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共13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1
浅谈培养初中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甘肃省永登县坪城乡初级中学 马金龙
新的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年级)“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但是多年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想必大多数情况下,师生都有一种“教者授课累,学者学习难”的共识,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必要,下面,我结合个人课题的研究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引入佳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诵读是古诗文学习的基本手段。古诗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带领他们正确地诵读。除了诵读,我尝试着让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记住古诗文的内容,领悟古诗文的意境,进而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例如教学《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课堂上我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去读、去学唱,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全词的内容,同时,在曲子的旋律中,学生对全词传达出的意境也有一定的感悟。语文课堂上有了音乐的元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厚了。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剖题,介绍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时,抓住其中与教材美相关的感情因素来影响学生。比如在教学《石壕吏》、《春望》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中漂泊的人生历程和潦倒处境,使学生深刻体会诗人“穷年忧黎远,叹息肠内热”,“无力拯乾坤”的忧国忧民的心情,进入角色,进入佳境,为以后教学创造良好情境。
二、生动形象、含蓄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得课带有美育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能开启记忆的大门,而且能深入到大脑皮层最隐蔽的角落。”可见,教师的语言美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生动形象的语言,象高级魔术师吸引着每一个人。大家非常喜欢看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节目,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富有特色,讲述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处理得非常得当,听起来和谐悦耳。如果语文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做到了这一点,还怕学生没有兴趣听讲吗?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这些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我在教学时尽量用优美的语言来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爱美情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三、运用表演,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记忆。
课堂教学中的表演不同于电影、电视等节目中演员的表演,它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激活课堂气氛的一项良好措施。对有些诗文的难点、疑点,单凭老师的巧问、精讲是难以让学生释然的,但老师能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表演,在表演中体会,在情境中感悟,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如我在教学《核舟记》这篇课文时,众多学生反映课文中“船头坐三人……”一段背诵起来难度颇大。如“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以及“诎右臂支船而竖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等句子,学生很容易将“左”和“右”搞混了,而且对三人的身体造型也颇感迷惑费神。于是我指导全班同学三人为一小组分别进行讨论、表演,比比哪一组同学的表演更逼真、更形象。学生在对课文作细致的阅读后,能紧扣课文中的描写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在表演中也对文中人物的位置关系及身姿神态了然于心,大大加深了记忆。若在背诵时遗忘,学生略微比划几下就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来了。对文中使用“左”“右”方位词的判断也十分准确、迅速。实践证明,对于叙事性、说明性较强的古诗文,恰当运用表演帮助记忆,效果极佳。
四、鼓励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创造离不开想象。丰富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知识天空的强劲翅膀,中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展创新性学习的最佳时机。在古诗文教学中我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比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学生反复吟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一系列典型的意象、自然景物,幻化成学生脑海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活动画面,让学生跟游子一起融入那苍凉、萧瑟的画面中去看、去听、去想,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那描写的画面。通过一番描述,学生深深体会到游子悲愁思乡之情,结句“断肠人在天涯”的言外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成立学习小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古诗文的阅读,学生会遇到比现代文阅读更多的问题,因此,成立学习小组,引导他们将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去探讨,互相帮助,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感悟能力会得到提高,同时,他们也会获得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例如,学习《陈涉世家》一文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字词方面、内容方面以及课后习题中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都提出来,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不少问题能在他们的学习小组内部得到解决,对于一些很集中的问题则全班探究。学生自己发问,然后合作解决,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就更深刻,同时成就感带来的兴趣也更是持久。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课题的研究,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就一定会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的步伐,古诗文教学的沉闷局面就一定会为生动活泼所代替。
甘肃省永登县坪城乡初级中学 马金龙
联系电话:***
邮编:730323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2
