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共8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篇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安全预警——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
建筑工程系 李岩
[摘要]为积极预防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着学生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指导大学生自护,有效防范、及时遏止、排除安全隐患,彻底杜绝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施安全预警可以有效预防高校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安全预警 预防 高校 安全事故 有效途径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新形势下,高校扩招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随之表现出的大学生心理脆弱、社会经验缺少、生活阅历匮乏、自理能力欠缺等特点致使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心理安全、自然灾害安全、法纪意识安全的淡薄,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传统的安全预案过多的注重了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及时处置、解决办法。为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预防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学生安全事故预防为主,本着学生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指导大学生自护,有效防范、及时遏止、排除安全隐患,彻底杜绝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提前建立学生安全预警。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学生安全预警是指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新近发生或极易发生的安全事故,为避免造成更大的或深度的损失,根据以往总结的规律或观察得到的可能性预兆,向学生或学生组织、管理部门进行及时通报,以达到警示、消除学生由于过激(过失)行为,不知情、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意外、或因经验缺乏而导致不可预见性可能等造成学生安全隐患的预警机制。
1、学生安全预警的分类
针对大学生被骗、被抢,学生伤害、伤亡事故的发生和按照常规可预见性隐患进行以社会影响、损失程度进行学生安全预警分类。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一)黄色预警是针对有发生可能性且尚未发生的校内外安全事件在学生中进行的预警。例如:黄色预警—雪天防滑预警。2009年11月16日,一场纷飞的大雪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银白的美丽景观,但是也给我们的各种行动带来不便,在冰雪往复和融消之间我们温馨提示您:
一、小步防滑。在冰雪道路上行走,要采用快频率小步幅的行走方式,这样既可以保证一定的行进速度,又可以减小身体重心的大幅度改变,从而防止和减少自体滑倒的机率。
二、顺势防摔。在冰雪道路上行走,摔跤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但在摔倒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顺势团身抱头摔下,不要与重力加速度做对抗,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严重摔伤的机率,特别是后脑摔伤的机率。
三、正确求援。在冰雪中摔倒,不要急于马上起身,应休息片刻,感受身体的疼痛情况,若有身体剧烈痛点或肢体变形等情况,要原地静卧,拨打电话或呼救,请专业人员施救,这样可以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祝全院师生安全渡过这场
1雪灾。
(二)橙色预警是针对校内外发生的需要特别重视的安全事件在学生中进行的预警。例如:橙色预警—公寓安全隐患预警。手机充电器放在床上充电;台灯太靠枕头和被褥;宿舍内吸烟,烟蒂乱投乱扔,打火机在床上乱放;电脑电线缠绕杂乱;宿舍内插座较多且摆放杂乱,有时在床上放置,无人时未及时关闭或拔掉电源;个别宿舍有自制接线台灯;有宿舍发现电发夹、电吹风等违禁电器;发现有水果刀、美工刀等刀具物品;有些宿舍无人状态下未及时锁门、关闭门上天窗,手机、钱物等贵重物品和现金乱放在明显处;学生有随意领带校外人员进入宿舍情况。请同学们严格遵守学生公寓管理条例。
(三)红色预警是针对校内外新近发生的恶性、重大或特别需要重视的安全事件在学生中进行的预警。例如:红色预警—上海商学院发生火灾 4女生6楼跃下身亡,火灾预警。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2分,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起火,4名女生因房内烟火过大,为了逃生,从阳台一跃而下,经现场120急救人员鉴别,4人均当场死亡。火灾过火面积20平方米左右,未殃及周边寝室。火灾原因初步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望我院学生引以为戒,不要使用电炉子、热得快、电饭锅等各种违规电器,切实保证同学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2、学生安全预警报告的发布
学生安全预警报告由辅导员负责具体发布。辅导员必须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有效途径积极发掘校内外涉及学生方面的安全隐患。随时掌握新近发生的校内外学生安全事故动态变化。及时通过报告形式向学生进行通告。预警报告一经发布,辅导员、学生干部要积极做出反应,并及时向所属学生传播相关信息,开展自查防范、实施预防措施。
3、学生安全预警报告途径。
(一)通过网站、博客、贴吧、QQ群公告专栏等网络媒介建立发布平台,进行真实信息的有效传播。
(二)通过定期组织召开班会、团日活动进行专项安全教育。
(三)通过及时召开临时性会议进行专项安全教育。
(四)通过对思想上、行为上有特别异常反应的特殊学生群体或个人,对已经遭遇(遭受)安全事故,在身心上造成一定伤害或损失的特殊学生群体或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座谈或谈心等安全教育。
4、学生安全预警报告时效
(一)对新近(一周内)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或极易发生但尚未发生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公布,起到对学生的安全警示教育。
(二)对距事故发生时间较长(三个月后),但仍存在安全隐患或极易再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要总结成案例,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5、学生安全预警报告处置。
辅导员在收看到相关安全预警报告的同时,积极召集学生进行相关自查或整改。学生在收看到相关安全预警报告后要根据报告相关事件(事故)自我检查,提高对此类事故的安全防范意识,将隐患遏止在萌芽状态,避免人身、财物上的损失。
学生安全预警报告备案。辅导员要及时将发布的安全隐患预警报告内容进行整理归档,总结成册。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1、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
学生安全预警将事故防范提到了重要位置,一改以《学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基础的的处置型安全教育,向发觉隐患、预防为主的防范型安全教育转变。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
未晚。学生安全预警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及时遏止、排除隐患入手,根据学生安全工作实际要求,变被动处理安全事故为主动防御安全事故的发生。找准安全隐患,切断高校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根源。本着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要多渠道开展安全预警工作,充分发挥预警在高校学生安全中的作用,根据安全事故预估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预警工作,力图彻底杜绝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有效弥补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缺陷
