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五种意识

2024-10-19

思想政治课五种意识(精选10篇)

思想政治课五种意识 篇1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强化五种意识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 道德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 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

怎样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思品课教学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思想 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必须强化五种意识。

一、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是为他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打基础。而要打好这两个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我们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 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做事、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各种适应未来的能力上。但长 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品学科的能力培养,认为只要把道理讲 清楚了,学生理解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思想品德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品德由三方面组成:思想能力、思品形式和思品内容。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思品 能力是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以思品能力为基础的;道德内容转化为道德行为是以 思品能力为中介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者往往注重了思品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而忽视思品能力的培养 和挖掘,严重影响了思品课教学的效果。因此,广大思品课教师必须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训练学生 多才多能,做既懂道理又若干实干的新型人才。

思想品德能力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道德体验能力、行为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及随之而来 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即能说会写。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1.在“明理”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明理”环节是培养学生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思品课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明理,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精选了许多典 型事例,这些事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巧妙 设计教学程序和问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 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激情”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体验能力。

道德体验能力是指学生能具备角色互换和移情的能力,是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情感的基础。在教学中教 师要把“激情”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可采取多种形式,如:情景设 置、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是非、善恶情感和良好的心态,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体验能力。

3.在“导行”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道德行为是对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对情感的丰富和深化,它是思品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由于学生个体的 多样性和复杂化,致使道德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即使表象一样,产生行为的动机也是错缩复杂的。所以,在 “导行”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对道德行为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如学了《不说谎话》一课后,学生都明白了不说 谎话是诚实的表现。那么说谎话,是否就意味着是不好的行为呢?这还必须引导学生对说谎话的动机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

4.积极开展思品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能说会写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思品课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思品能力最高境界的体现。但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 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反复实践。因此,广大思品教师不要把思品课囿于课堂一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思 品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既有书本知识(理论)的指导,又有具体的出力流汗的行动(实践),通过反复实践,既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又能使 学生能说会写,多才多能,成为既懂道理又能实干苦干的新型人才。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他不是学校教育的工具,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 校教育的主体。思品课教学绝非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授、学生受所能奏效的。无论是接纳政治常识,提高道 德认识,升华思想,还是情感的陶冶、升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学生发挥道德主体性的参与是不 能实现的。现代教育已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据此,思品课教学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 面地发展。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面向 全体,不是一刀切的一个模式的面向,而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差异参与”的观 念,时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注意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以适 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主动精神,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的目的。

2.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

底于不等待教师授之谓也。”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焕发出来,主动、积极地参 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能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成功。

三、强化教学目标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为掌握而学习》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要求教师将教学的 内容转化为通过教学使学生行为发生变化的期望,即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 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从而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

但从目前的思品课教学来看,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没有目标意识。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要 求混为一谈。例如,在教授《关心他人》一课时,教师往往单从教学的目的要求出发,把为什么“要关心他人 ”从而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关心他人,讲得头头是道。至于学生在认知领域,哪些是应该知道的,哪些是懂得的,哪些是初步了解的;在情感领域,培养怎样的情感,形成什么样的道德态度;在行为领域应学会什么,初步 养成什么习惯等教师却没有具体的要求与准确的表述。二是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 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忽视对学生道德心理各方面(如道德情感、需要、自我认识等)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的指导,忽视学生积极道德态度、道德能力和道德人格的培养指导,因而导致了明理不到位,缺乏明理的力度 和深度,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不够明确,对行为的要求一般化,无鲜明特点等弊端,忽视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 发展,塑造人格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

其实,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一个范围和时间内涵都很模糊的 概念。而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变为使学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并且用外显性动词(如:知道、懂得、了解等)加以科学表达,使学生对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情 感、行为三大领域。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每课的教学目的,充分理解该课的教学要点,并联系教育序列和教学单元,全面思考该课的教学目标。

四、强化反馈矫正意识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交互系统。只有依据教学目 标,不断进行反馈矫正,才能有效控制和改善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和强化反馈矫正意识,让学生能清楚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调整。

