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024-08-0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共11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这对于加强高等院校的日常管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及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改革开放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首先,从国家面临的安全环境来看,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境外敌对势力和间谍情报机构为达到分化、西化中国的目的,一方面利用各种渠道,以公开或秘密的方式,传播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模式、价值观念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另一方面采取金钱收买、物质利诱、色情勾引、出国担保等手段,或打着学术交流、参观访问、洽谈业务等幌子,刺探、套取、收买我国家和单位秘密。其次,大学生对国家安全也存在着种种模糊的认识。一是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当前,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国民安全等传统内容,也包括文化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新内容。因此,全方位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二是讲国家安全,大学生会自然联想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以及国家安全机关、军队、警察身上,这种把国家安全等同于情报间谍活动的片面认识,使大学生不能自觉地把维护国家安全与自身的责任联系起来,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认为“国家安全与己无关”。三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和平环境使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放松了警惕,淡化了安全意识,认为“对外开放无密可保”,“和平期间无间谍”等等。由于思想麻痹,造成国家的一些机密被泄露,更有甚者,个别经不起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不惜丧失国格人格,出卖情报,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惨痛深刻!

总之,我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而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又相对薄弱,这就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国家安全知识,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由过去的封闭型办学变为开放型办学,有一般教学、科研机构,变为教学、科研、生产、商贸等多元化的社会机构。当前高校管理方式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生结构复杂化,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校园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校园环境日趋社会化、复杂化。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校园内不仅有教学区、生活区,有的还混杂家属区、居民区;不仅有教学、科研设施,还有工厂、公司、超市、书店、银行、邮局、医院、宾馆、浴室、饮食店、影剧院、歌舞厅等生活服务设施和机构。一所高校就像一个小县城。这种复杂的格局,客观上也给高校的安全造成诸多不利因素。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时常窜入高校进行盗窃、抢劫、诈骗、行凶等流氓犯罪活动,有的甚至危害师生的人身安全,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二是大量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涌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形成,大量的外来人员来校务工、经商。由于这部分人文化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流动性较大,不易管理。因此,部分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据调查,高校外来人员引发的案件占高校刑事、治安案件的40%以上。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余时间东逛西遛,惹是生非,寻衅滋事;有的以打工做掩护,盗窃学校公私财物;也有的聚众赌博、打架斗殴,严重扰乱了校园治安秩序。三是校区多而分散,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高校合并办学,打破了学校独门独院办学格局。由于校区分散,相邻校区间的人流、车流、物流互动,有的院(系)学生每天从甲校区到乙校区上课或去图书馆学习,形成了校区之间人员流动性增大,如果稍有疏忽,易发生交通事故。四是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日趋复杂。当前高校周边治安形势仍然严峻,引发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问题的消极因素仍然大量存在,侵害学校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高校校园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或安全问题,大多数与学生有关。这些案(事)件的发生,不仅会给学生本身及家庭造成伤害,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严重时将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高校周边治安环境复杂、校园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起到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的需要

近年来,在校园内外发生了许多涉及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究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伤害不知所措。当前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社会经验。当代大学生由于从小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受什么挫折,思想比较单纯,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一些坏人坏事不能作理性的认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自我防范能力就相对比较弱,如缺乏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现金的经验,易于发生财物被盗;缺乏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容易上当受骗。也有一些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轻而易举地被一些不法之徒欺骗或威逼利诱。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被拐卖、凌辱、残害的案件就是这方面的活生生的例子。二是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一些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留下了种种影响安全的隐患。如人离不锁门、贵重物品不加妥善保管、随意丢放,导致钱物失窃;有的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在宿舍内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器、吸烟乱扔烟头等,并由此造成各种安全事故。三是缺乏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时期,乘虚而入的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一切向钱看”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对那些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社会经验、良莠不分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有的学生经不起这种诱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些腐朽观念,如有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受不住来自社会金钱和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诱惑,从贪小便宜、小偷小摸而发展到大肆行窃,害人害己、危害社会,堕落成为社会的罪人;有些大学生在西方“性解放”及淫秽书刊、录像的影响下,奉行“青春不美,死了后悔”的人生哲学,在这种腐朽思想的支配下,便很快成为淫乱思想的俘虏。针对上述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起到预防犯罪,减少发案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2

少年强则国强, 教育强则少年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 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高校的教育对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力的日益昌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对教育的重视度和对人才的迫切渴求比以往更加地迫切。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振兴中国的教育发展, 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决定了我国的国情。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向要同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方向服务,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

