增强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要把育人、立人作为基本目标,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接班人,使学生对祖国和人类前途命运表现出真诚关注和高度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东虓.把握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涵.人民日报,2009-06-11.
[2]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3]李高山.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甘梅琼.历史教学与公民意识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9).
(作者单位 广东省揭东县云路中学)
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8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时代的特点,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凸显出其功能的紧迫性。在法治、民主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发展的时代急需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D920.0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教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摇篮,是参与世界竞争舞台的主要参与者的来源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群体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独立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随着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能否将这一批在改革之后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人才,高等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加大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中国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强调道德的作用,尤其儒家强调道德是至高无上的。法家注重严刑峻法,否认道德教育的功能,其为道德无用论。其实,在现代社会下,这两种思想都是片面的。正如张岱年先生说“儒家思想也表现了一定的偏向,最显著地一点是儒家把德与力对立起来,看不到德与力的密切联系。孔子曾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事实上,千里马之所以为千里马,不但在其性情温良,也在于其日行千里的力量。与儒家相反,法家韩非又菲薄道德,专门强调‘气力’。道德的提高是重要的,力量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人是生物,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也必须充实生命力,增进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在儒学所表现的偏向的影响下,忽视生命力的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欠缺。”
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 民主法治进程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正在步入法治社会,其民主、法治的理念正在不断的深入人心,时代的潮流对置于其身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无法脱离法律、民主的环境生存下去。当代大学生是最具活跃和最具接受新知识的群体,对于他们民主、法治的教育和接受力将对未来中国社会整体法律意识和法治中国的建设起到决定性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所有市场参与主体都要遵行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竞争、法治等基本精神对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断加强。因此,现代大学生参与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意识形态,也需要的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技能。
1.2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必须要面对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负面影响。互联网日益在普及,它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交往,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和价值取向。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取新知识,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是人类新闻传播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正以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在给社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与问题。就高校而言,在开放的网络中,任何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接受者和发布者。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尤为活跃和突出,网络正逐渐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上各类信息混杂,增加了大学生辩别真伪的难度,容易使他们产生思想混乱。”不良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这个时候,对大学生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3 大学生就业、奖、助学金,评优评先等矛盾不断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隋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就业困难不断的凸显,有些非正规公司、企业和不法招聘单位利用这个机会侵夺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在校受到的正面教育与现实社会遭到的不公平待遇使他们怀疑教育的真实性。学生也没有维权意识,遇到法律问题仍停留在校内解决思维模式,不会也不懂运用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严重的侵夺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严重的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几年,国家加大对高校资助力度以及荣誉的授予,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没有得到公平的解决,学校主管单位和老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仅仅是简单的说教,或者用空洞的道德、伦理代替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没有把这些问题提高到通过法律的途径来商谈和解决。这些都是有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养成,不利于他们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守法、护法和传法的意识养成。
2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英格尔斯说:“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组织原则如果没有其得以运营的社会根基和缺少赋予这些制度与组织原则以真实生命的现在心里基础,也会变成一堆废纸或导致畸形发展”。随着中国社会民主、法治步伐的加快,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应当是社会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加速法治进程的重要根基,大学生作为整体文明程度较高的群体,理应是法治和民主实践的先锋也是法治实践的倡导者,但是,纵观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并不乐观。
一是维权、守法意识不强。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关心国家政治和社会的正义,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只是想着怎样考好的成绩,所谓的好学生只不过是“规规矩矩听老师话”的学生而已,实际这不是的一种好的现象。法治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践行,尤其高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很多学生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或者去找关系,或者放弃法律武器,或者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缺乏像“秋菊打官司”一样的讨个公开、合理说法的精神追求。“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7%。广州市司法局的吴云南等同志对广东全省4 9所普通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1981 ~1998
年,这49所普通高校曾有违法和犯罪的学生 626人,约占同期在校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二”。
二是学校、教师在处理学生纠纷时简单的道德说教,缺乏法治精神向导。对于学生发生的纠纷,运用道德和思想教育的方法来处理也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是,随着社会民主和法治的不断深化,学校作为文明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学生的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学校和老师在学校里处理问题能够尽可能的利用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才能加强对法律和法治的信仰。道德和法律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信仰标准,道德不能完全代替法律,法律也绝非道德。在高的院校要大力倡导法治精神,这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大学生理应在高校学好这一课。因此,加强运用法律的手段处理师生以及学生和学校的矛盾、纠纷是刻不容缓。
