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2024-08-25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精选12篇)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1

一、教材现状

1. 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地位。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根本。教师依据教材“因材施教”;没有教材, 教师的教育工作, 在一定意义上, 就成为了“无水之源”、“无米之炊”,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教材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意义深远。而政治课教材不只是担负着传输政治学科本学科基本理论、普及政治学科本学科基本知识的使命, 因为事实上其他课程的教材也被赋予了同样的使命, 换言之, 传输理论、普及理论是政治课教材和其他课程教材所共同的使命;而经常被轻视甚至是忽略, 不管是有意识地亦或是下意识, 也极可能是无意识, 甚至, 潜意识里, 但是, 恰恰是政治课教材所独有的并且是最具有价值的闪光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占领思想主阵地, 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 夺取青少年一代,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政治课教材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调研中就思想政治课教材地位问题对于学生所做的调查, 反映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感受。在回答“你如何看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地位”时, 学生绝大部分 (占81.82%, 超过4/5) 认为教材重要和比较重要, 还有18.18%的学生认为一般, 认为可有可无的比率为0。学生们对于教材的地位有着很清醒和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 教材实用性分析。

政治课教材建设对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影响巨大, 政治课教材的编写质量直接关系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政治课教学效果。如果政治课教材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 特别是贴近广大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 使学生感到教材对自己很熟悉很了解, 感到教材很亲切, 学生就会对政治课教材有兴趣, 喜欢政治课教材, 亲近政治课教材, 研读教材, 政治课教材能够为广大青年喜于读、愿于读、爱于读、乐于读, “独乐乐, 不如众乐乐”, “不亦乐乎”, “行云流水”,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 使学生“如沐春风”。反之, 如果政治课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 尤其是离学生的生活和现实很远, 学生就会对政治课教材产生疏远甚至是厌烦的心理和情绪, 政治课教材不可能能够比较顺畅地进行, 政治课教材也就不可能产生良性互动, 甚至是产生恶性循环;教材敷衍学生, 学生敷衍教材, 教材使学生望而生畏, 学生眼在教材之内, 而神游四海。政治课教材能否产生良好的效果就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使学生“如沐春风”也就也可能成为一个问题。此次调查很鲜明地反映出来这一问题。学生认为教材和实践的联系不紧密:认为“部分联系紧密”的, 占59.09%;认为“联系松散”的, 占36.36%。

3. 教材实效性、使用有效性。

政治课教材建设对政治课的教学工作的影响有多大不言而喻, 政治课教材的编写质量有多么重要也不用多说。如果政治课教材的编写考虑走进实际、考虑走进生活、考虑走进老百姓, 特别是走进广大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 使学生感到教材很平易近人, 感到教材很真实, 感到教材很知心, 学生就会对政治课教材产生阅读的欲望, 手不释卷, 心有所属, 政治课教学能够比较顺畅地进行, “行云流水”, 政治课教学产生良性互动, 教学相长, 教学气氛活跃, 政治课教学能够寓教于乐, 产生良好的效果, “大道无形”、“醍醐灌顶”, 真正“传道、授业、解惑”。反之, 如果政治课的教材没有重视或者没有充分重视甚至不考虑现实情况, 尤其是教材的内容离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现实有这样或那样的距离, 学生也就会对政治课教材甚至是政治课这门学科产生疏远甚至是厌烦等不良和负面心理和情绪, 政治课教学不可能能够比较顺畅地进行, 政治课教学也就很难产生良性互动, 教学相背, 教学气氛沉闷。政治课教学能否产生良好的效果就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雷声大, 雨点小”;“雨过, 地皮湿”;学生“左耳朵听, 右耳朵冒”;使学生“如沐春风”也就也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4. 实践教学内容的缺失。

理论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理论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实践是理论的试金石, 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理论, 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 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是苍白无力的, 是缺乏说理的, 是缺乏说服力的, 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不能成为理论也不是理论, 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句子, 仅此而已。本次调查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当被问及“你认为最好的课外实践方式是”, 学生答案是:A社会调查, 占9.09%;B假期实践, 占18.18%;C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占59.09%;D建立固定实践基地, 占13.64%。当谈到 (多选) “你希望的政治课课堂实践教学是以哪种方式的?”学生回答很踊跃:A.主题讨论, 占36.36%;B.辩论赛, 占54.55%;C.室内游戏拓展, 占36.36%;D.影视资料交流, 占86.36%;E.小品、话剧, 占50%;F.演讲, 占13.64%。

5. 教材对人生指导性。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 但最紧要的却只有那么几步, 特别是当我们年青的时候。”这是当代著名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上的一句话, 这里所指示的是在人生的道路和生活中是很不平凡的, 有很多的波折, 只要青年稍有不注意, 就会走到挫折或失败;同样的是稍有不注意考虑事情, 就会误入歧途。“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 轻轻一按, 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告别中学时代, 迈进大学校门。大学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也是青年学生成才道路上的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对人的一生太重要了, 大学是人生超越庸常的阶梯, 是拥有现实人生的境界”, 是一种精神。大学的本质, 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让他们的创造力相互激励, 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常言道;“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 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飞, 始终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话说的都是确立目标的重要性, 人生定位说简单一点, 就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说法。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做人方面的, 就是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是做事, 就是自己的一生要以什么为业, 简单一点说就是职业定位。年轻就是资本、希望、成功。在这宝贵的人生阶段, 青年学子该怎样定航人生?人生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 让青年学生清醒自己的头脑, 紧紧抓住人生宝贵黄金阶段, 做一名优秀的人生掌舵者。“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 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 事业上的岔道口, 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 你走错一步, 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 也可以影响一生。”

大学阶段是人生关键期, 而大学生迫切需要指导。政治课教育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培养“四有”新人, 政治课教材十分关键。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1. 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有待加强。

“理论全是灰色的, 只有生命之树常青”。这是流传极广的名言, 语出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 是剧中魔鬼靡菲斯特斐勒司说的一句话。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辨的真理, 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 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 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 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 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的朋友, 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列宁的理解是非常全面和正确的。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谈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 直接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为基础, 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仅仅有4.55%的人认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实际联系紧密。绝大部分 (占95.45%) 人认为, 教材联系实际不太紧密。

2. 知识与学生结合不了。

的的确确, 知识就是力量。但是, 知识只有和人这一主体实现紧密地结合, 知识为主体所掌握, 知识才能发挥知识所具有的知识的真正性质, 否则, 知识只是潜在的力量, 知识只是停留在书籍中, 被动地, 静静地, 无声无息, 不能发挥知识的功能。

3. 理论性太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这是全党智慧的结晶, 也是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 特别是改革开放伟大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人民的理论要成为人民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有理由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形式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宣讲、教育, 把人民群众的理论还给人民群众, 使成功的理论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并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调查表明, 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内容是纯理论性的章节。

4. 实证少。

事实胜于雄辩。摆事实, 讲道理。说理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式方法, 说服人通过说理讲理, 而讲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实例证明, 活生生的事实摆在面前, 你信不信, 口服还是心服?俗话说的好,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大道理要讲, 但大道理只是光靠空口白牙地讲, 即使讲得口吐莲花, 即使讲得口吐白沫, 也很难令人信服。

