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2024-11-14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精选12篇)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品的进步, 高校需要根据社会需要来改革艺术设计教育, 让其能够满足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 现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存在重视技能而轻视创新的情况, 这也导致了培养出来的人才, 创新能力比较差, 艺术设计也呈现出同质化的情况。所以, 高校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时候, 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策略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在进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多教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 才能够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所以,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必须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现在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 教学模式没有统一, 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比较单一, 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比较差, 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进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确定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实现一致, 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将其当成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1。并且, 学校在专业内容选择和人才培养的时候, 还应该考虑到当地的需要和学校的特点, 确保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具备本地的特征, 能够满足当地市场对创造型应用人才的要求, 这样高校在和其他高校竞争的时候, 才可能有竞争优势。其次, 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 应该考虑到区域的特色, 学校应该深入的研究当地的情况, 深入的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 将其整合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去。

二、重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应该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我国现在创意产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并且还呈现出了综合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创意产品发展过程中也融合了文化、设计以及资本等一系列的生产要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其在设置专业课程的时候, 应该和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艺术设计专业本身便具有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等一系列的特点, 在教学的时候, 应该不断的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综合性以及科学性, 把艺术设计和其他相关学科融合在一起, 这样能够在其他学科中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拓展2。

现在, 很多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 往往只是考虑到了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教学的时候, 选择的还是以往绘画教学的方式, 教师教学时仅仅进行形式美法则的讲解、进行设计原理知识的讲解, 并没有将艺术设计和工程学科结合在一起, 这也导致了我国很多高校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比较地下, 很多学生在毕业后, 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设计出来的相关作品功能、结构方面比较单一, 实践性较差。所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提高艺术设计的实践性, 必须重视高校艺术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结合在一起, 有意识的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 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

三、重视办学风格的建立, 坚持差异化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都非常相似, 存在的差异较小, 学校想要树立自己的优势, 便必须进行办学特色的树立, 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差异化的办学优势, 从而给学校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奠定良好的基础, 获得更多更优秀的生源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在坚持大方向的情况下, 进行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的建立, 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鼓励学生挑战惯性

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容易形成各种惯性, 有些观念也会根深蒂固。虽然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时间已经比较场, 但是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中, 社会大环境都缺乏创新, 这也导致了很多人都安于现状, 不敢进行改革和创新, 这也是教育创新面临的重要问题4。所以, 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的时候, 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进行批判, 不盲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让学生看问题的时候将创新思维以及辩证方法运用进去, 因为很多在以往是权威的观念或者理论, 并不符合当前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以, 必须将新理念添加进去, 并进行科学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够得到发展。

五、做好实践教学

在高校的专业中, 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就比较强, 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可能真正的完成。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 想要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 便必须重视实践教学5。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项目或者课题来开展实践教学, 等到学生的理论掌握到一定程度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 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去进行市场的调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 并且实践性强的课题来进行设计。并且, 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性课题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去, 通过课题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原创方面的能力, 还能够提高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能力提高都非常重要。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都是采用传统与的模式, 过分的重视基础技法水平提高, 而没有重视学生艺术修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这也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 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创新, 解决存在的问题, 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出色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注释

11.尹乃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6) :15-16.

22 .孙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01) :60-62.

33 .闫莉.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包装工业, 2015 (12) :125.

44 .于佳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 2014 (03) :195-196.

55 .袁袁.教育创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07) :129.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篇2

促进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制定艺术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将具体的人才培养步骤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地重视艺术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定时召开创新人才培养的研讨会,围绕着创新人才培养进度和方案进行讨论,并定时跟踪人才培养进度,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从而让培养计划得以顺利地执行下去。要想让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得以顺利地实施,就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深入地贯彻下去,从而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2)实现特色化的专业课程设置。

实现特色化的专业课程设置。对于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培养而言,必须要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树立品牌与特色意识,这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及地方区域特色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使之适应市场的需求,整合学科专业优势,优化课程布局,尝试学分制,建立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管理模式。其次,每个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只有从教学体系创新做起,才能够从根本上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3)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是督促学生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首先,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学院教育更好地融入经济环境中。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当艺术教育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以后,就应该与这种经济建立很密切的横向联系,及时地转化为经济成果。其次,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不断为学生安排实习工作,这样让他们能够对自身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启发他们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帮助的。

(4)构建科学、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艺术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首先,对于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学评价而言,应该实现对于学生综合的评价,全面衡量他们平时的表现、临场发挥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从而来建立综合的考评机制。其次,应该增设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环节,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给老师,以便于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必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他们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促进个人更好地发展。

4结语

当代高校艺术专业的创新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改革;教学改革;实践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1、广泛的实用性。实用性广泛是艺术设计专业比较明显的特征之一,因为它能很好地和相关的专业进行融合,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作品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领域都有体现。也正是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这种广泛的实实用性,所以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要求就是具备极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较强的实践性。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在学习中掌握的理论知识,即艺术设计专业更加看重的是实践,而非单纯的教授理论。所以,无论是对于本专业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非常的重视本专业的实践性。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艺术设计专业的灵魂就是实践,实践是促使艺术设计专业实现创新的动力源泉。

3、较高的创新性。艺术设计对实践性的重视说明了它是开展实践的过程,但是艺术设计其实更加重视的应该是实现创新的过程。较之以往的实践所不同的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个性,更好的融入到实践的过程中,并将之在作品中体现出来,这个过程不等同于实践过程的机械复制。换言之,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所以每个设计作品其实都是一次创新的结果。

