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看食品安全(共11篇)
食品检测看食品安全 篇1
民以食为天, 食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人们开始对食品安全关注度加大。如何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事项, 要保证食品安全, 就需要快捷、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对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 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就要对食品安全检验的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和管理,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控制, 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度, 对此, 本文针对食品安全快速仪器在食品检测仪中的应用来进行测试分析研究, 作出相应的判断。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民关注的焦点, 对此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的监督和管理。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主要是用于各种食品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甲醛、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有效氯、组胺、挥发性盐基氮、病害肉和过氧化苯甲酰等的快速定量, 实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控制, 能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安全, 食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食品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 是国家监督食品安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此, 只有提高食品检测水平,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才能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能协助食品监督机构对食品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我国的食品检测机构是由政府监督分布在技术监督、商检、卫生、农业四大部门中,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还在逐步完善当中。尽管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是从食品检测的方向分类和地域分布来看, 还有很多的不足, 食品检测在疾病的控制、卫生检验等关键检测方面技术还不完善, 检验的机构较少, 不能满足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对食品监督的十分有限, 监督的工作不能细节化、全程化,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 都是以抽样的形式来检测的, 没有达到全面性, 这样会出现误差和漏查。由于检测的费用都是由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 增大了企业的成本, 政府监督职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我国食品监督的重点都集中在成品出厂的环节, 忽略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还有就是地域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由于检测体系相对落后, 检测机构较少, 阻碍了检测工作的开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消费安全是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食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伤害。在经过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后,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国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检测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主要是用于各种食品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甲醛、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双氧水、有效氯、组胺、挥发性盐基氮、病害肉和过氧化苯甲酰等的快速定量, 其中数字表示具有的有效通道数, 即可以检测出多个项目, 实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控制, 能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是测试项目最全的农残留仪器, 可以测出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物质, 仪器内装置有恒温水浴槽及成品药剂、省去了繁重的培养仪器, 提前测试速度, 工作稳定性均优于国家标准, 重复性达到光度计指标, 方便携带, 软件功能强, 可以存储、打印、可以数据统计、整理分类、网上传输等。
结语
近年来,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因此, 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的监督和管理。先进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标准度。快捷、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对食品检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 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就要对食品检验的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和管理,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安全控制, 保证所有的食品安全达标。
参考文献
[1]便携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的研制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魏士刚[J][吉林大学]2006-05-07
[2]食品安全领域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马向南[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05-25
[3]仪器设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陈林娟[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1-10-15
