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

2024-09-25

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精选12篇)

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 篇1

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是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综合考虑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对工程的质量结合进度和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有效资源, 对整个工程的各利益相关者最为迅速的提供各种其想要的工程信息, 对整个工程的过程控制和事后评估起着重大的作用。

本论文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展开有关评价方法的讨论, 以期从中能够找到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 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价的目标首先是反映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客观现状, 从而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 以此为基础提高政府部门决策和行政的科学性, 使其质量管理工作能够适应质量状况的变化和发展, 并促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价不仅可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推行管理措施提供信息依据和决策参考, 还可通过与相关制度的有机结合成为管理部门行政手段的有力补充。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价目标, 其工程质量评价的内容必须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与工作内容相符合。具体做法是根据部门管理权限划分对各类型工程进行分别考察、分别评估以及分类汇总。另外,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价应重点覆盖政府部门管理权限内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 适当兼顾其他投资类型项目。最后, 主要是从对公众负责的角度、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质量中的使用安全和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有所侧重的评价和监督。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2.1 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价方法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评价等级。现行水利水电工程按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及工程项目的顺序依此评定, 工程质量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

(2)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项目与一般项目。按照现行评定标准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在基本要求 (检测目) 合格的前提下, 主要检测项目的全部测点全部符合上述标准;每个一般检项目的测点中, 有70%以上符合上述标准, 其它测点基本符合上述标准, 且不响安全和使用即评定为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 一般检测项目的测点总数中, 90%以上的测点符合上述标准, 即评定为优良。

(3)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1) 合格标准。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 启闭机制与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2) 优良标准。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有50%以上达到优良, 主要单元工程质量优良, 未发生过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 如以混凝土为主的分部工程混凝拌和物质量达到优良, 原材料质量合格, 启闭机、闸门制造及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4) 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标准。

(1) 合格标准, 单位工程全部合格。 (2) 优良标准, 单位工程全部合格, 其中50%以上达到优良, 且主要单位工程质量优良。

2.2 质量评价指标的优选

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各阶段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而目前现有的一些宏观质量影响指标或类似指标在反映工程项目质量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首先, 指标大都只能反映施工和竣工阶段部分质量工程状况, 侧重于描述某个阶段的某个方面的质量, 而无法形成对质量状况的全面认识;其次, 目前形成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三级保证体系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自身监理管理不完善, 监督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 监理没有真正的质量否决权和计量支付权, 承包方对“自检”缺乏主动性等, 并且三者监督评价主要局限在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工程项目的质量评价应是全寿命期内各个阶段的综合评价, 才能实时、全面、系统的反映工程项目总体质量风险水平。这就要求所建立的质量评价体系应尽可能全面体现工程项目质量评价内容。根据以上要求, 再结合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和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 确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全生命周期, 水利水电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即: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结束阶段, 各阶段的评价指标分析如下。

(1) 项目准备阶段。

(1) 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方面的指标主要从人员配置、工程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水工建筑物及水机电气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等方面来衡量。

工程环境方面的指标主要从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及施工环境等方面来衡量。

(2) 项目施工阶段。

(1) 工程项目参与人。

工程项目参与人主要需要明确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承包人、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等。

(2) 工程外观质量。

工程外观质量主要从水工建筑物外观质量、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和堤防工程外观质量等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3) 工程实体质量。

工程实体质量主要从水工建筑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升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以及碾压式混凝土坝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

(3) 项目结束阶段。

(1) 工程资料验收。

工程资料验收主要包括工程设计资料、平面坐标及高程测量资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原材料检验资料、机电设备、闸门、启闭机安装和试运行资料、地基处理等隐蔽工程记录、建筑物形体测量资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工程项目划分及各种质量评定资料等几个方面。

(2) 工程质量检查。

工程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工程外观质量检查和工程实体质量检查。

3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 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实施质量控制任务的监理工程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合同条件中有关“质量控制”的条款, 并能开发和运用质量控制信息系统辅助质量控制。本论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是个质量展开的评价方法的讨论, 是对水电工程质量评价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建设项目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2]冯焕芳, 褚来和, 史嘉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探讨[J].山西水利, 2000 (2) :44~45.

[3]李国华, 蒋国林.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J].水力发电, 2002 (7) :17~18.

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 篇2

5工程质量评定

5.1评定标准

5.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依据:

(1)《评定标准》和国家及水利水电行业有关施工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

(2)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金属结构设计图样与技术条件、设计修改通知书、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3)工程承发包合同中采用的技术标准。

(4)工程试运行期的试验及观测分析成果。

5.1.2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5.1.2.1单元工程质量量等级标准按《评定标准》执行。

5.1.2.2单元工程(或工序)质量达不到《评定标准》合格规定时,必须及时处理。其质量等级按下列规定确定:

(1)全部返工重做的,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

(2)经加固补强并经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其质量只能评为合格。

(3)经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建设(监理)单位认为能基本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可不加固补强;或经加固补强后,改变外形尺寸或造成永久性缺陷的,经建设(监理)-1-

单位认为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其质量可按合格处理。

5.1.3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5.1.3.1合格标准:

(1)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2)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5.1.3.2优良标准:

(1)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的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2)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其中砼拌合物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5.1.4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5.1.4.1合格标准:

(1)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2)中间产品质量及材料质量全部合格,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3)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70%以上。

(4)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

5.1.4.2优良标准:

(1)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

(2)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其中砼拌合物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3)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85%以上。

(4)施工质量检验资料齐全。

5.1.5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标准

5.1.5.1合格标准:

单位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5.1.5.2优良标准:

单位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的单位工程优良,且主要建筑物单位工程为优良。

5.2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5.2.1单元工程质量由施工单位质检部门组织评定,建设(监理)单位复核。

5.2.2重要隐蔽工程师及工程关键部位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建设(监理)、质量监督、设计、施工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核定其质量等级。

5.2.3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在施工单位质检部门自评的基础上,由建设(监理)单位复核,报质量监督机构审查核备。大型枢纽主体建筑物的分部工程质量等级,报质量监督机构审查核定。

5.2.4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建设(监理)单位复核,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5.2.5工程项目的质量等级由该项目质量监督机构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上进行核定。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篇3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涉及的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结构类型、质量要求、施工方法、建设周期、自然条件等不同情况,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本文论述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分析了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0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是在露天环境下施工,一些自然因素(如地质、气象、水文、地形等等)对工程的施工和施工方案的制定都有着重要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1 施工前质量管理: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1.2 施工过程中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1.3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依据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指那些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如:(1)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2)水利水电主管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标准;(3)项目法人和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文件;(4)已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5)項目法人和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协议书;(6)承包商呈报经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7)设备制造厂家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二类是指专门的技术法规性依据,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质量控制对象而制定的技术性法规性文件,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修改与调整的内容。

三、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3.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3.3 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做复试,复试报告出来后,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

对于某些当地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要求承包单位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方准施工。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应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等。

3.4 严格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①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②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③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④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⑥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⑦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⑧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3.5.质量检查时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质量的检查和监督,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工程的隐患,并及时加以处理,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有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因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而造成了人为失误,就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精密度和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序施工过程,更要从技术能力的考察入手,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重要的核心技术加以复核,避免出现重大的差错,并要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免给管理企业带来损失。

四、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生命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搞好项目工程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摸索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水利施工工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采取措施提升职工在质量控制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保证施工质量,才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金龙,朱士斌.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利发电2005,(6).

[2]刘周辉,如何有效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

[3]金立东,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9).

