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通用12篇)
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篇1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 近来通过和学生进行交流, 发现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语文成绩总是提不上去, 总是徘徊在中下等的水平,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对语文缺乏最基本的兴趣爱好。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目前, 班里的一些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 总是提不起精神, 积极性不高, 要不就趴在桌子上, 要不就交头接耳的说话。而我们都知道,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 它是现代文明的承载体, 是我们的百科之母, 因此, 怎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笔者通过日常的总结和实践,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的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多鼓励学生
俗话说, “成功来源于自信心”, 这说明每一个人都需要树立自信心, 初中学生也不例外。
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不断地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能认识到自身的能力[2]。而且还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他们的困难和不解, 及时地发现, 并帮助他们尽力去解决掉。对待他们的一些提问和想法, 即便是错误的, 也不要坚决的回绝, 要善于劝导, 循序渐进, 多鼓励学生, 注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往往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来源于任课老师的兴趣, 因此老师要平等的对待学生, 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都知道, 只有养料肥沃的土地才能长出茁壮的庄稼, 学习也是一样, 只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才能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可见课堂环境的重要性。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内, 必须要高效利用, 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 要有和谐的氛围, 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 在课上, 要调动学生大声朗读的能力, 因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而且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 需要多说, 多念, 多听, 才能把这门课程学好, 大声的朗读, 能愉悦人的心情, 激发学习的热情, 此外还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作为语文老师, 在领读的时候, 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 有些地方是需要有感情的阅读, 使语文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时候, 要能读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还能体会到诗人伟大的报负, 这样才能入情入境, 才能带领同学们读出诗的蕴涵和真谛。
三、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使课堂生动起来
由于现在教学水平的提高, 已经有很多的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但由于对这些设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因此好多教学设备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当代的语文老师应该多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 制作出教学PPT, 利用网络上一些漂亮的图片, 配上有声有色的动画效果。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良好资源, 这样不仅可以使同学们从视觉上得到有效的刺激感觉, 加上丰富的内容, 这些都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从而不断的激发起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 当我们在学习高尔基《海燕》的时候, 如果能配上动画和声音, 这样就会使幻灯片更加丰富, 能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一般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在高傲地飞翔, 这样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无产阶级的先驱者揭露沙皇反动政府, 抨击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的决心和毅力。此外, 对于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纪录片要不定时地让同学观看, 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理解当时作者创造作品的外界环境, 和作者内心的思想活动, 还要写一些观后感并且还要和同学进行探讨,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
四、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除了充分利用在课堂时间外, 还应该调动同学多参与课外活动, 比如说, 一周开展一次朗诵比赛或者辩论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因为辩论赛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应变能力, 增强同学之间的了解, 促进沟通;而朗诵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普通话水平。此外, 还可以组织同学办板报或者校报等, 通过这个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 而且还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使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探讨, 从而更容易掌握和吸收。
托尔斯泰以前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4]”。因此,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来刺激和带动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让学习语文变成他们的一种乐趣, 这样就不会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负担。此外, 还希望广大的语文教师能够真正的解放思想[5], 不能被应试教育所枷锁, 要勇于创新, 使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一种痛苦, 努力达到和谐、绿色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曹丹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西江教育论丛, 2010 (, 1) :22-23.
[2]李远彬.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初探雅安[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4 (1) :87-88.
[3]靳金海.浅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激活学生兴趣[J].教学反思, 2011, (12) :94.
[4]方灿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教育参考, 2011, (31) :47.
[5]王海虹.激发学生兴趣打造语文高效课堂[J].河南教育 (基教版) , 2011, (Z1) :55.
