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朦胧,鸟朦胧

2024-05-30

月朦胧,鸟朦胧(精选7篇)

月朦胧,鸟朦胧 篇1

生活是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一片混沌:在生活中, 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无法完全实现, 任何事物的终结都是了犹未了;新的声音总是与先前听到过的旧的声音混在一起组成大合唱。万物皆流, 各种事物都正在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而其混合物并不融洽、纯粹, 甚至将分崩离析, 烟消云散;世界上绝对没有什么事物是始终繁荣不衰的。生存意味着走向毁灭, 意味着不能终其天年便要趋于毁灭。

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于生活的朦胧不清, 变幻不定。它就像钟摆一样不停地摆来摆去——然而, 它的摆动决不会超出正常的限度。生活的变幻使人们热爱生活, 这种变幻就像单调催眠的习习和风。但是, 奇迹却是某种起确定作用并且被确定下来的东西:它难以预料地闯进生活之中, 偶然地、生硬地、无情地将生活转变为一种鲜明清晰的数学方程式, 然后再将它解开。人们憎恨、害怕这种鲜明清晰。人们的软弱和怯懦使他们希冀任何外界强加的障碍物, 任何置于他们路途中的绊脚石。他们毫无想象力。对于他们来说, 无法实现的伊甸园永远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生活也永远是一种热望和憧憬。命运使他们把无法得到的东西廉价地、轻而易举地转化为灵魂的内在财富。人们从未见过全部生活之流融汇的地方, 在那里, 一切事物只具有可能性而无法转变为现实性, 但奇迹却是现实性本身, 它揭开了生活的一切虚幻的面纱, 灵魂的轮廓被清晰无情地显示出来, 赤裸裸地立在生活的面前。♪

舒婷:朦胧诗人不朦胧的柔情 篇2

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写于1977年,随着这首诗的发表和流传,舒婷顿时名声大噪。舒婷说,从创作的初衷上看,《致橡树》并不是一首爱情诗。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青年人以能拥有一本油印的《舒婷诗选》为自豪。

那是1977年3月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舒婷陪老诗人蔡其矫在鼓浪屿散步时,期间有关女性的外表与才气、独立性等话题让两人发生争议。当天晚上,舒婷一口气创作了诗歌《橡树》,第二天便送给了蔡其矫。蔡其矫回到北京后,将此诗交给刚从新疆回来的著名诗人艾青,艾青看了很喜欢这首诗,将它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把诗的标题《橡树》改成《致橡树》。舒婷说:“其实我刚开始并不认同。我总觉得这个‘致’字有点拘谨,但后来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那时候,青年诗人北岛经常陪艾青散步,北岛从艾青那里看到《致橡树》,要了舒婷的地址,给她写了一封信,同时附了5首自己的诗,包括《一切》这首后来的名诗。

当年回城之后的舒婷成了一名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白天上班,晚上写诗。她回忆说:“北岛自艾青那里看到我的诗之后给我写了信,附上了他的《一切》《回答》等5首诗。北岛的这5首诗对我的震动很大。那个时代到处都是标语口号式的诗,我以为自己很孤单,看到北岛的诗,我觉得不再孤单了。”

1978年,经过北岛修改的《致橡树》和他本人的诗,还有芒克、蔡其矫的诗一起发表在油印的民间诗刊《今天》创刊号上。当时,《今天》被贴到北京著名的西单墙上,读者在读了诗后,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在诗旁边留言,其中被留言最多的就是《致橡树》——或许因为,当年诗坛上流行的多是假、大、空的口号式诗歌,舒婷这首诗像清新的风给大家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

1979年4月,《诗刊》的编辑邵燕祥将舒婷的《致橡树》《这也是一切》两首诗拿去发表。《致橡树》一诗中女性特有的柔韧与坚贞、独立与共担同在,犹如崇高心灵的回声,拨动着众多青年人的心弦,赢得了接受者的青睐与研究者的瞩目。

“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舒婷说,创作《致橡树》的起因是呼唤、展现女性的觉醒,她是在用自己的声音说出对世界的感受,因此这并非一首爱情诗。但舒婷又说道:“这首诗已经不属于我了,因此它就是一首爱情诗。”

在读者眼里,《致橡树》表达的是一种成熟的、体现着美好人生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种在同一地平线上,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扶持的爱情观念,既蕴含着东方女性所珍重的女性温柔,又富有重视人格价值独立的现代意识,因此,此诗为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和欣赏。

舒婷坦陈:“我并不觉得它有多好,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排斥它,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朗诵它,可它后来还是进入了大学课本、高中课本,也许有一天它会进入小学课本。”“我遇到的深刻的评论家太晚了,当时能读到的书也太有限,写诗是靠自己的自觉,在有限的营养上种出来的植物肯定不是最漂亮的。”