水利工程质量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篇4

一、水利工程建筑成本的概念

所谓建筑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其可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㈠预防成本指为预防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事故的发生, 争取达到优良工程而进行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培训所消耗的费用。包括质量规划费用、过程控制费用、顾客调查费用、质量培训以及其他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供应商评价费用及其他预防费用。

㈡鉴定成本指建筑产品的计划、施工、验收、交付使用过程中为确保质量标准而进行鉴定所需的费用, 包括外购材的试验和检验费、计量服务费、核对工作费、试验和检验装置的调试费、质量审核费、外部担保费、业主满意调查费及其他调查费用。

㈢内部故障成本指建筑企业为完成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在企业内部所必需的成本以及由于企业内部责任造成的质量事故所带来的损失之和, 包括废品损失、返修或返工损失、材料采购方面的损失、内审或外审等纠正措施费及其他内部故障损失费用。

㈣外部故障成本指由于外部责任或建筑企业内部责任而发生于企业外部所造成的损失, 包括保单范围内外的投诉费、完工维修费、保修期保修费及其他外部故障费用。

二、建筑企业质量成本模型

质量成本和质量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就是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基本模型。建立和运用成本特性模型可以分析、控制和减少质量损失的费用, 能在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得到有利的补偿, 所以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够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三、水利建筑企业质量经济性评价模式

㈠总质量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总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即A总=A预+A鉴+A内+A外。

㈡质量成本构成因素分析预防质量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a=A预/A总×100%;鉴定质量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b=A鉴/A总×100%;内部故障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c=A内/A总×100%;外部故障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d=A外/A总×100%。

由此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质量成本项目的构成情况, 找出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有效途径, 对提高水利工程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㈢质量成本与固定基数的比较模式及结论分析

1.万元产值质量成本含量:e=A总/W×100% (W为产值总和) 。此式所得结果反映了每万元工程产值所需质量成本的同时, 也反映了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为同行业的不同建筑企业提供了经济效益比较模式。此模式可以分解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每万元产值质量成本含量:e预=A预/W×100%;e鉴=A鉴/W×100%;e内=A内/W×100%;e外=A外/W×100%。

2.万元质量成本利润率:f=M/A总×100% (M为利润总和) 。此模式反映了万元质量成本所创造的利润水平, 这是评价建筑企业质量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将上式倒过来:f'=1/f=A总/M×100%, 就可以表明每万元利润所需多大的质量成本代价, 这为比较多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同上, 我们可以求出每万元利润预防质量成本、鉴定质量成本、内部质量成本、外部质量成本的成本含量:f预=A预/M×100%;f鉴=A鉴/M×100%;f内=A内/M×100%;f外=A外/M×100%。

3.单位质量成本含量:g=A总/S (S为建筑面积或长度) 。

4.质量成本有效率指标:h= (实际产值-计划产值) /质量成本总和×100%= (W'-W) /A总×100%。这一指标直接反映每万元质量成本所带来的质量收入, 是考察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㈣工程质量经济性分析应用实例靖会灌区总干二泵站改建工程质量经济性分析如表1所示。

四、建筑企业质量经济性管理

以业主为中心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识别并满足业主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以获得竞争优势, 并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去实现, 是企业质量管理和经营的核心。通过加强管理, 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收入、利润和市场份额, 即通过诸如加强领导、提高效率、改进人员工作方式、提高业主满意度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经营所需的成本、减少资源投资、减少返工和返修、提高企业信誉、减少人力和财力资源浪费可以降低经营所需资源成本。

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从企业方面考虑, 主要是降低经营资源成本、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从业主方面考虑, 主要是提高业主满意度、实施质量经济性管理。

摘要: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概念、内涵和构成的论述, 从工程质量经济性的角度, 提出了几种质量成本经济性的评价模式以及运用评价模式进行质量经济管理的实施模型, 并通过应用实例对工程质量经济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论文 篇5

1.1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所进行的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可动用的资源、质量要求、进度要求、合同中的其它要求等),达到建设项目的最优目标,即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目标得以最优实现。

由于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独有的复杂特点,从而其具有几大共性,即实践性、复杂性、多样性、风险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同时,由于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管理还具备其自身特点,例如:严格的计划性和有序性;较广的监督范围和较深的监督程度;明显的“政府行为”特征等。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优化策略 篇6

摘要:本文论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提出了优化水利水电质量管理的策略,进而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能真正地达到高质量、高标准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问题;发展现状;管理策略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实施质量控制任务的相关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合同条件中有关“质量控制”的条款,就突发事件进行合理地应对。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情况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为保证其建设质量,国家有关部门也运用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对其进行约束。只有合乎质量标准,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满足社会需要。

1.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1.2 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费用高、价格波动大。

1.3 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反复比较论证和优选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1.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施工安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对质量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且其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通过层层质量严格把关,才能建设出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由以上分析可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2、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国家投资为主,在质量管理上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近几年国家把水利建设作为安民兴邦的大事予以高度重视,水利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几年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大力推行“三项制度”改革(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

2.1 以行业幅度管理和分级层次管理为基本构架,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一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权限的逐级分解。二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完善。三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主体与责任事项的具体对应。这标志着工程质量管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方式向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多重管理方式的转变。四是表现为质量监督网络的建立健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除设置有水利建设与管理司(处、科等)归口管理工程质量外,一般都单设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总站、中心站、分站、项目站),授权其代行政府质量监督职责。

2.2 以推行和规范“三项制度”为管理动力,质量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本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以来大力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为主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对促进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项目法人制逐步完善。招标投标制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迅速发展。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全面落实。按照国办发〔1999〕16号《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全面落实了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各地方主管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各参建单位负责人、有关工程技术负责人以及具体工程技术人员等均以责任书、党委政府文件、会议纪要、工程合同,项目管理制度等形式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并终身负责。责任制度的推行,体现了现阶段工程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现状。

2.3 以监督检查和执法监察为辅助手段,达到质量管理目标基本实现行业自查自纠。水利厅召开水利建设管理会、水利建设现场会等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行业自查自纠工作,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进行工作督促和指导。部门联合督查和重点稽察审计也及时进行了督促整改。

3、优化水利水电质量管理策略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建设工程项目有关参与各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质量计划、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质量改进的基础,通常包括质量教育培训、质量责任制、标准化工作、计量管理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实践证明,搞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使各项质量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1 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旨在确定建设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中,各部门或个人在质量管理中应承担的任务和活动,规定每位员工的责任和相应的权力。将质量职责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做到人人都有确定的任务和明确的责任,使事事都有人负责,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网络。实行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办法,一旦发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出现问题,即可查清责任,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与对策予以解决,并确保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

3.2 标准化工作。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是指为取得全局的最佳效果而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活动中具有多样、相关性特征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特定的形式和程序颁发的统一规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它使组织复杂的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简单化,以保证组织的生产经营或业务管理活动能够高效、准确、有序正常地运行。标准化的对象是生产经营或业余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包括“物”和“事”的两大方面。所谓“物”是指材料、设备、工具等有形的事物;所谓“事”是指事物的处理方法、工作程序的无形的事物。开展标准化工作就是按照标准化的原理,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中经常重复出现“物”和“事”,用标准的形式统一起来,作为指导业务性的准则和依据。通过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使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合理化,改进质量,提高效率。

3.3 计量管理工作。计量是关于测量、保证两质量统一和标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具有一致性、标准性、可行性和法制性的特点。计量工作是技术与管理的统一与结合。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计量保证,就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竣工和使用的过程中,计量工作在保证量值统一的条件下,通过测试技术、制定标准、技术文件以及组织管理措施的手段,提供各种数据和信息,并使之达到必要的准确度,使各项工作建立在可靠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而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以及为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目标提供依据。

3.4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依据和资源,对于工程质量改进、质量策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质量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建档并提供利用。质量信息应具备价值性、适用性、正确性、等级性可追踪性和可加工性。为使质量信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系统,形成一种收集、存贮、分析和报告质量信息的组织体系,以便支持质量信息管理,帮助各级决策机构和决策者做出决策和迅速传递指令。

4、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要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每一个参与制造的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尤其是施工人员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重视对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尽可能地消除影响因素。按照设计文件、国家施工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综合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保證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晓波,谈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29)

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 篇7

以往,各行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构建适用于本行业的质量检查体系。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大多采用访谈、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力大小,再通过层次分析法[1]等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这类方法是以经验为主导,要求采访的专家达到一定数量,否则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而投影寻踪方法则比较客观,现在应用比较广泛[2,3,4,5,6],而将此模型应用在质量评价研究方面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建立水利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应用构建的GA-PP模型,通过Matlab模拟编程,对水利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客观和合理评价。

1 水利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在构建水利工程质量检查体系指标时,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三原则,结合相关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选取指标并对指标进行解释。水利工程质量检查体系包含三大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监督监督体系包括政府部门和项目法人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规范、规程等进行检查,作为投资建设单位,无权对政府部门进行检查,所以质量监督体系中不包含对政府部门的检查。内容包括对项目法人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机构建设、监督手续办理情况、设计变更和历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检查,具体见表1。