学生安全预警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学生心理脆弱、社会经验缺少、生活阅历匮乏、自理能力欠缺等特点致使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心理安全、自然灾害安全、法纪意识安全的淡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安全教育,建立以学生安全预警为基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弥补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缺陷,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危险预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事故预防能力和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防止发生安全问题而导致恶性事故发生,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四、结束语
学校安全稳定是全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学生安全隐患预警报告制度》,对学生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控制、及时处理,建立学生安全事故信息监测、预报机制,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预警,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运用安全预警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最终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篇2
谭某是我校服装艺术设计系2013级时装设计专业的学生, 湖南益阳人。该生从2014年7月暑假开始, 假冒“贷贷红益阳校园代理”, 利用同学关系, 抓住贪图小便利的心理, 在本校学生中从事“财物借贷”和“大学生网贷”等诈骗活动。其主要方式为:通过大学生平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小额放贷, 自已担任中介, 用贷款学生的身份证和图像开设账号, 进行身份验证并贷款, 自己掌控账号密码, 骗取钱财。起初, 谭某为博取贷款学生的信任, 2-3个月还一次贷款, 然后大规模的套取财物, 以致信贷公司要求贷款学生还款时才东窗事发, 骗贷人数达80多人, 诈骗金额达15万多元。多次与其本人电话联系, 谭某已经逃跑, 电话也不接, 所骗财物均已被挥霍殆尽, 且无力偿还, 由于谭某已年满18周岁, 公安部门和法院又没有足够证据立案。对此, 学校根据《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和《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九条规定, 给予谭某自动退学的处分。
二、案例分析处理
这是一起大学生利用同学关系, 抓住部分学生贪图小便利的心理从事诈骗活动的案件。虽然社会上屡见不鲜, 但在我校还是首例, 受骗学生之多, 诈骗金额之大, 对学校造成了不良影响。为甄别事件原委, 学校及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与分析, 并为挽回事件影响做了大量工作。
1. 追根溯源, 了解事情真相。
2015年4月2日下午3点, 我接到环艺系辅导员刘老师的电话, 有两名学生受害, 骗贷一万多元, 通过电话与谭某联系, 他主动承认并要求与受害人单独联系、私下解决。下午4点, 服装系大三学生陈某反映, 谭某通过大学生放贷平台对本院学生进行贷款, 每笔3000元。等到还款期一到, 贷款学生会按时把钱打给谭某。事后贷款人查询, 显示未还款, 贷款人及家长找谭某均没有解决。同时, 我还了解到谭某利用在校大学生身份通过零首付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苹果6手机, 然后再将手机转手卖掉。为让学生相信, 谭某还帮受害学生还了1-6个月的贷款, 之后就不再偿还其贷款。由于分期付款都是大学生用自己的信息办理的, 还款责任就落到了受骗的大学生身上。
2. 及时汇报, 采取应对措施。
4月3日8点, 有七名受害人向学生处及保卫处汇报了受骗情况。得知情况后, 我立即将此事报告学院领导, 并与保卫处邓处长协商, 进一步了解整理受害人材料, 上报当地公安局。5月26日, 学院领导刘院长组织学生处、保卫处、学生工作人员及受害学生本人召开协调会议, 指出学校会尽全力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此事, 提供有力证据协助公安系统处理, 及时联系谭某家长配合学校工作, 安抚受害学生心灵并教育他们警慎交友。
3. 上门走访, 共同解决问题。
由于谭某曾承诺只要介绍一个学生贷款就返现200元, 许多学生因贪图小便宜, 不仅自己上当受骗, 使许多同学也深受其害, 有的连生活费用都被骗尽, 还害怕让家长知道, 忧心如焚。对此, 我一边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一边联系他们的家长, 说明具体情况, 把损失减到最少。同时联合保卫处上门走访谭某的家长, 要求他们协助还贷, 但其父母拒绝合作, 最终交涉无果。据民警介绍, 目前银行追款还是需要学生先还钱, 下一步的法律责任问题, 警方通过法院判罚再认定。
三、思考与对策
透视谭某网络贷款欺诈行为,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与分析, 认为要突破现象看本质, 发人深思, 值得借鉴。
1. 从案例反映的深层原因来看, 物欲诱惑是高校学生犯罪的“最大杀手”。
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与社会接触较少, 生活经验不足, 思想单纯, 分辨能力差, 往往为了一些小恩小惠而上当受骗。谭某之所以能够成功骗取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信息帮其办贷款买手机, 就是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来进行欺骗活动, 受物欲诱惑, 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作骗取钱财的工具。
2. 从案例反映的犯罪主体来看, 法律意识薄弱是其症结所在。
目前, 在校大学生大都是18-23岁的青年, 正处于生理、心理渐趋成熟的时期。他们与成年人不同, 有自己的心理特点, 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 主张“自我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道德观上, 缺乏明确的善恶观念, 拜金主义思想作祟, 没有传统的道德原则;在行动上, 主张个人的极端自由, 不愿受社会的任何约束与控制。法律意识淡薄, 不惜把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来超前消费, 又用高利息伺机敛财, 以低门槛、速度快来诱导大学生借贷。谭某之所以选择在校大学生为业务目标, 就是认准了其在校期间不会轻易辍学, 人跑不了, 放款较为安全。抱着侥幸心理, 梦想用欺诈行为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最后走上令入不齿的违法犯罪道路。
3. 从案例反映的犯罪客体来看, 贪图便利、疏于防范是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根源。
主要表现:一是感情用事, 疏于防范。二是有求于人, 轻率行事。三是贪小便宜, 急功近利。在谭某行骗过程中, 一些同学往往为他所开的“好处”、“利益”所吸引, 有的自认为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好处, 结果却落得个“鸡飞蛋打”结局。
四、对策与建议
1. 加强宣传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财富观。经常开展打击网络贷款的班级活动, 多搜集关于网络贷款危害的信息粘贴在宣传栏或者班级QQ群、大学城空间上面, 使学生充分认识网络贷款的危险性。作为辅导员, 要时刻秉持高度的责任心, 要时刻提高警惕, 谨防班上学生上当受骗, 误入歧途。
2. 完善法律体系。
