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共11篇)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1
一、艺术类学生的基本特征
艺术类学生既具有青年大学生的共性,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大学生的特性, 艺术类学生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思想相比于其他类学生更具有社会性。艺术类学生思想状态源于社会,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社会接触更多,社会上的一切重大情况,现象及其对青年的影响都会从艺术类学生身上表现出来,而且比其他类学生更加明显。二是认知更具有能动性。艺术类学生是最富有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活力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具有主动的选择意向,这也体现了他们独具个性的自我认知状态。三是身心更具可变性。艺术类学生是一群从生理到心理正在趋向成熟的群体,特别在心理上、思想上可塑性更大。
二、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
虽然当前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 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艺术类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醒目而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理想信念、性格特征、心理品质和社会使命感等方面都有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表现:
1. 部分艺术类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
改革开放后社会形态的多样化给艺术类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对他们的思想和信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些艺术类学生偏向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个别人甚至偏离了人生的目标,失去了人生的信仰。
2. 自我意识突出,自主性较强。
由于知识储量的增加,艺术类学生不再像普通人民一样满足于被动接纳和盲目尊从某种既定的社会价值范畴,也不会简单地依赖师长、家庭和社会的赏罚来强化自我意识,他们追求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艺术类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无条件尊崇变为有原则的尊敬,要求与老师在人格地位上平等,这是艺术类学生与同龄人区别的最显著的标志。
3. 存在逆反心理, 心理障碍问题突出。
高校的艺术类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较同龄人更为敏感,对现实的思考具有独到的见解,喜好把问题的分析和见解建立在反感现实的意念和偏激的论调上,以炫耀自己的标新立异。他们对于各种学术流派和思想乐于涉猎,特别是对与社会主流思想不一致的思潮、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的甚至盲目追求。这往往是缺乏科学分析和理性思想的表现。此外, 艺术类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 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4. 社会责任感呈现情绪化色彩。
艺术类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社会经验不足,艺术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往往带有深厚的情绪色彩,或好大喜功、或悲观低调、或盲目冲动,在社会发生重大事件的关键时刻常常失之偏颇,导致事件的后果和初衷相悖。
三、加强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鉴于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问题,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向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教育方式转变.
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做到鼓励艺术类学生主动、积极地面对市场经济.参与式道德实践与传统的道德灌输教育相比,更能深入触及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反映道德的本质特征,针对艺术类学生这一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采用参与式道德实践教学法,尊重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体现对道德主体性,对道德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最终使他们不但在心理上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在行动上也做出适当的反应,改变陈旧的落后观念,在思想上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市场经济,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人才.
2. 从封闭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而不单是学校的事,需要动员一切教育力量,共同担负起育人的责任。要把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艺术类高等教育的体系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其次是要把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之中”,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教育的功能。
3.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要重视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剖析, 探析了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提高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合理措施。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刘络华, 甘德松.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们的启示[J].求实, 1998 (6) .
[2]廖和平, 周雄文.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10) .
[3]黄希庭, 郑涌.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2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辅导员;教育方法和艺术
【作者简介】 王丽花,曲靖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7-0061-02
一、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主要内容
1. 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教育是为社会输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服务的,做好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的行为文明规范,是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辅导员应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通过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方式,借助网络媒体力量,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进行系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不是短时期内养成的,需要师生共同持续努力。
2.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在了解祖国灿烂文明和辉煌历史的前提下产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热爱之情。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级院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激发高校学生的爱国热情,理性爱国;无论任何情况下都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3.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对未来的美好设想,它能激发人们奋斗的热情和动力,理想和信念的培养是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应该就此作出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让学生们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对高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必须做好的环节。高校辅导员应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通过丰富的教育和宣传手段,为国家培养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点
1. 高校学生性格和心理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大学生是社会中较特殊的一份子,他们是追赶时代潮流的一群人。因为这些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学生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容易迷失自己,不适应或者自我否定。良好氛围对于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艺术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高校学生对于就业和恋爱的看法存在问题
就业不但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以及百姓幸福的重大问题。在面临就业的时候高校学生对于专业对口、薪资待遇和岗位性质、未来发展有诸多要求,甚至对于工作地点、城市环境都有诸多挑剔,加上父母亲人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顺利就业。就业困难给学生思想心理带来困扰,成为学校应该梳理辅导的问题。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受到感情困扰影响学习的不在少数。现代高校学生个性突出、责任感较弱,加上通讯发达感情交流渠道丰富,学校应该处理好高校学生恋爱出现的问题。
3. 网络方便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网络的应用为辅导员思政工作提供了海量资源和良好平台,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网络也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但网络具有双面性,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威胁和挑战,其挑战主要表现在:首先,思政教育研究无法深入,具有明显的时代脱节;网络,微信、微博等平台的普及改变了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不好把握;很多学校没有认识到网络的应用对于高校学生心理的巨大影响。
