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督检测

2024-09-25

食品监督检测(共12篇)

食品监督检测 篇1

食品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物质基础, 其质量、品质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绿色意识的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变得越来越重要。自三鹿奶粉、瘦肉精等事件发生以来, 食品安全问题逐渐突显,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方面存在的缺陷漏洞被披露出来。为保证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势在必行。本文介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相关内容, 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索, 希望提高饮食安全, 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相关概述

食品安全检测及其标准

所谓食品安全, 是指食品本身及其各种添加剂、防腐剂、包装等符合国家或国际相关参数规定标准。满足食品安全的食品应是无毒无害的, 食用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而食品安全标准, 是指保证食品安全的一系列准则, 如食品入市质量限制条例, 对食品添加剂种类、用量等的限制, 超过一定量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物质用量及使用范围的限制等。食品安全标准是规范、约束食品生产者行为, 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与支持, 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参考。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对各类食品所含物质的种类、含量、理化性质等进行科学检测, 从而判定被检测食品是否安全可入市。即食品安全检测是管理入市食品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是减少和避免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的重要途径。

食品安全检测监督

食品安全监督检测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步骤和过程, 包括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两大部分, 二者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监督抽检通过对重点食品进行抽检, 检测食品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以便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主要是使用技术规范、标准检验方法等对食品进行检测, 对某一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对每种食品安全与否进行评价。而风险监测则侧重于规则的制定, 根据食品安全检测所得数据, 修改或制定国家级食品安全标准, 主要是为风险评估提供所需数据, 反映食品安全整体情况, 对发现存在有害物质的食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等。虽然二者存在差异, 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目的, 即通过食品安全监督检测,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保障百姓的饮食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 食品安全检测力度持续加大, 我国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已取得一系列较好的成果, 如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已基本成型, 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流程逐渐趋于规范合理, 开展更加有序等。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需要采取措施逐一解决。

监督抽检能力较薄弱

监督抽检是食品安全检测监督工作中的重要支撑。但由于受检测技术水平有限、设备陈旧、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限制,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监督抽检能力还不够强, 突出表现在重点食品检测不全面, 检测效率低, 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甚至无法检测等。针对该问题, 我国应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加大资金投入, 引进新型检测技术与设备, 运用更为科学先进的技术设备对食品实施安全检测与监督抽检, 重点对主要食品相关内容进行检测、监督, 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监督抽检能力。扩大食品安全检测监督范围, 加强地方, 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食品安全检测, 尽可能大范围、大区域地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为各地区人民的健康饮食提供多一层的保障。

出厂检测制度形式化现象突出

食品在从加工车间生产出到进入市场前, 需经过安全检测才能确定是否可入市, 即出厂检测。但有关统计表明, 我国食品类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约有近1/3不具备出厂检测的能力, 出厂检测制度流于形式, 制度落实不到位。为改善这一状况, 应从问题产生原因入手, 首先需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企业对食品出厂检测的重视度, 然后在完善出厂检测制度的同时将其全面落实下去, 委任内部或外部专业人才对食品进行规范专业化的检测, 保证所加工食品安全且质量有保证。此外, 企业应从长远利益角度考虑, 购买专业检验设备, 严格执行食品入市前的出厂检测, 既能树立自身良好企业形象, 又有利于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

目前我国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中仍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 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协同努力, 坚持以人为本, 把食品安全检测监督工作做好。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督对保障百姓饮食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监督检测 篇2

【文件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国食药监办[2009]265号)

局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做好医改有关工作,局党组决定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和卫生部的部署,研究医改工作中涉及我局职责的重要问题。

二、组成人员

组 长:邵明立 局长

成 员:张敬礼 副局长

吴 浈 副局长

李东海 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

李继平副局长

边振甲 副局长

秦怀金 办公室主任

刘 沛 政策法规司司长

张 伟 药品注册司司长

王者雄 药品安全监管司副司长

王立丰 稽查局局长

李云龙 中检所所长

李国庆 药审中心主任

张爱萍 认证管理中心主任

杜晓曦 评价中心副主任

三、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与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和卫生部的对口联系,负责协调局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医改工作,负责组织起草医改配套政策,负责督促检查医改相关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吴浈副局长兼任,副主任由政策法规司许嘉齐副司长担任。办公室建立司局联络员工作制度,黄果、李茂忠、翁新愚和单宝杰四位同志担任联络员。办公室成员由局政策法规司、药品安全监管司和药品评价中心有关人员组成。邱琼、兰奋、程刚同志参加办公室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食品安全和食品监督管理探讨研究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 研究探讨 策略分析 食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2-0057-02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无害、无毒,符合应当所具有的各种营养价值,对人体的健康不会造成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食品的安全,开展必要的食品监督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相对来讲起步的也比较晚,因而所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为了能够让民众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必须要尽快完善和建立新的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制度。