一、充分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优势,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并且用实验引起学习情景, 对活跃课堂气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每年给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都说一句话“首先自我介绍一下, 作为化学老师, 我就用化学实验来介绍自己。”即事先在白纸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写上自己的姓名, 上课的时候再请一位学生用装有无色酚酞的喷雾器喷射白纸。接着做“空杯生牛奶”的实验:把无色的氯化镁溶液跟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立刻产生白色沉淀, 状如牛奶, 学生定会惊奇于这个变化, 纷纷问到“这个牛奶能不能喝?……”教师就可以顺势教导学生, 实验室的三不准“不尝、不闻、不碰”。再接着“魔棒点灯”、“雨落红花绿叶出”、“烧不坏的手帕”等, 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 对于这些疑问, 老师可不作答, 进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保持化学的神秘性,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精神饱满, 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 拓宽学生视野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粉笔+黑板”的模式, 实现了“交互式”的互动教学, 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表演性、观赏性和趣味性。譬如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原子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一些有毒实验和危险实验, 我们都可以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 使学生在兴趣中能更好的、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当然运用多媒体技术, 还可链接到Internet上的相关网站, 了解相关知识, 拓宽学生知识范围, 以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增强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学习,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开展第二课堂、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 培养创新意识
把第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运用到实践中去, 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激发学生深入钻研化学的兴趣, 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从事实际操作的能力, 锻炼学生勇于实践、不怕困难的顽强探索精神, 从而逐步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献身化学事业的理想。例如:在上到溶液的PH值时, 我尝试着分给他们PH试纸让他们回去检测雨水、河水、井水、自来水以及学生能接触到的液体的酸碱度, 达到了不错的效果。他们兴致勃勃的做了实验后, 很多同学都跑过来, 很兴奋地跟我汇报, “老师, 我家的井水差不多呈中性”;“老师, 昨天下的雨水呈弱酸性, 不是酸雨”;“肥皂水真的呈碱性”……这样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使他们颇具成就感。在上到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那一节, 我不局限于教材, 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常识, 比如, 油锅着火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用锅盖盖灭;为什么蜂窝煤要由原来的乒乓球状变成现在的多孔状;野外生篝火要架成三角状才能使火烧得更旺。高层楼房着火如何逃生, 还把灭火器抱到班上, 让他们知道灭火器的种类, 灭火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它……这节课学生很感兴趣, 因为跟他们的生活非常接近。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使用塑料袋方便我们的生活, 但他们不知道塑料袋其实分有毒和无毒这两种, 我们可以通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他们, 有个学生还特地回去做了这个实验, 第二节课向我汇报“老师, 有毒的那种塑料烧了真的很臭, 那种透明的烧起来没有什么味道。”这样就可以将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体现“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 消除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增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把难记忆的化学用语编成顺口溜, 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主要以记忆性的知识为主, 其难点及知识分化点多枯燥无味, 烦琐复杂。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 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 采取分批识记, 从绪言开始, 日积月累。如果把这些知识编成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口诀就更利于记忆。比如在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 制备的步骤是考试的热点, 步骤繁多不便于记忆, 把它编成七字口诀, “茶 (查) 庄 (装) 定点收利 (离) 息 (熄) ”。这种趣味记忆的方法不但分散了难点, 还提高了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 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 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五、融洽师生关系, 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亲其师, 信其道”。所以在教学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通过谈心、交流, 我们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价值观、以及情绪波动等, 还可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也才可以因势利导, 让学生少走弯路, 而不致误入歧途。比如在作业的批语中进行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它不仅顾及了学生与老师的“正面冲突”, 也为腼腆的学生打开了方便之门。教师也可以多了解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 老师借此改进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学生也会因为老师采纳了自己部分的意见而欣喜。使师生关系日渐融洽。
六、把化学知识与中考考点相联系, 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初三化学是个比较特殊的科目, 要参加中考。在紧张的学习中,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就很强。只要一提到中考方面的问题, 学生的兴趣就特别浓厚。所以教师要多研究中考考题和多看些中考方面的知识, 多向学生传达一些中考方面的信息。这样既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 要让学生有兴趣学好化学, 作为教的主导的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 多联系一些实际予以教学, 对教材内容应心知肚明、灵活安排, 以避免过多的受教材的束缚, 从而使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课堂练习, 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 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这样也才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也才会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7-04-002860-3/O.919.