(2)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指施工监理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监理规范和规程对施工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督检查,做好质量、进度、资金三大控制和合同条款管理实施工作。内容包括机构建设、监理质量检查、签发各类文件、监理日志和月报情况。

(3)质量保证体系部门包括勘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勘测设计质量保证包括勘察设计文件质量、现场服务及工作记录等方面;施工质量保证包括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与执行、现场施工管理机构及责任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评定和质量验收等等。

(4)评分细则。打分标准将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完成情况分为4个等级:完全符合(9~10分),基本符合(6~9分),部分符合(2~6分),不符合(0分),由专家对23项指标层按照打分标准进行打分,均值为该工程该指标层得分。

2 计算模型建立

投影寻踪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krusca首先使用投影寻踪方法,把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找到一个反映数据结构特征的最优投影方向,用来分析和处理高维数据,是非线性、非正太高维数据的新兴统计方法。目前广泛地应用于分类、模式识别、遥感分类、图像处理等领域。该模型主要包含4个步骤。

2.1 数据预处理

对于统计的指标样本集数据,有的越大越优,有的越小越优,需将这些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指标样本集:

式中:x*(i,j)是第i个样本对应的第j指标;m为样本数;n为指标个数。

对于越大越优指标:

对于越小越优指标:

式中:xmax(j)是第j指标最大值;xmin(j)是第j指标最小值。

2.2 函数构建

设a(j)为投影向量,样本i在该方向上的投影为:

其中,‖a‖=1,Z(i)的分部特征应该满足:投影点局部尽可能密集,在整体上尽可能散开。类间散开度由Z(i)的标准差来表示:

类内密集度由函数DZ来表示:

式中:E(Z)为投影值Z(i)的均值;R为局部密度窗口值,一般取0.1 SZ;r(i,j)为样本投影值Z(i)和Z(j)之间的距离,r(i,j)=|Z(i)-Z(j)|;u(t)为单位越阶函数,当t≥0时,其值取1,当t<0时,其值取0。

综上所述,可构造指标函数:

指标函数Q(a)会随着投影向量a的变化而变化,投影寻踪法就是找出对应的投影向量a,使得Q(a)取最大值,即: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2.3 函数求解

构造的函数为非线性优化问题,传统方法求解比较困难,本文采用遗传算法[7]求解该问题,但是直接求解有一定难度,首先将带有约束条件的极大值函数问题进行转化,即目标函数:

式中:为保证投影向量平方和为1,M可以设为一个极大值,本文中取M=10 000。

遗传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生成初始群体。随机产生个数据组,构成一个初始群体。每个数据组包含23个变量,即投影变量。②交换。由交换概率挑选的每两个父代通过将相异的部分基因进行交换,从而产生新的个体。③变异。首先在群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个体,对于选中个体会以一定的概率改变某个数据基因的值。同生物界一样,变异发生的概率很低。④适应度。将生成的n个数据组代入公式(10)中,目标值函数值越小,说明适应性越好,其适应值越大,下次交换概率也就会越大。⑤中止。给定遗传代数mgen,算法迭代到此代数时停止。

通过Matlab7.1进行编程计算,为计算比较精确,n=100,megn=5 000。

2.4 分类和优化排列

通过遗传算法,可以求出最优投影变量a*,将其代入式(4),能够得到最能反映高维数据特征的投影向量Z*,将Z*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3 实例分析

将历年水利工程质量检查指标打分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并归一化进行处理,投影向量中每个值在[0,1]范围内,利用Matlab7.1,通过遗传算法,对投影寻踪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见表2,并将历年投影值进行排序,具体见图1。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最佳投影向量都在[0,1]范围内,且平方和为1,计算结果满足约束条件。

近年来,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政府与企业之间多采用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包含BOT,TOT等多种模式,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运营阶段,而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了运营的收益和运行成本,作为以建设、运营为主的投资单位,工程建设质量尤其重要。由图1可以看出,历年水利工程投影值逐年递增,说明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控力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企业处在一个良性的发展当中。

虽然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建设方仍然存在一些制度、质量评定、工程验收等方面的问题,各项目公司针对自己存在问题,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4 结语

通过基于GA-PP水利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GA-PP模型的建立,避免了客观赋值的干扰,而且评价结果准确合理,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2)最佳投影向量各分量的大小,决定了各指标对整个质量评价体系的影响程度,为质量检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3)工程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关于体系指标选取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完备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雪,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100.

[2]邓楚雄,谢炳庚,李晓青,等.基于投影寻踪法的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地理研究,2013,32(11):2 000-2 008.

[3]高杨,黄华梅,吴志峰.基于投影寻踪的珠江三角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学报,2010,30(21):5 894-5 903.

[4]魏龙亮,陈元芳,程龙,等.投影寻踪模型在典型洪水选择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34-37.

[5]缪萍萍,董增川,李庆航,等.投影寻踪模型在地表水环境质量后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5):33-35.

[6]万玉文.丘陵山地雨水集蓄工程设计方案的投影寻踪优选[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2):55-57.

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 篇8

建国以来, 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成绩斐然, 修建了大量水利水电工程, 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导致大量的移民搬迁安置。由于过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对移民搬迁安置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 产生的社会后果认识不够, 移民搬迁过程产生了不少遗留问题, 有些工程移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生活困难, 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在过去的移民搬迁项目中很少开展移民安置社会评价, 且国家和相关部分对此也未作专门的规定, 更谈不上有规范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通过移民安置社会评价, 可以预测可能带来的问题,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利于消除移民安置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 降低社会风险和成本, 增强移民安置的社会适应性, 对保证移民安置目标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因此, 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中, 重视并开展工程移民安置社会评价、建立移民安置社会评价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社会评价还处在实践和摸索阶段, 还缺乏完整和成熟的理论指导。因此, 对移民安置社会评价开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 对影响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筛选出影响较大的措施 (因子) 进行分析评价, 并对个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建立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1 移民安置社会评价的内涵

1.1 概 念

目前, 对什么是社会评价有着不同的理解。陈阿江认为, “社会评价可以定义为:以项目区人口及相关人群的社会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 综合应用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通过系统的实地调查, 分析项目中的重大社会事项, 从社会方面给出项目是否能够成立的基本判断。如果项目可以成立, 则需要给出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大社会事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进行社会分析, 提出相应的社会发展策略与建议, 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实现社会公正, 促进社会发展。社会评价是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移民安置社会评价指的是运用社会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移民安置规划、移民搬迁过程、移民安置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给出相应的判断,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实现移民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1.2 社会评价的目标

移民安置项目社会评价根本目标是促进移民、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我国水库移民监理中要求进行移民安置项目的监测和监督评估, 但未作具体的规定。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社会评价有所提及, 但没有针对性。水库移民安置项目社会评价应和移民的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区分开来, 建立一套独立的社会评价体系, 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运用在移民安置项目中的前期预测阶段, 也可以运用在后期的评价阶段。这个体系应该全面体现移民社会发展的目标, 体现人文关怀的主题, 体现注重项目的社会效益的主题。具体目标有2个:

(1) 预测。在进行移民安置规划时, 对移民安置点进行社会评价, 预测移民搬迁进来后生活水平、社会适应性, 以及存在的风险。对安置规划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 提出安置规划能否成立的判断, 提出措施和建议。

(2) 评估。用于移民安置完成后, 对安置区进行评估, 以了解安置的整体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出来, 消除隐患。通过对比分析, 对未实施的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 进行预测, 提出防范的对策措施, 以促进移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

1.3 社会评价的内容

移民安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 关系到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稳定都将产生巨大影响。解决好移民安置问题, 建设团结稳定的移民新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解决移民安置问题, 需要对移民安置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移民安置的评价从注重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日益转向关注其社会影响问题, 并逐步建立社会评价的规范。

结合水库移民安置的实际, 笔者认为水库移民安置社会评价应包括3个方面:移民的生活水平综合评价、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性评价、移民安置的社会风险评价。

在每一个部分, 尝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框架, 力求实用, 以便于移民工作者参考。

2 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专门性的社会指标体系, 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既要体现社会指标的一般性, 又要结合移民生活的特殊性。