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篇2
辽宁省凌源市瓦房店中学米娜刘志文
爱因斯坦曾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只有爱好语文,才能学好语文。作为语文老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妙设计导语,诱发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比如在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同样是面对死亡,斑羚们是怎样做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斑羚飞渡》,聆听一段悲壮感人的故事。
这样的导入紧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总离不开提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识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变色龙》一文时,我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是什么?因为有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学生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诱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把问题解决,从而理解文章中心。
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使学生觉得“学而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学《狼》这篇课文时,课前我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上课时,学生表演。一人扮演屠户,一人扮演狼,一人旁白。随着情节的推进,屠户遇狼时的恐惧、避狼时的机智、杀狼时的果敢及狼的阴险、狡诈、贪婪、愚昧,被扮演者表演得淋漓尽致,他们完全融入到了故事之中。观看的学生则时而胆战心惊,时而屏声静气,最后欢呼雀跃,在被扮演者制造的气氛所感染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故事情节的把握、对人类聪明智慧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打破常规框架,调动学生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就要充分挖掘教材,设计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框架,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教学《社戏》一课时,我打破了以往按课文顺序学习的方式,而是设计为:
1、“社戏”的内容有哪些,小伙伴看后反应如何?读课文17至21自然段。
2、从小伙伴的反应可以看出我们对那晚演的“社戏”并不感兴趣,可文章的结尾是怎么说的呢?读课文最后一段。
3、我却认为那夜的戏是最好的戏,又是什么原因?读课文10至13自然段。
4、除了去看戏路上“景美”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读22至30自然段。
5、回来路上小伙伴为我煮豆,写出小伙伴“人美”,还有哪里写小伙伴的“人美”?读课文4至9自然段。
6、这里的小伙伴“人美”、“情美”,大人怎么样呢?读课文31至39自然段。
7、由此可以看出全文要表达的是江南水乡不但景美、人美,情更美,文章的中心自然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要比按课本顺序去讲好得多。
五、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的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汉语知识“多音多义字”时,我给学生讲述了 “法制与社会”栏目中的一个小案例:有两村民甲和乙,原本关系不错,但为了还钱的事儿,弄得反目成仇。当年村民甲向村民乙借了5万元,立了字据。两年过后村民甲还了3万元给村民乙,也立了字据。又过了数年,村民乙要村民甲还钱时,矛盾终于产生了。说到这,我顿了一会儿,问学生:“你们猜怎么着?”学生一时摸不着脑儿,但又想知道个究竟,我说:“问题呀,就出在村民甲立的字据(就是通常所说的借条)上!借条上除了函头、借主、借款日期外,只有这样一句„还欠款2万‟,村民甲坚称自己只欠2万(„还‟读hái),村民乙认为村民甲欠自己3万(„还‟读huán),二者相差1万元,这不闹翻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多音多义字在“作怪”!现实生活确实离不开语文知识啊!
浅谈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篇3
一、激发兴趣,把触角伸向课外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虽然学校的教学活动总是围绕着课本进行,但是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如教材中有很多篇幅较小,语言精炼简洁,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散文、小小说,如《往事依依》《甜甜的泥土》《多一些宽容》等,学生们非常喜欢,我就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智慧背囊》《小小说选刊》等书刊,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外,注意配合课本进行扎实有序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安排,组织开展故事会、美段欣赏会、朗读擂台赛等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强化阅读习惯。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阅读,我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让学生自由读书、看报。课内得法,课外获益。学生的阅读兴致日渐浓厚。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让人终生受益。我从学生初一时就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指导,效果还不错。
1.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
初中生负担重,作业多,学生反映说没有时间读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要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惯,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读一篇或半篇文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阅读氛围,促进学生的自觉阅读。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进行圈点勾画,做批注,好的句子、段落、篇章,要求学生摘抄,感受较深的要求写成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定期让学生们交流,互相学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周两节的阅读课上,我都要带头阅读,并专门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学生把动笔和阅读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鉴赏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指导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
只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书读得再多也不会有收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就是要用“心”去读书。
三、学会摘记,加强素材的积累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读的少,二是记的少。现在学生读的东西虽多了,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
我曾给学生布置了写日记的作业,长久坚持,不懈收阅。但总感觉还欠缺了点什么,学生们的作文似乎是低水平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因为学生写日记,更多的是写自己的身边的琐事,精炼的语言哪里来?厚重的材料哪里来?闭门造车,弄不好会文思枯竭。这样看来,光多读还不行,还应善于耐心地“收藏”,把从阅读中汲取的精华加入有形的仓库。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学习、阅读、听讲过程中对精要之处加以摘记是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脑、手抑或口、耳一齐活动,促进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心血来潮时,还可以发表独到见解,表示赞同或异议;记下心得体会。日后重温,其乐无穷,别有一番滋味。其间的只言片语,往往是当时思考的闪光之处。
因此,我要求每个人准备一个精致的摘抄本,在拓展阅读面时,摘抄积累课外的写作素材。材料方面,可以是人文的,哲学的,自然的……语言上,可以是生动的、平实的、精辟的……还督促学生写自己的感悟,定时布置品评佳作的文章,有意识地引导和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强化学生主动搜索素材的意识,历练其捕捉最佳信息的触角:我为什么摘抄它?好在哪?若我写同样的内容,该选用何种材料?该如何去表达?这一比较思考的过程便是提高的过程。
四、实践运用,培养语言积累的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日常所学不仅应让学生理解积累,还应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运用,才能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如《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查找、搜集、阅读有关黄山的资料,让学生当“导游”,写一段解说词,并向“游人”作解说,或让学生当“诗人”吟诗赞美黄山奇景;学了冰心的《诗三首》,让学生在领略其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而又不乏深沉的意境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并摘记《繁星》《春水》中自己感兴趣的诗行,深入体会其中的诗味,并且学会记录自己的灵感,学写此类哲理小诗……这不仅是学生语言再次积累的过程,更是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实践,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在学习中坚持实践运用与语言积累的有机结合,会启发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良好习惯。