食品检测看食品安全 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 检测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4-0046-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曝光以后,在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不光彩事件逐渐增多。2011年的广西“地沟油”事件的爆出,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严重问题。最近几年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消费者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不断的加剧,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必要对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食品目前的检测技术发展进行相关探讨,这对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相关参考文献的分析,发现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1 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
首先就是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掌握了大量的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但是并没有与消费者进行及时的沟通。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对各种利益的考量,没有对消费者进行这些信息的通报。其次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身为生产者参与了食品的实际生产和加工制造,并对食品进行了自检或是送检,完全掌握了食品安全信息。但是消费者无法掌握食品的安全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劣质的食品,从而导致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1.2 政府部门的腐败
政府的公共权力有时为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服务,并不是为人民大众提供食品安全监测的服务。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督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人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加速了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爆发。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在奶粉事件爆发以前,三鹿集团与当地政府的联系比较密切,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大量的税收。在奶粉事件爆发以后,企业公关部门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救,而是针对政府部门进行大量的公关活动,政府为了维护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隐瞒了这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1.3 食品安全缺少社会性的监督
我国的食品监管主要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食品监管涉及到很多部门,这些部门常常是依据本部门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开展监管执法工作,“监管空白”和“监管交叉”并存,形成了诸多的监管盲区和效能损耗,为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分类不统一、判定标准不一致,有些检测标准和方法仍然欠缺。检测方法和适用标准不一致、检测结果相互矛盾、发生问题后相互推诿责任等“业务冲突”问题。完善的食品监管并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这就需要有一个社会性的公众的监督机构对食品安全作出公平公正的监督。
2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检测措施
2.1 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专门的食品检测机构
食品安全涉及到国家农业、质检、工商以及卫生等部门,要对监管部门的检测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之为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安全体系。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实行“分段监管”的体制,大量检验检测机构分属政府各相关部门所有,资源普遍分割,检验项目重复,检测能力不高,布局不尽合理,缺乏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产生了多方面的管理困境。笔者认为应该将个部门的检测机构整合到一起,成立专门的食品检测机构,专门负责食品安全检测,这样既节省检测资源又便于管理。
2.2 加大对食品检测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我国食品检测的重点始终放在最终产品检测上,对过程控制还不够重视,导致有害食品流入市场。而且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手段相对落后,许多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所用的仪器比较老旧,自动化和精密程度较低,设备维护和更新不能得到完全保障,检测人员普遍技术能力较低。笔者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关键是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加强食品检测技术的创新,引进专业人才,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食品检测机构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基层检测机构的软件与硬件设施,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求。另外,对于食品检测的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始终放在第一位,提升食品检测人员的专业检测能力。高度重视对较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去国外培训,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开创我国食品检测工作的新局面。
2.3 明确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工作的正常运转,在全国范围内变为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近日启动了我国5000多项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我国存在很多各种各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间交叉重复、脱节现象严重,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和行业发展需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整合现行的食品标准,建立唯一强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力图解决之前标准中存在的混乱局面。另外对于国际上的食品安全标准,我们国家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国外的食品检测标准,认真研究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用来指导我国食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3 结语
