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技术(精选6篇)
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篇1
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了鱼塘养殖污染(老化)的概念,分析了其原因,总结了其防治技术,以期为鱼塘养殖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作 者:张文魁 作者单位: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111 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X714 关键词:鱼塘养殖污染 概念 原因 防治技术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篇2
1 玉溪市规模养殖现状
2010年玉溪市存栏生猪158.04万头、出栏218.97万头, 存栏大牲畜31.98万头 (匹) 、出栏14.08万头, 存栏山绵羊35.64万只、出栏23.27万只, 家禽存栏188.10万只、出栏2 827.05万只, 肉类总产量265 566 t, 人均占有肉类115.3 kg。有各类养殖专业 (示范) 村108个、养殖小区26个、规模养殖户19 229户, 其中:年出栏肉猪50头以上户1 970户, 出栏家禽200只以上户533户, 存栏蛋鸡500只以上户761户, 出栏肉牛50头以上户150户, 肉羊30只以上户1 902户, 规模养殖有了较快的发展。
养殖场畜禽粪尿、污水, 大多数规模畜禽场采取在场内或场外集中堆放, 出售给果农或菜农还田, 部分制作沼气或生产有机肥或直接排放到农田。据资料, 玉溪市2007年畜禽粪便总生产量为307.156万t, 利用量为272.823万t, 利用率88.8%, 还有34.333万t未利用[3]。
2 养殖业污染的危害
2.1 污染水体
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 高浓度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 由于含氮、磷量高, 造成水质恶化, 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 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 严重时将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
2.2 污染空气
畜禽粪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发酵时会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硫、粪臭素、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恶臭气体, 连同畜禽本身释放的气体, 恶臭物质可达230多种。这些恶臭物质, 不仅会造成畜禽应激, 影响生长发育, 降低畜禽产品质量, 而且严重影响畜禽养殖场周围的空气质量, 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2.3 传播病菌
畜禽废弃物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滋生的蚊蝇, 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 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 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 尤其是人畜禽共患病会导致疫情发生, 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
2.4 危害农田生态
高浓度的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 会使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 造成减产, 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此外, 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 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 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2.5 对周围土壤污染
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 可在土壤中生存和繁殖, 进一步扩大传染源。一些病原微生物可以在土壤中保持致病力数年, 甚至长达几十年。如炭疽杆菌形成芽胞后在土壤中10~50年仍有致病性, 禽流感病毒在鸡淘汰105 d后仍可以从湿粪便中分离到具有感染性的病毒, 20℃可存活20 d, 堆积发酵的粪便中10~20 d[2]。
3 养殖业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3.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
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畜牧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肉类产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 畜牧业在许多地方被列为支柱产业, 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3.2 防污意识不强
大部分畜禽养殖户只注重养殖增效, 不重视环境保护, 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乱堆乱放, 使其受风吹日晒, 造成臭气浓度严重超标, 空气污浊。
3.3 农牧脱节
畜禽粪尿得不到充分利用, 是造成畜禽业污染的主要原因。养殖者不种地, 没有土地及时吸纳畜禽废弃物, 导致这一宝贵的农业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利用, 造成了严重的农牧脱节, 最终导致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分离。
3.4 种田过分依赖化肥
劳动力价格与运输费用的提高, 种田使用“农家宝”传统有机肥已经不合算了, 时过境迁, 种田开始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进行种植业生产。
3.5 环保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投入环境的资金明显不足, 对畜禽污染物的处理缺少扶持政策。
4 防治措施和建议
4.1 依法对畜禽养殖业污染实施管理
国家先后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 明确规定了规模化畜禽场 (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 的选址、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 农牧部门和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 防治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5.2 对现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排污改造