二、高校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及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和国外的交流日益密切。当代的大学生受国内外思潮的影响较大, 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和发展, 更希望有自由的空间, 不愿受制度和框架的约束, 处在青春叛逆期。思想处在不稳定的阶段, 但又有自己对待事情独到的理解和判断力。希望自己的及其思想被认同、被肯定。网络的各种消息铺天盖地, 这里面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当不同的思想出现交融时, 大学生就会出现很多的困惑、甚至会去学习一些不成熟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大学生处在模仿和学习阶段、容易接触到非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关于关于政治、局势发展的问题, 政治观念性强, 但是其行为不够成熟冷静。不能很好地关注和正确看待政治局势, 极其容易掺杂个人情感色彩。

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思想和灵魂的教育工作, 这里面有一个核心就是“人”,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不断学习中央的各种精神, 在职业规划课和形式政策课上努力让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形势和国内外的动荡。正确的看待问题、理性的分析问题, 让梦想的翅膀帮助激扬青春的理想, 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灯脚踏实地的去生活、去学习, 更加真实的了解社会、与社会接轨, 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遵循客观规律和事实。不但要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还要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教学课堂和课下教育相结合, 让学生不再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 还要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 注重人文主义素养和精神, 不断的开展社会实践。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中要不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让和谐、稳定、发展成为教育的基础和方向。不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成为前进的旗帜和标杆。不断地创新风、树学风、求发展成为高校不断追求的目标。

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视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教师的素质是高校各种能力的体现, 主要有教学能力、综合素质等等诸多方面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做的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他不以人的意志和客观规律为转移,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研能力。在当今高校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都普遍偏低, 并未真正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没有看到教育的重要性, 缺乏责任心和教学的重任及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并不一定就能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 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到知识对其思想也要有深远的影响, 不仅要让学生在知识的领悟上有深刻的体会, 还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未来的影响和社会的影响。要让学生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 在学生思想的最深触动学生, 让学生有正确的爱憎、正确的价值观、事非观。学生只有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去学习知识和汲取知识, 科学知识中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理想、优良的思想道德素养。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直是教学史上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探讨领域, 教师是教育者, 他是受社会委托、代表着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对学生进行教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

生产力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作为教育的集散地是教育的载体。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义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 我们必须注重经济工作。离开了经济工作而谈教育、学习, 不过是多余的空话。在教育的发展史中, 他和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是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在改革的浪潮下我们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光初.现代化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机制具有诸多功效,能够有效的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科学、合理的应用心理疏导,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导致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心理自我疏导的能力比较低,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心理疏导机制,提高相关的措施。

一、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与作用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状态,尤其是高校教育,更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能够真正的走入学生们的内心,培养学生们健康、健全的人格,保证大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的关注大学生们自身的发展和心理状态,进而能够保证大学生们能够全面、和谐以及自由的发展,必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其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大学生们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心理疏导质量,比如引导人、鼓舞人以及关心人。高校在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的时候,比如要动之以情以及采取理性、温和的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充分的发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

1.人文关怀科学内涵

人文这个词出现的时间非常久远,我国《易经》中就已经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就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个性能够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更加重视人们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应该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能够主动的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们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2.心理疏导科学内涵

心理疏导的主要内涵就是心理治疗,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和求助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通过一些心理技术和方法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加以调整和解决,并且对心理疾病进行及时的疏导,能够帮助求助者塑造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信心等,进而能够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的主要目的。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心理疏导方法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并且使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比如日常心理保健以及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主要就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需要帮助人们进行心理调适,使其情绪能够得以宣泄,心理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为大学生们培养健康的心理打下牢固的基础,进而能够能够解决思想方面的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主要措施

1.纵向的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有政治理论课、共青团和学生会的工作、行政系统的日常教育以及各学科教学四大类别的渠道。各个渠道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是相辅相成的,各具特点和作用。在进行政治理论课的时候,应该结合时代的个性和特点,用真确的舆论和真理来疏导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必须要将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的联合起来,坚定学生们的信心,塑造学生们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共青团以及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比较适合青年学生们的特点,通过学生们自己的组织,能够有效的实现自我鼓励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大学生们的组织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促使大学生们逐步的成熟和自我完善。行政系统的日常教育虽然比较零碎、繁小,但是其作用性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遇到矛盾和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进而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们的思想朝着积极方面进化,避免其养成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但是,日常的行政管理也具备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其行政色彩比较浓厚,不能真正的温暖学生们的内心,所以,必须要重视心理疏导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会被任课教师忽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之间处于隔离的状态,相互之间是独立的,许多教师并不是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不会重视学生们的思想,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传授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忽视学生们异常的心理现象。

