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

2024-09-25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精选10篇)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 篇1

摘要:食品安全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 所以, 当今时代必须要对其进行品质检测,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其品质合乎规定, 进而才可以确保群众能够放心的食用, 社会才可稳定前进。文章重点的分析了其污染物品质检测方法相关的内容。

关键词: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

1 当前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相关机构以及员工的长久不懈的探索, 特别是在相关工艺的帮扶之下, 截止到2004年底, 我国在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检验方法、生物毒素和中毒控制常见毒物检测、食品中重要人畜疾病病原体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 重点研究酶抑制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其中酶抑制法测试纸已研制完毕, 测试盒及酶速测仪已研制成功, 胶体金测试条正在研制。食品中150种农药残留系统检测技术正在研究中。目前, 已经出现了安全检测设备, 而且不断的开展其他一些装置的研发活动。

在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 主要开展多残留仪器分析和验证方法的研究。完成了包括肛兴奋剂、激素、磺胺等、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B-内酰胺等、苯并咪唑类、阿维菌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硫脲类等13项药物的检测研究。完成了新型综合微量样品处理仪、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线富集离线净化装置、高效快速浓缩仪、便携式酶标仪的研制。在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方面, 完成了二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泓技术的研究;建立了12种具有二英活性共平面PCBs单体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质谱方法;建立了以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同时测定食品中氯丙醇方法;建立了食品中丙烯酰胺、有机锡、灭蚊灵、六氯苯的检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检验技术方面, 开展了纽甜、三氟蔗糖、防腐剂的快速检测, 番茄红色素、辣椒红色索、甜菜红色素、红花色素、饲料添加剂虾青素、白梨芦醇等的检测研究;建立了阿力甜椰H、姜黄索、保健食品中的红景天甙、15种脂肪酸测定方法.番茄红素和叶黄索、红曲发酵产物中Monaeolinlink开环结构与闭环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食品 (焦糖色素、酱油) 中4-甲基眯唑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芬氟拉明、杂氟拉明、杂醇油快速检验方法, 磷化物快速检验方法。在生物毒索检测技术方面, 完成了真菌毒索、藻类毒素、贝类毒索ELISA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建立了果汁中展青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在食品中重要人兽疾病病原体检测技术方面, 建立了水泡性口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水泡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建立了从猪肉样品中分离伪狂犬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的方法和程序。

2 对不断提升检测技术的分析

2.1 不断的形成综合的检测系统, 检测活动要根据标准的变化而合理的变化

检测活动是产品材料以及制造和输送等等步骤中单位自检以及外在控制的关键方法, 对产品的品质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 对相关的检测工艺有了非常严苛的规定, 检测活动要不断的融入当今的高科技以及先进的工艺, 朝着高速, 方便的层面上不断的前进。形成专门的检测组织, 而且确保其能够不断的朝着综合化, 科学化的层面发展, 不断的对技术检测工作者的技能进行提升, 是当前切实加强检测功效的关键方法。

2.2 形成综合化的风险测评机制

所谓的安全测评具体的讲是对其中的不当成分等开展的测评活动。其要通过合理的毒理学内容来分析具体的要素。该项测评活动在针对食品的安全探索以及监控等层面上有着非常关键的功效。一直至今, 国家针对安全开展的管理活动是以对不安全食品的立法、清除市场上的不安全食品和负责部门认可项目的实施作为基础的。以往的方式因为没有合理的预防措施, 所以对食品安全的具体状态和它潜在的不合理的要素无法在最合理的时间开展控制活动。当前, 要形成综合的测评以及降低此类疾病出现的有效措施, 除此之外, 要认真地开展和食品存在关联的化学等工艺的危险问题测定, 进而形成符合目前背景的测评机制, 而且在具体的活动中有效地分析。

2.3 有效地调节检测单位, 确保资源高度分项

众所周知, 针对该项检测活动来讲, 其自身有着十分显著地专业性特征, 而且和群众的且是生活品质以及安全, 并且还和单位的发展之间都存在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从现在的情形来看, 市以下的地区虽然存在检测组织, 不过没有有效地项目内容, 而且活动的功效也并非很好。地市以上的农业、卫生、技监、工商也都设有相应的检测机构, 不过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机构重叠, 常常会出现许多检测结果, 而且这些结果都存在差异, 相关机构之间独自存在, 没有必要的联系, 而且对于对方的信息部认同, 这种现象的存在, 不但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同时还会加大单位的费用。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对医药品的检测模式进行借鉴, 将农业、卫生、技监、工商部门的检测机构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进而形成综合的统一的品质检测组织, 具体的负责品质检测活动。而且, 要不断的强化单位的安全生产活动, 确保全部单位的产品在流通之前的时候, 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除此, 检测单位应该对市场中的食品开展合理的抽样测定方法, 假如测定点内容合乎规定的话, 此时可在合理的范围中开展免费的检测活动, 而且将检测信息公示, 确保该项活动公开, 这样可以确保所有的使用人都能够对产品的品质有深入的概念。同时, 还可以成立信息模式, 确保检测合理发展。