养殖场做到雨水和污水分流、干湿分离, 把干粪和冲洗水及尿液分开, 分别进行处理, 减少治理量, 杜绝畜禽粪尿直接排入河道、农田的现象。
5.3 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处理
治理养殖业污染的思路要“强行”让养殖业与种植业结合起来, 既可以消除养殖业产生的污染负面效应, 又资助了种植业消减化肥施用量, 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据报道, 江苏省武进市利用畜禽粪便建起了有机肥厂, 为公害蔬菜、水果等种植业提供了优质商品肥料;利用牛粪养蚯蚓、种牧草, 每年减少使用化肥30 t。其次, 沼气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物质经发酵后所产生的甲烷气体, 是一种清洁能源的方法。不少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 沼气技术对缓解能源短缺、保护环境、消除贫困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功效[5]。鼓励和扶持集体或私人投资建设有机肥料加工厂或沼气。
5.4 宣传培训, 提高环保意识
畜牧、环保等部门要运用各种媒体, 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 提高养殖场对治理工作政策法律法规的知悉度和对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的认识。各新闻媒体应广泛开展养殖业防治污染宣传工作, 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5.5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我国是水资源和肥料资源都非常缺乏的国家, 养殖场的粪便污水只要处理得当就可转化为宝贵的资源。污水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可以用于农田、绿地的灌溉, 或经过好氧或厌氧稳定处理后投加适量的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可制作液体叶面肥料, 这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肥料。
5.6 以环保的要求建设养殖小区
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要有封闭式围墙、门卫值班室和紫外线消毒室、车辆进出消毒池和雾化消毒装置等。粪便及污水排放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一般采用人工清粪为主, 水冲辅的清粪方式, 在处理工艺前端设置固液分离段, 分离的粪便作进一步堆积发酵处理后, 加工成为有机肥出售。污水另作进一步处理后达标外排。
5.7 推行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 是利用我们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 即采集本地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 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 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微生物母种, 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锯木屑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和活性剂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 填入上述有机填垫, 再将仔猪放入猪舍。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 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 不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 达到零排放[6]。2009年底玉溪市共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试验示范场 (户) 51户, 发酵床面积5 531 m2, 保育仔猪11 200头, 饲养育肥猪2 137头, 玉溪市滇隆农牧产业开发公司已建成发酵床养猪培训示范基地。
5.8 积极发展生态畜牧养殖
生态畜牧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把现代科学、生态技术和传统畜牧业的精华紧密结合, 把现代畜牧业与种植业、渔业紧密结合, 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生产体系。世界各国根据各自自然资源条件, 在生态畜牧业的实际过程中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典型代表;二是以草畜平衡为特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典型代表;三是以农户小规模饲养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 这种模式以日本和中国为典型代表;四是开发绿色、无污染天然畜产品特征的自然畜牧业, 这种模式以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为典型代表。生态养殖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找准各自适宜生态养殖的模式, 发展循环畜牧业[4]。
摘要:养殖业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并超过了工业污染。养殖场附近, 恶臭熏天, 蚊蝇孳生, 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分析污染原因, 研究防治对策, 提高养殖业防污治污意识, 以环保的要求建设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处理, 改善规模养殖场的卫生条件, 依法监管畜禽养殖业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畜牧业,污染,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刘克锋, 刘悦秋, 雷增普, 等.几种微生物应用于猪粪堆肥中的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 (2) :36-41.
[3]王红琴, 曾维庆.玉溪市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云南畜牧兽医, 2010 (1) :33-35.
[4]闫梦非.畜产品安全生产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浅谈.中国牧业通讯, 2011 (8) :38-40.
[5]张成虎.畜禽生态养殖废弃物的利用及节能减排的措施.中国牧业通讯, 2011 (8) :59-61.
浅谈鱼塘养殖污染的防治技术 篇3
关键词:鱼塘养殖污染;原因;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X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62-1