利用更多的法律手段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完善校园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班级信息委员机制, 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 对于学生的管理和监督要有很好的把握, 防止和减少发生此类案件的空当。
3. 提高防范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篇3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 案例 凝心聚力 走出低谷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66-02
一、背景
2013年年底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严重违纪违法被江苏省纪委查处,中纪委网站对此进行通报,随后接连有1名副院长、2名中层干部、1名普通教师(学院兼职律师)受到南通市纪检部门查处。极短的时间连续5人被查被判,学院成为全省全市反面典型,报纸电视、大小会议,甚至茶余饭后学院事件成为议论的话题,各种负面影响如排山倒海,打开网络负面新闻接踵而至,学院事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广大师生因此而出现心理塌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一时对学院发展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了怨气,氛围非常沉闷,士气进入低谷。2014年5月,江苏省委重新任命了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提振全院上下的精气神、引领学院走出士气低谷、带领学院重新走上事业发展的正轨成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的首要任务。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一年来,学院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多措并举,凝心聚力,带领全院教职工迅速走出案件阴影,构筑了新的精神高地。
(一)谈心谈话走进人心
谈心谈话是做好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我们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积极开展与干部职工的谈心。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每一个系部走访座谈,面对面和广大教职员工交流,先后召开老同志、党员干部、教职工代表等各类座谈会25场,个别谈心数百人次,共收集较集中的意见建议82条,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当场回应,对于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逐一落实责任部门。通过耐心的谈话谈心,拉近了与干部职工的距离,沟通了情感,让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新领导班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诚意和决心,为重新树立对学院发展信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排忧解难温暖人心
为职工排忧解难是做好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更是温暖人心的实际行动。由于种种原因,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难题,也是影响教职工思想稳定的、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从解决这些难题入手,回应师生的关切。一是推进学院更名,破解招生难题。学院有42个专业,其中农科只占18%,原校名“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已无法涵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环境保护等大多数专业,而且受社会轻农观念影响,原校名对招生乃至教师科研、校企合作都有较大影响,更改校名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迫切愿望。因此,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把推动学校更名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过艰苦努力,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全院师生为此深受鼓舞。二是解决学生宿舍质量问题,消除师生烦恼。引起学院“腐败窝案”的学生公寓建筑质量问题,一直是师生意见集中、反响较大的问题,也是领导班子的一块“心病”。我们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与建设施工方交涉,迫使施工方自行投资对学生宿舍进行维修,解决了宿舍漏水等一系列问题,为学院节约经费400多万元,同时为学生宿舍安装新空调660台,消除了师生们心中多年的烦恼。三是解决岗位数不足难题,畅通教师职称晋升通道。长期以来,学院教职工编制岗位数少,不仅影响高层次人才引进、制约教师正常的职称晋升、干部队伍建设,更影响学院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对此教职工们反响强烈,新班子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广泛认真的调研,然后主要负责人多次到编制部门沟通,最近批准学院一次新增180个岗位,老师们为此拍手称快。四是解决在职进修学费问题,鼓励教职工学习提高。我们及时调整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为教师解决了学费报销问题,并在暑假中选派20名骨干教师到香港职教中心培训,改变了教师长期“出不去”的状况。通过一个个难题的解决,也就解决了一个个累积在师生心中的疙瘩和怨气,融化了在学院领导和师生间的隔阂,重新建立了领导与师生间的信任。
(三)正风肃纪顺应人心
原学院部分领导和干部的违法违纪,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风气,部分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淡薄,放松自我要求。有个别老师长期以病假为由不上班、有的老师长期请事假、有的干部私自在外兼职等等。此前,学校对这些现象 “睁只眼闭只眼”放任自流,引起了广大职工的不满。我们觉得对这些行为如果不能有效制止,学校的正气就不能抬头,教职工的心气就不顺。因此,我们也下决心逐个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果断解除1名长期请事假的人事代理人员的劳动合同;二是限期要求1名长期请病假而实际在外做生意的教师回校上班;三是责令1名在校外兼职的中层干部辞去现任中层领导职务;四是对私卖公物两名后勤工人予以留党察看和行政降级处分。通过一系列整风肃纪举措,打击了校园内的歪风邪气,弘扬了新风正气,理顺了大家的心气,营造了校园和谐氛围。
(四)争取支持鼓舞人心
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对学院师生精神振奋和鼓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腐败窝案”的发生,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各级领导也较少到学校来视察,社会各界人士也对学校尽力回避,这对师生们心理和精神是个比较大的打击。一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学院的关心,邀请社会各界到学校开展交流合作,以振奋和鼓舞大家的士气。过去的一年里,江苏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南通市领导和省、市委组织部、教育厅(局)、省市农委的多位领导先后来我院视察指导工作。市委组织部、邮政局等有关部门、通州区委、区政府、海安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等各界人士纷纷前来与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学院又重现了勃勃生机,极大地增强了大家对学院未来发展的信心。
(五)谋划发展提振信心