二、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现状

1、教育理论欠缺。相比于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专业,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完善,即使是在对西方国家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借鉴吸收方面也是不加以区分的,时有发生照单全收的情况。然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对创新性的重视才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但是目前我国的现状就是借鉴的思想过多,缺乏自主的和创新性的东西,没有总结出适合我国情况的一套教育理论,理论创新在关键的教学环节中没做真正得到体现,从而也没有真正发挥教学的相应作用。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思想没有被学生真正掌握,反而是越来越束缚学生们的思想,导致没有优秀的作品被创作出来。

2、专业发展不平衡。在我国,部分本科院校和一些高职院校都有设置艺术设计专业,但是专业开设的范围虽然得到了普及,在专业发展方面却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以教育资源的分布为例,可以看出:在一些专门以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作为重点的学校,其拥有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我国70%-80%的优秀人才基本上集中在这类学校中,因此也使得这些学校具有更大的优势体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上。而相比于这类院校,一些高职高专的学校中所占有的资源就相对要少很多,体现得比较明显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的师资不足,缺口明显;第二,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老师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程度和创造性不够;第三,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当前的现状,同时也因为这些现状的存在,更加剧学校之间资源分布和专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3、缺少实践环节,技能培养不足。和国外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相比,我国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育还停留在以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阶段,少有能够让学生进行实践的环节。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对于艺术设计而言,只有思维充分发散和活跃,才能产生好的作品。然而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却是学生为了完成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采取的方式是交作业的前一天来搜集和参考他人的艺术作品,然后借鉴这些作品的创意,匆匆忙忙的完成作业。这种为了完成作业而随意应付的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除此之外,学校在教育方面也有问题和责任。学校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大多数学校在对学生的技能的培养上也存在过失,凡此种种,都是造成目前尴尬局面的原因。

三、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出路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要求极高的创造性,因此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改善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的必然要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步骤是需要做到的:首先,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化,这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基础。观察外形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观察中发现的问题的注重。因为只要稍加训练,一般的学生都能具备外形观察能力,但是细节观察能力的培养却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达到目的的。由此可见,观察能力的培养重点是细节观察。其次,训练学生的创意性思维。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采用老师布置两个以上主题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的方式来达成训练的目的,这样的训练在保持一定的时间段之后,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学校是实现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有科学的课程设置,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有效的开展。一般情况下学校的课程设置有这两个方面的极端情况会出现:一种是只重视理论,而另一种则是只注重实践。但是,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外艺术设计专业的经验和教训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这两种极端的方式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兼顾才是正确的方法。众所周知,理论是一切实践的基础,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只有用完善理论的作为指导,才能正确的引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同时实践活动对于理论也会产生反作用,良好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理论更好的完善和创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校在设置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第三、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无法左右一个人的先天素质,但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后天素质的。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提升他们整体的素质。因此,针对学生的素质问题,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采用相应的培养方案。一般而言,重点高校的学生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所以这类高校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时,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欣赏和鉴赏水平方面。而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因为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所以在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上,首先应该注重的就是学生基础的培养,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最终的教学改革目的。

第四、加強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相对较晚,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是当前的现实状况,但是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的昭示。就当前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现实状况而言,我们首先要做到做好的就是理论创新研究,只有在理论上有了创新和发展,才能反过来指导实践,艺术设计专业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篇4

关键词:现代交际,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精神

创新作为时代前进的重要影响因素,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创新与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掘出新生力量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一种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教育形式。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更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因此我们更应该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中,培养现代化的艺术人才。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教育不仅可以陶冶身心,更能培养个人的素质,提高个人的修养,使学生对美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更高的艺术创造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高校近年来也不断普及艺术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20世纪初期我国的高校就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以美誉代宗教》被艺术教育者们所推崇,翻开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崭新一页。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总体呈现出现上升的趋势,国家也针对艺术教育问题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艺术教育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大高校也在原有的艺术教育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数字艺术、动画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形成了新的艺术教育形式。

但是,在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艺术教育虽然在地位上得到了提升,也受到了学校的普遍重视,但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却很随意化,教育部没有明确地进行规定,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艺术教育体制,更没有相对独立的艺术科研机构。其次,艺术教育课程的知识面覆盖狭窄,所谓艺术教育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价值。现在许多高校只是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授课方式陈旧单一,重视理论教育多于实践教育,不能把课程教育很好地与生活相结合,这种局限的艺术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再次,虽然学校对艺术教育很重视,但教学上的硬件设施还是不到位,师资力量也并不理想,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并且对教师的培训也不到位。最后,由于高考压力增大,许多考生选择报考艺术专业,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长,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整个行业内出现饱和状态,学生对就业失去信心,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二、高校艺术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发展策略

(一)运用现代创新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成功不能靠强迫,尤其对于艺术这种开放性较强的专业,五彩斑斓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图画都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软件就很符合艺术教学的条件和要求,形象直观地形成感染力极强的教学信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二)确定学习主体,针对目标进行教学

要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使其积极地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教育学生学习转化为让学生领悟学习,把学生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培养起来,形成各有千秋的艺术创造力。

(三)组织评比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造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艺术作品评比或者艺术方面的展览、展演等,一方面可以把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艺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学生之间的艺术作品评比更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竞争才有进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综合评价能力和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四)完善师资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

完善高校的一系列教学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配备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师资力量和技术设备,普及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手段,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要达到国家教育部的标准,积极开展校园文艺活动,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增加学生的艺术实践,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