2.1.1 科学性原则

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能充分反映移民生活水平的基本内涵, 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 评价方法科学, 逻辑结构严密。

2.1.2 动态性原则

移民的生活水平既是一个目标, 又是一个过程, 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同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供, 这就决定了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性。动态指标综合反映移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点。

2.1.3 区域性原则

中国地域广阔, 地区差异较大, 各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差异也比较大。在建立移民生活水平评价指标时, 应该考虑地域差异, 结合当地实际, 筛选合适的指标和给予合理的赋值。

2.1.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原则

生活水平评价指标不同于其他指标体系, 很多指标只能定性, 难以精确定量。因此, 完全采用定量分析或完全采用定性分析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科学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一般说来, 应尽可能地进行定量分析, 对那些难以精确定量的因素, 则应尽可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量化处理, 将定性转化为定量。

2.2 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2.2.1 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生活水平综合评价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复杂且庞大的系统。结合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价系统的特点, 把反映移民生活水平特征的指标, 按其对生活反映的角度不同, 把整个系统分为资源拥有水平指标、生产水平指标、生活水平指标、教育医疗水平指标、经济水平指标和社会关系水平指标6大类。各分类指标又分成不同的分项指标, 有的分项指标又细分成不同的子项指标。各分项指标对移民社会生活水平的影响方向不同, 有的是正向影响, 即指标值越高, 其对应的水平越高;有的是负向影响, 即指标值越高, 其对应的水平越低。各子项指标按照相互关联影响及其隶属关系, 按其不同层次聚集合成移民社会生活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注:+ +表示适宜;+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

2.2.2 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2.2.2.1 分类指标计算方法

(1) 语言化评价法。

总目标为D, 分类指标为D1, D2, …, Dn, 即:

分类指标的权重分别以W1, W2, …, Wn表示, 取评语集合

分类指标对于总目标的重要性用评价向量R (Di) 表示, 构造向量评价矩阵:

取等级:

计算分类指标权重:

W归一化即得分类指标权重向量W= (W1, W2, …, Wn) 。

(2) Delphi法。

根据专家对总目标的分类指标相对重要性打分, 计算分类指标打分的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分类指标的权重:

2.2.2.2 分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分项指标权重既与其相应的分类指标有关, 也与分类指标其他目标相关, 还与分项指标差异有关。为了简化计算, 认为各指标的作用主要决定于其相应的分类指标, 暂且只考虑指标与相应的分类指标的关系。据此, 分项指标的权重由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k=1, 2, …, n (分类指标) ;ωi1k为分项指标对应其分类指标的权重;ωi2k为相应的修正系数。

(1) ωi1k取值。ωi1k的确定可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

(2) ωi2k取值。由于不同的分项指标不同, 当采用极差标准化后, 对于变异系数小的指标, 会导致在分项指标中作用相差很大, 影响方案的比较结果。为此, 需要对各指标加以修正。

设评价指标集Z={Z1, Z2, …, Zn}, 可行方案集A={A1, A2, …, As}, 则决策矩阵为:

统计分析可得:

式中:Cv i为相应指标的权重修正系数ωi2k

3 移民社会适应性评价

3.1 移民社会适应性评价指标

本课题借鉴前人对移民社会适应性的研究成果, 结合水库移民的实际情况, 建立一个测量移民社会适应性的指标体系, 按照有利于操作的要求, 把测量结果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 见表2。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分析是定性分析, 主要是测量移民的主观感受, 因此, 并没有给指标具体赋值。

3.2 移民社会适应性分析

3.2.1 日常生活适应分析

日常生活适应分析主要包括指标2住房状况满意和4生活习俗适应、9自然环境适应。住房状况是衡量移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 我国水库移民住房状况从总体上来说, 比移民前有很大改善。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由于安置区的房屋是连片建筑, 统一规划, 因此相对来说, 移民院落面积比以前小, 影响了家庭养殖业的发展, 养猪、养鸡等带来的生活污染问题无法解决。如何在充分尊重移民对建房的选择权的前提下, 进行统一规划也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生活习俗适应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传统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 比如有的少数民族通常村民都有一个聚集中心, 在进行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还有些民族信仰各自不同的宗教, 在移民安置时, 也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宗教是否有冲突的可能, 以免引发预料不到的社会问题。

3.2.2 家庭经济适应分析

家庭经济适应分析主要包括指标3经济收入满意和6提高经济信心。移民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是衡量移民安置项目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指标, 直接关系移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恢复。而移民对提高经济的信心可以衡量移民对未来生活的期望水平, 可以衡量移民安置区的未来社会发展期望水平。

3.2.3 生产劳动适应分析

生产劳动适应分析主要包括指标5生产劳动适应。目前, 我国水库移民绝大多数都是采取农业安置方式, 因此, 移民对安置区的生产劳动适应性十分重要。生产劳动适应主要是生产方式适应。中国地域广大, 各地农民的生产方式差别很大。比如北方是以旱地为主, 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以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小麦和水稻的耕作方式差别就很大。又比如在云南山区, 有的地方农民主要是种植水稻, 而有的地方农民主要是靠种植橡胶为生。如果种植水稻地区的农民被安置到种植橡胶地区, 那么在作安置规划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移民的生产方式适应性。如果出现了这种移民生产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 安置规划设计者就必须在规划设计里面考虑到移民安置后的生产技能培训, 使他们尽快适应安置区的生产方式。

3.2.4 邻里关系适应分析

邻里关系适应分析主要包括指标1邻里关系满意。邻里关系满意指的是移民对搬迁后邻里关系满意状况, 是一个反映移民心理状态的指标。移民从一个世代居住熟悉的地方搬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心理适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同时也是衡量移民是否适应安置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的移民搬迁过程破坏了移民原有的社会网络, 即使是整体搬迁方式, 包括亲缘、地域网络。在我国农村社区, 由亲缘、地域等构成的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的生活、生产、情感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移民搬迁到安置区后, 需要重新调整和发展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以满足自身生活、生产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发展邻里关系是构建移民社会关系新网络的第一步, 反映了移民和移民新邻居、移民和安置区原居民的社会整合程度。

3.2.5 社区认同分析

社区认同分析主要包括指标7怀念原来地方、8思念原来熟人、10被当地居民接受程度。移民对安置区的社会适应分为3个阶段 (3个层次) :生活适应、生产适应和心理适应。其中心理适应是最高阶段, 也是最高层次。移民只有从心理上把安置地看成是自己的家, 他们才从真正意义上适应了安置区的生活, 才真正在安置地扎下了根。社区认同正是反映移民对安置区心理适应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移民搬迁到安置区后, 在很长时间里依旧很怀念原来的地方, 并且很思念原来的熟人, 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移民还没有完全适应安置区社会生活, 他们的精神需求没有在安置区得到满足。理想的状态是移民感觉到“乐不思蜀”, 逐渐喜欢上了新的居住地, 不仅从物质上生活得到改善, 而且精神需要也重新得到弥补, 并且逐渐优于原来。移民对新社区的精神认同程度反映了移民与安置区的社会融合程度, 是安置区社会稳定的前提。

3.2.6 总体评价、问题和建议

在对移民社会适应性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和评价后, 应对移民安置项目的移民社会适应性做一个总体的评价, 评价可以分为好、中、差3类。然后要针对移民安置中不利于移民的社会适应的问题, 进行分析, 指出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 移民社会风险评价

4.1 政策、体制、法律法规风险

受我国国情的制约, 移民政策处在逐渐调整和完善的阶段。一般来说, 新修改的移民政策对于移民补偿和后期扶持的力度都比原来的移民政策要大。这样, 移民就面临着不同补偿标准和后期扶持力度的风险。比如国务院多次修改了关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标准, 对移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都做出了比较大的调整。各个时期移民补偿安置标准的不同, 造成同一个工程不同时期的移民安置都可能面临不同的补偿标准。补偿标准的不同造成部分移民的比较、观望心态, 也造成早期移民返回搬迁地找政府追加补偿。另外, 地方政府对调整后的政策的解读、宣传和执行都有一个滞后期。而且各地的宣传力度不一样, 造成移民对政策的知晓和理解处于不同的水平。移民对政策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移民的心理不稳定, 甚至恐慌, 严重影响移民的稳定工作。

