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阶段

2024-09-25

初学阶段(精选3篇)

初学阶段 篇1

法语的动词变位相比英语来说要复杂很多。有人形容法语动词变位如同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法语的每个动词都和英语中的be动词那样, 随着人称、时态、单复数的变化而变化, 还多出性的变化。当然最为复杂的还是不规则动词, 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很多。初学法语一般都是从直陈式开始。因此, 大部分的动词错误都集中在直陈式。最常见, 频率最高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词变位的错误

法语的动词变位较复杂, 直陈式主要时态有八种:简单将来时 (le futur simple) 、现在时 (le présent) 、复合过去时 (le passécomposé) 、未完成过去时 (l‘imparfait) 、简单过去时 (le passésimple) 、先过去时 (le passéantérieur) 和先将来时 (le futur antérieur) 。而在日常交际中, 最常用的是前四个时态。在这四个时态中, 现在时的变位最为重要, 因为其他的时态一般都是从现在时的词根为基准, 再加上自己特有的词尾而构成。法语动词变位的规则按照不定式的词尾分为三种:以er结尾的第一组动词变位, 以ir结尾的第二组动词变位和不规则的第三组动词变位。而我们最常用的也就是第三组动词变位。虽然常用, 但数量并不多, 第三组动词包括以-oir、-re、-er、-ir结尾的不规则变位动词, 大约有150个, 而第一、二组动词虽然属于有规则的变位, 数量分别为4000和300个左右。

1. 直陈式现在时的常见错误。

我们列举一些常用动词的变位错误: (括号内为正确变位) Je peus (peux) ;j'avait (avais) ;il dois (doit) ;nous faison (faisons) 。这些动词变位结尾字母的共同特点是辅音, 而法语词末的辅音一般都不发音, 因此较难记住。有些动词变位虽然人称不同、变位不同, 但发音却相同:je donne;tu donnes;ils donnent。这都由于词尾字母发音的关系, 和英语的拼读存在差异, 记忆时同样增加了困难。第一、第二人称的单复数都没有以t结尾的, 而第三人称的单复数都没有以s结尾的。不要受英语动词变位的影响。例如:Vous disez (dites) ;nous prendons (prenons) ;ils ont voye (vu) ;ils devoient (doivent) 。在第三组不规则动词中, 有许多动词有着共同的词尾, 但变位却不同, 要善于抓住这些动词的不同之处。例如:lire与dire, rendre与prendre。在现在时中, 前者在第二人称复数时词尾不同, 后者在所有第三个人称的复数时词根不属于同一个模式。虽然第一、二组动词的变位都属于规则变位, 但以下动词在某些人称的变位时也应特别对待:Nous mangons (mangeons) ;nous commencons (commen?ons) ;j'achete (achète) 。这些动词虽然都属于第一组规则变位, 但由于发音的关系, 有些字母是需要变化的, 所以不能生搬硬套规则, 凡事都有特殊情况, 需要区别对待。

2. 直陈式复合过去时的常见错误。

复合过去时的常见错误主要集中在过去分词的拼写和助动词的选择。例如:Ce matin, j'ai lit (lu) le journal. (lire和dire过去分词的混淆) Il a vit (vécu) . (vivre过去分词与词根的差异性较大) J'ai ouvri (ouvert) la porte. (误认为ouvrir是第二组动词) 。以上过去分词的错误各有其原因, 第三组动词的过去分词也可以使用分类记忆法, 词尾相同的划为一类, 便于记忆。法语中大部分动词都是以avoir作为助动词, 有一些表示运动和状态变化的不及物动词用être作助动词。难以区分的是有些动词既作不及物动词使用, 又可以作及物动词使用, 作不及物动词使用时用être作助动词, 作及物动词使用时就要用avoir作助动词。如:Il est (a) passéune mauvaise nuit.Il est (a) descendu la rue.上述动词虽然都表示动作, 但此处用法为及物动词, 所以应与它们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区分。

3. 直陈式简单将来时的常见错误。

动词变位是学好法语时态的第一步, 而直陈式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其他语式的运用效果。所以, 在初学阶段应该打好基础, 应用分类记忆法来多加训练, 降低错误率。