五、保持兴趣,形成良好习惯
在阅读时注意品读,在品读时进行摘记,通过摘记,让学生含英咀华并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写作中去,为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为了使摘记的内容出新,学生们不得不主动搜寻、阅读,形成良性循环。几个学期下来,每人手中都满满当当几大本,对它们,学生有一种朝夕相处的战友般的感情,那种踏实、自豪和欣慰的感觉难以言喻。
記得多了,我们就阶段性地组织开展“励志、创造”等故事会、“精品共赏”读书经验交流会、“我读书,我思考”成果展示会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深化阅读收获,强化摘记与写作的习惯。很多同学在总结时被激发了创新的火苗,给自己的锦囊起了富有诗意的、悦耳动听的名字,如“智慧树”“芳草地”“睿语亭”“哲思录”“心迹”“心语”“花雨季”等。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兴趣培养管见 篇4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
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而且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与合作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鼓励的微笑、温和的教态、高度的热情、亲切的语调与饱满的精神呈现于学生面前,才会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课堂气氛才会宽松和谐,从而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自我发挥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营造,我在教学中,一般先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然后让学生自己理清文章结构, 扫除学习障碍,即预习。预习是一种新课学习前的准备。预习和准备包括:回忆和接触与新课相干的旧知识、发现和强化。对必备的旧知识缺陷进行补救,以架起“认知桥梁”。对新知识进行初步理解,对实验操作进行实践准备,以便从中提供信息和问题,实现“常识反馈”。
二、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提问题,发挥创造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动脑提问题的积极性,指导学生生疑,抓住关键点、疑难点重锤敲打。启发学生思考生疑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湖泊里,激起层层涟漪,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爱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背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背影是在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下产生的? 这样的背影和主题有什么联系? 如果课文的主角是换成你和你的父亲呢? ”让学生置身情境当中,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又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当大家在讨论“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接近尾声时,一学生突然提出:“孔乙己是怎么死的? ”教师愣了一下,但他立即转过神来,并趁此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之死”,在读书思考、默想之后,有的设想出他饿死的惨景,有的构想出他冻死的情景,有的说他是疼死的,有的谈他又冻又饿而死得目不忍睹,而一名女同学则说他是笑死的……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对教师来说,尽管这个不经意的提问打断了他的教学流程,但是其效果又是远非僵死的预设所能企及的。
三、巧妙地设计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兴趣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需要创设恰当的思维情境,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使他们触景生情,以情悟理。方法如下:其一可故事导入。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 你喜欢吗? ”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 ”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 (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其二可情境导入。平时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则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 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然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 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英雄心的表现。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其三可趣味式导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导入时运用猜谜等趣味活动直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学《看 云识天气 》时可这样 设计 :“运动会上 都有它 (打一字)”,学生兴趣高涨地猜出之后,老师笑言:看来运动会与云卷云舒不无关系。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电教多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 通过具体形象跨越时空的限制创设情境,再现各种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较好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光、声、色融为一体,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讲授《桃花 源记》为 例 , 教学中运用多媒 体辅助手 段 , 让学生先欣赏一 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美丽的与桃花相关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学习。学生既清楚地感知到世外桃源的景致美,又真正体悟到文字的韵味美,更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 燥的说教 课亦因创 设良好的 情境 ,引起学生 的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再以《邓稼 先》教学课 例为例 , 这篇课文 篇幅较长 , 而且距离 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内容枯燥,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我认为教师在新课开始,更应注意激发学生情趣,而幻灯片一通过文字性的一首诗导入,非但没有激发情趣,反而会增加理解难度。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剪辑播放一段“广岛原子弹爆炸实况”的视频,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教师结合情境深情地讲述课文背景,这样视频媒体和教师的声音媒体一下子就把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拉近,既便于学生理解邓稼先科研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又便于学生认识邓稼先“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奉献精神。 现在的初中教 育 ,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考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阅读,获取更多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为学生赢 得了更多 的时间 ,拓宽了学 生的视野 ,扩大了知识面。
初中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5
一、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从改善孩子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让孩子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建立起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经常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他对地理的兴趣,家长教他做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第二天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有关地理的书,回家后,收拾一下房间,高高兴兴地读了起来。再上地理课时,他开始听老师讲解了,后来反而很喜欢地理,总是急不可待地盼着上地理课。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孩子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该学科真正感兴趣。
二、帮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孩子认为学习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上的绪言部分,给孩子介绍各个学科的发展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去看待各门学科。例如:记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燥无味的,但记住以后,就会对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取得高分。如果孩子对学习的目的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
三、嫁接原有兴趣
