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精选12篇)
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篇1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 近来通过和学生进行交流, 发现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语文成绩总是提不上去, 总是徘徊在中下等的水平,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对语文缺乏最基本的兴趣爱好。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目前, 班里的一些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 总是提不起精神, 积极性不高, 要不就趴在桌子上, 要不就交头接耳的说话。而我们都知道,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 它是现代文明的承载体, 是我们的百科之母, 因此, 怎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笔者通过日常的总结和实践,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的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多鼓励学生
俗话说, “成功来源于自信心”, 这说明每一个人都需要树立自信心, 初中学生也不例外。
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不断地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能认识到自身的能力[2]。而且还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他们的困难和不解, 及时地发现, 并帮助他们尽力去解决掉。对待他们的一些提问和想法, 即便是错误的, 也不要坚决的回绝, 要善于劝导, 循序渐进, 多鼓励学生, 注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往往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来源于任课老师的兴趣, 因此老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 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都知道, 只有养料肥沃的土地才能长出茁壮的庄稼, 学习也是一样, 只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才能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可见课堂环境的重要性。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内, 必须要高效利用, 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 要有和谐的氛围, 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 在课上, 要调动学生大声朗读的能力, 因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而且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 需要多说, 多念, 多听, 才能把这门课程学好, 大声的朗读, 能愉悦人的心情, 激发学习的热情, 此外还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作为语文老师, 在领读的时候, 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 有些地方是需要有感情的阅读, 使语文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时候, 要能读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还能体会到诗人伟大的报负, 这样才能入情入境, 才能带领同学们读出诗的蕴涵和真谛。
三、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使课堂生动起来
由于现在教学水平的提高, 已经有很多的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但由于对这些设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因此好多教学设备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当代的语文老师应该多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 制作出教学PPT, 利用网络上一些漂亮的图片, 配上有声有色的动画效果。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良好资源, 这样不仅可以使同学们从视觉上得到有效的刺激感觉, 加上丰富的内容, 这些都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从而不断的激发起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 当我们在学习高尔基《海燕》的时候, 如果能配上动画和声音, 这样就会使幻灯片更加丰富, 能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一般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在高傲地飞翔, 这样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无产阶级的先驱者揭露沙皇反动政府, 抨击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的决心和毅力。此外, 对于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纪录片要不定时地让同学观看, 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理解当时作者创造作品的外界环境, 和作者内心的思想活动, 还要写一些观后感并且还要和同学进行探讨,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
四、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除了充分利用在课堂时间外, 还应该调动同学多参与课外活动, 比如说, 一周开展一次朗诵比赛或者辩论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因为辩论赛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应变能力, 增强同学之间的了解, 促进沟通;而朗诵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普通话水平。此外, 还可以组织同学办板报或者校报等, 通过这个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 而且还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使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探讨, 从而更容易掌握和吸收。
托尔斯泰以前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4]”。因此,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来刺激和带动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让学习语文变成他们的一种乐趣, 这样就不会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负担。此外, 还希望广大的语文教师能够真正的解放思想[5], 不能被应试教育所枷锁, 要勇于创新, 使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一种痛苦, 努力达到和谐、绿色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曹丹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西江教育论丛, 2010 (, 1) :22-23.
[2]李远彬.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初探雅安[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4 (1) :87-88.
[3]靳金海.浅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激活学生兴趣[J].教学反思, 2011, (12) :94.
[4]方灿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教育参考, 2011, (31) :47.
[5]王海虹.激发学生兴趣打造语文高效课堂[J].河南教育 (基教版) , 2011, (Z1) :55.
