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2024-10-23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精选12篇)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1

摘要:学好政治课的关键是对学习政治有浓厚兴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营造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因此, 教师应从多渠道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兴趣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主体性,主导性

政治课是一门社会学科, 对于指导人生方向至关重要, 对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框架作用。因此, 如何让学生学好政治课, 在高中教育阶段尤为重要。学好政治课的关键是对学习政治有浓厚兴趣。

政治课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营造政治学习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因此, 教师应多渠道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为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从课堂出发, 实践证明,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应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学习态度, 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兴趣、性格等因素, 本着组内异制、组间同质的原则, 将学生分到各组, 这种组合才可能使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形成组内学习的合力, 提高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教师设置问题, 展开小组讨论, 让各小组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热烈的讨论中, 大家取长补短, 相互肯定好的说法, 否定不合理的说法。通过交流, 学生获得丰富体验, 最后达成共识解决单靠个人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看到团结的力量, 感觉到集体的力量更取决于团队之间的组织与配合, 兴趣在合作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

二、把课堂给学生

把课堂给学生, 课堂才能动起来、活起来, 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相信学生, 不断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 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课堂, 既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又使学生感到我能行, 我要学, 感觉到快乐, 兴趣便产生了。

教学中, “填鸭式”的教学已过去, 应在课堂中找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每节课都设有活动, 如:讨论、辩论, 自由问答, 学生演讲, 小组竞赛, 等等, 学生都很兴奋, 课堂热闹, 学生活跃起来了, 也喜欢上了政治课。

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1.让 学 生 亲 自 查 一 查

课本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地名、气候、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等, 如《对外开放》一课, 让学生首先查阅地理图册、历史图册等材料, 了解有关的知识介绍, 为课本知识铺垫。让学生动起来, 体验到动手的价值, 同时拓展知识面, 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感到政治课中的知识是无尽的, 学习政治的过程是无比快乐的。

2.让 学 生 动 手 做一做

政治课本中介绍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与生活常识, 但理论的解释再多, 学生也不一定能明白其中道理, 这时不妨让学生做个实验, 将实践结果同政治知识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发展, 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政治的真实, 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学生会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热爱政治课, 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课。

3.讨 论 会

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观点和现实中有笔记的, 又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或书本上的人物与现象, 学生可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 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展开讨论, 让每个人参加, 这样可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探索, 研究问题的能力, 形成政治思维从而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由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如就业问题由此可推到资源、环境问题等。

同时, 可以在课堂上经常讨论本地的政治人物和政治现象, 如李氏文化等。

4.讲 故 事

如果能对课文作改编, 将课本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既能使每个学生投入其中, 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 如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政治课本中涉及大量成语, 也可改编成故事。

对故事进行串联, 能把每个学生带入情境中, 并迅速产生共鸣, 这种讲故事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组织能力和胆量, 相信自己, 下次会更好, 形成了争讲故事的局面, 人人会讲, 一个比一个讲得好, 喜欢讲。

5.让 学生当演员

政治不能重现, 但政治可以重“演”。在课堂中, 可最大可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扮演政治人物, 展现政治事件让每一个学生回到过去, 真正看到政治、参与到政治中。当一回政治人物, 演一回政治, 让政治放在面前, 既直观, 又现实。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素质, 使学生喜欢政治人物, 喜欢政治故事, 更喜欢政治, 也喜欢政治课堂。

三、教师的主导性体现

教师是一堂课的主导, 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 教师的任何一个行动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的教态方法、语言的组织、板书、知识面, 对学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教师应用自己的行动吸引学生,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 首先让学生对老师有兴趣, 从而对课堂有兴趣, 对课堂有兴趣, 才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少名人在说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 无不对那些善于激发学生兴趣的老师赞不绝口。不仅老师教育学生善于激发兴趣, 家长同样应关注孩子的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是现代教师所必备的素质。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2

有的同学感到学习思想政治课困难较多,从而不感兴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对学好思想政治课信心不足。二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三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四是师生关系不融洽。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树立学好思想政治课的信心。信心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要学好思想政治课,首先必须树立一定能够学好的信心。我们平时可以多了解一些“补弱”成功的例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在制定目标时,我们要从小、从低开始,积极创造学习思想政治课进步的记录,进行自我激励,不断提高自信心。

