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2024-10-29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共11篇)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摘要:语文本是一门充满人性美和富有浓厚趣味性的学科。但过去的应试教育把语文变成了技术之学,许多学生都讨厌了这门学科。现在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重新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天地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兴趣培养

现今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强,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但意志力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差、对学习经常会产生抵触隋绪。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想要活跃课堂气氛,首先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去做,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而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

笔者以王维《使至塞上》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学习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接着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刚才学习了‘长河落日圆’,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却是‘长河落日扁’,作者为什么说落日是扁的,他有什么依据呢?请同学自己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带着一颗好奇心主动走进课文,解读文本,自然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想要活跃课堂气氛,得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自由。在笔者课堂上,学生从来不用正襟危坐,大多数时候是以小组为单位围成圆圈,每节课都有规定题目的讨论内容,还有围绕课文的自由讨论。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能会为了某个问题争得耳红脖子粗,也可能讨论着书上的问题却扯到了其它有趣的事情上。笔者上课时,给了学生这样一个讨论题:“‘我’为什么要捅马蜂窝,又是怎么捅的? 刚过了一会儿,笔者就发现很多学生在摆龙门阵,摆自己小时捅马蜂窝的经历。于是笔者干脆暂停了上一个讨论题,改为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你小时有捅马蜂窝的经历吗?讲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这下可好,班上马上冒出了几个“故事大王”,把捅马蜂窝的经历讲得绘声绘色,艰险万分。就这样,笔者尽量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语文课,当然不会沉闷,学生都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

二、创设问题空间,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泼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起点,但不能停留,自主探究的兴趣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多种激励的机制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而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即教师要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境界,更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自主探索学习”作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高。

三、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兴趣

笔者所在的学校第一次语文测试,有不少学生不能达到及格标准。但笔者一直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所以,笔者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不管是对优秀的学生,还是对所谓的差生。

例如:学生问题回答正确了,表扬:理解能力强,学习踏实;答错了,鼓励:很有创意,这正是学语文所需要的素质;对作文内容写的不够好的学生,可以表扬字写得整洁;对成绩考砸的学生,就告诉他们别泄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竖立信心,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笔者班上有个学生,一开学就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因为他坐在最后一排,每节课上课都是打瞌睡。每当笔者在课堂上把他叫醒,同学们都会笑他说:“反正他就是瞌睡大王,每节课都睡觉,班主任都管不了。”笔者很恼火,但却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这么帅的小伙子坐在最后一排打瞌睡多可惜啊,坐到前面来吧,也让老师看着养养眼。”小男生被笔者逗得不好意思了,一节课坐得直直的。果然,位置换到第一桌以后他就没有打瞌睡了,专心学了起来。笔者继续表扬他:“这位同学的笔记作得多好啊,成绩进步很大哦”大半个学期过后,他在单元测试中已经能达到及格分数了。

四、尊重个性思考,促进自主探究的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要将感受、领悟、欣赏、批评的权利交给阅读的主体―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可设计适合个体学习需要的问题:你喜欢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你觉得哪句诗有言外之意?蕴含怎样的哲理?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点?文中对“的描写”,你能分别联想到什么?你觉得这篇文章(或这首诗)应该怎么读?请为文中介绍的风光编写一篇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等等。这样的问题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探究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经过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这一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学会符合学习规律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教学思想。

结 语:

对于课堂教学,笔者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梁亚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08,22

2.任爱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0,22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兴趣培养,直观教学

兴趣是人对物体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充满热情的认识倾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柴可夫)。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关系到教学的成功。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呢?

一、利用课前五分钟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活动,即在每一堂生物课的前五分钟,由两位学生到台前为同学介绍有关生物的一些奇闻、趣事。学生很快地就进入了角色,他们的介绍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如有的用问题导入,有的借助照片、图像介绍,有的借助实物介绍,有的播放有关生物的录像。介绍的内容有“我的一盆白菊花”、“人体之最”、“沙漠之舟”、“树与鸟的生死之交”、“太阳花破案”、“人的第三只眼睛”……非常生动有趣,从而使表演者和观众都沉醉其中。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物学习的乐趣,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