2.横向的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具有着诸多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比如校团委、学生处以及教务处等以校党委领导的组织,还有系级的领导组织,比如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系学生会等,更有各种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比如班委会以及团支部等。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的政治教育组织,相互之间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进而能过充分的发挥出每个组织的特长和作用,进而促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能够更加的完善,发挥出整体的教育作用。这样就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层次,保证学生们无论是在课外还是课内都可以进行心理疏导,进而充分的发挥出心理疏导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另外,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出高校整体教育的力量,真正的将整体力量发挥出来。将硬件和软件紧密的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真正的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

3.其他渠道的措施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迁,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工作,必须要积极的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网站,并且配置相应的心理咨询师,不仅能够在课下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而且还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网上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为大学生们排除不良心理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精神生活,所以必须要重视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并且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才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有助于高校构建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贾春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教育论坛.2011(2).

[2]黄红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社科纵横.201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4

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党中央精神的需要。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强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强调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实践证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民族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世界民族纷争加剧、我国民族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5

一、高校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健全审美观念

正确的审美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开了一扇窗,美育不是抽象的,而是运用艺术作品中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来感化人、愉悦人。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作品的审美观逐渐个性化,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美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富有民族传统审美标准的审美观念,避免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不良审美观的出现。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艺术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鉴别美与丑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需求。

(二)有助于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力

美的事物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艺术作品为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人们可以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正确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个体独特的情感依照一定的美学思想,有规律、有意识的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观察力、理解力,学会深入观察生活,用心感受世界,理解美的真谛。

(三)有助于身心和谐发展,健全人格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服从于理性,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在社会迅速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美育教育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人的心灵,陶冶认得道德情操,健全人的品格修养,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陶冶情感

美育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形式,美育教育即情感教育,人的行为多数受情感的控制,梁启超曾经说过:“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型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的分量的磁,便能引起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闪躲。”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情感发展的高峰期,在开发学生智育的同时更要注意情感的培养,美育是连接情感和道德的纽带,在鉴赏美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进而美化自身、净化心灵,升华情感。这也是其它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教育功能。

(二)调节心理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跟体现在于对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全的作用上。培育学生的正确审美,纠正学生不正不纯的心理审美,让学生真正理解美的定义,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更进一步的在高校中弘扬了正能量,净化高校环境。而让学生在美育教育后,能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素质与自身修养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的素质与修养问题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然而通过美育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提高当代高校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十分重要。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美育教育在教育当代高校学生的审美的过程也正是引导当代高校学生认识美和学习美学的过程,美育教育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世界,不仅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更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在美学教育中美的影响下,使学生自助向美的事物靠拢,提高其素质与自身修养。

三、高校美育教育的性质与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6

师范类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对师范生重要性的思考

本文对师范类高校公共体育课对师范生的重要作用童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目的.天引起人们对师范类高技共公告体育特殊作用的重视,并提出了加强师范类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建议.

作 者:马强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北京,100081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642关键词:体育教育 公共体育 师范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7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据2013年《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4],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5.64亿,互联网普及率增至42.1%,其中手机网民增幅最大,约4.2亿人。互联网规模日益扩大,“80后”、特别是“90后”的加入,促使了新名词的诞生———“互联网一代”。

我们看到,网络早已进入大学教室、图书馆和学生宿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网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彰显个性的一代,广州美院的两个男生把Backstreet Boys的成名曲加上一段自创的搞笑MV发到网上,突然之间“后舍男孩”风靡大江南北。这是不识知识产权的一代,“比特”世界的免费新闻、电影、歌曲和图书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几乎是理直气壮地抄袭和盗用。这也是饱受质疑和焦虑的一代,美国畅销书的作者说他们“迷恋屏幕、上网成瘾、阅读能力低下、缺乏判断力、生活散漫、缺乏纪律性、不好好工作”[5],网络上关于“90后”各类“门”事件层出不穷。这更是自恋自我的一代,很多人太愿意在博客、QQ签名和社交网络上公开自己的想法,不经意间泄露团体机密或者伤害他人感情。忽视隐私、缺乏自控、挑衅传统、盲目跟风、言辞随意、不计后果等,种种现象凸显了互联网一代在成长中的各种“烦恼”,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党的十八大报告也要求“用先进文化占领移动多媒体阵地。”因此,作为高等院校,面对微博、博客、拍客、论坛、手机上网、信息报等移动媒体对传统纸质(平面)媒体及教育方式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也将通过他们对广大网民产生积极的影响力。