落字成殇,花凝烟雨月朦胧 篇3

拾起一朵朵岁月残留的花瓣,拼凑着淡淡的忧伤,将沉浮的心事修成一朵花,依如从前的模样。生命却也可以如此的唯美。还记得我说过的吗:“轻轻河畔,柳树成妖。红尘脉脉,情意翩翩”。我愿做你夕阳里最柔美的新娘。你亲吻着我的额头,笑了,笑的很甜蜜,很温润,很知足,幸福了整个世界,也幸福了整个你我。如果时间真的可以穿越,我愿意与君共同飞进时光的隧道,只一转身,就回到那充满才子佳情,唐风宋雨的时代里。月下与君共饮一壶话花间酒,弹奏琴声悠扬,婆娑起舞妖娆,落花流水长情。一杯杯爱情的万年羹,入了魂的永恒。

岁月是铁面无私的审判官,不懂怜香惜玉的柔情,只静看流水,做老桃花,捕捉风的疾影。那月亮仙子足以倾众整个月球。但也终要遵守天地的纪律。所有的美只能倾泄在夜里,它也多么渴望一束光的天堂。

时间错乱了季节,也错乱了你我。些世间到底什么才是固守的永恒。曾经的我们爱的人骨去髓,恨不得将整颗灵魂超负荷的给予和吸收。如今却失意的飘荡了整颗地球。

不知何时起,我听见了流水潺潺的小溪。那是流走了谁人的无情,还是人世间爱情的无奈。你我生命的整个森林都不再绿意葱茏,却作得死寂萧条。爱情的沙漠当了主角。

谁将我的灵魂静静地冰封不动,让我成魔般的狠心和你说分手。理由充沛而又虐心。我给不了你人生的幸福,你也给不了我生命的花开,虽然我们很相爱,但终究不能长情。我们的性格又那么的相似,特别是那星星点点般的缺点。你说过,愿意为我改变,却依然放纵你的缺点。我用过很多方法,但是一颗星星怎么也变不了成为一轮月亮。我在天空静守,静守城一道最温柔的爷夜之景。假如我是月亮,或许也变不成一颗太阳的伟大吧

我是温柔的,却也有有声有力量的,我很喜欢乘荡在爱的小舟里,借着江南的烟雨,与你江面缠绵爱情里。爱情渐渐燃烧起热烈的温度,我向黑夜一样努力,在每一个陪伴或者不能陪伴的日子里,鼓励你的成长,陪伴你的深情。我以为我的爱,对你的爱。然后你的爱,对我的爱。就是我们所有的力量,从此便风雨也无阻。时光却留着泪水告诉我说:“其实我错了。”星星也不再眨眼睛,入了夜的悲伤。走在冷风中的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永远是不可能改变地了另一个人,把他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原来我一直在将错误延续。

任凭四季流转轮换,我依然保持着梅花的秉性,在寒冬里傲骨然存,坚强立足,临危不惧。我始终期待着你的美好,就像那爱慕日月星。辰的心。只要你愿意,你足够爱,我想你一定会变成我心目中期待的那个你,也为了你自己那个更优秀的你。或许纵然可以如我所愿,但如今我再也没有了那继续长情的余力了。静等一阵风,静观一场雨,静落一世情。孤寂的灵魂却被你用沉默的方式来安慰,没有了语言的代沟。心该如何与你想交融。灵魂又该如何与你合二为一。风飘散了爱情,雨天没有了眼泪,伤痛不能做陪伴。期待被冰冻和麻醉了。黑夜无声却有情,爱情是一场折磨人心的小说,漫长而又心酸,我们剩下的美好只能去虚构安慰的结局。

朦胧诗 篇4

三、多具有反思历史的理性思辩性。

当它悲伤,当它忧郁,当代诗歌史

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

80年代的诗歌概况

80年代前期,诗歌受到普遍关注,成为社会的宠儿。

其原因如下:

一、诗歌承担了表达社会情绪的主要职责,抒发了人民强烈的心声,大胆揭露了现实生活矛盾。

二、诗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在文学的诸种样式中处于引领潮流的前沿。

80年代初的诗人组成: 

一、归来的诗人

1、50年代反右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苏金伞

邵燕祥

流沙河

2、胡风集团事件中牵连者,牛汉、绿原、曾卓、彭燕郊

3、因不同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郑敏、唐湜、穆旦

二、青年诗人的崛起。

雷抒雁、叶文福、叶延滨、傅天琳 朦胧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归来者诗人代表作以及特点

归来者诗歌的共同特点:

一、将历经反右、文革的生活挫折、磨难所经历的体验,投射在诗歌创作中。

二、多为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

四、理想主义精神,直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式。

艾青

《鱼化石》 鱼化石

文/艾青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鱼化石》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辩结合起来,抒发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真知灼见。