2、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用崇高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的来激发学习的兴趣。(2)同思想政治课学习教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学习心得,来培养学习的兴趣。(3)融洽师生关系。若是由于师生关系不融洽造成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就应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听从老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3、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可以表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

(1)学习环节方面。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弄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做好课堂笔记,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课余时间应主动问老师或同学。课后的作业应及时、认真地完成。学会有意识地归纳整理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平时多读一些有关思想政治的报刊、书籍,经常收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3

关键词:培养;政治课;学习兴趣;原因;思考和探索

技校政治课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要全面提高技工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把政治课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由于诸多原因,影响到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技工学校政治课教师的艰巨任务。

一、技工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社会上一些人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腐败、不正之风、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等社会现象的存在,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假”。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

2.教育体制因素。在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对政治课形成了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政治课是副课,只要背会理论,考试及格就行,在这一认识的影响下,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就只是应付了。在技工教育阶段,由于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政治课成为基础理论课中的一门考查课,课时少,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很多,更为学生所忽视。

3.学生因素。中学时期“注入式”的教学,使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和积极性。进入技校后,学校管理较中学放松了,课堂教学知识量增加了,因此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无用;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这些学生自身的各种原因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4.教材教学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校政治课教材也在不断改进,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我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内容限于篇幅,知识精炼,理论性太强,以中学生的文化基础难以理解。政治课没有实训实习课的具体可操作性,也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长久以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与学生实际脱节的情况仍未完全解决。

二、培养激发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思考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论述过兴趣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学习效果和教育效果的好坏。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1.明确学习的目的,树立学生学习成才的信心。针对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我认为关键是为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树立技能成才的坚定信心。首先,通过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典型例子告诉学生,技工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和训练一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介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第三,让学生明确学习政治课的意义。通过这种树立信心的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过程;是知、情、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形成一种顺畅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这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乐观、愉快等情绪的产生,从而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

3.设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前充分备课。备课既要研究教材,也要研究学生。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統性。备课时多注意政治、经济、社会前沿动态,使得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性和新颖性,从而促进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其次,分层次设定目标,并使其具有阶段性。目标的设定应当明确、具体,既要分阶段又要分层次,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内容新颖性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①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修养,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感化、激励、鼓舞学生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又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幽默。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对问题不断研究的过程,也是兴趣不断产生和转化的过程。如在学习《民法》所有权的特别规定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把学生带入一种积极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运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学习积极性,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至关重要。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都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多表扬,少批评。二是表扬不能滥用,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三是评价要因人而异。④使用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理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的重要手段。技工政治教材中经济、法律、就业与创业等内容都可以使用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灵活运用。首先,案例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其次,案例要具有时效性。第三,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第四,在案例教学中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⑤借助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开阔学生眼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如在学习货币及其职能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货币不同发展阶段的形式及其职能,让学生对货币有一个直观、具体的印象,这对于正确理解货币的概念和各种职能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对培养技工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分析和思考。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政治课时代性、政策性强,知识更新快,涉及内容广,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不但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兆基.论语图文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2]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篇4

那么,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旨在新课标的视野里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环节, 并作以下总结, 以求抛砖引玉。

一、关注课堂导入

新编教科书倡导联系生活实际的、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因而, 老师讲课时可选择教材中的故事导入新课。比如, 我在讲《告别依赖, 走向自己》这节内容时, 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森林里有一只小云雀出生了, 小云雀的妈妈对这个小家伙照顾得无微不至, 每天都在外面忙碌奔波, 为自己的孩子寻来它爱吃的蚯蚓。几个月后, 小云雀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 应该自己出来找食物了。”可小云雀却说:“有妈妈去找就足够了。我还只是个孩子, 我不知道怎样找食物。”小云雀的妈妈说:“那我可以教你呀!”小云雀说:“以后再学吧, 我现在还想在树上练唱歌呢!”可是有一天, 小云雀在家左等右等也不见妈妈回来, 它已经饿得饥肠辘辘……讲完以后, 我问学生:“大家说一说, 你们对小云雀有什么看法?”经过学生热烈地讨论、分析, 学生很快就领会了本节课的主旨:过分依赖他人和社会会带来极大危害, 它不仅使人失去自我, 而且还给社会带来负担, 我们要扬起生活的风帆首先要自立。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