二、补充生活题材,增强教材内容的吸引力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多方创设情境,努力增强教学内容本身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讲析“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物质”时,我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内容是这样的:科学家们制造克隆多莉羊时,先从A羊中抽取一个生殖细胞,把它的细胞核抽掉,再从B羊中抽取一个生殖细胞,把这个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A羊的那个生殖细胞,再把整个生殖细胞注入C羊中,结果,C羊生出来的克隆多莉羊会像谁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激发出来,讨论非常热烈,而随着讨论结果的出现,“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物质”这一知识点也不知不觉地渗透其中。又如在讲“献血”这一知识点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两条趣闻:(1)有一名叫高尔萨斯的男子,到他1992年57岁时,已用他的特殊血液救活了2000多名婴儿,真是奇迹。(2)一位叫高永华的福建农民现已有57岁,他献血次数达30多次,献血量超一万毫升。可他的身体却非常健康,据香港输血服务中心做出的鉴定,高永华的健康年龄只有45岁,而当时他实际上已是57岁。由于献血的缘故,他整整年轻了11岁。这两则趣闻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起来,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

三、创设情境,产生求知兴趣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而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节知识点时,我就让学生欣赏优美动听的“南泥湾”这首歌,学生在轻松愉快地音乐欣赏中就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在讲授“献血”时,师以“献血———以爱的名义”这首感人至深的诗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又如在教“食物链”这一概念时,我以英国三叶草的故事来引导分析,使学生一下子就对这一讨论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巧设比方,激发认同兴趣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科学的一门知识性学科。其理论知识性强,内容较抽象。理论式地讲析不免有点枯燥乏味,学生的接受意识也会减弱,对知识地理解掌握也有点难度。而巧设比方就可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直观的内容,把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唤起其认同感,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析“植物细胞结构”时,我将细胞比做一个煮熟的鸡蛋,鸡蛋壳就是细胞壁,鸡蛋里面的那一层膜就是细胞膜,蛋清就是细胞质,蛋黄就是细胞核。又如在讲“心脏结构”时,我把“心脏”比做是一个有对面两个单元的楼中楼,讲“血液”成分及其特点时,我把“血浆”比做河流,把“血细胞”比做河中的船……这样的一个个比方,学生感觉有趣,在认同中露出了会意的笑。

五、加强直观教学,引发感知兴趣

初中学生知识少,经验也较少,形象思维占优势,概念的形成需要直观的形象来帮助感知和理解。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运用实物、模型、标本、书中插图、教学挂图等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运用媒体手段化静为动,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消除学习疲劳,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讲述产生厌烦。如在“学习骨的生长”这一知识点时,我就利用一个Flash展示手掌骨的生长,学生对形象生动的Flash展示非常感兴趣,而且对“骨的生长”的认识提高了。又如在学习“动脉、静脉止血方法”时,我以自身手臂为模特,用红色粉笔在手臂上一画表示出血,让学生掌握止血的方法,对于这一举动,学生更是兴趣盎然。

六、注重评价,体验学习乐趣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接收、传递、反馈、评价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有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中接受、反馈的情况做及时评价。如在“解剖鸡翅膀”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小组解剖鸡翅膀,认识鸡翅膀的各部分组织,进一步领会“器官”这一概念。在解剖中,我对学生的操作规范、观察仔细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对那些操作上有困难的小组,老师除了点拨指导外,又给予了更多的鼓励。如“你们小组配合得这么好,再试一下,一定会成功的”。对于实验中有意外发现的小组(有的发现了血管,神经等),我不仅对他们大加赞赏,还鼓励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究精神。在实验结束后,我又让几个小组的同学到台上借助幻灯机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在同学的认真聆听、最后以掌声报予后,学生那满足、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在实验小结时,我对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又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在老师的鼓励、评价中,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鼓舞,有或多或少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激情。马克思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对象的本质力量。相信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追求也会源于此。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05-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科有强烈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协调师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高度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防止和消除感情上的隔据,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到”,而也应当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责任感、成功和自尊心等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化学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的繁杂,学生往往感到凌乱难以掌握,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对本科失去信心。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和我之间产生了亲近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爱,消除了对化学的厌倦心理,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发挥实验作用,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手段。我在授课时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将学生注意力及时地引导到所要观察的关键现象上,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我在实验课堂上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学生通过独立实验,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技能的培养。另外我结合新授课内容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的小实验或小魔术。只要学生在课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浓厚的兴趣。