1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食品安全监督管的效率比较低

虽然在2013年,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文件,对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的监管职能进行整合,目前,各级各地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进行机构改革,下一步,将不存在分段管理这个情况。但是目前在一些地区,食品从生产到流通的环节仍然是由不同的部门所负责的,这很容易出现监管职能的交叉或者是监管的空白,因此就会出现各个部门推诿责任和执法不严的情况,进而导致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加快政策的落实,提升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的效率势在必行。

1.2 检测的设备较为落后,检测的能力比较低

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起步比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很多在食品的加工、生产以及运输中所检测的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检测工作还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由于我国自身科学技术相对来比较比较落后,一些比较先进的检测设备往往需要进口,这无形中增加了检测所需要的各种成本,造成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购买设备,最终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威胁到食品的健康。

2 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探讨分析

2.1 强化对于食品安全管理源头的监督和管理

食品安全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食品原料的生产和食品的加工和消费等等,这其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加强食品安全的源头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餐饮行业的供货食品来源主要采取的是分散式的家庭生产,相对来讲比较分散,实践中很难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等进行规范。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科技投入,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确保社会的健康发展。

2.2 完善处罚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对于在工作中违法的生产经营者,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防止以罚代管,给违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对于违法的生产经营者应该提升其违法成本,逐步探索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法律和法规教育,使得食品的生产者能够认识到违法的严重后果,从心理上杜绝违法犯罪事件的产生。

2.3 完善食品安全的信用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市场相对来讲比较混乱,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制售假冒商品的违法行为,这严重的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食品的生产经营者缺少信用,因此政府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对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的力度。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的信用是该企业存在的根本所在,如果食品加工生产的企业丧失了信用,那么食品安全就会出现多种问题。在实践中通过应用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进行严惩,从而更好的提升食品安全的水平,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3 讨论

食品安全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应当在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在我国食品生产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假贩假的活动还比较猖獗。作为监管部门要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经常性的开展一些食品安全的法制宣传,同时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食品安全的各类信息,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促进食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食品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09).

[2]吕婷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张娟.承德市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机制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0(09).

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应如何发展 篇4

一、我国的食品安全的缺陷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发生, 并不是由单一方面引起的, 是因为多方面工作的不到位, 才造成事件的屡禁不止。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企业缺乏高度责任心。食品有害物质的添加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 可以由生产企业自行定量, 但是由于企业管理或工作人员缺乏高度的责任心, 以至于在商品生产时会出现严重超标, 以致人员伤亡的事件, 假冒伪劣食品的产生也是因为相关生产单位的信用度不够, 扰乱了消费市场, 成为了“臭肉”, 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也严重的丧失了道德标准。

缺乏相适应的约束机制。结合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 为了有效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我国的监管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切之可行的考核机制, 一般来说, 众多企业的安全意识较低, 本着“不出大事不罢手”的原则, 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 忽视监管部门的监督, 对于自己的违法行为还没有清楚的认识, 这样的情况下会促使其他企业效仿, 为牟取更多的利润, 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 长此以往, 不仅会毁坏企业声誉, 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的正常生活。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我国检测体系相对落后。我国的检测机构部门众多, 不同的部门之间有不同的制度, 对于其中的个中细节可能会有略微的差距, 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交流, 就使得食品检测制度发生了争议。我们以“三鹿”时间为例, 我国对乳制品的检测只是针对于乳制品中氮含量的检验, 然后再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不法分子利用检测的漏洞添加三聚氰胺, 来实现利润的高标准化, 酿造了惨烈的后果。这就是因为我国的检测机构疏忽的原因之一, 导致的不良事件。

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相信, 每个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对应的解决方案, 适当的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 结合我国的自身实际情况,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制定一系列的措施, 来解决问题。我的方案有以下几点:

适时的进行信息公开。重视信息公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食品供给的全过程透明化。首先是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生产的现实情况,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充分听取消费者的建议, 最大潜能的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 尤其是法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适时的进行信息公开, 消费者明确生产食品的流程、环境等问题, 可以增强生产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避免一些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蓄意炒作和误导, 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经济损失。

三、第三方监督介入

针对我国出现的问题, 笔者平时注重研究我国的形势, 并参考国外的管理模式, 发现国外较之我国很早以前就开始由第三方机构的介入, 通过第三方客观角度, 来进行食品的风险评估。我认为, 我国现有的情况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是不实际的, 也是不合理的, 不过可以通过第三方的参与, 来有效预防双方的疏忽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给消费者的正常购买增加一个保障。第三方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生产企业敲响警钟, 督促其各个细节的再完善, 并且保持良好的卫生情况,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保障食品的安全生产和购买。

责任主体清晰。发达国家和我国相比, 鲜少发生此类问题, 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中, 将主体的责任归于生产商, 产品的销售盈利情况和生产者的关系更为直接, 盈利情况对其影响较大, 所以相对来说, 食品发生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者的态度。而我国, 类似的责任认证还没有明确的划分, 就形成了各个环节的负责人推卸责任, 不顾大局, 从而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