在“文革”时代许多人包括诗人在内

不是都有过类似的梦魇般的遭遇,但诗人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苦涩咀嚼上,而是在历史的教训中揭示出启迪现实,昭示未来的客观真理

郑敏的诗

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像我听见树的声音,当它鼓舞,当它多情

时的一切声音。

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你走过它,也应当像

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

当春天来到时,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

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

我从来没有真正感觉过宁静,像我从树的姿态里

所感受到的那样深。

无论自哪一个思想里醒来,我的眼睛遇见它

屹立在那同一的姿态里。

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

在它的注视下溪水慢慢流去,在它的胸怀里小鸟来去,而它永远那样祈祷,沉思,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土地上。朦胧诗的崛起

朦胧诗崛起的背景;

一、文革结束后,一批年青诗人对

图解政治概念的诗歌感到厌烦,开始重新面对当代人的思想情感世界,并更新传统诗歌观念和艺术手法。

二、诗人需要进行对现实进行干预 

三、新时代的来临,使得年青诗人

从内在产生对以往诗歌的叛逆。

四、文革期间地下诗歌的继续生长

和扩大。

朦胧诗歌的代表诗人、作品以及刊

80年代初朦胧诗人的代表作家:北

舒婷

顾城

江河

杨炼

芒克 多多

梁小斌

王小妮

代表作品:北岛 《回答》舒婷 《致橡树》

顾城《一代人》

江河《纪念碑》

杨炼《土地》 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多多《诱惑》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朦胧诗的论争

朦胧诗的影响逐渐扩大,引起了不同的论争。

反对:老诗人公刘 认为朦胧诗的思想情感方式让人惊骇。

章明《另人气闷的”朦胧“》认为朦胧诗朦胧、晦涩、难懂,并由此引发了对诗歌”朦胧诗”的命名。

赞同者:“三个崛起”的支持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

认为朦胧诗摈弃了空洞、虚假的腔调,甩开了陈腐的套式,探索新的题材、新的表现手法和新的风格,是对传统和权威挑战的艺术革新潮流,是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推动了当代诗歌多元化局面的出现。顾城 :童话诗人

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1956年生于北京,曾辍学放猪,做过木工。七十年代开始自学写诗,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于欧、美、新西兰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激流岛寓所自杀

顾城早期的诗歌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念,如《一代人》

后期的诗歌多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创造出一个与世俗社会对立的彼岸世界,希望弥合现实世界中的分裂和痛苦,实现人心的绝对自由。

顾城常用孩子的心灵和眼睛来看待

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偏执地与现实世界保持距离,自我放逐。

顾城的诗歌 语言纯粹、简单、明

确,推崇用心去感受事物,重视超现实的梦境的描绘 舒婷的诗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

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舒婷诗歌特色:一,内容多为两方

面,一方面写文革对人心理上的创伤,写迷惘的内心冲突以及情感碰撞。一方面则歌颂女子作为个体的独立价值。《致橡树》是其代表作品。

二、舒婷的诗清新自然,意象纷繁

美丽,多撷趣其生活的福建地区的景物人诗。但创新性不够,意境多落俗套。北岛的诗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出版的诗集有《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零度以下的风景》、《开锁》、小说集《归来的陌生人》、散文集《蓝房子》。

是诗歌杂志《今天》的主要创办者 其经典代表诗是《回答》 北岛的诗歌特点:

一、表到一种怀

疑和否定的精神。怀疑权威、怀疑道貌岸然,对缺乏人性内容的生活坚决拒绝。如《回答》

二、展现了中国转折期,年青人内

心的冲突和理想主义精神。

三、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丰

富的象征体系。第三代诗

朦胧诗之后涌起的新诗潮被称为第三代诗这批诗歌的崛起是对朦胧诗的反动,对诗歌的继续探索。

 第三代诗组成:

一、南京的“他们”

诗社:韩东《大雁塔》

于坚《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尚义街六号》

韩东的诗歌特点: 韩东的诗在冷静的抒情中展示日常生活的诗意,他曾提出的诗歌口号是“诗到语言为止”,反对朦胧派诗人所扮演的历史代言人形象,主张诗人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并用口语化来改写当代诗歌。

于坚的诗歌特点: 于坚坚持用口语

写诗,关注日常生活,其诗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善于从日常事物中发现诗意。

二、上海的“海上”诗群:默默、陈

东东、陆忆敏,他们的诗歌注重上海经验,其中展示的孤独感多表现生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无根的混乱所给人的焦虑。

三、四川新生代实验诗歌,四川“非

非主义”,提倡感觉还原、语言还原、创造还原。

四川莽汉主义,在诗歌中表现一种

反文化姿态,自称“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多以解构的手法嘲讽崇高、破坏优美。

四、校园诗人。

海子、西川、骆

一禾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

出版的诗集有《土地》(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诗》(1995)、《海子诗全编》(1997)。海子的诗歌特点:海子的抒情诗歌具有浪漫梦幻的色彩,将自我的童年少年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子、村庄常以原型的意象呈现,展现出脱俗的理想与质朴的心灵。