2.4 消费者直接参与

相关的生产单位应该认真地按照法规制度开展工作, 要城市守信, 要切实将群众的权益放到最高处考虑, 切实的做好食品生产工作, 保证家庭饮食安全的同时, 降低出现饮食问题导致的疾病的几率, 要能够合理的分辨有害食品, 对于此类产品不应食用, 同时还要对其举报。确保安全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 必须结合总体的力量来不不断开展, 积极的应对。要体现出国家以及单位和群众的功效, 共同努力, 携起手来共同确保食品安全。

3 结语

深入的分析当今的时代背景我们发现, 食品安全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以及相关机构等的高度重视, 虽然国家不断的开展应对方法, 不过总大的形势上来看, 国家的总体的食品安全的局面仍然是非常恶劣的, 特别是在流通步骤中体现的不利现象是最关键的, 在供应时期常常有很多不利现象出现, 非常的让人担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 该项活动目前依然在整个国际领域都得到了非常有效的重视, 我们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一定会取得显著地功效, 我们可以安心的食用, 社会进而朝着更加有效地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怀.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 (.1) :38[1]李怀.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 (.1) :38

[2]刘宁, 杨建华.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九走保障体系[J]食品药品发展与监管2004, (2) :10[2]刘宁, 杨建华.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九走保障体系[J]食品药品发展与监管2004, (2) :10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 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 重金属汞 污染状况 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0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8-0027-02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汞(又称水银)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水、空气以及土壤进行迁移,通过食物链条进入到人体当中,毒性与存在的形态紧密相关。食品当中的重金属检测是全球食物污染检测计划当中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我国需要检测的重要内容。

1 食品中重金属汞污染状况分析

由于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以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都会引起汞等重金属污染,这种重金属元素一旦进入到人体后不能够实现分解,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够显现其存在的毒性,对人体的肝、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食品汞金属污染屡见不鲜,国内也经常出现食物中毒的报道。2010年,北京地区连续多起汞中毒事件,引起卫生安全部门的广泛关注。

2 食品中重金属汞污染检测技术

2.1 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依据自由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光的共振吸收,通过加测辐射光的减弱程度,进而对检验食品当中的汞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由于此种检测方法具备高灵敏度、分析速度较快、仪器组成简单、操作便捷等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对食品当中的微量重金属汞进行分析,被广泛的应用,是目前食品重金属检测当中的重要方法,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但由于对无机汞以及有机汞类物质进行单独定量检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离手段,具体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有气相色谱(GC)、毛细管电泳(CE)、离子色谱(IC)以及液相色谱(GC),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汞元素检测,具体的检测技术以及限值如下表1所示。

2.2 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较高的特点,具备检测限值以及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准确的分析出食品当中汞的重金属元素,在具体的应用方面较为普遍。目前,国内外对于汞重金属元素方面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和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两种方法。后者具有灵敏度较好的特点,但检测仪器成本较高。前者方法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仪器成本较低,操作便捷,更加利于操作,值得推广。在进行汞金属元素检测的过程中,国内的相关研究人员,将硫脲作为掩蔽剂的氰化物原子荧光光谱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水产品当中的汞含量,得出具体限制为0.0219μg/L,回收率为91.3%-101.5%,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中微量汞含量的检测。

2.3 重金属快速检测法

快速检测方法是一种较为便捷的检测方法,可以对样品进行初步的筛选,之后进行进一步的仪器验证,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效率。运用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汞污染的检测,可以应用在食品生产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商场、餐厅、食堂添加剂以及屠宰点等场所,实现对汞金属元素的日常监测。由于目前的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是集中在酶联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以及化学显色反应试纸等方法。汞金属元素具备一定的生物毒性内容,能够形成酶活性中心的结构,进而建立一定的定量关系内容,快速检测食品当中汞金属元素的浓度。

3 食品中重金属汞污染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3.1 向重金属价态和形态分析发展

重金属在生命科学以及环境科学中的可利用性或毒性,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应金属元素的总量,还取决于汞金属元素的离子形态以及化学形态。如重金属在自由状态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状态下,对鱼类的毒性较大,而在稳定状态下以及固体颗粒状态下,毒性相对较小。

3.2 向联机检测技术发展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为满足食品检测的根本需求,传统的单机检测方面已经不能够满足具体需求,联机检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前检测技术的重点内容。因此,联机检测技术已经成为未来食品重金属检验当中的重要内容。

3.3 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化学计量学主要是运用数学以及统计方法,通过计算机作为根本工具计算最优的分析方法以及最佳的检测条件,能够通过有限的化学检测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强大的化学信息内容。在化学计量学当中多变量分析、优化策略以及模式识别等内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检测等领域,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4 结论

综上所述,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健康,想要有效的解决食品的重金属汞污染的问题,需要立足于控制污染源,执行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防止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建立预警机制,保证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的创新,提升检测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赵静,孙海娟,冯叙桥.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12(05):135-136.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手册 (2013) 》中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对食品进行测定。

1.2 仪器与原理

1.2.1 仪器

722型分光光度计。

1.2.2 原理

试样经干式灰化后用1%硫酸定容25 ml容量瓶中, 在乙二胺-盐酸介质中, 与铬天青s反应生成蓝色的四元混合胶束, 620 nm波长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1.3 铝含量的数学模型

式中:x-样品中铝含量, mg/kg;A1-测定中消化液中铝的质量, μg;A2-测定中空白的质量, μg;V1-样品溶液的总体积, ml;V2-从样品溶液中吸取的体积, ml;m-样品质量, g。

