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论文(精选12篇)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论文 篇1
摘要:每堂课教师要有自己的法、其中包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量、一种度量教与学的尺度, 从实际出发, 因为知识源与生活, 又为生活服务, 一味的追求纯粹的知识教学只会变为“书呆子”。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容量,实验教学,观察方法
教师对于各个知识层次的学生, 应该如何恰当选择、处理和传递教学信息, 通过各种现代教学媒体进行高效率、最优化地教学呢?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改变学生的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出发, 根据新课标, 活用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打造初中生物高课效堂。
首先, 每堂课教师要有自己的法、其中包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量、一种度量教与学的尺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 从教学方法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方法,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着重在教师方面。从教学过程看, 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探索与发现技能活动的方法;二是培养情感活动的方法。其中一是教法, 主要是教师讲授知识、不断训练习题、实现达标检测等方面的方法;二是学法, 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法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教师应掌握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 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 教学容量应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因地制宜, 随时调控。
课堂教学容量是可灵活变化的, 容量过大, 学生接受不了;容量过小, 学生又吃不饱。课堂要着重调控以下各量:一是授课量, 即教师输出的信息量, 它应围绕重点加以取舍, 以保证重点信息足够的教学时间;二是习题训练量, 必须围绕重点教学内容和形式, 注意意向性、类型性, 强化重复性。三是活动量, 即学生的动脑、动手等各部位的活动量, 包括师生双边活动, 学生多边活动。
(3) 从度精心把握课堂教学, 让教学有度可循, 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课堂教学必须注意以下三度:一是程度, 包含难易度、深广度、灵活度, 要体现学生认知、理解、掌握的程度, 考虑学生可能接受的程度。二是密度, 必须做到疏密有致, 教学节奏应有张有弛。从而让学有紧有松, 这样能更好的符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速度, 教学内容难时学生不易接受, 速度应该放慢;反之, 则应加快。教学过程应快慢相济,
其次, 从实际出发, 因为知识源与生活, 又为生活服务, 一味的追求纯粹的知识教学只会变为“书呆子”。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熟悉的现象, 教师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把生物知识和问题结合到能力培养中去、在活动情景和问题解决过程中, 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展现主观能动性。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时, 从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实际入手, 让学生回忆携带家里的蔬菜叶、水果, 自己设计方法, 来验证失水成萎蔫的状态, 让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问题来体验知识的形成。
再次, 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 创造条件, 克服困难。通过教材中所选编的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养成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观察是学好生物这门课的必要环节, 注重生物现象的观察方法。要做好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 明确观察的意图与要达到的效果。教师按观察计划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对象、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所要学到的知识。例如, 可以利用分步实现观察过程, 使观察更有效、更快捷;也可以用对观察目的的提示和引导的意图来设计讨论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按程序指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不论是观察遇到困难多大, 都要体现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 逐渐形成科学严谨的观察素养。猜想是必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 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的任性更重要。
(3) 探究是实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目的。教学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教学,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所以在实验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提出质疑, 去假设, 然后设法在实验过程中去获取事实和证据, 去严密思维与推理, 认真去发现和判断。为了正确地表达出来, 应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大胆的交流和合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发展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 勇于听取别人见解的学习精神。
最后, 生物课中要做到“先学后教”, “先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导入课题后, 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按学案自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以要求: (l) 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目标, 学习目标要严格遵循课标、教材的要求, 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 学生摸得着, 够得到, 经过努力能完成。 (2) 让学生明确学案, 可印制, 或制作为课件, 或抄于小黑板上。这样就让学生先对本节课的任务有了可操作性, 才能有计划的实现。 (3) 尽量让学生自学, 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问题,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习惯。 (4) 自学练习题要有层次、由易到难, 紧紧围绕学习目标, 作为教师检测、评价、提高学生的依据。 (5) 自学提纲的设计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6) 要有计划的安排具体的自学时间,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合理充筹安排时间, 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合理把握教学时间。
“后教”是指教师答疑, 解决学生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教师要突破难点、精讲疑难问题。主要形式是老师学生共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l) 老师提问覆盖面要广,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决不能从优秀学生问起, 而先从学困生问起, 关注的是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回答正确时, 老师要强调答题方法与要点, 让学生学会回答问题的一些技巧。 (3) “后教”的“教”, 即老师先问学困生, 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从而进行灵活调整, 再提问好学生。如果最好的学生回答不出或不准确, 老师才给予指导, 教师精讲。 (4) 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临时变换教法, 举例引导, 千方百计, 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掌握,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解惑”, 不让学生留下疑难。
总之, 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是所有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通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创造“先学后教”的和谐课堂教学理念、从提升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断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努力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 使初中生物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不懈的追求目标。只要我们能深钻教材, 灵活教法,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为每一位学生服务的理念, 坚信一定能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2]李玉平.怎样上好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