5. 教材缺乏对学生适应当前形势的有效指导性。

学生面对现实的问题, 教材无法提供有益的答案。或者, 教材给出的答案, 对于解决学生的处境没有多少有用的帮助。

三、对于教材的改进建议

1. 加强理论对实际的指导。

邓小平曾经指出, 学马列, 要精、要管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包罗万象, 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 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大学政治课教材不可能将所有的理论知识通过有限的篇幅通通完整地传播到青年大学生中。客观地说, 系统地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对于全面把握理论尤为有效, 但是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 理解并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有所侧重, 把握精神, 抓住重点, 并在实际中贯彻之, 实践之, 应该可能更为符合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内容要从新的角度出发, 从广大青年学子的角度出发, “管用、够用”为要, 具有针对性, 直面社会现实, 直面青年学子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和遭遇的问题、困惑、不解, 想问题、找办法、探索出路, 真正“急人之所急, 想人之所想”。从而, 实现理论对于现实的指导,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地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 使理论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发展并焕发出无可比拟并不可穷尽的耀人美丽。这样, 使理论在青年中得到普及, 使理论的确真正地为青年学子所掌握, 学以致用, 使理论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的确, 伟大的理论之所以伟大, 不仅在于以真理的光芒照耀了世界, 更在于它对于实践的正确的指导。

2. 多增加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内容。

榜样产生巨大的带动、示范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 雷锋、欧阳海等模范人物深深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大学生更为需要榜样的指引, 因为一方面大学生素质高, 但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刚刚初步形成而期待完善的关键期;更因为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典型人物引导人, 典型事例激励人。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优秀的事迹鼓舞人。榜样有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 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榜样引导青年学子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

3. 设计实践环节, 增强理论说服力。

思想政治课作用巨大, 影响深远。思想政治课实施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 思想政治课教材要为社会主义服务, 要为教书育人服务, 要为广大青年学子服务。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知识需要近一步巩固;对于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了解不深入, 知之甚少。思想政治课实践可以使大学生深入社会, 了解社会, 深化思想认识, 提高思想觉悟, 在实践中把书本上的理论变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 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增长才干,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变被动为主动、变压抑为愉快, 从而促使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 迅速地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教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要设计实践环节, 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对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意义重大, 为此加强教材建设:首先, 加强理论对实际的指导—针对性;其次, 多增加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内容;还有, 设计实践环节, 增强理论说服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结构,建设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5].列宁.列宁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2

一、问题的缘起:思想政治课教材的过频变动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过于频繁的变动,在新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一书的统计:建国后北京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变动共计有33次,其中10次发生在1976年以后。从全国范围看,仅1976年以后大的变动就有3次:(1)1976年以后各地陆续恢复“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等,取代文革教材;(2)1986年起,京、津、沪、吉、黔、粤六省市和北京师大(与人教社合作)编写了七套试验教材,由点而面在全国范围铺开,从初一至高三设置了“公民”、“社会发展简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取代了原来的教材设置;(3)1992年秋,实验和试用了五年多的多套高中教材又被仓促统而为一,大多数省市初中教材也统而为一,作了较大的吸收、调整工作之后,名称亦统一为“思想政治”教材。与此相联系的是中学德育大纲的再次修订和“颁布”。除了这几次大的变革之外,小的修订和调整的次数远大于3次。思想政治课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作相应和适当的调整,本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此频繁地变动大纲、教材等,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二、思想政治课教材过频变动带来的负效

(一)课程“信度”的降低。

这里的“信度”有别于心理测量领域的“信度”(表示测量工具的可靠性),而指德育课程的威信或可信性。频繁的变动使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降低。信度降低的实际内容是:部分学生,甚至有的教师不全想念教科书上的思想、政治、道德原理是真理。较高的信度存在须有许多前提,前提之一是德育内容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古代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道德文化,曾经有过这种连续和稳定性。在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中,中国人的基本伦常及政治观念保持了连续性。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5及文化惰性都与这种德育内容的连续、稳定性有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日本、南韩、新加坡等国和地区的德育抓得比较扎实和有效,在面对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新兴的东亚工业“龙”们没有完全否认传统价值观念的合理内核。被改造过的儒家文化反倒成为东亚诸国和地区特有的精神气质,既成为经济起飞、社会稳定的保证,也成为救济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引人注目的方剂之一。而新中国的中学德育,曾经过多地否定了自己的传统价值体系,又曾经简单地拒斥了西方文明中的合理的道德修养。在中国德育现象中,思想政治课频更内容,致使富求真热情的青少年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可靠性产生了疑问。人们一方面指责学校德育的低效,另一方面又不全想念学校德育所教授的内容。

(二)课程“效度”的缺损。

“效度”在这里是课程教学有效程度的概括(不是测量学术语)。效度缺损直接源于信度的降低。教材频繁的“变动”既使教师对德育内容的稳定性失去信心,又难以使教师保持一个有念、一贯性的人格形象。加上变动过频使教师难以积累和形成稳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这对有效地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三)课程地位的下降。

学校德育地位的下降已成为一些专家呼吁的现实。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学校德育系统内,确有一批德育工作者在践行使命,但真正倾注热情于直接和间接的德育活动中的人数并不多。升学模式的教育实践使智育成为智育成为硬任务,德育成为软指标,也使德育应有的地位得不到实际的肯定。在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中小学思想政治教材研究中心(负责专门研究思想政治课教材建设的组织)已被合并,在高考的必考课目中,思想政治课在理科专业招生中退出„„ 思想政治课地位的下落、效度信度的缺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课程过频变动带来的负效应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稳定课程的内容体系、引导课程的科学变革,是今后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必须重视的课题。

三、动与静的对立统一:思想政治课教材应变机制的建立

思想政治课实效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材过频变动,那么,思想政治课实效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应是教材应变机制的建立。而所谓应变机制实际上是教材建设中动与静辨证关系的具体处理问题。

适应社会及时代变迁,不仅思想政治课,而且其它学科包括理科课程的变动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事物并不能只具有动的一面,没有相对静止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否定事物的稳定性实际上会否定事物的存在。即便是变动频繁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也有其内容相对稳定的一部分。笔者认真对照了现行高

一、高二思想政治课教材(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和10年前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发现教材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经济基本原理方面仍有许多稳定性部分,兹列如下:

(一)两种教材涉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常识的稳定性部分: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2、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实事求是;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

4、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同因和外因、质量互变、新旧事物、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5、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事物具有各自的特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主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的确良重点论的统一;

6、实践及其作用、认识的根本任务。

(二)两种教材涉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常识的稳定性部分:

1、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本;

2、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3、劳动力商品、资本、剩余价值;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上述两种教材的稳定性部分的存在,实质上既证明了思想政治课教材实现稳定、建立应变机制的必要性,也证明了实现稳定和建立应变机制的现实可能性、可行性。建立这种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科学应变机制,要考虑好和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保持马匹基本常识、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参照系,从而提高课程的信度和效度,确立中学生坚定的政治道德信念和稳固而积极的人生价值体系;二是要根据社会及政治、经济变革的新情况和新精神,让中学生了解社会变革的“窗外事”,避免成为象牙塔中的“隐士”,从而促进中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根据这两方面的要求,我们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可以实行双轨制方案。所谓思想政治教材的“双轨制”,是指设计出两套能够应不同需要、完成不同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具体做法叙述如下。

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或者说经典性的内容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常规教材、基本教材,或称“硬教材”。教材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知识、基本人伦、基本法律规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常识等。这一教材的内容一经确定,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与此相应,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要求中与现实生活最为接近的部分,如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完善的现实方针政策等内容,加上时事政治内容等,形成活页式的思想政治课的补充教材、现实教材,或叫“软教材”。软教材可根据情况变化,反映最新理论和政策要求及国内外大事,每学期或每学年一变。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使思想政治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体现政治课现实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二是使学生对时速政治的关心及学习常规化的制度化,避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上述硬、软教材在中学阶段的各年级均予以实施。整个中学阶段就形成平等存在的两种思想政治课教材体系,且两个体系教材相互衔接和照应。