所谓“嫁接原有兴趣”,就是指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每个孩子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青春期后,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么?所学的知识中哪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激发起来了。爱因斯坦中学时只对物理感兴趣,不喜欢数学,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时发现数学是其基础,便又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又如,孩子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对写作非常感兴趣,家长就可以让孩子通过练习写作,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四、正面激励法
正面激励法是家长最常用的一种学习兴趣激发方法。当孩子出现学习兴趣下降的苗头之时,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找回热情与信心。家长可以通过正面事例的激励来鼓励孩子保有
长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可以通过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伟大人物的传奇经历来激励孩子立志。
五、用计划来巩固意志
孩子有时之所以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主要是因为意志力不够强,在这一方面,家长可以用制定计划来帮助他们。如果孩子爱好唱歌跳舞,又有学习任务,那就订个计划,给孩子规定好唱歌跳舞的时间。最初,唱歌跳舞和学习时间可以对半开,比如:星期一、三、五是唱歌跳舞时间,星期二、四、六是学习时间,并且必须先坚持两周。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再减少唱歌跳舞的时间,比如:每周二和周五唱歌跳舞,其余时间学习。孩子要是达到了这个目标,可以每周再减少一次。一周做一次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一个文艺爱好者,同时又是一个要考高中、考大学的学生来说,是合情合理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因为孩子对学习的价值还不了解。
怎样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教学艺术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13
语文作为百科之母,是内容最为丰富多彩,最能反映现实生活,最有情趣的一门学科。但由于语文课是节数最多的科目,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科教师也就是语言教师了,频繁的学习和接触,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师要想在教学中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要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展示语文课堂的丰富多彩性和无限活力。并且,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师生双方,要吸引住学生学习兴趣,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而深深牵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本人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同事成功经验,提出以下一些拙见。
一、通过增加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巧设导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始,已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得巧妙,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如本人在教学朱自清散文《春》一文时,在导语设计上,先通过投影仪播放几组有关春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展示的图片猜猜看图片反映的是哪一个季节的什么画面。由此增加学生对春天的了解,以境达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此时,再抛出问题: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们是不是马上想比一比呀?导语起到了推波助澜之作用。
2.课堂提问要艺术而有针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一节课教学的中想由始至终吸引住学生,让他们保持浓厚兴趣,就要靠课堂教学艺术。本人的措施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合作、竞赛、表演、提问等,主要目的是推动学生积极去思考、去领悟问题。课堂问题要有艺术和针对性,并紧扣文本,尽量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句子或问题为切入点。如在教学《背影》一文中,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共有几处写到父亲的背影?详写的是哪一处,为什么?作者情感变化的转折点是哪里?这些问题既紧扣文本,又能牵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学生的精力就集中在课堂上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高涨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另外还要注意所提问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起到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 让“要我学” 转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就“活”了,教学效果也就显著了。
3.要让“激趣”贯彻教学始终
课堂教学中激趣要贯彻整个教学始终,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乐于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热情。如:穿插些与学生相关的时事知识,阶段性地设计些趣味性竞赛练习活动,单元的知识竞赛活动,还可穿插些生活常识、民风民俗知识等。我喜欢参照电视节目上模式,设计些知识竞赛练习活动,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活动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又能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更主要的是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主动接近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一个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还要做到充分利用时机与生为伴,并适当展现教师的才艺,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和学习效仿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就会产生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欲望,师生之间就可以说心里话,谈学习,论人生了。平时,教师还要善于面带笑容,让学生产生觉得易于接近的心理。如果老师表情高傲冷漠,学生就会觉得爱莫能及,就会避而远之了,师生之间就无法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了。在课后、课余生活,本人常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讲故事,讲生活,讲学习,说说心里话,开个小玩笑。这些都有利于掌握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到学生的想法。根据掌握到的学生情况,我们就可以分析原因,寻找有效方法,及时鼓励或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他们正在形成的困惑。还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继续保持。
2. 赞赏与鼓励学生
学生的成长伴随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出现,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和处理问题时要多一点赞赏多一点鼓励。如我刚接一个班语文课时出现一件事:上课铃声响过,我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幅我的头像漫画,这是一幅传神逼真而且又十分滑稽的漫画,全班学生都等着看我的反应。我饶有兴趣地盯着漫画看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画得很不错,我都不舍得把它擦掉了,最好还是让这位小画家先在纸上重新描摹保存下来。”我对他的天分由衷地赞赏,没有批评他,相反鼓励他的创造性,由此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怎样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7
一、通过增加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巧设导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始,已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得巧妙,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如本人在教学朱自清散文《春》一文时,在导语设计上,先通过投影仪播放几组有关春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展示的图片猜猜看图片反映的是哪一个季节的什么画面。由此增加学生对春天的了解,以境达情,从而激发 学生对美丽春天 的喜爱和 向往之情。此时,再抛出问 题: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们是不是马上想比一比呀?导语起到了推波助澜之作用。
2.课堂提问要艺术而有针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一节课教学的中想由始至终吸引住学生,让他们保持浓厚兴趣,就要靠课堂教学艺术。本人的措施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合作、竞赛、表演、提问等,主要目的是推动学生积极去思考、去领悟问题。课堂问题要有艺术和针对性,并紧扣文本,尽量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句子或问题为切入点。如在教学《背影》一文中,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共有几处写到父亲的背影?详写的是哪一处,为什么?作者情感变化的转折点 是哪里? 这些问题既紧扣文本,又能牵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学生的精力就集中在课堂上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高涨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另外还要注意所提问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起到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让“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就“活”了,教学效果也就显著了。
