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共12篇)
高中思想政治课 篇1
一、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逐步确立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显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高中阶段,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虽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对比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让给其它德育渠道。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实践证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教育解决的是政治立尝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教育是从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道德教育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引下,解决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法律意识教育则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基础上解决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也存在着很高的关联度,学生的许多心理品质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内化的结果,也是它们的表现形态。因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调查表明,90年代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高中学生的头脑,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上来,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在改革教材编写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按照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储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以应付升学为中心的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四、加强与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加以重视。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五、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发挥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实践表明,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政治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政治教师加强自身的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素养切实加强专业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为了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我们政治教师要勇于改革、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按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扎扎实实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高中思想政治课 篇2
纪亚宁
通过学习关于教学反思的课程,我认为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着其现实的意义。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政治的学法就是以背为主,其实这是对政治课的极大不公,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能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自身本领。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符合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鲜明白的道理,学生不能真正体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效果”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问”,发生新奇感和探求感,使思想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当然,教师的“效果”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味。例如讲到《政治知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在的权益”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能否答应 信教”的效果;当讲到“我国经济树立碰到 资金困难的效果”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处置”的疑问,学生在剖析中有分歧,但教师停止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时,要想改变对政治课的以”背”为主的误区,作为政治教师还必须在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老师教学要有激情,只有有了激情的老师,才能有生活的课堂。老师必须有亲和力。教学不拘泥教材。更应该高于教材。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采取多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味和教学质量。如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响、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在视觉、听觉上发生一定的抚慰,惹起学生的留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使学消费生剧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构成学习动机;能使笼统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笼统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单调的哲学实际不再单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总之,我们的反思,不仅仅反思我们的课的内容,反思我们的教学手段,还要多多反思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做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异彩纷呈,而课程的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我们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应怎样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根据本人对新课标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因此,教师要懂得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一言堂,更多采取灌输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遭到压抑,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为此,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我的具体做法:
课前自学
我先研究新课标,把握重点、难点去认真备课,把本节的知识点以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的形式设计学案,印发后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作答。学案设计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2、课堂教学
上课后,让各小组根据预习,对学案进行讨论、探究、解答。对学生通过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言之有理者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分析解答。最后,老师归纳本节的知识体系,并把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做一系统的小节。
这样,课堂教学有以教师为中心转型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师生、生生多变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分享课堂教学成果。
二、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在立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例如:我在讲“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提出“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近几年来,全国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都报道过西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大家各抒己见,发言都很积极。然后,我及时进行点拨,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从而使西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对西藏的大力支持和西藏人民的共同努力,西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加深了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政策观念。使他们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目前,我们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包办分析较多,学生参与较少,导致学生面对新问题、新材料束手无策。现在政治课堂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例如:6月20**我给学生时事讲座时,讲到我国南海问题,请同学们谈谈应该怎样解决南海争端问题,如果我国在维权上与其他国家发生摩擦,请你拿一个作战计划。课后同学们写得非常好,小论文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很有创意。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说来,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型教师。体现创新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来驾驭课堂教学,要保持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这样,课堂上才能有效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知识的双向交流,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高、难、深的问题进行令学生信服的点拨和说明。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其次,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善于“给现象,巧设问”,给现象包括情景、材料、图表和观点;巧设问就是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
再次,课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以诚相见,相互支持的精神,尊重他人的独创见解和创造性言行的集体风尚。
最后,我们要正确认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消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反,要求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基础知识是各种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穿插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政治课堂更是如此。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当前的时事热点,逐步树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探析 篇3
【关键词】教学实效 兴趣 生活化 倾听 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06-02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引人关注、但尚未解决的问题。高中的新课改已推行几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认识到: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策略,灵活地将思想政治课堂变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舞台。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并谈谈对这些策略的认识。