4. 大学生业余生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我国高校进行了深入的教学体制改革,在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高校学生学习压力减小,业余时间增多,如何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丰富高校学生生活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高校学生业余时间的增多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辅导员应该提高认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业余时间,过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网络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同时也禁锢了他们太多的时间。
三、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艺术性的策略
1. 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是各大院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不同院校资源整合分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直接解决扩招带来的资源不足问题。这里所说资源是专职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要实现资源共享,各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参与教学,而不是处在管理者位置,辅导员应该兼顾班级管理和一线教育,缓解思政教师的压力,通过培训学习完善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力,辅导员应该担负起将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内容。
2. 掌握高校学生心理特点
目前高校学生伸手网络和通讯等设施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思想和心理,这种时代特征包括:思想多元化;思想个性化;自主性明显;不稳定性。掌握高校学生心理特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辅导员应该结合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合理的思政教育计划和方案。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重点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其次,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培养自律和自我教育能力。
3. 利用网络资源做正面引导
辅导员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爱好网络的特点,通过网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手段。利用网络作为思政教育的正面引导工具,需要长期规划和有意识引导,需要网民、媒体和社会的配合,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利用就是加强虚拟和现实、引导和监督之间的融合,从而促进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开展;合理利用网络可以拓展辅导员视野和思路,利用网络创新教育;接受并合理利用网络媒体,不排斥不抵触是教育者顺应时代发展的正确态度;网络覆盖面广,合理利用网络可丰富辅导员知识,缩小和学生的心里差距,便于和学生们沟通交流。
4. 注重心理疏导和就业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疏导和就业教育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延伸,它对于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重要影响。高校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优秀人才的标准。只有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
5. 加强情感交流和沟通
研究表明,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时进行教育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要想和高校学生产生共鸣,辅导员应该放低姿态,和学生做朋友、平等交流,动之以情,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利用“关爱”力量感召学生。放弃管理者身份和生硬空洞的说教,通过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进行思政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思政教育工作并非思想道德意识的简单灌输,所有教育内容都必须通过心理作用内化为个人的东西才能起作用。只有学生们自觉发挥能动性,才能将教育内容内化为稳定的思想意识。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可以调动学生能动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建立自我教育机制;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学生组织,为学生自我教育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平台。
辅导员是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思政教育的主体。辅导员的素质、工作理念和方式对于思政工作有重要影响。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管理者角色做好学生服务,树立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转变教育模式,前瞻性的处理思政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春莉.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 张杰.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
[3] 余海龙.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D].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14.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3
摘要:无论从保卫组织自身的职责、当前高校安保工作的内在要求出发,还是从发达国家高校保卫组织上来看,安保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都显得十分重要,但目前高校安保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有必要从提高保卫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工作中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和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方面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能。
Commentary on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afeguard in College
Jianhua WANG
(Safeguard Section,Tangshan College,Tangshan City,Hebei Province 063000)
Abstract: Whether out of the safeguard section’own responsibility,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security in college,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at of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n improving colleges’ safeguard system.However,it is not optimistic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ecurity work is devalu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ence,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cadre’s politic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security system,to put the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actice,and flexibly make full u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others,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words: Safeguard organizations,The security work,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确保高校的安全和谐稳定已成为当前高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与关注。尤其是新形势下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之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这些都给安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与之相适应,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安保工作中的重要性,改变目前安保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变管理为服务,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力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
1.高校安保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重要性
1.1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原本就是保卫部门的职责所在 高校保卫部门不仅是学校的一个行政职能部门,同时还是党委领导下维护学校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部门,维稳是其重要职能之一。高校的服务对象或者说工作对象就是大学生,而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思想情绪容易波动,因此,高校维稳工作中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做好高校维稳的重要部门保卫部门工作中在做好学生安全管理的同时,更要善于分析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要以柔性手段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思想工作。“预防为主、教育为先”是做好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首先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筑起思想上的“防火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以此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扎实工作来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采取治标和治本相结合,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法规法纪教育,促使其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守校园的安全规则和秩序,确保学校的和谐稳定。
