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的兴趣培养

2024-10-10

初中美术的兴趣培养(精选12篇)

初中美术的兴趣培养 篇1

美术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 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开拓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是素质教育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初中美术教学却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美术是幼儿与小学阶段学生最爱的科目之一, 但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 初中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对美术的兴趣却逐步降低, 美术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小学时绘画中大胆的线条到了初中却表现为不知如何画, 作品缺乏创新, 没有个性, 这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我们应充分发挥美术的学科功用, 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只有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表现在积极的学习行为上, 对教学表现出强烈的热情, 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 发挥聪明才智, 激活思维, 大胆想象, 才能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 才能使美术的教育功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现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简要论述如下: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学校里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 是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作用的人。初中生模仿能力强, 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可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例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完美的人格、良好的形象、深厚的专业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使学生由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正所谓“学者为高, 德高为范”。

一是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教师要衣着整洁、言行文明举止大方, 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 赢得学生的好感, 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试想一个不修边幅、衣着邋遢、用语粗鲁的老师在那里讲如何创作美的作品,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学生怎么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呢?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 认为教师表里不符, 是个“伪君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本身要给学生以美感, 这样, 学生才能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二是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表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是既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 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 还要热爱学生, 热爱生活, 具有高尚的道德与人格魅力,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的钦佩, 以教师为榜样, 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表现在创作中。

三是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要以扎实专业的基础知识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使学生产生主观地学习意愿。作为美术教师, 我们不仅要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还要有一双巧手与一颗灵心, 要以教师的“下水”作品来使学生产生美感、产生向往, 进而激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与创作中来。

二、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的美术教学以技法的讲授为主要教学目的, 以临摹作品为主要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抹杀学生的个性, 压抑学生的思想, 禁锢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永远也不跳不出接受知识和模仿他人作品的圈子, 最后只会使学生的作品成为其他作品的翻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主动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彰显学生的个性, 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求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地探索中学会技法, 积极运用于实际的创作中, 并融入学生的个性特点, 使作品更如个性化, 有创新, 而不是成人作品的复制。

首先,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使师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 学生积极探索,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时间, 适时点拨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使以往的注入式、满堂灌式教学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启发式、活动式学习。

其次,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特长。学生不是工厂里生产的零件, 必须标准划一,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见解, 有着独特的表达方法, 有着明显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而不是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与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 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根据学生的爱好培养特长。这样基于学生自身条件、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 才能让学生把美术学习与创作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才能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 在作品创作中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 才能让作品富有“神”,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再次, 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遵循“预习——传授——自学”的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贯穿于一生的学习之中。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我们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学习, 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学习空间中, 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 才能在课前积极预习、课后积极复习, 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 以初中生的特点为出发点, 找准与教学内容的切入口, 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全体学生积极高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考虑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 最大限度地规避不足, 扬长补短, 真正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进行教法的设计, 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简笔画一课时, 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授理论时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完成理论的学习, 这样学生掌握简笔画造型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然后再让学生亲自实践, 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观察树木、车辆、房屋以及各种水果、蔬菜的形状与特点, 提高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将事物的简化形象熟记于心, 在实践时将已掌握的物象经过再加工与再处理, 以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 所设计的教学法才更符合学生的学情与认知规律, 更易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 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改变了以往枯燥的以讲为主的教学, 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 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是全体美术教师所普遍关注的话题。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的优势, 还要发挥现代教学的特长, 进行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以探索出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让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其美育教育功能。

初中美术的兴趣培养 篇2

笔者对所在农村小学、初中的部分学生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农村学生对美术的爱好,认识、理解,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出的数据是惊人的: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有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60%;几年的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

经过调查分析,作者认为有如下因素。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学校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

初中美术课堂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创设情境 因材施教 搭建平台 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46-02

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是美术课堂的关键,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我做了一下三个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对美术课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学生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现代电教媒体用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悦耳的声音使学生在感知美、鉴赏美。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在课堂上,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让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象。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幅人物绘画作品,让学生欣、点评,然后请同学画一个人物头像作为礼品送给我。同学们热情高涨,马上积极推荐模特,有的同学要我给他们当模特,有的同学互当模特……当礼品交来时,有画自己朋友的,有画自己父母的,有画偶像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同学们的精心创作