但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的教师一节课下来,只满足于浅层次的提问,无具思 考价值的判断、辨析,脱离学生实际的导行,其结果是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情感、思想被排斥在外,得不到 真实的展示、交流和指导,忽视了学生人格和道德心理的发展过程。学生往往只是根据教师的意图,被动地回 答、讨论、辨析、选择,教师了解不到学生的真实的思想和态度,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必须强化 “反馈矫正”的环节。

1.课前,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在备课中予以充分考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可信度。

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采用恰当的形式,看学生是否达标,对不达标或认识有偏差的 学生,要及时给予补偿和纠正,使其达标。认识领域的目标,一般要求当堂达标,对情感和行为领域的目标则 可延伸到课外。

3.课后,要注意跟踪和监测。由于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感、心态及良好的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 的过程,所以思品课的教学应搞好课外延伸,教师在课外要注意观察,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调 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五、强化情感意识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感性”也是思品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思品课具有情感

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纵观全套教材100多篇课文,其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不仅丰富多采、具体生动,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其二,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功能和任务。其三,道德情感是学生思想品德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情感教育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其四,道德情感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催化剂,又是道德行为的 捍卫者。

回顾我们的思品课教学,有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程式演绎,有的靠陈述相

关故事或事例从中归纳观点。这种线性的道德教育,既忽视了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又弱化了情感对品德认 识的影响,致使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磁性和实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思想品德课必须摒弃纯线性逻辑的教 学方式,强化“情感意识”。因为学生思想道德观点的构建,一般是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直观为中介,由具 体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只有经过情感的过滤,思想道德认识才能在学生心灵中生根,进而促其转化为良好的道 德行为。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每课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科学确立情感教育的目标;深入研究情感教育的 规律,贯彻情感教育的原则并注意将情感教育贯串于教学的始终。因为情感教育不是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它 是与明理、导行交织在一起,并随着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形成而不断深化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情感教育贯串于教学的始终,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而孤立进行。

在思品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对其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其研究 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笔者愿同各位同仁一道,努力探索在思品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经验、新方法、新路 子,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课五种意识 篇2

一、竞争意识

所谓竞争意识,是指个人或集体面对各种竞争态势而力求战胜对手、取得成功与胜利的思想意识。竞争意识是一种强者的意识,进取的意识和前进的意识,是作为现代社会人所必须树立的一种基本意识。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企业都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只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有生命力。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社会改革速度的加剧,综合国力的较量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质量的较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青少年竞争意识的重要性。要教育青少年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优胜劣汰的机制和规律,树立奋勇争先的精神。职业学校要在班级管理和学生事务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仅要教育学生经常与他人进行比较,更应该培养他们的整体竞争意识。要多开展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的竞争,鼓励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都要力争做到最好,更应教育学生与自己竞争、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要经常与自己的过去比较。

在竞争意识的培养中,要结合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渗透和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公平、竞争与守法的关系,在尊重社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谋求竞争的胜利。

二、合作意识

竞争只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它的全部。因而我们不能片面地言说竞争。一味强调竞争,容易使学生养成自私自利心,只重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国家利益的心态。现代社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个人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的竞争。在学生完成学业、踏入社会之前就要使他们意识到,传统的、一块自留地自种自收式的小农意识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企业更需具备合作意识的人才。因此,职业高中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政治课中要相机适时渗透有关合作意识的教育。要经常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要重点考察小组整体配合能力和成绩,淡化个人成绩。让学生树立“一个人进步不算好,大家进步才算好”的思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经常开展小组讨论,遇到疑难共同解决。

三、质量意识

质量是任何企事业单位的生命力,是任何行业成功应对国际国内竞争和挑战的可靠保证,因而每个单位都必须要求职工办事认真,注重质量,而不会去赏识那些敷衍塞责、偷工减料的人。因此,在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质量意识,“要做一件事就做好一件事,做不好就不做”。无论是寝室、教室的美化,公益劳动,小制作、小论文,还是课堂作业的完成,都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必须按质保量,达不到标准便要求重新做好。这样,既可以调动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又能更好地让他们融为一体,尽心尽力,团结一致,搞好每一件事,为自己为集体增光添彩。