四、结语

食品监督检测 篇5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充分发挥消费者的社会监督作用,促进餐饮服务提供者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卫生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结合我省监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范围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信息依照本办法予以公示。

第三条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的管理和指导工作。设区的市及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辖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应遵循合法、公正、真实、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监督检查,并以简洁、形象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公示检查结果。

第六条设区的市及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确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具体内容,并制定综合评分标准。监督检查的内容应包括: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培训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情况,场所卫生管理情况,工艺流程执行情况,加工制作、销售、服务过程的食品安全情况,原材料采购、贮存及索票索证情况,设施设备维护情况,专间管理情况,添加剂使用情况,餐用具洗消、保洁情况,用水的卫生情况等。综合评分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七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评分标准确定综合评价结论。

综合评价结论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三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并应以简洁、形象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公示。

公示形式推荐使用“笑脸”、“平脸”和“哭脸”图案。

第八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综合评价结论悬挂或张贴在餐饮服务场所醒目位置,便于消费者监督。

第九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对公示结果不服的,可向发布公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异议,经调查复核确属不当的,应按复核结论公示。

第十条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拒绝悬挂、张贴或擅自摘下、遮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的综合评价结论。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拒绝悬挂或张贴综合评价结论及擅自摘下或遮盖综合评价结论的餐饮服务提供者,采取重点监管措施,并在更大范围曝光警示。

第十一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综合评价结论为 “一般”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加强监督,对评为“较差”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实施重点监督。

餐饮服务提供者主动整改申请复查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复查。复查后,应当根据评分标准重新确定综合评价结论,并予以公示。

第十二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创新公示方式,探索扩大公示内容。

第十三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信息的公示,不影响对被监督单位采取其他法律措施。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应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和情节,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四条因监督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公示行为违法,并产生危害后果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食品安全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督 篇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涉及行业形象,向来为大众所关注,为业界所侧目。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食品安全总体呈现逐年好转态势,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也有所上升。根据商务部公开的《2007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按满分100分评价,83.3%的城市消费者和86.6%的农村消费者给食品安全打60分以上;评分80分以上的城市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分别达到35.6%和37.6%。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食品领域的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从孔雀石绿、苏丹红:多宝鱼、假白酒等事件,到近期沸沸扬扬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一起起食品安全事故,一次次掀起轩然大波,严重损害群众生命健康,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尤其是近期曝光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因其牵涉面广、危害性大,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将食品安全问题置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一方面说明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敏感度日益提升,食品安全的信息通道也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也表明食品安全工作确实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危害程度不容小觑。一起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就足以触发食品安全的多米诺骨牌,使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行业整体形象大打折扣,使群众对食品市场的消费信心跌入低谷,甚至使政府部门的公权公信力受到质疑。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和反思食品安全事故成因,这里既反映出市场利益的驱动,也暴露了体制机制上的漏洞。从直观上分析,生产经营环节的各种违规操作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在市场趋利动机作用下,一些食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惜以身试法,违反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昧着良心以次充好,有的偷梁换柱随意替换生产原辅材料,有的暗渡陈仓背地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有的瞒天过海将过期变质食品乔装打扮后重新摆上货架,老百姓不明真相,难免不上当受骗。从更深层次来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失灵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制订工作较为滞后,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食品行业准入门槛不高。监管漏洞客观上助长了食品生产经营不规范行为的嚣张气焰,让那些不法之徒有了可钻之空。

找到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破解问题的办法。针对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保障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一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社会诚信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要想重建食品消费信心,重塑食品安全形象,必须从重筑社会诚信基石做起,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强化个人诚信、行业诚信、企业诚信、管理诚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作为市场主体的每个企业家、每个企业,应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忘肩负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基业长青、健康发展。二是完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每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都让我们负出了沉重的代价,与其忙着亡羊补牢,不如事先积极作为,把监管防范工作做在前头,进一步改进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监管办法和手段,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之后,国务院迅速而果断地废止了已实行9年的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为进一步强化食品监管检验工作拉响了防空警报。必须以此为警示,切实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品行业市场秩序,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能让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食品流向市场、走向餐桌。三是落实食品安全惩戒问责制。加大对市场主体违规生产经营的惩戒力度,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黑企业坚决依法淘汰出局,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加大对监管主体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让责任人为其不当行为买单。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后,国家质检总局随即撤销了伊利等三家企业国家名牌产品称号,三鹿原董事长被刑拘,石家庄原市委书记被免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局长也已引咎辞职,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整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坚强决心,铁腕整治必将赢得民心、取得实效。四是加快食品安全立法进度。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保障,必须把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放在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位置。据统计,全国目前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就多达44.8万家,如此众多的生产经营企业,仅靠职能部门有限的力量去监管,难免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加快食品安全立法工作,严格法律追究制度,增强法律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威慑和保障作用。

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决心,有经济、行政和法律的铁腕跟进.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冲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重重困扰,迎来食品安全更加明媚的春天。

