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索证论文

2024-08-10

食品索证论文(共4篇)

食品索证论文 篇1

近几年来,杭州市着力推行鲜肉、豆制品、蔬菜等“三放心”工程,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不断规范餐饮单位食品采购索证工作,力求实现餐饮企业采购食品的可追溯性。《食品安全法》[1]对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采购索证要求作了明确规定,结合该法的贯彻实施,杭州市对食品卫生量化不同等级的餐饮单位食品采购索证情况进行了督查和评估,以了解全市餐饮业食品索证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性意见。

1 评估对象与方法

2009年底杭州市13个区、县(市)150家餐饮经营单位。

1.1 评估方法

采用统一的格式化表格,由食品卫生监督员现场检查餐饮单位索证及登记台账资料,并当场填写,然后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输入与整理。

1.2 评估内容

餐饮经营单位采购验收制度及人员落实情况,豆制品、粮油制品、酒类、食用农产品、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六大类食品供应商管理情况、采购凭证、检验合格证明等索取情况,食品验收登记情况。

2 食品索证管理现状

2.1 采购验收制度及人员落实情况总体良好

有146家单位建立了采购验收制度,落实专人负责采购和验收,实现了采购与验收人员分离,采购或验收人员参加了岗位培训,上述四项指标均达到97.3%。

2.2 食品基本实现定点采购

大部分餐饮单位从固定供货商(或人)处采购食品,并分别签订食品安全责任协议,其中鲜肉、豆制品、蔬菜、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米、食用油等定点采购率达到了85%以上。

2.3 供应商资质证明索取率较高

供货商营业执照索取率最高的是调味品(99.1%),其次是食用油(97.3%),最低的是食用农产品中的水产品,仅为77.3%。及卫生许可的供应商,卫生许可证的索证率最高的是调味品(97.3%),其次是米和食用油(94.5%),最低为酒类食品(85.5%)。

2.4 销售凭证形式多样

杭州市鲜肉和蔬菜销售凭证实现了规范和统一,其中鲜肉采用杭州市农业、贸易等部门共同印制的《杭州市动物及动物产品分销信息凭证》,蔬菜使用市工商等部门印制的《鲜活农产品销售凭证》,其余多为供货商出具的送货单,发票仅在定期结算时采用。

2.5 检验合格证明索取率低

六大类食品批量采购时,检验合格证明的索取率在39%~65%之间,远低于其他索证项目(表1)。

2.6 采购记录格式统一,登记较规范

由于杭州市自2003年开始就采用格式化的台账登记本,明确了登记要素,并由各级卫生监督部门统一印制发放给餐饮经营者,因此,台账登记的规范率基本达到了100%。

2.7 索证规范程度与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呈正相关

杭州市主城区餐饮单位索证情况要好于县(市),县城所在地要好于乡镇和农村,这与当前食品卫生监督力度主城区强、农村弱的特点相一致。

3 存在问题及原因

3.1 索取的证件形式不符合要求

表现在与供货商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责任不明、往来的采购凭证没有供货双方的盖章或签字,以及索取的供应商证照或检验合格证明复印件未获得提供方签字确认等问题。

3.2 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索取难度相当大

餐饮单位采购的食品往往经过多个经销商的多次流转,“这好比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断了,整个链条就脱节,而供应链中跨环节之间的联系比较脆弱,这是食品溯源的最大问题”[2],检验合格证明索取情况也是如此。

3.3 无销售凭证可索的状况依然存在

杭州市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机制启动时间不长,有关销售凭证在流通领域推行力度有待加强,特别是部分乡镇一级的集贸市场尚没有形成出证出票制度,导致这些地区餐饮单位无证可索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观。

3.4 小餐饮店索证难度要大于大中型餐饮单位

一方面小餐饮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索证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每次采购数量较少,销售者往往嫌麻烦而不愿意提供有关供货凭证。

3.5 台账登记工作繁琐,经营者存在不满情绪

现阶段,我市餐饮单位几乎所有采购的食品都需要建立台账,而且餐饮业使用的食品品种也较多,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登记工作,特别是小餐饮店往往人员较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业主存在不满和抵触情绪,不利于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对策