食品安全已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它不仅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还会阻碍食品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当前食品安全主要问题包括: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化学性污染,包括重金属、真菌毒素污染;农药和兽药滥用;食品生产经营和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物和添加剂滥用。基于上述状况,我国在2009年公布的《食品安全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这是我食品安全监管全面迈向科学监管的重要一步。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的制定和今后的出台,食品安全检测必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头戏。近年来我国在食品检测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很多检测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总体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国家正在整合现有的政府部门的检测资源,着手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同时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柏乃,喻晓,张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构建与政府行为分析[J].行政与法,2008(8):1-3.
[2]陈华杰,江贺.从伦理学角度探讨取消食品免检制度.2010(11).
[3]宗庆后.建议完善食品监管体制统一标准规范抽检程序[J].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3).
延伸食品检测功能保障食品安全 篇3
1. 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相似度高、检验项目重复
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约1100家, 这些检测机构隶属于质检部门、卫生部门、农业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部门等。有些实验室之间从实验室设置、仪器种类甚至型号都相同, 造成了很多检测机构的检验项目一致, 仅检测的样品不同。如农业部门的检测样品多为蔬菜、水果、谷物等初级农产品;质监部门的检测样品除原材料外, 多为加工食品;FDA的检测多为餐饮原料乳、肉、鱼、蛋、蔬菜、谷物等, 以及部分餐饮产品。但这些检测项目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都包括细菌和霉菌检测、化学污染检测, 而且大部分检测机构都能对细菌学检验、农药残留、重金属、兽药残留等进行检测, 而不能对二恶英等物质进行检测。
2. 样品检测重复
检测机构的重复设置、缺乏特色, 必然带来重复检测, 如牛奶的三聚氰胺检测, 原料乳由农业检验机构检测一遍;到企业生产过程中, 企业、质检部门的检测机构再检测一遍、进入流通领域后工商部门又检测一遍, 其结果必然导致热点问题、热点食品每个部门都去检测, 而有些食品检测项目则无人问津。致使检验人员天天满负荷工作, 没有时间研究新的危害因素, 从而导致刚解决完一个食品安全问题, 又曝出一个新问题, 检测机构疲于应付一个接一个的检测任务。
3. 产品检测效能低
由于食品的特殊性, 特别是预包装食品, 检测后就会失去食用价值, 因此只能依靠抽样检测结果来推断其总体水平。这样就会存在抽样误差的问题, 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初级农产品, 由于分散式种、养, 一个样品并不一定具备代表性。例如对猪肉中瘦肉精进行抽样检测, 如果这些猪是从不同养殖户那分散收购的, 那么抽样检测几乎没有意义, 即使抽样率为90%, 合格率是100%, 也不敢肯定剩下的10%一定没有问题, 这样就会使检测的效能大大降低。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食品安全管理中过分强调且依赖了检测的作用。即使检测方法很准确、检测样本很有代表性, 但这种对产品的检测只能是事后发现问题食品, 处理问题食品, 却无法改变食品的安全性。因此, 必须将食品安全检测延伸到食品生产企业, 将检测作为工具, 用于判断生产原材料、生产环境、生产工艺、包装材料、从业人员等各个环节是否能够保障食品的安全。这就好比一个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水平, 其目的不在于知晓自身的血糖高低, 而在于判断药物、饮食、运动等各个环节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
但是, 就我国目前的食品生产企业而言, 原来各工艺参数的制订是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后来很多食品生产企业虽然实行了HACCP体系, 但在对关键控制点设定限值时, 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 都是照抄其他企业或者引用法律条文。我们知道, 即使是同一种食品、相同的加工工艺, 如果原料产地不同, 微生物种群不同, 热抵抗力也不同, 加热温度和时间自然也应该有所区别;如果不同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环境温度不同, 加热时间又会不一样;还有如果企业所用的设备不同, 其加热功率、热传导系数也会不同。因此, 食品生产企业应该通过实验获得具体的工艺参数, 并以此为参考制订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才能真正发挥HACCP的食品安全控制作用。并且, 相比小包装的产品检测, 针对原材料的检测频次可以大大降低, 检测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由问题糕点看食品安全 篇4
东莞市食药监局发布第一季度餐桌食品抽检结果显示,七成糕点被检出不合格。相关负责人透露,主要是制作过程不规范使用膨松剂,导致糕点重金属铝残留量超标。有些五星级酒店“榜上有名”,如三正半山酒店、汇华花园酒店这些市内知名的星级酒店,其生产的包子、馒头被检出重金属铝残留超标3到4倍,而餐饮具不合格的也包括了味千拉面这样的大众消费场所。
针对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政府部门是怎么看的呢?东莞市食药监局对抽查结果回应道:“已经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约谈了不合格产品的餐饮单位负责人;二是依法对不合格产品的餐饮单位进行查处;三是开始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
事实上,针对这一现象,质问、担忧、无奈、自嘲和怀恋,这些都解决不了问题,如何净化食品安全环境,还公众一张放心餐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有网友建议,“为什么都要等出了问题才大检查呢!如果实行违规处罚奖励机制,我相信全国愿意去查处违规的地方部门比比皆是。查处食品安全违规应与招商引资相互无隶属性,查处违规应交由独立于政府管辖之外的独立的第三方组织。我相信,以第三方的力量治理食品违规必然能发挥高效,用一年的鲜血,换取10年的安心,值得!”
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探析 篇5