二网络育人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挑战

学习先进的教书育人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优良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秉承的宗旨。互联网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会,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网络育人应运而生。

1 网络育人的含义和特征

网络育人在这里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通过信息网络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网络上去,关注关心学生的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这两个方面互为条件,互相补充。

网络育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网络教学,它不像网下教育(也称传统教育)需要物理空间时间等条件的支持,它结合互联网技术赋予了计算机作为单一教学演示用具以外更大的功能。首先,使教育个体化,即每个受教育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同时,提供了个别交流、匿名沟通的可能,避免现实环境谈话中由于地位差异、心理对抗所获得的不实信息,可以及时且真实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次,使教育普遍化,网络教学所能提供的信息的宽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课堂讲授。经典的论坛模式更是各种信息的集中地。

2 网络育人的重要性

思想教育工作年年做,而每一届的学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80后”开始普及计算机,“90后”更是从高中开始接触网络。对互联网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信息危机。教育资源的开放使得教育工作者“先知先觉”的优势不复存在,如果信息滞后、不与时俱进,或者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闻所未闻,就很难树立威信去引导学生。其次是从属关系改变。“90后”的学生更趋于相信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推崇平等,教育者不再居于主体地位。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正受到互联信息的强烈冲击。由于网络行为大多属于个人行为,隐匿性强、缺乏监管和道德规范,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判断,一些负面有争议的社会新闻也得以通过互联网络大肆宣扬。青年学生很容易一叶障目、盲目听信,或是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放纵自己,宣泄日常生活中被压抑人性中恶的一面,甚至触犯法律法规的底线。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勤于学习、紧跟时代,提高思想意识和网络敏感度;斗智斗勇,应对挑战,积极推行网络育人和网络精神文明的建设。通过网络化思政教育,让两课教育革新化、时代化和案例化,让思想政治学习创新化、主动化和分享化。通过思政教育网络化,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使之契合时代特征,更加科学。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提供收集各类资讯,并有官方答疑反馈。总而言之,要了解学生所想,排解学生所难,关注焦点问题,维护网络秩序,抵制垃圾信息,树立良好道德。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育人的应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守护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精神疆土,做出了许多不懈努力和尝试,常规做法是借助学院网站、博客、QQ群等网络平台进行教育宣传。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就是“两课教育”,新推广的网络教学模式更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贵州大学的网络快车道模式就是其中翘楚。他们通过网络平台结合声、色、光、图等多种方式展示两课课件和教学资源,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分析探索设问立论、自由辩论得出结论。不仅课堂效果良好,对于某些引经据典,课后也常有学生津津乐道。通过不断实践,如今网络两课已经成为学生乐于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即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高校网络育人建设上也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为了配合开展学校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兼顾学院部分毕业生党员在外实习难以集中的实际,学院网站专门开设了网上党建专栏。主要包括网上专题学习、网上思想汇报、网上小组讨论等几个版块。现有注册党员和预备党员185人,占学生党员总数的100%。新颖的学习方式,灵活的学习时间,深刻的学习体会,激烈的问题讨论,不仅解决了离校毕业生党员继续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同时也为创新改革现有学习机制,促进新老党员的交接和学院党内文化的传承,激励大家畅所欲言,提供了平台。而网络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生命科学学院自2008年设置了“你说我听”公共邮箱,辅导员专人管理,收发匿名邮件、解答学生疑问、关注问题学生。四年多来共进行有效邮件回复2000余封,主动寻求帮助的同学达700余人次。“网络允许信息的匿名交流,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监督、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学院前任心理辅导员唐超老师这样评价:“我们收到的这些邮件一部分是同学主动发出的,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室友或者其他同学反映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信息来源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当的滞后性,即使通过邮箱反馈,涉及面还是很小,容易忽视一些有隐性心理疾病或者暂时性心理障碍的学生。因此,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转变工作思路,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如人人网、QQ校友和开心网等)和学生打成一片,关注学生的微博、博客及QQ签名,化被动为主动,从生活点滴入手,了解群体和个人思想动态,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上海交大的《网络舆情信息日报》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份专报由专人编辑,内容取材于饮水思源BBS及部分网络留言栏中大学生聚焦的共性问题,是学校领导、学校教务处、学生管理科等部门的工作“早餐”。“网络在线谈”源自抗击非典期间,对传达学校精神、统一全校思想效果显著,现如今已是教学评估及教育思想讨论的固定模式之一。吉林大学首开“校长在线、校长信箱”,增设牡丹园BBS校务专区,内涵吉大后勤、吉大网络、教工论坛、吉大新闻等若干版块,确保信息的上传下达、公开透明,学生反馈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类似校园风情、活动预告、吉大科研、吉大新生、你今天快乐吗等版块,不仅有助于信息资源的分享和交流,还有助于学生产生归属感和团队交流。通过学生的相互影响和约束,通过校方的关注、监管和管理,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了网络上去。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除了带来社会经济的变革,更对思想活跃的青年大学生们产生了巨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作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其重要作用日益突显。深入剖析网络育人的规律和特点,借鉴网络覆盖面广、时效性快、互动性强的特点,用积极主动的姿态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对加强“全方位育人”、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 鲍喜燕, 温斌, 等.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及相关原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2) :2485-2487.