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篇2
教学是一门 “活”的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学。人们之所以能够去不断寻求新的知识,正是因为有兴趣内在推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对知识的获取产生强烈的欲望,这样,学生就可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就会主动去要求学习,把学习不再看成是一种苦差事,就会乐于学习。
一、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兴趣可以驱使我们去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使人的思维更加活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愉快地学习。中学语文综合性较强,有较广的知识面,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在语文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可以使学习更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理解语文知识,进而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懂得做人的道理,学到其他学科中所不能学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将来升入高中、大学乃至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在工作中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1、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作为语文教师,只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爱好者,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学好语文。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差异来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和语文能力,因材施教,抓准机会激发和启示,为学生会思考和语言表达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譬如,在进行《口技》这课教学时,我把课堂变成了戏台,让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文中的口技进行表演,全班学生扮演台下的观众,并且根据文中表演动作和神态,让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朗诵。经过在课堂上即兴表演,可以使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对古文语言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全文背会了。
2、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比较抽象,不能具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课文的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慢慢进入课堂,演示文稿和视频教学已经进入课堂教学,这样可以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茶馆》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茶馆》这部电影,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可以通过画面和对话,对课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者,我们学习《空城计》时,也可以通过播放三国演义这段电影,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深体会那种紧张的气氛,再结合课本,对空城计乃至三国演义有更深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不仅如此,我们教师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去开拓新的教学模式。
3、注重授课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其标志在于他的授课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比较高的授课水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之所以部分学生不是很喜欢学习语文,对其产生了厌学心理,主要原因是来源于教师,其授课语言枯燥无味,方法千篇一律,只是自己一味的讲解,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长此以往,学习对语文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成了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
例如我们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课时,由于仅仅是阅读课文,学生对背影的理解很抽象,所以作为教师得注重授课艺术,才能使学生对背影有更深的理解。我首先给学生播放录用范读,使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们一起朗诵一遍,加深理解,然后提问学生:文章几次写到背影,几次写到流泪,带着学生层层深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仅仅这些还不够,让他们讲述一个父亲让自己感到的事,可以是一次送别,也可以是一次谈话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父爱如山。通过这样的授课方法,避免了枯燥的讲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转换角色,站在作者的角度来体会作者父亲这份情,进而来体会到自己父亲对自己的情,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三、结语
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培养积极性提高能力
兴趣是推动人求知的一种内驱力,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广泛兴趣的人能积极广泛的接触各方面新鲜事物,产生广泛的爱好,参加活动具有丰富的生活性。因此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去认识它、研究它,这就必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一个人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抑制学习中的疲劳状态,并且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单一的讲授模式,是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由于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不去主动的学习,学生厌学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状态,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如果能使学生愉快的主动的学习,不仅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也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第一:建立学科情感,唤起学习的兴趣
如果一个教师不爱自己的学生,那么学生也就无法喜欢老师的课。首先,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看到老师是他们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他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必须尊重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第二、采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
1、激趣导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知识前,创设情境,适度设疑,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的效用就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望求知的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在研究中,首先从导入语下手,精心进行设计,从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导使学生去探究知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2、改革语文教学的手段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改革创新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语文教学妙趣横生。
(1)、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幻灯、录音、影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帮助教师形象地重现语文原貌,让学生重温语文,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容易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语文故事会,举办语文讲座,进行语文方面的社会调查,编演语文剧,撰写语文小论文,编辑语文题材的板报,举办小型语文专题展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轻松愉快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语文是有用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3、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与学生分享成功。当学生发现了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进步,教师都应该及时予以表扬与鼓励,这样才可以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稳定的兴趣。
4、 教会学生看书。教师时刻考虑的是学生,把关键的话留给学生讲,所谓启发式教学, 其实质就在这里。在研究中,采用了“讲、练、测三步式教学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5、帮助学生掌握记忆语文知识的好方法。要学好语文,必须善于记忆。好的记忆方法可以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认识语文、热爱语文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对文化知识深追不舍,究根溯源,直至获得新的知识。可见教师想要把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就如何扩展教材知识,画龙点睛,引发学生注意力等方面进行研究,调动学生的眼、口、耳、手等多个器官参与学习。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就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行动研究法:是一种实践者对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反思,修正的过程,寻找症结,尝试性改进自己的实践活动并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实践方式,研究是在螺旋上升中推进的。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测试、研究、总结。然后针对不同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方法。