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内容。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法制、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市场认证、食品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社会信用。食品安全法制主要是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与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食品安全检测即建立对食品流通、加工企业进行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机构委托检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项抽检,加强上市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食品市场认证,要按照《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和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建设,并积极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食品市场准入,要建立索票、索证、检测、QS认证、认定等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安全社会信用,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从原料来源到上市销售的整个过程如是从原料来源到检验检疫、收购加工、监督检验检疫、贮存、成品检验、运输、商品检验,在整个过程中要检验的指标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商品的质量、数量等是否符合安全、健康、卫生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主要包括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向社会作出“质量安全”承诺。
食品检验管理
仪器的管理。仪器在使用前应保证校准,自制的各种装置要确保接口密封性,并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化学试剂的管理。化学试剂在检验过程中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对检验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些溶液“保质期”有限,如金属元素标准溶液可存放一年;标准滴定溶液要求两个月标定一次;淀粉溶液、碘化钾溶液要求现用现配等。还有的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定期检查重新配制,如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时,应尽量减少碘标准滴定溶液与空气接触,否则平行试验的差异会超出标準规定的要求。
检测方法。检验人员应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有时方法标准中会有多种方法,需要根据检验性质、实验室条件及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未选用检验方法。
食品品检测环境管理。食品检测环境即检测环境,包括设备台、房屋、暖、电、水、气等,这些设施的协调性、有序性、实用度直接影响着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
如何更好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测
选择代表性样本。在进行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的时候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因此,在进行食品抽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批号信息等。在取样的过程中应该对产品的日期和数量等信息进行相关的记录,其操作过程要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抽检。分别从具有代表性的几项产品中进行科学的抽样检测,在样品数量满足检测要求的基础上供于复检和备案等。
加强对员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应该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参与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同时,应该认真的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活动,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提高检测手段,强化检测机构网络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紧密围绕国际食品检测技术发展导向,加强我们在食品检验检测方面的先进方法和技术。针对相关安全限量标准中的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尧饲料添加剂、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农药、兽药、植物病原体以及人兽共患病原体,重点研发相关的快速检测技术。与此同时,针对性地研发先进的检测方法以及开发先进的仪器设备。并且选择性借鉴和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检测技术。强化检测机构网络建设,完善食品质检体系及体系的机构配置。在政府的号召下,建立竞争有序、透明公开的检验、检测市场,促使民间资本的融入,卸掉行业壁垒,进而形成规范合理的竞争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间贸易往来日益增加,科技信息的频繁交流,食品安全已经跨越国界。某一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有可能波及全球。因而完善食品的全球检测体系,加强我国食品的立法和管理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迫在眉睫。因此应该进一步寻找快速简便精确的实验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确定通用检测标准。通过对食品进行安全合理的检测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并达到预期效果,让具有安全保障的食品进入人民餐桌。
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篇6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已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有一些甚至已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 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多样化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也是食品种类的发展趋势,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由原来单纯追求质量转变为不仅追求质量而且追求层次, 目前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如何采取措施、采取何种措施控制食品质量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和食品检测机构现状分析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因此, 我国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建立了不同的监管体系, 但是由于市场管理存在漏洞或者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食品市场仍然充斥着大量低质量食品, 人们的身体健康正在受到严重威胁, 这对于市场管理部门和国家食品监管部门是很大的压力, 不断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食品安全并不是一个结果, 而是一个具体的流程。采购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原料、制作食品、包装并销售, 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对食品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 要控制好食品质量安全, 不仅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还要不断促进质量检验体系的完善, 才能实现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但是, 目前很多食品生产厂家尚未建立完善的食品监管体系, 无法做到对每个环节的控制和监督, 再加上食品生产厂家不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才导致近年来经常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进而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性。