[2]蔡铎昌, 鲍正荣, 邹荣贤.化学微型实验及教学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7-5621-1852-3/G.1134.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3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地理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大量的地理学基本知识,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各不同种族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世界各国的大致状况,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然而,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学科中招考试时间提前,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减少,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地理。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师更应该从研究教学手段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要学习什么知识,只有主观上喜欢了,想学好,那才能在学习中表现出意想不到的主动性,会自觉地学习。地理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学生一上地理课就打不起精神,从主观上抵触地理知识的学习,那么肯定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有关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讲授地理课时,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以课本内容为根本,然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活中鲜活实例的收集,渲染课堂气氛。比如:该放假了,一些学生可能要到南方去和远在深圳的父母一起过春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策划一下,从我们的老家北方到深圳去,怎么穿衣服才是最科学的。这看似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但是要想回答好,就必须结合深圳和我们当地的气候差异、季节特点等因素考虑问题。
二、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手段进行了改进:一是引进多媒体教学。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在地理课上适当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使一些比较呆板的教材内容更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二是科学设置教学情境。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要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求教师科学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老师事先设置好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比如我们在讲授高低纬度、季风对气候的影响时,不妨设置这样的情境:录一段比较典型的预报天气节目,让学生通过卫星云图分析出现这样天气状况的原因。三是巧妙地设置问题,推行探究式教学。在讲授一节课之前,要先结合要讲的内容,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地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学到知识,享受探究式教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
三、教会学生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但是并不是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上,要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研究学习方法,甚至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这就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的道理。地理学科的一些知识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一种记忆的方法就是“顺口溜”记忆法。比如要记忆五岳的名称、所在的省份,单纯的记忆很难一下子记住,但是,如果编成顺口溜就是:“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山陕湖山河,五岳记心中。”这样一来,看似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很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去揣摩,并教会学生使用,从而成为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4
艾道君
(遵义县虾子镇南坪初级中学 贵州 遵义563125)
【摘要】《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美术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美术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情景之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一开始就被情景感染,立刻处于积极探究的氛围中。
例如:七(3)班学生上《静物写生》一课。课前,我布置好静物台:一块绿色衬布,一个黑色砂罐,一个乳白色汤碗,一个淡黄色雪梨,剩下的静物(如草莓、甜橙、蛋糕等)就放在旁边。当我来到写生教室,发现静物台边挤满了同学,正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我一看静物台,不禁怒从心起:雪梨竟变成了三颗草莓。原来是班上的一位“调皮大王”干的。然而,经他这么一改变,我却发觉雪梨换成草莓后,台面似乎全“活”了。我转怒为喜,趁机引导:“原来的雪梨拿走,配上草莓,大家觉得怎么样?”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好看多了啊!”我即而转向全体学生:“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有了草莓之后,画面活跃起来呢”?“红色的草莓和灰绿色的衬布产生了对比……”“大的和小的产生了对比……”大家踊跃发言。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活跃。草莓、甜橙和蛋糕一放到静物台上,原先沉闷的画面突然明快、艳丽起来。大家作画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我适时地引导大家选择合适的角度,观察,构图,着色……这次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也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实践,去动手操作,经历实践与再创造的过程。美术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为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每年9月10日教师节,学生们给老师送贺卡表示敬意。我就在教师节前,设计了一节手工制作课,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剪刀、卡纸等工具材料。一上课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图,如:喜欢什么风格的,平面型、双面型还是立体型的?喜欢什么图案,卡通的还是风景的?从个人兴趣出发,目的是做出独特的个性卡片。接着交代注意事项,如:构思立体结构时,切开后起支架作用的形不能设计的太纤细,要使之具有稳固性,切开部分的长度要适合贺卡直立后倾斜的角度。插口的宽度大小要合适,如何把握好轻重等等。整节课同学们都以极大的热情制作着。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也极具人性化。
平淡又单调的笔画一次又一次的组合对学生来说是乏味的,那么,激发学生动手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绘画技法会让学生羡慕不已,教师示范的认真,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产生强烈的也要画出一幅好画的美好愿望。因此,教师首先自己要能练出好的技法,养成“提笔就是示范”的好习惯。中学生好胜心强,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更有利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学生总喜欢像教师一样在黑板画画,课上时抽出一些时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分别让同学上黑板来练习。让学生们当当小老师,做做小评委,和学生们一起画一画,平等地交流,增强学生们画出好画的信心。教师用信任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不时地给予进步的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举办“绘画比赛”,渐渐地,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更是开创了美术电教教学的新局面。特别是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幻灯、多媒体等已相继进入了课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更加普及。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利用好多媒体这一手段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自然都会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像资料,更可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在教学中时刻谨记: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参考文献:
1、《中学美术教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主编:尹小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5
主持人 唐世虎
研究时间: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变革生物教学方法,实施生物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让学生融入自然,回归社会,培养学生浓厚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二、总体思路
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与指导,严格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问题有机地结合,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践”的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课题计划进行研究,多一种意识,多一种实践,多一份总结,注意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三、课题研究目标
1、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伴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而出现的学生学习形式化严重、实效性较差的问题。
3、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积累优势教学资源、提高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我校生物学科的教学水平。