二、调查研究法:调查是我们研究者以当前的事实为对象,通过谈话、访谈、发放问卷、进行测验等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科学的认识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并掌握学生对语文课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比较法:是对某些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以揭示教育普遍规律。我们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和学习成绩的比较,观察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兴趣培养管见 篇4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
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与合作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鼓励的微笑、温和的教态、高度的热情、亲切的语调与饱满的精神呈现于学生面前,才会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课堂气氛才会宽松和谐,从而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自我发挥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营造,我在教学中,一般先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然后让学生自己理清文章结构, 扫除学习障碍,即预习。预习是一种新课学习前的准备。预习和准备包括:回忆和接触与新课相干的旧知识、发现和强化。对必备的旧知识缺陷进行补救,以架起“认知桥梁”。对新知识进行初步理解,对实验操作进行实践准备,以便从中提供信息和问题,实现“常识反馈”。
二、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提问题,发挥创造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动脑提问题的积极性,指导学生生疑,抓住关键点、疑难点重锤敲打。启发学生思考生疑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湖泊里,激起层层涟漪,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爱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背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背影是在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下产生的? 这样的背影和主题有什么联系? 如果课文的主角是换成你和你的父亲呢? ”让学生置身情境当中,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又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当大家在讨论“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接近尾声时,一学生突然提出:“孔乙己是怎么死的? ”教师愣了一下,但他立即转过神来,并趁此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之死”,在读书思考、默想之后,有的设想出他饿死的惨景,有的构想出他冻死的情景,有的说他是疼死的,有的谈他又冻又饿而死得目不忍睹,而一名女同学则说他是笑死的……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对教师来说,尽管这个不经意的提问打断了他的教学流程,但是其效果又是远非僵死的预设所能企及的。
三、巧妙地设计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兴趣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需要创设恰当的思维情境,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使他们触景生情,以情悟理。方法如下:其一可故事导入。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 你喜欢吗? ”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 ”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 (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其二可情境导入。平时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则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 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然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 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英雄心的表现。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其三可趣味式导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导入时运用猜谜等趣味活动直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学《看 云识天气 》时可这样 设计 :“运动会上 都有它 (打一字)”,学生兴趣高涨地猜出之后,老师笑言:看来运动会与云卷云舒不无关系。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电教多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 通过具体形象跨越时空的限制创设情境,再现各种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较好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光、声、色融为一体,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讲授《桃花 源记》为 例 , 教学中运用多媒 体辅助手 段 , 让学生先欣赏一 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美丽的与桃花相关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学习。学生既清楚地感知到世外桃源的景致美,又真正体悟到文字的韵味美,更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 燥的说教 课亦因创 设良好的 情境 ,引起学生 的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再以《邓稼 先》教学课 例为例 , 这篇课文 篇幅较长 , 而且距离 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内容枯燥,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我认为教师在新课开始,更应注意激发学生情趣,而幻灯片一通过文字性的一首诗导入,非但没有激发情趣,反而会增加理解难度。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剪辑播放一段“广岛原子弹爆炸实况”的视频,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教师结合情境深情地讲述课文背景,这样视频媒体和教师的声音媒体一下子就把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既便于学生理解邓稼先科研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又便于学生认识邓稼先“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奉献精神。 现在的初中教 育 ,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考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阅读,获取更多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为学生赢 得了更多 的时间 ,拓宽了学 生的视野 ,扩大了知识面。
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篇5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自我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和增强都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密切相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感,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挖掘教材兴趣因素,鼓励学生动手体验
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动手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因此产生由此及彼地教学
效果。
(二)、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维持学生兴奋状态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反馈教学评价,调控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质疑。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具有挑战性习题的理解。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并
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从而维持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
(三)、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活跃学生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
程,我们要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总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兴趣才使人们乐此不疲。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多年来我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探索解题
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写作兴趣 篇6