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利益, 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将会首先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没有及时解决, 将会波及到社会, 造成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社会恐慌。治病要治本, 对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同样如此, 必须采取新型的、高准确度的检验方法, 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检验体系, 加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的力度,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对于食品生产厂家来说, 食品安全控制是一个过程, 从原材料采购到食品的包装和销售, 应将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贯彻到每个环节中。对员工展开培训, 只有食品生产厂家和工作人员都有了食品质量控制意识, 才能严格控制食品质量。对于食品检验检测的政府部门来说, 应购进最新的检验检测设备, 招聘高水平的食品检验人才, 保证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食品质量检验部门一旦给出检验结果和处理意见, 质量监察部门就应严格按照标准和意见执行,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食品必须下架并停止生产, 良好环境是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保证。食品安全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食品行业的前景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 食品检验工作非常重要。
不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中, 食品都是不可或缺的, 身心健康和人身利益受到食品质量的影响, 食品安全是人们和整个社会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检测十分重要。2008 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对于食品检测机构来说, 如果能够严格遵照标准进行食品检验工作, 认真抽检定会检测到存在三聚氰胺的奶粉, 如果不流入市场也就不会产生后续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众多婴儿将不会受到伤害。因此, 可以看到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也能够看到我国食品检验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
完善食品质量检验的策略
完善内部机构建设
首先应逐步建立功能完善的食品质量检验内部机构, 这是完善食品质量监察检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食品质量监管有关的政府部门应建立开放的食品检测检验市场并维持其有序性。其次, 鼓励民间中介资本融入以消除恶意竞争,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并形成特有的竞争体制。民间中介检测检验机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技术服务, 这些技术也为食品监督部门和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持。
培养高水平食品检验人才
高水平、高素质的食品检验人才是保证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食品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和行业素质, 都会影响到食品检验结果, 因此, 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 督促检验人员树立正确观念, 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理念, 只有做好食品检验工作, 才能真正保证食品安全。
结语
食品检测看食品安全 篇7
笔者在基层从事食品检测相关工作多年, 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在食品检测机构整合的新形势下, 对食品检测机构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提出几点建议。
提高检测队伍整体素质
一个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高低优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如果只有先进的设备、完善的管理体系而没有人才, 那么检测机构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检测, 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 他们要精于检测工作, 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 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据了解, 多数食品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普遍不合理, 且各级技术机构的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县级检验机构人员技术水平相对偏低, 而省市级检验机构虽然具有一定数量的食品专业、高学历人员, 但年龄普遍年轻, 缺少学科带头人, 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技术人才短缺、缺少学科带头人是检测机构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 吸纳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食品管理、检测工作, 多渠道引进人才, 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以高水平的食品专业人才为基础, 带动机构自身人才的成长, 并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业务培训方式, 全面提高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食品检测机构的当务之急。
充分利用检测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