2 结果与讨论

根据不确定度的传递规律,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Urel (1) -工作曲线方程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 (2) -标准溶液配制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 (3) -重复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 (4) -回收率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 (5) -样品准备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2.1 Urel (1) 工作曲线方程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见表1。

线性方程:a=0.008 841 3;b=0.162 071 7;r=0.999 736 4

回归曲线剩余的标准偏差s (残差的标准偏差)

2.2 Urel (2) 标准溶液配制的不确定度

2.2.1 铝标准溶液 (1.000 g/L) 不确度

不确定度为0.005 g/L〔由国家标准物质编号GBW (E) 080219有效期1年〕。

2.2.2 铝标准使用溶液 (1.00 ng/ml)

使用的铝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不确定度为0.005 g/L (k=2) 。因此, uw=0.005/2=0.002 5 g/L。

1 000.00 ml容量瓶A级允差分别为±0.1 ml;按三角分布处理;;容量瓶的重复性为0.1 ml按均匀分布计算;则1 000.00 ml容量瓶A级的不确定度为:

同理10.00 ml移液管的不确定度为:urel (v10) =0.012 9/10=0.001 29, 则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为:

2.3 重复测定样品的不确定度

2.4 urel (4) 回收率的不确定度

回收率71%~77%, 不确定度为:

2.5 urel (5) 样品准备的不确定度

2.5.1 称量天平的不确定度

称量2.00 g样品用万分之一的天平允许误差±0.001 g需称两次, 天平的不确定度为:

2.5.2 样品的定容与误差

样品消化后定容与25ml容量瓶中25 ml容量瓶允许误差±0.025 ml;。再吸取1.0 ml测定, 1.0 ml吸管允许误差±0.01 ml;urel (v1) =0.01/3=0.005 77。

2.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见下式。

2.7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该测量误差的分布类型为正态分布, 在95%置信水平, 取包含因子K=2;U=1.732 2×2=3.46mg/kg。

3.8 结果报告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面粉中铝含量6次平均值为51.1 mg/kg时, , 两类合成当回收率校正因子为2时, 置信概率取P=95%时, 面制食品中铝可表示为C=51.10±3.46 (k=2) mg/kg。

在现有条件下使测量结果受控, 并可以通过分析各分量的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该方法可用于污染物铝的监测, 使测量结果可靠。

摘要:目的 根据不确定度的传递规律,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Urel=u2rel (1) +u2rel (2) +u2rel (3) +u2rel (4) +u2rel (5槡) , 建立测量污染物铝的不确定度分析模式。方法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根据方法 (GB/T 5009.182-2003) 建立不确定度模型, 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理论, 分析该方法中不确定度因素。结果 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为51.10 m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3.46 mg (K=2) 。结论 在现有条件下使测量结果受控, 并可以通过分析各分量的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该方法可用于污染物铝的监测, 使测量结果可靠。

关键词:食品,铝污染物,监测,不确定度

参考文献

[1]胡文兰, 林仁权, 郎燕玲.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微量血铅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2 (5) :38-39.

[2]邹云娣.水中挥发酚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 16 (2) :30-32.

[3]孟敏学, 高强, 李刚.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中的计算[J].计算与测量计算, 2003, 2 (1) :29-34.

[4]李情安.测定不确定度[M].中国计量出版社, 北京:2009, 134.

谁污染了绿色食品 篇4

可在黑龙江省海林市的少数企业,天然、无污染只是山野菜包装袋上的招牌。他们加工的山野菜,不但没有了山野之味,且有了异味。最近,央视栏目的记者和黑龙江省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对海林市的几家山野菜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

◆蕨菜蘑菇“本色”重现

记者和黑龙江省工商部门的调查人员一道,首先对海林市一些出售山野菜和食用菌的饭馆、酒店进行了调查。现在已是秋天了,虽然早已过了采摘山野菜的季节,但是在海林市一些酒店里却仍然可以吃到新鲜的山野菜。

在保鲜的蕨菜包装袋上,记者看到生产日期是8月下旬,这离采摘新鲜的蕨菜已过去了2个多月,那么这样看似刚刚采摘下来的蕨菜原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记者决定和调查人员一道去几家加工山野菜的厂家去实地调查。

在海林市森山食品加工厂,记者看到等待加工的蕨菜。 原来这些蕨菜是用盐水腌渍过的,并不是新鲜的,那么这种看上去干瘪发黑的原料,怎么会变成新鲜脆绿的蕨菜呢? 一位工人对记者说,这个不能告诉你,绝对不能告诉你。

第二天,记者来到了另一家山野菜加工厂,海林市大野山菜加工厂,在这里看到了加工蕨菜的全过程。一大池子里浸泡着用盐腌渍的蕨菜原料,工人把铁锅里的水烧开后,老板先后把5种粉末放入锅里溶解后,才将干瘪发暗的蕨菜原料倒进了锅里,又过了10多分钟,锅里的蕨菜开始起了变化。

据李老板介绍,原料和煮过的蕨菜相比,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关键是靠一种叫做铜的蓝色粉末和叫做锌的白色粉末。这两种粉末到底是什么呢? 老板告诉记者:一种叫硫酸铜,另一种叫氯化锌。