3.要让“激趣”贯彻教学始终
课堂教学中激趣要贯彻整个教学始终,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乐于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热情。如:穿插些与学生相关的时事知识,阶段性地设计些趣味性竞赛练习活动,单元的知识竞赛活动,还可穿插些生活常识、民风民俗知识等。我喜欢参照电视节目上模式,设计些知识竞赛练习活动,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活动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学 习情绪,又能加强 学生的凝 聚力和竞 争力,更主要的是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 进 学 生 学 习 语 文 的 兴 趣
1.主动接近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一个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还要做到充分利用时机与生为伴,并适当展现教师的才艺,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和学习效仿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就会产生 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欲望,师生之间就可以说心里话,谈学习,论人生了。平时,教师还要善于面带笑容,让学生产生觉得易于接近的心理。如果老师表情高傲冷漠,学生就会觉得爱莫能及,就会避而远之了,师生之间就无法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了。在课后、课余生活,本人常常 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讲故事,讲生活,讲学习,说说心里话,开个小玩笑。这些都有利于掌握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到学生的想法。根据掌握到的学生情 况,我们就可以分析原因,寻找有效方法,及时鼓励或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他们正在形成的困惑。还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继续保持。
2.赞赏与鼓励学生
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篇8
鉴于此, 笔者从自身历年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经验出发, 简要结合当下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误区, 分析农村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 对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一、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现象与原因
在学校范围内, 学习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 学习成绩的好与差, 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教师、家长及周围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 现阶段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导致学生对语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语文是一门涉猎面广泛, 但学习收效缓慢的学科, 语文知识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学生长期、细心地学习和积累。而当前的农村初中生在闲暇时间基本上都要帮家里干农活, 课后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加上“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对语文学习成效不大, 导致许多学生不愿意将时间用在语文学习上。不少农村初中生认为能说好足以沟通的普通话, 能写出一篇表意清楚的文章, 就算学好了语文。正是由于对语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导致农村初中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
2.农村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有限, 难以引导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
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艰苦, 难以吸收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 导致目前在农村一线工作的教师多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 但随着时代发展, 他们限于自身所处环境, 很难学习、吸收并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导致教学中存在着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的缺陷。此外, 由于年龄差距产生的代沟还令师生间缺乏互动和情感交流, 布置的语文练习枯燥乏味, 缺乏生活气息。由于条件的限制, 农村语文教师难以正确引导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
3.家长文化及经济有限不能有效引导、帮助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
在我国, 大部分农村初中生的家长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并且经济状况一般, 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学只是受环境的影响, 认为上学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仪式, 并没有明确的培育目标, 对孩子学习的状况也不十分关心, 更不会对孩子在实际效果不明显的语文学习上多做要求。农村家长对待教师教育与孩子学习的态度, 直接影响着农村初中生对学习的态度, 家长对语文学科的不关注、不重视, 也间接导致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
4.农村特有环境影响着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
调查研究显示, 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现实生活环境迫使他们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 许多学生会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 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具有明确教育价值观的中学生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 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以期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能通过所学的课程知识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因此, 农村中学生愿意把更多的兴趣与精力放在能真正找到好工作、获得更大收益、实用性更强的数理化或英语等课程, 而对语文学科应付了事。
二、培养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要解决当下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需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从改变各主体对语文的主观意识以及教授客观语文学习方法两方面着手。
1.改变各主体对语文的主观意识, 提高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必须改变各主体对语文的错误认识, 以正确思想的指引促进行动上的有效执行。
首先, 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投入感情, 不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语文是难以获得显著效果的科目, 而降低对语文教学的热情。教师要身体力行, 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语言, 还是课堂板书、课外辅导、作业批改等各方面, 均要向学生传递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热爱, 并以这种感情感染学生爱上语文。同时,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 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武装自己, 引导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科学方法。