食品监督检测 篇7

2013年,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处于事业单位改革、检测机构向市场化转型和院发展的关键期。一年来, 刘金升同志与院领导班子一道, 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总局关于技术机构改革的有关政策要求, 针对全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坚持改革发展的精神, 抢抓机遇、转型升级、提升能力、走市场化道路、凝神聚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促进研究院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积极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坚定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去年, 质检院面临着事业单位改革、检测市场化、国家质检中心平台建设、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等困难, 按照总局的政策和改革发展的要求, 通过认真学习调研、结合全院发展实际, 进一步明确了走市场化道路的方向, 确定了要用2-3年的时间进行两条腿走路, 积极拓展检测技术服务市场、努力提升检测能力、市场经营能力、规模运作能力、与国际接轨能力, 努力实现专业化、市场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经营的目标。

积极探索提升检测、科技、标准、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 认真制定相关措施, 使全院单一检测型机构向综合技术服务机构转变, 促进全院在发展的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学习有关政策、积极开展调研、参加相关会议和对内、对外交流活动, 不断加深对国务院、总局关于技术机构改革方向、目标的理解, 努力转变观念, 建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找出自身差距, 统一认识、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性。

积极探索市场化、取得了新突破

质检院大胆尝试, 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建立3个市场化运营公司, 迈出了市场化道路的第一步。3个公司目前已完成注册, 总资本1.25亿元, 吸收社会资金6500万元。这3个公司检测技术服务发展方向不同, 是质检院突破现有机制体制障碍, 积极探索市场化经营之路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

转变观念、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取得新成效

积极开展与检测机构业务合作, 探索建立检测联盟, 实现优势互补、实验室互认、共同发展。

一是转变观念。坚持以服务客户的理念, 成功承接了国家食药总局、天津食药局的2013年第三季度委托的全部风险和监督检验任务,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 全院统一思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加班加点、克服诸多困难, 保质保量按时在全国率先完成阶段检测任务, 啃下了硬骨头, 充分展示质检院能打、善打硬仗的能力及不畏困难、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为该院今后承接政府委托任务打下很好基础。

二是积极与政府、协会合作。有效发挥全院优势, 配合高新区、空港经济区管委会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效果, 不仅得到了有关管委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感谢, 同时在质检院遇到困难时和国家中心建设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三是拓宽检测服务领域, 加入全国节水灌溉产业联盟。

四是组建相关检测及技术服务机构, 满足发展需要。成立方圆认证集团天津分公司, 开展体系认证工作, 开局良好;成立诚信体系研究中心和诚信体系建设技术指导委员会, 发展势头良好;成立院产品质量鉴定中心, 进一步增强我院质量权威形象;组建轮胎橡胶检测中心, 拓展新的检测领域;合作组建中质传媒中心, 加强宣传工作, 进军传媒市场;进一步发挥质量检验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这些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将围绕全院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能够有效发挥质检院综合技术服务优势, 打组合拳, 对提升全院影响力和为企业提供综合技术服务起到综合促进作用。

加强检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加快检测业务发展并取得一定实效

1.与沧州、唐山市质检所开展交流合作, 建立渤海检测联盟。

2.与SGS在运动健身、消费品、 (二恶英) 环境检测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 做到了优势互补。

3.与天津中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汽车零部件检测合作。

4.与静海局质检所加强检测合作, 建立了静海检测服务办公室。

5.与南京市质检院开展合作交流, 签订检测联盟。

6.与重庆安监局就合作建立安全产品检测机构达成初步协议, 实现了跨域区检测合作。

7.与国家认可委认可技术研究所加强了合作, 并授权质检院成立环渤海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站。

积极探索院科技体制创新工作, 以科技创新项目助推单位发展、提升单位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探索, 加强产学研结合

1.在科委牵头下该院加入了康复技术与产品研发创新团队。

2.与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体育大学和天津职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培训、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放进行合作交流。

3.与天津市环保产品促进会签署合作协议。

4.获得人劳部批准资格, 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5.建设各类科研创新平台。院成立了食品、健康、电源能源和发展战略研究所等科研技术服务机构, 在建立以政府需求、产业需求、企业需求、民生需求、院内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创新体制, 建立若干科研项目组等措施、有效发挥单位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的政策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完成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建设工作

加快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建设工作, 落实国家部分资金并自筹资金完成了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建设一期工程。按照国家质检中心建设项目总体要求, 去年进行了D座实验楼的装修工程。至年底完成了食品实验室、科研综合实验室、业务接待大厅和化工实验室的装修工程。完善了实验室条件, 提升了检测综合实力。

全院能力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提升

去年, 质检院通过了国家和市局组织的实验室能力检查、认证和国家金银饰品监督检验中心的监督评审, 获得好评, 被评为天津市一类实验室。至今已获得4800个项目和参数的检验资格。国家运动健身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工作正在按计划积极准备。

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在廉政建设方面, 全院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有关廉政要求, 通过开展群众实践教育活动, 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取得发展目标的同时, 在思想上、反腐能力、廉政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新提高。