由于双轨制要求思想政治课教材有平等使用的硬、软两套,因此,教材的编写也必须确立两个系统或一个系统两种功能。首先是必须严肃认真地分析谁选定硬教材的内容(宜精而有用),形成较为科学的硬教材系列,教材一经形成则相当长的时间(可10年以上)不再变动。其次是必须有常设和专门的软教材研究和编写系统。编撰者必须密切追踪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重大的时政等,精选其中适合中学生的内容形成教材,每年甚至每学期均有规定份量和面目一新的软教材供师生选用。

按又轨制设计教材,教材的编撰质量要求比以往更高。如果硬教材质量不过硬,就以难以保证它的稳定性;软教材质量不过关,则会反过来冲击双轨制设计本身。为了稳妥起见,思想政治课双轨制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都应做好较长时间的充分的准备性试验,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论证,再将成熟的教材由点到面推广。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3

一、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参解读教材

要理解和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所谓知识点,就是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于知识点,我们必须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其内容,研究概念、原理表达,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原理的内容、结构层次和精神实质,原理的论证方式、论点论据结论的关系,原理的应用范围和方法论意义,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一课书往往有若干个知识点,各个知识点在教学要求上并不一致,有的要求识记,有的要求识记和理解,还有的则要求理解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参,考虑各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知识点解读的广度和深度。

二、联系参考资料解读教材

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内容主要源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经典著作与党和国家的权威性文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核心,各版教材的作者由于受到其学识水平、经历和通俗性表达能力的限制,对一些概念、原理的概况、理解和表述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就要求我们联系经典著作和文献来解读和分析教材,翻一翻经典著作和文献,理解一下原著和权威性文献,查一查词典,考证一下课本的表述是否准确,研究一下究竟怎样表述和概括更准确。在考证经典的基础上,适当阅读教学参考用书和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如查看一下其他版本的课本、大学里相应的教材、报纸杂志上的相关理论文章、中学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弄清每个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发展过程,弄清事物的横向联系,建立综合研究问题的意识。

三、联系学生的问题解读教材

有时,我们满以为对教材的某个原理较有把握了,领会了其精神实质了,可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就会发现我们对它理解得还很差,还难以用学过的道理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有学生曾向我提过这样问题: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坚持真理是否矛盾?服务是否是商品?典当行是否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在我国是党的权力大还是人大的权力大?是权大还是法大?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关注他国的人权状况是否有道理?当时我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回答起来感到很困难。它促使我进一步去研读教材,甚至指导我去学习,以提升自己的素质,这就是教学相长。

四、从新旧教材修改对比中解读教材

2008年《经济生活》推出了第四版,教材修订贯彻十七大的精神,体现了社会的变化发展。以第十课为例,这一课的变化很大,几乎是完全重写了,主要有这么几个调整:一是根据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的总体目标作了新的表述;二是根据十七大报告,改写了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三是根据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四是根据十七大报告,论述了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大的变化还是大大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原来只出现在目的题目中,现在则进了课与框的题目,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局。教材在论述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是从五个方面说的,而十七大报告是从八个方面说的。不是说那三个方面不重要,而是因为它们在教材其他地方体现出来了,所以这里就不再讲了。

五、质疑教材,弥补教材不足,解读教材

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学术水平上去俯瞰教材,发掘课本没有明确意识到或者没有来得及清晰而系统表达的思想。以批判的精神去质疑教材,揭示教材的缺陷。以开放的心态去完善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的不足。如《经济生活》第11页写道:“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此处的“各种关系”一词指代不明,学生在理解时容易把此处的“各种因素”误解为包括“价值”因素在内的所有因素。宜将此处的“各种因素”改为“上述因素”(用来特指天气、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否则就包含了下文即将讲述的价值因素,而价值因素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不能与“上述因素”相提并论。

六、从做题、出题过程中解读教材

不要以为解题是理科老师的事,文科老师就是读书、背书,其实解题对于文科老师来说同样很重要。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做题加深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是怎么考查的,从什么角度去设问。出题也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为出好练习或试卷,平时要注意收集试题,建立自己的试题库;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每天的国内国际大事要关注,找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认真研究《高考说明》,研究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研究教材。通过出题,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和处理就会有新的理解,在备课时能有所侧重,在讲课时就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在试卷评讲时就能触类旁通。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4

一、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 同一门课程内部内容重复。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部分, 都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内容。

第二, 不同的课程之间内容重复。例如:“概论”课中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和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内容重复较多。

第三, 高校课程和中学课程内容重复且部分内容不一致。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和中学政治课程和历史课程内容重复较多, 另外有少部分内容不一致。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第四章第一节:“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 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中学政治教材对这部分的论述为“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基本职能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二、教材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

为了保持教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出现了无法避免的内容重复现象。另外, 高校政治教育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各自为政, 没有有效的衔接。各个阶段教学在具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缺少沟通和交流, 因此出现了高校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材内容的重复、脱节和内容不一致等问题。

讲大道理, 帮助学生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在内容重复的情况下, 应保持中学和高校教材内容的一致性, 避免学生知识混淆。

第二, 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课程体系包括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 要完善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需要促进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先,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是跨学科和跨专业的, 需要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团队, 通过教学团队的共同研究和努力协同完成。对于重复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解;或是有些课程详讲, 有些课程略讲;再或是采用专题教学法, 各自设计内容不重复的专题, 进行教学。其次, 转化教学重心。从涉及理论观点的实际问题入手, 讲授重心由知识传授向思维能力训练和具体问题解决转化, 促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或让学生参与课程讲授, 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转化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再次, 采取分级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公共课, 学校和教师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地区的生源、不同的专业的学生、中学学习文科和理科的学生, 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 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摘要:“05方案”实施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于:一是完善教材体系;二是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问题,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乃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部分重复及其解决之道[J].高教论坛.2008, (3) [1]杨乃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部分重复及其解决之道[J].高教论坛.2008, (3)

[2]王忠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 (4) [2]王忠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 (4)

[3]包双叶, 陈锡喜.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及其转化—从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教材内容重复现象谈起.[J].邯郸学院学报.2010, (6) [3]包双叶, 陈锡喜.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及其转化—从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教材内容重复现象谈起.[J].邯郸学院学报.2010, (6)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5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促进教学效益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任何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所以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补充、重组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进行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从而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为学生建构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第一、改编教材中的情景,创设新的情景。现行教材每一框题都设计了若干真实情景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材中设置的一些情景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对这些情景可以而且应该进行改编。

第二、重组教材内容。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学生个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与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往往并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的处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对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拓展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不是简单添加新教材已经删除了的“难、繁、偏、旧”知识点,而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知识的自然延伸,让学生在已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新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能力,升华情感,实现学生书本世界、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有机统一。

第四、质疑教材内容。尽管编者力求教材内容表述规范,但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教材后来版本对前面版本部分内容的修改也说明了这一点。尽管新版本编者作了修改,但现行教材依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教师在这些地方可以向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勤于思考的精神。

第五、整合教材的内容。即整合政治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成学习模式指出,人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的白板,在学习任何一种新知识之前,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具备自己所特有的认知基础、知识经验与社会阅历等。为此,教学预设首先要开发教材中能整合的政治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素材,把学生要学习的政治知识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引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思考热情,使其主动投入到课堂智慧生成的学习活动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6