一、知识与兴趣相结合,化枯燥为生动。
知识是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载体,没有知识支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空洞、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而知识本身是死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各种活动将教材知识活化,进而使学生内化。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高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用故事导入——《不肯撒手》:非洲土人抓狒狒有一绝招:故意让躲在远处的狒狒看见,将其爱吃的食物放进一个口小的洞中。等人走远,狒狒就欢蹦乱跳地来了,它将爪子伸进洞里,紧紧抓住食物,但由于洞口太小,它的爪子握成拳后就无法从洞中抽出来了,这时人不慌不忙地来收获猎物,根本不必担心它会跑掉。因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食物,越是惊慌急躁,就越是将食物抓得越紧,爪子就越无法从洞中抽出。想想看,狒狒只要放手,就可以溜之大吉,可它偏偏不。问题在于狒狒太贪了,在该放手时没能果断放手。
听完后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活”了,教师适时设疑:“为什么狒狒会傻到这么容易就中了猎人的圈套?”,引导学生联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随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积极参与,老师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到“主次矛盾”的主题上来,得出结论:做事情不能主次不分,撿了芝麻丢了西瓜。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懂得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通过活动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亲切的、自己喜爱的学习氛围中,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变成了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
二、教学与生活相融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中政治课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基本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承担的职责,惟有积极承担这一职责,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和意义。
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入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一堂课都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填鸭式”、“满堂灌”,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让思想政治课贴近生活是使课堂焕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高一上学期在讲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时,我选取的是近几年当地蔬菜价格的变化、中秋节前后月饼价格的变化,以及情人节的玫瑰花价格变化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进而分析“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学生体会到经济常识知识就在身边,所以他们很感兴趣,效果也好。
再如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时,可结合社会热点“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该事件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益?假如你是当事人,你将怎样去维权?让学生懂得政治学科来源于生活,鼓励每一位同学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学会生活。只有将教学与生活相融合,通过选取典型的生活事例,适时讲析,让学生感觉政治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
三、用心倾听学生,实现思想互动。
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这种活力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涌动。而真正的对话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更重要、更多的是善于倾听。
记得曾看过一则报道:“南师附中新校长请保送生开‘发泄会’”——南师附中新上任校长陈履伟请高三全体保送生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泄会”,十多位校领导恭身听讲,让学生们毫无顾忌的“发泄”了一番。陈校长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听到来自学生最真实的意见!教师想和学生沟通完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那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和热情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师也能听到更真实的声音。
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即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也应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想学生之所想。例如,在讲授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第五课“意识的反作用”时,前面已讲过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的观点,可我们造房子时却是先有设计图后有房子,这是不是等于说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于是在一部分学生心中就产生疑惑。如果教师不及时了解并排除学生的这些疑惑,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学自己的,师生没有教学互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麻木和丧失。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在思想动态。通过倾听,师生间才可以实现思想间的互动。任何时候,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要善于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实现思想互动,达到教学相长。
四、积蓄教学智慧,让意外生成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可能大家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在上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力争在课堂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离教师预设方案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性、理解能力的差异。在学生的发言中、对知识的理解中会有许多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看法和理解。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如何处理才能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上课内容有密切联系,教师可把问题还给学生,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在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具有优越性”时,有学生会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留学生出国后不愿归国呢?”或者会问“中国周边的新加坡、韩国及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都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可经济发展比中国更快,生活水平比我们更好,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教师不回答是不行的,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意外”恰恰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资源,也是对教师智慧的挑战,教学的魅力也在于此。因此,我们要善于积蓄教育教学智慧,在课堂中把握机会,让课堂活动的内容更有内涵、更有实效性。
每节政治课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雕饰。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是永恒的,让我们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平等、尊重、关爱等做人的道理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课堂教学中,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共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著.生活与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景华.用教学提升生命的质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观察 篇4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包括:观察课堂教学设计;观察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把握;观察教学情景的创设;观察教师课堂调控能力。
观察课堂教学设计
观察政治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又符合了班级学生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都与以前的教学大纲不同,蕴涵着丰富的新教育理念。政治教师对这些新观念的领悟、接受、实践首先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教学设计要解决三个问题:(1)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遵循教学规律,结合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确定教什么(2)依据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教学资源、教学对象、教育者的客观现实性,创造性地设想采用何种手段和过程,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怎样教的问题(3)把与教学过程有关的各种因素看作一个系统,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力求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设计是否恰当,运用是否合理,应是进行课堂观察的最基本内容。这是进行政治课堂评价和政治学科教研的基本关注点。
观察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把握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是实现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但是,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预设以外的新情况,课堂教学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即时性、生成性。生成性知识有教师临时的感悟,也有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有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所以,政治教师应该学会及时捕捉师生互动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和探究引入纵深,真正将教案转变为学案,以学生为转移,促进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不同资源中获取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巧妙、有效地整合和运用教学资源,把握生成性知识,运用生成性知识。对政治课堂生成性情况的观察,更能够判断出政治课堂是否鲜活,教师、学生是否能灵动探究。这种情况应在新课程背景下,成为政治学科校本教研的着力点。
观察教学情境的创设