一是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防腐倡廉能力。二是认真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进四风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通过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 勤政廉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2014年研究院重点工作

1.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加强全院资源优势整合, 不断提升质检院综合能力。

2.以院搬迁工作为契机, 加强院内部门和业务整合工作, 提高业务服务能力和效率。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完善符合院事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招聘、培养、待遇、晋职、职称评定、选拔与考核制度。

4.进一步加强整合全院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 提升综合能力和实力。

5.加快公司化市场化运作发展。

6.调整和整合部门职能, 适应发展需要。

7.加强业务和市场拓展工作, 进一步增强市场化运作能力。

食品监督检测 篇8

总局组建以来, 高度重视食品监督抽检工作, 成立了总局抽检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制定了“统一制定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数据汇总分析、统一结果利用”的抽检原则。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克服了机构改革尚未完成、抽检工作环节多、任务量较大等一系列客观制约因素, 按时保质完成了抽检任务。

本次食品监督抽检共抽检小麦粉、糖果制品、果冻、葡萄酒及果酒、饮料、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添加剂 (食用明胶、食用卡拉胶) 等11类食品, 抽检食品生产企业数量达到7719家, 抽检样品共计21682批次。

抽检数据显示:一是小麦粉、婴幼儿配方乳粉、炼乳、奶油、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样品未发现不合格。二是乳制品、食用植物油以及糖果、果冻等食品存在部分不合格项目。例如, 5417批次液体乳样品, 不合格样品数为44批次, 样品不合格率为0.8%;611批次糖果样品不合格样品数为10批次, 样品不合格率为1.6%;98批次果冻样品, 发现2批次样品不合格, 样品不合格率为2.0%。三是瓶 (桶) 装饮用水、配制酱油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例如, 抽检2846批次瓶 (桶) 装饮用水样品, 不合格样品数为340批次, 不合格样品率为11.9%;21批次配制酱油样品, 3批次样品不合格, 样品不合格率为14.3%。抽检不合格的原因, 主要是微生物超标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此外, 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大多为规模较小企业, 反映出这些生产企业在卫生条件、原材料使用、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上存在缺陷。本次监督抽检未发现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食品安全问题。具体不合格食品情况和企业名单已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

本次餐饮服务食品监督抽检样品122792件次, 发现问题样品为6.56%。抽检范围涵盖各类餐饮服务单位, 并突出学校 (含托幼机构) 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和旅游景区 (含农家乐旅游点) 等重点场所。

餐饮服务食品监督抽检结果显示:一是餐饮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仍有存在;二是火锅底料中违法添加罂粟壳, 在辣椒及其制品中违法添加苏丹红和罗丹明B等非食用物质的现象依然存在。

针对食品国家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 总局已及时责成各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对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在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 监督企业在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停止生产、销售该食品;对库存的不合格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全面清理;对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食品依法召回, 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下一步, 总局还将采取市场抽样、异地抽检、轮流检测等方式, 在各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抽检基础上, 集中问题突出的重点食品品种, 继续实施食品国家专项监督抽检, 同时加强对监督抽检工作质量检查, 倒逼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安全控制、倒逼食品监管部门从严监管, 保证生产安全食品。

食品监督检测 篇9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可见食品安全对维护人群健康的重要性。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解决这些食品安全问题, 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消费者必须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商户, 积极举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 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引发原因

1.1 食品安全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食品生产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在食品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忽视甚或违反了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的各项政策法规, 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如在面粉生产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增白剂, 奶粉中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 各种保健品存在着滥用药物的现象, 回收泔水制造地沟油等。同时还有部分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由于环境污染以及就存农药带来的重金属超标等因素所引起的, 在这种背景下, 《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协同执法, 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1.2 引发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出现与食品生产制造者、消费者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均有直接关系。

首先,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看, 消费者在购买各种食品或者食品原料时应去正规大型商店购买, 认真核实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以及质量认证许可标志等, 这样才能够购买到放心食品。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或者进餐的过程中发现食品或者卫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可以及时汇报给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切实发挥好自身的监督作用, 严格打击各种不法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为了贪图便宜通常会从一些无经营执照的小商店购买食品原料, 或者选择一些不太正规的场所进餐, 面对生活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也是一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 这给食品安全问题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 站在食品生产制造者的角度来看,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经济利益或者盲目追求产品的外观而忽略了食品的质量, 缺乏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 不能换位思考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如果食品生产加工者均能够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那么我国的食品消费市场环境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三, 站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的角度来看, 我国各个地区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出现, 由此可以反映出我国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说监管的技术以及法规不够规范, 无法满足食品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 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HACCP等各项技术以及方法, 监督以及检验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缓慢。