2013年第五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相对于第四版而言,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仍需要从让教材更严谨、规范,让教材更贴近生活、符合事实,让教材更便于学生学习,让教材更具有说服力等方面继续修订和完善。

关键词

《政治生活》 修订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五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对第四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认为书中仍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建议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一、让教材更严谨、规范

1.概述应完整

以我国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职位为例。教材P17页的“相关链接”意在让学生明确各种选举方式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但内容概括却不够完整,遗漏了不少重要岗位。该“相关链接”指出,“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这样的表达固然不错,却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映象,即只有这些职位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事实上,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领导人员、地方国家司法机关领导人员是由同一级人民大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除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大根据国家主席提名进行表决后任命)以外,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这些选举都属于间接选举。因此,建议将教材中的相关表述改为:“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领导人员、各级国家司法机关领导人员、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由间接选举产生。”

2.表达应规范

以教材照片说明中的领导人身份介绍为例。教材对领导人身份介绍存在着格式不统一的情况,如P88的一幅图片说明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早餐会”,P93的一幅图片说明是“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P104则是“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会议”。这种不统一,会给人留下随意的感觉。

课本照片说明中的领导人称谓还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如“1972年,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P107),这一照片说明,由于没有规范标注毛泽东的职务,加上书中其他照片说明中的“主席”一般是指“国家主席”,就使不少学生认为毛泽东是当时的国家主席。其实,由于历史原因,从1966年开始我国的国家主席一职是缺位的,1975年宪法还一度取消了国家主席职位,直至1982年宪法才重新设立这一职位。由此可见,当时的毛泽东不是国家主席,而是中共中央主席,所以建议课本将这句说明改为:“1972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针对上述现象,建议课本依据照片所反映的事件对照片中领导人的身份作出格式统一的说明。如果在课本编写或使用时,领导人已经卸任,可以考虑标注领导人任职的时间,如“国家主席胡锦涛(2003~2013)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会议”;也可以在照片说明中写明事件或活动的具体时间,如“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讲话”(P106)。

当然,也可以统一取消照片中人物的身份说明,这样既可以减少标注的不规范,还可以使说明文字更加简洁。

3.行文应严谨

我国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着许多不同。教材在这些方面应加强行文的严谨性,以减少学生的疑惑甚至误解。建议编者在课本引言“致同学们”中通过恰当的文字对此加以说明,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的概念与事实。

二、让教材更贴近生活、符合事实

1.能准确呈现事实

以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历程”为例。教材P23用图示的形式,展现了从1981年广西合寨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再到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的“基层民主自治历程”,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产生和发展轨迹。但该图示以1981年作为起始时间,却会使教师和学生产生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基层民主自治的误解。事实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12月就制定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该条例在第一条中即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的居民组织。”

尽管广西合寨村是我国的村民自治“第一村”,但“基层民主自治”包含了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两个方面,因此广西合寨村并非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第一村”,故而建议教材在上述图示中,将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历程从1981年前推至1954年。

2.能有效解读生活

以教材对“立法权”的界定为例。教材P56在介绍“立法权”时指出:“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应该说,这一界定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其与现实政治生活存在着不符之处,或者说这一界定不能有效解读现实政治生活。

2014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卷的第30题之所以引起全国高中政治教师的热议,原因就在于,题中所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表决,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根据教材的界定,难以判断其属于行使“立法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就这两个决定草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作说明时指出:“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可见,从现实政治生活角度看,这一行为属于立法行为,这一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说,正是这道高考题,才使许多教师知道了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立法权还包括制定法律以外的其他情形。

因此,为了使教材更准确地反映和解读现实政治生活,减少师生的困惑,建议教材将“立法权”界定为:“主要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同时也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及以立法形式作出重大决定的权力。”同时,设置“相关链接”,用实例加以说明。

三、让教材更便于学生学习

1.充实重难点内容

以“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这部分内容为例。无论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的角度,都对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四个具体表现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感到不好理解。问题主要有两个:既然是“社会”管理,为什么将它归之于经济建设职能?既然政府职能中还有与“经济建设职能”并列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经济建设职能中为什么还有“公共服务”这一内容,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的处理办法一般就是向学生强调,经济建设职能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是面向经济生活的。这样解释尽管正确,但还是难以帮助学生把握其具体表现。因此,建议课本能够对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包括“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主要表现作出简要的归纳。

同时建议教材在此强调政府要正确地发挥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政府与市场构成了一对矛盾。怎样恰如其分地发挥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政府与市场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建议课本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加上如下文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而政府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时,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理顺知识间关系

以“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一框为例。该框的第一目是情境导入;第二目讲述了依法行政的含义、必要性、意义和具体要求;第三目首先明确了“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然后讲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向我提出如下问题:“依法行政”与“政府权力行使”是什么关系——两者是一回事,即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就是依法行政的环节?还是“依法行政”仅是指政府权力行使中的“执行”这一环节?

两种理解似乎都说得通。通过查阅百度百科中“行政”的定义——行政主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动。我觉得“行政”与“政府行使权力”可视为基本相同的概念。同时,将该框标题(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与该框主题(依法行政)结合起来看,“政府行使权力”与“行政”应是两个基本一致的概念,“依法”则是对“行使权力”或“行政”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为更好地明晰两者关系,建议将这一框的标题改为——政府权力的行使:依法行政,并按照三个环节的逻辑顺序,对其结构作如下调整:

第一目不变。第二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意义重大”,内容包括依法行政的含义、主要环节、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需要正确决策”,内容主要是“决策”环节的有关内容。第四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重在执行”,内容主要包括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在这一目的结束处,可以通过过渡语,自然引出下一框内容——“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即政府权力行使的“监督”环节。这样调整,就使政府权力行使(依法行政)的三个主要环节理顺且完整了。

四、让教材更有说服力

以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为例。这一探究活动乃至整个《政治生活》,都运用了较大的篇幅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但据不少教师反映,在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看似理直气壮,学生未必心服口服。究其原因,也与课本相关内容的空洞无味有一定关系。

因而笔者建议教材在“综合探究”中,从三个方面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对中国发展进步的保障作用。一是通过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同时还可用事实说明西方政治制度的缺陷以及当今部分中东国家推行西方政治制度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呈现的数据和事实要准确、生动、精炼,有冲击力和说服力,要注意纵向和横向数据和事实的对比。二是列举中外政治家、学者和媒体对我国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优越性的评价、报道及研究成果。呈现的观点要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三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现行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中的不足,介绍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措施和成果,呈现的内容要客观、有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N].北京日报(第一版),2014-02-26.