是否创造出了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富于思考的教学情境,是新课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政治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进一步转变讲述性教学为主的现状,把问题的创设,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政治问题从发现的角度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发现的问题。从问题的层次上看有三类:一类是描述性的知识问题;另一类是规律性的知识问题;还有一类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问题,如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原理分析﹑解释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要注意几个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把握特点,力求科学性;要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也要给予尊重和鼓励。“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应成为问题教学的最重要的方面。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富有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加强对政治课教学情境的观察体会运用,是高中政治新课程对政治校本教研所提出的新要求。
观察课堂调控能力
对课堂教学的驾驭和调控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否互动、合作,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根据需要,根据课堂实际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课堂是否做到了“活而不乱”“活而有效”,是否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是否不同程度地落实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引导学生感悟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道理,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和培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现以上目标,是否善于调节气氛,掌握节奏,控制局面。通过调控,是否使教学流程节奏起伏有致,内容节奏轻重有变,思维节奏张弛有度,使教学充满情趣。再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的时候,比如言不达意、板书错误、思维受阻、对学生的评价错误等。这就要看教师是否进行及时进行了调控,看教师是否及时、巧妙地弥补了教学失误,营造了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否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是否唤起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使他们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使整个课堂始终处于教师掌控之下的和谐状态。对课堂调控能力的观察学习,是教师随机应变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就是学生如何去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考察政治课堂教学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主要是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看学生是否开动脑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潜能、天赋、创造力,创造性地进行知识建构,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第二,看学生是否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发散作答。对问题积极思考,发散作答是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表现。发散思维是对经济﹑哲学﹑政治问题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答案和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对引伸旧知识、发现新方法等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因而,教师在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时,要重点观察学生是否主动探究,畅所欲言,动脑、动手、动口,还要看学生是否互动、合作、交流,并在交流中纠错、反思、感悟。
对课堂氛围的观察
课堂氛围的和谐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叶澜教授说:“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对政治教师而言,课堂不只是知识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对学生而言,课堂学习不只是接受知识,形成能力,更是展示自我的场所。因此,和谐课堂从关注人生的高度出发,注重课堂师生的互动,将教学过程视为动态生成的过程,呈现给人们的是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尊重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和禀赋得以发挥,教师的智慧与才能得到展示,教材得到科学、合理、灵活地处置和利用。对于老师而言,教师是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蔼的态度、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耐心的引导,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是否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与学生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探索和思考,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能力。
从这个角度讲,每堂政治课都应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愉快的生命历程,每堂政治课堂都应变成怡情、育人、增长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氛围理应成为课堂观察的重要方面。
思考和评价
对高中政治课堂观察,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改进课堂教学,同时使观察者自身在观察中得到学习和提高。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要进行系统地思考。
对教学目标思考:是否符合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及学生实际;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观测性强。
对教学内容思考:是否体现与时俱进的新观点,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组织教学内容;是否把握主干知识,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难易适度;是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政治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政治反思;是否正确、恰当、充分地挖掘教育内容,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对学与教的过程思考:是否基于学生经验和认知水平,恰当创设教学情境;是否把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是否让学生体验、感知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和现象;是否设置教学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深层思考;是否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和谐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对目标的达成度思考: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否全面、扎实;学生是否初步形成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人文素养是否得以丰富;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意识是否初步形成。
通过对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教师要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对存在的问题要思考出改进和解决的方案与对策。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闪光点要加以吸收、内化,使课堂观察者自身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进步和提高。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发现长处,并寻找不足加以修正,不断在教学中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我认为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政治的学法就是以背为主,其实这是对政治课的极大不公,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本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不能真正体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效果”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问”,发生新奇感和探求感,使思想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当然,教师的“效果”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味。
同时,要想改变对政治课的以”背”为主的误区,作为政治教师还必须在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老师教学要有激情,只有有了激情的老师,才能有生活的课堂。老师必须有亲和力。教学不拘泥教材。更应该高于教材。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还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味和教学质量。如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响、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 1 在视觉、听觉上引起学生的留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单调的知识不再单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我们的反思,不仅仅反思我们的课的内容,反思我们的教学手段,还要多多反思学生的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做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我们实验区的学生属于所谓的差生,他们的理解力和自制力都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他们是否能够做回课堂的主人,是否能够真正的自主学习就成为他们能否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的让学生学会才行。
1、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教学中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讲话要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控制教学节奏。使学生跟的上老师的进度。同时要不断地通过眼神或语言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自信地对待学习。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待实验区的学生不能只停留表面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更正其学习态度问题。还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可以允许你慢一点,但是不能什么都不做。还要多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但实验区的学生很多都是对学习已经失去了信心,所以对 待学习更是缺乏毅力。每种方法都不能持续下去。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鼓励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毅力,长期下去一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策略
一、高中教育开展合作学习小组的必要前提