[3]冯莉.新课堂教学设计.初中生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论文 篇2
一、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具体含义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堂上实现学生学习效率高、教师教学效率高这两方面,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一般是从双向进行理解的,因此,也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创建高效生物课堂。教师要紧追时代的步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利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目的,实现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高效课堂应该具备的条件
首先,教师要学会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这些条件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进行适度调整,让学生在跟上教师教学进度的同时保证完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其次,教师也要对自身的讲课水平进行提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身的授课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去。最后,教师要抓住学生对知识的兴奋点,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此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及时的评估,在评估过后对学生的薄弱项进行补充与强化。
三、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主要策略
1.活跃学生思维,使其融入课堂中去
想要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建立学生的生物思维模式,即在生物课堂上对生物知识的接受以及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对生物习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思路等思维模式。学生能否在生物学习上建立相应的积极性与能否建立生物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有越高的积极性,思维就会越活跃,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以及理解知识,所以,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要注重适当地调节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建立兴趣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要想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自主地进行生物学习,真正地接受生物这一门学科,接受教师的讲课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成绩。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一些鲜为人知的生物知识点在课堂上讲述,或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奋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构建高效生物初中课堂的最终目的。
3.利用预习以及自学经验加强生物学习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率教学,首先要学会为学生布置课下预习工作。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主要预习工作就是看书,用笔划下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以及没有学会的知识,这样的预习工作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只随便阅读一下课本之后胡乱划重点,这样的预习工作根本达不到预习的最终目的,只会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更少,教师在讲课时,学生依然听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教师就只能采用第二次、第三次复习的方式进行重复复习,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预习工作布置时要注重其主导作用,理顺学生的学习思路,这样才能够加强课堂教学效率。
4.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创设问题情境的工作,要分别从趣味性、阶梯形等几方面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以明确、清晰的思路进行问题创设,联系知识点的特点以及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还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达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这些特点,教师想要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些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使其成为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垫脚石。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率。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实施已成为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命。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中有效性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只有有利于学生的当前和终身发展的教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但目前生物课堂教学,从总体上看却是“低效”甚至“无效”。尤其是我所在的乡镇――石花,全镇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也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我十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本地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重视教学气氛的有效性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在课堂中经常使用“分组提问、综合考评 ”、“知识竞赛”、“动手技师”、“动脑博士”等活动,学生之间有竞争、有合作、有“成功”的愉悦,有“失败”后的奋起。教师由“说客”变成“导演”,学生由“被灌输者”转化为“愉快探求者”。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二、重视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创设生物学习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进行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情境应做到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生物,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生物语言提炼出生物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有的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感兴趣,但却有其他方面(如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作为生物教师,要善于根据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景物场景,使学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生物的种种乐趣,从而爱上生物课,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到他们都很感兴趣的克隆羊时,我就问他们:那么你们知道克隆羊是如何诞生的呢?会不会有克隆人出现呢?如果真有克隆人的话,世界会有什么影响呢?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节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影片,内容是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的画面,使得学生一下子就被影片中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所吸引,很快找出画面中各种生物的差异,从而对各生态系统有了深刻的印象。 再如讲《激素的调节》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用几张娇艳无比的“美女”图片以flash的形式展现出来,同学们都唏嘘赞叹,然后我突发奇问:“你可知道,这些美女其实是男儿身!”同学们齐声“啊?!”我乘势说:“他们在大约五岁的时候通过注射雌性激素,导致他们变成了现在你看到的泰国人妖,看来激素的作用是神通广大的,激素到底有哪些,作用有多大?好,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激素的调节”,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随之高涨起来。这些情境的设计,不但使学生产生联想深受感染,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情境应注重贴近生活