[2]施佳.微博:“90后”大学生的演讲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及相关问[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29-33.

[3]于秀梅.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0) :188-189.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CNNIC网站, 2013-1-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就业 创业 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168-01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变。就业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工作,而职业指导侧重于指导适合做什么工作,是对终身从事职业的指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只抓大学生毕业环节的就业指导是“临阵磨枪”,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归根结底凭的是心理素质、做事能力等综合实力。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不能只抓就业环节,而必须从整个在校期间抓起,才能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因此,很多学校从“大二”开始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導大学生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起步,刻苦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促进就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设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

1 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贴近学生就业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职业指导为载体,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的着力点,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环境和形势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选人、用人各个环节的问题认识逐步深化,相应的育人策略也必须进行调整,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职业指导服务将成为大学生指导工作的突出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融合在职业指导中全程为学生服务。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

2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在创业教育中,高校教师教育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掌握创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增强创业必需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实际上,这些内容与就业指导是相一致的。我们在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敢于竞争、大胆创新的意识的培养,健康心理潜质的养成,就业能力的提升,甚至讲授大学生创业的模式以及成功案例分析。所以,在就业指导中渗透着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作为新的载体和工作重点,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是突出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紧紧把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工作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好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个载体,以丰富自身内容。

2.1 创新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由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劳动者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就业或创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在夯实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大学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这样,毕业后就具有了更强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生也要开阔思路,善于学习,寻求多种形式的就业。

2.2 择业品德教育

择业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他们在接触社会中的人和事的同时,也在将学校接受的做人做事教育的道理放到现实中进行检验。不诚实、不守信的行为一旦在择业中得逞,将对学生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容易强化对学校教育是一套,在社会行为中又是一套的德育两面性现象。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强调对大学生的择业品德教育,让大学生牢记,要把德摆在第一位,讲诚信,讲大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完善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诚信观和法制观。

3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

大学生从求学到求职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三盲现象”:盲目选择专业而不考虑自身特点,盲目学习而不清楚自己优势与劣势,盲目择业、就业而不注重自己的长远发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面对现实情况,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承担起指导的任务。

3.1 明确就业方向

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要进入职业领域,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长远打算,学习缺少原动力。因此,职业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自己将来的岗位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

3.2 做好职业规划

做职业规划是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职业规划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特质进行重新审视,对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认真思考并使其具体化,明确自己的追求,增强可操作性,使大学生能够有意识、有选择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训练。

3.3 高校的任务

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和整体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以课堂教学和

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及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等的素质教育。

4 结语

在帮助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大学生多办实事,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大学生就业诚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加强创业教育,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扎扎实实的在就业工作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柴志明,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新跨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周长春,主编.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9

芳星园中学

张妍

爱国主义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应该则无旁贷地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中外音乐史的教育,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爱国主义行为教育。尤其注重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良好的的思想品质,启发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审美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乃至中学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向和任务。

爱国主义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而且历来是鼓舞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应该是具体体现为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优秀的音乐文化艺术。为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主要任务。

一、以音乐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注意情操,应更新过去长一首歌就等于上好一节政治课的错误观念。要把音乐课的思想性体现到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及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要精心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形象,才以音乐之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目的得以实现。