1.2当前高校安保工作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改变,给高校安保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安全保卫工作如果还是因循守旧,沿用老一套的工作方法是行不通的。新时期要使安全保卫工作防范于未然,就要调动安全保卫工作者的积极性,把工作的被动处理变为主动出击,是十分必要的。主动改变传统的高校安保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掌握先机。把管理为主,改为服务为主,树立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的意识,坚持管理和育人相结合,要给师生摆道理,讲事实,以理服人,少采用或尽量不用生硬的手段。要真正关心师生的利益诉求,把师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处处为师生着想,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自身的实际困难,让师生真正的感受到是为他们着想,这样他们才不会抵触安保工作。
1.3从发达国家高校保卫组织上来看,也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高校校园警察就已提出了对师生实行安全服务的概念,至今,基本上各高校都普遍建立了安全服务制度。以往,校园警察与老师、学生之间也互相对立,互相不理解,互相不支持,校园警察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师生们认为是专门压制、打击他们的,完全不理解其工作的辛苦,校园警察往往是“出力不讨好”,付出很多,也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后来校园警察对自己以往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反思和剖析,决定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将重心放到为师生服务上来,以服务为首、为核心,切实帮助解决学生、老师们的实际困难,以此为突破口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增进理解和支持,加强沟通,拉近距离。长期的坚持,师生和校园警察之间逐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了。
2.当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现状一:思想上认识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会普遍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处、各系的职责。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就是“看大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搭边,对于学生违纪违法的动机和心理根本不会去关注,只会对学生进行训斥。
现状二:安保队伍经验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部队转业或是其他部门转岗的人员,年龄偏大,普遍缺乏处理学生问题的经验,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因此他们通常会采取较为简单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不会有什么创新,更不会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三:高校重视不够
教学、科研工作历来都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将安全保卫工作逐渐边缘化,更不用说去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不能及时补充和调整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结构,不能及时对保卫干部和安保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在安全保卫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要的条件。
3.加强安保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途径
3.1切实提高保卫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保卫队伍特别是保卫干部是保卫部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其思想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因此,保卫干部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提高政治觉悟,具有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这也是安全保卫工作的特殊性所要求的。要提高业务能力,熟悉掌握安全保卫工作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正确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学生问题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掌握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切实和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3.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也不例外,在实际工作中,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要以满足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师生利益至上。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的理念和思路,加强创新性。以满足师生的安全需求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其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发挥其主体功能。此外,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安保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安保工作固然要通过一些安全规章制度、规则、纪律的约束,同时也需采用一些必要的综合治理的手段,否则很难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生活秩序,但这些只是安保工作中方法、手段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因为高校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高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都于学生有关,都源于学生的信仰、意识、观念等发生了一定的偏离,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切实解决。因此,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做好安保工作,必须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安保工作的实践之中。
3.3工作中要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尚未成熟,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耐心说服,不能强制、压服。解决思想问题原本就是细致复杂的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使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采取说服教育的同时,必须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加强管理,维护校园的良好秩序。通过典型实际案例的警示作用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从而达到教育本人及他人的目的。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4
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混乱等问题。以艺术专业为例,艺术类学生是以专业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得多,再加上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偏爱专业、对文化课重视不够的现象,这就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素养。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文化课上。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调整课程设置体系与结构,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全面提升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艺术专业培养的是艺术工作者,它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人才,必须坚持社会道德与艺术的统一。艺术专业由于专业教学的活动多以小型、分散方式进行,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淡化集体观念,忽视集体荣誉,甚至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因此,必须加强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克服个人主义,加强组织观念,使学生熟悉并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二、提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一直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途径,又是理论学习的充实和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各个高等职业院校,早已逐步形成及完善“订单式”“产学合作”等多种新颖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在相关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培养与提升技能创造条件,使其在毕业后能具备更强的能力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三、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更是艺术专业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艺术专业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大,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都放到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给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这样势必影响了其审美素质的发展,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这些都束缚和制约着其向高层次方向的发展,折射出艺术专业大学生审美的严重缺失。
要提高审美能力,还应注重审美情趣的养成,如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以及生活阅历等,艺术专业大学生具有审美素质,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在谈到对高科技的审美感受时说:“在清华大学生物室所看到那些细菌、病菌、蛋白质等各类原始生命状貌,放大后映在屏幕上,千姿百态,繁杂而具结构规律,仿佛是出人意料的抽象艺术大展,大都很美。”