四、工作重点
1、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在教学中要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贯彻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3、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沟通,想学生之所困,解学生之所困。
五、研究内容 新人教版生物教材,新增了一些图片、文字提示等资料,使生物学贴近生活,如何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些学生陷入困境,为解决学生厌学生物学或难学生物学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激情,提高生物成绩。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题讲座,与学生交流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六、课题研究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纲要”与“标准”,掌握教育新理念,确实转变教育观念。
2、组建“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组,落实研究成员。
3、撰写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
1、收集有关“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材料,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了解和分析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方向。
2、拟定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的活动方案,在八年级各班成立生物兴趣小组。
3、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活动中做到指导与自主结合,阶段性与经常性结合。撰写有关的体会文章。
4、积累有关研究资料及理论依据,整理分析实施过程和成败。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
整理、分析,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结题验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学习研讨组织:
唐世虎:组织协调,确立研究活动与目标。
唐世虎:分析和指导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张玉飞:负责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活动记录及资料。
唐世虎:负责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及现象的分析总结。
2、过程管理
课题主持人是每次课题的主讲人,课题每次活动定时间、定讨论题,进行课题研究的论文撰写、听讲座、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观摩、理论学习心得的交流、教学反思的切磋等,并做好研究的原始记录,注意做好课题成果的搜集工作。
3、制度与奖惩
①课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研讨活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6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利于人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人们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人在某方面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心理体验而发生改变。我们要加强某方面的学习,就要设法提高自己对这方面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或爱好某活动的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怀着愉悦的感情去关注它、认识它、或从事它。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学习有兴趣,则表现为学生总是带着喜爱的感情去学习、去认识、探索、解答疑难,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兴趣对学生具有定向作用、促进作用和准备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学好功课的重要措施。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着自已的智能结构,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着丰富的感受、体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显现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的知识去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既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创新意识 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也随之变化,不但要求21世纪的人才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需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蔡元培曾经指出: “我们的教书,便不像注水瓶一样注满了就完事,最重要的是引导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都讲给学生听,最好是使学生自己去研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 “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可见,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只适合大学生或研究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也能适时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决定科技进步的程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新一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着力于学科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就应在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保持他们好奇、好问的天性,在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中,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兴趣的关键
“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程红兵),可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探索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发展到“会学会学习”。它是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革新,它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独立研究的方法和能力,合作交流的精神品质。这里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探求问题,这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说到主动探究,就和兴趣分不开。因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语),“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布鲁纳语),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去研究。兴趣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怎样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1.导入激趣。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是新课学习的第一环节,精心设计这一环节,让导课做到“新、奇、异”,能快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
2.赏析激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字字珠玑、堪为典范。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欣赏、去品味,不但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是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表演激趣。根据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上适时设计简单的表演,既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受,并对语言的形象性有了切身的体验,在不经意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CAL课件激趣。随着形势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我们的课堂。适时、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在课文与学生之间迅速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多媒体课件的引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化作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符合语文学习的形象思维特点,就像给学生插上了思维的翅膀,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效率高了。例如:《鯨》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理解鯨的进化过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很轻松地突破了这个难点,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自读(抓住哺乳动物、环境等词语读。)—讨论(鯨为什么会变成鱼的样子呢?)—看多媒体课件(有动感的声像图:鯨的祖先→在陆地→在浅海→前肢和尾巴变成鳍的样子→后肢退化→鱼的样子)—质疑(为什么鯨的进化过程需要很长很长年代?)。5.活动激趣。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组织得法,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促使他们更投入地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活动形式多样,方便灵活。如:可以举办各种比赛、办班刊班报、出优秀作文集、实地参观访问、建立小记者站„„
二、有兴趣还得明思路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学生是否自主地进行学习,是衡量语文研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可见,设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在“自主”二字上下工夫。我设计小语研究性学习的思路是:质疑—发现—探究。