三、结语

总之,高校艺术教育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出与时俱进的艺术创新型人才,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外在艺术表现,更要重视学生的内在艺术素养,培养外在与内在并兼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书.新时期高校艺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探析[J].前沿,2012(0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论文 篇5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1.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首要问题是要面向全社会培育创新精神,使创新创业精神渗透于整个社会行业之中。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并且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创新精神,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及造就大量符合要求的人才都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或方式,即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完成。

2.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更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种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型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大众化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3.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更加的关注自我发展、更加向往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创新创业所要求的个体素质、个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与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个性、发挥自主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相吻合,创新创业不仅激发起他们内在的热情更是他们所树立的人生目标之一。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唤起他们的创新创业欲望,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服务于指导,开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目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校管理者及大学生本身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高校管理者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对创新创业有一个正确认识往往能形成推进高校创新创业的动力与导向。但就大多数管理者而言,他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只是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提升学校就业率,减缓学校就业指标带来的压力,并没有深入思考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未能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磨炼意志等功能;功利性的价值判断局限了一些大学生的视野,导致他们一味地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给他们带来的金钱效益,而忽略了其对人的优良品格、综合素质等品质塑造功能。第二,高校对创新创业功能定位不明确。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上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认为教会学生成功创办企业或者公司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实际上,创办企业或公司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高校一旦把创办企业与公司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那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途径上都会有所偏差,最终只会人为地窄化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扭曲创业教育的本质。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即开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类似于“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中心、创办创业园或孵化器等”。一些浮于表层的创新创业行为“容易忽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深层基础,容易把创新与创造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和操作”,难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故这种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的创业“实务”教育不但难以长久持续而且收不到预期偶的效果。

2.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乏。第一,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相对缺乏,数量与质量方面都要提高与加强。主要是因为这门课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过多可借鉴的经验,再加上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不仅实践性极强而且要满足多学科结构,而大多数老师本身缺乏创新创业的经历,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过于理论化、学术化,不仅大大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更难以符合创新创业本身的实践性特点,导致其难以胜任角色。同时,创新创业课程毕竟不是学生的专业课程,在学时的分配上要少于专业课程,学时的多少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也使老师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第二,教材内容陈旧,缺乏优质教材。大部分高校一是为开展课程而开展课程,对创新创业教材选购随意。二是对教材内容不把关,许多内容陈旧、与时代、市场环境及大学生自身特点不符合的教材仍旧被采用。第三,资金、场地、设施缺乏。资金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首要条件,场地与设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与载体。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因为普遍缺乏基础性的实施机构,因而很难获得专项资金与工作场地。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相脱节。在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被纳入教学,相反甚至大都远离第一课堂和专业教学。而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上,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并没有完全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之中,而且与专、职业教育相脱节,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由于一旦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其涉及面非常之广,并且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由于关系到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过多的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几乎无法实现,因而许多学校创新创业课程过少有些甚至未开展。少数学校虽然将其纳入教学,但并未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没有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师生的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因而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地方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科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及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机构对受雇者的要求普遍升高,扎实的专业功底只是用人单位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的标准之一,而创新、冒险精神、工作能力、人际交往、组织沟通及管理能力越来越被用人机构所重视。由于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人际关系相处技巧,团队精神、管理能力、耐挫折抗打击能力欠佳,最终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失败。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大众学生具有普遍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引领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际上,创新创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最终形成创业品质,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具有非功利色彩的,教育的内容不是以企业家速成为目标,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以发财致富为目的的,而是向学生解释创新创业教育规律,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培养首创精神,最终形成终身受益的品格。

(二)创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1.渗透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必须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相融合才能完成形成。而在融合的过程中突出导向,在渗透的过程中体现要求,把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起来,倡导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研究和开发中进行创新和创业。

2.课程保障,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职业知识,它主要是针对某一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都是通过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二是经营管理知识,这类知识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是创新创业能否最终成功的保障;三是综合性知识,综合性知识包含与创新创业活动有关的包含人际交往、市场风险预测等其他知识。

3.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整个创业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创业活动中有无创意往往决定整个创业事业的成败;二是策划能力。策划能力是对整个创业事业布局的整体性规划能力,出色的策划能力能对创业行为有一个“鸟瞻式”的总体把控;三是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创业活动的“润滑剂”,它能使整个实践活动进行的更加顺畅;四是组织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快速的聚集集体智慧,凝聚团队精神,使创业活动高效率、稳健的运作。

4.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交流。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建立工作室,完成小型企业的设计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创业达人”“创新之星”“草根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调动创业激情,交流创业体会,借助互联网力量通过校园微信、微博、论坛等形式传播正能量、弘扬创新和创业精神。

(三)构建“两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要把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上,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专业目标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二是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例如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及其他课程有机结合,并且积极与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交流沟通,根据教育需要开发一系列课程;三是在教学实施上,要把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中了解实践规律。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篇6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BD1213008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高效的重视,本文将高等创新创业教育与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旨在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开辟出新思路。

关键词:创新創业;网络平台;艺术设计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原因分析

随着二十一世纪初全国各大高校的扩招,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然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乐观。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在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之后,这些毕业生能成为比较高级的设计师的概率却是微乎其微,一部分进入比较小的工作室或企业,更多的人则陷入暂时失业的状态,其中的大部分人或改行或成为自由职业者。针对这一现状,各高校针对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倡导开始不断地重视起来,各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对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开始重视起来并由此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但高校创新创业的全面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学生们社会经验的不足以及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认识是其创业最大的瓶颈。创业者的“想法多、实践少”,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创业初期往往缺乏较为成熟的思考,对市场缺乏理智的分析,所以随着创业的深入,当问题一一浮出水面;其次,对市场规律和法则的理解、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能力、在处理事物以及沟通交流时的艺术,都是影响大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的关键问题;其三,市场风险意识不够,艺术设计学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过于追求个性,希望得到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而这恰恰与艺术设计的服务性以及商业性几乎背道而驰,艺术设计学生由于自身的特长使得创业之路比较广泛,却由于对设计类产品的服务性与商业性本质认识程度不够而忽视了创业的风险。