其实审美,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智活动,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不断能发现身边的美,在潜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关注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鉴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和谐、和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成才的热情。因此,应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品德与技能的训练,开展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指导,在教学与专业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我国各大艺术类院校都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高。要想加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抓好思想道德素养作为基础,抓好专业技能和专业审美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保障,只有把上述三方面工作都抓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艺术类专门人才。
注释:本文出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团建课题《艺术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淑英,石凡。浅析艺术类学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的失衡[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试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年05期。
21世纪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5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四川省教育厅德育课题的结题著作。该课题组的成员都是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学生政工干部。他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支持,力求创新和自成体系,力求观点富有说服力和启迪性,企望能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
1、勇于探索,富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有效的探索,该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思想政治工作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又要求不断的丰富、完善和拓展。本书的编著者们把握住了这一特点,在一些方面作了新的更深的研究,如政工干部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如何形成合力,实现良性互动方面,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考评机制等机制建立方面,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提炼创新,多种途径的结合运用,与时俱进的内容扩展等方面都有新的研究视角。2、源于实践,高于实践。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提升,又指导着实践,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原有观点的罗列和借鉴,而是透过现象探寻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富于创新,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如在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途径方面,都首先站在理论高度去寻找根基,然后吸收已经形成的有益经验,在针对新的形势探讨新的对策,使读者感到思维清晰,富有说服力,很有收获。
3、文字简炼,体系完整。
虽然本书篇幅不长,但自成体系,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的主要方面集中起来加以研究,走出了这之前仅研究单个方面的模式,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设计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同时给人很多启迪。
4、指导实践,便于操作。
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本书的立足点也在于通过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探索21世纪更加有效的、更具有针对性的、更富生命力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这方面看,该书仍是一本应用性著作。编著者们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提出了大量的具有指导意义、富有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观点、方法、策略,实现了操作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高度整合。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6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 除了一些专业的艺术高校, 其他高校对于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教育主要是由社团活动以及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来进行。高校也会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选修一门和艺术有关的选修课, 但是很多高校在艺术教室方面的设备过于简陋, 所以很少有实际的舞蹈教学, 通常都是理论上的教学, 这就使得学生基本上没什么收获。在我国高校中, 对于舞蹈教学方面的投入少, 老师的水平也不高, 专业的场地也没有, 教学的方式也与时代脱节, 因此不能很好地实现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目标。但是舞蹈能够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全面发展, 所以其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二、简述高校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 能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舞蹈。舞蹈是一门高雅的学问, 虽然很难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会舞蹈, 但是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舞蹈以及学会欣赏舞蹈。舞蹈教学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了解舞蹈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知道舞蹈知识的前提下就能很好的欣赏舞蹈的美, 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 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舞蹈艺术不仅仅是一项肢体表演, 其内涵是十分多彩的, 其中有人文的精神、美学的艺术和哲学的思考等等, 了解舞蹈知识之后, 能够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舞蹈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知道很多地方和民族的舞蹈文化, 了解他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从而真正被舞蹈所吸引, 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文化素养和品德。
(三) 通过美学的教育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高校中, 要想进行美学的教育, 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舞蹈教学, 因为舞蹈更加的形象和直观, 能够更加了解美学的内容。 通过舞蹈还能让学生的形体更加优化, 并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欣赏舞蹈的时候, 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舞蹈的内容, 身心愉悦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水平。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高校的舞蹈教学建议
(一) 高校要重视舞蹈教学的资金的投入, 提升教学队伍的水平。高校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进行舞蹈教学的建设, 提升舞蹈课程在师生心中的地位。另外, 也要提升舞蹈老师的专业水平, 提高老师的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的技巧, 有了优秀的老师才能保障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的知识以及技巧。
(二) 高校对于舞蹈教学的形式要进行改革, 从而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方法与时代存在严重脱节,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比如, 老师要想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 就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实现, 并且可以在学生之间举行舞蹈讲座及比赛和创作等等, 多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很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对于舞蹈的了解更加深入以及全面, 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 摒弃陈旧的舞蹈教学观念。还有一些高校没有舞蹈教学这一内容, 而且教育工作者也不认为舞蹈教学是必要的, 所以要想改变高校这一尴尬的现状就要摒弃陈旧的舞蹈教学观念, 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学习舞蹈也能很好的拓展自身的想象力以及视野。很多高校的学生, 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 基本上不会重视艺术教育的学习, 他们认为艺术的学习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 就算学好了也不能对将来的工作有任何的帮助, 所以不仅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舞蹈教学, 也要提升学生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 让他们知道艺术教育的学习在他们的人生旅程中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并且和他们自身将来的发展也紧密相连, 从而让他们的艺术素养得到质的提升, 在将来的工作以及学习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舞蹈的作用十分广泛, 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得到提升, 还能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 还能将舞蹈作为一项基本的技能。所以对于高校来说, 要积极发展舞蹈的教学, 通过合理的拨款来建设更加标准的舞蹈教室和器械, 并且聘请优秀的舞蹈老师, 教学的方法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而保持各个高校之间的人才的竞争力, 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同辉.浅谈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模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05) :10.
[2]于亚峰.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4, (04) :12.