1.诱导质疑。“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学生质疑的思维过程是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一步。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家顾明远曾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为此,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路,大胆怀疑,大胆提问。语文课要注意教给提问的方法,如反问法、设问法、类比法、追问法、逆向思维法等。例⑴:抓住预习或思考练习提问。在学生预习《鱼游到了纸上》时,要求学生把可以看出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是聋哑人的语句画下来一句,围绕这句话就问:还可以从哪些句子中看出青年是聋哑人?”这样就把学生引入文章重点段的学习,很有价值。例⑵:抓住难点追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围黑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的理解是难点,要用化整为零办法追问: “黑洞洞”原指什么?现指什么?“碰壁”原指什么?现指什么?你还知道鲁迅的哪些事情?这样,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层层深入,很轻松就突破了难点。
2.引导发现。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不在于真正地“研究”什么、发明什么,而在于发现、发展什么。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思索,去发现阅读的规律、思维的技巧,从而扩展他们学习的空间和对知识的体验,激活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达到了求知的目的。
3.指导探究。小学阶段的探究是一种非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它含有自学的意义。探究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而,教师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学语文的思维方法通常有归纳法、总结法、分析法、概括法、演绎法、推理法等。比如《惊弓之鸟》一课中更羸看见一只飞得慢、叫声很悲惨的大雁,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断定只拉弓不用箭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三、明思路还需要实践 语文研究性学习更重视操作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技能,在实践中体验“语”“文”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发展语言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主动进行知识探索,把知识的学习过程变为一种探索的过程、发现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操作是:自读—自悟—互动—小结。
1.自读。语文的学习应注重自主读书,“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内和课外都要留出学生读书的时间,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动笔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互相交流的习惯。
2.自悟。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是读者对文字所指从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升华,其间伴随着情感体验,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浅层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也不能只“依注解书、囫囵吞枣”。要用心去体会、去领悟、去和文章产生共鸣,去领略汉语文化的“意在不言中”、“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无穷情趣。这种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从小学就要开始培养。我们教师要做的就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
3.互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小语课堂是生与生、生与师互动的课堂。教师也应该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交流,一起提高。大家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带来,互相交流、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4.小结。小结可以是研究心得或成果的小结,也可以是研究方法或结论的小结。小结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研究过程进行回顾,记住许多知识,掌握一些技能,学会一些思维方法„„
因此,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5年4月。3.九义实验教材人教版(1~12册)。
4.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 , 2002年8月。5.万福 于建福主编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年3月。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7
在讲授数学知识时, 要注重将知识点放入相应实际问题背景中,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例如, 学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可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为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学完轴对称, 让学生去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企业参观、实际测量等活动, 使数学和生活更贴近, 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创设问题和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兴趣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而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 可以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教学时问题创设的好, 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乐于学习。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 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的境界。如:在讲有理数的分类时, 告诉学生:小数中的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 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就不能化成分数, 所以前者是有理数, 后者不是有理数。这时教师设疑:你们想知道理由吗?学生异口同声:想知道。此时教师加以引导, 让学生查资料找到答案, 随后再把答案公布出来, 这样做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丰富教师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兴趣
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 甚至要是一泉活水。作为教师, 既要有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又要具有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在学校里, 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 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 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学习产生兴趣。
四、融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兴趣
只有教师知道如何去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使彼此能尊重对方的需要, 才能使数学等学科让学生感兴趣并认真学习。反之, 师生间关系如果使学生觉得自己被压抑、被怀疑、被误解、被羞辱、被贬抑, 那么即使像体育、绘画、音乐这类轻松的学科, 学生也会对之乏味而不愿学习。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8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的认识倾向,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在的动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越浓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越高,也必然会对数学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反之,则会把数学学习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进而讨厌数学,这样学生自然不可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真分析影响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从导入新课开始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序幕,新颖别致的导入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在短时间内活跃起来.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个长工向地主提出一个要求,让地主第一天给他一颗稻谷,第二天给他两颗稻谷,第三天给他四颗稻谷,第四天给他八颗稻谷,以此类推.地主一想很划得来,就同意了,但到第十天过后地主发现上当了.故事讲完后可问学生,地主为什么认为自己上当了呢?这时再让学生去计算,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在讲授新课时不断注入兴奋点保持学习兴趣
1.结合生活实际来讲授数学知识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例如,在学习负数时,刚开始学生很难理解,但学生知道温度的读法,如零下5摄氏度,那么零下是什么意思,学生比较容易地联想到还有比零小的数,这样负数的概念就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同时也就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2.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科学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新课标对如何认识数学教学有明确的阐述: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例如,学习“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时,学生由于亲自参与、动手操作,感受了图形的变化,寻找到了其中的奥秘,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感受到了尊重,体验到了“学习的主人”的欢乐,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为牢固,从而极大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设疑激趣
设疑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存在疑惑才可产生兴趣,产生了兴趣才能展开思考,也才会爱学,才会进一步不断生疑、质疑,才能发挥智能的最大潜力.