二、基于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分析

(一)网络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具吸引力。

利用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引入信息上传的使用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定期对上传资源多、使用效率高的资源建设者给予奖励,尽可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网络的普及为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辐射度与受益面创造了条件。

网络的应用可以实现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具体可将艺术设计专业内容通过网络资源整合并进行模块化分离,同时,高校艺术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教学互动与教学跟踪,将教学信息进行双向交流,改变单一的、传统的资源整合体系,将艺术设计专业的成果展现出来,进行共享,实现本专业创新创业优质教学资源跨学校、跨地区、在任意时间为学生、教师、企业提供无界化网络资源服务,全面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资源有效性。

(三)网络的应用为有效运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提供了便捷途径。

拓展网络平台技术服务,可以扩大学生、学校、企业间资源信息交流的畅通和安全性,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全面展开提供保障。让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自由进行艺术设计作品的上传,通过自由上传,将一些好的作品自动进行筛选与挑拣,与其他学校和社会之间进行相互置换,确保资源丰富;向社会各界与企业进行展示,与各界洽谈合作,确保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与才能可以得到全面的展现和发挥。此外,网络平台也需要安全性保护,要设计一系列的防火墙软件与服务器安全保护插件,防止外界窃取资料,确保资源信息的畅通和安全性,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全面展开提供保障。

三、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完善的网络体系。首先,要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校园网络,让互联网深入教室、寝室,以此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础。其次,以校园网为基础,在其中开设创业教育专栏。使学生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空间和机会。创业专栏以创业新闻及创业案例为主体,将创业知识及创业政策融入其中,同时利用网络媒体表现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特点,将创业专栏建设成内容丰富生动、形式灵活多样,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平台。

(二)构建网络课堂平台。网络课堂是网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以网络和计算机为媒介,借助于已成功运行的校园网或专门的创业教育网,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教室,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虚拟网络教室提供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进入虚拟教室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并与教师或同学就学习及各方面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三)构建网络培训平台。如果说网络课堂平台是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那么艺术类网络培训平台则是针对将要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艺术设计学生展开培训,对于已经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创业政策的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前,一些创业策略的指导、一些创业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市场对设计类产品的需求现状,这些东西都需要学生通过培训平台来获得。通过培训平台,由专门的创业培训机构、企业相关人员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培训,解决针对性培训的问题。

(四)构建模拟训练平台。模拟训练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在真正创业前进行网络上的模拟训练,不但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加入创业实践的练习中,避免了直接进行创业所需面对的风险,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五)构建在线交流平台。网络教育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互动性,在虚拟的空间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面对面时所表现出的那种隔阂将被极大削弱,而且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与创业导师、创业者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化教学具有覆盖面广、形象化和趣味性等特点,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网络化教学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协同互动研究,是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与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旨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将弥补以往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面、辐射度不足等问题,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可获得更广泛、便捷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增强学生创业激情,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其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及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宁静峰,姜妍.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作平台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09)

[2]陈玉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2013(05)

[3]王凤蕊等.网上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7(02)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篇7

1 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

1.1 在普及的基础上寻提高

追求艺术素质教育的效果, 不可急于求成, 也不可放任发展。首先应遵循普及教育的原则, 为各阶段的理工科大学生提供艺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并根据各高校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实际情况, 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 开展充分而积极的校际交流, 促进艺术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又要做到提高。要全面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水平, 除了要强调师生协调互动外, 更应重视学生具有受教育和教育的两重性, 在艺术素质教育活动中他们不仅是教育对象, 也是教育力量。因此, 要充分调动广大理工科大学生能动性, 将他们当作教育活动的主体, 形成艺术素质教育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1.2 在传承基础上求创新

公共艺术教育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所谓公共艺术教育, 旨在通过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文学美、艺术美等手段和形式, 引导和帮助受教者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艺术活动。不同时期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其核心教育理念的传承亦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艺术素质教育发展有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保证艺术素质教育的理念精神从一而终, 保证艺术素质教育的传承性。创造性是艺术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实行理工科大学艺术素质教育过程中, 要鼓励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方式, 革新教育内容, 鼓励受教育者大胆探索和创新, 为充分开发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天赋和潜能创造良好的环境。

1.3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艺术素质教育具有统一性, 以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作为统一的教育宗旨, 把以人为本作为统一的本质特征, 将“面向全体大学生, 突出主体精神, 关注终身发展”作为统一的教育理念等。另外, 艺术素质教育又具有灵活性。艺术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人的教育, 必须具备灵活性的特征。构建的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 主要是一种指导思想, 一种实践精神。这一模式反对标准化但需要一定的标准, 反对模式化但需要一定的模式。所以, 最恰当的方法就是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 理工科高校艺术的创新模式及运行

2.1 完善教育课程体系, 整合多元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教育“功利化”现象仍然较强,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在普通高校的学科体系中, 特别是理工科高校, 仍未得到较强重视, 也未其与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融为一体。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统筹规划、学校领导缺乏重视等。部分高校更是违背普及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教学目标, 热衷于拔高学生的技能训练, 参加竞赛或比赛, 将获取名次和奖励看作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扭曲了艺术教育的初衷。