[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C].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7

一、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深度

教学不仅是一种艺术、一门科学, 而且是一种智慧。思想政治课教师使用教材, 不仅关系到知识的层面, 而且关系到智慧的层面。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需要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 也就是教学的智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 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 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因此, 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教师使用教材就需要相应的智慧。教师认真备课是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所谓教材深度, 是指某一学科知识纵向发展的深浅程度。一方面,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深度要有限度, 因为不同的学生, 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教学内容在深度上必须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深度要适宜, 教学内容过深学生会接受不了, 教学内容过浅既不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深度是指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程度, 包括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知识的深度、教材的思想深度、思维的深度与科学的深度。在备课过程中,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能够透过教材真正读懂教材, 研究透彻思想政治课教材, 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能够娴熟地驾驭教材、灵活地使用教材。

思想政治课教师挖掘教材的深度, 就是要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对学生人生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 挖掘能够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知识, 挖掘能够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人生价值的知识, 这些有价值的知识挖掘得越多, 就证明挖掘得越有深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 教师怎样挖掘教材的深度呢?笔者认为, 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价值, 确立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 这对明确教育目标和确定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要有敏锐的教学眼光, 能够及时发现和捕捉有利于学生发展、能够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三是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思维能力, 能够快速有效地整合有关生命教育价值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把零散的生命教育之光凝聚成生命教育的能量。

二、把握好思想政治课教材的难度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 教师把握好教材的难度, 就是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接受程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教材的难度往往不是一个静态的定量, 而是一个动态的变量, 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课教材本身, 而且取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可接受程度。因此, 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一要备教材, 二要备学生。也就是要慎重把握思想政治课教材的难易度, 即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材可接受的程度。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 笔者主张实施分层教学。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 把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个层面, 将其难度划分为几个等级, 使班上优、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难度感到适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施教, 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 能够让优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了”, 也就是让全体学生都有提高。要达到这一点, 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 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但都可以让学生同样地感悟人生的价值, 同样地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同样地自信和自强, 同样地自尊和自爱, 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在不同的岗位上同样地感悟和体验人生的价值, 同样地体验人生的幸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 但有同样的生命价值;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 但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因此,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公平, 即不是让学生接受大一统的教育, 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都有学习的权利, 都有参与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的机会, 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 都有感悟和体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三、拓展思想政治课思维的广度

所谓思维的广度, 是指知识纵向和横向联系的范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 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 而应引导学生善作分析、总结和比较, 找到学习的规律, 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 也不能违背学习规律, 盲目进行联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效地使用教材不是为使用教材而使用教材, 要以思想政治课教材为载体, 把思想政治课教材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素材。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师生心灵沟通和交流的媒介,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师生活动要通过教材拓展思维的广度。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材拓展思维的广度, 就必须利用思想政治课教材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路,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教材, 多发现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拓展思想政治课的思维广度。

另外,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不同的想法和建议。要正确看待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新思维, 让学生大胆放飞思维的风筝, 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尽情地想像和不断地联想, 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生发成创造的火焰。

四、思想政治课应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

在学校教育中, 如何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课应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思想政治课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 不是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提出来的, 而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提出来的。教育不是揠苗助长, 而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自然地发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 教师科学地使用教材, 加大学生发展的力度, 就是要用识才的慧眼善于发现学生发展的潜力, 真正能够发现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切实抓住学生发展中的好苗头, 及时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 为学生随时提供学习所需的学习素材, 保证学生发展所需的营养,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 教师有效地使用教材, 加大学生的发展力度, 就是要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一方面, 教师要尽可能地丰富物化教材资源,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 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主体教材资源,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活”教材。同时,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真正起到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 把学生作为“活”教材, 让学生真正感悟和体验到身边榜样力量的教育作用及自我发现、自我激励的教育作用, 从而形成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2]陈新元.多变式多角度多层次使用教材[J].教材建设, 1997, (7) .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8

一、自主性

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做人”。就狭义教育层面上的学校教育 (最主要的是学校课堂教育) 所进行的传授和教导来说, 距离学生的素质培育的全面要求相差很远。它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教师要“承包”的, 而应该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自主性前提下去探索、实践、感悟相关的道理, 是更高层次和境界上的学习。

二、开发性

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实施与传统不同的教学模式, 首要的是教与学活动范围的拓展和内容的延伸, 即其范围不只局限于学校、教室, 而应将“课堂”延伸到学校以外的家庭、社区机构、社会生活场所、企事业单位等, 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要学生去认识了解的人物、事件、现象、情景之中, 从而使学生所受到的书本教育与社会现实、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现象之间联系起来, 拓展学生的学习活动范围, 为学生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三、互动性

教学活动从来不是教师或者学生任何一方的“独角戏”, 它强烈地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同时, 学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变更的实践对象及其信息反馈所引起的新的情况, 都存在连续的实践互动。教师首先必须拟定好课题, 设计好方案, 并就课题的探究与实践的思路、出发点、范围方向、基本方法、目标值、考评办法等给学生以必要的说明和介绍、启发和指导。学生据此去“按图索骥”, 索不到“骥”得普通的“马”也可。关键是学生要明确活动的主题和方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思考, 身体力行地获取了有关知识和能力、经验和教训等多方面的心得体会。这种实践活动的成功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而言都是一种升华。

四、普适性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要求运用不同的方式灵活多样地去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这一目的决定了对所有学生提出实践性要求的必然性, 换句话说实践性活动对全体学生都是适宜的。只要学生能够适时地付之于行为, 就必然能够找到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和感悟的对象, 即从自己所适合的选择出发, 找到相应的位置、对应的内容, 通过自己的感觉、分析、整理等, 得出一定的结论, 因而这一过程具有普遍意义。

五、多样性

教育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有外部实践和内在的指向非对象性的实践之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涵盖量是十分博大的, 反映在实践上要联系的内容有物质世界的, 有心理世界的, 有关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思考课题, 有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的政治、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是逐渐融化和渗透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要有“教”的环节, 而且需要“示” (包括自我“身体力行”) 以外部的实践活动来证明, 这种种表现是多样化的。

六、人文性

新教材着力显示了这样一个信息: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旨在改变传统教材中内容繁杂、陈旧偏难、结构单一的状况, 充实了具有时代感的内容, 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张扬人的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关心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命运、人类的利益, 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认识———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道德范畴标准、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涉猎。在实践活动中, 要求明确地启导学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关心人类社会, 关心国家, 关心自己的家园面临的多元问题, 充分反映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视以及如何修养、如何做人的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9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 (人教版普高课标) 已经在一些省份使用一段时间了, 总体反映不错, 与老版相比, 内容比较新颖, 版面设计比较活泼,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理念, 有些开放性教学的气息和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是一套比较好的教材。但是我认为现有教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指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 说教意味仍然很浓, 合作探究空间比较小。

教材当然该有结论, 但如果都是已经定性的结论, 你去学习, 就是接受现成的结论, 如果这些结论无可辩驳地正确, 你不要质疑, 只要信服就行了, 那么这样的教材就是说教的教材, 给你规定好了什么, 你就该信什么, 这不是说教么?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强调要让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如此自主学习还行, 合作探究就假了。不知道结论才进行探究, 写在书上已经定性的结论, 学生一翻书就知道了, 还有探究的必要吗?探究还是为了证明这结论的相当正确, 因而坚定不移地相信, 这探究有多大的价值?这与社会的假冒伪劣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 这种教材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探究空间,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二) 虽然也关注现实, 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回避现实矛盾。

新课程标准强调, 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热点, 注意实践环节, 但教材没有处理好这一问题。比如, 讲宏观调控, 就可以涉及房价的问题, 为什么中央越调控, 房价越上涨?比如, 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 就应当谈谈党的建设问题, 为什么有些党员甚至高级干部贪污腐化?这些都不能回避。过去的教材, 这些问题都有提及, 新教材倒不敢讲了, 提一点也是轻描淡写、无关紧要的。这就不能算注重实践环节的、关注社会现实的好教材。