用发展目标凝聚人心、用良好的发展前景振奋人心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因此,我们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开展改革发展大讨论。去年暑期,在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到温州、台州、苏州等兄弟市的学院及市内的高新区、滨海园区参观学习基础上,学院及各部门、系部、各教研室层层开展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明确了学院未来的发展思路。二是推进校区拓展。学院校区偏小严重制约发展。扩建校区、改善办学条件也成为广大师生热切期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多方调研沟通汇报和协调,形成了拓展新校区的合作意向,这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对学院未来的信心。三是推动与企业合作办学。目前,已经与李开复创新基金旗下的上海创新工场合作,打造南通市大学生创业公园;与海安政府和电梯产业协会,合作共建电梯人才培养基地;正在与东方领航教育集团合作共建航空服务人才培养基地;正在与江苏省环保产业协会共建江苏省环保产教联盟;正在与中德诺浩合作共建汽车专业等。
三、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和细致工作,全院上下走出案件阴影,精神面貌迅速改善,工作热情逐步提高,学院呈现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发展氛围。学院的社会声誉日益好转,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媒体正面报道我院改革发展情况达200多次,其中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家、省级媒体报道20多次。考生报考我院的积极性再度提升,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2015年提前单独招生700多个计划,报名人数达2000多人。师生们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2014年,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荣获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挂县突出单位;学院科研课题立项数和科研经费获取数取得历史性突破;环境监测专业学生连续两届蝉联全国职业院技能大赛冠军;学生创业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冠军。
四、体会与启示
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问题症结,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新班子党政主要负责人均从外单位调入,如果在对学校的校情、人情等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那无异于“盲人摸象”。因此,摸清情况、查找问题、找准问题症结,掌握第一手资料,成为我们的首要工作。我们首先通过谈心谈话、走访座谈,了解了基层单位和师生的想法和诉求,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获得师生信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做人的思想工作,首先要获得工作对象的认可和信任。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以心换心、以心交心。为此,我们放下姿态、俯下身子,走系部、访处室,面对面地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同时,我们通过与师生进行微信、QQ群、校园公共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与师生互动交流,有效地拉近了的距离,融通了感情,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排忧解难化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为师生排忧解难,把大家最关心的事情解决好,就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关键一条就是从群众的所思、所虑、所盼出发,把群众的要求作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积极主动地为职工排忧解难,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融入职工的实际生活。
四是坚持发展引领,凝神聚心合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一个单位,只有时刻保持一种振奋的精神状态,才会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才能够从容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实现更大发展。发展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充满希望的发展愿景也是激发师生信心、振奋师生精神的重要源头。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注重人文关怀,更要注重解决职工的精神动力问题,让职工干得有劲头、有奔头,从而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谋划学校发展上来。
作者简介: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篇4
——以**乡**村门徒会成员***案为例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农民思想动态,一直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没有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相适应的思想信念,导致他们不能幸福地享受物质成果,反而为信仰空白感到苦恼、无助,产生严重的信仰危机。
一、现状调查
针对**乡农民思想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四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一)欲望失常。纠缠乡干部要临时救济,钱少了还不满意,至少三五百才看得上眼;本来生活并不困难,认为低保是国家给的钱,不要白不要,取消他的低保就要闹得所有人不得安宁;因为修建公路等公共设施占用田地,就向政府漫天要价,认为政府有的是钱,全家人要靠占地这一次机会过上富裕的生活。在这些屡见不鲜的现象中,看到了一些人近乎变态的欲望,因为他们看到贪污腐败、坐吃空饷、投机取巧这些行为,不再相信付出才有回报的公平理论,相信不正当的行为可以发家致富的,欲望无限膨胀,远远偏离正常轨道。
(二)信任缺失。一是不信任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真诚的相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二是不信任政府,政府公信力缺失,公职人员的公信力缺失。公路集资款上缴两年依旧不动工,群众不相信这是受到项目统筹安排的影响,而是认为村干部把钱存到银行,贪污利息。群众不知道谁可以信任,谁能信守承诺,对他人、对政府产生抵触情绪,而邪教组织反党、反政府的宣传趁虚而入,一部分群众受到迷惑加入邪教组织,把所有愿望的实现寄希望于练功,越是无法实现就越刻苦,越陷越深。
(三)道德摇摆。一直以来,说到农民,大家会用淳朴、憨厚、老实等词语来形容,但随着“扶老人反被敲诈”、“救人却被认定为肇事者”这些现象的出现,他们感到自己的美好品德被人利用、被人玷污、被人误解,更可悲的是自己的解释不被相信!他们的道德底线在受到拷问,到底是有道德是正确的,还是没良心是正确的,他们的行为在道德初衷和社会现实间徘徊摇摆,他们对自己一直坚守的道德品质发出质问,是该继续坚守,还是该放弃?
(四)价值怀疑。这主要是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怀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几个范畴:和谐、公正、仁爱、共享,其中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职状态,也是当前提得最多的一点。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在基层的矛盾化解中,存在堵而不疏的现象,矛盾诉求渠道不畅通,矛盾化解手段不力,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将矛盾掩盖、隐藏,以换取暂时的风平浪静。群众感到表面的和谐,是以牺牲自己合法权益换取的,他们不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自身合法利益的维护者,还是剥夺者?