例如:人音版的中学音乐教材中第一课就是一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大家都知道,澳门本来就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但他从1557年开始就一直被葡萄牙人占据着,为了收复澳门,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1987年4月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所行使得主权,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直传唱在群众中间,它成为了澳门人民的心声,也成为了我们祖国大陆人民期盼澳门回归的心声。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情而真挚的音调为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谱上了曲,谁都不会忘记在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贞的动人声音演唱的《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何止如此,那歌声也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学生们在学习这首这首歌曲时都会情绪激动,爱国之情尤然而生,教师让学生用用宽厚舒展的歌声,悲壮激昂的情绪来表达澳门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还有很多历史革命歌曲,好的民歌及供学生演奏或者欣赏用的器乐曲。这些优秀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同时进行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训练的基本条件,教师要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揭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涵和音乐的艺术形象,尽善尽美地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从心灵深处来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不断地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以音乐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

二、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的美感教育之中

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于音乐教学之中,不是空洞的说教,音乐教育的性质不同于政治报告,哲学论文演讲,要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寓于音乐教育之中,寓于音乐的艺术美感之中,使学生既能动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从而达到感情的愉悦,得到理智的满足,只有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的美感功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讲过:“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教育的功能,从古到今,倍受重视,无一不以音乐作为滋养,浸润心灵,使情操变得高尚,优美,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和结构美,来净化新一代的心灵,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起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无论什么时候,甚至境遇如何恶劣,也不动摇。

例如:让学生们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它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名曲之一。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这首乐曲在国外的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它可以和世界任何名曲媲美,以致多少年来盛演不衰。在让学生欣赏这首优美典雅的乐曲时,会呈现给我们一幅山水画卷,会使我们感受到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月光透过层层白云,映入江面,远处渔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的摇曳,那优美深沉的旋律,描绘出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加之教师充分的揭示,会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很快的进入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的静谧,清澈的月夜意境之中。乐曲中的“淙淙流水”之声,“蓬蓬远春之色”,“悠悠花香之气”使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的文化历史,民族音乐的伟大。中华民族不愧为使一个历史文明的伟大民族,中国不愧为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并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爱我中华的种子,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思想教育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现阶段,高校后勤在改革之后逐步确立了企业型的管理体制,但是受到改革深度的限制,造成了现阶段高校后勤保障方面许多负面因素的存在。由此,对于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思想和心理上都来了较大的影响,对高校后勤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1、员工文化教育程度不同,思想观念差异大

现阶段,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构成中高中文化程度,未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占绝大多數。在年龄方面,后勤服务人员以中老年为主。受个人文化水平和年龄阶段的影响,目前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普遍存在着终日游手好闲、消极怠工、工作进取心不强的情况。部分年轻员工,虽然缺乏专业的后勤服务技能但是心高气傲,管理难度较大。不同文化程度直接造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由于在思想上没有办法达到统一,造成了后勤服务管理水平低,发展滞后的情况。

2、对于后勤服务的定位不够准确,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现阶段,大部分人对于后勤队伍的认识不够。人们往往将后勤人员的管理与高校机关工作人员与教师等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后勤人员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甚至,很多高校忽视了后勤人员管理。部分高校对于后勤人员的晋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偏见,其待遇与高校其他部门相差较多,受到待遇差距的影响,后勤服务队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够。部分高校看待后勤管理人员存在很大的鄙视心理,认为后勤人员就是“服务员”,这也就造成了后勤服务人员的自卑感,对于自身工作存在“能走不留”的心理。高校后勤方面的外聘员工也占很大一部分,这一部分人员普遍的对高校没有归属感,认为自己是一个“打工者”,被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和教师看不起,由此也就使后勤人员认为自身低人一等。

3、整个后勤队伍普遍缺乏建设力量

从高校后勤的工作制度看,整个后勤队伍缺乏必要的考核、奖励等管理机制,整个后勤队伍的建设相对滞后。后勤管理方面的有关领导人员,过于强调后勤工作,忽视了对于后勤人员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导致了思想工作的滞后。高校对各机关处室的考核活动中,对于后勤部门的工作没有给予充分的认可,后勤方面的负责人在相关晋升上也得不到重视,更加剧了员工对于后勤保障方面的偏见。

现阶段的后勤人员构成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往往年龄都偏大,年轻的后勤人员往往侧重于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这也就导致了从事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年龄断层。同时,后期管理方面所开展的相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按照学校党委下派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开展,没有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述的诸多因素直接导致了后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滞后的局面。