餐饮业食品索证处于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终端环节,也是我市食品安全追溯机制现状的缩影。严格食品索证,有利于满足采、供双方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降低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3]。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以完善,才能够有效保障我市餐饮食品安全。

4.1 加强索证知识培训,提升“两个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采购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等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督促其掌握有关索证规定,提升其“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和“主动出证、索证”意识。

4.2 完善出证出票制度,降低索证难度

鉴于餐饮消费环节食品采购来源主要由生产、流通环节的规范化来实现的[4],而集贸市场是我市食品质量追溯机制实施的薄弱环节,其中水产品、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凭证推广仍处于启动阶段,需要流通领域监管部门加快工作进度,规范出证出票。生产领域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者食品检验出厂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并要求生产者务必做到“检验合格证明与货同行”,以最大限度降低流通、餐饮环节经营者索取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难度。

4.3 简化台账登记事项

索证台账登记是为了真实反映食品来源渠道,对那些采购凭证完整、采购渠道相对固定的餐饮企业,可以不再重复抄写,仅妥善粘贴或保管有关凭证。对于小餐饮经营者,可以将从同一供货商同一类别不同品种的食品按照类别进行登记,比如青菜、花菜等统一登记为“蔬菜”,酱油、食醋等登记为“调味品”,以此类推。

4.4 严格执法,提高不履行索证义务的法律成本

餐饮服务提供者都要充分认识到食品索证是餐饮服务经营者的法定义务,而不仅仅是一项管理措施。因此,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索证工作的监督力度,对那些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单位或个人要依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查处。

4.5 下移监管重心,规范农村餐饮经营者索证工作

从我市餐饮业索证情况看,县城以下地区是薄弱地带,各级餐饮服务监督机构要下移监管重心,加强对这些地区餐饮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与指导,逐步规范食品索证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杭州市餐饮业食品索证现状,提出针对性监管措施,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现场评估150家餐饮单位豆制品、粮油制品、酒类、食用农产品、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六大类食品的索证、台账登记情况。结果 餐饮单位基本实现定点采购,索证制度总体落实较好,供应商资质证明索取率高,但检验合格证明索取率偏低且难度较大,餐饮业食品索证规范程度存在地区不平衡。结论 餐饮业食品索证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和日常监督,更需要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经营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才能实现。

关键词: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Z].2009年6月1日.

[2]方炎,高观,范新鲁,等.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2:38.

[3]刘海龙.食品安全与道德风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

[4]徐娇,李泰然,马朝晖,等.解读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6):522.

食品索证论文 篇2

一、索证索票是指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食品经营户在订货时,向供货方索取的有关证照和票据,作为证明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可靠的凭证。

二、购进食品时经营户有义务向食品供货商索取电子打印的统一格式的供货凭证,认真核对凭证内容与实际食品是否一致,并按要求按月装订,保存2年以上。

三、初次购入食品时,应当仔细查验能够证明供货商主体资格的相关证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并做到每年核对一次。同时,应仔细查验供货商的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报告、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该食品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证明文件;若所购入的食品为进口食品,还应仔细查验该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报告应半年索验一次,所列检验项目应当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关项目。

四、在认真查验以上相关证明文件后,应索要文件的复印件,并按照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规范整理、建档备查,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食品进销货台账制度

一、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进货台账,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的检查。

二、经营者有义务自觉向上级批发商索要电子打印的统一规格的注明“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示:该供货凭证可作为进货台账,请注意保存2年”字样的供货凭证,凭证应当包括商品名称、商品条码、包装规格、进货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供货商名称、企业注册号、地址、联系电话、供货日期等内容;对有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应安装符合工商部门要求的电子台帐软件,并按规定及时将进货时间、数量、来源以及货物品种、规格、流向等内容如实记录清晰、完整,确保所售商品货正源清。

三、食品零售商应设立档案盒,将供货商提供的具有规范内容的供货凭证按月装订成册,作为进货台帐保存;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应保存好进销货的电子数据,不得随意删除。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一、经营者购进食品时,应当认真查验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索取符合工商部门规定的统一格式的电子供货凭证,认真核对产品信息与凭证内容是否一致,并按要求保存两年以上。