3 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路径选择
依法办校、治校是新时期高校办校理念的重大转变,政府依法管理高校的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新的时代,高校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必然要求。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过程中自觉依照法律的规定去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承担培养具备法律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应成为高校重要的历史使命和价值所向。
3.1 突出法律基础课法律意识培养的功能
法律基础课的教育思想定位要改变。法律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承担法律技术和法律技能的功能,也不可能是纯粹的思想理论教育课。法律基础课要承担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意识的特殊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课程安排中要让学生去掌握法律各个具体部门法德具体规则和法律制度是不现实的。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法律基础课等同于法律知识教育课的现象较多,这就背离了法律基础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必然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专业法律课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法律专业人才,这种法律教育专业性要求高,知识要求全面、系统。法律基础课虽然也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知识,但它的教学目的价值在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基础课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标,把传授法律技术功能转向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使大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法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以及个人行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以法治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重要性,使大学生树立“法律就是国王”、有权利就有义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办事、追求法治的公平和正义等等法律价值观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认可性。通过这样一种教学目标的设定,才能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法治认知,并能积极主动地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和传法。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法律基础课的功能定位。
3.2 在高校中开展广泛、扎实的法律信仰教育
虽然依法治国得到各界的热烈回应,但法治的实践并不理想,其主要因素是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伯尔曼也认为,法律不仅渊源于立法者的意志,也包括公众的理性、良心、习惯和惯例。”法治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法治土壤和民众的认同,高校大学生在高校能够树立良好的法治理念将对法治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是重要的,高校大学生在高校养成对法律的信仰对他们未来走向社会至关重要,他们是社会未来的主打力量。
3.2.1 树立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课的重要思想
法律意识是社会诸多意识形式中的一种,“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伯尔曼也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法律基础课要发挥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功能,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能积极推动公民积极守法传法。每个人具有了坚定的法律意识,才能使法律有纸上走到现实社会中,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公民的法律行为。只有对法律的信仰,人们才会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界限,才能积极利用法律途径去解决纠纷和争议,才能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才能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法律基础课要完成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历史使命而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法律具体功能的课。
3.2.2 法律基础课教师的定位选择
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所以,对教授法律基础课的老师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懂得法律,也要求有很深的文化功底和人生哲学。事实上,法律不是简单的制度、规则,更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教法律基础课的老师选择要求要高,必须是“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才能胜
任。法律基础课老师自己首先要有法律信仰才能产生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在选拔法律基础课教师的时候要严把质量关,只有老师选好了,才能把这门基础课上好,也才能实现法律基础课的法律信仰培养这一目标。另外,对法律基础课老师的培训也是比较重要的,对法律基础课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培训,使他们既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又具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通过他们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去实现法律基础课的功能。
3.2.3 加强依法办校、治校的力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法治理念的落实,高等院校的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在新时代下,做到“依法治校”,“以法育人”,以实际法律行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首先,高校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教育、尊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权益,积极培养学生的法律权利意识,鼓励大学生追求自己合理合法的权利,努力推进大学生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的实现。高校自身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在国家规定的框架之下制订自己的规章制度,并对学生的管理更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其次,程序上要公开、公正,证据要科学充分,依据准确明确,定性合理和情和法。高校应成立学生不服处理意见申诉办公室,让不满意自己被处分的学生有被处分前的解释和申辩的机会,确保程序正当,实体正义,要符合国家和学校的制度、规章。如: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以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合理的见解和反映自身的利益的合适渠道,学生和高校之间利益通过公平程序得到尽可能平等对待,以此增添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学生可接受性。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有利于表达学生的意见,达到学生和学校利益最大化的结合,减少规章制度实行的不可接受和粗暴性。学校在作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比如:权限、条件、时限以及告知、送达等程序法的规定,以有效的方式杜绝校方恣意地滥用管理权,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高等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价值尊重与人文关怀,坚持权利义务相结合的思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树立民主法治意识,以法管校、依法治校的思维,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真实地纳入到科学规范,民主法治的轨道上。
“法律教育的目标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法律行业培育新人,二是为更为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上的训练。”高等教育肩负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理想、精神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在法治和民主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下,法律信仰的培养是法治得以实现的根本精神动力和文化土壤,做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将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根本上为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葛晨光.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2009(12).
[3] [美]英格尔斯.走向现代化,见世纪档案—影响 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100篇文献
[Z].北京:中国文献史出版社,1996.