三、精心设置悬念,培养学习兴趣

在化学课堂上巧妙地设置各种悬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悬念的设置是一门教学艺术,它需要教师根据已有的丰富教学经验,借助语言和文学艺术功底,以教学内容为素材,巧妙地设置那种悬而未决、欲答而不能、欲罢而不忍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例如关于“浓硫酸的脱水性”教学时,我在蔗糖和浓硫酸做实验之前先提问学生面包有何用途,学生回答:“可以充饥。”我就接着讲:“下面我来给大定制取一块黑面包让大家充饥。”设下此悬念后,学生个个情绪激昂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非常好。四、运用现代化媒体,培养学习兴趣。现代化媒体正以其独特的教学手段进入中学化学教学领程。其教学方式有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特点,可进行快速的信息处理和图像传输,同时还配有悦耳的音乐和图像描绘,这必然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的欲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有关“电子云”的教学,可利用计算机设计一副三维空间画面,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关“环境污染”的教学可利用录像,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环保意识。再如有关管题的教学,我事先将题目存入磁盘,教学时可通过计算机显示屏传输给学生,同时含可利用摄像机把学生当中典型的错误及时反映给学生针对性的讲解。通过对现在化媒体的运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演示“无中生有”实验时,我事先在纸上用酚酞写上“化学有趣”四个字,课上用喷雾器喷洒碱液,这时在纸上就会出现粉红色的“化学有趣”四个字,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立即高涨起来。然后,我告诉学生,什么是化学呢?这就是化学。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安排一些有趣生动的实验。例如,“空中生烟”,是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出现“空中生烟”的奇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表演魔术,做“魔棒点灯”试验,即指用玻璃棒蘸上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点燃酒精灯等等。然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学习化学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会明白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等

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分有意识注意和无意识注意。通过有趣的实验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徑。我们化学教师一定深有感受,那就是准备学生实验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大胆地把探究实验交给学生,有的器材可以让学生自备,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他们的思维。例如,讲到二氧化碳性质时,让学生自备一瓶汽水(如雪碧、可乐)探究汽水中气体的性质;自备生日蜡烛探究二氧化碳的灭火等。在学习微粒间有空隙时,针对“1l水和1l酒精混合是否等于2l”的问题,我安排学生回家利用过期的花露水代替酒精,各取半瓶花露水和水装满整个花露水瓶,上下颠倒混合后,察是否还是满瓶。让学生动手准备实验器材,对学生来说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节省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4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原动力。学生在探知知识时,浓厚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况下学习。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与训练学生的心理特征,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途径。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初中物理一直伴随学生整个初中求学生涯。由于初中物理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由于初中生大多处在成长阶段,很难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刚刚接触到的物理知识存在恐惧心理,使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物理学科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生心理特点分析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当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将物理教学特点与学生心理状况相结合,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初中生大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内心对外界世界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思维活跃。然而,初中生同样面临心灵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时,初中生往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讨厌物理学科。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非常抽象,需要一定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学好物理。这些要求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而言相对较高。在教学阶段,教师如果能把握教学尺度,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旦没有把握好教学尺度,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厌恶物理学科,害怕物理学科。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发现优质教学切入点进行教学。

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一)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在众多物理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很多抽象物理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好学好问的特点,充分运用物理实验,教会学生物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硬纸片放于盛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将杯子倒立,使学生观察到杯中水未流出,硬纸片未被水冲掉的物理现象。学生看到此景时往往感到非常惊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实验的神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器官,激发学习热情。

(二)从生活入手,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习兴趣。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改变自身角色,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并最终发现正确答案。实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实验,找出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物理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很多生活常识中包含丰富物理知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尽可能取用生活材料进行试验,避免替代品进行试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当给予鼓励,不能给予不耐烦的回答,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三)加强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深化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设施上,学校应加大对物理硬件设施的投入,配齐物理教学实验室,并配用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为学生物理实验提供有力后盾。另外学校应该利用信息手段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积极使用网上资源,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提升物理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针对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各类资源,尤其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新闻。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伟大物理学家的一些趣味故事,如牛顿煮手表的故事。另外在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发展规律,按教学难度由易向难、循序推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

(四)灵活运用教法,创设物理情境,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选择最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使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对比论证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危险性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代替。物理实验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物理课的趣味性、形象性,提升物理课教学质量。通过合理创建不同的实验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使学生主动记忆知识点,积极探索未知点,为学生创新打下基础。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只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如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兴趣小组、参加课外辅导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课外读书活动,多读有关书籍,使学生视野变得更开阔,让学生跟上最新时代发展潮流。如我国正在进行的北斗卫星、低碳经济、高铁速度、核辐射等与物理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科学实验。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问答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郎永丽 王丽雪 单位:农安县开安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殿爽.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1).