近些年来, 随着“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监管, 从国家质检总局到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 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用于食品检测机构的建设, 极大地改善了检测机构 (尤其是地市级) 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条件。整合后, 各级地方政府又继续加大了食品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各检测机构仪器配备基本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检测需求。但一些大型、贵重检测仪器设备, 如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 质谱联用仪等, 由于检测任务来源单一, 检测项目需求少, 在一些检测机构目前普遍存在利用率低下、闲置浪费的现象, 而要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使用状态, 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检定/校准。为了充分利用检测资源, 提高设备利用率, 发挥投资效益, 检测机构首先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横向联合, 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的人员学术优势, 发挥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专长, 将这些设备用于合作研发科研项目;其次, 可以纳入当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仪器设备社会共享, 利用检测机构的检测资质与技术能力服务社会, 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树立食品检测机构的公正性、权威性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如“农夫山泉水事件”“白酒塑化剂风波”“辉山牛奶硫氰酸钠超标”等食品安全事件, 矛头直指检测机构, 其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广泛质疑。甚至有人称,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给国外的食品检测商业机构提供了“黄金市场”, 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发生的安全事件中, 食品检测程序、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的判断, 尤其是食品机构的检测资质备受质疑。面对频出的信任危机, 笔者建议食品检测机构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严格内部管理, 规范委托检验行为, 提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审慎出具检验报告;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盲样比对, 提高能力验证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强化机构内部和机构之间多种形式的技术验证措施, 了解实验室自身真实的检测水平, 衡量与同级实验室间存在的差距, 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有效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严把检验报告质量关, 将检测报告质量纳入内部目标考核, 定期、定比例抽查检测报告质量、分析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提高检测报告的正确性、准确性;保持检验机构自己的公正立场, 不与政府权力和企业利益沾边儿, 不偏向消费者更不偏重企业, 不受金钱诱惑, 服务于公众利益。
帮助食品企业完善出厂检验
食品检测看食品安全 篇8
采取查资料、座谈、走访知情人等方法, 对我市20年来 (1994年以来) 餐饮服务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含农村集中聚餐的喜宴) 进行回顾性调查, 统计分析如下。
基本情况
自1994年以来, 凡导致聚餐人员食物中毒, 并达到5人以上门诊治疗、或1人以上住院治疗、或1人以上死亡的聚餐, 均为本文食品安全事件调查统计对象。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或经卫生界专业人士认定, 确定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共32例。由于所跨年代久远, 加之行政区划及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变更, 在调查统计中可能存在一些遗漏, 但基本上不影响对食品安全风险点的判定。32例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统计如表1。
餐饮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对搜集到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分析, 我市食品安全存在以下高风险点。
食品原料不合格
32例食品安全事件中, 4例是所购买、加工的蔬菜已被农药污染, 4例是误将桐油当作食用油使用, 2例是将有毒菌类、或混有有毒菌类的食用菌加工食用, 1例是将很少见的“苦葫子” (一般的翻炒难以去毒, 但高温煮透仍可以杀灭其生物碱而去毒) 当作常见的葫子, 按常规清炒加工, 1例是采购并食用工业酒精勾兑制作的假酒, 这12例都属于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水是特殊的食品原料。3例饮用水污染造成的食物中毒均发生在学校。2例是农村学校的水井被地表水污染, 1例是城市学校私接自来水, 水管通过校内荷塘, 负压致塘水污染自来水引起。学校的特点是人多、用水量大、用水时间特别集中, 且部分学生有直接饮用未加热的生水的习惯,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 人员多、社会影响特别大。
细菌污染食品加工用器具和食品
32例中有15例是因环境差、购买的半成品已被细菌污染和在食品生产加工操作中不规范, 导致细菌污染加工用的器具和食品, 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 占32件的46.88%。这充分说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品安全事件的比重很大, 与诸多文献将细菌性食物中毒定为占比最高的论述是一致性的, 也说明防范食品污染, 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的重点所在。
﹡注:同一食品安全事件可有多个原因, 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同一行为, 可以划归到不同的原因类别, 因此, 1-5项总和大于32, 且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各种原因所占百分比累计相加也大于100%。
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
32例事件中有4例是四季豆和苦葫子没有烧熟煮透引起的食物中毒, 有1例是凉菜制作过程中没有规范操作引起中毒, 4例误用桐油加工制作食品也是没有按规范存放食品原料、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引起的。这9例均属于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占总数的28.13%, 说明操作不规范仍然是食品安全事故高发的原因之一。
滥用食品添加剂
当前, 滥用食品添加剂 (含误用和超量使用) 还比较多见, 对健康的危害呈慢性态势。本文32例中, 我们收集到的2例均引起了急性中毒。1例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误用, 1例是将亚硝酸盐作发色剂时过量使用。这说明滥用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极端行为或刑事违法犯罪行为
32例事件中, 有3例涉及到极端行为或刑事违法犯罪行为, 2例为投毒, 1例是勾兑制作假酒。这种极端事件, 占食品安全事件的9.40%。
控制餐饮食品安全风险的措施
针对餐饮食品安全风险点, 应采取如下措施降低餐饮食品安全风险。
加强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
采购食品原料, 要一查二验三管。查, 就是查验供货商的资质、产品的检验报告、农产品的“一票通”、动物检疫证明, 并建立台账;验, 就是查验食品及食品原料的品质, 有没有有毒有害物质混在其中, 有没有霉烂变质现象, 有没有非食品原料误作食品原料等;管, 就是要建立台账, 定期清理库房。要做到食品原料专库存放、分区存放, 存放时隔墙离地、取用时先进先用;及时清理过期食品原料、霉烂变质的食品原料;非食品特别是化工原料、有毒物质绝不能进食品库房, 这样才能避免将非食品原料当作食品原料使用, 如将桐油误作食用油使用, 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使用, 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加强卫生管理, 严防病菌污染食品及食品用工具