其次, 教师还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认识工作, 让学生及家长从内心上正视和认可语文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到学生家家访、与学生家长多保持联系的方法, 逐渐改变学生及家长对语文学习的认识, 使学生和家长从内心开始接受语文教学, 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信服感、敬佩感, 支持孩子的语文学习, 也让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增进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教授正确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与家长主观意识上的认识后, 教师还要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爱上语文, 提高并不断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1)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水平通常参差不齐, 要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习惯、原有基础等各方面的情况, 然后针对学生的特点, 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保证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 以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例如,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 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档次。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应设计一些稍有难度但能进一步锻炼其思维能力的问题;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则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获得成就感, 继而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另外, 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而设置不同的侧重点, 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作业, 既有助于学优生的进一步提高, 又激发学困生的竞争意识, 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激发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愿望。
(2) 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文化课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讲究氛围。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首先, 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轻松、互信、愉悦的课堂氛围, 释放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潜能, 同时要根据农村初中生好奇喜新的心理特征, 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 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如编演课剧本、开办故事会、参观学习等, 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条件与机遇, 让学生在学习氛围浓重的校园中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逐渐把精力放在语文学习上, 愉快地学习语文。
其次, 在教学中利用初中生自我表现欲强、不服输的心理特点, 教师可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 把竞争意识带进语文课堂, 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竞争气氛, 有效防止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疲劳感和厌烦情绪。如教师可在班级里设立语文擂台, 由学生设计风格独特的板报张贴于教室墙壁上, 在板报中设作文、小楷、古诗、周记等栏目, 定期进行评比。如此一来, 学生为了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作文写不好的学生就努力在小楷上多得分, 小楷写不好的学生则可以在古诗背诵上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古诗背不好的学生就在周记上多表现自己。在这样一种竞争氛围下, 学生能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另外, 演讲比赛、书法比赛也可作为平常的小活动举行。
最后, 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心, 进一步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3) 讲究艺术, 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也是一种艺术。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好两个艺术———“说话”与“写字”。
说话看似容易, 但缺少艺术语言修饰的简单灌输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不少农村初中生狭隘地认为, 语文是一门教师照本宣科的课程, 因此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但如果教师每次上课前都能认真准备, 在课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其不意地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故事, 便可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获得欢乐与知识, 对语文课堂充满期待。
写字听起来简单, 但如果教师不注重课堂板书中字的质量, 会让学生轻视甚至否定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 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妙语连珠外, 更要注重写字的艺术, 做到板书工整清楚, 作业批改认真仔细, 让学生产生对美的欣赏与向往。
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篇9
一、利用情感教育, 启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 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不仅仅是传道授业那么简单。中学生外表看似强大, 实际心灵很脆弱, 学习的压力、成长的困惑、青春的懵懂, 让他们往往把心事藏在心里, 教师应该多注意和他们交流, 细心观察, 走进学生的心里, 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这样, 学生就会和你亲密无间, 渐渐地你就成为他们最信赖的人。
同时, 在课堂上, 语文教师温暖的笑容, 亲切的话语, 渊博的知识, 高超的教学艺术, 也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由信赖而生发的崇拜, 由衷而自然。这就是“亲其师, 信其道”。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的关爱, 犹如磁石, 深深吸引着学生, 和他们共鸣, 学生在这样温馨的氛围里, 轻松愉快地学习, 兴趣盎然, 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二、精心设计导语, “点燃”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注重创设积极的教学情景, 如说书人一样, 醒木一拍, 全场肃然。先声夺人, 让学生立刻回归课堂, 对这节课好奇和期盼, 向而往之。而导入的巧妙设计, 成了关键环节。
比如, 学习《范进中举》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 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中举”是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梦寐以求的, 中了举升高发财, 宝马香车, 数不尽的富贵逍遥。所以人们对于科考趋之若鹜。范进就是其中之一, 他大半生的经历都耗费在科举追求中, 苦苦挣扎在社会底层, 靠嗟来之食养家糊口, 就在这时, 54岁的他不但考中了, 又一步登天变成举人“老爷”。 (教师停顿一下) 可是他却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师恰切的一个小小环节, 却收到了意外的喜悦, 学生的兴趣立刻被点燃, 思维迅速融入课堂, 全神贯注, 以积极饱满的情绪进入新课学习, 课堂效率怎不会倍增。
三、巧妙设计问题情境, 引起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对于语文课堂尤为重要, 巧妙的问题, 犹如一粒粒珍珠, 把整个文章串联起来, 让学生跟着悬念走, 引起学生对知识足够的兴趣, 达到对知识的完美建构。
在讲解《夸父逐日》时, 教师质疑: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失了性命, 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你的理由。学生先是小声讨论, 后来就大声辩论起来, 教师因势利导, 抓住时机, 举行了“夸父逐日价值”辩论赛。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拿出有力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在辩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认同了夸父逐日的价值: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 充满了艰辛与坎坷, 甚至有时以牺牲为代价, 但他为后人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这种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可敬的。这样的讨论, 学生不仅学到知识, 道德观人生观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四、运用现代技术, 增强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链接语文课堂, 让传统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多姿, 立体而丰盈。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 给学生崭新的视觉冲击, 流畅的音乐, 美轮美奂的画面, 声情并茂, 让学生深深沉浸, 在光与影的跃动中, 感悟一分一秒的年华, 欣赏一朵一花的笑靥, 聆听清风低吟, 品味浓浓亲情。引领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穿行, 在真实与感动中成长。语文从来不只是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的魅力在于它蕴涵丰富的情感, 信念的执着, 会心的喜悦, 淡淡的忧伤, 那一个个优美的方块字折射出的春花秋月, 凉风冬雪, 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习的。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述, 学生很难体会到语文的美好, 而信息技术的应运而生, 给了语文华丽的转身, 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乐园, 这也是教师赠给学生的一件幸福礼物, 让学生借着科技与文字, 认识自己并探索人生, 也为学生搭建了飞翔的平台, 任它们自由翱翔,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
五、提供成功机会, 促进学习兴趣