原来,这家厂加工蕨菜的关键是通过用硫酸铜和氯化锌,将蕨菜中的叶绿素还原成本色并进行定色后,干瘪发暗的原料就还原成了新鲜脆绿的蕨菜。记者随后在配料房里看到了成桶的氯化锌,包装桶上还标明电池级的字样。

回到生产车间,工人开始把煮好的蕨菜从锅里捞出来,蕨菜装袋后,还要往里灌一种汤料。

记者通过有关部门了解到,根据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加工山野菜严禁使用苯钾酸钠、山梨酸钾和果绿这3种用来防腐和染色的添加剂,但在这家工厂里,工人把用了这3种添加剂配成的汤汁灌入了山野菜包装袋里。 就这样,这些经过硫酸铜,氯化锌还原定色,用苯钾酸钠、山梨酸钾、果绿防腐染了色的蕨菜简单封袋包装后,就可以出厂了。

◆暴殓天物不择手段

接着记者又走访了吉源食品加工厂、森野食品加工厂和森山食品加工厂,这3家厂不仅设备简陋,而且加工蕨菜过程中也都加入了硫酸铜、氯化锌等化工原料。

据一位老板透露,加工山野菜家家都有自己的绝活,至于用什么样的绝活,他建议我们再去其他厂家看看。几天后,当记者再次来到海林市大野食品加工厂时,看到车间里正在加工滑子蘑。在加工滑子蘑过程中,记者看到,工人把(焦亚)硫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也用作了添加剂。据工人介绍,用这两种添加剂目的是为了保住滑子蘑新鲜的本来颜色。记者注意到,工人把刚采摘的新鲜滑子蘑进行蒸煮时不知什么时候有只虫子落入了锅里。 据工人讲,像他们厂这样加工滑子蘑虽然不太卫生,但比起有的厂家用特殊方法加工还算是好的。其他厂家加工滑子蘑又会用什么特殊的方法呢?

几天后,记者在海林市森山食品加工厂终于见识了用特殊方法加工滑子蘑的全过程。在车间角落里,一盆白色块状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工人把大铁池中的水烧开后,把这盆白色块状物倒了进去。 记者问:这种块状物是什么? 工人说:碱。 随后,工人把白色块状物捣碎、溶解后,迅速把成袋的滑子蘑倒入了池子里,另一位工人端来了一盆白色粉末。这位工人透露,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要靠那种白色的块状物,这种白色块状物究竟是什么呢?工人向记者卖起了关子。 经过一番周旋,工人才勉强说出了实情,刚才放在池子底下的是雕白块。在配料房里,记者见到了不少雕白块。第二天一早,当记者再次来到这家食品厂时,看到工人们正把前一天用雕白块蒸煮过的滑子蘑捞出来进行冲洗,然后灌入防腐保鲜剂。据工人讲,像这样用雕白块固色增亮的滑子蘑,几年都不会褪色。

记者再次问工人:包装袋上不是说配料是山菜,柠檬酸还有盐水吗?

工人告诉记者:你看那个不行,看那个没用,你看食品哪家配方是真的?

调查中,记者发现,这几家加工山野菜的厂家尽管规模不大,但是每家的产量却不少。在海林市大野食品加工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把加工好的蕨菜和滑子蘑装车。

记者问老板:你们一年生产多少蕨菜? 主要销往哪里?老板告诉记者:每年都有二三百吨。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卖的。

◆谁污染了天然食品

看相不好的山野菜只要十几分钟就变得秀色可餐。这些厂家把这种所谓的“还原技术”称之为“绝活”、“真本事”,但这些“绝活”连他们自己都认为不是一般问题,而是问题相当严重。

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胡小松教授处了解到,这样加工山野菜是绝对禁止的。胡教授告诉记者:这些漂白剂属于超范围使用。还有雕白块?这是我们在食品加工当中严打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严打,禁止使用雕白块,因为它有害,它会造成我们肝脏的损伤,比如说哮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长期食用这种食品很可能导致人体畸形。

那么正规企业是怎么生产的呢? 据记者了解,山野菜的生产工艺有严格的要求,就拿保鲜蕨菜的生产来说,正规的企业用来生产保鲜蕨菜的原料都是来自我国深山主产区的优质蕨菜。

由于原料在盐渍过程中蕨菜的叶绿素会受到一定的破坏,为使蕨菜原料中的叶绿素重新还原复绿,正规企业严格按比例使用食用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即对原料进行中和处理,在经过多次清水漂洗,这样还原复绿的蕨菜自然不含任何有害物。

为了延长蕨菜的保鲜时间,正规企业用的都是加厚的包装袋,这样的包装袋才能达到真空封口严密,保证水煮杀菌时不会破袋。水煮杀菌时蕨菜保鲜的重要环节,水温必须在摄氏90度左右,经过长达45分钟的蒸煮,从而保证彻底杀菌。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 篇5

黄曲霉毒素概述

黄曲霉毒素 (AFT) 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 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高毒性次生代谢产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 这些真菌会在食品、粮油、香辛料等物品上生长, 尤其在花生、玉米等富含油脂的坚果类食物中污染情况较严重。但黄曲霉毒素是否以油脂为营养成分来进行繁殖还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仍需更深一步的研究。