在课程管理方面仍然缺少科学的体系, 课程内容方面较为单一, 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一方面, 由于目标不明确, 不少高校缺乏总体的课程设计, 在管理上不是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标准, 而是以学校的师资状况与选课人数为转移, 因人设课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 教育内容单一, 效果不理想。多数高校并没有认真选取契合普通高校而非艺术院校的综合教材, 实用性较差;虽然有的高校教师虽自主开发教材, 但也存在内容滞后性、水平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 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和管理效果。加强高校艺术素质教育需整合多元教学内容, 结合理工科高校特点, 根据不同的专业,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实际情况, 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 合理设置艺术素质教育课的门类和学分;要结合区域特色和学生实际, 开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的课程, 使艺术素质教育更加贴近现实, 增强艺术素质教育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加强艺术素质教材建设, 突出具有区域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建设。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高校学生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寄托于教师的教导, 而一些院校的管理者往往专注于一些硬件指标发展, 而对大学的文化使命、大学文化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缺乏清醒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也就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艺术建设措施转化为学生内在素质。同时, 由于近年连续扩招, 导致目前高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为了完成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忽视学生艺术教育的现象也难以避免。

在稳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的基础上, 要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 建立一支知识广、业务精、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一方面, 要强化教师自身的学习意识和终身教育观念。新知识和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 加之大学生生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的改变, 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教师对此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 不仅要弥补以前缺失的知识, 而且要学习哲学、政治学、文学、美学、建筑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文化知识, 不断提升自已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 高校要创造机会和条件, 积极开展影视、书法、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师资训和教育活动。为此, 要按照“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 派教师以参观、访学的途径学习同类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教育技巧, 或是聘请资深教育工作者进行指导。

2.3 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艺术教育的沃土, 营造积极向上, 求真尚美的校园文化, 才能创造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通过繁荣和发展校园文化,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 引进高雅艺术等,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双向发展与互促共赢。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不仅是专业艺术教育, 而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艺术素质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理论学习, 也需要融人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比如:组建各种艺术代表队, 参加校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 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成果展演, 展示学校艺术素质教育水平;坚持开放思想, 组织学生走出去,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艺术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高校也可以请一些艺术名家或团体来校开展艺术活动, 以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构建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如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 以满足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要把公共艺术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和构建教育平台紧密结合起来, 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渠道。让师生在社会宽广的天地中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 汲取源源不断的艺术文化与艺术营养, 孕育和创造出更多的蕴含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弘扬时代精神, 高奏发展的主旋律, 搭建和开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新的发展平台。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 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的模式及运用两个方面, 通过强调普及与提高、传承与创新, 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从完善教育课程体系, 整合多元教学内容、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艺术教育水平等方面, 推进理工科高校的艺术教育建设。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篇8

一、何谓艺术教育

所谓艺术教育, 是通过艺术活动, 以培养人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文艺鉴赏能力为目的, 由施教者和接受者共同参与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手段, 使接受者获得审美经验, 使其具备审美观念及艺术创作观念的教育活动, 也被称作公共艺术教育。在本文的阐述中, 对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起重要基础作用的艺术教育即为广义的艺术教育。费希特曾说过:“国家是一个艺术机构, 其目的是文化。文化是一种过程, 凭借这一过程, 人可以真正成为人, 最充分地实现他自己, 并且, 正是这种实现才是完美的自由。”由此可见, 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审视与自我培养能力, 同时学会通过艺术语言的运用抒发内心情感, 进而健全自身人格, 获得创造性的思维。

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才, 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各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艺术教育之目的是要创造美并、欣赏美, 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一方面, 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 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审美, 即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可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例如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综合教育, 增强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另一方面, 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通过向学生传授优秀先进的艺术文化知识,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其内在修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 增强其人文素养。同时,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 增强其审美意识, 提高其审美能力, 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一) 艺术教育是旨向完美人格的教育, 完美人格是产生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人类教育意义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创造能力实际上是完美人格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并不仅仅由智力和智商决定。坚强的意志、颇高的情商和高尚的品格等非智力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的美育观要求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人达到“美的状态”。通过艺术教育, 有助于促进人格自由而均衡的发展。荣格说, 完美人格的获得意味着个体的整个生命都得到最恰当的发展以及与生存条件保持一种最佳的适应。而艺术教育是造就完整的、自由均衡人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 审美能力和审美感受力是人的精神感知的最高层面, 通过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丰富生命境界。艺术教育对人的塑造过程就是一个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连续的过程。

(二) 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宝贵的能力, 想象力囊括了世界上的一切, 它不断推动着求知欲的发展。而求知欲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纵观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 借助想象力取得突破成就的大有人在。这是通过人类大脑右脑的形象思维的支配, 想象能力和艺术才能淋漓尽致的得以展现。科学研究发现, 人类在思维能力时, 一开始全凭无意识的直觉和想象力来引发, 然后才通过右脑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计算。人类右脑的“天马行空”能使人展开丰富想象、获得高度的审美愉悦, 左脑的逻辑思维能使人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左脑右脑的分工合作, 可以使人最大限度的突破局限、冲破禁锢, 避免一味刻板模仿, 在新的领域里找到启示, 不断求真求实。

(三) 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 对于美和真理的探求是艺术的终极目标

艺术和科学从来就不是对立的, 他们是彼此的有益补充, 艺术是美的, 科学是真的, 真与美是一对完美的孪生兄弟。与艺术可以直观把握的美不同, 科学呈现出一种抽象和理性的美。欧洲文艺复是大师荟萃、百花齐放的时期, 是培养塑造“完人”的时期, 他们兼具极高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难以企及的科学素养。被誉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的达芬奇, 设计出人类第一架“直升机”并且绘制了完整相关草图, 相比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艺术上的成就可能还是次要的。物理学家普朗克, 同时也是钢琴家;爱因斯坦酷爱小提琴演奏。人类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科学创造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是相互交融的, 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直觉, 提高其艺术感受力, 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高校在加强艺术教育实践方面的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并要求“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 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因为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艺术教育实践, 是每个高校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注重培养创新意识