生物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衣食住行,旅游观光,建设家乡和祖国,到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都需要一定的生物知识。生活中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涉及信息最多的还是生物知识。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人是铁,饭是钢?何谓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全球人为什么提倡低碳生活等等。生物知识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物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提出问题,让生活经验生物化,生物现象生活化,就会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倍感亲切。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解决了生活中一个个熟视无睹的问题,一个个自以为知道而仅为皮毛的问题,一个个自以为知道,实际上是错误的认识的问题时,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身心愉悦,这时候就会形成一个个“愿学好学”时刻,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就会提高。例如:在讲“克隆羊的诞生”教师播放配以萨克斯演奏的背景音乐――奇迹的孙悟空猴毛变猴子的动画课件,《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猴毛变猴”,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子来参加战斗。这精彩的一幕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今天……教师由此引出问题给学生思维上的冲击,同学们踊跃思考,积极讨论,你一言我一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这样的生物课教学效果一定不会错的。
三、重视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生物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重视探究式学习
所谓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就是采用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课本知识点为启发点,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确立探究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进行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堂教学散发活力和提高效率。
现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节课为例加以说明:课前一星期,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对“森林与人”、“沙尘暴与人类活动”、“鸟类与人”、“环境污染与生存现状”这四个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学生可通过上网、查阅报刊资料、做社会调查等手段,获得相应的资料。这个环节使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个星期后,在课堂上,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对本组资料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将相关的资料、图片、数据、图表等,由实物投影仪投在大屏幕上;发言完毕后,是两分钟自由答辩时间,学生自由发问、讨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占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导师,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控现场,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学生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为此,教师在这节课的末尾出了一道“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的讨论题,从学生的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来看,不少学生不仅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还有学生自发向学校的师生写倡议书,拒绝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子,上述都表明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七年级生物教材中,像“调查笔者们身边的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计划生育”、“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等内容,都能采用这种上课模式。这种模式有三大优点:一是大大减少了教师的讲授时间,还课堂给学生;二是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三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使生物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深化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教学要有效,教师必须要有心。在研究体会课程标准、备课执教等方面处处做有心人,真正做到学生学得主动,教学组织生动,师生有效互动,在单位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1.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以山水为话题的作文
3.运动会广播稿
4.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本
5.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报告
6.最新高效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7.初中生物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8.初中地理研修计划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互动教学;合作探究
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压力逐步增大,了无新意的教学势必让学生心神疲惫,精力怠解。而且,生物精深微妙,需要教师精金百炼,学识赅搏,精力绝伦;陆游在人生的暮年由衷感叹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诗人对写诗的技巧做的一个总结、对他的儿子的叮咛嘱咐。这种写诗的方法、技巧或思想,用于生物教学,其理无二。教师教学,要在诗外“下功夫”,要知机识变,破臼除窠,如暮鼓晨钟,扣人心扉;或千寻飞瀑,涤荡胸臆;又如和风散馥,满怀盈香;总之,发人深省而汲之无尽,让学生群情踊跃,其乐无穷。下面将教学心得逐做例举。
一、以退为进,趣味盎然
老子说:“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里面有非常强的辩证思想。用之于教学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要善于巧妙地点燃与激励,而不是一味强塞,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如果总是灌输,结果“必然弱之”。教学如开车,教师的责任是拧动点火开关,而不是在汽车后面奋力推搡,前者的结果是汽车打着引擎,一路奔驰;后者的结果是累的死去活来,汽车不过跬步之行。点燃之后的激励就好比踩油门,做好这两点之后,就是教师掌握好方向盘的事情了,最重要的,还要换挡与刹车,这开车有了技术,换挡是不用踩离合器的,意即教学不必循规蹈矩,课程变换可随心所欲,教师要胸有成竹,这个刹车就像达标测评了,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如此,课堂动力系统永远开机运转,不会进入休眠状态。
二、循循善诱,敢于质疑
循循善诱,可激发热情;敢于质疑,必然收获丰厚。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探究情境,紧贴教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渴望知识的获得、敢于质疑、勇于发现。关于“蝌蚪找妈妈”学生耳熟能详,我播放了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部经典之作采用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形象绘制,画面清晰典雅,音乐优美抒情,早已蜚声海外,几十年来备受青睐。不过,放完动画,在啧啧赞叹中,我出人意料地指出:根据我们生物学的知识可以判断,动画中的“主人公”是蟾蜍的后代,青蛙的后代形状较圆,尾长而独来独往,外呈青灰;蛤蟆的后代尾短,喜群居,身体颜色头尾不一,我对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可谓“高山仰止”,但是,他老人家未必精通生物学科!蛤蟆的后代找青蛙妈妈,驴唇不对马嘴,误差太大,学生一阵欷歔。我又说:“既然是经典之作,作为科普作品,影响非常之大,居然出现‘硬伤’,必然误人子弟。这样的错误还有多少?这都有待我们认真学习,掌握正确的知识。”学生浸入思考之中,下课铃声响起,学生充耳不闻,没有人离开教室,这样的课堂,在学生一生当中都会刻骨铭心,堪称高效,弥足珍贵!