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现状

以花生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为例, 花生受到毒素污染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 (1) 花生栽种过程中害虫的侵袭、采收前的高温天气和天气原因造成的采收推迟。 (2) 花生的采收方式、时间与晾晒的方式、时长。 (3) 花生进行储藏时的残果、虫蛀果、瘪果等破损的荚果越多, 产生黄曲霉菌的概率就越大。储藏过程中受到温度、环境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出现的情况比较多见。

近几年黄曲霉毒素在酒类、酱油、豆酱等调味品种也有出现, 原因有可能是在酿制原料和辅料在储藏运输的过程中受潮而发生霉变。此外, 部分的营养饮料、食品工业用的酶制剂等物品中也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可能发生田间生长、采收、运输、储存等任何环节, 农作物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也受农作物种类、真菌种类、作物中的水分含量、空气温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在我国的华东、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 气候较为温暖湿润, 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率较高, 而西北地区和北部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 不利于黄曲霉毒素的生长。因此, 应把气候温热的地区作为重点监控区域, 重点加强对黄曲霉毒素的预防和检测。

常用的黄曲霉毒素的分析检测方法分析

免疫分析法

使用免疫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原理是以抗原抗体免疫化学反应为基础测定抗原抗体的含量。目前黄曲霉毒素测定的免疫分析法主要有免疫亲和柱 (RIA) —荧光分光光度法、免疫亲和柱—HPLC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免疫分析法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样品, 具有灵敏度高、检测简捷快速、检测成本低、实验重现性好等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是检测黄曲霉毒素常用的方法之一, 分为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 其中反相色谱法能测定出食品中4种AFT, 而正相色谱法却难以测定AFB1和AFB2。HPLC的原理是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对经过提取净化后的样品进行分离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中样品的出峰峰高或面积进行定量, 可检测出样品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HPLC具有准确性好、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但也存在样品的前处理较为复杂、所需试剂较多、检测周期较长等不足。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能同时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等。该方法结合了色谱、质谱两者的优点, 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检测速度快, 可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同时检测谷物样品中多种真菌毒素。

酶联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是结合抗体抗原反应的特异性、酶与底物显色反应的高效催化作用的检测方法, 也是一种免疫分析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有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样品的预处理过程简单、检测结果稳定准确等。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比较常用的经典化学分析方法, 采用相应的溶剂从检测样品中将黄曲霉毒素提取出来, 净化提取液、并在薄层板上进行分离, 再根据黄曲霉毒素的突光性特点, 将检测样品的突光斑点强弱与标准品作对照。但薄层色谱法的检测方法操作较为繁琐, 实验的灵敏度和安全度不受控制, 且实验的重现性也较差。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将物质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先进仪器。这种仪器减化了微生物毒素的分析过程, 提高了灵敏度, 具有高选择性、实验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等优势, 极其适合现场检测。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要兼顾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仍有一定的差距。

结语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检测 篇6

关键词:动物源性食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便携式设备

重金属一般指标准状况下密度5 g/m3以上的金属。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重金属有汞 (Hg) 、镉 (Cd) 、铅 (Pb) 、锌 (Zn) 、锡 (Sn) 、铭 (Cr) 等。其来源主要是动物采食含有重金属的饮水和饲料, 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而蓄积于体内。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器械、管道、容器以及加工时使用的添加剂, 在食品运输过程中承载的运输工具也可使食品污染。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浓缩, 浓度提高千万倍, 最后进入人体造成伤害, 可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不容置疑, 重金属污染是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

当前在我国要解决动物源性食品重金属污染问题, 一方面要从源头控制污染源, 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体系及预警机制, 扩大和加强对食品污染的监测, 提高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技术水平。传统的检测食品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 (火焰与石墨炉) 、原子荧光光谱法、ICP发射光谱法等。当前, 生产这些仪器的国外著名厂家主要有Thermo-Fisher、Perkin Elemer、Shimaduzu、Varian、Agilent、Jena AG等公司;国内的生产厂家主要有普析通用、东西电子、瑞利、上海精科、上海光谱、天美等公司。近年来国内公司的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和完善, 主要技术指标已接近国外同等水平。上述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点, 但也有局限性。有的方法样品前处理复杂, 需萃取、浓缩富集或抑制干扰;或是不能进行多组分或多元素同时测定, 耗时费力;有的仪器检测限或灵敏度达不到指标要求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 Spectrometry) 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生物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先进技术, 具有检出限低、动态线性范围宽、干扰小、分析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可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以及可提供精确的同位素信息等分析特性。但是上述检测农产品、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操作过程复杂, 仪器昂贵, 需要专门技术人员, 检测时间长而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目前在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行业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占一定比例。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条件差、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没有条件建立检测实验室等问题, 因而动物源性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监控更加难以保证。因此无论是食品安全监督机构、环保机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甚至普通消费者都迫切需要有科研机构研发出简便、快速、便携式的重金属检测设备, 以便在食品原料采购、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销售环节中作为检测或监督工具使用。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样品来源于2010-2011年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机采集的白山市浑江区及抚松县松江河镇重点集贸市场摊点和超市正在销售的食品,抽样食品类别有猪肝、鸡肝、海鱼、河鱼、膨化食品、海带、紫菜、油条、油炸糕、茶叶10类共110份。

1.2 方法及评价依据

对市区内部分市售食品进行检验,按《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检测工作手册》中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对铝含量进行测定。卫生学评价按《面制食品中铝限量》(GB 15202-2003)(铝100 mg/kg)进行评价[1]。