五、女性诗歌 翟永明 《女人》 伊蕾 林雪

翟永明的诗歌特色:触及女性经验细腻复杂的层面,揭示女性内在的气质以及独特地精神品质。

打工诗歌

打工诗人

郑小琼

 郑小琼:女,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2007年获得“利群*人民文学奖”,与韩寒等一同入选“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代表作:诗歌《黄麻岭》、《铁》、《内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打工诗歌特点:诗歌真挚,真实反映了现代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是对被损害的一代打工者的代言。

比如郑小琼的诗歌在某个意义上, 更像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世界不公平的挑战和蔑视,字里行间充斥着揪心的力量。

下半身诗歌

“下半身”诗歌在2000年的“横空出世”

 代表诗人:沈浩波

尹丽川

朵渔

“下半身”诗歌理论最令人瞠目的是对肉体、“下半身”的极端强调,它关注的中心和重心均落在人的身体欲望、生物性和形而下的“肉体”上。在文化上,则是彻底的“反文化”,意欲将“知识、文化、传统、诗意、抒情、哲理、思考、承担、使命、大师、经典”等等这些因素一网打尽,然后依靠空无依傍的“肉体”建立新的诗歌秩序。

 “下半身”诗歌主张以“肉体的在场”作为一种反抗力量冲击现存诗歌秩序,但却自相矛盾陷入“肉体乌托邦”的牢笼中。其作品又多性话语泛滥,流于粗鄙和俗陋

 “下半身”诗歌既是当代诗歌中“民

间写作”的延续,同时也有着文化、思想、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

“下半身”诗歌的出场方式或许是一

烟雨朦胧 篇5

无语凝眉。这润物无声的春雨让我隐约有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伤。蓦然回首,不知不觉间,撑起的伞在时间的`荒野上轻轻踱过了轻狂无知的岁月,而飘洒的细雨竞像流沙般搁在心里,渐渐堆成了塔。塔里静静安放着生命的悲欢离合与成长的喜怒哀乐,在风雨萧瑟中,饱览了鲜花烂漫的春,又见证了枫叶瑟索的秋,直到漫天白雪,年华不再,依然对过往的岁月心有戚戚。青春,早已典当给了成熟,而幼稚换取阅历的代价就是背负责任与枷锁,从此笑不再纯粹,哭不再彻底,而流年,却在一转身之后,呼啸而过,丝毫没有留恋的痕迹。这,也许就是成长,褪尽铅华的蜕变。

渐渐从恍惚中醒转,烟雨依旧朦胧如纱,只是心境却渐渐清明。恍然间,不免轻笑自己的无病呻吟。其实,生命本就是华丽的演出,而哀伤也仅仅是心曲轻弹的余音,余音飘散后,袅袅地依然是昂扬与欣悦。生命,本无需呻吟,回首过往的同时,还是向远方微笑吧,毕竟,烟雨浸润后的晨曦依旧美好。

浅谈朦胧诗的象征艺术 篇6

关键词:朦胧诗,象征手法,抒情角度

一、何为象征主义

1. 象征的一般定义。

象征源于希腊语Symballein, 意为“放在一起”, 当时指协议双方“把一个钱币分成两半, 各执一半, 作为信物”, 此词的意思是“结合或拼合在一起”, 也指“曾经拼合在一起, 现在单独地存在, 而又代表原来的整体的东西”。从词源上看, 象征本来就表示着所说的内容比字面有更深的含义。美国学者劳?坡林说:“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 “象征意味着既是它所说的同时也是超过它所说的”。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认为:“用小事情暗示大事情, 这就是象征。”艾青《诗论?意象、象征、联想、想象及其他之十二》中说:“象征是事物的影射, 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 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梁宗岱认为:“所谓象征是藉有形寓无形, 藉有限表无限, 藉刹那抓住永恒。”根据以上定义, 我们可以看到:象征是由两项内容构成的:一个是象征体, 它是某种有形的事物, 是人们所熟知的具感形象;一个象征义, 它是大于象征体的某种无形的永恒的东西, 也许是某种情感、某种观念或某种哲理;它隐藏在象征体后, 需要读者去揣摩、探究。以北岛的一首诗《迷途》为例, 这是被称为典型的“朦胧诗”。全诗如下: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线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这首诗用很鲜明的象征画面暗示了寻找的主题。“沿着鸽子的哨声, 我寻找着你”意即遵循美好的召唤去寻找。从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结构看, 在比喻中“喻体”与“喻本”同时并列出现于诗中。而在象征手法却不同, 它隐去了被比的事物, 诗人只是“沿着鸽子的哨音”, 这样就像被比的原体有了一种随意性, 其意味是无穷的, 这一点正是我国读者所不习惯的。象征主义往往是只可无限地逼近却无法穷尽, 甚至是可意会不可言传。过去我们的诗中偶然也出现象征, 但多是小型字句、个别诗行。而今天, 在青年诗人的诗中象征常大量出现, 甚至整首诗都借用象征的题旨。