(三) 教材呈现形式仍显单一, 不符合世界复杂多样的特点。

教材的呈现形式基本都是首先给几个情景材料, 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这是情景导入和问题设置。然后介绍已成定论的观点或者知识, 让学生用这些知识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这便是情景探究。最后下个结论或者回归现实谈该怎么做, 这称之为情景回归。这其实是情景教学法的套路。几本教材都这样呈现就难免给人单一呆板的印象了。虽然这看起来很符合探究学习的程序, 其实并不是什么都要进行探究的。思想政治课, 有的内容就是叙述和介绍, 让学生知道和了解就可以了。探究, 应当是由已知经过探索而得出未知, 那些现成的结论还探究什么呢?比如, 《政治生活》第七课就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就直接介绍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然后就怎么才能更好地处理民族关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就可以了。再者, 情景教学法的确有探究在里面, 但情景教学法就等于探究教学吗?这好像值得研究。

二、改进与建议

(一) 学生用的教材和教师用书要互相契合, 各具特色。

不能像现在这样, 教师用书大都是教材的解释和扩展。而对学生用书, 应强调探究性, 除了用来探究的基本知识要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外, 大多应当是提供一些典型的材料, 让学生来探究, 重大结论都不要出现在教材上。教师用书, 除了对教材的基本知识、最新观点进行解释扩展外, 重点是就教材要学生探究而获得重大结论进行表述论证, 以及对学生怎么探究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 帮助老师就怎么去指导学生根据典型材料和现实热点通过探究去获得重大结论, 怎么去通过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能力, 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比如, 《经济生活》第十课《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二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部分从“提高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五个方面加以叙述。学生有几个喜欢读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完全可以放在教师用书里面, 教材只需要列举一些材料让学生思考探究就行了, 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谈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危害, 从而得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这些结论放在那里, 然后让学生探究, 还探究什么呀?

再比如, 在《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第二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这部分, 文字给人的感觉仍然是说教意味太浓。如果这么调整就可能比较好。第一框, 就改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观点就不要出现在书上, 最好由学生通过探究思考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这部分内容应当作相应的调整。首先, 教材给出近代中国一些探索中国前途的团体和组织努力奋斗的一些典型材料, 最后强调共产党成功了。让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会让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会顺理成章地得出:“共产党执政, 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然后, 教材介绍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容, 让老师们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学生就会得出:“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然后, 教材谈谈共产党执政以来也犯过错误, 谈当前的党建问题, 并且列举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的重大成就,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认识到当今世界, 没有哪个国家的执政力量尽善尽美, 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不断认识并且改正错误, 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 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如果教材这样编写是不是更加有说服力, 是不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有较大的空间, 也更加真实呢?

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还是《生活与哲学》等, 都有不少地方要加以修改, 使之能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二) 增加对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

让思想政治课更好地解决学生面对的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 认识社会。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脱离社会现实的书呆子, 必须在教材中及时加入教育领域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切, 借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人说, 这个工作可以由教师来做, 教师可以有自由选择权。但这些现实的东西有的政治方向性比较强, 老师往往把握不好, 就可能造成反面效果。所以, 如果在教材里面有显示, 就是体现一种国家的意志和导向, 教师的补充和选择就会相对容易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往往是公众经常争论的和老百姓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 比如房价与地方政府财政、通胀与百姓生活、金融危机与就业、民主政治建设与党的领导等。更多地关注这些问题并敢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 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摆脱它留给学生的只是空洞说教的不良印象, 让它成为学生喜爱的真正有价值的科学。

(三) 教材呈现形式要更加丰富多样, 生动活泼, 不必拘泥一个模式。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指瑕 篇10

一、选用材料与其他政治教材重复

教材第15页在讲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一目内容时, 在正文中选用了张思德因公牺牲的事例, 而这一事例在《思想政治 (必修2) 政治生活》第40页使用过, 并且在《思想政治 (必修3) 文化生活》第109页还出现了电影《张思德》的剧照;在辅助文中选用了邓小平的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而这句名言在《思想政治 (必修3) 生活与哲学》第101页出现过。教材第54页在讲述“追求和谐的理想”这一目内容时, 引用了《礼记·礼运》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描绘, 而这个材料也在《思想政治 (必修3) 文化生活》第41页出现。同为高中政治教材, 选用的材料重复出现, 不仅显得单调, 也让学生失去了新鲜感。

二、表述欠严谨

教材第41页专题三第一框第二目的目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道德》, 其内容阐述中有这么一句话:“特别是在现代社会, 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这里的表述缺乏严谨。道德属于文化的一种形式, 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性质的道德, 对经济影响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道德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道德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教材对道德不加区分, 随意表述, 容易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混乱。建议将题目改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道德》, 将前面所引内容中的“道德”前面加上“先进的”, 这样就不会出现歧义。

三、图片内容与名称不符

教材第59页有六幅图片, 其中左上方的图片名称为《古代的书籍:竹简》。图片中的竹简色泽鲜亮, 显然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应是今人利用现代工艺制作的艺术品, 是仿制品。并且竹简内容不是书籍, 而是对联。图片中共有竹简20个, 有对联10幅, 内容都是赞颂滕王阁的, 现在基本上都镌刻在滕王阁风景区内。这些对联或古人或今人所作, 如其中左起第4幅“高阁凌云王勃序, 大江泻地杜陵诗”系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马萧萧于2004年贺江西省南昌市首届楹联艺术节所作, 第5幅“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取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再者, 竹简作为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 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它起源于西周, 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公元4世纪左右, 由于纸已广泛使用, 竹简才为纸抄本所代替。滕王阁系唐永徵四年 (公元653年) 由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建造。那时已普遍用纸张作为书写工具了。这从另一侧面佐证, 图片中的竹简不是古代的。

四、图表存在严重的知识性错误

教材第64页“相关链接”中有一图表, 展示了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流程图。图表右下方最后的克隆羊的遗传特征应该与体细胞供体羊相同, 而图表画成与卵母细胞供体羊相同, 这是严重的知识性错误。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 不需要雌雄交配, 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只需要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 (体细胞供体) , 同时从另一动物身上提取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供体) , 去掉其中的细胞核, 把单细胞移植入进去, 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 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 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这种以单细胞培养出来的克隆动物, 具有与单细胞供体完全相同的特征, 是单细胞供体的“复制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04年6月第1版) 第48页图2-21《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流程图》也明确指出,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而克隆的动物, 其遗传基础应与体细胞核供体相同。

五、图片选择不当

教材第91页左上方有一幅图片, 名称为“高温天气使人们不得不呆在水中”。可是图中最左边的一位女孩一边将双腿泡在水中, 一边拿着打火机正在点燃香烟。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倡导禁烟的今天, 这个图片选择得很不恰当。高中学生中多数都还属于未成年人, 辨别是非、抵挡诱惑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不加警示地将吸烟的图片放在教材中, 容易对未成年人产生示范效应, 这是对未成年人健康的不负责, 对烟民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图片使用侵犯作者著作权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 篇11

思想政治    法理资源    法制教育    教师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涉及法律内容的课程资源(下文简称“法理资源”)。“法理资源”已经涵盖了法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法律规范、法学理论、法制史等,非常值得同行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法理资源”至今还没有形成系统而又连贯的研究。本文试图就“法理资源”的特征、形式与内容等问题作些归纳,并得出几点启示。

一、“法理资源”的基本特征

1.存在的普遍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文本表述中涉“法”现象极为普遍,特别是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国家与国家组织》三本教材中,“法理资源”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所涉问题专业性之强,非专门研究不足以解决。就《政治生活》来说,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宪法资源,很多章节段落事实上是宪法的政治学解读。就《经济生活》而言,经济法律制度在教材中的地位尤为突出。《政治生活》和《国家与国家组织》还大量涉及了国际法。