关键词:初中作文 培养 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作文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一面镜子,它具有敏锐、迅速、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可是,我一次次翻开学生作文本,总会让人惊讶不已:胡编乱抄的、张冠李戴的、文不对题的、龙腾凤舞的,甚至还有抄袭别人的,可以说应有尽有。纵观学生的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言蔽之,就是厌倦作文。有不少教师认为作文是练出来的,只有勤练多写,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我在这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尝试,比如说,安排学生写日记、写片段、写读后感等等。练习一段时间后我便发现,学生的写作质量不但没有什么提高反而越写越枯燥。什么原因呢?无疑是兴趣,学生对以上作文练习根本就没有兴趣,时间一长只能是应付,应付出来的文章何谈质量!不难看出解决之道在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一、 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如:语文教材中《春》、《秋天》等现代文,还有《课程标准》中7——9年级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这些都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平时我利用学生早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记,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这些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另外,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我借用学校大量的报刊,利用每周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学生愿意读也乐意读,时间长了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
二、观察生活,做有心人
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阔,感受社会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我们采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作文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带到室外或学校外让他们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获取素材的机会,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我捕捉灵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如我在教学“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时,改变了以往单纯局限在教室里,空洞地教给学生要如何去抓住特點,按一定顺序写的教法,而是组织学生分组搞一次秋游,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果园里,让他们投入到所写环境中充分感受,把田野、果园里的植物,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去观察,去贴近。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鸟儿,兴趣极高。连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也留心起来了。秋游结束后,各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时,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这次作文同学们利用视觉、触觉和听觉效果,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把难以捉摸的自然景象,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平时我注意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开辟感受生活的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如登山,举行体育竞技活动,参观展览等有益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生活面,大大丰富了写作题材。
三、以身示范,熏陶感染。
作为语文教师,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表达的欲望。同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很神奇,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也许会因喜欢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四、作文评改,提高能力
1、“评”。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样的表达效果如何,并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个客观的标准答案。要评判优劣,可通过选取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我都会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会较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通过身边的榜样,使“怎样写作文、写怎样的作文”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重点和难点。
2、“改”。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所以可组织学生评改作文,如可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五、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需要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7
一、亲密合作,共创和谐课堂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怎样建立师生间的亲密合作呢? (1) 教师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热爱所有的学生。 (2) 教师要尊重个体,真诚交流,共建民主课堂,走合作道路。教师必须及时点拨、调控、归纳,要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3)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冷静地对待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如学生睡觉、说话等等),做到既严肃又活泼,既庄重又亲切; (4) 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对每个学生都寄予期待。我经常对学生说:“请来试一下回答这个问题,只要说出自己思考过的见解,说错了没关系”。“谁来挑战一下自己,朗读这一段话。”“他(她)讲得很有道理,望继续加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说得很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师生亲密合作,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它可有效地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教师要巧妙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相信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这样,学生就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愿意学习,喜欢学习。
二、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
三、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 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 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
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拘守,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
四、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
1. 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
2. 点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象力。
五、提倡幽默教学
语文课的教学幽默是语文老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下面从语文教学和培养学生人格两方面来谈幽默的作用和意义。
1. 教师的个性直接影响学生。
幽默是语文教师个性的展现,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而教师的教学幽默总是与独到的看法、深刻的见解结伴而来,展现教师个性的魅力。笑语中包含着深沉,妙言中蕴含着睿智;在他人没有觉察的事物中发掘笑料,在习以为常的事理中辨识悖理;在通俗例子中寻求别致,在平凡普通中提炼神奇;把强烈的反应稀释淡化,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和亦庄亦谐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语文教师的幽默感首先是语文教师极富个性的独特视角和洞察力,是一种敏锐的易感性,属于他个性气质魅力的再现,这不会不影响学生,不会不感染学生。
2. 教学幽默有助于实现语文学习审美化。
教学幽默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喜爱,不仅仅在于它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在于它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有助于实现语文学习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幽默手段,并不仅仅局限在手段本身,从根本的思想观念来说,是把语文教学作为审美对象来关照,以美的规律教学,进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审美过程,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一种审美的活动,从而造就他们的健康人格。使语文教学审美化的可能性除了语文学科本身与审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之外,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个体身心一般说来都具有一种趋美的冲动,一种喜欢幽默的感情,也就是对美的样式,对幽默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既表现在人的动作行为倾向中,也表现在人的各级心理活动的倾向中。
总之,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给学生自由支配、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创和谐的语文课堂,以便学生不仅要学语文,而且喜欢学,学得开心。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如果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收到双赢的效果。可现实情况怎样呢?一些学生厌学语文, 上课不专心听讲语文、忽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忽视语文教师的指导作用, 认为语文只要临时抱佛脚, 考个及格就OK;一些语文老师感觉讲课吃力、感觉授课没什么激情, 他们抱怨学生都不想听他们的课。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掌握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语文,学习方法,策略,幽默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2005.