三、互动教学,合作探究
1.学是起步,行是目标
教学是彼此互动的行为,互动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不可或缺的方式。荀子言之凿凿:“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教学建构“行”的活动,在实践中创造,在趣味中求知,生动活泼,或自主研判,认真揣摩;或合作探究,取长补短。教师会教,学生爱学,彼此互动,学练结合,愉悦轻松,热情高涨。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细致入微的观察,一丝不苟的操作,虑前顾后的缜思,各言己见的讨论,手脑并用,学习风气浓厚而良好,将会激发每位学生都有探索精神,发展个性,挖掘潜力,丰富感性经验,将知识的掌握化难为易。
2.放开课堂,各抒己见
讲授花的结构,我革故鼎新,一反“一言堂”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采摘一朵花带进教室,五彩缤纷的教学挂图,鲜亮醒目的教具配以细致生动的讲解之中,随时穿插让学生观察自己拿的花和教学挂图有何不同,有比较就有差异,除此之外,和前后左右的同学随意交流,随时穿插我的提问,学生当然可以畅所欲言、随时提问题,甚至可以不举手脱口而出,学习氛围其乐融融。
3.培养能力,有效探究
想学生之所想,捋顺学生学习思路。教学“流动的组织——血液”,先刨根问底进行调查,学生想到的是什么?和课本知识有何联系?区别又有多大?后来得知,学生对这些问题兴趣浓浓:血型的区别是什么?测出的血型可靠吗?孩子的血型经过测试就一定知道父母是谁吗?血型与性格相关联吗?探究中,问题频频提出来,教师耐心聆听、一一解答、灵活引导,争取人人释怀,这样,学习开展探究活动,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如虎添翼,教师的应变能力也水涨船高,可谓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要讲求方法,良好的教学思路如明珠园照,满堂生辉;课堂上要活,师生打成一片,桴鼓相应,如响应声;天长日久,一定会打造出飘香流芬、春光熠熠的生物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韩君伟.生物教学观念更新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1.
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策略 篇4
1.学案设计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
学习目标: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按照掌握的程度进行分类 (A知道;B理解;C掌握) , 并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让学生一目了然, 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达到的目的, 从而达到有的放矢。 重点难点:根据课标要求, 突出过程与方法, 关注获取知识、养成能力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方法, 明确学习重点, 了解学习难点, 有准备地获取相关知识。
2.把日常所见生物搬进课堂
在学生刚刚正式接触生物学科的时候, 老师在每一节课的开始5分钟内, 让学生认识一种生物, 并说出对这种生物的了解, 以及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比如, 在认识土豆的时候, 学生就知道他们可以吃, 有些学生说土豆发芽了不能吃。 我们就趁机介绍土豆的繁殖方式是用茎繁殖, 我们平常所吃的土豆属于植物营养器官中的茎, 然后要求他们每人回家种植土豆, 一周以后交流种植成果。 以这样的方式, 把潍坊萝卜、青州蜜桃、板栗、芹菜等生活中常见生物搬进课堂, 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果树嫁接、土豆繁殖等一系列生物知识。
3.教给学生学会读书的技巧
在读书的时候要先抓主题, 然后进行细读、精读。 逐字逐句地读、前后联系地读、联系原有知识地读。 先将书读两到三遍, 然后借助于学案, 合上书做学案上的内容, 争取每次都能达到90%的正确率。 如果正确率太低, 则再次看书, 合上书以后再次做学案上的检测题, 直至达标为止。 在这一读书习惯养成的开始, 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监督, 因为这样的学习方法比学生直接找书做学案所花费的时间要多。 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努力, 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解决学生不会自学或者自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4.精心导问, 优化课堂
在初中讲授“血液”时, 我在教学中精心给学生设置了三个问题: (1) 红细胞偏少的人常面色苍白, 头晕无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2) 当我们身体某处受伤后, 受伤部位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 过一段时间之后, 红肿可能会自动消失, 这是什么原因呢? (3) 当皮肤划破流血之后, 过一会儿血就止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上述三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但学生必须在了解三种血细胞的作用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上述问题, 这就使问题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促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教师在讨论中再加以点拨, 引导学生把问题与三种血细胞的功能联系起来, 进而解决问题。 “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 而是学生学了多少。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究, 通过自主学习, 开展有效讨论, 使知识的传授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5.遵循认知特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我在讲述《传染病》这节课时, 传染病的危害很多学生有理论上的认识, 但是没有深切的自身体会。 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起来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传染病的威力?如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归纳总结传染病特点和三个流行环节呢? 于是我利用中学生具备逻辑推理能力等认知特点, 设计了一个“签名”游戏, 步步设疑, 层层推理。 通过四个主要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推理、总结等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签名过程中, 学生从最初只是行为的参与, 到后来根据签名的结果推断传染病传染环节, 并亲身体会到传染病的威力。 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思维是清晰的、深刻的, 感触是终身的、难忘的, 概念是清晰的、明了的。 所以, 平时我们总爱把培养学习方法和思维训练放在嘴上, 但是在生物课上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还真需要我们下一番工夫, 动一下脑筋。 因为, 良好的学习方法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6.关于问题设计有效性问题
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检查教学成果, 以此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问题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控, 课堂问题既是获得反馈信息的手段, 又是进行调控的手段。 学习是一条双向通道, 教师参与学习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就。 通过问题设计的检测, 及时对教材深度、教学进度、讲授方法、巩固练习等因素进行判断, 看问题是否适合学生认知水平。
(1) 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课堂问题设计要为教学目的服务,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即针对学科特点, 做到因科制宜;针对教材特点, 做到因文制宜;针对课型特点, 做到因课制宜针;对学生特点, 做到因人制宜。
(2) 重视问题设计的反馈和评价。 对学生应答问题之后要作必要的反馈, 可以由学生评价也可以由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的态度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 在课堂提问中, 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教师的评价, 大多数心情比较紧张, 教师应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 一定要注意避免当众羞辱、嘲讽和挖苦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的问题发挥最大作用。
摘要: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教师越来越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效, 而且应该高效。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 阐述了初中生物高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步骤 篇5