二、现在时与过去时相混

对学习法语的中国人来说, 时态的概念需要重新建立, 因为中文的时态是通过助词、时间性名词和副词来表示, 而且很多场合都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意来分析, 它的动词并不随着时态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中文语法中的一个重要而突出的特点。法语的时态是通过动词变位来体现的, 各种时态需要配合使用, 相辅相成, 各有其规则。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 时态无疑是难点之一, 常见错误如下:Auparavant, ils ont toujours des problèmes de santé, ils sont toujours enrhumes.Quelques jours avant, les ouvriers construisent une autoroute enhordure de notre b?timent.在以上两句中, 初学者依照了汉语的习惯, 先把时间确定下来, 然后使用了现在时。而在法语中, 这一系列动词必须用过去时。Avant, j'étais toujours enrhume, je ne me sens pas bien.在这句话中可以看到, 讲话者是知道要使用过去时的, 但当一个动词远离时间状语时, 他就忽略了动词的时态。Aujourd'hui, ils se lèvent de bonne heure.当一个动作限定在“今天”、“刚才”等时间状语下, 初学者较爱使用现在时, 他不认为这个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法语过去时是表示一个已完成的动作。即使是今天发生的还应用过去时。注意: (1) 现在时的用法较广, 可以表示在发生的, 现在重复发生的, 将要发生的或刚刚发生的动作。但不要任意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 (2) 当一时间状语把所发生的动作限定在过去时, 一定要用过去时。

三、复合过去时与未完成过去时相混

法语动词直陈式的过去时时态种类很多, 但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复合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Larousse”语法书中讲到, 动词的复合形式表示完成体, 简单形式表示未完成体, 因此, le passécomposé是完成体, l'imparfait是未完成体, (此条例不用于le passésimple, 因为它只用于书面语) 。常见错误如下:Avant, je n'avais pas de travail, je suis renstédans ma maison toute la journée.在这段话里, 这两个动作发生和延续在同一时期, 他们起始和终了都没有被表现出来, 因此这两个动词都应该用未完成时。Ma soeur et moi, nous habitons chez nos grands-parents pendant un an.当某个动作的起始很明确, 要使用复合过去时 (尽管有时这个动作可能延续很长时间) 。Dans le couloir, il y avait des gens qui sont alléset venus, bavardaientàhaute voix et riaient.这段话是描写发生在楼道里的情景, 而并没有强调动作的结束。Aller, venir, bavarder, rire这四个动词都是表示当时重复发生的动作。Aller, venir这两个动作是与bavarder, rire同时存在的, 必须要用未完成过去时。在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之后, 避免在以后的时态运用中再犯错误, 我们需要总结归纳复合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的区别。从时间上看, 两者虽然都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但是:其一, 未完成过去时表示重复发生的动作, 复合过去时表示一次发生的动作:Chaqueété, je retournais chez mes parents.L'étédernier, je suis alléchez mes parents.其二, 未完成过去时表示过去延续进行的动作, 复合过去时表示突然发生的动作:Le docteurécrivait le dossier quand l'infirmière est entrée.其三, 未完成过去时描述或解释发生的背景, 复合过去时表示动作的本身。Il a mis sa veste:le vent soufflait, il avait froid.Avant la vieétait très dur dans notre région, il y avait qu'un médecin, c'était difficile de consulter.Un jour, mon père a attrapéla tuberculose pulmonaire.