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是要看教育理念和培养观念, 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对知识传授过分重视, 而忽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 而忽略培养其专业素质;重视对学生的智育, 而忽略美育;重视教学内容的继承, 而忽视创新。在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一方面, 要求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兴趣多样、思维自由、头脑开放、富有激情、想象丰富、充满好奇等精神。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方面, 应对审美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注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并通过艺术教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个性特征, 提高学生的情商, 对其人格进行正确塑造, 增强其创新意识与探索意识。

(二) 注重艺术教育课程合理设置

艺术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 因为审美的过程, 同时就是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的过程, 它可以激发在不同意义事物之间最大跨度的联想和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知识的迁移能力, 从而使学生涌现敏捷的才思, 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美育相关的公共课程, 不应只是摆设, 在课堂上, 应当深入分析作品的内涵意义, 领会艺术作品的美学意蕴, 真正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美得巡礼。因此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计和设置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要以美启真,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积极建立大学生艺术教育基地, 打破学科壁垒, 形成艺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课堂与课外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艺氛围

良好的美育环境,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鼓励兴趣多样, 个性发展, 有助于智慧充分迸发和潜能的充分挖掘。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组织欣赏文学作品, 艺术作品, 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其次, 要重视培育校园文化。举办“学在大学”、“校园艺术节”等相关艺术论坛和文化活动, 让学生处在一个可以感受艺术魅力的校园艺术文化环境中, 充分感受艺术美所带来的创造活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想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 应及时更新艺术教育理念, 改进课程教学体系, 创新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方法, 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艺术氛围。高校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 除了有科学的头脑外, 还应具备较强的艺术思维。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进, 艺术越需要科学化, 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 回头又在山顶会合。”

摘要:富有创新思想的高素质人才, 已成为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艺术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德育、美域、情感和社会等诸功能。重视艺术教育并且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 有利于发挥艺术教育在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艺术教育,完美人格,审美直觉与想象力,创新型人才,艺术与科学

参考文献

[1]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2:36.

[2]冉祥华.《美育的当代发展》.新华出版社, 2008:189.

[3]章建新, 杨春鼎著.《美育概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336.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篇9

一、研究背景

为了了解西藏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现状,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西藏高校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西藏高校在线课程的设计、开发不合理, 更新速度慢, 使用也寥寥无几。登录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网站, 不难发现学校主页上设有“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链接模块, 但进入页面后并无在线教学内容。西藏农牧教学院主页的“网上教学”模块是一个视频教学点播站, 该点播站已上传教学视频上百部, 主要是传统教学视频。相对前几所高校, 西藏民族大学的精品课程设计较为完整,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如课程结构仍属于整体架构;许多功能不能在线完成, 只能靠“下载”后完成, 如“授课课件”、“习题试题”等;交互设计不合理;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不完善。

总之, 西藏高校在线课程的设计, 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与当前藏族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差甚远。本研究将借鉴MOOCs、微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已有的设计研究, 对西藏高校在线课程进行合理的创新设计, 以满足藏族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西藏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西藏高校在线课程的创新设计———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

(一) 课程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性质属于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 共34个学时。该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课, 主要介绍作为教师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本课程旨在提高信息时代西藏高校师范生的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教学技能, 帮助其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设计过程

西藏高校在线课程的创新设计吸收了已有在线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适应藏族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宗旨。本设计主要从界面设计, 课程结构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 教学视频设计, 交互设计, 作业、测试与考试设计等方面实施的, 具体内容如下。

(1) 界面设计

在线课程的界面设计不同于其他类型 (娱乐类等) 的页面设计, 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设计原则。该在线课程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均衡一致, 适度灵活;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简洁明快, 构图精巧;功能齐全, 操作方便[2]。最终设计出的课程界面友好、简洁、逻辑结构清晰、易于操作, 无论是在结构方面, 还是在颜色、明度等方面均非常的和谐, 设计界面如图1所示。

(2) 课程结构设计

该课程的页面结构如图2所示, 共分为标题区、状态区、控制导航区、课程信息导航区和教学信息呈现区五个部分。该课程的结构层次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课程名称;第二层次:课程公告、教学安排、评分标准、作业、测试、作业下载、测试分数;第三层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由此可以看出, 该课程的页面结构合理, 逻辑层次分明, 易于操作, 符合藏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

(3)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作为达成课程目标的知识载体, 体现着一定的知识观, 学习观[3]。该在线课程的内容设计不是按照一贯的章节进行设计, 而是按照知识点设计的。课程内容划分为模块1、模块2、模块3……模块8, 共八个模块。模块设计的最小单位是知识点, 模块与模块之间并不是逻辑严密的先后层次关系, 而是并列的关系, 学习者可以灵活选择其中任一模块进行学习, 而不受上一模块内容的限制。例如, 模块1的内容为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的技术特征;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教育技术的94定义和05定义。每一个子模块对应一个微视频, 方便学习者选择所需的知识点。

(4) 教学视频设计

为了适应藏族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方式, 本在线课程采用教学视频的微型化设计, 即微视频设计。所谓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 长则不超过20分钟, 内容广泛, 视频形态多样, 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 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4]。本课程共包含31个微视频, 时间最短的仅有1份45秒, 最长的14分52秒, 仅有1个视频超过10分钟, 其余均在10分钟以内。