教师可以用绘画的本身来创设情境。绘画活动以其灵动的线条、鲜活的图像、艳丽的色彩特别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绘画的优势条件,在课堂上积极开发课堂资源,可以欣赏作品、创设故事型情境、生活型情境等来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绘画学习过程,启动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情感和智慧。如带领学生到花园、山坡去写生,让学生学会观察,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1.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作为美术教学要顺应努力开发各校本地的美术课程资源,贴进本地区生活,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或有特殊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用绘画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校内校外实物写生的校本教材的探索、研究,依托本地资源开展课程教学,既神形兼备,把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事物变成绘画作品,激发同学们的绘画热情。

2.拓展绘画空间。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让每一棵花草含情,让每一块石头说话,老师尽可能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多种材料,给学生提供各种绘画技法指导,让学生在尝试新的画种的绘画过程中,掌握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更加随心所欲地创作,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例如,进行盘画教学,起初是以绘画的方法在真实盘子上创作,接着又引导学生用泥塑的方法造型,然后又引导学生用纸浮雕的形式表达,呈现出不同的立体效果,学生很感兴趣。受到启发的同学还尝试运用树枝、石块等身边能找到的材料进行设计,有一定的創新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想像创造能力。

3.注重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七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们的绘画兴趣得到培养。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4.教师范画激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范画包括步骤范画、随堂范画和老师作品。利用步骤范画教学,能分解绘画难度,使绘画过程更直观简练,让学生感到易学。利用随堂演示范画,能把枯燥的教学内容激活。例如,在人像速写等绘画教学内容中,我都以随堂范画为主。在课堂上请一位学生当模特,当堂示范写生。在讲中国画——花卉的画法时,就在课堂上铺开宣纸,拿来毛笔、墨、颜料等工具材料作花卉示范画,让学生亲眼看到老师的作画过程,包括执笔用笔方法、线条的运用、颜料的调配一目了然。加上简单的讲解,使学生把老师的作画步骤、方法都记在脑子里,同时学生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题。“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作品更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觉得应该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重新的思考。老师主动担负起美术教育的导演特色,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各校学生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使美术老师大胆地进行美术校本特色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思路。

三、搭建平台,分享成功

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其实,成功更能激发热情,激发兴趣,真正要让学生对绘画的热爱,就必须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根据美术的特点,搭建的平台可以多样:组织课外美术兴趣小组,让具有美术爱好与特长的学生在老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定期进行美术习作评比和展览;参加各种美术作品大赛;版报制作比赛;校园美化设计,创办班级画廊等。每一次活动都是对他们的绘画才能进行检阅,锻炼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

浅谈初中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4

一、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对学习美术的目的不太明确,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美术不感兴趣。要使学生对美术感兴趣,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做事不明确目的怎能有积极性呢?教师在教育时要注意针对性,科学性,既不能夸夸其谈,搞些空洞的道理说教,也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比如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将来当画家”“搞美术,搞设计”等教育学生,那肯定是苍白的,无力的。因为将来当画家,搞美术工作毕竟是少数,离他们太远。因此进行目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键要抓住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教育学生认识到美术这门造型艺术对人类发展重要作用起着,人类文明,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美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美的东西越来越需求,客观环境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而美术教学正是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的,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美术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是我们每个人终身受益的事,只有这样个学习目的教育,学生才能对美术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只有通过观看才能对一部美术作品进行赏析,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直观教学, 不但使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的知识,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生的绘画兴趣和热情。直观教学中电化教学是一项重要手段,运用课件可使学生开阔视野, 提高兴趣。范画起到示范和向导的作用, 如光凭教师空洞的讲解, 学生会因看不到, 摸不到而感乏味, 而有了范画就不一样了。色彩, 形状, 结构, 肌理等一目了然, 清清楚楚,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再如上手工, 泥塑, 剪纸等类型的课, 教师要做示范, 边做边讲解, 可调节课堂气氛, 使学生都跃跃欲试, 争相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可见运用直观教学, 学生易于接受, 增强了学习兴趣, 在轻松愉悦中学到知识。