[3]何小文.浅议高校公共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实施途径[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9) .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高要求、严标准。尤其是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理想、把持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社会的“晴雨表”,学生又是其反应的“易感人群”,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依旧是各个时期必须坚持,而且要不断创新完善的重要工作。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有一群较为特殊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被定义为“特殊群体”——艺术类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在高校中的二级学院(单位),有着单独的学院设置、独立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体系。这类学生群体在高校中数量相比较小,但其往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校园里时常被认为是“非主流”的主力军。
一、高校艺术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艺术生主要是指高考报名参加高校招生报考的艺术类学生,在本专科提前批录取,并不包括其他有艺术天分的各专业学生。走上艺术类学生有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本身具有艺术天赋,从小励志勤学,目标较为单一,后天为之不断努力,与高考关系较弱;二是先天有一定天分,文化课水平较高,由于高考想读更好的大学,在高中时期选择了艺考的道路;三是本身天赋并不好,由于爱好或者高考选择,走上了艺考道路。研究过程中,本文称其为专业艺术生、泛艺术生和具有艺术特质的学生。
专业艺术生的知识学习以增强艺术表达为出发点,其思想较开放,不易接受思想教育,易剑走偏锋,独立创作能力强,就业集中于艺术型岗位;泛艺术生相比专业艺术生艺术造诣有差距,专业通识学习较扎实,综合素质相比较高,在各行各业中都能发挥艺术生优势,就业较为广泛,行业专业性较差但事务性、社会性能能力较强,就业岗位广泛;有艺术气质的学生相比而言,专业素质较差,接受思想教育困难,学习主动性弱,成长环境复杂,社交能力较广、思维活跃,纪律性、规矩性较差,工作有韧性、克服困难能力强,就业岗位以社会型为主,广泛涉猎各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岗位。
二、目前高校艺术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困难
1.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艺术生培养中重视程度不够。
2.艺术生的教师队伍与思想政治队伍在学生培养观念上不一致。
3.艺术类学生文化底子较薄,且其接触社会新鲜事物较前卫,推进互联网思政教育要求高、成效慢。
4.“学院-家庭-社会-网络”四角关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对称。
三、“互联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中蓬勃开展与网络思政课堂推进。马院利用互联网优势,在思政教育中发挥其优势,有效地解决了思政课堂的枯燥问题,把马克思等理论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互联网媒体。并且,还有针对性地开了网络思政选修、必修课,有效推进了思政工作的开展。
2.新媒体打破传统的宣传工作,学生工作队伍与时俱进,继续发挥基层一线重要作用。学生思政工作队伍通过新媒体模式,拉近网络中与学生距离,建立互动、及时、传播、教育等多维载体,及时有效地宣传、教育、引导青年思想活动,并试图培养学生群体中思政教育的积极分子。
3.注重学生群体思政教育的同时,加强了教师队伍的相关培训教育。高校对教师加强了意识形态教育,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开展互联网+思维工作,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等相统一,树立学生群体互联网+思维下学习、专业成长的意识。
四、“互联网+”思维解决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政教育内化效果途径
1.高校党政要重视艺术生思政教育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开辟艺术生网络空间的互动平台。
2.注意加强艺术类教师的思想教育和统战工作,尤其带动青年教师参与创造思政互联网平台。
3.提高学工队伍业务水平,发展、培养艺术群体中网络大V,在新媒体中发挥艺术群体优势特质。
4.在互联网中建设家校社“同心教育”交流平台。
互联网+时代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离不开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在学生思想方面可以借助时代平台,创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艺术生密切联系家校社,广泛吸纳专业教师队伍参与,搭建互联网互动、交流、传播、宣传等平台,以核心价值为导向,以弘扬正能量为主旋律,为艺术生创建良好的新型思想教育平台,内化实践效果,促进其健康、优质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子娟.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J].祖国,2016,(15).