4.探索解题技巧,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的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一题多解的教学,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他也会去思考探索其他的解法,从中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而此时是最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时候.如分式化简计算时,常常会遇到又长又繁的题目,学生只有硬着头皮去做,往往会因为式子冗长而出错.殊不知可以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先把这个题目分成一些小的部分,再在草稿纸上把这些小部分作为小题目去做,然后直接写上化简的式子再合并计算,这样往往会很简洁、简便得解.
三、巩固练习、课后辅导时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中要求每一堂课都要有一定量的练习,而每一堂课中巩固练习阶段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时刻.学生的注意力是有时间限制的,经过近三十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会减弱,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为了保持学生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师要有选择地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同时要保证练习的目的性与趣味性.
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异,希望通过三年的学习能考上一所重点高中.但是学生中有的因为家里负担重;有的因为初一数学课程的内容与小学相比跨度大,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认为自己数学成绩还过得去,不思进取;也有的是在学习方法上没能适应初中学习.所有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更谈不上深入学习了.为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方式和途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潜力和发展潜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不断收集激发兴趣的新鲜素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9
师范附小 李莉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探究。要想让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学习兴趣,我作为一名科学课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名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的、枯燥的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如果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枯燥无味。只有教师想方设法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去诱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在长大》一课时,首先课前我收集了学生们小时候的照片若干张,上课伊始,我分别拿出来,让学生们猜猜都是谁?然后再问他们为什么有的照片我们看不出他是谁了?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长大,在变化,这样就调动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样很轻松地导入下面的教学内容。
二、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科学课,对我们县城的孩子来说,有很多内容是纸上谈兵,如果老师只依靠书上的图片和文字,那学生将会对科学课失去兴趣,甚至觉得枯燥无味,也许还会造成学生就在下面玩这样的恶性循环。为了让学生对每一节都感兴趣,我除了自身注重收集资料外,还号召学生收集图片和文字等资料,我也适时的运用网络,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放给学生观看。如学习四年级《植物》这个单元,我专门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补充了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的文章,利用媒体播放猪笼草和面包树等令学生惊奇的植物。学生听的满脸惊讶,看的兴奋,有的学生竟然不由自主的发出“啊”龙血树可以活几千年啊!“还有面包树啊,可以吃吗?”植物繁殖的方法这么多啊!