三、把学生其他方面个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是培养学生学习美术不容忽视的一种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兴趣广泛,见多识广。作为美术教师应当注意他们的兴趣倾向,把他们对其他事物的兴趣引导到美术上来。如我根据一些学生爱好体育,好打篮球,踢足球等,于是我在美术教学中常常运用到体育题材,如将球类活动,或者球员队服作为绘画内容。再如有同学喜欢看卡通画,也可将这个爱好运用到美术教学中,这就激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且不论画的好不好,单就那投入程度,就足以会让教师感到欣慰和满足。可见利用其他的兴趣,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是培养对美术兴趣的有效方法。

四、通过反馈强化,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自己努力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会使学生产生幸福感,从而对学习浓厚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当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所以对他们的作业,作品本着“多鼓励,多表扬”的原则,对好的作业要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于作业差一点的则不要训斥,讽刺,挖苦,这样只能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浅谈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5

平潭县海滨中学 教师:王波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就应该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放在首位。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传播方便。它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感知。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的加以运用。比如我在上《远古的呼唤--面具》这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声图并茂地展示了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面具实物,让学生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认识。课件还生动形象地把古老面具的神秘文化和现代面具的浪漫艺术进行了对比。既给学生提供了素材,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对益智活动的兴趣和美术紧密地结合,情趣盎然,深得学生喜爱。比如我在上《桥梁的设计》这课时,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画一画、比一比的多种学习活动过程中自主学习。既激发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遵循学生学习美术的生理特征和心理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告诉我们,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和发现,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和态度,以鼓励、改善和促进为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愉快,从而更加乐于参与美术学习。

如何培养初中生对美术的兴趣 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60-01

0前言

美术课首先必须把学习的目的性跟学生讲清楚,使学生对它有所了解和认识,这样教学效果才有保证。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他们走向成熟、进入成年人行列的过渡期。初中生生理和心理变化很快,身体、智力发展迅速,他们上进心强,可塑性很大,兼具独立性和依赖性、幼稚性和成熟性的特征。因此,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需要教育者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个复杂、心理冲突的阶段。初中美术作为义务教育规定的一门必修课,从某个层面来说是对初中繁杂课程的一种缓冲,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学生在繁重的课程压力下,可以有时间和空间来放松自己,培养自己的情操。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他学习成果的主要因素,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

1淡化结果,注重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们往往在幼儿时期就有着喜爱美术的天性,喜欢随意涂鸦,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大部分学生的绘画兴趣比以前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是息息相关的,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学生要全面发展,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素质教育也不得不面对尴尬的处境,我们的学生还是长期处于巨大的考试压力之下,对体育、美术等科目自然没有像数学、英语那么的重视,所以我们的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也就自然下降了。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注重使他们学会欣赏,注重过程而有意地淡化结果。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下去发挥自己的天性,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美术。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首先,学校要强化对美育的培养。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学生,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去感受美,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让他们从心底热爱美术,从而激发他们去创造美。淡化学习的结果,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去学习美术。还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机制来激励初中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再次,要使美术课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注重美术学习这个过程能给学生带来的成长。我们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下一代,而不仅仅是学到了多少知识,美术也不例外,美术课不只是说学生能画几幅画就可以的,鉴于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交给我们的初中学生一些浅显的做人的道理,让他们能够有所感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2做好小学到初中美术学习的衔接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侧重研究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模式引发儿童的绘画兴趣,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而初中的美术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侧重美术观点的讲解。这一角色的转换,让初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有所下降,没有了无忧无虑的发展的空间,转而成为枯燥无味的知识的传授,美术似乎脱离了其本质。由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应向学生介绍美术的领域、美术的社会功用和人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美术在美育、德育、智育中的功能作用等等。像这样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必须向学生“灌输”,讲个明白。这样一来学生对美术就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更有利于初中生对美术的学习。

要做好小学到初中美术学习的衔接,除了要在课本方面做好过渡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应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做好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内容衔接,实现学生学习心理的过渡。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衔接要是做好了,那么对初中生以后的美术学习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做不好则将导致学生对美术的轻视。所以,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摆正心态努力做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角色转换,让初中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初中美术的学习中来。