由于我国体制正处在转轨时期, 移民安置工作既不能遵循计划经济模式, 又缺乏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 因此增加了难度和风险。在实际进行移民安置工作时, 移民机构既要扮演政府官员的角色, 又要充当市场经济主体的角色。政府官员的角色要求他们要公正, 维护国家和移民的利益, 监督项目法人的行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角色要求他们尽量降低移民安置的投资费用。另外, 近年来, 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很快, 需要新搬迁安置移民的数量猛增, 很多地方政府原来没有移民工作机构。于是, 很多地方移民工作划归政府的其他机构管理。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在很短时间里抽调一些官员和技术人员成立了移民工作机构, 但是由于这些人员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而且人手也很缺乏。因此, 在进行实物指标调查等移民工作中, 碰到很多的困难, 工作中难免有疏忽。这些体制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移民安置工作的风险。当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移民工作队伍是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各级政府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加强对移民工作人员的培训。

移民工作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政治任务。目前, 我国移民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逐渐完善, 但是离实际工作的需要还有一段距离。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和不规范, 移民工作中出现了假移民、假安置、假验收和贪污挪用移民资金的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不仅能有效减少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 还为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

4.2 外部因素干扰的风险

由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牵涉到生态、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 因此受到社会不同人士的关注。比如, 生态学家关注大江大河的生态问题, NGO关注生态和移民的发展问题。有些河流的水利水电开发还涉及到国际问题, 因为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的开发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利益。因此, 反对在大江大河上进行水利水电开发的人士和团体就会利用移民问题做文章。比如, 他们会到移民中去宣传搬迁给他们今后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方面, 让移民对搬迁后的生活产生担心和恐惧, 因此而不愿搬迁。在移民内部也会存在极少数不良分子, 对政府提出过高不合实际的要求, 要挟政府, 对移民工作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 国外仇视中国的一些个人和团体鼓动移民闹事, 扰乱我国的社会安定, 以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于这些在移民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风险, 移民工作者应该站在比较高的政治角度出发, 充分重视并积极预防这些社会风险。在进行移民风险评估时, 应该把移民工作可能遇到的这些外部因素干扰的风险考虑在内。

4.3 经济、社会风险

世界银行Michael M. Cernea博士将非自愿移民安置中的主要风险归纳为7种, 分别是:失去土地、失业、失去家园、边缘化、缺乏生活保障、失去享有公共财产和服务的权利、社区解体。

(1) 失去土地。

土地是移民的主要生产资料, 失去土地对移民的生活影响最大。从中国水库移民的实际情况来看, 移民安置后拥有的土地资源总量普遍小于移民在库区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在移民安置规划统计中, 移民受淹没的面积看起来并不大。但是, 移民从库区迁往很远的安置区后, 他们无法在继续经营他们在库区未受淹没的土地, 而这部分土地国家政策规定是不予补偿的。因此, 移民虽然在安置区获得了一定量的土地, 但是往往这些土地只够他们的口粮, 没有多余的收入。

项目法人或委托设计单位在做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时, 应该尽量采取后靠安置的方式, 使移民不至于失去补偿以外的资源。如果非要采取外迁的方式, 要慎重选择移民安置区, 要对预选定的安置区进行详细的环境容量调查和分析, 确保安置区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提供给移民。一般来说, 安置区的土地的肥沃程度、地势、灌溉等应该优于库区, 这样就使得移民即使在安置区的土地总量小于库区, 但是亩产量却增加了。

(2) 失业。

移民的失业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原来从事农业的移民采取了非农业安置, 如果没有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移民就面临失业的风险;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原来从事林业或经济作物的移民采取了农业安置, 移民失去了经济来源。

在进行移民安置规划时, 不仅要考虑移民能够生产下来, 而且要考虑移民的发展问题。在考虑移民发展问题时, 应该考虑移民从事其他产业或者是出外打工的机会, 加强对安置后移民的就业培训。

(3) 失去家园。

因搬迁而失去住房这样的风险存在少数移民家庭中, 这些移民家庭经济困难, 而原住房因面积较小、补偿标准过低而导致移民家庭无力承担在安置区按统一规划要求建设住宅。政府的安置政策中, 应该对少数贫困移民家庭的房屋重建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确保少数移民不因搬迁而流离失所。另外, 应该严格禁止移民进行过渡性安置, 导致移民失去家园的风险增大。

(4) 边缘化。

边缘化主要指的是移民的社会地位的变化。移民因为搬迁失去了一些经济来源, 而且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可能不如从前, 导致移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如果安置区的原居民的生活条件较高, 移民就会产生相对贫困感, 在加上因对安置区习俗和文化的不适应而产生的孤独感, 结果导致移民社会和心理的边缘化。让移民融入安置区的社会生活, 可以有效减小这种边缘化的风险。

(5) 缺乏生活保障。

一般来说, 移民外迁以后土地数量减少, 在库区未淹没的资源由于路途遥远无法收益, 很容易造成粮食不足和生活困难。到达安置区后, 由于水土不服, 移民很可能会生病, 导致医疗费用开支增加。另外, 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常常由于时间比较紧, 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等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也可能会引发疾病。

(6) 失去享有公共财产和服务的权利。

移民安置区常常是新开发的小区, 在短时间里, 交通、水、电、教育、通讯等条件很难跟上。因此, 移民很可能会面临一些生活的不方便, 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有可能没有及时解决。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 应该确保安置区配套设施全部结束后才能让移民迁入。另外, 在移民安置规划中对安置区的选址应该尽量选择公共设施完备、使用方便的地方。

(7) 社区解体。

移民搬迁导致移民原来的社区解体、移民长期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解体。社会资本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移民搬迁可能导致移民个人的社会资本大量丧失。移民到安置区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重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 目前的移民安置基本上是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 但是由于受安置区环境容量的限制, 较大规模的移民村还是要被拆散。因此, 移民面临着原有社区解体的风险。

4.4 总体评价和建议

如果是对移民安置项目社会风险的预测, 在社会风险分析的结尾, 研究者应该给出总体评价和判断:此移民安置项目的社会风险是否足够影响了安置项目的实施, 并提出项目实施与否的建议。如果是对移民安置项目社会风险的后评估, 在社会风险分析的结尾, 研究者应该指出项目存在的问题, 提出采取降低和去除社会风险措施的建议, 以改善移民安置项目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翟贵德.水库移民——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丛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

[2]钟水映, 魏珊.工程性移民安置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3]Michael M Cernea.风险、保障与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型[C]∥唐传利, 施国庆.移民与社会发展.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2.

[4]陈阿江.社会评价社会学在项目中的运用[J].学海, 2002, (6) :81-85.

[5]风笑天.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J].社会学研究, 2004, (5) :19-27.

[6]陈艳, 陈绍军, 王松.水库移民社会风险评价[J].水利经济, 2005, 23 (2) :62-64.

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 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滑坡稳定性,灾害评价

滑坡是一种具有较大危害性的的地质灾害, 其发生率频率高, 分布范围广, 是我国高度重视进行防治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随着经济不断快速发展, 自然遭受破坏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不断上升[1]。滑坡的发生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 大大增加了国家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滑坡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 并对灾害进行正确评价, 促进灾害能够得到有效防治。

1 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导致滑坡发生的原因主要包含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主要为地下水状态、地质构造、原始应力状态、岩土体性状、岩体结构、滑坡形态等。外在因素主要为施工开挖或者施工回填所引起的荷载及应力调整, 施工过程中爆破所引起的动力荷载及岩体损伤, 地震导致的应力瞬时变化, 水库水位变化, 水库蓄水量、河流侵蚀、融雪、降雨等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等。

1.1 原始应力状态

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及滑坡变形特征主要受地应力的影响和控制, 因此地应力对对岩体的变形产生直接性的破坏作用。