2. 象征手法起源。

象征手法起源于移情说。移情说是由费肖尔父子提出而由李普斯创立的一个美学心理学派。他们认为在审美过程中, 把物化成人, 以人度物, 设身处在物的地位;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 仿佛它也有了感觉、思想、意志, 从而使人与物发生同情共鸣, 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 产生美感。简单地说, 物本无美丑可言, 人之所以对其有了美丑之感, 是因为人把自己的情感移注到物上之后, 物上倾注了人的感情。象征艺术正是要求读者隐掉事物的实体, 也就是象征体。隐藏其背后的是丰富而宽广的无限意味, 也就是诗人赋予事物的带有人的感觉、思想、意志, 这就是象征义。读者隐掉景物的实体后, 感受到的是诗人的色彩与情绪, 这就是象征手法的美学意义。

3. 象征手法分类。

第一类, 感觉全象征。例如顾城的《远与近》, 作者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感觉———违反生活逻辑的感觉———“离云近”、“离人远”, 暗示了某种距离与鸿沟。顾城的这首小诗正是通过现实距离与心理距离之间的矛盾来暗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戒备, 有一种孤独意识在。“你”和“我”该是熟人, 或者是朋友、爱人, 但是作者没有明确指出来。这种不确定的关系, 使诗带上了朦胧意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即“你”和“我”起码不生疏, 否则“我”也不会产生远与近的感慨。两人的现实距离是很近的, 但是心理距离却很远。“云”在这首诗中有一定象征意义, 可能象征着淳朴的自然。“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意思是你对那些自然景物那么亲近, 对人却很冷漠, 使“我”产生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这就暗示出二人之间在心灵上的隔膜。第二类是单纯形象或事件全象征, 例如梁小斌《中国, 我的钥匙丢了》, 暗示我们丢失了太多东西, 包括时间、青春、爱情、理想、信仰, 我们必须去寻找, 必须去夺回失去了的美好的一切。还有一类是更加复杂的知觉化的象征。北岛用“孩子随意敲打着栏杆, 栏杆随意敲打着夜晚”来暗示命运乖张不测;用“雁群飞过荒芜的处女地, 老树倒下, 嘎然一声, 空中飘荡着咸涩的雨”来暗示逝去的飘零的青春;用“她被铸在青铜的盾牌上, 靠着博物馆发黑的板墙”象征被禁锢的祖国。

二、象征手法与朦胧诗的抒情角度

1. 抒情角度的转移。

朦胧诗诗人转变成以“自我”方式抒发情感, 放弃“景”的描绘, 直接以“自我”方式情理象征手法的运用, 带来了诗人们抒情角度的转移。所谓的抒情角度是指作者抒发情感或看事情的出发点。新诗潮之前的抒情诗多是代言抒情的方式。舒婷的“我是痛苦, 是悲哀”、骆耕野的“我是年迈的城镇, 我是拘谨的生活”等诗篇开了这种抒情角度的先河之后各种各样的“我是××”大量出现。由于这种方法较为简单, 只要以象征物作为抒情出发点就可以了, 对新手法开始尝试的诗人, 都开始这样做。

2. 象征手法与巧妙抒情角度的结合。

梁小斌《雪白的墙》是一首拨动人们心弦的好诗。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把象征手法和巧妙的抒情角度结合起来, 形象生动地倾诉了一代人的心声。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妈妈、我、雪白的墙都有象征意义。我向妈妈的倾诉, 也是经过了特殊时期的年轻一代向祖国的倾诉。“雪白的墙”, 也许是指孩子们那未经污染过的纯洁的心灵, 也许是指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同志关系, 而这一切, 都曾被粗暴地践踏过, 犹如雪白的墙上曾被涂上了污迹。而那涂脏的墙又被工人费了很大的力气粉刷一新, 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它。无疑, 诗的主题是非常严肃的, 其政治批判色彩也很强, 但是由于它采用了整体象征的手法, 加强了情感的力量, 所以并不使人感到强加于人, 它使人通过愉悦的艺术欣赏, 情不自禁地受到了感染。这首诗的抒情角度选择得也很巧妙。诗人不直接出面向读者告白, 而是化了一下妆, 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出现, 把向读者的告白, 转变成对妈妈的倾诉。这种角度对表现纯洁情感的复苏无疑是最佳的。再者, 从这样的角度来写使其抒情有了情节性因素, 比较婉曲。