生物高效课堂模式实施步骤三: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过程。
1、审题激质疑:关键字句是题目的“窗户”,透过“窗户”才能领略内涵,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题目的脉络和内容。比如:《植物根的生长》中的导入:同学们可能听说过“树有多高,根有多深”这句话,也就是说植物生长在土壤里的根与地上部分的生长是同时进行的。土壤中的根不断地长长,长到一定的程度便伸出分支,形成庞大的根系。出示图片资料:这是一株长在果园的苹果树,大家可以数一数,看看苹果树的枝条有多少呢?是不是最多也就10多支啊?但是如果把苹果树地下部分的根挖出来看,你会发现,根的分支多达50000多条,为树枝的5000多倍!原来植物稳固地扎根在土壤中,是因为植物有那么多的“手”在抓握土壤啊。植物靠根深埋于土壤中,才会根深叶茂。通过这样的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在黑暗的地下,根是怎样生长的,导入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疑问好奇中主动走进探究学习的乐园。
浅谈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方法策略
G633.91
在新课改内容的具体要求下,各个学科都在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教学改革,为了将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就必须从实践教学抓起,尤其是课堂教学首当其冲。单一的教学模式发生轉变,使课堂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被动变主动,既是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情境创设法在课堂教学当中所起的作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是使初中生物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方法。
一、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近年来相关研究很多,但对高效课堂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即用最少的时间、人力、物力投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如课堂容量、课内外学生的负担等;另一方面是课堂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为学生兴趣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等。随着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核心理念,这也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但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陈旧的教学方式依旧存在于今天的课堂中,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问题:教学一刀切,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和规律性,课堂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等。鉴于此,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彻底转变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从“边缘”到“核心”,我们更应当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改善初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二、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1.着重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初中生物新课改提倡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旨在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走向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尤其是在生物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走出来,树立学生发展意识,以生物素养培养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同时还要注重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如“社会行为”的教学中,在对社会行为的特征进行探究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动物的视频,然后讨论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特点。讨论后小组对其特点进行归纳概括,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归纳进行点拨和讲解,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生物知识的构建。其次,技能培养是生物素养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生物知识,在学习生物知识后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只是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讲授教参知识,学生的感觉是教师居高临下在灌输生物知识,他们的接受意愿并不强。尽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能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者。如果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就无法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压制,无法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目标和知识点详细的把握,把教学知识点都合理安排进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在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取得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如在教“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师可以化一句古诗创设情景,“黄梅时节雨纷纷,青青池塘处处蛙”。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鸣?蛙的呜叫意味着什么?接着教师给学生讲解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期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完后,就对青蛙的受精发育环境和幼体蛙与成体蛙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的差异了解掌握得更加透彻。
3.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课程较语数外这样的基础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很难通过平面的书本知识具体了解生物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生物知识通过这些媒介呈现得更为具体,从而加深学生对生物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一方面,教师应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与生物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多媒体呈现的动态图像进行有机的融合。这样既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实验课来进行生物课程教学。由于生物课程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课程,其中很多知识都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观察得到,例如细胞的分裂和变异需要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才能得到生物信息,以及各种生物的结构需要进行专业的解剖才能了解等,这些知识都不能通过书本知识或多媒体设备动态呈现得到,需要学生亲自去进行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4.密切理论与实践关系,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生物教师要树立“大生物课堂”观。生物教学不再限定在校园的课堂之上,田野或池塘都是学生了解生物现象、探究生命规律的最佳场所。例如,在讲解有关食物链的关系时,老师就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的小池塘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了解池塘的生物各类,思考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余远明.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J].东方青年:教师,2013(11).