二、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

1、查验食品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特殊膳食用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

2、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3、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是否标有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语。

4、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5、食品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6、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问题。

7、进口食品是否有用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8、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

三、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认真查验供货方提供的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四、认真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做下架、退货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得入库,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审查食品是否与其广告宣传相一致,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六、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假冒伪劣食品,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食品退市制度

一、食品退市制度是指对销售不符合国家、地方或者行业标准,或存在其他安全卫生隐患的食品,采取停止销售,并退出市场的管理制度。

二、下列食品为不安全食品:

1、腐烂变质、污秽不洁的;

2、包装破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

3、超过保质期限的;

4、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

6、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它非食用物质加工的;

7、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防伪标志等质量标志,对食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或使用绝对化宣传用语的;

8、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或者擅自使用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食品相混淆,使购买专利者误认为是该知名食品的;

9、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经营者应当严格食品退市制度,对自行检查出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行政监管机关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及时采取停止销售、退回供货方、销毁等有效措施,并对已经售出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食品,选择能够覆盖销售范围的新闻予以公告,或者在营业场所内公示,通知购货人退货,负责将不合格食品追回和销毁。同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配合工商部门做好相关报备工作。

四、如有突发性产品质量问题,经营者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商品要下架封存处理,并应当及时通知当地工商部门,不得降价促销

消费维权处理制度

一、经营户要在店内显著位置公布消费投诉举报电话,方便农村消费者投诉。

二、经营户要健全消费维权制度,及时处理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质量纠纷,不得拒绝受理消费者的投诉请求;因商品质量而引发的纠纷要做积极处理,及时予以换货、退货或者赔偿处理,对确因商品质量而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要主动向消费者承诺损害赔偿;协商未果无法处理的投诉,应及时告知当地工商部门,要求予以公正处理。

三、经营户应热情接待消费者投诉,并做好相关记录;要自行调节小额投诉纠纷,做到让消费者满意。

食品索证论文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杭州市主城区5区为城市样本抽样框, 其他区县为县城、农村抽样框, 随机抽取托幼机构食堂共335家。其中农村、县城和城市的比例分别为42.7%, 20.3%和37.0%;公办和民办的比例分别为60.0%和40.0%。

1.2 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场查看及与食堂管理人员面对面交谈并填写调查问卷, 当场回收。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软件录入数据, 并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托幼机构食堂采购索证情况

242家食堂 (72.2%) 采购所有品种食品时均能索证, 85家食堂 (25.4%) 部分品种未索证, 8家 (2.4%) 食堂所有品种均未索证。城市、县城、农村托幼机构食堂所有品种均索证的比例逐级下降 (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 Z=-3.050, P=0.002) ;公办托幼机构食堂所有品种均采购索证的比例高于民办,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0.665, P<0.01) 。

2.2 未采购索证食品种类

93家未完全采购索证托幼机构食堂中, 公办与民办托幼机构食堂未采购索证食品种类不尽相同。公办托幼机构食堂未采购索证食品种类主要是索证难度较大的水产类、调味品类和蔬菜类, 而民办托幼机构食堂水产类、调味品类、蔬菜类、肉类和主食的未索证比例均较高。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报告率/%。

2.3 托幼机构食堂采购索证影响因素

以托幼机构食堂索证情况为因变量 (1=所有种类均索证, 2=部分种类未索证, 3=所有种类均未索证) , 以托幼机构地域 (城市=1, 县城=2, 农村=3) 、办学性质 (公办=1, 民办=2) 、是否为寄宿制 (是=1, 否=2) 、食堂供餐人数 (<100人=1, 100~人=2, 200~人=3, 300~人=4, ≥400人=5) 、食堂从业人员 (实际人数) 、是否设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是=1, 否=2) 为自变量, 拟合有序多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设置食品安全管理员、公办、食堂从业人员较多为托幼机构采购索证索票的保护因素 (P值均<0.05) 。见表2。