1.2 地下水状态

地下水对滑坡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化学作用、物理作用和力学作用。 (1) 化学作用。当在滑坡体中存在含盐的粘土质页岩等易溶于水的矿物时, 其受到水侵蚀后给予被软化, 部分矿物成分在受到水的浸泡后会出现膨胀, 滑坡体含水量的改变会使岩石的风化作用不断加剧。这些作用的存在均会对岩体的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 最终导致滑坡使其稳定性, 进而发生滑坡。 (2) 物理作用。地下水位的改变会使岩土体的容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进而导致滑坡应力状态也在不断改变。岩土体受到水的浸泡后其饱和度会不断增加, 当其饱和度达到完全饱和状态时, 内摩擦角、凝聚力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小, 进而降低岩体抗剪强度, 最终导致滑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断降低。部分软弱砂岩和岩石, 从非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状态时, 变形模量会不断减小, 进而导致滑坡体产生裂缝。在水流的作用下, 存在于坡体裂缝中的相关填充物会不断流失, 进而导致坡体出现散浸、管涌等现象, 最终导致坡体失去稳定性。 (3) 力学作用。滑坡体处在饱和状态时, 存在正孔隙压力, 有效应力不断减小, 当在滑坡内部存在较大面积的孔隙压力时, 坡体可能会失去稳定性。受水力梯度作用, 存在于滑坡内部的水会出现浮托力、渗透力的渗流荷载。一般情况下, 水渗透力方向均是与滑坡的方向保持一致性, 浮托力的方向表现为向上, 因此导致坡体的稳定性不断降低。有隔水层存在于滑坡内部时, 渗流荷载变成为直接对隔水层发生作用的静水压力, 裂隙深度变大时, 存在于裂隙内的相应静水压力也随之不断变大, 进而导致水力劈裂发生, 最终引发滑坡。滑坡内的裂隙不断扩大时, 水流速度会不断加大,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动水压力会直接降低滑坡稳定性。此外, 岩土体性状及岩体结构也是导致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

2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

2.1 有限单元法概述

有限单元法 (FEM) 为一种主要应用于对具有复杂性的工程结构进行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数值分析方法, 其在本质上被归纳于质力学理论范畴[2]。与传统极限平衡法等相关结构分析方法相互比较, 有限单元法在应用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优点: (1) 可有效地地貌、地形、地质条件存在复杂性的工程结构进行有效分析。 (2) 无需事先对破坏面的位置或者形状进行假定。 (3) 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可同时对各种存在复杂性的材料本构关系、约束条件、荷载进行模拟。如可对岩体中存在的渗流、混凝土不均匀温度场、初始地应力场等进行有效模拟。 (4) 该种方法对变形协调条件、本构关系已经进行考虑, 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无需再引入初始地应力场假定条件, 保证理论体系具有更好的严密性。

2.2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

有限单元法将存在连续性的介质转化为离散介质 (单元) 的组合, 使用有限的多个单元组合体来代替原理具有连续性的介质[3]。各个单元主要是通过结点来实现相互间的连接。结点位移主要作为基本的未知量存在, 通过虚功原理或者变分原理建立起对结点位移进行求解的联立方程, 由结点位移用形函数插值获得单元内位移, 然后再对单元内应变、单元内应力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 形函数的阶次越高, 单元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但同时刚度矩阵的运算复杂性也大大增加。所以对形函数的阶次进行合理选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 水利水电工程滑坡灾害评价及应对措施

3.1 滑坡灾害评价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滑坡灾害进行评估的过程中, 首先要对导致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明确。以具有主导作用的因素对指标进行明确时, 最好能够建立起一个局域针对性的滑坡灾害评价指标体系。

对滑坡灾害进行评价时,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含有破坏损失、危险性、防治工程效益等诸多方面。对存在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时, 首先需要对坡体具有的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 然后对其具体稳定性进行正确判断。危险性评价是进行破坏损失评估的前提条件, 具体指的是对滑坡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破坏等进行评估。防治工程效益评价需以危险性评价结果作为依据, 制定或选取相应的措施对工程进行加固, 并对防治工程的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正确判断, 促进防治工程不断得到优化, 提高防治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3.3 滑坡防治措施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滑坡灾害进行全面、正确地评估之后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在滑坡治理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到排水、抗滑挡墙、锚固支护、阻滑等措施。

在滑坡治理过程中, 较为常用的方式主要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采用地下排水措施时, 需要在滑体内部安装排水钻孔、排水盲洞、排水平洞、支撑渗沟等。在滑坡治理过程中, 以滑体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据对使用的具体处理方式进行合理选择。采用地表排水措施时, 滑体处理时应用的方式主要有排、截、防等诸多种。

截指的是在滑体周围进行截水沟设置, 通过截水沟使存在于滑体周围的水不能进入到滑体内部。排指的是利用存在于滑体附近的天然水沟或者人为修建的排水沟, 将存在于地表的水引流, 使其流到滑体外围, 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表水流入滑体内部。防指的是应用合理的防渗措施对已经进入滑坡范围的水进行有效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主要应用黏土回填夯实或使用水泥浆将地表裂缝进行封口的方式来对水的速度进行控制, 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流向滑体内部的速度,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水引向滑体外部。

4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地质环境中的滑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滑坡问题的存在会对工程运作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水利水电工程滑坡问题进行研究时会涉及到岩石力学、环境地质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因此, 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滑坡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 并加强对灾害进行科学评价, 促进滑坡得到有效治理, 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辉明, 罗红明, 章广成, 等.库水位涨落对库岸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2013, 9 (26) :506-507.

[2]张常亮, 蒋秀玲.峡水库水位变动下的库岸滑坡稳定性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 4 (33) :418-419.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初探 篇10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作用是为了对水利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为我国工农业的长期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供能源并减少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水利水电项目还可以为城市供水和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需求, 使得社会能够可持续性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民的安居乐业, 因此,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质量意识

当前, 非常多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及效益、成本等因素, 往往比较重视成本管理, 而对质量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本身具有的独特性, 项目的大部分构件属于大体积结构, 这与普通的房屋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区别, 但很多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小的质量问题对大体积结构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等产生的影响非常小, 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正是由于构件为大体积结构, 才需要格外地严格控制质量, 否则一旦出现问题, 往往是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

缺乏质量意识的情况不仅在施工作业层面上比较普遍, 而且在管理层面上也时常出现。部分领导由于各种原因, 往往比较注重工期以及成本, 因此施工时为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赶工期, 不得不牺牲施工质量, 导致事后加固维护等费用远远大于当初一步到位的费用。

1.2 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水利施工企业还进行了质量认证, 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往往到具体项目后, 并没有按照规定去严格执行。此外, 由于各个企业之间差异性较大, 质量管理水平仍然参差不齐, 这也导致了部分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未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缺乏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 经常出现“所有人都可以管, 但所有人都不管”的情况。

1.3 施工作业人员技术水平较差

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 吸纳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而当前建筑企业很少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和对他们进行质量教育, 因此使用未经过技术培训的农民工作为一线施工作业人员, 存在着非常多的质量风险,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结构较为复杂, 这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而普通的农民工往往无法达到这种水平。

1.4 责任落实不到位

良好的质量管理强调全过程控制以及全员参与, 当前大部分企业采用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体制, 如果某一级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够, 没有良好的责任心, 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就很难保证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因此, 企业以及项目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奖惩制度, 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人员做到责任、权利、义务一体, 一旦出现问题, 要及时追究责任。

1.5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

虽然大部分项目在动工之前, 都会提出“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等目标, 但这些目标往往停留在口号层面, 对质量的要求非常模糊、不明确, 很难对具体项目的施工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2 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

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质量控制点”。下面分别对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进行详细的介绍。

2.1.1 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工作, 主要起到消除安全隐患, 将工程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的作用。事前控制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农民工的技术培训、质量意识的宣传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等。制度建设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农民工的技术培训要进行考核, 未能达到技术要求的不能使用;要加强质量意识宣传, 在项目现场增设质量标语等;对机械设备状态进行检查, 以保证施工质量。

此外, 事先控制还要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进行严格地审核, 用于工程项目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等进行预控, 凡是未经过项目部检验合格的, 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1.2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阶段, 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事中控制主要采取的手段是工序控制, 通常可以采用“二级三检报验制”, 经过工程实践表明, 能够取得良好的质量管理效果。

“二级三检报验制”的第一级针对的是监理目标, 为了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企业要实行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企业终检的质量检查制度;第二级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 向项目工程指挥部申请复验, 复验合格后再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最终检查, 若出现某一工序质量不合格, 要立刻采取措施, 否则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从而保证每一道工序都能够达到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确保工程质量的万无一失。