2 结果

2.1 2010-2011年本市市区市售各类食品监测铝含量合格率

见表1。表中可见,2011年合格率较高,但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 2,P>0.05 )。10类110份不同类别食品检测含铝合格率以猪肝、鸡肝、海鱼、河鱼等合格率100.00%为最高,油条类合格率0.00%为最低。

2.2 本市市区10类食品铝残留量检测结果

2010-2011年对10类110份不同类别食品样品进行了铝残留量监测,检出铝残留量范围4.1~715.0 mg/kg;41份样品铝残留量超标。见表2。

3 讨论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市市区食品铝的安全性现状存在一定问题,铝含量合格率为67.0%。铝含量合格从高到低顺序是:猪肝、鸡肝、海鱼、河鱼、膨化食品、油炸糕、茶叶、海带、紫菜、油条。2011年合格率略高于2010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猪肝、鸡肝、海鱼、河鱼、膨化食品、油炸糕、茶叶的含铝量在限量内,但海带、紫菜、油条类食品均存在一定问题,以油条超标最为严重。从表2可看出,本市市区食品中添加含铝膨松剂较为普遍,油条最低铝含量为 192.1 mg/kg,最高铝含量为 715.0 mg/kg,超过国家标准7倍。监测结果表明,本市食品中铝污染程度较重,油条、海带、紫菜超标率高于北京市油条铝含量(82.0%)的水平[3]。张磊[4]研究表明,我国的成人摄入铝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5~9倍),主要是因为含铝添加剂较高的面食制品消费量高于发达国家。因此,了解面食制品中的铝污染现状水平,对预防铝毒害,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防制对策:(1)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面制食品中铝限量》卫生标准,加强面制食品的监督监测工作。食品添加剂(含铝膨松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范围、使用量。食品监管部门应严禁铝含量超标食品上市销售,严防滥用含铝膨松剂加工的食品对人群健康造成危害。适时适量食用富含铝的海带、紫菜海生植物类食物,对公民的饮食进行健康指导[5]。(2)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和广大市民的食品卫生知识普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对食品中铝污染所致毒害的认识;自觉减少铝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采用无铝添加剂,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日常生活中少吃或不吃含铝食品,降低其危害风险。 (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开展含铝食品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为政府决策、制定食品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盛明纯.铝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3(1):24-25.

[2] 严华.食品中铝含量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6):253-254.

[3] 梁春橞,李海,胡曙光.面制食品中铝的分析方法改进及在风险检测中的应用[C].广州,广东省学术年会汇编,2010:103-106.

[4] 张磊.中国与发达国家膳食有害元素摄入状况比较[J].卫生研究,2003,32(3):268-271.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 篇8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2011—2013年对本县辖区内的农贸市场、 超市、商店、专卖店、餐饮单位、学校进行采样,共采集11类食品317份。包括熟肉制品61份,米粉米线盒饭学校营养餐41份,婴幼儿辅助食品40份,鲜榨果蔬汁甜品38份,焙烤食品饼干油条33份,蛋制品24份,乳及乳制品22份,速冻米面制品20份,桶装纯净水矿泉水、学校饮用水16份,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12,果蔬类10份。

1.2采样方法严格按照《2011—2013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采样,采取随机抽样、无菌采样、自费购买的方式获取样品,以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所采集样品冷藏保存,于4 h内送达实验室检验。

1.3检测方法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4]的相关方法,同时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下发的《2011—2013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检测、分离、鉴定及菌种保存。

1.4检验项目微生物指标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项目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0157: H7、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

1.5检测试剂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显色培养基使用法国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诊断血清购自宁波天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6评价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5]进行评价,凡是样品检测结果中有1项及以上指标不符合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1.7质量控制每批次检测均按要求用对应的标准菌株作质控对照,分离到的阳性菌株经血清学、生化鉴定等证实,做好记录并上送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确认。

1.8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合格情况2011—2013年对11类食品进行采样,共检测317份,合格244份, 合格率76.97%;检出致病菌21份,致病菌总检出率为6.62%。2011、2013年菌落总数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2011、2013年大肠菌群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6,P<0.05)。2011、 2012、2013年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9,P >0.05)。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合格情况见表1。

2.2 2011年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对8类食品共96份样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检测。4个检测项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4,P < 0.01);8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6.25%(6/96),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为3.13%(3/96),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O157: H7、 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部分检测项目合格情况见表2。

2.3 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对6类食品合计90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检出致病菌5份, 致病菌总检出率为5.56%。其中熟肉制品和焙烤食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2和1份,致病菌检出率为10.00%(2/20)和10.00%(1/10);米粉米线盒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2份,检出率为20.0%(2/10); 婴幼儿辅助食品、鲜榨果蔬汁甜品和果蔬类均未检出致病菌。

注:表中空项为该项目未做检测。

注:表中空项为该项目未做检测。()内数字为合格率(%)。

2.4 2013年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对11类食品共131份样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检测。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部分检测项目合格情况见表3。

注:空项为该项目未做检测。()内数字为合格率(%)。

3讨论

2011—2013年龙州县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显示,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总的合格率为76.97%。据文献报道,年平均总合格率与样品种类分布及检验指标项次密切相关[6]。2011、2013年检测部分样品的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霉菌和食源性致病菌,而2012年仅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因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低,合格率高,使3年的平均总合格率有所提高。