四、服务意识

毛泽东提出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屈服于拜金主义,唯钱是图,学生也养成许多不良习惯,有的甚至连作业可以拿钱请人写,试想这样的学生如何参与社会竞争?如何为祖国人民服务,因而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处理好自身价值和服务人民的关系。经常开展“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等活动,首先树立为班级服务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读书不光是为了挣钱,也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更多的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班级活动不讲钱,要多为集体做好事。教育学生毕业后的求职中,要顾及家乡、国家发展的需要,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和大众需求的职业,在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愿望和社会需要的平衡,在此基础上谋求自己的发展与提高。

五、创新意识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循守旧、固守传统只能被时代所淘汰。在新世纪,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国与国、企业与企业的竞争逐渐表现为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任何人做事都必须有创新,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充满活力,使自己的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在创新教学中要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工作中敢想敢做,在学习中从不同的角度寻求答案。对老师的意见敢于质疑,敢于想别人未想之事,创别人不曾创造的事业。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五种意识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意识;效果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职工的各种诉求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重,工作难度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渗透力,在我看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五种意识:

1.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意识”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这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密切结合新形势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法,就难以收得很好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强调在观念、方法、内容和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

2.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情理意识”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而一种正确的理论思想、观念只有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东西,才能持久起作用。因此,照本宣科似的政治学习,生硬的行政命令,都很难奏效。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因而,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情理意识”、发挥情理的作用,才能使教育起到应有的效果。情是艺术,理是科学。只有入情、大理,才能入脑、大心。所谓"情",就是指情感激发。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对人们的诱导,希望籍此获得对象的思想情感的认同。情感是人们态度结构中最容易泛化的因素,所以"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于理","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同"。因此,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对象内心的情感因素,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和疏导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所谓"理"甚"理性说服"。强调"情感激发"并不排斥理性说服。对“诉诸情感”和“诉诸理性”的研究表明,“纯情感”及“纯理性”的论据都是不可取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保持两者统一、有机地融合。

3.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意识"

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意识”,关键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真正处以公心,祛除私欲,不要打着"实事求是"的旗号大搞实用主义、机会主义,不要打着“改革”的旗号,以"合法"的手段非法为个人谋取权利。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听民声、察民情、连民心,要多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事,少为自己做"锦上添花"的事,切切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牢牢把握广大群众的利益,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好坏的最高标准。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做到实事求是,襟怀坦白,一心为民,一心为公。

4.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意识”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方向原则。方向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結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这些都为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二是渗透原则。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渗透到具体工作中,才能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习近平论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渗透原则,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他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

三是物质利益原则。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利益原则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明确,“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为民务实的执政理念。在河南考察时,他要求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使办实事的过程成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

5.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形象意识”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干部和思想工作者,其在群众中的形象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效果乃至党的声望和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领导干部做到勤政廉政,严于律己,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模范的行动影响人、带动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比什么都灵,这是无声的也是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回顾历史,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传统和政治优势,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高风亮节,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典范和化身。广大党员和干部以领袖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形象,从而保证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思想政治课五种意识 篇4

摘要:供电企业的大局意识是指坚持“全局一盘棋”理念,处理好与上级单位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并按照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大局的原则及其程序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企业做好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创新是供电企业的发展源泉,推动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能促进企业发展与改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供电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大局意识 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理应重视塑造员工的大局意识,为员工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创新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全面开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实施员工知识与技能培训。培养员工的大局意识

供电企业在培养员工的大局意识中,首先要综合指导员工认知“什么是大局意识”,让员工牢记供电企业的大局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坚持“全局一盘棋”理念,处理好与上级单位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并按照下级服从上级和局部服从大局的原则及其程序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1]。其次,供电企业应注意培养员工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引导员工树立大局意识,加强自身政治素养,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的矛盾,活用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要将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与核心价值观贯穿企业发展与经营目标,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指导员工学习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的洞察能力。同时,注重用党员意识来强化员工的大局意识,培养员工淡泊名利的心境和职业奉献精神,塑造员工不唯名、不唯利、只唯公的大局意识。可以用优秀党员的感人事迹来教育引导员工,用榜样的精神感化员工树立大局意识,如焦裕禄为工作而献身,牛玉儒被誉为“孺子牛”,郑培民一心为民等。