[4] 赵丽.高校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5]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和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 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篇9
法律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己。因此,法律应有至高的权威;法律应有至尊的地位;法律应有至贵的价值;法律应有至诚的信仰。随着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法律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已经由远而近,由陌生到熟悉。如今,究竟法律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如何?我做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我的家乡龙口20多名公务员、工人、农民、城镇居民、执法司法人员以及在读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如下:
1、你作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
2、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条?
3、你认为现在打官司是靠法律还是靠金钱人际关系?
结果:从调查的情况看,近60%的人认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执法情况总的较好,法律权威正在逐步形成,“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够实现。40%的人对法律的现状表露出不满、担忧、无奈、失望。
二:人们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一)在一些地方法律得不到全面实施。
(二)(轻视法律、漠视法治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公民对法律赋予的权利欠缺理解,不善于依法维权。
(四)执法不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五)法律的普及不够深入,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效果不很理想,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企业、基层单位、学校等还存在“死角”、“空白”。
(六)在立法(包括法规、规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利益倾向突出,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在地方立法中群众参与还不够。
三:现针对调查问卷提到的三个问题如下
第一:“当你做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
目的:希望人们能遵守交通规则。存在问题:有人闯红灯,竟然有人跟着一起闯红灯!还有人在汽车飞驰时,竟然疯跑过去,吓得汽车连踩油门,一旁的人吓得魂都没了。当然总体上人们还是能遵守交通法规的。大部分人能遵守交通规则,警察要加强对行人的管理和教育,可以在路旁发放交通常规,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做好市民的思想工作,让更多人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生命。
第二:“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条”。目的:考察公民在经济理财方面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对于欠条的真确使用还存在误区,也有人认为熟人之间使用欠条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更有甚者怀疑欠条的法律作用。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大多数人对欠条的理解和使用还是正确的。但是在这里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在法律中有关欠条的相关规定。在我国法律中规定有效,借条可以做为合法的证据使用。我国<<民法通则>>
第七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利受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希望大家在遇到此类问题是能够真确的书写使用已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有关的宣传力度。
第三:“你认为现在打官司是靠法律还是靠金钱人际关系”。
目的:全面考察我国公民对我国法律制度的理解。存在问题:不少人认为打官司难,诉讼难,民告官难,打官司成本高,执法不严,没有关系打不了官司,还有人认为打官司是有钱人的事与平头百姓无关。我们可以看见的是虽然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深,但是摆在我们法律工作者学习者面前的问题仍然很艰巨。法律应有“至高”的权威。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调查对象都期望法律的权威高于一切。大家说,一个国家机器为了正常运转,必须有一种权威,这个权威只能是“法”而不能是“人”。人们从内心要求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处于最高地位,一切社会组织及个人都要服从法律,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当法律规范同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政治决策不一致时,都要优先适用法律规范。相对个人而言,必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民,其个人主张都应服从法律。相对组织而言,特别是政党更应该模范守法、带头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当然,要实现法律的权威,首先必须提高立法质量,同时,要把立法与执法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执法不严的后果往往比没有法律更糟。
为了改变现实生活存在的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端正普法指导思想,深化普法教育工作。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能够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需要法律工作者端正普法指导思想,实事求是,踏实认真地把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带到城市,带到基层,带到广阔的农村去,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开好头,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积极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弘扬正义精神。法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公民以主体意识参与其中,积极投身于法治实践,从而形成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监督。
最后,培养和塑造公民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我们要实现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把现代法治的精神——公平、民主、正义、效率等内化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法律秩序得以建立和维持,使法律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新的世纪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充满各种机遇和挑战、希望和困难并存的时代。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尤其是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普法工作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进程的关键。它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全社会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应当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好法学专业知识,勇于探索法律理论和实践,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先锋模范,把自己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去,做一个普法工作的实践者、传播者,照亮我国法治建设的星空!通过这次调查,使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法律的学习者应该做些什么。更使我明白了作为未来的法律工作者我们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法律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在我国,法律应该是人民的意志、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和充分体现,它应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
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 篇10
一、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思想品德课程的这一核心理念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好人”(积极健康)维度,二是“好公民”(负责任的公民)维度。课程要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任务。
现代公民意识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自我层面的,即主体意识;法律层面的公民权利、义务意识,也称之为公民的身份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道德、伦理层面的公民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升华;还有国家层面的,如爱国意识,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因此,具体来讲,公民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公德意识等。
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内容板块,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具體内容。2011版课程标准在内容修订上,还增加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保护环境”“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维护社会公正”“参与公共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等内容。课程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权利和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理性责权观、公平与正义等品质。在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二、探索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
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形成感性认识,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不断形成理性认识。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弘扬人本精神,创造性地挖掘教育资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从公民的视角看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做合格公民。