3 讨论

从此次调查结果看, 杭州市托幼机构食堂采购索证合格率与2011年武汉市和广丰县的调查结果 (分别为67.46%和53.06%) [4,5]相比略高, 但仍有27.8%的食堂存在部分或全部食品种类未索证的情况, 可见托幼机构食堂采购索证仍存在一定问题。托幼机构食堂食品采购索证率城市、县城、农村之间呈逐级下降趋势, 原因可能与食品安全监督力度城市强、农村弱的特点有关[6];另外, 食堂采购的食品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经销商的多次流转, 越远离城市流转环节越多, 中途任一环节出现差错消费环节索证就会出现问题;农村托幼机构相对规模较小, 食品采购量较小, 从供应商处索得相关凭证的难度也相应较大。

与民办托幼机构相比, 公办托幼机构往往有更完善的卫生制度建设和卫生管理人员配备, 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将食品采购索证工作落到实处。民办托幼机构负责人卫生安全意识不高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心态, 使得食品采购索证容易被忽视, 且民办托幼机构多处于城郊结合部, 食品供应商良莠不齐, 也增加了食品采购索证的难度。从未采购索证食品种类分布上也可以发现, 公办托幼机构食堂未采购索证的食品种类主要是采购量较小的水产类和调味品类, 及自产自销较多、出票难度较大的蔬菜类;但民办托幼机构食堂在用量较大的肉类和主食类上也存在较高的未索证比例。

本次调查多因素分析发现, 设置食品安全管理员、公办经营形式、配备较多食堂工作人员是完成食品采购索证工作的正向因素。提示要保障幼儿食品安全, 实现食品采购百分百索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 加强对托幼机构负责人的培训和法律、法规宣贯, 使其明确托幼机构负责人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7], 增强对食品采购索证的重视程度;第二, 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 由其对托幼机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 规模较小的托幼机构可由保健教师或负责人兼职承担该职责;第三, 根据托幼机构供餐人数合理配备食品从业人员, 加强人员管理, 保证食堂正常运转;第四, 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 规范生产单位和中间销售商的出证 (票) 索证 (票) 行为, 同时加大对非法食品生产和流通单位及个人的打击力度, 净化食品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建国.海安县餐饮服务业食品索证现状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1, 27 (2) :145-146.

[2]徐娇, 李泰然, 马朝辉.解读《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20 (6) :521-522.

[3]丁正道, 徐桐, 孙旭峰.食品索证管理的难点和对策[J].江苏预防医学, 2001, 12 (1) :74-75.

[4]包敏, 艾宗波, 郭俊, 等.武汉市学校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监管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1, 18 (5) :460-463.

[5]叶志金, 叶志兵.广丰县学校 (含托幼机构) 食堂的卫生现状分析及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 2012, 34 (4) :74-75.

[6]裘亚群, 应笑.杭州市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 27 (1) :34-35.

市场食品索证索票制度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的索证索票,是指市场(超市)和市场内的经营者,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第三条列入索证索票范围的重点食品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包括:儿童食品、粮、粮食制品、肉、熟肉制品、禽、水产品、调味品、奶制品、速冻食品、蔬菜、水果、茶叶、酒、饮料等。

第四条 经营者与初次交易的供货者交易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分别索取、查验以下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并复印留存,每年核对一次:

(一)营业执照;

(二)生产许可证;

(三)经营许可证;

(四)卫生许可证;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文件。

第五条 食品经营企业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分别索取、查验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复印留存:

(一)食品质量合格证明;

(二)检验(检疫)证明;

(三)销售票据;

(四)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

(五)强制性认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

(六)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书、注册证。

第六条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

(一)活禽类:检疫合格证明、合法来源证明;

(二)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三)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第七条 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者省级以上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等称号的优质食品,可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以及初次交易索取票证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免予按批次索取其他票证。

第八条 对实行购销挂钩的食品,可凭购销挂钩协议和供货方的销售凭证进入挂钩的市场(超市)销售。

第九条市场开办者要对经营者索取的票证进行督促检查,重要食品(详情见《市场食品进货查验制度》第三条)应实行统一管理,接受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超市应对索取的票证分类建档备查。

上一篇:初中语文培养学习兴趣下一篇:会计对称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