四、应对技巧

1. 牢记变位。

初学法语必须熟练地掌握动词的各种变位, 特别是直陈式。因为动词是句子的核心, 是组成句子的要素。虽然法语的变位和语式种类繁多, 但也有学习的技巧, 当然首先应克服英语对法语的影响, 特别在动词变位中某些不发音的字母;其次, 应清楚动词的分类, 这对变位的正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 按照正确的分类进行记忆, 特殊情况特别对待, 多加训练。相对于第一、二组规则动词来说, 第三组不规则动词直陈式现在时的变位比较复杂, 初学法语者在遇到不规则动词时, 应逐一学习、练习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不规则动词的变位后, 就会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 例如:三个人称的复数的动词变位词尾绝大部分为ons, ez, ent。此外, 可以将不规则动词根据相同的变位归纳在一起同时复习记忆。

2. 区分时态。

动词中时态的运用是继动词变位之后的又一难点。学习基本规则只是第一步。在初学阶段, 我们首先应该熟练运用直陈式中的每个时态, 特别是现在时与过去时、复合过去时与未完成过去时的区别。对于前者, 我们应该克服中文对法语时态的影响, 一个是用词来表达时间, 一个是通过动词变位来体现。法语直陈式现在时主要用于描述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经常发生的动作以及一个客观事实和真理。对于后者, 我们主要弄清动作发生的起止时间。基本原则是:如果动作表示已经发生且完成了的用复合过去时;表示延续的, 正在进行的, 未完成的, 用未完成过去时。其具体用法我们还应多看法语原文, 体会作者意图, 找出适合自己记忆和运用的规律。

摘要:法语, 以其优美、严谨、高雅、灵活等特质被称为最佳国际语言, 是联合国和欧盟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之一, 国际法规以及重要文件的拟定都以法语为原本。掌握法语并非易事, 需要长期的积累, 尤其在初学阶段, 打好基础很重要。学习法语最重要的两点是动词变位和名词的阴阳性。而动词直陈式又是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语式, 由于它的时态变化最多, 使用中容易混淆, 所以我们在初学阶段应该重点学习。

关键词:动词,直陈式,错误,应对技巧

初学阶段 篇2

《学书阶段论》作者:王澄

(按:此篇摘于河南美术出版社《书法家》杂志86年第1期,总第五期。该书是本人八十年代末收藏的杂志。初读此文时颇为激动,因为那时我学书仅有两年,既无明师指点、又没同修可切磋,完全靠自己摸索。而且,那时资讯不发达,本人尚在农村,购买书法书籍也不易。所以,学习书法没有一点方向,有的只是一股热情和兴趣。那时拜读完此文,无不深感王澄老师为我指明了学书的方向、方法,以及每个阶段应注意事项,奠定了我学书的信心。时隔十多年,今又读之,觉得王老师所言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虽然不是一定之准则,但至少可以按其所切割之阶段来检验自己,鞭策自己。我觉得对于学书不久、未成家之后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人特将此文按杂志上所刊,重新输入本论坛,以便对书友们有所借鉴。文中切割的学书阶段分别是:急进期(约需1-3年)、缓进期(约需4-6年)、稳定期(约需2-4年)、升华期(约需15年)、成熟期。本人与王老师不相识,在这里

特向王澄老师致以谢意!以下是原文)

我们观察了周围的学书者,查考了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书家,发现每个人的学书过程,都有一个相近似的规律可循,我们把这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归纳总结为图,并附以简要文字

说明。

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终生的事情,书法更是如此。无论业余或是专业,无论一般爱好者或是书法家,都无例外。因此了解一下学书全过程以及各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初学者,对学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思想准备,便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而避免误入歧途或者半途而废。对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基础的人,也可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结合此图,对号入坐,以便为以后的学习,制订一个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切合自己实际的计划,更加增强向书法艺术高峰攀登的自信心。应该指出,此图仅为学书的一般规律,由于气质、学养、阅历、环境诸因素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由于这些特殊性的存在,对照学书各阶段就可能不完全适合。譬如,笔性好、临摹能力强的人,急进期的通过会快一些;知识面广、艺术修养高的人,升华期的提高就比较轻松。即便各种因素、各种条件比较接近的人,勤于耕耘、寒暑不辍者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者,进度就自然相差很大。因此各阶段的时间划分,只是相对而言,阶段之间的过度也无明