1.弘扬人本精神,促进公民意识教育的人性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弘扬人本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落地”——实现品德的内化与践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应以初中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尊重学生生成的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思想品德课不是一种知识课程,而是融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求教师树立综合课程意识,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把学好知识、发展能力、转化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1课第3框“学会亲近社会”时,笔者引入了社会热议的话题“大量网友支持不扶倒地老人”。这一场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此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自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笔者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该不该扶?扶了老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析其利害,最后达成了共识: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关心社会;但见义勇为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此时,笔者进一步追问:请你说说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和“看客”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畅所欲言,如:看到同学有浪费现象不能制止,看到地上有垃圾不能主动捡起……这时,笔者抛出第三个问题:“看客”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你有什么启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你有哪些合理性建议?此时,学生热情高涨,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深刻认识到克服“看客”现象,人人有责,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学会亲近社会,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公民意识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在尊重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展开探究,深入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了知识、情感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自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2.挖掘教学资源,寻找公民意识教育的支撑点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更是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丰富和拓展教学素材。本地的人文生活素材、社会热点等时事资源、校本资源和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还可引领学生学会观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源,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公民意识教育才具有实践支撑,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内化与践行。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9课第2框“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时,笔者以备受社会关注的“保卫钓鱼岛引发的打砸日货事件”为素材,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讨论“打砸日货是否是爱国行为”。开始,学生对钓鱼岛事件纷纷表示愤慨,情绪激动,对日本充满了不满和憎恨的情绪,因而,不少学生认为打砸行为是爱国的表现。笔者先肯定了学生的爱国意识,然后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思考打砸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学生的情感逐渐趋于理性,认识到打砸伤人事件不仅对他人、还对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懂得了行使权利也要遵守法律;同时,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爱国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支持国货,拥护党的领导等方式进行,懂得了要理性爱国,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政热点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法律意识。
nlc202309011421
思想品德课教材和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情,沟通教材资源与社会资源,用鲜活的生活素材触发学生的情感,摒弃空洞的说教,为公民意识教育找到有力的支撑点,真正实现公民意识的内化与践行。
3.多样教学方法,提高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性
公民意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品质。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新增的14条建议中,也提出教师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悟;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公民自我成长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打破课内外的界限,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调查采访、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方式,真实地参与公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第20课第3框“保护环境”之前,发动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参观等来搜集环境现状、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为解决环境问题所进行的努力等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学生积极响应,自发组成小组开展调查。有的通过网络,有的去图书馆查资料,有的询问环保部门……学生拍摄了大量照片,收集了丰富的信息资料。教学时,先让学生展示调查成果,据此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体现和危害。通过原来的环境图片和被破坏后的环境图片进行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们被震撼了,他们没有想到身边会有这么多环境问题。学生在调查中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并有了初步的思考,因而能踊跃发言。他们为家乡严峻的环境问题深表忧虑,并积极建言献策;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学生领会到,保护环境事关重大,人人有责,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保护环境的政策,践行保护环境。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
4.实施多元评价,升华公民意识教育的深刻性
思想品德课的多元评价有其特殊性,因为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要通过学生行为和外部表现才能确认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鼓励学生、家长、同学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评价的方式也要尽量多元化,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自评与互评、他评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第2课第1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时,笔者设计了“我的收获”“我的成长记录”栏目,让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反思、自我鉴定、自我评价,主要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同时笔者又以小组评价的形式,让学生以向XX同学学习、向XX同学提建议的方式进行互评,主要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表现。另外,在评价时也要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因素,因此,笔者也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参与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家中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也看见了同学、家长、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也明白自己不仅是一个个体,还是班级的一份子,是家中的一份子,是社会的一份子,从而对自己的表现和责任有一个比较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坚持多元主体相结合、多元方式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还要做一个对班级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好公民,这样才能让公民意识教育因为真实而有深度。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思想品德课程独特价值的体现。公民意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强盛的基石,教师要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培养具有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合格公民。
(作者單位: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江苏常州 213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政治课教学莫忘公民意识的培养】推荐阅读:
政治玩偶的公民生活11-01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06-15
公民政治文明08-20
公民网路政治参与06-2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09-03
公民的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10-21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07-04
完善我国公民政治权利05-18
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07-08
公民权利与政治参与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