3创造充满趣味性的美术课堂

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就是课堂,在多数人的思想中美术不是一门主科,所以要他们课下花时间去学习美术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对美术有极大兴趣并立志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才会在课余去钻研它。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课堂就是他们学习美术的主要渠道,所以创造充满趣味性的美术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趣味性美术课堂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和老师积极的配合互动,一起来创造了。爱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美术的专业知识点,精心设计一项游戏,比教师在那干讲有趣得多,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美术是一门以创造美为目的的课程,我们的美术课堂也应该尽量的充满美在其中,这就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师要具有较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同时要成为学生学习偶像,这样学生才能对其产生兴趣。此外,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美术修养和素质,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钻研,创造出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制作、投影、录像、音乐等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不要压制学生的表现欲望,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兴趣,并在乐趣中学习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

4结语

初中美术的兴趣培养 篇7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地哄孩子玩。学生对于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批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要让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动物。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得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爸爸是他最熟悉的,画得更为形象;要求画动物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获得进步。只有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正确地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 改革教学方法。

有些教师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教法简单化,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致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比如在初一人物的课程中,就可以用贴的方法,把人的躯体分成各个部份,把手臂、腿,做成几种动作,根据要求,贴出人体的形态,使他们在游戏中了解人体的各个部分的关系,掌握人体的比例关系。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就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教师本身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时间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色彩效果差,图片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生硬地让学生只是去画画,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创造能力。比如在欣赏课上,学生不清楚油画、水彩、雕塑的创作过程,我们就可以用视频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老师的负担。

3. 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当然一个班也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能力做不同类型的作业,做到遍地开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放手让学生自己开设新课程,自主地学。

只有感兴趣,学生才愿意学,才学得更好。所以,要让他们提出要求,放手自己找资料,自己组织教学。比如有学生提出要画漫画和卡通画,那么就让他们找相关的知识,当然老师也可以帮他们找,让在这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演示,老师再帮他们作补充作总结。这样才能切合学生实际,才能使学生更愿意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初中美术的兴趣培养 篇8

兴趣并非是一个人与身俱有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极多情感的认识活动。《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功之一。要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初中美术赋予了学生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感的心, 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且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对于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学,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阶段, 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对知识接受能力的高低, 允许学生对不同的东西感兴趣, 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 在教授学生中国画的时候, 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临摹书中一幅简单的中国画。有的学生想画荷花, 有的学生想画竹子, 对于这些要求, 我爽快地答应了, 因为我认为如果硬要他们统一作业, 虽然他们会按我的要求完成作业, 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 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

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生握着毛笔手就发抖, 不敢动笔, 我就用鼓励的话语激励他们, 并告诉他们学习美术的目的不在于画得好坏, 而是在于让学生从美术中体验到乐趣,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活力。全班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交了作业, 尽管有的学生画得不是很好, 但也可看出他们的确从中得到了快乐, 因而, 一堂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

三、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部分教师教书非常“认真”, 这种方式虽然会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提高认识, 但是由于只把课堂教学当成了传授知识的场所, 致使学生思想僵化, 不开窍, 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不利于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 长期下去必然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不是在于让学生机械地掌握知识, 而是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长进, 有所创新。在雕塑课上,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挖红泥, 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由于有了实践环节, 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 对雕塑充满了极大的兴趣, 他们小组合作, 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学生做的是变形金刚, 有的学生做的是奥特曼, 还有的学生做的是灰太狼等等,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还让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更让学生懂得了团结合作、团队精神, 这正是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所需要的品质。

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 所以教师不应该死板地传授知识, 而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 利用实践教学模式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正是在初中阶段培养出来的, 这是一个人创造能力产生的基础, 对个人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上美术鉴赏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 以达到欣赏的目的。例如, 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让他们能够领略到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我先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然后让学生来体会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通过诗与画之间的对比与联系,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想象画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每次开学回来, 在课堂上我总会让学生描绘假期的生活, 这样有利于学生绘画语言的表达。当我要求学生绘画出他们假期的生活的时候, 学生充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画出了麦田、远山、道路、汽车和忙碌的人群等, 内容丰富, 形体正确, 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也得到了初步体现。

五、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 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的,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直观教学。以往的教学方法形式单调、枯燥无味, 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开阔眼界, 如果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 可使教学媒体多样化, 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