2011年检测结果显示,熟肉制品、鲜榨果蔬汁、米粉米线盒饭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较低;2013年检测结果显示,熟肉制品、桶装纯净水矿泉水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也偏低;提示这些食品在生产、加工或销售过程中受粪便污染较为严重,人体健康不利。糕点及饼干存在霉菌污染,霉菌污染食品可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甚至不能食用,若产毒素可引起人畜霉菌毒素中毒。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检测结果显示,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中菌落总数的合格率仅为14.29%,提示我县市售的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在生产、加工或销售过程中受细菌污染相当严重。

3年来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我县抽检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6.62%(21/317)。米粉米线盒饭类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57.14%(12/21),其中3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份检出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生命力强亦是我国较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可以达到45%[7],我国约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25%[8]。我县米粉米线盒饭和熟肉制品等均是无需进一步加工可直接食用,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致病菌检出率高,对公众食用构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症状较温和而且可自愈,但随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少数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致死[9]。2006-2010年全国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整体呈逐年递减趋势,食源性疾病暴发的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性为主,食品中微生物污染仍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首要因素[10]。本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控制食品及原料在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中的温度和时间;尽可能采用清洁并配有控温设备的运输、储存工具,改善营业环境,防止各类食品受到二次污染;制作各类冷菜时,要防止操作过程中的生熟交叉污染;饭菜应尽量做到当餐加工当餐食用,并缩短从制作完成至食用的时间间隔。

本组资料显示,我县市场上经营销售的米粉米线盒饭、熟肉制品、鲜榨果蔬汁、糕点及饼干、桶装纯净水矿泉水类微生物污染严重,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微生物污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取决于卫生条件和卫生状况。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改善生产、加工卫生环境,积极开展监测及宣传教育等各种综合性措施,才能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调查龙州县各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1—2013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样品317份,总合格率为76.97%。在41份米粉米线盒饭、学生营养餐中检出致病菌12株,检出率为29.27%;在61份熟肉制品中检出致病菌6株,检出率为9.84%。桶装纯净水矿泉水、熟肉制品、学校饮用水的菌落总数和熟肉制品、鲜榨果蔬汁、米粉米线盒饭的大肠菌群合格率低。2011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致病菌检出合格率分别为76.67%(46/60)、70.24%(59/84)、91.67%(22/24)、90.63%(87/96);2012年致病菌检出率为5.56%;2013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检出合格率分别为63.83%(60/94)、82.98%(78/94)、9.47%(124/131)。结论 龙州县抽检的食品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对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警惕食品包装的油墨污染 篇9

馋是解了,可您想过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吗?且不论路边小摊上肉的来源是否可靠,看一看那粗糙简陋的包装,成本低廉的麻纸上,还被精明的老板印上了几句广告词。隐患,或许就在印广告词的油墨上。

一方面,油墨中含有炭黑。研究发现,炭黑含有几种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大家熟知的烧烤食物中的苯并芘,就属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在目前已发现的约200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中,多数具有致癌性。

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油墨要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剂来稀释。由于在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随着包装与食品的接触,尤其是像肉夹馍这样的食物,常会渗出一些油汁,包装上的苯类物质更有可能由此扩散到食品中,从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此外,若企业在食品包装纸的印刷过程中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廉价甲苯,那么苯残留的问题会更加严重。而苯的残留量如果超标,则有可能引起癌症和血液系统疾病。

以前发生过的雀巢婴儿牛奶遭遇封杀事件,其原因就是意大利食品监管部门在抽样检测后发现雀巢婴儿牛奶中存在微量感光化学物质——异丙基硫杂蒽酮。这种物质本来是存在于婴儿牛奶包装盒的印刷油墨中,牛奶中检出这种物质的原因很可能是微量的油墨渗透到婴儿牛奶中。尽管此物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还无定论,但由于婴儿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外界有害物质抵抗力较低,因此长期饮用这种牛奶对婴儿可能带来的伤害是不能忽视的。

我国也曾出现过印刷油墨污染食品的事件。甘肃某食品厂发现其生产的薯片有股很浓的怪味,厂方立即把已经批发到市场上的600多箱产品全部收回。经过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的检测,认为怪味来自食品包装袋印刷油墨里的苯,其含量约是国家允许量的3倍。

其实,油墨并非不能出现在食品的包装上,只是食品包装在印刷时,一方面要选择合格的油墨,另一方面,对于纸质的食品包装,通常都要有一层隔绝油墨与食物接触的膜。双管齐下,就能防止油墨污染食品。所以,消费者在选择食物时一定要慎重,对来历不明或者油墨味道很大的食品包装,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此外,在生活中,一些小的习惯也可能导致油墨污染。对此,建议如下。

第一,养成看完报纸后洗手的习惯。

第二,不用书报包裹食品。

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 篇10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2013年在韶关全市10个县(市、区) 的主要消费场所和餐饮服务场所的食品按照随机原则,采集本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的监测样品16类共695份食品,包括蔬菜、腐竹、饺子皮、河粉、雪耳、木耳、笋干、冬菇、肉丸、生面条、辣椒干、腊肉、散装土榨花生油、鲜蛋及其制品、大米、养殖鱼。