第一, 注意环境卫生和食品加工流程。改善环境卫生, 首先要做到加工场所面积要满足餐饮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加工流程设置要合理, 要增加必要清洁保洁设施设备, 要有足够用的水池, 做到荤、素、水产类分开, 达到餐饮服务许可审批的条件, 并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二, 注重个人卫生。个人要取得健康合格证明, 并且不得带病上岗, 特别是手部的化脓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
第三, 加工器具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冰箱冰柜、砧板、刀具、抹布都要做到生熟分开, 标明标识, 避免操作人员互相混用, 病菌污染熟制食品。
第四, 炊具、餐具要清洗消毒并做好保洁存放备用工作。防止鼠、蝇、虫 (蟑螂) 对食品的污染。
第五, 水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同时也是食品原料。要使用合格的自来水和检验合格的自备水。
按照操作规范加工餐饮食品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加工食品, 应从与食品原料接触开始。摘菜、取料时要看原料有没有异样。肉类、水产类、蔬菜类这三类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砧板、抹布都要分开使用并标有标识。蔬菜要用清水或淡盐水浸泡15分钟以上。加工前要再次检查所加工的食品原料是不是正常状态, 把好最后一关;加工时要烧熟煮透。凉菜制作要在专用间操作, 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备餐时间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不能太长, 避免细菌的繁殖。不可违规使用 (使用禁止的和超量使用合法的) 食品添加剂。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教育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教育, 提高餐饮食品从业人员和进餐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是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全面提高了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才能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比如学校加强学生饮水卫生的教育, 同学们不喝自来水, 就不会发生文中出现的2起因水导致的肠道病感染。
预防食品安全的刑事案件发生
要加强对餐饮服务的安全监管, 无关人员不可进食品加工操作间、库房、餐具保洁存放间, 不论是学校、宾馆, 还是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 均要防止可能出现的投毒事件发生。
论食品安全与检测 篇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新的污染源的出现, 在加上当前食品检测技术不高, 安全预警体系不完善等原因, 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的重要的瓶颈,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食品检验技术的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
近些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比如劣质奶粉、毛发酱油、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等, 对人民饮食造成了巨大威胁, 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广, 具体包括水果、酒类、干货、肉蛋奶等, 呈现出立体式发展的趋势;第二, 问题食品危害程度越来深, 内部的安全危害越来越多多, 甚至出现农药、化肥以及化学品残留等;第三, 制作问题食品手段越来越多, 造价制毒手法五花八门。由此可知, 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下面就食品安全问题具体展开论述。
蔬菜水果有化肥农药残存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有的菜农和果农为了防止虫害, 就会无节制的采用剧毒农药, 导致很多的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超标,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在有的超市中, 很多樱桃、桃子、苹果残存大量的农药, 有的甚至是禁止的农药。
食品加工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化学用品
有的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非法收益, 在进行食品加工过程中, 超量使用添加剂和各种激素, 甚至掺假一些有害的化学物品,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添加剂超量, 把各种抗生素等有害物质加入到食品中。有的种植农户为了在短期内保证水果和蔬菜成熟, 就会使用激素, 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成熟, 不仅降低产品的营养价值, 还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带来激发的伤害。另外, 还有的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 比如利用病死的家禽和家畜以及注水肉制成熟食产品, 这些对人身体都会造成极大伤害。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污染, 有的工矿企业随意的排放污水和废水, 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 比如铅、锡、汞、锌等, 当这些重金属通过污染的农产品进入到人体内, 就会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同时有的食品加工企业在进行食品包装过程中, 一些包装纸、包装袋等也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和来源, 同样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做好食品检测工作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食品检验部门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完善检测体系, 促进食品检测行业的良性发展。下面就如何做好食品检测展开论述。
提高检测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食品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食品检验部门要根据食品市场的情况,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把当前国际食品检测技术发展作为发展方向, 提高检验检测的方法和手段。要重点开发食品快速检测检验技术, 加强对有机污染物、添加剂、违禁的化学品以及农药兽药等。同时, 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检测方法, 保证检测质量。
控制好源头
为了保证食品食用安全, 食品检验部门要不断完善检测标准, 加强对食品的源头进行控制, 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头, 还要做好整个食品加工、生产以及销售整个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尤其是落后地区的食品检验和检测。同时还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 提高专业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食品检测水平。