1.保证探究时间的充分性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前提之一是合作探究的时间充分性。诸多乡村数学教师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紧迫,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部分教师感觉教学时间不充分的原因在于:第一,教学进度拖沓,教学内容赘余;第二,缺乏对教学重点的认真审视,延展教学内容过度,严重挤压学生的讨论时间。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端正教学思想,做好本职工作,设计课件,合理分配时间,为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充裕的时间。
2.深挖教材价值,提供合作学习的研究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给予学生探究自由、学习自由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知识内化效率的必要前提。高中教学应该立足教纲,这不仅是契合应试要求,更是建构完善知识体系框架的要求。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发散思维。但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容易出现无主题、无方向的问题。为有效矫治上述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应该立足教纲、教材,剖析教材,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深入全面分析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合作探究,并为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向。
二、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学习模式的组建策略
1.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建构
合作小组的建构是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探究学习过程的载体。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小组的教学策略,教师首先应该注重科学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性,做好小组成员的分配,组建合作小组。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合作小组建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确保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相对统一以及知识水平结构的合理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核心在于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兴趣相对统一是契合初中生心理状态的教学条件。
第二,小组成员角色的分配。合作学习的实践情况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一般以6人为宜,保证男女搭配,男生重理性思考,女生重感性思考,二者搭配可以互补缺失。小組成员应该根据个性特点、能力差异做好角色分配。
2.合作学习中的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任务是驱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顺利实施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设定合理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在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特点、教材内容,设定总体任务、单元任务、课堂任务,分高、中、低三个层次做好任务设计。
例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传承”(高二政治必修3)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适当施以任务激发学生积极探究。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面面观”,学习小组要探究整理“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哪些”,通过讨论,学生大多提到“孝道”“仁爱”“自强”等方面。教师可以选取某一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如选取“孝道”为主题,让学习小组探究我国“有代表性的孝道典故有哪些”。学习小组通过查找资料,找到了“卧冰求鲤”“芦衣顺母”“哭竹生笋”等典故。为有效深化教学实效,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组织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根据典故进行表演,以此提高学生对“孝道”的体会。
3.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障合作学习顺利、有效完成的关键。合作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任务的设置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合作学习的保障。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多元化评价,即建构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点评等多样性的评价方式;第二,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分配时间,挖掘教材价值,转变教学理念,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合作学习开展中,教师应该做好小组建构、任务驱动、科学评价等环节,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晓庚.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篇7
1.以 学生 发展为 根 本 目 标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思想政治课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及信息的咨询者, 是学生情感的维护者、学生尊严的捍卫者。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并尽最大努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体系由师生合作构建。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把学习过程变成推动学生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 重 探 究 式 学习方法
“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科学态度三者的结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 要求学生亲自体验, 在体验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在探究中获取知识, 提高技能, 形成能力, 并受到价值观科学方法、进取精神的教育, 塑造个性。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前提是:第一,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与空间;第二,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第三,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探究。
学生可探究的问题有很多, 方式方法亦多种多样。比如中国经济经历30年高速发展, 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这种发展与我国的现行体制有无关系?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只要放手让学生探究, 学生的才华就会全部展现出来。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都可以, 但都要与研究内容相适应。
3.倡导 民 主 、平 等教学
教学民主化就是教师必须从“神坛”上走下来, 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视学生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一员。同时, 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 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创新精神。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公民品德教育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的课,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及其教学基本原则。
1.目 标导向 性 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集中体现, 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使师生的活动有了共同的方向, 是教学的行动指南。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 使每一教学步骤都有明确的方向, 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主体 性 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 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全 面性 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性原则要求教师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不可厚此薄彼, 并保证他们学习的权利;不可厚优等生而薄“差生”, 厚与自己关系亲近的学生而薄与自己疏远的学生。教师备课时要树立整体观念和意识, 既要研究教材, 又要研究学生;教案既要有层次性, 又要有难易梯度;布置作业、考试命卷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不“一刀切”。
4.知 情 并 重 原则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 还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 发展他们的情感,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态度, 磨炼他们意志, 做到知情结合、知情并重,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5.开 放 性 原则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旧有教学模式, 树立开放意识,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起来。
思想政治课除了遵循以上原则外, 还要遵循学习化原则结构化原则、最优化原则。只有遵循这些原则, 才能上好思想政治课,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1.明 确 思 想政治 课的 教学 目 标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针, 是教与学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它是根据教育目的构建起来的。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即指向性、客观性和整体性。指向性是指它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指明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 也是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客观性是指它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的, 无随意性。整体性是指它涵盖得比较全面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规定,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教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2.组织 思 想政治 课 教学内容
(1) 从教学目标出发 , 根据学生的实际 ,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 按顺序讲授。 (2) 教学内容的选择。高中一年级以经济生活为内容进行公民素质教育, 高中二三年级则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是贯彻整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线。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任务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体现在教学中就是着眼于“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基于此, 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调整价值取向, 发挥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新理念,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苏娅.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情境设计[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9, (4) .