二、案例分析
张三,男,55岁,**乡**村人。2001年,老伴离世,儿女各自成家,顿感生活空虚无趣,遂加入门徒会,寻找精神寄托。因痴迷练功,田地荒废,积蓄用尽,久病不治导致身体每况愈下,儿女差点与其断绝关系。这种状况下,张三仍执迷不悟,认为身体不好、家庭不和谐是自己功力不够,于是更加疯狂地联系,有时甚至连续几天都没吃上过一顿热饭。
这时候,村干部了解到张三的情况,立即赶到他家中进行劝导,给他讲解科学和法律知识,为他送去药物,还帮他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张三不仅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还更加痴迷于练功。村社干部没有放弃,在机关相关工作负责人员的协助、指导下,对张三进行心理疏导,发动周围群众关心他,照顾他,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勃勃生机。在长达三年的不懈努力下,张三终于认识到门徒会是邪教组织,害人误事,于是开始和身边的人接触,帮助乡里乡亲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发展生产,关心儿女,又重新融入了这个社会,找回了自己。
三、创新思路与建议
(一)加强农民培训学习,提高文化素质。一是加大投入,保障学习的物质基础。各村(社区)要管理好、使用好农家书屋,丰富图书种类,鼓励农民借阅图书,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辨别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要建成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农民生活,培养其健康的兴趣爱好,促进邻里友好相处。二是开展各类培训。一方面增加法理知识、社会主义先进理论等培训,充实农民群众的大脑,教会他们用正确合法的突进实现个人利益,正确看待分析社会现象,形成独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一方面增加生产技术培训,在农村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普遍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二)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一是学习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对痴迷邪教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纠正心理偏差。避免方法不当引起邪教人员心理抵触,产生过激行为,对自身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产生隐患。二是学习法律知识,在对邪教人员展开救助的同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收集有力证据,用法律武器将邪教组织彻底铲除。三是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身边人,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三)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政府公信力。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认为,“在我们的传统社会里,社会的信仰体系和道德引领常常是通过公共权力和权力者的公共示范来实现的。官员对职责是否有神圣感?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的运用是否源自高尚的精神动机?管的示范的公共领袖示范不可或缺”。只有干部注重务实,时刻牢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切实履行对群众的承诺,把实现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取信于民。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篇5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就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案例情况:
本案例以所带班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苏某为例,因其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与寝室同学相处不甚理想,寝室关系不和谐,影响了寝室同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寝室人际关系亮出了“红灯”。苏某,女,20 岁,唐山乐亭人,直通车四年级学生。她性格较为孤僻,但生活很有规律。在班级中很少与同学来往,基本没有好友,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大学第一次过集体生活,从入学之初,没能形成较好的寝室生活的概念和经验,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和陌生导致了她无法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合群现象较为严重,特立独行,做事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同学关系较为紧张,且该生性格软弱不善与人交流,尤其与同寝室同学更是相处艰难。
苏某所在的寝室为3号宿舍楼171室,该寝室共有五名同学,除苏某外,其余四名同学关系较为融洽,兴趣爱好也较相同。苏某平时作息较为规律,按时起床,不睡懒觉;按时休息,不开夜车,中午午睡和晚上 11 点就寝雷打不动,她要求同学在她睡觉时不准发出较大 1
声响,比如音乐、电影等是不能播放的,寝室同学之间的串门更是不允许。刚开始室友都很配合,每次都关闭或将声音调至最低。时间一长,同学们都渐渐忍受不了了,每个人心里都多或少或有点意见。果然最后室友都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每个人的作息时间都不一致,苏某的要求着实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寝室的和谐,变相地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他们的日常生活完全被打乱,寝室矛盾逐步激化。室友刘某脾气较为急躁,对苏某的行为极度反感。某天中午,苏某提出相同要求移动一下床位以方便拿东西,刘某本就对苏某有很大意见,便充耳不闻,装作没听见,苏某多次向刘某要求无果,情绪颇为激动,开始自言自语发泄情绪,侮辱性的语言也不时迸出。刘某对此类话语很是恼火,加之早就对苏某有看法,转过身对苏某大肆指责,室友见此情形也都纷纷站在刘某一边。苏某见自己的要求得不到理解,情绪更加激动,跳下床据理力争,场面火药味十足,矛盾正式爆发。
二、案例分析
得知此事,我很吃惊,赶紧下寝了解情况。从走访中感觉到不仅同寝室同学对她有意见,班级其他同学对她也颇有微词,同学们都反映苏某性格怪异,脾气古怪,大家都不愿意与苏某有过多交流。课后找她到办公室我们谈了很长时间,从与她的对话中发现,我初步认为他们的寝室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她的自负和性格上的孤傲,加之室友脾气的火爆,互相产生厌恶,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就成为导火线,引发矛盾升级,直至大打出手。为此,我就苏某问题多次与其父母联系,谈及此事,苏某父母告知我,“她个性偏内向不稳定,不爱说话。人际关系方面,小学初中几乎没有朋友,我们曾多次为其更换班级,希望她可以在新环境中多与新同学交往,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谈话中,我与其父母商量,老师与父母双管齐下,我们尽可能多与苏某交流沟通,了解她的心声,引导她的行为。通过对当事人苏某及其室友、苏某的父母、班上班委和部分同学的沟通了解,矛盾的根源总算挖掘出来了。我发现苏某在此案例中扮演了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弱势者的角色,而其室友则是扮演了拥有态度强硬的受害者的角色。在本案例中不存在获益者,苏某的经历、性格、思想和生活方式导致了寝室矛盾的产生,而室友的不冷静和抵制情绪则是矛盾产生的潜在因素,人际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有效的语言沟通,长期下去,最终导致了矛盾的爆发。
三、辅导过程:
经过认真的思考,我认为给苏某换一个新的环境或许可以化解上述矛盾,合适寝室的选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选择的目标锁定为 Y 室。由于 Y室一直是 4个同学住,多出一个床铺,而且寝室成员的性格整体较为温和,其中又有两名认真负责平时表现很好、团结同学性格开朗的班干部同学,应该能取得我想要的效果。为此,我多次深入 Y 室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他们也最终愿意接受并帮助苏某。作为辅导员,我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地引导学生和睦相处,换寝前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显然是不妥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为了能让 Y 室与苏某相
处融洽,我设想先让苏某在Y室住一段时间,让他们试着相处。为此,在接下来的深入交谈中,我直言不讳,“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比较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如果只考虑到自己的意愿,那么必然导致同寝室同学的日常生活无法同步;过集体生活不像过家庭生活,集体生活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靠大家来营造,只要有一人不自觉,不顾大局,整个寝室的同学都要遭殃。好好利用在校过集体生活的机会,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控制自己的行为,凡事多考虑别人一点,学会与人和谐共处,你们将会终身受益。虽然苏某的性格很古怪,但只要注意交流方式,尽量避免分歧与矛盾的产生,相信你们有能力处理好寝室的人际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苏某与 Y 室成员没有出现矛盾苗头,相互之间相处融洽,并且建立了交流与合作的初步关系。我特意召开主题班会,由苏某带领班级同学探讨专业学习方法和技巧,使之融入班级活动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苏某虽然生活习惯并未改变,但知道了集体生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大家的舞台,学会了做事考虑别人的感受。当我再次来到 Y 室时,看到苏某脸上露出笑容,看到他和寝室其他成员相处友好,我很欣慰。
在解决大学生寝室矛盾时,我充分尊重同学、信任同学,让他们自己化解矛盾、处理矛盾,当然在这过程中需要我们深入交谈、启发和引导,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我相信他们会想通其中道理,放下思想包袱,敞开心扉,保持正确心态,让自己更完美,让寝室更和谐。