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池鱼是否能够健康生长。池塘养殖属高密度精养,如果长期不换水,不消毒,不清塘,不调控水质,池塘底部就会沉积大量的鱼类残饵和鱼类排泄物,以及鱼类尸体腐烂分解造成水质恶化产生过量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鱼塘老化。因此,水产养殖户要做好鱼池的水质调控,尽量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1 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
弄清楚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是鱼塘养殖污染防治的关键。鱼塘养殖污的原因主要有投喂饵料过剩造成的污染、长期不清塘造成的鱼池污染和过量施放药物造成的鱼池污染。
1.1 饲料污染
饲料的过多投放、投饲方法不正确、饲料质量差等原因都会造成鱼类不能将饲料全部吃完,形成残饵,并在鱼池中沉积腐烂,生成大量污染性有机生物,将鱼池污染。
1.2 长期不清塘造成鱼池污染
鱼池长期不进行清塘,饲料残饵、鱼类分泌物、鱼类排泄物、动物尸体、死亡藻类等大量腐烂沉积,在鱼池底部形成一层很厚的黑色淤泥,其中有机物在缺氧状态下,不断发酵分解,生成大量过量的硫化氢、有机酸、氨、硫醇、甲烷、氢、低级胺类等物质,造成水质严重恶化,使池塘PH降低,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其发病死亡,给养殖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1.3 过量施放药物造成鱼塘污染
药物的过量施放也是造成鱼塘污染的原因之一。很多养殖户不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在经受过池鱼的病害后,就根据经验认为要早预防,于是就大量施放各种药物,但是方法和剂量又不对,这样反而造成药物残留,使水质受到污染。事实上,各种药物只对相应的一些病况具有良好作用,但同时又会有相应的残留物和负作用,乱用药物或不科学施放药物,特别是在鱼类疾病中大量使用的抗生素,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水环境的平衡,都会造成鱼类免疫力降低,更加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 魚塘污染的防治技术
2.1 定时清塘和消毒
定时清塘可以有效杀灭池塘中的致病菌、寄生虫及孢子等,同时还可以改善池底土质。苗池必须1年干塘1次,成鱼塘2-3年干塘1次。方法:年底干塘,清除池塘底部过剩的淤泥,然后进行曝晒,再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或茶麸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使用量:漂白粉15kg/亩;生石灰125kg/亩;茶麸60kg/亩)。通过干塘可以使沉积于池底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氧化成硫酸根、硝酸根,分解为无害物质,并作为植物生长的很好肥料,改善水质和池底条件[2]。
2.2 改变常规养殖模式
(1)常规养殖模式主要以人工投喂饵料为主,这种方式往往造成饵料投放偏少或投放过多,投放过多造成饵料浪费,多余的饵料在水体中腐烂变质使鱼池受的污染。饵料的投放量需要根据鱼池里池鱼的放养量和不同生长期,通过仔细计算后再进行投放,并且应选择底质较硬的池区作为食场,以减少饵料浪费。同时,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应尽量采取利用自动投饵机投喂饵料,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减少残饵过剩造成的水体污染。
(2)采取多品种搭配混养的养殖模式,来减少残饵及鱼类排泄物对鱼池的污染。如对常规投饲性养殖品种搭配一定比例的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鲢鱼鳙鱼可以直接利用养殖鱼类的残饵及粪便,鲤鱼鲫鱼属底栖性鱼类,可以清理沉积于池底的残饵。这种养殖方式不但可以减轻鱼池的污染,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维护水体生态平衡,提高养殖产量。
2.3 合理使用药物
在鱼病的防治上,养殖户应以预防为主,对鱼病的诊断应做到准确无误,用药时应计算出比较准确的用药量,在药物的使用上尽量减少抗生素类药物,这样不但能使药物对鱼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而且能使药物对水体的污染减到最小,同时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2.4 运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调控水质
(1)在鱼池中区域性种植水浮莲、荷花、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大量吸收池底淤泥中散发出的NH3、SO2、N2等有害物质,从而将池塘中的有机物质从养殖水体中去除,降解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程度。利用放养水生植物还能增加池塘中的氧浓度,为鱼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运用水生植物调控水质要掌握好水生植物的放养量,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光照,降低池塘中氧含量,放养面积应为池塘面积的6-8%,并且应及时处理腐烂掉的水生植物,避免池塘水体富营养化。
(2)适量添加有益菌和培育浮游生物等可以有效改善水质,如向水体中投放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等,能将水体或池底淤泥中的有机物、NH3、SO2、N2及亚硝酸盐等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而无害的物质,有些可直接被养殖鱼类吸收利用,从而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消除鱼池的自身污染。随着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水环境中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在养殖鱼池污染的防治中,要重视有益微生物的生态因素,应用微生物生态制剂,既可较好地保持水中生态平衡,还能使鱼病的综合防治取得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新宇,刘革,王桂芹.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产,2006,(12):81-82.
[2] 王光全,朱志强.池塘健康养殖主要生态条件及调控技术[J].齐鲁渔业,2009,(10):51.
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篇4
综述了水产养殖对水域水质、底质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指出水产养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防治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对策.