[2]张念宏主编.教师必读.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8
一、重视数学价值的教育, 在对数学的重新认识中, 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让数学价值从数学家的头脑中“走出来”, 从书本中“走出来”, 变为学生的认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请典型的人物作报告。
报告人可以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成功者;数学家与平民;数学爱好者或转变了的厌学者。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成败的关系, 让真实的故事感染学生, 认识数学的价值。
2. 搜集有感染力的资料、历史和新鲜的人物和事件等, 以此震撼学生的心灵。
3. 参观和采访科技馆、商场等, 从而直观、客观、立体地感受数学价值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
行程问题、利率问题、工作问题、最值等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明白数学可以为生活服务, 为社会服务, 为人民服务, 并在其中认识数学价值, 认识自我学习的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动机。
通过上述努力,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然界这部书是数学写出来的” (伽利略) , 感受到数学对整个科学技术的推进和提高、对数学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的繁荣、对人们科学思维的提高以及文化素质的增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真正认识数学价值。
二、改进教法,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巧妙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地直接导入新课, 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躁、乏味, 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显然, 它根本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其实新课和导入法是灵活多样的, 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问题悬疑法、趣味导入法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 可一开始就设下悬念, 如: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用一个五分的硬币测出月亮离我们多远?这样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
教学活动应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 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层次化、作业层次化、辅导层次化、检测层次化, 使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发现与创造的快乐, 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主、愉悦地学习, 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实现“人人都能获得有价值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3. 倡导“主体参与式”学习。
让学生全身心、全方位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参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创造空间和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说“想说的话”, 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书互动”等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要始终把质疑探究、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 充分体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的教学理念, 重视有效地利用教具、挂图、投影、录像、微机等手段, 从视觉、听觉、触觉和思维等方面来创设情景, 让学生做到手、眼、身、心、口的统一, 如:让学生用纸做正棱柱、正棱锥、正多面体等, 让学生在做中学, 认识立体几何体的性质和数学知识。这样就能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并给学生以展示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展示中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鼓励———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良药。
俗话说:“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正如清代教育家颜元所说:“数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孩子们有强烈的上进心, 当他们受到鼓励和表扬时, 会增强他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 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 鼓励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采用口头表扬、在作业本上写批语等, 也可适当地进行物质奖励等等。
5. 循序渐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积累和学生学习方法;二要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 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否则会适得其反, 切忌“空中楼阁”、“拔苗助长”和过早的抽象训练。
6. 利用数学思维方法,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思维方法是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体现, 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去领悟数学真谛, 发现数学奥秘;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联想、类比、抽象、公式化等数学思想, 帮助学生不仅会做题, 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能力。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兴趣培养 篇9
目前, 从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看, 作文教学的质量并不高, 虽然老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收效却不大。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这是老师们非常关心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曾经有人对初一五个班的160余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 调查的题目是“你喜欢不喜欢作文?”, 调查结果显示, 有68%的学生不喜欢作文, 人数占了绝大多数, 这一部分学生是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学习作文的, 他们带着一种厌倦心理, 把作文学习变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兴趣虽然不能作为学好作文的唯一原因, 但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导致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兴趣的有无和学习成绩的优劣密切相关。因此, 在研究作文教学工作时, 对学习兴趣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 学习兴趣是学生作文学习的最佳动力
学生学习作文的最佳动力是对作文这门学科的兴趣。然而, 推动学生学习进程的动力很多, 但归纳起来, 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外在动力, 如教师的引导, 家长的督促, 社会的舆论, 学校的风气, 等等;另外一种便是内在动力。内在动力更为重要, 这种内在动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无学习的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能否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所学材料和内容是否有兴趣。
2. 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感知事物
的主动性
学习兴趣的推动作用, 还表现在它可以使学生对社会和生活认识活动积极主动化, 增强他们观察事物的敏锐性以及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所以我们无论教学生学习哪门功课, 首先要使他们爱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验证明, 对中学生来说, 凡是他喜欢学的, 就有动力, 就能引起他的注意。比如, 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周写一至两篇日记, 对作文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并不感到负担重, 有的甚至超额完成, 那些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学生则感到压力很大。
二、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1) 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 生编硬套, 字词不够废话凑, 像挤牙膏似地想一句写一句。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鼓励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 用自己的眼和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 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 最能打动心灵的事件, 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比如在班级里开辟“记者记事栏”, 让学生自觉地每周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 使五彩缤纷的生活, 成为学生创作的源头活水。