另一方面,供电企业必须重视强化中层管理人员的大局意识与执行能力,因为中层干部在供电企业的整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既可以管理好基层员工,也能够协助上层管理者做好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工作。供电企业须建立科学、严明的中层干部管理制度,对其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刚性制度安排,对常规事务处理的程序和政策予以明文规定,对其在知识、技艺、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方面予以详细规定,并体现高度的专业化和制度化,进而逐步提升中层干部的大局意识。供电企业还应在中层干部的培养与教育工作中融合重能力、重素质的用人机制,引导中层干部协助本企业做好基层员工的招聘?c提拔工作。对待基层新进员工,中层干部应按其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分配工作和确定薪酬。随后,基层员工按照工作年限规定,只要在工作中展示了足够的能力,并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就可能很快得到提拔重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而且能够为本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良性发展。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引导员工坚持大局意识,必须注重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为员工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使员工自觉顾全大局,为企业的发展而积极工作。供电企业应努力改善工作场所,优化企业内部的软硬件设备设施,根据本企业的条件,合理安排员工的休息时间[2]。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和睦相处,引导他们协同工作,有效增强企业的合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与才能,避免员工人心涣散。供电企业还应通过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来优化内部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与精神支柱,供电企业应精心收集、整理和提炼企业文化内涵,将企业宗旨、大局意识、目标、愿景、价值观、使命、行为准则、企业标志、企业歌曲和企业形象等纳入企业文化理念,并通过图册、网络和教育培训课程等载体成功展示企业文化,让员工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工作,潜移默化地提升员工的政治文化素养,激发员工的大局意识与创新思维。创新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创新供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应立足于企业管理的文化性与开放性,创设良好的企业网络文化管理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通过建立企业网络教育管理机构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与潜能,丰富员工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让他们获取多样化知识,熟悉本职工作技能,升华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供电企业应结合全体员工的兴趣爱好与工作热情,以优化企业文化管理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网,引导员工在网络平台中学习与探讨政治理论知识,发表有关论文,建立“企业思想政治知识库”等,全面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此外,供电企业应重视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指导员工学习和实践企业文化,强化员工对创新能力的正确认知,分析自身在创新意识方面的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强自身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强化同事之间的沟通,辅助企业正确决策,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和工作热情。加强供电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全面加强供电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应顾及大局意识,利用网络平台的宣传功能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恪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可以通过构建“供电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网”,细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等理论知识,让员工们意识到: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科学世界观、基本意识形态与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发展出来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理论,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也称作“毛泽东主义”,是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将中国长期革命实践的独创性经验概括、总结而成的思想体系,开创了中国独一无二的革命道路,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思想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即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防军队与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与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的理论,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在解析邓小平理论时,应让员工熟知邓小平理论属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时,首先要让员工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浓缩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走向胜利的指导思想,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与执政之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设计“中国梦”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网页时,需要让员工了解到:“中国梦”是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所提出的共产党执政理念,其基本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3]。

做好员工的知识技能培训工作

实施供电企业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需要坚持五大原则,即战略性原则,学以致用原则,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兼顾原则,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原则,效果的反馈与强化原则等[4]。其中,战略性原则要求供电企业必须将员工的培训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知,因为员工培训工作有时能收“立竿见影”之效,很快反映到供电企业发展效益和员工的工作绩效上,而有些培训可能要若干时间以后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对企业管理员工的培训工作。学以致用原则主要是指培训供电企业员工必须学以致用,讲求实效。如果培训与使用出现脱节,培训就会失去其目的和意义,所以员工培训工作应当有针对性,从实际工作出发,与岗位特点紧密结合,根据受训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员工培训规划与供电企业规划相一致。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兼顾原则是供电企业员工培训的核心原则,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是提升员工综合素养的前提,而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与员工的态度密切相关。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原则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供电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并重视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效果的反馈与强化原则是员工培训工作必不可缺的环节,培训效果的反馈是指在培训后对员工进行考核检验,巩固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的强化主要是加强员工的培训意识。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应注重塑造员工的大局意识,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加强供电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修?B。

参考文献:

增强五种意识 篇5

管加周

201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如何进一步激励新任村干部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执政为民理念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如何让村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好事是摆在乡镇党委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从增强五种意识,做好新时期的村干部方面谈些初浅的看法。