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缺乏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中学生自尊心好胜心特别强,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 体现分层教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功的喜悦, 找到自己学习的位置, 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 学生就会对语文课堂甘之如饴, 兴致盎然, 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慢慢地逐步积累起来, 也就有了继续学习的基础。
特别是作文课, 许多学生望“文”生畏, 面对作文一片茫然, 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重视作文课的形式, 每节课都设置一个小环节, 比如可以让学生背一句喜欢的名言或者喜欢的一段文字, 看似简单, 加上教师的激励, 日积月累, 学生脑海里的素材丰富了, 再写起作文就迎刃而解了。是的,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儿, 都有属于他自己开放的花期, 教师匠心独用, 巧妙构思, 时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充满幸福, 给他们盛放的机会, 让他们的人生灿烂而张扬。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总之,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 更能让学生们在书山中以趣为径, 在学海中以乐为舟,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得更广更远!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我们应始终保持不竭的动力, 创新教育的激情, 为学生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让学生热爱语文, 乐学语文, 挖掘他们的智能, 张扬他们的个性, 让他们的才情淋漓尽致地发挥!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 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成了一种国际化交流的语言它独有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语文, 蕴涵丰富的情感, 信念的执着, 会心的喜悦, 淡淡的忧伤, 那一个个优美的方块字, 折射出的春花秋月, 凉风冬雪, 让我们赞叹不已。但传统的语文课堂, 常常是教师的课堂, 学生随着教师的指挥被动地接受知识, 兴致缺缺。特别是对作文, 更是望“文”生畏。慢慢地,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消失了。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热爱语文,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其作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之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尤其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面对着大量的课文背诵、生词理解以及阅读习题等,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此时,需改革单调沉闷的语文课堂,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为语文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一、从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间的师生关系上。显然,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愿意学习语文,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与关键。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授业解惑,而学生则勤恳学习,因此首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自身形象,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而且对其道德行为也提出的一定的要求。优秀的教师能够做到以德服人并博得学生的尊敬与信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严格要求学生,又要理解尊重学生,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如果教师能够做到严厉中不乏亲切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情感教育,那么将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结合多媒体教学,充分展示语文的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全国各大高校,其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能够以一种灵动的方式向学生充分展示所学的知识,以其丰富的图像资料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信息,其中包含无数文人雅士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学魅力。通过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利用学生对声音及动画的兴趣,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一些背景资料及人物信息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知,而且在充分展示语文魅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课文,让学生背诵生词及优美词句,这样会使课堂氛围变得单调乏味,学生会产生一种厌学情绪甚至打盹犯困。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改往日沉闷的课堂气氛,先要讲求教学方式的生动灵活。为此,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去思考、质疑并亲自动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问题产生思考,在自主解决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在与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中不仅锻炼了小组的团结合作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也使学生能够充分交流思想,得到多角度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与交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调动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的培养,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词歌赋,其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将不能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理解达不到一定的深度,那么学习语文的过程将会变得毫无生趣。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气息与人文精神,如果教学方法得当,能够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语文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就必须首先将自己的全部情感投入到课文中来,明确地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及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信息,并将此信息通过有感情的教学传达给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真正让学生能够做到随着课文的情节起伏产生情感上的波动。在达到这种程度时,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是相当成功的,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深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来。
五、适时地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收获应有的成绩,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鼓励。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教师的鼓励可以使其再接再厉,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而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受到挫折,如果得到教师的鼓励,那么对他们来说将会成为一种莫大的动力,使他们不放弃,迎难而上,挑战自己。
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如同蜜蜂采摘到了渴望的蜂蜜一般,会产生心理上的兴奋,对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升,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是一个微笑,都能深切地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因此,教师不应吝啬于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要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使其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六、结束语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11
语文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到处充斥着合作、探究、共享、创新、共赢等字眼。高考改革方案呼之欲出,言说语文试卷的分值将成为180分。而语文又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工具学科,语文学不好,其他科目更是免谈。这一切,都说明语文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爱学语文,并提高语文成绩进而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呢?