(2) 教会学生积累材料。现在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缺乏写作材料, 对作文望而生畏。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言之有物, 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 提倡课外广泛阅读文章, 熟读精思积累材料, 书读得多, 知识才厚实, 在作文写作中才能把丰富的素材融会贯通, 运用自如, 得心应手。比如, 学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后, 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 记录身边有意义的人和事, 提高学生组织材料、积累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多记日记。中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 多记日记, 多写片段, 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 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写作水平。比如, 鼓励中学生平时多练笔, 多记日记, 随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记下来, 并通过定期开展相互观摩活动, 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得到启发。
(4) 引导学生以说促写。在日常生活中, 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 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要改变这一现状, 在写作训练时, 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
(5) 要对学生多做肯定。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应尽量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 对缺点尽量用委婉的话语指出, 切不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
总之, 兴趣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行为, 是鼓励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 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培养学生有了兴趣, 教师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才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 用他们的思想和心灵创造出美丽精彩的生活画卷。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作为课堂教学主导因素的教师, 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开掘、善于引导, 用满腔热情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质量。
怎样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10
一、通过增加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巧设导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始,已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得巧妙,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如本人在教学朱自清散文《春》一文时,在导语设计上,先通过投影仪播放几组有关春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展示的图片猜猜看图片反映的是哪一个季节的什么画面。由此增加学生对春天的了解,以境达情,从而激发 学生对美丽春天 的喜爱和 向往之情。此时,再抛出问 题: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们是不是马上想比一比呀?导语起到了推波助澜之作用。
2.课堂提问要艺术而有针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一节课教学的中想由始至终吸引住学生,让他们保持浓厚兴趣,就要靠课堂教学艺术。本人的措施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合作、竞赛、表演、提问等,主要目的是推动学生积极去思考、去领悟问题。课堂问题要有艺术和针对性,并紧扣文本,尽量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句子或问题为切入点。如在教学《背影》一文中,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共有几处写到父亲的背影?详写的是哪一处,为什么?作者情感变化的转折点 是哪里? 这些问题既紧扣文本,又能牵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学生的精力就集中在课堂上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高涨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另外还要注意所提问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起到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让“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就“活”了,教学效果也就显著了。
3.要让“激趣”贯彻教学始终
课堂教学中激趣要贯彻整个教学始终,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乐于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热情。如:穿插些与学生相关的时事知识,阶段性地设计些趣味性竞赛练习活动,单元的知识竞赛活动,还可穿插些生活常识、民风民俗知识等。我喜欢参照电视节目上模式,设计些知识竞赛练习活动,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活动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学 习情绪,又能加强 学生的凝 聚力和竞 争力,更主要的是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 进 学 生 学 习 语 文 的 兴 趣
1.主动接近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一个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还要做到充分利用时机与生为伴,并适当展现教师的才艺,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和学习效仿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就会产生 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欲望,师生之间就可以说心里话,谈学习,论人生了。平时,教师还要善于面带笑容,让学生产生觉得易于接近的心理。如果老师表情高傲冷漠,学生就会觉得爱莫能及,就会避而远之了,师生之间就无法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了。在课后、课余生活,本人常常 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讲故事,讲生活,讲学习,说说心里话,开个小玩笑。这些都有利于掌握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到学生的想法。根据掌握到的学生情 况,我们就可以分析原因,寻找有效方法,及时鼓励或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他们正在形成的困惑。还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继续保持。
2.赞赏与鼓励学生
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89-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经验: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发挥榜样作用
初中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初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易于波动,认知易于变化,但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开始变得很有“主意”。他们喜欢偶像,乐于学习偶像。教师个体良好的语文素养、兴趣、爱好、品性等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其表现为:教师教学中优美自然的嗓音、美观大气的板书、生动形象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激情洋溢的表达、逻辑严密的阐述等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打动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促使他们从心底里产生羡慕、效仿之情,从而诱导学生喜欢上语文,甚至感到学习语文是件快乐的事情。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反应出来的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语文素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
二、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做到教与学的和谐
在教学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创新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逐渐被兴趣教学所取代。当代教学理念中,教与学是一种和谐的平衡,它既要求教师有教的激情,又要求学生有学的热情;既要求教师教的有趣味性,也要求学生学的有兴趣。教师创建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快更准地吸取各类知识。
初中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充分运用丰富的语文知识,旁证博引;运用教学语言合理生动,运用比喻形象贴切,从而能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通过老师对课堂知识精心的设计,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处于时而惊讶、时而赞叹的情境之中。