[2]杨吉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 2005.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篇8
创建情境、营造氛围、产生情感, 这三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意义。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必须目的明确, 针对性强。首先, 新课导入要针对教学内容来设计, 使之直指教学主题, 引导课堂迅速进入新知识的教学, 切忌空求形式, 离题万里。其次, 新课导入要针对学生实际,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基础、思想水平等来设计, 既给学生的思维定向, 也使学生兴趣高涨。
2. 新颖性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要能集中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 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为此, 导入必须新颖。这种新颖可体现在:材料新、角度新、方法新。
3. 趣味性原则。
高中政治课的导入既要有情趣, 又要有意味。充满情趣的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 调剂课堂气氛和节奏, 形成师生间的默契交流, 而富有意味的导入则能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探求有关道理。
4. 精炼性原则。
新课导入不是教学的主体过程, 因而要力求简洁明快、内容精当、要求具体, 争取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 迅速巧妙地转入正题,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 切忌啰唆、冗长, 喧宾夺主。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艺术
1.复习导入艺术。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讲述、诵唱等方式进行, 使学生在“温古”的基础上“入题”、“知新”。高中政治课教材的编排设置一般都有严密的逻辑性, 章节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导入新课时, 可以先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 然后再过渡到所要讲的新课题上去。
2.新闻热点导入艺术。新闻热点导入艺术就是把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巧妙地导入课堂, 通过新闻画面再现,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望。
3.歌曲、小品导入艺术。歌曲、小品导入具有新颖活泼, 渲染气氛的特点, 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恰当地运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小品导入, 不仅能够创设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 调节学生的情绪,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
4.漫画、动画导入艺术。漫画具有简单夸张, 诙谐、幽默的特点, 可以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内容, 同时它针砭时弊。动画则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他们的好奇心, 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它可以帮助高中政治老师更生动、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自己的教学意图, 引发兴趣, 在轻松中掌握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5. 寓言故事导入艺术。
寓言故事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强、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等特点。运用这种方法导入, 能较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给学生以启迪, 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
6. 图片、图表导入艺术。
图片能够直观地反映某一具体事物。运用生动的图片, 富有深刻意义的画面, 导入新课, 可以更形象、生动,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图表导入能更清楚, 准确地反映教材内容。运用图表导入比单纯用语言叙述要简单得多, 明了得多,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7. 名言、诗词导入艺术。
名言、诗词具有语言精炼, 言简意赅, 发人深省及具有美感的特点, 同时一些名言、警句又很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恰当地利用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诗词作为开场白, 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8. 演示实验导入艺术。
演示实验具有生动形象的优点, 加上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 很容易激发出学生的观察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演示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和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追求新的规律, 获得新的知识。
总之, 好的导入艺术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总能化枯燥为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然而, 导之有法, 但导无定法。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 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任志鸿.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M].南方出版社.