显界线。

(一)急进期

从“起步”开始,第一阶段名“急进期。按照正确学习途径,由临摹碑贴入手开始,或教师单独辅导,或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班。由于人们普遍具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又由于初学容易上手,从点画到字形,常常很快就有了几分形似,因此,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日不错影,坚持天天临习,对自己的进步比较满意,旁人也常夸奖鼓励。无论是写颜或是写柳,无论是写隶或是写魏,容易初具面目,笔性好的人,还能选一首碑帖上字比较多的诗句,“创作”一幅作品,自我欣赏或让朋友、同好品评。甚至参加本地的展览。

达到这一水平,对一般人来讲,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方法对头,以

一、两个碑帖为主,坚持临摹,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便可解决。

此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见异思迁。因为刚刚进入书法艺术的大门,就好象到了一个从没有去过的地方,一切都是新鲜的,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又由于原来所见碑帖、法书不多,鉴赏能力自然较差。因此每见一个碑帖,就感到新奇,就想和自己所临碑帖比较,且常能发现所临碑帖不具备的“优点”,于是便改车易辙,临起新帖来。过了十天半月,又见了一个

碑帖,还会弃旧图新。于是乎,朝秦暮楚,蜻蜓点水,到头来,落得个一无所获。因此,这一时期,关键是选准碑帖就坚定地学下去,千万不可见异思迁。

二)缓进期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可基本掌握入手碑帖的特点,即初步达到了“入帖”。但这种收效毕竟是初步的、幼稚的,碑帖中有的字,写起来还看得过去,碑帖中没有的字,写起来就大为作难,常常是离开帖便不知所措。因此,作为“根据地”来说,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付出更艰辛的劳动来巩固,于是,便自然步入了“缓和期”。

顾名思义,这一阶段的进度相对要缓慢些。要熟练掌握前阶段所学碑帖的规律,做到帖中没有的字,也可顺手写来,而且让行家一看,便能识出宗法何家、源自何帖。为此,单单停留在照本临帖,显然是不行的。要注意逐渐打开视野,丰富自己。譬如,对自己所学的碑帖,应该做深一步的研究:它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书风,它的师承和渊源等等,如此,从横的和纵的方面,对所学碑帖作一番了解,找出与其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碑帖,作为临习的辅助,甚至改临这些碑帖亦无把可。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对绘画(特别是中国画)、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的兴趣,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时间还应该读些文学作品,特别是我国的古典文学,诸如诗、词、歌、赋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切不可忽视这些看来与写字似乎无关的事情,要舍得在这些“字外工夫”上花些气力,可能会因此而占去一些练字的时间,但这是值得的,将会在以后漫长的书法道路中,愈来愈体会到它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学习,不象前阶段那样收效明显。时间长了,新鲜感渐渐消失,学习的热度会逐渐下降;工作及社会活动的冲击;家务事的干扰;加至书法的提高过程,本来就是波浪式的,有时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以上各种原因,都可能使一些人到此却步,以致前功尽弃。因此,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加强学习的自觉性,要处理好学习书法于本职工作及家务劳动的关系,要知难而进,在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时,要顶得住。无数学书者的经验证明,这时往外正孕育着一个质的飞跃,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下去,将会出现长足的进步。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经过大约4-6年缓进期的学习阶段,对于书法的基本功已大体熟练掌握,如纸、墨、笔的性能和使用比较得心应手,所学碑帖基本掌握,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联语,按传统的幅式,创作出条幅、对联等不同形式的作品,而且常可得到行家的称道“这幅是写颜的,蛮有功夫”,“那幅是写王羲之的,有点意思“。一些有心人,还可以掌握一定的书法理论,具备初步的鉴赏能力。

一般学书法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都可达到这一水平,此后便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有少部分人,还未进入稳定期便向下滑了。艺术修养差是重要原因,其中个别人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急于成名。他们的典型表现是自以为写得不错,有了一定的基础,于是便”创“起新来。什么是书法艺术特有的本质,什么是书法艺术的传统精华,什么是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等等,他们一概不管,而一味追求狂怪。更有甚者,个别人利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的人缺少书法知识,而以”书法家“自居,任笔为体,哗众取宠,实乃俗媚粗野,糟蹋艺术,而且谬种流传,为害匪浅。