4、后勤工作发展中党建相对滞后

现阶段,国内的高校纷纷对于后勤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和调整,整个后勤队伍的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高校在进行后勤改革中往往偏重于行政部门相关领导的配备,而忽视了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党建干部的配备。高校在进行后勤改革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关注党组织对于后勤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地位。而后勤方面的工作人员往往承担了领导者与劳动者的双重角色,后勤工作任务较重,工作地点也比较分散,由此,很难集中较多的时间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此外,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组织方式缺乏创意,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开会、学习,完成上级布置的相关任务。

上述几点造成了现阶段高校后勤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几个现象。第一,后勤管理方面过度的重视业绩,对于后勤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状况漠不关心。第二,现阶段后勤服务人员的个人主义较强,集体观念淡薄,组织集体活动往往各种理由推辞。第三,在工作中过分追求人利益最大化,无视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也就为后勤服务队伍的进一步建设埋下了隐患。第四,部分后勤服务人员好逸恶劳,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面对现阶段存在的严峻形势,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尽快展开,调整和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才能使后勤改革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后勤服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中国在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一部分人却出现了消极的人生观点和处世态度。一部分人过于看重个人的经济利益,甚至不择手段的去争取。

在后勤服务人员的队伍里面,部分人员集体意识淡漠,凡事都一个人为中心。近几年来,国内的部分高校也出现了个别后勤服务人员利用相关职权谋利的违法现象。现阶段存在的种种违背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不仅仅给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早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也就引起了我们对于后勤管理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如果不能够及时从思想上纠正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不仅仅是个人发展前途收到影响,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也会起到消极的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后勤服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更新观念的重要途径。

2、对稳定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的意义

我国高校纷纷对后勤进行社会化改革,这是我国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教育领域的改革。此次社会化改革的范围是全所未有的,打破了传统的高校后勤机制。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改革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伴随改革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了水面,此时正是各个矛盾的凸显期。如果不能够及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给员工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那么就会造成矛盾激化,进而诱发各种不稳定因素,破坏高校的正常的工作秩序,直接影响到相关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高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后期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积极地措施维护后勤服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在维护稳定方面,后勤思想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坚持落实中央的相关部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化。第二,积极引导后勤服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积极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第三,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不能够仅仅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停留在口头上,各种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要戒除形式主义,保证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

高校通过对于后勤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其思想意识水平,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的价值观念。高校的后勤服务人员担负着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的重任,后勤服务的质量对于学校的各方面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后勤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现阶段国内高校纷纷开展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阶段,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能够更好地发挥后勤育人的相关职责

后勤保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高校的正常工作教学秩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后勤保障工作。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实际上后勤保障部门也承担者“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任务。后勤保障工作是保证学校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发展和稳定。这也就更加强调了后勤服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后勤服务人员的思想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积极为高校营造一个优质、高效、和谐、稳定的后勤保障新局面,积极为高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良好地生活和学习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42-43.

[2] 周玉芬.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儿点思考[J].北京联合人学学报,2002 (3 ): 72-7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篇11

1.党的群众路线概述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1]。自建党以来, 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并持续产生实际影响的根本性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根本宗旨之体现。

十八大后,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促进党员先进性教育、保持党员纯洁性, 决定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 是顺应群众期盼, 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新形势下, 高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重点是加深对新时期群众路线新内涵的认识, 明确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总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 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以党章为镜, 严明党风党纪, 甘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坚持纠错治邪, 分析高校科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与策略。

2.新兴网络媒体概述

当前, 在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 诸多被称作新兴网络媒体的技术应用不断浮现。新兴网络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2]。

新兴网络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大学师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 由于自身职能的特殊性, 在中国国内最早接触并频繁接触新兴网络媒体的大多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兴网络媒体是把双刃利剑, 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搭建好新兴网络媒体、利用好新兴网络媒体、管理好新兴网络媒体, 充分发挥新兴网络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经由持续深入推进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促进新兴网络媒体的科学发展, 扩大工作效力, 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焦点课题。

二、新兴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群众路线工作特征

有学者直言:群众工作进入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然利用并在新兴网络媒体上, “搭建了党联系群众的新平台, 开辟了党引导群众的新途径, 提供了党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新手段, 营造了党接受群众监督的新环境”[3]。具体而言, 新兴网络媒体背景下, 高校群众路线工作存在如下特征。