2.分散的规律性

“法理资源”虽然很普遍,但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所涉内容与课程的学科性质相吻合,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生活》中的涉“法”问题主要是“公法”领域,即“以保护国家公益为目的的法律”[1],主要涉及宪法,此外还有“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涉及行政法,“当代国际社会”单元涉及国际法;而《经济生活》主要涉及了“私法”领域,主要涉及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商业银行法、劳动法、证券法、公司法等经济法。

3.设置的渗透性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内容不是单纯的法制教育,而是包含法制教育在内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统一体。所以,教材不是单一的政治逻辑,也不是单一的法律逻辑,而是按照政治与法律有机交融原则编制而成的,体现了很强的渗透性。有的章节把法律作为教材正文,有的章节把法律作为教材辅文,如“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和“名词点击”;有的章节直接把我国的法律制度纳入教学体系,如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与作用等。

二、“法理资源”的表现形式

1.在概念中涉“法”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涉“法”概念,专业性比较强,师生理解起来困难,如果对这些涉“法”概念的使用缺乏必要的考究,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例如,仅在《政治生活》“政府”单元中,就出现了“五对涉‘法概念”,分别是:“行政仲裁”与“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滥用职权”与“超越职权”。在概念中涉“法”是“法理资源”的基本形式。

2.在图片中涉“法”

教材编排的图片中,有不少涉及法律问题。例如,《经济生活》第37页的组合图片描述了一位女士与两位先生的四句对话,在第三幅图片中,一位先生提议:“再卖一些股票……”女士回答说:“不行,咱们是有限责任公司,不能上市,股份也不能随便转让”。这幅图片旨在使学生明确“上市公司与股份公司的区别”[2],涉及我国《证券法》第50条关于“上市公司”的规定。

3.在文本中涉“法”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文本描述,既有“政治话语”,又有“法治话语”。其中所涉之“法”,除了与法律相关,也与法理相连。例如,“国家与国际组织”在讲“国家起源”时,认为法律是随着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是刚取得政权的奴隶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而制定的。这种观点抽象而又深刻,学生理解起来很不容易,以致在国家和法律的关系上,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讨论。另外,《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政治生活》模块中关于国家法主体资格及其地位的论述比较多,其中涉及的多是国际法理论。

4.在探究中涉“法”

探究是知识生成的起点,教材采用“先探究后生成”的编排体例,安排了大量的“探究与共享”,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建构起生活实际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究与共享”包括运用法律思维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政治生活》在“探究与共享”中探讨了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指出政府依法行政应该具备六条构成要件:“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三、“法理资源”的原因分析

1.由于学科的关联

政治和法律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法律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法理资源”在教材中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为了渗透和普及相关的法律教育。随着党和国家推进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青少年法制教育会被更加引起重视。

2.由于政治的推动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由此,法治已经由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与此同时,普法宣传已经成为政府有规划的行动。从1985年至今,我国已经先后进行六轮五年一规划的普法宣传工作。近30年的普法历程始终围绕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虽然每年普法的主题各有差异,但是都突出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要求法制教育要“进校园”和“进教材”。“法理资源”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普法的重视。

3.由于课标的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是根据课标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编制而成。《课标》指出高中生要“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教学要求》也提出高中生要“增强法律意识”,可见,“法理资源”是落实课标精神的结果,也是完成教学的内在要求。

四、“法理资源”的基本启示

1.对学生:逐步树立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关于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总和。就横向而言,法律意识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就纵向而言,法律意识包括法律认知、法律信仰和法律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符合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法制教育面临的现实。

(1)“法治话语”正在成为现代高中生的公共话语

社会处在转型之中,人治朝着法治的方向前进,人们的法律意识开始逐步提高,民主观念也越来越强,人们的日常交往甚至于言谈举止,常常带有法律事实的因素,容易引起法律后果。生活的每个场域都面临一定程度的法律问题,法律现象开始不同程度成为现代高中学生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于是,体现法治思维的“法治话语”逐渐成为高中生的公共话语,成为另一种“普通话”。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方式还处于浅层

在一些思想政治教师看来,法律类的课程资源是为“政治”学科逻辑服务的,“政治”的逻辑似乎重于一切,法制教育则微不足道或轻描淡写,这就直接导致了两种误区:一是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把“法律”当作“法律知识”来传授,二是重视“守法”教育而轻视“用法”教育,把法治教育片面理解为“不犯法”的教育。法律的使用价值到底是什么,教师很少关注。

(3)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普法教育也已经纳入政府规划。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有利于为社会法治启蒙,奠定必要的群众基础。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是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是让学生能够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切实把握发展机会,成为生活的主人,这是健全人的素质、提升公民素养的必然要求。

2.对教师:努力提高法律素养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法律素养令人忧虑,远远不能适应对现有教材的解读需要。尽管一些师范院校越来越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中增加“法学类”课程的比重,但是,仍然没有改变一线思想政治教师缺乏法律知识的严峻现实。笔者认为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法律素养是完善教师专业成长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法理资源”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至少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学素养。

(1)宪法素养

《政治生活》教材中涉及的宪法资源内容较多、范围较广,除我国宪法以外,还有很多的宪法性法律。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提高宪法素养,对宪法的主要法条有全面的学习和掌握。我国现行宪法138条法律规范中,绝大多数法条都具有课程资源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宪法素养才能高屋建瓴,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另外,一些老教师对于近年来新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几乎一无所知,应该了解一些宪法性法律,弥补早期师范教育的不足。

(2)行政法素养

尽管《政治生活》第二单元是以“政府”为核心概念的政治学内容,但是本单元从头至尾都折射了清晰的“行政法”思维,涵盖了行政法体系的一般框架,包括:(1)“主体论”。政府在性质上是行使行政权的机关,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担负管理和服务职能。(2)“行为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六个基本要求,做到依法行政。(3)“救济论”。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也就是说,由于主客观原因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3)国际法素养

提高国际法素养是教师适应现代公共政治课教学的现实需要:(1)从课程内容上看,《政治生活》教材,特别是“当代国际社会”单元,包含着丰富的国际法资源,包括国际法基本理论、关于领土与居民的国际法、国际海洋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外交关系法等方面。国际法知识可以为解读政治教材提供知识支撑。(2)从学生成长来看,高中生既有了解国际问题的主观愿望,又有关心国际问题的客观需要,适当的国际法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面前减少雾里看花的模糊状态,有利于高中生的“政治社会化”[3]。

(4)经济法素养

强调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是《经济生活》的显著特色。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在《经济生活》中多有涉及,主要表现在:(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三框题中涉及人民币管理法、外汇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2)“影响价格的因素”、“公司的经营”、“市场配置资源”等章节涉及广告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3)“征税和纳税”一课中涉及个人所得税法、增殖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以及刑法中的涉税条款;(4)“企业与劳动者”、“财政收入与支出”、“股票、债券和保险”等章节涉及预算法、劳动法、证券法和公司法。所以,政治教师提高经济法素养也是胜任《经济生活》教学的必由之路。

3.对教学:精心渗透法制教育

(1)在分析“法律案例”中渗透

案例服务教学,事实就是教育。通过讨论典型案例,学生把思想政治的抽象原理得以具体化、形象化。《政治生活》在“依法行政”中设置了某市政府违法行政的两则典型案例。一则是“要求各单位在接待工作中使用当地酒厂生产的酒……”,一则是“奖励纳税大户……免于追究责任”。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举案说法”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作案例分析。学生运用“依法行政的要求”点评了市政府的法律行为,指出“要求各单位在接待工作中使用当地酒厂生产的酒……”是违法行政,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强调“奖励纳税大户……免于追究责任”的做法有失公平,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在模拟“法律情境”中渗透