现在随着书法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在不断提高,因此,走这条路的人在逐渐减少,他们的市场也愈来愈小,最终必然被淘

(三)稳定期

稳定期在漫长的学书道路中,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发展下去,大部分人将要不可避免地进入僵化阶段,不管是自觉或是不自觉。从事任何事业,想要取得一定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书法尤其如此。有人把它比作跳高,一般高度,运动员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而且进度比较快,常常是五公分、十公分的向上升,但是到了一米七、八以上,就很难了,每提高一公分,常常需要付出数倍于前的代价,如果方法不当或者稍微懈怠,还有下降的可能。书法进入稳定期前后就是这样,由于继续提高的难度加大,不少人便望而生畏,满足于已有的水平,不愿再作艰苦的长途跋涉,这是进入僵化期的最主要原因。还有些人,所见不多,又少理论作指导,于是徘徊起来,不知下步迈向何处,时间长了,心手自然僵化。因此,应尽量缩短稳定期。这就要求一方面不断巩固已有的成绩,继续经营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根据地,一方面要积蓄力量,“窥测方向”,准备扩大地盘,打出新局面,力争早日进入升华期。

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升华期之前,可视为“求平正”阶段,而进入升华期就开始了“追险绝”的艰苦里程。

(四)升华期

在缓进期中已经提到,要舍得在“字外功”上花些时间,而在向书法艺术高峰攀登的升华期,“字外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字外功”的修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文学修养,特别是古典文学,这与书法艺术的特质有直接关系。书法历史悠久,大量的书论经典是文言,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就无法阅读;书法作品的内容,大多是写诗词、联语,没有一定的格律知识,就很难理解,这些还是表面的、直接的。更重要的是,文学修养是基础,是根本,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气质、素养,这些内在因素,对一个人能否在书法事业上取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查阅一下书法史,便可发现历代书法家无一不是文学家、诗人、学者。

文学修养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广泛的爱好。书法艺术和其他姊妹艺术,诸如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一个人的知识面愈宽,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就愈深,审美情趣就愈高,这些在前面已经谈过。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走出斗室,到社会中,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时代的气息,包览祖国的山河,以滋润我们的情怀,开阔我们的胸襟。古人尚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充满改革的信息时代,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当然,谈了这么多,最终还是离不了练字,也代替不了练字。由稳定期向升华期迈出的第一步很关键的,要有胆识,敢于追求,大胆突破。在缓进期中曾提到应找些与所学碑帖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碑帖心习,意思是在基础还不牢固时,步子不可迈的过大。现在就象盖楼一样,基础已经打好,该是向高层发展的时候了。这就要广开视野,博览约取,上下几千年,纵横数百家,各种书体,各种流派,都要尽可能涉猎;要和书法界的人士广泛接触、交谈;要多看各种专业性的书刊;„„这都是提高鉴赏水平的必由之路,而只有眼高才可手高。

下一步,字如何写。大体有两种方法:一是按自己原来所写碑帖,上溯其源,下寻其流,做一番研究,然后决定主攻目标。譬如,原来是写颜,而颜真卿主要宗法王羲之,同时还熔入了汉魏乃至周秦的笔法,因此就不防改写王羲之的传本或者在魏碑、隶书、篆书中选其一、二名碑,写上一段时间。这样会自然觉出用笔的方法增多了、变活了,写出的点画更加内含,更多情趣,而结字的能力也自然增强了。还要寻其源流,历代受颜真卿影响的书家不计其数,晚唐的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四家、明董其昌、王铎、傅山等等,或楷书,或行书都不同程度的透露着颜书的气息,尤其至清代,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和、赵之谦等书家,师法颜体更为明显,但所列诸家又各具面目。因此不妨一一做些剖析,看看他们是如何继承古人,而又不被古人所缚,创出新路的。这是大有好处的,会为我们的学习提示不少可借鉴的方法。以上作法比较容易上手,也比较稳妥,但收效往往较慢。