三、象征手法对朦胧诗的影响

1. 加强了朦胧诗的理性力量。

朦胧诗往往具有哲理美, 因为象征手法能加强诗的理性力量。艾青的《诗论》认为:“象征……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 化抽象为具象, 正是朦胧诗大显神通的地方。舒婷的《墙》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哲理诗。“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肯变, 因此惰性形成习惯, 习惯升为规律, 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 (《中国诗与中国画》) 。”诗人说:“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正说出她对传统的不满。“我是什么?它是什么?”这都是万古常新的哲学问题, 诗人的回答也只能是哲学的范畴:“我偶然, 它必然。”这句话不尽是女孩子的气话。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 以“必然”“否定”“偶然”就未必科学。对于文学新人, 传统之“墙”乃是“渐渐老化的皮肤”, 迟钝得失去了敏感;对于传统的“墙”, 文学新人只是在“泥缝”里偶然“寄生”的小草———这种矛盾, 该是“反抗意识”萌生的契机。再如顾城的《一代人》这首诗只有两句, 但是却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的分量, 以其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辩证思维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烈的艺术力量。这首诗准确地表达了一代人的感情历程, 内射着强烈的时代色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黑夜”象征动乱的年代, “黑色的眼睛”是既指实, 又指虚。我们“龙的传人”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这是实指。黑色又有阴暗、低沉、哀伤的情绪色彩。这又有虚指的意义存在。那个时期, 在一代人心中,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中, 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留下了累累创伤, 造成阴郁、苦闷和哀伤。有人说这一代是沉沦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 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沉沦也罢, 迷惘也罢, 是谁造成的呢?诗人明确地指出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而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扭曲青年灵魂的邪恶力量。尽管黑夜给青年一代带来了灾难, 使他们沉沦和迷惘, 但就是在最黑暗的时候, 他们仍未失掉对光明的向往。他们不但是沉沦和迷惘的一代, 更是奋起的一代, 觉醒的一代!诗人的这种认识和概括闪动着辩证思维的光彩。与其诅咒这一代的沉沦和迷惘, 不如去诅咒“黑夜”。如果只看到这一代的“黑色的眼睛”而看不到他们眼睛中对光明的渴求的闪光, 那该多么不公正啊!

2. 象征手法使朦胧诗更有寓意。

象征主义者认为, 文学艺术所应表达的不是现实生活, 而是意识所不能达到的超时间、超空间, 超物质、超感觉的“另一世界”, 这种超感觉的事物, 只有通过象征才能表达出来。他们认为, 显示黑暗无常, 虚幻痛苦, 只有“另一世界”才能真、善、美。是用恍恍惚惚、半隐半现的景物来暗示另一世界, 而象征就是沟通这两个世界的媒介。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 其象征性往往不是事物、词语所固有的属性, 而是人为的主观赋予的特性。诗人抛弃日常生活语言的使用方法, 摆脱语言具有的约定俗成的意义, 赋予了诗歌更丰富的寓意。象征的专长是暗示, 诗贵有意境, 而象征的原则是主客体的契合。象征带来诗意的想象, 给予诗“诗外之味”, 使诗的世界迥然有异于现实的世界。然而, 象征须有寓意, 无意味的象征决不是诗, 而只能是游戏。有意味的象征才有味, 似嚼橄榄, 有不尽的余味。辛笛的诗《山中所见———一棵树》, 就是意味深长的象征诗。这首诗写的是树, 咏的是人。“树”是人的象征。其象征的寓意, 是对正直人格的赞美。赞美那正直的“独立”、庄严的沉默, 有棱角而不圆滑、“默默”长大又“默默”成熟……这是旧社会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又不仅仅如此, 因为诗人在地下党组织的影响、教育下, 已经得到“雨露”的“润泽”, 已经能坦然地面对“风霜”了。前一节写“树”的空间位置。它“独立”而不“孤单”, 是“因了月光的点染”。有光明的理想, 有“月光”带来的银色的梦, 就会有内在的风骨, 能“承受”大时代的气流, 能安于“宇宙的安置”。它的兀立、它的傲骨, 都因此而获得了“美”的寓意。后一节写“树”的时间过程。它沉默, 然而丰富。因为有“雨露润泽”, 也因为有“风霜锻炼”, 所以它随“季节交替”而不断充实。大音希声, 它的“默默无言”, 却要比“夏蝉”的“噪”、比“秋虫”的“鸣”更为悠久。那是一种洞悉世事风云的沉默, 一种了然社会规律的沉着。社会的栋梁就这样诞生。于是, 我们感到了这象征的寓意是深刻的。