另外, 我国食品市场的混乱也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食品安全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大, 涉及到的食品种类也比较多, 在管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漏洞, 再加上市场执法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监督与管理的经费有限以及技术设备的更新比较缓慢等, 很难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与卫生监督工作, 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2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食品安全保障机制要对食品生产、运输和储存等各个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 这样才能够使食品从原材料到成品都符合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相关规范。同时还要明确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质量标准, 特别是明确无公害化、卫生的质量标准, 使原料采购、产品设计和加工的整个流程都能够得到安全保障, 另外, 食品的批发、储存、出售、制作以及使用等过程也要实现标准化的监督管理, 全面的运用HACCP系统。

2.2 强化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的抽检力度:

在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中要由具体的工作做起, 有效控制食品抽检的各个环节, 必须保证食品卫生监督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对于食品卫生监督与抽检的结果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并积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监督与抽检的报告系统。同时, 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制定出比较全面的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活动相关计划, 帮助消费者及时地掌握与了解国家就食品安全方面出台的各项质量标准, 从而引起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如果在抽检中发现一些安全质量问题, 必须要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 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尽快解决相关问题, 对于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的商户要进行定期的整改、复查, 如果复查依然不符合相关标准, 那么要根据其情节对其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

2.3 开展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要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 严格卫生许可准入关。对新建、扩建、改建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选址和功能区设计, 按规定的卫生标准进行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严把食品卫生许可准入关。只有符合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要求的, 才能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进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要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 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已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 通过定期、不定期监督监测及巡回检查等多种方式考核, 评价其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卫生标准及有关规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将政府的监督与企业的风险度和诚信度的管理相结合;将企业自身管理、政府监管、舆论监督相结合, 将扶优与治劣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监管重点转移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2.4 重视对摊贩的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相关监督与管理部门要针对街头食品摊贩制定出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办法, 强化政府领导的交流与协作, 积极与当地的相关部门配合, 强化综合治理工作, 实现全方位的监督, 使街头食品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不断朝着规范化、安全化以及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要强化对街头摊贩的宣传教育, 使其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以次充好、见利忘义给自身、他人以及社会所带来的危害, 提高其责任意识, 促使其合法经营、正规经营, 显著降低街头食品的安全问题。

2.5 开展学校集体食堂专项整治工作:

要加大了学校集体食堂监督的频次和力度, 在每学期初及学期结束分别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抽查。主要检查如下内容:各地教育部门、各学校 (幼儿园) 管理人员掌握《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情况;各学校 (幼儿园) 是否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 是否设有专 (兼) 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食品卫生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实行食堂承包 (托管) 经营的学校是否建立准入制度;是否建立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堂是否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是否领取健康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采购食品是否按规定索取相关证件及建立台账制度;是否落实食品留样制度;对卫生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是否按规定完成。

通过现场查看、询问、查阅有关资料、问卷调查及现场下达检查结果意见书等形式, 对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 及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 并责令有关学校限期进行整改, 对不按要求完成整改或拒不整改的学校, 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并通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 这就要求国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其监督与管理职能, 及时发现、制止与处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真正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负责[1]。食品生产制造者和街头商贩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 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相关规范来生产加工食品。

参考文献

食品监督检测 篇10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课程体系,食品监管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大产业, 为保证食品质量稳定和安全可靠, 必须提高社会整体的食品监测能力和构建基于整个食物链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1]。我校处于中国食品名城漯河, 食品企业众多。2012年我们对漯河及周边地区食品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食品企业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 企业急需大批食品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尤其是大专学历的食品质量监管人才。因此, 该地区迫切需要优秀的食品监督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自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开办以来,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试行) 》, 该专业分食品监督管理和药品监督管理这两个方向进行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前, 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该专业, 我校于2014年开设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由于这些高校依托的行业背景不同, 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因此各校在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选用上各有侧重, 培养方案千差万别。在众多高职高专院校竞相争办该专业的情况下, 如何扬长避短, 办好我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在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的优势、软硬件情况, 我们做了如下思考和尝试。

1 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课程设置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 因此必须以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为依据, 同时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课程设置[2]。我校在食品专业建设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础, 已开设有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培养的学生多为漯河食品企业服务。基于这样的条件和认识, 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控制与管理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理论, 从事食品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安全控制、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 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 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既要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 又要考虑专业 (职业岗位群) 的针对性[4]。

2 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培养的人才规格方面考虑,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和专业实践课程。

2.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5]。我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军事理论与实践。

2.2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学习专业课和训练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6], 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基础课程设置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应用化学、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包装材料与安全、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应用。

2.3 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区别于其他专业, 体现本专业职业岗位关键能力, 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富有该专业特色, 以该专业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7]。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核心课程设置包括: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食品质量管理技术、食品生产与经营管理、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

2.4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学习的课程, 课程知识覆盖面广, 扩大了学生选择学习课程的范围和领域, 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8]。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开设的选修课包括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设置包括:素质拓展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艺术、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基础拓展课程:食品职业道德与伦理、食品专业英语、高等数学;专业拓展课程:优秀员工职业素质训练、现代食品营销学、行政管理学、办公自动化。任意选修课由学校统一设置, 学生可以随意选择, 包括人文社科类、信息类、营养健康类、医学类、体育类等40多门课程。