二、调控课堂时间

新课标指出:要结合相关内容,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长期以来, 教师把一堂课安排非常紧凑, 强调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讲台上教师滔滔不绝, 激情澎湃, 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的景象仍不鲜见。学生没有时间思考质疑, 也没有时间领会理解, 只能死记硬背老师讲解的结论来应付考试, 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呢?因此, 我们要留给学生多一些空间, 即在教学时遵循两条原则, 自己占用时间要少, 留给学生的时间要多, 自己讲授要少, 学生思考质疑要多。

要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放手把“舞台”让给学生, 大胆把时间还给学生。例如, 在教学毒品危害时, 确立本课重点,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所看、所听、所做的事实,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深刻体会。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图片展等, 然后开展“毒品离我们有多远”的讨论,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吸毒一日, 掉入虎口, 图一时痛快, 毁一生幸福”的道理。实践证明, 紧扣时代的教学设计既抓住了课文, 又抓住了学生, 可谓独具匠心。

三、调控课堂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 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在人格上尊重学生个体, 深入了解, 理解学生的所思所为。如果以教师的权威迫使学生学习只能适得其反。上课时, 教师要尽量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 走到学生中去, 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例如, 在教学“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节内容时, 我画了一幅画, 画面是一棵大树, 树下面是沃土和树根, 然后让学生根据画的寓意进行讨论、分析,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 层层设疑, 环环紧扣学生的心弦, 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教学的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这样, 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 他们的个性得到尽情张扬, 情感得到充分展现, 课堂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重视课堂小结

前苏联教育家尼洛夫·叶希波说过:“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堂课是很有好处的, 成功的小结应使课堂教学内容升华, 帮助学生完成从表象向本质的思维转换, 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受到教育启迪, 性情受到熏陶。”因此, 我在课堂小结中总结出六种方法:1.趣味点睛法。即对全课内容画龙点睛。2.趣味总结法。此法最好安排为趣味性的练习, 采用谈话、问答和画表等方式。3.趣味设疑法。巧妙设疑, 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新问题, 以造成悬念, 预示新课。4.趣味讨论法。提出一个或几个能激发学生兴趣, 深入研究教材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5.趣味呼应法。导入新课时, 设下悬念, 结局点破迷津, 做到首尾呼应, 水到渠成。6.趣味口诀法。把学过的内容编成口诀, 让学生背诵。

总之政治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只有既注重科学性, 又注重艺术性, 创设一种优美动人的教学氛围, 寓理于情, 寓教于乐, 润物无声,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在审美愉悦中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5

秀屿区大丘中学

童丽维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是为了单纯地让学生记住教材,更要帮助、指导学生能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高,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要阐述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幽默诙谐 有句名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的一种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追求的倾向。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驱动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质量。

思想政治课这一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里的教条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通过教学中的观察,发现由于教材内容的抽象乏味以及学习缘由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致不高,使得教学原本所要达到的德育和智育的目标未能实现,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亟需解决的重点,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浅见: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不必理会学生的吸

收、消化能力强不强,体现更多的是师生之间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展露的是师生之间一种沉闷的氛围。新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启示教师,学生在学习中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沟通”,而不是教师说学生记的模式。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深厚了,自然就会“爱屋及乌”,更加愿意去聆听、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且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如果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中做事,兴趣就会提高,往往会不自觉地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同样地,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可以有效地达成效果。因此,教师应首先取得学生的信赖,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以往的一个空说一个死记的模式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的模式,使自己的角色定位地更为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多多利用表扬的激励效果;在生活中要关心、帮助学生,经常与他们谈心、聊天,与学生结成朋友。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要多一点关爱,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一有进步就及时肯定与鼓励,以提升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

(二)幽默诙谐的教学技巧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

活跃,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增强教学效果。要能巧妙地使用幽默语言进行教学首先就得掌握大量的幽默教材,它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1、来自生活。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中有趣的素材不少,如逗人发笑的顺口溜、俏皮话、形象比喻等。对于这些现成的幽默素材,教师要做到善于发现、合理利用,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高一(上)中讲解“做理智的消费者”知识点时,“生活好了,肚子大了,脑袋小了”的形象比喻就使学生禁不住发笑,同时从这通俗易懂的语言中学生也得出一个结论:不想成为这种“小头大肚”的人,就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轻精神消费的行为,做到理智消费,三维目标就轻而易举地达到。