发挥多媒体辅助手段在欣赏课教学中的优势, 扩大欣赏容量, 可使学生更多地吸收与内容相关的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产生兴趣、激发潜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 我在讲各国的建筑时播放了相关视频, 学生不但可以从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或内部构造, 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 让建筑物旋转起来, 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在短短的一堂课上, 让学生从“知识型”转变为“智慧型”发展, 加大了关键处的讲授力度, 提高了知识的传播密度, 绚烂流畅的画面与娓娓动听的解说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六、结束语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美术教学活动, 快乐地学习美术, 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 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 实现其全面发展。

摘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广大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 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志、喜恶以及人的精神世界,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初中美术课程作为艺术的基础性课程,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物质载体和有效途径, 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美术,新课标,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文娟.艺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论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 (6) .

[2]李媛.简论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J].中学教育, 2003 (11) .

幼儿美术兴趣的发展与培养 篇9

一、通过课题教学, 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 巧设情景, 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要巧设情景, 为幼儿创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情景教学主要是使幼儿能够进入老师设定的场景, 提高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度。幼儿的好奇心都很强, 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 老师可以通过创造不同的情境, 使孩子置身于大自然美好或多姿多彩的情景, 从而增强幼儿身心的愉悦, 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使幼儿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各种艺术性的教学方法, 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 创设美术学习的情境, 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情景教学中, 老师还可以尝试通过一些动画、歌曲以及讲故事的方式, 从视觉或听觉方面感染孩子, 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随后开始课堂内容的学习, 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设置悬念, 增强幼儿的好奇心

如何更好地增强幼儿的好奇心, 更好地优化课堂教育, 美术老师可以尝试抛掉以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巧设悬念, 增强幼儿的好奇心, 使孩子越画越开心。在教学过程中, 对每个课题老师都要采用不同的悬念教学方式, 这样才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悬念设置时, 老师要切忌不能直入主题, 要从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故事开始, 为幼儿设置一个有趣的教学场景, 增强幼儿的好奇心。老师还可以尝试通过引导式的提问, 一步步引导幼儿解开悬念, 进入课程学习的核心。

在美术教学中, 巧设悬念是增强幼儿好奇心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老师或者通过猜谜语的方式使幼儿猜到要画的物体, 或者首先让幼儿对物品进行描述, 然后引导幼儿画物体, 就可以为幼儿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 不经意间就让幼儿抓住了物体的特点, 也开发了幼儿的思维。通过有趣的悬念教学, 引发幼儿的好奇, 促进幼儿思考与想象, 是值得每个老师尝试的教学方式。

(三) 利用故事, 激发幼儿的创造欲

幼儿是最喜欢听故事的, 当他们听故事时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擅长运用生动与有趣的小故事, 来激发幼儿的创作的欲望。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教师采用故事教学, 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故事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起个故事的头, 然后让幼儿通过绘画将故事编完;也可以让幼儿进行讲故事比赛, 每次选几位幼儿讲故事, 然后让其他幼儿对他们所讲的故事用绘画表现出来。通过故事教学不仅会增强幼儿的想象力, 更会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造欲。从故事进行美术教学, 不仅符合学习的年龄与心理特点, 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点燃幼儿学习的热情, 使幼儿主动参与到绘画创作中。

二、借助游戏教学, 增加幼儿的愉悦感

幼儿充满想象力与好奇心, 他们尤其喜欢各种游戏, 乐于参加各种游戏。在幼儿美术教学中, 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协调力, 而且能增强孩子的想象力, 增加幼儿的愉悦感。为了通过游戏教学提升幼儿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使幼儿增长知识,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群体性的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也可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有关个人行为和集体利益的游戏, 让幼儿了解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增加集体责任感。

当老师借助游戏进行美术教学时, 应该不断创新游戏的方式, 如或开展竞赛游戏, 或开展画画展示活动, 或各种体验类的游戏, 总之, 要通过做游戏, 培养幼儿创造力, 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可以激活幼儿的创作思维, 最终形成幼儿独具个性的创造能力。游戏教学也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能为幼儿创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因此, 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多利用游戏教学, 使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三、用多媒体教学,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于幼儿美术教师来说, 要借助多媒体技术,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多媒体技术是集图片、音像、动画于一体的,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借助多媒体技术, 为幼儿展示五彩缤纷的大自然, 使幼儿感受鸟语花香的温馨与美丽, 感受城市的喧嚣与浮躁, 感受河边垂钓的闲静, 感受各种动物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幼儿对物体有更深入的了解,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提高他们在美术绘画中的创造力。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与乐趣, 提高了幼儿的课堂教育效果, 应该被广泛地应用于美术教学中。