三、教师要恰如其分地运用赏识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赞,获得别人的赏识。初中时期正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需要别人的赏识,在初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的热情就会被激起,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因此,教师应学会恰如其分地运行赏识教育,让每个学生在老师这里都能得到一个赞赏的微笑。教师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而且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于不同的答案以欣赏的角度去评价。
四、教师要多想办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语文活动的目的重在从朗读、听说和写作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小活动,比如穿插一些学生的才艺表演,或者举行“每日一句,每日一读,每月一事”活动进行朗读、听说和写作的训练。中学生追求新奇、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在课堂之外,可以适时举行一些朗读比赛、讲故事、书法比赛、辩论赛、编“班刊”等等一系列活动,作为课堂补充,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
初中生具有好学、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等特点。持久的课堂教学对他们好动的天性是一种禁锢,他们渴望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了解社会生活。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实际,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并组织学生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观察、分析与讨论,发表见解,使他们的思想、个性得到了张扬,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师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启蒙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考虑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运用教学手段。如提问式、探究式、讨论式、谈话式、设疑式等教学方法,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它能使教學内容变得直接、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的活动中享受快乐,构建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12
一、亲师信道、沟通情感, 培养兴趣的前提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 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 在这种信赖、激励的内心情感的带动下, 学生就会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 “爱屋及乌”, 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并努力对教师所教学科加以钻研, 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 让每位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里能体会到老师的爱和期望;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了成绩与进步时, 我们教师应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当然, 对于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也应该坦诚相待, 不应该包庇与纵容, 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前提下, 在不侮辱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加以教育与批评, 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与教育是出之内心的关心与真挚的爱护。
二、立足课堂, 施展魅力, 培养兴趣的舞台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其途径是多方面的, 而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与启蒙, 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主动抓住课堂这个教学舞台, 藏兴趣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让学生时时处在学习的快乐之中?
1.利用“开场白”,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的开始, 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 师生之间肯定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 教师就一定要讲究导课的艺术, 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 “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 必然会先入为主, 先声夺人, 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 学生的学习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可以说, 高超的导课艺术是一种创造, 是教师智慧的结晶, 它为一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物理课堂的导入有旧知识导入、应用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实验导入等形式。
2.掺入物理历史趣闻,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科学知识本身是客观的, 可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尤其是初二学生, 其少年儿童的特点仍然十分鲜明, 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一些物理历史上的趣闻, 再配上他们感兴趣的卡通化插图, 如阿基米德验证黄金王冠的故事、马德堡实验、曹冲称象等等。这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吸引力不是更足吗?
3.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实物、挂图和模型, 给学生直观的感觉, 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 运用幻灯、投影仪、录像机等视听设备以及多媒体进行电化教学, 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 能够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生动的模拟表现。
4.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 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 兴趣的大小, 对教学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若能经常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 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乐于学习, 想要学习。例如在讲《流体压强》时, 可以让每位同学取出两张纸, 先用嘴向左吹左手的纸, 再用嘴向右边吹右手的纸, 最后让学生猜想将两张纸靠在一起再在中间向两边吹呢?最后让学生自己实验, 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与自己的猜想迥然不同, 这一奇怪的现象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 怎么会是这样呢?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正是这种内心对知识的渴求, 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兴趣会很快激发起来。
三、坚持实验, 走进实际, 培养兴趣的后盾
1.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 激发学习物理乐趣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课外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 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 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 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 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效果会大幅提高。
2.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乐趣
在生产、生活中, 学生有许多的生活体验, 这些体验能感觉它而不能理解它, 一旦把它与理论知识相联系便能引起浓厚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讲《杠杆》时可以联系到生活里的杆秤以及不法商人是如何短斤缺两的?在讲《压强》时可以联系重型机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车轮以及菜刀用久了为什么不容易切菜?在讲《惯性》时可以联系古代战争中的绊马索以及我们在乘汽车时汽车刹车时我们为什么会前倾?在讲《沸点》时可以揭穿魔术师的“油锅捞钱”的骗局。这样能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和实用感, 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08-10
初中几何学习兴趣培养10-30
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09-28
初中语文兴趣教学05-09
初中语文教学兴趣07-16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兴趣09-22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05-15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07-22
初中语文素养培养06-08
初中语文语感培养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