2、来自教材本身。学生手上的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就是一份内容丰富的幽默素

材,尤其是经过新课改之后的教材,文字少了,图片、漫画、资料多了,这就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有效的资源。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欣赏、阅读教材中的有效的幽默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材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供求影响价格”中的“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征税和纳税”中的“追星族”、“市场配置资源“中的”一哄而下“等,学生通过这些幽默图画自然而然就产生学习的兴趣了。

3、来自文化艺术作品。现代科技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便利,随时随地都能欣赏

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这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幽默素材空间。文化艺术作品中的许多小品、谜语、电影、漫画等,不单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在教学中要是引用恰当并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之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合演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就可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赵本山饰演的大叔把手电筒称作家用电器这个片段就用来说明“生产决定消费”,形象地表达出人们的消费是由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思想政治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内容的抽象性,不少的规律、概念、形式等教学内容对 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也不可能用实物将它们完全地表现出来,这会大大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工具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意思的表达更加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这样就能解决因规律、概念等这些名词术语抽象难懂所带来的困惑,使原本乏味无趣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文化生活》教材中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阐述比较书面化,在导入时就可以用《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来激发出学生的共鸣,然后在教学中引用“抗震救灾”、“神舟七号升天”等视频,学生就容易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更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就大大增加了。再如,《生活与哲学》的开篇之课“生活处处有哲学”,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哲学,对哲学不大理解,所以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介绍司马光砸缸、小马过河等寓言,或者可以用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既通俗易懂,又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并将它们转化成教材的知识点,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果课堂的教学是枯燥无味、一板一眼的,那么学生就肯定提不起兴致参与到课堂中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方法毕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地研究、探索,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

参考文献:

[1]张德琇.教育心理研究

[M] 北京:教育出版社,1982 [2]马君.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培养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

[3]郭华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J] 《试教通讯》,2003年第2-3期 [4]傅维利.课改通讯 [J]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浅谈高中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与乐趣。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而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生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政治课教学也应重视导入这一环节,导入得好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課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播放乐曲”等。如设计”感悟青春”的导入,我首先播放青春健美操录音,同学们在激昂、强节奏的乐曲声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以幽默语言,幽默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喜欢听故事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堂适度开展“故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如在讲“开拓进取品质的来源”时,我利用已有的挂图,让学生讲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当学生讲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达到入迷、狂热程度的时候,我顺势穿插爱因斯坦忘记自己住处的趣事,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也深深地为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态度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所感动,从而激励他们努力进取,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三、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一课堂教学手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将被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现代教学手段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作用,它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强化了形声教学效果,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同时也能将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隐为明,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四、以学生讲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就会束缚他们素质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教材,最好采取先出示结论,再让学生探索道理、把它讲解出来的方法。这样,由于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由学生个人操作,因此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加上学生有好胜、攀比的心理,问者诘其难,答者尽其善,气氛便变得热烈起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扮演了"主角",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一系列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五、以学科整合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新教材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7

一、注意导入技巧的运用

导入技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 在政治课堂上, 一旦教师恰当地运用导入技巧, 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一个好头。一般来说, 导入环节在整堂课中所占的时间不宜过长, 3~5分钟为最佳。在政治课堂上, 可供教师选择的导入方式有很多, 包括以旧引新导入法、设疑式导入法、歌曲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导入方法,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恰当的选择。例如, 在讲到“消费者的权益”时, 笔者就引用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小偷在小区盗窃财物, 被业主抓住了, 小偷没有被直接扭送到公安机关, 而是被狠狠揍了一顿, 并拉上街道游行。小偷以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为由将业主告上法庭, 这在当地引起了广泛争议。笔者请学生谈谈对这个案例的看法。由于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迅速点燃, 从而引出今天的主题“政治权利与义务”, 随着课堂的深入, 可就本课“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识点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 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注意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