[2]李杨,张璐璐.初探地方高等院校艺术生的德行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30).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8
一、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1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价值目标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高校学生管理预警取得实效的切实保障。虽然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范畴,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区别,但两者的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强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基础,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了育人为本精神,要求以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为原则,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目标,重视激发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劳动热情,这些无疑都是为培养国家栋梁服务。
2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导向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防范和警示作用,但往往因具有一定强制性,会使学生觉得其主体性受到忽视而产生抵触情绪。而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教育和激励等工作方法,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预警机制,使其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引导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教师转变管理观念、改变那种依靠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来管束学生的方式,把管理内容和目标渗透到大学生预警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间接、含蓄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因明显的目的性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心理,保证预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为预警机制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良好秩序,也是保证预警措施取得实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3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管理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有利于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有些思想问题其实也就是管理问题,人们的思想意识离不开具体活动、切身利益。”[1](P198)高校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构建中,把预警机制教育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即在学生管理预警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引导性教育向约束性教育与引导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教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有力地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二、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不仅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也有效地改善和加强了学生管理自身的建设,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中发挥其功能,对于保证学生预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动力价值。
1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
制度化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尽管具有规范化、程序化和稳定性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显得刚性过强、柔性不足、灵活性少。这种管理模式实行金字塔型自上而下的线性管理,它以稳定为目标,以学生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为目的,采用“事后处理”的管理思路,以问题式管理为手段,以说教为主要工作方式强调管理者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而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通过将社会的基本理想、信念培植到大学生的思想中,不仅能培养共同的社会认同感,给其以行动指导,而且可能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认知与觉悟水平。
2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所需,因而,发挥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尊重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专业化管理上,同样也体现在育人思路和方式上,在这一点上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的目标。以往,在守旧管理思维支配下对学生进行的是严格规范管理,学校各级部门及教师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会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和师生间交流与沟通的缺失,出现师生关系淡化、理解与宽容减少、矛盾与误解增多、双方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并在现实中已发生。而学生管理预警机制能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感受和现实需求,让预警教育过程成为管理者与大学生互相交流、思想碰撞、感情抒发的过程,这样,学生预警教育的预期目的也就顺其自然地达到了。
三、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功能的实现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即在学生管理实践中做到四个坚持,让学生在预警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和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思想政治素质。
1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强调为全体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学生管理者,包括学生干部,在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住宿服务、资助服务等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手段,进行
信息管理和预警关注,使得预警信息更加全面准确,跟踪服务更加及时到位,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动机制,要求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管理者和专任教师)及学生骨干跟踪服务,实现学生管理由直线型向网络型转型,拓展学生管理的时空域。坚持预警与干预相结合、信息管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关爱学生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矫正“管理=命令+服从”模式,体现融洽、协作、灵活、韧性与和谐的服务特点,实现在服务学生中实施管理,在教育管理中体现服务,使学生管理制度既具有权威性又不失人情味,既把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大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坚持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深化人文关怀,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强化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关怀,坚持管理服务学生与尊重关爱学生相结合,将学生的成长要求和成才愿望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意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服务与管理。在警示和干预过程中,应通过建立信息库和学生成长特殊关爱档案,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关爱和帮扶学生,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者优化工作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深入学生课堂、寝室、家庭等场所,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营造一个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良好环境。以家庭经济困难预警为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儿、单亲、欠交学费、日常生活消费较低等学生群体)信息库,通过平时观察、具体调查以及家访等形式进行预警关注:针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成长特殊关爱档案”,通过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与勤工助学岗位、办理助学贷款等途径来关爱他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针对欠缴学费而不申办国家助学贷款、生活困难而不主动申请勤工助学、申请资助但不符合资助条件、生活开支超过自身支付能力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并对他们进行警示和干预,就现实情况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要求家长共同参与处理。在对困难学生开展预警和干预工作中,引导其他学生参与监督与帮扶,鼓励其他同学给予困难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困难学生自卑等不良心理现象,为困难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还应不失时机地在校园内开展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主动开展受助学生的回访和家访工作。