再一个方法就是有意和自己找别扭,包括多方面。譬如,原是写碑的,现在偏要写帖;原是写隶书的,现在偏要写行书;原来写的比较秀,现在偏要写粗旷些;原来写的比较平正,现在偏要奇险些;原来写的较扁,现在偏要拉长;原来写的较慢,现在偏要快些;原来用的硬毫,现在偏用软毫;原来习惯用胶墨,现在偏掺进些水;原来爱坐着写,现在偏站着写;„„如此等等,一个目的:争取短期内出现大变化。这就更要有胆有识,甚至要担些风险,可能会失败,使你不得不回头重来,即便如此,也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步铺平道路。有人把这种方法比作”远亲结婚“。不无道理,只要”双方健康“,是可以达到”优生“的。所谓”双方健康“,一是基本功扎实,一是目标选的好,这样既利于出新,又不致脱离法度。否则,不可避免要出现”怪胎“。

以上两种方法,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宜先用第一种,后用第二种,还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灵活掌握,轮换使用。

按照《书谱》的说法,这一期为”既知平正,务追险绝“。

(五)成熟期

经过十数年的不断探索,不断追求,阅历在逐渐丰富,境界在逐渐升华,笔下的功夫在逐渐成熟,至此,自然达到了“运用尽于精熟,规矩暗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达到了“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境界。这里需要指出,“人老”谓修养的成熟,“书老”谓造诣的高深,不可把“人老”错误地理解为年高,历史上年轻而成名的书家是不乏其例的,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仅活了五十多岁,他的儿子王献之才活四十多岁,而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可说是无出其右的。

按《书谱》的书法,到此,已是“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了。这个“平正”,不是第一阶段“平正”的还原,也不是第二阶段“险绝”的倒退,同是“平正”,却有着质的不同,经过了“险绝”的“平正”,是返朴归真。

初学阶段 篇3

1.1 研究对象

在个体俱乐部里设置a、b、c3组训练对象, 共30人, 每组10人, 5男5女, 年龄在30~45岁之间, 之前从事体育运动较少, 对网球运动兴趣高, 主动性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与资料, 对相关训练背景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

1.2.2 抽样实验法

共10节课, 每节课1 h, 一个教练分别同时对3组进行教与练, a组以击球数量教学为主导, b组以技术动作教学为主导, c组以击球数量和技术动作相结合教学为主导。实验时, 教练员隔网送球, 学习者全部用正手击球, 每人击球10个。在第1、4、7、10节课进行正手击球测试, 每次测试取各组平均击球成功数。

1.2.3 访谈法

实验结束后, 分别对各组成员进行采访和谈话交流, 了解其心理意图和观点意见。

1.2.4 数据统计法

用取平均值法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2.1.1 击球数量

强调a尽可能多的击球, 不强调技术动作, 以个人运动习惯和正常身体结构运用为主导。但是中间有技术的讲解和示范, 并不过分强调和重视。测试结果为5、3、6、8。

2.1.2 技术动作

动作的优美是心智和身份的代名词, 它是成年人初学者向教练员提出要求最多, 最频繁的词语。b学员在学习过程中, 特别强调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击球数量较少, 注重正手击球的动作结构。测试结果为2、4、3、6。

2.1.3 技术动作和击球数量并重

此法在教练运用中起主导, 而且是根据教材和科学研究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充分合理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对初学者进行教学。对学员c测试结果为3、2、4、5。

2.2 实验分析

2.2.1 微观分析

从以上对a、b、c测试结果显示, 强调击球数量效果最为明显, 击球成功率提高快;而强调技术动作, 泛化阶段提高幅度有波动;强调技术动作和击球数量并重的科学教学法, 技术学习进步不明显, 泛化阶段无明显突破特征。可以看出, 对于成年人初学者来说, 有些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够更有效地突破泛化阶段。通过对3人的询问调查, a表明“在工作之余打球锻炼身体, 挺舒畅, 击球回合多, 球与拍碰撞感觉好, 很有信心学习好网球技术”;b表明“技术动作老是出现问题, 挥拍很标准, 但是触球时就变形了, 而且球打的满天飞, 怀疑是不是动作错误”;c表明“感觉教练很有责任心, 很认真, 讲解送球很到位, 但是自己在打球时, 又想盯球, 又想动作, 想到这个忘了那个, 总是顾此失彼, 打的有些郁闷, 但教练很认真, 也不好说什么”。