语言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工具, 教师采取什么风格的语言往往就决定了教师大致的教学风格和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够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要素来进行授课, 一方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时, 笔者就从反面举例穿插了这样一个笑话:一只老鼠跑进了油缸里, 主人发现以后立刻飞奔到院子里, 原以为他是要出去拿工具把老鼠捞出来, 谁知道一会儿, 主人抱着一只猫跑了进来, 然后把猫扔进了油缸里。听了这个笑话以后, 学生立刻哄堂大笑。在笑完之后, 学生从中切实地领悟了不从实际出发的危害, 从而既达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 又让学生在玩笑中理解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事实上, 在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中, 收录了很多的漫画、笑话,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素材,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增加政治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政治课堂上体味到的不是严肃的氛围, 而是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这样自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三、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政治学科不实用。很多学生认为, 政治教材中的内容都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和一些空洞的道理, 花时间在这样一门课程上实在是不值得, 于是很多学生对待政治学科的态度往往就是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 快到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把教材拿过来背一背记一记。试想一下, 学生在这种偏见下, 又怎么可能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呢?虽然政治学科看似理论性很强, 但事实上, 它与其他学科一样, 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 就会发现政治教材中, 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还是文化生活, 其中的很多知识在我们的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 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 我们就可以引用“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作为知识的背景;在讲到“我国的外交政策”时, 就可以引用当下比较热门的“南海问题”等作为背景。总之, 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 一定要打破教材的局限性, 努力把教材知识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连接, 使学生看到政治学科的实用性, 这样自然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作为基础, 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其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得到大大的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再把掌握知识作为唯一的目标, 而是把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的目标。因此,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 符合新课改对政治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8

兴趣大致可分为三类:直观兴趣、自觉兴趣和潜在兴趣。直观兴趣是一个人的一种本能, 自觉兴趣是有着明确的追求目的, 潜在兴趣表现为有强烈的追求、经久不衰的爱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 “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与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是教师教学的有力法宝。那么, 教师应该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呢?

在前面我们已经对兴趣的定义和分类做了了解, 对三者的作用和特性也做了初步的认识。下面, 教师就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 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 对三者采取相应的激发手段。

一、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激发学生的直观兴趣

直观兴趣是一种最直接也是持续性最短的一种兴趣, 犹如大家所提及的“一见钟情”, 是一种最简单也最直观的感官效果。教师针对直观兴趣的这一特性, 就应该准确把握, 并能采取相关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 和蔼可亲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鲜明的板书都是提高教学质量, 增加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政治教学中, 尽管其属于比较理论性的学科, 但是, 政治教育是与学生思想素质、生活等最直接、最直观的教学。所以, 提升自身个人魅力, 是教师教学的先决条件。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激发学生的自觉兴趣

在激发学生的自觉兴趣时, 由于这种兴趣伴随着情感、思维活动而产生, 是有着明确的追求目的的心理因素, 所以, 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政治热情,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政治课堂的地位和作用。很多学生普遍认为, 政治课堂就是一位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说评书, 将新闻联播的常用词汇搬到课堂当中, 或者就是将老少皆知的道德规范再彻头彻尾地复述一遍。有些政治教师甚至过于夸张地把高中生当成了三四岁的幼儿园儿童, 嗲声嗲气地告诉他们不要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高中生既觉得好笑, 又在心里对政治老师产生厌恶之感, 更加对政治课视而不见, 不将教师放在眼里。如此, 学生的政治分数一直处在低谷。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政治课的地位和作用, 改变传统的教学“灌堂式”, 真正将高中生作为政治课堂的主体, 让高中生真正明白政治课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使其自主探究政治教育和政治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三、利用多种途径, 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

1.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激发学生潜在兴趣就是让学生永久地热爱这门学科。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制作幻灯片, 观看纪录片、影片等。有时候, 报纸上的一张图片, 网络上的一段视频, 微博里的一段博文, 可以比书本上的上千文字更具有张力。比如在教学孩子们个人、集体与社会一节内容时, 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已经发生变化, 增加了很多社会责任重难点: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不同的角色, 以及要为这些角色所承担的责任, 就需要教师铺陈出新, 将常见的功德意识讲出创意, 在讲课中注意增加教学内容的闪光点, 让学生产生听课的兴趣。在课程进行之前,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 播放婴儿、幼儿、小学、现在不同时期的照片, 让学生联系实际, 看看自己的成长都有哪些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 找到自己的变化, 除了相貌之外, 更多地变化。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然后, 再让学生回想自己父母的变化, 学生想到父母在一天天变老, 不再年轻, 而他们一如既往地为我们的学业和生活操心, 学生们集体背诵“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让学生通过朗诵懂得感恩, 利用放假时间帮助父母, 缓解爸妈的压力。然后, 联系语文《背影》, 并在幻灯片上插入“父亲”的图片, 播放《常回家看看》和《听妈妈的话》等歌曲, 让孩子们在身心得到暂时愉悦的同时, 也让孩子渐渐明白角色的转变:长大了, 就要学会付出和感恩, 学会理解和包容。之后, 再播放电视上最常见的公益广告, 让孩子们感到熟悉的同时, 也让孩子在广告这种短小精悍的文艺形式中, 为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比如公交车上主动让座、随手捡拾地上的垃圾、帮助老人和孩子, 使学生明白自己在社会的作用, 树立其主人翁地位, 不讲大话、空话, 真正以实际行动实践课本内容, 以上环节, 都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 机能更加直观地构建政治与生活的联系, 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加强鼓励和指导