四、开展活动教学, 提高幼儿的参与性

据心理学研究, 幼儿在上课时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一般在15分钟左右。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 要使幼儿的注意力保持更长时间, 一定要提高幼儿参与的主动性, 活动教学成为首选方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老师可以将教学与音乐、表演、游戏等艺术活动相结合, 使幼儿在活动中成长, 在玩中学习。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活动, 更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教学。

美术是一种艺术, 美术教学就是要培训一些创造性人才, 课外活动更容易启发幼儿的思维。老师要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了解山山水水, 奠定他们绘画的基调。

五、有效评价教学,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任何教学中, 教师若能有效运用评价, 就会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反之, 则会抑制幼儿的创造力, 影响幼儿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 老师首先要认识到评价只是一种激励的教学方式, 不是选拔绘画天才, 不是批评孩子, 是为了激励孩子, 增强幼儿的信心。

画家毕加索就说过, 他一生都在跟儿童学习绘画。孩子是最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人群, 他们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是老师不可理解。作为幼儿美术教师, 需要不断地进行各方面修炼, 提高对幼儿的理解, 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老师可以经常对自身行为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是否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是否能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是否能有效地激励幼儿, 能对幼儿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等。只有教师不断进行反思, 有效运用评价教学方式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就能使幼儿不仅获得心理的满足, 而且会增强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 培养幼儿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坚持学习,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增强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性, 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朱琳.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J].广西教育.2011年第25期

[2]罗珍.美术教育中存在哪些阻碍孩子发挥创造性的行为[J].早期教育 (美术版) , 2009, (12) .

[3]陈晓艳.创设情景, 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灵感[J].早期教育 (美术版) , 2010, (02) .

[4]许婧莎.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生活化[J].早期教育 (美术版) , 2009, (01) .

[5]诸敏.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创造的策略[J].早期教育 (美术版) , 2010, (04) .

[6]陆旭颖.幼儿美术教育中兴趣的培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7) .

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 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 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 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校级青年教师美术教学比赛时, 选定《人类的朋友》后, 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动物可爱情形的图片, 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 形象、声像兼备, 使学生在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中去感受神奇真实的动物世界。这样, 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 学生将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 争着和教师、同学讨论, 全面投入到高品质的自主学习当中,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取得了传统教学中难以取得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 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生身临其境, 美在其中。

二、创新教学方法, 加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 有了强烈的求知欲, 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 在绘画教学中, 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室内外活动, 通过活动或游戏培养学生根据感性认识, 在大脑之中产生稳定的表象, 并以此为出发点, 诱发学生内在的学画热情, 增强学生作画的信心,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游玩和参观博物馆等, 让学生亲身感受活动、游戏过程的愉悦, 强化学生对活动、游戏的感性认识。比如:导入中的游戏竞赛, 使教材变得有趣;作业中的游戏竞赛, 使练习变得主动;表演中的游戏竞赛, 学生的兴趣变得更浓。因为, 这些活动、游戏本身就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再加上学生非常想将其画出来的心理作用, 就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绘画欲望。

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尽可能创设一些直观的、生动的和有农村特色的教学情境。例如:上雕塑课的话, 农村学生不可能都有橡皮泥做雕塑练习, 但是我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 让他们再回到童年的玩泥巴时代, 让学生自己到田野里挖泥、玩泥, 然后我在课堂上采取儿时的“捏娃娃”游戏讲解雕塑, 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 让学生在快乐中吸取和掌握技能。

三、多肯定、多鼓励,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 上美术课的积极性越高, 争取成功的愿望和表现欲越强。一旦教师布置完作业并强调:谁先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品, 就可以将你的作品贴在前面的展示板上, 并由教师和同学们评奖。这时你会发现全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抓紧时间绘制作品, 不管水平高低, 第一个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的学生最得意、最高兴。相反, 有的教师在课上总是表扬班里那几位画得好的学生, 其他学生虽有进步也得不到肯定, 画得差的学生总是遭到批评, 长期下去, 一些学生对美术课没有了兴趣, 有的甚至上课不带任何画具, 不完成作业。