四、启示与思考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前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一个锻炼自己、重塑自我的舞台,而寝室生活在大学生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和谐、温馨的寝室环境,可以使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作为辅导员应该传授给同学这样一种思想: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如何学习、生活,更要学会包容、忍耐和帮助别人,尤其寝室里住着不擅于与人交往、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同学,更需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寝室环境,促进学习,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关系不和、气氛紧张,都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辅导员遇到学生寝室矛盾问题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确保弄清事实,做出正确决定。像本案例中的学生苏某因为性格问题和生活习惯而引起寝室矛盾,如果仓促调整寝室人员,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给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因此,辅导员在解决大学生寝室矛盾方面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日常工作中在注意强化学生集体意识的同时,适度开展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加强寝室凝聚力;
其次,建立寝室公约,通过同学们一致认可的规则来管理寝室成员,提高寝室内务管理水平;
再次,辅导员定期走访寝室,多与同学交流沟通,加强与同学的感情联系,才能避免大学寝室出现矛盾激化、小事变大、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篇6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管志阳
王秀小学现拥有12个教学班,477名学生,目前,在校学生中来太务工人员子女占40%。这些未成年人长期与父母分离或父母无暇顾及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享受幸福,我校致力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状态,激发他们持久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切实将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读好书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升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幸福指数。
一、关注阅读———让书做童年的朋友
为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学校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未成年人读书活动。学校在图书室和阅览室专门开设了“未成年人之家”,每周固定时间组织不同年级的未成年人来到“未成年人之家”,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津津有味地阅读,并主动同管理人员交流阅读心得。
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学校及时制定详实可行的图书漂流计划及读书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率先在高年级开展了“生活因阅读而美丽,阅读因漂流而精彩”的“图书漂流活动”的动员工作。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的重要意义。学校充分利用板报、广播、橱窗、标语等形式,营造浓浓的读书气氛,展示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强势宣传营造出了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图书漂流活动”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图书漂流———让感情随书去旅行
为确保“图书漂流”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学校鼓励全校师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天然的图书馆。师生随时可以捐出自己认为可读性强的图书(可多本),贴上学校专门印制的“图书漂流”专用书签,将书放到专设的漂流书架,或直接推荐给自己的好朋友,进行图书漂流。在图书漂流活动中,学校在每周例会中安排十分钟“好书推荐会”。每个班级都创设了“读书留言墙”,师生共同将“好书推荐”、“读书心得”等内容张贴在“留言墙”上。每月月底,进行信息汇总和评奖活动,评出“漂流之星”、“读书之星”“、优秀组织奖”等。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全体师生都能参与积极,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师生均有收获与成长。
三、活动纷呈———让书籍为成长导航
(1)坚持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早晨10分钟,全校师生一起朗诵美文;中午30分钟,师生进行个性阅读;晚学前15分钟,以日记的形式自省自警。
(2)每年十月份定期举行“金秋美文诵读”活动。每年10、11月为我校的经典诵读月,每个班级准备适合学生的美文,精心准备,在早操结束后为全体学生朗诵。
(3)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感受读书乐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营造‘书香家庭’,不在于家庭书房的有无,也不在于家庭书橱的大小,甚至也不
在于家庭藏书的多少。营造‘书香家庭’的关键在于培植家庭温馨浓郁的书香氛围。”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虽然我们学校身处农村,但是我们会向家长宣传读书能改变人生的教育理念,激发全体家长关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此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让孩子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安排的必读书目介绍,介绍自己的阅读生活。有些家长会及时的给孩子买来要读的书,有的甚至自己也捧起了书。因为他们要和孩子交流读书的体会。“学校的读书活动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让我和孩子都得到了进步孩子”家长感慨地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篇7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实效性, 单纯地运用案例教学能否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在于运用得是否得当。如果仅仅是走形式, 可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但学生不一定能真正接受。要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 教师就要认真思考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案例内容的选择、案例的运用形式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等问题。
1.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功能。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因其传授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方法。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讲授法教学的弊端逐渐显现, 突出表现在忽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忽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社会人生问题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大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等。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 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运用案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通过向学生提供纪录实际发生情况的事例, 即案例, 然后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和剖析, 并提出各自的见解,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案例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社会人生问题能力的培养, 受到学生的欢迎,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但应注意的是, 思想政治理论不一定都适合用案例方式表达, 有些内容用传统的讲授等方式更好一些。思想政治理论都有系统的体系结构、缜密的逻辑推理和严格的实践论证。对于那些系统性比较强的理论知识, 采用讲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论体系, 建立起严密的知识结构。案例教学固然有助于学生更生动形象地理解相关内容, 但对知识体系还不是特别系统的大学生而言, 如果完全采用案例方式或者过多依赖案例方式传授知识的话, 不一定能让他们得到理论推理能力锻炼, 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 帮助他们实现对理论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也不利于他们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因此, 我们不能因提倡案例教学而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需要从理论高度把握的基本理论, 我们可以把讲授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 并且以系统的讲授法为主, 而以案例教学作为有益的补充, 既有逻辑分析理论论证, 又有案例分析, 帮助大学生结合实际理解有关问题, 把理性分析和感性感悟结合起来, 既帮助大学生理解有关理论, 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 案例内容的选择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可供选择的案例也是不胜枚举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佳案例, 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同时又能吸引学生的案例。