因为当代高中生心理素质低、遇事忍耐性差, 情绪具有两极性, 情绪犹如暴风骤雨, 有时会热血沸腾, 有时又会心灰意冷, 反复性很强, 所以, 作为政治老师, 我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政治教育, 更有责任做好高中生的心理疏导, 使得他们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使得他们心里只有阳光, 在风雨过后见到彩虹。教师要多加强和学生的课余沟通, 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 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建立有效的课堂奖励机制。有效的鼓励, 需要教师不吝啬溢美之词。在观看《放牛班的春天》这部评分很高的法国电影, 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和启示。奖励、赏罚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不能一味地娇惯、鼓励, 让孩子认为教师虚伪, 没有威严感, 也不要任何事都批评, 让孩子认为教师威严得不容亲近。

因为高中生天性善良, 只是天生好动、顽皮, 再加上他们处于青春的叛逆期, 缺乏辨析能力, 缺少正确的引导, 再加上当代社会的诱惑力太大, 学校又过于压抑, 他们很容易通过打架、斗殴等暴力形式进行发泄。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打动每一个学生, 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去温暖他们孤寂的心灵,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 避免随大流。比如说, 班上总有一两个同学被当做大家取笑的对象。高中生在给这些同学编口令取笑他时, 没有惩罚学生, 而是纠正孩子的口令, 将其变成文学讽刺诗。尽管学校一直希望政治教师在教学上紧跟课本, 而且学生们也不理解, 误认为高中老师学究气。他们正处在叛逆期, 对任何事物都喜欢否定多于肯定, 所以, 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电影《死亡诗社》当中, 教师就敢于和权威挑战, 尽量在自己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的形象力和独特性, 找到他们的个性和闪光点, 使之追求自己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对兴趣的本质和内在机制进行反复研究和解读, 只有真正把握兴趣的本质特征, 才能更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革, 进而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若想有效地提高高中政治的课堂效率, 教师就要首先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兴趣的含义和分类, 分别针对直观兴趣、自觉兴趣、潜在兴趣等三个要素提出了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性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探微 篇9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思政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 在感觉到学习对象与已有经验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产生的认识的一种倾向性。学习兴趣的激发阶段是学习兴趣培养的最初阶段, 是其他三个阶段的基础, 没有兴趣的激发就不可能产生兴趣, 更谈不上形成稳定的兴趣品质。有的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讲授中以灌输为主, 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重点画给学生背背就可以了,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学生感到腻烦,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需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产生兴趣体验。皮亚杰认为, “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 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 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 是由于它满足我们的需要。”学习兴趣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 学习兴趣萌发于特定的情境与学生个性的统一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需要客体的刺激, 也需要适应主体的状态。根据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平衡理论, 当学生遇到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的新信息时, 学生就不会对信息作出反应, 而是忽略新信息保持原来图式的平衡。因而, 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中产生共鸣, 才能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认知结构, 形成思政学习兴趣

发生认识论认为要形成学习兴趣, 既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 又需要主体状态的适应。兴趣的形成不是取决于主客体单方面的因素, 而是由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决定的, 也就是说兴趣的形成是在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时, 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把学习内容移植到头脑里, 而是先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已有的经验, 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加工。加工以后学生以自身接受的方式, 将新增的学习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或者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去适应新的内容, 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就是在这种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所以, 要让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加工这些知识, 使学生找到并善于运用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的认知加工能力。