(5) 交互设计

教学互动是在线课程的重要环节, 西藏高校已有的在线课程基本没有教学互动, 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免费的课程学习材料。在设计交互时, 本在线课程主要设计的是讨论区, 每一个学习模块都设有对应的讨论区。在讨论区, 学习者可以通过发帖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互。关于发帖, 学习者需要发有效帖子。有效帖子是指:对本模块学习发表的见解、认识、体会, 以及上传自己搜集到且对小组学习、讨论有贡献的参考文献等[5]。

(6) 作业、测试与考试设计

本在线课程的每一个模块对应一道作业题, 作业题基本以开放题的形式呈现, 并且问题的设计与藏族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这样有利于提高藏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者观看完微视频后, 可以去完成相应模块的测试题, 测试题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完成测试提交后, 学生会得到相应的反馈。当学习者学完所有的课程, 在网络学习规定的时间内方可选择考试环节, 考试题目为20道单项选择题, 题目内容随机分配。学习者最后的成绩=讨论 (30%) (要求发帖达30以上) +作业 (20%) +测试 (20%) +考试 (30%) 。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互联网技术日益渗透到藏族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藏族大学生的学习越来越碎片化、泛在化和网络化。基于现代教育观念, 植根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课程已成为藏族大学生的主要学习载体。总之, 西藏高校在线课程的设计关系到在线教育的适切发展, 对实现在线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 随着西藏高校在线教育的深入发展, 西藏高校必将重视在线教育的质量问题, 在线课程设计也必将成为西藏高校关注的焦点。

摘要:伴随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以及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数字化设备的广泛普及,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学习逐渐成为藏族大学生的主要学习范式。与藏族大学生在线学习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线课程设计, 在线课程设计影响着藏族大学生在线学习的质量以及在线教育的适切性。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对西藏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现状进行概括与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 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 阐述西藏高校在线课程的创新设计问题。

关键词:西藏高校,在线课程,网络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6.

[2]谢舒潇, 周红春.网络课程的页面设计[J].计算机与教育, 2001 (8) :337-342.

[3]冯锐, 朱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6) :75-78.

[4]微视频[G/OL].www.baidu.com, 2014-02-17.

[4]侯凤芝.在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研究——以《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 2007.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篇10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创新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

[2]华长慧.创新教育百例创新教育百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4.

高校创新教育探析 篇11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批判性学习环境多元化

大学教育属于专业教育范畴,对人才培养有更高的要求,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而我国的大学教育依然存在大量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优势主要体现于解答考卷上的难题。这种优势虽然能在笔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在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我们的学生就远远不如外国的孩子了。最近我国某电视台推出了一档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最强大脑》。节目中,各具特点的天才轮番上阵展现神奇技能。最终,筛选出的12位选手组成中国最强大脑战队,分别战胜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最强大脑战队。然而不难发现中国队胜利优势均集中在记忆力和计算能力两大方面,这可以体现出超凡的智力水平,但并不能体现出创造力。智力和创造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一般认为,智力是偏于认知方面的综合能力,而创造力是偏重发现和创新的能力。创新发现离不开正确的认知,但正确的认知却未必导致创新发现。我国学校的教育重认知而轻发现,教授的科学知识大多与生活相脱离,而发达国家的教育注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科學,使学生很自如地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教育中亟待加强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创新能力。

作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致力于培养“T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但要具备一定深度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一定宽度的创新精神和经营理念,这样才能使他们团结其他学科的人才,更高效地工作,将想法付诸实践。学生将来无论在工作中充当什么角色,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也可能是困扰整个世界、需要更多关注和投入的大问题,而具备创造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事实上,创新能力对学生的领导才能、团队运作能力、谈判能力、革新精神、决策力等生存技能的培养,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能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那么如何在教学上开展创新教育?

一、创造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

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即设计一个让学生可以学习的环境。要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思考学生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课前思维模式是教师希望学生质疑的,怎样帮助他们提出那种理性的质疑。设计出挑战学生原有假设的方法,将学生置于种种强制性的环境,使他们现有的思维模式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寻求及建立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这一理念,美国高等教育联合会认为最出色的大学教师会创造出一种可以称之为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所谓“自然”指的是使学生在“无意中”遇到某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到他们正在努力学习的技巧、习惯、态度和信息。这些学以致用的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而真实的任务也能激发好奇心,成为内在的兴趣。所谓“批判”是指要求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思考,以证据来推理,运用理性的标准来检验他们的推理,在思考的同时作出改进,并能对别人的思想提出具有探索性和深刻见解的质疑。

如何创造出一个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首先要设置问题,这被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也称“探究式学习”或“问题驱动式学习”。要求教师在明确教给学生的技能和信息的基础上 ,寻求一种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来布置复杂的真实任务或问题。让问题变得有驱动力和刺激性,并悉心指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优秀的教师往往把相关学科问题埋置于视野更为广阔的事物中,常常采取跨学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二,引导学生参与高层次智力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比较、应用、评估、分析、综合等多种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听课和记忆。激发学生的高水平思维,让学生试着探究问题背后隐含的概念和原理,以构筑学生自己的理解力。第三,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刺激他们重新思考原有的假设并审视对现实世界的思维模式,激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并且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这种环境应该是开放式自由式的,教师需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支持学生的首创精神,对学生的新颖的见解、设想和方案,要肯定其积极价值,不得随意否定。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失败、接受反馈并且再尝试的安全环境。