[2]刘哲.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师版),(4).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5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许多同学在踏进中学大门的同时就已经担心起能否学好数学。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因此,如何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这就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介绍背景知识,培养数学兴趣

初中数学,从初一代数起,就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而小学数学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如何使学生顺利的渡过这样一个转变。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我们就可以利用兴趣小组活动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需要他们掌握的结论,更重要地是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数学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去,从而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当然,不可能要求学生向数学家那样去重新发现问题。但是通过介绍背景知识学生也就不只是简单的死记结论了。

二、介绍数学史、数学家轶事等,培养数学兴趣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向学生生动的讲述一些数学史,使学生在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而深感自豪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占有的想往。例如,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古巴比伦人遗留下来的平方数表;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等等。这些数学史话适时地讲解给学生听,能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很大兴趣。而数学家们的轶事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使他们从中学到数学家们的治学精神。

像这样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可谓数不胜数。只要结合初中教材,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总能找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例子,讲解给同学们。不仅可以培养数学兴趣,而且扩大知识面及提高同学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发现推理能力。以上的介绍可以利用教学录像带而不只是教师的叙述,相信效果会更好。

三、介绍数学美,培养数学兴趣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常所说的美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态而存在。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毕达哥拉斯就曾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这正是基于这两种形体在各方向上都是对称的。

几何中具有对称性的图性很多,都能给人以一种舒适优美之感。杨辉三角更组成美丽的对称图案。线段的黄金分割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是因为由此而构成的长方形给人们以“匀称美”的感觉。然而数学的发展已经证明,黄金分割及其有关应用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成为初等数学中对称,和谐美的典型例子。简单性也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数学理论的迷人之处就是在于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现实世界中的量及其关系的规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在介绍数学美时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同学在投影片上看到图形的对称美,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投影胶片,还可以是电脑多媒体软件上利用几何画板,让同学们自己来制作课件,看到图形的翻转,放大缩小,重合等等。从而欣赏数学的趣味美,对称美,简单美,和谐美,激发强烈的数学兴趣,而且可增长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介绍数学语言的特点,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语言是最简洁的通用语言。甚至有人说,如果存在外星人用数学语言与他们交流是最优选择。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必须用语言来表达,而在众多的科学语言中唯有数学语言是一切科学都使用的语言,它超越了学科界线,在一切领域中发挥作用。伽里略在400年前曾指出,宇宙大自然的奥秘写在一本巨书上,而这部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现代科技界认为:一门学科使用数学越多表示这门学科越成熟。数学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是精确简约通用的科学语言。它用最少量,最明确的语言传达最大量,最准确的信息;用最抽象最概括的语言传达普遍存在的矛盾,规律,绝没有含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缺点。一个公式胜过一打说明,也正是如此。数学语言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唯一通用的科学语言。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就很强调数学语言训练。诸如用符号语言给应用题列方程,用逻辑语言写出证明,函数语言描述运动模式,用计算机语言指挥计算等等。通过对数学语言特点的介绍,提高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树立他们掌握好数学语言的信心。