三、内化价值体系, 维持思政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形成以后, 如果仅仅通过外部因素的刺激, 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当学生受到教学情境的吸引而萌发、形成了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后, 教师就要继续发展、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否则, 学生即使产生了学习兴趣, 也会因为没有进一步将兴趣发展、深化而变成“三分钟的热度”, 慢慢地消失。要维持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 就要让学生将兴趣内化, 即将外部的刺激转化成主观对学习意义的内在认同。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的内化, 因为价值观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 与学生价值观一致的学习内容能被学生愉快地接受, 使学生产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引导, 将正确的价值观整合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并让学生内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 使学生将知识与自我价值相结合, 促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倾向性的个体兴趣。而内化在价值体系中的兴趣只有长久维持下去, 才能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驱力。

四、迁移应用知识, 巩固思政学习兴趣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10

一、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例如初三《社会》课,可以从《社会》这个书名入手。上课一开始,教师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如上学期的第一堂课,同学们讲的最多就是我国长江、嫩江特大洪灾及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气氛相当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造成98年特大洪灾的原因有哪些?这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还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说明了什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形势如何?等等。通过提问,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习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社会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社会》课产生学习兴趣。

二、巩固学习兴趣

在第一堂课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11

一、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位名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容易让人接受。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多、原理多,而且抽象枯燥,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所阐述的内容却是严肃的真理,要使这些枯燥的概念原理被学生接受,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列举贴近学生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乏味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又可以形成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乐学的状态。例如在讲“法人”概念时,我先提出“法人是不是人”、“法人是不是法国人”、“法人是不是懂法律的人”等一连串富有想像力的提法,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让他们弄懂“法人”的科学定义,寓教于乐,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另外,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形式取得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二、巧用导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思想政治课,开头导入做得巧妙,就能迅速活跃课堂,引人入胜,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上来。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设计开头,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变化导入。如,我在上“认识的根本任务”时,先给学生讲“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近热远凉。接着问学生:“这两位小朋友谁说的对?”又问:“为什么都不正确?它给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通过各种方式的导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兴趣的培养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更要在和谐科学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子”“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课堂往往充满严肃、呆板、沉寂的氛围。学生的主体作用怎么能发挥出来呢?学生的兴趣怎么能调动起来呢?

和谐的课堂气氛,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多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变化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如在讲解过程中可给学生看些生动的影像资料、新款的图片或听音乐、讲笑话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培养兴趣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只有教学双方互相配合,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却无动于衷,是肯定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讲故事、提问题、课堂讨论、表演、知识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乐于上思想政治课,从深层次上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篇12

一、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位名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容易让人接受。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多、原理多, 而且抽象枯燥, 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所阐述的内容却是严肃的真理, 要使这些枯燥的概念原理被学生接受,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列举贴近学生的例子, 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乏味的课堂气氛注入活力, 又可以形成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乐学的状态。例如在讲“法人”概念时, 我先提出“法人是不是人”、“法人是不是法国人”、“法人是不是懂法律的人”等一连串富有想像力的提法, 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 再让他们弄懂“法人”的科学定义, 寓教于乐, 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另外,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形式取得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二、巧用导入, 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思想政治课, 开头导入做得巧妙, 就能迅速活跃课堂, 引人入胜,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上来。所以,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 要特别重视设计开头, 根据教材内容, 不断变化导入。如, 我在上“认识的根本任务”时, 先给学生讲“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 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 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 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 近热远凉。接着问学生:“这两位小朋友谁说的对?”又问:“为什么都不正确?它给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通过各种方式的导入, 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兴趣的培养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更要在和谐科学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 作为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 我们许多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子”“满堂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课堂往往充满严肃、呆板、沉寂的氛围。学生的主体作用怎么能发挥出来呢?学生的兴趣怎么能调动起来呢?

和谐的课堂气氛, 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 借用多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 反复地去体验, 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变化着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 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如在讲解过程中可给学生看些生动的影像资料、新款的图片或听音乐、讲笑话等,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培养兴趣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 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 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只有教学双方互相配合, 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 学生在下面却无动于衷, 是肯定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讲故事、提问题、课堂讨论、表演、知识竞赛等形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体验成功,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 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 同时, 也使学生乐于上思想政治课, 从深层次上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上一篇:云计算及其面临的挑战下一篇:铁路车站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