3坚持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宣扬“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生发展是有目的性、阶段性、曲折性的,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挫折与阶段性反复。预警机制是一个程序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实行全过程监控,通过警示、干预和帮扶促进学生设计良好的人生规划,掌握必要的生存发展技能,为学生提供改错革新的机会,明确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基础,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为重点,将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由外在教育要求转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成长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预警机制实施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划定一个最低线,对处于预警范围内的学生实施警示和干预,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扬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为处于预警线以上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个性化发展选择空间;在预期效果上,将处于预警范围内的学生人数尽可能控制在最低水平,避免严格实行高等教育淘汰制对社会和家庭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另外,在预警制度的制定、流程的设计、人员的配置、硬件的配套和软件的开发等方面的优化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自我发展,实现教与学、教与管的“双赢”。以学业预警为例,针对有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加强专业学习教育,加强督促和辅导,根据情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受警示学生查找成绩落后的原因,制订和调整学业规划,寻求专业老师进行专门指导,适时邀请专业老师或优秀学生辅导,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功课和学业;对情况较严重的学生,请家长来学校面谈,商量改进方案;特别严重的建议家长陪读,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4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实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9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本文拟从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入手,抓住问题的实质与核心,有针对性的提出走出困境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使广大高校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德才兼备,使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紧随时代的潮流,在见到实效的同时赢得广大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作 者:库颖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144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对策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31-02
一、前言
近几年,大学生社团得到飞快的发展并越来越繁荣,这几年来大学生社团数量的增加和社团活动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表明大学生对社团有非常迫切的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各高校有85%以上的在校学生都曾经参加过一个或多个学生社团。社团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成为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价值导向功能。进入高校后,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来说十分地自主,行为完全靠个人思想控制,周围的环境对其影响变大,很容易走弯路,此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社团有利于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有正确的把握,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让他们去努力,不再困惑,可以有效地防止思想工作因为过于“说教”而给学生带来反感而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如邓小平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分析等,不仅让同学们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政治和爱国热情,为大学生创造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平台。随着社团快速良性的发展,高校必须意识到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社团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得力助手。
2.素质拓展功能。参加社团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对大学生专业上的学习起到拓展知识的作用,而且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各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除了少量人文学科外,其他学科类的学生在课堂中获取学科之外的知识很少,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广泛性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比如说外联部,就能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让学生变得大胆,敢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宣传部是最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才能的地方,绘画强的人可以画海报,毛笔字漂亮的人可以写宣传文。文笔好的人在写吸引人传单这方面就表现得更突出了。网络信息部负责所有关于网络的工作,专业性更强,在校会中更可以发挥其才能。很多社团在举办活动时,已经走出校园,与社会中的一些组织进行合作,吸收社会经验、资金和运作方式,对大学生以后更快地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而且在社团活动中大学生们为了共同目标努力,不知不觉中储备了社会经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能力。
3.凝聚激励功能。学生社团作为完整的组织系统,在社团进行各项活动中,社团成员有着明确的分工,此时社团成员之间的合作、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集中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社团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大学生们尚未步入社会,知识阅历明显不足,在社团活动中磨练了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对于一个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会对一个学生的一生产生非常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4.调节转化功能。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社会现实的冲击、学生的实际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而大学生社团以学生兴趣爱好为核心,由大学生自愿组织开展,成为大学生们展现自我和发展个性的新场所。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情绪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用大学生社团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现实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些学校的爱心社及公益性社团,通过开展活动倡导友爱、和平、关注弱势群体等正确思想,对社会上一些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等错误的思想意识有效地进行了抨击,对于社会现实、学生实际思想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起到了调节。使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得到良好的锻炼,懂得了如何做个有价值的人。
三、提高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方法
1.加强团组织对社团的指导。大学生社团因由大学生自发组织,难免具有结构松散、稳定性差等不足。因此,党委必须对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指导和帮助,把其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进行加强和改进,注重学生社区的日常工作,让学生经营社团所需要的费用,场地,得到导师及政策的支持和帮助,并鼓励学生社团团支部经常开展一些主题活动,积极寻找团支部建设和自身建设的结合点,实现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功能,有效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培养先进的社团文化。大学社团文化是以学校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学生为主的一种群体文化。学生社团的自身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理论知识方面,同时还要设立一些文学类,艺术类的社团来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需求,因此,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提倡积极高雅的活动内容,如知识竞赛、美术绘画大赛、校园歌手大赛、摄影比赛等,吸引有特长有兴趣的同学来一展他们的风采。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3.加强社团骨干的队伍建设。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社团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受社团骨干素质影响。社团日常活动的开展和管理都由社团学生骨干负责,高校应将学生社团骨干纳入学生干部的组成部分,使学生社团干部的个人素养在开展活动中得到提升,对新社团干部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与岗上培训,使社团干部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挥学生骨干在社团群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此外,学生党员干部思想素质高,在同学中能很好地起到积极的带动示范作用,在社团活动中通过他们对其他成员进行有针对性、有社团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随着大学生社团规模的快速壮大,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继续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世和.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5,(01).
[2]杜项菲.积极探索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新模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4).