2.5 专业实践课程

高职毕业生除了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 还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因此,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设置的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和顶岗实习等。

3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1) 依岗开课, 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之前, 我们充分利用漯河食品企业众多的区域优势, 首先深入食品企业调研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然后与企业人员和校内教学专家一起充分研讨建设课程体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培养的学生在食品企业主要从事的工作是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生产管理, 为此设置了针对岗位的课程:食品质量管理技术、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食品生产与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等, 还开设了一门辅助管理的课程———应用文写作。

(2) 以德育人,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食品行业是道德行业, 从事食品行业工作的人, 要遵守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为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养,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食品职业道德与伦理、食品标准与法规和优秀员工职业素质训练, 这4门课分布在4个学期中, 从而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3) 加强实践,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设置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第4学期开设毕业论文设计, 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 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练习。在第4学期最后两周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 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及提升就业能力。在第5、6学期, 安排学生到食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综合运用该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 掌握操作技能, 学习企业质量监督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另外, 为了提高学生的企业实习积极性, 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 商定实习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工同酬。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根据食品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紧跟食品企业发展动态, 深入调查研究, 从食品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角度来建设课程体系,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翠红.西藏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 2012 (10) :15.

[2]许喜林, 吴晖, 石英, 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现代食品科技, 2007, 23 (11) :99-101.

[3]马虎银, 郑晓兰.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 (3) :33-34.

[4]傅伟, 柳青松, 邓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 2010 (9) :40-42.

[5]李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 (11) :15-16.

[6]高武, 张宝成.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融通的探讨[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 31 (6) :547-548.

[7]闫晓前.浅谈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J].广州化工, 2014, 42 (14) :216-217.

[8]杨磊, 张炳祥.安徽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7 (3) :140-143.

食品监督检测 篇11

关键词:食品检测仪器 食品检测 应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24-0000-00

食品安全和卫生质量的问题是关系着民生的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同时国家也在不断的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好的保证,提升民生质量。国家主要是通过对食品检测仪器设备提升科研技术和检测技术,同时国家也在完善相关的检测机构和相关制度。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很多完善的食品检测仪器已经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而且相关的部门也在不断的使用更加精准的设备开展工作。提升食品检测设备的精准技术水平和完善相关部门的检测制度,是为食品安全做了可靠的保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保证。

1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食品的数量和种类也更加齐全,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每年因禁用、滥用农药、兽药等物品及环境污染引发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前段时间出现的 “毒奶”事件即为其中一个典例。此外,由于转基因作物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广,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高,尽管国际上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国际还未明确,不过已经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因此,要保证市场上的食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就必须积极研发与更新各种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现阶段食品质量的安全隐患日益增多,各大检测项目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产生了某些新的污染源,这就更需要我们更新和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仪器。国际上很多实力较强的大型检测机构在食品检测领域也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不少科学仪器供应商洞悉到该领域的市场前景,纷纷投入研发,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与仪器备受业界关注。

2 确保食品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的特征

食品检测仪器设备计量特征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在食品检测仪器设备正式投入实际使用中之前要对仪器设备的计量特征进行检测,对满足标准的要求进行采用使用。现在对仪器设备的检测多是通过测试的形式来的,然后根据测试报告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判断仪器设备的合格程度。

3食品检测中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应用

在食品检测仪器设备主要由干燥箱、电动验粉筛、全自动定氯仪、院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谱仪等设备。干燥箱主要对食品的水分进行测量,但是前提要对食品进行干燥处理。电动验粉筛对食品中的粉末的粗糙程度进行测定的。全自动定氯仪主要对食品总的含氯量进行测定的,通过测定的数据得出食品中粗蛋白的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谱仪可对食品中的酒、米、面粉、油、酱油、食醋等二十八类食品中砷、硒、汞、铅、锗、铋、锑、锡、碲、镉、锌等种元素痕量及超痕量的检测。

色谱法是现在食品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根据其原理的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是一个载气连续运行、气密的气体流路系统。适用于分析具有一定蒸气压且热稳定性好的组分,对气体试样和受热易挥发的有机物可直接进行分析,而对500℃以下不易挥发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部分可采用衍生化法或裂解法。它的载气主要是高纯氮,主要检测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脱氢乙酸、BHA、BHT等食品添加剂及六六六、滴滴涕、有机磷、有机氯等。

液相色谱仪分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普通液相色谱仪,现在的食品检测中主要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仪,它具有:高压、高速、高效、高灵敏度、适应范围宽等显著特点,它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四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一般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此外还配有辅助装置:如梯度淋洗,自动进样及数据处理等。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高压泵将贮液器中流动相溶剂经过进样器送入色谱柱,然后从控制器的出口流出。当注入欲分离的样品时,流经进样器贮液器的流动相将样品同时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检测器送出的信号记录下来,由此得到液相色谱图。