此外, 整个施工过程质检人员要进行旁站监督, 监理工程师要经常到工地巡视, 尤其是工程重要部位、隐蔽工程等, 所有质量管理人员都要在场进行旁站监督。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做到质量问题原因没有查清楚绝不放过、问题解决措施没有落到实处绝不放过、经验教训没有得到吸取绝不放过。

2.1.3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对应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长期的观察、监测, 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资料进行整理、汇编, 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2.2 对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的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的内容非常丰富, 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故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首先要对技术管理的内容进行划分, 明确管理人员的管理内容, 实行责任追究制, 谁负责的部分出现问题, 就追究谁的责任。此外, 技术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具有一定的联系, 因此要让各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 以便更好地实现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下面逐一做简单的介绍。

2.2.1 技术责任制度

完善的技术责任制度对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权限做了明确的规定, 使得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 做到各司其职, 更方便地进行技术管理。

2.2.2 施工日志

施工日志是记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情况的资料, 因此施工日志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过程中, 施工的技术负责人需要将每一项工作出现的问题、处理措施以及最后的结果做详细的记录, 以方便后期的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

2.2.3 施工图会审

若施工图出现问题, 即使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十分严格, 也难免出现质量问题, 而且此类质量问题往往比较严重, 甚至无法挽回, 需要重新施工, 因此施工图会审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至关重要。

2.2.4 材料进场检验

材料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材料质量不过关, 施工质量必然会出现问题, 从历年出现的工程事故中我们看到, 非常多的质量事故的原因在于材料质量存在着严重问题。因此, 材料检验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要严格执行材料检验制度, 对钢材、水泥等要进行抽检,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 坚决不能进场。

3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 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 工程质量也是施工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只有良好的质量管理, 才能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期良好的发展。

摘要: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首先指出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如缺乏质量意识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等, 在此基础上,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郑永清, 于雏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河海水利, 2005, (3) .

[2]彭字炯.浅析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对策[J].内蒙古水利, 2006, (3) :94~95.

[3]周进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 2003, (4) :88~90.

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 篇11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科技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的质量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好坏对农业发展影响颇大。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设施的技术水平虽然进步明显,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国家对公共事业的投资逐年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关注,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我国是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水电设施是农业的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工程建设,促进农业高效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使得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问题诸多,不仅限制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还使工程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平,保障工程质量。

一、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工作完成的进度和工程的总体质量,但当前的施工人员组成队伍复杂,多是没有理论基础的农民工,虽实践经验丰富但严重缺乏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属于理论知识丰富却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群体。甚至有些工作人员无证上岗,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导致设备操作不当,不仅损害施工设备而且影响工程质量。不论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都不利于工程施工中技术的运用,甚至导致许多技术根本无用武之地。施工人员低下的技术水平限制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不利于水利水电设施的建设。

2.施工图纸设计不规范

工程建设设计图纸是一项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只有严格依照图纸规范操作才能保障工程质量。但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设计图纸方面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施工单位委托设计工程的单位达不到技术要求。这些单位技术水平达不到国家标准,设计的图纸自然不符合国家规定,专业水平限制了设计的合理性;有些设计单位在没有进行实地考察的前提下就设计图纸,最终导致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设计符合实际的工程方案。其二,施工单位单方面更改设计图纸。施工单位出于利益考虑,为节省投资,减少工程量,降低建设成本,往往在建设后期擅自更改图纸,以加快工程进度,但这将会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严重受损。

3.施工设备比较落后

先进的施工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还可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质量水平。但一方面我国工程技术起步较晚,相应的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资金投入大部分放在工程建设过程之中,对待施工设备并不重视,不仅缺少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而且过时的施工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淘汰,在施工中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不利于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的水平有限,在设备操作过程中,经常存在操作不当或设备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导致设备故障频出,降低工程效率。

二、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的改进措施

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在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市场也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保障,是实现“三农”政策的基石,着力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是企业实现效益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为实现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1.施工材料严格把关

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合格的建设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可靠保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材料质量的把关必须严格控制。企业要选派优秀的检测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材料严格检测,检测人员不但要了解具体施工情况,对施工中所需的建设材料了如指掌,还要具备专业检测常识和技术经验,以应对检测时发生突发情况。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与供货商协调解决,保证材料质量,对于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要坚决杜绝,从源头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2.大力增加科技资金投入

经济进步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而科技的进步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科技运用于各行各业,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大力增加科技投入,不仅可以使施工设备升级优化,促进工程建设,还可以优化工程质量,使建设项目智能化。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增加科技方面的投入,鼓励技术人员在施工中不断学习,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使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状态,使技术更加贴合建设施工;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可以应用到实际建设之中,改进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除此之外,企业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优化设备提高技术。利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将技术升级融入到管理之中,使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3.合理规划施工进度

工程的施工进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工程的质量水平,对施工进度合理规划,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但当前,有些施工单位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忽略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导致整个项目不符合国家质检标准,不仅浪费了建设资金的投入,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损耗,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在施工中,要选择合理的、适合实际情况的施工设备,不能为追求施工进度而选择不符合实际的大功率设备或高技术设备。对施工设备要做好维护与保养,定期检修以维持正常运转,尽量避免出现停工现象。同时,根据工期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统筹规划各方面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很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企业要做好计划,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后期返修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延缓工程进度。

4.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速度虽快,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将导致设备操作的隐患。在整个建设团队组成中,整体素养不高,而且,许多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缺乏技术人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要想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必须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首先,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交流学习,甚至外派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强化设备操作技巧。其次,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完善企业技术体系,优化升级设备。再次,对企业内技术人员进行精神培育,强化人员责任心,認识到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最后,引进国外技术人才,建立人才激励制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建设施工的各个环节,施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异,在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金凤.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科技,2012,3(23):13-26.

[2]李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中华民居,2012,9(23):56-63.

质量评价水利水电工程 篇1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信息系统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极度贫乏, 且分布极度不均的国家, 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水资源一直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全国范围内, 我国政府围绕水资源的调配、利用和防治建设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 其中包括黄河小浪底截流、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迅猛发展, 水利水电移民风险的评价与控制也逐步成为了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 我国学者对水利水电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水利水电移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风险的评价与控制方法研究方面。在评价方面, 主要是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对风险识别方法的研究大多沿用国际上已有的非自愿移民安置中主要风险归类的成果, 也有部分学者将风险因果树的方法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对风险评价的研究大多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以风险识别分类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 进而对移民风险进行评价。在风险控制方面, 主要是对各种具体风险的控制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部分学者针对移民的贫困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通过针对性的补偿和开发援助, 培育移民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提升移民的可行能力的控制方法。也有学者提出通过构建多途径补偿机制, 提高移民补偿效率的风险控制方法。对于移民边缘化风险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提高补偿标准、设置移民培训计划等风险控制方法。

现有研究表明,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往往涉及的范围广、人员多, 且持续时间长。因其所产生的风险既有突发性不可预测的风险, 又有可预测的常规风险, 且风险的影响范围广、程度深, 风险损失巨大。此外,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牵涉政府和企业的多个职能部门, 风险控制也必须多部门协同才能完成。因此, 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 以实现多数据库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实现风险评价与控制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焦点, 很多学者在不同的领域开展了风险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 例如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信息系统、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等, 但尚未有学者针对水利水电移民风险的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研究。

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与结构

根据水利水电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特点和需求,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的信息系统必须满足三项主要功能, 即风险评价、风险模拟和风险预警控制。针对这三项主要功能,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的信息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 即风险评价子系统、风险模拟子系统和风险预警控制子系统, 而这三个子系统又必须具备多项功能, 以满足系统运作和效能的实现。具体的信息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风险评价子系统主要是在收集风险时点截面数据的基础上, 依据相关的指标, 按照用户需要的模型进行时点风险评价。因而, 该系统包含四项基本功能:一是信息数据管理与维护, 主要包括从总数据库中获取与设定指标对应的数据, 分类存储相关数据, 自动记录原始数据获取的时间和地点, 支持用户查询原始数据, 支持用户修改和维护本数据库数据, 并具备数据输出、表格打印等相关功能;二是指标维护, 主要包括输入、存储和输出评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 允许用户修改评价指标, 自动生成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实现系统根据相关评价原理自动计算指标的权重功能;三是数据分析评价, 主要包括内置多个供选择的评价模型, 并允许用户自行输入评价模型, 实现基于用户选择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智能计算、存储评价结果;四是评价结果输出与管理, 主要包括对于评价结果进行输出和储存, 支持用户选择结果输出形式, 并包含打印相关输出结果和表格的功能。