高中思想政治课灌输教育再认识 篇9
一、灌输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中的意义
1.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因此, 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 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1]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并存。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不可能在青少年的头脑中自发地产生, 要抵制、消除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与渗透, 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灌输给学生, 并在实践中内化为他们的思想, 为学生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促进青少年素质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最核心的素质, 它决定青少年其他素质的发展, 决定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性质、方向和优化。由于科学的世界观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因此, 要促进青少年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灌输教育。
3.促进道德教育自身发展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继承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主客体的教授和学习来实现的。而主客体的教授和学习同样不可或缺灌输的参与。由此可见, 道德教育并不排斥灌输, 甚至离不开灌输。同时, 道德教育也离不开知识, 因为知识是灌输存在的首要前提, 而灌输则是确保知识传承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我们在强调灌输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和灌输教育的局限性, 使灌输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其他方式有机统一, 形成相互促进的“合力”, 这是我们当前再认识灌输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灌输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将“灌输”简单地等同于“强制灌输”的认识
近年, 有些学者从教育意义层面上研究, 认为灌输是一种强制的思想和行为, 并且存在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目的上, 他们认为灌输等同于教育者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法制道德规范强制转化为青少年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在教育内容上, 他们认为灌输对一定社会思想内容的教授排斥了其他与之相悖的社会思想内容;在教育方法上, 他们认为灌输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强制性的手段, 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这些学者认为“这种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 而不是创造和自主, 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和无视人的教育”[2]。受上述观点影响, 部分高中教师对灌输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的认识。
2.灌输的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
当前, 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主要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理念、内容和方法以及环境不适应21世纪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更重视直观和事实, 不相信那些脱离实际的宣传口号、大话、假话。部分教师观念落后, 照本宣科, 不能及时准确地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
3.灌输的方式手段单一化
当前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只重视直接性的理论传输, 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行政命令式的单向灌输方式, 忽视德育情境对人们道德价值观认同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使学生对理论灌输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 对教师的说教心存反感, 从而造成了认知却不认同的道德教育困境。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灌输教育的对策
(一) 提高灌输主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1. 提高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能动性。
灌输主体, 即教育者。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灌输的成效, 只有教育者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灌输教育才能取得实效。教育者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想作风素质、全面的专业理论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当前, 教育者应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
2. 重视灌输客体的能动性。
灌输客体, 即受教育者。灌输必须对灌输客体的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特点和规律有充分的认识, 这是有效灌输的前提和基础。忽视灌输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实行强迫式灌输, 会使灌输客体产生逆反心理, 灌输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 教育者应当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内化规律, 注意发挥青少年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造机会让青少年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 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思辨,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 丰富灌输教育的内容
列宁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一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恰恰相反, 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 社会民主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 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3]所以, 要使灌输发挥作用, 就一定要使灌输的内容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性。既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 也要加强先进文化和现代理念的教学, 同时加强以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 积极改进灌输教育的方式
1. 注重灌输教育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以往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正面的、显性的外部灌输上, 而较少从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发展变化角度来深化这项工作, 使这项工作失去了潜移默化的效应。要实现人的思想转化, 除了显性灌输以外, 还必须采用一种间接性、暗示性、渗透性的隐性灌输, 以“润物细无声”的理念, 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到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之中。
2. 促进灌输教育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今青少年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增强, 因此, 我们在发挥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的同时, 还应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的关系, 在灌输教育过程中尽量展开双向的交流互动, 从而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适应教育者所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自觉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和行为。
3. 加快灌输载体的多样化。
传统灌输法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是教科书, 其信息和传输是单一渠道, 时效性较差。当今信息化时代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提供了多种先进工具和方法, 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 快捷方便, 覆盖面广, 运用这些手段, 青少年乐于接受。因此, 我们要自觉运用多样化的载体,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使之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平台、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新高地。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 (第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29~38.
[2] (美) 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73~275.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入方法 篇10