象征使这首诗在艺术上成功。诗人笔笔写“树”, 而处处喻人, 使象征的寓意得以凸现。梁宗岱论《象征主义》说:“象征之道也可以贯之, 曰, ‘契合’而已。”物我契合, 树与人乃成一体。契合的象征之道, 使诗内的意象有了双重意味, 那含蓄的寓意, 就是“味外之味”, 就是诗味。早期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也反复强调:“诗只能暗示, 如直呼其名, 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之一。”是的, 诗的感染力不体现在直观如实的描绘, 它不是在说明什么, 它总是在暗示什么。象征性地加以启迪, 是朦胧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梁宗岱.象征主义1936年选自《鲁迅书信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朦胧诗人:梁小斌 篇7

作家档案

梁小斌,1954年生,朦胧诗代表诗人。他先后曾从事过车间操作、绿化、电台编辑、杂志编辑、计划生育宣传、广告策划等多种职业。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诗作《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被选入高中教材。著有诗集《少女军鼓队》,思想随笔集《独自成俑》。

作品选读

《梁小斌思想随笔》八题(选三)

梁小斌

从某处逃脱

语言,改变物体的位置。

人,从来就是从纹丝不动的姿态变为运动的姿态。被扭曲了姿态,一种我们所熟知的姿态。

信仰,等待筐里的面包。因为我相信了他的话,因此得有相应的回报。

因为信仰,我们离开了温暖的地方,朝向陌生地带,我们所有的所谓有目的行为,都是接受任务般地加以完成。如同儿童学习科学知识一样,1+1=2,对于孩子有何作用,完全是陌生化的感受。教导是温和的,但是教导中的内容,却是冷冰冰的,这就说明,任何教育的内容必须是修饰成为温暖柔和的面貌而出现。但你长大了,温柔的面容从生硬的教育内容上移开,你难道单是以3个小白兔来代表数学概念吗?我体会到贫困人的心态。他在有空调的房子里心里不得安定。于是,他回到了闷热、需要摇扇子的房子里。或者坐在外面乘凉,他心中毫无动荡。

哪怕是富有的人,他在舒适的地方居住,毫无不稳定感。但是富有的人,仍然有类似于贫困人的那种感受。只是,他们所忧郁的目标不同。

所有人在退一步中,显得无限安详。因而,当我们获得某种幸福感或者稳定感时,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曾经是从哪里来。而且,在那个地方曾经感到无限的困苦。我们有时隐瞒了我们某处很不成功这一弱点。如同很熟练的工作是从很不适应的工作中逃逸出来的道理一样。人,确实隐瞒了自己。因而任何一种幸福感和稳定感都是从某处逃脱的结果。

越是舒适,越是物质化的闪烁,越是有此时的欢悦,我们都体会到此光芒即将消失,有那么一种不会消失,你无须去奋斗,无须扭曲姿态,即可获得的心灵平静。

搬石头

路边有一块石头,你不去搬动它,它永远会在那里,我没有产生去搬动它的打算。这时,你接到了命令,立即把石头搬走,我执意不肯搬。那块石头就与我僵持着。

我们就是这样认识石头的。石头在草丛中悄然地屹立着,我体会,石头会发现你迟迟不愿伸出手去碰它。接到搬石头的命令后,那块石头会逐渐向你走来,石头会生长得越来越茁壮,上面布满青苔在诉说,你根本没有碰过它一次,石头进入你的梦乡,成为那句应验的俗话:我的心头像压了一块石头。石头并不永恒地保持原样,在有限的时间内,石头变为形象思维里最为狰狞的怪物将你整个身躯压碎。

时间一到,石头仍在原处会被猛然发现,有人说:“你怎么还没有动。”单纯的石头能引出人声,无异于石头本身在说话。

精神麻木与心灵净化是紧密的两兄弟。

我们的头脑里毫无牵挂,干净如洗,没有任何事你认为马上去做。但你实际上不是蹲在那里,你仍在做事,所谓栖息在事务之中,做着那桩事,而没有想着这事,如同我在呼吸却没有想到呼吸,文学与佛学的区别,禅人的确不是想任何心思,没有什么逼迫的状态需要他进入,但禅人的头脑里有一个不朽的图像,他偎依在图像下。

我们想到的那块石头肯定不朽的石头,做为知识层面上的,信息意义上的石头而存在着。石头向我们走来,时光中的焦虑,不在于是否流逝这个具体的内容,而是时光的确是一种知识,我们知道我们是可以衰老的,衰老是猛然降临的。

文学中的人物是如何表现心灵毫无折皱的呢?