2.2.2 宏观分析

第一, 从技术结构来看, 网球正手击球在技术的泛化阶段, 成人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 不协调, 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 出现多余的动作, 而且做动作很费力。

第二, 从初学者心理状态来看, 成年人拥有自我的思维意识和训练形态, 多数是建立在他们对社会对体育的理解之上。在接受训练时, 过多的运用已知的身体意识, 动作迁移导致的负迁移相对较明显。其学习意图更多的是建立在成功体验上, 尤其是击球的连续性和数量上, 因此, 以击球数量为主导, 技术要求为辅或不要求更能满足成年人初学者的心理需求。

第三, 从教练员的教法来看, 对于成年人初学者, 以对其爱好的培养为主, 重点是其击球的连贯性和安全性, 使初学者通过球感的积累来进行网球正手技术的学习更为有效。高校网球训练中有人提出多球练习理论, 与注重击球数量有相通之处。针对该院“场地少、课时少、学生课后练习少”的实际情况, 在网球辅修课中采用多球练习,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1]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一是从心理学形态来看成年人初学者对有效突破网球正手技术的泛化阶段有很多的无力感和身体的僵硬, 而对成功体验比较愉悦, 此处成功体验主要表现在击球回合次数上, 因此, 让初学者更多地体验拍与球之间的关系更能使其从心理层面突破泛化阶段。

二是从技术分析来看, 球类运动对球感要求比较高, 在网球中也就是网球拍触球的感觉, 技术层面是固定的, 比如:重心低, 击球由后向前向上等, 但这些技术动作如果没有球感作为支撑, 很难体验到击球的成功感。成年人学习初期, 练习次数少、时间短, 技术动作很难流畅和舒展, 因此, 注重触球数量, 避免过多强调技术动作, 能够更有效的突破泛化阶段。在初学时, 通过各种方法让网球在网上面飞起来, 这对学习网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青少年学习, 则不鼓励此法。

3.2 建议

3.2.1 教学动机

成年人网球初学者往往急于追求成功击球体验, 由于其力量充分, 且身心素质比较成熟, 在学习过程中, 常常出现“练非所教”, 自我感觉错误动作良好。在其过程中, 鼓励并以积极性的语言进行正面评价, 其兴趣和主动性较强, 更多的应该是成功体验, 从学习中纠正其动机, 任何一项运动和学习,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保证击球数量的情况下, 增强成功体验, 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网球正手击球技术

3.2.2 教学步骤

根据底线正手击落地球的技术要求, 初学者学习顺序为先进行徒手或持拍挥拍练习, 后进行正拍击球练习, 再由教练辅助进行单个技术动作的多球击球练习。该文建议对于成年人网球初学者来说, 正手击球学习步骤, 先从球感出发, 再有效地结合技术动作, 从而达到突破泛化阶段。

3.2.3 教学方法

训练方法往往多种多样, 根据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在俱乐部网球教学中, 对成年初学者的教学方法应该有个人的见解和异同。一是语言法, 采用积极的口头评语、鼓励为主, 抓关键词;二是直观法, 对成年人训练, 示范法最为有效, 他们大多能够从教练员的示范动作明白技术动作要领, 并进行有效的学习;三是练习法, 练习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分为徒手动作练习与有球练习。对成年人来说, 有球练习为主要练习方法, 墙球和多球练习更能有效成为突破泛化任务的重要手段;四是反复演练提高模式, 如, (1) 打它便是了; (2) 目标训练; (3) 艰苦的实战演练。这几种训练方法是运动中常用的方法, 以击球数量为主因, 助其实现愉悦的成功体验, 合理运用各种训练方法, 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从而更加有效地使成年人网球初学者突破泛化阶段。

参考文献

[1]梁华.多球练习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体育部, 2011 (4) :65.

[2]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个性化办公交流空间下一篇: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