1.2主要仪器Agilent Technologies 7890A GC System (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UV-16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有限公司)、ZF-1B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和勤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3检测方法样 品处理和 检验方法 根据GB/T 5009-2003系列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有机磷(敌敌畏、甲胺磷、乐果、甲拌磷、久效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酸价、硼砂、亚硫酸盐。各指标根据GB 2763 -2012《食品中农 药最大残 留量》、 GB 2716-2005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30-2005 《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合格评价。

2结果

2.1各类食品的监测项目和总的监测结果按照2013年韶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方案的要求,监测食品13类共545份,其中合格481份,总合格率88.26%,见表1。

注:a包括敌敌畏、甲胺磷、乐果、甲拌磷、久效磷。

2.2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监测结果对45份蔬菜进行了5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甲胺磷、乐果、甲拌磷、久效磷)残留量监测,所有监测样品均未检出。

2.3食品添加剂监测结果全年共监测5类食品220份样品中硼砂含量,5类食品150份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监测结果见表2、表3。

2.3.1硼砂的污染情况本次监测5大类食品220份样品中,腐竹、饺子皮、河粉均未检出硼砂,2份肉丸和1份生面条中检出硼砂,总合格率为98.64%。见表2。

2.3.2亚硫酸盐的污染情况见表3。5大类食品150份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范围在0.002 7~0.710 g/kg, 均值为0.049 g/kg总的合格率为90.67%。其中笋干、冬菇干、木耳样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卫生标准;30份雪耳中有12份亚硫酸盐含量超过国家限量卫生标准,最大值为0.710 g/kg,合格率仅为60.00%; 30份辣椒干中有2份(0.27、0.40 g/kg)亚硫酸盐含量超过国家限量卫生标准,合格率为93.33%。

2.4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监测结果全年对腊肉和散装土榨花生油共130份样品进行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监测。酸价的含量范围在0.5~4.5 mg/g,不合格样品有1份,总合格率为99.23%;其中50份腊肉样品中的酸价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卫生标准,80份散装土榨花生油中有1份(4.5 mg/g)酸价含量超过国家限量卫生标准。过氧化值的含量范围在0.02~2.00 g/100 g,不合格样品有26份,总合格率为80.00%;其中50份腊肉中,有16份过氧化值含量超出国家限量卫生标准,最大值为2.00 g/100 g,合格率为68.00%;80份散装土榨花生油中,有10份过氧化值含量超出国家限量卫生标准,最大值为0.67 g/100 g,合格率为87.50%,见表4、 表5。

2.5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监测结果对80份散装土榨花生油进行黄曲霉毒素B1监测,其中21份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过国家限量卫生标准,合格59份,合格率为73.75%。

3讨论

3.1农药残留监测结果本次监测我市蔬菜中5种有机磷农药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表明我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污染较轻,但由于蔬菜的安全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1],绿色无公害的蔬菜也常被人们用作衡量 “放心菜”的指标[2],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还应继续加强蔬菜中农药的监测,切实消除农药污染。

3.2食品添加剂的污染与防治本次监测的食品添加剂包括硼砂和亚硫酸盐,监测结果显示,检测的220份样品中仍在2份肉丸和1份生面条中检出硼砂。硼砂可延长食物的保存期,还能加强面食、肉类的弹性、柔韧性和保水性,加过硼砂的食物口感更好,但硼砂具有剧毒,成人食用1~3 g即可引起中毒[3],因此,在我国硼砂是明令禁用的食品添加剂;检测的5大类150份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合格率只有90.67%,尤其是雪耳污染情况严重,合格率仅为60.00%,其亚硫酸盐含量为0.710 g/kg,是标准规定的限值14倍多。亚硫酸盐是食品工业广泛使用的漂白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能提高食品的感官性状,增色,增香,使消费者乐于购买,但大量的使用亚硫酸盐类食品添加剂会破坏食品的营养素[4],人类食用过量的亚硫酸盐会导致头痛、恶心、晕眩、 气喘等过敏反应[5]。食品添加剂超标的主要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部分商家为了营利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二是对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内容不熟悉。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继续加大监督力度,还要加强宣传, 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3.3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污染与防治酸价和过氧化值是油和脂肪测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项目。本次监测结果显示,2类食品不合格样主要是过氧化值指标,腊肉类过氧化值指标合格率仅为68.00%,最高含量超标4倍。腊肉类作为我市居民餐桌上经常出现的美食,检出这样高的含量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存在着很大的隐忧。此外,散装土榨花生油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主要是食品存放周期过长,微生物产生的酶引起的酶解作用而产生酸败有关。建议居民改变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或不吃腊肉类制品,缩短花生油使用期限,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3.4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与防治花生油是广东最传统的家庭食用油,广大消费者一直有着食用散装花生油的习惯,在此次检测的散装土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合格率仅为73.75%。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的二呋哺香豆素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性[6],属剧毒物质,其毒性比氰化钾还高,也是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其中AFT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主要诱发肝癌[7]。黄曲霉污染受气候影响,湿热气候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产毒,韶关地区属高温高湿地区,花生极易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为减少或避免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威胁,一方面需要土榨油作坊严格把关花生原料,提高生产工艺;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也要积极开展对土榨油作坊的监督检查,对土榨花生油定期抽检,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生命健康。

上一篇:初学阶段下一篇:医学文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