多数学生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能独立作画, 少数差生则要帮他一把, 给他修改几笔, 在关键处提醒一下, 使他能画下去, 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就感, 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参与。美术课上要达到教学目的, 需表扬好的, 抓住差的, 带动一般的。通过激励, 可使学生独立作画, 少数差生则要帮他一把, 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就感, 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参与, 实现美术教学大丰收。

四、课内外相结合教学, 创建学习气氛

农村地区由于学习材料匮乏、信息闭塞、学生底子薄, 如果按照美术教材的要求去授课, 有些课程很难顺利完成, 同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学生喜欢的绘画基础课时加长, 如把做贺卡作为一种课外活动, 让学生课外去做, 这样既能作为学生课后的休闲娱乐, 又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能按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另外, 我在每学期都举办“学生美术作业展”, 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学习美术的动力,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学校里学习美术的气氛浓了起来, 肯做作业的学生也多了。通过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然, 美术课的各方面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 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 不能为改革而改革, 为设计而设计, 重视了形式而忽略了本质。只有多种多样、切合实际、精心设计出来的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 能力得到培养, 真正受到美的教育。

初中美术的兴趣培养 篇11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美术教学愈来愈被重视。然而,农村中学对美术教育方面仍然不够重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美术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美术教育处于被忽视的位置

首先从大的环境来说,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忽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就曾进行过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即文理论战,一派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发展科学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而另一派坚持认为科学只是手段,只能解决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玄学问题。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饱受了落后挨打的屈辱和痛苦,急欲奋发图强,科学救国成为人们普遍的信仰。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高考制度恢复,经济建设四个现代化目标制定,高考理科招生比例加大,理科毕业生易分配,数理化科目成为学校重中之重的学科。政史地音体美尤其是美术虽然也开设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停课,在高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忽视美术教育的现象仍改观不大。然而,人文学科的价值的确是不言而喻的。它体现的是目的性价值,是情感和人格的陶冶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如果不能给予人文教育应有的重视或者说不能把文科教育与理科教育放在同等的地位,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因为它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二、初中美术重在教师的引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已经步入到21世纪这个全新的社会,高科技的创新就需要高素质的多功能人才。学习美术知识培养美术人才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中心目标就是传授知识技能,在教学中要想提高质量,最主要的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全面的素质,和扎实熟练的绘画技能和专业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笔者从事美术教学多年来,不断的研究探讨,体会深的是:作为美术老师对美术课的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善于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认真掌握美术大纲的要求。课堂上坚持对学生由浅入深的耐心辅导,平时不断在各班发现人才,想办法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和培养他们对绘画的爱好和兴趣。在美术课教学中把握住两点:一是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原则;二是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快使学生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中学美术素质教育的内涵

中学美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发展。但这只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家马丁•杰史逊在其《创造性》中所说:“一谈到艺术教育,我们总谈到技巧,我们不要忘记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等,这就是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教艺术。艺术是一种预兆的语言,它把人类的未来展示给我们。艺术把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艺术也是钥匙,它能打开一个浑沌世界以外的大门。”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进行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系统教学,实行“宽基础”的教学模式

各类不同的美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评议系统。如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的艺术语言都各不相同。又如欧洲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也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系统。我们只有以“宽基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都有最基本的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领悟其美感,更好地接受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认识世界。学生在学习、掌握各种美术知识技能过程中,也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2.努力转变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

认识和适应新事物的发展,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科学性的安排学习活动内容,要力求做到讲理论时学生听得清楚,示范操作时让学生看得明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术本身就蕴藏着很多知识,而对学生都需要讲清楚。绘画是美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之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以它特有的艺术美发挥它对人们的审美教育的作用,完美的形象结构能反映出神、情、气质等本质特征。在授课中多给学生做范画演示,刻画一些有趣味性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和兴趣,从中使美术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3.注重引导学生领悟和创造美术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人们认识世界,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手段。许多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感人效果,是言语、文字所无法描绘的,只能用心去体验、去触摸。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感悟生活,逐渐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与修养。