一、增强学习的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前提。目前村委会实行的是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从群众意识变化来看,以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改革开放以来,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对农民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同样产生了影响,使个别地方出现“群众信教不信党,干部不灵神明灵”的畸形现象。这是落后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之间矛盾,形势的发展要求村干部必须增强学习的意识,才会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搞好农村工作的前提。村干部必须多学习党刊党报,做好政策上的明白人;多学习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不能用感情代替法律;多学习农科知识,把村民引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二、增强服务和服从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关键。对上服从,是法律赋予村“两委”的职责和义务。《广东省村务管理办法》规定,村党支部在乡镇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履行规定的职责。村委有协助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教育和推动村民服从政府管理的义务。这是法律要求,也是国情规定,对于推动村民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计生、征兵、防疫等工作,是村委会份内工作。对下服务是民主发展的需要。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村委干部必须走群众路线,与群众建立感情,打成一片,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戴。

三、增强领导艺术和风格的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必修课。领导艺术主要包括宣传艺术、沟通艺术、协调艺术、礼仪应用艺术、语言艺术、交际艺术等方面,领导风格主要体现在恪守信用、雷厉风行方面。村委干部之间要多帮助、少指责,多补台、少拆台。克服四个支委三条心,各怀千秋窝里斗的现象,大力强调班子成员团结,积极提倡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摩擦;多一点支持,少一点拆台。要把村支部建成“战斗的堡垒”,而不是“堡垒里的战斗”。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的同志、善于化解矛盾,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要搞群英会。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应该把目光放长远,制定三年任期目标和计划,搞好岗位目标责任制,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自己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谋求大发展。

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重点。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为公威仪重、无私功自高”。作为一名村官,只有做到心术正、行为正、办事公、处事明,永远保持那么一股浩然正气,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信

任。在民主决策方面,应健全村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村民民主议事,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等制度。要大力推行村账镇管,严格报销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五、增强敢干不蛮干意识,是做好新时期村干部的重要保证。村委干部处在基层第一线,直接和群众打交道,事务纷繁,这就要求村委干部办事要果断,敢于决策,敢于拍板,不能优柔寡断,但不能专断,要集思广益,善于集中集体智慧。其次,要敢干不蛮干。看准的事要敢闯敢试,但要科学决策,避免决策失误。

思想政治课五种意识 篇6

首先要强化政治意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西方的腐朽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渗透了进来,使人的思想受到了干扰,不少人信念动摇了,斗志衰退了。

时下,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和先进性意识,嫌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员的“三创”本领重要举措。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政治鉴别力,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要明辨是非,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关键时刻经得住考验。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问题,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坚决果断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其次,强化阵地意识。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成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新的工具,然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有些同志对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毫无疑问,西方国家已经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去占领,就会失去这块阵地。以信息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阵地作用更加突出,其发展和管理已十分紧迫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发布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研究和引导网络文化,加大网上正面宣传的力度,用主旋律影响网络文化,使网络文化健康有益。

第三,强化学习意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是开放的、动态的、持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反馈、分析。有些政工人员有这样一种认识:干政工没意思,不如干经营实惠,也有的认为政治工作人人会做,不需要多少知识,于是,依然用过去的老办法做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失灵”、“失误”和“缺席”。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面临多种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工作本领,透过复杂现象,洞察背后隐藏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创新创优和学习,保持思想政治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思想政治课五种意识 篇7

如何让学生知道感恩, 这也是我们为师者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难题。现在的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已成了普遍的问题, 这和家里长辈的溺爱有相当大的关系。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 过的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是长辈的宝贝, 长辈对他们可以倾尽所有, 生怕有一点闪失, 从不让他们吃苦, 以至于他们觉得长辈的付出是应该, 是理所应当的, 从不考虑长辈的艰辛。养成了他们唯我独尊, 骄横的性格。再者学校教育有时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引导和教育。

为此,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 就要“育人先育德”, 要让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首先要感恩自己的父母、长辈。尊重长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 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底线,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 又何谈爱同学, 爱社会。在思想政治课上要教育学生, 感恩父母就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少让父母操心。让他们知道孝顺父母虽然要付出代价, 但收获却是甜蜜的。感恩教育还要融入日常教学中,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 现在的中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强, 有的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 我们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 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感恩的氛围。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 利用教材, 拓展教材, 引导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知恩、感恩、报恩。常怀感激之情, 常为感恩之行!