农村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篇7
如何搞好农村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并要取得一定成效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端正学生学好生物的态度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端正的态度是学习的法宝。一个没有正确学习态度的学生肯定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不好,而且往往有厌学心理。农村初中住校生较多,并有许多留守儿童,父母忙于农活或远离父母,缺乏家庭督促,学习态度很糟糕,对生物这样的非主流的教学科目更是如此。所以,对于学习生物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应该对其高度重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所有科学知识、技术本领,都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的。其次,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愉快的。学习生物是比较乏味的,但我们老师要把生物课讲生动、讲活,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快乐地学习。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会学习的人,不但能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自觉主动地学习,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提出新的学习目标,不断进步。
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浓厚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其成绩就会慢慢提高。在生物教学中,要使学习的知识为学生接受,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联系实际,揭示矛盾,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通过观察稻谷催芽过程,提出种子为什么会发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等问题。此外,用小盒子亲自采桑叶养家蚕,利用农村农田及山上植物、家禽和家畜等实物教学,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立足本地农村生物资源进行教学
农村中学开展生物学教学活动有其天然的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挖潜、开发课程资源,并合理组织活动,采用多种活动方法,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主动参与、在乐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校处在山区,有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依托这些资源,盘活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在讲八年级下册“绿色植物的生殖”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时,要学生联系自家农作物及带学生到田间调查,如水稻、大豆等作物的生长是经过播种发芽、青苗生长、开花、授粉、结果等过程,其生殖属有性生殖;如马铃薯、芋头等作物的生长是通过根茎埋入土中然后发芽长苗又形成根茎,其生殖属无性生殖。
四、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例如有关硫循环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提问:(1)二氧化硫是怎样污染环境的,给生物造成什么危害?(2)现在有哪些技术手段检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3)控制二氧化硫污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为了让学生尽量参与,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资料思考控制二氧化硫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的清洁型能源,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多种一些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如柳杉)。这种基于资料的探究方法,以解决某一生态学问题或环境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所学知识的过程来形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对生态环境深入探究的态度和习惯,并掌握探究的思维方法。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大胆尝试,科学规范的总结而不断提升,就一定能够取得实效。
摘要:如何在农村初中生物学课程中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改革并取得成效?端正学生学好生物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立足农村生物资源进行教学和采取探究性教学方法等是比较有效的解决途径
创建自主快乐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篇8
一、改变初中生物教学思路
以往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通常是以任课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 学生听。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 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甚理想, 严重制约了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在教育体制逐步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全面实行的今天, 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习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 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主人翁意识; 在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应严格依照循序渐进的规律, 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同时,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 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消化”所学到的知识。
现阶段, 各学校学生的数量呈现急剧增加的情况, 各个班级内学生的数量也均出现大幅的增长, 从而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比例逐步增大。这就使得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较为明显。当教师采用统一标准进行教学时, 将会使得部分学生跟不上上课节奏, 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 生物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以及授课的过程中, 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保护生物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高低, 将他们进行合理分组, 这样他们能够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学到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学习氛围的好坏将会对学生学习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学生处于愉悦的环境当中时, 其身心将会得到充分的放松, 其学习状态将会达到较好的程度。因此, 当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就能轻易地理解相关知识的判断、推理等过程。同时, 当课堂的教学气氛较为轻松时, 将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能够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到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当中, 进而提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效率。当学生在较好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后, 将能够切身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进而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学习生活。此外, 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活跃, 教师也能结合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反馈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最终实现高效的生物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他们对某门课程的喜爱往往是由于对任课教师的喜爱开始的。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严格约束自身的言行, 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同时, 教师应根据现今社会的发展, 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在保持严谨工作作风的同时, 尽量采用幽默、亲切的语言进行教学,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学习。此外, 在课余时间, 教师应关切学生的生活情况, 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困惑, 教师应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当学生的心理情绪存在异常时, 教师应在对原因进行了解的基础之上, 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三、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在开展教学时, 教师应针对所安排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高效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开始期间, 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合理的问题, 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设定的问题, 对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学习。如此一来, 学生便能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问题的解决当中, 从而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显著的优化。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校教学设备的科技含量也随之得到提升。当教师运用多媒体等设备进行教学时, 能将一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合理运用实验教学。一般而言, 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远高于对理论知识的兴趣, 同时实验过程往往由学生亲自动手, 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还能促进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
总之, 建立高效的生物课堂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 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努力打造自主快乐的生物课堂。
摘要:让学生真正的做学习的主人, 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是目前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 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浅究如何创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 篇9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理解
(一) 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具有三重含义:1.有效果, 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高;2.有效率, 指有效教学时间应占实际教学总时间的绝大部分;3.有效率, 有效教学理念追求的最根本理念就是教学效率, 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和有关的社会、个人需求相一致, 即提高教育的社会性, 表现个体的主体价值。