三、重视师生感情,带动学生兴趣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哪个老师有感情,就对哪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教师对敢于、善于质疑问难,大胆创新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对学生过于严厉,批评太多,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多包容他们。试想,课堂上学生存有戒心,生怕自己一旦出错就招来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那他还哪敢再标新立异。其次,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哪怕这一天你的心情不佳,你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老是板着脸,这样会让学生对你产生距离感。他们就不会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你,师生之间就会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与此同时,我还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做科学实验。我和学生一起“建桥”,玩风筝,有的同学做的风筝飞不起来,我就和他们一起研究其中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由于师生感情融洽,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自然研究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做法,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争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鼓励学生创造,让学生多体验成功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抱有最大成功希望的事情容易产生兴趣。学习中获得成功,会是精神上得到满足。当学生再次面对类似活动的时候,学习的欲望就更强烈。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培养 篇10
一、布置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是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如果能够让学生提前把握教材体系,教起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初中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还正在发展之中,而且对于教师的讲授依赖心理比较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预习中存在着看书时不知道需要看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加以指导和培养,在引导学生自学的时候,注意加强目标教学,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内容,给学生预习提纲并试做练习题。
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现在初中生学习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一位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似懂非懂,读不透。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注意解析式y=kx+b这一形式,而忽略了另一关键词:“k、b都是常数,且k≠0”实际上y=(m-1)x+3中,m=1时,它就不是一个一次函数。因此,重视读法指导对提高初中新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三、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生学习思想专注、专心听讲,激活其原认识结构,并使学生的信息接受与教师的信息输出协调一致,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其次,要培养学生会听,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四、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对学生学好功课所产生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它可以使学生学得如痴如醉,可以让学生忘记疲劳与饥饿,还可以使学生对某种文化知识深追不舍,直至获得新知识和从未有过的成果。因此物理课要有趣味,这是我们的共识。如何让物理课富有趣味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成功的教学不是高压、强制的,而是师生在轻松愉快、富有情趣和感情色彩的活跃气氛中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寓教于乐,教与学才能发生共鸣,从而收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每一个物理老师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火种,思维以疑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有解疑、有所进取。因此,质疑是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中善于质疑,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释疑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目的。设悬念,容易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正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巧设悬念,总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以设计杯水倒置的小实验来引入新课,将杯子倒满水,用纸片盖在杯口上,由学生猜想倒过来之后的结果,可故意在倒置时用盆在下面去接着,其结果当然是盆里接不到任何东西,因为水被托住了,这样学生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学习简单机械时,利用阿基米德的话:"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設计一个"挑战科学家"的引入环节,先由阿基米德说起,学生已经学了"阿基米德原理",也知道"王冠之谜",开始就会非常踊跃地发言,然后提出阿基米德的"狂言":"只要给我一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不是无稽之谈?引入《简单机械》的第一节"杠杆",到底阿基米德有没有吹牛,学生很想知道,便会饶有兴趣地进入杠杆知识的学习。
2 步步为营,富有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必须"抓"住学生,使学生被吸引到主动投入,每个步骤要注重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必须深入而且透彻地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教学内容的各个概念、定义的表述,仔细研究其中每个措辞的含义与作用。并且采用对比法,突出关键词语,揭示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教学内容安排得引人入胜,具有科学性、启发性,使学生形成一种渴求学习物理知识内部的动力,兴致勃勃地学习。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时,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时先设计"大显身手"的环节,亲身动手又动脑:把物体沉没在水中会有什么情况;接下来设计"谁主浮沉"的讨论,来引领学生探究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会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出谋划策",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盐水选种,潜水员在水底怎样上来。每个环节都富有趣味性,这样的物理课堂,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参与,都有机会表现,不仅对本节课感兴趣,而且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更大兴趣。
另外要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尽可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选用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图片、音像辅助材料,或用游戏、讲故事等形式,满足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维持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感知事物,不易产生疲劳或厌倦。不同内容要设计出不同的风格,例如概念定理的内容可由事物、现象或实验做先导,也可以做验证,师生互动。应用性知识则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放学生的思路。
3 条新猎奇,精酿兴趣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极易为新鲜事物所吸引,好奇心极强,教师平时精心收集的新奇物理资料适时地应用到课堂里,会诱发出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发好奇心,激发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在紧扣课标的前题下,应挖掘与他们年龄相符的有趣内容来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在讲述"重力"时,学生对重力的切身感受是习以为常的,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力存在与方向,显示画面:坠落的殒石、尼亚加拉大瀑布、海里的金枪鱼等,突出重力的作用效果。同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失重的情况,举出"神舟"五号飞船中的情形:宇航员杨立伟将笔、月饼等小物体轻轻放在空中,它们就停在空中,这在地球上是看不到的。学生的兴趣很浓,有利于集中精力去探求知识,会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再比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为学生播放日、月食的景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观看过程中学生能观赏天文奇观,又会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光的直线传播是怎样造成日、月食的。观看结束,结论也能得出,学生感兴趣,学起来就轻松,没有畏难情绪,勇攀高峰。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12
近几年,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三年级学生部分存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共性问题。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综合素质, 是教师探讨的典型问题之一。根据化学的特点, 结合学生实际, 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和学生认知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充分准备绪论, 建立培养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多数学生上初中时对化学课重视不够, 认为化学知识抽象看不见、摸不着, 如物质构成奥秘等, 这就需要通过语言由生动活泼的绪论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 使学生真正把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