做好检测机构网络建设
为了提高食品检测水平, 要不断完善质检体系, 加强检测机构网络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完善的客观公正、透明公开的食品检测市场, 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 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民间食品检测组织机构, 为实际的食品检验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另外, 食品监管部门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不断淘汰传统落后的检测技术。因此, 监管部门要不断研发食品检验新方法, 引进新检测仪器, 不断完善检测手段, 最大限度地提高检验人员的检测能力和综合能力, 从而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免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
为了提高食品检验的有效性, 保证食品安全, 要建立完善的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平台, 做好各个检测部门的交流合作, 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性, 明确各个质检人员的职责,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证检验的质量, 避免出现重复检测的情况, 提高食品检测的效率, 保证人们饮食安全。
结语
食品标签怎么看 篇10
通过营养标签了解营养成分
食品标签是食品的身份和品质的标志,比如这种饼干是普通饼干或是高钙饼干、无糖饼干,可以说食物成分的宣誓,这个宣誓需要有相应的数据来支持。黄磊介绍,食物包装上面各个版面的信息都是标签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还有卫生许可证、生产商或者是经销商及其联系地址等,如果是有机食品也要有相应的标识。食品标签有国家标准,消费者要注意识别。
2013年1月1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开始强制执行,在包装上除了原有的配料和规格等储藏信息以外,增加了一个食物营养成分表。黄磊说,这个表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健康状态和需要选择食物,同时也是消费者对食品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个保证。
营养标签其核心内容就是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大致构成有三类:左边这一列标明了食品所含的营养元素,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如果该食品中还添加了其他营养成分,比如强化钙或者深海鱼油有DHA,都要求在食物成分表里有相应的体现。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的含量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4种营养成分被称之为核心营养素,“1”指的是能量。
中间一列标明的是每100克的食物或者每一份食物营养素的相应数量。右边一列是营养素参考值(有的标签上写的是NRV三个字母及百分号),表示每一种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它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营养素参考值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和适宜摄入量而制定。比如说,一个成年男性每天钙的需要水平是800毫克,一袋240毫升的奶,里面钙的含量为110毫克/100克,标签上NRV是14,即告诉消费者每100克的奶里有一天所需钙量的14%,那么这袋240毫升的奶可以提供消费者一天钙量的约30%。
配料表显示原料组成
黄磊主任提醒大家购买时食品时应注意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它是产品的原料构成。
黄磊举例说,很多人喜欢吃燕麦片,可以控制糖尿病,有些人希望吃燕麦片控制体重,因为燕麦片里的膳食纤维有益于健康。消费者购买时就看一下配料表,通常来说,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添加第一量多的。假如A品牌燕麦片的配料表第一位是大米粉,其他成分还有白砂糖等,第四种成分才是燕麦。而B品牌配料表第一个成分就是燕麦,后面是大米粉等其他的成分。
黄磊指出,现在很多产品配料表上只显示了所含的各种原料,并没有标明配方比例,因此消费者购买时只能靠原料排名位置来判断,像A品牌燕麦片就不能显示出燕麦的营养特^生,因此建议消费者选择B品牌的燕麦片。
食用油尽量选择小包装
食品包装上都应该注明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黄磊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标识的方式可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产品上标明的是生产日期和最佳使用期限,有的是保质期。食品的保质期限国家是有标准的,过期的产品不容许售卖,所以消费者购买的时候要注意。
黄磊提醒大家,有些产品,比如食用油,包装和分量不同,购买的时候有的人喜欢买大包装的,按单位重量算下来可能价格比较划算。但如果临近保质期,买回家后一时吃不完,虽然不一定有太大的危害,但从新鲜度上来说就差了一些。
黄磊介绍,食用油一旦打开,密封状态破坏以后,油里面的脂肪酸会被氧化,时间长了,油的品质就会逐渐下降。对于人口少的家庭,建议还是尽量挑选小包装和刚出厂的,并尽快用完。其他食品也是如此。
名词解释
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预包装的食品则是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食品标签上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或者是欺骗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也不得用直接或者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者是食品的某一性质和另一产品混淆。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食品标签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动物源食品安全与检测 篇11
近年来, 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 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然而, 尽管现代科技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食源性疾病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依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关注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之一。近期在美国爆发的沙门氏菌疫情, 则是又一起因动物源——鸡蛋被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据相关媒体报道, 截至目前, 美国被召回的有可能被污染的鸡蛋已达上亿枚, 但召回工作依旧在继续, 而由食用了被污染鸡蛋而染病的患者也已增至几百人。
事实上, 全球每年因动物源被污染而导致的食品安全召回及贸易纠纷, 时有发生。为尽量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各国相关机构和企业都在不懈努力着。
本期“分析与检测”栏目特别策划了“动物源食品安全与检测”专题, 为读者介绍最新的相关检测仪器、技术与方法;同时, 以实例展现我国检测检疫部门在解决因动物源食品问题导致的贸易纠纷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与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