(二) 课程有效性教学的优势
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生物学课堂上最好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师生双方的心理要求;这种方式也能够使生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 避免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 使教师能够在探究中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
二、如何有效保证生物课堂的高效性
(一) 教学的准备环节
教师在教学时, 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设计新的课堂教学观, 这样才能真正达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对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理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即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必须要成为教学的深入研究者和引导者, 不能仅将研究教材知识作为重点, 还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认知规律, 还要在课堂中多和学生进行互动, 使师生在课堂中能有更多的交流和碰撞。
(二) 教学的实施环节
1. 提高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兴趣。
教师要想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备课时, 一定要准备一个新颖的开场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期间, 也要尽可能地将知识点和实例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能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只有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终实现“有效性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时必须要有生物课程兴趣化的意识, 不受教材的束缚, 要用活教材, 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根本点, 深入的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后, 再对教材进行选择和整合, 使上课内容能够更加的活泼、生动、有趣。
2.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表现学生的思维, 表现知识的学习过程, 在感悟、体验以及发现中让学生积极地去学习知识, 提高其实践、合作以及创新能力, 以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必须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进行生物课堂的教学时, 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模型建构过程, 深入研究, 建设完善的生物知识结构, 深入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3. 不断的健全教学模式。
进行课堂教学时, 必须要改革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要不断寻找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将新教材的教学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 创新型的课程目标也要求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的教学理念。对课本上的内容科学的进行取舍, 教师应自主设计简单并且实用性较高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除了积极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 我还积极探索“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做到课堂“三讲和三不讲”。“三讲”是:“普遍问题集中讲;难点重点仔细讲;变式拓展精心讲”;课堂“三不讲”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不经过学生积极思维的不讲。
4. 有效教学需科学的使用教学手段。
不仅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 还必须科学确定教学时机。比如, 进行生理过程的教学时, 若教师能在起始时就用动画展开讲解, 则能够使学生的理解力大幅度的提高, 但学生也会因此而丧失抽象思维的机会。若进行实验性内容的教学, 若能够在开始时就展示出操作过程及结果, 这便能够保证试验的准确、高效完成, 不过也正因为试验完成的太过顺利, 反而会使学生失去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的实验也便成为简单的模仿过程, 实验结果观察也变成了走过场。
5. 教师要善于参与和倾听。
教师在提问结束之后, 必须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使得学生了解到教师正在等待和倾听。有效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耐心、细心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借助追问、补充学生回答的形式, 使得学生知道教师始终是关注问题的发展过程的, 这样便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 积极改革对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借助评价活动, 便能够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的个体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合本文论述, 进行教学实践时必须要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 使其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每个过程, 持续提高教学方法, 健全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勤泉.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 (9) .
[2]宋兴江.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成功:教育, 2014 (7) .
[3]谢桂林.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5 (9) .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策略微探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已渐渐从过去的“听众”变为“主演”,教师也从主讲变为主导。在实施这种转变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再沉闷了,变得热闹了;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反思我们的课堂改革,发现许多课堂过分注重学生角色的改变,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课堂热闹却低效。那么,在重新定位课堂角色后,如何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呢?
一、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在课堂学习中、实验探究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物知识,关注生物现象,探索生物的奥秘,这样就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可能。初中生物的内容大多是学生熟悉而不深知的生物现象,只要我们适当加以引导,就很容易激起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一些生物现象,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形成浓厚的、持久的兴趣。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学
1.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
在目前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的教学时间变得很紧张,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而我们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填鸭式”教学的影响,自身的自学能力很弱。因此导学案的运用,就为他们的自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拐杖,使他们很轻松地完成自学而实现前置性学习。学生利用晚自习或其他时间通过导学案把下一节课自己自学能解决的基础知识学会并掌握,这样就使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讨论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2.实施并抓实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共同成长,整体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组员按照优、良、中、差组合,一般2男2女搭配,优生为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是:(1)分配要讨论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的重难点讨论中我们设计了若干问题。(2)组内讨论交流。讨论前应先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对讨论问题自主独立思考一会儿,形成初步见解后再在小组内组织交流并讨论,讨论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同时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的合作情况,对某些小组的讨论要作适当的指导。(3)汇报讨论结果。这一环节由小组选举的代表将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在汇报时,教师要对不完整、不准确的结论作点评或补充式讲授,但要做到学生已会的不讲,讲了也学不会的不讲,而且要控制好时间,一般连续讲授不要超过5分钟,累计讲授不要超过20分钟。事实证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积极交流、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种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所获取的知识,也必将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实施有效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我们都知道,没有练习训练的课堂教学是苍白的,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为通过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训练,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要实施有效训练,绝不是教师随便找本练习册,布置大量的题目让学生去搞题海练习,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或者自编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作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品质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知识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掌握必要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生活中也要做有心人,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为生物的学习积累事例和素材,这样更容易理解生物知识。在生物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相近或抽象的生物概念,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学习,比如生态系统的类型、动物的行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等之类的概念,学习时就可以通过概念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它们的理解。
谈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107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牧、副、渔、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面对这么一门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广泛性和特殊性的学科,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发挥主体作用,进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定义及其内涵