五、介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数学兴趣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除了介绍数学与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联系外,还可适当介绍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建筑、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及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介绍利用数学知识在揭露一些街头的骗人把戏。如猜“姓”的游戏,电脑算命等等。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6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 , 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 思维就会异常活跃 , 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 , 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反之 , 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降低。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的改革 , 在初中生物教学课程标准中 , 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 , 实验形式多 , 实验要求多的特点。根据中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 , 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有关学习兴趣的理论 , 把实验教学作为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 , 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的。.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 有利于放开学生的手、脚 ,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解放思想 , 更新观念 , 放开学生的手、脚 ,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 , 让学生去模仿 , 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 , 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 , 直至实验成功 , 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 , 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 , 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 ,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 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 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如: 在讲 “ 骨的成分 ”时 , 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①学生将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 , 待骨变灰白时 , 将灯移开 , 轻轻地敲骨 , 骨断了。②学生将大鱼的一根肋骨浸入盛有浓度为 15%的氯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15分钟后 , 用镊子夹住肋骨 , 肋骨变软了。这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得知: 煅烧后的骨很脆 , 盐酸中浸过的骨很柔韧 , 说明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 , 既可激发学生的思维 ,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改革传统的封闭式实验为开放式实验 , 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实验教学中 , 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全由教师来准备 , 使学生对实验材料的来源不了解 , 容易造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材料不珍惜 , 大手大脚 , 浪费很多 , 做实验也很随便;另外 , 不了解实验材料的来源 , 也很难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 我的做法是: 每次实验前 , 先介绍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方法 , 然后才做实验 , 对一些简单的观察性实验 , 如: “观察植物的叶、茎、根 ”实验 , “ 观察植物的花 ”实验 , “ 观察分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形态上的异同 ”实验 , “观察松的枝条、针形叶和球果 ”实验等就让学生到校园、公园、菜市场、花店等处自行采集、观察 , 或由教师带学生采集 , 引导学生学习室外观察和记录;对于一些需要在实验室里培养的实验材料 , 如霉菌、酵母菌、洋葱根尖等 , 则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管理。学生在采集和培养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新问题 , 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吸取新知识 , 又能真正掌握实验的全过程。.通过简单有趣的生物实验演示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理 ,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 不仅对演示实验怀有极大的兴趣 , 更想亲自试试。我们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观察 , 多让学生动手 , 拓展他们的思维。如: 初一 《生物学 》第二册实验九 “ 观察蚯蚓的蠕动 ”中 ,学生通过实验知道蚯蚓体壁保持湿润是因为其依靠它来呼吸 , 气体必须溶解在粘液里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还可请学生进一步实验 , 如 “ 在干燥的纸上 , 蚯蚓很快就扭来扭去 ” , 通过实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有关蚯蚓生活环境的知识。实验结束后把蚯蚓放归大自然 , 贯穿 “ 爱护动物 ”、“ 保护动物 ”的知识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通过实验演示 , 激发学生的兴趣 , 使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增强。实验课可以说是学生的乐园 , 但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 , 做 “学生实验 ”前 ,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让学生实验 , 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 同时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 , 学生实验前 , 老师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 然后才能实验。例如: 在 “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实验 , 教材中要求学生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永久装片标本 , 我在实验时要求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标本进行观察 , 实验前由于没有对染液的配制和洋葱根尖的选取做充分的准备 , 结果制作的装片无法观察到细胞的分裂过程。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由此引发讨论 , 通过讨论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应用实验导入新课 , 使学生产生疑惑 , 然后通过授课解决疑惑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 , 学生情绪高昂 , 精神健旺 , 注意力集中 , 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 根据欲讲内容 , 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 , 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探究实验“ 肉蛆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让学生 4人一组讨论蛆的由来 ,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 提出许许多多的假设 ,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本文中要求的实验步骤进行对照实验 , 从而可以得出结论: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从而引入课题 , 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通过实验教学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 , 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 , 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 , 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 , 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 , 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 , 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1)做一些探索性实验 ,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 “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 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 , 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 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 , 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 , 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 希望他们通过

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 , 在研究“ 消化 ”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 , 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 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 ①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③ 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④ 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⑤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经过反复训练 ,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 ,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 , 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 , 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 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 , 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 ,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 , 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 , 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 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 , 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 , 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例如: 学习“蝗虫 ”一节前 , 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 , 回家捉两只蝗虫 , 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 , 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 , 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 , 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上课时 , 我根据有关知识有理有节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 , 由于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 因而他们更加投入 , 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 对所学的内容印象也更深 , 通过这个实验 , 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 , 而且也记得牢 , 直到几年后 , 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 , 印象深刻。

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篇7

一、在新课的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中的导入, 应该起到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比如, 我在进行“比例”这一课的教学时, 一开始, 我就创设了一个情境。我给学生讲了一个人买苹果的故事:小李提着一个菜篮子 (菜篮子重1斤) 到集贸市场买10斤苹果。当小李把称好的苹果向自己的篮子里装时, 发现比上一次买的10斤苹果个数少。小李很奇怪, 就要求卖主再把自己装有苹果的篮子称一次, 结果是共重11.1斤。故事讲完了, 接下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问卖苹果的摊主是给小李称多了还是少了。问题一提出, 学生的兴趣上来了, 有的说是称多了, 有的说是称少了。当他们争论的时候, 老师补充说:“这次给的个数少了, 但是总重量多了, 这是为什么呢?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们就知道了!”这样, 在学生思考的最佳的心理状态下, 带着老师的问题自然地进入接下来的学习。老师通过逐步精心设问, 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了, 他们的思路也因为认真学习而活跃起来, 从而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掌握了知识, 并从中找出了规律, 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多媒体有丰富的画面、声音, 而在数学学习中, 那些有特色的图形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刺激他们的思维活动, 从而产生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 我在讲直线概念这一内容时, 用多媒体画出一条直线, 并用动画的形式一直延伸下去, 无止无境。学生看到画面很惊讶, 纷纷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长。老师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 而是作一条直线一直延伸下去手势, 并告诉学生, 这条直线一直无休止地向前方延伸, 可以穿过任何障碍, 甚至是高山直到宇宙, 那么, 这就叫做直线。学生在惊讶之余, 通过老师的讲解恍然大悟, 兴趣倍增, 深刻地理解了原来这就是直线。