抓活的

为抓松鼠,家里已是一片狼藉,儿子正撅着屁股,不时往那个家伙的栖息地里扔花生米和苹果片,儿子心好,生怕它受委屈。我喝令儿子给我闪开,我腾出一本书,挨着墙角拧着脖子,将手臂伸了过去,手指似乎是碰到了毛茸茸的尾巴,这该死的尾巴,轻轻一弹,我又摸不着了。儿子见我脖颈上青筋蹦跳,忙说:“我来抓。”我说:“难道你的手比我的更长吗?我早已说过,家里不能养这些上跳下窜的鬼玩意儿。”说罢,我已愤怒至极,开始拼命推大衣橱,心想:我抓不住你,我挤死你还不容易。

儿子似乎看透了他的父亲是一个行动懒惰的人,别看他在推大衣橱,正言道:“你就想图省事,我把你喊回来,就是要抓活的。”他这么一说,我停止了推大衣橱,环顾已被儿子和松鼠折腾得乱七八糟的房间,儿子的脚仍在地上的书上踩来踩去,这一切都是为了抓活的。

困难和容易,往往就在一闪念之间,我看电视报道:有个警官对逃到电线杆上的犯罪嫌疑人说:快下来,我们有枪,想打死你还不容易。我们不想这么做,要想抓一个活的坏蛋可就费事了。警官们得在地上铺好防护网,生怕他坚持不住,从上面掉下来。另外警官还得好言相劝,说他犯的罪并不重,何必跟自己过不去,然后再派几个人屏住气息,接近他,“杆上君子”一吼,警官还得后退,就像只能轻轻地去碰松鼠的尾巴一样。我又听说,有几只猴子从动物园里逃到外面的树上呆着,就是不下来,同样也是为了“抓活的”,饲养员费尽了“苦口婆心”式的艰辛,出于执行法律责任感也好,出于对动物的爱心也好,我们的心里一经有了一个自觉的约定,行为不能越这个“雷池”,就格外感到一点也不省事省心,甚至困难重重,但是,松鼠老是躲着不出来,坏人老是不从电线杆上下来,这的确惹人生气,连我都要萌动杀机,两者取其难,弃其易。人在感到很为难时,要坚持下去。

这不是我造谣,好像是苏州市的居民小区的树上有个马蜂窝在扰民,谁也不愿对马蜂抱以“抓活的”的友善态度,于是一顿高压水枪猛射,没死的马蜂落地后,立即就被立马赶到的脚步踏死,据说,这场战役几分钟内就胜利结束。

【思考板】

诗人梁小斌是一个思想者,他习惯于在黑暗的厨房中吸烟静思。“思想总与黑暗有关”,香烟在黑暗里的火光,就是思想者思想的火花——黑暗,缔造了文字,文字又反过来照彻黑暗。这些思想就像“一只蛋壳里生命的躁动”,而他的一则则类似公案的随笔则是为了让他明白“置身于这个蛋壳中的道理”。搬石头、抓松鼠……这一件件不被人注意的琐碎小事,都成了他思想的载体。仔细阅读本文,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

大街,像自由的抒情诗一样流畅

梁小斌

雨后的大街,笔直地伸向远方,

从此岸到彼岸世界,

这中间车辆像流水一般哗哗流淌。

这时,我看见一个戴着太阳帽的孩子,

来到岗亭前,

和警察亲切地谈话。

而一支全是由小朋友组成的队伍,

正和谐、宁静地站在大街的一旁。

我知道他们是在谈论——

这支可爱的队伍,

通过大街的方法。

我沉思的目光,注视远方,

我很激动,

他们一定还谈论了别的,

谈到了中国大街的前程,

而且还谈到了诗和国家。

我看见了:人民的警察——

这人类大街的指挥者,

从岗亭里探出身子,

温和地倾听

孩子的哲学思想,

一个晒了很多太阳的中国孩子,

或许能指出未来中国的方向。

宽阔的大街像自由的抒情诗一样流畅,

绿灯在前方闪烁着激荡我心灵的波光,

一个孩子正在和警察和谐地谈话。

【阅读导引】

梁小斌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作并不像多数人印象里的朦胧诗那样意象模糊、诗意朦胧。一个孩子在雨后大街上“和警察亲切地谈话”的简单画面引发了诗人无限的联想:“一个晒了很多太阳的中国孩子,或许能指出未来中国的方向”,主题鲜明,格调昂扬,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大街,像自由的抒情诗一样流畅”流淌着诗人的思想。

超 级 链 接

梁小斌思想片羽

明天你们将用这把镰刀第一次去收割麦子,明年我们再来看你们的时候,我希望能看到这些镰刀的把子能被你们的汗水擦得黝黑,你们双手上的硬茧,将使镰刀把闪闪发光。镰刀如果不用,如果只是用绸子包好,它永远都会是新的,那只能说明你们没有很好地弯下腰去收割,没有去流汗。崭新的镰刀,说明你们的思想在生锈。你们不用担心,镰刀会越来越薄,最后锋利的钢快断了,不能再磨了,把镰刀使用得一点不剩,就像吃下去一样,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因为,我为你们的生活准备了足够的镰刀,一个人的一生至少应当消灭十把镰刀以上。

上一篇: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认识下一篇:青春告别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