二、创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人的大脑喜欢多样性。为了适应大脑的需求,教师应该使用各式各样的手段来授课,创造给学生多元化的学习体验。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千篇一律、陈旧落后,成为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人格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原因。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已成为改进教学模式的方向。教师在课堂上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时提供视觉信息(图片、图表、流程图、要事年表、电影或表演),有时进行听觉输入。还可借鉴日渐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家看视频以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然后在课堂上把精力集中在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上。课堂上允许学生头脑风暴法展开集体讨论,鼓励相互之间沟通交流,在团队合作中迸发出新的创意;同时也给学生机会去独立思考,以及倾听别人的意见进行自我反思。通过个人思考和集体讨论相结合,使每个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大大拓宽了解决问题方法的范围,其他学生的发言还会启发另一个学生悟出新的想法。教学材料方面有些需按照归纳法组织,从事实、数据、实验到一般的原则和理论;有些需要用到演绎法,将原则运用到具体情况。有些学习涉及到重复和熟悉的方法,有些学习采用的是标新立异和出其不意的方法。开展创新教育的教师应力图在有条不紊和眼花缭乱之间保持平衡。学习模式最大的贡献是它唤起了大家对多元化需要的注意。若能运用恰当,学生从多元化的学习中会更受益。

三、结语

知识是构建的,不是灌输的。如果学习对学习者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方式不能产生持久的实质性的影响,那么学习将毫无意义可言。有了创新的方法,所有问题都可以被转化成一种机遇。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磨砺创新意志、优化创新品格,使学生学会透过问题去发现机遇,那么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勇敢面对。

参考文献:

[1][美]肯·贝恩.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蒂娜·齐莉格. 真希望我二十几岁就知道的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华山,程刚. 高等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创新高校的声乐教育 篇12

如歌曲《祝福祖国》, 二段曲式, 歌词的对称、押韵与曲式的结构、旋律、节奏结合得非常贴切。第一乐段两段歌词气息悠长, 婉转优美, 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崇敬之情。两大句式的结构, 旋律迂回曲折, 自然抒情, 亲切明亮的唱腔描绘出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二乐段只有两个乐句, 将全曲推向高潮, 虽然加大了演唱的难度, 但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这首歌曲正是由于结构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 塑造了音乐形象, 极富艺术感染力。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研究所唱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征。

扎实的演唱功底, 加强艺术修养

想要声情并茂地表现一首声乐作品, 必须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和较高的艺术修养。歌唱者应以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优美的音色和真挚的情感把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因此歌唱技巧的训练是尤为重要的。首先, 歌唱发声技巧的训练要从基础开始, 即从自然声区起步, 以中声区开始训练, 逐步向高低两端的声区延伸, 配合演唱一些篇幅短小、音域不宽、结构简单的声乐作品, 建立牢固扎实的声音基础。在打好中声区的基础上, 过渡好换声区, 进而发展高声区, 达到声区的统一。训练中坚持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歌唱姿势,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放下喉咙, 打开和稳定喉头的发声状态, 掌握良好的起音方法和整体共鸣的歌唱方法。

其次, 体现在歌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方面。声乐是音乐的语言艺术, 是旋律和语言结合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其目的是让听众从优美的歌声和清晰的语言中明确歌曲的内容、思想,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所以, 语言处理是歌唱艺术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最后, 声乐作品本身是文学与音乐有机结合的产物。歌唱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深度, 直接影响着对声乐作品歌词的理解。由于各自的文学修养不同, 在演唱同一首作品时表现出的艺术质量有很大的差别。一个缺乏文学修养的人难以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 不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就很难唱出感人至深的歌曲。

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每首歌曲的作者对其作品的构思、意图和所倾注的思想感情, 以及艺术表现都已有所设想和处理, 这是第一创造。但声乐艺术作为二度创作, 表演者的创造个性也必然在创作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如果说我们在表演的真实性中看到的是理解之美, 那么在音乐表演的创造性中, 则感受到的是升华之美。声乐表演的再创造, 要求演唱者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 演唱者的每一次表演都是对作品的一次新的创造, 而每一次表演都需要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才能和智慧。在表演中, 演唱者对音乐作品要有自己的理解, 体现出独特的创造个性, 这也是成熟的艺术家应该追求的。不同的表演者因为他们本身的气质特点、生活经历、性格爱好和艺术修养等的不同, 所诠释的同一部作品也会因此而不尽相同。充满激情的个性是使音乐表演走向成熟的基础。音乐表演要真实地反映作品文本的精神含义, 同时又需要充满激情地再创造, 只有使二者有机统一, 音乐之美才能产生无穷的魅力。

歌唱者演唱每首歌曲都有一个艺术再创造的任务, 在演唱过程中, 既要忠实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又要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感受和想象, 使之升华, 使歌曲更加生动、完美、有感染力。歌唱时, 内心的音乐思维支配着他, 脑子里仿佛已经听到音乐在流动, 然后再把歌曲唱出来, 用自己预想的速度、力度和风格, 完美地表现歌曲的内容、思想和情感, 从而逐渐形成完整而又清晰的音乐想象。实践证明, 这种内心歌唱对技术的发挥和对音乐的再创造是极为重要的。

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歌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声乐课堂实践与各种舞台的实践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获得演唱成功的两个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 通过演唱大量的声乐作品培养学生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歌唱欲望,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与歌唱的自信心。舞台表演中, 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逐步适应剧场的气氛、灯光与音响等。通过与观众最直接的交流, 增强演唱的勇气和信心, 积累舞台感受和经验。

上一篇:提高角色游戏质量下一篇:消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