三、在练习时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巩固练习阶段一般在课的后半阶段, 这一学习环节不可少, 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形成技能, 从而智力得到发展, 能力得到提高。但是, 一节课的后半阶段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已经开始减退, 此时的他们已经疲劳, 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减, 在练习题的选择上一定带有目的性、典型性, 还要符合学生的层次, 具有针对性。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设计能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形式, 注重练习的趣味性。例如, 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快要下课时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布置作业, 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坐标, 把全班学生按座位放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每个象限中都有大约相等的人数。要求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 第一象限的同学先走;接下来再请横坐标为负, 纵标为正的同学走出教室, 学生又少了一些;接下来, 再要求在三、四象限以及Y轴的负半轴上的同学一起下课, 并要求学生思考哪些学生该走了。学生们略加思考, 异口同声地说“应该是X轴下方的同学”。于是, 所有的同学有序地离开了教室。这种动脑筋离课堂的设计, 巩固了知识, 检查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学生兴趣不减, 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之点滴 篇8

现今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强,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但意志力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差、对学习经常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知道,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潜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把课堂建设成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敢说敢问,会说会问。语文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不要用“权威”的思想束缚学生。要向学生灌输不要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要独立思考的观点,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发表不同于老师的见解,敢于指出老师教学中的疏漏和错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最好是让那些不提问题的同学回答,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要轻易否定,而是要阐述老师自己的意见,让同学们比较、鉴别,作出判断;对于学生的意见,老师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怕丢面子。有时可能会遇到答不出来学生提出的问题,下来查资料或请教同行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决不能搪塞学生。学生的质疑,能使老师及时得到反馈,了解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第二,根据学生特点挖掘课文内涵,结合身边素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奋作为切入点。如教林希的散文《石缝间的生命》[语文版九年级(下)]时,结合初三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分析水平,先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路边的狗尾巴草。课堂上请学生用语言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所联想到的描绘出来。学生的描绘中,有说狗尾巴草其貌不扬的,有说其生长环境恶劣——长在路边、山丘上、岩缝中……,有说生命力强的,也有说其雄姿挺拔不怕风吹雨打的等等。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看看现代作家林希是怎样描写《石缝间的生命》的。让学生阅读课文,体验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那些“无人采撷的种子、一簇簇无名的野草、一团团小小的山花、在石岩缝隙间长成参天的松柏……”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努力拼搏的崇高精神。

第三,适事褒扬,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我们都相信“没有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也没有不想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但毕竟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事,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需要老师进行褒扬调节。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师认可和他人的赞扬。如果这种心理能得到满足,那无疑是给学习注入了一支兴奋剂。

第四,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味学习语文的乐趣。

第五,用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件描写或评论语熏陶学生,唤起学生对优美语言的积累和渴望,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读每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等。

第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1)引导争辩。课堂教学中,老师适当创设一些学生争辩的场景,让学生去争辩,这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愿意去做的事情。

(2)展开竞争。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到社会竞争力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竞争可以是个体间的,也可以是个体与集体间的,还可以是集体与集体间的。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学科成绩与自己相当或略好一点的同学作为竞争的对手(可以让对手知道,也可以不让对手知道),每个学月进行一次比较,比谁的成绩好,比谁的进步快。同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学习成绩和表现相对均衡的几个小组,展开小组间的竞争。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9

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使学生乐学

教学活动应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的活动,这种平等在教学中就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主导调节作用,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在课堂中要时刻用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轻松氛围,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走到学习中来。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以严厉的话语伤害学生,不要以鄙夷的目光注视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对学生要和颜悦色,用自己的热心与爱心,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喜欢你、接纳你,只有学生喜欢你、认可你才能去听你的课,从而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都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朋友,使学生在情理相容的师生关系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好学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板、一笔、三尺讲台的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多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要根据学生的的需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愿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我在讲“环境问题”的知识时,我曾在课前准备了长江特大洪灾视频,由于场面的惊心动魄,学生在看完视频后都陷入了沉思,我因势利导,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从环境问题的角度看,你认为长江洪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为避免类似悲剧再发生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3)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等等。这些问题一抛出,有的学生认真思考,有的学生积极与同学交流,有的则迅速打开书本寻找答案,这时小小的课堂立刻火了起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提升了课堂氛围,更使学生想学、好学。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花一样的年龄,他们思维活跃,没有定性,要想让他们以全部的精力投身到学习中,就要采取多种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对每一节课的学习都带着满腔热情。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情景表演、知识竞赛、我是法官等多种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此外,在讲时事时可以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朝鲜与韩国军事演习、日本驻守中国钓鱼岛等新闻事件时总是津津乐道,所以教师在讲时事教学时可以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一些生动的.时事事例与我们的教材内容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某高校大学生毒死室友这一事件就与我们学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习总书记的严查下,目前很多贪官纷纷落入法网又与我们学的宪法、刑法等知识点有联系。因此,要想使思想品德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总之,作为新时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内化新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努力探索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并达到新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琼。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学课程辅导,(14)。