有些案例由于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 可能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根本不喜欢听, 这样的案例效果就差;有的案例学生的可能喜欢听, 但是仅仅是因为内容新奇, 这样的案例没有什么实际教育意义;还有的案例说服力差, 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真正精彩的案例首先一定要有教育意义, 能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真善美等宝贵的东西, 而且认可它们的价值;其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喜欢听、积极地去想, 乐于思考其中的道理;最后要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包括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正面案例通过正面引导教育, 让学生感受到正面价值, 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案例教学应以正面案例为主。对于反面案例, 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分析清楚其中不正确的地方, 分析透彻其中的错误所在, 以及会带来的后果, 让学生接受教训, 意识到自己应该避免这些错误。
3. 案例的运用形式
有的教师习惯于自己介绍案例, 自己分析总结, 学生能够受到教育, 听讲也比较认真, 但由于缺乏互动, 不利于发挥主体能动性, 不利于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打了折扣。有的教师喜欢介绍完案例后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教师最后加以总结点评, 这种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 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也有利于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不错, 但有时会不利于控制课堂进度, 甚至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完成。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要密切注意把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结合起来, 要注意引导教学进展, 注意引导学生的关注点。根据时间具体安排案例教学开展形式, 可采用学生典型发言、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重点发言、教师和个别指定学生单独互动等形式。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学生是讨论的主体, 教师应做好讨论的组织。对于重点案例, 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 课堂上选择学生代表进行典型发言, 也可以自由辩论。教师的作用是维护好课堂秩序, 引导学生的讨论不要偏离方向, 在学生课堂讨论中穿针引线, 在讨论结束时认真点评。教师的最后点评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结出学生讨论中比较积极的地方, 指出存在的不足。[2]特别要注意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 教师如果发现有不太正确的观点, 一定要及时纠正, 说明问题, 把学生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
4.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不再单纯是一种知识传授者,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了。因为教师要围绕案例进行知识、原理的渗透和加工, 要把课堂讨论与启发、对话等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所以, 教师实际上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 学生会认真了解案例并积极思考, 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并会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思考。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的灌输式学习, 变成主动思考的研究式学习, 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由于控制讨论、引导讨论、提出问题并作出综合评论, 能使学生的学习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发挥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同时兼顾传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角色定位, 把案例教学多方面的功能发挥出来, 学生就能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教育和提升,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逐渐确立起来, 就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总之, 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种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具体运用中的科学性, 努力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阵军.谈案例教学法在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 2008, 0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创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103-03
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达65%。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法通过视觉材料、经过分析: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如:在讲述“依法制裁违法犯罪”时,分别展示违法和犯罪两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学生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
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是属于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应大力推广。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第三次全教会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已为人们所认同,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怎样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在思想上激发学生创新火花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支配着学生的言行。只有思想观念更新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焕发出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中去。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知识时,首先口述2002年前几个月,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例子。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方多次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而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会出于教师的意料之处。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如在讲“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可选用石兆彬贪污受贿的案例。石兆彬虽官居中央候补委员,福建省省委副书记,但他触犯了法律,仍受法律的制裁,这样讲更具有时效性和说明力。
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公民作为纳税人应依法自觉纳税” 时,可选用冯小刚拍摄的《甲方乙方》后纳税的正面案例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偷逃税款300亿元的反面案例。选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案例,学生会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二、在教材中挖掘创新教育因素
(一)名言警句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铺路石”
教材中设置了不少名言警句,如初一上册共有31条,其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就有21条,下面列举几条足以说明它对学生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具有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激励学生去发明创造;“天生我才必有用”,充分肯定了人人都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抢前争先,实干快上”的湖北精神,鼓励人们争创一流;“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鼓舞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创业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句句铿锵有力,条条掷地有声。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它,就一定能开启学生思维,催逼学生上进,为学生创新思想的形成铺平道路。