通过感恩教育, 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知道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理解老师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从内心感激老师, 把接受老师的教育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笔者非常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如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一起搞卫生, 一起打球、聊天, 和他们成为朋友, 像朋友一样对他们嘘寒问暖。笔者告诉他们, 同学之间要文明交往, 相互关爱, 珍惜友谊, 共同进步。笔者还给他们看孙中山先生写的“博爱”两个字, 并告诉他们其中的含义。博爱云者, 为公爱而非私爱, 即如天下“有饥者, 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 由己溺之”之意。笔者还给学生讲, 学会感恩会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羔羊跪乳, 乌鸦反哺, 这是自然界的感恩, 但我们人类有时却忽视了这点。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身边的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习以为常, 无视他们一直为自己的默默付出, 或者忘掉了那些曾风雨同舟的人。学习中不要把师长的谆谆教导当作耳边风, 无视他们的付出, 无视他们每天那满身的粉笔灰。要知道丧失感恩之心, 必定不自知, 不自胜, 也就不厚道。知恩不报是忘本, 如同拔掉了人生之根。对学习, 要有感恩的态度和境界, 是学习给了我们智慧。只有学会感恩, 个人才有光明的前途, 才有踏踏实实的希望和未来。感恩无所谓大小、早晚、快慢与多少。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和细节做起, 把感恩之情说出来, 让感恩之举去感动更多人, 人际和社会才会更和谐,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温暖与美好。

开展感恩教育必须先尊重学生。现代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这是合情合理的。关心学生, 学生才会将心里的话说出来。马克思曾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要时刻做到尊重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避免侵害他们的自尊与自信, 否则感恩教育就成了空谈。在笔者的眼里, 没有好坏学生之分, 他们都是最棒的孩子, 都是祖国的未来。回答问题的时候, 回答对的学生笔者会给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错的笔者会投去鼓励的充满期待的目光。只有融入了真正的情感, 和学生有了感情上的交流, 师生双方互相尊重, 感情才能通融, 内心才会产生共鸣, 学生才会真正体会感恩教育。

实践证明, 要做一个好教师, 特别是一个好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 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对学生有了浓厚的情感,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思想政治课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 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

思想政治课五种意识 篇8

一、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创新的氛围

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课堂上如果学生感觉压力较大,就不会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妨碍学生的思考能力,也阻隔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时间久了还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只有跟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放开思想的包袱,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讲《文化与经济、政治》时,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但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长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对待这个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

二、激发勤思、乐学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1.教师要善于引经据典,用鲜活的事例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因思想政治课较抽象、趣味性差,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图片、课件等形式将寓言、诗歌、歇后语、民谣、音乐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好心理铺垫。

2.教师要善于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设疑,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

三、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老师”

每节课课前3分钟时间,根据知识要求,推荐一位学生当“老师”,进行演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通过演讲,学生的思维状态活跃了,加上教师的正面引导,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3分钟演讲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许多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安于现状,而是听出了自己的不足,听出了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差異。每个学生都想更好地表现自己,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练习口语,改变以前忽视口语的态度,通过演讲使自己的口语迅速丰富、生动起来。通过一次次训练,学生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不服输的特点,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3分钟演讲及讲评,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无论在口语表达、思想、心理诸方面学生均有提高,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2.创设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的程式化、满堂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认识过程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广泛地联系实际、联系旧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随着问题深入学。探究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论课上、课下都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与情境,自始至终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用成语、俗语、名言等形象化的语言,设计探究性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情绪高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如,在讲《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时,设问为: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CEO,你该怎样做?学生马上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新观点,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种意识演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立五种意识 弘扬工商精神。

事业铸就精神,精神成就事业。面对高山,你定会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定会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定会赞美它的高大苍劲;俯瞰小草,你定会称颂它的坚忍不拔。是的,那是因为他们身上饱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顽强的意志,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精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顽强,靠的就是正气磅礴、荡气回肠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以其古朴与雄浑,悲壮与神圣,凝结成一股茁壮的血之根,闪烁在万古苍原之.正是我们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群体,头顶红盾之光,以团结共事意识、求真务实意识、高标准工作意识、勇于创新意识、厉行节约意识”铸就了一支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