[2]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

初探初中化学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篇10

重庆市永川区红炉初级中学校 李清文

论文类别:教学类 学段:中学

何学动再使趣充学摘要:兴趣是老师,兴趣比老师更重要。在化学教学中,如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激起同学们习化学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上化学。其次,要通过培养学生手能力,让学生从实验中、从生活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兴趣;次,让学科知识穿插在化学教学之中,让化学学科变得不孤独,化学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再其次是增强化学知识的味性让学生学化学感觉到轻松。最后,让化学实验课生动有趣,分激发学生的滓潜能,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化学,在化学的习中找到快乐。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愉快 轻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的形成、反应规律的得出,都离不开实验,而实验的过程是大脑与感官、科学思维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才有创新,在创新中再实践是知识发展的必经之道,中学化学担负着传播基础化学知识,发掘培养化学学科后备人才的重要责任,也是学生如何学习化学的习惯形成时期,在初中形成了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好习惯,将为他们以后在学化学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爱上化学就显得十分重要,只要学生喜欢上了化学,那么他就在学习惯于化学方面取得了一半的成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化学呢?下面我就谈谈在化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启始阶段,初学化学的学生总是带着好奇心和神奇感步入化学世界,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有着美好的理想,希望能从化学的学习中窥见大自然的奥秘,作为老师能清楚地感觉到学生的这种心理。于是,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一重要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和兴趣,创造 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第一堂化学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和兴趣,第一堂化学课我就给学生准备了一些十分有趣的实验。其中做了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的实验,同学们见到由两种无色液体一混合居然会生成十分艳丽的红色液体,那真是太神奇了,觉得化学真是奇妙无比。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之时,又做起了燃烧镁条的实验,让镁条燃烧产生的耀眼白光穿透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学化学的欲望;又制了氢气,氢气的燃烧等实验,让学生觉得化学真是无所不能,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时,因势利导:“这在化学中算不了什么,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会发现许多更神奇的现象,还有你意想不到的很多化学现象,在化学中都会出现。真是化学世界,无奇不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对化学产生了极大兴趣,同时也在头脑中建立起了化学的概念,促使学生自己也禁不住要去学化学,还真实现了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这句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加亲近化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动手做化学实验则是学好化学的又一途径,实验做成功了,学生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他们也会更加热爱化学,对化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学生亲手去做的实验,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会反复琢磨、深入思考。经过反复后得到的结论也会更准确,记忆自然就会更深刻。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内容,在讲“在讲分子间存在间隔”这一内容之前,我向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一体积的小麦和一体积的玉米充分混合后,是不是两体积?”很多学生不加思索地说那肯定是两体积,而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仅仅提出了“不一定”这样肤浅的说法,学生争论不休。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顺势利导:“同学们回去做了这一实验后再作定论,好不好?”课后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回家做了这一实验(班上的学生大多在农村,家中都有小麦和玉米,也可用其它颗粒物),这一实验很简单,也很好做,结论自然就很明确了:没有两体积。返校后,我又给学生补做了一体积的水和一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没有两体积的实验。将微观世界的颗粒物形象化,让同学们的认识由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世界,让学生深深认识到“分子间存在着间隔”这一事实。显然,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就是“动手做”的好处,也让学生体 2 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科渗透有益于化学兴趣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知识,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渗透在各个学科之间的,各学科也渗透到化学之中,在利用其它学科知识解释化学问题或解释化学变化、描述化学现象时,学生都有一种冲动与新鲜感。如:在讲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时,我举了水变成冰属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时,引用了韩愈《劝学》中的一句诗:“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学生觉得化学也充满了文学趣味,让学生兴味盎然,也明白了水变成冰,冰变成水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只是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而已。又如:由历史题材——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讲到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让学生知道化学在保存许多国宝级珍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化学的实用价值。

在化学课中巧设比喻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比喻能使事物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如:催化剂的概念可谓长而繁,念起来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可打个比方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果把需催化剂的化学反应比作人驱牛耕地,那么人就好比反应中的催化剂,驱使耕牛快速耕地好比催化剂促使物质快速反应。这样一解,就使催化剂的深奥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深深地印入同学们的脑海中,即形象,又生动,还十分有趣。