(二)典型人物、事例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导引仪”
要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在人品、性格、情操、意志、思维等方面进行陶冶、磨砺、训练。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仍以鄂版初一上册教材为例:“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朱彦夫、张海迪等身残志坚,写出了《把一切献给党》、《极限人生》、《轮椅上的梦》等催人奋进的好书;一代伟人邓小平“三落三起”,终于成就一番伟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还有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桥梁专家茅以升、数学家苏步青等科学家举不胜举。这些伟人名人,本身的成长就是一部创新史,他们的思想更是闪耀着创新精神的光辉。我们如果能将这些鲜活人物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一定能激励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奋斗,創新思想就能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创造发明就会变成学生自觉行动。
(三)多样栏目设置是进行创新教育的“试验场”
教材刷新了陈旧的编排模式,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课堂思维想象空间。教材中设置了“各抒已见”、“七嘴八舌”、“想一想”、“动脑筋”、“说一说”、“议一议”、“忆一忆”、“动动手”等栏目。这些栏目的开辟,打破了教师包揽讲课的一统格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人格上真正体现出平等地位,课堂形成民主和谐氛围,学生有了用武之地。学生都能对教材观点、内容提出质疑,进行探究,发表各自看法。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上述栏目的科学运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除了上述内容外,教材中创新教育因素众多,我们必须努力发掘。
三、在练习中设置创新思维能力考查题
思想政治课要设置具有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的考查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考查题应具有如下特点:(1)材料新颖,时代感强;(2)信息量大,留给学生想象空间大;(3)要具有开放、发散、求异思维的特点。不拘泥于教材,要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并能活学活用;(4)解答角度多,具有多元性,灵活性。学生通过训练,达到如下效果:一是更加喜爱这门学科,二是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养成了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看事物的习惯。
四、在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材(鄂版)每课书后都设置了实践与活动,要求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这为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理想场地。因此,我们要努力将活动课开展好。第三次全教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怎样在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呢?一是有计划地规范活动过程。在实施活动前,将活动的主题、内容、目的告诉学生,让学生作好准备,看谁准备有新意。学生准备的过程也就是培养能力的尝试过程。(2)开展好多种形式的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性体现了能力培养的多样性,如撰写小论文,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提炼、综合等写作能力;讲演与辩论,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材料论证充分、寻找“战机”恰当、语言表达准确等能言善辩能力;社会调查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了解、识别真假善恶、处理问题等社会活动能力。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对传统的課堂讨论,写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认真准备,搞出新意
根据问卷、座谈和个别谈心等形式获得的情况,教研室进行集体备课,选择一些学生普遍关心、有代表性的问题,设计出若干课堂讨论题,比如,“我看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平均主义与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着重抓什么”等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课堂讨论不在多,贵在精,关键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有话可说,能引起争论。为此,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发言要有事实根据,不能只是凭感觉发议论。学生准备的发言提纲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这种也促使学生认真准备。对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或出现的明显不妥当的言论,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最后还要作出总结,引导学生运用邓小平理论来分析和看待社会现实问题。这种有准备、有争论、有总结的讨论,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采用学生喜欢的辩论、演讲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辩论不同于注重谈个人观点的课堂讨论,而是通过两种不同观点的直接交锋,促使学生对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与弊的辩论,能够使学生加深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理解。这种辩论也是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是先进行小组的辩论,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在此基础上选出代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课堂辩论,最后由教师对双方的观点作一总结和评论,有时也宣布某一方获胜,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演讲来展示风采也是学生欢迎的,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演讲稿,发挥自己所长,既可以写成小论文,也可以写成散文和诗歌,都作为平时成绩。学生准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根据班级大小采取全部和部分学生登台演讲的方式进行。演讲的学生或结合社会的发展,或结合家乡和家庭的变化,或结合个人经历,抒发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真情实感。声情并茂的演讲,不时引起学生的笑声和掌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重视多媒体的运用
近年来,我校对公共教室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大部分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堂上已可以随时运用投影仪、录像机、VCD等电化教学手段。随着硬件的改善,教师们设法寻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产原电视片在课堂上播放,效果非常好。
(四)组织好参观活动
外出参观也是学生普遍欢迎的。学校为此专门划拨一部分公共课学生社会实践经费予以支持。任课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参观单位,一个教学班每学期一般会组织一到两次参观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新疆博物馆,对这些活动,教师在课堂上都给予适当点评,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免把参观当作一般的浏览活动。
总之,一定要把案例教学当成一个教学的重点。要钻研这件事,琢磨这件事;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懂得结合理论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大胆改革,努力创新,在求实效上狠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张会峰.“基础”课法律基础部分教学面临的矛盾与破解之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推荐阅读:
高校思想工作07-01
高校职工思想政治工作07-18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0-3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07-07
高校新生思想工作引导07-23
美的法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0-1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10-16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学习心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起点上再奋进07-24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纪要12-17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