4.课堂常规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美术课教学是一门既活泼又严肃的课程,学生对上美术课大都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为了把本节课上好,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刻画对象要安排适当,既要让学生能画下来,又要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刻画过程中采取多给学生做示范画表演。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力求把所画对象表现的真实准确,为使学生对事物养成观察分析的能力,我不断组织学生到校外大自然中去写生,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确实锻炼自己的创作技能,刻画出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丽画面。

初中美术的兴趣培养 篇12

一、共鸣互存,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是传道授业者, 以往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一直扮演着高高在上的角色, 通常都是我说你听, 我说你做, 一种程式化的教学, 做出来的东西和画出来的画基本雷同, 可美术教学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彰显个性的舞台, 如此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现在的教学要求师生平等,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关键,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为什么这样想, 他们要表现什么, 想要怎么表现, 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产生共鸣。

在课堂上, 我努力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上课前问问大家今天心情如何, 有什么新发现, 让学生心身愉悦。在教学过程中不是要求学生跟画, 而是要求学生多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手法, 还可以添加什么, 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快速, 效果更好, 以一个大哥哥、好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 这样学生才会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度过, 才会对美术课保持浓厚的兴趣, 爱上美术课。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情景的创设在美术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情景的创设, 让学生置身其中, 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好奇心,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为创作的过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直观的教学过程,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设情景是一个简单有效地途径, 给学生视听上的冲击远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效果好得多, 因此在教学中, 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演示都是很好的激趣方法。如我在教学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恐龙世界》一课时, 我先让孩子们观看有关恐龙的影片, 美丽的画面和恐龙各异的形体对比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在他们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我马上要求他们记住恐龙之间各异的外形特点, 仔细观察不同种类的恐龙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方法, 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精美的小礼卡》中, 我把印刷的礼卡用图片先展示给大家, 让大家了解礼卡的特点, 在孩子们着急如何才能制作一样好的作品时候, 然后把手工制作的礼卡出示, 让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动手也可以制作出来, 再要求他们想一想要怎么做, 用什么方法做, 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三、合理评价, 创设学生表现舞台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褒奖, 孩子们都是爱美的, 但是由于年龄个性发展的特点和个体的差异, 他们对美的认识还是不够准确和完善, 每个人的表现方法方式也各不相同, 因此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尤为重要。但不能以教师的好恶作为评价的标准,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 有时不经意的评价会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甚至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失去了学习兴趣。

大多的教学评价都是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前, 对整节课进行一个总结。我个人认为课程结束前的总评固然重要, 但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才是重中之重。由于个体的差异, 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也各不相同, 在表现得过程中尤为突出, 有的学生线描掌握的好, 有的涂色掌握的好, 有的画面很漂亮却缺乏新意, 有的想象力丰富却不会表现。这时就要求教师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要肯定学生好的一面, 支持他们的想法, 就算只有一个局部表现得好也要给予肯定, 老师的一个表扬, 一个赞许能给孩子们带来极大地鼓励, 然后再让他们自己找出不足之处, 想一想要怎样提高, 给他们建议如何才能做的更好。如我在四年级任教的班级里有个孩子线描掌握非常不错, 可是上色之后总是差强人意, 他问我为什么作品没完成时就表扬他, 画好了就没有了, 我叫他自己找找原因, 后来他找到自己的不足, 涂色爱超出线的边缘, 还不够均匀, 色彩搭配也不太合理, 接着我给了他一些建议, 之后他的画一次比一次进步, 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四、课后延伸, 保持兴趣持久发展

通常在美术教学中课后延伸都做的不足, 有的甚至没有, 其实美术教学的课后延伸是对美术兴趣保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是让学生始终对美的保持认识的重要手段,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发现美, 认识美, 我们的美育才真正的达到了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 我经常要求孩子们多去外面走一走, 看看大自然, 发现美在哪里, 看看城市, 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有就是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带出来, 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在完成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真情对印》一课的教学任务以后, 我要求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图案, 用相机拍下来, 还要区分哪些是天然的, 哪些是人工的, 结果学生带来许多的图片, 他们说现在在路上看到东西都会先看看是否对称, 是属于哪种对称, 让美术学习兴趣一直贯穿在生活之中。

上一篇: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设计下一篇:小学美术创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