四、对化学知识的趣味记忆,提高化学知识的趣味性

谁都知道,好听的歌曲,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能让人对它记忆深刻,经久不忘。原因何在?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它十分有趣,念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把原本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将其编成歌诀或顺口溜,以便于记忆,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化学。

初中化学最难记的而又必须记的莫过于“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但如果将这些元素名称和化合价适当编排,它就会成为顺口的一些句子,记起来就会轻松多了,如这样记:一价钾钠银氯(负一价)氢,二价氧(负二价)镁钙钡锌,3 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二四碳;负一硝酸、氢氧根(NO3,OH),负二碳酸、硫酸根(CO3,SO4)。还有正一价的铵根根儿。

又如,在讲电解水时,结合电解水实验装置,将整个实验现象及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进行整理就可得到这样的趣味记忆法:负(极)氢(气)正(极)氧(气),多氢(气)少氧(气)。既好理解,又好记忆,学生再不至于分不清负极产生的是什么气,体积多的又为什么气。这样学生就在念口决的时候将电解水实验的重难点轻松功破,且经久不忘,这样的顺口溜学生在平时也会无意念起,觉得念起来很好玩,真正实现在趣味中学化学,在化学中找乐趣。

五、做好演示实验,使一堂演示实验课生动有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教师要适应求知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的带着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结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较多的特点,为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做演示实验时,尽量使语言显得灰谐、幽默,再加上实验现象的神奇变化,对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学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制取氧气的演示实验中,在做“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时,将氧气收集好之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口前,使用上这样的语言,:亲爱的同学们,请看好了,下面将会有十分神奇的现象即将发生,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空中晃动一下,伸入集气瓶,就象变魔术一样,木条“哧”的一下就燃了起来:“看!化学十分神奇吧!你同样能做到。”然后叫一、二名学生上讲台来做。这样,以激起全班同学也禁不住想做这一实验的欲望。也让学体会到,在平常情况下难以做到的,在化学中会很轻松地完成,促使他们知道化学的重要,从而认认真真、愉愉快快地学习化学。

总之,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方法是很多的,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善于思考,以实验作诱导,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灰谐、幽默的教学语言时时扣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的课堂中学化学,在化学的学习中找到快乐。

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李清文

傅义书

职称:中教二级

单位:重庆市永川红炉中学

地址:重庆市永川红炉中学

邮编:402160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兴趣培养;自主学习;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当今社会,英语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交流工具,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兴趣,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其英语学习效果的有力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关键

学习兴趣是学生内部动机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兴奋剂和调节器。学生只有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促进他们对英语中词,句,语法,篇章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在听课,阅读和交流中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并取得学习的成功。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是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激发和培养。

(一)培养感情,建立和谐融洽的師生关系

在交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课内外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课间和课后主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处处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明白.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暂时的成绩差而放弃和歧视他们,而是一如既往的希望并相信他们在学业上会学有所成,老师的关爱,信任和鼓励对学们是极大的推动力.使他们从心底愿意接受老师学习上的指导。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和学。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形成。

(二)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英语的趣味性

积极的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学习并大胆参与学习活动,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为了营造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做到仪表洒脱,精神饱满,表情自然轻松,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纯正流利,板书规范合理。另外给学生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改进教学策略,保持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的刺激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的探究热情和认识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注意多提示,少讲解,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思考、讨论、实践、反思、再实践,通过任务活动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足够量的听、说、读、写的项目练习,去感知知识、发展思维、领悟技能、学会学习。

二、正确引导,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互联网等途径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记忆词汇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克服词汇障碍,提高学习效果,稳定学习效果,稳定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我每周都用一节课来复习单词,通过听音接龙比赛,如book-good-look等单词接力赛,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主动地去学单词,记单词。例如,教数字时,请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数字,学生发言热烈,列举了家里的电话号码、火警号码、父母的身高、自己鞋子的尺码等,一节枯燥的数字课就能上得热闹非凡,笑声不断。

在学到“Computer”这一模块时,可以让学生“write their homework on the computer”,再以e-mail的形式发给老师。讲课时让学生自己说出电脑各部分的中英文名称(如主机computer、键盘keyboard、显示器monitor、鼠标mouse、打印机printer等),再让学生陈述完成作业的全部过程,以熟悉电脑使用的词汇,如open a new document(打开新文件),use the mouse(用鼠标),write a name for the document(给文件命名),click“save”(点击保存)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英语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增强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渴望高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