[3]丁玉莲,乌尼日,霍秀珍.论高校社团的特点、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4]赵艳霞.大学生社团组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11
一、艺术类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相比于其他院校或者其他普通专业的学生, 除了作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普遍性, 还具有艺术生的个性培养即独特性, 艺术生在各自专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 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只有根据不同艺术专业学生的不同个性来进行相对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 才能将工作做到实处。
(一) 欠缺政治理论修养, 同时思想倾向较为复杂
艺术类的大学生由于花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上, 对政治大都缺乏热情, 政治理论的素养也较低, “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念和“艺术超越政治”的理念等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普遍漠视政治, 热爱专业却漠视时事;对专业技能训练极端重视, 却轻视文化理论尤其是“两课”理论的学习;社会的公德意识较为淡薄, 大多只停留在只要不触犯法律法规就行了, 但是对于自身个体的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的建设所应有出的义务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学生已经表现出了很明显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而且这种不良的价值观已经在高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风气, 具体表现为一些艺术类学生在课程学习、竞技比赛、社团活动中透露出庸俗化、功利化、势利化和实惠化的不良心态。
(二) 求异的思维, 逆反的心理
艺术类院校的学生的艺术细胞要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 这种独有的艺术细胞也影响到了艺术类学生的形象思维, 对于可观的世界和事物, 艺术生更习惯用直观的思维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而缺乏或者不愿意使用严谨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对事物进行分析, 经常会对这种抽象的理性逻辑思维采取回避的态度。所以艺术类的学生更喜欢追求特异、变化、奇特、新奇的事物, 能够在社会的审美标准规范下, 根据个别受众所特有的心理需求, 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品。所以, 对于艺术的追求已经使他们形成了特立独行、求新求异、前卫创新的行为意识, 他们的行为很少会受到社会主流观念的束缚, 行事直来直去, 彰显我行我素的个性。但这种求异的思维又极易导致他们的逆反心理的出现, 如对于艺术大师特立独行的刻意模仿, 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目或者借此高傲自居。
(三) 端正的学习态度但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 艺术生需要更加务实地对待学习, 更讲求实际利益。他们对于危机感及忧患意识感受得更为深刻。所以, 竞争对于他们来说更显重要, 在他们的意识当中, 大学与社会没有区别, 这实际上已经将自身纳入了社会竞争大环境当中, 所以, 他们希望在这种大环境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实际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具诱惑力, 这就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务实态度和品质。他们尤其重视自身交际圈子的扩展, 也重视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 更加希望自身能够早日成才, 希望自身的专业能够早日学有所成, 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 并且对自身的学业投入了极高的学习热情。自立、自由、开放甚至浪漫的生活是他们心之所向。他们敢为天下先, 不怕人说, 离经叛道。
二、加强艺术类院校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 坚持正面引导为主, 充分发挥出高校德育的优势
1.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念。我是辅导员, 在平常班级管理中, 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尤其重视引导他们通过专业技能的发展及事业成就方面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同时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方式,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此外, 我利用周末或者课余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方面的报告会等活动, 通过各种渠道对艺术院校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发展指导, 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2.对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引导和培养。青年时期对思想修养的培养, 要从陶冶情操、培养其独立的自我意识开始, 我经常从心理学角度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通过先进人物和身边的好人好事来开导学生,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若想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除了需要外部的相关教育及他人的帮助, 还要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 这其中的突破口就在于对学生的自省能力和自律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对于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培养起对自身的约束能力和对自身情绪以及行为的控制能力;而自省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身行为及思想的检查能力和检讨能力。
(二) 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艺术类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要两手都要硬, 奉行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 一方面, 我经常凭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行为风貌等素养来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影响和感染, 对学生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另一方面, 我注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彻育人工作。课堂教学是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教师们必须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负责任的态度, 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们做出示范, 对学生的品格塑造形成积极的影响。同时一些个人魅力较强的老师也可以通过展示个人魅力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并且在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个人魅力的彰显来感召学生。
(三) 将艺术生的“明星效应”放大并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艺术类学生的上进心是不可忽略的, 他们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视, 当然他们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也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的规范。针对这种艺术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 我通过一定的激励式的教育手段, 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讲座、文艺汇演、影视评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 为艺术类的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与展示自己的空间, 一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 完善其人格, 提高其文化修养;另一方面通过适度放大“明星效应”, 进行一些明星星路历程的讲解, 让大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所具有的示范作用, 促使其更加严格地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四) 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以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有这样一种情况, 大多数的艺术生从小到大基本上在班级里是文艺骨干, 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 受到老师们和周围同学们的喜爱和钦羡。这就使得这些学生从小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但是进入大学阶段以后, 所有的艺术生集合在一起, 这种优越感就无从获得, 优越感的丧失而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失衡、学习焦虑、经济焦虑和对艺术理解偏颇等心理问题, 并由此在人际交往中慢慢形成了心理障碍和自我封闭等现象。我在班级管理中, 对于学生容易偏激心理进行疏导, 尽量建立健全的学生咨询工作体系, 进一步对学生的心理进一步加强辅导。从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这三个维度对学生们进行心理辅导体系的假设。
结语:
艺术的生产与消费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这个时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带来了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来的迎合并迁就大众品味的庸俗化处理。针对这种现象, 艺术人才的培养要敏锐的抓住生活的精神气质并加以还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完人教育, 不可能一步到位, 需要德育工作者坚持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指导,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德育工作, 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的服务意识, 关心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 对学生的各种思想动态进行准确把握和分析, 根据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不断调整完善德育内容和形式, 教育广大艺术类的大学生要自立自强, 坚持以开放、竞争的意识来看待社会的激烈残酷的职业竞争, 学会做人, 长进行自我反省教育, 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网略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邱华清.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唐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推荐阅读: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07-30
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06-17
艺术设计高校教育10-18
现代高校艺术教育10-20
高校艺术教育现象09-08
高校教育公共艺术09-29
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论文12-01
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08-18
河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10-30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