即通过教师创设法律情境,引发学生知识体验:(1)模拟举报,在《政治生活》“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的教学,笔者虚设了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事实,要求学生当堂写“举报信”并当众宣读。如此安排,课堂活力被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也空前高涨。(2)模拟法庭,学生们当上了“诉讼代理人”、“法官”或“辩护人”,罪恶得到“惩罚”,正义得到“伸张”,逼真的庭审揭开了诉讼程序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在领略法律尊严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感悟法的技术规范与操作要领,学生法律意识明显提高。(3)模拟听证会,《政治生活》“民主决策”的教学中,模拟了价格听证会,学生在模拟参与中体会了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4)模拟联合国,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教学中,安排不同学生模拟不同国家外交代表的发言,让学生明白联合国的议事规则,从而强化国际法意识。

(3)在提供“法律义诊”中渗透

在教学中适时为学生提供“法律义诊”,解答学生疑惑。例如,《经济生活》在“货币的基本职能”中链接了我国刑法第170条关于“伪造货币罪”的规定。有学生提出:“伪造”和“变造”如何区分?对此疑惑,笔者投影了“教你几招识假币”,展示了假币与真币的图片,通过直观比较,学生领悟了“变造”是在原货币基础上加工处理使其虚假增值,“伪造”则是无中生有,将非货币物质加工为货币,从而区分了“伪造货币罪”与“变造货币罪”在犯罪手段上的差异。又如,《经济生活》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中链接了我国刑法关于“偷税罪”、“漏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抗税罪”的规定。由于四种行为在特征描述上有相似之处,学生在学习中也有不少疑惑,极易混同。例如,“偷税”与“漏税”都“没有交税”,该如何区分?“偷税”与“骗税”都会有“欺骗”表征,又该如何区分?对此,笔者主要从“犯罪的主观方面”加以区分,偷税是故意的行为,漏税则是过失的行为。偷税的意图在于“少缴或不缴应纳税款”,而骗税的意图在于“获得国家的税收优惠”。

(4)在训练“法律实务”中渗透

法律的应用性在于法是为人服务的,它是保护自我的工具。在教学中,笔者适当训练了学生的一些“法律实务”:(1)学写法律文书,比如,笔者在“政府”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学写了行政起诉状。(2)学习法律技能,例如,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协助宪法与法律的实施,同时,我们行使职权时要学会审议议案,撰写提案、质询案与建议书等。作为“劳动者”,要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懂得劳动合同的格式与要素;要按照法定程序、正确渠道维护自身权利,可以采取投诉、申诉、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手段、按照法定程序维护权益。作为“消费者”,购物时要索取“发票”,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应选择正确可行的途径维护权益。

(5)在拓展“法律视野”中渗透

法律是工具也是知识,只有“得而用之”方能成为武器。普通学生当然不具有精深的法律知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去掌握尚未知悉的法律规范呢?这是学生用法过程中必然遇到且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增强他们接触法律的机会。例如,在《文化生活》“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大众传媒的特点”的教学中,笔者链接了国内几家著名的法律网站,“中国人大网”、“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国普法网”,和学生感悟“现代大众传媒的特点”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法律视野,介绍了学生获取法律规范的具体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法律的情感。

(6)在建构“法律理性”中渗透

法律是不需要激情的理性。法律理性是法律意识中趋于理性化的思想观点。“法律理性包括法律的理性、法律人的理性和法律教育理性三个方面。”[4]笔者在哲学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领悟一些基本的“法律理性”。例如,结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笔者阐述了这样一个刑法道理:一般违法转化为严重违法,其界限在于“触犯了《刑法》”,而一些“严重行为”却不负刑事责任,则需要具备“一定条件”,例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又如,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教学中,引入了谚语“从小偷针,到大偷金,从小偷壶油,到大偷头牛”,让学生讨论该谚语的合理性。这样,学生理解了犯罪分子不是天生的罪犯,他们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青年学生从小就要注重自我预防犯罪,随时给自己照镜子正衣冠,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吕云鹤.法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允照.对《经济生活》一幅图片的教学建议.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9).

[3]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王茂庆.法律理性与法律教育.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2).

巧用思想政治教材中的附加内容 篇12

一、配合每课知识, 适量、适度运用

新教材的每课内容, 有多有少, 、每一课都有相应的饿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要求。要运用附加的内容一定要为本课的目标要求服务。运用附加内容可以是交流、探究、讨论, 也可以多种形式并用, 但一定要适量适度运用, 不能喧宾夺主, 在质量上要精要贴切, 不能脱离目标要求。例如:《人贵诚信》一课中, 有感悟、交流、实践、探究、名言、事例等形式多样的饿附加内容, 如果全部运用, 一则每必要, 二者课堂时间不允许。这时就有必要进行取舍选择与目标要求有密切联系、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同时可以内用方法节约时间。在“诚信也是一种资源”一题中, 附加内容五个事例材料分别说明了诚信对个人、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经济发展、执政的重要性, 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材料,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使学生明确材料对应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其余则稍加点拨即可, 这样既突出了重点有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要有适当的拓展

运用附加内容不等于一一过堂, 或者草草敷衍, 附加内容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 还能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运用附加内容要根据内容需要取舍或稍加拓展, 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学生也有专利权》一课中, 教材设计了一个实践:观察生活中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分析其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一活动一方面为了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现状, 另一方面为了促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在原实践设计的基础上, 拓展设问:我们学生该怎么办?让学生讨论生活中自己有什么应该做的, 有什么不应该做的。这样的拓展使学生懂得了许多道理, 达到了思想觉悟, 培养能力的效果。

三、贯彻辨证思维方法

教材附加内容虽然丰富多彩, 但有时只针对一个角度即重点而铺设的, 如果一味强调一个角度, 有可能引起学生误解。这时运用附加内容就哟啊贯彻辨证思维方法,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例“挫折也是财富”一题中教材附加了两个材料:残疾人粱帅的成功故事和富兰克林的成功经历, 还有外国名言——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 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 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这些材料都强调了挫折对人的积极影响, 旨在让学生不畏惧挫折。但同时一些学生得出了这样一个错误观点:经历了挫折才能成功。挫折本身是一件好事。因此, 应用这些附加内容时, 要教会学生辨证的看问题。可以设问讨论:挫折对他们除了有积极影响, 还有那些消极影响?他们能战胜挫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辨证思考分析, 让学生明确挫折有双重影响, 哪一方面占上风关键现在人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学会乐观地、理智地对待挫折。这样的辨证思考方法分析材料, 使学生明确了基本原理, 又实现了目标要求。

四、体现开放性、实践性

所谓开放, 不是说可以信口开河, 而是答案的不唯一、多角度。运用附加内容要体现开放性,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感受富民政策》一题中教材设计了探究——了解当地一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说说成功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运用这个活动要体现开放性,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可以让学生从品德、知识、能力、社会要求等多个角度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感悟我国的富民政策、富民途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动力, 人们只有在亲生体验和实际应用过程中, 才能更好的获取知识、孕育情感、发展能力增长才干。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 搜集材料, 分析社会现象, 思考实际问题。例《遵守社会公德》一题中, 可利用探究和实践两个活动, 要求一, 观察校园生活, 例举不文明、不守公德的行为。要求二, 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 产生的影响。要求三, 为本班创建文明班, 提出倡议。这些活动将认知与实践结合起来, 有利于激发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兴趣和情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区域综合水平下一篇:风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