作 者:边蔚 王路光 胡晓波 田在锋 李艳华 陈新永 BIAN Wei WANG Lu-guang HU Xiao-bo TIAN Zai-feng LI Yan-hua CHEN Xin-yong 作者单位:边蔚,BIAN Wei(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51)
王路光,胡晓波,田在锋,李艳华,陈新永,WANG Lu-guang,HU Xiao-bo,TIAN Zai-feng,LI Yan-hua,CHEN Xin-yong(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51)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篇5
第643号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3年11月11日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 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预
防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实施。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总量。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 的部门批准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应当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畜禽养殖生产布局,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明确污染治理 重点设施建设,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
第十一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 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 表。大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管理目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确定。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应当包括: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案和措施,废弃物的消纳和处理情况以及向环境直接排放的情况,最终可能对水体、土壤等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控制和减少影响的方案和措施等。
第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 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已经委托他 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者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 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应当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和废弃物处理工艺等有效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向环境的排放量。
第三章 综合利用与治理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沼气制取、有机肥生产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第十八条 将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当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疫病。
第十九条 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应当及时对畜禽粪便、畜禽尸体、污水等进行收集、贮存、清运,防止恶臭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
第二十条 向环境排放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不得直接向环境排放。
第二十一条 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第二十二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定期将畜禽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报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备案情况抄送同级农牧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测。
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现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和报告。
第二十四条 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采取组织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有计划搬迁或者关闭畜禽养殖场所等措施,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治理。
第二十五条 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补偿。
第四章 激励措施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改造,鼓励分散饲养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应当统筹安排,将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纳入规划,落实养殖用地。
国家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
畜禽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生产设施用地和必要的污染防治等附属设施用地。
第二十八条 建设和改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申请包括污染治理贷款贴息补助在内的环境保护等相关资金支持。
第二十九条 进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从事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机肥产品生产经营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活动的,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产品的,享受国家关于化肥运力安排等支持政策;购买使用有机肥产品的,享受不低于国家关于化肥的使用补贴等优惠政策。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用电执行农业用电价格。
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发电,自发自用、多余电量接入电网。电网企业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为沼气发电提供无歧视的电网接入服务,并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多余电量。
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发电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优惠政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制取沼气或进而制取天然气的,依法享受新能源优惠政策。
第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支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费用给予补助。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体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处理费用、养殖损失给予适当补助。
第三十四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自愿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签订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协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优先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的环境保护和畜禽养殖发展相关财政资金扶持范围。