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就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主动思维,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评价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不是看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而是看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情况,要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真正学到的有用知识、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及学生精力投入与学业收获之间的效益比。
从教师角度来看,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牢固掌握新知,创新运用知识,掌握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与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教师适时跟进、监测,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二、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
初中生物是一门较为特殊、抽象、难学的学科,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较多。学生对生物是否真正感兴趣,是否真正从内心发出“我要学”的铿锵之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作为生物教师,应精心引导学生愉快地走进文本,欣然走进缤纷多彩的生物世界,亲身感受生物世界的奇观和奇妙。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离不开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因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顺利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较好地吸引学生,进而达成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目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像、文字、声音、数据于一体,其容量大,表现丰富,形象直观,便于教师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习的疲劳感和紧张感,
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可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时,若单靠传统的板书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得到的只是抽象的、一知半解的生物知识,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真正体验整个学习过程,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能把变态发育的整个过程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活泼,使学生从始自终兴趣盎然,轻轻松松地理解并掌握变态发育的知识,学习效果显著。
3.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素质教育承认学生差异,这种差异在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知识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对此,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分层。一是学生分层。根据学生平时在生物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知觉、情绪、意志、行为等特征,及某个阶段的生物作业状况、水平测试状况、自我评价状况,进行分层施教,有的放矢,实现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高效教学。二是预设分层。追求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充分预设和巧妙预设,即备课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事先设计好哪些问题由哪些学生回答,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4.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动手与交流的能力,演绎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一直是生物课标倡导的新理念。为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使组员之间分工明确,共同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研究讨论,既各司其职又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概而言之,要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围绕生物课标倡导的新理念不断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去推广、去升华,真正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论文 篇12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由于初中生物知识在生物学体系中属于较为初级的常识性知识和普遍性原理,较少涉及抽象的理论模型和运算,这也导致许多教师将其作为记忆性的知识,强调识记和背诵,而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由于对学科的定位不准,许多教师虽然希望构建高效课堂,但在情境构建、 师生交流方面存在欠缺,在课堂上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也被停留在表面,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课程的学习同样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在生物实验室的建设方面非常欠缺,实验仪器缺乏维护保养,实验耗材没有及时更新维护,影响了生物学科的课程开展,原本可以更加生动、有趣的生物课程也变得枯燥乏味。再次,在教学评价上不够重视,学校以考试中的比重来论科目的重要性。就教学而言,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关注分数,从考试成绩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忽略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实验技能、创新意识这些对学生成长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的考核评价。错误的评价导向导致学生缺乏深入学习、深入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教学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二、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措施
教师首先应当打破生物课程不重要的错误观念,要根据当前高考改革的大趋势,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生物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更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
(1)精心备课。首先,要研究生物教材,不仅要研究该年级的教材,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应当有整体把握,这样才知道在初中阶段需要为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包括哪些方面,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本阶段(本年级)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深入开发。其次,在备课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预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在问题设计中,可以设计单个问题,也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若干个或一连串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想象的问题,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参与度。再次,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所设计的问题应当在教学上具有价值,明确指向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吸收。
(2)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生物课堂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更具有辅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作用。生物课程实验应当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需要予以计划,并更多地注重实验教学,这是因为在自然学科中实验和理论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注意提高实验的可观性,演示实验能够直观地展现所要展示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要对提高课堂的效益有重要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和理解,还应当酌情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逐步领会知识内容,实现知识迁移。除了课堂以及实验室的实验,还应当鼓励学生走出去开展探究性的实验。
(3)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环节,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因势利导,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一是要采取灵活多变而又科学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需要,既可以采取小组自主互动学习,也可以采取情境创设或其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多开展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开展探究,让学生在查找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观察、思考、提问、交流,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素养的养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装备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授课。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借鉴网络及其他出版物中的优秀成果,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认真编写制作课件,将生物知识以及实验过程用图片、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实行多维输入,既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也有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不重视实验、不重视能力养成的倾向,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和纠正。教师要以高考改革为方向,进一步重视生物课程,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认真研究教材,积极探索教法,着力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显礼.实践新课程优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论文】推荐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12-09
初中生物课堂观察记录07-03
初中生物的课堂导入07-01
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创设08-07
初中生物课堂导入艺术11-28
初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07-19
初中生物创新课堂教学08-20
有效课堂教学初中生物08-26
生活化的初中生物课堂08-04
论文初中生物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