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朦胧诗鉴赏(精选2篇)
舒婷朦胧诗鉴赏 篇1
舒婷《双桅船》赏析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地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地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北岛与舒婷朦胧诗创作之差异 篇2
一、北岛与舒婷朦胧诗的共同点
(一)重视对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揭示,通过对“自我”情感、心理内容的表现,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感情体验。北岛和舒婷都是些“内向”的诗人,认为对心灵的陶冶、对人性的改善、提高人对自我本质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认识是诗的首要任务。他们抱着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构筑沟通心灵间桥梁这一动机来写诗。 “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这是北岛宣言式的凝练、简约的表述。当舒婷发出“人啊,理解我吧”的声音时,她的哲学不是斗争的哲学,她的美学境界是追求和谐。我们从这些最初的宣言中,不难辨认出他们对“神”的否定以及对人和自我的肯定。他们的感受方式与表述方式虽不尽相同,但却有本质上相通的一点,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诗是一个由诗人创造出来的、超于现实之上的独特世界;诗应当以人为表现核心,并且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
(二)在艺术表现方面,北岛和舒婷都比较注重新的探索,他们不惜借助外力,努力发掘传统诗艺中的死角。北岛、舒婷通过各自的创作实践,形成了以象征为中心的多种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象征。这种手法用的最多,如北岛的《五色花》、《结局或开始》,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作品。 视角变幻。如舒婷的《赠别》中抒情行节与景物描写的剪辑交杂,变形,打破时空的固有顺序,如舒婷《回乡》中往事与现实的交错出现。
二、北岛与舒婷朦胧诗的差异
作为同一时期的青年诗人,北岛和舒婷虽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题材内容和创作手法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一)与北岛相比,舒婷更注重对细微情结的捕捉,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结和内心波澜。她要“写一行饱满的诗/进入所有心灵”。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自画像》、《呵,母亲》、《夏夜,在槐树下》、《雨别》、《四月的黄昏》等大部分作品中,舒婷通过对祖国、亲人、朋友的感情的真切抒写,提高了人的感情生活和独特、真挚情感内容在当代诗歌中的地位和价值。
舒婷擅长表现人的情感的曲折和复杂性。她抒发的情感,常常不是单一的。其中,包含着因时代、社会和个人生活等影响、制约而产生的多种复杂因素。这种感情冲突,有时表现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与实现的艰难之间的矛盾;有时表现为意识到历史责任与是否有力量承担的矛盾;有时则表现为自我二重性的冲突。《中秋夜》诗中讲话人坚定表示:“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历史的责任感排除了对“花朝月夕”的流连和眷恋。
不过,舒婷复杂的心理矛盾所产生的忧伤,是明亮的忧伤。因为她的这种感情是建立在对“人类善良的天性”的信任上,是为“理想的太阳”所照耀的。 北岛的诗歌作品,大部分展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争取觉醒的青年对不合理社会环境的批评,同时也展现了个人为身心血液的更新所进行的自我冲突。尽管他的诗,对阻碍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力量有更多的抨击,对笼罩在人们心头的网结有更多的强调,但是,展望民族斗争和未来,坚信理想,是贯穿其诗中的激情。
(二)舒婷的诗,常常在梦和现实之间缓步而行,沉浸在生命体验的痛苦与喜悦之中。到处都是流动的眼在看着我们,痛感和美感交织在一起,使我们得以忘却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卑微,进入到一种幻美的世界。 北岛则更表现为一种较为急切的探寻,常常沉入冥思,对所生存的世界进行质疑和反讽。生命的意志贯穿其中,一种非人间的音乐如大水漫过我们的双肩,泛着崇高的光芒,喘着沉重的粗气,使我们即使在深睡中也会突然被惊醒。 北岛曾翻译出版过一本《北欧诗选》,而他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有用的东西。可以说,只有北岛,在借鉴外来艺术上较多地受这方面的影响,而其他青年诗人如舒婷等,则多受英美现代派的影响。北岛的诗总是有很强的历史感,其立脚点也显得较高一些。他不是由一个具体的意象铺展开去,而是大把大把地去抓那些充满棱角的感觉,如《走吧》、《陌生的海滩》、舒婷用女性的柔情抚慰孤寂的心,北岛则用浑厚的男低音向世界宣布:“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宣告》)。舒婷的伤感是一种美丽的忧郁,而北岛在这方面却更注重现实感受和对往昔痛苦生活的回忆。
(三)北岛的诗具有浓厚的抗衡色彩和英雄主义风格。他的成名作《回答》中充满激愤和反讽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以及结尾时“我-不-相-信”的宣告,既体现着受蒙騙的一代青年的怀疑与觉醒,又表现了这个诗人孤独的英雄主义气质。他的诗总体上有孤独的“自我”与环境的尖锐对立的特点,以黑夜与冬天的意象、情境为主,诗中孤绝沉重的说话者或是在走向冬天,或是在黑夜沉思,或是面临着最后的时刻(如《走向冬天》《宣告》《结局或开始》等)。它们是一代人生存经验与精神历程的“履历”,在《履历》一诗中,北岛惊心动魄地表现了一代人“寻找太阳”的“倒挂”过程:“当天地翻转过来/我被倒挂在/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眺望”。
【舒婷朦胧诗鉴赏】推荐阅读:
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区别05-09
朦胧诗经典句子12-02
月朦胧,鸟朦胧05-30
舒婷致橡树赏析06-29
读舒婷春夜有感07-15
舒婷的诗歌的感受10-08
舒婷诗《赠别》与《墙》赏析10-15
论舒婷诗歌的悲剧意识10-27
朦胧的雨天作文10-12
舒婷双桅船诗歌原文及赏析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