1. 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初开宗明义,点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了然于胸。这种方法要求教师语言简洁,中心突出,不拖泥带水。直接导入的优势在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所要学习内容的核心,但是它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简洁明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故事、寓言导入
故事、寓言导入就是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以饶有兴趣的故事、寓言来导入新课。虽然高中生不是小孩子,但是,他们仍然有听故事的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用上非常有趣的故事、寓言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枯燥乏味的问题。例如在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其中放映一部戏剧电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说明书。周恩来批评这位工作人员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周恩来只要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翻译只做了三分钟的说明,观众看得如醉如痴,还受到外国朋友的高度赞扬。从这件小事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周恩来的智慧,而且学到了一种从实际出发的灵活的工作方法。这种导入使教学富有情趣,给学生无形的教育力。另外,对于学生早已熟知的老生常谈的问题,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变换切入的角度,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如“洛阳纸贵”,对于高中生来说,其文学上的寓意早已知晓,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借用这一典故导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其中蕴含的“商品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的道理,则学生会得到另一番感受。
通过故事导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但是,教师必须掌握度,不喧宾夺主,把重点放在故事本身而造成对教学内容的忽视,本末倒置,影响教学效果。
3. 音乐歌曲导入
当前的高中生对音乐对歌曲非常喜欢,他们对音乐的喜爱有时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如果教师利用这一特点,把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就会让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对所学内容容易接受。例如在学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时播发歌曲《爱拼才会赢》,并在“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处戛然而止,借用海水潮涨潮落的道理来说明人生道路的曲折坎坷,进而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这样优美的歌声,恰巧和所要学习的内容完美结合,使难懂的理论深入浅出。又如,在学习《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播放歌曲《为了谁》,让学生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中融入新课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要注意所选歌曲应该情趣高雅,催人奋进,与中学生的身份相符,以免适得其反。
4. 漫画导入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达到尖锐的讽刺效果。漫画或荒诞无稽,异想天开,或妙趣横生,寓意深奥。开头引入漫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中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漫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寥寥几笔,夸张的线条勾勒出鲜明突出的主题;思想政治课如果能在导入处采取这种方法,会让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与教师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讲授《市场交易的原则》这一框时,展示漫画《开门之前》,大意是经营者在开门经营以前,选择写有大减价、跳楼价、出血价挂牌,实际上价钱还是老价钱,以不同的挂牌来欺骗消费者。当这幅漫画一出现,学生即刻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进入新课的学习,理解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漫画导入需要教师事先把漫画画好,以挂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用电脑放映。
5. 诗词、格言、警句、俗语等导入
我国是诗词的王国,许多诗词都可以在授课时用到,格言、警句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恰当地运用,可以让沉闷的思想政治课堂多一些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讲授《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一框时,借用耳熟能详的诗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导入,直接把课题点出;在讲授《量变与质变》一框时,用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引出本节的内容,从而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直指教学的中心。用这种方法要求教师选用的诗词、格言、警句、俗语不要太生僻,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6. 时政新闻导入
经常联系时政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教师在授课时用鲜活的时政新闻导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在教授《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框时,利用在我国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事件来说明,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探讨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使教学事半功倍。但是,教师必须选用与课题联系密切的新闻,同时,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以免影响后面的教学。
7. 设疑导入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的开头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入新的教学活动中,这样既可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发展学生的思维。采用此种导入法的基本形式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提出一个疑难问题,或者提出一个有“头”无“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在学生看法不够统一或思而不得其解的基础上,转入授课正题。例如,在讲授《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这一框时,我设疑:如果有一天同学们买彩票中奖了,需不需要缴纳税款?这时学生炸开了锅,有的说要缴,有的说不缴,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我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通过新知识的学习解决要不要缴纳税款的问题,这样就使学生始而疑之,继而思之,终而知之。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是列举了思想政治课较为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教学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设计每框的开场白,改变僵化、乏味、一成不变的开场白,使每框的开场白言语幽默,话题轻松,课堂气氛活泼,学生表情随意,使思想政治课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学,学得进。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突围之路探索 篇11
[摘要]新课改后思想政治课内容涉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多个方面。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真正掌握好这门课的精髓,成为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梳理这门课程的性质、特点、教学目标及教学原则,审视多年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求探寻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新路子。
[关键词]课程性质 教学设计 原则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 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82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课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在现实教学中,其重要性并未引起学校及家长的重视,以致陷入“好学难考”的怪圈。作为政治教师,如何突破思想政治课的窘境,正是本文要探寻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新课标第一部分第一节就是“课程性质”,其中说,“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就明确指出了,这门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政治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必须紧紧围绕着它的这一根本性质、根本任务来思考。
二、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和教案书写工作
1.从教材看,政治课内容较简单,所以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