一、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过去的语文课堂,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单调、枯燥。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出示清晰可感的形象,课堂就由静态的灌输变成了动态的传播,学生闻其声、睹其形,容易使大脑长时间保持兴奋,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充分感知,准确理解,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滁州西涧》这首诗时,教师用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优美意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滁州西涧》这幅古画的图片,再配上一段中国古乐——《高山流水》,让学生对着画,跟着音乐,就会进入那水急舟横的清幽境界中,感受到作者悠闲恬淡的心情。
再如,在学习《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时,仅靠课文中的文字表述,学生很难对抽象的缩微图书达到深层次的理解。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将书籍的演变过程用图片演示出来,则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易于记忆。多媒体演示加教师点拨,事半而功倍。再如,在学习《三顾茅庐》时,可以让学生看看《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进入情境,看看真实可感的具体形象,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可滥用,应该适度,否则“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将无从谈起。
二、化静为动,把书本知识搬到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本有些内容现实感比较强,很符合中学生心理。适合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契诃夫的《变色龙》。在上《东郭先生》时,我一改过去的单纯的讲授法,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提前指定部分学生分组,明确各自角色,第二天在课堂上轮流表演,然后由全班同学轮流点评优劣。在点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熟悉了课文内容。不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记得牢固,印象深刻,对人物心理、主题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理解。课后很多同学反映热烈,他们感觉好似在演戏,置身其中,深刻体味了作品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教学,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而教师是主导,是主持人。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一堂轻松的语文课结束了,既省时,省力,又达到了预期效果,可谓一石二鸟,效果显著。
三、拓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实施语文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社会给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学而不用,知识变成了死水,融入社会,既是对书本知识的运用,又是对新知的学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语文课从课内走到课外,在课外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1.名胜古迹考察。带领学生寻古揽胜,把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亲身体验诗人创作的感情,更能在赏玩中探究出某些值得深思的社会、人生课题,使学生涉取到一定的社会知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2.环境考察。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可以利用双休日组织部分学生考察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并举办征文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环境问题的见解,表达他们对于理想环境的憧憬。这种参与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
3.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调查采访,然后写成调查报告。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的、持久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把学生消极被动的“要我学”变成积极主动的“我要学”,促进教学、师生双边关系的互动,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 篇12
一、课前小活动———造境
学生一开始上课, 思维还没有转换过来, 注意力不集中。因此,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还可活跃教室气氛,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 上课前两三分钟, 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 可以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活动:或即兴演讲、或美文朗读、或诗歌背诵、或戏剧表演等。我在初中各年级中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学生在课前三分钟内进行不同活动 (当然有时也可以适当延长) , 由易到难。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 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老师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二、“另类”导入———入境
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 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 不拘形式, 可因时因地而定,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1. 疑问诱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因此, 对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 可以尽力设置疑点, 提出问题, 制造悬念。
2. 佳句调趣
语文, 应该有其强大的文化内涵, 它不同于数学或外语。因此, 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 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 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学生们的情绪就容易受到课文的感染, 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同时也更体现出语文独特的魅力。
三、优化“正课”过程———控境
【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06-29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05-18
初中几何学习兴趣培养10-30
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09-28
初中语文兴趣教学05-09
语文学习重在兴趣培养10-28
初中语文教学兴趣07-16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兴趣09-22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05-15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