第三十五条 畜禽养殖户自愿建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享受相关激励和扶持政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农牧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养殖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畜禽养殖 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 或者关闭。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进行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者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 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即投入生产、使用,或者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 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用作肥料,超出土地消纳能力,造成环境污染的;
(二)从事畜禽养殖活动或者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的。
第四十一条 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 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 出限期治理决定后,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农牧等有关部门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核查,并向社会公布核查结果。
第四十二条 未按照规定对染疫畜禽和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具体规模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规模化养殖业的污染及防治 篇6
1 畜禽污物对环境的污染
1 头家畜就是1个污染源, 1个养殖场就是1个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场。据有关资料显示, 1个饲养10万羽鸡的工厂化养鸡场, 每天排放的鸡粪及污物约达10t, 1年可达3 600t;若处理不当, 就是一个相当大的环境污染源;1头猪日排泄粪尿6kg左右, 年产粪尿达2.16t。如果采用水冲式清粪, 1头猪日污水排放量约20kg。1个万头猪场日排泄粪尿就达200t, 年排粪尿7.2万吨。
(1) 污染空气。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 在有氧条件下分解为CO2、水和无机盐类, 不会有臭气产生。当这些物质在厌氧条件下, 可分解释放出带刺激性的特殊臭味, 粪便的恶臭是污染空气的最大问题, 养殖场恶臭主要来源于粪尿在堆放过程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同时畜禽场废弃物中可以携带100余种细菌、病毒, 这些病原体可随灰尘进入空气, 污染环境。
(2) 污染水体。畜禽饲养场的污水任意排放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养殖场每天排污物如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流缓慢的水体 (如水库、稻田等水域) , 水中的水生生物 (如藻类) 得到丰富的营养后立即大量繁殖, 使水中的溶氧大幅度降低, 水中生物因缺氧而难于生存;在稻田使稻谷晚熟或不熟, 水变浅, 溶解氧耗尽, 生物死亡导致其死亡、腐败等, 污染水体;在水底产生H2S、NH3等恶臭物质, 使水体呈黑色, 富营养化。
(3) 传播疾病。至今已知有人畜共患传染病90种以上, 加上寄生虫病等已达几百种之多。这些人畜共患疾病的主要载体之一就是畜禽排泄物。为此, 畜禽粪尿的污染将严重影响动物防疫工作, 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4) 土壤污染。畜禽饲料中的一些促生长剂, 如抗球虫药物、抗生素及高铜、高锰、高铅等微量元素, 饲料原料中 (如茶籽饼中) 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等均可随粪便排出体外, 渗入土壤, 当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 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和性状改变, 破坏土壤原来的基本功能。锌、铜、锰等元素在动物体内尚未充分吸收, 如成年单胃动物对锌的吸收能力仅为7%~15%, 铜的吸收能力仅为5%~10%, 未被吸收部分都从粪中排出体外而渗入土壤, 污染环境。
(5) 其他影响。洁净的环境, 清新的空气, 是发展旅游业最基本的条件, 如对养殖业的发展不作科学规划, 对畜禽粪尿不作相应治理, 将严重影响旅游业发展。
2 养殖不良行为对畜禽的污染
(1) 产地环境污染。饲养场舍离城镇、工业区、生活区很近, 生活垃圾或工业三废污染水源、空气、土壤, 从而污染畜禽。
(2) 不卫生饲料对畜禽的污染。饲料中某些原料本身所含的有害成分以及饲料在通过产地、用药、运输、贮存过程中被污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产地高剂量铜、砷等元素在饲料原料中的累积, 农药污染, 饲料霉变等均可通过食物链污染畜禽。
(3) 不合理用药。畜禽养殖过程中, 如用药不遵守使用的种类、剂量、配伍、期限及休药期的规定, 或使用违禁药物, 均可造成对畜禽的污染。
(4) 消毒剂、杀虫剂污染。在动物饲养过程中, 消毒剂的使用量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有可能超过抗生素的使用及污染程度。如不按规定使用酚类、醛类消毒剂和使用有毒农药灭虫、灭鼠等, 均可造成环境污染。
3 污染处理的应对措施
(1) 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有关部门应将养殖业的生态工作作为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加强畜禽及产品的安全管理与质量认证, 严格执行相关法规, 制定配套政策, 加强养殖场的选址、污水排放、粪便处理、新建畜禽养殖场审批等内容的管理, 对养殖场要严格审核防疫条件, 加强畜禽污染环境监测。
(2) 合理规划饲养区域。在规划饲养区域时, 应考虑交通便利、用水条件良好, 尽可能将牧场规划在远离城镇、人口密集的地方。可有规划、有步骤地建立牧业生态示范小区, 便于粪尿及污水的集中处理, 解决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3) 开发绿色环保饲料。根据畜禽营养需要合理配制饲料, 也可开发应用生物饲料。生物饲料是采用有益的微生物与饲料混合, 经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含活性益生菌的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优质饲料, 是营养丰富、有利环境治理的畜禽绿色饲料。
(4) 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一是加强饲养管理, 规范饲养行为, 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进场;二是限制某些抗生素及禁用药物的滥用, 确保畜禽粪尿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超标,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生物净化畜粪污水。主要利用厌氧发酵原理, 将污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生物净化畜禽粪尿、污水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处理量较大、费用低廉、适应性较强且比较经济的方法。对已建的规模饲养场, 原来没有建立粪尿污水处理设施的, 应考虑从多方面改进弥补, 在确保畜禽粪尿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的基础上, 将畜禽便制作成单一的有机肥;其次是建设沼气设施, 将畜禽粪尿及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全部引入沼气池, 以净化环境, 减少污染。
(6) 加强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尸体容易滋生蚊蝇、繁殖细菌、传染疾病, 从而造成生物源的污染。因此, 大型养殖场一般不要采用土埋的方法处理病死畜禽, 更不要到处乱扔, 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7) 对粪便进行干燥、除臭处理。采用高温快速干燥或堆积发酵的方法, 把畜禽粪便制成粮食作物、果树、花卉、蔬菜、牧草的专用肥, 变废为宝。或在饲料或畜舍垫料中添加各类除臭剂, 如天然沸石、硫酸亚铁、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 减少粪便中的水分和臭气。
摘要:详细阐述了畜禽污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养殖不良行为对畜禽的污染, 提出了污染处理的应对措施, 以期为规模化养殖提供借鉴。
【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技术】推荐阅读:
鱼塘养殖污染09-29
鱼塘养殖论文10-19
农村养殖业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07-26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11-02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10-07
鱼塘的故事08-12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10-28
家乡的鱼塘四年级作文06-15
养殖业污染的现状论文05-19
治理养殖场污染的方法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