君不见,直面惊涛拍岸的商海大潮,那极不和谐的调子不总是在你身边敲打吗?假冒伪劣,短斤少两,坑蒙拐骗,尔虞我诈,以邻为壑,不讲诚信,如此等等。这一切,无不在向我们昭示红色盾牌的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确保市场繁荣,市场监管是我们工商人永恒的主旋律!为了营造更加良好的购物环境,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为了正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了树立良好的工商执法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永远做到爱岗敬业、永葆本色。

于是,在市场监管的最前沿,无论是维护企业权益,还是调解消费纠纷,无论是打击走私贩私,还是捣毁制假售假窝点……总能看到那神圣的红盾在闪耀。在收费时代,我们强调的是抓好征收,“应收尽收、该收不漏”;现在我们强调的是会监管、敢管理、善执法、能办案。过去的“收费员”标准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监督员”、“管理员”、“执法员”;以前只要能收费就可以蒙混,现在对所有的工商法律法规必须精通,要熟悉法律条文,用法律来管理经营者。我们每个同志都要学会查帐、学会做笔录、学会巡查办案、学会制作处罚决定书、学会处理投诉、学会计算机操作、学会网络监管、学会监测食品安全,做一个“多面手”和“通才”。今后谁不会执法,谁将会被淘汰出局。

如果说工商事业是一棵欣欣向荣的树,那么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便是为这个事业提供广阔动力的土壤。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任何事业都不可能走的更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发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红盾精神,突出“三个服务”。一要服务发展。我们要做市场经济的忠诚卫士,既要切实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又要跳出“工商”干“工商”,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二要服务经营者。我们要做经营者的娘家人,切实体现“监管就是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扑下身子、真心实意为广大个体工商户服务、为企业服务、为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三要服务消费者。我们要做消费者的保护神,增强执法为民的意识,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作为衡量我们监管执法工作的重要标准。而面对新的形式和新的挑战,我们只有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才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投身

到工商事业中。是啊,正是忠诚执法与真情奉献,才换来红盾在百姓眼中的熠熠生辉。红盾,就是公平竞争的天平,就是消费者的保护神。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经济卫士,才让狡猾开始颤栗,公德不再蒙羞;让嚣张开始胆怯,正义得以伸张;让顽愚开始崩塌,规则巍然矗立。

树立五种意识 提升五大能力 篇10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紧密结合丽水实际,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全面提升“五大能力”,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加快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新丽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作风保障。

牢固树立跨越发展意识,着力提升创新力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丽水最大的市情就是欠发达,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确立和谐发展的理念,落实跨越发展的举措,切实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也就是讲,我们既要“快”发展,更要“好”发展。丽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只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才能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从丽水实际出发,我们提出并实施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明确了“发展产业、完善设施、统筹城乡、关注民生、崇尚实际”的工作主线,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破解跨越发展这一命题。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根本,解决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问题。检视当前,有些同志却表现出创新意识不浓,创新劲头不足;有的精神萎靡不振,因循守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碰到矛盾向外推,遇到问题绕道走,对制约建设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熟视无睹,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不闻不问;有的机械地执行上级指示,布置工作“上下一般粗”。凡此种种,究其原因,无非是“怕”字当头。

“怕”什么呢?典型有三:创新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因而怕吃苦,怕受累;创新有风险,因而怕担责任;创新可能失败,因而患得患失,怕影响个人荣辱升迁。总之,前怕狼后怕虎,缩手缩脚,工作上缺乏创新力,辜负了难得的机遇和群众的信任,经济社会发展难以迈上新台阶,自身成长进步也无从谈起。

创新力不强,说到底是事业心责任感的问题,是干部使用导向问题。强化创新力,一要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创新是高层次的思维和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思维和行为指南。提升党政领导干部创新力,必须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持续保持创造的活力和源泉,才能提高解决矛盾难题的实际能力。二要找准工作结合点。正确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上下功夫,理清工作思路,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新办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要强化干部交流互动。要让干部队伍“活”起

来,就先得让他们“动”起来,交流也好、挪位也罢,目的在于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活力,在于深挖他们开拓创新的潜力。