1.群众路线二维结构更凸显

党组织的依靠力量是群众, 群众的组织引导者是党组织, 这二者构成了群众路线的二维结构[4]。以辅导员、班主任、党团学干部等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高等学校管理队伍与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开展群众工作的主导性力量。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 广大师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依靠和服务的对象。因此, 确立“一切为了师生, 一切依靠师生, 从师生中来, 到师生中去”的群众观念[5]及“一切为了师生, 为了一切师生, 为了师生的一切”的群众思路, 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和谐校园建设必须有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师生。唯有问需于师生, 问计于师生, 切实为师生服务, 方能充分集中全校师生的智慧, 实现新形势下高校重大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 方能实现高校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一步复杂

新兴网络媒体具备基于信息共享的开放性文化特征, 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一步复杂。新兴网络媒体一旦被政治行为所使用, 就由一种媒介技术工具较变为一套政治工具, 即追求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的工具[6]。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高校群众工作存在条件联结、功能联结及需求联结的关系。原因在于网络环境当中, 网络使得师生个人对其产生生存依赖性, 二者相互构成一种联结关系。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一步复杂, 很多问题“隐性化”, 不再直接地显露, 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难度。

高校师生是网民主体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其思想道德观念、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情感诉求等都是与网络密切相连的[7]。新兴网络媒体快速发展, 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新问题, 有些问题是前所未有的, 而部分“新”问题则是变换了形式的“旧”问题、重难点问题, 做好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党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用群众路线更好地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并将两者有机融合是推动高校深化改革、促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性思想保障。

三、新兴网络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群众工作的必要性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党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工作, 就是要把党的相关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群众路线, 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就能保证高校各项工作的成功。网络的发展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又提出了巨大挑战。诸如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这些网络应用平台的不断应用,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1.群众工作运行机制的建设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本质就是群众工作。高校师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 是客体, 是二者的统一体, 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离开党的群众工作[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当前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 坚持与时俱进, 在新兴网络媒体上探究高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不仅理论上形成新的观点, 而且通过实际活动有效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增强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全局意识, 集中高校人才智慧, 使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像重视传统媒体一样, 重视新兴网络媒体, 并注意二者的有机融合, 要注意主动向网络进军, 占领网络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弘扬正能量、主旋律;要通过新兴网络媒体, 搭建起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 及时把党、团组织乃至教学机构的声音传达给广大师生, 推动师生之间、职能部门与师生之间的良性顺畅沟通。

2.群众工作决策机制的建构需要

高校是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学生无疑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是教师同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也具有教师的身份。所以, 要逐渐建构起群众工作决策机制, 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微时代, 网络谣言与官方消息在博弈, 高校官方的失语和高校主流媒体的缺位只会给谣言让路。

因此, 突发事件发生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抢占舆论制高点, 争取发表权威信息的主动权, 最大限度地压缩虚假信息传播空间, 澄清事实发生经过,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把师生的意愿纳入主流舆论之中。

3.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健全需要

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新兴网络媒体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活动, 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缺乏创造性的总结与推广, 并且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许多好的做法没有坚持延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新兴网络媒体了解师生之所想, 解决师生之困难;通过新兴网络媒体开展研究调查工作,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利用新兴网络媒体, 及时处置突发社会事件,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利用新兴网络媒体,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克服一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转变工作作风;依托新兴网络媒体, 加强群众监督, 保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四、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激励群众、团结群众, 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是根本着力点。

高校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群众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 对整个高校党建工作来说非常重要。能否做好广大师生的群众工作, 既关系到高校党建培养职能的落实, 又关系到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 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宏观层面上, 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包括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等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形势。进一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微观层面上, “全力打造师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实践区”的特色化发展目标要求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广大师生掌握着丰富的道德、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 借由党建工作,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对于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个人的全面成长成才尤为重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结合党的群众工作的普遍性规律与一般性方法, 还要充分考虑“教与学”、“教与管”这几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即用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的观点研判高校党建工作的定位与特色, 增强相关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高校师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善用新兴网络媒体,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 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工作中,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改进工作作风, 改善师生关系, 赢得师生信赖, 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从而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与向心力, 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切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并结合网络媒体的特点, 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 着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群众路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A].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834.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3]孙丽丽.新兴媒体背景下的群众工作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4 (1) :71-74.

[4]李国, 陈宇, 粟道平, 闫春萍.“群众路线”的新阐释:二维结构与高校的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101-104.

[5]姜喜双, 刘娟.高校辅导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 :213-215.

[6]郑志龙, 余丽.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J].政治学研究, 2012 (4) .

[7]张桃琳.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2.

上一篇:幼儿园周督导工作计划下一篇:开学典礼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