二、设计趣味实验, 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是整个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 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在此过程中, 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且对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起着示范作用。然而,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内容一般是平铺直叙的, 缺乏趣味性, 乃至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针对此情况, 根据实验目的, 在许多新课前, 需要设计一两个富有启发性的实验, 利用出现的奇妙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 使学生产生激奋、高昂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时, 需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利用实验, 讲解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 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是化合物。学生既接受了知识, 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密切联系实际, 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问题是多方面的。要十分注意把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用途, 从而培养热爱化学的兴趣, 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动机。如:为什么衣物上的油渍可用汽油擦掉?为什么发面、做面包要用小苏打?等等。在课堂上联系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了为什么不能用工业酒精做饮料酒。这样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体会到学习化学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以拟人化启迪学生思维, 带动学习兴趣
学习化学知识需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 讲课时要在尊重科学和客观现实前提下, 恰当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讲授物质或概念, 以增加氛围、启迪思维, 化抽象为具体, 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 物质与物质之间可发生化学反应, 好比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矛盾或友谊。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 把氧化剂拟作少男, 还原剂喻为少女, 将催化剂比作“媒人”。在讲授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概念时, 以氯化钠形成为例讲授离子键, 形象地描述为: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力量很薄弱, 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力量很强大, 只差一个电子就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当两“人”相遇时, 双方便发生争夺电子的战斗, 但这场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力量强大的氯原子将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俘虏”了。结果, 两“人”却各得其所;使双方都形成稳定的结构, 钠原子变成钠离子, 带正电荷, 而氯原子变成氯离子, 带负电荷。最后, 双方靠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像这种由活泼性相差很大的原子之间通过“战争”的方式形成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学生学习气氛活跃了, 启迪了思维, 达到了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目的。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感觉到今天的收获, 有信心面对明天的挑战, 巩固学习兴趣, 进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充分准备绪论, 建立培养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二、设计趣味实验, 激发学习兴趣。三、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培养学习兴趣。四、以拟人化启迪学生思维, 带动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篇13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列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的第一条。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是:学习兴趣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既然如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
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关键在于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所得”。因此,备课时我们可以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兴趣。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堂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段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英语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学校功能室的对话时,老师可以先用相机拍下在功能室活动时的情景,再出现相关英语标识,这样学生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并操练,学生会感到生动有趣且记忆深刻。又如把词汇放到句子里,把抽象的文字以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以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静物画面表现,其他难以单独表示的,就配以恰当的语言环境,或者是用手势、表情来辅助表现,这样就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
其次,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竞争比赛培养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对学生的行为会起到强化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参与这个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奖励一朵小红花,给与一句excellent等都会使学生感到愉悦和满足。在学字母书写时可以告诉学生,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将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书写比赛。到时会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就会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书写过程中认真去对待每一笔每一划。基本上个个都能做到书写规范,清楚认真,为今后的书写打下坚实基础。在平时作业中,我们可以采取激励语进行鼓励,如批示good。如果有些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没能在本子上被老师写上good,允许学生回去再重写。还有就是,到最后看谁的本子上good比较多,这样的比赛,谁都不甘落后。同时,组与组、班与班之间也有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其学习兴趣。
其实,强化成功的愉悦也很有助于巩固兴趣。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了一个对的句子,学生也会感到高兴,进而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并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促使他向第二次第三次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设置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如学完一课后,可以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难而上,按照题目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之中,使得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要特别留意,对他们的学习中的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的肯定,真诚的肯定和表扬,能够激发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最后,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延伸兴趣,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例如,举办英语故事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全部使用英语。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说英语的真实场景,能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另外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每学期适当的让学生编一些对话小品,如购物方面,喜好方面,个人感受方面等,让学生们通过参与来发现新的自己,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说英语的欲望。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英语趣味配音,使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并慢慢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推荐阅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07-22
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09-28
浅谈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08-23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0-16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12-19
初中英语兴趣培养06-06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12-13
初中英语学习兴趣08-13
浅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