一位教师曾说:“我还用备课吗?政治课本上的内容我都能倒背如流!”他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侃侃而谈,一节课板书满满,然而学生大多昏昏欲睡,更没几个人记笔记。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新课标要求下,他没有重新备课,所以他不自觉又回到旧的教学模式中。可见,政治教学的难点不在内容,而在方式,而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在于思想。
所以,政治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这门课,才能以虔诚的心态去挖掘、研究教材,才能按照新课标理念设计教案。
2.从目标看,思想政治课承担思想教育的重担,备课难度较大
对价值取向的考核是历年高考的隐形杀手之一,许多学生因此失分,尤其在主观题中。所以,在备课时,政治教师必须走出重内容轻思想的教学误区,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上下工夫。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要求,我们要在备课中将以上空洞说辞转化成学生认可的价值取向,就要有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以及扎实细致的教案书写。
三、按照“三切近原则”做好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新课标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就是要求教学“切近生活、切近实际、切近学生”。
案例一 在学习“多彩的消费”时,教师讲:“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转身板书,刚写了一个字,粉笔断了,教师随手扔到地上,又取了一支,写完“节约”二字,又扔了……
案例二 在讲“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教师组织学生探究:“班长应该如何产生?”发扬民主,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在此过程既表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特点,也使学生明白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可见,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本身就源于生活实际,只要在课堂中“理论联系实际”“现教现用”,就能改善政治课“假大空”的情况。
四、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呢?教师“以身作则”尤为重要。这就对政治教师日常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政治教师除了要关心、了解时政,更要学会将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与政治理论结合起来,同时力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与自己倡导的理论相一致。比如讲“政党”,政治教师平时就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正能量引导学生从内心尊敬、热爱我们的党。
当然,对于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地方,我们可以“晓之以理”,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理论设计上看确实很好,但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一些权利在落实上还不到位,这是事实”。必要时还可“动之以情”,如笔者在讲“古代传统文化的辉煌”时,一种自豪感不觉油然而生,讲着讲着眼睛就充满了泪水。此刻改用艾青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课程爱得深沉。”这时,笔者忽然发现学生的眼睛也饱含泪花。可见,爱思想政治课是教好政治课的前提。
总之,“干一行,爱一行”,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热爱政治教学、坚信党的政治理论,才能真正备好课,课堂才会鲜活真挚,学生才会兴趣盎然。
运用资料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篇12
一、适应社会信息化, 生活方式开放的特点以及青少年学生心理特点, 增加、扩展资料引进的信息量、范围、种类, 使教学内容密度大, 信息量足, 时代感强, 形式多样、丰富
以教材内容为主, 教材外资料为辅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要注意材料的代表性、时效性及教育价值, 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引进途径以课堂为主, 课外为辅, 用收集资料, 推动课堂学习。要注意材料使用到位、加工选用到位、课堂引进时机到位、综合教材到位、层次分析到位、使用教学时间到位、教学过程各环节中材料利用整体把握到位。精选资料, 配合教学内容, 对所选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筛选、组合、更新。
二、适应青年学生的自主意识、开放意识、角色多重性以及培养人才多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探索资料的多种运用方式
理论学习联系社会实际、学生实际, 充分利用事实材料, 理论学习与生动、典型、有现实意义的事例结合, 此为最基本的方法。如讲主观能动性, 结合太行山区人民艰苦奋斗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感人事迹;讲政党制度中多党轮流执政的实质, 结合美国大选小布什当选系列报道, 深入浅出, 说服力强, 易激发学习热情。将知、情、行统一于资料中, 既保证了教学内容和结构的完整性, 又将知识学习和能力、素质要求紧密联系。如引用“日本侵犯中国南海部分海域和钓鱼岛”、《反分裂国家法》阐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使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义务。所选资料充分体现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如国家打击制假贩假、地方保护主义、明星偷税案、三峡移民等, 注意文理渗透, 以理辅文。如用化学的物质能量转化实验说明“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用物理光的折射体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等。
三、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穿插资料, 提升教学效果
1.以各种资料引入新课, 新颖别致。科学理论引路, 如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论证理解“贡献和索取的关系”, 然后对“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导方面”展开讨论。著名论断引路, 如用“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引出“发展的观点”“世界上没有垃圾, 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引出“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哲理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学道理。此外, 用幽默的笑话、故事、漫画以及诗词、成语、俗语等各种辅助资料引路, 既有新鲜感, 又使材料相对集中, 既调动学生思维, 又有很大启发性。
2.提出学习主题, 教师收集材料, 将理论学习、材料运用分析、思想素质教育和谐统一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我国石油能源问题, 中、日、俄石油运输管线之争, 中国与东盟国际能源合作, 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储备与消费状况→经济学宏观调控、新型工业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等理论知识, 指出我们应增强节能意识;又如先富与共富, 社会贫富差距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 避免“拉美化”现象等问题, 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国家、关注社会, 增强公民意识, 提升思想境界。并通过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新颖、信息感强、逻辑性强、趣味性强的材料灵活多变的使用, 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使课堂富有生机。导入新课活, 如小故事、时政新闻等, 以撬“头”来带动摆“尾”。举例:一幢楼房失火, 犹太人首先抱着钱袋跑出来, 法国人首先抱起情人冲出来, 而中国则首先背起老母亲。以此导出“矛盾特殊性”。总结全课, 利用资料, 如一首歌、一句名言达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情感升华、落实行动等作用。典型材料设问活, 如结合泾县茶叶上市、落市价格变化的实例, 将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等众多知识点联成网络, 层层设问, 环环相扣, 直至水落石出。反项思维设置障碍, 以“死”激活, 即使用一些看上去与结论相悖的辅助资料进行教学, 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思考, 自主寻求答案。
4.主要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政治课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 形象生动。如使用Flash课件“白马非马”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用“空城计”分析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用《双方都是挨饿》, 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 否则你我都要挨饿!启发学生“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学生积极参与融入教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思想政治课】推荐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05-10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11-19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07-17
自主学习思想高中政治07-28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10-06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汇总06-17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07-22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10-20
翻转高中思想政治课堂06-10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