4食品检测仪器设备在对不同食品情况的检测方法

4.1致病菌微生物检测仪器

传统的生物分离工作中,主要采用分离培养法来分离生物,通过这种培养方式来鉴定利用形态学和生化特性,而后再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最后确认。最近几年,国内引进了众多西方国家中很多知名生产厂家如ABI、Bio-Rad、Thermo-Fisher等引进了先进技术与仪器。同时,为适应国内的科技发展及市场需求,国内已研发出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并逐渐将之商品化。

4.2食品有毒有害元素检测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常被用来检测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其中AAS运用最为广泛。另外还有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可进行砷、铅、汞、锡等多种元素的检测,该技术在我国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ICP与MS联用(ICP-MS)的检测水平为ng级,国内的AAS生产厂家主要有瑞利、上海精科、天美等,质谱技术得到了快速更新与提高,其技术指标与国外趋于平等,且售价合理,在行业中有着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5结语

食品安全的检测手段将更多的依赖食品检测仪器,因此相关的企业也会不断提升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科研技术含量,提升仪器设备的检测的精准度。这样来适应客户对意识设备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在外观和便捷携带方面都进行了适应和调整。不断提升的食品检测仪器设备能够为食品检测提供更加方便的操作性,进一步的推动食品安全生产,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蒋士强.国产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需求及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

[2]赵国辉.仪器设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黑龙江科技信息[J],2013年10期.

[3]刘成星.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应用与展望分析.生物技术世界[J],2012年第06期.

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简介:张爱萍(1983—),女,陕西府谷人,汉族,大学本科,工学学士,就职于,内蒙古杭锦后旗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检验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质量检验。

基层部队食品卫生监督的做法 篇12

1 全程参与食品社会招标

社会招标一般由部队军需部门牵头,多部门及官兵代表参加,食品卫生监督员必须参与进去。在招标议定书或合同协议书中必须体现食品卫生标准和营养要求。在招标现场,首先要核实参标客户身份,查看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个人健康证等有效证件,了解掌握所辖地检疫机构情况。其次对提供的食品样品进行感官性状及微生物检查。第三对入围客户及供应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中标客户发放部队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等。

2 进行市场调查和流行病学侦察

对入围客户的食品来源、生产场地、加工制作程序、包装输送、卫生检疫等环节要亲临现场进行检查和调查。重点查看生产环境是否清洁卫生、"四害"防治措施是否健全、有毒有害物品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免疫程序是否正规、登记是否详实、专用工具、专用消毒设备和专用冷藏设备是否配套,洗涤剂、消毒剂、添加剂等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包装材料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工作人员卫生状况如何、运输工具是否达到清洁卫生要求等。同时检查动物宰杀前的检查结果及宰杀后的检疫情况,了解掌握本区域内动物疫情情况。

3 进行健康知识培训

对中标的客户要集中进行专题辅导授课,一般每月安排1次,重点进行《军队卫生监督规定》、《食品安全法》、《军队食品卫生条例》等法规及部队管理规定的学习,对常用食品检疫、鉴定方法进行技术辅导。

4 坚持检疫制度

部队的食品供应一般安排在服务中心集中管理和发放,时间安排在周一、周三和周五上午(夏季一般安排在早晨)。团肉食品检验员和监督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按时间、节点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首先查看供应食品是否与招标要求一致,有无地方防疫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和胴体上加盖蓝色印章,食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说明书与实物有无出入,有否"三无"产品。利用现有检测设备进行抽样检查,必要时采取全检。对人体危害较大或个别要求高的食品品种,如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亚硝酸盐等进行重点检查,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如熟食品或半成品同时进行微生物检查并留样备查。对似不合格食品进行送检并提出严重警告,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建议中止合同并扣除质量保证金。

5 加强部队专业人员的培训

大部分卫生监督人员由防疫军医兼任,肉食品检验员由卫生员担任,兽医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系统、不全面,检疫设备操作不熟练,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责任心,提高自钻能力,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培训,前往上级防疫或地方检疫部门进修学习或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辅导授课,同时还应加强部队炊管人员,尤其是给养员、配菜员、冷藏保管员进行教育培训,掌握一定的检疫方法和卫生标准,做好食品检疫的后续工作。

6 加强饮食卫生的监督检查

积极配合军需部门或协同团安全检查工作小组,坚持每天的饮食卫生检查,重点检查食品的存放是否科学,生熟食品是否分开存放,配餐流程是否正规,餐具消毒及分餐制度是否落实,熟制品是否得到充分加热或半成品加工制作是否合理等。野外驻训和在外执行任务时,更要明确饮食要求,严禁食用凉拌菜、严禁到地方小摊点就餐或私自购买熟制品等。当然,炊管人员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也是检查的重点。

7 认真做好登记和请示报告

按照军队食品卫生检疫标准,每次完成检疫后应认真做好登记工作,便于同食品的查对和比照。定期(一般每周)就食品卫生检疫情况向后勤或团首长报告,发现问题要做到随时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积极寻求首长的理解和支持。

上一篇:自然情境下一篇: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