风险预警控制子系统主要是通过实时数据的收集和监测, 对监测对象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预警, 并在预警后智能形成和输出风险控制方案。因而该系统包含四项基本功能:一是信息数据管理与维护, 主要包括定期从总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 自动分类储存并更新数据库, 支持用户查询不同时间点数据, 支持用户修改和维护本数据库数据, 并具备数据输出、表格打印等相关功能;二是风险识别, 主要包括智能风险分类、风险特征分析, 根据预警信息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信息, 从定性的角度具体识别风险的特征和类别, 分析移民项目在某一时点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确定并输出警源和警兆;三是风险监测与预警, 该功能主要是通过设置监测指标和标准, 结合风险识别的结果, 对风险给予实时监测, 一旦指标超过预设标准, 系统即发出预警。此外, 该项功能还包括多项可供选择的风险预警模型, 以满足用户预警分析的需求;四是风险控制, 系统发出预警后, 该功能即启动运作, 主要针对预警风险进行智能分析, 从内置预案数据库输出多项与预警风险相关的风险控制预案, 支持用户对输出预案进行修改、储存和打印, 同时向风险模拟子系统提供数据。风险模拟子系统主要是通过风险数据的收集和风险控制预案的输入, 利用模拟模型对目标风险进行智能模拟, 输出并显示未来不同时间点的风险状态。该子系统主要有两大作用:其一, 预测风险结果;其二, 预测和检验风险控制预案。因此, 该系统应包含四项基本功能:一是信息数据管理与维护, 主要包括定期从总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 自动分类储存并更新数据库, 支持用户查询各类数据, 修改和维护本数据库数据, 并具备数据输出、表格打印等相关功能;二是预案数据管理与维护, 主要包括从风险控制子系统获取预案数据, 并建立预案数据库, 存储大量可行预案及其风险控制结果, 支持用户修改预案数据和建立、储存新预案的相关信息;三是智能风险模拟, 该项功能主要是以风险数据和风险预案数据为基础, 依照内置模型, 进行风险模拟, 系统内置大量模拟模型, 以供用户选择, 支持用户输入新模型和修改原有模型, 输入各种参数, 以调整模拟过程和结果;四是结果输出与管理, 主要是对模拟的结果进行存储和输出, 支持用户设置输出时间点, 系统自动输出相应时点的模拟结果, 此外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各种形式的结果, 允许用户选择输出和打印不同形式下的模拟结果。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原理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结构。

从结构图可以看出,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由三个子系统和一个总数据库构成, 而每个子系统均由数据库、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三大模块构成。整个系统除一个总数据库外, 共包含七个分支数据库, 即风险评价信息数据库、风险预警控制信息数据库、风险模拟信息数据库、风险评价指标数据库、评价模型数据库、风险预案数据库和风险模拟模型数据库。其中风险评价信息数据库、风险预警控制信息数据库和风险模拟信息数据库均是从总数据库获取信息数据, 其他数据库信息主要依靠用户输入、结果存储和内置信息等途径获取。风险评价分析程序、风险监测预警程序、风险预案生成程序和风险模拟程序, 这四个应用程序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四大主要功能的关键。

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风险预警控制子系统设计

数据流图作为一种描绘系统整体框架的重要描述工具和理解、表达系统的图形表示工具, 是系统设计的核心, 也是程序人员开发系统程序的基础。为了更直观的表述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风险预警控制子系统的设计, 本文选取数据流图作为系统设计的表述工具。

1、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子系统设计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的基本流程, 首先把数据流图中的源点选定为信息系统总数据库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机构, 终点选定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决策机构, 并按照设计原则, 初步形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子系统的基本系统模型, 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子系统主要有两项数据流入, 一是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原始数据;二是评价人员设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 如果评价人员选用子系统内置模型, 则评价模型数据由系统内部提供。流出则只有一项, 即评价的结果。根据系统基本模型, 对其逐步细化, 得到细化后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如图4所示。

原始数据信息F1从外部项风险信息总数据库S1流出, 分类存储在评价原始数据记录D 1中。指标数据信息F3从外部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机构S2流出, 存储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D 3中, 进而以指标体系表F4形式流出, 与评价原始数据记录D 1流出的分类数据信息F2, 共同经过原始数据处理P1转换成待评价数据信息F5, 存储于评价指标对应数据表D 2中。

从外部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机构S2流出的评价模型选择信息F8和新建评价模型设计信息F9, 分别存储于内置评价模型D 5和新建评价模型D 4中, 并以评价模型F10形式流出, 与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D 3流出的指标体系信息F7和指标对应数据表D 2流出的系统化待评价数据信息F6一起, 经过风险评价分析P2转化成评价结果信息F11, 存储于评价结果数据库D 6, 并最终以规范化评价结果F12形式流向外部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决策机构S3。

2、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预警控制子系统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预警控制的基本流程, 首先把数据流图中的源点选定为信息系统总数据库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监测机构, 终点选定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预警控制机构, 并按照设计原则, 初步形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预警控制子系统的基本系统模型, 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预警控制子系统主要有两项数据流入, 一是与监测指标对应的原始数据和风险识别信息;二是监测人员设置的监测指标, 如果评价人员选用子系统内存储的指标, 则评价模型数据由系统内部提供。流出也有两项, 即风险预警结果和风险控制预案。根据系统基本模型, 对其逐步细化, 得到细化后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预警控制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如图6所示。

风险源信息F1、风险特征信息F2和风险影响对象信息F3从外部项风险信息总数据库S1流出, 分别存储于风险预案信息表D 1、风险特征表D 2和风险效果预测表D 3中, 并分别以风险源分类信息F4、风险特征分类信息F5和风险效果预测信息F6形式流出, 经过风险识别P1转化为识别后详细风险信息F7, 存储于风险预案信息表D 5。

风险监测原始数据F8从外部项风险信息总数据库S1流出, 存储于监测原始数据表D 4。监测指标F10从外部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监测机构S2流出, 存储于监测指标体系D 6, 进而以监测指标体系F11的形式流出, 与从监测原始数据表D 4流出的对应指标的风险监测数据信息F9一起, 经过风险监测P2转换成风险监测结果F14, 与从风险预案信息表D 5流出的风险预案信息F12一起, 经过预案生成P3转化为生成后预案, 存储于预案数据库D 7, 进而以备选预案信息F17的形式流向外部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预警控制机构S3。此外, 外部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预警控制机构S3, 经风险监测P2转化的预警结果信息和风险预案信息表D 5提供的识别后风险信息F13流入。

四、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作为一种辅助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风险预警预控的重要工具, 其核心在于快速全面地为风险决策机构提供决策支撑信息、敏捷高效地制定风险预警预控决策和实时准确的反馈风险预控效果, 从而实现水利水电移民项目的跨部门实时风险预警预控管理。因此, 设计和实现水利水电移民风险评价与控制信息系统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一, 必须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 将风险评价和控制相关管理部门的全部信息纳入信息系统数据库;其二, 必须实现多角度综合评价, 信息系统应包含财务、技术、资源等多套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以便从不同角度为风险决策提供支撑;其三, 系统必须实现信息实时录入和数据库实时更新, 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以实现系统的敏捷反应, 为提高风险决策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周恒勇、梁福庆、郑根保:三峡农村移民安置中的社会风险因果树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4 (2) .

[2]杨帆、余建星: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风险分析与评价[J].水利学报, 2005, 36 (10) .

[3]张阳、曾建生:工程移民管理中的贫困风险控制[J].统计与决策, 2007 (4) .

[4]朱东恺、施国庆、潘玉巧: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思路及建议[J].中国软科学, 2006 (1) .

[5]曹钰移:移民边缘化风险及其对策研究——以失地农民为例[J].经济论坛, 2008 (20) .

[6]王起全、段淼: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 (5) .

上一篇:食品监督检测下一篇:大学学术