牢固树立优化环境意识,着力提升服务力

当今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环境的竞争,如果我们不能形成吸引生产要素的“洼地效应”和“集聚效应”,就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边缘化”的严重后果。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谁在优化环境上用力大,谁的环境更优,谁就能大量集聚生产要素,就能实现快发展、大发展。这些年来,丽水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诸多实惠,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与我们持之以恒抓发展、抓环境建设密不可分。

但也要看到,目前在创优发展环境问题上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极少数干部,对个人、对家庭有利的事情想着法子办、不惜代价办,甚至违反法律规章办;对单位、对地方发展有利的事情拖着办、推着办,甚至没有好处不给办。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制约了发展,必须痛下决心解决这些顽症,进一步整治环境、优化环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来抓,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

优化发展环境,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服务力,健全完善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要强化教育管理,净化干部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的总开关,说到底,干部的作风问题,是思想纯不纯的问题,是能不能始终正确树立“三观”的问题。要加强干部管理,强化工作纪律,健全“事前控制机制”、“事中约束机制”、“事后惩戒机制”,使干部日常管理机制整体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

二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和时限,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依据事前公示制,做到多服务少限制、多引导少干预、多奉献少索取,努力为企业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三优”服务。强化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真正在全市形成“人人是环境”的氛围。

三要狠抓监督惩处,规范干部行为。要实现发展环境的根本转变,必须采取过硬的招数,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和效能问责,切实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机关服务提质、提速、提效。

四要转变工作作风,促进社会和谐。抓作风转变,就是要和群众面对面,将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群众,把作风好坏的最终评判权交给群众,时刻牢记“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的箴言,用真情、用真心去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牢固树立效率效益意识,着力提升执行力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抓经济促发展,一步跟不上,就会步步跟不上;一个环节松懈了,整个大局就会被动。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加快发展才是我们应有的选择。环顾四周,我们既能看到不少干部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的干劲,也能看到个别干部消磨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的身影;既能看到不少干部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作风,也能看到个别干部无事生非、互相扯皮的恶习。效率就是竞争力,在区域经济百舸争流的今天,有了效率,就有可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树立效率效益意识,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有敢闯敢创的精神,要有攻坚破难的能力。邓小平曾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我们的领导干部就需要这种敢于攻坚破难的精气神,勇于到环境复杂的地方去攻坚克难,敢于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善于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用勇气和韧劲开辟新天地,靠智慧和汗水去谋求新跨越,凭能力和本领去创造新业绩。

在具体工作中,对既定的科学目标和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一抓到底。对人民群众拥护的科学决策,不能朝令夕改。要把实干作为检验和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大胆使用思想解放、思路开阔、善于打开局面的干部,使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并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干成事。要强化纪律保障,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查处力度,以“言必行、行必果、错必究”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保持昂扬的工作激情,把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干事业的强大动力。这既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期盼。

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着力提升自律力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也曾为领导干部细算利益、法纪、良心等“三笔账”,告诫每位领导干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以身作则作表率。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诲,我们必须要谨记在心、时刻自省。

提高自身反腐拒变意识、增强自律力要坚持综合施治。广大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重慎微、自省慎思、自警慎权、自励慎行,时时处处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努力交出干事创业和干净廉洁两份合格的答卷。要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三项治理”,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惩治腐败的力度不减,预防腐败的力度加大,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要完

善监督机制,强化正反两方面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是非面前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有醒悟能力。

牢固树立新官理旧账意识,着力提升领导力

人事更替是情理之中的事。前任要奋发有为,为后任打好基础;后任要搞好“接力”,努力把前任未竟的工作做好。这样才符合客观规律,体现群众意愿,才能少走弯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局面。近年来,丽水之所以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关键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意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今年是市县乡三级换届之年。对于新任领导班子来说,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怎样对待“旧账”与“新事”的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不断提升各级干部的领导力。一要在学习中提升领导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和决策水平,才能使我们的知识丰富起来并及时得到更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二要在实践中提升领导力。我们要通过实践,增强分析问题、把握规律的能力,增强服务大局、统筹协调的能力,增强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能力,理好“旧账”、补足“欠账”、还清“老账”,力争在发展上有新思路、改革上有新突破、管理上有新举措、经济上有新发展。

上一篇:学校档案归档类目下一篇:办公室副主任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